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问题数学教后反思

2024-10-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相遇问题数学教后反思(共11篇)

相遇问题数学教后反思 篇1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所谓反思就是能够迅速从一个场景和事态中抽身出来,看自己在前一个场景和事态中自己的表现。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遇问题数学教后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要让枯燥的数学课堂焕发生机,具有魅力,必须为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的情境。这样能使教学过程对学生的注意始终有一种吸引力。当然,老师创设的情境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让它成为一种愉悦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我在教学《相遇问题》一课时,就创设了生活情境,让学生自始至终处于一种情境之中,很自然的在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新知,使枯燥的数学课堂焕发了生机。

一、在导入时创设生活情境,让课堂贴近学生。

生活是具体的.,数学是抽象的。我们应该把数学抽象的内容附着在现实的情境中,让学生去学习从现实生活中产生、发展的数学。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某同学不小心把同桌的作业带回家这种事,司空见惯。要求学生思考用不同的方法把作业本送回同学的身边。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很快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还编出了学生已熟悉的简单行程问题,既起到了复习的目的,又为后面的学习作好了铺垫,从而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知道一人的速度和时间能求路程,知道路程和速度也能求时间,那么,知道两人的速度和走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能求路程吗?怎么求?引发了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在探究时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走进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情境,拉近了数学学习和生活的距离,学生在这一情境之中,结合教师的演示和画线段图,主动地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索,去发现,理解并学会了新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了与同学合作,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在练习中创设生活情境,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情境之中教与学,不只是学生学得投入,学得高兴,老师也感觉教得轻松。要想让课上得轻松,让数学教学具有魅力,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我们很有必要创设情境教学的课堂。

相遇问题数学教后反思 篇2

一、反思课堂中问题情境设计的趣味性、典型性与层次性

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能力是在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情境和问题解决中实现的。为了使学生积极地进入思维状态并能获得成果, 所设计的问题必须是典型的、有趣的和具有层次性的, 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而这些在经历了教学实践后, 自然就有了更深的体会, 并做出更好的改进。例如, 在教学“圆柱、圆锥的整理和复习”时, 笔者提出问题:把一个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铁块熔铸成一个底面积为36平方厘米的圆锥形铁块, 这个圆锥形铁块的高是多少厘米原以为学生通过圆柱、圆锥的整理和复习之后会积极发言、顺利解决, 不料问题提出后却冷了场, 笔者只好作引导性讲解。解后反思:本题的隐含条件———正方体铁块与圆锥形铁块体积相等, 远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学生难以“发现”。于是, 在接下来的另一个班的教学中, 我准备了体积相等的正方体和圆锥体空心实物各一个及一些沙子, 问题提出后进行演示:把正方体空心实物里装满的沙子, 倒入圆锥体空心实物里。在这一实物演示情景的启发下, 大多数学生很快发现题中两种实物体里所装的沙子一样多, 实物的形状虽然变了, 但沙子的体积不变, 从而得出体积相等的这一隐含条件, 由1/36×36×h=6×6×6, 求出h=18厘米。

二、反思解题方法、解题结果、问题延伸与突出问题的处理

教学时, 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学生往往会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新颖的观点、巧妙的构思、多样的解法、问题的延伸, 也会产生一些认识上的错误, 这些往往又是教师始料不及的突发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要珍惜、利用这些思维的火花及认识的错误, 因势利导, 教后更应从科学性、严谨性与学科的意义等方面去反思、审视它们, 分析学生思维的火花及认识错误形成的原因, 总结因势利导的优化方法和处理突发问题的灵活技巧, 然后加以整理记录 (再备课) , 以便进行教学的改进。例如, 在六年级“整理和复习”应用题部分的教学中, 笔者先以一道思考题作为例题:3台台扇与5台吊扇的价格相等, 每台台扇的单价比每台吊扇多54元, 台扇与吊扇每台各多少元?

