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材料分析(精选8篇)
三、列举题(本大题2小题,共10分)
25、(6分)文物一:甲骨文(甲骨或甲骨卜辞),河南安阳出土(甲骨文记录的内容非常广泛,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材料,也标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文物二:三星堆青铜立人像,广汉三星堆出土(反映与商朝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三星堆”文化)。文物三:战国编钟(曾侯乙编钟),湖北随州出土(体现出我国古代工匠的高操技艺,也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
26、(4分)《离骚》:屈原,是研究战国时期诗歌发展的重要材料(是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史记》:司马迁,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2小题,共20分)
27、(10分)1)秦始皇焚书坑儒。(1分)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接受李斯的建议。(2分)2)“百家争鸣”(1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急待解决,各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争论。(2分)3)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2分)不同点:它只是排斥儒家之外,持法家、道家等各学说的读书人。(1分)4)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促进了汉代教育的发展。(1分)
28、(10分)1)②河西走廊③新疆④西亚⑤欧洲(4分)2)张骞(1分)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2分)从此,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新疆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分)4)正是由于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西域各国与西汉的联系,汉朝与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西域各国也纷纷归附汉朝。(2分)
五、问答题(本大题2小题,共26分)
29、(14分)答:1)排序:①
B
②
A
③
D
④
E
⑤
C
。(5分)2)奴隶主贵族(阶级)(2分)3)(列出两条变法内容即可)(4分)4)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3分)30、(12分)答:1)“江南”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包括福建、广东等地)(1分)2)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等(2分)3)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等(3分)4)如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农业技术发展;小麦种植推广到江南等(列出两条即可)(4分)5)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2分)
参考答案和评分要求 材料题
21⑴孝文帝
(3分)目的: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3分)(答出适应北方民族大融合趋势亦可酌情给分)⑵①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3分)②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分),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1分)22⑴ B(2分)⑵①魏洛阳②刘备成都③吴建业(每空2分, 共12分)⑴丝绸之路(2分)长安(1分)大秦(1分)⑵促进了中外(或东西方)经济(2分)和文化交流(2分)⑶有(1分)理由: 例①丝绸之路在今天仍是中西交往重要交通通道(2分)②丝绸之路在我国当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2分)(只要言之有理,并正确表述两层符合题意的相关理由即可得分)问答题
24要求:①表格设计:正确并完整得2分 ②内容:(每个字母填写正确得1分,共8分)
秦始皇汉武帝政治 H G 经济 E A C 文化 B F D 或政治经济文化秦始皇 H EBF 汉武帝 G A C D
25⑴纸(2分优点:例①轻便,相比竹简便于书写,携带等(2分)②经济,相比竹简成本低廉,价格便宜等(2分)(只要能结合图片中竹简有比较地正确表述出两点优点,即可得分)⑵提问只要围绕纸的发明相关的问题,具有思维价值,表述清晰正确即可得2分 ⑶(答出符合题意要求的两条途径即可得分)(共4分)例如:可通过①社会上专业的文物馆、博物馆、②有关大学专业研究所③以及互联网等等途径,搜集与探究问题(关于纸的发明和作用)有关的文物、图片、影片、文字记录等原始资料以及学者的研究成果等。
二、材料说明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11分,第27题14分,共25分)26.(1)①龟甲②青铜器(鼎)③竹木简(简牍)④纸(4分)(2)①甲骨文②金文(铭文)③小篆④楷书(4分)(3)随着书写材料的改进,文字逐渐走向成熟和简化,(书写材料的改进和文字的成熟与简化,是文化事业发展的象征,)同时也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3分)27.(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3分)。汉文帝、汉景帝(2分)(2)共同点:都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3分)不同点:古代统治者只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而发展农业生产,大部分农民仍有沉重的赋税、徭役负担。当今我国政府则充分考虑到农村、农民的问题,一心一意为农民着想,使所有农民不再缴纳农业税。(3分)(言之成理即可)
(3)本题为开放性问题,答案不固定。如:积极推进城镇化,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逐步减少农民;走科技兴农之路,改善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投资,支援农村各项建设;继续深化农村各项体制改革,加强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等。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8题13分,第29题12分,共25分)28.正方:汉武帝功劳更大(1分)
理由:汉武帝的功绩: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经济上,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思想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兴办太学,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几千年思想的精华;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同西域的联系和交往,为西域归属中央政府和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汉武帝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第一次鼎盛时期。(12分)反方:秦始皇功劳大.(1分)
理由:秦始皇的功绩:灭六国,结束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统一中国,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奠定了中华大国的基础;他创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和郡县制,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他北击匈奴,移民戍边,中国开始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北筑长城,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兴修灵渠,加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有利于全国经济文化的交流;秦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秦始皇不愧是千古一帝。(12分)
29.介绍亲身经历:体现改革前孝文帝所遇阻力及孝文帝改革决心(2分);涉及改革内容(迁都洛阳;朝廷中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姓氏改为汉族姓氏,皇族由姓拓拔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不少于四方面,有一定情节,每方面2分。(共8分)
感受:可以多方面,如改革必须敢于打破旧俗,孝文帝敢于大胆改革,学习先进文化,令人佩服;这场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各族经济、文化得到发展等。只要言之有理,有适当评论即可。(2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5ACBAC 6-10BBBDA 11-15BCBAC 16-20BCCAD 21-25ABABC
二、材料题
26、(1)孔子。(1分)春秋时期。(1分)儒家。(1分)(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分)
27、(1)张骞出使西域(1分)(2)沟通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1分)(打通了“丝绸之路”,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3)西域都护。西域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2分)
28、①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1分)②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安定;劳动人民辛勤劳动。(2分)③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2分)④保持安定的环境;引进人才;引进技术等等(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三、问答题
29、用道家学派的观点。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某同学这几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在以后的学习中,如果经过他的努力,成绩就会得到提高,不理想就会转化为理想。(6分)
30、两个事件的目的和实质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都是文化专制主义的表现。两个事件的方式和结果不同: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对其他的思想文化进行极粗暴野蛮的破坏,结果并未能巩固统治反而加速了秦的灭亡。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儒学为正统,促进了大一统的形成与巩固。(8分)
