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发展趋势

2024-10-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煤炭行业发展趋势(精选8篇)

煤炭行业发展趋势 篇1

趋势

曹攀

(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化学与化工学院,陕西西安,710600)摘要:在总结分析我国煤炭开采及洗选加工技术及设备的技术上,对我国煤炭开采及洗选加工技术及设备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并指出了发展先进煤炭开采技术和煤炭洗选技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关键词:煤炭开采;煤炭洗选加工;洁净煤技术;绿色开采;煤与煤层气共采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我国是一个煤炭资源大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的构成特点,使得煤炭资源成为我国唯一可以依靠的技术能源。支撑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用户对煤品种、煤质的需求逐渐多样化以及煤炭资源日益减少,迫切要求发展先进煤炭开采技术和煤炭洗选加工技术。从而提高煤炭资源的回收率、减少环境的污染、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1 我国煤炭资源开采及洗选加工技术的现状

1.1我国煤炭资源开采的现状

我国煤炭行业总体技术水平比较薄弱,但值得庆幸的是近几年来煤炭行业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一)高效高产矿井建设成果显著,建成了一大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大型高

产矿井。

(二)煤炭开采技术和开采设备的研究取得了巨大成果,研制出了一批国际先

进的开采设备。

(三)煤炭资源整合成效显著,大中型煤矿增多,小型煤矿数目急剧减少。

(四)开展煤矿安全科技攻关,煤矿安全水平状况好转。

(五)新矿井建设速度加快,矿井施工建设工艺和设备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六)随着地壳浅部开采条件较好地区的煤炭资源逐渐衰竭,开发正在逐步向

深部发展。

(七)加大了煤炭开采新技术和设备的投入力度。

虽然说近些年来煤炭开采技术水平提高显著、安全状况明显好转,但煤炭开采技术水平总体较西方发达国家落后。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发展煤炭开采技术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2我国煤炭洗选加工技术的现状

我国煤炭洗选加工技术的总体现状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煤炭入选率低、洗选技术和设备较发达国家相对落后、环保意识差、政策法规不完善。据调查统计,我国原煤入选比例只有33%,而动力煤入选比例更低,仅为18%,80%以上的煤炭未

经分选直接燃用。从而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压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煤炭洗选

技术与设备相对落后,有些人家60年代就已经淘汰不用的技术和设备现在在我国仍有使用。至于环保意识和相关法律的完善程度则更是一个问题,往往企业为

了发展经济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没有相关的法律去约束他们。

目前,国内采用的选没方法主要为重介、跳汰、浮选以及干法选煤。我国煤炭开采及洗选加工技术的发展方向

2.1我国煤炭资源开采的发展方向

随着近些年来人们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以及煤炭行业行情的变

化(竞争加剧,)人们在不断探索新的开采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资源的有效

利用(提高回收率)和资源的绿色利用。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开采将向着绿色

化、集约化、高产高效化的方向发展。主要包括:

(一)煤炭绿色开采

其目的是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提高煤炭的回收

率,使煤炭资源得到合理开采和利用。是洁净煤技术的延伸。主要技术途径有:

(1)用煤矸石充填采空区,减少煤矸石在井上排放量(矸石充填开采)。

(2)减少井下废气和粉尘的污染。

(3)对煤矿污水分类处理.(4)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技术和机械化使用水平。

(5)保水开采

(二)煤炭地下气化

煤炭气化是指在煤层赋存地点直接获取可燃气体的过程。

(三)煤与煤层气共采

是指将煤与赋存在煤层中的煤层气共同采出的方法。即可以减少煤层气乱排而

造成的污染,又可以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也属于绿色开采范围。

(四)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

(五)短壁开采开采工艺技术

随着大规模粗放型开采适合长壁开采的煤炭资源日益减少,短壁开采技术在我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2煤炭洗选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2.2.1 选煤厂类型

未来我国选煤厂建设类型因大部分为动力煤选煤厂,提高动力煤的入选率。地

下选煤厂数目将增多。

2.2.2 选煤厂规模

未来选煤厂的建设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新建;二是原有矿井配套选煤厂;三

是现有选煤依赖于矿井的规模。新建洗煤厂特别是动力煤选煤厂,其大型厂的比

重将会增高。未来选煤厂将实现高水平的自动化,单台设备的大型化。选煤厂的工艺环节将减少,易于管理,自动化程度大幅高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员增效。

2.2.3 选煤厂工艺与技术

(一)选煤方法

原煤入选比例继续提高,重介选比例迅速上升,并将占据主导地位,跳汰选仍

是易选煤的首选,微泡浮选将取代传统浮选,浮选粒度上限将降至0.2mm左右,其他选煤方法将在特定条件下合理应用。

(二)选煤厂工艺

未来选煤厂将向着工艺多样化、系统灵活化、配置个性化、检修便利化、厂房

低层化、控制自动化、总体最优化、投资最小化方向发展。模块式选煤场将

得到推广。

2.2.4 选煤设备

(一)块煤分选设备的发展方向是设备大型化、单机处理量提高及入料粒度上

限提高。

(二)末煤分选设备

末煤分选大多采用重介。重介质旋流器向两极发展:一是扩大直径提高入料上

限;二是缩小直径降低分选下限。

(三)煤泥分选设备

煤泥分选设备主要是浮选设备,其将向有利于强化矿化过程、提高选择性和降

低分选下限方向发展。

(四)细粒煤和超细粒煤的分选技术与设备是未来的研究热点。

总的来说,选煤设备是向着高效、高精度分选的方向发展。

2.2.5 选煤厂自动化

选煤厂将在在线技术的基础上实现自动化。

2.2.6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

(一)洁净煤技术

(二)水煤浆技术

(三)型煤技术

参考文献

[1]张国桥,李钢.煤炭绿色开采技术及其应用[J].煤炭学报,2008(8)

[2]李晓丽,景丽岗.煤矿开采的发展方向[J].煤炭技术.2011(12)

[3]孙玉芹.煤炭洗选技术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发展趋势[J].学术期刊,2004(11)

[4]陈飞,洪美玲.我国煤用浮选机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5]申宝宏.我国煤炭开采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6]朱启军.浅谈煤炭洗选加工技术

[7]刘云霄,解京选.煤炭井下分选技术与装备

[8]谭宏鹏,王耀东.煤炭开采技术及发展方向

[9]陈乐乐,陈翔,徐耀鑫.我国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10] 朱启军.煤炭洗选技术应用探析

[11]田小鹏.我国洗煤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12]梁金钢,赵环帅,何建新。国内外选煤技术与装备现状极发展趋势[J].选煤技术,2008(1):60-64.[13]刘峰选煤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会议论文,2007

[14]陶长林.国外选煤技术动态分析[J]。选煤技术,1999,(3):18-32

[15]刘峰,重介质旋流器选美技术的研究与发展[J].选煤技术,2006(5):1—10

[16]叶大武.2006年中国选煤和煤炭质量概况[J].选煤技术,2007(4):1-4

[17]叶大武.马剑.2005年我国选煤工业发展现状[J].选煤技术,2006(3):1-4

[18]周少雷,单忠健等。中国的选煤与选煤技术[A].第15届国际选煤大会论文集[C].徐州:中国矿业大

学出版社,2006.1-11

[19]俞珠峰.洁净煤技术发展与应用.化工工业出版社2004.5

[20]张东升,徐金海.矿井高产高效开采模式及新技术[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化学与化工学院矿物加工工程1002班

