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重要知识总结(推荐7篇)
2.汉惠帝(刘盈)——来去匆匆,过眼云烟
3.汉景帝(刘启)——政绩并不代表着其成功
4.汉武帝(刘彻)——开天辟地的帝王
5.汉宣帝(刘询)——中兴之主
6.汉哀帝(刘欣)——“同志”皇帝
7.汉新帝(王莽)——夺权容易,守权难
8.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
9.汉明帝(刘庄)——东汉时期小有作为的皇帝
10.汉章帝(刘炬)——“章草”皇帝
11.汉桓帝(刘志)——碌碌无为的皇帝
12.汉献帝(刘协)——东汉最后一个皇帝
13.三国魏武帝(曹操)——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14.三国魏文帝(曹丕)—政坛、文坛双峰并峙的皇帝
15.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智慧与魅力并存的皇帝
16.三国吴大帝(孙权)——智勇兼备的英雄
17.西晋武帝(司马炎)——西晋开国皇帝
18.西晋惠帝(司马衷)——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亡国之君
19.东晋元帝(司马睿)——东晋的第一代皇帝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合理增加,课外知识,重要性
教学有法, 法无定则, 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只遵循教材上的内容讲解, 新课改提倡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 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因此, 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 根据课标要求, 了解学情后, 可以合理地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增加课外知识, 丰富教学内容, 以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一、高中历史课堂中合理增加课外知识的重要性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梁启超曾讲过: “对教育来说, 趣味是一切。趣味是目的, 也是手段。”[1]历史学科中虽然有让人难以记忆的年代、地点、人物名称, 但也有生动的历史典故、历史故事以及让学生感兴趣的课外知识。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中合理地增加课外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 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 这样学生就会觉得历史课并不枯燥乏味, 也是一件“乐事”。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0 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一课分为“汉字与书法艺术”、“笔墨丹青中国画”和“京剧的出现”三个子目, 课本以一片甲骨文的图片作为课堂导入, 对于甲骨文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对学生稍加解释, 或提前让学生搜集好关于甲骨文方面的知识, 还可以建议有条件的学生在寒暑假闲暇时间去安阳殷墟博物馆参观, 以此了解更多的知识。在第三子目“京剧的出现”中对于“同光十三绝”可以略作解释, 课本第49 页给出了《同光十三绝》的画, 画中人物第二排左二是梅兰芳的祖父梅巧玲, 因扮演萧太后, 演技出众, 深得慈禧太后的喜欢, 进而可以对梅兰芳作介绍, 在讲述梅兰芳改良传统京剧, 创立梅派京剧的同时也使学生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及其取得的艺术成就, 这也正好达到了课标的要求: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说明其艺术成就。”这些课外知识的增加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也达到了课标的要求, 完成了教学任务, 可谓两全其美。
2. 拓展学生视野
学生视野的拓展一方面靠学生自己不断地阅读书籍, 另一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帮助。教师可以为学生列出一些书籍、资料、学习网站等条目, 让学生有计划地学习, 也可以在课堂上增添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新课改之后, 可以看到新的人教版教材中有“历史纵横”“资料回放”“学思之窗”“模块连接”以及课后的“探索学习总结”板块, 这些板块的增加对学生视野的扩展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如果教师能够合理地增加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会让学生耳目一新, 学到更多的知识。长时间知识的积累会使学生的视野逐渐变宽, 对历史也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3. 增强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关于有效性, 教学论专家余文森认为,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 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2]。历史教师在课堂中合理地增加课外知识, 一方面丰富了教学内容,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们对事物感兴趣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其参与该事物的程度[3]。另一方面, 一些重要的历史知识, 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影响等都需要学生牢记, 这些课外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所学内容记得也比较牢固, 因此, 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就提高了, 而且还掌握了课本以外的新知识, 满足了学生对知识的需求, 也就增强了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4. 有利于历史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
人们常说: “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必须拥有一桶水。”随着时代的发展, 这句话已经演变成教师应该是一条流动不息的河流。因为只有这样, 才能不断地更新知识, 学习新知识, 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这就需要历史教师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 关注最新史学研究成果以应用到教学中来。此外, 历史学科的知识不仅局限于历史学本身, 还涉及到其他各学科的知识, 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中所涉及到的一些西方哲学理论需要历史教师对哲学有一定的了解; 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中第11 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第12 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第13 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分别涉及到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众多学科领域的科技成果, 要求教师对这些领域有一定的了解。此外,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和第八单元“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更需要教师掌握中国与世界的文学艺术, 如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相关内容, 以及对美术流派如新古典主义美术、浪漫主义美术、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影视的了解, 以此带领学生欣赏这些艺术作品。因此, 历史教师应不断扩大知识领域。
5. 在一定程度上开发了课程资源
新课改之后, 新教材删减了很多内容, 与以前的教科书相比有很大的进步, 但它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新课改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即根据学生特点, 以教材为载体, 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改”“增”“删”“组”[4]。教师合理地增加课外知识也是响应新课改, 开发历史课程资源的需要。如在讲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8 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与古代医学部分相关的明朝李时珍时, 可联系成语“心想事成”, 提问学生: “为什么是“心想事成”, 而不是“脑想事成”呢?”然后为学生作解答: 因为明朝以前的中医都认为人是靠心想问题的, 这也与明朝“陆王心学”的广泛传播有关, 直到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 宣传介绍人是靠脑想问题的, 中国人才逐步接受“脑想问题”这一结论。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才改变以往的“心想”为“脑想”。此外, 也可以适当结合国际形势、新闻热点增加讲授内容。如在讲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5 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对待传统思想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时, 可使学生了解遍布世界各国的孔子学院, 让学生明白儒家思想的精华, 进一步理解教材内容。
二、高中历史课堂增加课外知识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1. 不偏离主题
