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推荐7篇)
6.1总则
6.1.1为避免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和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的原则,制定本制度。
6.1.2事故应急救援是指对威胁人员生命或造成公司财产损失的紧急情况,所采取的一系列抢险救治工作。
6.1.3全体员工在公司发生事故时,应积极参加紧急救援工作。
6.1.4发生事故或人员伤亡,知情人必须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电话或其他通信方式,将事故情况报告部门领导;部门领导应迅速报告公司领导、安全部和设备管理部门。
6.1.5员工在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采取可能的紧急措施后撤离作业
6.1.6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各有关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赶赴现场,根据本《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东方久乐汽车安全气囊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突发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和有效办法指挥救援工作。
6.1.7事故应急救援人员,在救援过程中,必须听从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指挥,各就各位地对事故进行必要的救援工作,并注意自我保护,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和使用防护器具,避免自身伤害。
6.1.8当事故性质严重,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应向市各应急救援部门和附近生产经营单位、社区求援。
6.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参照《东方久乐汽车安全气囊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突发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中第三章《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6.3
应急救援措施
参照《东方久乐汽车安全气囊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突发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中第四章《应急救援措施》
7、特种设备事故处理制度
1为有效地做好特种设备事故的处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2特种设备事故按设备损坏程度分为爆炸事故,严重损坏事故和一般损坏事故。
2.1爆炸事故是指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在使用过程中或压力试验中,受压部件发生破坏,设备中介质蓄积的能量迅速释放,内压瞬间降至外界大气压力以及管道泄漏引发的各类爆炸事故。
2.2严重损坏事故是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结构部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损坏等导致设备停止运行而必须进行修理的事故。以及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因泄漏而引起的火灾,人员中毒以及压力管道遭到破坏的事故,也属严重损坏事故。
2.3一般损坏事故是指锅容管特在使用中轻微损坏而不需要停止运行修理,以及压力管道发生泄漏未引起其他灾害的事故。
3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事故部门应迅速向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设备部门和公司主管领导报告。如属于严重损坏事故、爆炸事故的,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的程序和内容向特种设备监察部门等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4事故发生后,发生事故的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抢救人员和防止事故扩大,并在事故现场采取加拦绳,张贴“严禁入内',“严禁破坏事故现场'标志,设人监督等措施,保护好事故现场。
5属于一般损坏事故发生后,由公司领导、安技、设备部门以及事故有关人员联合成立事故调查小组,对事故发生前设备状况,事故伤亡、设备损坏及经济损失情况,以及事故原因和性质等进行调查分析,确定事故责任,提出事故处理建议。事故调查结束后,由事故调查组填写事故调查报告书。
6属于严重损坏事故、爆炸事故,应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处理。
7发生人员伤亡事故还应执行公司《事故管理制度》。
8对造成员工伤亡事故或财产损失事故的责任人和部门,按责任的大小,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广州市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处理规定》以及公司《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度》的规定处理。由人事部门或纪律检查部门实施。
9对造成员工重大伤亡事故或重大财产损失事故且构成犯罪的责任人,交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为了尽快消除事故, 最大程度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国家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 对于可能引起群死群伤甚至导致社会灾难的生产系统必须制定相应事故应急预案。企业中一旦发生特种设备事故, 如果没有明确的救援体系, 其造成的后果将不可想象, 现就对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的一些重点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1 事故风险分析
1.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易导致发生特种设备事故:
(1) 使用非法生产特种设备的;
(2) 超过规定参数范围使用的;
(3) 缺少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 或者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失灵而继续使用的;
(4) 使用应予以报废或者经检验检测判为不合格的特种设备的;
(5) 使用有明显故障、异常情况的特种设备, 或者使用经责令改正而未予改正的特种设备的;
(6) 特种设备发生事故不予报告而继续使用的。
1.2 事故预防与预警
1.2.1 预防措施
(1) 严格遵守《特种设备安全法》, 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开展安全监督检查。
(2) 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 发现有异常情况时及时处理, 严禁带故障运行, 检查应做好详细记录, 严格按照规程和作业指导书操作设备。
(3) 定期分析在用特种设备安全状况, 制定、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 并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演练;
(4) 保证设备登记率达100%、设备定检率达到100%、隐患整治率达到100%、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1.2.2 预警行动
(1) 接到可能导致特种设备事故的信息后, 通知有关单位立即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故发生, 按照预案做好应急准备;必要时, 及时报告所在地应急办和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