1015030210

煤炭行业发展趋势 篇2

关键词:煤炭行业,现状分析,发展趋势

随着世界经济的低迷, 我国经济总体走向下滑, 尤其是15年以来, 房地产、煤炭、钢铁、水泥等重工业产能严重过剩, 随之而来的国家经济发展缓慢、社会失业率增加, 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安定受到影响。本人想对煤炭行业目前的状况进行浅析, 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以及对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稍加预测, 仅供参考。

一、当前我们煤炭行业状况

煤炭一方面是一种经济战略资源, 另一方面煤炭也是污染环境的资源, 再有开采煤炭由于是与自然环境作斗争, 所以安全风险隐患极大, 为了确保人员生命的安全, 国家要求安全风险措施及设备投入成本很高, 这样导致吨煤成本加大。综合因素导致煤炭目前状况是高开采、低利用、排放高、污染重, 因此国家也相继出台一些政策进行整治煤炭行业。又加上经济危机的出现以及进口煤炭的挤压, 造成煤炭行业目前的状态不容乐观, 具体如下:

1. 受到国家宏观制度的制约

首先由于煤炭行业属于地下作业, 所以安全隐患多, 国家对煤炭行业加强了安全整顿, 无论是从设备上还是从安全防护措施都加大了力度, 如建立了井下避难硐室、投入全自动井下监测仪等, 这样增加了吨煤成本。其次由于煤炭污染严重, 导致近几年来雾霾现象十分严重, 尤其是华北地带, 产煤大区, 这地区的雾霾已经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国家下大力量砍掉小产能, 限制大产能企业, 这样使煤炭行业的产量受限, 进而影响其企业的经营。再有新能源的出现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等产业的出现大大地挤压了煤炭的产量, 也占有了煤炭一定的利润空间。

2. 受到世界煤炭市场的制约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后, 我们就成为世界经济组织的一员, 那么在世界市场经济这个平台里, 信息的流动性与资源的共享性发展迅速, 国外的矿石、铁粉、煤炭以其品质好、质量高、价格低等优点打入我国市场, 实践证明国外的煤炭等非常适合我国的经济建设。虽然我国也有少量的煤炭出口, 但是净差额为进口量远远大于出口量。这对于国内煤炭行业来讲, 已经是雪上加霜了。

3. 供大于求, 产能过剩

环境的污染, 导致国家政府的打压;新的替代品——新能源的诞生以及进口市场的挤压, 导致煤炭的需求量迅速减少;尤其全球式的经济低迷导致煤炭行业的下游钢、铁、电用煤量减少。这样依据经济原理则出现了供大于求, 产能过剩的现状。这种现象诱发了人员的下岗、劳动力的富裕、失业率的上升, 影响了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安宁, 更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速度与质量。

二、对于目前煤炭前景的展望

煤炭行业的现状摆在我们面前, 让煤炭行业的经营管理者不得不放下“以产补价”的做法, 寻找着煤炭行业走出逆境的道路。那么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开发, 控制产能, 提高质量, 优化产品结构, 力争早日研发出新产品, 打造产品的绿色发展渠道。

1. 提倡集中生产、砍伐关掉一些落后的产能

国家从2013年开始, 放松了煤炭经营许可证的门槛, 其理念是让许多有能力有实力的企业参与煤炭行业的公平竞争, 这样让一些设备老化、矿井深远、产能低下的老矿井从公平竞争中退出煤炭历史的舞台。另外国家提倡煤炭行业的整合与转产。在整合过程中, 国家的主导思想应该是关掉“高投入、低产出的矿井”, 其人员通过整合作为现代化矿井的新生力量。转产的理念是让一部分人转入非煤炭行业, 但是也依托于正在生产的煤炭行业。并且在留下的现代化矿井中, 要统一摆布, 集中生产, 限产限量, 严谨随意开采、以产补价的错误理念。

2. 优化产业结构, 推行绿色产品

我们知道煤炭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 所以国家不能停止对煤炭的开采, 关键是如何开采煤炭, 怎样利用煤炭资源, 使之成为“绿色产品”。深化产品的结构成为煤炭产品的今后走向。目前已有人提出对煤炭进行二次再开发与利用, 如生产出我国十分紧缺的煤油与煤气, 这样大大缓解了我国在上述能源中的不足, 同时还使煤炭产品成功转型。另外企业通过高科技手段与核心技术人员, 对产品的深加工进行研发, 推出绿色产品, 研发出洁净煤技术, 并用其联合发电, 使煤炭的污染大大减少, 这样可以增加煤炭行业的产业链条。更提升了煤炭的价值空间。总之, 煤炭作为一种产品进入市场, 它的存在一定要符合价值规律, 那就是提高质量, 增加附加值, 符合客户的需求。

3. 做好对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

我们知道在开采煤炭的时候会附带一些副产品。如瓦斯、煤矸石、井下用水。我们是否也可以像深加工煤炭那样, 对上述副产品也进行开发与利用。使之变成对人们有利有用的新型产品。如将井下瓦斯综合排放抽到井上, 在通过技术处理, 使之应用在民用、工用变废为宝。另外洗选出来的煤矸石, 用来制作建筑材料或者烧结砖, 这样即减少了浪费, 又新生成新产品。再有井下用水, 尤其是深井矿水, 其水质近似于矿质水, 抽到地面之后, 经过加工处理, 可以做为工业用水或者多次加工后成为民用用水。

三、总结

总之, 煤炭作为国家发展的能源之一, 困难是暂时的, 国家是永远支持这个产业的。我们一定要有信心与决心, 勇渡难关。随着产业链的延伸, 煤制油、煤制气的不断开发, 煤炭的开采前景将更加辉煌。让我们一同努力, 研发新产品, 随着绿色煤产品的不断涌出, 煤炭行业一定会走出“寒冬”, 走向未来。

参考文献

[1]李佳俊, 张向阳.浅析煤炭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走向[J].陕西煤炭, 2010, 29 (4) :132-133.

煤炭行业发展趋势 篇3

关键词:煤炭行业;供求现状;发展趋势;数据分析

一、煤炭行业供求供应现状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对我国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并且与人类的生存环境具有相互影响的作用,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能源发展战略人员預测分析,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据2/3的比重,并且即使在2020年我国煤炭在消费结构中也将会达到60%以上。由此可见,如果没有煤炭的供应,我国的国民经济将会是怎样的情景。但是目前我国煤炭行业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由于对煤炭行业没有科学合理以及理性的规划,所以导致我国煤炭供求存在不平衡的现状,并且这种不平衡的现状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增长而更加明显。

1.我国煤炭市场需求的构成

据有关人员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煤炭需求最大的市场为建材行业、钢铁行业、化工行业以及电力行业,这四个行业的耗煤量占全国的煤炭消费总量的85%以上,比如在2008年这四大行业耗煤量累计越有22.2亿吨,占煤炭消耗总量的81.1%,并且我国煤炭消耗的这四大行业比2007年同比增长了28540吨,并且钢铁行业、电力行业、化工行业以及建材行业的耗煤量增加分别为2860万吨、22720万吨、 920万吨、2040万吨,其中作为煤消耗量的第一大行业电力行业的煤炭消耗量呈上涨的趋势,在2004年到2008年期间,电力行业的耗煤量每年增加都在1亿吨以上,并且到2008年我国电力行业的耗煤量已经达到16.13亿吨,占我国总煤炭消费量的58%,比2007年同比增加的5.2个百分点,电力行业耗煤量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钢铁行业作为我国煤炭消费的第二大行业,最近几年其耗煤量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在2008年,我国钢铁行业的耗煤量以及所占比例如下表所示:

2.我国煤炭行业的供需关系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煤炭行业运行良好,并且经营效益和利润也有很大的程度的提高,但是我国煤炭产量的增加速度与煤炭市场的需存在结构性的矛盾,这些矛盾主要表现在我国电力行业发电量的增加速度比较低,并且炼焦烟煤的增长速度也非常慢,所以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现象,而动力煤的增长速度是比较快的,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钢铁产业的产量增加的速度相对比较快,化工用煤供需基本处于平衡的状态。虽然 我国煤炭行业的生产量和消费量的基本处于平衡的状态,但是,我国煤炭的出口量高于进口量,这就导致我国煤炭可供应量低于消费量,从而出现我国煤炭供需缺口量不断扩大的现象。

从整体上进行分析,我国煤炭行业仍然处于非常脆弱的状态,其主要表现在我国科学技术比较落后,极大程度的影响我国煤炭行业的持续发展的能力,我国煤炭生产的中采用开采、挖掘以及搬运等技术设备的整体性能和技术水平比较落后,与国际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相比,相差大约5到15倍左右,而且我国的煤炭矿井的规模小,开采的方式比较落后、资源利用率较低等导致我国煤炭的供需关系存不平衡现象。

而且,煤炭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其存储量也随着开采量的增加而减少,从而将会产生能源短缺的问题,并且对于煤层的存储的地质条件非常复杂、 存储情况不明确,特别是一些地压、水患、地震等一些危害严重影响煤炭开采和生产,并且从煤炭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很多煤炭在使用的过程中燃烧的效率非常低,这不仅会造成能源的浪费,而且对环境也造成极大的污染。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而且也严重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

二、我国煤炭行业的需求量预测及对未来发展的对策

1.我国2015年到2020年对煤炭的需求量的预测

我国煤炭的需求量的影响因素有很多种,其中主要有人口数量、煤炭行业自身的发展、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以及国民经济的增长等。所以下面将煤炭需求量称为被解释变量、以煤炭价格指数、工业GDP 指数、钢材产量的指数、建材产量的指数、以及化工产量的指数等作为解释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煤炭的需求量进行预测,其预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通过对我国2015年到2020年煤炭的需求量预测,并且通过上述数据可以得知我国煤炭在2015年需求量为34.20亿吨,而2020年我国对煤炭的需求量就将会增长到40.02亿吨。

2.我国煤炭行业未来发展的对策及其建议

(1)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环保意识增强,全球大气温室效应的的要求,对燃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煤炭环境只有朝着环保洁净的方向发展,才能不断满足煤炭出口和国内煤炭消费的需求。并且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实施洁净战略,保证煤炭的清洁生产和清洁燃烧不仅是实施低碳经济的主要的途径,而且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促进煤炭行业走向新型工业化和科技化的重要的策略。在煤炭行业未来的发展中,只有不断研究发展洁净煤炭技术, 加强煤炭液化、气化的工程,并充分利用国家的扶持政策,这样才能使煤炭行业走向工业化生产道路,才能实现洁净技术战略,从而促进煤炭行业健康持续的发展,不断提高国民经济水平。

(2)注重安全生产

在煤炭行业生产的过程中,安全生产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其也是一项比较系统的工程,煤炭安全状况,不仅与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而且与国家的政府以及相关的部门的监督,法律的执行、安全经费的投入以及安全制度建设等具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煤炭生产的过程中只有坚持依法治矿、依法办矿,不断加强对煤炭安全技术的改造的投入,在煤炭生产的过程中建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调度系统,不断提高对煤炭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提高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这样才能有效保证煤炭的安全生产。

(3)加强技术创新

在煤炭行业中,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煤炭行业的整体素质,不断更新观念,提高战略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不断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和技术操作工作的培训,在煤炭生产的过程中注重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高新技术,不断提高煤炭的生产水平,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还应该不断加快煤炭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吸取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并且在吸取国外先进的技术水平的同时,还应该加强自主产权技术的研究开发,不断提高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开采、挖掘以及运输等生产水平和技术能力,只有加强技术的创新和技术的应用,才能不断促进煤炭行业的发展,才能促进经济水平的提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

(4)煤炭产业结构的调整

为了能够促进煤炭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应该加强优化煤炭行业的产业结构,不断提高煤炭经济规模,这不仅有利于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而且对保护环境,为煤炭今后的发展积蓄力量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全国各地对煤炭的需求量和供应量都具有很大的差距,其中煤炭供应地主要集中在中部、东部和西部,所以我们应该加强稳定东部煤炭生产规模,加强对中部地区的开发适度对西部资源存储,我国东部地区煤炭是我国煤炭消费中心,并且煤炭的调入量大,所以加强稳定东部地区煤炭生产规模,延长使用年限。而西部后备区域的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并且消费少,所以在满足本区需要的前提下,可以适当补给东部地区,并且还应该注重煤炭资源积蓄,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煤炭行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祁中华 张晋霞 徐之舟 徐之帅:煤炭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能源技术与管理,2008(4):131—133.

[2]吴华军:煤炭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综合评价——基于熵权法的分析[J].新财经(理论版),2010(9):145—146.

[3]孟建斌:当前形势下河南煤炭营销的现状及对策.科技创业月刊,2012(1):52—53.

[4]冯文权:经济预测与决策技术[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139.142,199—229.

[5]王永光:中国煤炭市场供需平衡分析与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23-32.

煤炭行业发展趋势 篇4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煤炭企业所面临的经济形势和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国家审计机关的指导、推动和组织, 以及煤炭企业各部门、各单位内部, 加强自我约束和控制,实现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 煤炭企业内部审计在人员配备、组织建设、审计实施以及提供报告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保护国家财产物资安全完整, 维护财经纪律, 保护煤炭企业合法经济权益, 改善经营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 煤炭企业内部审计对象概念

1.1 内部审计对象的含义

内部审计对象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为实现内部审计目标而审核的项目或所要进行检查和评价的内容, 即内部审计的客体或范围。凡是有利于内部审计目标实现的内容, 都应列入内部审计范围。《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对内部审计对象, 以及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 都有明确的规定。说明我国内部审计对象的领域已大大拓展, 内容趋向综合性。现在, 综合审计、管理审计、“3E”(效率、效果和经济)审计、“ 5E”(经济、效率、效果、合理和环境)审计等概念已成为内部审计的代名词, 并形成了“内部审计活动范围就是企业总裁所关注的问题”的理念。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部门单位管理要求的变化, 都会对内部审计所要检查和评价的内容发生影响, 因而内部审计对象通常会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1.2 内部审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内部审计对象主要表现为财务审计、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三方面。

财务审计:要检查和评价财务收支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着重检查这些活动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规, 有无违反财经法纪的虚假行为, 以及内部规章制度的要求。这种审计又称为“符合性审计”或“合法性审计”。由于企业的财务收支活动,都是通过会计信息来反映的, 所以内部审计就应检查和评价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以鉴证账实是否相符。财务审计可以说是审计之本, 审计初始就是以财务收支为检查和评价对象, 随着审计范围的不断拓展, 财务审计仍将是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 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经营审计:经营审计要检查和评价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效果和经济性, 又称为“3E”审计。以供、产、销等业务经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作为具体审计对象, 就是要检查、评价是否在努力改善和充分利用企业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 进行了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研究, 采取措施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的经济决策和计划是否合理并得以贯彻执行;是否认真执行了经济合同, 实现了预期的经营目标等。经营审计也可称为绩效审计, 是企业内部审计的又一重要内容。主要解决三方面问题:少投入多产出, 即效率性;投入资源实现既定目标, 即效果性;实现既定目标又节约资源, 即经济性。