增加课外知识要根据课标的要求, 增加与所学内容相关的知识, 而不是胡乱增加, 让学生摸不着头脑, 影响学生的学习。如在讲述“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课时就不能增加中国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方面的知识, 因为这两者明显不相关, 更不符合课标的要求, 强硬地添加只会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 增加学生负担, 是一堂不成功的历史课。在符合课文主题的前提下增加课外知识, 会让课堂效果锦上添花。如在讲述人教版必修二第14 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时可以让一些老教师来讲述改革开放前后物质生活的变化情况, 包括收入、住房、衣食、家用器具等。因为他们是最真实的历史见证者, 讲述的内容比较真实, 他们所讲述的内容是21 世纪的高中生所不知道的, 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帮助学生理解课本。
2. 增加课外知识要适度, 避免增加学生负担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固然重要, 但是要适量, 要控制在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如在许昌市第二高级中学实习时, 在讲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4 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第二子目“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时候增加了甲午战争战败的原因, 为学生讲述了历史课本上没有提到的北洋军舰全军覆没的原因: 翁同龢认为海军中出现一些腐败现象, 并且比较浪费, 为了平衡全国财政收支, 他于1887 年9 月上书要求暂缓海军建设。首先,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是他的基本思想, 他对外国了解不深, 其次是他与李鸿章的个人恩怨, 最后是慈禧太后要修建颐和园需要建园经费。虽然增加了一些课本上所没有的知识, 学生也比较感兴趣, 但因为时间占用太多导致第三子目“维新变法”思想匆匆结尾。课后指导教师提出: 增加课外知识一定要适可而止, 而且课标只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并没有提到北洋军舰全军覆没的具体原因, 不要过多为学生讲述, 避免增加学生的负担。因此, 在增加课外知识时一定要适可而止, 以免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3. 新教师在运用课外知识时要慎重
对于刚从大学校园毕业的大学生来说, 踏入教师行业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 对自己从事的教师行业充满信心、干劲儿十足, 接受新知识比较快, 对于创新教学方法十分有利。另一方面, 这些新教师缺乏教学实践经验, 所掌握的教学技巧也只是在大学期间课本上学习到的, 难免会眼高手低, 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 如讲授新课时比较紧张、时间把握不准确、重难点不突出、处理课堂突发问题能力不足等, 所以新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多听取老教师的意见。如果想要增加一些课外知识, 要做好充足的教学准备, 将自己的教案与同事多加探讨、不断完善, 私下不断练习, 再投放到课堂上。总之, 新教师在课堂上增加课外知识时一定要慎重。
参考文献
[1]朱可.行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学历史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5:75.
[2]袁从秀.中学历史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3:28.
[3]陈可庆.问得好才教得好——课堂最实用的提问技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42.
关键词:历史学科;知识整合;思想史
2014年浙江高考文综卷第12题“如何看待物质需求,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认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有的甚至提出‘去人欲;也有的针锋相对:‘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以排列组合题的方式让学生选出主张以上观点的思想家。这道题目从全省的统计数据来看只有28%的正答率,在当年的高考选择题中属于正答率比较低的题。按照高考命题者预设,这并不应该是当年最难题之一,为什么学生却做不出来?这不得不引发高中历史教师的思考。
随着新课程高考命题的发展与变化,高中历史复习也面临着新的要求。学生既要把握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又要弄清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本文试以《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一课为例,从知识整合的角度,提一些复习的基本策略。
一、让阶段更加清晰——网格历史阶段
历史阶段的不明确,往往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例如浙江省温州八校201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第4题:
下列言论出现的顺序是
①学以至圣的关键在于“致良知”
②“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③“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④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A. ③④①② B. ①②③④
C. ④③①② D. ③①②④
这道题目看似简单,只要识记这些分别是属于谁的言论答案就能呈现。但是在答案呈现的背后学生必须有清晰的阶段概念。如果在复习中学生能够清晰地掌握以时间为依托的阶段,就能够形成历史框架,从而使繁复杂乱的知识点各有所属。
在《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中,“明末清初”已经将时间的阶段呈现在学生面前,但事实上,学生对于这个阶段,或者说对这个阶段的特征是比较模糊的,无论是必修一“政治史”还是必修二“经济史”中,对这一阶段都没有明确的呈现,更没有这一阶段的清晰的史实叙述。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就是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模块是密不可分的,否则,我们很难让学生明白“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深刻的哲理,这也是思想史的特殊之处。
在本课中,在明确明末清初这一阶段之后,可以通过表格形式引导学生对史实进行整合,在整合迁移的基础上总结规律,这样复习效果会更好(见表1)。
本课的四位思想家尽管都在明末清初这一时期,但还是有区别的。李贽生于1527,卒于1602;黄宗羲生于1610,卒于1695;顾炎武生于1613,卒于1682;王夫之生于1619,卒于1692。从以上四人的生卒年份来看,李贽属于明朝后期,而黄、顾、王三位才是明末清初。理清这个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正是因为时间阶段的不同,所以造就李贽和黄、顾、王三人在思想主张上有很大的差别。
二、把珍珠串成项链——网络知识要点
现行的高中历史教科书,模块化、专题式教材编写有许多优点,但也带来了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即知识零散且结构松弛,以至于完整的历史事件往往被人为地分割开,就像断了线的珠子,散落在不同的专题和模块中,给学生的历史复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一些学生到了高三仍然分不清抗日战争和辛亥革命哪个发生在前,哪个发生在后,第一次国共合作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要解答这些问题,就需要运用合理的整合策略,帮助学生明确知识,理清结构。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让课堂复习的效果更加有效,可以采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在《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一课中,用导学案的方式将零碎的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从代表人物和代表思想两个方面来把握,从整体上加深对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印象(见表2)。
另外,高考试题往往反映学科知识的系统联系,着重考查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这样用表格进行知识梳理,不能仅仅满足于简单的知识梳理和整合,还要挖掘它们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在“整”的基础上关键还要“合”。
三、将知识融入整体——网通教材内容
专题式教材呈现方式的一个弊端,就是使学生无法全面了解事件的因果联系。对于很多高中学生而言,他们的历史学科系统知识比较欠缺,这就必然会给高三复习带来困难。因此,教师在高三历史复习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在专题之间、模块之间进行知识迁移和多元联系,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一)纵向思考
思想史需要交代思想的来源,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理解明末清初思想家的主张,还可以理清其思想的内涵和思想发展的脉络。否则,某个思想家“就会变成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横空出世的思想家,无根无土,历史唯物主义无形中就被抽掉了”[1]。
1.李贽对前人的继承(见图1)
从图1这张关系图中可以看出李贽是王守仁的再传弟子,那也就意味着李贽思想会多多少少受到王守仁心学的影响,所以在言论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
材料一: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乎!