(2) 各单位根据制定的各类特种设备事故救援预案采取应急措施, 做好事故救援准备。
(3) 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知识的宣传, 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
(4) 检查抢险救援的物资保障和准备工作。
2 预案主要内容
2.1 组织措施
包括应急救援机构名称、成员单位、负责人及职责分工, 应急救援机构及其相互关系。应急救援指挥部一般设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各1名及成员若干名, 对于企业来说, 总指挥由总经理担任, 应急指挥部下设专家技术组、应急工作组及抢险救援组。
(1) 专家技术组组长由企业总工程师担任, 负责为抢险救援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为救援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
(2) 应急工作组组长由企业主管安全副经理担任, 根据分工, 成立事故调查、保卫警戒、新闻报道、物资保障和善后处理五个应急工作组, 负责事故调查、治安保卫、宣传工作、物资保障和生活安置。
(3) 抢险救援组组长由企业主管特种设备副经理担任, 根据特种设备事故造成的损害程度成立各专业应急抢险队, 负责协调指挥各专业抢险队开展应急救援抢险工作。
2.2 处置程序
2.2.1 信息报送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信息应遵守逐级上报原则, 同时报所在地安全质量监督局和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 报告时间不得超过事故发生后1小时。内容主要包括特种设备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的简要情况、伤亡人数、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和已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具体情况有变化时进行续报。
2.2.2 应急指挥
若发生特种设备事故, 应根据事故及险情的性质、类别、危害程度、范围和可控情况, 提出具体意见, 立即采取响应应急措施, 向所在地应急办和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汇报, 必要时, 请求政府支持。
2.3 应急救援
(1) 事发现场工作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沿紧急疏散通道脱离现场, 不能脱离现场的, 寻找安全位置避险。
(2) 根据事故发生特种设备的类型、事发区域, 确定警戒区, 引导现场其他人员或乘客撤离警戒区。
(3) 在现场抢救伤员的过程中, 正确施救, 避免受伤人员加重伤害程度。
(4) 参加应急抢险救援的工作人员, 应当装备齐全各种安全防护用品或消防器材、绝缘工具和安全装备, 事发现场应当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
2.4 扩大应急
事故险情扩大, 企业没有能力、无法采取措施组织救援和无力控制事态时, 扩大应急, 并及时所在地应急办和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汇报, 请求支援, 必要时, 联系社会应急救援机构 (如119、120等) 。在政府机构应急救援小组进入之前, 积极组织自救。
3 事故处理措施
3.1 先期处置
(1) 发生特种设备事故, 无论级别高低、规模大小、损伤轻重, 应急救援指挥部在及时报告政府的同时, 应立即启用应急预案并组织现有力量立即开展自救, 尽快组织抢救伤员, 做好自身防护。
(2) 判定事故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危害, 采取措施, 避免发生次生伤害和事故扩大。
(3) 保护事故现场, 妥善保存现场相关物件及重要痕迹等各种物证。
3.2 现场处置
(1) 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 各单位迅速开展现场处置和救援工作, 及时判明事件的性质和危害程度。
(2) 封锁事故现场, 严禁一切无关人员、车辆、物品进入事故危险区域, 开辟应急救援人员、车辆及物资进出的安全通道, 维持事故现场的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
(3) 根据发生事故的特种设备的技术、结构和工艺特性以及发生事故的类型, 迅速开展必要的技术检验、监测工作, 确认危险物资的类型和特性, 制定抢险救援的技术方案, 采取特定安全技术措施, 及时控制事故扩大, 消除事故危害和影响, 尽可能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4) 根据事故的类别、规模和危害程度, 设立现场救援的安全工作区域, 及时、科学、有序地抢救受害人员或安全转移, 最大可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3 各类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1) 特种设备事故导致火灾时, 按照企业相关火灾预案执行。
(2) 发生电梯困人后应第一时间申报故障, 并安排人员立即赶赴现场, 安抚被困人员, 并告知被困人员不得擅自扒门, 等待专业人员救援, 以防救援困难增大。
(3) 起重设备在作业中易发生触电、倾覆、履带吊的坠杆事故以及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 应在事故现场危险区、缓冲区设立警戒线, 封锁交通道口, 禁止无关车辆通行, 禁止一切无关人员进入。
(4)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发生爆炸事故后, 为防止事故扩大, 锅炉的燃烧剩余应用水熄灭,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所有阀门应迅速关闭或采取堵漏;对可燃气体和油类应用沙石或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器进行灭火, 同时设置隔离带以防火灾事故蔓延;对受伤人员立即实行现场救护, 伤势严重的立即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4 事故后期处置
1) 事故危害得到控制、受伤人员得到救治、死亡人员移离现场、现场清消无次生事故隐患时为现场已恢复。
2) 应对受害、伤亡人员及家属的安抚、抚恤、理赔、补偿并按有关规定执行;发生事故的特种设备, 必须经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严重损毁、无维修价值的, 应当予以报废。
3) 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发生后, 在进行救援的同时, 现场指挥部立即开展事故调查, 根据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破坏程度, 进行事故调查分析, 提出处理意见, 并及时向上级相关部门报告。
摘要:经统计, 2012年全国共发生各类特种设备事故228起, 死亡292人, 受伤354人, 近几年特种设备事故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但我国特种设备事故率是工业发达国家的4至6倍, 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对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中一些重点问题进行简单地探讨, 目的是为了确保应急预案制定的实用性, 更好地运用于实际, 从而起到保障人生财产的安全。
【关键词】 特种设备 应急救援 机器人 前景 研究
【中图分类号】 TP2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037-02
一、 引言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内专用机动车辆[1],截至2011年底,全国在用特种设备数量729.15万台,同比增长12.58%,本年度新增103.54万台,停用83.09万台,报废16.54万台,另有各类气瓶13563.64万只,同比减少3.62%,压力管道83.68万公里,同比增长14.34%[2]。特种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机械、冶金、船舶、交通、轻工、建材等传统工业领域和航天航空等现代工业领域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特种设备事故现状