管理审计:要检查和评价企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活动的效率性, 以求改进管理,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检查和评价各职能部门管理制度设计的合理性, 组织目标和方针的恰当性及其履行的有效性,鉴明组织内部各职能部门存在的潜在的薄弱环节,审查单位的人事政策、人员素质及培训的情况等, 进而提出改进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以促进管理素质和水平的提高。

煤炭行业发展趋势 篇5

用行动为蓝图领航

煤炭企业文化——探寻新时期国有煤炭企业发展的转型与发展的新航向

智汇蓝图管理咨询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深入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在各个方面都体现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巨大科学性,取得了巨大的实绩。煤炭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撑能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更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科学、合理地发展。煤炭企业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主体,更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改变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科技创新来提高煤炭行业的发展质量,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走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这就需要对煤炭行业总体规划、合理布局,淘汰落后产能,按现代化、规模化、产业链条化的要求建设一批产能上5000万吨、上亿吨的大型煤炭基地和特大型煤业集团,对此,国家发改委于2006年批复了包括神东、陕北、黄陇(华亭)、晋中、晋北、晋东、鲁西、两淮、冀中、河南、云贵、蒙东、宁东13个大型煤炭基地建设规划,建成后,将对优化我国煤炭工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产生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实行产权多元,推进制度创新,优化生产结构,促进煤电、煤化、煤路等一体化建设,达到产业联合、产业链延伸,使资源有效转化、利用。目前国内一些大型煤炭企业根据自身情况提出了“煤、路、港、航平向产业链”和“煤、电(焦)、化纵向产业链”两种发展思路。前者如神华集团,后者如山西焦煤集团等。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近些年来,国有煤炭企业都将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劳动、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力度,降低劳动强度,使得重、特大事故发生率明显减少,许多大型煤炭企业更将安全发展定位为一种文化,加以深入宣传,如同煤集团,兖矿集团北宿煤矿的“六六”安全文化;冀中能源“生命高于一切”、神华“舍得一切,不舍安全”的安全理念等等。

总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开展转方式、调结构;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和企业集团,延伸产业链;引进、研发、推广和应用高新技术,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可持续发展、安全发展的道路,已成为我国煤炭企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二、先进企业文化的力量日加凸显,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些年来,企业文化的力量越来越凸显,各大煤炭企业纷纷进行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已成为我国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滦煤矿是一所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企业,然而经过百年发展,不仅没有“老态龙钟”,反而是“老树开花”,这些年发展异常迅猛,2009年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较2008年增长了256%和230%。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金成建国5号520室

电话:+86-10-85072186

传真:+86-10-85072187

用智慧为梦想添彩

用行动为蓝图领航

在全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103位,比两年猛进了188位,成为500强中发展最快的企业。

取得这些成绩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开滦煤矿大力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其以“特别能战斗”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构筑了共同愿景,重塑了企业价值观,整合了企业行为文化,强化了开滦煤矿的百年品牌,同时,其文化建设的继承、创新与实践,为企业打破以煤为主,一元生产的战略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

2009年,开滦煤矿被评为“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其“特别能战斗”精神获评新中国60年最具影响力十大企业精神。

另一个刚刚济身为世界500强的国有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冀中能源,同样是以先进的企业文化为支撑,获得了迅速优异的发展。冀中能源在中国500强企业排名第97位,拥有华北制药、峰峰集团、冀中能源股份、河北航空集团等10个子公司,其中有冀中能源、金牛化工、华北制药三个上市公司,产业涉及煤炭、电力、医药、航空等,是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集团。

然而,两年前,冀中能源在重组之初,有全国特困煤炭企业36家中的4家。邯矿、井矿、张矿已经濒临破产,其它的也多是生产方式落后,产能不佳的“累赘”企业,但是冀中能源依靠创造性的“聚、大、搏、强、和”的企业文化,建立与之适应的管控模式、发展战略,在公司全体强化“不断创造历史”的核心价值观,“敢为人先、奋发图强”的企业精神和“奉献优质产品、创造幸福生活”的企业使命,使能冀中能源果真创造了历史,短短两年,其企业资产从400亿元增加到800亿元,销售收入从400亿元增加1200亿元,煤炭生产能力从3500万吨增加到7000万吨,主要经济指标都实现了翻番。

如今,企业文化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成为企业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而且可以同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战略等各方面结合起来,使其发挥最大效用,调动企业的主体——人的积极能动性。近些年来,我国的煤炭企业均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建设的核心部分来抓,涌现出许多有代表性的企业文化,可以肯定,这些优秀的企业文化发挥的力量将会越来越引人注目。

三、以“责任”立基,支撑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企业发展壮大、创造利润,归根到底是要承担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这已成为我国企业的共识,而对于国有煤炭企业来说,社会责任有着更具体的内涵,那就是加强煤炭资源节约开采,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的责任;加强清洁发展和循环发展,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责任;强化安全生产,为职工生命负责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增加职工福利待遇,为职工提供生活和发展空间的责任。

以“责任”立基,体现了国有企业的根本性质,又要求煤炭企业必须超越以利润为唯一诉求的生产方式,从而不断与时俱进、创新改革,符合企业的长久利益,我国许多大型煤炭企业之所以能不断发展壮大,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金成建国5号520室

电话:+86-10-85072186

传真:+86-10-85072187

用智慧为梦想添彩

用行动为蓝图领航

正是源于此。

作为我国最大的煤炭企业集团,神华一直将履行社会责任作为核心战略之一,承担着广泛的社会责任,例如在稳定市场、保障煤炭供给方面,不图一时之利,始终从大局出发,认真执行煤炭长协订货价格,对煤炭市场的价格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障了国家重点电力企业的煤炭供应。同时,神华投入40亿元进行棚户区改造和沉陷区治理,对陕北米脂等县对口扶贫,解决了20万人的人畜安全饮水问题。此外,神华还投资1.5亿元,援建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宁夏六盘山中学扩建等项目。

山西大同煤矿集团也是历史悠久的老国企,在长期的粗放式开采过程中,对周围地域的坏境和生态都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最近几年来,大同煤业投资100多亿元,实施全国规模最大的棚户区改造和采煤沉陷区治理惠民工程,目前已取得很大的成效,不仅解决了30多万员工家属的居住条件,而且大大改善了周围的生态坏境。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则从尊重人的价值的角度履行责任,提出“一切为了员工”的管理理念,将安全生产、提高工资、保障职工权益作为重点工作,2009年,将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降到0.15,实现职工年平均工资4.27万元,同时还设立“陕煤安康基金”,加大对困难、病患职工帮扶的力度,设立“天骄煤矿子弟助学基金”,帮助矿难子弟完成学业等等,使职工真正将企业当成了自己的家。

责任是企业经营的目的所在,是企业实现其价值的根本体现,只有以责任立基,企业才能将自己融入到行业发展的大环境中,才能不断改革创新,才能获得各种社会资源的支持,实现企业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对于国有大型煤炭企业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北京智汇蓝图管理咨询

2011年10月9日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金成建国5号520室

电话:+86-10-85072186

传真:+86-10-85072187

用智慧为梦想添彩

用行动为蓝图领航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金成建国5号520室

电话:+86-10-85072186

传真:+86-10-85072187

煤炭行业转型升级 篇6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能源生产和消费“四个革命”的精神,全面落实全省煤炭产业向“六型”转变的要求,我局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安全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为支撑,坚持煤炭与煤层气并重,内转与外转并重,延伸与配套并重,优化产业结构,拓展煤炭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努力构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新体系。采取的主要举措如下:

一、以战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科学制定行业战略规划。准确研判煤炭行业“四期”并存的新形势,结合地方实际,创新发展战略,修编“十二五”规划战略目标,完善“十三五”规划战略目标,提出调结构促转型谋发展的新战略规划,即围绕“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依托晋东煤炭基地、晋东南煤电基地、沁水煤层气基地,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延伸煤、转化煤、跳出煤、超越煤,拓展煤炭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形成煤炭、电力、物流、化工、装备制造、文件旅游等多产业协同发展的战略格局。二是科学制定企业发展规划。积极引导煤炭主体企业,围绕新能源、装备制造、高新技术、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科学谋划布局产业、项目、投资,规划一批好项目、大项目、标杆项目,形成多元支撑的产业格局。鼓励煤炭企业通过收购、出让、参股、兼并等方式实现办矿主体进一步集中。鼓励主体企业对所属煤矿资源进行再整合,特别是对下组煤进行再整合,减少煤矿数量,推进集约发展。

二、以科技创新支撑行业低碳发展

大力实施“科技兴煤、科技兴安”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行业转型跨越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加快行业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贡献率,实现高碳产业低碳清洁发展。一是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按照“安全、科学、经济、绿色”的理念,积极支持企业按照安全绿色开发矿区标准规划、设计、建设和改造煤矿,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提升煤矿技术装备水平,实现产业技术升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因地制宜推广使用“充填开采”和“煤与瓦斯共采”等绿色开采技术。二是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围绕煤炭工业发展规划部署,以省、市重大科技计划为载体,加快煤基科技攻关步伐,积极开发集约智能化、自动化、高端煤化工、煤层气抽采利用等核心技术,重点推进煤矿安全绿色开采、矿区循环经济、煤层气开发及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煤矸石和粉煤灰综合利用、矿山机械再制造等技术研发、示范及应用,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及产品,为低碳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三是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建立研发机构,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行业工程技术中心,鼓励煤炭企业采取联合出资、共同委托等方式进行合作研究开发,形成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各(县)市煤炭主体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工作也在积极筹备和建设中。

三、以体制创新助推行业转型发展

一是深化煤炭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煤炭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积极与省厅对接,有序推进各项改革任务,确定煤炭改革路径图和时间表,确保2017年基本实现煤炭管理体制和管理能力现代化。二是加快信息监管平台建设。依托省政府决定建设的集煤炭安全生产、运输销售、煤炭库存、价格成本、市场运营、供需预测等为一体的煤炭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做好衔接、配套、配合等工作,将相关信息、监管、服务等纳入大系统、大平台,发挥数据 信息、政府监管、决策服务三大功能,实行全行业的信息化管理。三是深化煤炭行政审批管理改革。严格落实“两个责任”,着力推进“六权治本”,坚持简政放权与加强监管同步,有序完成权力和责任清单的编制,优化权力运行流程,实行阳光运作。已清理保留权力事项54项,其中:行政处罚事项40项,行政检查事项5项,其他行政权力事项9项。调整权力事项28项,其中:取消权力事项12项,承接省厅下放事项6项和改为属地管理事项3项,自行下放管理事项2项,简化办事程序5项。涉煤审批事项、审批环节和企业事务性负担均减少1/3,审批时间缩短一半以上。四是促进主体企业做大做实做强。制定出台全市加强地方煤炭主体企业建设的实施意见,全面理顺主体企业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引导企业按照“集团化建设、资本化运营、精细化管理、规模化发展”的思路,遵循产权清晰、职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依法建立起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组织架构、决策机制、约束机制和运营机制。五是建立健全创新机制。营造宽松政策环境,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效益。鼓励企业承接国家和省、市重大专项、科技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产业化项目,加快培育引进创新人才、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培育创 新文化,最大限度地挖掘员工创新潜力,营造全员创新的良好氛围。2011至2014年,共承担省级及以上重大科技项目6项,四、以模式创新助推行业多元发展

创新煤炭商业模式,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实现由传统的提供煤炭产品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由煤炭价格链的低端向高端转变,提高发展质量,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形成煤炭、电力、煤层气、煤化工、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元支撑的产业体系。一是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根据环境承载能力,推进煤炭资源就地转化,依托大型煤、电、化项目,加强煤矿瓦斯抽采利用和煤矸石、粉煤灰再生利用工作,提升综合利用水平,实现煤炭、煤层气价值最大化,积极建设煤炭煤层气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二是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依托我市区位资源优势,整合上下游资源,打造立足城市、服务全国、辐射国际的煤炭物流中心,建成具有全球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的煤炭产业信息中心、交易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和无烟煤价格形成中心,实现煤炭洗选配煤、在线交易、在线结算、在线融资和“坑口”到“炉口”的全程物流配送,形成完整的煤炭产业生态圈,降低煤炭流通成本,提升协同供应效率,推动 区域产业转型。三是发展煤炭煤层气装备制造业。发挥我省煤炭装备制造优势,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发展煤炭开采设备、洗选、煤化工成套装备、煤层气勘探装备、抽采装备、压缩装备、安全防护装备等设备制造,大力建设煤炭煤层气装备制造业基地。四是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充分发挥历史文化优势,发挥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在转型跨越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继续加大文化、旅游项目的投资,加快旅游资源产业化、旅游产业市场化、旅游发展品牌化步伐,把旅游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

五、以政策创新构筑产业循环发展体系

紧抓循环经济试点省的建设机遇,坚持将循环经济建设作为新上煤炭开采项目的准入条件,引导已建项目理性选择符合企业实际的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从资金、政策等方面支持循环经济发展。一是煤炭产业链延伸取得新突破。聚焦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积极推进晋东现代煤化工基地建设,推广煤炭、煤化工等典型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鼓励煤炭企业延伸拓展、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延长煤-电-铝、煤-焦-化、煤-气-化、煤-电-材等资源循环产业链,加强优势资源就地转化,提升加工利用技术水平。二是资源循环利用取得新突破。以 “多联产、全循环、高端化”为基本模式,加快形成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煤矸石综合利用新材料、粉煤灰资源化开发利用、脱硫石膏综合利用四大产业体系,构建循环经济发展促进机制、资源产业与环保产业协同发展机制。积极与发改部门对接,选优筛选适合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好项目大项目,进一步提高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创出工业固废高效利用新模式。三是行业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突破。采取“煤参电”、“电参煤”、“煤电互参”、“煤控电”、“组建新公司”等多样化的煤电合作模式,加快煤电一体化园区建设,有序推进煤炭、冶金、焦化、电力、建材等上下游关联产业的联合兼并重组整合,促进资源型企业跨行业、一体化发展。

煤炭行业发展趋势 篇7

我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产煤大国, 煤炭的产量占到了全世界的37%。煤炭扮演了一个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重要的角色, 其承载的重任也非常的巨大, 是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不可或缺的部分。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煤炭用途的多样化, 煤炭的战略地位仍然十分重要。只有加强对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这方面的研究, 才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

近年来, 我国根据煤炭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所面临的形势等基础上, 提出了“十一五”时期就煤炭行业的发展方针政策以及任务措施。在“十一五”规划中, 提出了以煤炭资源整合、有序开发, 完善煤炭开采体制、创新机制, 强化企业管理、保障煤矿安全, 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煤炭体系。《煤炭法》和《若干意见》配套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实施, 财税政策的深化改革, 铁路和港口建设的加快, 为煤炭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条件。深入改革煤炭发展的政策措施, 强化法律法规制度的制订。进一步完善以《煤炭法》、《煤炭资源法》以及相关实施细则等的法律法规体系。贯彻落实国家政策, 制定和完善与之配套的产业政策、制度和标准。

