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昆虫教案

2024-07-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身边的昆虫教案(通用10篇)

身边的昆虫教案 篇1

一天到晚都在家,我觉得好无趣,无法出去喝小伙伴玩,只有在家看电视。于是我想起老师让我们读的必读书《昆虫记》。于是我打开了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昆虫记》,来消除心中的无聊。读着读着我被法布尔为了观察昆虫而不屑一切的精神所感染了,因为他向困难屈服。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要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才能成功。

这本书讲了法布尔在亲自实验,观察:萤火虫、红蚂蚁、天牛、蟋蟀、蝗虫、金步甲……还亲自试验了毛虫的霉素等等,数不胜数,着一切都是高度危险的,特别是观察朗格多克蝎子时,那种坚持不懈。

成功往往都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成功往往可以挡住一切所经历过的风风雨雨。只要可以成功,付出再大的努力和汗水也在所不辞。为了持家法布尔不得不去一所小学去上课教几何图形,虽然工资很小,但还是干。后来他有成了一名染色工,因为他的坚持不懈,有了一笔小财富,得到了皇帝部长的认可。成功可以造就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也可以造就新的开始。法布尔造就了一个新的开始,为了能让孩子们在教室里学习;为了自己能更好地了解昆虫;为了能成功,法布尔去了印染厂,用自己的方法做一名印染工人,好不容易赚了钱,去研究昆虫,结果研究的人走光了,只有他一个人坚持不懈的奋斗,向成功跨步。

彩云收集了无数的水蒸气,只为了雨后惊艳一现;贝壳征集无数沙粒,终于炼成一颗闪亮的珍珠。我们的人生是这样,要经过坚持不懈的奋斗才能成功。我轻轻摸着《昆虫记》的封面,觉得不再无趣,因为我有昆虫和法布尔的陪伴。

《有趣的昆虫》教案 篇2

1、通过观察昆虫,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

2、初步了解昆虫的基本形态,激发幼儿喜爱和关心昆虫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搜集昆虫的资料、图片、图书。

2、活动前教师带幼儿捕捉昆虫。

3、小动物的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多好朋友,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它们是谁呀?

2、教师出示昆虫,教师和幼儿一起观察昆虫,说一说你见过那些昆虫,叫什么名字。

3、教师提问:

(1)请小朋友们说一说这些昆虫的基本特征。

(2)、请小朋友们说一说这些昆虫的生活习性。

4、幼儿自由查阅资料、分组讨论,十分钟之后,请幼儿说一说你查到的答案,教师做记录。

5、教师出示昆虫和小动物的图片,让幼儿找出哪些是昆虫。

6、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那些昆虫是益虫,哪些是害虫。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益虫。

7、教师和幼儿一起将益虫放回到大自然中。

活动延伸: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篇3

一、板书课题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理解,你觉得法布尔是个什么样子的孩子呢?

(他是个对虫子特别着迷的孩子)

2、板书“着迷”,你来说说什么样子叫着迷呢?在你的生活中有什么是你特别着迷的呢?

过渡:是啊,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的着迷,喜欢看球赛的人,我们通常叫他是球迷,喜欢下棋的叫棋迷。那法布尔我们可以叫他是什么?(昆虫迷)

二、精读课文

1、读一读课文,请你来找找从那些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法布尔是个名副其实的“昆虫迷”呢?。

学生自读课文,指名学生说一说

a、从“捉纺织娘”

b、捉小甲虫。

2、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他着迷的精神来。

①、影出示第三自然段,齐读读第三自然段,从那个词我们最能看出法布尔的着迷呢?圈出“终于”。法布尔在三天前就开始寻找了,结果终于被他找到了,他心中会多么的高兴,兴奋啊,那么请你来体验一下他当时的心情,读一读第一句“妈妈,在这儿呢……”读出高兴兴奋的语气来。

②、读一读第四节,从这些例子中我们更加能了解到法布尔对昆虫非同寻常的感情啊。

③、我们再来看看另一只小甲虫的故事,指明学生朗读5、6、7、8、9、五段,从这五段中,你觉的法布尔仅仅还是对昆虫很着迷吗?请你来找一个更合适的词语能说明法布尔的心情。。

板书:迷恋

④、投影出示6、7、8、9三段

这时候法布尔的心情不同的,请你来划一划,找一找。请你来说说有什么不同呢?

心情的变化:捉小甲虫时的“高兴”“心里甜滋滋的”-------被父母责骂时的“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将“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仍然兴致勃勃”地拣那些昆虫,背地里“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

a、同学们在生活中肯定也曾被父母责骂过,你还记得你父母是怎么责骂你的吗?你来模仿一下他们的口气来读一读法布尔父母的责骂。指明学生读。男女声来读一读。

b、当父母责骂你时,你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请你来说说。我们的小法布尔心里也是非常难过的。指名学生来读一读第九段。

c、但是在这样的责骂面前他又怎么样呢?放弃还是坚持啊?圈出词语“丝毫没能”、“仍然”。可见啊,他确实是非常的迷恋昆虫的啊

d、齐读6到9自然段。

3、小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只能用“痴迷”来形容。

正是有了这种执着追求,法布尔走进了科学的殿堂。而今天人们印象中的法布尔就具有了一个典型特征--------(引读)衣袋装满昆虫

①、请你再来读一读课题,思考一下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题目呢?换一个题目,例如,爱昆虫的法布尔,法布尔的故事与它相比有什么不足的呢?

