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文优秀教学设计

2024-11-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文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2篇)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文优秀教学设计 篇1

分析试验

(五)课堂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新词。

2.优化作业设计。

(1)读拼音,写词语。

xuān

xīlà

zhé

xué

zhēn

huāiyí

zhí

()

()

()

()

()

(2)给下面的字各组两个词。

释()()授()()执()()称()()宣()()腊()()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如果就不管还是不是而是

①、有人说伽利略胆大妄为,骂他固执,但伽利略()毫不动摇,坚持要进行公开试验。

②、伽利略通过试验证明: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来,()一先一后着地,()同时。

(4)、照样子扩句,使表达的意思更具体。

例:伽利略是科学家。

意大利著名科学家伽利略是十七世纪伟大的科学家。

①、河水流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树结满果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晓伟是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知道伽利略怎样用实践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是靠不住的。

二、教具准备

投影片

三、教学过程

(一)讲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齐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亚里士多德讲过什么话?伽利略对这话是怎么看的?(亚里士多德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伽利略对这话产生了怀疑)

2、伽利略为什么怀疑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他是怎么想的?(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这怎么解释呢?)

3、伽利略的分析,是把亚里士多德的话当作两种假设,推出两个结论。这两个结论是什么?(①把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的两个铁球拴在一起,如果仍然看作是两个球,落下的速度应当比原来10磅重的铁球慢。

②如果看做是一个整体,落下的速度,应当比原来10磅重的铁球快)

4.这两个结果一样吗?是什么样的结果?(不样,是相互矛盾的)

5.根据同一句话,会推出两个相互矛盾的结果,所以伽利略认为这句话是靠不住的,值得怀疑。

6,他打算怎么做?(用试验来证明不同重量铁球落地的情况)

(二)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读后思考:伽利略是怎样用事实来证明的?(经过多次试验来证明)

2为什么要进行多次试验?(一次试验,没有说服力,要经过多次试验才能说明问题。伽利略进行了许多次试验)

请找出能反映试验多次的个词语,说说它的意思。(总是同时着地的总是一词。它的意思是每一次都这样)

3.伽利略多次试验的结果怎样?(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处落下,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4.齐读这段话,加深印象。

(三)朗读第五、六自然段

1.齐读后思考: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前,人们是怎样想的?(人们都不相信伽利略的试验会成功,认为他糊涂、固执,事实会让他丢脸。固执:坚持己见,不肯改变的意思。是贬义的)

2.人们为什么会这样想?(因为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大哲学家,人们都迷信他,而伽利略只是个25岁的年轻人)

3.当看到试验结果时,人们的态度有什么改变?(人们忍不住地惊讶地呼喊起来)

4.这说明什么?(说明伽利略试验成功了,这事实出乎人们意料之外,人们为这位年轻人的大胆和聪明感到高兴)

5,读了这篇课文,伽利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伽利略是一位不迷信权威,敢于独立思考,提出问题,以认真的态度研究科学的人)

6.这篇课文在写作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①以亚里土多德的一句话为线索,贯穿全文。②鲜明的对比,用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迷信和伽利略敢于提出问题进行对比;用试验前后人们的态度的变化进行对比。

小结:

伽利略从怀疑亚里土多德说的那句话开始,先是作了分析,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同一句话推出两个互相矛盾的结果,接着经过多次试验,证明亚里土多德的这句话是靠不住的。最后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公开试验,证明了自己的分析是对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四)板书设计

34、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怀疑(亚里士多德的那句话)-------不迷信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文优秀教学设计 篇2

生: (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到了信奉的程度。亚里士多德的话被人们当作不允许更改的真理, 如果有人怀疑他的观点, 就会受到人们的责备。

师:一个人怀疑, 许多人责备。什么是“责备”?

生:是斥责, 是批评, 是指责。

(指导学生读人们指责的话:“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师: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 亚里士多德的话就被人们奉若神明。那么关于这两个铁球怎样落地的, 亚里士多德是怎么说的呢?

生: (读)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 一个10磅重, 一个1磅重, 同时从高处落下来, 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 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师:这段话强调了什么?

生:强调了两个铁球同时落下时, 速度不同。10磅重的是1磅重的10倍。

师:要是按照这样的说法, 这两个铁球应该怎样从空中落下来?谁来演示一下。

(一名学生走到讲台前手持玩具球演示下落的过程)

师:当时人们对这样的说法毫不怀疑。可是有一位年近25岁的数学教授伽利略, 读了这句话, 它不是轻易地相信, 而是先做了什么, 又做了什么?

生:他先去思考亚里士多德的话对不对, 然后又做了许多次实验, 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的确说错了。

师:我们来品读课文, 看看伽利略是怎么思考的, 是怎么实验的。先看看他思考的过程。 (用课件出示课文片段如下)

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 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 (1) 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 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 (2) 但是, 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 就有11磅重, 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 这怎么解释呢?

(学生读这段话)

师:一个事实得出两个结论, 自然要引起伽利略的怀疑。这里说的“一个事实”指的是什么?“两个结论”指的是什么?

生: (经过仔细的研读和思考) “一个事实”指的是伽利略设想的一种特殊的情况, 就是“把两个铁球拴在一起”, 跟10磅重的铁球落下来比较;这“两个结论”呢, 一个说它会比10磅重的铁球落得慢, 一个说它比10磅重的铁球落得快。

师:伽利略是怎么推导出这两个结论的呢?请一位同学来模拟推理一下, 怎么得出的第一个结论, 一边说一边演示。

生: (手持铁球边说边讲) 这是两个铁球, 一个是10磅重, 它落下的速度快;一个是1磅重, 它落下的速度慢。把它们拴在一起的时候, 因为1磅重的铁球落下的速度慢, 它就会拖住10磅重的铁球, 就像这样, 从而使这个整体在落下的时候速度变得慢了一些。

师:你为什么说10磅重的铁球落下的速度快而1磅重的铁球落下的速度慢?

生:因为亚里士多德说, 两个铁球同时落下时, 速度不同。10磅重的是1磅重的10倍。

(教师指导学生读“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 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 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 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这句话。)

师:这是第一个结论。第二个结论是它落下的速度要比10磅重的铁球快。谁来推理?

生: (手持铁球边说边讲) 这是两个铁球, 一个是10磅重, 一个是1磅重, 把它们拴在一起的时候, 它们就是一个整体, 就有11磅重。因为亚里士多德说重的铁球比轻的铁球下落的速度快, 那么这个11磅重的整体就会比10磅重的铁球落下快。

(教师指导学生读“但是, 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 就有11磅重, 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句话。)

师:一个事实中得出两个结论, 这不合乎情理。这两个结论的推理过程中都引用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推落过程是清晰准确的, 自然要怀疑引用的观点。你再看, 伽利略运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推落出这两个结论的时候, 他确信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正确的了吗?

生:不确信。因为伽利略想:“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 这怎么解释呢?”这可以证明。

师:这是他思考之后产生的怀疑。他在思考的过程中, 他相信吗?

生:他在用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时先说了“如果”, “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 说明他还不能确信这个说法正确, 说明他很谨慎、很小心。

师:“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这是一种假设, 至于到底是不是正确, 那要看你的说法是不是经得起推敲。经得起推敲, 我就相信;否则我就怀疑。在我得出判断之前, 我不确信你的说法是正确的。我们把这段话完整地读一下, 读出你在思考, 读出你很谨慎, 读出你的思考一步一步很严谨。

(学生读伽利略思考的语段)

师:这样的思考叫逻辑严谨。请你用自己的话来完成这个思考过程, 一层一层地表述这个意思, 体验一下怎样严谨地思考问题。

(学生练习两分钟, 同桌互相说, 指名练习说。)

师:伽利略不但通过思考对亚里士多德的话产生怀疑, 他还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怀疑。课文写伽利略做实验的过程只写了一句话。

生: (读) 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实验, 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

师:一边读一边去品味, 伽利略的实验有什么特点?

生: (读后) 他做了“许多次”实验。

生:他是“反复”做实验。

生:他是带着疑问去做实验。

师:“反复”和“许多次”一样吗?