在教师的引导下, 多数学生能通过已知条件“每台台扇的单价比每台吊扇多54元”转向到“3台台扇的价格比3台吊扇的价格多 (54×3) 元”或“5台台扇的价格比5台吊扇的价格多 (54×5) 元”, 从而很快得到了解答, 即吊扇的单价为54×3÷ (5-3) (元) , 台扇的单价为54×5÷ (5-3) (元) 。

正当教师准备转入下一道题时, 学生A提出:若把3台台扇与5台吊扇的价格看做是单位“1”, 那么台扇单价是54÷ (1/3-1/ 5) ÷3, 吊扇单价是54÷ (1/3-1/5) ÷5。学生B又提出 :根据3台台扇与5台吊扇价格相等的这个条件, 可以知道, 台扇与吊扇的单价比是5:3, 台扇单价是54÷ (5-3) ×5 (元) , 吊扇的单价是54÷ (5-3) ×3 (元) 。学生C再提出:根据学生B提出的还可以这样列式, 台扇单价是54+ (1-3/5) (元) , 吊扇单价是54÷ (5/3-1) (元) 。

对于学生A、B、C提出的解答及其思想方法, 教师除了课堂上应给予肯定并充分利用其增强教学效果外, 教后对此进行反思并加以记录是十分必要的。

三、反思教学方法和师生情感交流方式是否合理、得当

“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所用教法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兴趣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是否有利于师生的情感交流是 否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为主”的新课程精神, 这些在教后反思中会得到较清楚的回答。这样教师便能总结成功因素, 分析失败原因, 发扬“得意”的或改进 (改换) “不当”的教法和情感交流方式。例如:教学“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一课, 教师提出问题:请看下面的分数, 看谁能够快速地判断出这些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 和老师进行比赛, 好吗? 2/5、7/9、3/10、5/23、9/50、15/ 33。结果教师用口算判断比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快得多。此时, 学生渴望探究奥秘, 惊奇地看着老师问:“老师, 你怎么算得这样快? ”这时, 教师并不急于表态, 而是用一句征询的话:“请大家猜猜看, 别着急, 相信你们会找到规律的。”一句征询的话语足以温暖学生的心田, 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促使他们大胆地“再发现”、“再创造”。经过充分辩证, 最后学生成功地探究出了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具体规律。学生逐步学会了探究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从而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整个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

总之,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必须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以教学理论作指导, 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 不断总结, 不断完善和创新。

摘要:为了使学生积极地进入思维状态并能获得成果, 所设计的问题必须是典型的、有趣的和具有层次性的, 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而这些在经历了教学实践后, 教师自然就有了更深的体会, 能做出更好的改进。

一年下数学《摘苹果》教后反思 篇3

本节课主要是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是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第一次出现了估算,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同时,教材安排了摆小棒、拨计数器、列竖式计算等方法,展示不同的算法,让学生体验算法多样化。

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初步体验了算法多样化,有了摆小棒、拨计数器和竖式计算的计算经验,掌握情况较好。

从各个环节还说,情境引入环节简洁,直入主题,快速开始新知的学习,让整个课堂数学味道更浓一些。

探索新知环节,在找信息时,我请孩子举手说找到的数学信息,同时请全班孩子重复说,一方面训练孩子的倾听能力,另一方面训练孩子读题的能力,在找准数学信息后再解决数学问题。

估算是新教材新增加的知识,目的在于让孩子们能从小开始培养估算的意识,在这一环节因为孩子是第一次遇到,虽然前面的学习中对把两位数转换成整十数的好处有所铺垫,但是孩子对估算的好处还没有很深入的认识和体验,所以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进入比较慢一些,通过方法的渗透和同桌之间的互相学习,部分孩子还是能比较准确的找到估算的方法并能正确估算。这一点在以后的学习中还需要不断渗透和练习。

在这一环节,我放手让孩子自己探索。因为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有了摆小棒、拨计数器和列竖式计算的经验,所以,学生很容易想到用这些计算工具来计算,只是在汇报时,孩子在语言表达方面表现较弱,一些数学语言和计算过程不能比较流利地说出,很多孩子理解了算理但是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在语言表达方面,平时的课堂上也在强调和训练,但是效果不理想,孩子的参与面不是很广,所以在以后学习退位减法时还要在这方面继续训练。