生动形象的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痴迷。他时时刻刻都在钻研着昆虫

②、教师板书:执着追求,坚持不懈

三、拓展阅读。

法布尔对昆虫的那股钻劲儿、韧劲儿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或许他对昆虫的好奇、那份爱,不能为人所理解。他的心血凝结成了简单通俗的一本昆虫巨著《昆虫记》,以科学的态度,翔实的资料真实地介绍了昆虫生活。他笔下的那些小虫子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充满着灵性。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布尔。读一读课外资料。

《美丽的昆虫》优秀教案 篇4

能有创意的使用不同美工材料表现自己喜欢的昆虫。

体会独立完成任务的快乐。

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昆虫制作方法。

广告颜色、蜡笔、图画纸、筷子、粗毛线、椰子叶、陶土(或自制面团)、剪刀、白胶、水彩笔。

日常用品:牙刷、竹筷、叉子、汤匙、塑料袋、报纸。

活动过程:

情幼儿观看幼儿用书《昆虫大集合》,并一起讨论:

书上有哪些昆虫?

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它们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请幼儿选出自己想做的昆虫模型,并鼓励其进行独立思考:用什么材料做?可以怎么做?

鼓励幼儿按昆虫的不同特征,尽情创作蝴蝶、蜻蜓类细长形的昆虫:用纸或塑料袋剪出蝴蝶形或其他昆虫造型,粘贴在日常用品如牙刷、竹筷、叉子、汤匙上,即可组成昆虫造型;再画上眼睛,装上触须,将更逼真。

运用圆形的容器如冰淇淋、果冻盒子、贴上圆点和6只脚,就是瓢虫了。

鼓励幼儿使用不同材质进行制作,完成后大家一起分享作品。

活动反思: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篇5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2. 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3. 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能力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生物科学,并立志在仿生学方面钻研、创新、有所成就。情感目标

1. 使学生认识动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并养成爱护动物、保护生物、好好学习生物学知识的良好品质。

2. 通过本节学习,帮助学生在以后树立远大理想。教学重点

1. 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2. 昆虫与人类生活的联系,生物科技在生物发展中的作用。教学难点

1. 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2. 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教学方法

讨论、竞赛、启发、诱导等 教具准备

昆虫多样性及家蚕生殖发育过程的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前提诊测]

教师: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郁郁葱葱的森林,一望无际的草原,绚丽多彩的奇花异草,还有种类繁多的飞禽走兽„„在我们脚下的土壤中,生活着蝼蛄、蚯蚓、鼹鼠等动物,以及大量的微生物和植物的根系。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昆虫的世界,看看自己是否能从中找出一些问题来。

(教师播放有关昆虫多样性的多媒体课件)

教师:多媒体放映结束了,哪位同学能描述一下刚才的画面?

学生:刚才画面上出现了辛勤的蜜蜂,飞舞的蜻蜓、蝴蝶,还有蚊子、苍蝇„„我觉得它们都属于昆虫。

教师追问:你如何判断它们都属于昆虫?

学生:它们和蝗虫一样,身体可以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和一个口器;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2对翅膀。这些都属于昆虫的主要特征。

教师:很好!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知道昆虫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种类超过100万种,几乎在地球表面的任何地方都有分布,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昆虫也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那么,这种会飞的无脊椎动物我们了解多少呢?同学们请看屏幕上的问题,思考并讨论:(屏幕内容如下:)

1. 冬季几乎看不见蚊子、苍蝇,为什么春暖花开的季节蚊蝇就多起来了? 2. 食用物品中,如何就长出了“肉虫子”

3. 在太阳地下翩翩起舞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变的。“毛毛虫”是从哪儿来的?它怎么会变成蝴蝶呢?

4. “旱极而蝗”大家如何来解释?为什么在潮湿、阴暗的角落中,蚊子就比较多? 学生:夏季天气比较炎热,适合蚊蝇生活;冬季天气寒冷,蚊蝇就被冻死了,所以冬季我们看不到蚊蝇。

学生:在食用物品的制作中,不小心被播进去了虫卵,所以有时候就长出了“肉虫子”。学生:“旱极而蝗”的意思是天气干旱了,很长时间不下雨的话就会闹蝗灾。„„„

教师: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对上述问题作了回答,那么,大家的回答是否正确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也许有些问题,你们就明白了。板书: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与发育 [讲授新课]

教师:我们这节课的重要内容是学习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我们以可爱的蚕宝宝来分析说明。我们先来看一段影片。(教师播放有关家蚕生殖发育的多媒体课件。并回答以下问题)1. 在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经历了几次“风雨的洗礼”?

2. 家蚕是通过哪种生殖方式繁殖后代?你能简单的介绍这种生殖方式的特点是什么吗? 3.根据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你发现了还有哪些动物与家蚕的生殖方式相似的? 教师:大家根据刚才所观看的内容,是否能回答出以上的问题呢?

学生:家蚕是通过有性生殖来繁殖后代,雄蛾和雌蛾通过交尾使卵受精,最终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学生:家蚕的一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阶段是需要我们喂养的。

学生:有很多动物都和家蚕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一样,比如:蜜蜂、菜粉蝶、蚊、蝇等昆虫。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正确。我们请哪一位同学总结一下,好吗?

学生:家蚕通过有性生殖方式产生后代。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它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性都很大,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比如幼虫身体柔软具有体节,在胸腹部有8对足,主要以桑叶为食,有蜕皮现象;而成虫有三对足,两对翅,不取食,几乎不能飞。

教师:你回答的太好了,像家蚕这样的发育过程我们生物学上就称为完全变态发育。板书:

一、家蚕的生殖和发育——变态发育

1. 定义——在发育过程中要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的显著不同,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2. 例如:蜜蜂、菜粉蝶、蚊、蝇等

教师:我国养蚕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了。最早的养蚕应该追溯到黄帝的妻子——了,她是第一个学着开始养蚕、丝的人。自公元551年养蚕技术开始传到欧洲,在此以后的1000多年里,大量的中国丝织品西运,由此便形成了世界闻名的丝绸之路。所以说,小小的蚕不仅同文明紧密相连,同时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蚕还经常被文人墨客引入试文。唐朝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用蚕的默默吐丝行为赞扬了一大批甘于奉献的人。不过,我要对此诗句稍作改动,因为蚕虽然丝吐尽了,但并未死亡,只是化为蛹了,所以古人说法是错误的,应该改为““春蚕化蛹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好了,家蚕的学习就暂时告一段落,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其他昆虫的发育过程。(教师播放蝗虫发育的多媒体片)

1. 你从下面这幅图发现了一些新东西吗? 2. 它的发育过程和蚕的相同吗?