31、这一时期的政治特点是(1)封建国家的分裂,战争频繁,人民渴望统一。(2)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相学习,促进了民族大融和。(3分)发展趋势是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2分)启示:(1)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她的形成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2)各族人民对祖国历史的发展都作出了贡献,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3分)
四、探究题
32、墨家:同学之间应相互帮助、团结友爱,不能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儒家:教师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对学生进行感化、说教,不能体罚;让爱心充满班集体;人人诚实,言行一致;宽恕、容人。道家:自习课时间应留给学生。法家:建立班规,奖惩分明。兵家:了解其他学校、班级的管理方法、学习方法,以取长补短。(9分。此题较为开放,本答案仅为提示,符合史实、符合题意并切实可行,酌情给分。)
参考答案
1.答案要点:
(1)商鞅变法。时间:战国时期(或“公元前356年”,或“秦孝公在位时”)。目的:富国强兵。
(2)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建立县制;编定户口。
(3)奖罚分明(奖勤罚懒,奖功罚罪)。
(4)说明变法成功:“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变法成功的原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有效的办法;敢于同旧势力斗争;国君的支持和百姓的欢迎。(答出三点即可)
2.答案要点:
(1)图一:秦统一文字(示意图)。图二:秦统一货币(示意图)。
(2)标准文字:小篆。通用字体:隶书。
(3)秦始皇。具体内容:废除六国的刀币、布币、铜贝等,将战国后期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流通的货币。历史影响:圆形方孔钱在我国通用了整整两千多年(秦以后,历朝都仿照秦钱样式铸行)。
(4)相同点:都是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都以原来秦国使用的制度为基础;都促进了各地区的交流,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都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答案要点:(1)韩非子。
(2)提示:①呈现形式要科学、简明。如设计一:参考华师大课本第44页的方框式;设计二:可以采用大括号和直线连接并用的形式;设计三:可以采用金字塔的形式。采用阅卷组集体认为合理的其它形式,也可。
②基本内容要正确、书写无误。应包括:皇帝、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郡(郡守)、县(县令或县长)。
③文字符号位置要适当、合乎史实。
4.答案要点:(1)反映了秦朝赋税、徭役、兵役繁重;刑法残酷。
(2)“族诛”、“连坐”。
(3)陈胜、吴广。为了推翻实行残暴统治的秦朝。
(4)有联系。正是由于秦朝统治残暴,激化了社会矛盾,陈胜才号召大家举行起义推翻秦朝。
5.答案要点:
(1)霍去病。精神:志向高远的爱国主义精神。
(2)思想主张:“独尊儒术”。目的:稳固大一统局面。
(3)皇帝:汉武帝(刘彻)。贡献:使西汉王朝达到空前繁荣的阶段;使秦以来的大一统局面得到进一步发展。(答出其意即可,若只罗列史实酌情扣分)
6.答案要点:
(1)皇帝:汉武帝。目的:联络大月氏攻打匈奴,打破匈奴在葱岭以东的控制局面。
(2)道路:丝绸之路。大致路线: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越过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古代波斯),再由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洲大秦(古罗马)。
(3)结论和认识:张骞对开辟丝绸之路做出了重大贡献;今新疆地区早在西汉(汉朝)时期就归属中央政权;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亚欧(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桥梁);丝绸之路是佛教和佛教艺术等传入中国的通道;佛教在两汉之际(汉朝时)传入中国;丝织品(丝绸)是中国古代手工艺品的代表。(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7.答案要点:
(1)主要活动:出使西域。历史作用: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开通了中西交往的通道,加强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2)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越过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再转运到西亚和欧洲大秦。原因: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交通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
(3)西域都护的设置。
8.答案要点:
(1)汉高祖:宣布凡退役归农的军吏卒,按军功大小分配田宅或免除若干年徭役;减轻田租,定税率为十五税一。文帝、景帝:减轻田租,把原来的十五税一改成三十税一;慎用民力,把服役一年一次减为三年一次。
(2)废除王莽时期的苛捐杂税,恢复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
(3)有利于社会经济恢复发展,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使国家长治久安。
9.答案要点:
(1)曹操把汉献帝迁到许,以天子名义发号施令;实行屯田。作用:使曹操在政治上取得主动权,基本解决了军粮问题,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2)官渡之战;200年。
(3)“曹操称帝”应为“曹丕称帝”;“长安”应为“洛阳”;“221年”应为“220年”;“诸葛亮称王”应为“刘备称帝”;“220年”应为“221年”;“孙权称帝”应为“孙权称王”(或“222年”应为“229年”);“赤壁”应为“建业”。
(4)他的“壮心”是统一全国。没能实现,因为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惨败,退回北方,不敢再轻易南下。他死后,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10.答案要点:
(1)诸葛亮。“功盖三分国”。
(2)“取西蜀”是指赤壁之战后,协助刘备进占四川;“东和北拒”是指确定联孙抗曹的战略;“水面偏能用火攻”是指赤壁之战,火烧曹军。
(3)刘备。建议刘备与孙权联合抵抗曹操。正确,因为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大败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11.答案要点:
(1)生产水平较低,经济远远落后于北方,人民的生活有了衣食保障,但没有很富裕的人。原因: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都在北方;当时江南地区人少地广,长期劳动力短缺;生产技术和经验也落后于北方。(答出两点即可)
(2)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手工业经济都得到了很大发展,成为全国繁荣昌盛的地方。变化原因: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政策;江南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答出三点即可)
(3)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12.答案要点:(1)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改官制、禁胡服、学汉语、通婚姻、改姓氏等。
(2)“胡人汉服”、“汉人胡食”、汉族改变席地而坐的习俗。
(3)政权的分立。
(4)学习孝文帝:顺应历史潮流、坚持改革、积极进取、拥有智慧、以身作则的进取精神和优秀品质。(答出三点即可)
13.答案要点:
(1)分别是孔子、韩非子。各属于儒家、法家。
(2)历史地位: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一位大思想家,又是一位大教育家,对后世有深远影响。著名言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当仁不让于师”;“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答出四条即可)
(3)不同:孔子主张以“德”教化百姓,以“礼”治国;韩非子强调“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认识:既要坚持依法治国,又要重视以德治国,要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答出其意即可)
14.答案要点:
(1)分别是孔子、孟子的言论。儒家学派。
(2)贡献:他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礼”,他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他收徒讲学,总结出许多好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他还从事文化典籍的整理和传播。(答出其意即可)
本课的总抓手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文帝和景帝面对西汉初社会刚建立的时期, 经济凋敝, 田野荒凉的景象, 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以及汉武帝面对诸侯分封割据的王国问题, 都采取了合适的政策, 从而推动了这些问题的解决。但是在西汉后期, 朝廷腐败, 土地兼并问题日益严重, 在这种社会上层建筑的影响下, 势必会导致社会动荡不安。本课位于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主要包含秦汉两个王朝, 通过写秦的短命以及汉朝在吸取秦的亡国教训的基础上从第11课至17课用大篇幅从农民起义、汉朝的建立、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多方面描述了一个由弱到强的大一统的汉王朝。本课题目为《大一统的汉朝》但是就题目而言可以分为两层含义:一是指汉高祖结束了楚汉之争, 实现了国家在领土和政治方面的统一;另一方面的“一统”是指汉武帝实现的“大一统”其中最主要的是在思想方面“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统一, 另外还包括度量衡的统一, 边疆安定, 政局稳定。本课主要从政治角度、上层建筑的角度来阐释本课, 在教材导入部分, 通过刘邦和文武百官的对话, 引出汉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出现过的第一个盛世。本课编辑的线索有两条:一是按照时间顺序和王朝发展的一般规律 (由弱—强—弱) 来进行, 与本课的三个小标题紧密切合, 汉初文帝景帝父子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受到战乱破坏的社会得到恢复为汉武帝在位时的各项政策得到强有力的支撑, 而后进入到鼎盛时期, 与公元9年, 被王莽夺权, 西汉灭亡, 东汉建立。另一条是按照横向的线索进行的, 主要涉及的内容有文帝、景帝以及汉武帝所采取的关注民生、廉政公明、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等。就文帝时期, 文帝面对西汉初年残破的景象, 采取了开源节流的方针政策, 就开源方面:奖励耕作。就节流方面:提倡节俭。景帝时期, 继承了文帝的政策, 重视“以德化民”。武帝时期, 分别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等方面采取了措施, 最终实现了大一统。
