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学生问题行为(精选8篇)
本科课程考查(论文)专用封面
作业(论文)题目: 课堂问题行为处理
所修课程名称: 课堂管理与班级与班级建设 修课程时间: 2014 年 09 月至 2014 年 12 月 完成作业(论文)日期: 2014 年 12 月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评阅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
摘要
从教育产生以来,课堂问题行为就一直干扰着教学的有序进行。不管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会被课堂问题行为困扰,从而导致课堂效率不高、损坏其它学生正常上课的权利和师生关系不和谐等问题。但正因为有课堂问题,我们才需要来解决问题,从而让我们的课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让教育更有意义。关键词:
课堂 问题行为 处理 一.课堂问题行为的定义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破坏课堂纪律,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秩序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是学生在师生交互作用中产生的影响本人或他人学习、或影响教师教学的行为。课堂问题行为通常有消极负面影响,而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为每个教师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判断标准不统一,每个人看待问题行为的角度并不一样,问题行为是具有一定主观性的。
美国的威克曼(E.K.Wickman,)把那些破坏课堂秩序、不守纪律和不道德等方面的行为归纳为扰乱性问题行为;把退缩、神经过敏等方面的行为归纳为心理问题行为。我国有的学者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行为不足、行为过度和行为不适三种类型。还有心理学专家认为,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主要倾向,课堂问题行为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外向性问题行为,一类是内向性问题行为。笔者更倾向于外向和内向问题行为这种分法。二.课堂问题行为的预防
(一)、制定课堂规则和程序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则的课堂是不能进行的。学生在还没进入学校前缺少制度、规则等意识,因此当学生进入学校后应将尽快制定规章,但同时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使用清晰明确的语言表达出课堂规则的要求。如果你用“课间休息要举止文明”这种表达,但我们很难用具体的指标来衡量“举止文明”,学生也就很难领会到举止文明到底应该怎么做。如果表达为“课间休息时不追逐打闹、不践踏草坪”就能让学生明确到底要怎么。
2.师生共同参与规则的制定、执行。课堂的主体是老师和学生,课堂规则的制定自然应该体现两个主体的意愿、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同时,学生的参与有利于培养其班级主人翁意识、独立能力。
3.符合自己班级的情况。就像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班级也是不相同的,制定课堂规则应考虑到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比如你不能看别的班级制定“所有同学每天课外阅读200字左右”这样的规则从而要求自己班同学也这样做。因为他们很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根本没条件课外阅读。
4.不断修正。制定的规则永远不可能是完美的,当师生发现规则的问题时,应积极讨论,不断使规则完善。
5.不断强化。规则一旦制订,就应尽早、严肃执行。教师必须抓住学期开始教给学生课堂规则,认真监督学生的行为,随时对学生的错误给予提醒,并重新教给学生那些容易忘记的规则。
(二)、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教师应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中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兴趣,便能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事,乐此不疲,学习效果自然就好。反之,如果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效果就差。有些学生在课堂中容易走神,这是因为他们对眼前的学习不感兴趣,这时可适当创设一些活动情境,让学生参与一些活动,或让他们做一些相关的别的事情,像画画、唱唱、演演、说说、小竞赛、小表演、小制作等,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就可避免问题行为乘虚而入。三.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措施
一切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教师要想处理好课堂问题行为,与学生的沟通是最重要的。通过与学生真诚的沟通才能了解其需求、了解其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内向性问题行为。一般来说像做小动作,打瞌睡,偷看小说等只影响自己上课的或者短时间小声讲话没有干扰到其他学生的行为,我们视作为情节比较轻的内向性问题行为。这时候老师可以通过眼神示意、有意识无意识的点名或轻柔的身体接触(走过学生旁边、拍拍肩)来阻止学生的行为,切不可严厉呵斥学生。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因为吃了感冒药便在课堂上睡起觉来。当时的数学老师便厉声叫我站起来,然后当着全班的同学数落我。可他并不知道我睡觉是因为药效,这让我很讨厌这个老师,自然数学课也被我讨厌,当然数学成绩也不好。
