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教育论文(精选8篇)
同教育学以及其他许多人文社会科学一样,民族教育学也是一门以研究对象来命名的学科。作为这类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共同特点,研究对象与学科本身的关系一直错综复杂。一方面,研究对象的边界从根本上规定着这类学科的身份认同与制度认同,本学科的从业者必须以本学科的研究对象作为身份与制度识别的标志;另一方面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又使得本学科的从业者经常跨越到其他学科领地里去寻找新的研究主题,以不断满足本学科知识扩张的欲望。作为教育学科中的一门特殊学科分支,民族教育与民族教育学之间的关系,也一直是教育学发展史上的经典命题。对此命题,不同时代,不同学者通常会有不同的判断。而对于民族教育与民族教育学之间关系的不同判断,往往直接影响着当时民族教育学的发展。如果将民族教育与民族教育学完全等同起来,民族教育学就不可能成为一门学科,而只能是一个实践领域。与之相反,如果将民族教育与民尊教育学完全对立起来,民族教育学同样难以成为真正的教育学,而只会沦为一种形而上学的说教。
南京师范大学的学者王建华认为,教育与教育学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教育是永恒的,教育学却是历史的。绝不是有了教育必然就产生教育学,教育学只能在比较进步的历史阶段出现;另一方面,教育是行动、是活动、是实践,教育学只是对教育的一种反思与构想,是一种关于教育的理论。二者分属不同的“场域”与“世界”。一个偏向行动,一个取向理论,二者具有不同的场域逻辑。
一、中华民族教育的历史
中国的民族教育及其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起步阶段。从新中国建立到1966年,民族教育处于开创、奠基和起步阶段。
(二)挫折阶段。1966~1976年,在所谓的“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民族教育遭到了重创。
(三)恢复阶段。1976年~1984年,是中华民族教育的拨乱反正、逐步恢复和发展的阶段。四)民族教育学的学科建立阶段。984年10月,中国教育学会少数民族教育研究会召开了首次学术研讨会,标志着中国的民族教育与民族教育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学科建立的崭新阶段。
二、中华民族教育学学科建立的历史
(三)中华民族教育学学科建立的理论探讨。
1987年,滕星提出“必须创建一门以少数民族教育为研究对象,探讨在不同文化背景的条件下,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理论与方法为研究任务的民族教育学这门新学科。”“民族教育学是民族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民族教育学是研究少数民族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滕星还就民族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作了具体界定,他认为,民族教育学应研究各民族各时期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与教育的关系,要根据我国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特殊的居住状态来研究民族教育的学校管理、教学组织管理、教学方法、教学师资、民族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民族语言与教学等重点问题。在1987年,叶志贞也提出:“随着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民族教育研究的深入,创建民族教育学已成为历史的必然。”“民族教育应该是专指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教育。”“凡旨在提高我国各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统称民族教育。”蔡宝来认为,民族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范畴。前者研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世界各民族的教育现象及其规律,它是以不同的民族群体与个体教育(正规与非正规教育)为其研究对象,在探索人类教育的共同现象与规律的同时,重点探讨由不同文化背景所决定的不同民族群体与个体教育的特殊现象及其规律。后者研究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由不同文化背景所决定的少数民族教育的特殊现象及其规律。
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更大规模和更加规范的学术研究,从而使民族教育学得以在理论上逐步建立。20世纪90年代,随着民族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深化和扩展,民族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内容与研究方法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方法逐步规范化、科学化与多元化。1991年,景时春先生主编了新中国后的第一本民族教育学专著,它标志着中华民族教育学的初步建立。2002年,王鉴主编了《民族教育学》。这些成果标志着中华民族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体系已日趋完善。
(二)中华民族教育学学科建立的实践过程。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世纪末,是中华民族教育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实践阶段。1999年6月江泽民主席发出西部大开发的号令以后,国家迅速投入9亿元用于西部152所高校校园网建设,为民族高校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三)中华民族教育学学科建立的标志。
经过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世纪末10余年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发展,中国的民族教育学已发展为一个独立学科,其理论体系已日趋完善,民族教育学的研究也逐步趋于规范化。其标志大体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出版了一批学科建设专著,二是创办了全国性、综合性的民族教育刊物,三是民族教育研究基地形成了体系,科研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机构形成了网络。1993年,中南民族大学建立了教育管理系; 1996年,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教育研究所建立了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 2000年中央民族大学成立了教育系,2003年有了民族教育学的博士点。
总而言之,民族教育的实践是民族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坚实基础。同时中华民族教育学的学科体系,也使中国的民族教育实践上升到科学的理论,而且反过来从理论上保证了对中华民族教育的宏观指导。建立健全科学的民族教育体系与民族教育学的理论框架,是发展民族教育的关键。参考文献:《中华民族教育及其学科的历史回顾、成就与展望》,胡萍、周兴茂,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探索与实践
作为一所非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民族学校, 如何开展好民族团结教育, 如何促进各民族师生团结和谐、共同发展, 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是学校探索与研究的课题。