武帝经过汉初60多年的恢复, 渴望自己建功立业, 在中国人民大学孙家洲教授的《汉武盛世的历史透视》这篇论文中, 孙教授提出:汉武帝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人, 在汉武帝心目中, 祖父汉文帝和父亲汉景帝所作出的功业都不是根本大业, 都是在紧急状态采取的临时措施, 而他给自己定的历史使命, 是要为后世子孙创造出一套可以长期沿用的治国制度。孙教授从儒家在国家当中主导地位的确立;削弱地方势力, 加强中央集权;对外开疆拓土;选拔人才, 监督官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史学月刊》在2001年刊登了洪煜的《评汉武帝》这一文章, 在文章中, 洪教授提到汉武帝的军事策略, 在对匈奴用兵方面“尽管耗费了几代人的长期的经营积累, 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给当时的广大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灾难, 但是匈奴危机的解除这有利于汉政权有更多的力量去对我国东南、西南、西域地区的经营和开发, 加速了双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 促进祖国的统一。”
本课的题目为大一统的汉朝, 众所周知, 汉武帝实现了汉朝的大一统, 但是本课分为三个部分“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东汉的统治”。“一统”虽在文景之治即可体现, 但真正能称得上是“大一统”还是在汉武帝时期, 所以本课的重点应为:“汉武帝与大一统的关系”。让学生了解汉武帝为实现真正的大一统而采取的一系列对内、对外以及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的措施。为解决重点所采取的措施:汉武帝的大一统分为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 就王国问题,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将封国分成更小的诸侯国, 在讲授这部分的时候, 可以采用对比的方式, 将汉武帝时期的政区图与秦始皇时期的中央集权政区图进行对比, 对学生讲解, 虽然时代在发展, 但是汉朝仍采用不符合时代的分封制, 所以必然会进行变革。在思想方面, 汉武帝采取的是“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建议, 所以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一知识, 建议教师了解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以及儒家在我国之后的长期的封建社会当中的作用, 与汉初实行的以道家为主的黄老之学进行对比, 为什么汉初实行黄老之学, 为什么黄老之学在实行了60多年后, 汉武帝又对儒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是黄老之学不适合汉朝的发展了?还是儒学进行改造后更加适应元气恢复的汉朝的发展。本科的难点确立为:“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作为初一的孩子比较难以理解思想对社会的反作用。为了突破难点:采用横向上儒家和黄老之学及其他的各家进行对比, 以及秦始皇焚书坑儒, 汉武帝独尊儒术进行纵向上的对比, 分析为什么只有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从而进一步从社会背景上来进行对比。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每个人扮演不同的学派, 进行讨论, 当学生不能对其他同学的观点苟同的时候, 最后由教师总结出汉武帝在董仲舒的建议下糅合了百家的思想,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最终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摘要:本片主要从课文的四个方面论述了《大一统的汉朝》这一课, 作为教师只有把握好整课的内容, 才能将知识全面、完整的教授给学生;只有理清本课的逻辑, 才能提取出主要内容;只有把握好先进的前沿基础, 才能让学生汲取先进的思想;只要抓住重难点, 才能有所取舍, 功半事倍。
历史这一学科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包括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科学、文学等。所以对这一学科无论是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对于刚刚进入中学的学生来说,历史这一门课程他们既陌生又熟悉。在小学阶段对于历史知识也了解了一些。面对这些初一的学生,历史这一门课程我们老师应该怎么教呢?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
初一的学生大多数都处于青春叛逆期,学生的独立性增强,希望有较多的民主。比如自己支配更多的钱和时间,而有些学生有时会错误地理解民主,并逐渐滋生叛逆心理,从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们希望独立、自由,有自己的空间,有些事情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再加上他们刚到一个新的环境,与新的老师和同学接触,这需要一段适应期。而且许多学生认为历史课枯燥无味,不喜欢上历史课,所以这门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并不大。那么怎么做才能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课呢?
一、根据每节课不同的教学内容,安排不同的讲课方式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中华文明的勃兴(一)》,这一节涉及的内容是比较广泛,包括先秦时期文字的演变、天文、历法、医学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因此我认为这一节课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中选择感兴趣的一方面去收集相关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由小组的代表给大家讲述他们所了解的内容。最后再由老师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能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所创造的辉煌文明。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教学中,更有利于学生对这部分历史知识的掌握。
又如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这一节的重点内容就是汉武帝对汉朝的统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给大家看一些大屏幕《汉武大帝》的片段,加深学生的形象记忆,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同时也可以加入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汉武帝的了解进行点评,并且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汉武帝没有实现大一统,那么中国的历史会怎样发展呢?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西汉历史的了解,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
二、上课前老师要做充足的准备,尽量从学生的视角去讲解
从学生熟悉的内容进行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例如第18课《三国鼎立》,相信许多同学都对这一课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因为这一课的内容与他们所熟悉的《三国演义》的内容有关,因此学习这一节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在课前多了解一下学生对这部分的哪些人物比较熟悉或者是一些小故事,这样在上课的时候可以从调查的方向上去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
三、抓住学科之间的渗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历史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都有,所以老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从其他的学科上引入历史这一学科的学习。例如第9课《中华文明的勃兴(二)》这一节会学到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介绍这一时期著名的代表人物。那么在这里可以结合语文课上对《论语》十则的学习,学生对孔子的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由此导入我想学生应该会比较容易接受。
那么对于初一的学生怎么才能学好历史呢?由于初中的学习要求与小学不一样,学习方法也就不同,对此许多学生很茫然不知道该怎么去学习。在此提出一些我的看法。最重要的就是利用好自己手中的教科书。对每一节的学习内容要根据小课题有所大致的了解,并在脑中形成一个知识框架。这样在老师讲课的时候不会摸不到头绪。然后不断地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开始可以简单地进行练习,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最后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
~~~~~~~~~~~~~~~~~~~~~~~~~~~~~~~~~~~~~~~~~~~~~~~~~~~~~~~~~~~~~~~~ 1.简述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答:(1)北宋时辽宋议和,订立澶渊之盟;宋与西夏连年交战后议和,西夏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2)南宋时,宋金议和,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2.简述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情况。
答:(1)南方农业有较大发展。水稻跃居宋朝粮食作物首位。棉花种植地推广到长江流域。茶树栽培也有很大发展。
(2)南方手工业兴旺。丝织业胜过北方。棉织业在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宋朝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
(3)南方手工业繁荣,有开封、杭州等商业都市,有广州、泉州等外贸商港,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3.宋太祖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答:(1)宋太祖即位后,解除了石守信等大将的兵权。
(2)宋太祖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收归中央,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4.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历史意义(作用)是什么? 答:(1)目的:为了加强和海外各国的联系。
(2)意义: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航海家。(3)作用: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5.简述《尼布楚条约》的签订的历史意义。
答:《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领土。6.隋唐时期,我国取得的居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哪些?