(二)轻度外向性问题行为。在课堂上大声讲话破坏课堂纪律、骚扰旁边的同学。教师这时可以使用果断纪律策略直接干预学生的捣乱行为(明确提出对学生的要求——学会使用果断的反应方式——确认对学生的期待行为和非期望行为的后果——追究学生行为的后果)。教师应以坚定的态度解决课堂问题行为,另一方面教师能以心平气和、积极的态度表示出对学生的关心,也就是说,这需要教师该严厉的时候严厉,该和谐的时候亲切,真正达到与学生相处亦师亦友的最佳状态。具体可以这样做:(1)向学生提出恰当的行为要求。这类要求应简洁、明快且语气坚决,并需要点出学生的名字,指明他们应该做什么,而不要再去描述那些不好的行为。如“小天,看这儿”就比“小天,别讲话,认真听讲”要好得多。(2)提醒学生应遵守的规则以及教师有什么样的期望。规则提醒和期望的陈述有助于学生接受自己对捣乱行为所应付的责任,从而控制自己的行为。当然,教师的陈述同样应遵循简洁、坚定的原则
(三)重度外向性问题行为。常见的主要有学生在课堂上打架、公然挑衅教师、违抗命令、辱骂同学或教师,甚至对教师动手,逃出教室等。这时教师可以运用行为矫正策略,有效转变问题行为。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正确认识学生的问题行为,它是行为有效矫正的前提条件,没有正确的认识,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矫正。第二,着手改正课堂问题行为。改正是课堂问题行为的关键,而且改正问题行为比认识问题困难得多。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进行观察与了解,判明问题行为的性质、轻重和后果;其次要运用多种知识,分析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或背景,形成对问题行为的正确态度;最后要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纠正。第三,改正学生的问题行为只是行为矫正的一部分。理想的矫正不但要改正学生的问题行为,而且要塑造和发展学生新的、良好的行为模式。
参考文献
[1]杜萍:《课堂管理的策略》.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
[2]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 [3]陈宏.课堂问题行为管理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9年
首先,从学生心理发展需求角度认识学生的问题行为。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很多成长问题,尤其在青春期,在这个阶段,学生最主要的发展目标是认识自我,整合理想我与现实我,建立自我同一性。如果学生不能处理好同学间、师生间、亲子间的关系,必然影响其内心自我积极认同感的建立,表现出认识上的迷茫混乱、情绪上的强烈反应、行为上的逃避反抗等一系列问题,处理得不当,还会发展成为严重的心理疾病。小林所表现出的行为,从表面上看是思想与行为问题,其实是不合理的认知信念导致的成长中的心理问题。
案例中的小林,平日比较关心同学,经常给同学发慰问短信,这里暂且不论小林发短信的时间、频率、有无必要等问题。单就其动机而言,小林想借助短信沟通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同伴的关心。或许出于增进同学间情感的交流,或许基于对“有付出就会有回报”道理的认知,小林也很想收到来自同学的慰问短信,这从“礼尚往来”的角度看,其想法有一定的合理性。
虽说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但“只有”不等于“只要”,“才会”不等于“必定”。当小林的心理愿望未得到实现,尤其是在他生病期间,更加剧了他自我认知的冲突。这种冲突源于自己的付出与回报的不对称,导致自我心理与情绪的不快,思想认识的偏差,进而导致问题行为的出现。而一意孤行只能让小林无法从困境中自拔,不可避免地产生“我心待明月,明月照沟渠”的遗憾与怨怼。
其次,从影响心理发展的维度剖析学生的问题行为。
学生的问题行为具有综合、多元的特点,其形成是复杂的,不仅有家庭、学校、社会的原因,也有来自成长过程中自我的不适应等因素。从案例的描述来看,为了求得同伴的“慰问短信”,小林竟然以不上学来要挟家长和老师。从表面上看,问题出在小林自身与其同伴身上,但从本源上来讲,还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出了问题,存在对学生心理发展需求的未关注或关注不到位的现象。
从案例描述来看,小林在家里是个“小皇帝”,这让小林从小产生优越感;在学校,小林在学习和工作方面也表现较好,家长、老师作为小林成长中的“重要他人”,通常情况下他们的一致肯定让小林在自我评价中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在思想认识上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根据自己的偏向行事;在思维方式上,往往片面或主观武断,自负心理逐渐滋长。
从小林的行为表现来看,他非常认可短信这种沟通问候的方式,把短信回复看成同学间友情的一个重要标志。在通讯手段非常发达的今天,既有传统的直接沟通和电话沟通,又有QQ、微信等新型沟通方式。或许其他同学更乐于使用这些手段,或许忙于学习的同学不习惯于表达对别人的关心,或许同学们不喜欢收到这种来自群发的祝福“炸弹”。其实,在解决问题中,与他人直接打电话或者当面沟通往往比短信等间接沟通更有效。当小林遇到困惑想不通时,首先找的是家长和老师,甚至提出让班主任劝说同学给他(她)发“慰问短信”,而常见的做法应该首先是找同伴诉说、求助。因为到了高中阶段,学生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往往是同伴,由此可以推断,在小林的社会支持系统中是缺乏同伴力量的。
再次,以发展健康心理为目标解决学生的问题行为。
