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自律与他律浅议论文(共10篇)
[摘要]音乐的情感是独立存在的。音乐自身(指音响实体)并没有情感内容,可是它却可以唤起我们的情感,并且这种情感与生活中的情感并非是一回事。我们最初听到某首乐曲时所产生的那种特定的感觉感受,是在生活中从未体验过的,是全新的感受。
[关键词]音乐 自然属性 自律 他律
首先,我们从最基本的层面即物质意识关系的层面来看,世上任何事物都是客观物质存在,尽管万事万物之间有着普遍的甚而是密切的联系,但是矛盾的特殊性早就告诉我们,世上任何事物由于其结构、构成元素及存在方式等的不同,无一不首先是一种不依赖于它者的独立的存在,音乐尽管是人类的创造物,但在自然属性上它是音响实体,不过是声音的运动 一种独立存在的物质运动,就此而言它是自律的。我们不应忘记这样一个常识,即世界上除了人具有情感和精神内涵外,其它任何事物都是没有情感和精神内涵的,因此,音响实体当然也是既没有情感也无任何内容的。前苏联音乐哲学家玛雷舍夫以符号学的角度考察音乐,认为“音乐符号客体与其艺术意义之间的关系,本质上不同于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符号客体,作为物质构成物,本身不包括,也不可能包括精神意义,而在解释的结果中表达精神意义。音乐表象不寓于声音之中,而是在声音的影响作用之下,形成于解释者的意识之中。即使音乐符号结构体自身,如果避开听众的心理活动,也不可能进入音乐作品的体系。人们之所以会认为音乐具有情感内容,是人对不同事物具有通感或者说是格式塔理论中所谓“异质同构”的原因所致。如果说音乐是他律的或者说具有他律性的话,那是因为人的本性或者说是音乐的社会属性使然,也就是审美主体将审美对象人格化的这样一种本能而造成的。
其次,音乐的情感是独立存在的。音乐自身并没有情感内容,可是它却可以唤起我们的情感,并且这种情感与生活中的情感并非是一回事。我们最初听到某首乐曲时所产生的那种特定的感觉感受,是在生活中从未体验过的,是全新的感受。这种由音乐唤起的人的情感我称之为“音乐情感”。请问有谁在生活中体验过与门德尔松《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一样的感受的呢?贝尔就认为艺术中所唤起的审美情感是一种特殊情感,与生活中的情感毫不相干,在艺术世界里“没有生活情感的位置”。音乐所引发出的人的情感同人在生活中的种种情感确是不一样的,如果没有音乐的话,那么我们至今都不可能体验到这种只有音乐才能带来的异样的情感。尽管音乐有时能够引发或诱发起我们在生活中曾有过的相类似的某种感觉感受,并使我们联想到生活中某些经历体验,但这种共振是不具体不确定的,很宽泛的和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心境而异的。音乐给我们的只是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人们认为贝多芬《命运交响乐》第一乐章一开始的动机是命运在敲门,这不过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和表述,我们也完全可以认为它是神的震怒,或是火山的爆发等等生活中一切与此相关联的事物。而在客观事实上,在自然属性的层面上它却什么都不是,充其量只不过是一种力度较强的,能够使人振奋的声音而已,这才是音乐的最基础的最根本的本质。
有一句著名的艺术定律叫做“艺术源于生活”,从音乐上讲则是“音乐源于生活”。此观点只能说是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正确性,而并非是绝对的。若将其绝对化便会全然排斥和从根本上否定掉音乐的自律性。对此定律我们一般可以作两种理解,其一,若是作最宽泛的理解的话,那岂止是音乐源于生活,人类社会中一切的一切都应是源于生活的,因为若没有生活,人类社会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存在,这样看来“音乐源于生活”的表述也就显得毫无意义,其二,若是将“音乐源于生活”理解成是音乐的素材或音调、节奏等源于生活中的.事物的话,这便大可值得怀疑。因为没有生活素材的纯音乐只能是源于它自身,比如莫扎特的许多作品,包括 《C 大调长笛奏鸣曲》、《C 大调钢琴奏鸣曲》等便是如此,至于音调节奏方面,生活中原本就不存在音阶、和弦、音型、旋律、节奏等,也没有对位与赋格,列维。 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认为,在艺术作品中并不一定存在着它同现实之间的某种对应关系。艺术作品并不单纯地去“反映”现实或“记录”现实。作为一种结构、形式,它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塑造力量的“现实”。不可否认生活中也确实存在着律动、高低起伏、强弱变化对比、明暗交替等与音乐诸要素相通的因素,但我们显然不可以将“音乐源于生活”理解成音乐依赖于生活,从属于生活,没有生活原型音乐就一定不存在。音乐绝对不是,也决不应该完全成为生活的奴仆。音乐情感不但不依赖从属于日常生活,而且还开拓和丰富了人类相对贫乏的情感生活。
再次,音乐的自律性还表现在现实生活并不能为音乐全面提供素材或源泉,即使有那也只是对生活只鳞片爪的意向性的模仿,如鸟叫、教堂钟声、奔腾的河流等。我们的艺术理论总是近乎本能的习惯于将艺术与生活生拉硬扯在一起,这在某些时候确实是行之有效的,典型的如浪漫派音乐与社会人生等就有较多的联系。这样的联系也确有其心理学上的根据。与马克思所谓“自然的人化”一样,音乐与生活的联系也是“音乐的人化”。尽管音乐与自然并不是一回事,前者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后者是客观存在的。但究其本质不过是乐音有规律的振动,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本质上它与大自然是一样的。两者的区别只是“人化”的程度不同而已。因为音乐是由人创造,深深的铸上了人的烙印,所以,其人化的程度要远远高于大自然“人化”的程度。
音乐的自律性还体现在审美主体对音乐的表层欣赏上。欣赏至少应被分为自律欣赏和他律欣赏两个层次,自律欣赏又叫表层欣赏,它是纯感觉的、纯情感的,仅感受音乐的形式美,它不与生活内容发生任何联系,主体并不思考、联想与回味,属于生理性的物质性的。表层欣赏主要用于娱乐休闲和身心的放松。表层欣赏与我们品尝美味佳肴与身体按摩是属于同一个层面的,在这个层面上我们仅以获得生理快感为主要目的。李斯特在《柏辽兹和他的“哈罗尔德”交响曲》中指出:“情感在音乐中独立存在,放射光芒,既不凭借‘比喻’的外壳,也不依靠情节和思想的媒介。”此话若是就表层欣赏而言是非常正确的。至于他律欣赏,将在下文论述。
另一方面,音乐也应当被分为两种。一种是不足以引发主体思考回味的仅有形式的音乐,也就是所谓的纯音乐,这种音乐是没有内容内涵的。审美主体只能从中获得形式美的感受,莫扎特的《C大调长笛协奏曲》等就属于这一类作品。听这样的音乐恰如品尝食物,没有人在品尝了美味佳肴之后会提出“食物的内涵是什么?”这样一个荒唐而又愚蠢的问题,那么我们又为什么偏偏总是热衷于对仅有形式美的音乐这种精神佳肴频频发问呢?我之所以用食物作为例子,是因为两者都是人的感觉事物,只不过是前者作用于人的味觉,后者作用于人的听觉而已。
参考文献:
[1]中外音乐名着赏析。
[2]外国名音乐家传。
在对什么是音乐的内容?什么是音乐的形式?以及二者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这些问题一直是音乐美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这是一个“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问题, 在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二者既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又是相互矛盾的。谈到音乐的自律和他律问题上, 笔者认为音乐既是自律的, 又是他律的。在本文中, 笔者从音乐的内容与形式及其关系和音乐的自律与他律两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述。
一、音乐的内容与形式及其关系
所谓形式, 即构成事物的各种元素的安排或组织。而内容, 是相对于形式而言, 它是事物的内在含义, 也可以说是形式的组织或安排的内在依据。内容虽然是事物存在的内在依据, 但它也有某些外在的表现方式。事物的内容有时候比较模糊, 有时候比较明显, 有时候则暗藏在深处, 这主要取决于它的表现方式。音乐的内容也一样, 它也通过某种表现方式体现出来。它的清晰或模糊主要取决于音乐思维的不同类型, 亦即不同音乐体裁在音乐构思上的特征。 (1) 这是对于内容和形式的内涵一组界定。还有一组界定是, 内容是特指文艺作品的内容, 通过塑造形象能动地再现在作品中的现实生活, 以及这一生活所体现的这一情感, 包括体裁、主题、人物、事件等等, 它的形式与作品的组织手段, 包括手法、体裁、结构、语言等, 是事物的一种外形, 但却有其内部的组织规律。
