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行:多读多写(精选4篇)
前面谈了有关作文的概括知识,到这里才算言归正传,谈谈怎么样才能够学会写。很多有志的年轻人以及不年轻的人,比如教师和学生家长,对这个问题特别感兴趣,希望有谁能传授个秘诀,使学生不费力而言下顿悟。有没有这样的秘诀呢?有,只是不是不费力的秘诀,而是费力的秘诀,说来平常,是“多读多写”。
这自然是老生常谈,不过,如果常谈切合实际,即使听来不新奇,我们也只好承认它。这正如说不吃饭活不了一样,听来简直像废话,我们却不能不承认它。当然,承认秘诀只是多读多写并不是什么称心的事。不久前,连续两次,有年轻人来问准备高考的事,说旁的几门课温习得差不多了,只是不知道语文怎么样才能考好。我说,我不知道出题的同志怎样出题,比如说,一类是偏于考记忆的,内容出于课本,你就要温习课本;另一类不出于课本,甚至有意躲开课本,而考语文能力,如作文、正误等,温习课本自然用处不大。可惜此外也没什么好办法,因为语文能力的提高要靠多读多写,长期积累,不能速战速决。我这样答,等于说没办法,很抱歉,但这是实情,也只好这样说。
其实,学语言的经验应该是任何人都知道。小孩子出生几个月,不上课堂,不查词典,不念语法修辞书,只是听,跟着大人说,一词半句,慢慢就会说了,而且绝不会把“坐车”说成“车坐”。何以能这样?只是因为“熟”。学作文也是学语言,虽然这语言是与口语不完全相等的书面语言。书面语言也是语言,因而学习语言的办法,对于学习作文都适用。比如一种意思要用什么样的词句来表达,意思复杂些,句与句要怎样联系,这说是有规律可循自然也不错,但是拿起笔,实际去写,你就不能先去请教规律,而要听从你熟悉的常用的表达习惯。这习惯是由多次重复的“熟”养成的,而熟则来自多读多写。
俗传一句玩笑话,“千古文章一大抄”,就读他人文章以学习表达方法说,这句话却有相当的道理。一种意思,可用的表达方式(词语及其组织)不只一种,但不管其中的哪一种,都是由前人习用的框架描画或脱化而来。你不读,或读而不熟,有了意思,可用的表达框架茫茫然,拿起笔就难于得心应手。反之,多读,熟了,笔未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这是多读作用的初步,因而笔能达意。
进一步,多读,熟悉各种表达方式,领会不同笔调的短长轻重,融会贯通,还可以推陈出新,把意思表达得更圆通,更生动。
多读,所学又不只是表达方面,还有内容方面。这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吸收“思想”(包括各种知识)。学作文,由不会而变为会,由不好而变为好,既要能写,即顺利达意,又要有所写,即有值得写的内容。这内容,说是思想也好,知识也好,至少就初期说,面壁自然悟不出,自己观察研究也所得有限。要有,就不能不吸收别人的,吸收的方法,主要当然是“读”。还有一种是学“思路”。思想,知识,其出现,其存在,都是有条理的,作文的内容必须合乎这个条理。这条理,成文之前就要有,那就是思路的条理,也就是想得头头是道,才能写得头头是道。这思路的条理也是渐渐培养成的,而培养之道,我个人的经验,就一般人说,主要是来自“学”,即读他人的,其次才是“思”,因为思,至少就早期说,绝大部分是顺着他人(所读之文)的路子走的。
多读,熟了,积蓄在两方面增多,既有内容可写,又熟悉如何表达,作文的困难自然就没有了。这样,专靠多读,不多写是不是可以呢?据我所知,有的人,读的方面修养很高,却不轻易动笔,间或动笔,像是功夫还是相当纯熟。这或许就是俗语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或者引杜甫的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吧?我想这意思并不完全对,或者说,话说得过于简略,以致我们理解得不全面。事实是,就是不轻易动笔的人,以及“读书破万卷”的杜甫,至少在学习的时期,也是既勤读又勤写的。读而不写,读多了,自然会写的事是没有的。多写的作用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由读来的熟悉,必须通过自己的笔才能明朗、巩固,成为熟练。另一方面,写不只随着思路走,还是整理思路的过程,必须常写,内容才可()以精粹,更有条理。
多读,要费时间;多写,也要费时间。所以前面称之为费力的秘诀。费力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不管上学还是工作,现在都事情多,任务重,多拿出时间有困难;二是多读多写,天天如此,有始难终,难免烦腻。时间少,所以古人有三余三上之说,意思就是挤时间。可能烦腻而不得不做,也只好硬着头皮,锲而不舍。
其实,也还有办法可以不硬着头皮。生而好之者也许没有,培养而成为书淫、诗癖的却所在多有。我还记得老师行辈中的一些人,他们亲口说,“多年了,工作之暇,如果眼前没有书,手里没有笔,总觉得没着没落。”就这样,他们有的未及上寿,一生却读了古今中外无数着作,写了上百万字。他们没觉得烦腻,反以为乐,原因就是多年如此,成了难于改变的习惯。准此理,多读多写并非难事,办法是养成习惯,使之成为乐趣。这在最初或者要努一把力,譬如说,无论如何忙,每天总要挤出一定的时间,比如三五十分钟吧,读,写。日久天长,少则1年2年,多则3年5年,读多了,所得之中会逐渐生出需要,生出乐趣;写多了,难化为易,也会感到有所得,因而也就有了需要,有了乐趣。及至感到需要,感到乐趣,说句夸张的话,你就是想戒除,恐怕也难于做到了。
一、指导学生从课堂教学中汲取“精华”
在语文教学中我要求学生预习时朗读数遍课文, 对课文有大致的了解, 课上有计划地加强默读、朗读、复读、背诵、听写训练, 使语文课真正起到训练学生思维、丰富和发展语言的作用。这样, 使学生不仅在语言上获得了营养, 而且在写作上也掌握了方向, 能够从仿到创, 使范文真正起到了榜样的作用。
二、指导学生从课外阅读中挖到“金子”
