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一年级下册教案

2025-04-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版一年级下册教案(精选7篇)

新版一年级下册教案 篇1

1、认知目标:正确读记“池、惜”等6个生字,理解“惜、露、树阴、晴、柔”在诗中的意思。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情感目标:初浅理解《小池》的内容,感受诗中美丽的意境。教学重难点:

1、初浅理解诗句的大致意思,加深对词的识记。

2、在多形式诵读古诗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并积累课外诗句。教学流程:

一、温故知新,导读揭题。

1、复习旧知:孩子们,开学初咱们就走进春天,积累了描绘春天的词汇,欣赏了描写春天的儿歌,聆听了关于春天的故事,更品读了优美的春天的诗——(播放多媒体课件)

①(师说:听着清脆的鸟鸣声,看着零落的花瓣。)你会想起——《春晓》跟着旋律读——(幻灯:古诗《春晓》)

②(杨柳风筝图)看到这样的风景,想到哪首古诗?——《村居》你来读—— 关于美丽的春天,诗人总有写不完的话题,可一转眼春天过去了,迎来的是什么季节?(夏天)

关于它,宋朝诗人杨万里也给咱们带来一首优美的古诗——(看老师写课题:小池,“池”——师边写边解字:“也”边有水读作“chí”。)

二、初读感知,趣味识字。

1、出示古诗:观赏《小池》,诗人写下了诗句——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孩子们,发现了吗?诗中带点的都是这课要认的字,现在请拿出笔在书中圈出这些字,拼一拼,先读准字音,再把诗歌连起来读一读。

3、读完了吧,考考你,行不行?(抽读生字卡)①“惜”——组个词:爱惜、疼惜、怜惜,怎么记住这个字?

小结:用心去疼,用心去爱,这就叫“惜”。所以旁边是个竖心旁。

②(出示:“阳”、“阴”:这两个字不同在哪?)把“日”换成“月”就是——“阴”。

小结:阳光下亮堂堂,月光下阴森森,熟字换部件,一下记两个。

③“晴”——阳光灿烂“qing,qing,qing”见“青”后鼻韵qing,qing” “柔”——舌头卷起“rou,rou,rou ”温柔、柔和、柔软 ④“露”——谁会编个字谜?(路上有雨组成露。)⑤(课件出示六个生字:池、惜、阴、晴、露、柔)

看,这六个生字宝宝要归队了,上下结构的字宝宝是谁?

剩下的都是什么结构? 现在快速认读,有把握吗?

5、记牢生字,现在谁来读读这首诗?(出示不含拼音的古诗)。

6、诗就像歌一样有节奏,(出示划分节奏的古诗)瞧,这会儿划分了节奏线,谁还会读?

三、创设意境,品读感悟。

1、指名朗读。(个别——全班)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跟着朗读的节奏,我们来到了小池边,看——(课件播放)这是个怎样的小池呀?

(干净、清澈——池水清澈。这可是小池的特点呀,真会说。)(再看看周围,这个小池还有什么特点?——安静、宁静、美丽)

3、孩子们,杨万里的诗里每一行都是一个美丽的画面。画面里都给咱们展示了不同的景物。

(1)我们先看第一行诗:“泉眼无声惜细流,” ①诗中写了什么景物呢?(板书:泉眼、细流)②看,这冒着泉水的小洞就叫——(泉眼)泉水就从里边流出来了,你觉得这里的泉水怎么样?

③哦,诗中把这细细的泉水叫——(板书更改:细流),细细的泉水总是这样慢慢地流着,谁能读出细水慢流的感觉?这细水慢流还能从哪个词感受到呢?(无声)嗯,泉水悄悄地从泉眼里流出来,步子很轻,全班读——

这轻悄悄的泉水可是泉眼妈妈的宝宝呀,宝宝要出门了,妈妈心里会——诗中哪个词写到泉水妈妈的不舍?(板书:惜)还会读出这份不舍? ④小结:“细”、“无声”都给我们展示了泉水细流的画面,可只有读懂了“惜”字,才能明白诗人的情感呀。我们一起再来感受感受,读——(齐读)过渡:泉水慢慢地流着,流到哪呢?(出示图片)猜猜看,哪一行诗写了这个画面?

(出示:“树阴照水爱晴柔。”)

(2)这行诗里写了哪些景物呀?(树阴、池水)谁能上来找一找图上的树阴在哪儿?

哦,树阴就是树的影子。影子都这么清晰了,可见小池里的水非常——(清澈)看,一缕缕柔和的阳光透过绿树照射在清清的池水里,美不美!美得连绿树也投进它的怀抱了,这就叫“________爱_________。”(板书:爱)

学到这,咱们发现,小池就像刚才咱们说的那样清澈、宁静。难怪诗人如此“惜”,如此“爱”。我们连起来读一读吧。(生: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指导朗读:池水在夏日的阳光下,静静地躺着,爱它就别把它吵醒。点评:你这样轻声细语,就不会破坏小池的宁静了。看来你跟树阴一样爱小池。(指名1-2个)

过渡:小池都是这样安静吗?我们一块儿读一读后两行诗歌。(课件出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你觉得这时的小池跟刚才一样吗?多了什么景物呢?(板书:小荷、蜻蜓)小荷是什么?(对,没展开的荷叶)

【小荷——夏天刚来,她就从池里探出头了,尖尖的、卷卷的,多娇嫩的小荷呀。】

小蜻蜓就停在上头。池塘里就这一只蜻蜓吗?看——(出示句式:小蜻蜓飞来了,有的______;有的_____;有的________)小结:来了这么多可爱的小蜻蜓,池塘一下子热闹起来了。

过渡:娇嫩的小荷姐姐碰上这群活泼的小蜻蜓,你会怎么读这两行诗句? ①读出对比的:(安静害羞的小荷是你,调皮的蜻蜓也是你,能读出对比,真了不起!)②读的平平的:

a小荷姐姐正紧闭着叶片呢,多害羞呀!读——

b有点像害羞娇嫩的小荷姐姐,蜻蜓也这么害羞吗?再读读!(有点调皮了,再读——)

小结:一个害羞、一个调皮,读出对比了!(全班)(4)拓展谈话:

这会儿,小蜻蜓立在上头,跟小荷姐姐在干什么呢?