事物的内容和形式是不可分的, 内容是不能脱离形式而存在, 形式也就是内容得以具体存在的方式。每样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定形式和内容, 艺术的内容是它所反映出来的现实, 形式是由该种艺术所用的物质材料所体现出来的感性外形。各类艺术的内容和形式也各具有自己的特点, 而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特点则是由于它以音响为物质材料而造成的。
以音响作为材料, 必须通过时间的运动才能表现, 这样, 首先它具有时间的特点, 即:按次序先后逐步呈现的不可颠倒性;必须连续不断地呈现完毕以后才能得到其全貌的连续性与整体性;以及必须要在运动中发展成长的动力性。换句话说, 音乐的内容是通过运动展现出来的, 其形式也具有一般运动的特点, 这一点与舞蹈、文学、戏剧、电影有其相同之处, 但是音响即不可见, 又不可触, 无形无体, 只凭听觉来感受掌握。音乐的形式与内容是溶成一体, 难解难分的。这与空间艺术, 视觉艺术都不一样。尽管如此, 从大体上来看, 具体的音响运动就构成了音乐的形式, 而作曲家在创作时企图通过音响所传达的信息就成了内容。
严格说来, 乐曲的形式是听众直接通过感性所感知的对象, 也成为信息的一部分。即关于形式的信息, 要传达给听众所知。作为音乐内容的信息, 情况各异, 内涵也很复杂, 但总是现实音乐家脑海中的反映, 并具有一定感情色彩, 它通过形式而具体音响化:听众听到这些音响, 就通过形式先引起情感反应转而感知、理解、接受这种信息。
为了要表现能引起情感反应转而感知、理解、接受这种信息, 音乐艺术通过千百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 形成了音乐语言, 找到了自己的表现方法和表现手段, 具有自己特殊的组织结构方法, 音乐语言常常带有时代、民族、甚至阶级的特征, 并逐步形成人们在一定程度上都可接受的情况, 具有一定的“规格”。因此人们在掌握这些“规格”后, 就可以通过形式感知内容, 或说是收到了作曲家所企图传达的音乐信息。
因此, 音乐的内容与形式也正如其它艺术一样, 是内容规定了形式, 形式表现了内容, 也具有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辩证统一关系。所以, 在论及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二者既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又是相互矛盾的。
二、音乐的自律与他律
在对音乐的自律和他律的问题上, 也是一个“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问题, 由于对音乐的内容和音乐的形式的关系的不同理解, 就自然而然地有着不同的理解, 单纯地把音乐的内容看作是用来表达音乐音响以外的东西, 这样就走向了他律论的方向, 而把形式等同于内容就走向了自律论的一面。因此, 对音乐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的理解是解析自律他律的关键。
在论及音乐的自律和他律的问题上, 各家将复杂多元的问题过于简单化, 还搞二元对立, 这样就使得音乐的自律与他律问题一直至今还未得到一个最终的共识。尽管各种理论派别体系都或多或少的持有部分合理的成分, 但由于缺乏对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整体上的把握, 而又由于音乐现象本身是一个主体与客体相互交融, 多层面、多方位的复杂事物, 因此, 那种瞎子摸象式的论证方式是不能最终获得一个一致的共识的。
前苏联音乐哲学家玛雷舍夫曾从音乐符号学的角度对音乐进行考察, 他认为:“音乐符号客体与其艺术意义之间的关系, 本质上不同于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符号客体, 作为物质构成物, 本身不包括, 也不可能包括精神意义, 而在解释的结果中表达精神意义。音乐表象不寓于声音之中, 而是在声音的影响作用之下, 形成与解释者的意识之中。即使音乐符号结构体本身, 如果避开听众的心理活动, 也不可能进入音乐作品的体系。” (2) 人们之所以认为音乐具有情感的呢人, 是因为人对于不同的事物具有某种通感, 也可以说是, 格式塔理论中的所谓的“异质同构”的原因所造成。而如果说音乐具有他律或者是说具有他律性质的话, 那也是因为人的本性或音乐的社会属性的必然, 是音乐审美主体将音乐审美对象人格化的一种本能而造成的。
对于音乐的情感的认识上, 笔者认为音乐的情感是独立存在的。音乐音响自身是不存在情感内容的, 尽管它可以唤起我们的情感, 但这种情感与生活中的情感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 它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情感。我们最初在听到某首乐曲时所产生的那种特定的情感, 是在现实生活中从未体验过的, 是一种全新的感受。试问有谁在生活中体验过与贝多芬《第五 (命运) 交响曲》一样的感受呢?正如贝尔所认为的, 在艺术中所唤起的审美情感是一种特殊的情感, 与生活中的情感是毫不相干的, 在艺术世界里“没有生活情感的位置”。在音乐艺术世界里, 所表现的情感只不过是音乐家艺术化了的一种情感。音乐家在创作一部作品时, 有的作品表现情感多一些, 有的作品表现形式多一些, 这样就使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产生了自律与他律之争。
由于在对音乐的内容和形式的概念与关系上产生了差异, 就使得在音乐的自律和他律问题上也是各抒己见。把音乐的内容看做用来表达音响以外的东西, 就走向了他律论的一极 (以李斯特、舒曼为代表) 而把形式等同于内容就走向了自律论的一极 (以爱德华·汉斯立克为代表) 。不管侧重那个方面就好比跷跷板失去了平衡一样, 我们不妨找到它的平衡点。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有两面的, 音乐也不例外, 它既有自律的一面, 也有他律的一面。从总体上来说, 两者是有机的结合支配着音乐的创造。只不过, 有时候作曲家在创作时, 有的注重内容的表现多一些或形式表现一些。
在音乐的自律和他律的问题上, 笔者认为, 音乐既是自律的, 又是他律的, 从总体上来说, 是二者的有机结合, 同时也是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支配着音乐的创造和音乐的发展。
摘要:在对什么是音乐的内容?什么是音乐的形式?以及二者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这些问题一直是音乐美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笔者认为, 这是一个“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问题, 在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二者既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又是相互矛盾的。谈到音乐的自律和他律问题上, 笔者认为音乐既是自律的, 又是他律的。
关键词:音乐的内容,音乐的形式,自律,他律
注释
11.王次昭著:《音乐美学新论》第255页, 人民音乐出版社。
关键词:自律 他律 情感 生命关怀
音乐性质上究竟属于自律还是他律,这个音乐美学的基本问题,理论界曾经展开过旷日持久的争论。准确地说,在19世纪后期达到了顶峰。以德国音乐家舒巴特(Schubart,1739-1791)为代表的情感美学认为,音乐的意义并不在于自身,而在于它所产生的情感效果,即音乐的内容而非形式才是决定其属性的根本因素。然而,以奥地利学者汉斯立克(Eduard Hanslick,1825-1904)为代表的自律论美学认为,在音乐中并不存在形式与内容的区分,应以音乐本身的美而非外在效果作为衡量其价值的主要依据。换而言之,音乐有它的自律性,它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1]一百多年过去了,这场以不了了之收场的争论虽然已成如烟往事,但其讨论的话题依然牵动着我们的心弦。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的音乐审美
众所周知,音乐的诞生是一件古远的事情。自有人类以来,节奏、和声、旋律等这些音乐的基本要素就露出了自己的萌芽。与此同时,人们关于音乐属性的探讨自然也相伴而生。这也意味着,在某种意义上,音乐与关于音乐的思考构成了人的文化属性的重要内容。对此,无论是中国古典乐论还是西方音乐美学,都有过明确而具体的表达。
