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局关于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进展的汇报材料

2024-08-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卫生局关于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进展的汇报材料(精选14篇)

卫生局关于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进展的汇报材料 篇1

现将5月4日**市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1、建立了由三县六区卫生局、局直医疗单位、全市公立医院、一二三级医疗机构、社区中心、乡镇卫生院构成的**市防控甲型h1n1流感卫生系统应急网络,制定通讯簿。成立了三个督导组,分别由局领导带队,对全市三县、六区卫生局、疾控机构、卫生监

督机构、定点医院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检查督导。对全市应对甲型h1n1流感应急资源调查摸底,并上报省厅应急办。制定了全市甲型h1n1流感宣传计划,并形成文件在全市下发。

2、对局直医院和虎林市医疗机构防控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对各医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馈,并给予技术指导。对局值班人员培训了近期值班工作的相关要求,对市级甲型h1n1流感专家组及应急小分队成员进行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人感染猪流感诊疗方案(2009版)》、《**市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工作预案》。

同时安排与各有关单位进行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演练事宜。

3、对全市六区妇幼保健院(所)、托幼园(所)园长及保健医共134人进行了防控培训。同时部署三县(市)自行进行社区卫生机构和托幼园所相关人员培训工作。对鸡冠区的部分社区机构进行检查。配合疾控科临时性工作。

4、对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的检查、指导。按照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机构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检查标准》对标检查,目前,市所制定了应急预案,建立了以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组建了四个小分队,明确了各小分队的职责分工,按照职责履行监督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卫生局4月30日召开的防控会议精神,组织召开两次全所职工会议和两次中层干部会议,对本单位监督人员进行了防控知识的培训;设立了24小时专业人员值班制度,设立值班电话,制定了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流程图。

卫生局关于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进展的汇报材料 篇2

为加强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防范秋季开学后甲型H1N1流感在学校内的暴发流行, 维护正常教学秩序, 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特提出以下工作意见:

一、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机制 (或防控指挥部) 的领导下, 加强沟通和配合, 共同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之间、各教育机构和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之间必须指定具体联系人, 并保持24小时通信畅通。

二、各级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应建立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领导小组, 由一把手校 (园) 长负总责, 并按照《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 (试行) 》和本工作意见要求, 将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落实到学校具体部门、落实到每个班级。

三、各级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应结合实际, 在当地卫生部门指导下, 制定本校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 并根据工作方案, 加强教职员工培训, 使学校每个教职员工都明确各自职责, 知晓疫情防控工作措施, 熟悉防控工作程序。

四、学校和托幼机构开学前, 应切实做好各项甲型H1N1流感防控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

(一) 及时通知家长和学生, 要求主动向学校报告学生开学前一周内有无出现流感样症状 (如发热、咳嗽、咽痛等) 、有无与流感样病人接触史以及外出旅行史等相关情况。

1.对开学前一周内出现流感样症状的学生, 应劝其及时就医, 病愈后复课。

2.对与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史的学生, 要按照当地卫生部门的要求, 完成规定期限的医学隔离观察。对与流感样病人有密切接触史的学生, 应劝其居家隔离医学观察7天。学生隔离医学观察期结束后, 如未出现发热、咳嗽等流感样症状, 则可以正常到学校上课;如果一旦出现上述症状, 则应到医疗机构就诊或采取居家隔离治疗。

3.对有赴疫情影响严重地区旅游史的学生参照本意见第五条第 (五) 项相关要求进行管理。

(二) 及时通知并指导学生 (特别是高校学生) , 做好返校途中的个人卫生防护。

(三) 各学校、托幼机构应配合当地卫生部门或在卫生部门的具体指导下, 开展对本校教职工, 尤其是对校医甲型H1N1流感防控能力的培训工作, 提高其对晨检、因病缺勤登记在防控疫情中重要作用的认识, 增强其对甲型H1N1流感的认知、发现和报告等能力。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要联合开展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培训工作的督导。

(四) 甲型H1N1流感疫情严重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当地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或防控指挥部) 组织专家综合评估后所提出的防控意见, 布置本行政内普通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合理错开开学时间。必要时, 可推迟开学时间。

五、学校、托幼机构开学后, 应切实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监测和防控工作。主要包括:

(一) 把有关甲型H1N1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知识的健康教育作为开学后的第一堂课, 增强学生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争取学生积极配合学校防控措施落实。特别要教育学生尽量避免到校内、外人群聚集性场所, 注意日常个人卫生,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一旦出现异常症状, 应及时报告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

(二) 每日对在校学生和教职工开展晨检, 仔细询问是否有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一旦发现流感样症状的学生或教职工, 要立即按当地有关规定, 要求其进行进一步诊治, 其间不得返校参加正常教学等活动。

(三) 指定专人每日负责学生和教职员工因病缺勤登记和随访工作。一旦出现学生、教职工因病缺勤, 应及时了解缺勤原因, 如与甲型H1N1流感有关, 应在第一时间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

(四) 学生和教职工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 须及时在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到校医院或学校所在地医疗机构就诊。学校 (特别是高校) 应提供必要条件, 对该学生和其密切接触者采取隔离医学观察措施。

(五) 学校、托幼机构开学一周内, 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 应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 重点强化以下防控措施:

1.各普通高等学校及中等职业学校可要求来自疫情严重地区的学生提前一周到校并实施一周的在校医学观察。

2.避免举办大型集会活动, 尤其是室内大型聚集性活动。开学典礼可安排在室外操场进行, 或以视频、分年级、分班的形式进行。

3.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辖区内学校尽可能避免大班授课, 合理安排小班上课。

4.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的普通高等学校及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 开学后一周内尽可能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场所, 并做好自我健康状况观察。

5.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的学校, 可根据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的意见, 并在当地卫生部门指导下, 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性服用中药措施。

六、加强学生军训期间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一) 各参训学校及施训单位要按照《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 (试行) 》和本工作意见要求, 结合学生军训的实际情况, 制定相应的防控工作预案。

(二) 参训学校及施训单位要配备随训医务人员, 并落实甲型H1N1流感疫情信息报告人, 严密监测学生健康状况, 一旦发现流感样疫情, 要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

(三) 在学生军训开始前, 参训学校应以班为单位详细了解全体学生的健康状况, 测量受训学生的体温, 如出现发烧、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的, 不得前往参加军训。

(四) 施训单位要为受训学生提供整洁、通风的住宿条件, 合理安排每间宿舍的入住密度, 经常开窗通风。做到科学施训, 劳逸结合, 适当调整每日军事技能训练的作息时间、科目和训练强度, 保证每一名受训学生的身体健康。