“十一五”期间, 学校独立承担了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创建和谐校园的实践研究”。研究中, 学校认识到, 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特征, 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按照内在规律协调运转的最佳状态。而“民族和谐”是民族共同体内部及民族共同体与外部不同要素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其基本内涵包括民族自身和谐、民族与民族和谐、民族与社会和谐、民族与自然和谐。各民族的团结进步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基于以上认知, 学校不断突出和谐发展的教育理想, 以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 彰显民族和谐教育特色。
以和谐共建为载体, 在强化民族团结意识的同时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学校专门为少数民族学生建立了成长档案, 成立了“民族学子爱心助学资金会”, 以减免学费和师生捐款的形式, 对有生活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提供资助。每年召开少数民族学生表彰会, 对优秀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表彰, 助推他们的成长进步。多年来, 学校一直保持了少数民族学生100%上大学的良好态势。
以环境营造为途径, 陶冶民族文化素养, 培养爱国情愫。学校特别注重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中, 渗透民族教育元素。建有“团结希望之花”主雕塑, 连续的“人”字形构成花瓣, “手拉手”聚拢合围成含苞待放的红色花朵, 层层叠叠, 生机勃勃, 象征着民族团结, 金色的花蕊在阳光下闪耀, 寓意各民族学生在知识的园地里茁壮成长, 希望之星将从这里升起。“民族知识长廊”和“民族风情”浮雕, 介绍56个民族的基本概况及风土人情;“民族之光”历史文化浮雕, 展现民族英雄郑成功等对于中国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9位代表性人物和祖国的“四大发明”。校园辟有近现代著名人物雕像群。楼道走廊内, 装饰有名言警句、诗词名句和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师生信步其间, 如同徜徉于历史与民族进步的长河, 不经意间感受着历史与民族文化的陶冶。
以课程建设为引领, 突出课堂主渠道作用。在校本课程建设中, 多角度、多渠道地深入挖掘, 构建以“民族和谐教育”为主题的校本课程体系。多年坚持开设民族教育常识课程, 自编校本教材《民族常识读本》。2009年, 学校又编写了它的姊妹篇——《以人为镜·以史为鉴》, 介绍为民族文明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著名历史人物, 并通过课程开设,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豪情, 向先辈学习, 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以教育活动为平台, 寓教于乐, 营造氛围, 培养民族情感。学校坚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有意义的活动, 让学生浸润其中, 了解各民族文化与历史。每年设立民族团结教育月, 举办“民族情”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组建民族合唱团、民族舞蹈队等文体社团;开展毽球、陀螺等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兴趣小组活动;自编武术操作为校操等。在这些活动中, 学生自然地收获着属于他们自己的那份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内涵与途径
学校打造的“民族和谐教育”特色是指:把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民族政策有机结合起来, 以民族团结教育为核心, 以培育优秀民族人才为目标;秉承“以人为本, 激发主体, 让每个人都获得成功”的办学理念, 积极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以文化润泽师生, 使各民族师生和谐共融、和谐共建、和谐发展。“民族和谐教育”有两个显性标志, 一是“民族团结教育”:借助环境文化建设、课程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等途径, 强化民族意识、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民族情感、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责任、促进民族团结;二是“各民族师生和谐发展”:以和谐文化建设为载体, 以培育具有深厚民族情怀、全面发展的合格学生为目标, 使学校成为各民族师生和谐共融、健康成长的幸福乐园。
学校按照天津市教委提出的“精心准备、如期启动;加强宣传、创设氛围;搞好建设、加强基础;注重过程、面向全体”的工作要求, 着力从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课程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网络文化建设六个方面实施民族和谐教育特色创建工作。
一是精神文化建设。将通过三年的特色建设, 努力实现以“一训三风”为主要内容的师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显著提高, 实现以格调高雅、丰富多彩为基本要求的校园文化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 实现以良好的校园秩序、优美的校园环境为主要标志的校园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做好“创建和谐校园的实践研究”科研成果转化和“民族和谐教育特色的创建”课题研究工作, 推动民族和谐教育在理论层面上的提升。继续办好校园广播站、校园网、校刊《民族园》, 继续办好校园文化艺术节、民族团结教育月等活动, 为各民族师生提供更多展示才华、释放激情、共享和谐的平台。同时, 创新载体和形式, 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完成修订校歌、编纂学校年鉴、增设LED电子展示屏等工作。
二是制度文化建设。坚持“人本、科学、和谐、民主”的指导思想, 坚持多元评价, 围绕学校特色建设, 修订、充实、完善学校行政管理、教育教学科研、工资分配及奖励等各项规章制度, 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完成新的《民族中学管理制度汇编》。以民族和谐教育思想为指导, 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 进一步修订完善有关制度, 逐步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多元评价系统。编辑完成《民族中学民族礼仪读本》、《民族中学学生诚信手册》。
三是课程文化建设。以“和谐教育”思想为统领, 努力构建“和谐互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创设高效和谐课堂。坚持以课程彰显特色, 深入挖掘国家和地方课程中的民族教育元素, 在学科德育中突出民族教育;以“民族情”为主线, 积极开发开设校本课程, 主要包括民族科学、民族文化、民族体育与艺术3大类, 共15门, 建立具有民族和谐教育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 逐步将特色课程纳入课程计划, 实行走班制, 进入“民族情”特色课程实施阶段。
