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硕士论文

2024-11-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质量管理硕士论文(精选8篇)

质量管理硕士论文 篇1

工程管理硕士(Master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简称MEM)是新设置的一种专业学位。其目的是适应我国现代工程事业发展对工程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工程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我国工程管理的人才质量。

工程管理是针对工程实践而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包括: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决策的技术经济论证和实施中的管理;重要复杂的新产品、设备、装备在开发、制造、生产过程中的管理;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转型、转轨、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产业、工程和科技的重大布局与发展战略的研究与管理等。随着现代工程出现了规模巨大、决策流程复杂、涉及技术种类众多、组织结构庞大、历时漫长、参与人员众多等趋势。工程管理在现代工程中的重要性使得工程管理人员在现代工程实践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注重向学生提供对核心管理领域知识的理解,如市场、会计、组织行为、商业道德、法律及金融等;注重向学生提供对内在的和共同的管理知识的`理解,如系统工程、全面质量管理、生产管理、产品设计和过程设计管理等;注重向学生提供不同管理层面管理工程功能所需的知识和技巧;注重向学生提供在实际工程项目或问题中将技术和管理进行集成的经验。

工程管理硕士的未来职业发展方向: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实施中的管理者;重要复杂的新产品、设备、装备在开发、制造、生产过程中的管理者;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转型、转轨、与国际接轨的管理者;产业、工程和科技的重大布局与发展战略的研究与管理者。

报考条件和入学考试要求见各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具体的课程设置和培养要求等,各校各有特色,有意者请向招生单位咨询。

设置方案

一、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工程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工程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特设置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二、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简称MEM。

三、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系统的管理理论、现代管理方法,以及相关工程领域的专门知识,能独立担负工程管理工作,具有计划、组织、协调和决策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管理专门人才。

四、工程管理硕士的招生对象为具有三年以上工程管理经验,具有国民教育序列理、工科本科毕业证书者(一般应具有理、工科学士学位)。

五、工程管理硕士的课程设置要充分反映工程管理实践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突出工程与管理学科相结合。课程内容应具有前沿性和综合性。注重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项目训练等方法。

六、工程管理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吸收来自工程管理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的师资结构。

七、学位论文选题应密切结合工程管理实际,学位论文应体现学生运用工程管理及相关工程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工程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可以是工程管理项目设计、专题研究或案例分析报告。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均须有相关工程领域管理实践专家。

八、修满规定学分并达到要求,通过论文答辩者,授予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九、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由经国家批准的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授予。

十、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

报考条件

基本条件一: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四)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五)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基本条件二:

质量管理硕士论文 篇2

关键词:硕士论文,质量评价,回归,修正因子

1问题重述

某校正开展硕士生质量评价,现搜集到2006、2007、2008年硕士生论文的评阅信息,分别按年存放在相关数据库中。附件1和附件2中给出2006,2007,2008年各年硕士论文的评阅信息。全部存放在Excel表中(附件数据见http://www.nwpu.edu.cn/mcm/wzxw/tzgg/96907.htm)。请根据这些信息分析解决以下问题。

1.1 对2006,2007,2008年各年硕士生论文选题与开题进行总体评价。包括各专业的评价和各年的总体评价。

1.2 对2006,2007,2008年各年硕士论文评分的评价。包括各专业与各年的总体评价。

1.3 对各专业、各年硕士论文选题开题与论文得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你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1.4 对2006,2007,2008年复审(毕业后的重新评阅)论文的评价。包括各专业与各年的总体评价。

1.5 对硕士毕业前后论文的评分结果进行分析,你得出什么样的评论。说明你的观点与结论。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2问题分析

该题目解决的关键是建立合理的评价尺度函数,将题中所给的评价等级转化为相应的量化分数。再应用excel表本身的统计功能或其他统计软件加以统计汇总。根据各专业各年级的汇总结果给出相应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方案。

3模型假设

3.1 假设题目所给的数据真实可靠。

3.2 假设评委的评分都是按照表3的要求进行评分的。

3.3 假设问题三中硕士生得分受到随机因素的干扰服从零均值的正态分布。

3.4 假设参与盲审教授水平和人格基本一致。

4模型建立与求解

4.1 问题一的回答

根据题目给出选题、开题的评价尺度函数,如选题评价函数可表为,其中X为选题评价等级,X=1表示有理论价值,X=2表示有应用价值,X=3表示有理论和应用价值,X=4表示有什么价值。分析其含义可知,不能把X=3看成前来者的简单叠加,从现实角度讲,理论与实践二者占一就应该被肯定。所以最低应将前两者定为合格,而且二者大体相等,也可进一步假设当前的科学研究更倾向于应用研究而使其分值稍高;或者由于研究者倾向于应用而更应该鼓励理论研究,故使理论分值相应提高。对于X=3的情形可视为锦上添花,至少应在良好等级以上。而X=4应定为不及格。由于所选择的评价尺度不同,量化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大体结论应差不多。例如n1、n2取合格和良好的中点75,n3取良好和特优的中点85,n4=50。然后可直接调用excel的if函数编辑上述分段函数,例如IF(R2=3,85,IF(R2=4,50,75))。那么各专业、各年的分可轻易获得,对其进行评价就要消除人数因素,可取其平均得分所在等级进行整体评价,如按照我们的标准,专业1在2006年平均选题得分为82.8,2007年85,2008年为82,都处在良好以上。