练习方面因为让孩子自己探索的时间给的比较多,所以练习量不够,而且在竖式计算时还是有个别孩子容易出现写了进位“1”还是忘了加到十位上,还要再次强调检查的作用与好处。

相遇问题数学教后反思 篇4

二次根式这节课的重点是了解二次根式的定义,会判断一个根式是不是二次根式,难点是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和利用进行计算。

通过课前备学生,我了解到,学生接受起来并不是太顺利,所以,这一节课我进行了两块的内容,一是二次根式的定义,理解它并会用定义进行判断;二是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让学生掌握如何使二次根式有意义并会正确书写步骤。

接下来重点进行了确定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所含字母的取值范围这一知识点。

这里面要掌握一点,那就是若一个式子是二次根式,则它的被开方数一定是非负数,利用这一条件能确定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所含字母的取值范围。

特别的,含有分母的二次根式取值时易忽略分母不能为零这一条件。

相遇问题数学教后反思 篇5

一、一段题外话。

本月的最后一天,想着明天就要进入四月了。草长莺飞三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阳历三月一直是阴天,想着今年的春天也许就这样过去了,想着今年还没有好好地享受过一次在阳光下尽情沐浴的感觉,还没有感觉到春天懒洋洋的味道,这个春天就过了,实在是感激不了天气了。外面的田野里是一片金黄,缺少了阳光也就黄得不那么灿烂。桃花是一片粉红,可是缺少了阳光总少了欢欣的味道。不想让这个春天就这么过去,所以,只有期盼四月份天天晴天了。

昨天和今天对乘法分配律理解和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进行了教学。从课堂上的情况来讲,教学任务基本上能够完成。从学生课后的作业来看,大多数的学生能够掌握,少部分的学生基本规律能懂,题目活络一些就有一定程度的困难,有待于以后在实践中加强。

二、从杨君的作业说起。

教学乘法分配律后,批完课堂作业后,我发现杨君的作业还没有交。这是常有的事情,这个孩子对任何学习上的事情都不感兴趣,作业总是能拖就拖。所以我问他追了一下。

追学生作业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我们四年级的数学老师都有一本名单本,上面写上了学生的学号,学生每交一份作业就在相应的空栏中打上一个勾,这样一天到晚,哪位学生哪样作业没有交到就会清清楚楚。这一招很有效,却实在是无奈之举,针对的目标是那几个少数,实际上是怀疑全部。杨君,也就是几个少数之一。作业拿到手中我吓了一跳,因为简直是一塌糊涂,就连以前学过的应用题都是在错,一看就是没用脑子去做。当时就来气了,把他叫到办公室里去做,把应用题让他读了一下,问了几个铺垫性的问题,就放手让他自己来了。交上来倒是都对了。我明白,他不是不会,就是不肯用心去做,譬如平时考试一直在六七十分徘徊,期末考试就能考到八十多分。他就是我们沙地话中的那种“懒脑子。”

今天在课上特别关注了他,在巡视学生后,我特意走到他身边,看着他做了两三道题,有困难的地方轻声提点了一两句。今天的课堂作业交上来没有本质上的错误,只是在应用题中发生了一个计算错误。今天他的作业交得很快。下午因为代了体育课,让学生选择跟老师玩游戏还是做掉一份作业。杨君就勇敢地说:我要做数学作业。我看着他的两眼,这时候觉得他的眼睛在放光。于是我善意地笑了一句:“杨君呀,你现在发觉数学是不是蛮有趣的哟。”他高兴地点点头。今天他的作业没有再拖欠,而且下课主动地把错误的作业订正好了。

也许他只是三分钟的热度吧,但我依旧很高兴。虽然三年功夫我在他身上花了无数的心血,但我确实是没有看到过他这样起劲地喜欢上了做作业。也许,是我该检讨一下自己这三年多来对他的教学方式,这三年中,我对他有过好意的批评,也有过愤怒的讽刺,诚恳的劝告,请过家长,打过电话。但也许我从来就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出现,他只是畏惧我的权威而逼不得已地做作业,不是一种内心的需要。庆幸的是,我从来没有放弃过他,就算是用逼的吧,杨君,我也总算没有让你掉队。以后当你真正喜欢上学习的时候,追上来也不至于那么吃力。

帮助,应该是平易的,亲切的。那么,杨君,我会改变自己,就让我继续以一个和善的形象出现。希望你能取得进步呀!

