朱自清散文特点(精选7篇)
内容摘要:
现代作家抒发内心情感最常用的便是散文,朱自清又何尝不是?在他生活的那个特别的年代里,自己的情感往往围着时代的大背景,又系着自己小小的内心。或直白、或间接、或豪放、或委婉。他的情感似乎是时代赋予的。然而,他又尽力去摆脱那恶魔的掌控,虽月光朦胧,却寻着自己心中纯洁、舒适的港湾。这便是他吧!关键词:
细腻、感人至深、借景抒情
一、朱自清散文的创作背景 在对作家的研究中,他们的作品的艺术、思想往往是其本身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所处的时代相互作用的结果。
朱自清作为现代作群中最具影响的散文作家之一,其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位卑而未敢忘忧国”的思想贯穿他的一生。他践行“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使得其散文作品中也渗透着时代的声音。
(一)、时代背景
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旧中国在风雨飘零中苦苦斗争,一代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广大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二)、自身背景
1、作为当时社会上小资产阶级的一分子,由于受到阶级的局限性,虽发现了社会的不平与黑暗,但并未能找出产生这种黑暗的根源及解决方法。
2、家庭的离乱、变迁,父子之间存在矛盾冲突。
二.朱自清的典范之作——《背影》、《荷塘月色》 朱自清散文的题材大致分为四类,其中有直接写感人至深的亲情作品,又有借助景物抒发心情的名篇。
(一)、感人至深之《背影》
1、《背影》的大致思想内容
描述了家庭遭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的儿子的全过程。用朴素真切的语言,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的情景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符合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一种传统的纯真而高尚的感情。父子之间互相体贴,特别是父亲在融汇了辛酸与悲凉情绪的父子之爱中,含有厄运面前的挣扎和对人情淡薄的旧世道的抗争。引起了人们的同情、叹惋乃至强烈的共鸣!
2、《背影》的写作特色 内容上:(1)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情深。(2)文中四次出现“背影”,虽情况不同,但思想感情一脉相承。语言上:(1)语言非常忠实朴素,又非常典雅文质。这种高度民族化的语言,和《背影》所表现的民族精神气质,文章的完美结构恰成和谐的统一。
(2)文章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字眼,除夹入一些文言词语以外,没有华美的辞藻,生僻的词语,都是质朴的家常话,生活气息浓厚,提炼的非常简洁。
(3)文章全用白描记叙事实,不作任何修饰渲染。文中使用白描,将父亲为“我”买桔子的场景写得活灵活现,仿佛父亲的背影就在我的眼前。
(4)语言平时简洁却能传达出无限深情,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深切怀念之情,感人至深。
(二)、美景传情之《荷塘月色》
1、《荷塘月色》 的背景 1927年7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他怀着这种孤独苦闷的心情写下这篇《荷塘月色》。
2、《荷塘月色》的思想
杨朴先生说过“此文是作者把潜意识的美人原型和爱欲投射在了荷花的意象上”,并说“这就是使此文章成为朱自清潜意识愿望的象征”。他认为《荷塘月色》表现的纯粹是个人情感,与时代的政治无关。其实,这并不是绝对地脱离政治,朱自清在大革命失败后,因憎恶现实无力济世的痛苦,不愿同黑暗社会同流合污而清高自处的思想情感。
他在文章中通过写荷塘的美,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来突出自己不与世俗想混的内心世界,勾勒出三幅意象画。
(1)通过月色与人的沟通而淡化了梦境与现实的距离。把“妻”与“儿”的睡熟的幻梦与“我”通过对暗夜里月色的氛围营造而形
成梦境与现实的统一。
(2)通过对曲径小道的描述而达到梦境与现实的整合,实现他们之间的情感的联系。作者以小径作为了融合现实与梦境的象征性通道,并言之“是梦境通过现实的必由之路。”(3)这种梦境与现实与现实的错位式描写,实质是为了宣泄一种被压抑了的愿望,是一种潜在的意识。作者企图把这种潜在的意识愿望脱离政治性因素的包围。
作者用这三幅意象画把恬淡月色中梦境的游离作为一种现实压抑的突暴式愿望,并认为“夜游荷塘”只是一种情感心绪的抒情化表达,从而由这种内心的隐意识引延出“美人象征”这一说法。
3、《荷塘》之荷花
初读文章,里面恰到好处的比喻、拟人给我留下抹不掉的印记。与语言的优美、辞藻的华丽似乎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作者这样列举,写荷叶,“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荷花是,“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些白花。有袅娜开着的,有羞涩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花的清香是,“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花的颤动是,叶子与花被微风吹过,“象闪电般,霎时穿过荷塘的那边去了。”荷花的风致是,“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但流水的流动却使叶子“更见风致了”。作者把这种形式的表现认定是形式的表现,是由情感转化成的可听的形式。因此推定荷叶象征着美人的新鲜论断。朱自清以一种朦胧的象征来宣泄对美的独善情怀,先把荷叶的意象置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作结,即以传统的荷叶形象来阐释朱自清外露的原型意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奔波劳碌、前途渺茫、谋事艰难、境遇凄惨的现实。在作者心头笼罩了一层不散的愁云,如文中所表现的灰暗基调。
三、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一)、真挚、深厚的情感投入。
古语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朱自清那些以家庭生活为素材的作品中,或感伤、或温厚、或幽默的人伦之情,深深地感染着读者、拨动着读者的心弦。如《背影》中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步履艰难的老父亲的背影成为中国文学中一个经典镜头,感人至深。
(二)、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
朱自清原本是一个诗人,曾认真研究过现代诗,且有很高的造诣,因此在散文创作中自然也不失其诗人的本色。“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后人对他的评价。例如在《荷塘月色》中,淡淡的月色、田田的荷叶、薄薄的清雾、蓊蓊郁郁的树木以及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素淡朦胧,简直就象一幅意境幽美的工笔画。在朱自清的笔下,好景美不胜收:梅雨潭醉人的绿、秦淮河的灯影波光、威尼斯的异国情调、扬州城的风流与古朴„„这些情景交融的意境营造,往往会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缜密精巧的构思。
虽然朱自清的散文篇幅大多不长,但其构思却颇具匠心。《背影》的出奇制胜;《春》的多侧面描写,而把文眼(一年之计在于春)置于描写和叙述之中,毫无刀刻斧凿之痕;《荷塘月色》虽说为了写心中的不宁静,但一路下来,却处处见“静”。
(四)、独特的语言艺术。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之美,是有口皆碑的。如《背影》语言的质朴、《荷塘月色》语言的清丽、《温州的踪迹。绿》语言的纤秾,而《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语言更是极富色彩感,呈现出视觉上的绘画美。爱用叠字及长短句的巧妙搭配,形成了朱自清散文所特有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据统计《荷塘月色》中用了26个叠字,而《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叠字则有72处之多;长短句的巧妙搭配,使其散文读来错落有致、琅琅上口,独具跌宕回环的听觉美感。