——王阳明《答罗整庵少宰书》
材料二: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非哉,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焚书》
在材料的论述中,都有提到是否盲从孔子的问题,都有反对盲从孔子,认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不能用圣人之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的主张。除此之外萧公权认为“王守仁良知学说含有打破偶像,动摇传统思想之倾向,李贽受其影响提出了更彻底的自由思想学说”[2]。在复习过程中理清两人的思想关系,无论是对于本课李贽思想的理解还是对前课《宋明理学》中王阳明的理解都是有意义的。
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对李贽的继承
材料三:道无定体,学贵适用。(黄宗羲)
夫私者,人之心也。(李贽)
天下之人,各怀其家,各私其子,是常情也。(顾炎武)
人生之初,人各有私也,人各自利也。(黄宗羲)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和李贽思想有相似之处。从内在脉络上明中期李贽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发展为明末清初黄、顾、王批判空疏的心学,构建实学奠定了基础。在解读材料的基础上,黄、顾、王沿着李贽的思路,深入探讨心之内涵的关键词,得出心是私的,自私是人的常情,黄宗羲更是提出人是自私自利的。基于这样的主张,重视商业这一最能体现私心、利本性的行业,最后发展出了“工商皆本”思想,这比从资本主义萌芽角度解释工商皆本或许更有说服力。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工商皆本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反映,恐怕是生拉硬套……值得怀疑”[3]。
3.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与传统儒学的关系
在表格的知识梳理过程中,学生可以得出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有反对君主专制的一面,但是反对君主专制是不是在反对君主制?这可能是很多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比较难以区分和理解的。这是一个难点,经常会在考试中出现,例如2011年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第15题:
顾炎武提出“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锋芒所向是“私天下”的君主专制
②推动了经世致用思潮的产生
③已经具有近代“民权”意识
④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正因为如此,弄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与传统儒学的关系就尤为重要。这也有助于学生对课前提示“明清之际思想界的活跃使儒学正统受到冲击,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在政治、文化上的统治地位”的理解。
材料四: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以君为主,天下为客,……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其(君主)即得之(天下)也,……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
材料五: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天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人君之治。 ——顾炎武
在对材料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他们的思想武器仍然停留在前秦儒学中,仍然是民本思想,只是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种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没有上升到人权,更没有公民权利的论述。反对君主专制也没有提出推翻君主政体,并设计一个新的政治制度,清代的主流意识没有因为他们的存在而有任何改弦更张的迹象,把握这些界限是理解的关键。
(二)横向整合
14~16世纪东西方出现的相近似的思想动向,雄辩地显示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有着内在的规律性,这就是世界各主要民族在冲决中世纪藩篱的历史关口,都必然兴起一个文化上的一种启蒙[4]。于是很多人会将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和西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加以比较。为了让这段几乎是同时代的历史事件能够更加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笔者进行这样的尝试。
和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几乎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有西方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代表莎士比亚以及启蒙运动早期代表霍布斯和洛克。在莎士比亚、霍布斯和洛克的影响下,爆发了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启蒙运动的扩展,从而改变了整个西方世界。但是中国,直到1840年,随着西方坚船利炮的到来,被迫打开大门,以极端保守和被动的姿态进入近代,直到1912年清帝才宣布退位(见图2)。
比较分析给学生以更加直观的感受: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黄宗羲、顾炎武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但在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本主义的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综上所述,在历史学科高考复习过程中,加强历史知识整合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学会对课本知识的活学活用,学会主动地构建知识体系,从而达到高效复习之目的。
参考文献:
[1]任世江.编余杂俎[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 133-135.
[2]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373,374,380.
[3]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290.
1.近代中国东北,长期受到俄国和日本的侵略。
1858年沙俄通过《瑷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2.1860年沙俄通过《北京条约》
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领土。
3.1894年甲午战争中
一路日军从朝鲜渡过鸭绿江入侵中国,占领九连城;另一路日军从辽东半岛花园口登陆,占领大连、旅顺,在旅顺对和平居民实行野蛮的大屠杀。
4.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
把辽东半岛割给日本。割辽损害了俄、德、法三国利益,三国出面迫使日本将辽东半岛还给中国。
5.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俄国强租旅顺、大连。
6.19-19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进行
战后俄国与日本分别控制中国东北的北部和南部。
7.辛亥革命失败后的军阀割据时期
东北地区由日本扶植的军阀张作霖控制。
8.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九一八”事变
,炮轰东北军大营,攻占沈阳,不到半年,日军侵占东北三省。
9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为傀儡,建立伪满洲国,中国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
10.“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派大批干部去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
1936年组成抗日联军,主要领导人有杨靖宇、周保中和李兆麟。
11.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
,出兵中国东北,给70万关东军以歼灭性打击。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号召中国人民举行全面反攻。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
12.1948年9-11月,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东北地区解放。
13.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地区发挥资源优势,已成为我国重工业基地。
1、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
雅典等一些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
2、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
(1)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2)强调人的价值。
(3)代表人物及主张: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二、美德即知识
1、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1)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2)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3)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
(4)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2、影响: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社会,著有《理想国》一书,他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主张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
2、柏拉图的这种想法尽管有很多错误,但他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很多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他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级的。
