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豹》课文的解读(精选8篇)
西门豹(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魏国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安邑一带)人。
魏文侯时任邺令,是著名的政治家、水利家,曾立下赫赫功勋。初到邺城 (今河南安阳北一带))时,看到这里人烟稀少,田地荒芜萧条,一片冷清,百业待兴,于是立志改善现状。后来趁河伯娶妻的机会,惩治了地方恶霸势力,随后颁布律令,禁止巫风。教育了广大的百姓。原先出走人家也回到了自己的家园。同时,他又亲自率人勘测水源,发动百姓在漳河开围挖掘了12渠,使大片田地成为旱涝保收的.良田。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还实行“寓兵于农、藏粮于民”的政策,很快就使邺城民富兵强,成为战国时期魏国的东北重镇。
《金瓶梅》是产生于十六世纪的中国古典文学奇书, 素有“淫书”之称, 甚至是在实行改革开放几十年后的今天, 它依然遭受着封禁和改头换面的命运。我们普通读者能见到的只是被增删并美其名曰为“校注”过的版本, 真不可想象其与原书相去何远!为什么一部文学作品会遭受如此待遇呢?其原因不外乎是此书冲撞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 塑造的形象过于“前卫”, 甚至“丑陋”, 而有伤读者双眼之嫌。男主人公西门庆一般被评论为奸商淫棍、官僚恶霸等, 而女主人公潘金莲则被定义为荡妇淫女。当然, 随着批评视角的逐渐开阔, 批评方法和走向的多元化, 他们二人的待遇也稍有改观。潘金莲则被认为是具有新女性的某些气质, 她敢于挑战压抑的、无我的女性性别角色, 视个人本能欲望和情趣的满足为最大的幸福, 大有颠覆男权文化之勇气。西门庆也部分地走出传统负面批评的阴影。有人把他评价为弘扬主体意识、崇高情感回归、矫正人性本质的重智、重情、重欲的现代男人。但不管怎么说, 我们批判他们, 主要是因为他们过分淫欲纵狂, 甚至为实现这一目的和意愿而不惜踩别人于脚下的残暴行为。换言之, 性欲冲动和本能释放所引起的一系列行为成了我们批评的焦点。本文无意为他们正名立传, 只从弗罗伊德三重人格理论的角度出发, 解读潘金莲和西门庆形象及其他们的结合。
(二)
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罗伊德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实验创建了精神分析学派, 并成为最主要的精神分析批评家之一。他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后修正了早期的部分理论, 提出了三重人格结构学说。他认为, 本我 (id) 、自我 (ego) 和超我 (superego) 是正常人格的三个构成要素。本我是非理性的、无意识的, 一般按快乐原则活动, 各种欲望尤其是性欲是其基本内容也是要实现的终极目标。超我主要指社会道德准则, 按照至善原则活动, 起着压制本能冲动, 使个体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的作用。很明显, 本我和超我处于相互对立的位置, 而自我则充当着调解和缓和它们之间冲突的角色, 一般按现实原则活动。但倘若自我的调解失效, 三重人格失去平衡, 则会出现精神病或其它人格异常现象。弗罗伊德认为, 本我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性欲。针对此, 他又创造了一个别致的概念“力比多”或“性力” (libido) 。就是由于力比多的骚动不安和满足需要才促使个体采取行动, 甚至不惜铤而走险。力比多遵循的是快乐原则, 寻求投射对象满足性欲冲动就是其主要目标。不过, 弗罗伊德也认为, 力比多的释放还有其它方式, 如通过艺术创作, 通过精神分析学家的输导, 当然也包括自我的调解等。如果我们把弗罗伊德的上述理论用来分析潘金莲和西门庆的结合, 我们就会赞叹弗罗伊德实在太伟大, 简直是位天才。尽管弗罗伊德曾阅读过大量的西方文学名著, 并从浩瀚的文学海洋中找出了三例, 提出了“情结”学说, 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 弗罗伊德绝没有读过《金瓶梅》。然而, 他的理论运用于西门庆和潘金莲的结合简直是天衣无缝。我们或许只能把这种现象归结为荣格等人所定义的“原型”的存在吧。
潘金莲本是一大户人家的侍女, 出落得如花似水、风情万种, 但不幸的是, 她被下嫁给了奇丑无比、个头矮小的武大郎, 跟他过上了名存实亡的夫妻生活。尽管潘金莲力比多极度过盛, 急需得到释放, 得到满足和快感, 但不解风情、形容佝偻, 早出晚归担着担子卖炊饼的武大郎根本无法满足她的需要, 甚至根本勾不起她的性趣。潘金莲的力比多无法得到释放。作者极力丑化武大郎的形象, 使其与美貌诱人的潘金莲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反差, 也为潘金莲寻求其它理想的力比多投射对象埋下了伏笔。
武大郎的弟弟武松长得英俊潇洒, 景阳冈打虎一战成名, 被委以都头重任, 暂时回家省亲。他的英勇气概和坚强体格为潘金莲勾引他充当了楔子。潘金莲窃以为终于找到了理想的力比多投向对象。她个人成为力比多投射的主体, 而武松成了她捕捉和征服的目标。武大郎的外出为潘金莲勾引武松提供了机会。潘金莲在本我冲冲欲动的操纵下, 超我暂时退位, 她借着酒力向武松发起了猛烈的冲击, 发出了众多的性暗示, 而武松则一退再退, 直到无路可退, 只有拿出那根深蒂固的道德规范所铸就的超我这一尚方宝剑, 果敢地击败了潘金莲力比多骚动的巨大威力。
其实, 武松当时正值风华正茂、血气方刚, 面对如此的美女, 他并非没有力比多的冲动, 也就是说, 他并非不对潘金莲感兴趣。他的所作所为就是抑制了本我冲动。他之所以能成功地这样做, 就在于武大郎——他哥哥这一隐形的中介是一道主要的道德防线。潘金莲是武大郎的妻子, 是他名义上的嫂嫂。因此, 他们之间一切可能的结合都意味着乱伦。而起初的武松仍然是一个遵崇传统规范的角色, 他绝不会做出伤风败俗的丑行。在本我和超我的冲突之下, 武松的自我成功地调解了它们的矛盾并使其处于平衡。潘金莲在武松身上投射力比多的愿望已成了妄想。此时, 作者也十分巧合地安排武松退场, 到外地去当他的差事。