四是行为文化建设。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 不断提高教师的民族政策水平和民族文化学识, 涵养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 使教师成为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弘扬者、传承者。精心安排贴近学生的民族教育活动, 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主动性, 增强各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在班集体文化建设中融入民族元素, 以班为单位开展对不同民族既往历史、文化特色、风土人情、发展现状的研究, 深化对祖国56个民族文化与发展的认知, 逐步将研究成果汇编成班集体活动课程——“民族风情”。加强民族和谐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以“鉴古方知今, 爱国须爱乡”为主题, 积极联系, 拓展建立包括梁启超故居、李叔同故居、天津民俗博物馆等在内的一批新的民族教育基地, 为学生感知历史、升华情怀创设广阔空间。主动干预、积极引领, 通过“三校”教育、十八岁成人仪式等多种形式,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形成正确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
五是环境文化建设。对学校环境进行整体设计改造, 提升档次, 彰显特色, 以特色环境涵养师生民族情感, 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增强师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提升改造“民族知识长廊”, 使之更丰富、直观、形象, 成为学校特色精品景点。对“民族园”进行重新设计建造, 突出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园林特色, 为师生提供优美舒适的学习休闲场所。重新命名学校现有建筑和道路, 统一学校标识, 重新装饰设计教学区、办公区和实验区, 做到既体现民族特色, 又典雅大气, 发挥好环境育人功能。利用学校大台阶, 仿造中华世纪坛的设计思路, 以台阶为载体, 建成“中华民族纪年”, 展现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对体育馆进行整体装饰设计, 以民族体育运动、趣味活动为主要内容, 装饰大厅和场馆内部, 使民族特色更加鲜明。
六是网络文化建设。加强对师生的网络道德、网络安全教育, 提高师生网络文化素养。提升校园网建设水平, 进一步办好民族中学网站, 增设“民族常识”“校本课程”等栏目, 完善和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库, 更好地体现民族和谐教育特色, 使校园网成为传播先进校园文化、宣传学校办学特色的展示平台, 成为为师生提供优秀网络文化产品、组织网络文化活动的服务平台, 成为教师高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平台, 成为学校与社会、干部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等多层面沟通的交流平台。建立民族中学网络电视台, 丰富各民族师生校园文化生活, 展现师生精神风采和学校办学特色。
专家点拨
【关键词】民族教育 少数民族文化 课程 发展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12-01
民族教育在中国一直被理解为一种特殊的事业,其特殊性主要是由民族的特点与民族地区的特点两方面来决定的。民族教育是指对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活动以及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体的文化传播和培养该共同体成员适应本民族文化的社会活动。教育必然是某种文化教育,而某种文化必然是某个民族的文化,因此任何教育必然是某个民族的教育。教育及课程不仅作为文化传承之手段而存在,而且其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因此教育及课程改革在本质上是文化变革。
著名的教育学家胡德海先生在论述两者之间的关系时明确指出:“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它的传递性,工具性,手段性。传递什么?传递文化,传递人类文明,传递人类劳动和智慧的一切成果和结晶。人类靠生育传递生命,靠教育传递文化,文明。教育的根本作用就在于此”。民族教育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是培养人才,二是传承文化,而且二者互为目的与手段,在培养人才中传承文化,在传承文化中培养人才。将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课程联通,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真正发展。所以少数民族文化的保存和发展就要从教育入手开始,在民族自治地方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来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从而培养人才和传承少数民族优良文化是很重要的。但是现在的民族地区民族教育中课程设置、内容和其他方面有一些不符合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的,体现本地区主体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问题。
一、民族地区学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民族学校课程在民族文化教育方面确实做得不够,学生对认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知识呈持续下降的趋势。民族教育及课程首先要整体反应本民族文化,让学生确知自己从何而来,反思自身文化的特点与不足何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相比,本民族文化有哪些优势和劣势等。如果学生不知道自己文化而且在此过程中进行反思,当然更不必说知他了。
(二)从课程文化和课程知识教材等方面来说,没有一种教材专门面向少数民族本土社会,即课程教材的种类和汉文课程教材的种类基本一致。民族课程内容与其使用者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是完全不同的世界,内容脱离了社会实际。
(三)从课程所体现的内容来看,课程知识体现的是城市文化,汉族文化,发达地区的文化,相应地少数民族文化,乡村文化落后地区文化等等没有得到体现。课程知识只是单一的体现了前者的需求。而很少体现后者的需求。
(四)在教学方面过于强调用汉语来讲课,利用本民族语言进行教学的趋势越来越少了。教育的功能是传递文化,这种文化是用某一种语言来传递下去的,语言作为文化载体,积存和蕴藏着丰富的文化现象,语言里保存的故事、神话、传说、寓言、诗歌、唱词、谜语、戏剧等各类文学作品都依靠语言来表达,而在民族地区学校中没有比用母语来进行文化传递更好的手段了。
二、加强民族地区学校课程中少数民族文化的几个建议
(一)改变过去国家文化一元化的倾向,将各个民族的古老智慧融入其中。应当考虑的是本民族哪些文化知识具有特别的教育价值和意义,比如美育、德育、智育、体育价值等。将这些文化知识以适当的方式融入民族民族教育课程体系之中,一定会对民族主体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这样,可以提升文化自信心,可以使其拥有文化的认同感和心理归属感。在文化保护方面,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国策上就应该实行多民族多文化的政策,在承认不同民族文化不同的价值的同时,像保护生物多样性一样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二)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其中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都可以融入少数民族的地域文化,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进入学校课程铺平道路。国家课程由于课程内容的限制不可能涉及个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同时由于文化选择的前提是对民族文化及其发展的深刻了解,国家课程在这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地方课程则具有一定选择优势,能够根据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地方人才培养的标准,对本土文化进行深刻分析,让学生了解更多家乡的社会风俗,生活方式,历史传统,增强适应环境和自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成为承袭和弘扬本地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人,成为热爱家乡,服务家乡的一代新人。
