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茶叶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发展

2024-10-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福建茶叶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发展(精选7篇)

福建茶叶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发展 篇1

摘要

一、福建茶叶的地位

二、福建茶叶生产规模

三、福建茶叶产品结构

四、福建茶叶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一)进出口概况

(二)国际市场价格

五、福建茶叶出口贸易发展分析

(一)优势

(二)劣势

(三)机遇

(四)挑战

六、福建茶叶出口贸易战略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摘要】我国福建是茶叶原产地,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地区,已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在中国乃至世界茶叶发展历史上,福建茶叶占据着重要地位。我国福建茶叶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积蕴闻名于世界,长期以来,茶叶是福建传统的出口创汇产品之一,其生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福建省茶叶出口也不断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当前分析福建茶叶出口贸易的现状对提高我省茶叶的国际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福建茶叶 进出口 现状 发展 战略

一、福建茶叶的地位

福建乌龙茶,原对全国茶叶的影响可谓是无关大局的,市场份额也不大。长期以来,福建茶人辛勤耕耘,勇于开拓,使得福建乌龙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茶叶流通体制改革,福建省茶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农村经济中一个举足轻重的优势产业。

二、福建茶叶的生产规模

茶区遍布全省九个地市、64个县市区成为我国最大、茶类品种最多的产茶省份。发展茶叶产业,已成为茶区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目前,全省从事与茶叶有关的生产、加工、运输、经销、机械制造、生产资料供应等行业的人员超过300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的近四分之一。

三、福建茶叶的产品结构

福建省茶类主要有乌龙茶、白茶、绿茶、红茶和花茶等,其中又以绿毛茶和乌龙茶为主。近几年来福建茶叶生产年年增长,特别是乌龙茶产量的增长更为显著。另据了解,从出口品种看,主要为乌龙茶、花茶、绿茶、红茶和普洱茶。在国际市场上,绿茶和乌龙茶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而且乌龙茶为福建省特有的茶叶品种,其他国家没有生产,因此,在国际市场上有着较大竞争优势。福建省生产的花茶也是国际市场上主要花茶来源之一。

四、福建茶叶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一)进出口概况

我国福建茶叶近几年的单位出口金额是最高的,但几年的出口量排在我国出口量排名的第二位。浙江省茶叶出口位于第一位,2012年出口量达到16.61万吨,占全国出口份额的57.39%;出口金额达到31849.1万美元,占全国比重的52.46%;福建省2012年出口金额为13868.5万美元,居第二位。出口数量为4.78万吨;茶叶出口额居前三位的还有上海。

(二)国际市场价格

从出口产品价格看,福建茶叶出口单价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福建茶叶出口价比斯里兰卡出口茶价高20%左右。20世纪80年代保持在3.0美元/kg左右,90年代受国际市场需求影响茶价稳定。2000-2002年福建茶叶出口单价在2.56美元/kg左右,高于全国2000-2002年1.37美元/kg的平均价,高于斯里兰卡2.46美元/kg平均出口单价,也高于印度以及肯尼亚。2003年福建茶叶出口价格跌入近年低谷,2004年之后经过各部门努力,福建茶叶出口单价出现恢复性增长。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与斯里兰卡、印度、肯尼亚茶叶出口单价相比,福建茶叶出口价格竞争力不占优势。

五、福建茶叶出口发展分析

(一)优势

福建茶叶贸易发展在多个方面占有主要优势。主要有第一,自然条件优越,福建地处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的结合部,土壤发育剖面好,土层深厚,水热资源等均有利于茶树生产。第二,福建茶叶茶类多、良种多、名优茶多,品种资源丰富、茶类品种齐全。第三,政策支持力度大。近年来国家加紧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各项措施上都有较大支持。第四,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居于中国东海和南海的交通要冲,是中国距东南亚、西亚、东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份之一。有便捷的航空、海运、铁路、公路交通连接,经济辐射面大。第五,市场前景广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日益增强,茶叶的保健和药用功能倍受关注。近年开发出来的罐装茶汁、瓶装茶饮料,在市场上十分畅销,并成为饮料市场的主打产品。

(二)劣势

一、品牌不响。目前,福建茶叶在品牌建设较为不足,茶叶经营缺乏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茶叶加工企业多,但规模小,品牌意识较为匮乏,不少沦为原料茶,作为全国产茶第一的福建茶叶已经开始陷入一流原料、二流技术、三流包装、四流价格的悲哀处境,福建茶叶品牌路在何方值得深思。

二、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从出口贸易情况看,福建省茶叶出口呈现了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产品结构过于单一的状况。2007年对日本、香港、东盟、欧盟和美国的出口量就达全省茶叶出口量的92.8%,其中日本是福建省最大的茶叶出口市场。近年来乌龙茶对日贸易量基本稳定在1.8万吨,约占全省茶叶出口量的80%。对日本市场依赖程度高,一旦日本市场有所变动,将会对福建省茶叶出口造成巨大冲击。因此,福建省茶叶这一出口市场集中、产品结构单一的局面承载着很大的市场风险。

(三)机遇

一方面,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中国加入WTO后,农产品贸易相对自由化,中国可以获得永久性的无条件最惠国待遇,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待遇;还有利于引进技术、利用外资,强化茶叶深加工产业,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出口。另一方面,闽台经贸合作加强。近年来,闽茶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由政府搭台,动员人力、物力将茶叶整体包装后推向市场,这有利于茶叶市场的开拓。而台湾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生产种植、茶园管理等方面具有优势。学习台湾先进的管理、营销理念,加强技术合作,加快茶产业转型升级,走精细化茶业之路,闽茶将迎来发展高峰。

(四)挑战

一方面,来自于技术性贸易壁垒。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以技术壁垒的形式,对茶叶制定苛刻的检验标准,以茶叶进口的门槛,使得我省茶叶出口受到极大冲击。茶叶检验中的农残标准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另一方面,来自于国际茶品牌对国际市场的抢占。世界茶饮料第一品牌被公认为立顿。立顿进入中国后,在为中国茶叶发展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带了巨大威胁。目前,立顿茶叶已经抢占了将近80%的市场份额。凭借其雄厚的资金、技术,人才实力,先进的营销管理方式、制度、经验,市场开拓能力,可以不断地扩大市场占有率。相比之下,福建省乃至中国都没有国际影响力较大的茶叶品牌.所以,以立顿为代表的国际强大品牌对福建省茶叶市场的拓展也造成极大威胁。

六、福建茶叶出口战略分析 第一,实施品牌战略。福建企业应该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高茶叶的质量,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名牌战略,加强茶业发展和茶叶经济效益、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的宣传,赢得国际市场上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其次要加大品牌促销,重视产品的宣传,注重品牌建设,维护品牌的信誉,扩大中国茶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此外,企业还要积极培育新的品牌,保护好已有的品牌,让所生产的茶叶产品在市场上经久不衰。另外,重视茶与文化的融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茶叶产品。

第二,积极开拓新市场,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福建省茶叶出口主销市场为日本、香港、东盟、欧盟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其中日本是福建省最大的茶叶出口市场,其次是欧美各国。不同市场对茶叶产品需求的种类、质量、安全、检验检疫标准是不同的,福建省的茶叶生产经营应该根据不同的市场实行不同的标准,实行茶叶出口多元化。茶叶出口企业要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开发合适的茶类产品,寻求适合国外市场的产品包装和销售模式,使出口市场和出口产品种类进一步多元化,降低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产品过于单一的风险。

第三,注重茶叶深加工和系列产品开发。福建茶叶出口长期以来主要以散装茶的形式出口,产品附加价值低,与中高端产品相比,缺乏有效的竞争力,市场竞争只能停留在价格这一层面上。福建省应注重茶叶深加工与系列产品开发,开发茶叶功能性成分,扩大茶叶在饮料、食品、保健、医药、化工和化妆品中的广泛应用,为茶叶发展培植新的增长点,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结论

现代化营销模式被引入福建茶叶当中来,无疑给了行业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无限的可能。因此,可以看出,中国福建茶叶的未来前景一片光明。只要福建茶叶利用自身优势,抓住外部机遇,弥补劣势与不足,分散外部风险,紧跟政府对茶叶市场的规章制度,建立品牌并优化产业结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福建的茶叶贸易必将再创新高。

参考文献

福建茶叶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发展 篇2

一、福建省茶叶生产和出口现状

1. 茶叶生产现状

一直以来, 福建茶叶年产量均居我国茶叶总产量前列。近十多年来, 福建茶叶生产一直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一方面, 茶园面积不断扩大。据统计, 2001年福建省茶叶种植面积为130.65千公顷, 2005年为155.2千公顷, 2008年为173.3千公顷, 2010年达201.2千公顷, 2012年达221.3千公顷, 2013年增至232.3千公顷 (见图1) , 占全国茶叶种植面积的9.4%, 列全国第五位。另一方面, 随着茶园面积的不断扩大, 福建茶产量也屡创新高。2001年, 全省茶叶总产量13.39万吨, 2005年为18.5万吨, 2008年达24.7万吨, 2010年达27.26万吨, 2012年达32.1万吨, 2013年增至34.70万吨 (见图1) , 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18.03%, 居全国首位。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福建茶叶品质优良, 有上百个茶叶种类, 主要有乌龙茶、绿茶、红茶和白茶等。近年来, 福建乌龙茶迅猛发展, 2006年乌龙茶产量首次超过绿茶, 达9.7万吨, 占全省茶叶总产量的48.5%;2008年, 乌龙茶产量达12.6万吨, 占全省茶叶总产量的51.4%。而到了2011年, 福建乌龙茶产量达15.7万吨, 占全省茶叶总产量的53%, 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79%。