(五) 以班为单位, 指定一名学生为卫生员, 每天两次对班内成员进行体温测量并做好记录。随训医务人员要具体督促落实每日晨午检工作, 对学生晨午检日志进行检查, 对缺勤的师生和帮训官兵逐一进行登记, 并查明缺勤的原因。

(六) 在军训基地施训的, 要对学生采取封闭式管理, 受训学生不得随意出入军训基地, 外来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军训基地, 确有需要进入的, 必须经医务人员测量体温, 体温正常并进行严格登记后方可进入, 严防甲型H 1N 1流感疫情输入。

(七) 对患有流感样症状的师生和帮训官兵要督促其及时就医, 并按医嘱进行医学观察。遇有确诊病例的, 要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实施对相关场所实施消毒、对密切接触者实施隔离观察等防控措施, 必要时可以提前结束军训。

七、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信息及时通报和措施联动机制。

(一) 各学校、托幼机构一旦发现甲型H 1N 1流感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 应立即按《学校甲型H 1N 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 (试行) 》要求, 依据相关预案和工作方案, 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并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疫情处置的各项工作。

(二) 卫生行政部门要及时向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通报本行政区域内甲型H 1N 1流感疫情。医疗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一旦发现学生甲型H 1N 1流感病例, 要立即将相关信息通报患病学生所在学校, 并指导学校采取有关应急防控措施。

八、积极开展与社会媒体及家长的风险沟通工作。

(一) 各地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应积极配合当地甲型H 1N 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或防控指挥部) 做好媒体沟通工作, 教育群众甲型H 1N 1流感可防可治, 特别是在需要错开开学时间或推迟开学时间的地区, 要避免因开学时间调整引起社会混乱。

(二) 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 积极争取学生家长支持, 主动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日常健康观察。一旦学生出现异常情况, 应及时就医, 并向学校报告。

九、加强学校、托幼机构环境卫生管理, 尤其应加强并指定专人负责教室、宿舍、图书馆、食堂等学习生活场所的通风换气及日常环境消毒工作。在校园内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清扫保洁, 消除卫生死角, 防范甲型H 1N 1流感和季节性流感等传染病在校园内的传播与流行。

十、为降低因罹患季节性流感及出现并发症的风险, 同时减少甲型H 1N 1病毒与季节性流感病毒的混合感染, 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 应在加大宣传的同时, 按照卫生部2005年发布的《中国流行性感冒预防接种指导意见》, 9月份开始组织开展学生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

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卫生部有关指导意见, 结合当地疫情形势和专家评估意见, 会同教育行政部门适时组织开展甲型H 1N 1流感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

十一、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及时联合对辖区内每所学校、托幼机构的甲型H 1N 1防控准备和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发现问题要求立即整改。同时,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 及时提供甲型H 1N 1流感防控所必须的物质、经费和技术。

十二、本工作意见各地最迟于2009年8月21日开始组织实施。

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

卫生局关于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进展的汇报材料 篇3

为及时发现、有序应对、有效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降低发病率,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明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及原则

(一)工作目标在市局及镇党委、政府领导下,协同关部门积极开展甲型流感防控工作,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有效防范甲型流感的防控,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减轻社会公众心理压力。

(二)工作原则: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依法防治、科学防治,加强合作、联防联控。

二、组织体系及职责

(一)组织领导机构

成立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院长方建武任组长,防保所所长范循政副组长,中心卫生院部分人员和各村卫生室负责人为成员,组织开展监督检查,督促、指导各村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同时成立以院长方建武为组长,各科室技术骨干为成员的防控医疗小组。

(二)协同相关部门职责

中心小学:建立学校甲型流感防控联络员制度,设立学校甲型流感防控联络员,负责对辖区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晨检情况的收集、审核工作,并向卫生行政部门联络员通报情况;负责对学校和托幼机构甲型流感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的督促与检查;处置学校内发生的传染病疫情,做好学校甲型流感防控工作;协调与卫生部门共同开展学校和托幼机构有关人员甲型流感防控相关知识的培训;加强在校学生、教职工的甲型流感防控知识宣传,提高自我防护能力;要切实抓好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的落实,并将查验结果及时通报给卫生部门。

镇财政所:督促财政部门安排甲型流感防控工作经费,保证医疗救治和应急处理工作的开展。

镇党政办、督促镇科技与文化服务中心组织、协调新闻媒体及时报道卫生部门授权发布的甲型流感防控工作信息,正确引导舆论;加强宣传报道的管理与引导,配合做好甲型流感防控知识普及和风险沟通工作,消除公众恐慌心理,保障社会安定和稳定。

(三)专业技术机构

1、卫生院:负责甲型流感病人的医疗救助和报告。及时转诊,并电话报告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同时,主动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对甲型流感防控的流行病学调查,做好病例样本的采集等工作,落实医院内的各项预防控制措施。

2、卫生防疫所:主要对甲型流感防控发生地区的食品卫生、饮用水、公共场所卫生以及医疗卫生机构的疫情报告、传染病防治、院感控制等工作进行卫生监督和执法稽查。

三、疫情监测报告

(一)疫情监测

要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将甲型流感防控纳入疾病监测网络,开展甲型流感患者的日常监测工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每日及时收集汇总,并对甲型流感疫情信息进行分析。要加强对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的监测,督促、指导其落实晨检等传染病防控制度。

(二)疫情报告

发现甲型流感防控的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应在24小时内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进行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采用最快的通讯方式将传染病报告卡报送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甲型流感报告后,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及时进行核实,确定真实性,并上报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四、预防控制措施

大多数的传染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在甲型流感流行期间,镇卫生部门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督促、指导托幼机构、学校和医疗机构落实相关防控措施。

(一)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1、甲型流感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5、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6、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向政府建议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二)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

1、甲型流感流行期间,医院应实行预检分诊,并专辟诊室(台)接诊发热病人,引导患者到专门诊室(台)就诊,候诊及就诊等区域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

2、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

3、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物品等要擦拭消毒;

4、对住院患者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

5、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6、当发现甲型流感防控患者增多或危重病例或死亡病例时,要立即向当地卫生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

7、如出现大面积、数量较多的患者,需要隔离治疗的我院将新开设传染病房,床位20张,患者达到20——50例,将启用紫阳卫生院新楼作为零时隔离病房。

8、对发生甲型H1N1流感轻型患者,启动居家隔离管理治疗方案。

9、如学校发生病例,将立即对学校进行隔离,学生放假后由各村卫生室负责其摸底登记,每天对其学生和家长进行体温监测至隔离结束。

10、村卫生室的任务:(1)、加强甲型H1N1流感的防治宣传力度,张贴防治知识标语、出防治知识宣传板报;