1.东方文化下古典音乐的审美
音乐在中国人的文化世界里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纵览中国古代思想史,可以发现,中国人对音乐文化的重视可谓是一以贯之的。早在《左传》里已有“乐以安德”的记载,孔子的名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也广为人知,而庄子关于“至乐无乐,至誉无誉”的判断更是体现出朴素的辩证色彩。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音乐之所以受到重视的原因主要在于它所体现出来的社会功能。且不说孔、庄、墨等古典思想家的言论,仅仅是《礼记·乐记》中就有许多关于音乐的审时度势功能的强调。比如,“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突出的是音乐的外在属性与社会功能;“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着眼的也是音乐对于政治的预示功效。
中国文化里作为艺术的“乐”,一直是与作为社会制度建设之核心的“礼”相互追随、相依为命的。《礼记》中同样有这样的记载:“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祭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也就是说,所谓“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可见,在中国人的视野里,音乐的意义主要在于为族群社会的世俗统治提供方便。因此,强调音乐的服务功能与世俗功效,这一点构成了古典乐论的基本观念。
不过,在这个主流倾向之外,有一个另类的声音值得注意,这就是魏晋时代音乐家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在这篇同名美学论文中,嵇康批判与否定了以阮籍《乐论》为代表的汉以来的官方音乐思想,提出“声之与心,殊涂异轨,不相经纬”的声心二元说。他认为,音声只有“自然之和”,即音的单复、快慢、高低、美丑的变化与协调,人听音乐之所以发生不同的情感变化,不在于音乐作品内容本身,而在于人们主观上预先有了一定的情感。因此,嵇康坚持一种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理想,着力于对音乐自身的自律性的强调。正如他所指出的:“夫天地合德,万物贵生。寒暑代往,五行以成。故章为五色,发为五音。音声之作,其犹臭味在于天地之间。其善与不善,虽遭遇浊乱,其体自若,而不变也。”[2]如果人为地将音乐拘限于政治、经济、伦理等外在维度中,实际上会造成对其独立不迁特性的侵犯。在此基础上,嵇康进一步指出,对于儒家所谓的“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说法,应持一种谨慎的批判态度:“乐之为体,以心为主。故无声之乐,民之父母也。至八音会谐,人之所悦,亦总谓之乐。然风俗移易,不在此也。夫音声和此,人情所不能已者也。是以古人知情之不可放,故抑其所遁;知欲之不可绝,故因其所自。”[2]这就是说,不能盲目地夸大音乐的世俗功效而忽略其内在意义。
总之,儒家美学对音乐外在功能的强调与嵇康对“声无哀乐论”的张扬,共同构成了中国古典乐论中的两股合力,二者既相伴而生又相互抗衡,深刻影响着我们对音乐的基本理解,在艺术理想上形成了以实用理性为基础的中国音乐精神。
2.西方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审美
在西方音乐史上,其实有着近似的表现,即同样在他律论与自律论之间徘徊。一般认为,以近代管弦乐为代表的西方音乐文化有两大组成部分:以有声语言为媒介的声乐和作为舞蹈伴奏的器乐。在漫长的时代里,两者或各领风骚,或浑融为一,共同构成了音乐的基本内容。然而,实际上,如今被视为艺术界“无冕之王”的音乐却始终不是一种自足的存在。作为一种最能感发人心意的艺术,它曾长期被宗教与政治据为己有。颁布于1947年的罗马教皇通谕《耶稣基督日》中明确宣告:在教会活动中,“应当首先考虑到基督教社会生活的要求,而不是艺术家的审美力。为了歌颂天主教,艺术应当把自己的声音与歌颂逝去的几个世纪的美好赞歌融合在一起”。[3]由此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在传统宗教艺术的氛围里,艺术家总是不得不失去自己的个性,以便使自己完全变成神的自我表现的工具。”[4]而世俗政治对音乐的利用,更是有目共睹。没有哪一次登基大典能少得了音乐的助兴,没有哪一级政治领袖不曾以音乐作为自己攫取权力的工具。由此,得出如下结论并不显得突兀:西方音乐自觉不自觉地长期处于他律论的笼罩之下。
直到19世纪中期,作为一种富有力度的挑战,以汉斯立克为代表的音乐理论家才正式提出了自律论美学,认为“音乐美是一种独特的只为音乐所特有的美。这是一种不依附、不需要外来内容的美,它存在于乐音以及乐音的艺术组合中。优美悦耳的音响之间的巧妙关系,它们之间的协调和对抗、追逐和遇合、飞跃和消逝,——这些东西以自由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直观的心灵面前,并且使我们感到美的愉快。”[1]这一说法的理论目标是切除音乐与一切外在因素的联系,只注目于音乐本身,将节奏、和声与旋律看成是音乐的全部,标举一种孤高而自负的音乐美学。今天看来,自律论在推动音乐的形态研究、确立音乐的本体地位方面功不可没,但由于其视野之局限性,却不由自主地陷入一种画地为牢的陷阱中,终究有空谷足音之嫌。endprint
总之,这就是音乐在中西文化背景下几乎相似的遭遇:西方音乐长期在神权政治与宗教权威的夹缝中生存,中国音乐则在族权政治与实用理性的交织下挣扎。虽然它们在不同时间里都曾倾听过“音乐自主性”的呼声,但始终不足以摆脱强大的意识形态话语而自立,这是必然的。
二、不同音乐观差异下的音乐审美
自律论与他律论在音乐美学史上的双重变奏,就显得既必要又尴尬。它所导致的直接结果是,我们对音乐属性的理解始终无法深入下去。而在笔者看来,要解决这一尴尬,必须将问题还原到更大的美学视野,重新审理音乐的价值之争,重新探讨美学史上的一个公案,即究竟是“为人生而艺术”还是“为艺术而艺术”的问题。
1.为人生而艺术观
“为人生而艺术”始终是一个摄人心魂的口号。在讲述自己的创作使命时,不少艺术家都有过类似的表达。比如,在谈到音乐的意义问题时,演奏家梅纽因这样说:“音乐好似明灯,驱赶着心中的黑暗,照亮了心房”,“音乐之所以生存并呼吸,就是为了昭示我们:我们是谁?我们面对什么?在巴赫、莫扎特、舒伯特等人的音乐中,存在着一条介于我们自己与无限之间的通道”。[5]这在某种程度上正预示着,为了人生而写与演、为了人生而听与读,是艺术家不言而喻的选择。而事实上,在艺术欣赏的实践中,也无时无刻不印证着这个结论。因此可见,作为口号的“为人生而艺术”具有毋庸置疑的理论上的合法性——通过对“人生”这个大题目的强调,它似乎已将艺术的目标楔进了生活的裂缝,为我们领会艺术的价值提供了一个堪称完美的角度。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理论上的合法性并不意味着实践上的合理性。艺术史的实践恰恰告诉我们,“为人生而艺术”是一个似是而非的命题,存在着巨大的逻辑漏洞。这是因为,正如有学者曾指出的,这里所谓的“人生”,实在是一个过于宏大的题目;强调“为人生而艺术”,在客观上容易使艺术逸出应有的边界,堕入渺茫的外在陷阱中,从而使艺术的服务对象转换成无所不在的“社会”。可是,当个体的人在“社会”面前依然空洞无依时,艺术服务的对象只能继续往下挪移,最终不得不成为“阶级”、“集体”乃至“党派”的工具[6]。这个令人悲哀的现象导致的结果是:纵然“为人生而艺术”的口号漂亮而大气,却在客观上剥削着艺术的超验色彩,威胁了艺术的审美之维,因此并非一个有多大价值的诗学命题。
2.为艺术而艺术观
如果说“为人生而艺术”的口号有破产的危险,那么,“为艺术而艺术”又有怎样的命运呢?不妨先简单看一下后者的发生史。一般而言,文论史上的“为艺术而艺术”(Artfor Arts sake)一语出自19世纪中期的法国小说家戈蒂叶,与汉斯立克的音乐美学思想构成有效的呼应。此外,法国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瓦莱里,英国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佩特、史文朋等,都为这一理论贡献过自己的力量。在《谎言的衰朽》这篇对话中,唯美主义的旗手王尔德以自己特有的尖锐指出,“艺术除了表现它自身之外不表现任何东西。它和思想一样有独立的生命,而且纯粹按自己的路线发展”。同时,艺术必须远离现实走向抽象,而“艺术越抽象、越理想化,就越向我们揭示出时代的特征”。“最高的艺术抛弃人类精神的重担,从一种新媒介或新物质而不是从任何艺术热情,或任何高尚的激情,或人类意识的任何伟大觉醒中得到更多的东西”[7]。