开题评价可采用类似办法,建立每个指标的评价尺度函数,如可设论文难度的评价函数为其中,K1为开题中论文难度的评价等级,X=1表示偏难,X=2表示适当,X=3表示偏低。m2可取合格和良好的中点75,m1取良好和特优的中点85,m3=50。然后,将各指标得分加权平均,即,其中ωi为指标i的权重。接下来的处理方法与选题相同。得分高的专业可能是传统专业,较强势。得分低的可能是新专业或冷门专业,生源质量相对较差,论文水平尚待提高。从年度上看,06、08两年基本持平,07年稍高于另外两年。反映出论文评价的年度因素并不显著,总体上相对稳定。

4.2 问题二的回答

问题2相对简单,教授评分函数为,其中μji为教授j对论文评价指标i给出的分数。再将得分取平均减少不稳定干扰。最后,统计各专业、各年度的平均得分,将其框入相应等级之中。从年度看2006年全校平均得分为85.51,2007年86.04,2008年86.15,反映出论文整体水平还是呈上升趋势。

4.3 问题三的回答

讨论得分与选题、开题间的相关关系,可以某年的数据为例来研究。运用最小二乘拟合看论文得分与选题、开题之间是否存在线性或非线性相关关系。首先,看看线性关系,将论文得分作为因变量y将选题、开题作为自变量x1,x2。结果显示相关系数r2仅为0.1,故不呈线性关系。于是考虑y与x1和x2各自的非线性关系,结果均呈较低的相关关系。故可以肯定论文得分与选题、开题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这也符合实际,实际的论文评阅人与导师可能存在观点差异,另外选题、开题评价的侧重点与论文质量评阅并不一致。加上选题、开题质量高并不一定就能高质量地完成,两者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可以理解。

4.4 问题四的回答

4.4.1 把附件2先按学科序号进行升序排列,然后计算出每个专业的平均分,然后根据平均分划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级,进行评价。(1)从复审后各系的平均分可以看出专业10、专业25的分数最高,专业23分数最低,因为复审后的成绩比较客观,说明专业10、25的学生的能力相对较强,更符合对硕士生的要求,对于专业23学生的能力相对较低。(2)从等级上来看,相对优秀的专业很少,大多都处于一般,说明复审时给每个专业的分数都相对比较低。

4.4.2 把附件2先按送审编号进行升序排列,然后用excel计算出每年的平均分,然后根据平均分绘图如下:

由图可得:从06、07、08三年的平均分来看三年的分数相差不大,07年略高,由此可表明评审时是按统一评分标准进行评阅的,比较公平。

4.5 问题五的回答

为了比较分析毕业前后的评分结果,把三年的复审与毕业前盲审平均成绩用excel绘制在一张图表上,进行对照,其结果显示如下:

图中可见,三年的复审成绩都比学生在校毕业时得分成绩低,平均差距都有5分之多。可能的原因是复审时学生已经离校,情感因素大大减少,即情面分已经不存在。因此,相对客观一些。但从另一个方面考虑,初评成绩是由2位教授成绩的平均算出的,稳定性较好,但复评仅有1位教授就无法保证这一点了。那么如何给学生一个更为客观的评价呢?我们考虑进行两次评分的综合评价模型,其中y为学生的综合评价,y1是初评成绩,y2是复评成绩,ωi是两次评价的权重。

当然,要在学生毕业时就给出论文相对客观的评价不可能靠复评,又要克服毕业前评分过高的问题,可以考虑利用这次初评与复评数据,将初评成绩加上一个修正因子,即作为学生的初评成绩修正因子,又考虑到专业因素,可给每个专业一个平均修正因子,即。这样,对该专业毕业论文的评价只需代入y=y1即可有效克服初评成绩过高问题。

参考文献

[1]姜启源,谢金星,叶俊.数学模型(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魏宗舒.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赵静,但琦.数学模型与数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袁新生,邵大宏等.Lingo和excel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质量管理硕士论文 篇3

关键词:工程硕士;专业化管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07-02

我国的工程硕士教育起步于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当年批准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经过十五年的发展,目前已涉及223个培养单位,40个工程领域,年招生8万9千余人,在校生213575万人[1]。实践证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学位类型和人才培养规格,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工程硕士培养管理过程中的非专业化现象

1.教育管理理念的非专业化。我国的工程硕士教育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在培养目标、人才评价的标准上,趋同于工学硕士,缺乏相应的课程设置、应有的教育特色;在培养过程中,依然采用以培养学术型、科学研究型人才为主的教育管理方法,并未进行根本性变革;在质量评价手段上,存在片面、不健全等缺陷。

2.教育管理人员的非专业化。教育管理人员队伍素质低、年轻化且流动性强,能力不足、经验缺乏且对专业学位教育认识不够,这两点是目前工程硕士培养教育管理人员非专业化最突出的表现和不足。

3.教育管理制度的非专业化。制度是实施质量保障的有效手段。然而在目前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管理制度的缺失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高校和企业之间职权、任务不明晰;招生、教学、论文环节的管理规范和准则简单套用工学硕士的模式;各组织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不够等,都是工程硕士教育管理制度非专业化的表现。

4.教育管理设备的非专业化。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采取在职学习、校企合作办学的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在时空上受到一定限制,有别于工学硕士的培养。开发管理网络系统,将工程硕士的入学登记、学期注册、成绩查询、答辩申请等工作纳入网络系统,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时空不变的先天困难,同时也有利于统筹规划、强化校企合作,做到管理上真正的一体化。但遗憾的是,目前这种专业的教学管理网络尚未形成。