总之,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及文学革命中,朱自清以其散文有力地证明了:取代文言文的白话文,也可以写出与文言散文媲美甚至超过它的精品。这是朱自清作为一位语言大师对现代汉语的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朱自清散文集》
《关于现代散文写作——答编者问八题》,《文艺知识》第一集之三
朱自清散文创作的前期, 主要以写景叙事抒情性散文为主, 这些散文或叙述个人的经历和感受, 或写景状物抒发情怀。后期, 一方面, 他冷眼看待人生, 以日常生活用语和人间世情为议论对象, 从而抒写自己的人生;另一方面, 他为民族国家的新生而奔走呐喊, 多充满激进的爱国情感。
一、质朴、真挚而浓郁
作为一代散文大师和学者的朱自清, 其求“真”求“实”的创作态度使得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出自亲身经历的人和事, 亲身感受的景和物。因为是真人真事真情实感, 所以文章写得自然, 感情质朴、真挚而浓郁, 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慑力, 使读者会因他喜而喜, 因他痛而痛, 因他忧郁而忧郁, 因他彷徨而彷徨, 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其强烈的情感脉搏。朱自清最初是诗人, 散文中也流溢出诗人的情怀, 每一篇散文都富有浓郁的情感, 不必说前期的借景抒情散文;写亲情、平凡琐事为主的叙事散文, 就是后期的议论性散文也饱含挚情。
《背影》是朱自清的成名作, 全文约1500字, 但字字含情, 句句有意, 没有华丽的词藻, 只用平白质朴的语言, 表现了质朴深沉的父子之情与父子之爱。文章以父亲的“背影”为行文线索。父亲的“背影”在文章中出现4次:开头“不能忘记”“背影”;站台买橘子的背影;走入人流的背影;结尾“泪光”中的“背影”。父亲胖胖的身躯,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步履艰难, 蹒跚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 定格在儿子的脑海中, 也定格在你我的脑海中, 成为父爱的象征。背影后儿子含泪的双眼也永驻在你我的心中, 它饱含着儿子对父亲深深的爱和无限的怀念, 父子互爱互怜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心里颇不宁静”为文眼, 用凝炼而又清丽的语言描写了荷塘月色下的美。在描写中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寂寞、迷惘彷徨, 追求美好厌恶黑暗现实的情感。“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是贯穿于全篇的情感基调。“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都可不理”使我们感受到作者心中的“不平静”而又想挣扎的心境。月下的荷塘, 荷塘里的荷花荷叶、流水月光、荷塘周围的树、蝉声蛙声、路灯光都成了作者抒发感情的对象, 通过赞美荷花表明不同流合污的心志。月光下的荷塘是美好的, “但热闹是它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使我们的心情又跟随作者回到黑暗的现实中, 感到美好只是一种期盼, 现实是黑暗的, 黑暗的现实怎能使“我”释怀?全文情景交融, “一切景语皆情语”。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是记叙作者与好友俞平伯夏夜同游“晃荡着蔷薇色的历史的秦淮河”的经历。“足系人情思”的“‘七板子’”, “最能钩人”的“灯彩”, “在这薄霭和微漪里, 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枕着历史的沉淀, “被引入”秦淮河的“美梦”里去。我们跟着作者去追梦:船在“六朝金粉所凝”的“秦淮河的水”上行走, “等到灯火明时”“黯淡的水光, 像梦一般”。在梦一样的境况里, 过了利涉桥、东关头、大中桥便到了“灯月交辉, 笙歌彻夜的秦淮河”, 淡月、眩晕的灯光绿水、歌声胡琴声, 我们随作者沉醉其中, 而歌妓的出现, 使“我”的心情变得纠结, 想听歌, 又受道德律的束缚不敢听歌, 作者把当时的心理冲突细致而深刻地刻画出来, 并做了毫不留情的自我剖析, 使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 属于那个时代的, 追求美好、敢于正视人性的弱点、正直的知识分子形象。“我”沉醉在梦幻般的秦淮河中, 希望听到美妙的歌声, 增添其中的美好境界, 但想到歌妓都是由于生活所迫, 从事着不正当的生意, 不可能增添美好, 又受道德律的束缚, 是断然不能听歌的。同时, 使“我”感到人民生活的艰辛, 社会的黑暗, 不知不觉地“满载着怅惘”了。作者以“充满了幻灭的情思”结尾, 表达了当时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社会充满了黑暗, 祖国山河美好的景色只能给他沉郁的心情带来片刻的喜悦, 如梦幻一般短暂缥缈, 但对美好的追求和渴望是不可阻遏的。全文借景抒情, 真挚浓厚、沉郁委婉的情感贯彻始终。
《儿女》写父亲对儿女的爱, 《给亡妇》写夫妻之情, 《冬天》写家人和朋友间的温暖, 每篇都写得质朴却情真意切。
二、爱国主义情怀, 激愤呐喊
抗日战争爆发后, 残酷黑暗的现实社会使得朱自清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变得更加激进, 他不再迷惘, 不再彷徨, 他用手中的笔直抒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敌人残酷暴行的愤慨, 赞扬抗日的行为和热情, 发出激愤的呐喊, 爱国挚情使人感动给人以力量。
他在《这一天》里写到“这一天是我们新中国诞生的日子”“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 睡狮果然醒了。从前只是一大块沃土, 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 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发出了心灵的呐喊, 使我们感受到作者对祖国对人民无限的热爱, 对祖国的明天充满希望, 对人民充满信心。
《北平沦陷那一天》写到“只要人心不死, 最后的胜利终究是咱们的!”对中国革命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我们听到一个爱国者愤怒的呼喊。《蒙自杂记》文中多次提到抗战, 肯定了人们抗战的行为, 对胜利倾注了无比的期待。《论吃饭》肯定了吃大户的行为, 充满了革命的气息。
好的散文都很注重抒发情感, 朱自清的散文表现得尤为突出, 独特的情感特点使其散文具有了灵魂, 虽历经历史的长河依然熠熠生辉, 许多文章家喻户晓, 历久弥香。《春》《匆匆》被选入小学课本, 《背影》选入初中课本, 《荷塘月色》选入高中课本,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选入大学课本, 成为不可多得的文学遗产。
参考文献
[1]朱自清全集 (1-3卷)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8.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文眼安设情景交融主题
中图分类号:I20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8-204-02
朱自清是“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创业者之一,他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成就使他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有数的大师。他的散文在构思方面十分注重“文眼”的安设,体现了严谨缜密精妙的特点。“文眼”指文章的精要处,是一篇文章最精炼传神之处,是文章的“注意”所在。散文中的“文眼”是散文构思的“聚焦点”,是作者经过艺术概括和集中,把自己的思想或艺术追求统一起来的“凝光点”。唯有“文眼”题旨才会有隐显,意境才会有虚实;唯有“文眼”,剪裁才会有详略,结构才会有疏密。
一、以“眼”聚神设眼有致