福建省茶叶年产量虽然屡居全国第一, 但总体来说产业化水平还相对落后。目前, 福建茶叶生产企业的类型主要有家庭作坊、个体小规模经营、初具规模经营、规模化经营以及专业产业化经营[1]。茶叶企业虽然数量繁多, 但大部分企业还是停留在低层次的生产经营阶段, 缺乏一体化经营, 且多数企业不具备现代生产设备, 生产效率低, 规模普遍偏小。

2. 茶叶出口现状

福建茶叶出口品种繁多, 有乌龙茶、白茶、花茶、绿茶、红茶、普洱茶、保健茶等, 出口范围较广, 遍布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乌龙茶、白茶、花茶等种类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乌龙茶作为福建茶叶出口的主打产品, 主要出口到日本、港澳、马来西亚等国 (地区) ;花茶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白茶主要集中出口到港澳和德国;绿茶主销非洲、欧美等;红茶的主要出口市场为欧洲。

从近年来福建茶叶出口情况看, 与其巨大的茶产量相比, 茶叶出口规模相对较小。2001年以来, 福建茶叶出口量占总产量的比重一直不高。从2002年起, 出口量开始下降, 2005年之后几年出口量虽然有所回升, 但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近年来出口量一直在低位徘徊。而且, 从出口量占总产量的比重来看, 近年来福建茶叶出口比重不断下降。2001年, 福建茶叶出口量为总产量的15.24%, 到2005年降至9.04%、2006为8.7%、2007年为7.95%、2010年降至5.17%, 到了2013年, 这一比重更是降到4.32% (见表1) 。可见, 近年来福建茶叶出口形势并不乐观。

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根据2001—2014年《福建统计年鉴》和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在福建茶叶出口市场中, 欧盟与日本为两大重要市场。但是, 近年来, 欧盟与日本纷纷提高其农残检测标准并不断做出更新, 使得检测标准越发苛刻。欧盟对于茶叶农残限量标准的规定对福建茶叶出口影响最大, 不仅严格复杂而且发布频繁, 其“一年一调”, 甚至是“一年多调”的标准大大降低了福建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如表2所示, 1999年欧盟针对茶叶的农药MRL标准仅7项;2000年欧盟委员会发布指令 (2000/42/EC) , 使MRL标准跃升至108项;2008年欧盟委员会又实施新的标准 (EC149/2008) , 加上临时农残限量标准, 此限量已增加至397项, 2010年达400项[2]。2011年, 欧盟又规定对10%的进境茶叶进行农药检测, 如该批货物被抽中, 则要实施100%的抽样检测 (每一个麻袋) , 福建茶叶出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到了2013年, 欧盟规定的茶叶农残限量指标项目更是多达492项。

单位:项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茶叶分会各期数据整理。注:欧盟的农药残留限量是以欧盟指令的形式陆续发布, 官方对茶叶中最大农药残留限量没有一个完整的清单。因此, 各组织和机构从不同渠道得到的欧盟茶叶农残限量表项目数量常常不一致。

在欧盟于2006年开始实行新标准之后, 日本也于同年5月29日正式实施“肯定列表制度”, 将进口茶叶残留检测项目由71项增加到276项, 并采用“干茶法”检测, 还将设限以外的农残全部按“一律标准”即限量为0.01ppm, 并明确设限以外农残超标将视为违法[3]。而后还不断更新茶叶农残标准, 进一步提高市场准入门槛。2012年以来, 欧盟、日本相继修改可溶性农药检测及三唑磷、氟虫腈等具体农药检测标准, 进一步加剧福建茶叶出口企业经营风险, 严重影响了福建对欧盟和日本茶叶出口。另外, 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也纷纷提高茶叶农残控制标准。面临如此复杂多变的茶叶检验项目, 福建茶叶出口贸易处于极其被动的局面。

二、福建省茶叶出口频繁遭遇绿色壁垒的原因

1.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目前茶叶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 是低成本产品, 具有低成本价格优势, 容易对进口国同类产品造成冲击。由于传统贸易壁垒的作用在当今贸易自由化环境中已被逐渐削弱, 为了保护本国市场及企业, 进口国自然会设置绿色贸易壁垒, 以阻碍茶叶进口, 减少对本国企业和市场的冲击。

2. 自主创新意识不强, 缺少国际品牌

目前, 福建茶园大多规模较小, 基础设施薄弱, 生产技术相对落后, 出口产品很难达到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另外, 福建生产的茶叶仍然以散装茶叶为主, 出口到国外充当原料, 产品粗放、附加值低, 基本无自有品牌, 缺乏国际社会的认同。

3. 茶叶出口市场分布不合理

虽然福建茶叶出口国别达60多个, 但出口市场过于集中, 主销日本、欧盟、美国等地。2013年, 福建对日出口茶叶8802吨, 占同期福建省茶叶出口总量的57.8%[4]。但日本和欧盟接连实行并不断更新近乎苛刻的农残检测标准, 使福建茶叶出口频繁遭遇绿色贸易壁垒。

4. 生产标准不统一, 环保法律法规不健全

福建茶叶生产大多数还是以分散农户经营的模式进行生产, 在生产环节中缺乏协调和统一的生产标准。另外, 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 环境污染、气候恶化等问题都对茶叶生产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5. 检测体系和认证体系不完善

国内检测设备有限以及技术水平落后, 使茶叶在农残检测环节上难以跟上发达国家的步伐。另外, 福建茶叶企业通过认证的还不多, 认证过程往往需要支付大量费用, 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 降低了企业申请认证的积极性, 同时也加大了遭遇绿色壁垒的风险。

6. 缺乏有效应对措施

目前我国相关应急预警机制仍不健全, 当茶叶出口遭遇发达国家绿色壁垒时往往缺乏有力的应对措施, 发达国家正是抓住了我国这一漏洞, 从而在国际贸易中频繁使用绿色贸易壁垒对茶叶出口发难, 这也是福建茶叶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绿色贸易壁垒对福建省茶叶出口的影响

1. 积极影响

(1) 有利于提高茶叶质量, 打造无公害绿色产品。面对近乎苛刻的强制性技术检测标准, 为了保证产品能顺利出口, 保持国际市场份额, 茶叶出口企业不得不按照进口国的农残检验标准种茶、产茶, 于是便迫使茶叶生产者在生产加工各个环节严格把关, 尽力生产无公害的绿色产品, 以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从而增加市场份额, 扩大出口规模, 最终有助于促进企业和本国经济发展。

(2) 有利于提高企业环保意识,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出口贸易获得史无前例的发展,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环境日趋恶化, 生态资源遭到破坏。绿色贸易壁垒一定程度上给出口企业敲响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警钟, 无形中有利于增强茶叶出口企业的环保意识, 认识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另外, 绿色贸易壁垒还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生产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 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 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 提高生产效率。在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 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绿色贸易壁垒有利于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迫使企业加大科研投入, 在茶叶生产加工过程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接轨, 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进而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 消极影响

(1) 抑制茶叶出口规模。目前, 福建茶叶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欧盟、美国及东南亚等地。由于环保意识薄弱、生产力水平低下以及检测技术落后, 生产出来的茶叶质量难以达到发达国家标准, 从而导致茶叶出口极易受到绿色贸易壁垒影响。随着欧盟、日本双双实施新的农残检测标准, 福建茶叶出口规模受到严重抑制, 导致出口增速减缓, 国际市场份额锐减。

(2) 成本上升, 价格优势减弱。福建茶叶遭遇绿色壁垒的一大重要原因是农药的施用量超标, 为了能达到进口国的农残标准, 茶叶出口企业不得不认真进行检测检验和认证, 同时购置相关仪器设备, 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为保持利润率, 迫使出口企业提高茶叶出口价格, 从而削弱了福建茶叶的价格优势, 导致国际竞争力减弱。

(3) 国际声誉受损。福建茶叶历史悠久, 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 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认同和青睐, 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但是近年来, 由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出口茶叶实行严格甚至苛刻的技术检验标准, 使福建茶叶出口频繁遭受绿色贸易壁垒的阻碍, 严重损害了其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5]。

四、对策建议

1. 提高环保意识, 大力开发无公害绿色茶产品

农药残留是福建茶叶出口检验检疫面临的首要问题, 应着重监管茶农在茶叶生产过程中的农药施用量。除此之外, 福建茶叶还存在重金属污染等问题, 这些污染来源于大气污染、工业污染、交通运输污染以及生活污染等。因此企业必须提高环保意识, 充分认识开发无公害绿色茶产品的重要性。积极建立无污染的绿色茶叶园区, 为茶叶生产提供良好的环境。

2. 加快技术创新, 打造自主出口品牌

福建茶产业目前仍以分散经营方式为主, 规模较小, 设备落后且科技含量不高, 一体化经营水平偏低。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扶持, 鼓励企业走科技创新之路。企业则应加大科研投入, 积极开展技术创新, 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整合各个零散的茶叶生产园区和企业, 建立区域化生产基地, 实行统一、规范化管理, 推动产业结构向集约型转变。同时, 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 创建自主品牌, 改良包装方式, 提升茶叶产品的附加值, 从而提高福建茶叶的国际竞争力。