①说悄悄话:说什么呢?悄悄告诉我——他多信任小荷姐姐,正说着贴心话儿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他俩多亲近呀!②打招呼:来,跟小荷姐姐我打打招呼——不够热情,我不理你了。真够热情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他俩多亲热呀!③唱歌:一早就给姐姐带来好听的歌,多友好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

④休息:飞累了吧,在我这休息舒服吗?,那就多歇一会儿!他俩多亲密!孩子们,你眼中的小蜻蜓有调皮的,有热情的,有粘人的,可以有自己的读法。来一块儿再读读这两行吧——(自由读诗句)

小结:孩子们,泉眼惜细流,树阴爱水,那小蜻蜓和小荷姐姐那么亲密。这是为什么呢?的关系呢?(板书:喜欢)

过渡:他们亲密地说着聊着,给宁静的小池带来了热闹,带来了生机。带上感情,连起来读一读吧!(全班)

小结:小池虽小,却处处充满生机,充满乐趣——(齐读全诗)(5)诗歌带上旋律更美,更动听,和着乐曲声,咱们再读——

(6)现在闭上眼睛,你能想起诗中美丽的画面吗?来,看着板书的提示,咱们有滋有味地背一背,齐——

四、余味延伸,积累巩固。

杨万里不仅带领我们欣赏了小池宁静,感受了小池的趣味,还让咱们记住了那棵害羞尖角的小荷。关于夏日的荷塘,那真是多姿多彩。看(出示组图:初夏一过,池塘里不仅荷叶满满,还有许多——(荷花),这婀娜多姿的荷花才是盛夏池塘的主角呢,她让杨万里诗兴大起,提笔写下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配乐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总结:美丽的夏日荷塘,让我们记住了杨万里的《小池》,也领略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孩子们,夏日荷塘还留下了哪些名诗名句呢?回去上网好好找找!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补充在课文里![板书设计:] 小 池

泉眼(惜)细流

树阴(爱)水

小荷(喜欢)蜻蜓

大班古诗《小池》案例与反思

2013-08-05 作者:张晓敏 | 小池 古诗 大班

活动设计背景

正值初夏,到处是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为了让孩子感受夏天的景色,自然的美丽与万物的和谐,我选择了古诗《小池》。这首诗通过对涓涓细流、浓密树阴,清澈的水面、初露尖角的小荷,停落的蜻蜓这些景物的描写,形象地勾画出了一幅初夏荷花池的风景画。特别是“惜、爱、露、立”几个动词的巧妙运用,使这优美、宁静的画面充满了生机。

活动目标

活动目的: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画面描写的情景,初步感受夏天的美丽。

2.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能有感情地朗诵。

3.通过学习古诗,初步理解古诗的内容,理解古诗中有关词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古诗感受夏天的美丽。

难点: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

活动准备

《小池》PPT课件,音乐

活动过程

一、观看电脑课件,自由表达自己欣赏的感受。

师:孩子们,现在时什么季节到了?(夏天)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小池塘边区欣赏夏天的景色,你们想去吗?

1.播放课件,幼儿欣赏。

师:这里的风景怎样?

幼:很美丽,漂亮。

师:这里的确是一个景色怡人的地方。你能用自己的话完整、连贯的话说一说。你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

过渡:古时候有个诗人叫杨万里,也和你们一样觉得这景色很美,陶醉在这初夏的美景中,于是写下了千古流传的经典古诗《小池》,你们想不想听听诗人是怎么用诗句来描写这幅画面的呢?

二、欣赏、理解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1.边欣赏课件,边倾听老师朗诵古诗

(1)古诗的名字叫什么?是谁写的?

2.再次欣赏古诗。(师范读)

(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都藏在哪些诗句里?(泉眼、树阴、小荷、蜻蜓)

(2)理解词语,诗句的意思。(幼儿说出一句就结合画面理解一句诗句的意思)

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爱惜。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

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的尖端。

(3)完整欣赏古诗。

三、学习朗诵古诗。

(1)幼儿跟读。

(2)集体朗读

(3)指导朗读:

一、二句(声音要轻柔、甜美、速度稍慢);

三、四句(读出欣喜的语气)

(4)随着音乐课件,朗读古诗。

四、感受古诗的特点。

1.课件出示古诗今解的内容和古诗全文。

同样是小池的景色,我们开始的时候用了很长一段话描述画面的内容,看看诗人用了几句话?共有几个字?

2.教师揭示古诗的特点:句子简短,语言精炼,押韵。

五、延伸绘画活动:我心中的小池。

教学反思

在幼儿园大班出现了古诗教学活动,为了上好古诗教学,同时结合季节特点,我选择了古诗《小池》,活动中我通过课件的图画,让幼儿初步感受小池景色的美丽,古诗的意境美 并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色,在幼儿充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着图画的意思时,教师话锋一转:古时候有个诗人叫杨万里,也和你们一样觉得这景色很美,陶醉在这初夏的美景中,于是写下了千古流传的经典古诗《小池》,你们想不想听听诗人是怎么用诗句来描写这幅画面的呢?此时激发了幼儿的想听古诗兴趣,究竟诗人会怎样用古诗来描写这样的画面呢?和我们说的会有什么不同呢?于是在教师巧妙设计的情景中,孩子们带着这样的想法,进入了古诗教学活动中。

在理解古诗内容的时候,教师紧紧抓住诗中描写的景物:泉眼、树阴、小荷、蜻蜓,来引出相应的诗句进行学习和诵读,并让幼儿通过图文结合感受泉眼与泉水、树阴与池水、小荷与蜻蜓之间的联系,从而感受自然之间的和谐与美好。为让幼儿更好的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对诗句中关键词做了一定得理解。理解的时候利用了幼儿在平时“词语开花”的经验,对古诗中关键的词语进行拆字组词的方法,这样幼儿不仅很感兴趣,也很容易的理解了字词的意思。