面对学生的问题行为,我们不仅要懂得并学会从心理视角看待学生的问题行为,也要善于在教育中以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理为目标追求;不仅可以由教师帮助学生直接解决问题,还可以发挥同伴的力量共同解决问题,也可以引导学生“助人自助”自己解决问题,尤其是高一学生更要注重其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老师可建议小林先主动找同学沟通,了解同学们的态度与想法,由此更好地在实践中提升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对于这件事的处理,不是发与不发短信这么简单,而是小林乃至全班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关键事件、一次教育契机。班主任适时与得当的引导,不但可以纠正小林的偏激思想,更能促进小林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进而改变其自我中心的处世态度。王老师如果答应小林让同学们给他发慰问短信的要求,只会助长小林的自负心理,而这样的要求也不可能为同学们所理解与接受。因此,王老师不妨将此事作为教育资源,巧妙地引入主题班会,让学生在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讨论中,重建自我积极健康的心理,促进良好思维与行为方式的养成。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教育策略:
一是要引导学生改变自我期待。心理学中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待会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期待。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问题,用研究的态度看待学生的成长问题。对于案例中的小林,我们要善于从心理层面关注和理解他当时的情绪和内心的痛苦,而不是一味地指责或批评,要关注其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动机,通过循循善诱,耐心沟通,不断提升小林自我剖析、自我反思、自我调节的能力与方法,更为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努力做好自己,然后恰当地融入他人。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即使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那份回报,也不要太在意自己曾经的付出。
二是要指导学生学会情绪调控。情绪调控是指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或他人的情绪,使之对个人的行为产生积极影响的过程。案例中的小林带着负面情绪前来寻求帮助,并在非理性情绪的影响下表现出了一些问题行为,这时班主任的首要工作就是帮助小林调节情绪,使其在理性、冷静的状态中正视自己的问题行为。而情绪调节的关键在于自我管理。有良好情绪管理能力的人,不仅能够准确、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更能以开放的心情接受各种情绪,并据此调节自己的情绪。因此,在具体的指导中,教师要掌握“三明治”式的技巧:先是倾听,认同学生的情绪,帮助学生认识、接纳和面对自己的情绪;后是沟通,表达真诚的关爱,引导学生勇于宣泄和恰当地表达情绪;再是体验,促成自我内省,在情绪的真实敞现与体验感悟中学会自我控制与疏导。
关键词:“问题学生” 暴力行为 上网成瘾 早恋 转化 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3(c)-0000-00
高中学生的不良行为,从小处表现为迟到、旷课、破坏公物,从大处表现为打架斗殴、上网成瘾、早恋等,尤其是后者,经常被称为“问题学生”。之所以称其为“问题学生”,一是因为其行为对学生个人、对同学等他人、对学校甚至社会造成较大的破坏性影响,二是对其转化的工作难度大、反复性强,大量占用了班主任的工作时间,但收效甚微。
“问题学生”在每个年代都存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尤其是在当今,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网络普及,人们(包括学生)的价值观念、看待问题的视角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都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而我们的教育实际上仍然处在盲目追求应试成绩而轻视德育的阶段,德育的内容陈旧、方式单一,方法简单,这就是当前“问题学生”层出不穷的社会原因。下面根据我的实践经验,将“问题学生”的常见行为成因及处理策略作如下分析。
1 暴力行为
“问题学生”暴力行為的产生,首先有学生个性的原因。研究表明,存在暴力行为的学生往往具有嫉妒、多疑和偏执等性格特点;对事物或事件的理性感知能力较低,难于准确理解事物或事件的真正内涵和他人的真正意图,缺乏目的性思维,缺乏主见,更多地服从自己的直觉,情绪多变,易于冲动。其次,是因为学生在个体成长过程中认知或行为习惯出现了偏差。例如,相当一部分“问题学生”就把暴力看成是维护尊严的最佳方式。再次,有家庭因素。比如,有些家长因家庭矛盾而造成的习惯性吵架甚至斗殴,潜移默化给了孩子,给自己的孩子做了“最好”的表率;还有些家长甚至教育孩子在外面不能“吃亏”,“该还手的时候就还手”,这种放纵性的“爱护”成为一种间接性的鼓励。第四,是学校德育、法制教育、成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力或缺失造成的后果。在当前的中学教育阶段,虽然大家都认识到综合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一旦到了教育教学的实践,大家又会自觉不自觉地钻入偏重应试教育的老套中去。最后,是社会的原因。当前盛行的充斥着暴力的网络游戏、粗制滥作的电视剧、以及社会不法团伙或团体的引诱,的的确确让一部分“问题学生”走上了歧途。
作为班主任,我所带的班中也出现过这种有暴力行为的“问题学生”,其行为还差一点发展成有社会群杂参与的群殴事件。综合我们学校这几年发生的这类事情,我的反思是:“问题学生”的打架斗殴事件主要出现在高一上学期,这是由于班主任还未能真正熟悉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内心世界,致使班主任工作的收效发生明显缩水。随着班主任对学生了解的深入,在高一下学期、高二或高三这样的事件会越来越少。因此,每一位班主任在高一新学期一开始就一定要下大力气仔细了解、熟悉学生,尤其关注那种容易冲动、好面子、好拉帮结派的学生。首先要利用沟通取得这类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然后晓以利害,把工作做到前面。另外,班主任可以利用主题班会的形式,引用事实,再现情景,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行为的严重后果,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校规校纪教育,让学生知道违法的可怕后果,在此基础上,教给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处理冲突以及控制情绪的技巧。