答:(1)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修建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2)唐都长安规划整齐,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3)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
(4)唐朝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7.清朝前期对外实行什么政策?清政府为什么要实行这种政策?实行些政策造成的危害是什么? 答:(1)清朝前期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
(2)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是:第一,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要地位,统治者认为天朝的物产丰盈,无须同外国互通无关;第二,害怕外国商人和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威胁其统治。
(3)闭关锁国造成的危害是: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清政府看不到世国界形势发展变化,不能同外国进行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交流,中国在世界上逐步落伍了。
8.简要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1)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 答:(2)加上自然条件的优越性,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9.明朝前期加强君主专权制的措施:
答:(1)政治方面:①中央废除丞相和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②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③设立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加强对臣民的监督;④迁都北京,加强对北方的控制;⑤执行削藩政策。
(2)文化方面:采取八股取士,从思想上控制知识分子。10.隋文帝为什么要改革选拔官员的方法?(1)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需要加强中央集权;
(2)为了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才能有效地进行统治。旧的选官制度使的选官实权控制在地方官员手中,一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得以出任官职,不利于隋王朝的统治。
11.科举制的影响
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为读书人提供了作官的途径,政治上扩大了统治阶级基础;促进了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唐诗的繁荣。
12.如何评价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有什么影响? 科举制的评价
(1)进步: 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他不仅扩大了唐朝以后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而且促进了社会上努力读书求学的风气。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和唐朝文化的发展。它不仅造就了一批诗人,而且推动了古文运动的勃兴和传奇的发展,使唐代的文学水平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
(2)弊端: 使大批知识分子不愿从事冷静的学术研究和深入的思考,不愿从事对国计民生有实用价值的科学技术研究;二是知识分子与统治者合流,逐渐沦为封建统治者的附庸。
13.隋唐时期,我国科学技术成就有哪些世界第一?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唐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出子午线的长度。
贞观时,政府办了分科较细的学校,比西方早200年。
唐高宗时,政府组织人编写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八百多年。
14.隋唐时期,我们的祖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你有何感想?
隋唐时期,我国取得辉煌的科技成就,充分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们应该发扬中华民族的勤劳刻苦和认真钻研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15.两宋时期经济的发展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条件:(1)南方战乱较少;(2)北方人民的南迁。表现:
(1)品种增多;
(2)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3)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4)棉花种植推广到长江流域;(5)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纺织业:
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江浙的丝绸产量高 棉纺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 制瓷业:
江南成为制瓷业的重心 浙江哥窑的冰裂纹瓷器 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瓷都 造船业:
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商业:
出现了大都市:开封、临安(最大)贸易:
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 货币:
纸币--交子的出现:四川地区 市民阶层:
瓦子:指在城市的旷场上形成的综合了娱乐和商业交易的场所。16.宋代服饰有什么特点?
历史发展特点:崇尚简朴→盛行奢侈 民族融合特点:受北方少数民族影响 陋俗观念特点:畸形审美—— 缠足 17.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
(1)他进行的抗倭斗争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事业。(2)他率领的戚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3)戚家军还与其他爱国军民团结合作。18.为什么说戚继光是我国古代的民族英雄?
(1)明朝中期,东南沿海倭寇猖獗,明政府派戚继光抗倭。戚继光和他领导的戚家军同倭寇进行了英勇的战斗并取得胜利,使我国沿海地区的倭寇得以全部肃清。
(2)戚继光的抗倭斗争抗击了外来侵略,捍卫了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所以说戚继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19.努尔哈赤同宋元时期的几位少数民族首领有哪些共同之处?
统一本民族各部,建立本民族政权,推动本民族的发展,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20.清代文字狱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这种文化专制政策,带来了灾难性的社会后果。(1)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
(2)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3)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1.简述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1)北宋时辽宋议和,订立澶渊之盟;宋与西夏连年交战后议和,西夏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2)南宋时,宋金议和,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
22.简述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情况。
(1)南方农业有较大发展。水稻跃居宋朝粮食作物首位。棉花种植地推广到长江流域。茶树栽培也有很大发展。
(2)南方手工业兴旺。丝织业胜过北方。棉织业在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宋朝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
(3)南方手工业繁荣,有开封、杭州等商业都市,有广州、泉州等外贸商港,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23.宋太祖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1)宋太祖即位后,解除了石守信等大将的兵权。
(2)宋太祖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收归中央,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24.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历史意义(作用)是什么?(1)目的:为了加强和海外各国的联系。
(2)意义: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航海家。(3)作用: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25.清朝前期对外实行什么政策?清政府为什么要实行这种政策?实行些政策造成的危害是什么?(1)清朝前期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
(2)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是:第一,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要地位,统治者认为天朝的物产丰盈,无须同外国互通无关;第二,害怕外国商人和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威胁其统治。
(3)闭关锁国造成的危害是: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清政府看不到世国界形势发展变化,不能同外国进行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交流,中国在世界上逐步落伍了。
26.简要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2)加上自然条件的优越性,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27.明朝前期加强君主专权制的措施有那些?
(1)政治方面:①中央废除丞相和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②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③设立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加强对臣民的监督;④迁都北京,加强对北方的控制;⑤执行削藩政策。
(2)文化方面:采取八股取士,从思想上控制知识分子。
28.唐朝统治者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内地与边疆少数民族的联系。请你用具体史实加以说明。
① 在西突厥地区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② 封回纥、靺鞨、南诏的首领为王。
③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吐蕃与赞普松赞干布、尺带珠丹结婚。
29.举出王安石变法实行的主要措施和作用。
主要内容: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等。
作用:①政府的收入有所增加,②促进了农业生产,全国各地兴修水利工程一万多处,③增强了国家 的军事力量。
30.北宋初期统治者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杯酒释兵权”,解除统军大将的兵权。
②陆续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
③派遣文臣做地方官,并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
④从各地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31.1141年宋金和议的内容有哪些?