散文的最大特点就是“形散而神聚”。朱自清先生称自己的散文为“随笔”,他喜欢写散文的原因在于它的“自由”与“随便”。从表面看来,他作品取材十分广泛,时而叙事写景,时而议论抒情。但他的作品能收能放,收放有序,作品布局紧凑主题突出。文眼是文章表情达意的聚光点,是全文的制高点,材料的取舍、内容的详略以及布局谋篇都要因她而动。所以很多文学鉴赏家都称文眼“文中之秀”、“巨室之珍”,实不为过。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仅善于设置文眼,更能巧置文眼。文章结构讲究起承转闰,所以作家往往借助文眼左右文章气韵走向。朱先生的散文有的文眼设在篇首,起引领全文、纲举目张的功效。比如《荷塘月色》,文章一开头就抛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个文眼,促使读者迫不及待地寻求“不宁静”的原因。而后所写的景色的静以及蝉和蛙的闹,再到江南采莲的热闹都是为了“顾”“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个文眼。正如清代刘熙载所言“(文眼)在篇首则后顾之”。文眼设在篇首的还有《背影》,文章开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以后的文字都是由此荡开,一个个感人的画面也围绕“背影”而铺展。作者巧妙而且艺术地安设文眼,同时赋予了这些散文独特的音调和色彩,成就了这些现代文学不朽名篇的地位。
文眼设“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在《春》中,作者先用“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来写出人们对于春的热切企盼,其次又简笔构画出春天的轮廓,后又从轮廓到局部,推出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依次写来,从各个侧面工笔描绘春天的勃勃生机,展现了色彩缤纷、春满人间的巨幅图景,表现了作者因春之来临的无限兴奋情怀。最后从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转到对于春天中人的描写,绘出一幅迎春图。作者写自然景物的生机和创造力,就是为了写人们对于春天的希望和创造精神。仔细品味“一年之计在于春”就是这篇文章的“文眼”,也是作品诗意的核心。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文眼设在文章之中,起到了由景及人,又由人而理,承上启下、升华主旨的作用。所以正是这个“画龙点睛”之旬,才使文章朴素自然没有粉饰却又有神奇的功力,平易质朴中透露着天然美感,通篇整体感觉和谐协调却也含蓄隽永。通过这个文眼,作者巧妙地把表现盼春、描春、迎春的分散素材聚集起来、统一起来,共同围绕在文眼(一年之季在于春)周围,以完整的构思与优美的意境,将春天的景色描绘得气韵生动,惟妙惟肖,堪称绘春、颂春的佳作。
从以上诸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巧于安设“文眼”确实是朱自清先生散文的一个重要特色。通过“文眼”我们比较容易弄清楚散文的脉络层次,欣赏品味其构思的精巧、剪裁方面别出心裁、结构疏密有秩。他在散文中文眼的运用成为其散文艺术的亮点,成了后人分析其艺术特点的切入点。
二、融情于景凸显“文眼”
“文眼”是创作意境的结晶体,是作者思想感情借助对象所形成的结晶体。“文眼”是意境的内核,是作者思想和情感的外化,从“文眼”不难窥探作家思想哲理的闪光。朱自清先生散文中的“文眼”不是虚无缥缈、空洞无物的呼喊。他特别注重通过情景交融的描写加深读者对文眼的理解,使读者观其“文眼”如见其情。又能透过融情于景的描写,“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收到情景共融,凸显文眼的文字效果。
在《威尼斯》一文中,作者用了两个词语,一个是“明媚”,一个是“华妙庄严”。“威尼斯不单是明媚之城……最华妙庄严的地方也是儿。”前一个词是“水上之城”的文眼,后一个是“文化艺术之城”之城的文眼,它们分别代表了威尼斯的两大特点。在这篇游记里,他用平实生动的语言,再现了威尼斯如画的风光,创造了一个优美的意境。在这段记叙性文字里,我们不难看出作者饱含着思想感情,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其中两处“文眼”和它们对揭示文章主题所形成的艺术效果。
散文《绿》,一开头就写了“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在朱自清的笔下,这“绿”早已不是单纯的一种色彩,它已经被付与了灵性,因为作者情感的融入,这片“绿”富有了动感。特别是“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这里的“绿”就是梅雨潭最鲜明的特征,朱自清把那神奇的绿色写成了可以可观可感,可以追寻可以拥抱,可以醉人可以贻人的了。看到这些文字已使人身临其境,这里的景色足以让读者陶醉。朱自清似乎觉得这还不能完全表达“我”对梅雨潭之“绿”的惊诧与爱慕之情,接着又写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这更是真情实感肺腑之言。这里情融于景,情浓于景,情景难辨。面对眼前的美景,感受着诗人如痴如醉的语言,文眼“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的出现也就自然而然毫不做作了。文章通篇洋溢着对大自然的惊叹,抒发了对于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昭显着青春的活力。这里情与景共融,成为《绿》这篇散文佳作的一大文学特色。
任何创作活动都与作者的情感无法割舍,情感在文学创作至关重要。我们读朱自清的散文,首先会被他流淌于文字之间的真挚之情有所感动。朱自清的散文是通过清新自然的描写,朴实地把自己的思想表露出来,简朴之中折射出晶莹,代表着他的个性。从他那令人振奋的抑或是让人彷徨的,或者是催人泪下的真情之中,我们能清晰感受到“文眼”的魔力。
《背影》中作者对父亲的爱、感激与怀念,异常动人。而那些感情脉脉流淌在并不华美的文句里:文章既没有生动曲折的事件,也无华丽眩目的辞藻。通篇采用白描手法,语言也非常朴实。文中他没有从正面刻画父亲的音容笑貌,而另辟蹊径以父亲“背影”为全文谋篇布局的中心和叙事行文的线索。文章
开头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中间部分反复描绘父亲的背影,买橘子的背影,离去的背影,结尾再次提到父亲背影,“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语言也很生活化,父亲在把儿子送上车之后有一段这样的对话,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多么朴实的语言啊,可是拳拳父爱,就包含在这简单的叮嘱之中,让人怦然心动,久久不能平静。整篇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就是对父亲买橘子的背影也是通过几个典型的动词“蹒跚、探,爬,攀”来展现。然而,正是这淡淡的笔触之中营造了醇浓的情意,我们直被这场景深深打动。文末贯穿于“我”对父亲一生的回忆之间的,更是“我”在“晶美丽的湖光月色中,兴意酣浓,但此后彼此就分离了。第三件事,写自己的爱妻还在的时候,一家四口在台州过冬,这个山城的冬天虽然十分冷寂,但“家里却老是春天”。写了这三件事后,作者最后总结说:“无论怎样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这是点明主题思想的一句,不难想象作者已把“温暖”当作此文的“文眼”。一个“文眼”统领三幅画面,串接三个故事,统一三种真情。透过文眼让读者真切地领悟父子之爱,朋友之谊,夫妇之情;唯有这种“温暖”才可能在严寒冷寂的氛围中让人感受弥足珍贵人间真情。这里是文眼“温暖”将三件本来互不相关联的生活小事,连缀成一个有机整体,当然也是文眼升华了散文主题,最终形成了这篇散文珍品。三件小事件又顾注文眼“温暖”,相辅相承,互相左右,情至理及。
《哀韦杰三君》开头点出“韦杰三君是一个可爱的人”,文章也就围绕这个文眼,“我”回忆了与韦杰三君的三次见面的片断,突出韦杰三性格上“静默”、“温雅”,强调了他是一个“可莹的泪光中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最后一笔在读者感情上敲出了不绝如缕的乐音,凸显了文眼“背影”在散文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魅力。作者那时悲酸惆怅的心情,正是通过对“背影”这个文眼的描述,表现得含蓄而深沉。从这种意义上来看,这个文眼承载了作者的全部的真情,这个文眼成全《背影》成为现代散文中的极品。
三、透过“文眼”感悟主旨