新版一年级下册教案 篇2

教科书作为学校传递知识的一种载体和实现国家教育目的的一种手段,具有一定的计划性、方向性和目的性,因为它隐含着特定的利益、信仰和价值判断,在这一点上语文教科书体现得更为明显。同时,随着国家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完善,以及现代教育制度的确立,语文教科书的编制逐渐走向了划一和标准化,并由专家来选择课文。而由专家选择的文章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知识的多样性、权威性和前沿性,但因为专家要执行国家意志,所以语文教科书的内容也深深地体现了国家意志,这种印记在语文教科书中被反映得淋漓尽致。

而专家在选择文章时,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塔巴根据学校的社会功能、社会需要、知识和学科的性质制定了影响教科书内容选择的六个因素,在这六个因素中位列前两位的是内容的有效性和重要性、与社会现实的一致性。[1]丹尼斯·劳顿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影响课程内容选择的七个因素:社会效用、社会责任感、共同文化教养、个人满足感、有关认知方面的知识、家长与社会方面的压力、心智能力。[2]我国台湾学者詹栋梁通过对教科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研究后,提出了影响教科书内容选编的“六个命题和三个原则”,这六个命题分别是:知识与兴趣、政治与经济、社会和文化。[3]由此可见,依据不同的维度,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影响因素,但通过归纳发现,影响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因素,已有的研究主要包含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或学生)层面。

尽管有以上三个层面的考虑,但由于我国大陆的语文教科书编写的特殊性———在国家的主导下进行,因此本文对语文教科书内容选择的影响因素的分析也是有别于以上三人的论述。通过对十二册语文教材文章内容的分析,大部分文章的中心思想蕴含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那么,影响我国语文教科书选择这样文章的主体因素是什么呢?通过对选文的分析与综合,在意识形态上,大致可以看出,影响我国语文教科书选文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两点: (1) 国家的思想标准; (2) 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国家的思想标准对内容选择的影响分析

首先,学术界和教育界对语文教科书文章的选择标准一直提倡的是“文质兼美”和“文以载道”,但通过对语文教科书选文内容的分析,思想性是占据第一位的。因为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政治思想标准在内容的选择上占有决定性的地位,因此语文课本身的特点则深深地掩埋在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所以不论是选入何种文章,在“语言文字好、适合教学”的要求下,都要更突出强调“思想内容好”。这就体现了我国一直强调的个人思想和行为要融于国家的思想和行为中的国家意识形态,在人的社会属性中凸显的是人的“政治性”。

在这样的思想标准指导下,对语文教科书中选入的文章就有了具体的要求,即“选取古代作品,要体现批判继承的原则。入选的外国作品,要有进步的思想内容”。(1986年《全日制中学语文大纲》)选入的近现代作品,要符合国家的思想标准。这种观点,通过对语文教科书文章内容的分析,就一目了然。以“爱国”为例,更能反映这种观点。由于爱国又有多种具体表现形式,为了说明问题,在此只选择与国家首都相关的文章进行分析。因为一个国家的首都是象征一个国家的主要标志之一,爱自己国家的首都,就间接地表现了自己的爱国情怀。通过对这十二册教科书的统计,通过描写北京来表达爱国意识形态的文章共有13篇(见表2),这13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叙述与北京有关的人和事。可以看出语文教科书通过其内容的表达想使学生通过对与北京有关的人和事的认识和学习来达到对我国首都的热爱与认同,进而上升到爱自己国家的层面,从而促使自己的思想意识和国家提倡的思想标准相一致。

在古代作品的选取上,通过对作品中人和事的描述来反映符合当前我国所提倡的思想标准,即维护国家的利益。如根据《晏子春秋》改写的《晏子使楚》(五年级下册第10课),通过对晏子的机智和幽默的描写来说明了在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中要时刻维护国家的利益,坚决与有损自己国家利益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根据《史记》改写的《将相和》(五年级下册第18课)是通过对蔺相如的机智大胆和宽容博大的胸怀的描写,以及廉颇的勇猛和知错就改的形象来塑造二人的爱国情怀与优良的道德品格,进一步说明“团结”的力量对于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重要性。这些文章都从不同的维度体现了国家思想标准,以及人们在对国家思想标准认同后对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的作用。

在外国作品的选取上,寻找的也是符合当今中国思想标准的文章。在资本主义国家作品选择上,注重选择那些中心思想与中国思想标准相近的作品,如对意大利教育家亚米契斯《爱的教育》的选取。通过对《爱的教育》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其中心思想和中国一些优秀的思想道德理念是相似的:首先,《爱的教育》是一本以一个四年级学生的眼光来描写发生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及家庭之间等平凡人之间的动人故事。书中描述的人物都具有高尚的品质,反映了他们对祖国和人民、对父母和兄弟、对老师和同学深厚而真挚的爱。[4]其次,其所传递的思想性和我国的教育目的与思想标准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符合国家培养儿童的要求,且其中所叙述的道德故事贴近儿童的日常生活,易使儿童接受和内化。又如通过对所节选的《争吵》(三年级下册第15课)和《卡罗纳》(四年级上册第23课)的内容作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二者都遵循了上面的理念,这与我国对儿童所要养成的优秀思想品格的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

三、传统文化对内容选择的影响分析

由于“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观念体系,在总体上属于文化范畴,具有历史传承性。而传统文化是特定意识形态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对观念的形成发挥着导向和整合的作用”,[5]因此在分析了国家的意识形态后,我们再来考察传统文化对语文教科书选文内容的影响。

正如蓝德曼所说:“我们更强有力地被文化因素所决定,而不是被遗传因素所决定。”[6]一样,传统文化不仅为人的铺设了既定的、不可更改的前提和条件,而且引领人生活的方向和目标。因为语文教科书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的传递和解读,把过去的一切汇聚成凝重的历史和绵延的生活,融在人的血液之中,成为不可消失、无法逃避的现实,规定、引导和塑造着人。同时语文教科书的内容把人引入文化世界,使人与精神世界联结起来,形成一种精神教育,达到文化的“濡化”。这种“濡化”在2001年新大纲中描述为语文教育在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并进一步强调语文教材选文要“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这样的传统文化对语文教科书选文内容的影响主要在以下两点。