生:“许多次”强调了次数多, “反复”就是说他是反反复复地做。

生:“反复”就是说他重复地做了许多次实验。

师:如果说“反复”做就是重复地做实验, 那么我们把“反复”改为“重复”, 行不行?

生: (又读了一遍后) 不行。

师:为什么?“反复”是不是“重复”呢?

生:“重复”就是说这一个实验原原本本地再做一次, 跟上一次做的没有什么不同;“反复”是说他还是在做这个实验, 但是跟上一次做的可能会不一样。

师:请你说一说有哪些不一样?

生:可能他使用的球不一定都是铁的, 可能用铜球, 还可以换铝球来试。

生:球的重量可能不一样。他可能用10磅重的和1磅重的两个铁球实验, 然后用20磅重的和1磅重的铁球来实验。他会更换不同重量的铁球来实验。

生:还有铁球落下的高度不一样, 他可能让两个球同时从5米处落下, 还可能从50米处落下。

师:也就是说伽利略想到了各种各样的情况去反复地做实验。他为什么要这样?

生:这样的实验结果才可靠。

(指导学生再读伽利略做实验的句子)

师:于是他就得出了结论——— (生读)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处落下来, 总是同时着地, 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师:他已经证明了亚里士多德的话的确说错了。后来他又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一次公开实验。这样做的目的就不仅是为了探求这个事实的真相, 而且是为了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

(指名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师:许多人来到比萨斜塔周围, 等着看伽利略的笑话。

师:作者写伽利略做公开实验的过程只写了两个动作, 一个是“拿着”, 一个是“脱手”。就是这样的两个动作完成了科学史上的一项重要的实验, 给塔下的人们, 给当时的整个欧洲以巨大的震撼。

(指名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

师:这时大家才明白, “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 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这句话怎么理解?

生:就是说, 再伟大的人, 他说的话也可能出现错误。我们不能迷信伟人。

师:这是第一层意思。“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再体会。

生:就是说, 伟人说的话, 有的对, 有的不对。

师:这是第二层意思。再体会, 是不是错了很多呢?

生:不是, 对的还是占多数, 错的只占一小部分。

师:对。这又是一层意思。所以读课文的时候要善于细细地品味, 把课文里的意思准确地领悟到。

(教师指导学生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师:对于权威的话, 我们要学习, 但不能迷信。而且, 善于学习才能善于思考、善于发现。伽利略能严谨思考问题是因为他学习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 他用实验的方法去研究科学, 是向古希腊的另一位大学者阿基米德学习的结果。

师:你们学习课文, 学习教材的时候, 是不是不加思考就相信呢?

(出示课件:两个铁球, 一个10磅重, 一个1磅重, 同时从高处落下来, 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 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师:请看这句话是书上的原文。如果亚里士多德的话是正确的, 10磅重的铁球的速度就是1磅重的10倍, 那么按照课文的这种说法, 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吗?有没有其他情况?请你审视这句话的说法是不是很严谨。

生: (仔细阅读之后) 课文只说两个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 没有说从同一高处落下来。这样的话, 有可能10磅重的不先着地。

师:什么情况下10磅重的不先着地?

生:比如说, 10磅重的铁球离地10米, 1磅重的铁球离地1米, 这时, 两个铁球就同时着地。

生:再比如, 10磅重的铁球离地10米, 1磅重的铁球离地不到1米, 这时, 1磅重的铁球就先着地。

师:课文的表述有漏洞, 怎么修改就严谨了?

生:把课文中的“同时从高处落下来”一句话改为“同时从同一高处落下来”。

(指导学生修改课文)

师:像伽利略那样理性地对待问题, 严谨地思考问题, 你才能发现真理。不论是哪一种源于祖传的思想和行为, 在你没有验证之前, 都不可轻信。不论对方是伟人, 是挚友, 是老师, 是校长, 是市长, 甚至拥有更大权力的人物, 他们的话都需要经过思考验证之后, 才能被你认可。

生:李老师, 我忽然想起一句话, “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

师:对, 不尊重真理, 其实更是对师长多年培育的亵渎。

师:我们再从一个新的角度审视一下课文。课文一共6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伽利略在上学期间就喜欢思考, 第三、四、六自然段写他的怀疑、实验和公开实验。那么课文的第二、五自然段不是写伽利略的事情, 能不能去掉。

生:不行。因为这两个自然段写出了当时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 写出了当时的社会风气, 谁都不思考, 还对有思想的人责备、嘲讽, 这就更加显出了伽利略的了不起。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选段 篇3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shuān shuàn)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伽利略那时候才25岁,已经当了数学教授。他向学生们宣布了试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

消息很快传开了。到了那一天,很多人来到斜塔周围,都要看看在这个问题上谁是胜利者:是古代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呢,还是这位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wéi wèi),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zhī zhí)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伽利略在斜塔顶上出现了。他右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铁球,左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铁球。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一会儿,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zhuó zháo)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怀疑( ) 责备( ) 信奉(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惊讶( ) 明白( ) 固执( )

4.在文中找一个假设关系的句子抄写下来。

5.“一个事实”指什么?请用“~~~~”线画出来;两个相反的结论又指什么?请用“——”线画出来。

6.亚里士多德讲的那段话是什么意思?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设计 篇4

凤庆县第一完全小学 杨维桂

教材分析: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人教版语文第八册“认准目标,不懈追求”专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年轻时承受巨大的压力,勇敢挑战人们信奉了两千多年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他经过反复求证,用事实捍卫了真理。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追求真理的精神。《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首先采取了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方法,先写伽利略,再描写亚里斯多德。其次抓住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写出了伽利略同这位理论权威挑战的全过程,最后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照应文题,结束全篇,形成了一个圆合自如的完整结构。设计理念: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被点燃的火把。”在本课教学中,我力争做学生思维的激活者,情感的激发者,学习的引导者,以读书训练为经,语言文字训练为纬,采用了“猜想导入,创设悬念——初读课文,总领文意——围绕提纲,合作学习——答疑解惑,补充点拨——拓展深化、深华情感”的参与式教学模式,以学生读、悟、说、议去代替教师单一的讲授,将实物演示,图解法,列举法,推理法等运用其中。抓住“信奉、怀疑”等关键词,感悟两个主要人物形象特点,紧扣文章的“矛盾推进进程”展开教学,深入浅出的让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通过对课文重点词句的感悟、理解、品味、积累、运用,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得到 思想的启迪、思维的发展,同时获得语言的增量。

引入有关哥白尼和布鲁诺的资料,使伽利略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更加丰满,并从中体会到伽利略为真理而献身的伟大精神,教育学生要尊重权威但不能盲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用伽利略的两句名言:“当科学家们被权势吓倒,科学就会变成一个软骨病人。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敢。”作结,既是对学生心目中的伽利略形象的一次质的提升,又是对课始的一次呼应,还是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的一股巨大的动力,可收到“一咏三叹”的效果。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1、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理解亚里土多德说的那句话的意思及伽利略根据这句话推出的两个结论的旨义。

3、能理解伽利略实验过程,他是怎样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是靠不住的。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自悟,公式推理、演示实验、图示法等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与态度:学习伽利略独立思考,敢于破除迷信,尊重实践的科学精神和认真研究的科学态度。重点难点:

重点:能理解伽利略怎样用实践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是靠不住的。难点: 1.针对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2.理解伽利略推出的两个结论的含义。预习提纲:1、2、3、自学生字,组词。

画出并试着理解文中的近义词、反义词、成语、多音字。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猜想导入,创设悬念

老师手中有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假若我把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放下,你们猜猜谁会先落地?学生猜想、发言:重的先落、轻的先落、同时落…到底谁先落地呢?口说无凭,事实胜于雄辩。让我们继续同跟大科学家们探索其中的秘密。

二、初读课文,总领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自学生字,交流记字方法,重点交流难记字。

3、检查朗读,说说课文大体讲了什么?

三、围绕自学提纲,合作学习

1、什么样的人叫“辩论家”?人们为什么称伽利略为辩论家?

2、人们信奉亚里土多德表现在哪里?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信奉到什么程度?

3、读三自然段。思考:亚里士多德讲过什么话?伽利略对这话推出了两个怎样的结论?用不同方法进行演示讲解。

4、他打算怎么做?伽利略多次试验的结果怎样?