散文的“文眼”是文章主旨的闪光点,作者立意的凝聚点,通常情况下“文眼与文章的主旨不能等同。大凡文眼都闪烁着主题的光芒,但主题的含义更丰富,表述更繁复,不象“文眼”,有时是一个词、词组或一个句子。凡是构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写得含蓄的诗文,往往都注意“眼”的安置。“文眼”之于主旨,一般不一语道破,或托物言志,可以情寓理,或象征或暗示。用法灵活,“或首句标其目,或卒章显其志,或篇中露其意,”所谓“工于命意”,聚思想之光于一处,而后洞照全文。用通俗的语言概括它,“文眼”是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透露文章感情和思想或者写作主旨的句子,它涵盖内容、揭示主题、升华意境。当然也是我们领悟主题、洞幽探微的纽带,是掌握文章内在联系的关键。找到文眼,就容易整体把握文章的中心。从这种意义上说,点出“文眼”是读懂文章的一个标志。在分析文章主题的时候,通常要抓住文眼总揽全文,从大处着眼、细处入手,准确领会散文主旨。作者在散文中要表达的情感必以“文眼”为喷发点,并借“文眼”推动情节,组织素材。这可以从《冬天》一文中得到印证。《冬天》打破时空的限制,记叙了不同时间、地点的三个冬夜的三件事。第一件事,写自己少年时候哥儿三个和父亲一起冬夜煮豆腐吃,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第二个事,写十多年前自己在一个冬夜与朋友S君和P君去西湖泛舟,在生了悲壮的艺术美感。
抓“文眼”是分析文章的重要方法,分析时只要扣住文眼,理清线索,分析所用素材的共性,就不会旁逸斜出,误入歧途。
贵州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袁玉凤
内容摘要:
朱自清先生是“五四”新文学的拓荒者和创业者之一,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尤其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有数的散文大师。朱自清先生精美的散文作品,已成为至今值得珍视的一份文化遗产。
本文着重论述了朱自清散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分类、散文体现的艺术风格,从构思情感语言进行了论述。朱自清先生散文语言优美流畅,朴素简洁,清新隽永。细腻委婉的景致观察和描写,精雕细刻的语言锤炼,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新颖别致的布局构思,融情于景,创造了一种情趣之美、景趣之美、希望之美,为新文学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白话散文的发展。
关键词:
朱自清、文学地位、散文分、艺术特点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朱自清先生是一位诗人和散文家,又是一位著名学者。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仅以描写见长,并且还在描写中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成就是很高的。在课本里最早接触先生脍炙人口的作品《背影》、《荷塘月色》等,都是一种美的享受,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朴素慎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朱自清先生有着驾御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他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底在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细读先生的散文,让我们领略到语言美的魅力,使我们感受到美的熏陶。
一、朱自清散文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朱自清先生是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成为一个进步的教授;由一个旧社会的狷者,成为一个民主的斗士。他走过了自己曲折的道路,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号召我们“写朱自清颂”。朱自清先生是“五四”新文学的拓荒者和创业者之一,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尤其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有数的散文大师。先生精美的散文作品,已成为至今值得珍视的一份文化遗产。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以“五四”时期的成就为最高,影响最大,而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创作,又是这一时期实绩最大,成就最高的。
朱自清先生从小深受私塾教育熏染,家教严格,养成其温和规矩的性格。他好读书不好交际,大学毕业后,长期在师范和中学教书,过的是平静清平而又师道尊严的生活,即使在成了大学教授之后也脱不了“土气”(叶圣陶、陈竹隐皆提到这点)。先生的生活缺少大波大澜,缺少激烈地情感撞击,缺少灵魂撕咬的痛切,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日常生活的中和主义”,是“中性人生观”,这跟中国古代的 “温良恭俭让”、“发乎情,止乎礼” 很近似。山水校园、诗酒唱和、教书著文,是朱自清先生一生典型的生活方式。先生的诗太过平凡与他的生活与性情太过平实相关,其成就在散文,实因五四新文学诸文体中惟散文与旧文学冲突最小,与他性情较为相融。朱自清先生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二百多万言。遗著编入《朱自清集》、《朱自清诗文选集》等。
二、朱自清散文的分类
朱自清先生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写诗,1923年先生写的第一篇散文《歌声》,就显示出他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品种多样,有随笔,有游记,有特写,有杂感;先生或用以叙事言情,或用以状物绘景,或用以谈文论学,或用以评时议势。先生的优秀散文,往往兼有叙事、抒情、描写、议论诸种因素。据其侧重不同,可以把他的散文分为抒情、叙事、议论三种类型。
在朱自清先生的全部散文中,最为光辉绚丽的篇章,应属他的抒情小品。作家的名字已经跟他的抒情名篇融为一体,密不可分。提起《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给亡妇》等,人们马上会联想起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全部“浸入”其中的作者——朱自清。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既平易近人,又朴素清新,给人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感。他不事修剪,自然天成的特性,不仅充分显示了白话文的功绩,而且富有诗情画意,给人美不胜收的艺术享受。其作品题材可分为三类:一是以写当时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些散文,代表作品有《白种人—上帝的骄傲》、《生命的价格—七毛钱》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代表作有《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春》、《绿》等。三是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的作品,代表作有《背影》、《儿女》和《悼亡妇》,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
三、朱自清散文的主要艺术特点
1.散文中写出了情致