材料型问答题解题思路
答题技巧
答题时注意:读懂材料;审清材料中提到的看法、观点正确与否;根据题目的要求去做。
典型例题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请结合第一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1)两次工业革命对国际关系格局分别产生了哪些影响?(2)两次工业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解题指导:
本题以两次工业革命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其影响(对国际关系格局及中国)的掌握,从能力立意上看,主要考查考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要答好本题,首先要把握好题目的要求“结合有关史实”;其次把握好要回答的内容,“对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又可分为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和中国”的影响的表现,最后组织答案。
答案要点:
(1)对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也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东西方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但东西方差距进一步拉大;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加剧,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对中国的影响: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工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产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人救亡图存运动(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高涨。
高三历史复习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本届高三文科班共有四个班学生,其中应届学生200人,复读生6人,应届学生中有特长类学生60人,班级的人数和艺术生的人数较多,教学和管理难度很大。复读生整体势力较差。
本届学生的情况不容乐观,学生人数多,底子差,落后面较大,历史基础知识很不扎实,理解运用能力较差。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讲与练的方法及效益,成为复习中的一大挑战。部分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都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引导。我校重点推进层学生就是音体美特长生,而他们基本学习的基础很薄弱,而在年前10月至年后2月底长达半年的时间,很多学生一直处于停文化课准备专业考试的状态。因此一轮复习后,大部分特长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复习的不全面,基本的知识体系都没有形成。很多同学连最基础的东西都不知道,因此现阶段是无法与高考接轨的。为了改变以往艺体特长生“一轮没学完、二轮赶不上、三轮学不会”的状况,有效高效的利用三个月的时间了,让这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在高考中文综成绩再有所提高,这是我们教师所面临的紧迫的也是必需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情况,20__届教学工作的主体构想是认真领会和贯彻执行学校和上级关于20__届高考的目标和任务,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和高考变化的新特点,认真研究教学和备考工作,力争在高考中有新的突破。
2、教材情况分析
三本必修教材在高考中占85分,选修题15分,因此在备考复习中应重点侧重必修教材的复习。
历史必修一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政治领域进程中的重要内容,重点反映的是中外历史政治领域的发展,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在政治制度发展中的作用的刻画,反映出政治制度的创新是贯穿始终的主线。在政治文明史教学中要着重传达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人类历史发展中一个基本趋势就是:从专制到民主,国际社会则是从无序走向一定程度的有序(对话协商机制、双边和多边的合作机制,多种国际组织的建立及国际条约协定等)。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共编写了八个学习专题,前四个学习专题主要反映了中国历
史上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基本线索和特征,是一部简明的中国经济发展史,后四个学习专题基本反映了世界历史中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基本线索和特征,是一部简明世界近现代经济发展史。能够明显的区分中、外经济发展历程,但二者之间难免存在时序上的交叉、重叠。
历史必修三属于思想文化模块,主要包括人们的精神生活、精神现象以及精神过程,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前四个单元讲述的是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演变、古代中国科技文化、西方人文精神发展、世界近代科技。
人民版教材的编写体现了“古今中外”的顺序,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时序”。必修教材是专题教材,既要关注各专题之间的纵向联系,也要关注各专题之间的横向联系。
二、具体措施
(一)瞄准高考,落实课程新理念,转变课堂模式。
1、改一讲到底,不训练学生能力。
调动学生参与,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老师重在帮助学生整理思维层次和指导思维方法;边讲边练,这样才能做到训练及时、训练充分。
2、改只有知识教学,没有材料教学。
高考无题不材料,如果课堂不进行材料教学,学生就不能形成材料处理能力。
3、改只有纯知识的梳理、分析,没有解读高考考点及其要求。
每堂课都应有高考的考点解读、考题回顾、考情预测和模拟训练。以高考的感觉和要求去指导教与学。否则这是严重的教学不到位,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高考考的许多是老师讲不到的,需要学生具有独立的思维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单凭老师讲授是培养不出来的,需要在训练中参与和培养)
(二)落实常规
1、加强集体备课,提高备考效益。认真研究考纲和课标,精心研究高考和课改省份高考试题,复习才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案编写要优化整合,既有专详,又有高考链接、材料教学与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
2、加强学法指导,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1)指导历史知识的消化。对历史知识的记忆理解,要找出规律特点;课堂要适宜提出问题,要使学生做好笔记,会用笔记;课后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2)指导审题能力的培养。选择题要审清主题、题干和选项;非选择题要审清限制语、求答项和相关背景材料。解答选择题:选择题可分多种类型,如因果倒置、排列顺序、逆向选择、归类选择、张冠李戴等,平时教学要注意训练这类试题的解答技巧,因果倒置要判断大概时间、归类选择要排除典型、排列顺序要确定首尾、逆向选择要抓否定词,等等。解答材料解析题:高考试题所引用的材料一般都是课外的,也有少数是课内的,但是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的,每个材料背后必然与课本中某一个知识点存在着联系,否则材料就成了空中楼阁,无源之水。这一点,我们首先应该清楚,而且还应该让学生充分明白,材料解析题要突破阅读材料和审题关。
(3)指导训练过程中书写的规范化。答题做到要点化、段落化、序号化、层次化以及语言的术语化等,思路清晰,逻辑严密,保证不因规范化问题而失分。
3、作业检查。每天应布置一定量的作业,并进行批改或检查,关键在于督促学生练习,巩固和深化知识,这是落实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
4、特长生是我校升学的关键,关注特长生教学
(1)及时帮扶辅导,提优补差。
(2)做好跟踪记录,对每一阶段暴露出的问题分析解决。
(3)加强人文关怀,心灵沟通,多谈心,多鼓励。
随着新课程高考命题的发展与变化,高中历史复习也面临着新的要求。学生既要把握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又要弄清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本文试以《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一课为例,从知识整合的角度,提一些复习的基本策略。
一、让阶段更加清晰———网格历史阶段
历史阶段的不明确,往往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例如浙江省温州八校201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第4题:
下列言论出现的顺序是
①学以至圣的关键在于“致良知”
②“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③“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④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A.③④①②B.①②③④
C.④③①②D.③①②④
这道题目看似简单,只要识记这些分别是属于谁的言论答案就能呈现。但是在答案呈现的背后学生必须有清晰的阶段概念。如果在复习中学生能够清晰地掌握以时间为依托的阶段,就能够形成历史框架,从而使繁复杂乱的知识点各有所属。
在《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中,“明末清初”已经将时间的阶段呈现在学生面前,但事实上,学生对于这个阶段,或者说对这个阶段的特征是比较模糊的,无论是必修一“政治史”还是必修二“经济史”中,对这一阶段都没有明确的呈现,更没有这一阶段的清晰的史实叙述。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就是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模块是密不可分的,否则,我们很难让学生明白“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深刻的哲理,这也是思想史的特殊之处。
在本课中,在明确明末清初这一阶段之后,可以通过表格形式引导学生对史实进行整合,在整合迁移的基础上总结规律,这样复习效果会更好(见表1)。