2005年至2009年间,我国年均发生特种设备事故300多起,人员伤亡近千人,经济损失巨大,有的重特大事故还造成人员群死群伤、居民大规模转移、交通干线中断、大范围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大面积环境污染等灾难性后果[3]。
近年来,典型的特种设备事故有:
1.1998年,西安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管理所400m3、储存170t液化气的球罐根部发生泄漏,造成7名消防战士和5名液化气站工作人员壮烈牺牲,32人重伤;
2.2005年,江苏淮安液氯泄漏造成29人死亡,436名村民和抢救人员中毒住院治疗,门诊留治人员1560人,10500多名村民被迫疏散转移,大量家畜(家禽)、农作物死亡和损失,已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00余万元。京沪高速公路宿迁至宝应段(约110公里)关闭20小时;
3.2007年,山东金龙化工有限公司一满载硫酸二甲酯的槽车在107国道1169公里至1174公里处时,发生泄漏,导致1人死亡,120人中毒并有两人危重;
4.2008年7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晨鸣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发生一起锅炉爆炸事故,造成2人死亡;
5.2009年6月4日6时10分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定海东路158号宁波东和金属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气瓶爆炸事故,造成3人重伤,15人轻伤。
大量的特种设备事故案例显示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已经成为社会公共安全救援重要的一环,为积极应对特种设备可能发生的重特大事故,及时、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抢险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生产、生活秩序,建立高效的特种设备移动应急救援体系是各个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亟待解决的全国性问题。
三、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现状
各省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均已建立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纵观这些预案,尽管它们都明确了人员分工、职责,也建立了操作模式,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应急救预案仍较依赖主观判断,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实用性;二是缺乏专业的事故应急救援设施及装备尤其缺乏针对特种设备的应急救援机器人,应急救援技术水平落后;三是缺乏有效的预警机制。
目前,国内数个高校或科研机构已成功研发出了针对特种设备、非煤矿山及煤矿的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指挥系统。例如,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研发出了国内首个应用于特种设备事故救援领域的“特种设备事故移动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直接促进了我国特种设备应急救援能力的提高。
四、应急救援机器人研发及应用现状
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研制军用机器人、扫雷机器人、排爆机器人和消防机器人等危险作业机器人。应急救援机器人是机器人的一个新兴发展的领域,属于危险作业机器人的一个分支,具有危险作业机器人的特点,同时还具有部分工业生产机器人的特点。
重大特种设备事故多为锅炉爆炸、大型起重机械倾覆或危化品泄漏,事故现场环境恶劣,易发生二次危害。这些事故的救援方式多需要根据事故的类型及事故现场的实际环境确定救援的方案,然而,在这些事故中,救护人员一般无法进入危险区域进行环境检测与现场勘察,而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机器人可被应用到这些应急救援领域,代替人类进入事故的现场进行摄像、检测并完成部分救援动作。
4.1 国外应急救援机器人研制现状
在国外,应急救援机器人发展迅速,技术日益成熟,部分国家产品已初步进入实用化阶段,西欧、美国及日本等世界发达国家与地区已开始装备使用。
4.2 国内应急救援机器人研制现状
国内应急救援机器人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尽管我国在应急救援机器人上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大部分还集中于煤矿、消防、道路交通等方面,应用于特种设备领域的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机器人目前还鲜有科研、技术机构开展研发。
4.3 国内机器人研究机构情况
国内目前在机器人研究上处于较领先地位的高校、科研机构主要有以下几家: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九研究院探测与控制技术研究所特种机器人技术研发中心、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智能服务机器人实验室以及东南大学远程测控与机器人技术实验室等。
4.4 国内外应急救援机器人应用案例
应急救援机器人最早投入实际使用的案例出现在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中[6],不过机器人仅起到了搜索废墟表面及浅表面生命体的作用,不能算为严格意义的应急救援。随后几年,机器人在应急救援中也主要承担搜救的角色,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11年。2011年日本福岛核危机,苦于本国没有合适的机器人参与探查和抢修,不得不依赖外部援助,2011年3月17日,提出向德国政府请求提供远程遥控机器人;美国iRobot公司为支援日本调查处理核事故,向日本提供4台用于危险地带的机器人,其中“勇士”(Warrior)和“打包”(PackBot)两款机器人在救援中大显身手,“勇士”机器人负责清理事故现场并负责拖动“打包”机器人靠近核反应堆,“打包”机器人负责对核反应堆核心外壳进行摄像并侦测核反应堆附近核泄漏情况。福岛核事故促进日本机器人产业高速发展,2012年10月,日本新能源产业开发机构开发出两款新型救灾机器人,拟在福岛第一核电站投入使用,同年11月底,日本东芝公司也发布一款四足机器人“福岛探索者”用于福岛第一核电站,以检测其放射性物质的残留影响。
五、结论
从工业机器人拉开机器人技术应用的帷幕开始,全球目前已有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家用清扫机器人等繁多的产品种类,而且还有更多行业和领域正在积极探索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多份世界有影响的趋势分析报告皆指出,机器人是未来科技的重要发展方向。
应急救援机器人在事故现场尤其是救护人员一般无法进入的危险区域成功救援的应用案例,以及特种设备事故危害性大、影响面广、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特点,将会使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及其研究人员将目光投向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机器人的研发。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3号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2] 黄杰鹏 2011年特种设备统计分析[J]. 统计与分析 2012年 第28卷第5期
[3] 陈国华,刘晖 特种机电设备安全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探讨[J].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2年 第1期