3. 你还知道哪些生物有与此相似的发育过程?

学生:蝗虫的发育和家蚕是不同的。由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都非常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也没有发育成熟,仅有很小的翅膀。它的一生中也出现蜕皮现象,共蜕皮5次。发育过程中,只经历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经过蛹期。学生:和蝗虫的发育过程类似的还有蟋蟀、螳螂、蝈蝈等。

教师:像蝗虫这样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我们称之为不完全变态发育。板书:

二、其他昆虫的发育——不完全变态

1.定义——个体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的发育过程 2例如:蟋蟀、螳螂等

教师:通过对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哪位同学告诉大家“态”指什么意思?

学生:通过对此,我认为“态”指的是形态。在蚕的发育过程中,幼虫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完全不同,而蝗虫的发育过程其形态改变的不明显,小蝗虫和大蝗虫的“长相“相似。教师:非常好,理解了“态”的含义,对于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就更容易理解。课前,我们所提出的几个问题你了解了吗? [课堂小节,作业练习,结束新课]

教师:我们这节课主要以家蚕和蝗虫为例,学习了昆虫的生殖和发育。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昆虫是以有性生殖的方式进行繁殖的,它的发育过程可根据形态的变化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有些昆虫对人类农业生产是有害的,而有的则是有利,也促进了中外文明史的发展。[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蚕茧代表家蚕的()

A 卵期

B 幼虫期

C

蛹期

D

成虫期

2.家蚕从幼虫到蛹要经过()蜕皮 A 3

B 4

C 5

D 6 3.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是()

A 卵→若虫→蛹→成虫

B 卵→蛹→若虫→成虫 C 卵→若虫→成虫

D 卵→蛹→成虫 4.跳蝻是蝗虫的幼虫,它与成虫的本质区别是()A 形态结构不同

B 生活习性不同

C 身体较大

D 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一、家蚕的生殖和发育——变态发育

1.定义——在发育过程中要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的显著不同,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2.例如:蜜蜂、菜粉蝶、蚊、蝇等

二、其他昆虫的发育——不完全变态

大班科学活动捉迷藏的昆虫教案 篇6

活动准备:

昆虫挂图一张(昆虫的保护色:蝗虫、螳螂、枯叶蝶、竹节虫、瓢虫)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昆虫,加深对昆虫特征的了解,知道昆虫保护色的作用。

2、通过相互交流和教师介绍,丰富昆虫的.知识,理解昆虫的保护色。

3、对昆虫产生探究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出示昆虫挂图,寻找昆虫。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昆虫图,这些小昆虫爱与我们捉迷藏,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它们藏在哪里?

2、幼儿开始寻找图里的昆虫。

二、教师设疑,引导幼儿寻找答案。

1、师:小朋友,你们找到了哪些昆虫?为什么有的昆虫你没有发现?

2、师:你发现这些昆虫中哪些颜色最多?为什么?

3、师:你认识这些昆虫吗?它们叫什么名字?它们身上的颜色与周围的环境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三、倾听故事《捉迷藏的昆虫》,认识保护色。

1、师:昆虫有自己的敌人,许多小鸟都喜欢吃昆虫。小鸟飞得快,一下子就会捉住昆虫。昆虫常常会想办法躲起来,让小鸟找不到自己。

2、师:花螳螂刚生下来的时候,还是幼虫。它躲在花朵的中间,就像花蕊,小鸟怎么也找不到它。枯叶虫就像一片破叶子,它爬到树枝上,停在那里,就像小枝干。要是不仔细看,谁也找不着它。如果没有这样的本领,昆虫就很容易被它的敌人吃掉。

3、师:小朋友,想一想,昆虫的这种保护户自己变色的方法叫什么呢?

四、师幼交流,认识几种常见昆虫的保护色。

1、师:小朋友,你知道昆虫保护色的方式有哪几种?

2、师:请小朋友互相讨论一下,也可以向同伴介绍一下。

3、师小结归纳:有身体颜色与周围环境相同相似的昆虫。如:螳螂、枯叶蝶。有身体颜色会随着环境而变化的昆虫。如:蝗虫。有身体颜色鲜艳,警告对方自己是有毒的,不要伤害自己的昆虫。如:瓢虫。

4、师:小朋友,你们还知道哪些昆虫会利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的?

活动延伸:

探秘昆虫王国.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昆虫。

2、帮助学生克服惧怕昆虫的心理。

3、通过学习本课,进一步探索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4、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活动准备:

(一)教师准备:

1、关于各种昆虫的相关文字、图片资料。

2、能够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室场景布置。

3、有些同学也许害怕小虫子,教师要多加引导。

(二)学生准备:

关于昆虫方面的相关文字、图片资料。活动过程:

一、探索之旅新干线 活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1、学生要准备好放大镜、记录本、昆虫捕捉器、食品等。

2、教师先让学生认识一些毒虫,例如:蜂、蜈蚣、毒蜘蛛等。以免在活动中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和身体上的伤害。

3、教师应了解掌握活动当天的天气预报并准备好放大镜、记录本、药品(有些昆虫是有毒的)。

4、活动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昆虫都有哪些特点?哪些动物不是昆虫?是昆虫的又吃什么食物?等等。同时,还要学生认真地做好记录。

二、海阔天空任我行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或让学生自愿结成若干个小组,去办一个蚂蚁养殖场,其步骤在书中已作了简单的提示。

2、教师在此要给学生鼓励与方法上的指导,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三、五彩缤纷话收获