寂寞无聊的潘金莲其实也有一套她的力比多转移方式。潘金莲本身具有如花似玉的娇容和小巧诱人的三寸金莲, 只要稍加打扮就更显得娇美可人、风情万种。因此, 潘金莲也通过精心打扮自己, 部分地转移了力比多的投放需要。当然, 潘金莲也深谙只要自己能够永葆青春、风韵永存就不愁搞不到理想的力比多投射对象的道理。她怀着这种隐秘的心计, 每天早早地打发走武大郎, 便打开窗户倚立窗前, 晨光中的她更显得花枝招展, 可真是勾起了不少男性的垂慕之情。潘金莲也把勾引男性, 拂起他们心中可望而不可及的心理波涛作为一种自我满足的方式。此外, 潘金莲也做得一手精妙的针线活, 具有描鸾剌凤的本领。她也部分地在这种劳动或创作中释放了力比多。然而, 这三种方式只能缓解一时, 但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她那骚动不安的本我冲动。既然她在家中无法满足性爱要求, 那么她那压抑的本我必将向外扩张, 不然就成为潜在的精神病患者。
西门庆, 另一个经常遭受力比多过盛急待释放的主体也应运出现。西门庆本为大家官人, 家里拥有一妻五妾 (另外先有一妻一妾已故) , 但他仍不满足, 又在家里收了春梅等丫鬟, 占有了如意儿, 通奸仆妇宋慧莲, 又包占了王六儿, 私通林太太, 等等。但怪只怪西门庆力比多太强盛, 这么多任他随意奸淫的女性都无法满足他的性欲要求。因此, 他也经常打扮得风流倜傥出外寻找更理想的力比多投射对象。
一天, 西门庆游荡于大街之上, 冷不丁被上头掉下来的木棍砸中了脑袋。待他要大发脾气时, 抬头一看, 却想不到是位美貌妖娆的妇人, 顿时他“酥了半边, 那怒气早已钻入爪哇国去了”。这女人就是同样遭受本我冲动煎熬的潘金莲。西门庆见如此的美女尚未得手, 这勾起了他更强烈的占有欲望。原先的超我原则几近崩溃, 本我的欲念骚动不安, 并占了上风, 内心的冲动促使他急于捕捉这位理想的力比多投射对象。且说潘金莲起初尚有一丝畏惧, 但见西门庆对她眉绽脸笑也不责怪, 况且西门庆也长得风流潇洒, 她当时也意识到西门庆这个主儿也是她最理想的力比多投射对象。西门庆望着可人的潘金莲不忍离去, 回头七八次, 而潘金莲见他对她如此有意, 内心也开始浮想联翩, 急于与其结合, 但只苦于中间尚有很多障碍无法逾越, 因此, 只能暂时地强压骚动的力比多。尽管潘金莲的超我暂时地战胜了本我, 但自我根本无法调和它们的冲突, 她忍着痛苦的内心折磨, 行动起来如痴如癫。
且说西门庆自从见了潘金莲以后就不能自已, 六神无主。他被那冲冲欲动的力比多折磨得够呛。他向王婆透露, “不瞒干娘说, 不知怎的, 吃他[她]那日叉帘子见了一面, 恰似收了我三魂六魄的一般, 日夜只是放他[她]不下。到家茶饭懒吃, 做事没入脚处。”其实, 王婆早已通过察言观色了解西门庆的心思。在个人利益的诱导下, 王婆发挥了帮助西门庆释放力比多的作用。她有点类似弗罗伊德所说的精神分析学家的角色, 采取话语疗法, 暂时缓解了西门庆力比多冲突的危险。她为西门庆出谋划策, 也安排了两个力比多骚动不安的个体的“见面会”。王婆不失时机地早早离去, 为西门庆和潘金莲的单独媾合创造了条件。其实, 急欲释放力比多的潘金莲正好应合了王婆对她的预料, 也满足了西门庆对她的期望。唯一让西门庆有所顾忌的武松又不在家, 武大郎也出外卖炊饼, 况且还有王婆在外为他们把风, 他们处于绝对的安全状态。因此, 他们的道德防线终于崩溃, 自我早已退却, 唯有那冲冲欲动的力比多和快乐原则的存在。西门庆成了力比多投放的主体, 而潘金莲则成了力比多投射的对象, 她不再需要想方设法找寻投射对象, 而只需微妙的配合即可。干柴烈火, 一点就燃, “当下两个就在王婆房里脱衣解带, 共枕同欢。”两个淫欲的个体在力比多的投射和释放过程中得到了暂时的满足。
西门庆深感潘金莲是最理想不过的性爱对象, 不但新鲜, 而且善于配合。潘金莲也在西门庆身上第一次得到了真正的满足, 也第一次实现了自我。然而, 好事开头难, 一开头就很难收尾。因此, 他们都渴望能够长厮相守、相濡以沫, 为以后随时释放力比多创造理想的环境。但武大郎毕竟是潘金莲的老公, 况且还有那个不解风情的武松不好交待。这二者是他们顺利释放力比多过程中潜在的障碍, 是所谓的道德法则和社会规范。因此, 消除这些障碍是潘金莲和西门庆实现永久结合的当务之急。西门庆、潘金莲和王婆三人合计毒死了武大郎, 并做了假证以防止武松回来以后寻根问底。这一切妥当以后西门庆和潘金莲二者名正言顺地结合, 终于实现了为力比多释放需要创造理想环境的愿望。
(三)
西门庆和潘金莲都有强烈的本我冲动, 渴望能把力比多投射到理想异性的身上。超我道德原则的崩溃, 自我调解的无效, 使本我占了上风。王婆在他们的结合中起到了辅助作用, 帮助他们扫清了本我欲望满足道路上的一切障碍, 两个力比多骚动不安的个体终于实现了非理性的结合, 当然也为潘金莲残死武松刀下、西门庆纵欲身亡等后事埋下了伏笔。
摘要:西门庆和潘金莲是中国古典文学《金瓶梅》中的男女主角。有关他们二人形象的评论可谓汗牛充栋, 不一而足。本文从弗罗伊德的三重人格结构理论出发, 分析自我、超我和本我在他们身上的反映和投射, 追寻他们结合的原由, 并认为, 潘金莲和西门庆人格中自我调解失效, 本我战胜了超我, 他们实现了非理性的结合。
关键词:西门庆,潘金莲,本我,自我,超我
参考文献
[1]金瓶梅词话[M]梅节校点.香港:星海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1987.
[2]徐朔方, 刘辉.金瓶梅论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3]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导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88.
[4]姚正武.论西门庆形象的“冲创意志”[J].中国文学研究, 2001.
[5]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6]王宁.文学与精神分析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关键词】插图资源 开发与利用