所谓情致,就是散文具有的带有个人风格的那种味道,读起来有与众不同的感人力量。在《冬天》写道:没有刺骨的寒风,没有鹅毛般的大雪,这样的冬天“不是寒冷的,而是温暖的”。这就是朱自清先生的冬天。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冬天就是热腾腾的“白水煮豆腐”;冬天就是西湖的美丽月色;冬天就是温暖的台州的家。亲情、友情、爱情在这样的冬天中显得格外动人。没有雕饰,没有渲染,平淡地叙述着,一如作者一贯的散文风格,有一种真挚的美。作者借助想像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人们之所以喜爱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还在于他能“诗情的地用感情承受现实的印象”。朱自清先生在描写客观景物时,总是融入自己的感受、情绪,正如刘勰所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他笔下的自然已经不是单纯的自然,而是充满情意的“人化的自然”。试看《绿》中的一段: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她松松的皱缬着,象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着,象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象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接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朱自清先生采用比喻、拟人、联想等多种艺术手段,将梅雨潭水的颜色、涟漪、光泽以及柔嫩、纯洁诸种形容,活脱脱地描绘了出来。梅雨潭被作者情意化,使人感到它有醉人的绿、迷人的美。
2.散文中的真挚情感
朱自清先生十分重视感情对于文学创作的作用。刘勰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朱自清先生的抒情散文,是用真情实感谱写的至美之音,不是靠浓词艳句织就的过眼云霞。朱自清先生抒情的特点是:真诚、含蓄、适度。真诚就是情真意切,出自肺腑;含蓄就是委婉细腻、微微沁出;适度就是浓淡相宜,浓而不烈,清而不淡。先生曾在他的日记中表明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态度:“觉得感情无谓者,宜节产。”可见,感情冲动,是他创作的缘由。随着喜怒哀乐的不同,作品的色调呈现异彩;感情是先生文章主题思想的根基,又是其作品内在联系的纽带。而寓情于事(景),情事(景)交融的情感表现方式,对文章主题作了细腻、朴实、感人的体现。朱自清先生曾这样赞扬荷兰画家冉伯让:“他与一般人不同,创造了个性的艺术;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自己这个人放进他的画里去”。朱自清先生自己,正是将他的思想感情放进他的作品中的有特色的作家。他的抒情散文之所以历久不衰,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作者有自己的抒情特点,读者观其文如见其人。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从思想内容说,核心是一个“真”字。用真实的见闻和感受,记写真实的景物,发表真实的议论。他的《背影》有着动人心弦的力量,流露出一股深情,是一片至情文学。《背影》写于1925年10月,是一篇回忆性的抒情散文。文章写的是1917年冬,因祖母去世作者从北京至徐州,和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办完后,父亲去南京谋事,作者返北京上学,父亲同行一段路以后,不得不在浦口车站分手时的情景,《背影》的题材极其平常,表达的感情却极为真挚、深沉,还通过真实地反映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一般人们的困苦生活,境遇以及凄凉灰暗的社会世态。
《背影》有着叩动人心的艺术魅力,为了表现真挚的父子之情,朱自清先生以背影为文眼,对各种材料进行艺术的裁剪和布局,浓淡相宜的组织安排,构成了严谨缜密的结构线索,将父子之情表现的含蓄而淡沉。第一,它构思巧妙,有新意,布局凝炼更精美,先生把描写的的焦点凝聚在一个极普通又典型的细节——父亲的“背影”上,作品开门见山地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文章全篇写真切感人的父子之情,开头却只说忘不了他的背影,这是用诗的具象方法来构思并点题的,但是作者也没有扣住背影写下去,而是由远及近地层次有序地描述了祖母的丧事,父亲的亏空,并再三强调父亲对远行儿子的慈爱温情,在这简洁的叙述中,笼上一层浓郁的悲切气氛,这为下文重点描写父子离别情景作了铺垫,十分自然地为主题的展现起了过渡作用,作品在着力于刻画背影时,避免平均着墨,尽量做到浓淡相宜,虚实结合,如作品中除开头以背影点题外,又三次提到背影。第二次是为了给儿子橘子,父亲过铁道,作品饱含深情,用笔较重,具体细腻的勾画了父亲的背影,其中有虚。第三次是写离开车站时,父亲一刹那的背影,只虚带一回;“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这淡淡的一笔,将父子不忍分离的悲酸怅惘都活画了出来,是对前面描写的补充,这里虚中又有实。第四次则是结尾,作者引用父亲来信中的话说明父亲晚年心境的凄凉,仿佛又一次见到了父亲的背影,这完全是记忆中的背影,是多年后由强烈的思念而产生的景象,是幻觉,也是实情,它把全篇情感升发到不可逾越的高峰,并与开头呼应,可见作者非常重视剪裁艺术,紧扣背影这一中心来提炼素材。精心构思布局详略得当,虚写实写结合,紧凑而和谐地表现了丰富的思想内容。作者以简洁有力的文笔,透过背影描写,由表及里地展示了父亲复杂的内心世界,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特写境头,作者没有静止地描绘父亲的背影而是通过自描的手法,层次分明地先描摹他的形态,身体肥胖,穿着臃肿,步履蹒跚,这简朴的形体,素描不仅给背影提供了实感,而且写出了父亲的老态、憨厚,接着作者深情地写出了父亲的一系列动作,字里行间充溢着父亲对儿子的慈爱,父子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探身下去”,“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两手攀着”,“两脚向上缩”,“身子向左倾”„„„„父亲艰难的举动,臃肿的背影打动了儿子的心,使他禁不住落下泪来,这里背影的描写,把父亲对儿子的一腔爱怜之情以及儿子的心理变化和盘托出。第三,抒情和叙事有机结合,《背影》是一篇至情文章,是作者在读了父亲的来信后“泪如泉涌”,感情十分冲动的情况下写成的,作者的感情和父亲的背影完全融在一起了,对于父亲的深切眷念,作品在追叙之中巧妙的以自己的悔恨的情绪加以反衬,这样使思念之情格外深沉。第四,语言朴实、凝炼,文章追求用词的朴实和口语化文字,简约素淡,体现了朱自清先生散文的自然朴素,隽秀的风格,全篇用字惜墨如金,话短情深,父亲的话虽然只有六句,却有力地表达了主题。
3.散文中精巧的结构艺术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清秀隽永,语言优美凝炼,富于文采。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和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炼,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好的散文,不仅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材料是血肉,结构是骨骼。因此结构对于文章是否完整有重要作用。没有坚实匀称的骨骼,文章便立不起来,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正是自觉做到了这一点。他的散文有极严密的结构,他善于把纷纭的事物组织、剪裁得单纯、分明,而使每篇的布局都十分完整和谐,围绕文章中心,对材料能放能收,形散而神不散,显得随意而又巧妙自然。
《荷塘月色》便是这样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全文构思精巧,结构缜密精美。作品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开头,既揭全文之旨,又设计了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淡淡的忧郁,矛盾的组合,都融入在这一篇被称为“模范”的“白话美文”中,从中你会体会到朱自清先生的人格魅力,忧国忧民的情思,以及如荷般洁身自好;你也会体会到朱自清先生驾驭语言的超凡的能力,如同画家手中的笔,轻描淡写中就给我们画出一幅素净的山水画。作者“一路行去”,从出门经小径至荷塘复又归来,尽情享用这荷香月色为行文线索,紧扣“荷塘”和“月色”错落有致地一一展现月下荷塘的景色。全篇描写了五个场景,从小路到荷塘,从停立环顾到神往凝想,形成明显的空间顺序,继而转向历史的回顾,又形成清晰的时间顺序,既精镂细刻,又大开大合,奇峰异起,顿生波澜,整个画面极富有层次感、立体感;既极写月下荷塘的“神异”美,又细腻地展现作者“颇不宁静”的复杂微妙的感情层次。全文首尾呼应,浑然一体。总之,无论从哪一方面,《荷塘月色》都堪称是完美之作!