2 上网成瘾
英国诺丁汉大学的心理专家麦克·格里弗斯研究后认为,过分迷恋上网有损身心健康,严重的会导致心理变态,危害程度不亚于酗酒或吸毒。事实也证明,上网成瘾使学生体质下降,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业荒废,行为冷漠孤僻,交往能力减弱;而且,在网上色情、暴力等的引诱下,不少学生出现了退学现象甚至走上了违法的道路。
高中生上网成瘾的原因,一是由于学习成就感的缺乏造成。不少上网成瘾的学生都有过因为成绩低下被家长或老师埋怨、轻视的经历,继而发展成自己看不起自己。成就感的缺乏造成自信和自尊的消失,而网络带来的刺激、成就感使这部分学生终日沉溺在网络中。二是由于亲情的缺乏或泛滥造成。研究表明,上网成瘾的学生家庭以单亲或离婚家庭居多;以有暴力行为的家庭居多;以过分溺爱孩子的家庭居多。
我的经验是,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具有爱心和恒心。要善于倾听这类“问题学生”的心声,取得他们的信任,和他们发展成为友好和睦的师生关系,给他们恰当地布置一些学习的任务,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在学习上给他们加点“小灶”,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逐渐地从网络中争取过来,当出现点成绩时就多多地鼓励他们。这类学生的反复性一般较强,为了取得最后的胜利,班主任一定不要怕反复,只要坚持,爱心一定会烫热学生冰冷的内心。另外,积极和这类“问题学生”的家庭做好沟通,寻求学生家庭成员和其他老师的支持与帮助,会让转化工作收效更大。
3 早恋
高中生年龄阶段正好是性意识的萌芽期,对异性的好奇和兴趣逐渐增强。正常的异性间交往是必要且有益的,但是,一旦把握不好分寸,形成早恋,反而会贻误双方宝贵的青春年华,影响了学业的正常进行,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并且对其他同学的学习、对班风和校风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实践表明,早恋的学生主要有三类:一、家庭教育的不足。这类学生一般在“蜜罐”中长大,家长从小习惯于满足孩子的要求,当长大以后早恋的要求不被满足时,便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还有一些家长给孩子做了不好的榜样,当孩子早恋时,只能着急而没有办法。二、亲情缺乏的学生。这类学生一般是单亲家庭,和家长交流地少,渴望和同学交流,一旦找到心仪的异性,很容易对对方产生依赖性而坠入爱河。三、社会风气的影响。这类学生有的是通过早恋来显摆自己、满足虚荣心,有的是性格优柔寡断,虽然知道其中的利害,但在心仪的异性面前无法把握自己。
对早恋的学生,如大禹治水一样,不宜堵而宜疏导,否则班主任只会被学生带上“封建家长”的帽子、从而使逆反心理加强,结果适得其反。班主任首先要表现出对他们的足够的尊敬和理解,大胆承认事实,在此基础上,通过典型的实例让他们了解早恋对其本人带来的危害,对同学、对班级和学校造成的负面影响。在班主任这种“软柿子”般的进攻下,相当一部分早恋的学生还是能及时“刹车”的。
参考文献
[1] 孔屏.学校心理咨询实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国人部发(2007)25号
关于实施《专业技术人员违纪违规行为
处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事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部门:
为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工作的管理,规范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的认定与处理,现就实施《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事部令第3号,以下简称《处理规定》)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考试过程中,应试人员有《处理规定》第六条所列违纪违规行为时,考试工作人员应向该行为人提出警告并责令改正;经警告仍不改正的,责令离开考场,并给予当次该科目考试成绩无效的处理。
考试结束后,经认定应试人员有《处理规定》第六条第(三)、(五)、(八)、(九)款违纪违规行为,可直接给予该行为人当次该科目考试成绩无效的处理。
二、应试人员有《处理规定》第七条第(二)、(三)、(四)款违纪违规行为的,应视情节轻重给予当次全部科目考试成绩无效或当次全部科目考试成绩无效和2年内不得再次参加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的处理。
应试人员有《处理规定》第七条第(一)、(五)、(六)、(七)款违纪违规行为的,应给予当次全部科目考试成绩无效和2年内不得再次参加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的处理。
三、应试人员因违纪违规行为给予责令离开考场处理的,应由专人将其带离考场,并按次考试规定的允许应试人员离开考场的时间离开考点。
四、在考试过程中,应试人员有《处理规定》第七条所列严重违纪违规行为,给予2年内不得再次参加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处理的,其执行日期应从发生违纪违规行为的当日起计算。在考试结束后,经认定应试人员有《处理规定》第七条或第十五条严重违纪违规行为,并给予2年内不得再次参加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处理或3年内不得再次参加职业准入资格考试处理的,其执行日期应从签发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决定书之日起计算。有关“2年内”和“3年内”的要求,均应按周年计算。