这一理论所昭示的艺术至上、消解彼岸、为感性正名的艺术理念,暗示了时代的转型趋势,表现出与启蒙现代性相对抗的精神品格。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它的价值所在。但必须承认的是,“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有着先天的理论缺陷。它人为地切断了艺术与道德、艺术与生活的联系,虽然呈现出一种片面的深刻,却无法拥有持久的生命力。事实上,自这一理论诞生以来,它一直为人所垢病的正在于此。众所周知,在艺术之根中,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伦理品格,它能唤醒人的道德意识,帮助人树立起一种健康的伦理观念。同样,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创造,艺术与生活的联系也是必然而必要的。脱离了具体生活的艺术,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必须重新申明艺术的道德维度,必须重新强调艺术的生活维度,重新延续好被“为艺术而艺术”所切断的艺术与道德、生活的联系。
总之,作为两种各有偏颇的理论,“为人生而艺术”事实上一直在替“文艺工具论”鸣锣开道,其结果不仅为艺术中的粗制滥造提供了庇护,也让艺术家沦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工具。相形之下,“为艺术而艺术”主张的提出多基于艺术家的自我保护需要,是他们为摆脱政治恐怖主义和经济市侩主义而构筑的一道文化屏障,但由于其先天之不足,也不得不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来一个华丽转身,在自律论与他律论的背后另辟蹊径,由艺术存在的根源出发,张扬一种新的价值理念,为音乐的属性问题寻找别样的思想生长点。
3.为生命而艺术观
“艺术在根本上仍然在于使生命变得完美,在于制造完美性和充实感。是对生命的肯定和祝福,使生命神性化。”尼采在《权力意志》中的这番断言为我们思考艺术价值问题指示了一个新的方向,这就是关注艺术与生命的关系。这同时意味着,在我们将自律与他律之争置换成“为人生而艺术”与“为艺术而艺术”之争后,在我们从艺术实践角度分别发现了这些理论的逻辑缺陷后,一个值得珍视的判断逐渐浮出了水面——“为生命而艺术”。
实际上,早有不少学者表达过类似的见解。比如,俄国思想家别尔嘉耶夫就曾鲜明地指出:在艺术世界里,“舞蹈的、诗歌的、交响乐的、绘画的美走进永恒的生命”[8]。可谓是一语中的。但如果考虑到他所谓的“永恒”指向的是十字架上的信仰,那么我们对他所张扬的“生命”却又不免保持一份求真的警惕。也就是说,在一个凡俗的时代里,我们对艺术的判断应该建立在最基础的土壤上,即发现它与人的生命的血肉联系。由此出发,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音乐不仅仅是声音,而是一种以生命为本位,以情感为旨归,以祝福人生为方向的艺术。
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当画家通过注视客体对象把握宇宙的有形存在时,音乐家通过复现无形的旋律而努力进入存在的神秘之维。因此,如果我们承认,在眼前这个受物质规律支配的经验世界之外还有另一个形态不同却真实存在的超验世界的话,那么,音乐显然是人类通达超验世界时一种值得珍视的途径。这其实意味着,真正的音乐并不仅仅是声音,而是以音乐家的生命热情为源泉的艺术创造;它所打动的也不只是听众的耳朵,而是一扇扇慨然敞开的人的心灵。在这种以生命为本位的艺术面前,狭隘的心胸、自大的民族主义都无法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处。正如罗曼·罗兰所强调指出的,格鲁克和莫扎特之所以对人们来说如此亲切,就是因为他们属于我们所有人。其他民族从中看到了自己,所以他们热爱它,与它成为亲密的友伴。[11]这当然具有一种世界主义的气概,但它对地域、种族、性别等一切人类界限的超越是以内在的方式进行的,缓慢、平稳、不着痕迹,却也因此而富于更充足的力度。endprint
音乐以人的情感为旨归。众所周知,比任何别的艺术样式更能影响人们的心情这一事实,一直是音乐得天独厚的一大优势。在细致比较过相关的艺术样式后,汉斯立克得出如下的结论:“少量的和弦即能把我们投入一种情调,而一首诗必须用较长的解说,一幅画必须经过不断的沉思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在绘画、诗歌、雕刻或建筑不再能引起我们的注意,不再使我们感到兴趣的某些心情状态下,音乐还能影响我们,它的力量恰好在这时比平常还更强烈。”[9]这的确是把握住了音乐的特质。可以说,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才能理解《礼记·乐记》中的“唯乐不能为伪”的意义,才能体会尼采将酒神精神作为悲剧诞生之动力的原因所在。失去了对个体存在的生命关怀,消解了对人的情感的摹仿、再现与创造,音乐不仅将显得无所适从,而且有成为苍白乏力的噪音的危险。因此,如果说真正的艺术家指的是走出凡庸生活、走向创造境地的精神主体的话,那么真正的听众则指的是在音乐里发现了心灵之无限丰富的个体存在。在艺术家与听众之间,在有形与无形之间,在短暂与永恒之间,音乐,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人的情感是这座桥梁下一个不变的基础。
音乐以祝福人生为方向。“艺术作品不论创作在何时,它总应赋予人一种幸福感,应以情感形式给人揭示出生活的丰富性,让人经常回到现实世界,使人有能力更加深刻地认识并感受到这个世界。”[3]艺术史家的这番话恰如其分地说明,音乐的目标不仅是希望成为贫弱无依者的慰藉,而且是希望成为一种积极的存在力量;音乐的功能不仅是帮助人排忧释苦或消遣解闷,而更多地体现于对创造性生活的推波助澜之中。的确,几千年的音乐史无不在昭示着这一事实:引导个体的人进入饱满的生命状态,是无限丰富的艺术实践的存在使命。换而言之,当音乐以光彩照人的方式超越了它与政治、宗教、哲学乃至绘画的联系之后,当音乐走出他律论与自律论的观念牢笼之后,在我们身上唤起、强化、保持一种永不枯竭的生命感,便成为它的第一选择。这同时意味着,正因为有了音乐的祝福,人们才发现了生命与审美的同一性,才沟通了有限的肉体存在与无限的精神空间,才在一个贫乏的时代里找到了生活下去的理由。
综上所述,正如德国莫里茨·盖格尔所说:“每一个新的、伟大的艺术作品都揭示了人类存在的新的深度,并且因此而重新创造人类存在。”[10]音乐,正以自己的方式实践着这一结论。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我们对围绕音乐而展开的自律论与他律论之争的回答。总之,如果说能够不断激励创造与发现的冲动是艺术文化对人类文明的最大贡献的话,那么,只有“为生命而艺术”才准确地把握住了艺术的价值与使命,才为我们深入思考音乐的属性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角度,值得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特别的珍视与对待。
————————
参考文献
[1] [奥]爱德华·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杨业治,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2] 嵇康.声无哀乐论.于民主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 [俄]雅科伏列夫.艺术与世界宗教.任光宣,李冬晗,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4] [美]弗雷德里克·斯特伦.人与神.金泽,何其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5] [美]耶胡迪·梅纽因.人类的音乐.冷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6] 王洪琛.现代视野中的唯美主义.外国文学研究.2004(4).
[7] [英]王尔德.谎言的衰朽.萧易,译.赵武平主编.王尔德全集:第4卷.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
[8] [俄]别尔嘉耶夫.人的奴役与自由.徐黎明,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9] [法]罗曼·罗兰.罗曼·罗兰音乐散文集.冷杉,代红,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9.