1、让学生交流自己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并将探究发现的内容进行整理,写一份“我的研究报告”,以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

2、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意外的新发现,制定出继续进行探究活动的计划。附:

合作学习方法:合作技能“七字诀” 听取发言要专心,注视对方动脑筋。说明紧紧扣中心,有根有据说得清。求助别人要有礼,得到帮助表谢意。反思自己有勇气,肯定别人得诚心。自控守纪无喧哗,依次发言从多数。帮助同学要热情,耐心周到把难除。支持对方露微笑,点头鼓掌拇指翘。说服别人把理表,态度诚恳不嘲笑。建议大胆有设想,人人献策大步闯。协调组员共商量,指正让步齐向上。濒危动物是指所有由于物种自身的原因或受到人类活动或自然灾害的影响,而有灭绝危险的野生动物物种。从广义上讲,濒危动物泛指珍贵、濒危或稀有的野生动物。从野生动物管理学角度讲,濒危动物是指《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所列动物,以及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

濒危动物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是指濒危动物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野生种群数量较少,存在灭绝的危险。相对性是指某些濒危动物野生种群的绝对数量并不太少,但相对于同一类别的其他动物物种来说却很少;或者某些濒危动物虽然在局部地区的野生种群数量很多,但在整个分布区内的野生种群数量却很少。

一些国家或地区视为濒危物种的野生动物,在另外一些国家或地区可能并不视为濒危动物。一些种类的濒危动物在得到了有效保护、其野生种群数量明显上升、不再有灭绝危险时,也可以退出濒危动物的行列。

濒危动物等级的划分,有两种方法:

1.两级法 这是我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划分的标准,它是根据物种的科学价值、经济价值、资源数量、濒危程度以及是否为中国所特有等多项因素综合评价、论证而制定的。

I级:指我国特产稀有或濒于绝灭的野生动物。II级:指数量稀少,分布地区狭窄,有绝灭危险的野生动物。

2.六级法 这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其著名的《红皮书》中对受危胁物种的分级方法,近年来我国出版的部分《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也开始用此法。

绝灭(Ex):指野生状态下已经绝迹,但人工饲养或放养的尚有残存,如麋鹿。国内绝迹(Et):指国内野生状态的已经绝迹,国外尚有野生的,如高鼻羚羊。濒危(E):野生种群数量已降低到濒临灭绝或绝迹的临界程度,且致危因素仍在继续,如朱鹮、华南虎。

易危(V):野生种群数量明显下降,如不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势必沦为“濒危”者,或因接近某“濒危”级别,而必须予以保护以确保“濒危”种的生存,如金猫、云豹。

稀有(R):从分类订名以来,总共只有为数有限的发现纪录者,如沟牙鼯鼠。不足(I):情况不甚明显,但有迹象表明可能属于或疑为濒危或趋危者,如普氏原羚、假吸血蝠。探秘昆虫王国

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昆虫。

2、帮助学生克服惧怕昆虫的心理。

3、通过学习本课,进一步探索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4、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活动重难点: 让学生进一步探索研究学习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关于各种昆虫的相关文字,图片资料。

2、能够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室场景布置。

3、有些同学也许害怕“小虫子”,教师要多加引导。

4、把学生带进大自然。亲自体验感受一下有趣的昆虫。活动方法:观察法。活动过程:

一、导入:你认识哪几种昆虫?

二、活动步骤:

1、提问:

(1)什么样的虫子是昆虫呢?(2)昆虫都有哪些特点?(3)哪些动物不是昆虫?

2、小组讨论: 昆虫吃什么食物?

3、到大自然亲自感受一下有趣的昆虫。

三、小结:

谈谈你有哪些收获?

濒危动物

活动目的:

1、认识自然界中的濒危动物。

2、了解濒危动物减少的原因,理解人与自然密不可分的联系。

3、使学生初步形成热爱自然、保护动物、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

4、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活动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活动方法:讨论法。活动过程:

一、导入:你认识自然中哪些濒危动物?

二、活动步骤:

1、提问:

(1)你能够说出几种濒危动物的名字?(2)为什么那么多动物处于濒危状态?

2、小组讨论:

(1)我国有哪些濒危动物?(2)它们生活在什么地方?

(3)你认为它们不断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3、小组自编一个小节目,说说保护濒危动物意义。

三、小结:

夜出“活动家” 活动目的:

1、了解哪些动物属于夜行动物。

2、了解夜行动物的特征及特异功能。

3、培养学生认识自然、探究自然的兴趣,丰富自然知识。

4、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活动重难点: 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活动准备:部分夜行动物的图片。学生收集夜行动物的相关资料。

活动方法:讨论法,观察法。活动过程:

一、导入:你知道哪些动物只有晚上才出来活动?

二、活动步骤:

1、提问:

(1)哪些动物是夜行动物?

(2)为什么有些动物要选择在夜间出来活动呢?

2、小组讨论:

(1)夜行动物在夜间活动有什么优势?(2)夜行动物本身有哪些特异功能?

3、观察比较:

三、总结:

不辞辛苦的旅行

活动目的:

1、知道哪些动物有迁徙行为,了解它们迁徙的原因。

2、培养学生认识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兴趣,更加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意识。

3、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谈谈你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活动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收集有关动物迁徙方式和迁徙原因的图片及资料。

活动方法: 讨论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你知道哪些动物有迁徙的习惯?

二、活动步骤:

1、提问:

(1)动物为什么要迁徙?

(2)你了解哪些不同动物的不同迁徙方式和原因。

2、小组讨论:

(1)动物迁徙要去哪里?

(2)迁徙的方式有哪些?