3. 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扩大对外投资规模

目前福建茶叶出口市场过于集中, 一旦遭遇来自主要出口市场的绿色壁垒, 就会对全省茶叶出口带来致命性打击。因此, 应大力开拓新兴市场, 并针对各个市场的特点开发出适合当地消费者的茶叶产品, 实现出口产品多样化。此外, 鼓励企业在国外建立跨国公司, 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 既可以学习当地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营水平, 又可以有效规避绿色壁垒, 降低检验检疫成本, 扩大茶叶出口规模。

4. 鼓励企业积极开展ISO14000和环境标志认证

农残检测是茶叶出口面临的一大关卡, 顺利通过ISO14000R认证和环境标志认证, 对茶叶出口企业意义重大。它有利于消除绿色贸易壁垒, 是出口企业进入进口国市场的通行证。通过认证还能使企业内部受益, 如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水平等。政府除了应鼓励企业积极认证外, 还应进一步完善绿色认证体系, 为企业开展认证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5.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行业协会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中介机构, 既要收集最新的国际市场信息并及时向政府反馈, 又要向企业做好信息传递工作, 充分发挥两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要协助政府对企业进行规范管理, 加强行业自律, 带动行业良性发展。当出口企业遭遇国际贸易摩擦时, 应当采取有效措施, 及时进行沟通和调解, 维护出口企业的合法权益。

6. 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体系

我国应进一步健全与环境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 对污染物的排放量进行严格规定, 对违法行为加以严惩。同时, 鼓励行业协会和企业积极参与到政策法规的制定中, 多方吸取意见。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绿色壁垒体系, 但在法律、管理制度以及技术手段等方面仍不够完善。应加快我国绿色壁垒体系建设, 在WTO框架下合法、有效地保护本国企业权益。

摘要:福建省是我国茶叶生产和出口大省, 茶产量和出口量一直居全国前列。近年来福建省茶叶出口频繁遭遇国际绿色贸易壁垒, 严重制约了茶叶出口规模, 导致企业出口成本上升, 价格优势下降。但同时也倒逼茶叶生产企业不断提高茶叶质量, 打造无公害绿色产品, 提高环保意识, 加快科技进步, 提高生产效率。为有效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 福建省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鼓励企业积极开展ISO14000和环境标志认证, 茶叶出口企业应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 大力开发无公害绿色茶产品, 加快技术创新, 打造自主出口品牌, 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 扩大对外投资规模。

关键词:绿色壁垒,茶叶,出口,福建

参考文献

[1]危赛明.福建茶叶出口现状与发展对策[J].福建茶叶, 2007 (3) :27-30.

[2][5]林斐婷.浅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福建茶叶出口的影响及对策[J].当代经济, 2013 (5) :78.

[3]余妙志, 赵捷.绿色壁垒对浙江茶叶出口的影响及对策[J].北方经济, 2008 (12) :64-65.

福建茶叶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发展 篇3

关键词:TBT 新动向 福建外贸 影响

中图分类号:F47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2-268-02

近年来,国际上TBT形式不断翻新、标准愈益苛刻,诸如知识产权调查、安全标准、环保标准和社会责任审核等,一些国家还存在滥用和随意制定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成为新的国际贸易障碍,因技术性贸易壁垒引起的贸易纠纷和争端也迅速增加。就福建省而言,TBT对全省产品出口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对省内企业造成直接冲击,有些甚至是毁灭性的影响。我们要研究TBT发展的最新趋势,分析其产生的不良后果,从而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引导和帮助企业科学应对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不断开拓国际市场。

一、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发展的新动向

1. 技术性贸易壁垒日益呈现“体系化”。新世纪开始,发达国家消费者对质量和安全的敏感,生态环境的恶化促使人们对环保、安全和卫生的要求日趋严格,借助高度灵敏的检测技术给发达国家限制商品进口提供了快捷、准确的数据,促进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贸易保护主义则助长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倾向。如美国制定的包括技术法规和政府采购细则等在内的标准就有5万多个,欧盟技术标准分为两级:一级是欧洲标准,一级是各国标准,目前这类标准有10多万项,将如此之多的技术标准作为国际贸易的标准,经常让人防不胜防。

国家不完全竞争市场具有系统性,结构严密、机制完善,决定了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呈现“体系化”。目前,发达国家已由针对单一产品采取单一措施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发展到针对大类产品设置体系化的综合技术性贸易壁垒。日本在肯定列表制度出台前,只对255种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设立了9321个限量标准,而在肯定列表制度中,仅“暂定标准”一项就涉及到734种农业化学品、51392个限量标准,分别是过去的2.8倍和5.6倍。

2. 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形式不断出现,涉及范围日益广泛。通过法律、法规和强制性认证等设限,包括安全、防恐、卫生、包装标识、信息技术、环保、社会、绿色等多种形式,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形式不断出现。除了TBT协定内容外,还包括SPS协定、TRIPS协定、GATS绿色条款等内容,以及WTO之外由国际社会签署的与环境和资源等问题有关的国际条约中与贸易有关的内容。具体形式有:不断推出提高的、高于实际安全需要的安全标准水平;制定繁琐的检验检疫和通关程序;对出口企业采取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制定高度精确的农场/生产操作规范;高度严格而复杂的检测程序和高度敏感的检测手段;在包装和标签上提出更高的要求;严格复杂的合格评定程序和质量认证制度等等。

技术性贸易壁垒从影响个别产品转向整个行业,从个别国家扩展到全球。在WTO新一轮谈判中,贸易和环境、贸易便利化、知识产权保护、农业等议题都将涉及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

3.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连锁效应日益明显。随着国际不完全竞争市场在世界各国发生作用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世界各国认识到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其改善参与国际不完全竞争市场博弈结果、获取贸易利润具有重大作用,纷纷仿效发达国家建立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技术性贸易措施产生连锁反应,呈扩散效应。由一个产品扩展到所有相关产品,从一个国家扩展到多国甚至全球,影响输出国整个行业和相关产品出口。2002年1月30号欧盟理事会以中国舟山产冻虾仁发现氯霉素超标为由,全面停止进口中国的虾、兔和家禽肉等动物源性食品和水产品,涉及产品100多种,欧盟的这一措施很快引起美国、韩国、匈牙利、俄罗斯等国的效仿。2002年5月欧盟通过的生态纺织品服装新指令,这一指令也易引起其他国家的仿效。

4. 采用国际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的趋势不断加强。为了避免使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家贸易构成不合理的壁垒,WTO制定了《良好行为规范》,协调各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建议各国采用国际标准,为此,国际标准化组织也制定了数以万计的国际标准和法规,并积极推广使用,使越来越多的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趋于统一,目前越来越多的国际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被各成员方采用,而且国际标准已经日益成为解决争端的重要依据。比如,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09000质量体系标准和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已经成为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在技术性贸易壁垒领域,原先许多以生产者自愿为原则决定是否申请的认证,如IS09000、IS014000、HACCP、各种环境认证等,近来年,逐渐与强制性措施相结合并有向强制性法规方向转化的趋势。

5. 技术性贸易壁垒与标准、专利紧密结合,其技术含量日益提高。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是指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其中,标准是重中之重,它既是技术法规的基础,又是合格评定程序的依据。专利的超前性与标准的相辅相成,专利是标准的基础,是形成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有效手段。发达国家认为谁控制标准制定权,谁就主导市场。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以知识产权作为技术支撑,通过对技术标准的控制,将标准与专利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以专利技术为依托形成技术标准体系,促使他人使用他们的专利。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世界各国参与国际不完全竞争市场博弈的产品技术构成的升级,带动各国建立相应的高技术壁垒,导致各国所采用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不断升级。

6.某些国家TBT突发性强、针对性明显,显失公平。欧盟近年来频繁发布和修改现有的有关食品安全的政策和相关技术法规,安全标准不断更新且日益苛刻,对发展中国家相关产业准确掌握相关政策的技术法规的整体内容造成极大困难。日本没有按照《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定》在出台新标准前提前45-60天通过世贸组织秘书处向各成员国通报,往往一经宣布就立即执行,如日本2003年6月25号公布烤鳗要实行“命令检查”,7月3日就对中国产烤鳗实行“命令检查”,明显违反了世贸组织相关规定。

有些国家出台措施针对性明显,带有明显恶意,如日本对从我国出口的烤鳗按进口申报的10%进行抽样检测,而对别国进口烤鳗仅以5%进行抽样检测,显失公平。美国FDA对我国蘑菇罐头检测所使用的TECRA KIT试剂能与多种细菌发生非特异性反应,可能导致对我国蘑菇罐头葡萄球菌肠毒素的检测造成误判;其次,美国始终检验非正常罐头(胖听罐和漏听罐)是片面的和武断的。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福建外贸发展的影响分析

福建作为沿海出口大省,是国内遭遇技术壁垒最主要和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之一,出口遭遇国外性贸易措施影响十分严重。国际市场上越来越高的技术贸易壁垒,对福建产品的出口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制约福建出口市场的巩固和扩大。