四、结论
朱自清先生平凡而高洁的人格,卓越的凝异的文格,以及温雅、宽容、理性的言论格,无不相统一而具张力,丰富着其人和其文的世界。杨振声先生曾如此评价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他文如其人,风华是从朴素出来,幽默是从宽厚出来,腴厚是从平淡出来。他的散文,确实给我们开出一条平坦大道,这条道将永远领导我们自迩以至远,自卑以升高”。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尤其是抒情写景散文)在艺术上呈现的美是明显而独特的,他的风格自然亲切,细腻平易,读他的文章总会使人的性情受到熏陶,写身边小事却又能感人至深。先生的散文领域留下的遗产:认真的写作态度,高妙的写作技巧,优美的散文意境,是永远值得称道与学习的。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情彩》,中华书局,2008年11月第1版。2.朱自清:《欧游杂记·荷兰》,东方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年7月。3.《朱自清全集 第十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年3月第1版。4.《中国现代文学百家·朱自清》,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华厦出版社1997年版。
5.《朱自清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
——朱自清散文的魅力所在
还记得第一次接触朱自清,是源于中学课本中的《匆匆》。“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霎时间就被作者瑰丽的文笔所俘虏,空暇时间就翻看一下朱自清的散文,一直坚持地把《朱自清散文精选》读了下来。
清茶是淡香的,咖啡是苦涩的,美酒是辛辣的,它们虽然味道同,但都能给人们带来美好的享受,让人回味无穷。《朱自清散文精选》中的文章,有的似清茶,有的像咖啡,有的是一杯淳淳的美酒。他的散文不同于俞平伯的缜密,也不同于冰心的飘逸,更不同于周伯人的隽永。他用自己“真挚清幽”的特性创造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一切躁动都在作者的文字里慢慢沉淀,让人感受到了真正的情。我想真的如朱自清所说,“不虚美,不隐恶”的平淡中包孕了神奇。
《朱自清散文精选》选取了朱自清的散文名篇,内容都是身边的凡人琐事,语言清丽凝结,但在平淡中传递着最真挚的感情,我想,比起那些浮夸绚丽的文字,还是逼真、细腻的文字更来的深入人心。赵景深说: “朱自清的文章,不大谈哲理,知识谈一些家常琐事,虽是像淡香疏影似的几笔,却常能把那真诚的灵魂捧出来给读者看。”古语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朱自清那些以家庭生活为素材的作品中,或感伤、或温厚、或幽默的人伦之情,深深地感拨动着人的心弦。如《背影》中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步履艰难的老父亲的背影成为中国文学中一个经典镜头,感人至深。再如《给亡妇》中的对妻子生前照顾子女和作者的琐事的描写,全文不避繁琐娓娓道来,在平淡的叙述中掀起情感波澜。有人说这文是作者大男人主义的一种表现,这是我不赞同的,文中处处的包含着作者对亡妻的感激,思念和内疚之情,何谈大男人之说呢?在《儿女》一文中,作者不加修饰,却以真情感人,诉说生活细节,用最朴实的笔调来抒发对亲人的感情。正是这触动人内心的最柔软处的细水流长的笔调才更能感染读者吧,让人在温馨之余又觉得无限羡慕。
“文中有诗,诗中有画”是后人对朱自清散文的评价。我想这在作者描写的大自然的景致中可以感受得出来。清丽的文笔,细腻秀丽地把作者笔下的美景刻画得美不胜收。梅雨潭醉人的绿、秦淮河的灯影波光、威尼斯的异国情调、扬州城的风流与古朴……使人在阅读中跟着作者的文字畅游在如斯美景中,仿佛身临其境般欲罢不能。作者的《荷塘月色》是我高中时学的一篇文章,至今我犹记得语文老师对这文的评析:“淡淡的月色、田田的荷叶、薄薄的清雾、蓊蓊郁郁的树木以及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素淡朦胧,简直就象一幅意境幽美的工笔画。文中有画,画中有情,作者的工笔画式已达到了出神入化的极致。”也因这文,我深切地了解了何为“通感”,虚虚实实,朦朦胧胧,作者运用人的心理“通感”达到美感体验的极致。我时常在想,身为中文系的自己,面对如斯风情会如何着手下笔,想着想着愈发觉得汗颜,还真不知自己拙劣的文笔会写出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出来。
朱自清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曾经提过“意在表现自己”的美学原则,而他在他的文中也是一贯地遵循着这个原则。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他都以其完美的散文意境,树立了“白话美文的典范”。正如杨振生所说:“他的散文确实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平坦大道,这条道将永远领导我们自迩以至远,自卑以升高。”对于《朱自清散文精选》中几篇代表性的杂文,我依稀之中看到了鲁迅的影子。后来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朱自清的杂文创作始于抗日战争爆发时期,他有意地模仿鲁迅先生,散文一改往日的清新、朴实,不再用大量的修辞手法,而是用简洁的文字书写自己的看法,直截了当。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作者的《正义》一文,犀利的文笔,辛辣的笔调,在鲁迅先生鞭挞文风的基础上更多的融合了自己的激进思想。相对于鲁迅杂文的深奥难懂,朱自清的文显得更直白,让人读起来大快人心之余又深以为然。身为一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洁文人,我深深认为朱自清被尊称为“一代散文大师”是当之无愧的。