(2)、每天要与所在学校进行联系,了解情况及时上报;

(3)、如发现有疑似病例要及时上报转诊,不得截留,并对其家属进行登记,每天随访一次;

(4)、卫生室要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做到谁主管谁负责;(5)、要求每个村卫生室宣传知识通告不得少于十张;

(6)、对上述工作,村卫生室必须限期完成,我们将不定期检查。

五、应急处置 甲型流感发生时,在报告本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同时,应迅速组织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应对,边调查、边转诊、边处理、边核实,科学有序、及时有效控制事态发展。

(一)群防群控

甲型流感发生时,各村应当组织、发动群众,团结协作,群防群控,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和报告、各项公共卫生措施的落实工作,向居民、村民宣传疾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三)风险沟通和健康教育

甲型流感发生后,积极开展风险沟通工作,消除公众恐慌心理,保障社会安定和稳定。

迅速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突发甲型流感防控知识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自我防病意识和能力,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家庭、环境卫生。

六、保障措施

(一)技术培训

加强对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流行病学调查、监测、消毒处理和实验室检验的能力。及时组织对医务人员防治知识的培训,提高医疗人员发现、救治病人的能力和水平。

(二)物资储备

根据甲型流感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及时向储备适量的药品、器械、消毒药品等物资。

(三)经费保障

及时向财政部门提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经费,保证医疗救治和应急处理工作的开展

潘村中心卫生院 潘 村 防 保 所

卫生局关于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进展的汇报材料 篇4

校通知〔2010〕8号

关于做好寒假期间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

全校各单位:

遵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学校寒假期间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2009〕12号)的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和防控工作的要求,为做好我校寒假期间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广大师生的健康,特将寒假期间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统一安排

冬春季节,气温较低,温差较大,是甲型H1N1流感、季节性流感流行季节,也是其他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防控以甲型H1N1流感、季节性流感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任务十分繁重。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尽早安排。要把甲型H1N1流感、季节性流感防控工作纳入到寒假期间重要工作日程中,切实做到安排有序、责任明确、任务落实。

二、加强科学防控宣教

在放寒假前,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职工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防控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使全体师生掌握必要的自我防护知识。要求广大学生和教职工应做到以下几点:

1、减少或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和通气不良的场所;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聚会和旅游等活动。

2、保持个人卫生,做到经常洗手;特别是打喷嚏、咳嗽时要用手绢、纸巾遮捂;避免用手揉眼睛和抠鼻,减少黏膜感染;

3、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膳食营养和饮食卫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感冒。

4、亲朋好友团聚,应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5、尽量避免与患有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的病人接触。

6、如出现流感样症状伴发热(体温达37.5℃以上)应及时到就近医院就医。尊医嘱,接受住院、居家或在校医学观察治疗。治疗期间,应避免感染他人。待症状消失24小时后,方可参加正常学习、工作等活动。

三、加强寒假留校学生的防控工作

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部门间协作,切实做好寒假期间留校的学生的各项管理工作。

1、在放假前,要按校区统计留校学生的人数。并对留校学生的生活、学习场所要做好安排。

2、有关部门要安排专人负责督促留校的学生保持宿舍的卫生和开窗通风,并及时巡查发现生病的学生督促其尽早就医。

3、尽量减少大型聚集活动,确需开展的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4、要加强校园的安全管理、环境卫生管理和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确保公共场所卫生和饮水饮食的安全。

5、做好寒假期间疫情防控的应急值守工作。各单位要按照大学的要求,做好寒假值班的安排。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做到人员到位、联络通畅、反应迅速。

6、校医院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并做好必要的治疗、疫情应急的药物及物资的储备。

四、做好开学期间的防控工作

寒假结束,大批学生返校。认真落实新学期第一周的各项防控措施至关重要。

1、各单位要以本通知的第二条内容为重点,利用新学期第一次学生班会、职工大会等,在第一时间进行一次科学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2、各院系要加强学生报到统计,落实晨检制度。以院(系)为单位,对因病推迟报到的本科生、研究生分别报学生处和研究生院;对开学一周内因病缺课的学生需向大学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日报告,并分别报学生处和研究生院。

二〇一〇年一月十九日

主题词: 公共卫生甲流防控通知

卫生局关于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进展的汇报材料 篇5

台教基〔2009〕161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

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卫生局,开发区教育分局,市直各学校:

最近,随着天气转凉,我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快速蔓延,确诊病例骤然增加,并已发生多起学校聚集性疫情。当前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甲型H1N1流感疫情将进一步发展,防控形势十分严竣。为了进一步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规范实施学生晨、午检工作。从即日开始,各地各学校要逐步做到每一个学生配一支体温表,可免费配发,也可让学生自己购买,由班主任负责保管和消毒。各学校要在本校门口对学生体温进行初步检测后,由班主任和当课教师负责利用早自修和午间上课前在班级再进行一次体温表统一测量,并逐一登记,并将登记表交学校汇总,由学校安排专人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当地教育局。发现体温在37.5以上的要立即带口罩并及时带到学校设定的隔离区域进行暂时

隔离,对有流感样症状的要及时居家隔离休息或送当地医院治疗。在学校内隔离的,要安排专业医护人员每天两次巡查探访,密切监控病情发展。居家(或校内)隔离期为7天,但返校前要由班主任询问了解健康状况,流感样症状未消失的要延长隔离时间。

二、加强对缺课学生的追踪。各地各学校要对当日缺课学生实行追踪了解,对缺课原因逐一登记,对与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病例有密切接触的要及时隔离,对有发热症状的学生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三、要加强通风消毒工作。学校要做到每日对教室、食堂和学生宿舍等场所进行检查,保持良好通风;定期对水龙头、门把手、楼梯扶手、桌椅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厕所和垃圾筒等场所要及时清理和消毒。

四、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用手搓口、鼻、眼睛,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不到人员密集场所活动,提倡学生在公共活动场所戴口罩。并做到主动报告个人健康状况,一旦有流感样症状能自觉做到留家隔离休息。

五、强化日报制度。各地各学校务必在工作日每天下午15:00时前,按照规范报表要求将传染病疫情发生情况及时上报当地教育局。各县(市、区)教育局务必在工作日每天下午16:30时前,将辖区内学校传染病疫情发生情况及时上报市教育局,同时通报同级卫生局。

六、加强督查与管理。各地要加强对学校防控措施落实状况的督促与检查,对学校出现流感样疫情流行的要协同卫生部门加强指导与处理,帮助学校解决各种困难与问题。要建立甲型H1N1流感防控责-2-