[10][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作者:于丽(1979-),女,陕西岐山县人,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
清朝时期的于成龙就是一个极其自律的人。他在生活上极其简朴,以身作则恪守清廉,更对收受贿赂深恶痛绝,江南百姓便给他起了一个外号――“鱼青菜”。他为官时,下属曾送他中秋节大礼,被他严厉拒绝,他为了警戒自己,在大堂上悬联一副。他为官几十年,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时刻保持自律,勤俭,自持,深受百姓喜爱,也被世人铭记。
不仅是优秀的官员和百姓如此,就连世界级巨星也是这样。
世界足坛的超级巨星c罗,便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有一次c罗的队友们准备去吃汉堡,这对他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队友们邀请c罗也一起来,c罗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大家还是想邀请c罗,但他却坚定地说“作为一名职业球员怎么可以吃汉堡呢?那会对我们的职业生涯造成伤害。”35岁的他依然拥有着绝佳的身体条件,仍在顶级球队踢球,频频进球超越自我,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多傲人的成绩,是与c罗无人能及的自律离不开的。
如何理解“自律与他律”和“一岗双责”心得体会 根据公司安排,11 月 19 日上午在调度三楼会议室召开了“廉洁从业预警防控座谈会”。会上大家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廉洁从业,既是对中层干部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每个中层干部做人成败的关键。下面 我谈点粗浅体会 : 一,如何理解“自律与他律”和“一岗双责” “ 自律 ” 就是凭自己的品德情操、自身素质、坚强意志进行自我约束,是基础,是内因。“ 他律 ” 就是通过法律、制度,纪律等外因条件发生作用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是手段,是外力。自律与他律同等重要,二者必须有机结合,相互推动,丢掉哪一个方面,都会使防腐反腐工作走上歪路。“ 一岗双责 ”,指的是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在现有的分工和工作岗位上要同时履行好两个职责:一是做好日常工作和业务工作,履行日常管理的职责;二是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履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职责。工作职责和掌握的权力管到哪里,党风廉政建设的职责就要管到哪里,一旦出了问题,责任就要承担到哪里。二,如何做到“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和“一岗双责” 如何做到自律与他律的统一,如何履行 “ 一岗双责 ”,做到两手都要硬,两方面工作都能做到位?真正筑牢廉政“防火墙”,我认为应注重以下三方面: 1、防腐要内化于心。腐败分子走上违纪违法道路,看似偶然,实质上是长期放松思想改造、放纵贪婪意识的必然结果。
检察职业道德建设不仅依赖于主体自觉自愿的践行,也依赖于外在条件的约束,通过制度、法律、舆论等手段,建立健全对检察干警职业活动的外部监督和约束机制,尽可能避免或及时发现并纠正检察干警失范的现象,保证检察职业道德的落实,即“他律”。具体而言,就是要从以下三个环节入手:
1、重构《检察职业道德规范》
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检察机关的最高组织机构,为了切实履行人民赋予的职责,有效推动检察工作的全面开展,于2003年初制定了《检察官职业道德规范》,《检察官职业道德规范》的颁布实施,对于检察机关规范和完善检察官职业道德标准,提高检察官职业道德素质,维护检察官和人民检察院的良好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现有检察官职业道德规范不但内容体系不完整,而且,就每种具体规范而言还有不严谨、不科学的方面。一是有些各国检察官共同遵循的基本准则没有相应规定。如国际上通用的“保证公共利益,适当考虑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的立场以及保守职业秘密问题都未在我国检察官职业道德体系中显示。二是每个道德规范都缺乏细化。按照常规,道德规范应当便于执行,但是,现行的道德规范非常抽象和概括,使人不易理解把握,也不利于执行。同时,每个道德规范中都缺乏广度和深度。例如,国外司法行为准则中大都规定了行为人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同时对行为人亲属及助手等应该做和不应当做的行为也有相应规定,而我国对此却没有相应的规定。因此,重构科学合理的《检察职业道德规范》势在必行,这也是加强检察职业道德“他律”的前提。
2、建立和完善检察职业道德考核和惩戒机制
加强检察职业道德“他律”建设,还要建立和完善检察职业道德考核和惩戒机制。将检察官职业道德评价纳入考核制度,采用个人自评、同事互评、组织测评相结合的办法,考核结果列入个人档案,与奖励挂钩,并作为职务聘任、晋级晋职的重要依据。检察机关人员对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效果如何,要列入述职报告和群众民主测评的重要内容。建立检察官职业道德先进表彰制度。严格实行职业道德表现一票否决制,对职业道德考核不合格的检察官,要及时谈心,深挖原因,限期整改对严重违犯职业道德规范的检察官要严肃查处,该调离的调离,该移送有关机关处理的,决不姑息养奸。建立检察官职业道德惩罚制度。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是社会正义最后一层防线中的最后一道防线,检察官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决定了检察官必须具备更高的职业道德素质。但由于长期以来对检察官采用行政化管理模式,检察官处罚方式与公务员雷同,没有把道德上的失职行为纳入应受惩罚的范围,缺乏针对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惩罚手段。在实际工作中,只要检察官行为没有最终影响案件处理结果,一般不会受到严厉惩罚。但实际上,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反映了一个人对法律的态度,而这种态度是检察官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对是否正确行使检察权起到决定性作用。可考虑制定专门惩戒检察官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方式,设立资格处分,对违反职业道德但尚未产生严重后果,没有触犯其他法律的检察官给予停职、撤销检察官职务、终身禁止从事检察官职业的处罚,及时铲除检察官队伍中的潜在的腐败。
3、形成有效的检察官职业道德监督制度
我认为, 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 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活泼性, 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学习成绩的好与差、知识能力掌握的多少直接受课堂教学的影响。学生认识了这种关系, 就会产生极强的驱动力, 激发一种自动的、积极好学的学习欲望, 就会由“他律”逐渐转变为“自律”,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硬板的教条式的制度来教育学生, 扼杀学生的天性。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 才是真正的教育。”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告诉我们不论做什么, 兴趣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在英语学习中, 兴趣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如果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 就会导致教师讲课, 无人听讲;上课提问, 无人回答;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还会使原本复杂的英语知识更难学, 学生不知所措, 而厌学、不学。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必须以“传为辅、学为主”为主导思想, 绝不能盲目生硬地将知识灌输于学生, 应将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 创设讲者有神、听者有趣的环境。同时更应做到将只有老师讲变为学生自己讲, 即将“一言堂”变为“多方堂”。这样既听取了学生的见解, 又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更重要的是老师既传授了自己必须传授的知识, 又了解了学生的思想倾向。这样就会使学生感到听课是一种享受, 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意愿, 如此一来,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然被调动起来了, 课堂气氛不由自主地活跃了。我在课堂教学中深深感到教育工作不能是简单的传授, 要因势利导, 同时还要结合课堂的实际需要和传授知识两方面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 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学生改变厌学恶学的缺点, 课堂教学的气氛才能得以活跃。例如, 学习打电话的用语时, 可以创设一个情境:假如A、B两人是熟人, 引导学生思考, 他们在电话里应当怎样打招呼。熟练掌握后, 再假设A打电话给B, 是C接的电话, A和C应当怎样说?如果B在, C应怎样说;如果B不在, C又应怎样说?经过引导, 让学生在熟知的环境中既紧张又愉快地参与进来进行语言训练, 充分满足学生的“自我表现欲”, 多说多练, 由浅入深, 使学生乐于说, 乐于学, 更能真正学会学懂, 否则就不能学以致用了。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 教师作为英语教学的组织者和主导者, 应该主动开拓进取。采取活泼、上进、扎实有效的教学方法, 把学生带进一个生动活泼的英语世界中来, 使他们快乐地学习英语, 并运用英语快乐而灵活地进行交际。
二、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应该建立在适应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的基础上, 确立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课堂教学要保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将老师传授的知识掌握好、运用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 营造一种平等和谐融洽的教与学的气氛, 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自己不仅是在学习知识, 而且是在建立自己纯洁的友谊, 更应让学生明白自己是班上不可缺少的一分子。培养学生的英语兴趣, 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 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赏识学生, 要以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 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这样使学生产生不怕错误, 敢于求异的良好的学习心理, 孩子创造的火花才能迸发出来。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人与人之间友谊的深浅、感情的好坏对交流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课堂教学实际上就是教师与学生近距离的面对面的交流。良好平等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 不仅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友谊, 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建立健全完善的课堂教学机制, 培养学生主动好学的优良品德