[4] 金周英,白英 我国机器人发展的政策研究报告[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2009年 第2期
[5]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救灾救援危险作业机器人技术”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 中国科学院网页 2010年7月
1、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按《火灾(爆炸)应急预案》执行,具体规定附件1。
2、发生人身伤害事故时,按《人身伤害事故应急预案》执行,具体见附件2。
3.电梯发生故障和事故时,按《电梯故障和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执行,具体见附件3 附件1:火灾(爆炸)应急预案 1.0目的
明确单位的重点消防部位,采取火灾(爆炸)预防措施,以及一旦发生火灾后,应采取的应急计划,以尽量减少因此可能给医院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及不良环境影响。2.0适用范围
适用于耒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各部门潜在火灾(爆炸)事故的应急准备和响应。3.0职责
本预案由办公室归口管理,各部门配合实施。4.0工作程序
4.1本单位重点消防防火区域:财务室、档案室、配电间、机房、化验室、仓库、供应室。4.2火灾(爆炸)预防措施
4.2.1重点消防防火区域严禁吸烟,并配备充足的消防器材,消防设备应定期检修,各部门兼职安全员应掌握基本的消防知识,熟悉消防器材配备情况及摆放位置,以便在火灾(爆炸)事故刚发生时能有效地阻止火势进一步蔓延。
4.2.2在安全检查时必须对上述重点消防防火区域重点检查。4.3火灾(爆炸)应急计划
4.3.1医院每位员工都有报告灾情、服从指挥、参加抢险救灾的义务。4.3.2医院应急指挥组织系统图和具体分工及联系电话。
4.3.3火灾发生初期,事故现场人员应积极利用消防设备开展扑救工作,并立即报告医院主管领导或医院应急领导小组。
4.3.4应急领导小组在接到火灾通知后,按分工各行其责,组织人员疏散、设备转移、联系救护的车辆和消防人员,并组织对火灾现场保卫,防止事态恶化及人为破坏。各科室除组织人员进行扑救外,应立即切断失火地点的电源。组织人员尽量转移失火区域附近的贵重设备和重要文件资料等。
4.3.5火势有可能危及医院供电系统安全时,应首先组织人员将电梯放人后切断电源,避免造成重大的影响。
4.3.6当认为火势无法控制,可能会对周围人员造成伤亡时,应立即利用广播或其它有效方式组织人员紧急疏散,现场人员在紧急疏散时,必需听从指挥,按指定的线路有序撤离。疏 散人员迅速在空地集合,并由各部门负责人清点人数。如发现少人,应立即报告院长进行搜救。
4.3.7应急领导小组应根据火势情况决定是否派专人报警。报警人员应拨打“119”火警并 留在门卫处等消防部门到达后指引至失火处。报警时须说明火灾发生的地点、燃烧的介质、火势的大小等情况,便于消防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
4.3.8护理部负责准备紧急救护用品,如急救箱、担架等,以便在有人员受伤时及时进行伤口处理,防止感染。如伤情严重,应及时送外科救治或拨打“120”报警并负责指引。如火灾(爆炸)是由压力容器引起,则由办公室负责与质监、安监部门联系,协助查明事故原因。4.3.9在火灾扑灭后,院长负责组织进行善后工作,尽可能将火灾损失控制在最小化。由专职安全员负责组织进行事故调查,形成调查报告交院长审核后交档案室存档。
4.3.10火灾应急预案由办公室负责组织每年至少应进行一次演习,以验证其有效性,并将演习的有关情况记录入“应急预案演习与评审记录表”。
4.3.11在火灾发生后,或经过火灾应急预案演习后,办公室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对火灾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并将评审结果记录入“应急预案演习与评审记录表”。必要时,应根据评审结果对应急预案进行修改。附件2人身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1.0目的
为规范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后的处理和控制,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和重复,特制定本预案。2.0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医院范围内人身伤害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包括特种设备出现异常所引发的人身伤害事故。3.0职责
本预案由办公室归口管理,各有关部门配合实施。4.0工作程序
4.1任何员工发现周围有人员受伤时,都有义务迅速将伤情、所处位置上报上级领导,并积极进行现场救护。
4.2医院应急指挥组织系统图和具体分工及联系电话,见附件。4.3办公室和各科室应配备常见急救药物,以备不时之需。4.4常见人身伤害的紧急处理措施 4.4.1当身体某部位割伤出血时:
出血时,流出的血液量看起来比实际多,不要慌张,先要确定出血的部位。要说些鼓励 的话使其镇静,因为惊慌会加快心跳,出血就会更多。如果是小的割伤,用干净的布或洗过的手直接压迫受伤部位,一般就可以止住流血。如果血还止不住时,就要压迫止血点(对止血很有效的部位)。即压住比伤口距离心脏更近部位的动脉(止血点),这种方法叫做止血点压迫法。即使血止住了,也不要解下绷带,要尽快送医院治疗。
4.4.2腰扭伤的紧急处理措施:
弯腰想要拿东西时,腰发生剧烈的疼痛,身体不能动弹,可能就是腰扭伤了。由于突然剧烈疼痛,可以认为是由于腰部肌肉拉伤或腰椎扭伤引起的。椎间盘突出也是腰痛的起因。4.4.2.1剧烈疼痛时,越动就会越疼,可暂时保持一种疼痛较轻的姿势。保持1~2个小时疼痛就会缓和,然后再找到一个更加舒服的姿势休息。
4.4.2.2疼痛少的姿势虽然没有一定的形式,但是选择舒服且能持续较长时间的姿势更好。通常是仰卧,可在膝下放入坐垫等平躺静养。侧着躺时,象虾一样膝盖弯曲的姿势有时也很舒服。褥子要硬一些。
4.4.2.3由于疼痛是突然发作的,用冷湿布敷腰多数情况下也很有效果。不要急于治疗,保持静卧的姿势更重要些。
4.4.2.4如果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姿势,疼痛都持续不断,且十分剧烈,要到外科治疗。下肢麻木时,也要及时救治。
4.4.2.5采取静养时,如果疼痛稍微减轻些,可用宽的白布缠住腰部,这样可便于坐、站或是走动。等到了能够走动时,要到外科接受治疗。
4.4.3一旦在触电、窒息等情况下,发现伤者呼吸暂时停止,首先应切断电源、开窗换气,然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具体方法为:
病人仰卧,松解衣领衣服,清除病人口鼻中分泌物和污泥、假牙等,必要时将舌拉出来以免舌根后坠阻塞呼吸道。将病人头部后仰,使呼吸道伸展,救护人员将口紧贴病人的口(最好隔一纱布),另一手捏紧病人鼻孔以免漏气,术者深吸一口气,向病人口内均匀吹气,使病人胸部能随吹气鼓起16-18次、如果病人牙关紧闭,无法进行口对口呼吸,可以用口对鼻呼吸法(将病人口唇紧闭)。直到病人自动呼吸恢复为止。
人工呼吸注意要点: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松解衣服,防止用力过猛。如有胸肋骨骨折或其他情况不宜做人工呼吸时,应立即采取其他急救措施。如果呼吸心跳均停止时,应同时进行心脏按压术。
在未得到专业医生确认的情况下,不能轻易放弃救援行动。
4.4.4当被热水烫伤时,冷却是最重要的,轻度烫伤,也需冷却几分钟,严重烫伤时要冷却 30分钟。在充分冷却后,用干净的布包好伤处并接受治疗。在医生诊断前,不准涂抹任何药膏,因为可能引起细菌感染。戒指和眼镜必须及时取下。为使患部不留下痕迹,不要自己碰破水泡等,要按医生的要求做。
4.5伤势较重时,相关部门应及时安排车辆和医务人员,确保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4.6由特种设备管理责任人对人身伤害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填写《人身伤害事故报告单》报院长,审核完毕交档案室存档。
4.7本预案中涉及的救护用品和救护知识,由医务科负责准备和培训。
4.8人身伤害事故应急演习可与自然灾害和火灾应急演习结合进行,由办公室负责组织,以验证其有效性,并将其有关情况记录入“应急预案演习和评审记录表”。