任追究制度,对由于思想不重视,工作不到位,措施不落实,而导致学校甲型H1N1流感流行或发热病人迅速增加的学校和校长作出严肃处理。

二OO九年十一月二日

猪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 篇6

1 病原

猪流感主要由A型流感病毒的H1N1、H1N2和H3N1、H3N2亚型引起。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 发病突然, 传播速度快, 很快遍布全群。

各年龄和各品系的猪都能发病, 流行时发病率达100%, 死亡率不高, 但对免疫系统不完善的仔猪致死率较高。是一种免疫抑制病。

2 临床表现

病猪表现发热、流鼻液、喜挤卧、不愿走动, 强迫敢起, 有的表现跛行。还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

3 防控

猪流感是世界性流行的呼吸系统传染病之一, 由于免疫抑制病干扰着猪的健康, 当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时会造成严重的损害。

3.1 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

贯彻“自繁自养”原则是养好猪的前提, 因为坚持“自繁自养”能有效防止病原的引进, 减少了疫病对猪的威胁。

3.2 严把引进关

凡是不能进行自繁自养, 必需引进的, 一定要把好引进关, 不能从病区引猪, 引猪时一定要向对方索要有关凭证 (如产地检疫证明、无规定疫区证明、免疫证明等) , 引进后一定要进行15~20d的隔离, 待观察无异常表现时方可进行正常饲养和免疫。

3.3 严把消毒关

猪舍门口要有消毒垫或消毒池, 及时更换消毒液。猪舍、猪舍周围环境、养猪用具等要定期进行消毒。

饲养人员要有固定的衣服、鞋等, 并及时清洗消毒, 喂猪前后要养成用消毒水洗手及鞋的习惯。

饲养人员不能私自乱串到其它猪舍, 保持相对的隔离状态。并要加强进出猪舍通道及与相邻猪舍隔离带的消毒。

3.4 严把无害化处理关

对不明原因死亡的猪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不准进行出售、转移、食用等, 以防病原的扩散。

3.5 加强饲养管理

(1) 保证供给充足饮水, 强免疫、促排毒。

(2) 要经常饮用5%糖、1%盐、0.3%~0.5%小苏打饮水。

(3) 要保证猪舍的温度及通风换气。

(4) 定期投药物进行预防。

3.6 报告制

当猪发生不明疫病时要及时向当地有关部门进行报告, 并采取严格措施, 防止疫情扩散。

4 饲养者的个人防护

饲养者本身就是本病的高危人群, 要加强高度防护, 防止通过饲养人员使该病在人猪之间进行传播。

卫生局关于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进展的汇报材料 篇7

【发布文号】教体艺厅[2009]5号 【发布日期】2009-06-17 【生效日期】2009-06-1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教育部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暑期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

(教体艺厅[2009]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将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的警戒级别从第5级提升至第6级。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对防控工作做了进一步部署。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的工作要求,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预防甲型H1N1流感在学校的传播,切实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各地要继续按照我部相关文件要求,认真落实各项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使之常态化和程序化。同时,要针对暑期的一些特殊情况,做好暑期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1.进一步加强高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暑期,高校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将会增多,人员的流动性加大,出现流感病例的风险也会随之加大。学校要针对这一特殊情况,进一步加强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一是做好校内举办的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预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特别是要做好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外来人员流感样症状的监测与报告、甲型H1N1流感密切接触者的跟踪和监测等。二是做好学校人员出国交流活动前的甲型H1N1流感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特别要强调避免与流感样症状的人员接触,回国后做好自我隔离和行程记录。三是在放假前通过多种形式普及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特别要提醒学生在暑期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聚会和旅游等活动,避免与流感样症状的人员接触,与国外回来同学或朋友聚会时间要尽量安排在他们自我隔离期满后,若自己有流感样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2.加强托幼机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暑假期间,部分不放假托幼机构,要特别注意做好这些托幼机构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一是要落实每日晨检工作,对缺勤的师生员工逐一进行登记,并查明缺勤的原因。二是要保持幼儿活动和居住场所的清洁卫生和开窗通风;三是对于有流感样症状(如发热、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腹泻)的幼儿,要及时督促家长带其就医,并遵照医嘱进行医学观察。四是发现流感样疫情要在第一时间(2小时内)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

3.加强中小学暑期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各地中小学校(包括中职学校)要继续按照有关文件要求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在暑期放假前要再次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进行一次普及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特别要强调暑假期间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聚会和旅游等活动;减少或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保持居住场所的开窗通风;经常用肥皂和流水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或肺炎等病人;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膳食营养等。

教育部办公厅

二○○九年六月十七日

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预案 篇8

为切实保护全校师生身体健康,维护正常教学秩序,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学校爆发和传播,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成立甲型H1N1流感防控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各班班主任

二、规范疫情的监测、报告和公布

1、疫情的检测。各班级负责开展甲型H1N1流感的日常监测工作,及时准确预警预报疫情,要求每日晨检,午检一次。

2、疫情的报告。(1)甲型H1N1流感疫情,实行逐级报告制度。(2)任何人发现发生疑似甲型H1N1流感时,必须立即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现场了解情况,并按要求向上级报告。

3、疫情报告形式。(1)各班以电话或书面的形式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由领导小组做出判断后向上级报告。(2)自疫情初步诊断之日起,应每天上报一次疫情。(3)任何人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或阻碍他人报告流感疫情。

三、应急反应

发生疫性,逐级向上报告,经防治机构诊断,并划分疫情等级,启动分级处理预案的同时,立即召开有关紧急会议,及时通报情况,做好其他相关工作。

四、控制措施

1、紧急监测。发现疑似病例,实施紧急疫情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待疫情解除后,转入正常检测程序,每日对校园环境进行消毒。

2、积极建立与卫生防控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参加的应对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机制,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提高防控效能。

3、加强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疫情监测,特别是要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流感样病例监测。建立疫情直报制度,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4、增加防疫用品、消毒药品,器具等储备,以应急需。

5、设立临时隔离室。临时隔离室设在小学部一楼西头为防控甲型H1N1流感专用室。

6、做好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宣传普及工作。让师生广泛了解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不可怕的,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提高群防群控。要及时准确地发布疫情信息,为师生解疑释惑,正确引导学校师生舆论。

五、宣传教育

利用各种方式、各种场合和各种手段普及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对甲型H1N1流感的了解程度,消除不必要的恐慌,正确把握宣传导向。

六、处理记录

对处理疫情的全过程必须做好完整的详细记录,以备检查。

卫生局关于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进展的汇报材料 篇9

关键词:疾病监测,甲型H1N1流感

作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最基础环节的疾病监测系统, 在新世纪第一次流感大流行防控工作中是否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 如何改进, 本文收集了河南省洛阳市2009年各种不同类型的疾病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探讨得失, 为今后减少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及其他呼吸道传染病暴发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甲型H1N1病例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传染病网络直报) , 流感样病例 (ILI) 监测和流感病原学监测数据来源于国家流感哨点监测系统, 因病缺课数据来源于洛阳市甲型H1N1流感暴发现场调查资料。