我除了让学生读好教科书的课文, 还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习惯。首先让学生对课外读物产生兴趣, 其次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 向学生推荐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读物等;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 循序渐进地提出要求, 指导学生运用迁移规律, 把课内所掌握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读物中。
1.读读。要求在阅读时, 利用工具书, 查生字词, 理解词义, 读准字音。
2.想想。读到好的词句, 精彩片断, 要求学生动笔画一画, 想一想, 好在哪里?为什么这样写?读完后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哪些地方值得学习和借鉴?
3.抄抄。要求学生阅读时发现优美词句或精彩片断分门别类地摘抄下来, 并把这些精美语段熟读至背诵, 这样日积月累, 学生词汇丰富, 写起作文来就不会感到肚子里空空。
4.写写。每读过一本课外书后, 让学生练笔, 写心得体会或进行仿写。
5.开展“读书汇报会”, 如:向大家介绍一本好书、演讲会、读书有感等活动, 不仅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 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指导学生从多写中找到感觉
根据教科书要求每两周写一篇作文每个学期最多也不过写七八篇作文。紧靠着有限的几篇作文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显然是不够的。因此, 以适当的小练笔作为补充是必不可少的。
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练笔机会。我引导学生随时注意观察, 抓住各种有利时机, 及时捕捉最新、最美的镜头, 动笔记下来, 养成良好的练笔习惯。
首先是多读多写的“充电”作用。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读书,研究学问,好比打仗一样,要注意两点:第一是‘攻坚’,第二是‘掠野’。”他还说:“必须广泛地学习新的知识,了解当前社会上各有关方面的实际情况,这就是‘掠野’,以此来扩大我们学习的广度。”徐老的“掠野”的含义就是多读,我们可以理解成广泛地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可以不分学科地进行阅读,只要是学生不了解的、生疏的都要去读。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给学生列出了书目,引导他们利用中午、假日等时间去阅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笔者给学生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读书要定量,有恒”。天长日久就体现了一个“多”字。每读一本,要求学生一定要写出读书札记,心得。这方面笔者是一个月检查一次,好的表扬,差一点的指导督促。笔者还利用一定的时间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在读过《伊索寓言》和莫泊桑等人的短篇小说后,互相讲解,互相补充。那种热烈的气氛真让人觉得可爱。在教室的前后墙上笔者开辟了《读书专栏》,让学生把读书体会和收获写成文章,笔者挑出好的在专栏里发表。这样,就大大地激发了学生读书和写作的热情。
多读书、读好书可以提升学生的品位,可以健全学生的人格,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青年学生应该有一个自己真正服膺的偶像。鲁迅曾经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可见,多读多写的确是一条通向学好写作的成功之路。
笔者就是想通过阅读这个平台,让学生找到这样的偶像,建立自己的人生坐标,确立人生奋斗的目标;想通过阅读这个平台让学生神交一位文学大师,打开一扇心灵的大门。穿越时空隧道,学生就能和先贤们撞击出心灵的火花:拾掇逸事,学生就可以领略到名人的人格魅力。学生通过经常性的阅读,在潜移默化地净化情感的同时,还培养了关注社会和人生的美好情愫;形成了思考宇宙、自然、社会的良好习惯。通过这样的读书活动,学生也明白了“为养成阅读的习惯,非多读不可,同时为充实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读不可”。
在多读多写这方面,古人也早已做了许多精辟的论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都强调不仅要读,还要多读,熟读,精思,做到融会贯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不仅要多读,而且要把握思想,体会感情,明辨是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读多了见闻才广博,思路才敏捷,就像滔滔大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作家赵树理说:“写起文章来要像走路一样的顺当,我认为这和我小时候坐在板凳上哇啦哇啦的读书有关系。譬如,小时候老师教我们读《庄子》,我们就学到庄子的句法;读韩愈的文章,又学到了韩愈的笔法。各种风格的文章都学,久而久之,我们学会了读别人的文章,说自己的话。”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就可随手拈来,文不加点而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真实。