3、制作手抄报。

三、总结:

千奇百怪的眼睛

活动目的:

1、了解动物眼睛的特点,知道哪些动物的眼睛有特异功能。

2、培养学生认识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创新的意识。谈谈你有哪些收获? 活动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活动准备: 收集有关动物眼睛知识的图片及有关资料。

活动方法: 讨论法,观察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你知道大自然在动物眼中是个什么样的?

二、活动步骤:

1、提问:

(1)你知道动物的眼睛都有哪些功能?(2)你了解哪些动物的眼睛?

2、讨论:

(1)动物的眼睛长在什么位置?(2)动物的眼睛辨别颜色的本领相同吗?

3、观察:

三、总结:

通过做实验你了解了哪些动物的眼睛?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植物的朋友和敌人

活动目的:

1、初步认识关于植物与其他生物的共生关系,进而了解生态平衡。

2、通过本活动进一步探索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3、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活动重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索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关于植物与其他生物共生的相关文字、图片资料。

2、能够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室场景布置。

活动方法:观察法。活动过程:

一、导入:植物的生长除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外,还受哪些生物的影响?

二、活动步骤:

1、提问:

(1)你知道谁是植物的朋友?(2)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植物?

2、小组讨论:

(1)哪些动物是植物的朋友?(2)哪些动物是植物的敌人?(3)庄稼有哪些“敌人”呢?

(4)喷农药对保护庄稼的昆虫会造成伤害吗?

3、图片展示:

三、总结:谈谈你的收获? 有趣的植物

活动目的:

1、了解地球上植物的多样性,认识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有趣的植物。

2、通过实验,知道植物是怎样吸收营养的、进一步探究植物的奥秘。

3、学会种一棵植物、培养学生认真的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1、使学生知道植物是怎样吸收营养的,进一步探究植物的奥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活动方法: 观察法。

活动准备: 小花盆数个,黄豆数粒,仙人掌、月季等植物的材料及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你认识哪些植物?

二、活动步骤:

1、提问:

(1)植物生长也需要营养吗?(2)叶子的形状为什么都不一样?

(3)你家栽培了哪几类植物?

2、小组讨论:(1)植物吃不吃东西?(2)花浇水后会长得怎样?

(3)不浇水花会长得怎样?

3、学种一棵植物。

三、总结:植物体内的通道

活动目的:

1、让学生认识植物体内也有“血管”,以及这些“血管”的作用。

2、让学生能对实验现象进行科学的观察,学习正确、有条理地记录实验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四、作业:

回家自己种植一棵自己喜欢的植物。

结果。

3、使学生养成爱护树木的好习惯。

活动重难点: 使学生养成爱护树木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白菜叶、水、小刀、小盆,鲜花两束,花瓶两个,彩笔、画纸。活动方法:观察法。活动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来研究植物体内的通道。

二、活动步骤:

1、提问:

(1)根吸收的水分怎样到达植物的叶子、花、果实?(2)叶制造的养料怎样到达植物体的其它部分供它们生长?

2、小组实验。

3、观察。

4、小结:通过观察我们看到白菜是依靠细小的通道、把水输送到植物的全身。植物的“家”

活动目的:

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各种植物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热爱自

三、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然的美好情感。

2、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利用课外时间在校内进行一些观察植物的活动。

3、学习运用调查、访问、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等探究性学习方法,了解和体验社会生活。活动重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两盆仙人掌、一个喷壶。学生准备:收集植物的图片、资料。

活动方法:讨论法。活动过程:

一、导入:你知道不同植物有不同的“家”吗?它们的“家”在哪里?

二、活动步骤:

1、提问:

(1)不同的植物为什么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2)给一种植物换换生活环境会怎样呢?

2、小组讨论:

3、小实验。

三、总结: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四季中的植物

活动目的:

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各种植物在四季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植物、热爱生命的美好情感。

2、通过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并进行一些观察植物的生活、让学生养成勤于动手的习惯。活动重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研究各种植物在四季中的变化。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给学生准备观察用的几种植物。学生准备:收集植物图片、资料、调查冬季开花植物。

活动方法:讨论法。活动过程:

一、导入:你知道四季植物中的植物有哪些?

二、活动步骤:

1、提问:

(1)你知道植物在四季中的变化吗?(2)夏季开花的植物能不能在冬季开花呢?

2、讨论:

你知道几种能够在冬季开花的植物?

3、观察。

三、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1 植物也“睡觉”吗

活动目的:

1、通过引导学习进行观察、研究各种植物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

2、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一些观察植物和收集植物的活动,让学生养成热爱自然的情感。

3、学会运用调查、访问、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等探究性学习方法,了解和体验社会生活。活动重难点: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查找有关植物是否睡觉的资料。学生准备:从有关书籍查找植物是否睡觉的资料。

活动方法:讨论法。活动过程:

一、导入:你听说过植物也“睡觉”吗?植物有时怎样睡觉的?

二、活动步骤:

1、提问:

(1)所有植物都在晚上睡觉吗?

(2)植物睡觉时会有什么表现呢?

2、讨论:

(1)植物什么时候睡觉?(2)怎样“睡觉”?(3)他们睡觉是为了什么呢?

3、小结:植物睡眠与人和动物睡眠一样,都是一种自我保护本领,是为了自身的更好生存和发展。

三、总结: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绿色行动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观察我们 的家园在哪些方面遭到破坏,使学生树立保护地球 的意识。

2、激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周围的环境,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外内进行一些调查和保护地球的活动。

3、学习运用访问,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等探究性学习方法。

活动重难点: 使学生树立保护地球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

(1)有关绿色环保方面的文字、图片资料。(2)绿色环保商品。

2、学生准备:

(1)有关绿色环保方面的图文资料。(2)各种绿色环保商品。活动方法:讨论法。活动过程:

一、导入: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我们怎样行动起来,建立起保护地球环境的绿色文明。

二、活动步骤:

1、提问:

(1)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表现在哪些方面?(2)对日益恶化的地球环境,我们应该怎样做?