(一)教科书蕴含传统文化的首要目标是思想统一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因此要增强“民族精神”,巩固“精神支柱”,形成“共同理想信念”,说到底就是要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即全民族的思想统一。思想统一即是信念一致,达到同心同德的境界。中国的传统文化的首要目标就是促使人们的思想统一。这种思想统一的教育,通过对语文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在儿童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之前灌输给儿童,来塑造儿童的思想观念,使儿童对本民族的人文文化形成高度的认同,与国家所倡导的思想观念一致,最终能沿着国家所预定的教育目标前进。这正如梁实秋所说:“一个人的思想成熟之后,轻易是不容易变更的,除非被理学或经验所折服而自动的变更。但是一个人在幼稚的时候,他的思想是一块白板,把某一套的主张和偏见灌输进去便会有先入为主的效力。”[7]语文教科书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阐释,在学生学习后会随着学生的成长日益彰显“先入为主的效力”,最后达到统一全社会成员思想的效果,这也正是一个国家教育的一个目的。

语文教科书在选文上注重加强对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统一的因素的考虑,也是基于当今社会现实的需要。我国今天的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其中一个重大的挑战是文化冲突。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 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与扬弃, 对学生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媒介传播优势,竭力推销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而且手段越来越多,方式越来越隐蔽。儿童的思想中若植入了西方资本主义堕落腐化的思想,便会对资本主义的文化渗透丧失警惕,缺乏强有力的应对措施,势必落入“西化”、“分化”的陷阱,使民族、国家的主流文化失落,精神支柱崩塌。因此,在教科书中渗入传统文化思想,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当今各种消极的文化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

(二)教科书文章内容中包含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现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

统一儿童的思想,是要通过一定的路径来实现的,在语文教科书的选文内容中加入核心价值观就是一个很好的路径。因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长期共同的认识世界和实践活动中,必然形成一定的规约自我、他人和社会关系的价值体系,即由一定社会崇尚和倡导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构成的社会价值认同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统观世界各国,每个国家和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同时,任何一个社会都会出于自身的需要,提出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古代,先秦典籍《管子·牧民》就提出:“国之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后来,“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之说融入儒家礼教思想之中,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

随着历史的发展,在“礼义廉耻”的基础上,中华民族在实践中进一步扩充了其内涵,并从个人的角度上升到了国家的角度,形成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整套理念,因此也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即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从孔子提出的“天下为公”,到贾谊在《治安策》中宣扬“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观念,再到孙中山继承和发展“天下为公”思想,倡导的都是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崇高精神;与之相联系的还有对国家、民族命运的自觉意识和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对这12册教材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许多选入的文章大都受这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在爱国的篇章上,从古代的《晏子使楚》(五年级下册第11课)到远在他国仍不忘祖国的《梅花魂》(五年级上册第6课),从在异国经历的《一面五星红旗》(三年级下册第26课)到通过中国对世界其他国家帮助的《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三年级下册第28课),都流露出深深的爱国情怀。与此相对应,表现“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的文章也很多,如从通过自己油然而生的情感来表现自己所要肩负的社会责任感的《假如》(二年级上册23课)到通过别人对社会的贡献促使“自己”产生责任感的《青山不老》(六年级上册第16课),从以别人的行为来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的《最大的“书”》(二年级下册第19课),到对自己祖国科技日益发展而产生社会责任感的《火车的故事》(一年级下册第33课),等等。这些文章都颂扬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和主人翁的高尚品德。

四、结语

通过对语文教科书内容的分析和上文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思想标准和传统文化是如何影响语文教科书内容选择的及其对语文教育的影响。本文只分析了意识形态层面的思想标准和传统文化对语文教科书内容选择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作为我国义务教育的语文小学教科书,其内容的选择与编排是个复杂的过程,在选文与安排时还会考虑很多其他因素,这些对语文教科书内容选择的影响因素既有语文教育内在的因素又有外在的因素,既有专家偏好的因素又有客观现实社会的因素,既有教育学、心理学的因素又有文学等人文学科的因素。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会形成一个大的网络,对一个国家的教育观念、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等产生影响,在这种影响下编写的语文教科书都会极力体现一个国家的教育目的和国家意志。

参考文献

[1]吴永军.课程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英]丹尼斯.劳顿著.张渭城等译.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

[3]詹栋梁.教科书与意识形态[M].台北:台湾书局, 1989.

[4]课程教材研究所, 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5]程京武.中国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J].曲阜:齐鲁学刊, 2009, (1) .

[6][德]蓝德曼著.张天乐译.哲学人类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

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自测题 篇3

一、你看,已经抢先飞上了“算一算”趣味小擂台。她要和小蜜蜂们比一比,看谁的舞姿更美。

二、“我来啦!”瞧, 也爬上了“找一找”趣味小擂台。他知道自己的长处:找位置特别准确。

1.小狗的后面是(),梨在小狗的()面,小兔在小狗的()面。

2.从我们的角度看,足球的()边是西瓜,()边是小猫。

3.苹果在飞机的()面;飞机的下面是(),右面是()和()。

4.小猫在第1行第3列,飞机在第( )行第( )列,小狗在第( )行第( )列。

5.我喜欢的水果是(),在第( )行第( )列。

三、小朋友,我们也不能落后呀!快去“买一买”趣味小擂台,当个文具店的“小老板”吧!

1.乐乐带了5元钱,可以买什么?

(1)可以买:。算式是,找回 元。

(2)也可以买:。算式是 ,找回 元。

2.聪聪花了18元钱,他可能买了 。算式是。

3.玲玲花了10元钱,她可能买了 。算式是。

4.我有 元钱,可以买 ,应找回 元。

四、的动作真快,一转眼就跳上了“猜一猜”趣味小擂台,仔细地做了起来。

1.的年龄由5个十和7个一组成,它( )岁。

2.要找到82前面第4个数,这个数是( )。

3.用做成一个,的对面是( )。

4.右图缺了( )块砖。

5. 的只数等于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差,这个数是( )。

6.只数的个位上是9,十位上是6, 有( )只。

7.新鲜的水果后面藏着什么数?

五、 姐姐已经登上了“画一画”趣味小擂台。她准备画出最好的图画,让大家瞧一瞧,请你也来画一画。

六、小朋友,“做一做”趣味小擂台最适合学了知识能灵活运用的你了,还等什么呢,快快动手吧!祝你成功!