1.2 分析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传染病疫情报告

2009年洛阳市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200例, 其中实验室诊断病例199例, 临床诊断病例1例;200例病例包括重症3例, 死亡2例。4月26日 (17周) 开始防控工作, 第26周 (6月28日) 首例病例报告, 为一澳大利亚归国的留学生;第35周疫情骤现, 为本地学校的暴发疫情;随后, 疫情在低水平持续不断。见图1。

2.2 流感哨点监测

洛阳市流感哨点监测始于2005年, 有3家国家级哨点医院, 分别为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和汝阳县人民医院, 依照国家流感监测方案每周进行流感样病例的症状监测及采集标本进行病原学诊断。

2.2.1 流感样病例监测

2009年1~26周, 3家哨点医院门急诊就诊人次虽有波动, 但每周平均在4000人次左右, ILI的比例维持在4%左右;从27周开始至39周, 门急诊就诊人次急剧攀升, 最高达近6000人每周, 但ILI比例仍维持在较低水平;40周以后, ILI比例急剧攀升, 最高达12%, 门急诊就诊人次维持在高水平。见图2。

2.2.2 流感病原学监测

洛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实验室于2009年5月 (22周) 以后开始进行流感病原学检测, 2009年流感呈现混合流行的态势, 前期以季节性H3为主, 42周首次检测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 随后以H1N1流行为主, 兼有B型流感。见图3。

2.3 因病缺课监测

洛阳市未常规开展因病缺课监测工作。2009年8月27日, 新安县三高暴发甲型H1N1疫情[1,2,3], 共报告病例202例, 其中确诊病例80例, 国家、省、市、县进行了多层次详尽的调查, 对疫情的现状及危险因素有了初步的分析, 但对传染来源、传播机制等研究还不明确。笔者收集了该校自8月2日开学以来所有的请假条, 选择其中因病请假条进行分析, 见图4。

自8月2日高三年级开学之后, 高三年级即有因病缺课现象, 并且在8月10-14日、19-22日有两个高峰, 经现场调查, 学生缺课原因以发热为主, 并且就诊地点在学校周围的小诊所;8月18日高二年级和高一年级开学, 其中二年级正常上课, 一年级进行户外军训, 8月23日, 因病缺课开始急剧增加, 二年级较一年级为多。通过因病缺课趋势的分析, 可以形成如下假设:疫情在开学之初已传入, 首先在三年级蔓延, 并且至少已流行2个波次;随着一、二年级新生等易感人群引入, 疫情急剧上升;疫情的传播与易感人群和接触机会有密切关系, 符合集体寄宿学校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的特点。

2.4 综合分析与评价

传染病报告系统和流感监测系统数据的综合分析, 较好地描述了洛阳市甲型H1N1流感防控的进程 (见表1) 。从防控开始到首例输入性病例传入间隔63 d, 首发病例与本地病例间隔60 d, 表明外堵输入, 内防扩散的流感防控策略取得较好的效果, 为甲型HN11流感的防控赢得了时间;本地暴发与社区流行间隔33 d, 表明暴发的控制效果明显, 将疫情局限在最小的范围, 降低了流行强度, 减缓危害, 最终仅有重症3例, 死亡2例。ILI监测数据对宏观防控措施的采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而因病缺课监测对于局部的暴发调查意义重大。

3 讨论

3.1 传染病监测系统为疫情控制提供了本底资料

自2004年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实施以来, 该系统已成为我国传染病控制的基础。从本文的数据看, 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如实记录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 对疫情的趋势、严重程度、控制措施评价提供了依据。但由于甲型H1N1流感为一种新发传染病, 在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 防控初期严格的诊断标准, 导致传染病报告仅有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3], 后期加入了临床诊断, 但仅限于暴发疫情中, 病例诊断有赖于实验室检测能力;由于PCR诊断方法的不完善, 加之各地实验室检测网络和检测水平的欠缺, 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的数据特异性较强而敏感性稍差。在已经确认为流行的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中, 常规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应该更加灵活, 放宽诊断标准, 进一步提高敏感性, 才能在更广、更高的层面发挥作用。

3.2 流感哨点监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流感监测网络在国际上已有50多年的历史, 也是我国开展较早的症状监测系统[4]之一, 在本次甲型H1N1流感防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上述分析中看, 门急诊就诊人次及ILI比例的变化趋势, 较好地描述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发生、发展各个阶段的状况, 回答了传染病报告所不能反映的问题。在防控初始, 疫情还未传入我国, 门急诊就诊人次和ILI在低水平上保持稳定;随着外来输入病例出现, 就诊人次急剧上升而ILI继续维持在低水平, 显示虽然社会关注度提高, 人们对自身健康更加重视, 但仍属正常水平;学校暴发大规模出现, 门急诊人次及ILI没有明显上升, 病原学检测无阳性, 表明暴发控制的效果十分明显, 疫情由学校蔓延至社区约推迟了1个月, 为社区防控赢得了时间;随着哨点监测阳性的出现, 标志着疫情进入社区流行阶段, 门、急诊就诊人次基本略有上升而ILI急剧上升, 显示了社区流行的速度和范围;随着社区流行的推进、11月初洛阳市启动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以及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 社区流行逐渐终止, 这个过程大约2个月。洛阳市自2005年就开始进行流感监测工作, 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有三所哨点医院, 有综合性医院, 也有专科医院, 有城市医疗机构也有农村医疗机构, 数量和类型丰富, 代表性较强, 在本次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3.3 因病缺课监测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

因病缺课监测系统也是一种症状监测系统, 近年来发展迅速,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5]和处置中的作用愈发突出, 尤其是在学校等集体单位, 地位越发重要。潘松等[6]关于学校水痘的研究实例证实, 症状监测将在学校传染病预警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 我国还缺乏系统性的症状监测体系, 很多单位开展了一些基础性工作, 但缺乏系统管理, 主动分析、指导和应用能力欠缺。从本次疫情看, 新安三高有较为规范的学生管理制度, 有请假条并保留完好, 具备症状监测的雏形, 但不论是教育部门还是卫生部门, 都没有机构或个人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 因此未能发现预警信号, 从而导致疫情发生、发展。笔者所得到的数据仅仅是回顾性的调查, 从本次疫情得到的经验充分运用在后期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中, 效果明显。