福建省大宗传统出口产品受限多,如轻纺、服装、鞋帽、陶瓷、农畜产品、罐头产品等常常被一些国家以不符合检验检疫规定而拒绝接受,给外贸生产经营企业造成巨大损失,福建省一些企业陷入困境,有的甚至倒闭。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 增加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竞争力。毫无疑问,各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增加了该省生产商和出口商成本。如企业必须变更设计、设备更新、专利引进、人才培训等,增加开发成本;同时面临更多的检测认证工作,相应地延长了产品生产周期;改换产品标签的成本;寻找有毒有害物质替代品、建立并完善回收体系的成本等等,都将大大增加企业的各种额外成本。不但如此,产品管理、设计管理、采购管理,以及品质管理也将更加复杂,同时还要增加被客户退货、索赔商誉损失,甚至丢掉订单的风险,使得整个风险管理大为增加。(1)由于强制认证制度,企业认证费用增加。发达国家的认证要求颇高,有些国家要求生产厂家或供应商必须提供体系认证证书,如欧盟要求提供ISO9000及ISO14000证书,有的还要求提供OHSAS证书。以电子、电器、机械类产品为例,由于出口国家地区多,进口国都有自己的产品认证要求,证书品种繁多。我国水产品主要出口国美国、欧盟、加拿大强制要求出口水产品到其国内的生产加工企业必须实行HACCP质量管理,并经官方机构注册。日本对我国水产品的生产加工出口企业要求全部有日本厚生省或农林水产省的注册号,并要求建立HACCP或ISO9000系列标准体系等。由于国内商检部门测试、评估的技术和标准,经常得不到进口国或进口商的认可,在出口贸易过程中,进口国或进口商往往会指定国外认证机构认证,费用非常昂贵,如美国UL认证标志需要3-5万美元,每年还要2000美元的监督年费。(2)增加了检验检测成本。发达国家不断增加各种检测项目,这些强制性检验花费很大。据测算,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后,按福建省原有的出口检验监管方法,监管和检测工作量预计将增加5倍以上。实行REACH制度,据欧盟估算,每种化学物质的基本检测费用约需8.5万欧元,每一新物质检测费用约需57万欧元。农产品是福建出口的大宗产品,欧盟和日本对该省茶叶检测标准不断增加。现在出口茶叶到欧盟需要经过自我检测、茶科所检测、商检局检测、客户检测四道程序,手续繁琐。由于日本政府从2002年上半年开始扩大蔬菜抽检项目,对新鲜蔬菜实施批批检测,以每种蔬菜平均检测200项计,平均每批产品仅检测费用就将增加到5000美元,造成蔬菜出口成本过高,使福建省蔬菜对日出口严重滑坡。(3)增加企业适应性成本。企业为适应国外技术标准要经常变动包装标签的特殊要求,企业要不断收集信息,甚至更改工艺流程,更换设备、专利引进、人才培训,因此增加了企业适应性成本。

2.构成市场准入障碍,制约福建出口市场的巩固和扩大。福建省的主要出口市场集中在欧盟、美国、日本,它们采取的主要方式就是“提高标准”、“增加检验检疫项目”和“技术法规变化”。由于发达国家苛刻的技术、环保、劳工要求,使该省产品无法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或者已经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因为无法达到提高了的技术、安全、卫生检疫标准被封杀,使市场份额缩小,或几近退出,制约了发展后劲。

据国家质检总局做的调查资料,2005年福建省涉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商品约为100亿美元,占福建省出口额的50%左右,约有25%的出口企业遭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直接损失估计值超过26亿美元,相比较福建占全国出口额的4.57%,福建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损失情况较为严重。由于发达国家以食品卫生和安全为由,对农副产品的进口的设限日益增多,严重制约了福建农产品的出口。2003年,该省的水产品因恩诺沙星残留问题被迫停止出口日本,2005年,该省水产品因又为孔雀石绿药物问题而再次面临严峻形势。根据日本《植物检疫法实施规则》,该省大部分水果、蔬菜、瓜类由于农残不达标而被禁止进口。安溪茶叶在数次农残、重金属普查中均超标,安溪茶叶至今无法打入欧盟市场。欧盟茶叶委员会从2002年7月实行新的茶叶农残最高限量标准,使福建每年出口欧盟的数百吨茶叶退出欧洲市场。

由于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不断提高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门槛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连锁反应,福建省工农业产品的新兴市场如北非、中东、拉美等地区,也纷纷抬高贸易门槛,这给该省出口造成了困难,形成了严峻的挑战。

3. 技术性贸易壁垒制约了福建省外贸发展速度。福建出口产品遭遇TBT表现在“四多”:(1)出口受阻的产品、种类增多,从出口冻菜延伸到所有出口蔬菜,从农副产品到机电、轻工、纺织、医药和外贸包装等所有出口产品;(2)实施措施的国家增多,已从发达国家(欧美、日)延伸到部分发展中国家;(3)检验标准和项目增多,比如日本对我国出口的蔬菜、烤鳗等农产品的检测项目就由18项增加到43项,大大增加了福建省农副产品进入日本市场的难度;(4)出口受阻的批次增多。2003年5月,泉州市国检局和外经贸局联合对泉州市应对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泉州市有70%的出口企业50%的出口产品面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严峻考验。

欧盟REACH法规、RoHS指令、WEEE指令和EUP指令和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广泛涉及福建机电产品、农食产品、轻工产品等大宗出口产品,对福建外贸出口构成较大的影响。虽然近几年来全省外贸出口仍然保持较快增长,但与全国的大幅度增长的趋势形成强烈反差,出口发展速度持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排名和比重有后退的趋势,对外开发的优势相对弱化。

[本文为2006年福建省科技厅软科学计划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6R0011),福建省委宣传部2007年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基地课题(项目编号:D21)。]

注释:

①TBT: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一国政府或非政府机构以维护国家安全或保护人类安全健康、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护产品质量为由,采取一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性限制措施与法规,这些措施成为其它国家商品和服务自由进入该国市场的障碍。

②SPS-《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定》;TRIPS-《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GATS-《服务贸易总协定》。

③资料来源:上海市技术贸易壁垒应对工作小组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措施》,P123

④据2004年底福建省出入境检验疫局调查,被调查的企业中,有30%的企业认为在过去的三年中存在因产品出口被禁止或因不能满足国外新的技术要求而被迫停止出口而造成外汇收入减少或工人失业。

(作者单位:福建省委党校 福建福州 350001)

福建茶叶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发展 篇4

竹山是湖北重要的高山名优茶区,据竹山县志记载,竹山 人工栽培茶叶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解放前面积很小,产量极低,从1949年至今,全县茶叶面积由1100亩发展到4.3万亩,产量由4.25吨达到1800吨,分别建成圣水茶场、观山茶场、竹坪柳坪、秦古尖山、擂鼓小广山、得胜谌家坡、双台双峰、峪口大泉山、霍河刘家山等茶场,全县年产干茶总量为1810151公斤,茶园亩平纯收入达到800元,其中高产茶园可达到5000-8000元,比粮食作物亩平增收200-300元,加之竹山地形切割深、海拔高差大、阳光直射少、漫射光多,有利于茶叶叶绿素的合成积累,因此,被湖北省茶叶区划为鄂西北高山名优茶产区,茶叶产业也被县委、县政府列为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

一、竹山县茶叶现状分析

1、竹山县的自然概况。竹山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的特点,加之地形切割深,海拔高差大,阳光直射少,植被覆盖率高,河流纵横交错,形成了一些独特的山区立体小气候,给茶叶的生长提供了天然条件,其光、热、水资源丰富,空气湿度大,日差较大,叶片生育好,持嫩性强,营养物资积累多,制成的茶叶味醇香高,是优质的茶叶产区。土壤PH值在4.5-6.5之间,有效土层在50-60厘米以上,土壤大多是沙粘型或沙质壤土,土壤团粒结构良好,通气保水性能好,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5以上,有效氮、磷、钾养分较多。

2、竹山县茶园生产现状。竹山县现有茶园总面积41852亩,其中投产茶园28367余亩。在投产茶园中高产茶园仅有9946亩,占投产量的32%,而中低茶园面积过大,致使全县茶叶产量单产较低,茶园整体效益低下,即中低产园亩产8-10kg,产值仅为500-800元左右。

3、管理现状。竹山县茶叶科技水平的发展是一个从简单科技向高科技发展,从低效益向高效益发展,从低向高发展的过程。在建园上,解放初期茶叶产业处于恢复性生产,茶树栽培实行“稀大兜”模式,亩平茶丛1000余珠,且管理粗放、效益较低。到70年代中期开始注重开发茶效益,实行合理密植、正负栽培,亩平茶丛8000—10000株,取得了见效快,短期内效益增长的效果,但由于管理水平跟不上,科技种茶水平低下,从而导致茶树未老先衰现象。“正负密植”技术未得到推广。随着茶叶科技进步的发展,到90年代后实行了双行合理密植,亩平茶丛6000株左右,其规格为150cm×40cm×30cm,基本达到了“一年建、两年管、三年投产、五年高产”的现代建园模式;从品种引进上,80年底以前,不论好坏,采用地方普通品种播种建园。到90年代初,以种子直播建园为主,但开始大量引进外地性状优良品种,如福鼎大白、鄂茶系列等。到上世纪末,开始研究无性繁殖技术,外引无性系茶苗建园,县内开始无性繁殖选育“圣水一号”优良品种及推广应用;在加工方式上,50年代和60年代基本采用手工制茶,但所使用的加工设备为普通初制毛茶机械。到90年代,开始推广应用名优茶机械,从而把手工制作名优茶变为机械制作。发展至今,茶叶生产开始推广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开发,茶叶加工机械由名优化向有机化方向发展。在名优茶开发上也是一个制茶水平不断提高,效益不断增长的过程。随着加工工艺不断完善和改进,名优茶价格成倍增长。70年代每斤干茶1.80—3元;80年代每斤干茶10元左右,90年代发展到每斤100元左右。到本世纪初,名优茶价格达到每斤400—1000元以上;从茶叶产值效益看,竹山茶叶生产效益由70年代亩产值几十元发展到现在茶叶亩产值几千元,茶叶价格由每斤几元上升到几百元甚至愈千元。这充分说明了科技进步为茶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显著变化。纵向比,竹山县茶叶产业科技进步取得了显著成绩,茶叶作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项目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横向比,同国内外茶叶先进地区相比较,竹山茶叶产业的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一是茶叶产业发展呈低产低效态势。全县投产茶园2.8万亩,但中高产茶园面积仅9000亩,仅占投产面积的32%,占总面积的18%。茶园亩产干茶13kg,亩收入平均800元左右,且绝大部分茶园管理粗放、呈未老先衰;产值产量效益逐年下滑,全县此类茶园面积达1.7万亩,占投产面积的60%,全县茶叶产量在260吨左右,产值在300—8000元之间,产量产值空间达15倍之多。二是茶叶加工制作水平低。全县现有茶叶加工车间90个,建筑面积18538m2,机械设备255台(套),但名优茶及有机茶加工机械仅有50台(套),这些高档设备也是在“九五”期末开始配备,绝大部分制茶机械多为我国第一代初制茶设备,远远不能满足现代茶叶加工的需求,这是导致茶叶加工质量不一致,价差大的直接原因。三是茶叶生产技术力量薄弱。全县茶叶专业技术人员25人,其中具有高中级资质人员5人,初中级制茶人员20人,而全县茶园面积近5万亩,茶园分布涉及14个乡镇,104个村,总人口15万人。按此计算,每个技术员涉管面积2000亩,涉管人口6000人,远远不能满足茶叶生产技术需要。四是茶树品种混杂。全县茶叶品种结构以有性繁殖为主,占总面积的99.6%,无性繁殖面积145亩,占总面积0.5%,在种子繁殖面积中,地方品种茶园17300亩,外地引进福鼎系列品种,发展面积24552亩。种子繁殖茶园丛株纯度差,优良品性逐年退化,而我县无性茶园建设尚在试验阶段。