插图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编者根据课文的内容和特点,精心安排绘制的,对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陶冶爱美情趣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插图与课文有着密切的联系,反映了课文的某一内容或场景,通过看图,能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小语教材的一大特点,就是文本资源非常丰富,给每篇课文都配了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为学生解读文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然而笔者却发现,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它们视而不见,上课的时候基本不用。既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又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其实,教材中的插图是一种方便、实用的重要学习工具,巧用插图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走进文本,使其成为课文解读的“快捷键”。现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开发、利用插图资源的基本策略。
一、利用插图,导入新课
插图是编者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精心挑选的图片,和课文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利用这些插图,可以让学生快速走进文本,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深入学习做好充分准备。而且,这些插图画面精美,形象直观,富有童趣,容易引起学生注意,激起学生兴趣。因此,在导入阶段用好插图,可以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形象感知课文的大致内容,理清课文脉络,提高导入环节的效率。
在学习《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时,先出示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思考图上画的是谁,引出课文描写的对象,并同步板书。再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图意:图上画了什么内容?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及时完善板书。然后,进一步带引学生质疑:看着插图、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在交流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结构,知道课文主要写了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怎样发愤写《史记》,发愤的结果怎样等内容。由于插图形象概括了课题以及课文,从观察插图导入新课,可以帮助学生很快地了解课文主旨,从而打开解读文本的切入口。
二、借助插图,初读课文
在深入学习之前,我们一般会安排初读课文,以帮助学生扫除字词障碍,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梳理文章脉络。在初读环节,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插图,通过以图引疑、以图引文,实现图文的紧密结合。
在课上,我们要让插图成为学生初读的拐杖。首先是以图引疑,理清层次。让学生带着导入阶段提出的问题自由读课文,到文中去找答案。在交流的过程中,采用加小标题的方法,帮助学生搭建课文框架。讨论小标题时,要求学生把最恰当的那个写在插图旁。其次是以图引文,明确重点。一般来说,插图都能紧扣文章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顺利突破重点、难点,和课文进行深层次对话。初读《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时,在学生命名插图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再次回到文中,画出具体描写插图内容的句子,帮助学生明确课文的重点。借助插图可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有了明确的目的指向,有了可以利用的拐杖,避免了初读的浅层次、低效率。
三、依托插图,品味语言
课文中的有些词句,我们用文字进行解释,只是以字解字,很难达到真正理解。利用直观的插图,就可理解得透彻、明白,这往往成为品味课文重点语句的一个有效方法。学生借助插图,形象化地感受句子,在咬文嚼字的同时,读懂插图背后的深刻内涵,逐步走向文本内核。
在学习第九自然段时,我们着重引导学生依托插图,品味语言。首先让学生阅读已画出的直接描写插图内容的句子,“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然后引导学生边读边感悟:哪些字眼儿打动了你的心?学生在图文对比阅读中,不断走进文本,走进司马迁的心灵深处。学生从“克制”“埋”等词语中体会到司马迁的忍辱负重,从“工整”一词体会到司马迁的一丝不苟,从“重又”中体会到司马迁的百折不挠。图文对比阅读,让静态的画面灵动起来,让平面的文字丰厚起来,让单一的人物形象变得立体起来。依托插图品味语言,把抽象的语言和形象的画面有机结合,互为补充,从而找到了解读文本的支点,打开了解读文本的突破口。
四、感悟插图,随文练笔
语文学习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标的相关要求,读写结合训练成了语文课特别是中高年级语文课必备的训练形式之一。如何科学合理地把握读写转换的时机,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感悟插图进行随文练笔,可以巧妙实现读写迁移,提高练笔的实效。