其次是多读多写的“外现”作用。如果说多读是一个吸收的过程,那么“多写”就是由“内”向“外”的倾泻过程。在读的过程中,通过读的内化、吸收可以变成学生丰富的精神食粮,从而达到积累写作素材和提升写作质量的目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多读多写是平衡发展的,是相互补充促进的,是密切相关的。实践证明,多读与多写合则双赢,离则两伤。
再次是多读多写的功利性。我们都知道,光阅读和写作两项,在整个高考试题中,分值就占110分左右,接近于全部试题分数的4/5。其分量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阅读写作的成功与否决定着语文考试的成败,这也是教育学生应多读多写的最好、最有力的说辞。高考语文考的是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即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及探究能力,这些要求对于经历了两三年专门的专题训练的学生来说,还真的是小儿科了。很多高考语文试题上的内容,包括字词句等,都在大量的阅读中进行了大量的重复巩固,这也是高考语文所追求的目标:让多读多写的语文素养好的学生得高分,让爱读书爱写作的学生得高分。
多读多写的结果就是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学生的气质改变了,学生的心灵净化了,学生为人处事的思想方法结果都有了质的飞跃。“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不正体现了多读多写的辩证关系吗?清朝文学家唐彪说:“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所言,无不随意所欲,应笔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竭。”可见,多读多写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啊!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只片面强调“多读”或“多写”,只有真正认识到二者的辩正关系,才能做到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那样:“语文素养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2]徐特立.教育学[M].第260页,256页,
【关键词】阅读 写作 语文教学 素养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熟练运用汉语言这门工具,以达到交际的目的,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语文教学无定法,但我以为,为了很好地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必须把握好一个大原则:督促学生多读多写。
会读、会写是语文素质的基本体现,读好、写好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从会读、会写到读好、写好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读和写没有量的积累便没有质的飞跃。读和写必须在“多”字上下功夫。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要“写好”,先“读好”。以读促写,读写相长的良性循环的形成对语文教学至关重要。许多学生之所以会提起笔来言之无物,不仅仅在于自身阅历不够,还在于他们读书读报太少,文化积淀不足。美国教育家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告诉我们,替代经验可以冲破时空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随着学生阅读面的扩大,信息量的增大,知识学养、审美愉悦、性灵陶治达到一定量的积累,写作上的“蓄势”自然也准备就绪。随着写作兴趣的激发,又会使这些学生加倍感受到知识储备的不足,这又反过来促成他们在阅览时高度专注厚积薄发的精神。这种双向的努力,无疑构成了一个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良性循环。阅读是解码,是输入;写作是组合,是输出,可以说写作从阅读开始。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实施“多读”的教学原则
1.以课内教材为端点向外辐射
新教材示范性强、艺术性强、时代感强,无疑是最好的阅读材料,所以首先要读课文,否则便是舍本逐未。要将课本学深学透,吸取内在的养分。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目前,对大纲规定的基本篇目的训练就是我们所说的“课内训练”,这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主体。语文课内阅读教学就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教给学生如何感受、品味语言,分析、运用语言,但我们的教学不能就此完结,否则,跳不出应试教育的圈子。我们必须教会学生“举一”后再“反三”,即用课堂学习的有效知识与技能解决基本篇目以外的文章的分析与综合,直至开启自己的创造力。我们进行任何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时应该充分展开联想,找寻与之相关的篇目:或思想内容相通,或表现手法相似。拿来横向比较,以加深巩固所学知识,丰富阅读内容,拓宽学生视野,滋润学生心田。在教刘征的散文《过万重山漫想》时,我很自然地联想到了刘白羽的《长江三峡》,因为两篇都是游记,都写到长江三峡。我给学生展示了《长江三峡》原文,并从体裁、语言、立意几方面作了比较分析。在教孔尚任的《哀江南》一课时,我给学生推荐了现代散文诗《废墟上的吟哦》,帮助学生深切领会主人公抒发的昔盛今衰的悲叹,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以教材为轴心,向外不断延伸,真正落实“多读”的教学原则,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开设阅读课