二、茶叶生产发展的对策

1、科学培育茶叶优良新品种,加速茶叶生产良种化。良种是茶园发展的基础。竹山县地处鄂西北秦巴山区,从而导致热带季风气候区,常年雨水偏少,四季分明,雨热不均,从而导致全县几次大面积推广无性系茶苗移栽效果不够明显。为此,我县茶园建设还必须以选育地方优良品种,实行播种建园为主。当前竹山播种建园存在的问题很多,主要是地方品种好坏不分、群体播种。外引茶种未经过试验、认证与品种鉴定,茶籽多为采摘园所供,经销商送货上门,导致性状不

一、品种不优、纯度不高,针对问题必须采取措施:一是对地方优良品种(如圣水一号)采取提纯选育,定点培养优良品种茶籽母本园,以采为辅,以培种为主,精选种粒,就近发展;二是防止盲目外引茶种。对外引进优良品种必须由县茶叶专业机构先试验,再产地培育,后引进推广。外引茶种要象农作物种子外繁一样,选派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引种地区精选培育性状优良,适宜竹山地区发展的优良品种。

2、科技化栽培管理,加快全县生态有机茶建设。随着人们对卫生食品质量的关注,茶叶消费逐步趋向于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为此,新时期茶园栽培管理必须应用无公害技术、绿色食品和有机茶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从而保证茶叶产品质量。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茶叶贸易必将参入国际循环。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国家出台的无公害茶、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从源头上禁止销售使用高毒、高残留化学性农药,建立生态茶园,培植人工生态复合系统,改善加工厂地条件和环境,完善质量监控和检测体系,避免有害生物、一切可能污染源和重金属的污染,达到全县茶叶无害化生产。在肥料投入上,重点研究氮素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充分发挥我县测土配方中心的作用,结合测土,合理配制N、P、K三元素复合肥(1:1:1至6:1:3)推广应用茶叶专用配方BB肥和茶叶松土剂、茶叶抗旱保水剂等,在病虫害防治上,推广生物防治、农业防治和综合防治。其中生物防治是通过保护和利用有益生物来控制病虫害,它具有无毒无污染,对作物天敌及其它有益生物无不良影响,且对茶树病虫有较长时间的控制作用。农业防治是通过选育和推广抗病虫品种培育无病虫健苗。合理种植、耕翻培土、中耕除草、适时修剪等技术,如性激素诱导、趋光性、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达到防治病虫的目的;在茶叶采摘上,结合手工采茶推广机械采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采摘效率。在茶园建设上要选择立地和地质条件较好,土壤PH值不超过6.5的缓坡地种植,不占用基本农田,不毁林种茶,实行宜林则林,宜茶则茶,避石就树,因地制宜,茶林、茶果间混的生态立体种植。

3、推进技术化加工,提升产业效益。在当前茶叶机械化加工已经取代手工加工,成为现代茶叶的主流加工方式,也是今后发展的主流。在机械加工中,竹山面临着茶叶机械更新换代工作。竹山现有茶叶机械绝大多数为我国第一代初制茶机,加工机械多,先进机械少,加之加工企业规模小、实力弱,没有能力更新落后的加工设备和购臵先进的加工设备,这是全县整体制茶水平不高的主要障碍。今后,通过全县茶叶企业民营化改革激活多层面资金,从而引进先进的名优茶机械、有机茶加工设备、完善配套系列加工的设备需求,紧跟时代的步伐,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其次是茶叶加工工艺的技术改进,主打地方名优茶开发,打造“圣水”品牌,力争两年内使圣水品牌由省名牌产品攀升为国家知名品牌。进一步深度开发夏秋名优茶,改进工艺,解决夏秋茶苦涩及汤色暗黑的毛病。同时利用夏秋季丰富的鲜叶原料开发研制乌龙茶生产,在可能条件下,研制生产茶饮料产品,多功能保健茶及水果茶产品的开发。在加工技术中熟练推广蒸汽杀青、微波杀青、计算机自动化控制、多功能理条机、提香机、整形机等应用技术。改善和提高传统茶叶品质(色、香、味、形),从田间肥培管理技术改进,保证提供优质鲜叶原料;从加工工艺和生产设备的改进,保证茶叶产品品质稳定,从推广生态有机技术的应用、研发应用保水剂、改良剂、松土剂等,改善和提高茶叶的传统品质。随着茶叶科技进步,各种先进技术在茶叶中要不断运用,如生物技术、精加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现代企业管理技术、信息技术等,从而找准茶叶技术加工的增长点,整体提升茶叶产业效益。

4、进一步推进茶叶产业建设中新技术的应用。以现代化技术为依据,制定适宜于本地区发展的茶叶标准体系。目前,县圣水茶场已建立了圣水茶质量标准体系。全县必须从种苗、建园、生产、加工、产品质量等,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随着全县茶叶规模的扩大,加强对茶叶包装和保鲜技术研究十分重要。竹山县现已建成低温冷藏保鲜库2座,可藏量50吨,但与现代技术与发展需要相差甚远。一方面要对真空、抽气、充氮气、加入保鲜剂等技术加强推广;另一方面对高科技保鲜,如气调保鲜、生物保鲜等技术加强开发。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构建茶叶科技创新信息平台,建立茶叶信息库显得十分重要。新世纪茶叶产业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加快茶叶信息的传播与实现茶叶网络营销。

福建省服务贸易发展的总结报告 篇5

一、发展历程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服务业是优化国民经济结构的客观要求,也是降低能耗、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建国以来的六十年,福建服务业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两个发展时期。

(一)服务业缓慢发展时期(1949-1978年)

改革开放前,福建服务业增长相对缓慢,比重偏低。1950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仅有1.21亿元,经过29年的发展,1978年服务业增加值也仅达到11.30亿元,年均增长8.6%,尤其在“三五”时期和“四五”时期,年均增长仅为2.8%和1.2%。从产业结构看,1950-1978年,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74.0∶13.3∶12.7变为36.0∶42.5∶21.5。29年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8.8个百分点。

福建服务业发展缓慢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一是经济理论偏差。曾经把服务部门看成不创造社会财富的非生产部门,把其比重增大看作帝国主义腐朽性和寄生性的突出表现。没有正确认识服务业比重的增大是一个历史的进步,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导致在实践中对“非生产部门”的歧视,使第三产业资源投入受阻、发展被遏制。二是发展战略偏差。在工农业已有较大发展的时候,没有及时把服务业的发展列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四个现代化”只把工农业现代化列入议事日程,忽略了服务业现代化。三是政策失误。长期实行服务低价制,损害了服务业的利益;曾经把不少服务活动当作资本主义因素来批,挫伤了服务业发展的积极性。

(二)服务业迅速发展时期(1979-2008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多次制定并出台发展服务业方案和政策,提出转变“重生产”、“轻服务”的观念,福建服务业由弱变强、由小变大、迅速发展。服务业增加值由1979年的11.77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4249.59亿元,年均增长13.5%。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逐年加大,效果明显。1979-2008年,三次产业增加值的结构由37.8∶42.3∶19.9变为10.7∶50.0∶39.3。改革开放30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了19.4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来福建服务业的发展分三个阶段。

1.恢复性高速增长阶段(1979-1990年)。这一阶段,服务业增长速度高,比重提高快,但结构改善不大。第三产业增长主要靠传统服务业的带动。1979-1990年,福建服务业年均增速为14.7%,远远超过GDP年均11.5%的增速,服务业占GDP比重从19.9%迅速上升到38.4%。从经济增长贡献率来看,该阶段大多数年份第一产业贡献率在20%以上,而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累计贡献40%左右。