4.9在人身伤害事故发生后,或应急预案演习后,办公室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对人身伤害事故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并将评审结果记录入“应急预案演习和评审记录表”。必要时,应根据评审结果对应急预案进行修改完善。附件3电梯故障和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1.0目的
为规范电梯发生故障和事故后的处理和控制,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和重复,特制定本预案。2.0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医院电梯发生故障和事故后的应急处理。3.0职责
本预案由办公室归口管理,各部门配合实施。4.0工作程序
4.1任何员工发现电梯发生故障和事故后,都有义务迅速将情况上报管理部门。4.2医院应急指挥组织系统图和具体分工及联系电话。4.4常见故障和事故的紧急处理措施
4.4.电梯困人救援操作规程:电梯管理员或援救人员与被困人员取得联系,使其保持镇静,等待救援,被困人员不可将身体任何部位伸出轿厢外;准确判断轿厢位置,保证层轿门可靠关闭;由培训合格的专业人员用盘车的方法将轿厢移到平层区域,用三角钥匙打开层门、轿门,疏散乘客;关闭层轿门,并检查紧急开锁装置是否可靠复位,防止开锁后层门未 能有效的重新锁上,然后填写故障和援救记录并存档,通知电梯维护保养单位进行处理。4.1.2 大楼发生火灾时禁止搭乘电梯逃生。一楼人员应立即按动“消防开关”,使电梯进入消防运行状态,当电梯到达基站后疏导乘客迅速离开轿厢。若是轿厢内失火时,应设法使轿厢就近到达层站尽快撤离,电梯管理人员应立即到机房切断电梯电源后采用电器灭火器灭火。火灾发生后,应请电梯维修人员严格检查或修理后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重新投入运行。
4.1.3 发生地震时禁止搭乘电梯逃生。应设法使电梯就近到达层站尽快撤离乘客,电梯管理人员应立即切断电梯电源。地震停止后,应请电梯维修人员严格检查或修理后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重新投入运行。
4.1.4 电梯井道内进水时,电梯管理人员一般应将电梯开至高于进水的楼层后立即切断电梯电源;如水已经将轿厢淋湿,无论何层应立即停用电梯,且切断电梯电源。然后组织人员堵住水源。水灾过后,应请电梯维修人员严格检查或修理后经检验合格方可重新投入运行。
4.2电梯故障应急演习可与自然灾害和火灾应急演习结合进行,由办公室负责组织,以验证其有效性,并将其有关情况记录入“应急预案演习和评审记录表”。
目的:
为有效预防本公司范围内特种设备事故、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特种设备事故,及时控制和消除事故发展,协助开展事故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组织机构及职责:
项目部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领导小组 组
长: 王冬 副组长: 刘亮
组
员:杨帆、王磊、李建华、刘明亮、张涵、田赛、梁学礼、周广仟 应急办公室:以上岗位人员变动后,新补到岗人员履行相应职责。
一、突发危机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职责:
组织制订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负责人员、资源配备,应急队伍的调动;确定现场指挥人员;落实事故状态下设立的应急小组等内部机构的工作职责及各级人员的职责;成立特种设备一般事故调查组;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1.应急处置指挥部的设置
突发危机事件一旦发生,即在项目部重大突发危机事件处置领导小组基础上自动生成突发危机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全权负责应急援救工作,事故项目领导参加应急指挥部。
指挥部设在生产管理部电话:
突发危机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职责: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全面负责突发危机事件的应急处理,组织、协调、控制应急处置的全过程。
应急指挥部下设三个应急小组:(1)现场指挥小组:组长、副组长
成员:现场生产、理货、安全等管理人员。
主要职责:负责组织应急处置的现场指挥工作,组织对现场应急处置全过程、全方位的总体指挥、运作、收尾、总结等工作。负责向应急处置指挥部及时汇报现场信息,制定现场抢险方案,报指挥部批准后,组织实施,并具有现场临时处置权力。
(2)应急协调小组:组长、副组长
成员:由现场其他管理人员和出险机组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责:调动项目部内外部资源,实施应急过程的总体协调工作。具体负责突发危机事件的信息收集、处理,抢险方案的制定和组织实施,组织应急处置物资、装备、抢险队伍、消防、医疗、后勤保障等及时到位,负责与上级部门的联络,向应急处置指挥部汇报情况。
(3)状态控制小组 组长:出险主要负责人
成员:理货组、安全、保卫等相关专业负责人组成。
主要职责:负责突发危机事件的前期状态控制工作,在第一时间对应急现场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及预防措施,及时向应急协调小组汇报现场状况,在现场指挥小组赶赴现场后协助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2、物流部各部门实施应急处置时的主要职责
(1)办公室:负责应急预案处置方案的制定和论证工作;负责提供应急处理时所需相关的技术建议和事故险情处理方案的设计和技术指导;负责应急物资的组织、储备及管理工作;调动项目部内部资源,负责应急过程中应急物资的供应及保障;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负责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负责向应急处置指挥部汇报情况,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理工作;组织事故调查,参与事故处理;负责向地方政府、上级汇报和向相关单位通报事故情况,组织收集有关资料。
(2)质量技术安全部:负责组织应急现场及周围区域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环境污染调查和处理;参与应急预案处理方案的制定和论证工作;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工作;负责指导应急处理过程中的各类安全管理、监护监控,应急物资监督管理;组织事故调查,参与事故处理。
(3)安全员:负责应急处理中消防队伍、器材、设施管理;负责组织应急现场的警戒、设置警戒线、灭火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人员疏散、治安保卫、道路管制及车辆指挥工作;负责消防物资及消防队伍的调动;负责组织火灾、爆炸、化学危险品、放射物品等事故调查,与地方公安部门协调处理事故。组织安排参与抢险处置工作。
(4)维修组:负责应急物资的组织、储备及管理工作;负责应急过程中应急物资的供应及保障。
(5)后勤:负责重大群伤群亡、中毒、突发疫情处理方案的制定,组织医疗卫生力量现场控制事态的扩大及蔓延,组织、协调地方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受伤人员的就近抢救,收集、汇报伤员救治情况。
二、事故应急预案启动程序 1.事故险情由项目应急领导小组决定是否启动事故应急预案,由组长签发启动令(组长不在时,按照职能替代原则执行)。
2.事故险情报警程序:
发生突发危机事件后,第一发现人应按照以下程序报警:(1)项目现场人员第一时间报警程序:
涉及三级以上火灾、爆炸、危险品泄漏、中毒、群伤群死事件报分公司应急领导小组负责人,外部报警电话:110、119、120(2)项目现场人员第二时间报警程序:本项目现场负责人。(3)项目部第一时间汇报程序:项目负责人(运营总监)
三、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突发特种设备事故的培训和演练
1、物流部安全员负责主持、组织全机关每年进行一次按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模拟演练。各组员按其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完成演练,演练结束后由组长组织对“应急响应”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必要时对“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调整或更新。演练、评价和更新的记录应予以保持