5、做公开试验前,人们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当人们看到试验结果时,态度有什么变化?

6、读了这篇课文,伽利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7、课文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四、展示交流,点拨追问,答疑解惑

1、什么样的人叫“辩论家”?人们为什么称伽利略为辩论家?(辩论家指有一定辩论口才和辩论能力的人。因为伽利略在学校念书的时候,提出的问题,有的连老师也无法解答,可见伽利略当学生时候就善于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想—想“不寻常”在文中是什么意思?(不平常,不简单。伽利略平时肯动脑,善思考,能发现疑问,与其他同学不一样、着地:落在地上的意思。并强调着的读音)2.读第二自然段,思考:(1)“信奉”是什么意思?人们信奉亚里土多德表现在哪里?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信奉是指相信,并照着去做。“人们把他的话当作真理……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2)从这里可以看出,人们对业里士多德的信奉已达到了什么程度?(盲目的程度)(3)这段话中,“不容许、更改、责备、违背”这些词语怎么理解?(不容许:不许。更改:改换、改变的意思。责备:批评的意思。违背:在这里是不遵守、不服从的意思。)

(伽利略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他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了一次公开试验,把一个重10磅的铁球和一个重1磅的铁球,同时从斜塔顶上落下,结果两个大小不一的铁球同时着地)理解下面词语的 意思。信奉:相信,并照着去做。相称:事物配合起来显得合适。结论:从前提推出来的结果。固执: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寻常:平常。

齐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亚里士多德讲过什么话?(“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伽利略对这话推出了怎样的结论?用不同方法进行演示讲解。

伽利略的分析,是把亚里士多德的话当作两种假设,推出两个结论。①把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的两个铁球拴在一起,如果仍然看作是两个球,落下的速度应当比原来10磅重的铁球慢。②如果看做是一个整体,落下的速度,应当比原来10磅重的铁球快)这两个结果一样吗?是什么样的结果?(不—样,是相互矛盾的)根据同一句话,会推出两个相互矛盾的结果,所以伽利略认为这句话是靠不住的,值得怀疑。他打算怎么做?(用试验来证明不同重量铁球落地的情况)。

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读后思考:伽利略是怎样用事实来证明的?(经过多次试验)为什么要进行多次试验?(一次试验,没有说服力,要经过多次试验才能说明问题。伽利略进行了许多次试验)

请找出能反映试验多次的—个词语,说说它的意思。(都、许多、反复。总是同时着地的“总是”一词。它的意思是每一次都这样)

3.伽利略多次试验的结果怎样?(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处落下,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关系)

4.齐读这段话,加深印象。朗读第五、六自然段,齐读后思考: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前,人们是怎样想的?(人们都不相信伽利略的试验会成功,认为他糊涂、固执,事实会让他丢脸。“固执”:坚持己见,不肯改变的意思,是贬义的)

人们为什么会这样想?(因为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大哲学家,人们都迷信他,而伽利略只是个25岁的年轻人)

当看到试验结果时,人们的态度有什么改变?(人们忍不住地惊讶地呼喊起来)

这说明什么?(说明伽利略试验成功了,这事实出乎人们意料之外,人们为这位年轻人的大胆和聪明感到高兴)

小结:伽利略从怀疑亚里土多德说的那句话开始,先是作了分析,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同一句话推出两个互相矛盾的结果,接着经过多次试验,证明亚里土多德的这句话是靠不住的。最后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公开试验,证明了自己的分析是对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读了这篇课文,伽利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伽利略是一位不迷信权威,敢于独立思考,提出问题,以认真的态度研究科学的人)

这篇课文在写作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①以亚里土多德的一句话为线索,贯穿全文。②鲜明的对比,用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迷信和伽利略敢于提出问题进行对比;用试验前后人们的态度的变化进行对比,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人物。)

五、拓展深化,升华情感

1、实验演示:两个铁球在同一高度往下落,最终同时着地。

2、你还知道哪些为了科学真理挑战权威的人?(哥白尼、布鲁诺等)

3、你在学习中打算怎么学习伽利略?(不盲从、不迷信、善于思考、实践、敢于挑战权威)

4、游戏:找反义词用主人公说话。

信奉—怀疑 大—小 轻—重 快—慢 对—错 六板书设计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 ↓

质疑___求证___试验

两个铁球下落速度 ↓ 和质量成正比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不迷信权威,执着追求科学真理

七、知识储备;

1、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是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马克思、恩格斯称他为古希腊哲学中最博学的人。

2、伽利略的生平:伽利略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他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篇5

一、细读文本,了解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我设计的意图是以了解人物形象为教学载体。去品味语言、学习语言。例如了解亚里士多德时抓住“信奉”“责备”等字眼,引领学生深入领悟。教学伽利略时,重点品味“反复、许多次”等。

二、这篇推理性较强的文章比较枯燥,学生可能不怎么感兴趣,但事实上,合理安排了教学步骤,学生积极性还是很高的。例如,对于伽利略的思考(课文的第三段),就采取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让他们通过说一说,画一画,做一做等形式,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钻研文本的兴趣。

三、语言练习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我设计语言训练题目是:1、理解“反复”,设计了三组语言训练;伽利略做实验之前和试验成功后,人们会怎么说呢?目的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打开思路,比如,伽利略的学生会说什么?那些如此信奉亚里士多德的人会说什么?那些嘲笑过伽利略的人又会说什么?这样学生们富有创造性的回答就产生了。

四、让读书声贯穿整个课堂,让课堂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对于文中的一些重点语句,反复诵读,带着自己的感受去读,让学生在读书中进一步的领悟文本。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篇6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3、通过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着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图片,这是哪里?在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事情? 引出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二、深入探究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个实验牵扯到了两个主要人物,他们就是?外国人的名字比较拗口,我们再读一读他们的名字。

2、你们从课文中了解到关于这两个人物的哪些信息?

先说说伽利略。这个故事发生的时候他就已经是伟大的科学家了吗?(25岁,年轻的数学教授)

3、那亚里士多德呢,文中哪句话介绍了他?(出示句子,)这句话中有一个词语表达了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态度?“信奉”这个词你怎么理解?

1、除了光看字面意思

2、再联系上下文,这段话中那个句子能体现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

3、还可以联系课外资料,看完这几幅图,现在你对信奉有什么新的理解?图中他们信仰那些人?

四幅图中信奉用在佛、神身上,那在课文中信奉这个词用在谁身上?可见当时人们把亚里士多德当作了什么?

4、再请学生读这段话,读出把亚里士多德当作神一样的人物。(强调不容更改)

5、课文中还有三个句子表现了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请你划出这三个句子。

出示句子,你看又是问句又是感叹句,你能想象当时的人们说这些话时是怎样的神态,怎样的动作,怎样的语气吗?请你任选其中一句揣摩改怎么读,等下站起来读的时候可以加上表情和动作。(责备,动作指着说,看好戏)

这里面有个成语,胆大妄为,要理解好这个词语,要抓住哪个字?(胆子很大,胡非作为)

6、不同语气的语言描写,会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刚才我们根据问句、感叹句就能想象人物的神态动作,我们写人类的语言也要注意用不同的语气表达人类丰富的内心世界。

7、在天主教会的统治下,中世纪的欧洲被人们称为黑暗的时代,在那个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的科学家、思想家,他们试图唤起人们崇尚科学追求自由的思想,可是都惨遭迫害,在这样的情况下,面对人们的嘲讽、指责,伽利略有没有退缩,从这里可以看出伽利略是个怎样的人?

坚信科学,反对黑暗社会,坚持真理,板书:勇敢地追求真理

8、课文要写勇敢的伽利略,为什么要费那么多笔墨写人们是有多信奉亚里士多德呢? 通过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和对伽利略的嘲讽的描写,衬托出伽利略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这种写法就是通过环境或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以后同学们在写作中可以学习这种方法。

三、1、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什么理论产生疑问?

板书:产生疑问

简单地来说就是?