(三)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语言平等是民族平等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民族平等的一个重要标志。《宪法》第4 条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少数民族人民对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有着深厚的感情,把平等享有使用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看作是真正享有民族平等权利的重要内容。因此,如何对待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是一个关系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重大问题。可以说,保护民族语言文字自由是民族平等的重要体现,是少数民族平等权利的保障。国家应保障少数民族在社会生活中不受干扰地学习、使用、传播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这是国家的义务。因此, 要从有利于各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出发, 实事求是, 慎重、稳妥地开展民族语文工作, 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 促进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四)民族教育课程要反应本民族的文化,这不是简单地加入几个名言警句的问题,而是要系统反应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的内容,陈述它的来源,过程,揭示它的发展趋向。这样使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和现实生存拥有历史的深度理解和眼光,让他们明白,“我今天何以在此处生活,并以如此的方式生活?”。因为对本民族的文化不甚了解就很难认识到其他文化真正的价值所在,因此,必须对本民族文化有一个全面客观的了解。
总之,民族教育和文化更要着眼未来,从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保存和发展其优良传统,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
本学期,我校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通知精神,《关于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活动。进一步引导儿童学习民族历史,了解民族文化,提高民族团结意识,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现将开展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校班子成员为组员的专项领导小组。并传达了有关上级文件精神,落实工作任务和专责人员,制订实施方案,扎实有效的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二、切实增强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事关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事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事关国家的统一和长治久安。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国家的繁荣富强、社会的和谐发展必然要求切实维护民族团结。我校就拉萨“三.一四”和乌鲁木齐“七.五”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在全体教职员工中开展专场讨论活动。使全体教职员工更深刻的认识到拉萨“三.一四”事件和乌鲁木齐“七.五”事件的危害性,牢固树立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的思想,进一步增强“稳定压倒一切”的意识、民族团结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人人争做民族团结的维护者和促进者。
三、开展师资培训,确保民族团结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中心校把民族团结教育师资队伍培训列入中心校师资培训计划,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系列。今年秋季开学后,各校全体教师学习《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通过学习,增强全体教职员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
四、利用教材,引导学生了解民族历史文化。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风俗习惯都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要让学生了解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让它们的历史文化的光彩唤醒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各学校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材,利用班会、队会时间,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主要做法是:
1.低年级学生以《中华大家庭》教材为主,通过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从《中华大家庭》读本中认识各民族和他们的生活风俗以及各民族独特的文化,知道各民族的历史文化是我国我国历史宝库中的一块耀眼的瑰宝,它吸引着世界各方世界人士对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的喜爱。
2.高年级学生以《民族常识》教材为主,通过教材的阅读,让学生从《民族常识》读本中了解中华民族的构成,掌握了解我国国情,从小就在心灵中塑造我们各民族大统一的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
五、开展主题系列活动,提高学生民族团结意识。了解民族,学习民族的历史文化,其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学习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团结意识。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拓展了天地,主要开展的活动有:
1.各学校利用班会课,板报、图画等形式开展“少数民族人物事迹”演讲活动。
2.利用国庆为契机,开展“国在我心中”征文活动。3.开展“知我中华,爱我中华”的黑板报评比活动。4.开展“爱我家乡,爱我中华”的主题班会。
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我校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工作经验,认真组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让五十六个民族的灿烂文化在孩子们的心灵中播下“中华民族是一家”的种子。