二、实行专业化管理,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

1.加强针对性,明确工程硕士培养观念。工程硕士,概括说来就是“依托行业、部门”而开展的一种学位教育,它最早是从工学硕士中分离出来的,其核心特质在于强调必须带有工程师职业背景。全国工程硕士指导委员会这样定义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以培养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知识面广、具有独立负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毕业后愿意到厂矿企业、工程建设等单位,能较快适应环境、承担比较重要技术工作的人才为目标。”要求“有进一步提高的潜力,经过实际工作的锻炼,在较短时间内能够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应有的素质、水平和能力”,从该培养目标中我们可以看出,工程硕士的培养具有其特殊性,与一般的全日制研究生有很大的区别。鉴于上述特殊性,在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加强针对性,明确工程硕士培养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

2.加强队伍建设,促进工程硕士教育管理人员专业化。①促进工程硕士教育管理队伍完整性,工程硕士教育采取在职学习、校企合作培养的方式。因此,从最合理、完整的队伍模式来说,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应由三部分组成:工程硕士培养学校的管理者、领导层;工程硕士生培养基地的教育管理人员(在校企联合的工程硕士培养过程当中,大多数企业均会建立起工程硕士培养基地,这部分人员是指在企业中的工程硕士教育管理人员,主要承担的是工程硕士在实践、实习教学环节中的管理工作,一般由企业的人事部门派出人员来兼任);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中的负责工程硕士教育的管理人员。②提升工程硕士教育管理队伍的素质。上述三类人员是从工程硕士教育管理人员组成来源上来说的。从广义上划分,这三类人员都可以分成领导者和一般教育管理人员。如何来提升工程硕士教育管理队伍的素质,我们可以分别从领导层和具体工作层来探讨。领导层包括:教育行政部门中的分管领导;高校中研究生院的分管领导;各院系中分管研究生教育的院长。领导层面是质量保障活动的发起者和决策者,也是质量保障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因此他们在质量保障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鉴于此,为保障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我们认为,该项人才培养活动的领导层应至少具备以下素质:对方针政策的领悟性——能坚定又不乏创造创新性的贯彻落实全国教指委对工程硕士培养的教育政策和方针;较高的学术素养——掌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在实际决策过程中,能够按照这些规律来出台政策、制定方针、解决问题;一定的管理素质——有较高的能力和管理水平,能妥善处理各类实际问题、合理调配具体管理人员。如何来提升工程硕士教育管理领导者素质,保障领导层具备上述能力呢?完善的选拔机制和完备的培训系统两者缺一不可。只有两者兼顾,才能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如何提高具体工作层的管理水平,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提高重视、保证人员配置、形成管理队伍;加强选拔,重视培养。在具体教育管理人员的选配时,要注意选拔具有良好道德素质和服务意识的人员,同时最好具有所管理专业的知识背景,以便对培养方案的更好落实。③加强督导和咨询,保证工程硕士教育管理人员专业化的实现。根据我国的学位条例,目前国家层面上已经建立起“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该指导委员会由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专家、学者组成,其重要职能之一,就是负责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协调、监督全国专业学位教育。

3.加强制度建设,保证工程硕士教育管理制度专业化。制度是开展各项工作的保证,工程硕士的培养单位各环节工作的开展,需要通过管理制度的健全来明确;各组织部门的任务、职责和权限,也需要通过管理制度的健全来明确。按照全面、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思路,在制度专业化方面,工程硕士培养管理必须从招生环节入手,着重规范教学管理环节,严格把关实践和论文环节,从“进口到出口”,全过程提升教育培养质量。在教学环节中,需要制度来规范的包括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弹性的学分制、规范的日常管理、严格的考勤纪律、优越的学籍管理制度、完善的导师选拔制度等。在毕业环节,通过制度来规范工程硕士的实践和论文环节,出台明确的质量标准和科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制度来要求企业为工程硕士的实践教学环节提供场地、设备、人员配备等各项保障。

由于工程硕士培养的特殊性,以及校企联合培养、地域分布广泛、集中时间相对全日制硕士生少等特点,网络系统为工程硕士研究生提供的规范化管理和便捷服务就显得尤为突出。将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入学登记、缴纳学费、学籍管理、成绩查询、信息通告、学期注册、资格认定、答辩申请等工作纳入教学信息,服务于管理网络系统,不仅为工程硕士提供了方便,也为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管理人员提供了更为便捷、系统的管理手段,开辟了更为高效的信息沟通渠道。

参考文献:

[1]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网[EB/OL].

http://www.meng.edu.cn/

旅游管理硕士论文 篇4

朱仙镇木版年画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江苏桃花坞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并为中国“四大年画”。

朱仙镇的木版年画起于唐朝,兴于宋朝,鼎盛于明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堪称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和发祥地。

朱仙镇木版年画不仅是民俗性绘画艺术,也是寄托中华民族美好希冀的载体,包含着中华儿女的民族精神,具有一定的文化传播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但是如此灿烂的传统文化即将没落,保护传统文化刻不容缓。

文章就朱仙镇木版年画当前的发展现状,从旅游开发角度出发,为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旅游开发提出思路。

笔者走访了朱仙镇,了解朱仙镇木版年画目前的发展情况,对从事木版年画的艺人进行了访谈,结合已有文献资料,阅读相关书籍,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思考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承与保护,以及就当前木版年画的发展情况如何进行旅游开发给出建议。

1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旅游价值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就有记载:“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

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贴子……”,可见在宋朝朱仙镇木版年画已经及其兴盛。

朱仙镇木版年画从产生至今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出现最早的年画,其独特地位不可替代。