2、产生疑问以后,那我们来看看伽利略怎么推断的呢?这段话很长,有几层意思?自由读着两层意思,等会儿老师考考你们。(1)、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该比10磅的慢;(2)、两个铁球拴在一起,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的快。回过头来看这段话,这么长的一段话却叙述得这么有条理,课文中用了很多什么词?这么长的一段话,用上关联词后就变得这么有顺序,有条理,严谨,下面我们来读一读,体会关联词的好处。

3、一个事实中得出了两个相反的结论,哈哈哈,亚里士多德完全错了。伽利略是这样说吗? 书上是怎么写的呢?为什么要这样说?(这些只是伽利略的推断和猜测,没有验证过,不能妄下定论,可以看出伽利略做事严谨)

4、那伽利略接下来怎么做呢?

反复试验(重复),试验环境、地点、天气

在反复的探索研究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伽利略?

板书

严谨的科学态度

5、在一次次证明自己的理论是正确后,伽利略决定做公开试验,他公开试验的地点放在哪里?为什么要把试验放在著名的比萨斜塔上?

板书:公开试验

6、勇敢的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试验,用事实证明了真理。这个时候,大家又议论开了,大家会怎么说呢?请你写一写,注意用不同的语气来表达人物的动作神态。

四、小结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文优秀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了解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试验过程, 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 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伽利略试验的过程与结论。

教学难点:1.理解伽利略推出的两个结论的含义;2.从试验中得到启发并学会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复习生词, 引入课文

师:听写上一节课中易写错的生词。 (违背、辩论、胆大妄为、宣布、固执) 每组一名学生到黑板前, 其余在座位上写。

评价:师生看大屏幕评价黑板上学生以及其他人的生字。

课件出示句子:

(1) 有的说:“这个年轻人真是胆大妄为, 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

(2) 有的说:“等会儿, 他就固执不了啦, 事实是无情的, 会让他丢尽了脸!”

师:你能汇报对“胆大妄为、固执”一词的理解吗?

生:胆大妄为——胡作非为, 固执——顽固

师:这两个词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你能有感情朗读并造句吗?

生:朗读并造句

师:如果用褒义词来评价伽利略应该是哪两个?

生:胆大妄为——小心谨慎固执——执著

师:那么, 伽利略是如何小心谨慎而又执著地进行科学论证“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呢?

设计意图:扎实地识字学词, 使学生会读、会写和运用是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在第二课时的伊始听写生词, 从褒贬上理解“胆大妄为、固执”, 为体悟伽利略的执著和不迷信权威做铺垫。

二、学习“信奉”, 品读体会人物的“勇敢”

师:快速浏览课文, 找出表现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的句子。

生:信奉——信仰、敬奉。

师:人们信奉到什么程度?从第2、5自然段找句子汇报。

生:感情朗读后汇报 (亚里士多德的话=真理=不容置疑)

师:为什么信奉到这种程度呢?出示课件——介绍布鲁诺坚持“日心说”被烧死的故事。

师:伽利略在辱骂和猜疑中试验是什么精神?

生:勇敢的精神, 执著的精神

过渡:他的执著还体现在试验上, 下面请一名同学配合老师做演示试验。

三、理解“固执”, 试验感悟伽利略的“执著”

(一) 演示试验

生:读亚里士多德说的话 (第3自然段)

师:我也对这句话怀疑, 你们呢?做一个试验看看。

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将铁球同时或不同时地从不同的高度或同一高度下落。

(二) 感悟“执著”

师:听到铁盆的声音, 看到老师的操作, 你认为这试验是怎样的?

生:这是反复的试验, 是不断探索着试验。

师:你还认为伽利略固执吗?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体会到了伽利略对试验的不放弃, 坚持。 (执著)

师:带着敬佩之情读课文第4自然段。

设计意图:课文语言涉及科学知识, 学生比较难懂。“反复”是伽利略试验的特点, 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感悟伽利略在不同情境下如何得出同一结论的, 从而体会其认真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情景角色朗读, 感悟“真理”之追求

(1) 创设情景:课件——比萨城的斜塔。

(2) 角色扮演, 口语交际。

师:“他向学生们宣布了试验的结果, 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

生:扮演伽利略

师:A.当“伽利略走下斜塔时, 人们说:……

B.刚才还嘲笑他的人说:……

C.信奉亚里士多德的人说:……

D.劝阻过伽利略试验的人说:……

生:或提问题, 或劝阻, 或支持

启迪明理:师引读

师:这时大家才明白, 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 说的话……

生:也不是全都对的。

师:现在你明白了……

生:原来科学家的话也不都是对的。

师:现在你明白什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待事物要怎样?

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对待事物要事实求是。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 展开想象, 课文补白, 搭建“口语交际”的平台, 进行说写练习, 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深刻体会伽利略对真理的追求, 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能力。

五、以读代讲, 体会写法中小结课文

师:默读课文, 勾画文章对人物描写的句子, 说说是怎样写人物的?

生:汇报并朗读人物的心理、动作和语言描写的句子。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写作方法, 我采用了默读和感情朗读的方式, 这样即训练了朗读, 理解了写法, 同时更能体会人物的崇高品质。达到了以读带讲的目的。

六、家庭作业

课外阅读:《中国名人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小练笔:以《试验过后》为题写一段话, 发挥想象, 注意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的描写。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教学设计 篇8

教学设计

预习作业

1.熟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并标出音节,要求把字音读准确。2.给自然段标出序号。

3.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信奉 胆大妄为 固执 惊讶 宣布 4.查阅资料,了解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语境认识7个生字“违、妄、执”,辨析5个多音字“着、的、当、更、为”在文中的正确读音,并能区分1组形近字“辩、辨、辫”。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对比品读,初步体会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通过对比品读表现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当时在人们心目中地位的语段,初步体会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收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预设过程:

第1课时

一、课前交流:“赠名言”

师:世界上有许多伟人,他们将自己毕生的理念全部融入在简短的言语中,以此来传承伟大的精神,激励世人的斗志。可以说,这些言语是集“万千精华于一身”,不停地唤醒着许多沉睡的心灵。孩子们,那么多的名人名言中,也一定有一句让你感怀至深,让你备受鼓舞,让你铭记于心!谁愿意现场来交流?

一、名言引路,走近“伽俐略”。1.以课前交流做引渡,教师也赠送学生一则名人名言:

课件出示:“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

(1)指名朗读后交流自己从这句名言可以触摸到作者大致是个怎样的人? 预设:不盲目迷信、追求真理、勇于探索、善于实践„„

(2)揭示名言作者: 17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伽俐略。(多媒体出示伽利略画像和名字)(3)引导学生交流从课外收集到的关于伽利略的成就资料。(要求语言简练)(4)课件出示:伽俐略一生的辉煌成就(简表)师:伽利略能够获得那么多了不起的成就,正是因为他恪守这样的信念——(齐读名言)2.紧扣“经典”,走进文本。

师:孩子们,要真正读懂伽利略,光凭这则名言是远远不够的,伽利略能这样说,那么他究竟是怎么做的呢?我们可以借助于各种文学作品,在充满情味的语言文字中去逐渐丰满伽俐略伟大的形象。这堂课,不如就让我们先走进伽利略年轻时一次举世闻名的经典实验,去真正认识一下这个科学家吧!这个实验就是伽利略在意大利比萨斜塔一举成功的—— 教师板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学生齐读,正音“着”(zháo))

教师质疑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那么,伽利略通过这个实验所要追求的真理是什么?这个实验是怎样产生而进行的?带着种种的疑问,赶快让我们走进这个故事吧!

二、整体感知,初识“伽俐略”。

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初读课文,力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觉得有确定不了正确读音的字立即查字典求证。(教师巡回指导,特别留意学生的多音字朗读情况。)2.用“剧本串联”的方式抽查朗读,随机正音。

(1)师:刚才同学们都很专注地读了这个故事,现在我们不妨请3个孩子来为我们讲述这个故事吧!如果把这个故事看成是一个剧本,是不是可以分成这样的三幕,请看—— 第一幕:“辩论家” 伽利略 第二幕:“思想家” 伽利略 第三幕:“实践家” 伽利略

就请讲故事的孩子自主决定怎样分配自然段,其余的孩子认真聆听,将他们读错的语句用记号标在书上,等他们读完了,再来帮他们纠正。

(2)3个学生读课文,其余学生聆听辨析。读后互动评议交流,互相学习。(特别融入多音字辨析:胆大妄为

更改的确

着地

当作)

小结:刚才同学们也像伽利略一样,不断地在追求真理哦!你们都有一双善于辨析的耳朵,那么你们的眼睛善于辨析吗?