惠水县鸭绒民族小学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切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深入了解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光辉历程,我校将在9月开展以“我爱我的祖国——向国旗敬礼,为世博添彩”为主题,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六个万系列活动”为重点的一系列活动,旨在激发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时代精神。具体活动内容如下:
一、“向国旗敬礼”活动
9月1日的升旗仪式暨开学典礼以“向国旗敬礼”活动为重点,深入开展爱党爱国的宣传教育,特别是导师班同学暑期在北京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认同了民族精神;且在社会生活实际中身体力行,弘扬民族精神。
二、“百年树人电影阳光行”活动
我校将以影视教育为手段,加强民族教育的生动性与直观性。在校班会上组织学生观看优秀爱国影片,并且通过课堂讨论、撰写影评、社团活动等形式,进一步推动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
三、“革命歌曲大家唱,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
我校将在音乐课、广播台、社团活动、校班会等积极开展“爱革命歌曲大家唱,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通过学习革命歌曲,让学生们了解到了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到了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通过传唱革命歌曲,让学生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激励了学生们不屈不挠,奋勇向前坚强意志。并引导学生把好歌带回家庭、带回社区,在传唱过程中扎实推进民族精神教育。
四、“精彩世博,文明修身”活动
以重大事件为契机,强化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以“公民道德宣传日”和结合迎世博倒计时200天活动内容,以“文明交通行”和“文明礼仪”为活动重点,持续、深入地开展礼仪教育,以点带面,系统推进,深化广大学生感恩社会、服务祖国的意识,着力打造容止得体、博雅自信的静安学子新形象。
5、“红色之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寻访活动
为了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我们将充分利用《上海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版图》,依托校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中共一大会址、中共二大会址、毛泽东故居、蔡元培故居、刘长胜故居等,通过课堂学习、观看专题片、阅读资料、浏览图片、实地探访等形式,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走出校门,寻访历史遗迹,感受时代风云,体验社会发展,增强广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
6、“我爱我的祖国”两纲教学展示活动
以学科教育为主渠道,充分挖掘学科教材中的民族精神教育因素,将民族精神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校政教处、教导处将召开由政、史、地、艺等教研组组长参加的会议,认真研究,合理实施,制订各种民族精神教育目标,充分发挥学科教学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立足课堂教学,深化两纲教育,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并且由艺术组主办“民族精神教育”展评活动。
四、具体安排1、9月1日:升旗仪式暨“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启动仪式。2、9月1日—9月15日:忠诚誓言征集活动。通过征集忠诚誓言,表达当代青少年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爱父母、爱学校的真挚情感。誓词要求:积极向上,真情实感,富有激情和感染力,语言优美有内涵,朗朗上口,字数一般在80-120字之间。评选办法:学生全员参加,语文任课教师评出班级前5名,年级组长评出年级前6名,学校分初中组和高中组各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3、9月1日—9月4日:12:20—12:50,收看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CCTV-2)播出的《开学第一课》节目。
4、9月14日7:45—9:00:利用升旗仪式和校班会上组织学生观看优秀爱国影片。
5、9月1日—9月25日:“革命歌曲大家唱,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利用音乐课、广播台、社团活动、校班会等积极开展“爱革命歌曲大家唱,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通过学习革命歌曲,让学生们了解到了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到了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
6、9月28日:各班举行“弘扬传统文化,欢度中秋佳节” 主题班会。
7、9月1日—9月28日:“我爱我的祖国”两纲教学展示活动和“民族精神教育”绘画展评活动。
8、9月18日12:20—12:50:“九·一八”事变78周年纪念日对学生进行“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教育。
9、9月20日—9月28日:在“公民道德宣传日”,以“文明交通行”和“文明礼仪”为活动重点,持续、深入地开展礼仪教育。
11、9月1日—9月28日:“红色之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寻访活动。通过课堂学习、观看专题片、阅读资料、浏览图片、实地探访等形式,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走出校门,寻访历史遗迹,感受时代风云,体验社会发展。
12、9月28日:主题升旗仪式。“庆祝祖国60华诞,喜迎改革开放31周年”庆祝活动。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风俗习惯都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向世界折射出耀眼的光芒,要让学生了解我国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让它们历史文化的夺目光彩唤醒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思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我校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积极开展民族团结主题系列活动,让广大师生在了解学习中增强民族的自豪感,提高民族团结意识。
三月初,学校制定了“民族团结教育”教学实施方案,成立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加强宣传氛围,组织开展了以下活动:
一、利用国旗下讲话、少先队活动,宣传板报等舆论宣传工具,对全校师生进行深入宣传“民族团结教育”,在全校形成了一股“民族团结”的浓郁教育氛围。
二、在教师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三、主要内容