自古以来,人们总是怀揣着对美好事物的希冀和追求,朱仙镇木版年画起源于民间,经过从业艺人们的代代相传,制作出来的年画充分反映了百姓对吉祥平安、家庭和睦、兴旺发达、五谷丰登、财源广进、人丁兴旺等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希冀,表现出黑白分明、惩恶扬善、扶正祛邪的淳朴思想。

现有的朱仙镇木版年画中有很多寓意丰富的作品,比如位五子夺魁、刘海戏金蟾很好的表达了对子女成才的美好愿望。

天仙送子、连生贵子寄托了对已婚女性早生贵子的希望。

加官进禄则是对中年人事业如日中天的憧憬。

松鹤延年是对老年人长寿的美好祝愿。

这些都是人们对美好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迎合了现代人趋利避害的精神诉求,极具旅游开发价值。

从艺术欣赏价值来看,朱仙镇木版年画风格独特,人物构造夸张,但又不觉突兀,人物面貌健美英俊而不带媚色。

染色全部运用自然染料,色泽艳丽,经久不褪。

同时作为北方的年画作品,其用色一反一般年画红脸黄虎的造型,采用白脸黑虎造型,更加形象贴切,符合人们审美,不落俗套,不拘泥传统。

这些独特的优势都给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同时也能给人们一种视觉冲击,具有艺术观赏价值。

作为历史文化遗存,古老的雕版代表久远传递的文化信息,带有一定的历史印记,在民俗学、美学、文化学、社会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古老的雕版采用传统的雕刻技艺,选用上等坚实的梨木作为雕版材料,雕刻技术精湛,制版精致,且专图专版,不重复,极具收藏价值。

尤其是近些年,随着人们对传统艺术作品保护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精美珍贵的雕版被保存下来并作为珍品收藏。

作为我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朱仙镇木版年画也受到国家重点保护。

这些为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2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发展现状

通过走访,笔者发现大部分的年画制作仍然以传统的小作坊为主,不具规模。

这样就很难形成有力的品牌形象,宣传力度不强,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大。

此外,制作者间缺乏沟通,造成彼此间的不良竞争,年画的质量参差不齐,销售体质不完善。

由于发展缓慢,从业者水平参差不齐,作坊式的发展导致了市场销售的混乱。

按照传统的制作方式,年画的印制需要刻制雕版,精心选择原料并进行多次熬制,选材制作刷子,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

对于以年画为生的商家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部分商家就投机取巧,雕版刻制粗糙,颜料不是用自然原料,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工业原料,这样就导致购买者的心理反感,不利于朱仙镇木版年画的长久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新的印刷手段层出不穷,不仅适应了现代社会高效产出的要求,而且印刷方式也越来越便捷,成本也越来越低廉,对传统木版年画的复杂工艺、漫长制作过程以及高额成本有很大的冲击。

为了谋求生计,大部分父母不支持孩子学习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原有的手工艺人的年龄越来越大,木版年画面临后继无人的危机。

老一批年画制作者已经进入耄耋之年,能力有限,年画的发展需要有新的成员加入进来。

木版年画的学习是一个从小及大、潜移默化、耗时耗力的过程,因此需要从小培养年画制作的继承人。

目前年画的传承一般都是父传子的模式,一般不外传,愿意学习或者希望自己孩子学习年画制作的父母越来越少。

究其原因,主要是现代人传统意识的缺乏和持续低迷的年画市场,出成果缓慢,无法维持生计。

另外,其他三大木版年画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3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旅游开发思路

朱仙镇木版年画本身具有一定的旅游开发价值,深度挖掘其旅游价值,在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实现文化效益与旅游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针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现状,结合旅游提出一些开发的思路。

3.1 合理定位,特色发展

朱仙镇木版年画虽然已经存在了八百多年,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朱仙镇木版年画也应该与时俱进,明确定位,只有合理定位,突出特点,才能在众多的产品中脱颖而出,让人们印象深刻,过目不忘。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年画的鼻祖,这是区分于其他年画最大的特点,因此可以将年画的主题定位为“世界年画鼻祖――朱仙镇木版年画”。

同时,邀请专业团队制定相应的宣传标识,宣传微视频,将朱仙镇木版年画独特的制作工艺包含其中。

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将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独特工艺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加大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保护。

3.2 在当地成立专门的木版年画研究所,对朱仙镇木版年画进行专门的保护和研究

不断加深人们对朱仙镇木版年画内涵的解读和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

对于目前已经成立的朱仙镇木版年画社和研究会,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与时俱进,切实做到对年画的保护和研究。

3.3 大力鼓励发展专业的继承人

需要相关部门的支持,加大对木版年画培养人的扶持。

结合当地的发展情况,在有相关专业背景的高校开设专门的课程,把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地域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同时结合已有的研究中心和保护机构对学习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学子进行相应的鼓励政策,保证朱仙镇木版年画初学者的生计。

就朱仙镇木版年画所处地――开封来说,可以结合河南大学、开封大学、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这三所开设有相关专业的学校进行木版年画开发和保护的专业,同时大学也可以根据利用地域优势发展木版年画的研究,定期到制作基地进行观摩,动手制作,向民间师傅学习请教,形成自己的特色学科。

已经从事木版年画制作的手工艺人们在与年轻学子的交流中,接触到符合当代特色的思想与文化,了解到现代社会特有的新媒介,彼此交流,可以产生新想法、新作品,避免固步自封,落入俗套。