综合考虑经济结构调整、国家政策调控等因素, 建材工业、钢铁工业用煤继续减少, 煤化工产业已经出现了新的拐点。从去年开始, 煤炭的黄金十年宣告结束, 煤炭价格的主导地位已经开始动摇, 煤炭市场很有可能会出现低速增长, 甚至是负增长的局面。2013年, 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因素依旧, 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也已进入7时代。北京的雾霾天气已经提醒中国不能再像曾经的英国那样发展了。高耗能、高污染产业重点治理, 煤炭已经进入产能过盛时代。

虽然煤炭成本的核算制度在不断的改进, 同现代社会基本适应, 但是依旧存在着诸如各项费用计提不准、成本不完全和企业办社会核算等问题。进一步完善煤炭产品成本核算制度, 将各项成本费用足额纳入生产成本。加快煤炭税费制度改革步伐, 把煤矿企业税负降到合理水平。

对于2013年的煤炭供给, 整体判断是很难再延续黄金干年的状况。对比来看, 产量增量比需求增长缓慢, 供需缺口已经不再存在。有关人员分析, 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以及煤炭资源整合矿井陆续投产, 煤炭产量的增长率将保持较高增速, 且产成品库存指数持续上升说明经济总体需求疲软。现在煤炭库存的压力存在, 新型能源的发展, 煤炭地位已经发生变化。当前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由于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带来的煤炭价格大幅下跌, 使得我国煤炭企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煤炭企业如何在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保持稳健经营和发展呢?答案是:加强财务管理很重要。现金是企业的血液, 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 煤炭企业的现金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加强集团分公司现金管理, 统一调配。

为防止资金的体外循环, 加强对资金的管理, 应采取一系列加强现金管理的措施。可以借鉴的现金管理制度, 包括:实行严格的预算管理;实行备用金制;严格开立银行账户的管理:“收支两条线”, 所有收入都统一上缴企业总部统一划拨, 下属单位所需资金则由集团总部统一审核和安排等。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煤炭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活动涉及产、供、销各个环节, 是企业一切活动的基础, 是企业谋求效益的重要手段。财务管理为其他管理提供准确资料, 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最大保证。抓企业管理之所以要以抓财务管理为核心内容, 这是由管理的本质与特点所决定的。然而, 受目前行业管理体制水平的制约, 我国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还很落后。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得世界很多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大减, 需求大幅度下降, 波及国际煤炭市场的需求下滑, 导致煤炭价格下行。在这种情况下, 我国煤炭企业势必受到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煤炭企业利润下滑、煤炭企业出口需求下降、煤炭企业库存增加。

一、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 财务管理已经被已经被很多企业所重视。受到市场宏观经济和企业内部管理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煤炭企业盲目的生产。

近些几年来, 各级政府都在追求GDP的调整增长, 逐年要求煤炭企业增加产量, 使得近年来煤炭产量不断增加, 供求关系趋于紧张。2012年, 港口煤储量已经突破3亿吨, 供求关系突然间发生逆转。

2.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不建全。

当前, 煤炭企业还停留在过去的煤炭“黄金十年”, 管理层还停留在当时的状态, 财务管理体制并没有与时代共进, 缺乏内部责任制度、市场机制等。

3. 管理渠道不完善。

财务管理需要从领导层面到各级部门, 互相沟通、制约。由于长期缺乏沟通交流, 导致财务信息不及时、口径不一致等原因, 导致领导决策和企业长期目标不能满足企业要求。

4. 缺乏对财务管理应用。

很多企业财务工作还只是停留在基础的财务工作, 对企业的财务决策、分析等应用还很少。使财务管理工作失去了意义, 不能满足企业市场化运作的需要。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财务管理策略

1. 加强人工成本管理。

人是企业最活跃的因素, 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本。面对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 企业的财务管理不仅要研究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 更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宗旨。因此, 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在日常的工作当中, 应当善于组织、善于沟通、善于激励、善于处理各种冲突和矛盾, 在更高的层次上搞好人工成本的管理。

2. 强化企业财务信息管理。

财务信息管理, 是由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运用信息技术, 通过财务管理手段, 收集、整理企业财务信息进行, 并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分析、预测和监督。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 必须通过加强财务信息管理, 使财务信息有效利用, 提升企业决策和应对危机的能力。增强企业内部信息畅通, 促进内外部信息沟通, 保证在第一时间给出对策, 保障企业经济运行。

3. 落实企业财务监督与控制职能。

对企业实施合理有效的监督检查职能, 才能促使企业依法经营, 向着良性发展。通过监督职能, 可以及时发现企业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使领导做出有利的决策,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借助于财务控制, 规范企业日常经营业务, 规范落实财务预算制度。

4. 合理筹措资金。

近年来, 煤炭企业都在向着做强作大的目标发展, 兼并重组, 资源整合, 资金需求极大。资金对于企业来说, 相关于流淌着的血液, 一旦供血不足, 生产经营就会停止, 更为严重的是清产结算。因此, 现阶段合理筹措资金, 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首要任务。企业应当建立资金应急预案, 根据企业自身情况, 合理地筹备所需要的资金。煤炭企业建立一整套合理、高效的资金运行系统, 通过企业整体资金统筹规划,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5. 成本控制管理。

在现有的经济环境下, 企业应树立新的成本管理理念。从2012年开始, 煤炭价格下行, 成本控制势在必行, 要使企业全员意识到降低成本的重要性, 要人人参与, 使成本控制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时刻。成本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 包括支付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及管理等各项费用。企业收益是补偿成本耗费的来源, 也是企业向投资者回报, 改善职工生产条件和经济待遇, 并实现企业扩大再生产所需资本积累的保障。

6. 完善煤炭企业信息保障机制。

在当前经济条件下, 企业需要加快改革和发展, 摈弃国有企业的思想和管理模式。切实抓好企业内部管理, 使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对原有的业务流程重新进行布置安排, 对原有的管理模式进行变革, 对现行的管理方式和财务制度进行统一规范, 其实质就是对现行财务管理体制和制度进行创新发展。

摘要:近几年受金融危机影响, 煤炭需求量、价格不断下滑。随着社会主体能源的变化, 煤炭企业受市场影响日趋严重, 作为传统能源的煤炭行业, 已经开始出现负增长, 甚至出现亏损现象。文章着重分析了后危机时代, 煤炭的发展趋势及煤炭企业的财务对策。

煤炭行业发展趋势 篇8

摘要: 全球煤炭总产量和消费量分别以4.8%和4.5%的年均增长率快速攀升,增速不仅超过了天然气,两者差距也呈逐年增大的趋势,但实际上这些不具有客观性.通过对2013年BP世界能源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在去除中国因素后,全球煤炭总产量和消费量较包括中国时的总产量和消费量大幅下降,其总产量和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下降至2.2%和1.0%,天然气总产量和消费量较包括中国时的总产量和消费量仅有些许减少,其总产量和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7%和2.4%,天然气增速反超煤炭,实现逆转;中国虽然是以煤炭作为主要消费能源,但是并未影响中国天然气消费量以17.3%的年均增长率迅速提升;中国常规与非常规天然气储量丰富,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推动中国天然气发展,符合当今能源发展趋势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煤炭; 天然气;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TE 02文献标志码: A

201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2.432×108 t油当量,美国为2.286×109 t油当量,中国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1].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维持在较高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能源利用效率低,污染严重,环境压力大,不符合所提倡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高效、清洁能源消费方式,因此,必须提高天然气使用比例,促进天然气产业发展,推动中国能源消费转型[2].