俗话说,读书的过程是一种积累。而读朱自清的散文,我觉得是一种心灵的沉淀。话说回来,读了那么多朱自清的文章,最让我感慨的还是那篇《匆匆》。也许是最先接触到的,所以倍感触人心玄。那时老师们都喜欢强灌一些诸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思想给我们,处于青春叛逆期的我们总是嗤之一笑应付过了。直到学到这篇文章,才正真地开始审视自己对生活对时间的态度。“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万门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字字如矶,敲进我的心里,荡起一阵名为茫然的涟漪。十三四岁的年纪,总以为一辈子很长,躲在象牙塔的世界肆意挥霍自己的年少无知,天真地认为世界是围绕着自己转的。“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无数的当下在我们的肆意中被下一秒定格,成为回忆,组成我们的过去。蓦然回首,身后的我又是留着些什么痕迹呢?而如今,真的是只有徘徊罢了。无数匆忙的回忆在在地睥睨着那段年少轻狂,于是,徘徊来了,茫然来了。有时我甚至不敢相信十几年的生活在回忆中却像做梦一般,闭眼,再睁开。不变的是,我什么痕迹都没留下。而朱自清的这篇《匆匆》,醍醐灌顶般把我从深陷的泥沼中拉出来,虽然我还是无法明确地回答作者为什么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但又何妨,时间会见证一切。
折服于朱自清的文字操控能力,我曾经也试着模仿他的文风,不过写出来的无非是无病呻吟的风花雪月,徒有其表却无内容,只好作罢,还是品读为佳。
《背影》写为儿子送行, 并艰难地替儿子买来桔子的父亲的“背影”, 作者选择了一个特殊的背影加以烘托, 这“背影”是在他祖母去世、父亲赋闲、家境日益破败的氛围中予以孕育和刻画的。从而以血和泪掺和的冷涩惨淡的色调, 在抒情主人公心灵深处勾画出一个悲剧性的“背影”形象。全文叙事含蓄, 将丰富的感情寓于朴素的描写和叙述中, 表述了一个辛苦辗转的知识分子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中苦于世态炎凉的思想感情;同时也从一个小康之家的日益没落这一角度, 曲折地反映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统治下, 中国人民趋于贫困化的现实。《背影》写作者的生活感受, 写出了真情, 写出了情致, 使这篇散文在当时获得单篇散文从未曾有过的脍炙人口、争相传诵的巨大影响。
《荷塘月色》、《绿》等是写景抒情见长的名篇。在《荷塘月色》这篇写景抒情散文里, 朱自清先诉说自己的不宁的心境, 然后描写一个宁静的与现实不同的环境———月下荷塘, 通过对传统的“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和高寒孤洁的明月的描绘, 象征性地抒发了自己的洁身自好和向往美好新生活的心情。
朱自清早期写景散文, 语言凝练明净, 细腻秀丽, 善于以精雕细刻的工夫, 准确、具体地表现描写对象的特点, 追求逼真的艺术效果, 正像他在探讨中国传统的艺术手法时所说的, “‘逼真’等于俗语说的‘活脱’或‘活像’, 不但像是真的, 并且活像是真的。” (《说逼真与如画》) 在长期的追求中, 朱自清描写的造诣很深, 在他笔下, 无论是梅雨潭的绿色, 还是清华园的月光, 都写得逼真如画, 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一般。这类写景散文,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流露着浓郁的诗情画意。
在《荷塘月色》中, 朱自清描绘月光如流水般照着荷花和荷叶用“泻”字;青雾弥漫着荷塘用“浮”字, 而荷叶拥挤的情景用“挨”字, 还有用“田田”形容叶子的鲜绿茂盛, 用“亭亭”比喻荷叶直立之状态, 将月光、青雾、荷叶的动态和情态写活了。朱自清十分注意遣词造句的形象性, 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 用新颖的比喻, 唤起读者的联想。《绿》是一篇以描写醉人的绿色而著称的千字小品, 中间两段文字, 描写梅雨潭和它的绿色, 作者循着游踪, 先写山岩、瀑布和梅雨亭, 一路写来, 层次井然。作者坐在梅雨亭上, 景色尽收眼底:云在头上流着, 草丛透着绿意, 瀑布冲下, 撞击在岩石之上, 飞花碎玉般落下, 恰如朵朵白梅, 又如点点杨花, 如此描绘静观的景物, 没有雕琢, 不加修饰, 真如工笔画一般, 读来如见其景, 如闻其声。接着写梅雨潭的“绿波”, 朱自清没有用“绿油油”“绿如翡翠”一类的形容词, 而是用一连串新鲜的比喻, 引起人们美好的联想。他说, 梅雨潭的绿波“像少妇拖着裙幅”、“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像最嫩的皮肤”、“像湿润的碧玉”, 描绘之后又从比较的角度来写“北京什刹海佛地的绿杨”太淡了, “杭州虎跑寺近旁”的“碧草叶”太浓了, “西湖的波太明了, 秦淮河的也太暗了”。这样通过色的浓淡和光的明暗, 将梅雨潭“绿波”的厚、平、清、软的具体景象传达给读者。
在散文的结构上, 他追求周严圆密、精略得当, 要处不惜笔墨, 细针密缕;略处得要传神、蕴藉无穷, 都见出他的艺术匠心。朱自清散文的行文不追求峭拔, 他总是有始有终, 细致周到地写来, 《荷塘月色》开头写“我悄悄地披了大衫, 带上门出去”。结尾又写“轻轻地推门进去, 什么声息也没有, 妻已睡熟好久了”。首尾契合, 稳妥安然。《背影》开门见山点出“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点出题目“背影”。中间反复写背影, 结尾处又写作者读了父亲的信后“在晶莹的泪光中, 又看见那肥胖的, 青布棉袍, 黑布马褂的背影”。仍回到写“背影”。《绿》开头一句是:“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 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结尾是:“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 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这些地方都是章法上的首尾照应。
朱自清散文的周密得当在具体的描写布局上也体现得十分明显。以《荷塘月色》为例, 作者先写向往荷塘, 再写走向荷塘, 然后进入文章主体部分写荷塘、写月光、写树影、最后又写怀古, 结尾扣开头从容收束。文章精写的部分是荷塘和月色, 在这些描写中他是最讲层次感的。他按照:“全景———荷叶———荷花美姿———荷花香———清风———流水”这样的顺序一丝不苟地写来。在写月光时按照“月光与青雾———月光与云———月光与树影———月光与树丛”的顺序精雕细刻, 写得清晰真切, 历历在目, 他用白描显示景物的千姿百态, 但也特别注意在要害处画龙点睛, 力求传神。在《背影》中, 描写父亲越过站台铁路买桔子的情景就写得精致细腻, 对父亲的每一个动作都真切地再现了出来, 和文章其他部分的简略文字形成疏密有致的整体。