① 南宋向金称臣。
② 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为界,以北为金统治区,以南为宋统治区。③ 南宋向金输送岁币。
32.举出北宋时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
①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
③ 沈括创制“十二气历”。
④ 李诫著成《营造法式》一书。33.为什么说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唐太宗慑于隋末农民起义的威力,吸取隋亡的教训,任贤,纳谏,进一步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整顿吏治发挥国家机关的效能,大兴学校发展科举。这些开明政策和措施,促成了政治清明,经济初步繁荣,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升平的“贞观之治”――中国封建时代最著名的“治世”。所以说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34.女皇帝武则天的作为,值得我们肯定的是什么?
①推行发展生产的政策 ②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
35.唐朝出现了宦官专权的现象,宦官权力之大表现在哪些方面?
国策的制定,朝臣的任免,皇帝的废立,几乎都由宦官把持。
36.北宋为什么会灭亡?
① 北宋统治腐朽,防备空虚,军队纪律松弛,缺乏战斗力。
② 统治集团内的投降派一味求和,排挤李纲等主战大臣,破坏军民抗金斗争,结果招致灭亡。
37.为什么说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
① 汉族人民到边疆,为那里的开发做出贡献。
② 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批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
③ 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已经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
④ 唐朝以来,就有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国一些地区定居。元朝时候,又有大批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总结: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这是元朝对历史的贡献。
38.为什么说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
① 宋元时期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取得突破性进展,并被广泛应用在印刷业、航海业和军事上。
② 沈括创制了“十二气历”,比英国同类历法早800多年。郭守敬创制《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相同,但早确立300年。
③ 李诫著成《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科学的建筑手册,也是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
39.“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指的是什么?
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这句话的意思是:机户拥有大量的资金和织机,雇佣工人进行生产。机工出卖劳动力,计日向机户领取工资,维持贫困的生活。
40.唐朝统治者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内地与边疆少数民族的联系。请用具体史实加以说明。
①唐太宗打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给予适当安置。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在西突厥地区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对西域进行管辖。
②唐玄宗封回纥族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唐玄宗封靺鞨族首领为渤海郡王。
③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干布,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吐番和唐朝已和同为一家。
④北方各民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41.玄奘、鉴真、文天祥等人具有哪些优良品质? 答:玄奘:不畏艰险,不怕困难,执着追求的精神。
鉴真:有远大理想,为了实现理想不辞辛劳,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文天祥: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和坚贞不屈、不畏强暴、反抗压迫的崇高民族气节。
42.各国为什么把中国人称为唐人?
答:因为唐朝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强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政府又采取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使唐与亚洲各国之间的友好交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朝经济文化对各国影响较大。所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把唐朝看成是中国的象征,因此把中国人称为唐人。
~~~~~~~~~~~~~~~~~~~~~~~~~~~~~~~~~~~~~~~~~~~~~~~~~~~~~~~~~~~~~~~~~~~~~~~~~~~~~~~~~~~~ 1.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谁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如一。
材料三: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⑴这几句话出自哪一位皇帝之口?⑵材料一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他认识到什么问题?⑶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这种政策具体体现是什么?⑷材料三中的镜子是谁?它重用的人才还有哪些? 答案:⑴唐太宗⑵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载船行走,也能把船掀翻。他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⑶反映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体现在北方各族尊奉他为“天可汗”。⑷镜子指魏征,他重用的人才还有房玄龄、杜如晦。
2.材料一:“贞观之风,一时复振。”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问题:⑴材料反映的内容是什么时期?⑵材料二中诗的作者是谁?⑶说一说这一时期的主要改革措施及其影响。
答案:⑴唐玄宗统治的开元时期的繁荣景象。⑵杜甫《忆昔》⑶唐玄宗励精图治,重视人才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的官员下放到地方任职,并戒奢从简,对外开放。这些改革措施,是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经济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3.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唐太宗。
材料二:“我们所知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问题:⑴材料二中的“ 选举制度指什么制度?它的完善、兴废是在什么时期?⑵材料一的意思是什么?⑶这一制度(科举制)的影响。⑷科举制度选拔官员的方式是?⑸隋唐以来历代统治者都沿用科举制的原因。
答案:⑴科举制度,完善在唐朝时期,兴起于隋朝隋炀帝时,到清朝末年被废除⑵天下的有才之士,都被我收罗了⑶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科举制促进了唐代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利于唐诗的繁荣;科举制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士人用工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⑷分科考试选拔⑸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 4.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真国也,常须达。”——《日本书记》 材料二:课本30页图。
问题:⑴材料一反映了哪个国家对中国的看法?并派了很多什么人到中国?⑵这个国家受唐朝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⑶唐玄宗时,有一位大师先后六次东渡到这个国家,为传播唐文化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并在这个国家设计一座寺庙,至今仍被视为一书明珠?
答:⑴日本、遣唐使⑵日本仿效唐朝的政治制度,日本人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他们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在社会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日本的城市和铜钱样式也和唐朝的相似。⑶鉴真、唐招提寺
5.材料一:“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
问题:⑴材料放映了当时的什么现象?⑵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⑶这种现象是何时开始,何时结束?
答:⑴南方农业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⑵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中原人南迁,带来先进的劳动力和生产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⑶唐朝中后期开始,到南宋完成。
6.材料:“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户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问题:⑴这是谁的诗?⑵反映了什么节日,有什么习俗?⑶宋代时还有什么传统节日?⑷今天的春节在宋代的时被称为什么?
答:⑴王安石⑵春节;习俗有:祭祀祖先,挂年画、贴桃符,喝屠苏酒,守岁,燃放鞭炮,穿新衣,拜年⑶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⑷元旦
7.材料:“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问题:⑴这是谁的诗句?它有什么英雄事迹?⑵诗的意思是什么?⑶我们要学习他什么样的精神? 答:⑴文天祥,他被元军俘虏后仍然坚贞不屈,拒绝投降⑵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死,但要死得有价值,有意义,要名垂青史。⑶不畏强暴、坚贞不屈的高尚气节。
8.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材料二:课本57页图“出土于福建泉州的南宋海船,有13个密封的船舱”
问题:⑴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⑵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宋海外贸
易具备的条件。⑷宋朝海外贸易发达的表现。
答:⑴指南针在航海中的作用⑵宋代的造船技术发达⑶南宋海外贸易具备的条件:指南针的应用,造船业发达具备了技术条件;经济重心南移,农业、手工业发展具备了物质条件;航海经验的积累;南宋地处东南沿海,地理位置优越⑷宋朝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市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对外贸易东达朝鲜、日本,西达阿拉伯和非洲东海岸;政府设置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贸易收入占重要地位。
9.材料一:郑君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qu)„„。”
材料二: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问题:⑴材料一中的“郑君”指谁?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他最远到达哪些地方?⑵他此举得目的是什么?有何影响和意义?⑶材料反映了明清两朝采取了怎样不同的对外政策?⑷材料二种所反映的清朝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是什么?⑸这两种政策产生了什么不同的结果?⑥联系当前现实,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答:⑴郑和,他从1405年至1433年率船队七次下西洋;他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⑵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中于亚非各国的联系,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⑶明朝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而清朝采取闭关自守的政策。⑷原因是受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和外来侵略两方面的影响,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和妄自尊大。⑸后果:对外开放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及时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⑥启示:对外开放,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使国家强盛;闭关锁国使国家落后。
10.材料:撤销中书省,从此不再设丞相,由六部分里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由于政务繁忙,另设殿阁大学士,已备顾问。
问题:⑴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文中的皇帝只谁?⑵材料中的六部是指那六部?⑶上述材料中叙述的机构变化,起了什么作用?