3.4 进一步强化监测和综合利用

在甲型HN1N流感防控工作中, 不论是基于传统的传染病监测, 还是基于医疗机构的流感样病例监测和基于学校、社区的症状监测, 实验室监测都发挥了应用的作用, 不论从国际防控级别的变化到国内防控策略的调整, 从确定病原体到疫苗研制, 从医疗救治到一起暴发的预警都得到了证明。随着监测技术的发展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需要, 监测系统及信息来源日趋多样化, 如舆情监测信息、医疗救治信息、疫苗不良反应监测信息、药店药品销售动态, 来自工厂、军队、国境检疫等多部门的信息, 需要建立良好的监测机制, 按照监测的基本理论进行系统的数据收集、数据挖掘、信息反馈和综合利用, 并不断对监测系统进行评估和改进。

3.5 评价体系尚不完善

从目前的监测系统评价看, 对监测系统运行的内部质量控制指标的评价较为成熟, 有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等统计学指标来评价, 但对于监测的目的性和实用性来说, 评价还较为困难, 例如在甲型H1N1流感防控中, 通过症状监测发现暴发的起数, 减少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心理恐慌等, 尚需进一步研究。本文所探讨的数据, 也仅是通过描述与实际工作的符合度, 缺乏具体的数据统计评价。

综上所述, 常规、高效运转、敏感的监测系统为甲型H1N1流感防控做出了巨大贡献, 符合实际的监测系统的不断丰富和监测能力的不断提升, 必将进一步提高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和传染病防控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为民, 杨少伟, 尚思渊.洛阳市某中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 2010, 31 (1) :96-97.

[2]于燕, 朱鑫, 郭万申, 等.一起甲型H1N1流感大型暴发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调查[J].郑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0, 45 (5) :845-847.

[3]张国强, 郑有光, 贾玉枝, 等.河南省新安县三高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临床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 2009, 8 (11) :53-54.

[4]张顺祥.甲型 (H1N1) 流感现场流行病学的几点思考[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0, 30 (50) :431-434.

[5]代小秋, 刘民.国内外症状监测系统发展现状及其评价框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0, 44 (6) :549-552.

卫生局关于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进展的汇报材料 篇10

一、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各部门的防控机构。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细各成员的分工,确立保教人员防控工作范围、厨房人员安全工作范围、保健人员安全工作范围、管理人员安全工作范围、其他部门安全工作范围。(附:各部门工作职责)

二、健全各项卫生消毒制度、明确教职员工各自的工作职责。

三、切实做好各项甲型H1N1流感防控的准备工作。

1、向家长发出告家长书,对出现流感样症状的学生,劝其及时就医,病愈后得课。

2、对与甲型H1N1流感确认病例或疑似有密切接触史的幼儿,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完成规定期限的医学隔离观察。对与流感样病人有密切接触史的幼儿,劝其居家隔离医学观察7天。隔离医学观察期结束后,如未出现发热、咳嗽等流感症状,则可以正常到幼儿园上课;如果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则应到医疗机构就诊或采取居家隔离治疗。

四、切实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监测和防控工作.主要包括:

1、各教师把有关甲型H1N1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知识的健康教育作为开学后的第一堂课,增强幼儿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教育幼儿尽量避免到校外人群聚集性场所,注意日常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及时上报。

2、每日对在园幼儿和教职工开展晨检,仔细询问是否有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一旦发现流感样症状的幼儿或职工,按要求局面报局基础教育股。

3、由保健员庞桂兰负责每日的幼儿和职工因病缺勤登记和随访工作。一旦出现幼儿和职工缺勤,应及时了解缺勤原因,如与甲流有关,及时向教育局及卫生部门报告。并负责报告上级(镇教办:6672765、教育局:6623089、防疫站:6668422)。

4、幼儿和教职工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在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通知家长或到医院就诊。

5、避免举办大型集会活动,尤其是室内大型聚集性活动。

卫生局关于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进展的汇报材料 篇11

一、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划分(一)学校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

在学校内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二)学校出现非校内感染病例

在学校内发现甲型h1n1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但传播链清晰,病例感染来源为学校外部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或其污染的环境,疾病危害尚不严重。(三)学校出现校内感染病例 第一类情况,在学校一个班级内发现散发的感染来源不明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或由输入性病例引起的二代病例。第二类情况,在学校内出现多起感染来源不明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形成学校局部疫情暴发,且有流行趋势。学校局部疫情暴发,指在同一学校同一个年级两至三个班级,14天内,出现多个甲型h1n1流感校内感染病例的确诊病例,且病例呈现明显的聚集性。

第三类情况,在学校内出现甲型h1n1流感流行,疫情迅速在全校扩散,且有波及学校周边地区的趋势。学校流行,指在14天内,在同一学校不同年级或同一年级三个班级以上,出现多起甲型h1n1流感学校局部疫情暴发,且有持续传播现象。

二、职能分工 按照属地化管理、联防联控的原则,在地方政府及其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或防控指挥部的领导下,学校各部门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共同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学校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格局。

在卫生部门指导下,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部署,制定本校的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建立一把手负总责与分管校长具体抓的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责任制,并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明确并落实甲型h1n1流感的信息报告人;具体落实学校防控甲型h1n1流感各项措施;保障防控甲型h1n1流感所必须的物质、场所、人员与经费;学校暴发甲型h1n1流感时,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处理等工作。

认真领悟市教委及区教委有关文件和通知的精神,严格执行上级各项规定,以大局为重,以整体利益为重,将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学校成立由一把手负总责的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防控工作,同时下设各分组,做到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完善机制、周密安排、密切配合、群防群控、层层落实,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一个卫生防病安全网,保障全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

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一、建立疫情防控小组。组 长:陈友才

副组长:牛卫忠 李 祝 贾国明

成 员:史泽民 柴燕清 马 元 杨士忠 柳 勤 刘卫芳 金翠美 张 松

二、建立职能部门。

(一)教职工管理组: 组 长:李 祝

组 员:柳 勤 贾国明 史泽民 金翠美

职 责:

1、负责对教职工进行甲型h1n1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

2、负责对教职工进行甲型h1n1的防控工作

3、负责隔离教职工工作

2、负责与教师家属联系

3、组织未被感染和未患病教师参与救助工作

4、监测全校教职工身体健康状况和体温状况

(二)学生管理组: 组 长:牛卫忠

组 员:柴艳清 马元 杨志忠 张 松 徐劲松 韩春武 翟玉香 肖 岚 职 责:

1、负责全校学生健康状况及体温监测工作

2、做好对学生的进行甲型h1n1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

3、负责与学生家长、医院及镇防保科等机构联系

(3)停课前,除应告知学生、家长及教职员工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外,应让学生、家长及教职员工与学校保持联系,报告其是否出现流感样症状。学校应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每日报告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状况。