2.相对平稳发展阶段(1991-1999年)。随着福建工业化进程加快,服务业进入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该阶段服务业年均增速14.0%,低于GDP年均增速1.5个百分点,服务业占GDP比重在37%左右徘徊,曾一度回落到34.1%。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在10%-20%之间,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累计贡献40%,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累计贡献40%以下。

3.结构改善阶段(2000年至今)。这一阶段,服务业增长速度放慢,比重基本稳定,结构明显改善,新兴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发展势头好。2000以来,福建实施海西建设战略,加快发展工业和服务业,GDP增速屡创新高,2007年达到了15.2%,是199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2008年虽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GDP增速仍达13.0%。这一阶段,服务业发展基本上保持着与GDP同步,年均增速达到11.5%,仅比GDP增速略低0.2个百分点。服务业占GDP比重稳定在38.3%-40.0%之间。

二、发展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为服务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特别是“八五”、“九五”、“十五”期间,伴随着人们重积累轻消费、重生产轻流通、重产品轻服务传统观念的转变,全省服务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2007年,国务院又作出《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全省服务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较快发展、从业人员稳步增长、投资不断升温等显着特点,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一)服务业总量稳步增加,速度迅速提高

1950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只有1.21亿元,1978年服务业增加值不足15亿元,“十五”期间,全省服务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增加值由2001年的1618.24亿元快速增加到2005年的2527.47亿元,年均增长10.3%;进入“十一五”时期,全省服务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08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完成4249.59亿元,2006-2008年,年均增长14.0%,占GDP的比重39.3%。

(二)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对经济增长贡献提高

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1950年全省三次产业构成是“一二三”模式,属于典型的农业经济模式,农牧业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1988年全省产业结构出现较大转折,全省三次产业结构成为“二三一”模式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相继出台了各项重大战略决策,二、三产业比重进一步上升,农牧业比重进一步下降。

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影响也发生了变化。福建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度由改革开放前(1952-1977年)的23.6%提高到改革开放后的(1978-2008年)的40.1%,30年间共提高了16.5个百分点。2008年,福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6.1%,比1977年提高了12.5个百分点;相应地,第一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度则由(1952-1977年)32.6%下降到(1978-2007年)10.7%,30年下降了21.9个百分点,2008年福建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7%;第二产业对GDP增长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贡献,由改革开放前(1952-1977年)的43.8%提高到(1978-2008年)49.2%,2008年福建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0.2%。第一产业对GDP增长的推动作用逐步减弱,长期以来福建主要依靠第二产业为主带动经济增长的局面正在逐步改变,形成了以第二产业和服务业共同带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年份,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如1993年和1994年,福建GDP增速达到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点,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29.4%和22.4%。2007年福建GDP增速再次达到1995年以来的历史高位,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也仅为35.8%;在经济相对低迷年份,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高,如1990年和2001年,福建GDP增速分别仅为7.5%和8.7%,但服务业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6.3%和42.4%。这说明服务业增长的稳定性好于第一、二产业,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方面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1997年,福建人均GDP达1059美元,突破了1000美元大关。2008年达到4337美元,突破4000美元大关,实现1000-4000美元阶段性跨跃,仅用了11年时间,福建人均GDP实现了翻两番。根据产业结构变化规律,当产业结构处于中级阶段时,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当产业结构进入高级阶段时,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于第一、第二产业。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迅速回落,服务业贡献率稳定上升,特别是2000年后上升速度加快,但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仍落后于第二产业。从福建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看,第一产业比重迅速下降,服务业比重显著上升,表明福建经济产业结构仍处于中级阶段,正逐渐向高级阶段过渡。

(三)服务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解放初,福建从业人口结构主要以农牧业从业人口为主,1952年服务业从业人员仅有60.71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2.8%。2008年,全省服务业从业人数为692.24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数的比重为33.3%,结构渐趋科学合理。

改革开放30年,福建从业人员共增加了1155.37万人,其中服务业就吸纳了新增劳动力的50.8%,服务业对就业增长的贡献度占到三次产业的一半。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由1978年的11.4%大幅提高到2008年的33.3%,提高了21.9个百分点,而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75.1%下降到2008年的31.1%,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13.4%上升到2008年的35.6%,服务业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

服务业平均工资水平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2008年全省城镇单位平均工资水平25702元,其中一产、二产、三产的职工年平均工资分别为16768元、21662元、33218元。在国民经济19大行业中,服务业14个行业就有10个超过平均水平,其中金融业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职工年平均工资分别达到65119元、48671元,成为全省年平均工资超4万的两大行业。

随着服务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效益也在不断提高,服务业提供的税收越来越成为全省税收增长的源泉。2008年福建服务业完成各项税收收入667.21亿元,占到全省各项税收收入的48.4%。在地区生产总值构成中,服务业生产税净额近达600亿元,是1978年0.86亿元的695倍,年均增长24.4%;而同期第一产业生产税净额年均增长6.1%,第二产业生产税净额年均增长18.8%。2008年全省服务业完成的生产税净额中,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占43.8%;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占18.3%;金融保险业占11.7%;社会服务业占13.9%,房地产业占12.3%。

(四)服务业内部结构优化,新兴服务业迅速发展

60年来,福建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尤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着提高,居民的消费结构以及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持续增长,但比重有所下降。金融保险、房地产、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与现代发展相适应的新兴服务业行业快速崛起,比重有所上升。

解放初,全省服务业体系相对单一,表现在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行业开放程度低;金融、保险、综合技术服务业等新型行业长期处于管制经营、限制经营状态之中。“九五”、“十五”以来,这种状况开始改变,特别是进入“十一五”,全省第三产业体系初步完善。在传统行业持续增长的同时,金融保险、房地产、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与现代发展相适应的新兴行业快速崛起。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初步形成,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1643.69万亿元,贷款规模9430.03万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1%;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营业收入近百亿元,实现增加值超过40亿元;房地产业迅速成长壮大,近30年增加值年均增长15.7%,新兴行业已经撑起了服务业发展的脊梁。

(五)服务业投资不断升温,吸引外资力度继续加大

改革开放前,福建投资重点是加强生产性建设,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年,福建城镇以上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仍保持着10.7:49.6:39.7。1980年后,全省在进行生产建设的同时,安排大量资金用于服务业项目建设,服务业向开放式外向型转变。自1989年起,福建服务业投资比重开始超过第二产业。2008年,福建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48.59亿元,第一、二、三产业的投资比例调整为1.9:38.4:59.7,服务业投资所占比重均超过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之和。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完成投资亿708.74元,占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2.5%;房地产投资1304.64亿元,占41.4%。

改革开放后,随着招商引资规模的日益扩大,福建更加注重引资的质量和效益,不断调整外资投向,使其符合福建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尤其是加入WTO后,福建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大大加快,对外开放程度明显提高。2008年服务业利用外资项目397个,占外资项目总数的36.1%;实际利用外资亿20.50美元(历史可比口径),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20.4%。

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提高,吸引外资力度的加大,既成为扩大需求、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又为福建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民营经济是服务业的主体,领先于服务业的发展

福建民营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势头。随着近年来福建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环境不断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不断提高,贡献逐渐显现。在企业的经营环境上,国家逐步放开了经营的领域,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更加宽松的环境,民营经济蓬勃发展,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服务业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183.44亿元,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51.4%,比1997年提高14.2个百分点。在批零贸易业、餐饮业,公路水路运输业等行业,民营经济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在公共服务领域如公共交通、卫生、教育及公共服务等,民营经济所占的比重正在不断扩大。

三、发展启示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全省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期间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

(一)立足实际、合理规划,是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战略重点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对海西的战略定位:一是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独特的对台优势和工作基础,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实施先行先试政策,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地区经济的全面对接,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二是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从服务、引导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出发,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铁路、高速公路、海空港为主骨架主枢纽的海峡西岸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使之成为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拓展两岸交流合作的综合通道。三是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立足现有制造业基础,加强两岸产业合作,积极对接台湾制造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两岸产业合作基地。四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增强武夷山、闽西南土楼、鼓浪屿等景区对两岸游客的吸引力,拓展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两岸共同文化内涵,突出“海峡旅游”主题,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在安排资金、立项、贷款等方面,把服务业摆在更加重要、更加合理的位置,形成全社会重视支持发展服务业的良好氛围,坚持在做好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同时,转变观念,科学认识资源优势,在打好资源牌的同时,把打造“大旅游、大文化、大运输作为发展服务业的突破口”。在做强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在当前须借助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对福建而言,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利用“五缘”优势,积极引进海峡东岸—台湾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有的放矢承接其现代服务业转移。台湾服务业成熟度较高,占GDP的比重达到70%以上。随着台湾制造业生产基地向祖国大陆转移,台湾岛内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向祖国大陆市场延伸的迫切性也越来越强,从而推动全省服务业整体向前推进。

(二)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是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本质要求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一、二、三产业之间,是一个互相联系,互为因果的整体,绝不能割裂开来。多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总体战略部署,完善体制、机制,扩大对外开放,努力培育特色优势,壮大产业总量,优化产业结构,在发展二产的同时加大发展服务业的力度,以“壮规模,扩总量,提质量”为目标,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二、三产业比翼齐飞的协调发展格局。

(三)集中发展、改善环境,是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条件

经过多年的发展实践,全省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如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的新机制和网络时代的新特点,推动各类服务工具创新;依靠福建毗邻港澳台的地缘优势,吸收更多港澳台资金、技术和管理,推进福建传统服务业改造,促进服务业薄弱环节、关键领域和新兴行业的加快发展;清理现行服务业中过时的有关法规和政策,消除服务业发展中的准入门槛障碍、歧视性政策限制、不合理行政性垄断规定,放宽和规范市场准入条件等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环境。有效促进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俄罗斯茶文化起源及茶叶贸易 篇6