三、从老师的指令说起。

昨天的课堂学生的参与度不高,今天的相对而言好一些。其实我们班的学生都能说,也不是不爱说。我发现问题是出来我这儿。我给他们的任务目标明确了吗?他们真正明白我的意思了吗?可以说,昨天小组合作交流的话题就太广太大太多。

如:依照黑板上的题目写出2组算式,计算连成等式。

小组内观察等式,说说你的发现。

看着好像很不错。其实你站在学生的角度仔细想一想,够麻烦的`。一道指令接着一道指令,留给他们完成的时间只有5、6分钟而已,学生那不是在自主探究,简直类似于疲于奔命。

今天的就比较清晰一些。

1、独立计算32×102,看看我们估计的结果对不对?

2、小组内交流你的算法。

今天就不错,人人都想说,人人都能说。而且人人都说得不错。

昨天我还在想,为什么学生自主探究后找不到规律,问题到底是出在哪儿,今天是想明白了,是出在自己这儿。哎,我的学生,我常批评你们的思维跳跃得太快,其实课堂上我也跳跃得过快一些,有时候简直把你们全班当成天才加快手,导致你们无法理解我真正想表达的意思。老师一定会注意的。同时,你们也一定要好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呀。

四、从一些细节说起。

一些地方是的确没有处理好。

一是在集体交流时学生提出用口算方式计算32×102时,我没有让他说下去。这儿是当时对班级学生的一个情况做出的反应。因为在他讲的时候另一个同学在板演,许多学生的注意力就被分散开来,而且他发言的声音又太小,我当时想,这样讲的效果不好,倒不如呆会儿讲。正好我准备了一块写有口算过程的小黑板,所以我打断了他,选择在黑板前的小姑板演完成时再让他补充讲一下。其实是有点太过着急,反过来,当黑板前的张凤板演好之后,再请学生讲一下其他的做法更好些。就整体学生而言精力也能够集中,就他而言,也更能够显出这种口算方法的妙性。要说的是,我虽然对口算这种方法毫无意见,并且一向认为口算能力必须常抓不懈,但我们班口算能力快的学生基本上是马虎鬼。这个现象值得我去研究一下。

二是没有做好一个对比性的工作。当试一试完成后,其实应该与例题作出一个对比,让学生明确乘法分配律的两种运用方式。而且不光是这一处,在整堂课中对比性的东西都很少出现,导致本堂课总体感觉没有一个思想性的渗透,流于习题的堆积。虽然是一些小细节,但细节处绝不可忽略。

小学五年级数学《相遇》教学反思 篇6

本节课也存在不足。

1、本节课在引导学生发现相遇的数量关系时,学生回答有困难,我就应该适时出现线段图,引导学生直观地发现数量关系。

2、教学到后面漏了一个环节,在求出面包车行驶了20千米,小轿车行驶了30千米后,应让学生验证一下同学们估计的相遇点是否正确。

相遇问题教学反思 篇7

一,优点

1、灵活处理教材,创设生活情景《交通与数学——相遇》是在学习了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交通与数学中的相遇问题许多同学们在生活中已经遇到过。在课的开始,我创设了“淘气误把笑笑的作业本带回家了,要是你是淘气该怎么办呢”?这一问题自然地引出要给笑笑送去就遇到了今天学习的知识——相遇问题;通过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的导入,让学生看到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能用到交通与数学中的相遇问题,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