著名的英语教学法专家Mwest说:“外语是学会的, 而不是教会的。”作为一名英语教师, 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 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会学”。例如:在平时, 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多用英语与朋友、同学、家长、老师进行会话。无论课堂上下, 都尽量形成一种说英语的氛围,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如何说英语。这样既克服了畏难心理, 又使学生敢说, 敢练。然后再逐步实现由部分使用英语到使用英语过渡。这样逐步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一项整体的教育工程。只有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才能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因此, 每一位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建立一套健全完善的教学机制, 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气氛, 让每一位学生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有发挥自己个性、表达自己见解、提高自己的机会。但在实施过程中, 绝不能忽略教师的教育, 在教学中, 我认为“爱”是情感诱导的根基,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手段, 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 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融的良好环境, 并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就会由爱老师到爱上英语学科, 使学生从喜欢学、愿意学到自觉学, 由“苦学”变成了“乐学”。在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 就能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网络道德;自律;他律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传播新信息、获取新知识的沟通渠道,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互联网带来便捷、时效的同时,也衍生出一系列有关网络道德方面的问题,成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中必须要面对、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精神
1.大学生网络行为上的道德自律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网络社会中,介于其独有的虚拟性特点,要求大学生在行使网络权力时,理性的面对在网络行为中衍生的道德行为,相对于传统的社会道德主要以外部力量制约、依靠道德他律而言,则需要更强大的自我约束力及道德自律。在网络行为的过程中,大学生能够自我要求、正确的把握、及时检验和校正自己网络行为的同时,体现了其网络道德自律的形成。绝大部分的网络社区仅仅靠执行行政命令是很难建立、维持下午的,它需要建立在互联网使用者自觉的遵守一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
在督促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同时,培养他们充分意识到一种潜在的网络道德规范、网络道德行为是出自于自身的需要、处事的根本,认识他人利益、公共利益与自身利益的一致性,培养遵守网络公共秩序、保障网络道德规范的品质,做到自我规范,自我约束。摒除网络上的互相欺骗、肆意破坏、甚至抵御网络犯罪的各种诱惑,无论是否有人看见或听见,都将网络社会道德作为一种责任来自觉自愿坚守。
2.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是其网络行为的必然要求
在传统的校园生活中,大学生一切的言谈举止都有明确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意识的限制。而在个体自主性、虚拟性极强的网络社会中,在缺少他人干预、管理和控制的网络环境下,必须通过大学生自律这种新型的道德行为模式,才能共同构建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对于其网络行为来说,是不具有强制性的,只有依靠大学生自身的内在道德标准和外在行为自我约束,将规范化的网络道德行为作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模式。一部分大学生在心理上、思想上还不够成熟,他们对于自身网络行为是具有一定的是非观,在其认知上是充满理性的,但行为上却又缺少相对等的自控能力,会出现例如沉溺于网络以致影响学业、影响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的正常交流等情况,由此,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是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必然要求。
3.大学生网络自律是其在校自我管理的充分体现
互联网在满足大学生学习生活需求的同时,若缺少正确的引导,容易导致学生产生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想。一部分人认为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可以罔顾所有规章制度、道德观念而为所欲为,有些人在网络上以虚拟ID身份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观点、不讲网络道德辱骂他人、利用网络知识和技术攻击他人网站成为“黑客”、甚至出现利用网络违法犯罪,一些大学生因现实生活中的交流困难而依赖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寻找心理安慰。面对校园网络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在加大学校常规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要引导大学生明确在自身网络信息化社会中必须要履行的道德权力、义务;克服上网陋习,把握健康网络社会的发展趋势;指导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服务,强化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维护校园网络秩序。
二、构建大学生网络道德他律的监督机制
1.完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机制
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距离相对狭窄、封闭,家庭、亲人、朋友、社会以一种简单的相处方式维系之间的联系。大学校园是一种人与人之间距离较近的熟人社会的缩影,在现实校园文化、环境中,由于现实社会的道德标准较为明确,大学生彼此的道德意识也都非常强烈,培养、教育他们将现实校园中存在的道德意识运用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工作者在不断提高自身思想、素质的同时,学会利用网络特性、掌握网络文化,以正确的网络思想教育、引导学生。老师利用课堂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以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影响学生;通过网络聊天、讨论、邮件等方式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他们所关注的话题,对于互联网上的一些不良信息,学会讲求方式方法并有针对性的展开沟通与引导。
2.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内容
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缩影,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相关要求,在当今社会中,我国公民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些现实社会中的具体规范也同样适用于网络世界。然而,在网络社会中产生的一些网络行为已经无法用现有的社会道德去规范、衡量,而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形成时,必然造成网络道德的缺失。因此,随着网络时代及其技术的发展,作为网络世界的使用者之一,要尽可能的规范、丰富大学生网络道德内容,逐步形成统一的道德规范。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好的经验,在校园网络的使用上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管理条例。
3.提高网络技术的监管力度
在进行网络道德自我约束的同时,要不断加强从技术层面上进行网络监控,及时纠正网络道德失范,限制并制止任何网络违法犯罪的可能性。通过设置防火墙阻截一些不良信息的发布与侵入,过滤不安全因素,保障网络信息的正确性、安全性;还可以设置上网用户的网络访问权限,屏蔽一些未经授权的上网人员和不具备信任度的网站;设置进入口令和对数据加密当方式,对一些重要文件加以保护,防止一些重要信息被篡改、复制、污染,增强网络社会在技术使用上的安全性。目前逐步普及的网络实名制对于防止利用网络虚拟身份欺诈、约束网络行为起到了重要作用。学校要加大校园网络技术监管力度,将不良上网行为消灭在萌芽之中,净化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程敬华,龚春明.校园网络道德建设的实施路径[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11,11.
[2]冯亮.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8,11.
[3]孙跃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对策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1.
[4]刘娜.论道德自律对网络文化发展的影响[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5.
[5]谭晓玲.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理性回归:从他律到自律[J].中国科教新导刊,2010,16.