育才小学一年级同学做好事件数如下表:

《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自测题》参考答案:一、1.略2.(最后一格) 92二、1.苹果前下2.左右3.上西瓜小兔伞4. 21325.略 三、略 四、1. 572. 783.☆4. 85. 896. 697.(1) 38404142(2) 101619(3) 407090100 五、1. 3:103:404:104:402.略 六、1.略2. 一(2)一(4)123. 2件4. 9件5. 42件6. 略

新版一年级下册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心愿是什么。教学重点: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心愿是什么。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种太阳》,引导学生说一说歌曲中提到了哪些有趣的事。

2、过渡:歌曲中的小女孩播种太阳、送太阳,让世界处处充满温暖。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中,有一个可爱的小男孩,你们看他在干什么?(课件出示课本插图)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小男孩的画,想想自己有什么话要对小男孩说。

3、小结:小男孩为什么这样画?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看看小男孩给出了怎样的回答。

二、初读课文,集中识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可以向同桌或同组的同学请教,也可以用自己的办法解决。

2、教师示范读文,学生听读识字。认真倾听老师的读音,同时给自己不会读的字注上拼音。

3、分段读课文,请同学们互相从“字音、语气、语调、声音”等方面进行评价。

/ 6

4、出示学习要求,学生按要求小组合作,学习生字。(1)依据各组学习能力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生字。①把自己认读困难的字圈画出来,在小组内重点学习。②自学生字,对生字的音、形进行分析。

③指名读生字,并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识记生字的。(2)交流会认的字,按照先音、形,再组词的顺序进行介绍。(3)小组内学习评价。

5、全班汇报交流识字方法。(1)各组先说一说学习收获。

(2)认读字卡,检查小组合作学习情况。(3)组织学生交流生字识记情况。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用笔在段落前标出序号。

2、分段指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每段写了什么。

3、齐读课文。注意读得流畅准确。

1、出示“因”,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强调书写规则:先进人,后关门。

2、强调书写要领:大口框的书写不能顶格,要在四边留有余地,大口框要写得方正。“因”里的“大”的捺要变成点。

3、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强调书写姿势。(2)学生练习写,同桌交流评价。(3)评价之后,学生再练习写3~5个。(4)进行组词练习。

4、出示“为”字并指导书写。

(1)观察“为”字,请同学们说一说“为”字的第一笔是什么。

(2)强调书写规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笔顺为:点、撇、横折钩、点。(3)教师范写,要求学生书空练习笔顺。(4)学生练习书写,同桌之间交流评价。(5)组词练习。

/ 6

5、指导书写“校、阳、秋”。

(1)教师范写,要求学生书空练习笔顺。(2)学生练习写,同桌之间交流评价。(3)组词练习。

6、指导书写“太、金”字。

(1)教师范写,要求学生书空练习笔顺。(2)教师范写,要求学生进行书空练习。(3)学生练习写,同桌之间交流评价。(4)组词练习。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开火车”检查生字识记情况。读准字音并组词,最好和前一个同学组的词不一样。有能力的同学也可以一个字组多词。

2、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四个太阳》这篇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回忆课文讲了谁做了什么事。

3、过渡: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小男孩吗?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4、齐读课文题目。

二、细读课文,感悟意境

1、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数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并思考每句话说了什么。

(2)学习第一句。

①比较句子:这样换行不行?为什么? 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我画了个绿的太阳。

②像“绿绿的”这样的词语叫做叠词,这样的词给人可爱、活泼的感觉,你能说出类似的叠词吗?

(3)学习第二句。

/ 6

①介绍顿号。

②课文中有一个词能把“高山、田野、街道、校园”都包括在内,你知道是哪个词吗?(到处)

③你能用“到处”说一句话吗?

(4)你们知道小男孩为什么要画绿色的太阳吗?

(5)教师引读:我画了个(),挂在()。高山、()、()、(),到处()。指导学生用这种方法进行背诵。

(6)全班背诵第1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1)找一名同学读第2自然段,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数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说了什么。

(2)学习第一句。说一说秋天有什么特点。教师即时播放课件展示秋天的美:秋天到了,天那么高,那么远。树上的叶子变黄了,随着风一片片地落下来。果园里的苹果红红的,葡萄紫紫的,梨黄黄的„„菜园里蔬菜都长大了。大白菜、大萝卜、大葱都赶集似的来到我们的农贸市场。哇,田野里的稻子成熟了,像金色的海洋。秋天就是美丽的、成熟的季节。

(3)学习第二句。果园里都有什么水果,这个时候应该是怎样的景象?你能像我这样举例子说一说吗?

①教师举例:A、大苹果像一个个红灯笼挂在树上。B、大苹果的小脸蛋红红的。

②学生模仿范例,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方法介绍秋天果园里的水果。(4)学习第三句。①“邀请”是什么意思? ②落叶是怎样邀请小伙伴的?

(5)齐读第2自然段,说一说为什么要把金黄的太阳送给秋天。(6)指导背诵第2自然段。

3、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数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并思考每句话都说了什么。

/ 6

(2)学习第一句。

①这一句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为什么这样读? ②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读得好。(3)学习第二句。

①你有过“冻僵”这样的体验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这个词我们该怎么读,才能读出这种感受来?

②冬天还有什么特点?播放课件与同学们一起欣赏冬天,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印象里的冬天。

③自由读第二句。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4)齐读第3自然段,想想为什么画红红的太阳送给冬天。(5)按照老师教你们的方法试着背一背第3自然段。(6)指名背诵第3自然段。

4、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数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并思考每句话都说了什么。

(2)学习第一句。

①出示“?”。提问:带问号的句子我们要怎么读?试着读一读。②通过读这句话你懂得了什么?(3)学习第二句。

①说一说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②教师播放春天的图片,与孩子们一起欣赏春天。说一说春天是个怎样的季节。

③你同意小男孩给春天画一个彩色的太阳吗?为什么?(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第4自然段。(5)指名读,背诵第4自然段。

5、出示四幅画,看着画,完成填空。这是一个()的小男孩。

三、拓展练习,勇于创新

1、按照四幅图画的提示,进行全文背诵。

/ 6

2、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小男孩说些什么?