我们知道,课文插图大多紧扣文本重点,能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实际上,插图往往是一篇课文的“特写镜头”,有的再现课文的主要内容,有的再现故事的高潮,有的再现主人公形象……看插图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主题,掌握课文中心。因而,围绕课文插图进行随文练笔,可以帮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揣摩人物心理,升华对课文的理解,实现一举多得。
在安排《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的练笔时,首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抓住画面主要内容,联系司马迁的实际,展开合理想象,还原当时的情景。“同学们请看,司马迁就是这样写《史记》的。司马迁选择活下去,选择写《史记》,不仅意味着选择了劳累和孤独,更意味着他要忍受人们的歧视,忍辱偷生。”在教者声情并茂的语言描绘下,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思绪又回到了两千多年前。“那是一个风雪交加的冬夜……”“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午后……”“面对一些人的当面羞辱,背后的指指点点……”“每当想起了去世的老父亲……”在学生的笔端,司马迁丰富细腻的内心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此时在司马迁的脸上,我们已经看不到痛苦和绝望,留下的只有责任和使命。我们看到了一个忍辱负重、矢志不渝、顽强不屈的司马迁。”在交流随文练笔时,我们还采用了给画面配音的方法。在音乐声中,面对形象的插图,学生又回到了千年前,走进了司马迁的心灵深处,触摸到了他高尚的灵魂。
综上所述,课文中的插图不只是单纯地配合课文内容,还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是课文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要充分认识插图在语文教学中的独特作用,挖掘插图的隐性资源,放大插图的文本价值,引导学生利用插图、导入新课,借助插图、初读课文,依托插图、品味语言,感悟插图、随文练笔,让插图真正成为课文解读的“快捷键”。
刘老师让学生找出了西门豹说的话,并引导学生自己读,读完以后说说自己的感觉,接着刘老师顺着孩子的感觉逐一引导,他设计了这几个问题让学生在品读体会,在体会中感受西门豹沉着老练、足智多谋的语言艺术。“西门豹说河伯还真灵啊,是真话还是反话?为什么?”“西门豹说要去送送新娘,从表面看是什么意思?而实际上他有什么打算?”“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发表自己的意思,而偏偏要故意说反话呢?”“麻烦是何意?在句中表达了什么语气?为什么用这样的语气?”“西门豹要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用意是什么?为什么用这样的说法?”等等。引导学生通过思考理解语意又上升理解篇意,启发学生深刻体会人物聪明过人,巧妙除恶的特点。老师还巧妙的设计了角色扮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分别扮演西门豹、巫婆、卫士等人,学生表演得挺有意思,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西门豹当时展现出来的机智以及巫婆大惊失色的表情和进退不得的痛苦境地。在这个基础上,刘老师还引导学生联系前段,认识“深入群众,调查情况”是课文事件的“发生”部分;联系后段,认识发动群众,兴修水利,是这件事情的“结果”部分。就这样,老师抓住重点,中心开花,串连前后的教法,使课堂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西门豹》教学反思
《西门豹》一课选自义务教材第六册第八单元,主要讲的是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这是一篇历史故事,学生感知度低,为教学的顺利实施带来了许多障碍;这篇课文原是入编高段年级的,现改编到中段年级的,这又为教学的各项任务完成设置了众多的难点。基于这两点,所以我在设计上力求做到:
1、直面感知
凭借教师的简介、课件、学生的描述等手段,让学生充分感知课文内容,以弥补历史故事与学生生活实际的时差。如教学“田地荒芜、人烟稀少”一处时,我采用的是想像当时的情境,以唤起学生的追忆,并通过学生的描述,进而强化“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荒凉情景。
2、缓陡难度
文中所呈现的许多名词,都是学生一知半解之处,如:巫婆、官绅、治理河水等,我在教学中,努力凭借文本信息,尽可能引领学生借助以知的或文中的语词进行点拨、指导,让学生在心理上去接纳这篇课文,从行为上去乐意学习这篇文章。
3、注重自主
《新课标》大力提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因此,我在设计时,十分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如:识字教学这以环节,对三年级学生来说,识字已有了较丰富的经验,特别是音、形这两点,可以说是比较会融会贯通了,但字形的书写则还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本文生字多,字形杂。因此,我把重心放在写上,并采取让学生挑选自己难写的两个字写两遍,当堂练习,当堂巩固。然后,在集体强化“灌溉”这两个字。
4、加强读悟
《跨越百年的美丽》讲述了居里夫人不顾镭射线以及化学药品的侵蚀,坚持进行科学研究的故事。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跨越百年的美丽整体阅读感知。
⑴文章的主旨
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她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⑵文章结构