作者简介:余佩媛(1983—),女,陕西西安人,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助教,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有这样一则寓言:风筝和线手牵手在天空中飞翔,风筝不耐烦的对线说:“老兄,请放开我,不要限制我的自由。”线劝说道:“老弟,我的责任就要限制你。否则,你就会失去飞翔的自由。”风筝不听劝告,拼命挣脱了线的束缚,然而就在它将线挣断后不久,便一头栽进了无底的深渊。自律是中华人民的传统美德,许多伟人以自律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与敬仰。宋濂不受锦衣美食的诱惑刻苦读书,朱自清宁死不接受美国救济粮,鲁迅在桌子上刻上“早”字提醒自己做事要及早,周总理毕生严于律己,勤俭廉洁,连自己的骨灰都撒到中华大地。自律使他们成绩斐然,自律塑造了他们的人格魅力,让他们赢得了人民衷心的爱戴和钦佩。由此可见,明辨是非,做有自律性的优秀中学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和要求。只有每个人都自律,学校生活才能和谐,社会秩序才能正常维护。自律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全体学生、全体公民的事。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严格要求自己,收获自律的硕果吧。
对方辩友为什么班级的成绩存在一定的差异,你们有一样的老师,一样的课程,成绩存在差异,如果不是自律的原因,难道对方辩友是在说老师教学不公平了?现在不少高校都提出要增强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动性,不断的提高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这不是有利的说明了自律的重要性吗?一个人首先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然后才是融入社会的。所以,人应该具有自主性。其实,人的素质并不是要到紧急关头才表现出来,而是无时不在的。那我想请问对方辩友,当你一个人遇到危险,并且又不能求助的时候,你是选择:什么都不做的去等待他人,还是选择自救?乔叟曾说过一句话:“一个将法律施用于他人的人,他自己当然应该服从这一法律。”这说明什么?我们不言而喻。国家为什么提出以德治国,其原因很明了嘛。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最重要的是把握住自己,总依赖于他人是不切实际的。他人的监督必定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可能随时随地跟着你。所以,一个人的品质、道德修养究竟如何,关键还是他的自律能力。朋友,你希望整天生活在他人的监督之下吗?那样的人生是真正的人生吗?如果是这样,我们如何独立生存?再讲一个我们身边的例子吧。现在,我们都面临着考试,成功与否不取决于考试制度的压力,家长的压力,老师的压力,而是取决于你的自身压力,对学习的正确态度,和自我的约束能力。学会自我管理,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主动的去探索,你怎能不成功呢?假如每天连作业都不完成,而依赖于教师与家长的监督,学习中没有严格的律己精神,那失败将属于你。自律就是遵循法度,自加约束。唐 张九龄 《贬韩朝宗洪州刺史制》:“不能自律,何以正人?” 毕达哥拉斯说:不能约束自己的人不能称他为自由的人。我们的自律并不是让一大堆规章制度来层层地束缚自己,而是用自律的行动创造一种井然的秩序来为我们的学习生活争取更大的自由。在很多情况下,他律不可能处处约束人的行为。而我们更需要自律。在大街上捡到钱包,是应该放入自己的兜里还是交给警察?在商店被多找了零钱,是假装不知道还是还回去?这些现象反映出:他律和自律哪个更重要。试想,法律规定着人们行为的限度。他制约着你,监督着你,使你不做出犯罪的行为。但如果人缺乏自律能力,他律只能是一纸空文。衡量人品质是在无人知道的情况下,他将做出什么选择,这是自律的表现,这比别人评价我们更有效。因此,我们一定要坚持自律,使我们自身素质不断提高。
他:首先,我认为对方辩友对我方观点的解释并不完整。何为他律?他律就是他人对自我的培养、教育;
外部规章制度,对个体的约束、规范,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广而言之,人一生中一切外力的作用都可称之为他律。学风建设关键在于他律还是自律,我方认为学风建设关键在于他律。他律是指他人的约束与监督,更多的是现实世界种种规则,大自然存在的种种法则,以及人类社会的社会规范,只有以此为基石,自律为辅导,才能更加顺应世界,增加自身对世界的索要。仅仅靠良知自省是否就能够培养和造就出人们所希望的良好学风?是否就会出现“半部论语治天下”的道德奇迹?如果说古人还有这样的观念的话,那么今天我们是不会再抱有这种天真简单的想法了。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复杂环境下,在仅靠自律难以遏止滋生蔓延的种种不道德、坏学风的消极现象面前,就更不会把培养和造就理想道德人格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依靠个人良知和道德自省之上了。新加坡人的素质高吧,那并不能说是人的素质原本就高,而是来源于制度的约束,例如新家坡人都不乱扔垃圾,是因为有高额罚款的制度.首先,他律是客观现实的需要,人们总是通过他律达到自律。人说日三省吾身,认为这是自律。我要问:省什么?我想省的是我的为人处世,我的师德是否符合规范或普世的要求。这规范和要求,就是他律。他律有约定俗成,也有决策者制定。但一定是在自律无法解决师德的情况产生他律。这样看来,自律显示不能解决师德问题。人是复杂的情感动物,逐利性和惰性是人的天性,在重大的利益面前,难免不受诱惑,不讲师德,这正需要完善法制,加强他律。自律相对于他律,具有趋利性、盲目性、易变性;然而他律相对于自律,则更具有客观性,整体性和稳定性。目前的他律建设,各地千方百计采取多种多样的措施,概括起来不外两大类:一是偏重他律性的,另一是偏重自律性的。属于他律性的举措,诸如制定各种规范学生的条例、规章、准则;;改善物质生活条件;开展评比、检查、监督、评估活动;,对扶正抑邪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也有助于向自律转化,是必要的。次,他律是自律的保障和制约,实他律,相对于自律,更加有利于成长,更加有利于思想道德的成熟,更加有利于自律能力的培养。而自律则指的是一个人对社会、道德的规范,对各种法规自学的认识,是没有处在监督下的一种自觉的行为,而“他律”指的是道德法律等对个体的约束。社会正是在这种两种方式的结合下有效地实现师德的,一味强调师德自律,或偏重师德自律,只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既不务实,又不现实。践证明,没有他律的制约,自律仅仅是虚置的,无力的,他律的缺失使脆弱的自律机制难以抵御社会不良的冲击。他律,是外在的规律,主要表现在理性对个体欲望的约束、驾驭和把握上。社会这部巨大而精密的机器,并不能仅仅依靠每个人的自律就保证顺畅地运转,还要依靠他律。如果站在社会架构和运转的角度上看,他律甚至比自律更为重要,因为作为他律具体化的道德规范、法律、契约、信用保障、现代制度、社会监督等等,共同构成了社会的外部条件,离开了这些,整个社会将不能正常运转。自律的标准是分散的,不统一的。自律所依据的标准是人的内心准则。在当今社会,社会意识的多元化趋势使得个人的内心准则即价值观多元化。而不能予以控制。自律不能长期稳定的发挥效用。“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人做一件好事很简单,人做一生好事却很难。而他律的约束一般是稳定,长期地对人发挥作用。自律对人的行为的控制力是薄弱的。自律依据的内心准则的权威性必须通过他律他律由他人引导,约束,有一定的标准,不象自律可波动性大,不能确保文明习惯的养成。
他律对中学生的文明习惯的保持有可靠性和长久性 3他律具有权威性 可见,他律相对于自律有很大的优越性。因而我们要贵自律而重他律。而且,自律必须由他律引起。人最初并无自律意识,在成长过程中文明习惯受他律约束,培养,才建立起自己的内心准则,因而自律是他律的内化,他律被轻视,又何言他律的内化。历史的车轮不停的运转,他律是养成文明习惯路上的关卡,把不文明淘汰,引导走向文明!的社会舆论与法律规定在确立,没有他律,就无自律的权威性。权威性消失,又如何使自律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过分高估了自律,人的认知是有限度的,意识形态也是分散和不统一的,在不同意识形态的控制下,自律如何在社会中达到统一,进而附和社会的利益,推动社会发展。人是利益主体,利益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关系,在利益的驱使下,自律所依照的道德法则只能成为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负。因而必须用他律加以规范。自律由他律引起的,是自律的内化,没有他律,自律就没有形成的基础,离开他律的自律只能是无律。他律的对象并非局限的,他律不仅针对有错误行为的主体,而且对于没有发生这种行为的主体也有约束作用,如法律的禁止即是约束法行为的主体。他律的对象并非局限的,他律不仅针对有错误行为的主体,而且对于没有发生这种行为的主体也有约束作用,如法律的禁止即是约束法行为的主体。
社会发展至今各项工作都必须纳于他律的范畴中才能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社会发展,总体看来,他律重于自律。自律是指自己约束自己,自觉遵守道德;他律是指靠外界督促、约束来遵守道德
“法者天下之公器”,“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他律在个人与社会的发展中起到极重要的作用。不可否认,自律也在完善个人与发展社会中占有的地位,但相对于他律,自律有不忽视的局限性,自律的标准是分散的,不统一的,自律是自私的,有包庇性的,自律是不能长期稳定的发挥效用。“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人做一生好事真的很难,难道对方便有敢说自己可以自律的一辈子都做好事?因此,我方认为,文明习惯的养成靠自律是脆弱的,只有靠他律才能使文明习惯坚强。就如一片林子中都长满虫害。你若其发展下去,来年你还能看到一片葱郁的树林吗?这时我们就要发挥他律的作用。运用各种方法来治理病害,只有外在的他律界入,这片树林才能得以健康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存在决定意识。人是复杂的情感动物,逐利性和惰性是人的天性。在重大利益面前人难免不受诱惑、出尔反尔不讲信用。而这,唯有靠加强他律来解决!因此决定了自律较他律具有趋利性、盲目性和易变性;相对的他律则更具客观性、稳定性。社会发展至今各项工作都必须纳于他律的范畴中才能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社会发展,总体看来,他律重于自律。自律是指自己约束自己,自觉遵守道德;他律是指靠外界督促、约束来遵守道德。孔庆东博士说:以往教育强调自律,强调我们的苗子,天生就是高大全,使得协作与融合精神没有了,3个中国人,就变成了一条虫了。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唐 吴叔达
2、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意大利 但丁
3、自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古希腊 柏拉图
4、品行是一个人的内在,名誉是一个人的外貌——英国 莎士比亚
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6、不患人之不能,而患己之不勉——北宋 王安石
7、一个人一旦明白事理,首先就要做到诚实而有节制——法国 德拉克罗瓦
8、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北宋 朱熹
9、征服自己的一切弱点,正是一个人伟大的起始——沈从文
10、如若你想征服全世界,你就得征服自己——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11、任何一种不为集体利益打算的行为,都是自杀的行为,它对社会有害,也对自己有害——原苏联 马卡连柯
12、个人勇敢是没有意义的,重要的是个人从属于全体——德国 黑格尔
13、一个年轻人,心情冷下来时,头脑会变得健全——法国 巴尔扎克
14、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期;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地办事——德国 歌德 孟子:“人无信不立,业信不兴,国无信不宁。”
2、无规矩不成方圆。
3、纸包不住火。
4、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5、溺爱之子不成材,小树不修不成苗。古代最著名的《孟母三迁》典故。
2、古代《孙武练兵》典故。
3、古代《房谋杜断》典故
4、学校、老师对孩子们的教育。
5、儿童的启蒙教育。
6、劝阻司机喝酒。
谢谢主席。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对方辩友大家好。我是正方一辩,我方认为,合规习惯的养成主要靠自律。
我们都知道,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作用在人这个主体上,是一个日积月累、点点滴滴的过程,合规习惯的养成则体现在我们办理的每一笔业务,发放的每一笔贷款,接待的每一位客户中,而这些,都离不开自律和他律。他律是什么,他律是指非自愿的执行法律法规,自律指的是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在现今社会,我们上至国家法律法规,下至我行内控合规制度,没有哪项规章制度是一次制定终身不改的,就刑法而言,自1997年颁布至今已修订八次,我行仅个人开户申请协议就改了一次又一次。规章制度的完善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想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促进业务健康发展,我们需要去不断完善,不断更新我们的规章制度。但是规章制度是在人为的基础上完善的,它永远存在一个滞后性,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行为,我们业务的经办应该依靠什么?我们靠的是我们个人的自我约束力,靠的是我们长期培养的自我意识!