1煤炭和天然气使用趋势

1.1全球煤炭和天然气发展趋势

图1为2002—2012年全球煤炭、天然气总产量和消费量[3],表1为2002—2012年全球煤炭、天然气总产量和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3].结合图1(a)和表1可知,2002—2012年煤炭和天然气的全球总产量和消费量都是呈逐年增加趋势,其中:煤炭增速最快,总产量和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8%和4.5%;天然气总产量和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9%和2.8%,增长趋势弱于煤炭,而且差距在逐年增大.但是并不能认为全球主流发展趋势是煤炭好于天然气,因为从图1(b)和表1可以发现,在不包括中国时,全球煤炭总产量和消费量较包括中国时的总产量和消费量下降明显,增速大幅放缓,年均增长率下降非常明显,分别为2.2%和1.0%,这间接说明中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占全球煤炭总产量和消费量的比重较大.比较图1(a)、(b)发现,天然气增长趋势变化不大,但产量和消费量远超过了煤炭,其年均增长率仅有些许下降,分别为2.7%和2.4%,由此可见,中国对天然气的开发和使用规模较小,并未像煤炭一样对全球天然气总产量和消费量产生较大影响.

1.2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煤炭与天然气发展趋势

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是世界前三大煤炭储量国.中国煤炭储量约为1.14×1011 t,远低于美国的3.37×1011 t,与俄罗斯的1.57×1011 t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图2为2002—2012年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在2002—2012年间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远超美国和俄罗斯,说明中国对煤炭的开发和利用程度要强于这两国.俄罗斯的煤炭产量和消费量相对中国而言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而且比较稳定.美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在2002—2008年间变动不大,2009年有明显下降,2010年有所回升,但2011年和2012年持续下降.从2007年开始,美国煤炭产量大于消费量,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且有增大的趋势.通过对比3个国家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可以发现,能源储量并不能决定能源使用,就如美国并未将煤炭储量优势完全发挥,依然可以成为世界公认的能源消费大国[4].

图3为2002—2012年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天然气消费量[3].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与美国、俄罗斯相比,存在不小差距,但是中国天然气消费量正以17.3%的年均增长率迅速提升,增速明显高于美国和俄罗斯,也远高于全球天然气消费量2.8%的年均增长率.由于中国天然气民用和工业应用发展较晚且定价政策不完善,导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依然维持在较低水平.美国天然气事业起步早,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和完善的市场机制,对中国天然气发展有着指导作用[5].对比图2和图3可以发现,美国、俄罗斯天然气消费量已超过了本国的煤炭消费量,美国天然气消费量呈现增长态势,煤炭消费量呈下降趋势,这进一步说明美国更看重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中国天然气消费量虽然增长迅速,但与煤炭消费量相比仍有显著差距.总体上美国和俄罗斯天然气发展趋势优于煤炭,有着良好的前景,而中国则高度重视煤炭的开发利用,天然气发展相对缓慢.2012年煤炭消费量为1.83×109 t油当量,天然气仅为1.3×108 t油当量.

表2中列出了全球规模较大的经济体煤炭和天然气消费量,表2显示,除非经合组织外,其它经济体的天然气消费量都高于煤炭的消费量,其原因是中国属于非经合组织,中国煤炭消费量被统计在内,由此造成非经合组织的煤炭消费量高于天然气消费量.如果非经济合作组织不计中国

2中国天然气发展前景

2.1常规天然气储量优势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6]显示,2012年中国天然气基础储量为4.4×1012 m3,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如内蒙古、四川、新疆等地,储量占全国的86.36%,而海域储量仅占7.27%.2012年中国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地区如表3所示[6].由此推断,中国未来天然气开发重点将集中在内陆地区,不仅利于管道运输,而且对技术的要求也相对较低.

2.2非常规天然气潜力巨大

非常规天然气主要包括页岩气、致密砂岩气、煤层气、天然气水合物等.目前已探明的非常规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与致密砂岩气)资源总量约为7.98×1013 m3[7].

(1) 煤层气.截至2010年底,中国共钻煤层气井5 426口,探明煤层气地质储量为2.9×1015 m3,累计建产能超过3.0×109 m3·a-1,地面抽采实现1.5×109 m3·a-1,商品气量1.18×109 m3·a-1,并建成管输、压缩/液化能力5.6×109 m3·a-1,实现了煤层气商业开发[7].

(2) 页岩气.利用露头地质调查、探井及实验测试取得的数据,预测中国页岩气地质资源量为5.70×1013~2.24×1014 m3,技术可采资源量为1.03×1013~4.70×1013 m3.《中国页岩气“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到,2015年中国页岩气产量达到6.5×109 m3,2020年力争实现页岩气产量6×1010~8×1010 m3[8].

(3) 致密砂岩气.截至2010年底,中国15个致密砂岩大气田探明天然气储量供给2.87×1012 m3,占当年中国天然气总探明储量的37.3%,再加上中小型致密砂岩气田储量1.45×1011 m3,中国致密砂岩气探明储量将达到3.02×1012 m3[9].

2.3环境优势

天然气燃烧相对煤炭和石油清洁很多,产生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灰分排放量分别为同等热值石油燃烧排放量的1/400、1/5、1/4、1/16、1/14,为同等热值煤燃烧排放量的1/700、1/10、1/5、1/29、1/148.推广天然气使用有利于中国节能减排计划的实施.

近年来,我国北方及中东部城市雾霾严重,PM2.5问题被广泛关注.PM2.5是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通过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的颗粒物,主要有煤炭燃烧产生的废弃物和颗粒物、机动车排放的尾气、工业生产污染排放、建筑工地扬尘等.到2030年,煤炭依然是中国主导能源,但所占比重将从71%下降至55%.2011年中国碳排放总量为8.979 1×109 t,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在控制碳排放方面将会遇到严峻的挑战[10].因此,改变能源消费方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实际可行案例为天燃气取代部分煤炭用于发电,取代汽油、柴油作为汽车燃料等.总之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加快实现天然气在人口稠密的大中城市替代煤炭和石油刻不容缓[11].

3结论

(1) 全球煤炭和天然气总产量和消费量呈快速增长态势,煤炭增速高于天然气;但是在不考虑中国的情况下,全球煤炭总产量和消费量较包括中国时的总产量和消费量大幅下降,天然气总产量和消费量下降甚微,天然气增速反超煤炭,说明全球还是以天然气发展为主,中国大规模开发使用煤炭属于个例.

(2) 中国虽然以煤炭生产和消费为主,但是天然气消费并未受到抑制,而是以17.3%的年均增长率快速发展.

(3) 中国天然气发展有着良好的态势,不仅因为其具有资源优势,而且符合当今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天然气储量优势确保了未来天然气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德义.世界能源消费形式刍议[J].中外能源,2012,17(3):1-11.

[2]陆家亮,赵素平.中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与天然气产业发展前景[J].天然气工业,2013,33(11):1-7.

[3]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13年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EB/OL].[2013-06-01].http:∥www.bp.com/content/dam/bp/excel/StatisticalReview/statistical_review_of_world_energy_2013_workbook.xlsx.

[4]金娜,李宇.美国能源结构及消费现状[J].应用能源技术,2012,24(5):1-3.

[5]郜峰,马宝玲,耿长波,等.美国天然气市场发展历程及启示[J].资源与产业,2013,15(5):126-131.

[6]马建堂.中国统计年鉴2013[M].1版.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7]云箭,覃国军,徐凤银,等.低碳视角下中国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前景[J].石油学报,2012,33(3):526-532.

[8]王道富,高世葵,董大忠,等.中国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挑战初论[J].天然气工业,2013,33(1):8-17.

[9]戴金星,倪云燕,吴小奇.中国致密砂岩气及在勘探开发上的重要意义[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2,39(3):257-264.

[10]刘磊,金晶,赵庆庆,等.中国及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现状分析[J].能源研究与信息,2014,30(1):7-11.