五、被处理人在被处理期限内,可报名参加处理决定期满后举行的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
六、应试人员和考试工作人员分别有《处理规定》第七条、第九条所列严重违纪违规行为并给予相应处理的,考试机构也可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可公布的相关信息为:姓名、工作单位、违纪违规行为和处理结果。
七、根据《处理规定》第二十条有关送达处理决定书的要求,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直接送达、留置送达或委托及邮寄送达等方式进行;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前述方式无法送达的,也可采用公告方式送达。
八、各专业考试主管部门(或机构)均应在考试管理系统中增加违纪违人员信息查询功能,实现该信息共享。各专业、各级考试机构可在组织报名和资格审查时使用,杜绝违纪违规人员在处理决定期限内参加考试的情况发生。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已在人事考试管理信息系统中增加了违纪违规人员信息处理功能,并定期下发违纪违规人员信息。
请各考试主管部门、考试机构在考试工作中遵照执行。
二OO七年二月二十七日
主题词:专业技术人员
规定
实施
通知 抄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考试机构,有关部委考试主管部门及考试机构。人事部办公厅
一、指导思想
为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更好的推进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对于扰乱教学秩序、损害师生利益、破坏公共财产、道德品质不良的学生,本着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依照本条例进行处罚。经研究,学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了以下工作方案:
二、组织机构
1、落实《守则》、《规范》领导小组:
组长:南尚龙
副组长:王玉全王占张辉臣
成员:王胜柱孔令泉刘振论王冰相龙喜周广力王帅
2、落实《守则》、《规范》工作小组:
组长:张辉臣王玉全王占
副组长:王胜柱孔令泉刘振论王冰相龙喜周广力王帅
成员:各班班主任
三、具体措施及要求
1、整体规划
现在的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关系到实现四化,振兴中华大业的完成,关系到二十一世纪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在教育中,德育对于坚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重视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学校的任务是教书教育人,一所学校如果忽视德育,就无法形成良好的校风,也不可能大面积地培养出成绩优的学生。因此学校把落实新《守则》和新《规范》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按照国家教委的有关要求,根据本校的实际,制订出落实《守则》和《规范》的具体计划和实施的细则。总的要求是用一年时间进一步落实新《守则》和新《规范》,达到下述要求:
⑴师生人人要把《守则》和《规范》读得娴熟。
⑵学生养成了按《守则》、《规范》约束自己行为的习惯。
⑶学生集体真正形成了遵守《守则》、《规范》光荣,违反《守则》、《规范》
可耻的风尚。
⑷学生家长懂《守则》、《规范》,支持学校实施《守则》、《规范》。
2、分步实施
第一阶段,主要抓认知。这个阶段,学校要利用主题班会、黑板报、壁报、广播、校会和团队活动等进行宣传,以此提高认知水平。
第二阶段,着重抓穿着朴素大方。
第三阶段,着重抓文明礼貌用语。
第四阶段,着重抓文明行为。
争取通过一年时间,落实行为的规范化。
3、教师示范
学校负责人和教职员工要率先实行《规范》,对学生言传身教。认真进行考
核,并将其结果作为评价教职工德、劳、勤、绩的重要参数,作为评比先进的重
要依据。凡《教师日常行为规范》、《职工日常行为规范》未达“优秀”标准的学
校行政干部和教职工,年终不得评为先进。
4、正面引导
落实《守则》、《规范》要坚持正面教育,表扬为主,批评惩罚为辅的原则,把《守则》、《规范》教育寓于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之中,要与学雷
锋、尊师、爱校以及运动会等等各种活动结合进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做落实《守则》、《规范》的主人。年级部和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要求、表扬奖励和
批评惩罚,都应以《守则》和《规范》为依据,不要随心所欲,另搞一套。在对
学生提出具体要求时,要进行具体指导,同时,要特别注意,要求一经提出,就
要常抓不懈,从上到下加以督促检查、千方百计兑现,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
眼前做起,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有意识地培养典型、树立标兵,推介经
验。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
5、创设环境
任何一个青少年的思想成长都在本质上受其生活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
家庭环境的影响。因此,在落实《守则》、《规范》过程中,注意向社会各界特别
是学生家长进行宣传,将《守则》、《规范》全文印发给家长,以调动家庭和社会
各方面做好学生德育工作的积极性。
6、加强管理
⑴学校有一名校级领导分管德育工作,负责《守则》、《规范》的落实工作;
以班主任为中心的班级教师群体和以一位学校负责人为中心的年级部教师群体,十分重视德育工作,对本班、本年级落实《守则》、《规范》全面负责,这是班级
整体负责制和年级整体负责制的重要内容。
⑵建立落实《守则》、《规范》的评价和监督制度,考核年级部、班主任及
以班主任为中心的教师群体和教师的业绩时,除学业合格率(及格率)、优秀率、平均成绩、人平总分和个性发展水平之外,还有一项与之并列的主要内容,即《守