本课的四位思想家尽管都在明末清初这一时期,但还是有区别的。李贽生于1527,卒于1602;黄宗羲生于1610,卒于1695;顾炎武生于1613,卒于1682;王夫之生于1619,卒于1692。从以上四人的生卒年份来看,李贽属于明朝后期,而黄、顾、王三位才是明末清初。理清这个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正是因为时间阶段的不同,所以造就李贽和黄、顾、王三人在思想主张上有很大的差别。
二、把珍珠串成项链———网络知识要点
现行的高中历史教科书,模块化、专题式教材编写有许多优点,但也带来了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即知识零散且结构松弛,以至于完整的历史事件往往被人为地分割开,就像断了线的珠子,散落在不同的专题和模块中,给学生的历史复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一些学生到了高三仍然分不清抗日战争和辛亥革命哪个发生在前,哪个发生在后,第一次国共合作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要解答这些问题,就需要运用合理的整合策略,帮助学生明确知识,理清结构。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让课堂复习的效果更加有效,可以采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在《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一课中,用导学案的方式将零碎的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从代表人物和代表思想两个方面来把握,从整体上加深对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印象(见表2)。
另外,高考试题往往反映学科知识的系统联系,着重考查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这样用表格进行知识梳理,不能仅仅满足于简单的知识梳理和整合,还要挖掘它们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在“整”的基础上关键还要“合”。
三、将知识融入整体———网通教材内容
专题式教材呈现方式的一个弊端,就是使学生无法全面了解事件的因果联系。对于很多高中学生而言,他们的历史学科系统知识比较欠缺,这就必然会给高三复习带来困难。因此,教师在高三历史复习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在专题之间、模块之间进行知识迁移和多元联系,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一)纵向思考
思想史需要交代思想的来源,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理解明末清初思想家的主张,还可以理清其思想的内涵和思想发展的脉络。否则,某个思想家“就会变成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横空出世的思想家,无根无土,历史唯物主义无形中就被抽掉了”[1]。
1.李贽对前人的继承(见图1)
从图1这张关系图中可以看出李贽是王守仁的再传弟子,那也就意味着李贽思想会多多少少受到王守仁心学的影响,所以在言论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
材料一: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乎!
———王阳明《答罗整庵少宰书》
材料二: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非哉,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焚书》
在材料的论述中,都有提到是否盲从孔子的问题,都有反对盲从孔子,认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不能用圣人之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的主张。除此之外萧公权认为“王守仁良知学说含有打破偶像,动摇传统思想之倾向,李贽受其影响提出了更彻底的自由思想学说”[2]。在复习过程中理清两人的思想关系,无论是对于本课李贽思想的理解还是对前课《宋明理学》中王阳明的理解都是有意义的。
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对李贽的继承
材料三:道无定体,学贵适用。(黄宗羲)
夫私者,人之心也。(李贽)
天下之人,各怀其家,各私其子,是常情也。(顾炎武)
人生之初,人各有私也,人各自利也。(黄宗羲)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和李贽思想有相似之处。从内在脉络上明中期李贽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发展为明末清初黄、顾、王批判空疏的心学,构建实学奠定了基础。在解读材料的基础上,黄、顾、王沿着李贽的思路,深入探讨心之内涵的关键词,得出心是私的,自私是人的常情,黄宗羲更是提出人是自私自利的。基于这样的主张,重视商业这一最能体现私心、利本性的行业,最后发展出了“工商皆本”思想,这比从资本主义萌芽角度解释工商皆本或许更有说服力。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工商皆本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反映,恐怕是生拉硬套……值得怀疑”[3]。
3.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与传统儒学的关系
在表格的知识梳理过程中,学生可以得出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有反对君主专制的一面,但是反对君主专制是不是在反对君主制?这可能是很多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比较难以区分和理解的。这是一个难点,经常会在考试中出现,例如2011年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第15题:
顾炎武提出“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锋芒所向是“私天下”的君主专制
②推动了经世致用思潮的产生
③已经具有近代“民权”意识
④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A.①④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正因为如此,弄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与传统儒学的关系就尤为重要。这也有助于学生对课前提示“明清之际思想界的活跃使儒学正统受到冲击,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在政治、文化上的统治地位”的理解。
材料四: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以君为主,天下为客,……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其(君主)即得之(天下)也,……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
材料五: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天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人君之治。
———顾炎武
在对材料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他们的思想武器仍然停留在前秦儒学中,仍然是民本思想,只是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种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没有上升到人权,更没有公民权利的论述。反对君主专制也没有提出推翻君主政体,并设计一个新的政治制度,清代的主流意识没有因为他们的存在而有任何改弦更张的迹象,把握这些界限是理解的关键。
(二)横向整合
14~16世纪东西方出现的相近似的思想动向,雄辩地显示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有着内在的规律性,这就是世界各主要民族在冲决中世纪藩篱的历史关口,都必然兴起一个文化上的一种启蒙[4]。于是很多人会将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和西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加以比较。为了让这段几乎是同时代的历史事件能够更加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笔者进行这样的尝试。
和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几乎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有西方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代表莎士比亚以及启蒙运动早期代表霍布斯和洛克。在莎士比亚、霍布斯和洛克的影响下,爆发了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启蒙运动的扩展,从而改变了整个西方世界。但是中国,直到1840年,随着西方坚船利炮的到来,被迫打开大门,以极端保守和被动的姿态进入近代,直到1912年清帝才宣布退位(见图2)。
比较分析给学生以更加直观的感受: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黄宗羲、顾炎武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但在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本主义的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综上所述,在历史学科高考复习过程中,加强历史知识整合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学会对课本知识的活学活用,学会主动地构建知识体系,从而达到高效复习之目的。
摘要:专题体例和通史体例相比,以更多维度阐述历史问题和历史人物,但是知识体系比较零散。高考复习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指导学生将分散的个体知识整合为比较全面的知识体系。在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用表格法、数轴法等方法整理知识。在此基础上不能仅仅满足于简单的知识梳理,还要挖掘它们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在“整”的基础上关键还要“合”。学生既要把握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又要弄清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历史学科,知识整合,思想史
参考文献
[1]任世江.编余杂俎[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133-135.
[2]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373,374,380.
[3]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290.