2、配合课件演示,加深学生理解。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恰到好处的利用课件演示,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让学生仔细看,把看到过程说出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小组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教师及时点拨,从实物演示中抽象出线段图,由直观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这过程中,尊重了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只是组织引导者,通过组织小组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发言意识、合作意识。

二、不足之处

1、课前对学生已学的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点复习不到位。在课堂上,学生显然对画线段图很陌生,以至于耽搁了课堂时间,从而导致时间不够。这也是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地方,多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

2、本节课的重点应该是相遇问题,但我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有点偏移于方程,这是本节课最失败的地方。这也提醒了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分析教材,抓住重难点。

3、对学生的引导不够,反而自己讲得过多,应该多给学生思考和发言的机会,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4、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导致没有很圆满的结束本节课。

5、对新课标不够熟悉,新课标的改革,很多知识发生的一些改变。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以新课标为准,自己也要多学习,做到自己有一缸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

6、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在以后的课堂中可以准备一些数学小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文《相遇问题》的教学反思 篇8

课文《相遇问题》的教学反思

1.数学的来源于两个途径。一个是现实生活,另一个是数学的内部结构。强调数学与生活联系,更直观。强调数学内部,更抽象。直观能很好把握实质,抽象更够高度概括。两者不可偏废。这虽然是一节实践与综合应用的练习课,依然可以体现其数学内部的结构。不仅仅是考虑其生活的起点,也要考虑数学学习的脉络。相遇问题求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最后相遇时最为基础的,其次是求相遇时间,再者是求某一方的速度。不过第二和第三也可以交换。因为从教材来看,方程和算术方法同等重要。

2.相遇问题建立模型的关键是什么?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审题,逐字推敲,也注重线段图的使用。不过相遇问题最核心的建立模型的地方是两人所行路程的和等于全程,推敲字句和画图都是为了这个服务的。我会让学生首先求全程,再让学生画图。但是我不指导学生,也不要求美观,只要画出题目意思就可以了。即使学生画错了,也可以放到黑板上(不点名)。让大家来点评这个图怎么样。让学生把题目中收集到的信息一个个来分析。画图也就成了收集信息的过程,而信息用图画出来,也是加工信息的过程。图修改晚了,让学生说一下“两个人行的.路程和我们要求的全程有什么关系呢?”这样学生就深入了数学的实质,数量关系的一一建立,再放手让学生解决问题。后面的题都让学生回顾我们研究的过程,让学生依照前面的学习经验去自主解决问题。同样抓住“两人行的路程和全程有何关系”。接下来也可以进行使用方程还是算术方法的指导,绝对不是规定,两种方法让学生自己去选择。

数学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篇9

(一)课标分析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第一课时

(二)教材分析

此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括号的使用方法、会进行整数两步和简单三步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安排的。

(三)学生分析

学生在已经学习了简单行程问题,掌握了行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学生在生活中感受过相遇问题这种生活场景,对相遇问题不难理解,但对相遇问题的特征:同时、相向而行、相遇,还需要进一步地加深和理解。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决简单的相遇问题。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解决相遇问题及混合运算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教学重点:掌握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在明确运算顺序的基础上,正确地进行混合运算。

(五)教学策略

采用自学、合作、探究的方法。

(六)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答题纸

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请两名同学到前面表演,先表演同时向前走,再表演相对而行,其他同学 评价,特别关注学生对“:同时”“相对”等词语的理解。板书课题 相遇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表演,使学生在情境中理解相遇问题中的一些数学语言,为下面学习相遇问题做好铺垫。

二、探求新知 1.教学例1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 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指名汇报

生:客车的速度:每小时92千米。生:火车的速度,每小时80千米。生:两车同时相对开出,4小时相遇。生:所求问题北京与郑州相距多少千米? 师:谁来说一说“经过4小时相遇”是什么意思。