这样,形成一套校企联合培养后继人的合作互动发展模式。

3.4 完善监督机制,文明销售,公平竞争

由于发展缓慢,从业者水平参差不齐,作坊式的发展导致了市场销售的混乱。

有关部门要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发展进行资源整合,使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发展整齐划一,形成一定的规模,只有规模化才能长久发展下去,形成特有的年画产业品牌,从而能实现产业化,不断推进木版年画的发展,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制定木版年画的生产制作标准,保证制作年画的质量。

同时在全镇制定相应的文明销售标准,实行规范化文明销售。

3.5 政府统一规划,加大宣传力度

公共管理硕士的论文 篇5

通过上文的相关内容,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新公共管理理念的细致内容。就现阶段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对新公共管理理念进行有效应用和借鉴来说,不仅能有效提高具体教学过程的质量和效率,同时通过对学生阶段状态、学习生活的有效干预,还能对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进行有效的影响。就现阶段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展开来说,虽然在课程教育改革的辅助和推动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目前管理工作进行的现状来看,效果还是不太理想。

(一)对学生阶段性发展特点把握不精准

就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现状来说,面临的最为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无法进行有效的把握。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除了学生本身情绪的波动以及发展过程中一些心态的变化等,还与校方管理工作部门的工作效率有关。就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来说,如果不能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或者是心理发展趋向进行有效的把握,那么接下的管理工作是难以继续和开展的。

(二)管理方式过于陈旧和死板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管理工作这块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人们普遍认为高等教育就是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的培养,从而忽略了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一系列心理发展的变化,从而错过了学生接受教育和干预的最好时机;除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之外,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还存在管理方式以及方法过于陈旧和死板的问题。就高校德育工作的进行来说,实际上就是对学生管理的重要模式之一,但是在这一种管理模式中,管理者始终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学生则处于被动的管理状态。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已经越来越独立,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对整个世界和社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看法,一系列想法具体到生活中,实际上就是学生的相关行为和动作。高校在对学生开展管理的过程中如果很生硬的采取相关措施,企图从正面直接的去改变学生的一些看法和观点,或者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一些行为进行干预的话,那么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抗。而就现阶段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现状来说,正是存在管理方式和手段过于生硬和死板的问题。

(三)管理目标不够明确

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进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虽然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但是就调整的效果来看,似乎不太明显,依然无法满足课程教育改革条件下对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对相应的管理目标进行明确的设立,只有在设立了目标,制定了相应工作计划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为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提供方向,否则在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则极有可能出现无头苍蝇的状况,不仅无法有效发挥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还有可能为现阶段的课程教育改革带去负面的影响。通过上文关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现状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高校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改进,而新公共管理理论在这方面不仅可以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同时还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进行正面积极的干预,通过合理的计划和设计展开学生的管理工作,不仅极大的提高了管理工作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同时对于利用学生工作管理效果推动课程教育改革来说,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就新公共管理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创新和应用来说,不仅是对学生管理工作本身进行改革的必然措施,同时也是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提高现阶段高校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必经途径。

二、利用新公共管理理论对现阶段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

有效创新的重要措施从上文的相关论述中,我们已经了解到现阶段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对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借鉴和创新的.必要性和必然性,那么在具体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笔者结合自身的一些管理经验以及看法,在下文中进行了具体的探讨。

(一)树立合理明确的管理目标——计划的落实

就新公共管理理念的具体内容而言,计划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关系着后面所有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同时直接决定和影响着管理工作开展的最终效果和成果。就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来说,管理目标的明确实际也是同样的道理。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教师们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变成规矩的好学生,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通常都是对一些事件的表面现象进行要求和管理,并没有落到实处。如果对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有效应用的话,那么则应尽量避免出现这一问题。就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最终目的而言,实际上是要对高校的课程教育改革工作进行有效的支援,着力将学生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课程教育改革的内容对管理工作的目标进行明确的制定,从而充分发挥新公共管理理论基础上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二)组织工作的完善

除了管理目标的明确和计划的落实之外,高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应对相应的组织进行有效的完善。在高校学生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学生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收集之后还应对其进行分类和整理,所有的工作都需要人员来进行和完成,因此在确定了管理目标和管理任务之后,还应对相应的组织和人员进行合理的设置,从而保证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组织基础。

(三)树立全人教育的理念

“完人”培养理念的提出,昭示着一个新的教育时代的到来。所谓完人,即把学生看做“完整的人”,是指在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生理发展、社会价值、情感世界、精神智能等方面的发展情况给予全面的重视。英国在对高等教育的育人任务进行诠释的过程总也明确提出了相关要求,“高校应通过技能获得、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和贡献社会等教育,教育他们的学生更加完整地度过人生”。香港职业教育学院在其九所分校大力推行全人发展计划,旨在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及情绪智商,教导他们一些可于不同工作岗位上应用的关键技能,并培养其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工作态度,引导他们拓展潜能,迈向成功。“全人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处世成论文联盟整理熟,关心社会,对社会有贡献的知识分子和专业人才。在“全人教育”的工作理念驱使下,高校教育者应该接受和欣赏学生的不同个性,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和多元化需求,支持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促进学生自由民主化发展。在“全人教育”工作理念的指导下,高校学生工作者应该更加强调围绕学生的学习、技能、生活等发展提供更广泛的支持。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学校的中心工作应该是“育人”。“育人”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应该贯穿于教学、学生工作等各个方面,高校应努力形成全员参与、全程育人的机制和文化氛围,将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逐渐融合,将专业教学与素质培养逐渐融合,将学生学习与自我发展逐渐融合,避免教学环节与学生工作脱节。