(4)停课时间不少于7天,自最后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被隔离或离校之日算起。可根据放假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状况,随时调整放假期限。(5)学校停课放假后,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应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加强放假学生校外管理,避免其在学校外的相互接触和聚集。高校停课后,要加强停课学生的在校管理。

(6)复课前,必须对教室、阅览室、食堂、厕所等场所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因甲型h1n1流感暂时停课的学生,必须在恢复健康,经有关卫生部门确定没有传染性并出具有效的复课证明后方可复学。(7)复课后,未痊愈的学生应继续居家隔离治疗,至其病后7天或症状完全消失后24小时(以两者之间较长者为准),方可上学。(8)复课后,学校还应继续加强晨午检和病例报告,并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每日报告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状况,至少持续14天。

4.按照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规定,在卫生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落实其他应急处置措施。出现第二类情况时,强化病例诊治、校内环境消毒、隔离医学观察者管理,加强当地学校疫情监测、对重点或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性服药和免疫接种等卫生防控措施。

重点加强相关学校防控措施的实施。经当地政府批准同意,对出现病例的学校实施全校停课措施;对出现病例的学校实施学生停课不离校,在校进行观察措施。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加强放假学生的校内外管理,避免学生聚集活动;并做好被隔离高校师生的日常生活保障。

学校复课后,应继续加强晨午检和病例报告,并向镇防保科、镇教委和区中小学保健所学校卫生科、区疾控中心每日报告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状况,至少持续14天。出现第三类情况时,重点加强医疗救治工作,尤其是重症病例的诊疗救治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治,降低病死率。对重点或高危人群采取必要的预防性服药和免疫接种措施;合理调配医疗卫生资源,确保防控工作科学、有序、有效。

经当地政府批准同意,对学校实施停课措施。强化放假学生的校内外管理,避免学生聚集活动,并重点做好被停课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保障。

学校要在镇政府领导下,强化风险沟通工作,发挥媒体传播信息和引导舆论的作用,维护社会稳定。

四、停课、放假的实施程序

当发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后,如需要采取停课、放假等疫情防控措施,应按下列程序组织实施:

1.当地卫生部门在当地教育部门配合下,组织调查,核实疫情情况。2.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组,对疫情风险进行评估。

3.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会商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共同向当地政府、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或防控指挥部提出停课、放假的建议。

4.当地政府、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或防控指挥部审核批准后,宣布执行。5.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应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并争取相关工作指导和技术支持。

6.停课期间,如有新病例发生,可适当延长停课时间。

7.当停课、放假时间超过7天,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组评估。达到复课条件的,经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报请当地政府、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或防控指挥部批准后执行。

卫生局关于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进展的汇报材料 篇12

学校是青少年学习、锻炼、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 一旦发生传染病, 极易造成传播和流行[1]。2009年8月底防城港市1所中学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后, 疫情陆续扩散蔓延到其他学校, 2个月内有十几所学校相继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下发《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等有关文件精神, 我们对防城港市53所学校开展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调查,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防城港市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16所学校, 对其他学校分层随机抽样。共抽查学校53所, 其中小学27所, 中学26所。

1.2 方法

采用现场查看、查阅资料与现场询问相结合的方法, 填写统一印制的检查表。调查内容包括: (1) 学校基本情况, 学生人数、卫生室设置、校医/保健教师配置情况; (2) 甲型H1N1流感防控管理机构或组织、实施方案情况; (3) 传染病防治管理相关制度: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疫情登记报告制度、晨午检制度的制定情况; (4) 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晨检、午检、因病缺课追踪、消毒、疫情报告、宣传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调查中小学校53所, 均为公立学校, 学生人数53 038人, 专职校医32人, 兼职保健老师8人, 校医与学生的比例为1∶1 657, 设置有卫生室的学校30所, 占66.67% (30/45) , 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学校3所, 占6.67% (3/45) ;学生人数在600人以下学校8所, 占15.09%;学生人数超过600人以上学校45所, 占84.91%。

2.2 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落实情况

见表1。

3 讨论

3.1 学校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比较重视

从调查情况来看, 大多数学校都能按照教育、卫生部门防控甲型H1N1流感有关要求落实各项措施, 成立甲型H1N1流感防控领导小组, 制定甲型H1N1流感防控实施方案, 开展晨午检、因病缺课登记、消毒、宣传等工作, 所占比例在 80%~94%之间, 说明大多数学校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比较重视。总体来看, 市、县级城区学校优于乡、镇, 中学优于小学。

3.2 学校卫生室及保健人员配备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 卫生室设置率为66.67%, 校医与学生比例为1∶1 657,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有关规定:“中小学校设卫生室, 按1∶600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 学生人数不足600人的学校可以配备专职或兼职保健教师开展学校卫生工作[2]”;学校卫生室及学校卫生保健工作人员是保障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推动学校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3];学校卫生室设置不完善, 校医和保健教师配备不足, 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3.3 传染病防治管理不够规范、制度不健全

由于近几年来学校很少发生传染病疫情暴发, 学校卫生工作管理机制不完善, 负责甲型H1N1流感疫情报告的大多是临时抽调的兼职教师, 多数学校未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 大多数学校没有传染病登记本、疫情报告卡, 仅有33.96%学校有传染病登记本, 32.08%学校有传染病疫情报告卡, 尤其是没有专职校医的学校;此外, 晨午检、因病缺课追踪、消毒等资料登记不够规范, 没有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出现患病或发热学生隔离期限未满就返校的现象, 是导致传染病疫情扩散蔓延, 难以控制的原因之一。

4 建议

4.1 加强领导, 部门配合

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督查、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指导、学校具体实施的原则, 加强领导, 密切配合, 教育、卫生部门需联合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提高学校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责任意识, 建立健全传染病管理相关制度, 细化甲型H1N1流感防控实施方案, 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 认真落实晨午检制度、因病缺课登记与追踪制度, 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控制疫情的扩散与蔓延。

4.2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提高防护意识

(1) 加强对学校负责人、校医及保健教师等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及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培训, 提高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及意识, 所有发热呼吸道感染学生均需隔离治疗至症状完全消失后24 h, 方可返校上课。 (2) 通过电视、广播、板报、宣传资料、网络等多种形式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宣传, 提高防护意识, 搞好个人及环境卫生, 保持教室、宿舍通风换气, 提高自我防患能力。 (3) 争取政府重视, 配置卫生室及卫生技术人员。教育、卫生行政部门需联合向政府报告, 在卫生技术人员编制、卫生室设置、医疗器材配备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有关规定, 设置卫生室, 并按1∶600学生人数比例配备卫生技术人员;教育部门应将学校卫生工作真正纳入议事日程, 制订规划, 落实经费, 明确职责, 健全制度, 加强考核, 从组织体制上保障学校卫生工作正常有效地开展[4], 建立长效的学校卫生工作管理机制, 有效应对传染性疾病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姚士锦, 畅青霞, 时福礼, 等.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现状调查.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08, 15 (1) :44-4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10号卫生部令第1号.1990-06-04.