①文章的段落划分:
课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描写了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作学术报告的场面,将居里夫人美丽的形象和伟大的成就凸现在读者面前。
第二部分(第2段至第3段)具体描写了居里夫人为了探索“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而进行的艰苦的研究,直到发现了镭,这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充分表现了居里夫人坚定执著、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
第三部分(第4段至第5段)写了居里夫人在名利面前的态度和做法,表现了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高贵人格和全身心投身科学的忘我精神。
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肯定居里夫人的人格。
②课文的结构是:总-分-总。
一、提问课题,激发兴趣
对课文题目所要提示的内容进行提问,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题目往往是课文内容的简介,学生通过理解课文题目就基本上知道课文中所写的内容是什么了。让学生直接感知课文所讲述的内容。比如在教学《翻越远方的大山》一课时,我问学生“远方的大山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作者要翻越远方的大山”这一问题来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知道远方的大山其实就是堵在刘翔夺冠征途上的约翰逊。比如教学《大作家的小老师》一课时,我在解读课文题目时提问:“大作家的知识水平那么高,为什么还要向一个小老师学习呢?”这样,很快就把学生引入课文的学习中。在教学《开天辟地》一课时,我提问:“盘古是如何开天辟地的?读完课文你们就可以知道了。”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我调动起来了。
利用课文的题目来设置问题,向学生提出问题,就像给机器注入燃料一样,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让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还可以让学生带着一个强烈想解决课题展示出来的问题的愿望走进课文,找寻答案。但是在应用这种方法来解读课文题目时,我们要提高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不能让所有问题都由教师来提,因为时间长了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自己根据课文题目来提出问题,这样,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来,就可以在课的一开始就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奠定基础。
比如在教学《春光染绿了我们的双脚》一课时,我提问: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
生1:春光怎么会把我们的双脚给染绿呢?
生2:春光是如何染绿我们双脚的呀?
生3:„„
让学生看到课文的题目后产生疑问,一来可以提高学生在下面的学习过程中产生探究的欲望,二来可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一举多得的教学方法。
二、把脉课题,理清思路
有些课文的题目一看就知道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比如《天游峰的扫路人》《莫泊桑拜师》《大江保卫战》等,通过对这些课文题目的把握,就可以让学生理清课文层次,明确课文重点,如果对课题进行理解,就可以让学生有条理地学习课文了。
比如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时,先是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题目,然后说一说通过题目可以看出这篇文章是写什么人的,学生很快说出这篇文章的地点是在天游峰,主人翁是扫路的人。我接着说,一个扫路的,有什么可写的呢?是不是作者小题大做,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的第七自然段,再来回答这个问题,接着,我让学生模仿扫楼梯的动作,体会要扫一千八百多个阶梯的不容易。几个同学表演后,我再次让学生读题目,并提出这一次要读出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经过几次练读,学生终于读出了感情,体会到了天游峰扫路人的可贵精神。
三、抓住课题,直入文心
解读课题,我们还要抓住课文题目中的关键字解读,让我们对课题的解读可以直接进入文章的中心,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例如《学会合作》一文,一看题目就知道课文要求我们学会合作。我抓住“合作”这个重点字引导学生学会合作。《郑和远航》要抓住一个“远”字让学生体会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水上飞机》要抓住一个“水”字让学生理解水上飞机的作用。所以在解读课题时,我们要通过对这些关键字的理解来把握课文的整体内容与特点,通过抓住课题中的关键字,让学生认真审题,理解课文题目的含义,并让学生通过课文题目思考课文要表达的内容,更好地学习课文。