我们都知道,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需要通过自律夯实银行合规管理的内在基础。他律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但如果我们总在一种非自愿的、被要求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是很难进步的,甚至是嘴上认同心里逆反的。空有他律而没有自律的话,所有的纪律和规定都将成为一张白纸。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自律,自己约束自己,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守各项纪律和规则,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让自己的言行合规,并久而久之形成习惯。我们的自律并不是让一大堆规章制度来作茧自缚,而是用自律的行动创造一种井然的秩序来为我们的工作生活争取更大的自由。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合规习惯的养成主要靠自律,谢谢各位!
二辩——北城分理处 王XX:
谢谢主席,尊敬的各位领导,对方辩友言辞凿凿其实只说了两点,一是他律具有强制性普遍性等自律所不具备的优势,二是由于自律参差不齐不能保证都有利于合规习惯的养成。显然对方辩友犯了以偏概全只言他律不言自律的错误,我方承认他律对合规习惯的养成很重要,但这显然不能证明合规习惯的养成他律比自律更重要。我方坚持认为合规习惯的养成靠自律。我们都知道合规习惯的养成靠自律也要靠他律,我们假设我们的自律趋于完美或者他律趋于完善都会造就出我们的合规习惯,但现实情况是,他律是不可能完善的,而因为个体的差异也不可能是每个人的自律都是完美的,那么,我们更容易让哪个趋于完美,哪个就更容易养成合规习惯,在当今环境下,显然,我们每个建行人都是像对方辩友一样受过良好教育有着高素质高学历的当代金融人才,而我行也有充分的条件,晨会、夕会、日常学习等保证我们自律能力的快速完善提高,而相比较规章他律层层审核滞后于环境的发展,提升他律显然那比完善自律困难的多。二是,我们都知道,任何环境因素都需要内化为我们的内因才会对事物起决定性作用,所以我方坚持认为合规习惯的养成靠自律。谢谢大家。
三辩——北城分理处 牛XX:
大家好,我是正方三辩。对方辩友说得不错,无规矩不成方圆,但是对方辩友刚才举的例子,我从正面进行反驳:首先,对于让老员工带我们新员工学业务,除了让新员工更了解合规制度,最重要的是让新员工在合规的基础上更快更好的为我行客户服务;第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三严三实”,是让所有的党员同志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并不是一味的强调我国反腐倡廉的规章是多么的严苛;第三,酒驾,醉驾减少是完全靠他律,那为什么如今仍然有那么多违反交通规则的人呢,难道我们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吗?我想问对方辩友如果自律不够,他律又能有什么作用呢?在现今纷繁复杂的大环境下,处于至关重要的金融行业,我们有数不清的纪律和规则来约束我们,告诉我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是哦我们要想让我们的业务更快更好的发展,不仅要靠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来规范,更重要的是需要每一名员工能够将外在的内控合规制度化为内在的合规意识,变被动为主动,形成一种发自内心的,随时随刻伴随我们的自律意识,才能让我们从被迫变成自愿,将工作成为事业,从上到下,齐心协力,为建行事业奋斗终生。
四辩——北城分理处 张XX:
对方便有的论述看似很有道理,为什么呢?因为他从一个家长管孩子、老师管学生、老员工带新员工的角度来论证合规习惯应该被动的养成。没错!家长管孩子——家长费尽心思去为自己孩子好,老师管学生——老师竭尽全力去为自己的学生好,老员工带新员工——老员工也会尽心尽力的去带好新员工,这些都没有错。但是对方辩友没有想到的是,对我们每一个成熟的人来讲,我们需要的是自由,需要的是主动,而不是非自愿的被一些条条框框束缚、限制。
今天对方看似正确的辩论下存在这两大错误,一个是逻辑上的错误,一个是价值上的错误。
首先在逻辑上,对方一直强调的是我方过于高估自律的重要性了,那么我们仔细来看依稀是否真的高估了自律。大家都知道,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是需要一个内因和一个外因的,内因呢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呢则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并且外因需要通过内因才能发生作用。在我们今天的辩论题目中,自律强调人的自我约束,自我调整,它是人的一个内在反省的过程,而他律呢是强调外在的强制束缚,强制干预,是一个非自愿的执行动作。如果一个人没有了自律性,对违规操作、违法行为将毫不在意,那么即使他律的动作再强烈,也不能约束住他不去违反规定、触碰法律。就好比近几日在我市发生的几起恶性事件:光天化日之下,他就可以明晃晃的拿着菜刀去砍伤人,能说是因为当前法律约束不够么?显然是不自律的原因在作祟。当然,我们也不是否认他律对合规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但是我们今天辩论的主题是合规习惯的养成主要依靠什么,是主要的、是根本的问题,不能从某一个片面的方面来看,所以自律对于合规习惯的养成更重要。我们接着来看,对方在辩论中还不断的强调他律的强制性和不可违抗性,总是在强调“不要违规、不要吸烟、不要贪腐„”。是的,他律通过规章制度约束个体不要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并对违反规定的个体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那么是不是说只要个体能够承受得了相应的惩罚就可以随意的去违反规定呢?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我们的柜员因为疏忽遗漏了票面要素而倍感自责呢?难道是他们支付不起相应的罚金么?还是因为积了两分导致他们不能正常生活?不是呀,显然不是因为他律嘛。自责是因为他们感觉影响到了网点的稽核考核,影响了运城分行柜面业务发展,所以他们才会自责,这是大家的一种自觉、主动、积极、上进的一种行为,是自律的表现。依靠他律能把事情做对,依靠自律却能把事情做好,把事情做对和把事情做好永远是两个概念,把事情做对而只能保证不受批评,而把事情做好则能受到表扬、得到提升。要知道没有人是通过他律当上行长的,但是要相信,最好的行长永远是最自觉、最自律的人。
【音乐的自律与他律浅议论文】推荐阅读:
正确认识他律与自律11-09
廉洁自律重在他律06-25
自律与自由的演讲稿07-05
音乐艺术教育状况与建议的论文05-24
老年大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反思论文07-22
有关自律的名言07-16
谈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音乐欣赏教学整合论文07-26
廉洁自律的情况的自查09-17
学生自律话题的演讲稿05-25
自律的优秀作文800字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