答:⑴明朝、明太祖(朱元璋)⑵吏、户、礼、兵、刑、工 ⑶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黄帝手里。
11.材料:(16世纪前期)番彝拂郎机假朝贡,占据屯门海澳,时肆剽掠,屠食婴儿。”
问题:①文中记载了哪国殖民者的侵略行径?②这个国家在我国沿海的侵略活动主要有哪些?③与郑和下西洋活动相比,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答:①葡萄牙②以欺骗手段攫取了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在沿海掠夺、屠杀人民。③郑和下西洋属于友好交往,葡萄牙进行殖民掠夺,属于侵略。
12.材料一:郑成功致荷军总督揆一招降书:“台湾者,中国之土地矣,久为贵国所据,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材料二:康熙八年,郑经(郑成功之子)要求台湾与版图之外别力乾坤,为康熙帝拒绝。
问题:①“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结合学过得知识加以说明。②简述郑成功是如何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③材料二种郑经要求的本质意图是什么?④康熙帝拒绝郑经后采取的措施是什么?⑤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对台湾的措施有何意义?
答:①三国时期,吴国卫温率船队到达台湾,当是称夷洲;隋炀帝派人到流求;元朝设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的管辖。②1661年,郑成功率将士从金门横渡台湾海峡,在台湾人民的支持下,1662年打败了荷兰殖民者,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③本质是想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④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郑成功后代归顺清朝;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⑤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和发展。
13.材料一:两块北京的城墙砖被运往美国的一所著名大学,安放在该校博物馆的突出位置。旁边的牌子上写道:这两块城墙砖的历史比美国的历史还要长。
材料二:西安北京等城市具有悠久的历史。有人说:“一千年看西安,五百年看北京。”
问题:①写出以北京为都城的主要封建王朝及北京当时的名称。②北京的故宫是什么时候修建的,在建筑史上有何地位?③西安在隋唐时期称什么?当时的标志性建筑是什么?
答:①金:中都;元朝:大都;明朝:北京;清朝:京师②明成祖时,紫禁城(故宫)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③长安,大明宫含元殿。
14.材料: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
问题:①材料出自哪一部著作?阐明了什么观点?②这本书还有哪些主要内容?③这本书有何影响? 答:①《天工开物》,阐明了人类要与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②这本书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③被译成多种外文,外国学者称它为“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5.十九世纪初年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问题:①《红楼梦》的作者是谁?什么时候创作的?②《红楼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③《红楼梦》在文学史上有何价值?
答:①曹雪芹,清朝②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③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6.“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1)“机户”指什么人?“机工”指什么人? 最期的资本家;最期的雇用工人。
(2)“机户”和“机工”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雇用与被雇用的关系,是资产阶级生产关系性质。(3)材料中的现象出现在何时何地? 出现在明朝中期苏州和松江一带地区。
17.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产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材料中的“天朝”和“外夷”分别指什么? 天朝指清朝;外夷指外国。
(2)这句话是谁说的? 是乾隆帝说的。
(3)这夺段话反映了清朝统治者什么思想?据此清朝采取了什么对外政策? 重本抑末,压制打击工商业发展的保守思想。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18.阅读下列材料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一(唐)陈陶《陇西行》 请回答:
(1)唐朝的“贵主和亲”是指什么事?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金成公主嫁给尺带朱丹。(2)这些事分别发生于哪个皇帝的统治时期? 唐太宗,唐中宗
(3)“贵主和亲”起了什么作用? 加强了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往来,促进了吐藩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19.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粤海关志》卷23 材料二:“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 ——《清高宗圣训》
材料三:“此辈(注:指华侨和商人)多系不安本分之人,若听其去来任意,伊等益无顾忌,轻去其乡而漂流外国者益众矣。嗣后应必定限期,若逾期不回,是其人甘心流移外方,无可悯惜,朕亦不许令其复回。如此则贸易欲归主人,不敢稽迟在外矣。”
——《清文献通考》卷33
(1)材料中表明“天朝”不愿与外国互通贸易,我们把这种政策称之为什么?这个政策实行了多久?(2)结合材料
一、材料二,谈谈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
(3)材料三中,如此限制沿海人民出海贸易,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4)说说清朝实行这一政策所带来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5)联系当前我国对外开放的现实,你认为这段历史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答:(1)“闭关锁国”政策。近200年。(2)原因:清朝前期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占有主要地位,商品经济发展十分有限;统治者自认为天朝物产丰盈,且目光短浅,不屑与外国互通有无;西方殖民者向东扩张,封建统治阶级害怕外商与沿海人民交滋生事端,便利洋人侵略中国。(3)后果:中国的对外贸易受到阻挠和打击,逐渐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明代以来盛大的航海事业也衰落下去。(4)正面: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负面: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的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5)启示:闭关锁国必然导致落后,只有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国家才能富强。
20.苏州城里的机工有几千人,没有固定的工作,每天清晨聚集在一些桥头港口,等待雇佣„„他们一天没有活干,就得挨饿。他们是“得业则生,失业则死”。
(1)“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说明机工处在怎样的悲惨境况?(2)机户与机工各自的身份是什么?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3)这种生产关系属于什么性质?
(4)我国什么时候出现这种生产关系?出现这种关系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答:(1)机工一无所有,被迫靠出卖劳动力为生。(2)机户: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早期的雇佣工人。关系: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3)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4)时朝中后期。前提条件:商品经济的发
达。
21.“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据,今余即来索,则地当归我。”
(1)这是谁给荷兰总督揆一的招降书?
(2)他为什么说“台湾一直属于中国”?试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说明。
(3)1684年,清政府为加强台湾管理设置了什么机构?该机构隶属哪个省?它的设置有何意义?(4)20世纪70年代末,针对台湾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什么构想?解决了什么问题?