三、总结

MBA工商管理硕士诠释 篇6

MBA报考指南

1.春季MBA

考试难度相对容易。参加全国10月份的统考,第二年春季入学。报考条件要求大学本科毕业,一般应有学士学位,工作五年以上,毕业后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没有学历证。报名时间是每年的7月份。厦门大学目前已取消招收春季MBA。

2.秋季MBA

参加全国1月份的统考,第二年秋季入学。考试难度较大,录取成绩由全国统一按地区划定不同的分数线,部分院校有自主定线权(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等,但不能低于所在地区分数线),毕业后取得研究生学历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报名时间是每年的10月份。

3.中外合作MBA

入学门槛相对宽松。这类MBA考试,一般是由中方和外方自己组织的内部考试,不过对学员的资历有一定要求,大部分院校有外教课程,所以对学员的英语水平会有相应要求,但总体来说入学门槛相对宽松。毕业后,条件合格者可申请国外院校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由于中外合作MBA项目都是经过国家教育部备案的,故该学位证书是国家教育部承认的。

4.参加GMAT考试的MBA

面试分数较高。申请者需参加GMAT考试,学校根据申请者的GMAT成绩划定分数线,不过这类学校面试的成绩占的比例较高。这类学校主要以国外MBA的院校为主,国内典型的代表学校是中欧工商管理学院和长江商学院,其报名及录取时间灵活,要申请这些院校,一般需提供托福、GMAT或雅思考试成绩、个人陈述、前一学历阶段学习成绩单等,类似申请国外的MBA院校,经审核通过后进入面试阶段,一般无笔试。

MBA报名条件

全国联考的MBA,报名条件一般为专科毕业后5年(2008年9月前毕业);本科毕业后3年(2010年9月前毕业);

MBA考试形式

1、全国联考+复试

全国联考的考试有两个,一个是每年10月份举行的在职硕士全国联考(春季班);一个是每年1月份举行的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秋季班)。1月份和10月份的笔试考试科目相同:英语100分;管理类综合(数学、逻辑、写作)200分;总共300分。1月份考试难度较大,报考人数多。

面试部分:根据各学校而定,近年来,面试成绩占的分值越来越大。

2、提前批面试+全国联考

根据2011年新的提前面试招生方案。联考成绩公布后划定A、B、C三条分数线,进入“提前批”面试成绩优秀的考生联考成绩达到C线且政治成绩合格后可直接录取;其他非C线资格考生将按“笔试+附加分+面试分”的总成绩排名从高到低的原则择优录取。

据悉,从2012年招生季起,国内有的大学将实行“全面预录取”制度,如复旦大学MBA所有报考复旦MBA的考生都必须向学校申请,预审合格后可以参加个人及小组面试。根据面试和背景评估成绩,优秀考生可获得相应的预录取资格。特别优秀的考生学校可以保持两年的等待期。而如果考生有GMAT成绩,分数超过650分,通过背景审核和面试后,就可以以MBA联考国家东部线录取。

3、GMAT+复试

这是中外合作MBA、EMBA和国外的商学院通常采用的选拔学生的方式。GMAT的目的不在于测试考生有关商业管理等专业知识,而是测定考生为完成MBA学习而应具备的逻辑和定量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许多院校,对申请人的GMAT成绩没有规定明确的最低分数线,而是通过对报名的材料和GMAT成绩进行综合评估后,决定是否有面试的机会。面试形式与联考类考生的面试差不多,只不过有些院校面试部分所占的比重更大,有的高达50%。

4、自主命题+复试

这是许多EMBA通常采用的选拔方式。比如中欧EMBA的选拔,学生若不提交GMAT成绩,也可参加由中欧参照GMAT题型单独的命题,以测定考生为完成MBA学习而应具备的逻辑和定量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包括基础数学、逻辑推理、数据充分性、阅读理解(只限于英文班)和错句改正(只限于英文班)。

MBA报考时间

1.春季MBA:报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7月报名,参加全国10月份的统考,第二年春季入学。

2.秋季MBA:报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0月份报名,参加全国1月份的统考,第二年秋季入学。

MBA学费

金融危机后报读MBA的学生逐步增多,为打造品牌,学校不断斥资丰富教学资源,MBA学费普涨。

质量管理硕士论文 篇7

一、专业学位学生特点

由于设置专业学位的目的在于“加速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因此专业学位硕士虽划分为全日制和在职两种, 但是长期以来, 招收对象多由各个科研单位和科技企业技术骨干的在职学生组成。一般来说具有如下特点: (1) 实践经验丰富:在职研究生工作经验丰富, 视野开阔, 在论文选题方面有针对性, 能够理论结合实践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 理论基础薄弱:在职研究生年龄差异较大, 相当一部分年龄偏大的学生, 离开学校时间相对较久, 理论基础不扎实, 导致理论知识学习起来相对困难。 (3) 学习时间和精力不能保证:与全日制研究生相比, 在职研究生除了学习之外还要承担单位的工作, 有的还要照顾家庭, 导致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足。 (4) 学习目的不同:一部分学生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 增强业务能力;另一部分学生则出于加薪、晋升职称等需要, 功利性较强。