近年来,笔者听了若干节阅读教学公开示范课和研讨交流课,欣喜地看到语文教师也开始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文本解读的创新方面进行了大胆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从文体、内容、主旨以及写法等方面进行创新性解读,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下面结合教者的课堂教学和本人的思考例谈创新性解读。
一.文体创新性解读
《繁星》 是巴金先生写的一篇美文。作者按时间顺序依次写了小时候在家乡看繁星、三年前在南京求学时看繁星、如今在乘船去法国寻求真理的海上看繁星。满天的繁星是永恒不变的,而作者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境遇的变化、心绪的不同,看繁星时的感受自然也就不同。小时候看繁星时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表现出一种甜蜜、温馨之感和依恋。 三年前看繁星,好像繁星在和自己谈话一样,表现出作者对光明的追求以及与星星亲密、投机伙伴之感。如今在海上看繁星, 既有儿时如睡在母亲怀里的无比舒心、安详和陶醉之感,又有猎户座中那奔跑的巨人给予自己的勇气、信心和力量。写三次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看繁星,引发作者三次不同的联想和想象, 表现作者三次不同的心境和感受。这不正是一首事物美、想象美、情感美、语言美、结构美的诗吗?教者让学生读余光中先生写的 《乡愁》,要求学生模仿 《乡愁》 的诗节、诗行和诗句写一首短诗,诗中要写到作者看繁星的时间、地点、看繁星时产生的联想和内心感受。有学生写出了下面的一首诗:小时候/在家乡/看那满天的繁星/仿佛那是母亲的胸怀/让我依恋//三年前/ 在南京/看那满天的繁星/仿佛那是无数的知识宝藏/让我欣喜//如今/ 在海上/看那满天的繁星/仿佛那是无数的朋友/陪伴同行。难能可贵的是这位同学既掌握了本文的内容,又有自己的个性的创造,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悟。文体创新性解读既让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达成了学习目标,又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内容创新性解读
《松鼠》 一文,先总说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然后具体分说三个特点,最后又补充说明松鼠的其他习性和用途。文中写道: “它们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在学习课文之前,教者出示了教学目标, 其中情感目标为“爱护自然界的动物”。在学习最后一节时,有学生就提出了疑问:我们要爱护自然界的动物,松鼠这么可爱驯良,又远离人类活动的地方,它们生活在树林里,也不会去田里为害庄稼,为什么还要捕杀松鼠,剥它们的皮和毛,吃它们的肉呢?教者听到学生的质疑,略作了停顿,欲言又止, 然后说:“刚才这位同学问得很好,作者布丰为什么要写松鼠的用途呢,很显然与保护动物这一点不协调,编者又为什么不删去这一内容呢?我想听听同学们的想法和思考。”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间顿时争论开了。有同学说,松鼠很讨人喜欢,它浑身都是宝,为人类所用,正是它讨人喜欢的地方, 所以作者要说明。有同学说,本文的作者布丰生活在二百多年前,当时人们还没有保护动物的意识,或者当时的松鼠很多,杀一些也无所谓。还有同学说,作者在写本文的时候已经意识到写松鼠的用途与全文的感情基调不协调,所以放在最后略作交代,同学们阅读时完全可以忽视一点。最后一段关于松鼠用途的文字是取是舍引发了这样的一番争论,学生们提出各自不同的看法和见解,正说明他们课文读得认真又仔细,学得深入而又灵活。在这一番争论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同学们个性化的解读和创新性思考,也看到了同学们内心的人文关怀和时代情怀。
三.主旨创新性解读
《甜甜的泥土》 一文,作者以小小说的形式反映了离异家庭中孩子怎么办的社会现实问题。在这篇小小说中表达了两个主题:一是表现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二是告诉人们人间的至亲至爱应该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 无所不在,无处不有。“甜甜的泥土”作为结局,好像作者已找到了解决这个社会现实问题的途径。但学生们不买账,有学生提出:奶糖在那么低的温度下怎能融化?奶糖外有糖纸包装嘛,如果有奶糖又怎么会融入雪水?难道这点常识作者都不知道吗?很显然这不是写真实,作者可能通过这个不真实表明让离异的孩子感受到爱的无所不有、无处不在是不现实的,只能是小男孩的良好愿望。学生不为作者所左右,将小说的所写事物与事实对照,找出了破绽和疑点,进而揣摩作者安排这样的结局可能想要表达另外的一个创作意旨。甜甜的泥土怎能咽下,一丝丝甜蜜只能给孩子留下无尽的哀伤,那奶糖所象征的母爱也如那消失的奶糖一样消失得再也无处寻觅。甜甜的奶糖也只能给小男孩暂时的心灵慰藉,等待他的更多的是痛苦。作者写这篇小说只是提出了问题,并未解决问题,也许这才应是小说能做的,从而更能体现小说的价值。
四.写法创新性解读
《天净沙·秋思》 被称为“秋思之祖”。这首散曲小令以带有秋色特征的景物组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营造凄清悲凉的意境,衬托天涯游子的孤寂凄凉和思乡之情。 “小桥流水人家”,作者以喜景衬哀情,反衬作者内心的悲凉。将此句理解为是作者运用以乐衬悲的表现手法,自然是合理的。如理解仅限于此,那就失去了此句作为“千古名句”的耀人光彩,失去了此句意境所承载的丰富的人文信息。有位教者在课上向学生讲了下面的一番话:“小桥流水人家”,在这幅秋郊夕照图中是极不和谐的,此景不是作者眼前的实景,应是作者脑中的想象。 “ 枯藤老树昏鸦”, 一 “枯”、一“老”、一“昏”,枯朽、 昏老的景物既是自然中秋色里的景象,也是作者人生的写照,“古道西风瘦马”不正说明已是年老迟暮还在外漂泊,如秋风中的落叶,无人供养的瘦马,衰老、飘零正是作者当时境遇的最好注脚。多想有个落脚之处, 有 “ 小桥”、 有 “ 流水”、有“人家”,姑且安顿这衰老之身,聊以慰藉这孤寂之心。但这些都在哪里呢?只能在虚无的想象中,也许这是少年时家乡的情景, 它夜夜出现在梦霭之中。经过以上分析,“小桥流水人家”应是作者的想象,写出了内心的渴望。因而不应单纯的理解为是一种表现手法。学生们和听课者都被教者披文入情、声情并茂的话语深深感染, 整个教室鸦雀无声。讲完后,教者让学生齐读这首小令,学生读得悲切痛彻,令人听了心如刀割。也许这位教者的解读不能令人信服,有不合情理的的地方,但教者的个性化的解读则是一种创新,让人对这首“秋思之祖”更多了一份敬意。 “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正是千千万万个读者成就了经典 《哈姆莱特》,让其更加光彩耀人。