2、小组讨论:

(1)人类哪些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2)人们为保护环境都采取了哪些措施?(3)现在还有哪些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3、利用废弃物品,设计一些小制作。

4、比一比,谁设计的新颖、美观、实用。

三、总结: 气象改变我们的生活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气象的含义,会根据太阳、云彩等认识天气。

2、让学生了解气象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谈谈你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3、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提高对自然的认识。

活动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

(1)天气预报录像带、挂图。(2)各种天气的课件及相关资料。

2、学生准备: 收集有关气象的谚语、图片资料。

活动方法:讨论法。活动过程:

一、导入:你知道气象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二、活动步骤:

1、提问:

(1)人们能通过什么办法来了解天气情况?(2)气象和奥运会有关系吗?

2、讨论:

云团、气流、高低气压带与气象有什么联系?

范水昆虫教案 篇8

范县实验中学 姜秀婷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昆虫的生物学特性、昆虫的各种行为。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进行探究实验学会探究实验的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资料的能力,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亲自观察与探究实验,获取直接经验,形成积极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科学研究方法;建立从而树立爱护小动物,人与动物平等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和掌握范水昆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 三.教学方法:

倡导探究性学习四.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收集有关昆虫的趣事 五.教学过程:

引言:昆虫是与人类关系十分复杂、在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类生物,其数量之大、分布面之广,没有其他动物可以与之相比。校园中、马路上甚至在家庭的某个角落随处可见它们的身影,然而同学们对昆虫却知之甚少,甚至一些常见的种类也很难叫出其名字。在这个世界里生活着许许多多珍贵的昆虫,它们象我们人类一样有自己的语言、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奥秘无穷。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

昆虫不但种类多,数量也相当惊人,有时一亩地里的昆虫可达几十万只。我们只要想象一下一窝蚂蚁的数量,或者农作物上蚜虫的数量,就可知昆虫的数量有多大。下面我们就重点学习一下蚂蚁的有关知识。

一、组织材料引趣

1、创设情景。

同学们,我们认识了蚂蚁,请大家闭上眼睛,回忆一下蚂蚁的样子和生活习惯。睁开眼睛看大屏幕上的一段录相,录相中说的是谁?(蚂蚁)。(教师出示投影片:蚂蚁的身体),蚂蚁身体分为几部分?各部分怎样?(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触角一对 足三对)

2、观察:

将自己捉的虫子放入昆虫盒中观察,按足的数量进行分类。

3、讲述。

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的动物,但在整个动物家族中,种类最庞大的是像蚂蚁一样小小的不起眼的昆虫(板题),自然界的昆虫多达一百多万种。

4、导入。

同学们,当你看到“昆虫”这一课题,你希望知道一些什么(多让学生说)?这些问题,老师要让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自己来解决。

二、实验探究(20分钟)

1、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写下来,并加上教师的一些问题。

2、呈现给学生研究的材料:出示投影片(蚂蚁、蝴蝶、蜻蜓、天牛图)学生自带的昆虫实物。

3、确定问题:让学生选定自己所喜欢的问题,并自由组合成研究小组进行研究。(没有选的问题或没有组合的人,由教师安排)。

4、自主学习

今天,老师让大家自由组合,每小组推选出组长,根据自己选定的问题进行研究,自行发现。(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研究,进行点拨)

5、协作学习

相临小组交流研究问题和研究结果,进行讨论。

6、学生汇报研究结果,教师板书。

7、教师小结: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凡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动物都是昆虫。问:你认为昆虫的这些特征中哪一点最重要?(其中三对足这个特征最重要)。昆虫又名“六足虫”。

8、知识应用:学生辨认昆虫。

先观察自己带来的虫子是不是昆虫,再出示投影片。

问:图中这些动物哪些是昆虫?哪些不是昆虫?为什么?(要求按演绎推理的思维过程进行表述)学生进行判断。例如:凡是有三对足的动物都是昆虫,蝉是三对足的动物,所以蝉是昆虫。

9、指导学生认识昆虫一生要经过变态

师小结:本节课,通过我们的观察、比较,大家自己找到了昆虫的共同特征,并知道了什么样的动物是昆虫。大家学得非常认真。

1、你能举出你生活中常见的昆虫吗?

2、你能很好地辨认出你生活中常见的哪些动物是昆虫吗?

3、成千上万的昆虫中,有些昆虫能给人们带来益处:为人提供食物(如蜜蜂);为人提供生活和生产中需要的材料(如桑蚕);帮助人类消灭某些害虫(如蜻蜓吃蚊子)

4、作业:

⑴、搜集昆虫图片,粘贴成图集。

昆虫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的考虑与设计思路:

对于昆虫的定义,大部分孩子是陌生的。如何在给予幼儿科学知识的同时,避免过多的说教和灌输呢?作为教师要在活动的形式上多下功夫,多给予幼儿自己操作、探究的机会,让幼儿在充分的观察、比较的基础上,进行辨别,逐步加深对昆虫的定义的理解,并能用此来解决问题。

知识点:

1、昆虫都具有头、胸、腹和三对足,这是它们的判断标准。

2、蜘蛛、蝎子属于蛛形纲,蜈蚣是多足类,西瓜虫(潮虫)属甲壳类,它们和昆虫都属于节肢动物,是昆虫的朋友。

3、蚯蚓和蜗牛属于软体动物。

一、活动准备:

1、仔细倾听科学童话,了解内容,并能从中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

2、熟悉昆虫的定义,并能据此作出判断。

3、在活动中,仔细观察,勤于动脑,认真思考。

二、活动准备:

2、各类虫虫的玩具模型或图片:如蚂蚁、蜜蜂、蚯蚓、蜈蚣、蜘蛛、蚕、螳螂等

3、家园共同收集多种废旧材料,如包装袋、吸管、塑料瓶等,用来制作昆虫。

三、活动过程:

1、什么是昆虫

(1)(出示各类虫虫的玩具模型:如蜘蛛、蚂蚁、螳螂、蚕、知了、蝈蝈、蜈蚣等)“它们中那些是昆虫?”