朱自清认为散文写作应写实, 作家必须深入观察, 努力创新。他说, 作家“于一言一动之微, 一沙一石之细, 都不轻轻放过”, “正如显微镜一样, 这样可以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 (《山野掇拾》) 。他还说:“人生如万花筒, 因时地的殊异, 变化无穷, 我们要多方面了解, 多方面感受, 多方面的参加, 才有趣可言。” (《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因此, 他对所写的景物都经过认真的观察和体验, 他对《荷塘月色》中提到的月夜蝉声, 是几经观察推敲而后确定的, 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准确地把握描写对象的具体特征, 以至细微的变化, 然后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
文章开篇,作者便简明扼要地直抒胸臆“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是全篇的“文眼”,也是创作本文的起因,给读者留下了悬念。为什么“心里颇不宁静”?其中蕴含着作者极其复杂而美好的感情。文章第三段去荷塘路上的内心独白就是最好的说明。我们从内心独白这段可看出作者“白天”是不自由的,对月下荷塘以外的那个世界是不满的,内心是苦闷、愤懑的。
文章中,作者首先抒发了“颇不宁静”的心情后,立刻将读者从繁忙紊乱的现实生活中带入对“另一番样子”的荷塘月色的追求之中,一步步地引向象征自由和圣洁的美丽的荷塘,让读者和作者一起,抛却使他们不宁静的一切,忘情地欣赏这满溢着生命活力的大自然,倾听这由自然界的动律形成的无声的音乐。
那“幽辟”“阴森森”的荷塘路上,月光是“淡淡的”,夜晚更加寂寞。这“阴森森”的景象,不但没有使独自夜游的“我”感到孤零凄切、单调乏味,反而使“我”感到自由人的快慰,心情轻松,感到“今夜却很好”“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像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忘情的超然心理呢?这是触景生情、情景相生的结果。“我”因“心里颇不宁静”,为了摆脱白日里所感到的一切不快,在苍茫的月光下,独自一人踱到从不惹人注目的荷塘边,竭力沉浸在月光下的美景中,以求得片刻的宁静。荷塘路上“幽辟的路”“蓊蓊郁郁的许多树”“淡淡的月光”,一幅幅宁静、幽深的景色驱散了“我”“不宁静”的心绪,排遣了白日里的苦闷和抑郁,使“我”情不自禁地进入了那自由和圣洁的“另一个世界里”,这时一股淡淡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乘着幽辟的路上产生的兴致,作者进一步痴心求美,情景交融,正面抒写观赏荷塘月色的情景,动静交织,作者艺术地创造性地再现这种自然界的动律,使作品具有了艺术的节奏。作品先以月下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最后写荷塘四周的月色。作者似一位丹青妙手,又似一位高明的雕刻艺术家,在精心设计的画面上,以观赏的视线为线索,由低到高,由近及远地精雕细刻地描绘,刻意求工地渲染,使这种描绘和渲染达到生动灵活、出神入化的美的境界,使整个画面的意境更加丰富、深邃、优美动人。且看月光下的荷塘,月光如流水一般,辉映荷塘。“田田的”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美丽的荷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作者成功地运用了比喻、描摹等修辞手法,诱发了读者丰富的想象。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突破了比喻手法的一般惯例,大胆地、别出心裁地借用“通感”,进一步把抽象的难以言状的荷香、月色写活了。作者把荷风送香气比作“远处高楼上的渺茫的歌声”,用“笼着的轻纱的梦”来比喻透过淡淡云层“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的月光,以“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来描绘“光与影”交织而成的和谐柔美的月色。这两种月影一高一低、一粗一细、一浓一淡、一深一浅,形成了光与影高低、明暗和轻重的变化,有变化就形成了节奏,有节奏就构成了“和谐”的旋律,使人联想到梵婀玲上奏着的悠扬婉约、令人心驰神往的名曲。视觉沟通听觉,让人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这样一来,作者将景物、音乐等形象要素共同作为特选景物的艺术形象,使文章从光与无声的自然景物中传达出融于画面上的声音,于无声的自然景物中传达出融于画景的音响,描绘出一个既具有色彩美,又具有音乐美的幽美境界。
作品中,荷塘月色呈现的美是丰富多彩的,蕴含着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环境和自由的志向相映衬,情景交融,和谐统一。“参差斑驳的黑影”,“不均匀”的月色是复杂黑暗的现实的投影,是深藏在作者心中对现实不满的写照。但作者没有厌倦、绝望,而是感受到现实生活的和谐与不和谐的对立统一,因此笔下那极不和谐的各种影子,在“光”的渗透下,一忽儿便飘荡起“和谐的旋律”,仿佛是小提琴奏出的优美的“名曲”。这一曲兼有刚柔之美的充满幽情的乐章,似乎驱散了作者心中的苦闷,一丝淡淡的喜悦之情涌上心头。
但作者心中的苦闷是否完全被美景所征服、所排遣了呢?他自己并没有忘掉现实带来的苦闷与抑郁,并没有彻底“超脱”那朦胧的、清冷的月色变化,“阴阴的”“烟雾般”的树,没精打采似“渴睡人的眼”的路灯,树上的蝉声和水中的蛙声,把作者唤回到现实中,使作者感到“什么也没有”。但是作者并没有因伤感而失望,没有因“不足之感”而麻木,而是在伤感中坚定了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黑暗社会的否定。作品“卒章显志”,再现古代江南采莲的盛事,作者虽然感到“无福消受”江南式的美景,却仍“惦着江南”。这里,作者把历史上的采莲图和现实中的荷塘月色遥相呼应,照应开篇,果断地表明作者对现实黑暗的否定,对江南式的美好的理想社会执著的向往,使全篇优美的情景最后得到升华。本篇作品的意境开拓是成功的,画面尽管变幻多姿、声情并茂,但万变不离其宗。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追求光明、美好的生活这一感情主线贯穿全文,千思万绪融于千姿百态的美景中,达到美不胜收、感人心魄的艺术境界。这一切形成了这篇写景抒情散文诗一般含蓄深沉、深邃优美的意境。所以,《荷塘月色》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是名副其实的。
【朱自清散文特点】推荐阅读:
朱自清散文阅读05-28
论朱自清散文07-04
朱自清散文《春》07-07
朱自清散文冬天10-01
探讨朱自清的散文特色06-20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征11-03
朱自清散文读后感(论青年)05-28
《朱自清精美散文集》读书笔记11-07
朱自清散文读后感800字高中06-09
《朱自清散文集》高一读后感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