[11]胡杰,李振宇,黄格省.低碳时代我国加快天然气利用的机遇分析与发展建议[J].化工进展,2013,32(10):2267-2273.

(2) 页岩气.利用露头地质调查、探井及实验测试取得的数据,预测中国页岩气地质资源量为5.70×1013~2.24×1014 m3,技术可采资源量为1.03×1013~4.70×1013 m3.《中国页岩气“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到,2015年中国页岩气产量达到6.5×109 m3,2020年力争实现页岩气产量6×1010~8×1010 m3[8].

(3) 致密砂岩气.截至2010年底,中国15个致密砂岩大气田探明天然气储量供给2.87×1012 m3,占当年中国天然气总探明储量的37.3%,再加上中小型致密砂岩气田储量1.45×1011 m3,中国致密砂岩气探明储量将达到3.02×1012 m3[9].

2.3环境优势

天然气燃烧相对煤炭和石油清洁很多,产生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灰分排放量分别为同等热值石油燃烧排放量的1/400、1/5、1/4、1/16、1/14,为同等热值煤燃烧排放量的1/700、1/10、1/5、1/29、1/148.推广天然气使用有利于中国节能减排计划的实施.

近年来,我国北方及中东部城市雾霾严重,PM2.5问题被广泛关注.PM2.5是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通过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的颗粒物,主要有煤炭燃烧产生的废弃物和颗粒物、机动车排放的尾气、工业生产污染排放、建筑工地扬尘等.到2030年,煤炭依然是中国主导能源,但所占比重将从71%下降至55%.2011年中国碳排放总量为8.979 1×109 t,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在控制碳排放方面将会遇到严峻的挑战[10].因此,改变能源消费方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实际可行案例为天燃气取代部分煤炭用于发电,取代汽油、柴油作为汽车燃料等.总之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加快实现天然气在人口稠密的大中城市替代煤炭和石油刻不容缓[11].

3结论

(1) 全球煤炭和天然气总产量和消费量呈快速增长态势,煤炭增速高于天然气;但是在不考虑中国的情况下,全球煤炭总产量和消费量较包括中国时的总产量和消费量大幅下降,天然气总产量和消费量下降甚微,天然气增速反超煤炭,说明全球还是以天然气发展为主,中国大规模开发使用煤炭属于个例.

(2) 中国虽然以煤炭生产和消费为主,但是天然气消费并未受到抑制,而是以17.3%的年均增长率快速发展.

(3) 中国天然气发展有着良好的态势,不仅因为其具有资源优势,而且符合当今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天然气储量优势确保了未来天然气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德义.世界能源消费形式刍议[J].中外能源,2012,17(3):1-11.

[2]陆家亮,赵素平.中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与天然气产业发展前景[J].天然气工业,2013,33(11):1-7.

[3]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13年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EB/OL].[2013-06-01].http:∥www.bp.com/content/dam/bp/excel/StatisticalReview/statistical_review_of_world_energy_2013_workbook.xlsx.

[4]金娜,李宇.美国能源结构及消费现状[J].应用能源技术,2012,24(5):1-3.

[5]郜峰,马宝玲,耿长波,等.美国天然气市场发展历程及启示[J].资源与产业,2013,15(5):126-131.

[6]马建堂.中国统计年鉴2013[M].1版.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7]云箭,覃国军,徐凤银,等.低碳视角下中国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前景[J].石油学报,2012,33(3):526-532.

[8]王道富,高世葵,董大忠,等.中国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挑战初论[J].天然气工业,2013,33(1):8-17.

[9]戴金星,倪云燕,吴小奇.中国致密砂岩气及在勘探开发上的重要意义[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2,39(3):257-264.

[10]刘磊,金晶,赵庆庆,等.中国及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现状分析[J].能源研究与信息,2014,30(1):7-11.

[11]胡杰,李振宇,黄格省.低碳时代我国加快天然气利用的机遇分析与发展建议[J].化工进展,2013,32(10):2267-2273.

(2) 页岩气.利用露头地质调查、探井及实验测试取得的数据,预测中国页岩气地质资源量为5.70×1013~2.24×1014 m3,技术可采资源量为1.03×1013~4.70×1013 m3.《中国页岩气“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到,2015年中国页岩气产量达到6.5×109 m3,2020年力争实现页岩气产量6×1010~8×1010 m3[8].

(3) 致密砂岩气.截至2010年底,中国15个致密砂岩大气田探明天然气储量供给2.87×1012 m3,占当年中国天然气总探明储量的37.3%,再加上中小型致密砂岩气田储量1.45×1011 m3,中国致密砂岩气探明储量将达到3.02×1012 m3[9].

2.3环境优势

天然气燃烧相对煤炭和石油清洁很多,产生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灰分排放量分别为同等热值石油燃烧排放量的1/400、1/5、1/4、1/16、1/14,为同等热值煤燃烧排放量的1/700、1/10、1/5、1/29、1/148.推广天然气使用有利于中国节能减排计划的实施.

近年来,我国北方及中东部城市雾霾严重,PM2.5问题被广泛关注.PM2.5是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通过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的颗粒物,主要有煤炭燃烧产生的废弃物和颗粒物、机动车排放的尾气、工业生产污染排放、建筑工地扬尘等.到2030年,煤炭依然是中国主导能源,但所占比重将从71%下降至55%.2011年中国碳排放总量为8.979 1×109 t,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在控制碳排放方面将会遇到严峻的挑战[10].因此,改变能源消费方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实际可行案例为天燃气取代部分煤炭用于发电,取代汽油、柴油作为汽车燃料等.总之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加快实现天然气在人口稠密的大中城市替代煤炭和石油刻不容缓[11].

3结论

(1) 全球煤炭和天然气总产量和消费量呈快速增长态势,煤炭增速高于天然气;但是在不考虑中国的情况下,全球煤炭总产量和消费量较包括中国时的总产量和消费量大幅下降,天然气总产量和消费量下降甚微,天然气增速反超煤炭,说明全球还是以天然气发展为主,中国大规模开发使用煤炭属于个例.

(2) 中国虽然以煤炭生产和消费为主,但是天然气消费并未受到抑制,而是以17.3%的年均增长率快速发展.

(3) 中国天然气发展有着良好的态势,不仅因为其具有资源优势,而且符合当今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天然气储量优势确保了未来天然气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德义.世界能源消费形式刍议[J].中外能源,2012,17(3):1-11.

[2]陆家亮,赵素平.中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与天然气产业发展前景[J].天然气工业,2013,33(11):1-7.

[3]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13年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EB/OL].[2013-06-01].http:∥www.bp.com/content/dam/bp/excel/StatisticalReview/statistical_review_of_world_energy_2013_workbook.xlsx.

[4]金娜,李宇.美国能源结构及消费现状[J].应用能源技术,2012,24(5):1-3.

[5]郜峰,马宝玲,耿长波,等.美国天然气市场发展历程及启示[J].资源与产业,2013,15(5):126-131.

[6]马建堂.中国统计年鉴2013[M].1版.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7]云箭,覃国军,徐凤银,等.低碳视角下中国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前景[J].石油学报,2012,33(3):526-532.

[8]王道富,高世葵,董大忠,等.中国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挑战初论[J].天然气工业,2013,33(1):8-17.

[9]戴金星,倪云燕,吴小奇.中国致密砂岩气及在勘探开发上的重要意义[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2,39(3):257-264.

[10]刘磊,金晶,赵庆庆,等.中国及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现状分析[J].能源研究与信息,2014,30(1):7-11.

上一篇:基坑土方开挖按施工方案施工下一篇:村长助理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