一、考试目的
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目的是检测学生学习的历史知识和在学习中掌握的能力,考察同学们这个学期所取得的成果,做一个总结和反馈,以便展现一个最真实和完整的自己,并且能够使学生重新复习整个学年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对自己的情况有所了解,也为下个学期的学习提供借鉴;另外,对于教师,这也是了解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足的一次绝佳机会,能为今后教学工作提供依据。
二、试卷分析
1、试卷的基本情况
本次初中学业水平统一测试是文山州统一出题,考察文山州八个县的教学情况。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全卷包括两个大题(选择题、非选择题 各占50分),其中小题合计29题,总共6页。内容图文并茂,生动形象。
三、试题分析
1、难易适中,重点突出。本次历史试题从难易的程度来看设计的比较合理。简易题目占70%,理解题目占20%,较困难的运用分析题目占10%。这样能考察出学生的层次和水平。
2、题型全面,符合考试要求。从这次初一年级历史试题的题型来看,有选择题、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中有文字类型的也有图片展示的。题型与中考试题基本相吻合。
3、考查面广,基础性强。从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来看,考查的知识面广,初一上下册知识都涉及到了,但又有侧重,其中上册占总分值的40%,下册占总分值的60%,且试题的基础性强,无论是选择题还是材料解析题都体现了这一点。掌握了基础知识,完成这套试卷还是比较轻松的。
4、试题灵活,侧重双基。本份试题命题很灵活,有开放性试题,但考查的知识点都在课本。总之,本份历史试题既能考出学生的知识,又能考出学生的能力。
四、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通过本次考试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历史知识,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方法,基本上能依托已有的基础知识和借助课本知识进行解题,并能按时间完成考试。从试题的得分情况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在历史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和比较方面的能力均有相当大的提高。但通过本次考试,仍暴露出一些问题。
1、两级分化问题。高分与低分分差较大。面对同一张试卷,高分段出现80、90分以上,其中不乏100的出现,但是低分段的学生却出现了10、20分的情况,中间差距太大,并没有均衡发展。
2、错题集中问题。本次考试中,错题基本集中在几个较为典型的题目上,进一步分析发现,这是由于学生审题不认真造成的。对题目的设定词或关键词没有认真审读,没有注意分析,导致失分。比如选择题11题,题目考察的是农业生产的专门著作,有些学生却选择了地理学的相关答案。
在材料分析题中,有的学生没有对材料内容及设问进行认真阅读而影响了得分,比如第26题,综合考察秦朝,有些学生却不会加以联系;第29题第一小题,题目要求的关键字是“我国古代三大发明”,很多学生却填成火炮等。
总体上本次历史试卷,注重基础,重视应用,凸显能力。以课标为准绳,学科的重点内容为核心。以基础立意转向基础、能力并举,稳中求进,突出创新精神和现实实践能力的培养,把握了教学的改革方向,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导向鲜明,是一份融综合性、开放性于一体的试卷。但是,这次的卷子,侧重考察第一单元的内容,第二单元的内容所涉及的面还不够广。难点还不够明晰,所以,有写好生甚至考满分。由于这是半期考试,所以,试卷总体比较简单,低分率低,各个班级的平均分都在40至60之间。
下面,我将分别对这次考试内容进行分析:
1、首先,第一题是选择题,共计40分,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选择题得分率为80%左右,当然,这和平时作业有着密切的联系(课课通),这也说明老师和学生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这对于我们开展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和实施新的课改方案提供了优良的传统和良好的前提保证。
2、其次,是判断题,这一题相对比较简单,都来源与课本,但是,这题最严重的问题是错别字很多。这说明学生读书还不够认真,及不良的学习习惯。
3、为非选择题,共计55分。本卷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等,学生的水平不一,结果丢分较多。这充分反映了考生历史学习与考试的各项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有待提高。其主要表现在:(1)考生的基本功有待提高,错别字现象、字迹模糊不清现象、语言表达不通顺现象等依然存在。说明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基础打的不牢。
(2)考生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答卷中答非所问,文字表达不切要点等现象也很严重。有许多同学做题不认真,没有认真审题,对题意理解不深,考虑问题不全面,造成不必要的丢分。(3)考生的应试能力不强。如:第33小题,很多学生在回答第二小问时思路还停留在第一小问上,不能展开回答,造成失分。这就表明考生如何选择有效信息作答的应试能力有待提高。
一、图片教学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优势
1.图片立体、形象,加强学生感观刺激。
人的学习过程是通过自身的眼、耳、鼻、舌、身等主要感觉器官把外界信息传递到大脑,经过分析、综合从而获得知识与经验的过程。从七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来看,他们很容易被各种颜色的图片吸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图片教学能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特别是第二单元自然环境的教学,讲授多样的地形时,分界的海拔数据只能起到区分各地形的理论依据,对于一直生活在平原的同学们来说是无从想象的。而课本中图2-11北美的落基山 脉 ,2-12中国东北 的平原 ,2-13东非高原,就清晰地向同学们展示了排列有序、脉络分明的山脉,广阔平坦的平原,地势高耸,山峦起伏的高原,就把数据有力的转化了,使学生在感受世界地形多样、奇特的过程中把各种地形的大致轮廓印入自己的脑海中。
2.图片贴近生活,促进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异彩纷呈的文艺体育活动。本节教材为了避免叙述的呆板、干涩,通过舞蹈、服饰等图片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它大大缩小了文字内容与学生认识的时空距离。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一欣赏各个少数民族独特的语言文字,优美的舞蹈以及独具异域风情的服饰。它使学生感受到了祖国多元化的文化魅力。图片除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思想影响外,也为课堂增添了无穷的趣味与魅力。
二、图片教学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实践
历史课标也提出:“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学中运用好图片,是课堂中最方便、最经济的教学手段,在条件较差的农村学校,或者设备不完善的地方,充分挖掘图片资源,进行形式多样、方法多变、层次多样的训练,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1.选择合适的图片,课前做好图片的筛选。
七年级上册教材中的图片非常丰富。有些图片能提供有用的信息,而有些图片只是起辅助作用的。如,在讲授第二单元“地形多样”这一内容时,世界上主要的五种地形,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在分析了他们的海拔高度、地势起伏的特点之后可以让学生观察图册11页的一幅综合五大地形的彩图,峰峦起伏的山地,遍地牛羊的草原高地,丘陵地里的梯田茶园,平原地区农民正忙着插秧、收割,被山包围的盆地庄稼,不同的地形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的场所,这样一幅综合性图使教学内容一目了然。
2.结合图片,引导学生对图片的分析。
图片直观,隐藏着丰富的知识,所贮存的信息,有些是学生可以直接从地图上获得的,如居民点、山脉、河流的分布等;有些是需要学生经过分析判断,利用思维活动才能获得的,如学生看地形图,就可以通过分析等高线的疏密来判断山坡的陡、缓,山谷山脊的走向等。这就意味着通过地图,学生不仅可以知道图上点线符号的意义,山川河流的位置,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而且还可以从符号中发现地理规律,总结区域差异、区域联系和发展等更为复杂的东西,使学生的地理能力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三、图片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
1.选择性原则。历史教材中的图片很丰富,而我们在教学中时间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的图片都当作教学重点来讲,因此应尽量挑选一些与本节课教学重点或难点等内容相关的图片进行重点教学,其余的图片可简单地带过。
2.有效性原则。即在教学中通过对图片的运用,不仅要达到传授相关基础知识的目的,还要达到能力培养的要求。因为中考对图片的运用越来越多,出现三种试题的类型:一是以文字为主图片为辅的试题;二是图文并茂的试题;三是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的试题。所以我们在引用历史图片教学时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培养学生观察图片、联系比较、想象和论从图出等能力。