八年级上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第1课 鸦片战争
一、背景:
〈1〉罪恶的鸦片贸易: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2〉鸦片给中国带来了严重危害→
从鸦片的危害给我们的启示: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3〉虎门禁烟: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林则徐禁烟的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评价林则徐:是我国的民族英雄,领导了虎门硝烟并取得胜利,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悲壮诗句。被称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4〉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二.战争经过: 三.(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爱国官员:关天培——中国近代牺牲的第一位清军将领。关天培虎门之战,壮烈牺牲,是民族英雄。
四、结果: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内容→(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银元。(3)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五.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六.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后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启示: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从此开始了屈辱的历史,事实说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我们只有发愤努力,振兴中华,才能使我国屹立于世界之林。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的侵华罪行
1、第二次鸦片战争:(1)根本原因 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扩大侵略权益。(2)时间 1956年10月——1960年10月(3)主凶 英、法(4)帮凶 俄、美
2、列强的罪行:(1)英法——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
启示:这是人类文明历史上的一次浩劫。充分暴露了侵略者野蛮、凶残的本质,有力的驳斥了所谓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是“野蛮人”的谬论。(2)沙俄——趁火打劫,强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3、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八年级上历史复习提纲
太平军占领南京改为天京,作为都城。建立与清对峙的政权。为推翻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具有反帝斗争的性质。太平军将领李秀成抗击洋枪队,在慈溪之战中,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4.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这样写道:“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一个抢掠,一个放火……。”请问,雨果说的两个强盗是:英法联军。“抢劫和付诸一炬”指的是火烧圆明园
第3课 收复新疆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这首诗歌颂扬了19世纪70年代中期,钦差大臣左宗棠率领将士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伟大业绩。
1、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是我国西北的门户。
2、新疆危机:(1)1865年,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自立为汗。(2)英俄两国支持阿古柏伪政权,妄图分裂新疆。
3、“海防”与“塞防” 之争。
李鸿章主张放弃西北塞防,保东南海防;左宗棠提出“不能扶起东边倒却西边”,主张“海防”与“塞防” 并重。力主收复新疆。
4、左宗棠收复新疆。
(1)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2)战略方针“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3)1878年,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新疆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5、怎样加强对新疆的管理?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时间?原因? 历史意义:巩固了祖国的西北塞防,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和主权。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1、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战争。
(2)主要战役:a.黄海大战:此战后,日本舰队控制了黄海制海权。b.旅顺战役:旅顺陷落,日本对旅顺和平居民进行野蛮大屠杀。c.威海卫战役:威海卫溃败,李鸿章—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著名爱国将领:民族英雄邓世昌勇撞敌舰,壮烈牺牲。
2、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1)签订时间;1895年。(2)双方代表:李鸿章和伊藤博文
(3)内容:a.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d增辟通商口岸等。(4)影响:a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B,刺激了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3.用史实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是怎样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的?
答:a.《马关条约》割占中国大量领土,严重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b.2亿两白银的赔款,加重了祖国人民的经济负担,加剧了中国的贫穷和落后。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d.增辟通商口岸,便利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总结:《马关条约》后,日本轻易从中国捞到这么多好处,则直接刺激了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朝,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八年级上历史复习提纲
启示: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为实施对外扩张政策而挑起的,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落后是中国一次次挨打的主要原因。甲午战败和《马关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的震撼与刺激,促成了中华民族的奋起。唯有不断变革、自强、自立,才能使自己的祖国屹立于民族之林,受到世界的尊重。
4.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样说?指:台湾被割让,而中国的头头脑脑,却又继续进行慈禧太后的“万寿庆典”。这两件事情联系在一起,说明慈禧太后和李鸿章之流的投降派苟且贪安的卖国嘴脸,说明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义和团运动
(1)原因;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剧,民族矛盾空前激化。(2)斗争对象:帝国主义侵略势力。(3)运动中心:京津地区。(4)主要战役:廊坊战役。(5)结果:在清政府和八国联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6)性质及意义: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爆发:1900年,西摩尔率领英,发,俄,德,意,日,奥八国联军入侵中国。(2)主要侵略罪行:a攻占天津,北京(第二次遭受洗劫)b镇压义和团运动(3)结果:清与11国签订《辛丑条约》主要内容:
a赔款白银4.5亿两。b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拆毁大沽炮台派兵驻扎要地。d,划定使馆界。(4)影响:,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帝国主义四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是哪四次?()给我们的教训是:让我们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我们只有发愤努力,振兴中华,才能使我国屹立于世界之林。
★注意:重要问题
1、《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的最沉重的枷锁,请你结合《辛丑条约》主要内容,谈一谈该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危害。a.巨额的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大规模的勒索,为支付这笔巨额赔款,清政府一方面搜刮人民,使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萧条;另一方面大量举借外债,便利列强通过贷款控制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b.清政府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使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帝国主义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d.在北京设“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各国公使成为清政府的“太上皇”
2、《辛丑条约》签订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八年级上历史复习提纲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目的:为了镇压农民起义,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1、背景:经历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清政府的统治是内外交困。
2、时间:19世纪60——90 年代
3、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既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的统治。
4、代表人物:中央——奕訢,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5、口号:前期“自强” 后期“求富”
6、洋务运动主要活动:
(1)前期“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目的:武装军队(2)后期“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目的:辅助军事工业)(3)筹划海防,筹建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4)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科技人才。→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奕訢创立的,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5)设立翻译馆,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7、洋务运动的破产:标志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8、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是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技,在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对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9、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洋务派没有认识到,不触动封建制度,单纯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是不可能使中国富强起来的。
第7课 戊戌变法
1、维新思想的传播:
(1)背景: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和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主要领导:康有为、梁启超。
(3)公车上书:意义: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4)维新派政治团体:强学会。机关报《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
2、百日维新:
(1)时间 1898年6-9月(2)内容:
A,政治: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官吏,打击封建官僚,任用维新人士,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
八年级上历史复习提纲
B,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文化:兴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传播维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传播(3)性质: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4)影响: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和资本主义改良运动。它虽然失败了,但是它所宣传的资产阶级思想,却引起了思想文化界的极大反响,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更多有识之士开始思索救国救民之路,因此,客观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它是近代首次思想解放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3、戊戌政变:
(1)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败。
(2)戊戌六君子: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杨锐、林旭、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六人遭清政府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4.启示: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本主义的改良运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不通。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5.试题:阅读谭嗣同的绝命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请回答:(1)“有心杀贼”的贼指的是谁?(2)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3)我们应该向谭嗣同学习什么?