1、在周一下午的例会上,组织全体老师们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学习有关民族政策和民族英雄事迹,了解掌握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2、学校召开“座谈会”,以少数民族教师为代表,就如何加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并表示以实际行动做好本职工作,为营造团结和谐的校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3、组织相关科任老师,学习有关民族团结教育所包含的内容、学习原则,丰富相关业务知识,使之具备课堂教学能力,并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有机渗透。
4、组织各班主任教师,认真学习文件,领会活动精神,在学习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四、在学生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系列活动。
组织开展了“民族团结主题教育”班队会。各班围绕主题精心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中华大家庭的繁荣昌盛、团结和睦。例如:有些班级通过紧张激烈的知识问答增加对各民族语言文字和生活习俗的了解;有些班级则以有趣的民族团结小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各民族之间应平等相待,和谐相处。学生们通过活动了解到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知道自己所属民族的分布区域、人口数量、语言文字及主要的文化特点和风俗习惯等。此次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形成了民族团结的基本意识,增强广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各学科老师有机渗透民族团结教育。例如:音乐课上,音乐老师组织学生学唱民族歌曲,学跳民族舞蹈,跳大型民族舞《汤瓶舞》。积极学唱、传唱民族团结歌曲,以此来充分展现各族人民团结统一、共创和谐的精神面貌。
1 少数民族学生文化认同教育的重要性
1.1 现实背景和意义
与民族高校相比, 非民族高校以汉族学生为主, 少数民族学生在人数上较少。非民族高校也不具备民族高校中特有的文化和氛围, 当少数民族新生进入到非民族高校时, 很容易产生冲击感和孤立感, 在思想和心理上出现各种波动。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 在全方位的主流文化面前, 他们会对比自身的母体文化与眼下的主流文化, 两者不可避免的冲突会造成一定的压力和不适应感, 影响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如何衡量这种冲突及其造成的影响, 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在文化冲突中找到适应主流文化的途径, 发展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文化认同教育理论, 是普通高校教育中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1.2 文化适应的概念与模型
如何从文化和心理的角度, 分析非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对主流思想的认知、变化和适应情况, 是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适应教育的重要途径。
文化适应是由美国鲍威尔 (Powell) 于1883年最先提出, 1936年由雷德菲尔德 (Redfield) 和林顿 (Linton) 和赫斯科维茨 (Herskovits) 进行了重新表述, 即“由个体所组成, 并具有不同文化的两个群体之间, 发生直接的持续的文化接触, 从而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随着研究的深入, 文化适应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发展了众多的文化适应理论和模型, 如阿德勒 (Adler) 的文化适应五阶段模式、葛兹 (Geertz) 的文化适应四阶段假说、戈登 (Gordon) 的单一模型, 拜利 (Berry) 的跨文化适应模型, 门登霍尔 (Mendenhall) 与奥德多 (Oddou) 的文化适应四维度, 沃德 (Ward) 的文化适应过程模型, 丹科沃特 (Danckwortt) 的对陌生文化的适应理论等。其中拜利的理论模型是目前为全世界广泛认可与采纳的理论模型, 拜利认为少数民族个人在新的环境和文化冲击下, 有以下两个维度的文化适应问题: (1) 是否保留本民族的原有文化特色和民族认同; (2) 是否愿意发展与主流文化成员密切的关系, 并接受他们的价值观。他认为这两个维度是相互独立的, 也就是说对某种文化的认同度高, 并不意味着对其他文化的认同度低。通过广泛调查研究分析, 根据个体对这两个维度问题的积极或消极的回答, 该理论认为有四种可能的文化适应策略模式: (1) 整合 (integration) , 期望采用新的生活方式, 但是不放弃自己原有的价值观和认同; (2) 同化 (assimilation) , 个体绝大多数的放弃自己原有的文化, 完全融入主流文化; (3) 分离 (separation) , 个体希望保留自己原有的认同, 限制自己与新文化发展紧密的关系, 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之中; (4) 边缘化 (marginalization) , 个体既不能认同主流文化也不能完全认同本民族文化, 处于两种文化边缘地带。
因此, 深入探索针对非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认同理论, 分析文化冲击的根源与相关特征, 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可能策略以及衡量文化认同度的方式等, 可促进非民族高校提高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让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民族观, 保障非民族高校大学教育的顺利开展。
2 当前非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文化认同教育的现状
2.1 人文关怀的缺失
非民族高校通常更关心学校的教学质量、就业水平、科研能力等方面的诸多指标, 而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人文关怀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不够。随着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非民族高校的人数规模的日益增大, 高校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 但仍然还普遍存在重视理论灌输, 轻视情感人文关怀的问题, 其立足点没有落在对人性的完善、对人格的发展和对人的尊重与关心上, 很大程度上得不到学生的认同。
2.2 传统文化和历史学习的匮乏
文化冲突, 尤其在我国, 少数民族的历史, 在我国主流文化教育中所占的份量较少, 高校在课程设置关于传统文化和历史教育的课程十分有限, 相关教育流于形式, 方式方法教条僵化, 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民族感情的培养。
2.3 文化认同的单一性
一方面, 非民族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教育中, 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束缚, 使得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民族文化视野范围狭窄。另一方面, 当前高校注重少数民族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度, 而汉族大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认同教育没有受到关注, 这将极大的影响文化适应的进程。
3 非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文化认同教育的对策