3、受到小男孩的启发,你能不能画出第五个太阳?自己试着画一画,并模仿书上的段落为你的画配上一段文字,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新版一年级下册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家”的含义,知道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2.通过讲述家庭生活中的亲情故事,培养表达能力和组织语言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感知“家”的含义,知道家庭成员的构成、称呼、关系。

2.难点:通过讲述亲情故事,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幻灯片、视频、音频资料(如歌曲《家族歌》)。

学生准备:向家人了解自己的出生故事,与家人在一起的合影照片。

教学过程

一、聆听歌曲,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都有一个家,在这个家里住着我们最最亲爱的家人,在这个家里我们快乐地成长。

今天,老师想跟小朋友们说说我的家。我的家里住着爸爸妈妈老公和孩子。我的爸爸很会讲故事,小时候,我就是听着爸爸的故事长大的。我有一个勤劳的妈妈,每天早上我一睁开眼就看到妈妈在做家务。现在,我也喜欢讲故事给我的孩子听,也总爱收拾家。我的家里总有欢乐的笑声,孩子的爸爸不时冒出一个笑话,使我们全家人都哈哈大笑起来。瞧,这个小光头,就是我的儿子。有一次,他数学考了100分,老师们就拿他开玩笑了,说这是考100分的头,从那以后,他总是要求剃光头。孩子和他的姑姑喂鸽子,孩子和我一起玩碰碰车,这一幅幅画面,让我感觉到我的家是多么可爱温馨快乐。

二.谈谈我来到我家。

1.学生说出生故事。

师:那一天,我的孩子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来到这个家,家中的每个人都开心极了。每个人来到自己的家,都有一个故事,我们来听听明明和红红的出生故事。

(1)指名说。(你出生会有什么故事呢?我想一样会很精彩,请想想)

(2)小结:每一个人的出生对你们的父母、长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第 1 页 可见,你的家人是多么爱你呀!

三.聊聊“我的家人”

1.读儿歌,认家人

师:接下来我们来学儿歌认家人,请大家仔细听认真想。(课件播放儿歌)爸爸的爸爸叫爷爷 爸爸的妈妈叫奶奶 爸爸的哥哥叫伯伯 爸爸的弟弟叫叔叔 爸爸的姐妹叫姑姑 妈妈的爸爸叫姥爷 妈妈的妈妈叫姥姥 妈妈的兄弟叫舅舅 妈妈的姐妹叫阿姨

2.游戏:我问你答。学生之间互相问。师问生答。

师:学了儿歌之后,大家都知道怎么称呼自己的家人了!师: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在家里有很多我们的家人,你的家里都有谁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板书。

师小结:他们都是我们家庭中的一个成员,我们都有血缘关系,是一家人。一家人就像枝繁叶茂的大树一样,每个人都很重要哟!

四、寻找家人的“影子”

1.出示图片,让生说说有什么发现。

师:刚才,我们讨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称呼,老师这里有几组照片,小朋友们认真看一看,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很快在自己的身上找到了家人的影子。2.我也来找找家人的影子。(1)学生自由发言。

(2)师小结:我们身上有家人的“影子”是因为我们有着血缘关系。

五、说说家人的故事

师:正因为流着共同的血液,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小丽想起了他的叔叔,小刚想起了他的妈妈,小云想起了她的爸爸。对于你的家人,你有什么了解?说说自己家的故事。

师:请把你们准备的照片拿出来。

(1)活动:学生向身边的同学展示图片说说故事。

师小结:听完你们的介绍,老师发现每一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幸福、温馨的家。

(2)读儿童诗,感受家的温暖。

(3)小结:孩子们,听了这首小诗后,你觉得你有一个什么样的家?

第 2 页

六、板书设计

新版一年级下册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感受并探索大自然的生命,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爱护之心。

2、在于动物亲近的情感的同时,还需要告知他们进行自我保护的教育。

3、懂得与动物相处时要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喜爱动物,能善待、保护动物。

教学难点:懂得如何正确与动物相处,在生活中自觉爱护动物。

授课过程:

一、新课引入

1、通过一些动物的谜语引入,让小朋友们一起来猜谜语。

2、播放一些图片。

师:你能说出它的名字吗?

二、趣味竞猜,我喜欢谁

师: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小动物,这就是动物生命的魅力—它们生生不息,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正是由于它们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世界才因此而变得美丽。大家既然认识那么多的小动物,有没有小朋友上来表演一下呀,让大家猜一猜你模仿的是哪一种动物。

1、演一演请同学上来模仿一种动物,大家来猜一猜是什么动物。

师:喔,大家既然认识这么多的小动物朋友,你能说一说你曾经最喜欢哪一种动物?你精心喂养过动物吗?和朋友说一说你和动物的故事,介绍一下你的动物朋友。小组内说一说。

2、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种动物,你曾经精心喂养过动物吗?说一说你和动物的故事,介绍一下你的动物朋友。

师:(小结)同学们,你们的发言让老师明白了,动物和我们人类一样,都有着宝贵的生命。它们和我们朝夕相处,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的世界也因为我们能和动物和谐相处而更温暖、更可爱、更美丽!动物不仅仅是我们的好朋友,更是我们的好老师。一直以来,人们从动物身上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书上的绘本故事《动物老师》。

师:小朋友们,你们能说一说看了故事,你们知道了什么?(学生自己表达自己的看法)

师:羚羊在跑步中战胜人类,鹰在飞翔中超越人类,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存优势。但是人类依靠聪明的大脑和灵巧的手。模拟某些动物的结构和特点,向动物学习。发明出许多能为人类服务的技术成果。

师:展示图片。(根据动物的一些特征创造出的一些发明。)

第二课时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老师感受到了大家对小动物的喜爱,但是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爱的表达也是有方法的。请大家仔细观看书上的绘本故事《我和小蜻蜓》。

1、表演“我与蜻蜓”的故事。

(1)想一想,我那么喜欢蜻蜓,为什么又把它放掉?我们该向小男孩学习什么?