组员:王迪 唐雯雅 李果 江露悦 宋洁茹

俄罗斯茶文化起源及茶叶贸易

俄罗斯人饮茶的历史不算太长,但茶在俄罗斯民族文化中却占有重要位置。追本溯源俄罗斯的饮茶文化源自中国。

1.第一次接触茶。

沙皇伊凡四世(Иван IV Васильевич,又称伊凡雷帝1530-1584年)统治时期,他对神秘东方的富庶之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悬赏开通前往中国的道路。

1618年,探险者伊万〃佩特林率考察队,在阿尔金汗蒙古部落帮助下抵达北京,受到明王朝的礼遇。明神宗朱翊钧(1563-1620年)委托考察队带一封国书转交沙皇,由此实现了中俄两国在外交上的首次直接接触。

1636年,沙皇米哈伊尔〃罗曼诺夫(Михаи́л Фёдорович Рома́нов 1613-1645年)派遣角斗士的儿子瓦西里〃斯塔尔科夫(Василий Старков)为使者前往中国。

1638年他带回了茶叶。这也是首次运到俄罗斯的茶叶。沙皇品尝之后即喜欢上了这种饮品,于是茶便成为俄国贵族的梦寐以求的稀罕物。

蒙元统治时期的进贡场景(壁画)

2.中俄茶业贸易往来。

从17世纪70年代开始,莫斯科的商人们就做起了从中国进口茶叶的生意。

恰克图(布里亚特语:Хяагта),清代时是中俄交界处的一座边境重镇,这个城镇是中俄茶叶交易的集散地。从明朝在山西北部开辟茶马互市以来,晋商就将茶叶销往蒙古地区,俄国商人从蒙古得到中国的茶叶。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的1679年,中俄两国签订了关于俄国从中国长期进口茶叶的协定。恰克图开市后,晋商的茶叶输往此处,俄商把买来的茶叶运往俄罗斯内陆获利。但是,从中国进口茶叶,路途遥远,运输困难,数量也有限。

图:通往恰克图茶道上的行者 由此可见,茶在17-18世纪的俄罗斯成了典型的“城市奢侈饮品”,其饮用者的范围局限在上层社会的贵族、有钱人,喝茶则一度成了身份和财富的象征。

直到18世纪末,茶叶市场才由莫斯科扩大到少数外省如下诺夫哥罗德等地区。到19世纪初饮茶之风在俄国各阶层始盛行。

公元1764年,俄国人米勒在他所写的关于赴华使团的意见中说:“茶在对华贸易中是必不可少的商品,因为我们已习惯了喝中国茶,很难戒掉。” 中俄之间的茶叶贸易主要被山西商人掌控,山西山人深入到华中地区的茶叶主产区,将茶叶集中到汉口一地,通过汉口-樊城-太原-恰克图的贸易路线,将中国茶运送到圣彼得堡,这条商路一走就是200多年,中国的茶商赚取了巨额的中间差价。

18世纪的中俄边境口岸恰克图,俄语意为“有茶的地方”。

俄罗斯商人当然也不傻,他们知道这买卖中国茶商赚得盆满钵满,但苦于大清国的闭关政策,这些商人只能在恰克图做买卖,没法绕过中国的茶商,深入到茶叶主产区内获得成本价。这是“闭关锁国”政策给中国商人的红利。俄国受制于自然地理的限制,要在本土大规模种植茶叶也不太现实,他们没法像英国人一样,培育自己的茶叶品种、自己开设茶叶庄园。俄国人一方面对茶叶有着强烈的刚性需求,另一方面又没有英国殖民地般的优越种植条件,那么,俄国人会如何破除中国茶商的垄断呢?

据《茶叶全书》记载,大约在1850年左右,俄国商人开始在汉口购买茶叶,打破了只能在恰克图进行互市贸易的管理。第二次鸦片战争,汉口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的开放口岸,俄国商人可以由此直接深入到中国的腹地进行大规模商贸活动。汉口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我国生产茶叶的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四川、江苏等省,均有水路与汉口直接相通,俄国人的商船可以沿长江水路将茶叶贩运出海,运往俄罗斯的敖德萨、巴统等地,运输成本较之于陆路大为降低。

俄国人对于中国茶叶的兴趣不止在运输方面,俄国的商人们来到赤壁、崇阳等地向茶农购茶;再者,俄国商人嫌中国茶商生产的茶砖质量不好,就大举出资直接把制茶工厂开在了汉口,生产更加符合俄国市场喜好的茶砖。著名的顺风、新泰、阜昌等砖茶厂,都是俄国人出资建设的,雇工均在千人左右,甚至2000多人。单单是俄国砖茶厂雇佣的工人,在19世纪末就占到汉口工人总数的40%,俄国人对于汉口这个茶叶枢纽的影响力可见一斑。如此一来,俄国商人从原来的下游购买者,一跃而参与到茶叶收购、茶砖生产的中间环节,掌握了华中地区茶叶生产的控制权。

1877年,在圣彼得堡每担砖茶的成本平均是4.8两,售价则为10.7两,每担利润为5.9两,利润率为137%。当年,俄国砖茶一项就帮助俄国人获利87万两白银。

1886年对于中国的茶叶市场来说是一个转折点,中国的茶叶对外贸易由盛转衰,但俄国对于中国茶叶的进口需求却逆势高涨。1888年,俄国进口的中国茶叶只占中国茶叶总出口量的31.13%,但到了1898年,这个比重已经上升到了61.14%。1894年,俄国商人在汉口的茶叶采买量首次超越了英国。俄国人掌握了从茶叶收购、制造加工、外运销售的所有环节,牢牢控制了汉口的茶叶市场,汉口一地输出的茶叶占整个中国输出总量的50%以上,成为清末第一茶叶输出港。这些输出的茶叶又几乎全部被运到俄罗斯,汉口茶叶贸易进入到俄罗斯时代。

19世纪中国丝绸画中描绘的汉口港茶叶北上的最后阶段:称重、品味、装箱、搬运。

1917年,随着十月革命的爆发,新生的政权将茶叶视为奢侈品,严格限制进口与消费,中国与俄罗斯延续几百年的茶叶贸易急转直下,汉口的茶叶市场也跟着受到牵连,陡然间一片萧条。

同样面对中国茶商的垄断,英国人选择的道路是培育“自主品牌”,破除中国茶商的垄断;而俄国商人选择的道路则是进一步深入到中国茶产业中,形成对上下游产业的整合与控制,自己充当“垄断者”,从而控制茶叶价格。19世纪后,当英国市场逐渐摆脱对于中国茶叶的依赖时,俄国茶叶市场却与中国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形成了与英国完全不同的道路。英国选择了抛弃中国,俄罗斯选择了拥抱中国。这是消费者对口味的选择,也是市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在19世纪末的这场“茶叶革命”中,后知后觉的中国人输掉了世界茶叶市场的主导权,一场由资本主义国家推动的世界茶叶市场大洗牌大幕拉开。

十八世纪,当时全球茶叶贸易被俄罗斯和英国两大帝国垄断:英国人通过海路贸易把茶运送到欧洲;俄罗斯人通过边境贸易把恰克图的茶叶运往内地。

20世纪20-30年代苏联的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成为苏联的主要茶叶产区。苏联不仅摆脱了对中国茶叶的依赖,并且开始向许多其他国家进行出口。但是苏联解体后,茶叶种植园归独立国家所有。因此,俄罗斯又开始从印度、中国、肯尼亚、斯里兰卡等国进口茶叶。

中国茶叶出口俄罗斯近五年统计

俄罗斯是世界主要茶叶消费国和进口国,年进口茶叶约18万吨。

俄罗斯人饮茶习惯由来已久,茶叶是俄罗斯各家各户中必备的日用品,几乎每家都备有茶饮。俄年人均饮茶超过1.3公斤。无论在欧洲还是在全世界都居于前列。跟所有以肉食为主的民族一样,俄罗斯人喜欢喝红茶,进口茶叶的90%是红茶。而俄罗斯人对绿茶和特种精品茶的兴趣也正在增长。散装茶占总进口量的77%。袋装茶占销售量24%。俄进口茶叶的主要供应国为斯里兰卡,进口量占俄年茶叶进口总量的近42%。其次是印度,进口量占25%,排在第三位的是印度尼西亚。我国茶叶占俄市场份额由原先的8%下降到7%。俄罗斯茶叶市场尚未饱和,正以每年5千吨以上的速度增长。

根据我国海关统计数据来看,2011年到2015年,对俄罗斯出口量和出口额逐年双双下降,前景堪忧。

参考:

1、郭蕴深:《中俄茶叶贸易初探》,《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02期。

2、刘礼堂、宋时磊:《信息不对称与近代华茶国际贸易的衰落——基于汉口港的个案考察》,《历史研究》2016年第1期。

我国出口茶叶现状及原因分析 篇7

关键词:茶叶出口,现状,原因分析

一、我国茶叶出口整体状况

1.近年来, 我国的茶叶生产增长显著, 十几年间中国茶叶产量增长了95%, 2000年中国茶叶产量为70.37万吨, 2010年中国的茶叶产量增长到137万吨, 是科技进步的不断推动作用, 也是我国政府大力扶植的结果。