“你觉得长得怎样的虫虫才是昆虫?”

(请幼儿人手拿一只“虫虫”,把它们根据是否是昆虫分分家。从而了解孩子的现有知识,使孩子初步感受虫虫分类这样一种形式,而不在于结果如何。在倾听孩子的回答中,教师可以借机规范孩子的语言,给予孩子一定的科学用语,如头、胸、腹等,便于孩子理解,运用于后面的活动。)

(2)通过科学故事的形式给予孩子正确的昆虫定义,使孩子了解昆虫的判断特征。

2、这是昆虫吗?

“什么样的虫虫才叫昆虫?”“你认识哪些昆虫?”

(请孩子再次用虫虫的玩具模型或图片,进行是否是昆虫的分类)

(教师进行集体讲解、分类)

“这是什么虫?”“它是昆虫吗?为什么?”“我们来数数它有几条腿?”

(选取一些孩子们不太熟悉或容易出错的虫虫进行讲解。如螳螂、毛毛虫等,帮助孩子反复巩固昆虫的定义。)

“昆虫的朋友有哪些?”(蜘蛛、蜈蚣、西瓜虫……)

3、制作昆虫

(1)请孩子在充分认识昆虫的外形特点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喜好,利用废旧材料进行昆虫的制作。(详见制作活动:我喜欢的昆虫)在活动中,教师应多出示一些范例给予孩子启发,根据孩子的情况及时给予孩子必要的帮助。同时,也可以请孩子在家中与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只昆虫。

(2)将孩子们的作品布置在教室内,使教室主题环境更鲜明,也可供其他孩子参考。

四、活动建议:

《昆虫》教案设计 篇10

授课班级:初二(1)班 授课内容: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昆虫 授课人:

1.目标详解 来看有共同点呢?

1.1知识目标 生:都有用于飞行的扇面形结构,这些结构的运动都1.1.1阐明昆虫适宜空中飞行的形态特点 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在空气中都可以产生向上1.1.2概述节肢动物、昆虫等动物的主要特征 的升力和前进的动力;相对于自身身体的大小来说,都具1.1.3举例说明翅对昆虫生活和分布有什么重要意义 有轻、薄、面积大的特点,有利于扇动空气产生飞行的动1.2能力目标 力。 1.2.1尝试完成对昆虫翅的“观察和思考”,学会识图师:那么翅对于昆虫的生活和分布有什么意义呢? 分析比较各种翅的特点,找出其共同特点 生:蜜蜂通过翅的运动可寻到蜜源(食物)并运回蜂1.2.2通过比较,尝试完成鸟翼与昆虫的翅适宜飞行的巢;蝗虫可通过翅的运动寻找食物,躲避敌害,寻偶繁殖,共同特征

并到适宜的场所产卵。可见翅对昆虫的觅食、避敌、寻偶

1.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繁殖、寻找栖息地等有重要作用。通过翅的运动可以扩大1.3.1关注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列举有益与有害昆虫。昆虫生活和分布的空间,对其生存和繁衍有重要意义。 2.重点难点 2.1重点

师:下面我们以蝗虫为例探究一下昆虫的身体都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观察蝗虫的模型和彩图。)

生:学生观察并讨论: 师: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首先蝗虫身体分为哪几部生: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师:蝗虫的运动器官有哪些?它们着生在哪些部位? 生:运动器官是足和翅,都着生在胸部。 师:蝗虫的体表有什么结构?有没有与运动器官相连的肌肉?

生:有,胸肌发达附着在外骨骼上。外骨骼还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但是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生长,所以昆虫有蜕皮现象。

师:在蝗虫的头部有触角,在胸部有附肢,它们都分节吗?

生:分节。

师:除蝗虫外,你们还能举出其他昆虫吗? 生:蜜蜂、菜粉蝶、蜻蜓、螳螂

师:蜘蛛、蜈蚣、、虾是昆虫吗?

生:不是:蜘蛛无触角,无翅,有4对足;虾有触角2对,无翅,有步行足和游泳足多对;蜈蚣有触角1对,无翅,有足多对(每体节一对)。

师:昆虫在分类上届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除了昆虫

2.1.1对昆虫翅的“观察与思考”,昆虫适宜飞行的特点 2.1.2昆虫的主要特征 2.2难点 节肢动物的特征 3.教学方法 探究、讨论为主 4.教学过程 4.1 复习提问

师:鸟类适于飞行的主要特征? 生:

1.体形为流线型、可减小飞行阻力 2.体表被覆羽毛、保温和飞行 3.前肢变成翼、扇形适于扇动空气 4.胸肌、龙骨突发达、适于完成飞行动作 5.体温高而恒定、释放大量能量适于飞行 6.长骨中空、减轻身体比重 7.体内有气囊,辅助呼吸

4.2新课学习

师:你们知道天空中飞行的动物中,除了鸟类外,最多的种类是什么吗?你们都熟悉的有哪些?

生:昆虫。蜻蜓、蜜蜂、蝴蝶、蛾、蚊

师:现在已经知道的昆虫种类超过了100万,是动物

分?