2、办公室部负责对相关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培训。
3、应急物资的准备、维护、保养
4、应急物资的准备:简易单架、跌达损伤药品、包扎纱布。
5、各种应急物资要配备齐全并加强日常管理。
四、应急响应
突发危机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立即成立现场险情应急指挥、险情应急协调、险情应急状态控制等三个小组。险情应急协调小组立即通知各应急部门、物流部进入应急状态,并按照掌握的现场资料制定应急组织方案报请应急处置指挥部批准,协调各类应急资源赶赴现场,通知出险相邻单位做好应急援救准备。
应急状态启动后,现场指挥小组立即出发赶赴现场。现场指挥小组到达现场后,立即分为三个组开展工作:
险情控制组:由现场指挥小组组长任组长,状态控制小组并入险情控制组,组织开展险情控制工作。负责危险区无关人员撤离、伤员抢救、警戒线设立、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上报和实施,组织实施控制方案,组织应急抢险处置行动,采取应急措施,并防止处置过程中事态的进一步扩大,负责险情排除后的应急现场清理;并负责向指挥部汇报现场处置进展情况。险情处置组:由现场指挥小组组长指定组长,与相关部门和出险项目组成险情处置组,在险情控制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险情处置组应从物资供应、交通运输、医疗救护、通讯、消防、抢险突击队等六个方面组织现场处置。
后勤保障组:由现场指挥小组组长指定组长,与相关部门和出险项目行政主管领导组成后勤保障组,在险情控制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物资调动和外协单位的紧急情况介绍、请求(要求)以及现场引导、受难者安置、生产及生活恢复等工作。
各应急小组要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汇报应急处置协调小组安排任务的进展状况。
五、事态监控与评估
根据发生事故的特种设备的技术特性、结构和工艺特点以及所发生事故的类别,迅速展开必要的技术检验、检测工作,确认危险物质的类型和特点,制定抢险救援技术方案,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故地扩大,消除事故危害和影响并防止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
六、公共关系
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协调公共关系,及时、主动、准确地把事故信息上报市质监局和政府。
七、事故调查 1事故调查
公司安全管理办公室、设备保全处会同市质监局、政府有关部门成立事故调查组,负责特种设备一般事故的调查。
2事故调查主要内容
调查事故发生前设备状况;查明事故经过、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现场破坏以及经济损失情况(包括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分析事故原因(必要时应当进行技术鉴定);认定事故的性质和相关人员的责任;提出对事故有关责任人员的处理建议;确定事故隐患是否消除;提出防范类似事故发生和整改措施的建议。
八、附则
更多0
分享本页将有机会获得最新IPAD2及其它奖品.一、制定目的为了正确、迅速和有效地处置部门特种设备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有条不紊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真正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制订本预案。
二、特种设备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我公司特种设备有:客梯2台、货梯2台、扶手电梯10台,配电房。
三、应急机构
成立部门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各项工作的落实,组织、协调、指挥本公司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响应、结束、善后处置等各项工作的落实,组建本公司应急队伍,并进行培训和演练等。
组
长:梁桂凤(总经理)
副组长:尹道阳(副总经理)、王建华(事务部主任)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
四、预警机制
1、事务部对在用特种设备要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对在用特种设备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
2、事务部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
3、事务部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检验检测机构接到定期检验要求后,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及时进行检验。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4、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事务部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5、事务部应当将电梯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置于易于为乘客注意的显著位置。
6、事务部在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自行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时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及时处理。
7、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8、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9、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管理人员和部门有关负责人报告。
10、特种设备的管理人员应当对特种设备使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的应当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部门有关负责人。
11、事务部要定期或不定期对部门的特种设备和安全、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安全、可靠、稳定运行和设施功能齐全有效。及时了解职工的思想状况和发现部门存在的安全隐患,组织力量或协调相关部门采取各种措施,把公司的不稳定因素和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五、应急措施
1、自动扶梯:如自动扶梯突然停车,在场员工应查看有无顾客摔伤,如有则按意外伤害方法处置,同时通知电梯维修员恢复电梯运行,并留在现场向顾客招呼。如发现有顾客摔倒电梯衣服被卡,自动扶梯邻近柜台保安和员工应立即关闭电梯,并按意外伤害方法处置。因自动扶梯在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无专人驾驶,如出现停、卡等问题,商场巡场防损、现场值班管理员及相邻柜组营业员应及时通知电梯维修人员处理。
2、当电梯运行中突然停车时:
当电梯运行中突然停车,轿箱处于平层区域时,操作员应将安全开关断开,用人力打开轿门和层门,让乘客撤离。如轿箱处于两层楼中间时,操作员应用报警装置或电话通知电梯维修人员排除故障。如停电或故障不能及时排除时,应配合维修人员采取安全保护措施,组织乘客安全撤离。维修员在机房盘车时应由两人以上严格安紧急盘车操作程序进行。电梯维修将轿箱盘至平层上下50cm区域后,用层外钥匙打开层轿门,让乘客安全撤离。
3、当电梯安全钳动作时
如遇电梯安全钳动作,操作员应用报警装置或电话通知电梯维修人员,看是否可用慢速将电梯向上开至就近层站,撤离乘客后检修。如无法向上开,且用手轮也无法移动轿箱时,操作员应首先将安全开关断开,如在平层区域时,用人力打开轿门和层门,让乘客撤离。如不在平层区域,则打开安全窗,由电梯维修人员打开相应的层门,采取安全保护措施,组织乘客安全撤离。
4、当电梯发生严重的冲顶和蹬底时