答:(1)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2)主观方面:a由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导致维新派软弱妥协。b.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c.维新派没有掌握军队d.缺乏群众基础。客观方面:顽固派力量强大,掌握着清王朝实权,同时掌握着武装力量。(3)学习他为进步事业,为挽救国家命运而不怕流血牺牲的献身精神。
第8课 辛亥革命
一、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1.创立时间:1894年 2.地点:美国檀香山 3.创立人:孙中山
二、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1.时间:1905年8月 2.地点:日本东京 3.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即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4.性质: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5.作用: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6.机关报:《民报》
三、辛亥革命的经过
1.兴起:孙中山创立兴中会
2.发展:孙中山创立同盟会,开展武装起义
3.高潮: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和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1月1日,南京,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4.结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四、辛亥革命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八年级上历史复习提纲
性质: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意义:辛亥革命是近代历史上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五、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吗?
答:说它是成功的,是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势力。说它失败死因为: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他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六、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1.客观原因: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破坏,他们的力量过于强大。
2.主观原因: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充分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
七、教训: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能走西方的老路,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同时,也说明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革命的领导重任必然落到无产阶级肩上。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1、背景:
(1)西方民主思想进一步传播。
(2)袁世凯定“孔教”为国教,新旧思潮发生激烈冲突。(3)要建立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2、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4、旗帜:“民主”与“科学”(“德先生”和“赛先生”)
5、内容:
(1)前期,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四提倡四反对。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2)后期,宣传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新世纪的曙光”指的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来颂扬十月革命.。为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李大钊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6.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性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绝对的否定或绝对的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局限性)
八年级上历史复习提纲
复习1.材料一
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示意图
材料二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共和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尽管期间遭遇过种种挫折扣失败,但中国社会的变革,毕竟在山重水复中景随人转,迭相递进,由学习西方的军事思想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改编自华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写出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历史事件。(洋务运动)(2)洋务派在福州创办的军事工业是什么?(福州船政局)
(3)辛亥革命的厉史意义是什么?(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根据材料二,说说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目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 有什么特点?(由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呈现出层层递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特点)
2、阅读下列有关“中国近代化探索”方面的材料
材料一: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二: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材料三:见右图。请回答:
(1)材料一中“我办了一辈子事”是指李鸿章参与的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有何地位?(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2)材料二中的“三民主义”是哪一次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材料三中这份刊物的诞生标志着什么运动的兴起?(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3)回首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你有何感悟?(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也说明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斗争精神。)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
材料二 福州船政局 北洋军舰等
材料三 在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世之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材料四 2008年5月26日,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27日上午拜谒了中山陵,缅怀孙中山先生。
八年级上历史复习提纲
材料五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洋务运动。自强和求富,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2)材料三中所提的戊戌变法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
(3)材料四中提到的孙中山先生,为什么说他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成立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以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4)根据材料五回答,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什么?(民主和科学)
(5)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推进,对此你有何启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斗争精神)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五四运动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经过:
〈1〉爆发: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主力军是北京大学生,(后期转到上海,主力军成为工人)。〈2〉发展:全国各地学生支援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3〉高潮: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来支援北京学生的斗争。(3)口号: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b“废除二十一条”;c“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等
(4)结果:取得三大初步胜利: a 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 b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 c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什么是“五四”精神:“五四”精神是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爱国主义的精神。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是追求科学、民主的精神,是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5)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关系:
〈1〉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2〉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3〉五四运动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起了重要作用,不久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时间: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2)地点:上海(嘉兴南湖的一 艘游船上)
八年级上历史复习提纲
(3)参加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4)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内容:
a.通过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b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c.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5)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的历史意义:
〈1〉标志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在一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略的命运?
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北洋政府仍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帝国主义在中国仍然享有许多特权。中国仍没有摆脱贫穷和落后,中国的综合国力仍然很弱。所以,即便是战胜国,中国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略的命运。
第11课 北伐战争
1、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
(1)时间:1924年5月(2)地点:广州黄埔。(3)人物: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4)办学宗旨: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培养军事政治人才。(5)办学原因:孙中山始终没有自己的革命军队,过去革命依靠的是会党、新军和各派军阀,这也是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他希望黄埔军校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6)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2、北伐战争:
(1)北伐目的:为了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2)北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3)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北伐先锋:叶挺独立团(4)主战场:湖南、湖北。(5)经过:
(6)结果:北伐胜利进军(北伐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7)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1〉建立黄埔军校,创建国民革命军。
〈2〉国共合作,成功有力推动北伐战争的进行。〈3〉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英勇善战,冲锋在前。
(8)国民革命失败的标志:1927年,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也是国民大革命失败的直接原因,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在4月,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它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9)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突然发动反革命政变(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反革命的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的力量。
第12课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1、南昌起义:
(1)背景: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对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进行血腥屠杀。
八年级上历史复习提纲
(2)时间:1927年8月1日。(3)领导:周恩来,贺龙,朱德等。(4)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秋收起义:(1)背景:“八七“会议后,党中央派毛泽东回湖南领导秋收起义(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2)地点:湘赣边界。
(3)经过:
(4)意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由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5)井冈山会师:1928年,朱德,陈毅率部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是中国革命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6)三湾改编树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7)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意义:
a.是中国光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b.是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得到的教训是:必须把工作重点从城市转入农村。
第十三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1、红军长征的开始:
(1)原因:博古等人的错误领导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2)出发地: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
(3)结果;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人员损失过半,革命处于生死关头,毛泽东有了一个重大决策;放弃去湘西,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强渡乌江,解放遵义。
2、遵义会议:时间:1935年1月
目的:解决博古等到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1)内容(60页):集中全力解决李德,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指挥错误,确立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意义: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长征的胜利:
(1)经过:江西瑞金——渡过湘江——强度乌江,攻占遵义,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经甘肃到达陕北吴起镇(1935年10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2)长征胜利的意义:
八年级上历史复习提纲
a,红军长征是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b.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c.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4、长征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大无畏精神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十四课 难忘九一八
1、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加剧:(1)九一八事变:???