生:客车与火车同时出发,相对而行,到相遇,走了4小时。生:到相遇两车所走的路程正好是北京到郑州的路程。

师: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课件演示,来理解相遇、相对、相距的含义。师:根据教材中的问题“北京与郑州相距多少千米?”大家以组为单位讨论一下,解题思路。组长总结,稍后汇报。生:讨论,教师巡视,给予指导。生:汇报,可以先分别计算出两辆车到相遇时各行了多少千米?然后再加到一起,就是从北京到郑州的路程。

即:客车92×4=368(千米)货车 80×4=320(千米)北京与郑州的距离 368+320=688(千米)

生:我们组是这样想的,先求出两辆车1小时共行多少千米,然后再乘以相遇时间。即两辆车1小时共行多少千米 92+80=172(千米)北京与郑州的距离 172×4=688(千米)综合算式(92+80)×4=688(千米)。

师:汽车1小时行驶的称为汽车的速度,在一定时间内所走的距离叫做路程。大家讨论一下,它们之间的关系。

生:我觉得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路程=速度×时间

师:在相遇问题中两辆车1小时共行的路程我们称它为速度和,那么速度和、时间、路程之间它们是个怎样的关系呢?根据(92+80)×4=688(千米)。算式来说一说

生: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师:不错(92+80)× 4 =688(千米)。

速度和 × 相遇时间=路程 一边讲一边板书。2.教学例2 师:出示例2课件引导学生找出例题中的数学信息。交流汇报 生:卡车的速度,每小时42千米。生:小轿车的速度,每小时63千米。生:甲乙两地相距315千米。

生:所求问题,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师:大家在小白板上画出线段图。看看两车运行的情境。生:展示线段图。

师:大家思考一下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指名汇报 生:用甲乙两地的路程除以速度和就是相遇时间。

师:板书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根据数量关系谁来说说算式,并说说每一步计算的意义。

生:列式,315÷(42+63)。括号中的42+63是两车的速度和,315是甲乙两地的路程,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算式中有小括号,先计算小括号里的。师:大家来看一看列表法,来解决问题。

生:通过列表法,我们可以知道每个时间段走的路程。

生:我觉得有一定的局限性,数字大了,用列表法不太方便。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展示使学生理解同时、相对、相距等数学语言。明确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来进一步理解运算顺序。

三、巩固新知 教材46页练一练

第1题:课件演示,汽车运行过程,理解“向相反开出”,引导学生灵活运用 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这个基本的数量关系式,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第3题:引导学生触类旁通,由汽车相遇问题,引申到两队同时工作。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引申,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相遇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及运算顺序。

四、达标反馈

1.先说说计算顺序,再计算。

(40+42)×5+90 85×(45+55)

45.6×42+45.6×58 45.6×(42+58)

2.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9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75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一批零件师傅每小时做96个,徒弟每小时做85个,两个人同时做,5小时做完,这批零件共多少个?

4.两个队共修一条路,甲队每天修17米,乙队每天修23米,两队同时修20天修完,这条路长多少千米?

答案:1.500 8500 4560 4560 2.(90+75)×3=495(千米)3.(96+85)×5=905(个)4.(17+23)×20=800(米)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一节课紧张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我知道了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生:我知道了带有小括号的四则运算中,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再计算括号外面的。师:我们在生活中要利用这些关系来解决相遇问题,还要解决具有相遇问题数量关系的其他问题。

六、布置作业

1.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960÷12+35×6 26×(37+2)÷3 29+5.6÷0.7 37.9-1.97×4-2.12 2.小明以24千米/小时的速度骑自行车去电影院,用了0.5小时,回来时用了0.6小时,回来时的速度是多少?

3.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52千米,乙每小时行58千米,2.5小时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4.甲乙两车同时从某地出发反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6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5千米,4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5.甲乙两地相距750千米,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85千米,货车从乙地开往甲地,每小时行65千米,两车同时出发,几小时相遇?

答案:1.290 338 37 27.9 2.24×0.5÷0.6=20(千米)3.(52+58)×2.5=275(千米)4.(65+75)×4=560(千米)5.750÷(85+65)=5(小时)板书:

相遇问题

(92+80)× 4 =688(千米)。

速度和 × 相遇时间=路程

三、课后系统部分——教学后记

相遇问题数学教后反思 篇10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及特点,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2.学会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其两种解答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相遇问题的结构特点及两种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相遇问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准备:

1.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一套。

2.每个学生两个剪贴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答:张华从家向学校走去,每分60米,3分走多少米?