(3)形近字辨析:辩

辫(鼓励学生发现并结合生活经验来辨别、书写。)3.教师引导学生在正音的基础上再次快速默读全文,并思考: 课件再次出示伽利略的名言:“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

*师:目前,同学们已经读了好几遍故事了,那么你们能不能从这件典型的事情中找一找,伽利略所要追求的“科学的真理”具体是什么?“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的所谓真理”又具体指什么?请用横线划下来。

三、对比品读,赏析“伽利略”。

1.学生默读课文,结合课文中的典型事件自主寻求伽利略所要追求的“科学的真理”和“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的所谓真理”各指什么?(教师巡回)2.教师引导学生充分交流并感悟:

伽利略所要追求的“科学的真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的所谓真理”:亚里士多德的话:“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融入亚里士多德的简单介绍:最博学的人、古代圣人等)

(1)指名学生释疑,出示课件,引导学生对比朗读后概括:(填空)

两个人面对的是同样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认为:“()。” 伽利略则认为:“()。”

(2)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渡:在17世纪的意大利,当时并没有人相信伽俐略说的话,人们都信奉亚里士多德,读读课文第二段,课文中哪些句子看出人们都信奉亚里士多德。课件出示:那时侯,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句理解什么是“信奉”? *该怎么读才能读出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

*人们如此信奉亚里士多德,而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却敢提出与他截然不同的观点,展开想象,你预感到伽利略当时会面临怎样的困难?

3.伽利略会惧怕这些困难吗?他是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动去一步步证实自己的真理的?下节课我们将与伽利略相聚在比萨斜塔,一起见证这段了不起的历史!

2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本课生字词语,能够正确听写。

2.了解伽利略“质疑——试验——公开试验”追求真理的整个过程,通过情感朗读,初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同时进一步感受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了解伽利略“质疑——试验——公开试验”追求真理的整个过程,通过情感朗读,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教学准备:

一、复习巩固,引渡新课。1.教师复述第1课时重点学习的内容,边复述边组织学生听写词语:(指名两个学生上黑板合作听写,形成下面的板书。其余学生听写在本子上。)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信 奉

胆大妄为

固执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伽利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畅谈感受,教师随即引渡:是啊,伽利略在人们如此的责备与漫骂中,在当时那么多的人如此信奉亚里士多德的背景之下,他依然恪守着这样的信念:读)课件出示名言:

“当科学家们被权势吓倒,科学就会变成一个软骨病人。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敢。”

——那么,伽利略到底胆大妄为地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请学生默读课文,把相关的语句用波浪线划下来。

二、品读经典,感受心灵。

1.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默读划句,教师巡回了解学生自主的阅读理解情况。2.师生合作交流,梳理归纳伽利略到底胆大妄为地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指名学生读句,教师随即引导学生根据同伴所读的句子概括板书。)亚里士多德

——————

伽利略 信 奉

质疑

胆大妄为

固 执

试验

公开试验 3.品读经典,扣问心灵。(1)质疑中感悟心灵

A、(出示亚里土多德的话:权威)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你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我觉得不错啊,很好理解啊!有什么问题吗?

B、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栓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得出了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课文,(请一学生先读)可以算一算,画一画,他得出了哪两种结果:

(1)______

(2)______ C、把你的研究成果四人小组交流一下——指名说,(说得这么好,请你也读读这一段话,让我们回味一下怎么样?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伽利略思维的严密,注意“如果。。那么”“。。但是”“如果。。就。。”这样的关联词语,来突出伽利略的质疑是经过严密的逻辑思考,才提出这样的问题。

D、你知道你对这位大家信奉的权威亚里士多德说的,不容许更改的话提出了怀疑,可能会有怎么样的危险吗?(2)试验中感悟心灵

A、既然他什么都不怕,那怎么解决这个疑问?(试验)哪位同学读读伽利略做试验的句子?

课件出示: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

你体会到了什么?

做一次试验不是就够了吗,干吗反复做许多次?

你估计做了几次? B.想象:

当伽利略第一次实验发现两球同时落地,他也许会想:是我(),还是()? 当他第()次实验发现两球同时落地,他想:也许是我(),也许是()? 当他第()次实验发现两球同时落地,他想:肯定是我()!肯定是()!是啊,他考虑的那样周密,又是那样的细致,从这里,你又觉得伽利略是一个(认真求实的态度、严谨求实)的科学家。来读一读这个句子。(1)公开试验中感悟心灵

25岁的年轻教授向学生宣布实验结果后,仅仅完成了他试验的第一步,因为他还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其目的何在?

A.引导学生充分想象伽利略登上比萨斜塔时候的心理活动、动作、神态、语言,还会经历怎样的重重困难?扩写“公开试验”。

B.集体交流,在赏析同伴的想象作品中边积累描写人物的方法,边感受伽利略的勇敢和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C.想象表演:当所有的人看见两个铁球真的同时落地时,他们有什么样的反应?(结合课文语句并展开想象表演)

D.拓展资料:《伽利略的女儿》中所描述的实验后伽利略的遭遇。

三、总结提升,深化拓展。

1.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最后的句子:尽管伽利略的公开试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时痴迷信奉于亚里士多德的人们,但是他终归还是让人们明白了: 出示课件:

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原来亚里士多德这位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A)能不能把原句(第1句)改为第2句?为什么?

(“像„这样„”不能删:因为不仅仅是亚里士多德,还有其他伟人,所有人,如哲学家、思想家、艺术家、老师、父母,尽管知识比我们丰富,懂得多,说的话有时也不一定全对)。

2.朗读练习

3.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

4.让我们永远记住伽利略,记住伽利略带给我们的启示,正如刚走进这个经典的故事之前我们读到的——读

课件出示:“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 板书设计:

亚里士多德

——————

伽利略 :信 奉

质疑

胆大妄为

固 执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文优秀教学设计 篇9

师:同学们,老师手中有两个大小不一的铁球。如果同时从同一高度松开手,会得到什么结果?

生: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预习课文知道的。

师:谁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生:伽利略。

师:今天,我们通过这课的学习,要了解伽利略通过哪些步骤成功地得出这个结论?

二、默读课文引路

1、按课后作业第2题给课文分几段?

2、哪一题体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自然段?

3、哪一题揭示了全文的线索?

三、讲解课文导学

1、课文难点释疑:

师:伽利略的怀疑有根据吗?课文中怎么说的?

生:他的怀疑有根据。课文中这样说的……(略)

师:这段话中的两个“如果……就……”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伽利略通过假设推出两个结论,也就是两点根据。

师:第一个结论是什么意思?

生:这个结论的意思是:1磅重的铁球拖住了10磅重的铁球,使捆在一起的两个铁球落下的速度减慢。

师:为什么会减慢呢?请说具体一点。

生:……(没有回答)

师:(用两个铁球边演示边解释)因为1磅重的铁球拖住的力是向上拽的,就等于10磅重的铁球减轻了1磅重量。用亚里斯多德的话来解释,重量减轻了,落下的速度应当比原来10磅重的铁球慢。这可以用数学式子表示:10-1=9,9<10,还可以用图来表示:お

第二种假设与第一种有什么不同?

生:第二种把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

师:那么得出的结论有什么不同?

生:落下的速度比原来10磅重的铁球快。

师:用图可以这样表示:能用数学式子表示吗?

生:(上黑板书写)10+1=11,11>10

师:能仿照第一个结论说说道理吗?

生:因为把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铁球本身的重量就增加了1磅。用亚里斯多德的话来解释,重量增加了,落下的速度应当比原来10磅重的铁球快。

师:你对这两个结论有什么看法?

生:两个结论正好相反,是矛盾的,说不通。

2、课文重点设境: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看插图,对照课文第四段的内容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塔下的人们在看到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时的沸腾场面。

生:人们会不约而同地发出“啊……”的惊叹声。

生:大家会把帽子抛向空中。

生:有人会吹起口哨。

生:许多人会互相拥抱。

生:人们会跳起欢乐的舞蹈。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这想象有根据吗?