同时, 专业学位学生在论文撰写及答辩过程中也存在如下问题: (1) 师生之间交流少, 由于学生与学校多处于不同的城市, 集中授课结束后几乎没有机会与导师当面沟通。 (2) 选题可行性不高, 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选题。 (3) 缺少对论文写作过程及论文研究所涉及项目的监管, 导师不了解论文进展情况。 (4) 学生家庭、工作负担重, 无法保证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撰写论文, 导致论文抄袭现象严重。 (5) 论文的评审过程受到很多非学术因素的干扰, 评审专家难过“人情关”, 导致评审结论不能公正客观地反映论文的实际水准。 (6) 论文答辩缺乏科学、规范的评分标准, 简单设置优、良、中、差四个等级, 评分标准模糊, 答辩委员不易把握。

二、专业学位硕士论文质量管理流程

针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论文过程中的诸多弊端, 结合专业学位硕士论文的特点, 我院制定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流程, 为了确保流程的贯彻实施, 在论文过程中的几个关键节点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检查标准。如图1所示。

整个论文质量管理分为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设定论文质量控制点, 控制点由学院选定校内外专家组成小组, 论文检查点对论文的初期、中期及后期进行检查评审, 分别称之为开题报告阶段、中期检查阶段及论文答辩阶段。

1. 开题报告阶段。

该阶段包括学生对所选的论文题目进行调研, 然后与导师沟通确定题目并撰写开题报告 (内容包括立题项目的意义、可行性、内容, 实施计划等) , 然后由导师进行初步审核。导师审核后由学院组织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评审, 评审内容包括学生讲解及专家提问, 最后由评审专家讨论形成意见并由专家组长在开题报告上签字。该检查点的目的是把好论文开题这一关, 早期发现学生在选题方面的问题, 以便早发现, 早修正。

2. 中期检查阶段。

该阶段是对学生确定论文题目后所做工作的检查。学生在完成论文开题后应对所确定的论文项目开展工作, 包括项目的准备、需求分析、设计与具体的实现情况, 然后将已完成的工作形成中期检查报告 (内容包括这一期间6个月的工作, 如已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阶段性成果、后续工作内容等。) , 交导师审核并由学院组织专家对论文研究项目的进展及所开展的工作进行评审。同样由导师审核通过后还要经由学院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评审通过后才能进行论文的撰写。该检查点的目的是检查学生在该阶段从事的工作与论文题目的一致性以及论文项目的进展情况。

3. 论文答辩阶段。

该阶段是整个学位论文工作中最后的一道质量检验, 也是衡量研究生论文水平、综合素质以及独立从事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准。主要由如下几部分组成: (1) 论文撰写及导师评审, 该阶段由学生按照自己完成的工程项目加以提取, 以论文形式提交导师, 由导师对论文进行内容与格式审查, 并与学生反复沟通, 直至导师认为满足学院要求的标准为止。 (2) 论文复制检测, 论文经导师审核后提交学院研究生学位管理部门, 由研究生学位管理部门进行全文复制检测。按规定去除本人文献, 论文文字复制比和论文段落中单篇引用文字复制比均低于30% (含30%) 者为通过。检测结果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视为不通过: (1) 去除本人文献, 学位论文文字复制比超过30% (不含30%) 者; (2) 去除本人文献, 论文段落中单篇引用文字复制比超过30% (不含30%) 者。检测不通过的学生需要进行论文修改, 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修改后重新申请检测, 如果第二次检测超过以上标准, 3个月以后才能再次提交检测;如果第三次检测超过以上标准, 则直接取消该生学籍。该检查点的目的是通过引入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以及建立一套遏制论文抄袭的惩罚机制, 加大对论文造假、抄袭的治理和打击力度, 严厉处理和杜绝论文抄袭、造假。 (3) 论文评审, 学位论文评审由研究生学位管理部门统一组织, 集中管理, 执行“双盲审”制度。“双盲审”制度指的是聘请的评审专家名单对论文作者及其导师保密, 而论文作者及其导师的信息亦对评审专家保密。评审专家为三人, 由具有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人员担任, 其中至少有两人来自校外且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至少有一人来自申请人所在单位之外。评审意见全部返回, 且均对论文答辩无异议时方可安排答辩。如果评审专家提出了修改意见, 则由研究生学位管理部门反馈给导师和学生, 学生按修改意见进行修改, 经导师确认后提交一份修改清单给研究生学位管理部门, 说明论文修改情况。如果论文评审不通过, 学生需按专家意见对论文进行较大修改, 至少一周后提交论文给专家重新评审;如果第二次评审仍未通过, 则需至少三个月以后方能再次提交给相应评审专家重新评审。该检查点的目的是通过完善学位论文评审制度, 摒弃非学术因素对论文评审过程的干扰, 保证评审结果的客观公正。 (4) 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答辩同样由研究生学位管理部门统一组织, 集中管理。学院规定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五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 参加答辩学生的导师可以担任答辩委员会会员, 但不能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答辩委员中至少有三人具有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 至少两人来自校外, 至少有一人来自我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之外。答辩委员会经全体委员不记名投票表决, “通过”票数超过三分之二时, 方可建议授予专业学位。学院将论文答辩成绩评定表中的优、良、中、差四个等级改为百分制, 将评定内容划分为十项:资料综述, 论文题目实际意义, 论文成果, 科研、实验能力, 理论分析与计算结果, 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 论文工作量, 写作能力与学风, 论文总体印象, 答辩情况。每项满分10分, 对应分值分别为10、8、6、4。95~100分为优, 90~95分为优-, 80~90分为良+, 80分为良, 70~80分为良-, 60~70分为中+, 60分为中, 60分以下为不合格。该检查点的目的是通过量化使得评分标准更为合理、科学, 便于答辩委员掌握。

该论文质量管理体系已在学院运行了五年。实践证明, 通过构建有效的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体系, 使专业学位硕士论文的质量与之前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 这对保障专业硕士学位的授予质量, 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学位硕士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莉萍.浅析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及主要方法[J].科技管理研究, 2005, (10) .