学生列式解答。说出数量关系。

二、新课教学

1.导入新课。

(1)通过电脑演示了解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

多媒体演示三种运动方向,学生依次答问。

说明:面对面的走就是相向而行,或者称相对而行;背对背的走就是背向;一起向同一个方向走就是同向。(屏幕显示“相向”“背向”“同向”)

(2)通过电脑演示探究两个物体在相向运动中出发的地点、时间和运动结果。

出发的地点:两地

出发时间:同时或不同时

运动结果:相遇、相距或相遇后相距

(3)揭示课题:两个物体在运动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情况,其中也包括相遇的情况。下面,我们就来研究相遇问题(板书:相遇问题)

2.学习准备题。

(1)出示准备题。

(2)学生填表,全班检查。

(3)全班讨论:

①出发3分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多少?

②相遇时,两人所走路程的和与两家距离有什么关系?

③1分两人所走路程的和130米是怎样来的?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求出2分两人所走路的和260米呢?390米呢?

师: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了用不同的方法可以求出260米和390米,还知道了两个物体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时,两人所走路程的和等于两地之间的距离。

3.教学例5。

(1)出示例5:

小强和小丽同时从自己家里走向学校(如下图)。小强每分走65米,小丽每分走70米。经过4分,两人在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提问:这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

这道应用题讲了两个物体的运动,当两个物体运动时,我们还要注意哪些问题?

(2)启发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尝试解答例5。

(3)指名回答,教师板书在黑板上。

65×4+70×4 还有不同的解法吗?(65+70)×4

=260+280 =135×4

=540(米) =540(米)

(4)分析解题思路。

①通过线段图来分析“解法一”的解题思路。

提问:65×4表示什么?70×4呢?把两人各自走的路程加起来,又是什么?

谁能说说这种解法的思路?

②通过多媒体演示分析“解法二”的解题思路。

提问:65+70求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列式?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学生讲想法,教师以电脑演示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认识“每分两人所走路程的和”。然后提出:4个每分两人所走路程的和与两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电脑演示)

(5)检验作答。

(6)比较两种解法。

(7)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相遇问题)在解答这种应用题时,首先,我们耍弄清两个物体运动的哪些问题(方向、地点、时间、结果),再灵活运用我们刚才学的这两种方法解答。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①用两种方法列式解答。

小东和小英同时从自己家里出发,相向而行,到“迎澳门回?”展览馆去参观,小东每分走50米,小英每分走40米,经过3分两人在展览馆相遇,他们两家的距离是多少米?

②用第二种解法只列式,不计算。

两列火车从两个车站同时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0千米,经过5小时两车相遇,两个车站之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2.综合练习。(抢答)

①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甲骑摩托车每小时行36千米,乙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2千米,求两人每小时行的路程和?

②根据算式补充条件。

一列货车和一列客车同时从两站相对开出,货车每小时行48千米,客车每小时行52千米,___两车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48+52)×3

③根据算式补充问题。

甲乙两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走来,甲每分走45米,乙每分走54米,经6分后两人相遇,?

(45+54)×6

④只列式不计算。

两辆汽车同时从一个地方向相反的方向开出。甲车平均每小时行42千米,乙车平均每小时行38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3.思考题: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对出发,甲每分行50米,乙每分行40米,行了5分两地相距多少米?

下面哪个答案正确?

1.50+40×5 2.(50+40)×5 3.无法解答

相遇问题数学教后反思 篇11

教学目标:

1.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关系,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3.能够熟练解决相遇问题的应用题。

教学重点: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中求相遇时间的问题。

教学难点:找出相遇问题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路程、速度、时间这三个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他回答得真不错,咱们掌声鼓励。老师也鼓掌(不碰上)问:怎么没声音呀?