生:我在电影、电视里看到的外国人就是这样。

生:我在电视台播放的体育节目里,看到外国的足球迷就是这样。

生:外国的书籍里描写的也是这样。

师:看来同学们的根据很多。现在,我们来想象一下,站在54.5米高的塔顶上的伽利略此时此刻会怎样呢?

生:他会激动地跳起来,挥动双臂。

生:他会大声地喊:“我成功了!……”

生:他肯定会热泪盈眶。

生:他可能会飞跑下塔,来到人群中间。

师:同学们想象得多么具体。现在,我们也来进行一次公开试验,亲身体验一下好吗?谁愿意当伽利略,请上讲台来。

师:现在,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分别进入角色。(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公开试验马上就要开始了,“伽利略”要注意两个铁球同一高度同时脱手,“塔下的观众”要身临其境。现在开始,一、二、三!

生:啊!……(“塔下的观众”的呼喊声异常热烈)

生:我成功了!(“伽利略”兴奋地站在凳子上举起双臂)

3、总结课文铺导:

师:(挂出小黑板)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生:本文叙述了青年时代的伽利略对亚里斯多德说的“铁球的轻重不同,落下的速度也不同”这句话产生了怀疑,通过分析和试验,并在比萨斜塔上进行公开验证,得出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结论,取得了科学研究新成就的故事,表现了伽利略敢于破除迷信、坚持科学实践的精神。

师:这道填空题中,哪些话是全文的主要内容?

生:(小黑板画出)本文叙述了……取得了科学研究新成就的故事。

师:没有画线的部分是什么?

生: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也是作者表达的感情。

师:看了这道填空题后,你有什么想法?

生:觉得跟中心思想差不多,但不完全一样。

师:哪一部分不完全一样?

生:“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部分可以简炼一点。

师:你试一试行吗?

生:本文叙述了青年时代的伽利略对亚里斯多德说的一句话产生了怀疑,并通过分析和多次试验,得出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结论,取得了科学研究新成就的故事。

师:说得不错。只要像伽利略那样善于思考,多加练习,就能把中心思想概括好。

【点评】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培养学生善于分析、敢于破除迷信、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的好教材。然而,要使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的精神,为生活在今日中国的儿童所深深感动和理解,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章老师根据本文的特点和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生活实际,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章老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把握要求,设计教法

学生在接受学习任务前,章老师就明确宣布:学习这课,要了解伽利略通过哪些步骤成功地得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个结论。由于要求明确,学生就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章老师又针对本文的特点,别出心裁地把“习题训练法”和“情境提示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即以课后的习题为纲,充分利用形象,创造具体生动场景的方法,使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

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变化,章老师时而发问,时而实物演示,时而板演图示,时而自读课文,时而分角色表演,时而巩固练习,教学方法新颖、多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兴趣盎然中爱学、乐学,情绪高昂,学习效率很高。

三、精讲多练,点拨疑难

对于未学过物理知识的小学生来说,“物体下落的速度与重量无关”便是本课的重点,而“亚里斯多德推出两个互为相反的结论”则成了学生迷惑不解的疑难问题。章老师的可贵之处在于不是包办代替地满堂灌,而是以深入浅出的点拨释疑、精讲多练去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引导他们自己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为了突破重、难点,他除了实物演示,还运用图示、简单的算式和学生熟悉的数学语言来加深理解。在让学生上台进行实物演示练习时,他又巧妙地把大家引入创设的情境之中,进入角色,变成课文中的人物,展开想象的翅膀,使重、难点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迎刃而解。

四、教给学法,培养能力

章老师重视引导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过程,变“学会”为“会学”。在教学中,不论是习题训练,入情入境,还是板演图示,实物演示,他总是先作示范,讲清知识教给方法,然后组织讨论,让学生模仿着学。再针对重、难点给以帮助、指点,起到扶的作用,最后放手让学生独立去学,形成了由教到扶再到放的教学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智能步步提高,老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章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犹如一位高明的教练领着一批运动员进行训练。在他的引导、指点下,学生能紧紧围绕老师提出的教学要求快乐地动脑、动口、动手,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功夫不负有心人,章老师在“导”字上下的功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教案: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篇10

双凫完小

李强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及其组成的常用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3、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基础上回答“思考.练习”中1、2、3的问题。

4、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5、学生能从伽利略敢于大胆怀疑大哲学家的说法,并通过反复试验证明自己的怀疑是对的,认识到权威的话往往不全是对的,教育学生学习伽利略破除迷信,献身科学的精神。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教学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方法:朗读、交流、体会。教学工具: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PPT1展示教材课题授者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什么地方呢?

2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去意大利的比萨城玩一玩。

课件展示比萨斜塔的照片一PPT2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意大利的比萨城,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享誉世界的比萨斜塔。请大家说说比萨斜塔为什么会闻名世界?

比萨斜塔不仅以它的斜而不倒闻名世界,还因为有个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在这里做了一个著名的试验。这个试验就叫“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投影课题:PPT3

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读课题,注意“着”字的读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自读课文,注意对照你们的《开心教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这篇文章都是写到了哪些人?什么事?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读完后可以划一划!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坐姿、读书姿势、鼓励)师:你了解到文章都是写到哪些人?什么事情?

生:亚里士多德、伽利略、人们、学生。伽利略怀疑亚里士多德关于两个铁球不同时着地的说法。通过多次做试验,再公开验证,推翻了亚里十多德说的话。

三、认识权威,感受“信奉”

师:好,刚才大家说到了课文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亚里士多德,(板书:亚里士多德)师: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个人,先看看亚里士多德的塑像。(出示投影:亚里士多德塑像)PPT4

刚才同学们认真的读了课文,谁来说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是古希腊著名的大物理学家

师:对,他是一个大哲学家,大科学家,大教育家,亚历山大帝国的开国皇帝的老师,他知识丰富,提出了很多理论,取得了很多科研成果,在科学方面是一个权威人物。(板书:权威)在当时是没人比得上他的。如果我们这些小学生来到这位大科学家面前,我们对这位大物理学家应该什么态度? 生:尊敬!

师:对,我们要尊敬长辈,尊敬老师,十六世纪的人们比我们还尊敬和敬怕他呢!看课文中怎么讲的?

生:人们都信奉„„不容更改的真理。(板书:人们都信奉)师:信奉是什么意思? 生:相信,师:单单是相信而已吗?

师或生:是非常相信,认为凡是他说的话就是真理,都崇拜他!甚至到了迷信的程度。师:也就是说。如果亚里士多德说:地球是圆的,那人们就会说—— 生:地球就是圆的。

师:如果他说地球是方的,人们就会说—— 生:地球就是方的。

师:如果亚里士多德说地球是方的,有个人却怀疑地球是方的。结果会怎样? 生:“人们都会责备他:‘......’”

师:这责备够严厉的,谁来读出这种责备。指名读!注意读出责备的语气。

师:当然这位科学家从来也没有这么说过地球是方的哦!但是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感受到人们已经不仅仅是尊敬亚里士多德,而是对亚里士多德信奉、崇拜甚至迷信到了相当的地步。课文里有个什么词来形容人们绝对相信亚里士多德的话? 生:不容更改!

师:对,不容更改,不容怀疑!对亚里士多德达到了迷信的地步!崇拜的地步!师:所以如果亚里十多德提出这样的观点(出示投影PPT5):“一个十磅重的铁球和„„”。生:读“一个十磅重的铁球和„„”

师:根据当时人们对他的信奉,肯定也会认为这个说法—— 生:肯定是对的!

师:在生活中,鸡毛纸片树叶这些轻的东西落得慢,石头,砖块这些重的东西落得快。那么根据我们的平时看到的表面现象,重的铁球和轻的铁球谁会落得快? 生:十磅重的快!所以亚里士多德说(齐读):“两个铁球„.速度是一磅重的十倍。”板书:重球比轻球先落地。师:好,速度与重量有关,这是大哲学家的论断,并被人们当成不容更改深信不疑“真理”!

四、简介人物,学会质疑。

1、认识伽利略。

师:当时的人们都是这样认为的吗? 生:是!