则》、《规范》落实成效。
⑶学校组织贯彻落实《守则》、《行为规范》的竞赛,并以此为点,推动面
上的工作,各年级部要把落实《守则》、《规范》列为班级目标管理内容,逐条逐
项评分,作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的结论,并上报学校。
7、完善考核细则
学校2013年修订并施行的《髙峪初级中学班主任和班级管理综合考核方案》
是依据《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订的有关班主任工作和中
学生日常行为的具体考核细则,在这一年里,学校将根据该方案实施的情况并结
合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发现的新问题,对《髙峪初级中学班主任和班级管理综合考
核方案》进行全面修订和完善。
髙峪初级中学 政教处
2013 年 10 月 8日
为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更好的推进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中
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
处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对于扰乱教学秩序、损害师生利益、破
坏公共财产、道德品质不良的学生,本着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依照本条例进
行处罚。处罚分为通报批评、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劝退等六种。
一、通报批评
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给予通报批评处分:
1.一学期旷课累计达5节者;
2.放学后学生私自进入校园者。
3.衣冠不整、佩戴饰物、仪容仪表不符合中学生身份经指出整改力度不大者;
4.随意在课桌、椅等公物上刻字、画者;
5.有上课吃东西、随手乱扔废弃物等不文明行为,经教育不改者;
第3条关于仪容仪表的标准为:女生不化妆,不留长指甲,不染指甲,不穿高跟
鞋,不留披肩发、短碎发,不染发,刘海(垂到前额的头发)不能超过眉毛;男
生不留长发,不留长鬓角,刘海不能超过额头一半;男女生着装要符合中学生特
点。
二、警告
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给予警告处分:
1.一学期旷课累计达8节者;
2.在校内追逐打闹,经教育不改者;
3.学生私自进入学生寝室者。
4.故意毁坏公物损失在50元以下、情节较轻者。
5.上学期间未经请假,私自外出,屡教不改者;
三、严重警告
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1.一学期旷课累计达16节者;
2.不按规定时间或不在规定的校园内活动;
3.在教室和走廊追逐打闹,严重损坏公物或造成他人轻微伤害者;
4.有偷盗行为者;
5.从校外带入非本校学生,未经门卫登记,影响正常教学秩序者;
6.参与打架斗殴者;
7.未经班主任同意并强行进出学校大门者;
8.翻越校园围墙者;
9.故意毁坏公物损失达50元以上者。
10.携带各类危险品进校者;
11.未经请假,私自外出,屡教不改并造成恶劣影响者;
以上条例中,涉及经济损失的,先赔偿,再处分。本条例第2条,指在走廊及教
室进行打篮球、踢足球等必须有规定场所的体育活动。第8条规定中,如因翻越
围墙造成自己伤害的,依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由学生自己承担一
切责任。
四、记过
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给予记过处分:
1.一学期旷课累计达24节者;
2.打架斗殴,先出手并致人轻微伤害者;
3.不按规定时间或不在规定的校园内活动,造成他人伤害,构成轻伤者;
4.盗窃他人财物,数额不大或抢劫、强借他人财物者;
5.故意毁坏公物损失达100元以上者。
6.发现在课堂上听mp3、随身听、打游戏机、接打手机等者(物品没收并中考
毕业时由家长来学校领取);
7.携带各类危险品进校者;
五、留校察看
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给予开除学籍留校察看处分:
1.一学期旷课累计达40节以上者;
2.打架斗殴,致人轻伤,经教育不改者;
3.不按规定时间或不在规定的校园内活动,造成他人伤害,构成重伤者;
4.多次盗窃他人财物,经教育不改者;
5.多次故意毁坏造成公物损坏,情节严重者;
6.传播、唆使他人阅读、观看淫秽书刊、音像制品者。
7.在校内接打手机,经教育不改且态度恶劣者;
8.在上课期间未经请假,私自外出者;
9.有顶撞老师、扰乱或影响教学秩序,经教育不改者;
10.经常进网吧,影响学习,身心健康,经教育不改者;
11.在校外发现抽烟、酗酒者;
12.参与在其它学校打架闹事事件,干扰其它学校教学秩序,损害学校荣誉者;
13.扰乱教学秩序,并辱骂教师者;
14.男女生之间超出一般同学友谊,经教育不改者;
本条例第9条,指教师教学活动不受干扰,如遇需向教师说明情况的,在课后向
教师说明,不得影响教师的教学进程。
六、劝退和勒令退学
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给予劝退或勒令退学:
1.盗窃他人财物,数额较大者;
2.有流氓行为者;
3.发现在校内抽烟、酗酒者;
4.多次顶撞老师并侵犯教职工合法权益,对教学造成严重影响者;
5.同校外不良人员联系紧密,并帮助校外不良人员对本校学生实施威胁、殴打
或敲诈、勒索,造成不良后果者;
6.有留校察看处分,再次违犯校纪校规者;
7.打架斗殴,致人重伤者,除处罚外,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8.参与在其它学校打架闹事,严重干扰其它学校教学秩序,损害学校荣誉,造
成严重后果者;
9.敲诈、勒索本校学生,造成严重伤害者;
10.有流氓行为,造成后果者;
11.对教职工实施人身攻击,造成伤害者;
12.传播、唆使他人阅读、观看淫秽书刊、音像制品,造成严重后果者;
13.触犯国家法令,被公安机关处以拘留及拘留以上处罚者。
14.男女生之间超出一般同学友谊,造成严重影响者;
15.参与在其它学校打架闹事事件,严重干扰其它学校教学秩序,严重影响学校
荣誉者;
16.经常进网吧,严重影响学习、身心健康,并因此引起纠纷,造成严重后果者;