一、把握住重点
入选课文的作品,一般底蕴都较丰厚,解读空间比较大,往往导致中心不易突出。在有限的课时内,解读意蕴宽泛的文本就必须把握住文本中最主要的,即作者在文本中最要表达的观点,这就是通常说的主题或中心,即是课文重点。
课文前的“提示”或教参文本,一般都应该把握揭示课文重点。郁达夫的《北平的四季》,课文前的“提示”,却没有触及课文重点。提示说:在北京生活过的人,读完本文,对北京的四季可能会有更深的感受,同时会更深地爱恋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北京。这个“提示”没有直接揭示作者最要表达的观点。郁达夫《北平的四季》用优美的语言状写北平的四季美,但文字背后是一颗沉重的忧虑亡国之心,这颗“心”才是本文重点:在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中华的黑云重压下,作者深虑家国、民族的命运,作者哪有闲情逸致去欣赏北平的四季风光?写完《北平的四季》一文不久,作者在《赠民报同人》一诗中写到:“大醉三千日,微吟又十年,只愁亡国后,营荒更无田。”这更可印证作者在《北平的四季》一文中所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并非只是停留在北平的四季之美,这不是文本重点。
重点是文本的纲,必须着重讲,不能淡化。现在有的教师偏颇地理解开放式教学,一味强调学生对文本的主观感受,忽视了课文重点,尽管讲得热热闹闹、天花乱坠,但这却是一堂失败的课。
课文中的重点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自己的思想深度所在。曹禺说:“哪有没有思想的好作品?”我们讲孔子的《论语》,要讲孔子自己的思想是什么,而不是诠释者的感悟。二是文本思想的现实意义。经典文本之所以经典,在于文本意义经久不衰,具有现实意义。例如鲁迅的名篇《药》,其重点当然不只是在鞭挞国民的愚昧,而是对国人的警示及对国民教育的迫切性上。鲁迅弃医从文,目的也在于通过文化手段来警醒国民,教育国民。今天讲鲁迅作品,就不能忽视其现实价值。总有人认为鲁迅作品已经过时,鲁迅的作品并没有过时,今天的国民教育一点也不比鲁迅时期轻松。
2004年笔者讲鲁迅《故乡》时,适逢这年冬季里发生了湖南民工把农友的尸体从福建背回家乡的千里背尸事件,举国惊讶,对此义举有不少文章赞扬,笔者在课堂上分析了千里背尸事件中当代农民的愚昧落后的一面,背尸者觉得不把尸体背回去,对不起鬼魂,心里不能平衡,这其实与《故乡》中的闰土把祭器背回家、《祝福》中祥林嫂捐门槛一样,都是求得内心的麻木般的平静。今天对亿万农民的教育确实非常迫切啊!揭示了鲁迅作品的现实价值,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鲁迅作品。
著名学者谢冕对美国名著《廊桥遗梦》评价很高,他联系到我们时代人文精神的严重失落,“他把对这个文本的阅读,加入了对时代严重病症的思考”[1]。“思考”,就是重视文本的现实意义,无疑应是文本诠释的重点部分。
二、诠释好难点
所谓难点,要从三个方面来看。一是文本的内涵比较深,二是逻辑关系的难度大,三是文本涉及的事物与中学生的生活经验距离过大。
经典性文本往往有较深的哲理内涵,绝对不只停留在表面的情节上。这个哲理层面要靠教师去揭示,对学生来说是难点。例如《等待戈多》这个剧本,蕴藏了深层次的哲理。剧本中弥漫着焦虑的无奈的“等待”氛围,这种“等待”大概是现代人的一种心理征候。传统价值体系的消亡、信仰的缺失、经济的萧条、社会的动荡、环境的污染,现代人陷入苦闷焦虑孤独空虚中,自身救赎是无能为力,他们只能“等待”谁来帮他们解脱精神上的困境。剧本中不断出现若隐若现的关于上帝的谈论,似乎作者寄希望于神秘的上帝,“戈多”就隐喻着上帝。剧本的深层次哲理就是:现代人是否还要等待上帝对人的灵魂上的救赎?而上帝又在哪里?也许是这个颇为深刻的哲理思考,使得《等待戈多》具有顽强的文学生命力。这个深层的哲理内涵如果不能揭示,文本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含有深意的东西,往往藏在具体的词段中。茨威格《世间最美的坟墓》中有多处句段含义深刻。文本迎头一句:“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这一句文字上很好懂,但藏有深意。这一句实际上暗藏了对俄国革命的某种否定,并为全文定下了基调,是极为浓重的一笔。下面所有的文字都是在诠释这一句。再如托尔斯泰墓地有“逼人的朴素”,是什么样的“朴素”能够“逼人”?这都是需要分析的难点词句。语文教学必须抓住具体的词语,尤其是含有深意的句段,否则课文分析只能是凌空蹈虚,就不能成为语文课。
有时候难点甚至还表现在标点符号上。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写到获知柔石被枪杀的消息后的文字是“原来如此……”为什么不用句号、惊叹号而用省略号?这传达的是作者内心的悲愤,用的是引而不发的以虚写实的手法。吕叔湘说:“每个标点都有一个独特的作用,说它是另一形式的文字,也不为过分,用与不用,用在哪里,都值得斟酌一番。”[2]凡是语含深意之处,都应是难点,值得斟酌。如此课文才讲得有滋味。光是囫囵吞枣的感悟是不够的。
再如《与妻书》收尾时有一句“诸母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这句话中藏有深意。难道陈意映读不懂丈夫林觉民的信?进一步深究,就明白林觉民赴死前的一番苦心:林觉民写给妻子信的同时还给老父写了一封短信,但是没有给一向疼爱他的伯母叔母写信,因此信中这一句应视为特给伯叔母的留言:我的“诸母”通文明理,他们能够懂得我的心,他要她们不要过于伤心,同时也希望她们关心年轻的陈意映。林觉民的心可谓深矣苦矣!