与特定的民族高校不同, 我国的非民族高校几乎都地处国内经济相对发达、汉族人口占优的省份, 当少数民族学生从民族地区进入这些高校时, 面对的是一个主流文化占绝对优势的环境, 其自身所含有的传统的民族文化等, 决定了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会产生随之而来的文化不适应甚至冲突感。这些不适应从表面上看, 体现在生活习惯、语言表达、日常交流等, 而背后蕴含的则是思维方式的冲突。这个过程, 可以参照阿德勒理论, 从最初接触阶段对主流文化的好奇兴奋开始, 逐步产生不统一并感受到主流文化的压力, 进而开始否定主流文化并产生一定的攻击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 会在一定程度上接收主流文化并具有一定的防卫性, 最终会进入稳定状态, 产生一定的认同感并在主流文化中实现自我价值。然而, 这个过程通常需要较长的周期, 也非一成不变对所有人都有效的。重要的是, 如何将这四个过程的周期缩短, 让少数民族学生尽快认同主流文化、获得内心平静, 并在主流文化实现自我价值, 这就需要从教育手段上进行有针对性引导。
3.1 畅通人文关怀渠道, 增强认同度
教育中的人文关怀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途径, 是消除文化差异的最重要手段, 在让少数民族学生在接触初期消除心理的恐惧感。这类教育通常并不需要在课堂上开展, 需要思政工作和学生工作方面的教育者在日常工作中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生活、宗教信仰等各方面多加关怀。这就对此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要求, 需要全方位了解对受教育对象的来源和背景, 熟悉各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等。因此, 对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们开展民族、宗教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也是必须的。另外, 学校在教育机制健全的基础上, 从入学初期就要让少数民族学生充分了解国家和学校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各项优惠政策, 让他们感受到各方面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
3.2 丰富历史教育内容, 增强民族责任感
只有了解历史的来龙去脉, 才能更好地消除文化差异。以新疆为例, 维吾尔族的学生可能受到一些分裂思想的影响, 认为维吾尔族才是新疆的唯一主人, 因此从心里上就排斥其他民族, 但是, 考察真实的南疆和北疆的历史, 维吾尔族和汉族、回族等其他各民族一样, 都是后来才长期定居在新疆的, 中国的多民族融合成中华民族, 可对比美国历史中的各民族融合, 形成百衲衣的美利坚民族。在非民族高校中, 有针对性地开展特定历史教育, 可以让学生拨开历史迷雾、了解真实的历史状况, 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文化差异, 摒弃错误的思想观点。历史可以让人客观, 在客观中理性地面对文化差异, 理性地思考面对文化差异的方式, 从而实现对文化差异的适应。
3.3 选择自由引导, 提升文化认同包容度
拜利的理论表明, 有四种可能的文化适应模式, 包括:期望采用新的生活方式且不放弃自己原有的价值观和认同;放弃自己原有的文化并完全融入主流文化, 希望保留自己原有的认同, 限制自己与主流文化的关系, 封闭独特的民族文化中;既不能认同主流文化也不能完全认同本民族文化, 处于两种文化边缘地带。切不可采用强迫或暗示的手段来要求少数民族学生完全接纳主流文化, 而应让学生有选择地采取非隔绝或非边缘的文化认同模式, 让他们正确地客观地比较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 让他们自主选择参照的文化, 从而进入一个心理稳定状态, 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在高校教育中, 一方面需要给少数民族学生一个表达的场合, 通过给周围介绍本民族各方面的特色来增进周围人群对该民族的理解, 另一方面, 也要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让他们更多地认识主流文化的特点, 增强他们对文化认同的观念。只有以开放的态度, 通过实践后的思考和选择, 才能让少数民族学生放弃封闭的或狭隘的民族观。另外, 要提倡文化认同的双向性, 鼓励主流文化群体尊重和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 让少数民族学生感知到主流文化群体的接纳和包容。
我国的非民族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手段, 从文化认同的角度对少数民族学生进入普通高校后的特点, 提出了针对文化认同教育的具体措施, 主要包括人文关怀、历史教育和选择引导三方面, 以促进少数民族学生正确地认识文化的差异, 更好更快地实现文化认同, 从而引导他们在高等教育中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加莉.跨文化传播学中文化适应研究的路径与问题[J].南京社会科学, 2012, (9) :80-87.
[2]Redifield.R.Linton.Herskovits, M.J.Momoradum on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J].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936, (38) :149-152.
[3]托马斯·埃里克森.社会文化人类学导论[M].董薇,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
以质量求生存,凭实干谋发展,凌云民中走过了20多年的办学路,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誉。特别是近10年来,该校驶入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教育教学质量跃居全市同类学校前列,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来的参观访问者。
优化育人环境
现年已50多岁的岑英战老师是一位当初参与凌云民中筹建工作,并一直在该校任教的“元老级”教师,他见证了该校变化发展的历程。据岑老师介绍,凌云民中建校之初,只有一栋3层9间教室的破旧教学楼,学生和教工宿舍是两排摇摇欲坠的瓦房,校园地面狭窄、坑洼,教学用具紧缺,除了几台收录机,没有一件像样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如今,该校拥有平整干净的草坪、生机盎然的花园、3栋新建的教学大楼、1栋多功能综合大楼、3栋学生公寓楼、1栋学生食堂楼、4个标准塑胶篮球场、2个塑胶气排球场兼羽毛球场和1个乒乓球场,以及已达国家二级标准的各功能室和设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室等。
办学以来,凌云民中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发展民族教育的文件精神,充分依靠国家财政扶持重点向少数民族地区和西部地区倾斜的优惠政策,抓住“两基”攻坚、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教育对口支援工程等实施的契机,做好规划,落实项目,筹集资金,全面有序地推进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使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2002年4月,造价88多万元、1615平方米的第1栋综合楼建成并投入使用;2004年8月,造价108多万元、2 459平方米的第1栋学生公寓楼建成并投入使用;2005年7月,造价201多万元、3 908平方米的第2栋教学楼建成并投入使用……越来越密集的基建工程,显示了该校越来越快的发展速度。