(2)学生交流反馈,明白动物需要自由,“爱它就要保护它”。

师:那怎样才是真的喜欢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下面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2、创设情境。情景一:小明在家中养了一只非常可爱的小花猫,小明非常喜欢它。每天回家,他都要和小猫玩一会,又是甚至是拿着棍子追赶小猫。这样合适吗?说说理由。

情景二:周末小明来到动物园观赏动物,看到猴山上可爱的猴子,他非常的喜欢,于是就把手中的香蕉扔向了猴群。你赞成这样的做法吗?为什么?

情景三:说到喂食,小明最近十分苦恼,他每天都会给鱼缸里的小雨喂食,可今天一看,小鱼怎么又死了一条了呢?同学们,你们能帮帮小明吗?告诉他原因是什么。

情景四:假如你在你家门口,遇到一只无家可归的燕子,你会做怎么做呢?

师: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不仅要喜欢它们,更要学会善待、保护它们,这样才是真正的喜欢,这样人类和动物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

师:动物在给人类带来乐趣的同时,有时也会使人受到伤害。我们一起开看个视频。

1、播放视频资料《在野生动物园擅自下车,被老虎咬伤》。

2、分组交流自己遇到的或知道的因与动物接触而受伤的事。交流讨论怎样避免受到动物的伤害。

3、当我们被动物伤害以后该如何办?

4、请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究与动物相处还需要注意的事项。

师:动物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是我们生命大家庭的一员。只要我们保护它、善待它,它就使我们的朋友。学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对你的动物朋友说吗?写在你的心愿卡上。

2017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7课《可爱的动物》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走进生活,了解熟悉的小动物的特点。

(2)懂得爱护小动物的同时要爱自己,避免受到动物的无辜伤害,树立安全意识。

2.情感与态度

(1)懂得爱护小动物。

(2)唤起保护动物的意识和责任感。

3.行为与习惯

养成爱护小动物的良好行为习惯。

4.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看视频、歌唱等活动,熟悉小动物的特点。

(2)借助于讲故事活动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感,主动去保护小动物且避免自己受到伤害。

教学重难点

1.重点:(1)走进生活,了解熟悉的小动物的特点。

(2)懂得爱护小动物的同时要爱自己,避免受到动物的无辜伤害,树立安全意识。

2.难点:主动去保护小动物,树立安全意识,避免自己受到伤害。

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搜集小动物的叫声。2.课件。

学生准备1.提前画小动物的图片,了解小动物的叫声。2.跟家长交流我跟小动物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做游戏,猜小动物的叫声

1.(播放小动物的叫声)师: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 生答:听到了小青蛙、小鸭子、小狗、老虎等的声音。

2.介绍游戏步骤:请同学们围坐一圈,由一位同学来学动物的叫声,其他同学来猜,猜到的同学举手回答。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判断他猜得对不对,不对的我们继续技

人来猜,猜对的请大家把掌声送给他。

3.通过刚才的游戏,同学们猜到了好多种小动物,看来你们已经对小动物的叫声很熟悉了。

【设计意图:从孩子们熟悉的动物叫声入手,帮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并熟悉身边的动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深入了解我喜欢的小动物

(课件出示一些小动物的图片)教师指导孩子们认一认,并谈谈自己喜欢它们的原因。

学生按教材第26页“我喜欢„„小动物,因为„„”的形式回答。

教师对那些愿意跟大家交流的学生给予奖励,帮助学生认识更多小动物。

【设计意图:进一步帮助孩子们熟悉身边的小动物并说出喜欢的原因,从而了解小动物的特征。】

三、讲故事比赛

师:这节课我们要举行讲故事比赛,本次讲故事比赛的主题是“我和我的动物朋友”,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1.学生抽签决定讲故事顺序。

2.主持人公布讲故事比赛顺序、内容。

3.师:你们有没有发现,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小动物是我们的朋友,让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吧!我宣布讲故事比赛现在开始l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学生倾听。

5.师:这些同学讲述的故事有没有打动你们呢?听完故事,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6.学生谈自己的收获和看法。

师小结:同学们讲的故事很精彩,参加比赛的同学在本次活动中得很好的锻炼,不仅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提高,还对小动物的知识有了更多了解。

【设计意图:通过举行讲故事比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熟悉的小动物,获取更多关于小动物的知识。】

四、怎样才是真喜欢

师:同学们,你们有这么多喜欢的小动物,怎样做才是真喜欢呢? 学生对怎样照顾好小动物、帮助小动物表达自己的看法。

(当有学生说用棍子打小动物,往动物身上丢东西时,教师要指出这是不对的)师:怎样做才是真喜欢?这就要求我们了解更多照顾小动物的知识。

课件展示:金鱼很爱吃,容易消化不良.不要买劣质的金鱼饲料喂它们,因为这种饲料的淀粉太多,营养差,不易消化;还要注意把鱼缸放在有阳光的地方;要经常换水;看到小燕子没有家了,要主动给小燕搭个窝。师小结:生活中我们喜欢的小动物太多了,多跟家长交流,多了解小动物的饲养方法,我们就能更好地照顾我们喜欢的小动物了。

【设计意图: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很多学生对小动物有喜爱之情,但是又不知道怎样饲养小动物。本环节通过介绍各种小动物的饲养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别让自己受伤害

课件展示:在跟小动物接触过程中,自己容易受伤害的情况。

图一:小猫小狗也有脾气,别去招惹它们!图二:看到成群的马蜂,要绕行。

图三:流浪动物身上带病菌,别亲近。

学生看图说出自己的看法,老师给予肯定。

一年级下册5月学习能力自测 篇7

小笨熊今年冬天要第一次冬眠,为了提前做一个属于自己的最好的枕头,他开始到处寻找做枕头的材料。他遇到小灰鼠,小灰鼠说花瓣儿枕头是最好的枕头,还给了他一袋桂花……

小xiǎo 笨bèn 熊xiónɡ 告ɡào 别bié 了le 小xiǎo 灰huī 鼠shǔ, 带dài 着zhe 一yí 袋dài 子zi 桂ɡuì花huā, 开kāi 开kāi 心xīn 心xīn 地de 继jì 续xù 往wǎnɡ 前qián 走zǒu。

远yuǎn 远yuǎn 的de 草cǎo 丛cónɡ 里li, 蹲dūn 着zhe 一yí 个ɡe 戴dài 着zhe 草cǎo 帽mào 的de 小xiǎo 巧qiǎo 的de 身shēn 影yǐnɡ, 是shì 小xiǎo 花huā 兔tù。小xiǎo 笨bèn 熊xiónɡ 上shànɡ 前qián 去qù 与yǔ 小xiǎo 花huā 兔tù 打dǎ 招zhāo 呼hu: “你nǐ 好hǎo 呀yɑ,小xiǎo 花huā 兔tù!”