中数量最多的,分布十分广泛。外,还有蜘蛛、蜈蚣、虾、蟹等;你们能归纳出节肢动物有3对足,多数有翅。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能飞行的的主要特征吗? 动物。下面请同学们观察教材24页的几种昆虫及各种昆生: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虫翅的图片,根据生活经验把每种昆虫与它相应的翅连出分节。 来,并举例。

生:观察、讨论、连线、举例。

师:我们前面学习了水中生活的动物、陆地生活的动物、空中飞行的动物。那么动物的生活环境是否是单一的

师:通过上面的`活动,同学们思考一下,鸟类的翅与呢?举例加以说明。

昆虫的翅一样吗? 生:不是。例如,在水中生活、在陆地上产卵的典型

生:不同。 动物是龟、鳖等爬行动物,一些水禽如野鸭、天鹅、白鹭

师:昆虫的翅与鸟翼的结构是不同的,但就适于飞行等通常在水中取食,在陆地上产卵。蚊子、蜻蜓等昆虫的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 蛙类成体生活在陆对,无翅,足多对(每体节一对)。

地上,幼体生活在水中 3、有人说:“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谈谈你对这句

师:因此许多动物的活动并不局限于水中、陆地或空话的理解。

中,而是跨越多种环境,生物与环境是相适应的。 鸟的身体呈梭形(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身如两栖动物: 体被覆羽毛;具有可用于飞翔的翼;胸肌发达;胸骨有龙

骨突,长骨中空;消化系统发达,消化、吸收、排出粪便

用肺呼吸的动物。 都很迅速;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的功能

大多数两栖动物都是对人类有好处的,是人类的朋强;有独特的气囊,可以帮助呼吸。无膀胱。无牙齿。

友。所以我们要保护它们,保护我们人类的朋友。

4.3 总结提问 4、以游泳、飞行或奔跑为主要运动方式的动物,它们的运动器官在形态结构上各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师:“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膀三对足,头上两根 水中生活的动物是以游泳为主要运动方式的。游泳有

感觉须,里头是肉外是骨”描写的是昆虫的特征,还是节多种方式,靠躯体和鳍的摆动游泳的最常见的动物是鱼肢动物的特征?请举一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类。鳍是鱼的运动器官。鳍与鱼体内的肌肉通过一定的结

生:昆虫。节肢动物中的蜘蛛无触角,无翅,有4构相连,肌肉的协调舒缩可引起鳍的摆动。多数鱼类有较

对足;节肢动物中的虾有触角2对,无翅,有步行足和游大的尾鳍,尾鳍摆动可产生向前的推力。背鳍、胸鳍和腹泳足多对;节肢动物中的蜈蚣有触角1对,无翅,有足多鳍有保持鱼体在水中平衡和辅助游泳的作用。此外,节肢对(每体节一对)。 动物的虾,是靠5对片状游泳足的划动来游泳的;成体的

师:那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呢? 蛙,鸟类中的游禽,是分别靠趾间有蹼的后肢和足在水中

生: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的划动来游泳的;龙虱、划蝽等昆虫则是靠扇形足的滑动

分节。

4.4课后练习解答 来游泳的。企鹅、海豚、鲸等体形较大的水生哺乳动物,主要靠流线型的身体和鳍状肢等运动器官来游泳的。有些无脊椎动物如乌贼、章鱼、扇贝、水母等,可借助从身体

1、如果你注意观察家鸽或麻雀,会发现它们似乎总在不固定方向的开口处定向喷射的水流,获得前进的推力。 停地找食吃,它们吃进去这么多的东西,难道不会增加在陆地环境生活的动物运动方式包括奔跑、行走、跳身体的重量,影响飞行吗?

不会。鸟类(如麻雀和家鸽)似乎总是在不停地

找食吃,是因为鸟类飞行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它

们的食量很大。但是由于鸟类的消化系统结构完善,消化跃、爬行、蠕动等。能奔跑的陆地生活的动物,如哺乳动物中的虎、豹、鹿等都具有分节的四肢,四肢内有由关节相连的多块骨,骨上附有发达的肌肉。通过神经的调控,肌肉能够协调地收缩和舒张,从而使躯体移动。当有较长功能强,食物可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残渣,并且很短的直肠时间的腾空和快速移动时,就形成了跳跃或奔跑。

可使粪便随时迅速排出。因此,不会因取食增加重量而影能在空中飞行的动物主要是鸟类和昆虫。鸟类的飞行响飞行。 器官是翅膀(又叫做翼)。由多块骨构成。翼的外表被覆羽

2、“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膀三对足,头上两根感觉毛。与飞行有关的羽毛为正羽,呈桨形。鸟的振翅飞行是须,里头是肉外是骨”描述的是昆虫的特征,还是节肢靠与翼相连的肌肉的协调收缩和舒张来实现的。昆虫的飞动物的特征?请举一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行器官是翅。昆虫的胸部生有两对翅,它们是由体节的背 是昆虫的特征。因为节肢动物中的蜘蛛无板向两侧突起、扩展演变而成的,所以不具骨骼。昆虫的触角,无翅,有4对足;节肢动物中的虾有触角2对,无胸部与鸟类一样,也有较发达的肌肉与翅的基部相连。哺翅,有步行足和游泳足多对;节肢动物中的蜈蚣有触角1乳

类蝙蝠的飞行器官是由皮膜将四肢(包括指间)和尾连接起来构成的翼。蝙蝠是通过翼的扇动产生升力和推力来

实现飞行的。

可见,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是对不同生活环境的适应。虽然它们的运动器官多样,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适应不同环境的特化的运动器官;而这些器官的运动要靠肌肉的协调收缩和舒张来完成。

5、列表总结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鱼类、鸟类和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6、哪些水中生活的动物到陆地上世纪产卵?哪些昆虫的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请你在课下收集资料,课上与同学交流。

在水中生活、在陆地产卵的典型动物是龟、鳖等爬行动物,一些水禽如野鸭、天鹅、白鹭等通常在水中取食,在陆地产卵。蚊、蜻蜓、豆娘等昆虫的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

4.5板书

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昆虫

1.昆虫翅和鸟翼的共同点

2.昆虫的主要特征

2.1身体分为头、胸、腹

2.2三对足、两对翅

2.3体表有外骨骼

3.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3.1、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3.2、体表有外骨骼;

3.3、足和触角都分节;

上一篇:经济业务题分录练习下一篇:费用定期结算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