凌云民中以培养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新型人才为教育目标,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该校充分发掘校园四周围墙的功用,组织师生自己动手绘制百米古今诗词文化长廊、五十米长城培德励志图、二十米中考冲刺打气墙、十米书画摄影图片展示窗。该校还对各班教室进行个性化布置,让各班根据自身特点展示特色班级文化和宿舍文化。另外,该校还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成立书法、绘画、文学、山歌演唱、民间体育项目、民族服饰展示等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从2007年起,该校与凌云县诗联学会联手,开启了校本新课程“传统诗词进校园”活动,成立了“诗教”办公室,筹建了“五指诗社”,从县诗联学会和学校语文教师中聘请“诗教”辅导员,在学校开展古诗词诵读活动,并举办中华诗词专题讲座,对师生进行传统诗词写作指导。该校还把打陀螺、抛绣球、穿板鞋、民族服装秀等纳入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体育艺术节比赛项目,给各民族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展示舞台,也为传承各民族传统文化提供了保障。
打造团结集体
凌云县是一个多民族县份,境内有汉、壮、瑶、回、苗、侗、哈尼、黎、仫佬、水、满、高山等13个民族,凌云民中也就成了民族大家庭,维护和增强民族团结显得尤为重要。该校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在领导层内部、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有重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形成了全校各民族师生团结奋进、校园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凌云民中用制度管理人,更用情感温暖人。该校每年都开展“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月”活动,通过走访、慰问、倾听师生心声,以实际行动让全校民族师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2012年4月,该校一位叫陈茂的中年教师突然病倒了,被检查出已经是肝癌晚期,不得不到市医院住院。学校领导听说后,考虑到该老师尚有孩子在大学读书,爱人工资又低,家庭经济比较困难,于是马上在学校师生中发起募捐。师生们积极响应,纷纷慷慨解囊,最后校长亲自带领领导班子成员到医院慰问该教师,并把师生的捐款及学校的慰问金送到该教师手上。同时,学校领导还发动学校老师轮流去探视,陪伴该教师度过生命中的最后一段时光。
该校还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集体创建活动,采取制作民族政策宣传专栏、发放民族团结教育资料、开展校园民族文化活动、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广大师生进行民族知识、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倡导各民族师生相互尊重。该校成立有教师代表理事会,设置校代会秘书处,上传下达,加强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信息沟通、思想交流。20多年来,该校从未出现过一起有关民族歧视、民族矛盾的事件,各民族师生互相扶助、和睦友爱、齐心协力、团结共进,使学校民族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培养优秀教师
凌云民中校长林琦认为,教师是学校民族教育的具体实施者,是学校民族教育的关键环节,教师个人思想素质和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校各项工作的成败。因此,该校特别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该校坚持实行隔周政治学习制度。每隔一个星期组织教职工进行一次政治理论学习,就师德师风建设问题作专题讲座,或针对出现的师德师风问题作随机地研究处理。
2012年上学期,林琦接任该校校长。由于当时新的治校措施尚未出台,学校各项工作显露出被动的迹象。林校长下决心转变这种消极现象,于是郑重地举办了一次师德师风讲座。在讲座中,林校长首先具体地列举了各个部门、各个教师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严肃地指出这些问题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危害。教师们很快转变了观念,明确了自身职责。
该校一直致力于打造一支高素质、适应性强的学习型、创新型教师队伍。多年来,该校有序开展各项校本教研活动,各教研组定期组织开展学科公开课、研讨课和竞赛课,并实行推门听课制度,要求每位学校领导每学期至少听课25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听课15节,而且要做到听课有记录,课后有反思。
为了不断提高学校校本教研质量,该校每学期以学科教研组、学科年级备课组为单位,进行“文三理四”业务学习,即每周安排一节课进行各学科的业务理论学习活动,单周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集中研讨学习,双周以学科年级备课组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文科安排在星期三,理科安排在星期四,校领导分别深入各活动组进行督察和指导。同时,该校还与市内5所学校组成名校联盟,各校间保持常态化联系,互通有无,共同提高。
在该校,领导为教师的教学服务,老教师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服务,这种情况已成为常态。学校通过考评教师们的教学经历、教学能力、教学成绩等,确定各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单,其余教师自主选择相应科目的一位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跟班学习。该校青年女教师黎娇教的是语文,几年前才调到该校,感到压力特别大。她主动找到在全县语文教学界享有盛名的戴华老师结对,拜其为师,多方面跟班学习。只两年多时间,她就已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语文骨干教师了。
科学、扎实的教研活动,让教师走在教育探索的前沿,使教师的主体作用被较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了。目前,该校已获得两个市级重点课题,课题研究的热潮又一次兴起。
以研促教结硕果,近几年来,该校教师在各级教育教学赛事中频频获奖,教师论文及优质课比赛获自治区级或国家级奖9人次,获县市级奖87人次。目前,该校有县、市级兼职教研员2人,B类人才培养对象2人,C类人才培养对象16人,其中汤仁娜、傅佐惠等老师被确定为市级课改带头人。
凌云民中为少数民族群众创造了优质的教育。自1993年以来,该校已连续20年中考成绩名列全县同类学校榜首(2013年中考重点高中上线率已占到全县的51.3%),入学巩固率、毕业升学率连续多年达98%以上,先后荣获“百色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自治区中小学规范管理十佳学校”“自治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并记集体二等功”等300多项荣誉。笔者相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凌云民中的教育教学工作定会得到更加健康、持续的发展。
(责编 秦越霞)
【民族教育论文】推荐阅读:
民族教育小结07-26
民族精神教育记录06-15
民族团结教育试卷07-02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教案09-08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11-02
少数民族教育政策07-23
民族团结教育计划实施方案05-31
中心小学民族精神教育活动记录06-03
少数民族的英语教育10-21
2024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方案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