2.世界茶叶贸易不断增长的情况下, 我国茶叶出口比例呈逐年下滑的态势。2010年, 全球茶叶进口总量为161万吨, 比2009年增加9.77%。主要是由于俄罗斯、美国、英国等进口大国茶叶进口量均有一定幅度上升。美国、巴基斯坦、埃及和阿富汗的增幅超过10%。2001年我国茶叶出口总量为15万吨, 2010年这一数据增加到了30.24万吨, 出口总量虽然整体得到大幅度提高, 但是我国茶叶生产量的增加并没有带动整个茶叶出口的增长, 可以明显看出, 出口茶叶总量呈逐年递减的趋势, 2000年的出口茶叶比例是32.78%, 2010年的比例缩减至22.07%。

二、我国茶叶主要出口市场分析

1.世界市场:从中国茶叶出口的世界格局来看, 目前的出口形势并没有占据最有利的市场地位, 除亚洲市场外, 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是非洲, 非洲地区多为经济最不发达的国家, 消费能力不强, 因此出口非洲的茶叶单位价值较低, 利润空间不大, 市场扩张受限, 另外, 非洲国家政治动荡, 消费不稳定也是影响之一。

我国茶叶出口主要包括绿茶、红茶和特种茶三大部分, 绿茶出口占世界绿茶贸易量的80%以上, 位居世界第一。其中摩洛哥、乌兹别克、日本等亚非地区的一些国家和欧盟是我国绿茶出口的传统市场, 美国, 俄罗斯等国家是我国绿茶出口的新兴市场。由于饮食习惯偏好, 摩洛哥人长期饮用绿茶且依靠大量进口, 其98%的茶叶进口来自中国;2003年, 摩洛哥取代日本成为我国茶叶最大的进口国, 已连续8年保持中国最大茶叶进口国地位;美国和俄罗斯作为我国茶叶出口的新兴市场, 市场份额增长较快, 但出口量并不稳定, 中国茶叶面临着来自斯里兰卡、肯尼亚等国家的激烈竞争。

2.欧洲市场:中国茶叶在欧洲市场有很大的扩张空间, 但是我国很多出口茶叶难以达到欧洲质量安全标准为代表的各种茶叶标准要求, 使得近年来欧洲市场茶叶出口增长缓慢, 甚至出口受损。欧盟市场对茶叶质量安全标准要求较高, 我国茶叶出口面临较大的市场阻力。由于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较高,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性的意识也在不断提高。他们主张消费者权益, 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改革后, 欧盟的食品安全法规体系开始逐渐走向完善。确立了保证欧盟具有最高的食品安全标准的基本政策方向, 在短短的几年里,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即《食品安全法》。重点领域是食品安全、动物健康和福利、饲料、污染物和残留、添加剂、调料、标签、新型食品和转基因食品, 在该白皮书正式发表后的几年内84项具体行动方案要逐步实现。

3.日本市场:中日两国茶叶贸易渊源甚深, 建立了良好的茶叶贸易伙伴关系。由于同属亚洲, 地域相近, 生活习惯也有相似, 中国茶叶在日本市场深受消费者喜爱, 尤其是绿茶、乌龙茶等品种, 2003年之前, 日本一直是我国最大的茶叶进口国,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茶叶也在日本茶叶进口市场占统治地位。2000年~2010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最近十年日本进口茶叶总量中, 中国茶叶的平均数量比例为63.88%, 远远高于斯里兰卡、印度和肯尼亚的比例。但是日本茶叶进口总量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 中国茶叶所占市场份额明显随着日本茶叶进口总量的波动而波动;2010年, 中国茶叶出口至日本的数量同比2001年减少了40.45%, 下降程度远大于日本茶叶进口总量的减少幅度25.3%;相反, 斯里兰卡茶叶的市场份额在逐年提高, 2000年为14.88%, 2010年上升至26.74%, 上升幅度11.86%, 印度和肯尼亚茶叶数量也在小幅波动中逐渐增长, 很显然, 中国茶叶在日本茶叶进口市场的竞争力在逐渐下降, 而且市场份额也在不断被其他的世界茶叶出口大国蚕食。

究其原因, 主要是中国茶叶出口遭到日本以茶叶质量安全标准为代表的贸易壁垒的限制。1969年, 日本开始发布关于茶叶进口的质量检验检测标准, 规范其对茶叶的农药残留含量等具体指标要求, 之后, 日本不断修改以及完善茶叶的质量检测技术手段及项目, 质量标准体系也越来越完善。

三、我国茶叶出口存在的问题分析

1.我国茶叶出口呈现不断下滑的态势, 茶叶产量不断增长并没有拉动茶叶出口数量的增长, 茶叶出口规模不断萎缩, 这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本节第二部分作以详细分析。

2.通过对我国茶叶出口主要市场状况分析, 可以清晰看出, 我国茶叶出口集中于非洲地区, 经济水平不发达限制了其消费能力, 同时政治因素给双方贸易带来很多不稳定因素;欧洲是世界茶叶消费的主要地区之一, 我国出口茶叶并没有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 近几年由于贸易壁垒的限制, 茶叶出口欧盟的比例也在波动中不断下降, 由此看来, 茶叶出口过于集中到不发达国家市场, 市场风险增加, 同时市场扩张受到限制, 也是我国茶叶出口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

3.我国茶叶出口在传统进口国的市场份额有缩减态势, 新兴进口国如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家, 其茶叶进口量并不稳定, 随着与肯尼亚、斯里兰卡等主要茶叶出口国竞争日益激烈, 中国茶叶需求在新兴市场扩张的阻力也在增加;中国茶叶出口要维持传统茶叶进口国的市场份额不变, 又要积极扩张新兴市场国家的市场, 才能逐步提高整个茶叶贸易的国际市场地位。

4.我国茶叶在欧盟和日本两个主要出口市场受到以茶叶质量安全标准为代表的贸易壁垒的限制, 不仅给我国茶叶出口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同时也破坏了我国茶叶的国际声誉, 对与我国茶叶出口造成的无形损失也是重大的。这也客观上反映出我国出口茶叶确实存在在较大的品质问题, 国内茶叶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对于规范出口茶叶的质量。

四、我国茶叶出口量持续下滑的原因分析

1.内销茶数量在不断增长。中国人口基数的增加, 拉动了国内对茶叶的消费需求, 经济水平的大幅提高, 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增强了国内消费者的购买力, 使得茶叶的国内市场不断扩大, 客观上推动了内销茶叶数量的不断增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78年间, 茶叶一直是短缺产品。为了增加茶叶出口创汇, 政府对茶业确定“保证边销, 适当增加内销, 积极扩大外销”的方针政策, 国内茶叶消费受到抑制。1978年以后, 茶叶产量增长较快, 内销市场逐步放开。到1984年茶叶内、外销市场完全放开, 实行议购议销。茶叶内销量快速增长, 1978年茶叶内销量为18万吨, 2000年提高到45.6万吨, 2006年达到66万吨。1978年中国人均茶叶消费量只有0.2千克, 2000年增加到0.36千克, 2006年达到0.45千克。

2.中国茶叶出口受到进口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较大。早在1992年, 欧共体就开始使用统一的茶叶农药最大残留量标准, 1994年中国湖南出口到法国的红茶因甲胺磷超标而遭到索赔;1993年日本实施茶叶农药残留新标准达24项, 1994年中国茶叶出口数量就有较大跌幅[邱海蓉, 冯中朝等.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M].统计与决策, 2009 (3) .]。入世后, 各国降低了传统的以关税为主的贸易壁垒, 随着经济水平和科技的进步, 各国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同时各国政府也出于保护本国消费者生命健康安全和维护本国生产者, 不断提高进口茶叶的质量安全标准要求, 以科技为基础的茶叶检测检疫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这些都客观促进了发达国家的茶叶质量安全标准化进程。而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为落后, 茶叶质量安全标准化起步较晚, 相关的检测检疫设备和技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较大, 因此, 茶叶出口因为达不到其标准要求而受到限制。

3.欧洲各国是世界茶叶消费的主力, 由于饮食习惯和饮用偏好问题, 欧洲主要茶叶进口国主要消费红茶, 导致世界茶叶贸易以红茶为主导, 我国主产绿茶的供给格局与之不相符;近年来随着绿茶保健功能的宣传和推广, 世界绿茶消费量也在逐渐攀升, 这对我国绿茶出口也是一大利好因素, 同时, 我国主要茶叶出口竞争对手也在积极培育优良绿茶树种, 抢占新的国际消费商机, 提高本国茶叶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虽然我国茶叶文化底蕴深厚, 绿茶也是优势产品, 但是缺乏国际品牌, 加上国内各种绿茶名牌种类繁多混杂, 在国际市场上并不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这也是我国茶叶出口持续低迷的一大因素。

4.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等客观上不利于出口, 也是我国茶叶出口下滑的重要影响因素。自2005年以来, 中国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 至目前已经累计升值26%, 显然人民币汇率升值趋势没有停止迹象, 持续的汇率上升将降低茶叶的出口竞争力, 抑制出口, 促进进口。

总之, 目前茶叶出口规模与中国茶叶生产大国的地位是不相符的, 茶叶出口贸易有相当大的扩张空间。

参考文献

[1]牛晓婧, 顾国达等.世界茶叶生产与贸易格局的演变及现状分析[J].世界农业, 2007, (6) :28-32

[2]邱海蓉, 冯中朝.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J].统计与决策, 2010 (5) :113-115

上一篇:四年级优秀习作:乡村生活下一篇:社区卫生服务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