17.与校外不良人员联系,并帮助不良人员对本校学生实施威胁、敲诈、勒索,造成不良后果者;
凡受到警告处分以上的学生一律请家长到学校共同教育,一学期请家长三次以上而不够劝退
或勒令退学的学生,学校将要求家长接回家教育。凡受到记过以上处分,到毕业未申请或本
人提出申请但学校考察认为不够条件撤销处分的学生学校将缓发毕业证书。
髙峪初级中学 政教处
在英语教育岗位工作了六年的我,对所教班级的学生已经很熟悉了,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仍会遇到程度不同的、表现各异的课堂问题,诸如课堂纪律混乱,学生吵闹、打逗、恶作剧,外来干涉等,致使我不得不停止讲课或课堂讨论,把注意力指向某一个或更多的学生,以中止这些不良行为的进行。教育心理学把这些干扰课堂秩序,给教学带来麻烦的行为称为课堂问题行为。处理课堂问题行为是课堂管理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影响到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不容忽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对学生特别是对待问题学生,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具备良好的注意分配能力,能够全面准确地观察课堂上所有学生的动态,掌握课堂上的各种情况。
2.要使所有的学生都有事可做。教师力求使全体学生都参与课堂上的学习活动。许多问题行为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学生在课堂上无事可做或不知如何去做造成的。因此,教师应善于安排课堂活动,善于安排学生的学习。
3.在课堂上要善于安排每个学生的表现机会。
4.及时调整座位,杜绝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
5.积极主动,把问题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因此,情绪行为的产生和生理、心理、社会等诸多因素都有关系。情绪作为情感的一种,情绪的发泄是一种正常的行为,但对于特殊儿童来说,或多或少存在有些不必要情绪的产生与发泄现象。
一、了解特殊儿童情绪行为障碍的心理特性
特殊儿童在认知方面远远低于正常儿童,对于外界事物的刺激往往感受慢,感受范围狭窄,导致认知、情感、意志等很多方面发展得不协调,影响了特殊儿童面对挫折的能力造成情绪和行为出现问题。
1.特殊儿童认知不协调是主要的心理特征之一
即认知内容与认知过程的不协调,包括思维缺失和认知偏差;认知成分与认知方式的不协调易产生孤独感、失落感;认知、情感、意志三者之间的不协调主要影响特殊儿童的认知选择和自我控制能力。
2.特殊儿童负面情感体验强烈,主要体现在特殊儿童在面对挫折时缺乏正确对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绪障碍儿童往往会选择采用攻击性行为或呆滞重复性行为来掩饰挫折;或者利用幻想逃避现实。
二、分析特殊儿童问题情绪行为产生的过程及原因
特殊儿童产生情绪行为的原因主要有:生理和心理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和社会因素。而特殊儿童产生问题情绪行为的过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1.引起特殊儿童问题情绪行为产生的提前事件及有效原因
包括发生的情况,即具体可分析到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等;行为发生前发生的事情;往往特殊儿童伴有产生情绪问题行为的先兆,如,儿童行为发生前的个体征兆、呼吸急促、心跳快、脸红等。
2.特殊儿童在前提事件的作用下做出的反应,也就是特殊儿童问题情绪行为的具体表现
3.随着特殊儿童问题情绪行为反应而产生的后果事件,也就是特殊儿童想要达到的后果
如,要求、逃避、引起注意、获得具体事物或者感官的刺激等。
三、选择特殊儿童问题情绪行为的处理方法
特殊儿童情绪行为的处理是在正确的认识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下,结合准确地分析特殊儿童情绪行为产生的过程及原因,寻找到的帮助特殊儿童在问题情绪行为产生前、问题情绪行为产生时、问题情绪行为产生后的解决对策。提高特殊儿童面对挫折的能力,健全自我意识,逐渐提高自我的控制能力,减少问题情绪行为的产生。
1.当儿童的问题情绪行为是个体本身不足的原因造成的,则可以改变个体的行为本身旨在形成恰当的行为代替问题行为,通常可采用渐隐、模仿、塑造、自我肯定、自我指导等方法。
2.通过改变和调整引起个体产生问题情绪行为的时间、地点、人物等条件来矫正儿童的不正当情绪行为,具体可以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相互抑制法、系统脱敏法等。
3.如果情绪行为是由行为的后果维持的,则可以通过改变个体行为的后果来矫正儿童的问题情绪行为,可采用惩罚法、消退法、正强化法、负强化法、系统脱敏法等。
四、特殊儿童问题情绪行为的教育方法
特殊儿童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存在情绪感受严重脱离现实的现象。以一种妨碍教育解决问题的操作和自我表现挫败的方式应付外界事件,这就叫做情绪障碍。因此,要针对特殊儿童的情况对其情绪发泄加以观察,设计方案、制订个别计划以改变其严重行为。
1. 以障碍类型分类:(1) 听力残疾儿童进行情感教育的方法有:减少心理冲突,保持心理平衡;创设情境,提高学习兴趣和语言能力,注意熏陶,增强情感体验与表达功能。(2)智力落后儿童进行情感教育的方法有:加强情绪稳定性及控制情感的能力,加深其体验的深刻度进而加强情感的体验强度;多利用正强化,消除自卑、焦虑等情绪。
2.以心理问题分类:(1)帮助焦虑的儿童找出性格上的不足,制订有针对性的计划,改变其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及认知,客观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2)针对恐惧症的儿童比较单一的特点,采用系统脱敏法通过放松训练、建立恐怖等级、进行实际治疗。(3)自卑是指儿童由于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或其他原因所产生的对自我表现认识的态度体验。消除引起自卑感的外部刺激因素,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并提高自信心和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等。