[3]王淑香.北京海淀区中小学保健人员现状分析.中国学校卫生, 2005, 26 (8) :698-699.

卫生局关于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进展的汇报材料 篇13

一、防控目标

1、开展甲型h1n1流感预控知识宣传,增强师生自我防范和个人保护意识,强化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2、高度警惕,加强防控,执行传染病监察、登记和报告制度,搞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一旦发生疫情,协助疾控机构开展传染病调查。

二、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要切实提高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采取措施,有效预防控制甲型h1n1流感,并将其作为当前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来抓。根据通知精神,切实做好流感防控和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同时,要结合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点,制订并完善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进一步建立和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做到科学防范、早期预警、有效处置,保障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切实到位。

三、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研究部署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开展甲型h1n1流感预控宣传工作,做好疫情监测、登记、报告等工作。

四、落实防范措施

1.坚持晨检制度,畅通报告渠道

班主任要坚持对学生每日晨检,对缺勤学生进行询问,对生病请假在家的学生要通过电话等方式询问病情及主要症状,并在晨检表上填写因病缺课的学生的主要症状,如发现有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应立即报告学校,由学校按要求及时上报区教育局。

2.落实消毒隔离制度

班主任对在校生病有发烧、咽痛、咳嗽、食欲不振、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乏力等症状的学生,实行隔离,并通知其家长及时送到正规医院就诊。对有流感疑似病例的`教室、公告场地进行消毒。

3.做好健康教育,消除恐慌心理。

学校密切关注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趋势,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及时加强宣传力度,有效利用晨会、校园广播、班队会、宣传栏、致家长一封信等多种形式,普及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引导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师生卫生防病的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消除恐慌心理。

4.保持空气流通及环境卫生。

教室、办公室等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使空气流通、新鲜。开展全校爱国卫生活动,大力整治学校内部环境卫生;加强饮水卫生监督管理,加强学校洗手设施的完善和管理,努力消除传染病可能发生或传播的条件。

5.建立资金保障制度

根据需要,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各种防控措施的落实,如体温计、口罩、消毒用品等防护用品的储备。

五、紧急疫情应急处理

1.严格执行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报告程序,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出现疑似甲型h1n1流感疫情时,学校领导小组必须马上启动本校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向区教育局、区卫生疾控部门报告报告,同时向黄龙卫生院、黄龙街道报告。并采取果断措施,对病人实施严格隔离,到指定医院进行治疗。

2.对与甲型h1n1流感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师生进行就地隔离,并进行医学观察1周以上,待未发现流感样症状并经指定医院医生检查确认后方可复课。

3.对甲型h1n1流感病人到过的场所及用过的物品,迅速、严密、彻底做好全面消毒工作。

4.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作好流行病调查及善后处理工作。

六、责任追究

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责任书 篇14

责任书

近期,临近的西充县、南部县和我市一些学校已发生多个甲型H1N1流感病例,防控形势十分严峻。为认真落实阆文教办(2009)110号和116号、江教办(2009)8号文件精神,执行好阆中市防控指挥部指示,确保学校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万无一失,特制定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责任书。

一、各类人员工作职责及要求

(一)防控领导小组(学校领导及工作小组成员)。学校成立甲型H1N1流感防控及应急领导小组和应急工作小组,加强防控工作的领导,确保防控指令、防控措施、防控应急预案及时落实。负责召集相关会议、校园消杀、疫情监测、知识宣传、疫情报告、应急药品物资、送诊就医、隔离观察治疗、停课复课、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工作、家校、医校联系、应急处置等工作。

(二)班主任(乡、村校小学及幼儿班班主任)。负责甲型H1N1流感的防治知识和防控教育工作,校园环境卫生和学生个人卫生工作,预防和免疫接种工作,晨、午检工作,及时报告疫情,上课实行点名制,做好缺课学生的跟踪随访,畅通家校联系,进行疫情“预警”,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做好相应记录。对患病学生或流感病例的送诊就医工作,对患病学生遵医嘱隔离治疗,治愈后,由医院出具证明方能返校工作,停课复课工作,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工作,防控领导小组布置的其他工作。

(三)科任教师(乡、村校小学及幼儿班班主任除外的所有任课教师)。负责甲型H1N1流感的防治知识和防控教育工作,校园环境卫生和学生个人卫生工作,预防和免疫接种工作,晨、午检工作,及时报告疫情,上课实行点名制,做好缺课学生的跟踪随访,与班主任的联系工作,进行疫情“预警”,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做好相

应记录。学生的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对患病学生或流感病例的送诊就医工作,对患病学生遵医嘱隔离治疗,治愈后,由医院出具证明方能返校工作,停课复课工作,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工作,防控领导小组布置的其他工作。

(四)食品从业人员(伙食团工作人员和小卖部从业人员)。按照食品采购的工作要求,坚持定点采购、合同采购、索证采购的原则,采购安全可靠,质量上乘的产品;按照食品原料保管的工作要求,做好登记,建账工作,安全保管工作,搞好保管室的清洁卫生和消杀工作;按照食品加工人员要求,健康卫生上岗,持证着装上岗,按照加工流程卫生安全操作,做好饭菜试尝、留样、和处理工作,搞好食堂环境清洁卫生,做好消毒灭菌工作并记录,保障师生的开水供应;按照小卖部从业工作要求,健康卫生上岗,持证着装上岗,采购、销售卫生安全可靠的食品,做好采购索证索票、建立采购、销售台帐,做好环境卫生和消杀工作。

(五)环境整治消杀工作人员。做好校园清洁卫生,按要求做好学校教学功能室、生活用房、内外环境的消毒灭菌、杀灭有害病媒昆虫,并做好相应消毒灭害记录。

(六)门卫保安工作人员。加强门卫责任,严管校园师生的出入,严禁外来人员随意出入校园,做好出入登记。

二、责任追究

根据各类人员分工负责的要求,各类人员必须高度负责,扎实认真做好防控工作。对责任意识、防控意识不强,监测预警、防控措施不力,造成疫情发生并扩散的,必须按有关法律规定,严肃追究责任人的行政及法律责任。

甲方:阆中市江南镇小学校乙方:

负责人:邓正全

上一篇:预算员工作周记下一篇: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