师:真的都这样认为? 生(恍然大悟):不是!师:谁不是这样认为的? 生:伽利略!师:对伽利略(板书:伽利略),我们来和伽利略打个招呼吧,谁先来。(投影伽利略的肖像PPT6)生:伽利略先生,你好。师:一起来。全班同学:伽利略先生,你好。师:伽利略同学怎么称呼他? 生:辩论家。

师:辩论家为什么加引号?

生:表示这个辩论家有特殊含义,不是真正的辩论家。是指他提出的问题不寻常,老师很难解 答。板书:提问不寻常

师:让我看看当时伽利略当时是多大了? 生:年仅25岁,大学数学教授。板书:25岁 师:哦,如果从年龄上来看,我们会觉得他—— 生:很年轻。

师:如果和两千多年前的大科学家大哲学家大教育家亚里士多德来比一下,我们感觉伽利略简直是个——

生:默默无闻的小伙子。无名小子。生:很微不足道的人。

师:对,如果和鼎鼎有名的亚里士多德来比一下,我们感觉伽利略简直是就是一个默默无闻、普普通通的小伙子。可是他却对亚里士多德的话产生了疑问,什么疑问呢?(投影文字:“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这怎么解释呢?)PPT7 师:好好读这段话,看你读懂了什么?请举手。

生:读懂了栓——拖;合重——加快;但是铁球没有变。

2、怀疑需要勇气。

师:亚里士多德的话被伽利略看出了破绽,伽利略对这位所有人信奉的学术权威说的话产生了怀疑。如果当时人们知道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有怀疑,可能会怎样? 生:人们马上会责备他。

师:在当时的十七世纪,任何敢于提出一种新的认识都会付出很大的代价的。请看布鲁诺的故事。

(投影:布鲁诺PPT8)

师:大家看,这就是怀疑付出的代价!这些代价可能也会带给伽利略呢!让我们劝说一下伽利略放弃自己的怀疑吧!(出示投影,PPT9)生填读:父母可能会劝说:“孩子,——” 他的姐姐会劝说:“弟弟,你——” 他的弟弟会劝说:“哥哥,你——”

伽利略的学生会劝说:“老师,您——”

师:是啊,尽管有那么多人善意的劝说,伽利略放弃了吗? 生:没有!

师:面对着人们可能的责备,面对着亲人的劝告,伽利略没有放弃,我们忍不住要对年轻的伽利略由衷地称赞——

生:伽利略你太勇敢了!太大胆了。板书:大胆质疑。生:伽利略,您真伟大!

五、科学探索,不辞劳苦

师:再让我们来辨别一下伽利略这个推断有道理吗? 生:有道理!

师:把两个铁球拴一起,按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既可以是因为轻的拖住重的而落得更慢,也可以落得更快,显然是不能自圆其说的,自相矛盾的。所以伽利略的推断很有道理。伽利略有没有赶紧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这一惊人的推断呀? 生:不是的。

师:没有发布新闻啊!那他去做什么了呢?

出示投影:“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的确说错了。” PPT10指名读。

师:怀疑不能凭白无故,要讲道理,要讲证据,观点要经得起实践的考验。所以伽利略去做试验去了,他就做了一次吗? 生:不是,师:几次?

生:许多次!板书:多次试验。师:这许多次都是在实验室做的吗? 生:不是!师:如果都是在实验室做的实验,这叫做重复做!大家猜想一下他可能都到哪里做了哪些试验!生:田野里、高楼上、凳子上,山坡上。

师:就只用了十磅重的铁球和一磅重的两个铁球吗? 生:也可能用了不同重量的铁球进行实验。

师:伽利略经过多次试验,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 生:两个不同„„没有关系。PPT11 生齐读。模拟采访

师:好,现在我们穿越到了16世纪的意大利,来到伽利略的实验室,请同学们假想我们就是和伽利略相处最近的他的学生,我们肯定有很多的问题想对老师提出,先让我当第一个提问的学生吧!谁来当伽利略!(请一个学生扮演伽利略)

师:伽利略老师,我想请问您为什么要不辞劳苦地做那么多次试验? 生:为了保证我的推断是正确的!

师:我还想请教一下伽老师,您经过试验后的结果是怎样的? 生:读“两个不同„没有关系!”

师:谢谢您!现在就请其它同学向伽利略老师提问吧。生:您有没有想过您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责备?

生:有想过,但是我更相信科学!为了科学我不害怕!师(适时评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真不愧是勇敢的科学家。生:您在做实验中累吗?苦吗? 生(伽利略):当然累当然苦了。不过我为了达到目的,再累再苦也要坚持!师:一个不畏苦累和艰辛的科学家啊!

师:好了,好了。事实胜于雄辩。伽利略老师你打算怎样公布你的这一新发现。扮伽利略的学生:我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实验。板书:公开验证 师:我们一起到现场去观看吧!

六、公开实验,感悟成功

师:好,现在我们来到了比萨斜塔所在广场上,(投影比萨斜塔)PPT12大家闭上眼睛三秒钟,想象一下自己来了斜塔脚下。一„„二„„三„„你来到这十六世纪的比萨斜塔广场没有? 生:来到了。

师:广场上人多不多,生:多。

师:你来做什么?

生:我来“看看„.还是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 师:你听到大家的谈话了吗?大家在议论些什么? 生:听到了。有的说:“„”有的说:“„„” 师:听这话的意思,他们已经断定了什么? 生:都认为伽利略会输!

师:原来他们都是想看到伽利略的失败啊!让我们读出他们的用心吧,读“有的说„„有的说„„”

师:听了这些人的谈论,你对伽利略的公开实验有点什么样的心情? 生:担心。师:担心什么? 生:担心失败!

师:担心伽利略不敢做试验了!

师:你们的担心我也是有的,不过我们了解了伽利略做了很多次试验,难道还用担心吗? 生:不用!

师:我们不用担心伽利略不敢做实验了,看吧,他准时在塔顶上出现了!(投影:公开试验画面)PPT13 再请一个同学扮演伽利略,用两个大小不同的石子在讲台上做实验。请大家认真观察。看清楚了吗?

好,请女同学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师:人们为什么会惊讶?

生: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板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师:人们明白了什么? 生:“原来„全都对的。”

师投影:这时人们才明白,原来亚里士多德这位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PPT14 男生齐读

师:从这句话同学们体会到什么?或者你明白了什么? 生:我明白了不要迷信大哲学家。生:我明白了要敢于怀疑。

生:我明白了伽利略是个伟大的科学家 从这件事,你学到了什么?

生:我要向伽利略学习敢于怀疑,认真探究。生:学到了要坚持真理„„

师:其实,不仅要敢于怀疑,还要努力求证;不要被别人的话压倒,敢于坚持真理,敢于探索。要敢于怀疑的不仅仅是大哲学家,还要敢于怀疑名人的话、书本、怀疑家长的话、老师的话等等。而且不能光会怀疑还要去实践证明你的认识是正确的!总之要勇于打破迷信,努力探索真理。板书:勇于打破迷信,努力探索真理(投影 :启示PPT14)全班齐读启示。

七、作业拓展:

下面这两句权威的话说得完全对吗?是不是说错了什么或者说得不够严密?请同学们大胆质疑,认真求证。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板书设计: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权威 人们都信奉