→影响:a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三省迅速沦陷。b中国人民进入局部抗战时期。(2)伪满洲国建立。(3)华北局势危急。
(4)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后,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起抗日义勇军,中国共产党也派()在东北组织游击队,进行游击战争。(5)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2、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性质:爱国“兵谏 ”(1)背景:???
(2)目的:逼蒋联共抗日。
(3)结果“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派()从中调停,蒋介石被迫接受“ ”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3)和平解决的意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
中日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需要团结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从全国人民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评价张杨二人: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敢于“兵谏”,具有正义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千古功臣,民族英雄)
第十五课 “宁为战死鬼 不作亡国奴”
1、宁为战死鬼:(1)卢沟桥事变:
A时间:1937年7月7日,又称七七事变。
B卢沟桥战略位置:处于平汉铁路上的卢沟桥,成为北平通往南方及其他地方的唯一通道,成为中日必争之地。C事变影响:标志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
八年级上历史复习提纲
D英雄壮举: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在指挥作战中壮烈殉国。(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背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成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3)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占南京之前,为逼国民政府投降,日军发动了“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1937年12月底,日军占领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占领南京六周内,屠杀南京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2.南京大屠杀给人类怎样的启示,当今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真相的目的是什么?作为中国人应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①启示:战争残酷,应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警惕战争,争取和平;刻苦努力,保卫祖国。②目的:这种行为表明他们不但没有诚意反省战争罪恶,而且企图是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③他们这种歪曲,否定历史的行经,严重伤害了被侵略国人民的感情,不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应引起我们对军国主义复活的高度警惕。
3.列举日本的侵华罪行,最能反映日本军国主义野蛮暴行的事件是什么?(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八一三事变,南京大屠杀等。最残酷野蛮的暴行是南京大屠杀)
第十六课 血肉筑长城
1、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抗击日军的三次重要战役:
(1)平型关大捷:太原会战中,山西平型关,共产党领导的,由林彪指挥 八路军一一五师——是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2)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中,山东台儿庄,国民党领导,由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的最重大的胜利。(3)百团大战:指挥-彭德怀,共产党领导
A原因:为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增强抗日根据地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B简单经过: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军猛烈攻击,取得辉煌的战绩。
C意义;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2、中共“七大”的召开:
(1)主要内容: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明确抗战胜利后中国走向何处等问题,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③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八年级上历史复习提纲
(2)意义: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3、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八年抗战取得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的怀抱。
★抗战胜利的原因: A 国共两党的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华民族实行团结抗战。
B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中国共产党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对抗战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
C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对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方针,牵制日军起了作用。
D中国人民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国际上反法西斯国家的援助。E 得到了爱国华侨和国际友人的大力援助。★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A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扭转了屡战屡败的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B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牵制了日军大部分陆军和大量空军,使其不能北攻苏联,又大大减轻了太平洋战场美英的压力,有力的配合和援助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以,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十七课 内战烽火
1、重庆谈判:
(1)蒋介石邀请毛泽东重庆谈判的目的:A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B为了欺骗人民。(2)毛泽东谈判的目的:A为了争取国内和平。B也为了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3)谈判的结果:国共双方签定了《双十协定》,又称《会谈纪要》。
2、转战陕北:1947年,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中共中央在毛泽东,周恩来领导下,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贺龙指挥西北人民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取得了清化砭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
3、挺进大别山:刘邓大军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意义:
A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B严重的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
第十八课 战略大决战
1.三大战役
(1)辽沈战役:林彪,罗荣桓率东北人民解放军,首先占锦州,截断敌人向关内的退路。
八年级上历史复习提纲
→作用:解放了东北全境。
(2)淮海战役: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率领华东解放军和中原解放军。→作用: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
(3)平津战役:华北和东北人民解放军合力进行平津战役。→作用: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4)三大战役的意义是什么???
2、百万雄师过大江〈渡江战役〉:
(1)意义:A埋藏了蒋家王朝。B它捍卫了国家领土和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维护了国家的统一。(2)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国民党统治的垮台。
3.毛泽东的“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这首气壮山河的诗篇反映的是________战役。4..渡江战役的时间.目的.结果.意义及影响。5..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________。6.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A中共中央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战术。B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C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杀敌。如中共的正确战略战术:首先在辽沈打响,为平津战役做准备;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淮海战役为渡江战役作铺垫。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甲午中日战争后,首先提出“实业救国”口号并创办大生纱厂的实业家是________。“实业救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2.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是________。3.简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4.简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5.课后练一练。
社会生活的变化
1________.初,西方发明了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的出现,使________。这类便捷的交通工具还极大地________。2.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出现的通讯手段是________。3.照相和电影的传入,________,________。
4.1897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和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还出现了中文报纸,其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5.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表现.结果.局限性。6.课后练一练。
八年级上历史复习提纲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一)1.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________。这条铁路于________年全线通车,它的设计和建造者是________,他为确保行车安全,克服陡坡困难,设计出________。
2.中国第一个发明制碱方法的科学家是________,他撰出的《________》,揭开了制碱的奥秘。这种制碱方法被命名为“________”。1926年,中国的“________”,闯入万国博览会,获金质奖章。
3.魏源有哪些思想主张?他编成的《海国图志》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他编写的目的是什么?他的思想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情况? 4.严复翻译了大量外国著作,以什么影响最大?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什么进步观点?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5.今天的你怎样面对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 6.课后练一练.22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二)1.清朝学校以为________教材,国家通过________选拔人才。
2.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________时期创办的________。3.提出废除科举制度,普遍兴办学校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_。
4.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是________,建立起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学程。5.从五四爱国运动开始,中华文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________成为进步文学艺术家的神圣使命。
6..给后人留下“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一警示名言的杰出画家是________,他的代表作有________,他以画________著称。7.20世纪初,为________需要,郭沫若创作了________等历史剧。
【高考历史重要知识总结】推荐阅读:
高考历史知识网络06-30
高考历史重点知识概括06-05
高考历史知识点整理07-11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重要知识总结10-16
语文的高考重要知识点总结10-01
衡水中学高考高考历史11-19
高考历史考点06-28
高考历史教案07-28
全国卷历史高考10-14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