[2]周红康.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制度的治理[J].煤炭高等教育, 2006, (07) .

[3]须玥.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研究过程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04) .

[4]何欣娟, 贾凯斯, 于庆东.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控制与保障研究综述[J].大学教育, 2013, (12) .

专业学位硕士实习期管理模式探讨 篇8

【关键词】实习 管理 实习生 企业

所谓学生实习,就是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拿到实际工作中去应用和检验,以锻炼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在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学生了解了自己的所学到的知识,但是对于如何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中,需要很长时间摸索,但是如果去相关领域的企业进行一段时间的实习,耳濡目染之下,能快速提高自己实践能力。因为任何知识源于实践,归于实践,实习是学生在即将工作前的一段培训阶段。如果学校在这方面能有好的引导,可以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取得很大的优势。

目前在招聘企业的职位要求中都会出现需要相关工作经验,或者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在这个时候,应聘者才发现实习的重要性,但是这时已经迟了。对于高校负责就业的老师来说,需要审时度势,了解行业发展方向,替学生考虑他们考虑不到的事情,为学生的就业、社会的和谐发挥自己的力量。

有句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通过实习,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并且改正,然后确定以后的学习目标,让自己能够走得更远。

专业学位硕士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应用型人才。这类学生的理论能力强,面向企业,知识更新快,更贴合技术前沿发展,对于他们的实习期管理要做到因人而异。

在实习之前,每位学生都应该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行业的发展也要有相对的了解,对自己的实习有一个大致的定位,在寻找实习单位的过程中,应该以学为主,在学习中体会知识的衔接与应用。学校应大力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提供合适的实习岗位给学生参考,安排有实力的实习单位来校与学生面对面交流,通过双向选择,达成实习意向。在实习开始之前,学校必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思政教育,让学生放下包袱,提升信心,对自己的实习目标有个合理的规划,实习应该时间不会太长,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的环境。

实习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去企业实习之前必须和企业签订实习协议,确保自身的利益。学校作为学生和企业的纽带,务必处理协调好企业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做到公正、公平。要求企业确保每位去实习的学生都有一名企业指导教师提供相关的指导,企业指导教师不仅对学生在业务上有指导,还要在生活上对学生有相应的帮助,企业指导教师是实习成功与否的关键。实习生去了企业实习务必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于企业的各项考核指标也要同正式员工一样,把自身作为企业的正式员工来对待才能更好地融入企业,融入社会。

学校对于实习生的管理需要从学生、辅导员、企业三方着手。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实习档案,包括住宿地、联系电话、家庭联系电话、紧急联系人、企业导师联系方式等。学生去企业实习,已经跨入了社会,但是他们依然还是学生,社会阅历不足,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是基础,首先要考虑他们的衣食住行,每位学生的住宿地点必须上报学校,如果有同学能结伴一起生活的,相互有个照顾,能更大程度上消除安全隐患,对于在同一个城市实习的学生,建议组建一个同城小组,由党员学生带头,相互之间经常沟通,将不安全的因素消除在萌芽阶段,此类座谈会不仅能增加同学们相互之间的感情,还能增长所有同学的见识,了解其他同学所在企业的情况。

学生在刚开始实习阶段会有一定的失落感,需要辅导员及时通过各种联络方式向所有学生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如果有可能,相关老师可以去企业走访一下学生及他们的企业导师,学校对学生的关怀会让学生在内心感到归属感,能更好地完成实习任务。每个班也要让有亲和力的同学担任实习委员,经常和其他同学保持联系,及时向辅导员上报实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对于学生的实习成果,也是实习的目的,需要从学生和企业方面了解,及时跟进实习进度,要求学生每隔一定时间写一篇实习心得,了解学生的实习进展,同时也要从企业方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学校希望出现学生和企业双赢的局面,但是仍然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在实习中间出现各种状况,学校要根据具体情况协调学生和企业之间的矛盾。对于在实习中出现的各种状况,要及时提出合理的整改意见。

实习是为了能更好的就业,当校园招聘高峰时,要让学生协调好实习与找工作的冲突,不能因为找工作而严重影响实习。近几年,不少公司都会挑选实习中的优秀学生留下来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这样的招募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公司使用,并成为其挖掘“早期人才”的战略之一。IBM、惠普等跨国公司每年都会从实习生中招募大部分的学生成为正式员工。实习生不能有丝毫懈怠的想法,因为企业对于实习生的录用与正式员工几乎没有区别,虽然仅仅是几个月时间,却可以决定一个人未来的就业“命运”,毕竟这是一条与就业相连的“绿色通道”。实习生工作中的表现成为OFFER能否顺利到手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实习生的日常管理,对于学校来说是一个繁重、复杂的任务,必须由专人负责,学生的事情没有小事,尤其是学生在外实习期间,思想波动起伏比较大,受到社会的影响,需要校方及时了解学生实习状况,如果有一个实习管理系统来统筹管理学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所有资料都能在系统中第一时间找到,对于学校负责学生实习的老师来说,学生的有效信息是处理方方面面事情的重要前提。

实习生的管理模式还在进一步的摸索改进中,学校方要改变工作方式,把为学生服务体现到日常管理中,更好地构建实习平台,为就业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浙江大学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 浙江大学2012届毕业生 升学就业情况白皮书.2012-12.

上一篇:医学免疫学学习方法下一篇: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原文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