难点还存在于文中重要的逻辑关系上。林觉民的《与妻书》,有个最重要的逻辑句段,是文本的中心——“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为什么林觉民既然那么爱他的妻子,又要去死呢?这里的思想逻辑是难点,诠释这一思想逻辑,也就揭示了林觉民的思想高度。
有的作品,凭学生的生活经验要理解很困难。这是时空阻隔所致。例《长亭送别》《林黛玉进贾府》,那里的人物、人物感情和场景,今天的学生不易理解,但因为是传统文化经典,中学生必须接触经典,诠释这种经典,必然给教学带来难点。要讲透这样的难点是很困难的,只能选择其一个重要侧面。例《长亭送别》,没有必要去花大力气引导学生去理解那个时代人的缠绵的情爱,这与现代人对情爱的理解相去太远,应侧重在引导学生去欣赏美轮美奂的文学语言。那绮丽优美的修辞、那情与景的交融、那朗朗上口的词句,都给人美的享受。正如梁启超说,对于李商隐的《锦瑟》等诗,他实在搞不明白写什么,但那优美的诗句韵律着实让人着迷。
课文中大多数难点,教师应该诠释,但并非所有的难点都要解释。
三、点燃起亮点
语文教学中有一个被许多人忽略的问题,即学生的听课期待。如果是零期待或负期待,表明学生对语文课已产生厌倦,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传递文本的精华。语文课靠什么调动学生听课的兴趣?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即使每堂课都要燃起教学亮点。
什么是教学亮点?能使学生眼睛为之一亮,使学生的心为之一动,能使学生心有所振奋的内容,能使课堂活泛起来的东西,而不是波澜不惊。
语文课的教学亮点,靠教师的课堂激情、对课文的独特的切入点、对某个问题独到的确有道理的见解、耳目一新的教学方法等。
语文教学不能没有激情,亮点要用激情去点燃。融进了作者灵魂、生命、情感的文章,诠释时怎么离得开激情?作者深藏于文字里的感情要靠那教师的激情才能碰撞出火花。优秀语文教师唐运霞说,教师只有拥有激情方能感染学生,促进他们主动学习。在愉快的审美感受中学会学习。有人问她“为什么你的课那么吸引人?”她说是“激情”。[3]激情背后是教师的责任及对语文的痴情。
语文课的切入点很重要。如何导入新课?如何进入文本?好的文本是一座曲径通幽的花园,教师是导游,如何进入才能给学生以惊奇愉悦的审美享受。笔者在讲舒婷的名篇《致橡树》时,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诗人舒婷遭遇一位七十岁的教授,谈及他一生遇到的女性,非常遗憾地说,有才华、性格温柔的往往不漂亮;才貌双全的自恃有资本,又很难温柔;漂亮而温柔的多半没才华。笔者先让同学对老教授的观点发表评论,然后亮出舒婷的看法:“我很以为然,女人也是人,为什么总是围绕着你自己的需要来要求女人?我为此写了《致橡树》。”[4]舒婷说,《致橡树》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爱情诗,而是表达爱情观点的诗。这样调动了同学们听课的积极性和对文本的期待。一开始笔者就打出亮点,课堂气氛比较热烈。
教师对课文的独特的诠释,也能产生亮点。尤其是诗歌,笔者讲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根据掌握的资料,认为诗中的“陌生人”应该是海子的“情敌”,海子曾经深爱过的两位女友都离他而去,有了新的恋人——陌生人。诗中“愿有情人终成眷属”一句绝不是泛泛而指,也不是“客套而负气”的话。这恰恰表明海子的大海般的宽容精神,与女友分手是痛苦的,曾经的女友爱上了别人是雪上加霜,但面对痛苦,他心中没有恶没有仇,他真是大海之子。海子的“面朝大海”实际是他胸有大海。这时笔者对比了诗人顾城怀疑妻子移情别恋,用利斧砍死妻子的悲剧。通过比较,笔者着重肯定了海子的富有人文精神的宽广的胸襟,提出了现代人应有的情爱观。这堂课基本上满足了学生的听课期待。
课堂的亮点还体现在对课文重点必要的拓展上。《陋室铭》的重点是展现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人文情怀,但仅仅停留在这里,就缺乏教学的亮点。笔者在教这课时,完成“教教材”后,进而拓展,提出一个问题:今天还要不要安贫乐道、淡泊名利?有的说要,现今社会到处都是铜臭味、官本位,《陋室铭》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有的说不要,认为《陋室铭》中的思想,会损伤进取和竞争精神,而竞争向上的精神是我们时代的主旋律。有的认为《陋室铭》中有合理的思想成分可以接受,但彻底的安贫乐道观点不能要,要批判地吸收文本的思想。在多维思考的碰撞中,学生们情绪就比较活跃。
上述论述了课文解读的三个基本支撑点,这三个支撑点有如牢固的铁三角,稳稳地支撑起一堂扎实生动的语文课。
语文课的优化是很难的,诚如前辈于漪先生所说;“遗憾的是我没有一节课是十全十美,上完后反思,真是百病丛生。”[5]因此,这更需要我们更多的语文教师进一步探求语文教学的优化问题,不断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
参考文献:
[1]洪子诚.同事眼中的谢冕[N].中华读书报,2008-10-8.
[2]吕叔湘.语法修辞讲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
[3]中学语文教学通讯.2005,(3).
[4]舒婷.写<致橡树>是为了辩论[N].今晚报,2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