3.启发性原则。有的教师能充分利用图片教学的生动性,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引人入胜。但有时一节课下来,学生虽然对历史图片感受很深,却一直未能进入主动探求、积极思考的状态,这样就达不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目的。因此,在图片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要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会主动去思考、探究,从而全面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作业本;有效使用;有效管理
作业是教学五环节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具有多重功能。对学生来说,作业能巩固已学知识,强化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激发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和兴趣,增强学习信心。对老师来说,及时反馈作业,便于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做到对症下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2011版新教材实施两年来,笔者连续两年任教七年级,使用本教材,对2011版配套作业本的使用,感触颇多。本文就从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下册作业本的使用现状、有效使用的策略、有效管理的建议等谈一些个人看法。
一、当前作业本使用现状
学生做作业层面而言:因诸多因素,学生普遍重视其它中考分值多的学科、轻视社会学科的作业。在实际教学中,几门学科合算起来,学生作业量多,有些学科一门,资料就好几本;有些教师过度强调本学科在中考中所占分值多,要求学生重视。相比较而言,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学科不是很重视,对本学科的作业更是如此。就我们本学年七年段,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使用作业的效果不理想,上交作业中,错题率比较高。特别是有部分学生老师讲解作业本后,再次上交作业本检查,还是没订正对。可想而知,学生对本学科作业本重视程度。
作业本编写层面而言:作业本相对适应大中城市学生、山区的学生做起来显得难度较大、效果不够好。与新教材配套作业本在遍写上改变了过去的模式,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编者们精心设计了“基础巩固”和“拓展提升”两个主要栏目,有利于老师分层次布置作业,前者为学生必做题,后都提供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做,重在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提升能力。课外拓展的知识点比较多,有许多题目,对山区初中的学生而言,难度比较大。有部分题目对学生学完当堂课内容,要在短时间内用所学知识来完成题目,难度也不小。学生感觉题目比较难,一课时里面,就有好多作业做不来,久而久之,就都不是很喜欢去做了。
教师教学管理层面而言:因受传统教学因素影响,普遍偏重课堂教学任务、轻视学生的作业本练习。按新课标编写的新教材,大部分课时的教学任务都比较重,一节课时间,基本上不能详细讲解完内容,老师在上课时间也很少、或没把作业本在课堂中充分运用起来。如:如第五单元每一课的《行政区划》内容,一节课是很难完成的,学生课后还要花很多时间去识记、理解、运用才能掌握其内容,很不现实。所以,社会学科作业本普偏现象是上课没有时间做,学生课外时间去做作业,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因题目难度相对大,基本不怎么爱去做,造成抄答案的现象严重;成绩较好的学生因忙于应付各科作业,不想花时间去找书本、看地图,都不怎么思考,造成错题现象严重,整体感到作业本的使用效果不够好。
二、作业本有效使用策略
1.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对作业本的题目进行适当筛选、修改
课程标准是国家规定中小学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时间安排的教育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实施教学与教学评价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课程标准为教学指明了方向,只有依标施教、依标作业,才不致使师生陷入教与学的泥塘。而现行教材也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因此,一定要参照教材,依据课程标准来设计和筛选作业,避免作业成为教材的延伸,或让学生造成知识点迷惑、歧义。
2.结合教材中的重难点在作业讲解中进行相应知识点的补充、拓展
一堂课的重点既集中体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又反映教材的中心思想,它影响或者带动着其他知识的生成与发展。一堂课的难点头绪较多或者较艰深、不经过教师的启发和指导,学生难以自行理解掌握。通过把作业点放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上的作业能使学生真正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也能够及时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利用作业本中部分题目,可以作为作业讲解的重点题,在作业讲评中进一步拓展,补充,使内容事更加充实。
3.结合作业本的题目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相应知识点补充、拓展
新教材的编写,去粗取精,摒弃了过去死记硬背的大量地理名词,增加了相当分量的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教材在减少课程内容的同时,增强了内容的综合性。在新教材的配套作业本中,有相当一部分题目所涉及到的知识,在教材中是找不到的,要到社会图册、或老师在上课过程中进行补充、拓展,学生在做作业时才能完成。这一情况在基础巩固中有,在“拓展提升”这一栏目中就更多,有许多可以结合图册来完成,更多的是需要在课堂中进一步补充、拓展。
如:《红松之乡》一课的基础巩固第3题,黑龙江丰林是我国重要的 自然保护区、林业科学研究的基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 保护区网络。
又如:《水乡孕育的城镇》一课的拓展提升第1题,太湖是我国第 大淡水湖。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介绍黑龙江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中国五大湖等相关知识。
4.结合作业本的题目内容开展主题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社会的先导,是推动社会学习的一种意识力量。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如果对社会学习缺乏兴趣,学生就会视社会学习是一种煎熬,是空洞的说教。 新课程标准也指出:“重基础知识的同时增强趣味性,注意联系实际,防止学生死记硬背”“要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为每个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和表现的空间,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实,我们可以巧用作业本中一些开放性题目,让学生事先预习,借助网络查找资料,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当的开展主题活动,让在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点。
三、作业本有效管理的建议
从做题程序上:要给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首先学生通过预习,不翻书做,完成第一轮做题;第二轮是教师授完课后完成其它能够解决的题目;第三轮才是翻书、查资料、问同学。有部分非选择题,难度较大的可以利用上课时间,让学生先做后当堂讲解。正确的作业方法,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从作业评价上:要真正发挥作业的反馈功能,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合理、及时的评价,同时还要用发展的观点来评价学生作业。如:在等级评价上,一般学生完成基础题部分就可以给A,如果能完成部分拓展题,就可以给A+,从而激励学生去完成拓展题。对书写不好的同学,在发现他有进步、哪天书写相对比较认真的时候,要及时给予激励性评语。对平时不是做得很对的学生,如果有进步了,可以进行面批,及时给予当面表扬,鼓励。
从检测考查上:老师可以结合平时批改作业中,学生出现的易错题进行梳理,汇编成检测卷对学生进行检测考查。月考检测考查,可以在测试试卷中,有一定比例的原题、一定比例的改编题。这样有利于学生在以后做作业本中的题目时更加用心去思考、解答。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2]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3]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历史与社会作业本七年级上.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年
[4]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历史与社会作业本七年级下.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年
[5]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
【七年级历史材料分析】推荐阅读:
七年级历史总结11-10
七年级下册历史试卷06-24
七年级历史徐州期末09-17
七年级期末历史试题10-19
七年级下历史试题11-16
七年级历史复习计划11-20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总结05-30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07-06
七年级历史上复习提纲07-08
七年级历史百家争鸣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