师边作手势边叙述:两手碰在一起在数学中称为“相遇”。

师:两个掌心怎样放着?(面对面)

师:“面对面”在数学上称为“相对”或“相向”。(板书:相对(向))

师: 两只手掌是怎样运动的?(从两个地方同时相对而行)(板书:两地、同时)

师: 两只手掌同时相对而行,相遇就发出响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有关相遇的问题。(板书课题:相遇)

师: 我们再慢慢鼓掌体会一下。两只手掌相遇这种现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

二、探究新知

出示路线图:张叔叔要给王阿姨送一份材料,他们约定两人同时坐车出发。遗址公园距天桥50千米。王阿姨的面包车每小时走40千米,张叔叔的小轿车每小时走60千米。

活动一:估计两人在哪个地方相遇。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屏幕,张叔叔、王阿姨是怎样走的?结果会怎样?

媒体演示:屏幕显示张叔叔所在的天桥和王阿姨所在的遗址公园媒体不断地闪烁,当发出一声悦耳的响声后, 张叔叔、王阿姨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经过0.5小时后两人相遇,这时又发出一声悦耳的响声,张叔叔走的路程用蓝色表示, 王阿姨走过程的路程用红色表示,屏幕底色是浅黄色,色彩清晰艳丽。

师:几个人共同走完全程?。

师:出发时间怎样?从哪里出发?出发后方向怎样?结果怎样?(时间:同时;地点:两地;方向:相向(相对);结果:相遇。)

师:谁来说一说他们会在哪个地方相遇?并说出你的依据。(会在李村附近。因为王叔叔速度快,所以走的路程要远一些。)

师:因为他们的速度不同。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快的走的路程长一些。所以王叔叔走的路程要多一些。所以,看图可知,相遇地在李村附近(师标上二人相遇地点)。

活动二:思考并解决“出发后几时相遇?”问题。

1、组织学生讨论:如果我们用线段图将相遇问题的过程表示出来,应该怎样画?

2、师:你能从中找出等量关系吗?

(小轿车行驶的路程+面包车行驶的路程=总路程)

3、师:依据这个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解:设出发后X小时相遇。

60X+40X=50 100X=50 X=0.5

答:两车出发后0.5小时相遇。

4、还有其它等量关系吗?怎样解答?(小组讨论)

根据“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列方程

解:设出发后X小时相遇。

(60+40)X=50 X=50÷100 X=0.5

答:两车出发后0.5小时相遇。

活动三:解决“相遇地点离遗址公园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问题。

1、相遇地点离遗址公园的路程是多少千米?实际上是求面包车行驶的路程。40X=40 =20

答:相遇地点离遗址公园的路程是20千米。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相遇地点离遗址公园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总结:我们用方程的方法解决了相遇问题中求相遇时间的问题,生活中还有许多类似相遇问题的情况。

三、扩展练习

1、挖一条长165米的隧道,由甲、乙两个工程队从两端同时施工。甲队每天向前挖6米,乙队每天向前挖5米。挖通这条隧道需要多少天?

2、小王和小张俩人合作打一份文件共6000字,其中小王每分钟能打80字,小张每分钟能打70字,请问几分钟后他们俩还差600字没打完?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

1、从生活实际入手,引导学生将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能自主地分析并尝试解决问题,本着“从生活入手——抽象成数学问题——尝试解决方案——应用生成的知识解决更多问题”的思路展开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尝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中较为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明确问题的产生,经历尝试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从而获得到成功的体验。尤其是在得到用列方程方法解决相遇问题的最初步骤,我利用了学生的演示作用,整个过程在教师的“主导”下,充分发挥了学生自我思考、探索、思辩的作用,将学生的主动性发挥的淋漓尽致。

诚然,本课时的教学也存在一些遗憾。比如在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解决相遇问题的方案中,由于个人在个别教学环节中有些偏差,学生未能很好地利用等量关系式列方程解决问题。

上一篇:介绍同桌的范文600下一篇:馒头的制作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