“小xiǎo 笨bèn 熊xiónɡ?” 小xiǎo 花huā 兔tù 从cónɡ 草cǎo 丛cónɡ 里li 抬tái 起qi 头tóu,“真zhēn 巧qiǎo 哇wɑ, 你nǐ 也yě 来lái 做zuò 草cǎo 籽zǐr儿 枕zhěn 头tou?”

“枕zhěn 头tou?” 小xiǎo 笨bèn 熊xiónɡ 又yòu 眼yǎn 前qián 一yí 亮liànɡ, “草cǎo 籽zǐr儿 枕zhěn 头tou……是shì 最zuì 好hǎo 的de 枕zhěn 头tou 吗mɑ?”

“最zuì 好hǎo 的de 枕zhěn 头tou?” 小xiǎo 花huā 兔tù 说shuō, “当dānɡ 然rán 是shì 啦lɑ, 谁shéi不bù 想xiǎnɡ 有yǒu 个ɡe 草cǎo 籽zǐr儿 枕zhěn 头tou 呀yɑ?我wǒ 妈mā 妈mɑ 说shuō, 去qù 年nián, 她tā 枕zhěn 着zhe 草cǎo 籽zǐr儿 枕zhěn 头tou, 梦mènɡ 里li 就jiù 去qù 了le 一yí 个ɡe 挂ɡuà 满mǎn萤yínɡ 火huǒ 虫chónɡ 的de 草cǎo 丛cónɡ, 听tīnɡ 了le 美měi 妙miào 的de 音yīn 乐yuè 会huì, 还hái 提tí 着zhe 萤yínɡ 火huǒ 灯dēnɡ 去qù 穿chuān 地dì 道dào, 捡jiǎn 地dì 道dào 里li 的de 宝bǎo 石shí……”

“小xiǎo 兔tù —— ”兔tù 妈mā 妈mɑ 过ɡuò 来lɑi 了le。

“你nǐ 瞧qiáo,” 小xiǎo 花huā 兔tù 说shuō, “我wǒ 妈mā 妈mɑ 衣yī 服fu 上shɑnɡ 的de蓝lán 宝bǎo 石shí, 就jiù 是shì 在zài 那nà 个ɡe 地dì 道dɑo 里li 捡jiǎn 到dào 的de……”

“啊à,” 看kàn 到dào 小xiǎo 笨bèn 熊xiónɡ 吃chī 惊jīnɡ 的de 神shén 色sè,兔tù 妈mā 妈mɑ 说shuō, “其qí 实shí 不bù 同tónɡ 的de 草cǎo 籽zǐr儿 枕zhěn 头tou 会huì 带dài 你nǐ 去qù 不bù 一yí 样yànɡ 的de 世shì 界jiè,我wǒ 去qù 年nián 选xuǎn 的de 草cǎo 籽zǐr儿 全quán 是shì 萤yínɡ 火huǒ 虫chónɡ 家jiā 旁pánɡ 边biān 的de,今jīn 年nián 我wǒ 想xiǎnɡ 选xuǎn 落luò 满mǎn 星xīnɡ 光ɡuānɡ 的de 草cǎo 籽zǐr儿,那nà 样yànɡ 的de 话huà,我wǒ 就jiù 能nénɡ 带dài 回hui 来lɑi 一yí 串chuàn 串chuàn 星xīnɡ 星xinɡ 手shǒu 链liàn 了le……”

“可kě 是shì, 妈mā 妈mɑ,” 小xiǎo 花huā 兔tù 说shuō, “我wǒ 想xiǎnɡ 收shōu 小xiǎo 蟋xī 蟀shuài 家jiā 旁pánɡ 边biān 的de 草cǎo 籽zǐr儿, 因yīn 为wèi 那nàr儿 落luò 满mǎn 了le 小xiǎo蟋xī 蟀shuài 的de 歌ɡē, 我wǒ 可kě 以yǐ 在zài 梦mènɡ 里li 一yí 遍biàn 遍biàn 听tīnɡ, 那nà 该ɡāi多duō 快kuài 乐lè 呀yɑ……”

“好hǎo 哇wɑ 好hǎo 哇wɑ, 那nà 我wǒ 们men 多duō 收shōu 一yì 点diǎnr儿……”兔tù 妈mā 妈mɑ 手shǒu 脚jiǎo 可kě 真zhēn 麻má 利li,不bù 一yí 会huìr儿,就jiù 收shōu 了le 好hǎo 多duō 好hǎo 多duō 草cǎo 籽zǐr儿。

“那nà……我wǒ 也yě 收shōu 点diǎnr儿 草cǎo 籽zǐr儿 吧bɑ。”小xiǎo 笨bèn 熊xiónɡ 说shuō, “如rú 果ɡuǒ 去qù 一yí 个ɡe 挂ɡuà 满mǎn 草cǎo 灯dēnɡ 笼lonɡ 的de 小xiǎo 街jiē 走zǒu 走zou,也yě 是shì 一yí 件jiàn 特tè 别bié 浪lànɡ 漫màn 的de 事shìr儿 哪nɑ。”

收shōu 了le 一yì 小xiǎo 袋dài 草cǎo 籽zǐr儿,小xiǎo 笨bèn 熊xiónɡ 告ɡào 别bié 了le 小xiǎo花huā 兔tù, 又yòu 往wǎnɡ 前qián 走zǒu 了le。

小笨熊收集的做枕头的材料,现在有了花瓣儿和草籽儿,他会怎么选择呢?接下来他还会遇到谁呢?请看下集。

上一篇:机械制图考题下一篇:加强学生暑假安全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