从最近几年学生入学状况调查可以发现,各地先天性致聋的儿童人数在逐渐减少,可是各种不明缘由的病因导致的智障儿童呈上升趋势,因而各县市特教学校的学生结构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特教学校特别是县级的学校,随着聋哑学生逐渐减少而智障学生的逐年递增,学校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又面临着新的挑战。下面笔者就从如何处理智障学生的异常行为谈谈几点做法。
一、特校学生和普校学生和平相处,共同学习游玩
就笔者学校目前还没与普小相剥离的特殊性,本校的学生是与普校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上有相交的轨迹,因而在相处过程中会产生摩擦,导致水火不相容的境地。智障学生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与人相处困难,胆小怕事,对不是本校的师生他们会有排斥情绪,从内心抵制一切外来不熟悉人员的接近。那些在学校学习生活了几年的学生会把特校当成自己的家,他们内心会形成一种自我领域的保护意识,防止领地被他人侵占。面对这种情况特教老师该如何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呢?根据多次的处理结果总结出一条,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对智障生的行为不作批评,不鼓励,先让到来的师生和智障学生主动握个手,打消智障学生的戒备心,然后让智障学生坐下来旁听普校师生上课,课后鼓励他们和普校学生一起游戏玩耍。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智障学生接触不一样的学习环境,在学习玩耍中和普校孩子建立感情依托。俗话说先混个脸熟,智障孩子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从你那获得了开心快乐,你就能成为他的朋友了。把普校的学生当成了自己的朋友,下一次再相见时就能达到和平共处。从此之后再有其他小孩来特校场地上课或玩耍,这些智障学生就没有那么排外,甚至变得积极欢迎。当然在这一过程中,特教老师一定要在旁边监护、指导,以防出现意外。
二、公平公正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在分享中化解冲突
智障学生的生理特殊性,决定他们经常会惹是生非,不知道什么事情可以不可以做,哪些东西可以不可以玩,对事物产生好奇心,易引起注意力分散和大转移。在他们的意识里只要觉得好玩、稀奇的东西,手脚就会不由自主去这里动动,那里摸摸,甚至发现自认为好看漂亮的东西直接据为己有。多动、好吃,耍赖、在地上打滚、相互争夺东西,这是智障学生每天必定会上演的节目。对于智障学生爱争夺东西,比如争夺玩具、抢座位、抢吃的,哪怕是帮老师做个事也要抢个先等。一争就起矛盾,就会打架哭闹。面对学生之间的冲突,这时老师要做的就是公平公正的断案,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不急不躁,在人人有份中分享每一份快乐,是化解学生冲突最有效的办法。
三、用慈仁之心安抚情绪障碍的学生
智障学生看似都差不多,其时学生间的个体差别很大,作为教师最怕碰上狂躁型和自虐型的学生。这样的学生会莫明其妙发脾气,大喊大叫,情绪烦躁不安稳,甚至有自虐行为。碰到这样的学生发生状况时,对学生的安抚是个首要问题。如何进行安抚,在特定的情境下需要教师临场机智的处理办法。有一个表现特别的孩子叫贺学林,他对高分贝的声响很排斥,并且他的自我需求感很强烈。如果他想要的东西没有得到,就会引起狂躁,哭天喊地,撕扯东西,甚至更会自己虐待自己、攻击他人。假如老师去劝解,定会毫无来由地踢打老师。这个时候老师要求其他学生最好和他保持一定距离,以免被攻击。老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守在一旁静静地陪着他让他发泄。比如他哭时就让他哭个够,撕东西时也任他撕,哪怕在地上耍赖你也只能顺着,等他尽情地发泄个够,老师在旁边时刻关注他不要伤害到自己,也不要伤害到他人就行。与此同时还要赶紧向其他学生了解该学生是什么原因引起情绪波动的。是想要吃的没吃到,还是想玩的东西没玩到。了解了原因后,及时让他得到他所需要的东西,之后他才会逐渐安静下来。如果这样的学生是在家里就没得到满足,他们来到学校后会一直哭闹不停的,这个时候老师是解决不了的,就只能通知家长来学校处理了。值得说明的是这样的学生是不太赞成其在学校住宿的。
四、以宽容之心,尊重保护学生的童真
智障孩子虽然有这样那样的怪异言行,但他们也有可爱的一面。“老师好!”“老师再见!”“老师你今天真漂亮!”“老师真厉害!”学生每天都在无意识中关注老师的一举一动,动情之时会毫不吝啬地发出一声声赞扬、敬佩之语。看着孩子们忽闪着一双纯净的眼神、满脸充满着可爱的笑容,听着口齿虽不是那么清晰的赞美,作为教师很是感动。他们的心智虽与年龄不相符,但他们同样也会表现出乖巧懂事的一面。智障孩子嘴最甜了。经常有人开玩笑说,这些智障孩子哪里笨嘛,嘴巴这么甜,叫得人心里暖暖的。是的,别看智障孩子在学习能力方面迟缓,但他们懂得要尊敬老师父母,很乐意帮助同学,知道属于自己的东西要爱护保管好,不容他人侵犯。在常人眼里这不算什么,但这就是智障学生可爱动人的一面。
要学会尊重智障孩子,保护智障孩子的那份纯真。这不是只动动嘴皮子的事,这要贯彻到每日的言行中,以一颗宽容心静待这些别样的花朵静静地开放。曾经有一位专家关于培智教育,给一线的特教教师作了如下一番解读:智障的孩子是上天派到人间的天使,他此生的目的就是享受人间的爱。既然天使们来到了我们大家身边,那就让我们的爱带着天使们一起飞翔吧。◆(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教研室 江西省安福县特殊教育学校)
【处理学生问题行为】推荐阅读:
处理问题学生的艺术07-05
中学学生违纪学生处理办法10-17
学生伤害处理案例06-21
怎么处理违纪学生06-24
学生事故处理决定10-20
学生管理处理方法12-18
违纪学生处理工作流程07-13
校园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案例06-16
板场中学学生违纪处理办法方案06-20
学生打架斗殴事件的处理意见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