如电梯因某些原因失去控制或发生超速而无法控制,虽经打下安全开关或急停按钮亦无法停止时,司机应保持镇静并稳定乘客情绪。不允许有打开轿厢门、安全窗、安全门而跳出轿厢的任何企图。司机应提醒大家扶住轿壁,提起脚跟,膝盖弯曲以减少轿厢冲顶或撞底的冲击力对人体的影响,这时各安全装置将自动发生作用使轿箱停止,由于电梯曳引的特点,轿厢或对重压缩缓冲器后轿厢就不可能继续运行,这时司机可以采取措施或通知指挥部或电梯维修人员协助撤出人员。
5、当电梯发生自燃时
如果遇到电梯电气设施发生燃烧,除立即报告防损、电工、电梯工前来抢救外,同时应尽可能切断有关电源,在未切断有关电源之前,应用安全通道上的灭火机进行扑灭,切忌用水及一般泡沫灭火机灭火。
6、当电梯发生火灾时
电梯发生火灾时,根据火灾轻重程度不同,对可作消防员专用的电梯,用消防功能将乘客运到安全层站。对不是消防专用的电梯,司机应尽快将乘客送达安全层站,把各厅门关闭,切断电源,以防火势蔓延到其它楼层。
六、应急响应
1、公司引导全体员工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中,职工发现安全隐患和事故时,个人能够采取措施的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并立即逐级上报。
2、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接到安全隐患和事故信息后。其成员必须立即到达现场,组织和指挥应急行动。
3、在本公司不能处理安全隐患和事故的条件下,必须立即把安全隐患和事故信息上报上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组织,进入公司应急响应程序。
4、公司上报上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组织的预警报告要做到迅速、准确,报告内容要客观真实,不得主观臆断。
5、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必须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检测与后果评估工作。在特大事故抢险救灾过程中,公司应急领导小组要及时介入,认真做好死、伤者家属的安抚、赔偿及其他善后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6、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公司应急领导小组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总结,认真吸取教训,及时进行整改。
7、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对在处置安全事故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引发安全事故负有重要责任的人员,在处置过程中玩忽职守、贻误时机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七、应急保障
1、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对公司按照规定配备应急消防、安全防范等设备、器材要加强管理和维护,确保器材配置合理有效。
2、公司应急领导小组要加强公司内部应急队伍的建设,组织培训和演练,提高公司内部应急队伍的素质。
八、后期处理
1、公司要配合部门积极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置工作,要努力协调资金、物资,做好事故后的人员安置以及灾后重建工作。
2、对事故中的伤亡人员,公司要配合部门主动与当地政府、劳动部门等有关单位协商,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做出补偿。
一规范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特点
预案是在搜集相关信息、分析其后果以及应急能力的基础上, 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而提前制定的计划。一个好的预案可以使救援行动事半功倍, 而一个不科学的预案则可能导致行动的失败。规范的、科学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应该具有以下特点[1];
(一) 科学性: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必须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
(二) 全面性:
应包括所有潜在的突发事件, 即使是发生概率很低的突发事件, 应涉及突发公共事件处理的所有利益关系者, 应跨越突发事件管理的整个过程, 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
(三) 简洁性:
语言简洁, 容易理解。
(四) 详尽性: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内容应尽量具体, 各项职责应具体到“谁来做、做什么、如何做”的程度。
(五) 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出巨大作用, 是编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关键。
(六) 预案与其他计划类文种不同的特点:
具体任务明确, 内容详细系统, 措施行之有效。
上述预案的特点也可以笼统归纳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预见性、应急性、系统性、可操作性。
二突发事件预案制定的基本原则
近几年, 国内许多政府机构相继制定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体现了各级政府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充分重视。这些预案的制定成功借鉴了国外制订应急预案的一些经验, 总结了以往一些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和教训, 具有明显的可行性与创新性。消防部队也根据其自身职责, 制定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但是一些应急预案还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例如关于在法律、法规层面上对应急预案的重要性与强制性的说明、机构与部门内处理危机的组织体系构成、应对突发事件的专门人员的培训及其相应职责的规定等。这些问题的存在, 会造成消防部队在按预案进行行动时困难重重。为使应急救援行动能顺利开展, 消防部队在制定预案时应严格遵守以下原则:
(一) 立法原则
所谓立法原则是指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需要通过立法的形式来确定其重要性和强制性, 对于没有立法权的公共组织也要将本组织的应急预案制度化, 使其融入组织的发展战略之中, 这也是应急预案所具有的战略性、系统性、长期性、强制性的要求。
重特大的突发事件是影响全局和社会公众根本利益的严重事件, 直接影响政府施政目标的实现, 涉及社会范围的根本利益, 所以应该从战略高度看待应急预案的制定;区域性应急预案是影响该地方社会的统一行为, 应该由政府权威部门出面组织制定区域总体应急预案, 并要求所有涉及社会公众利益或对社会整体有影响的部门、机构、组织、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企业根据地方政府总体预案的要求制定各自的子预案。这一点也需要以立法形式做出规定, 以期构成有效的上下呼应层层落实的区域性应急预案系统, 这是应急预案系统性的体现;社会中非稳定因素的存在是一个长期的现象, 自然灾害、技术事故又具有多发性和长期性, 这决定了制定与修改应急预案是政府机构与公共组织的长期行为, 不是一时一事的临时措施, 必须保证其长期有效性, 所以应该以立法形式做出规定[2]。
消防部队是社会应急救援的主力军, 也是预案的具体实施者, 因此, 消防部队制定的预案应当作为应急预案的主体。消防部队没有立法权力, 为保证制定的预案具有战略性、系统性、长期性、强制性, 在制定预案后, 要联系政府机构或公共组织, 应将其融入法律体系或基本组织制度当中。具体来说, 公安部部消防局制定的全国性应急预案可提交全国人大进行立法, 各省总队制定的省级应急预案可提交省级人大进行立法, 支队或大队制定的本区域应急预案可提交当地人大进行立法, 或以政府令的形式进行颁布。
(二) 建立统一应急反应系统和设立统一指挥中心的原则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要对处理突发事件的组织机构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 建立统一的突发事件应对系统与指挥中心, 以统一指挥应急管理的全过程。这样可以保证应急反应系统的高效协同与快速反应。