提问不寻常 25岁

大胆质疑

重球先落地 多次试验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公开验证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 篇11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违、妄、执”3个生字,会写“略、磅、拴”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伽利略、辩论、信奉、违背、一磅、拴住、拖住、解释、宣布、比萨城、胆大妄为、固执”等词语。 2、读懂课题。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4、初步体会伽利略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挑战权威,追求真理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伽利略独立思考,敢于挑战权威,追求真理的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小黑板,预习课文,搜集关于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现在我手中有两个铁球,一大一小,假如我现在把两个铁球同时从高空中落下来,你猜猜哪个铁球先着地? 1、先让学生说,后举手表决。 2、同学们说的结论,其实就是许多年前的两位外国的科学家的`结论。 说“重的先着地”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板书:亚里士多德) 说“同时着地”的是17世纪科学家伽利略说的。 3、这两位科学家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P120) 二、新授,读懂课题 1、读课题,重点指导“着地”的“着”读音,并标出其他几个读音。 2、读懂课题。 (1)如果不是一个而是“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强调哪个词? (2)如果不是钢球而是“铁球”,怎样读? (3)如果不是一先一后,而是“同时”,怎样读? 3、快速浏览课文,你同意谁的观点?(强调“同时”) 过渡:伽利略又是用什么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呢?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要求:(小黑板) (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用序号标出全文共有( )个自然段。 (2)圈出生字,划出新词,并连接句子多读几遍,结合上下文理解词意。 (3)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检查交流 (1)指名回答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 (2)读新生字词。(音、形、义) 着重指导:区别:“辩”与“辨”。 解释:胆大妄为、违背、信奉。 (3)回答: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填空: 课文主要讲了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产生了( 怀疑 ),为此,他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在一次公开试验中,伽利略在(比萨城)的斜塔顶上,把一个10磅重的铁球和一个1磅重的铁球(同时)从空中落一来,结果(同时着地)。 四、课堂小结 噢!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对的,那么,伽利略当时为什么敢挑战权威、追求真理呢?下节课再一起来讨论,学习。 五、作业 板书: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biànfèng bàng shuān tuō shì 辩 论 信 奉 一 磅 拴 住 拖 住 解 释 xuān sà wàng zhí wéi 宣 布 比萨城 胆大妄为 固 执 违 背 作业:一、拼音能手 wéi bèi shuān zhù gù zhí ( ) ( ) ( ) ( ) ( ) ( ) 宣布 信 奉 解 释 二、火眼金睛 辩( ) 忘( ) 托( ) 辨( ) 妄( ) 拖( ) 教学反思: 在《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教学过程中,主要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自寻新知,我设计了下面各个环节开展教学: 1、 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 2、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寻求新知。 3、 在练习中巩固新知,深化新知。 为了使学生更准确地从文章内容中感受到人物的精神,今后在教学前要组织学生熟读课文,全面了解文中涉及到的人物时代背景。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_说课稿 篇12

南宁市民乐路小学张秋凤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两个铁球同时落地》。本节课出自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下面我从教材特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如何在教学设计中突破重难点、教学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八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想要成功,就该有明确的目标,并进行坚持不懈的追求”是本单元的主题。本篇文章讲述的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勇敢挑战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并经过反复求证和公开试验,用事实捍卫了真理。从文本价值上说,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是教育学生尊重权威但不能盲从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好教材。从文章表达上看,主要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通过从质疑、求证到公开试验这样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二是通过环境或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这些理应成为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资源。所以,教学这篇课文,立足学习文本写作特点的同时感悟文章所要表达的价值取向,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二、说教法、学法

恰当的选择教学方法,至关重要,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教学方法的选择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在本课教学中,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精心设计多种语文实践活动,注重听说读写相互联系,注重与生活联系,注重三维目标的融合。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让

学生自主阅读,通过对课文重点句段的感悟、理解、品味、积累运用,使学生得到思想的启迪,思维的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三、说教学目标

结合课标中年段的目标、本单元编写意图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写法,及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做到读写结合、本文特点及学生实际,我设定了以下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1、认识3个字,会写12个字。能辨析一组形近字“辩、辨、辫”。掌握多音字“着、更、的”。联系语境理解“信奉”、“违背”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读通课文,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中读出人们责备的语气和伽利略敢于质疑的语气。

3、学习通过质疑这一具体事例和环境描写烘托,表现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敢于挑战权威,追求真理的人物品质的写法。

四、说重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疑问的重点句段。

五、说教学准备

1.学生认真预习课文,结合课外搜集到的资料,了解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生平及主要成就,了解伽利略所处的社会背景。

2.教师准备简单的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

本节课分四个环节:

(一)、检查预习,指导写字。

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基于四年级下册的学生已经较好地养成了预习的习惯的学情。开课伊始,检查预习,设计词语盘点,火眼金睛找多音字,形近字辨析、交流初步理解词语,交流课前搜集关于“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资料等环节,通过个别读、开火车读,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借助拼音继续养成独立识字好习惯,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意义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教师只在过程中相机指导学生读准易错的字音,易写错的字形。尤其是指导写字环节,重点写好“辩”这个左中右结构的字,学生临帖观察,教师的范写,师生、生生互评中,落实写字要求,达成写端正、美观的楷体字的教学目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标的第二学段目标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能复述叙述性作品大意。与他人交流自己阅读感受”在学生自读、同桌互读、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在多次练读的实践活动中,把课文句子读通,熟悉课文,学生就可以能初步复述课文大意。教师引导学生相机了解这个事情是起因是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话的质疑,经过是求证,结果是公开宣布,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伽利略是一个怎样的人,在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批注。目的引导学生学习通过质疑、求证、公开宣布实验的具体事例中表现人物品质写法。崔峦老师说过“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默读中,学会边读边思考,动笔画一画,写一写感受。”养成孩子不动笔墨不读书,读思结合的良好读书习惯。

(三)结合课文,深入了解两位科学家。

课文两位科学家,学生在课前搜集中有了初步认识,再通读全文,走进文本,文本中又是怎样来介绍两名科学家的呢?重点学习第一、二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发现两人年龄、地位的差距。(课件出示)从而为学生理解伽利略在质疑中是冒着多大风险,来挑战权威做铺垫。相机学习“辩论家”在文中是指能提出很不寻常的问题,学习引号的作用。联系下文理解“信奉”,就是亚里士多德的话就是真理不容更改,否则会受到人们的责备。从而学生在理解这个词语中,也能感受到当时人们狂热的崇拜,盲目的迷信权威,对于后边伽利略公然质疑他的话起到了烘托人物的作用。在理解基础上读好责备语气,积累语言同时有所感悟和思考。

(四)研读质疑的事例,感受人物品质。

课标中指出“阅读教学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崔峦老师也曾指出,中段教学要重视段的教学。第三自然涉及到物理知识,理解内容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而第三段的构段顺序,先写了亚里士多德的话,再写伽利略的对这话产生疑问,最后写他质疑思考心理活动。突破难点的方法,还是给予学生时间反复的读文,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默读,边读边思考,边读边写感受。研读。(1)自由读这句话,句中的“这句话”是哪句话?(2)伽利略想的这句话说了哪两层思,各用句子中的一个字概括每层意思(慢、快)。(3)用抓关键词、板演图示、数学式子(10+110、10-1<10)等方法明白句子的意思,引出“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一。(4)如果把句中的 “如果”删除可以吗?为什么?从中体会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观点的质疑,并不是简单草率的怀疑,而是有理有据,可见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亚里士多德的话与伽利略的“怀疑”涉及科学

知识,学生比较难懂。但不宜讲得太多,以免使课堂纠缠于知识之中。要紧紧围绕“语言学习”这个核心,安排了“研读弄清句意、联系感受人物、仿说训练表达”几个小板块,引导学生经历语言学习的过程,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感受到伽利略宁可牺牲自己也要追求真理的精神境界,促进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阅读教学尤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第二段,学会观照前后语境,只有提高整体把握能力,才能紧扣文本理解内容,加深对人物品质的体会。教师相机思考伽利略当时提出疑问,容易吗?为什么?联系上下文想。A.对一个大家认为真理的观点产生疑问,如何来读?B.对于亚里士多德这样一个权威产生疑问,如何来读?C.一个时年仅25岁的年轻教授,一个是两千多年前的,被奉若神明的大哲学家,如何来读?D.面对人们的“责备”,如何来读?E.布鲁诺坚持“日心说”被活活烧死,而伽利略也可能会面连这样的压力和危险,如何来读?总之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伽利略的科学精神,读人物心理活动读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在学生多次读,思、品中,引导学生反思,如果不写第二自然段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狂热追捧,只写第三自然段内容可以吗?目的让学生通过删减,体会到写第二自然段环境描写是为了更好地烘托凸显伽利略敢于挑战权威独立人格的品质,学习积累写人物品质的方法,从而为本单元写人的习作做好读写结合的准备。

六、板书设计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亚里士多德伽利略

信奉怀疑胆大妄为

板书看似简约但不简单,通过对比理清文章脉络,通过对比了解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当时在人们心目中不同的地位,通过对比初步体会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上一篇:签订房屋装修合同前要注意的18个事项下一篇:员工不服从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