随着大语文观念的深入人心,大家普遍意识到:有生活处便有语文。语文知识不仅仅是学习各门功课的基础,更是一种伴人终生的气质修养乃至境界的体现,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开辟众多的课外阅读渠道,把广泛的课外阅读纳入语文教学的范畴。近年来,我尝试着开设了阅读课,每两周一节,我把我手头的课外读物以及学生手中的读物收集起来,然后发给学生,这样,教室便成了一个临时阅览室,把阅读的自由更多地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阅览,受到了学生普遍的欢迎。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接受主体的认识结构是读解文本的起点,它决定着主体读解文本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学生通过自主选择,看的都是自己想看的书刊,这就意味着他的认识结构与客体(文本)差距不大,文本内容就会激活主体认识结构中已存的“相似块”信息,两者发生耦合,于是,这些书刊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就容易被理解、被吸收,而这将进一步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
开设阅读课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保证阅读材料的来源。要鼓励学生积极订购刊物。一般说来,阅读材料的来源有三:一是学生自己订的报刊;二是校报和班上订的报刊;三是学生从家里带来的或从学校图书室借来的刊物。
(2)要指导学生选择恰当的阅读内容。从形式上看。最好选择那些篇幅短一点的文章;从内容上看,最好选择那些文质兼美的“美文”和跳动着时代脉搏反映着时代进步的“时文”,以及介绍重大科技成果及其发展最新动向的科技文。
(3)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教会学生根据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内容等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二、实施“多写”的教学原则
1.倡导快速作文,每周一次
《大纲》规定两周一次作文,我觉得这已不能适应高考的要求。作文水平要大幅度提高,必须保证一定量的训练。当然,写作训练必须在大量的阅读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光输出不输入,智慧之泉源便会枯竭。作文由传统的两周一次改为一周一次,作文的批阅方式也必须随之改变:或当堂点评,或同学互评,或抽样评阅。总之,评阅方式可以灵活多样,但必须注重讲评。通过讲评,要让学生明白自己写作的成败得失,明白写什么,应该怎么写。语文老师既要从繁重的作文批阅任务中解脱出来,又要保证写作训练的效果。大量的作文训练的前提是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争取,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配合,必然是事倍功半,得不偿失。要善于发现学生写作中表现出来的优点,并大力表彰,让学生获得成功感;鼓励学生大胆投稿,学生习作的发表无疑是对他们最高的奖赏。多鼓励,少批评,势必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训练效果。
写作训练不仅要讲数量,还要讲速度。杨初春老师的快速作文法对我启发很大。我要求学生在一个小时内必须交卷。当然,要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快速训练:快速审题、快速构思、快速选材、快速成篇。经过一段时间严格的快速训练之后,班上绝大多数同学能在一个小时内完成比较象样的文章,同学作文兴趣比较浓厚。
2.要求做读写随笔,每天一篇
读写随笔是读之后来写,或直接写自己的发现、感想、感受等等,比较自由。著名教育家巴士卡里雅在《爱和生活》一文里有这样的话:“只有自由,才能学到知识。学生必然有实践和尝试的自由,必然有犯错误的自由,这样才能有所收获。”自由写作有利于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读写随笔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学生普遍反应良好,写作积极性高。我不定期抽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发现90%的同学能做到每天一篇,而且质量不错,甚为欣慰。
我也布置一些必写题目。在教完《过万重山漫想》之后,要求学生写的是:首创者的艰险与喜悦—读《过万重山漫想》有感。教完《哀江南》课后,布置的题目是:祖国啊,为了你的废墟,我该做些什么?这样做,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丰富了学生的思想和情感。
语文教学繁重而复杂。如何使学生读好写好,是我们语文教师永远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