突发事件具有紧急性和突发性, 面临巨大的时间压力是应急决策的主要特征之一。这就要求高度的集中指挥, 以便实现快速反应。危机的处理越早越好, 防止危机的扩散和升级, 减少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单一的组织结构避免了浪费在多系统指挥的各个指挥系统之间横向沟通协调的时间, 能够快速有效地做出反应。
突发事件的应对需要调用大量的资源, 而资源的绝对匮乏是应急决策面临的又一主要特征。这也要求消防部门在制定预案时必须强化统一指挥原则, 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统一指挥资源的调动, 避免不同部门或局部之间争夺资源的冲突和局部过激反应造成资源使用的浪费。为了有条不紊地解决突发事件, 就要从全局的层面上抓住关键环节, 并分清轻重缓急, 避免分散指挥可能造成的各自为中心、只见局部不顾全局的局面, 从而可以集中优势资源抓住关键环节、解决最紧急的问题。应急状态下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统一指挥的组织机构来协调和决策。统一的指挥系统针对突发事件具有全权决策的权力, 通过明确划分权利与责任, 规定不同组织层次和部门、岗位其相应的工作与职责, 有于分工明确、责权到位, 有利于事件的处理环环相扣, 流程顺畅, 同时也避免了出题时相互推诿, 逃避责任。
(三) 突发事件分级原则
不同的突发事件需要采取不同方式的处置办法和反应度, 同时也需要由不同层级、类型的指挥机构来统一指挥和为其设定相应的动员权, 这些都应该在消防应急预案中做出明确的界定, 这种界定的方法就是在预案中对突发事件进行分级。突发事件有不同的分级方式, 笔者认为, 可根据事件的种类和危险性进行分级, 也可按照需要实现的目标的不同进行分级。
第一种分级方式, 消防部队可按照辖区内的重大危险源种类和危险性分级, 重大危险源主要分为危险化学品、建筑堆垛、交通运输、其他 (包括地震、水灾、台风、泥石流等) 。通过对本辖区范围内重大危险源的调查, 针对重大危险源制作类型预案, 明确最大、最危险的作战对象在哪里, 以指导此类危险源的抢险救援, 在预案中要对消防部队的人员、装备、器材、药剂等做出合理的安排部署[3]。
第二种分级方式, 根据实现的目标进行分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涉及多方面利益, 应急决策就不可避免的需要在多个目标、多种利益中进行选择, 出现确保主要目标、舍弃次要目标的局面。为实现快速与准确决策, 在应急预案中需要针对可能涉及的多种利益与目标实现做出明确的序, 对政府和社会所确认的核心价值做出明确的界定, 并制定出确保核心价值的措施。在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应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这既是政工作的宗旨, 也是处理突发事件的原则。而群众利益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公众的生命安全, 所以消防部门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必须把保护公众的生命安全确立为其核心价值, 优先得到保护。在应急预案中, 要安排充足的力量确保公众生命安全。确保首要目标得带保护后, 再根据目标的序列, 依次做出力量的安排和部署。
(四) 建立专业化的应急队伍和适度动员原则
范围较大的危机常常需要动员部分相关公众撤离、配合与参与, 而且在应对大规模灾害、技术事故时, 消防部门通常也需要在紧急状态下动员与征用部分民间的设备、物质资源。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型与危害确定适度的动员范围、时机和程度也是突发事件应对预案所要涉及的内容。这些就构成了应急预案的专业化与适时、适度动员的原则。
突发事件发生的情景多种多样, 作为处理突发事件的专门队伍, 消防部门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 清楚处理危机时所肩负的责任, 通过专门的培训和演习累积处置危机的经验, 能够在真正的危机到来之时应付自如。建立专业化应急队伍并非一定全都是设立专职化队伍, 而是以消防为主体, 在城市的治安、交通、急救、工程抢险等职能队伍的基础上结合民兵、志愿者组织的配合, 在他们平时的业务职能上增加应对危机事件的职责, 并加以培训和演练而成。这需要应急预案明确相关队伍的职责和制定培训演练的标准。
突发事件的性质、涉及的范围以及影响和危害的程度决定了在某些情况下应对突发事件必须动员社会公众的配合、参与和征用民间资源。结合应急预案分级原则所界定的危机等级, 何种情况下应该动员部分公众, 何种情况下可以征用民间资源, 要根据政府组织和当地社会的实际情况在应急预案中事先设定。
三应急预案的落实与完善
(一) 应急预案之间的相互衔接
由于我国原来所制定和发布的各项应急预案部门色彩浓厚, 随着我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建立, 不同预案之间势必存在一些不协调甚至相互矛盾的地方。一方面, 已经制订修订的各部门应急预案之间、各专项预案之间、部门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之间都需要进行协调, 特别是要加强主管部门与配合部门之间的协调和衔接。另一方面, 相关法律需要修改, 一些新法律急需出台。在应急预案编制中, 出现了现有法律不完善或没有法律的问题, 一些预案暂时代替了法律的空白。消防部门在制定预案时一定要注意上述问题, 加强沟通, 做好预案之间的相互衔接。
(二) 各地区、各部门之间协调与平衡
当前, 我国各地区、各部门之间在预案的编制、执行和管理方面很不协调与平衡, 工作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 由于存在更多的风险和隐患, 因此特别需要加强应急管理和编制预案。为此, 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建设下一步一定要完善各类应急预案, 从而最终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案体系。
(三) 预案的执行和管理
应急预案不是万能的, 应急管理也不能以不变的预案应万变的突发事件, 因此, 需要加强应急预案的指导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应急规划及预案只能适用特定的情境, 不能随意普适化, 此外, 规划及预案本身并不能自动发挥作用, 要受其制定水平和执行能力高低的影响。为此, 应急预案需要在实践中落实, 在实践中检验, 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一方面, 要在平时做好培训、演练、队伍建设、宣传教育和应急信息平台、指挥平台建设等准备工作, 不断提高消防指挥和救援人员应急管理水平和专业技能, 提高预案的执行力。另一方面, 抓好以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为主要内容的面向全社会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不断增强公众的突发事件防范意识和应急管理技能。
摘要:现在阶段, 消防部队承担着越来越重的灭火和应急救援任务, 为了能更好地履行职责, 需要提前制定预案。本文借鉴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基础理论, 结合消防部队实际, 对消防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原则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消防,应急救援预案,原则
参考文献
[1]记雷, 池宏.突发事件应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卢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推荐阅读:
特种设备重大事故应急预案06-05
福山小学特种设备安全应急预案06-14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措施10-10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06-10
特种设备复查制度07-25
质量工作特种设备07-27
特种设备培训材料09-12
特种设备安全培训10-24
特种设备告知书10-26
特种设备自检自查报告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