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的新理念

2025-01-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教学的新理念(推荐8篇)

小学数学教学的新理念 篇1

[摘 要]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設計,要樹立“一本”(以學生為本)、“二讓”(讓語文走向生活,讓生活走進語文)、“三維”(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出發)的基本理念;按照文本解讀(前提)、目標設定(方向)、資源準備(基礎)、教學流程(關鍵)、教學反思(延伸)等基本程式和策略方法進行。

[關鍵字]新課程;教學設計;新理念;新策略。

任何一種新觀念的確立,都是對舊觀念、舊模式的變革。當我們把視角投向新一輪課改的時候,應該用課改的新理念來透視教師備課的真正意義、詮釋教學設計的本質內涵。在新的課程背景下,我們必須衝破傳統備課的種種清規戒律,以嶄新的教學設計代替傳統的教案。可以說,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所進行的教學設計,是對整個教與學過程的一種規劃或實施步驟的一種預設,是展示教師個性化創造過程的真實記錄,是教師教學行為和學生學習方式的“點子庫”;一篇好的教學設計恰似一幅蘊涵師生人文素養、觀念想法、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的立體風景圖。那麼,怎樣才能使教學設計具有上述特徵和功能呢?我想最關鍵的就是要樹立新的理念、創新設計策略。

一、教學設計的新理念

根據新的培養目標、新課改精神、新教材特徵和教育對象的認知特點,教學設計應以下面的新理念作指導:

(一)一本——就是以人為本,體現“三個一切”。這裏所說的“一本`”,就是指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設計,要從過去的以教材為中心、以如何教為重點,轉到現在的以學生為中心、以如何促進學生有效學習從而獲得發展為重點,真正體現“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和“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現代教學理念。具體地講,以人為本的教學設計,就是要在瞭解學生的學習意向、體察學生的學習情感、診斷學生的學習障礙的基礎上,設計出真正關注學生、促進學生充分發展的教學策略。同時,又要跳出“教教材”的圈子,引導學生體驗和領悟教材的精華,並對學科教材知識進行教學重組和再創造,讓教材成為學生積極發展的廣闊的策源地,通過啟動教材,使教學達到一種新的境界。

1、為什麼說教學設計要努力體現“以人為本”呢?

首先,“以人為本”已成為當今教育的主題。大家知道,中國當代教育理念的發展走過的是一條曲折之路。從濃厚的政治色彩到極端的功利色彩,再到如今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其發展極為艱難。值得慶倖的是,如今的教育終於開始真正觸及教育的本質了。可以說,呼喚人性的回歸,關注人文精神的培養,注重人格的完善發展,教育學生熱愛生命,指導學生光大生命,發揮學生潛在優勢,提高學生生命品質,已經成為當今教育的主題。在這種大背景下的教學設計(教育教學是直接作用於人的活動),毫無疑問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

其次,“以人為本”是“新課標”確立的新理念。《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宣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還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學習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2、教學設計怎樣才能體現“以人為本”呢?

【案例1】下麵是一位教師教學北師大版小學語文課標教材一(下)《春天的手》一課“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識字”環節所設計的導學步驟:第一步:師——在我們這首兒歌裏住著許多生字寶寶,大家一起到課文中去跟他們打個招呼好嗎?生——學生邊讀課文,邊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給文中的生字作記號。第二步:師——這些生字寶寶,要靠小朋友們自己想辦法去認識。下麵學習夥伴一起做兩件事:讀准字音、記住字形。生——四人小組開始合作識字。第三步:指名彙報,共同評議;然後齊讀生字,玩 “摘星星”遊戲。

簡析:整個教學過程都是從學生這一學習的主體出發,引領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識字,充分地體現了“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現代教學設計理念。

(二)二讓——讓語文走向生活,讓生活走進語文。

1、為什麼要加強語文與生活的聯繫?

首先,加強語文與生活的聯繫,是“新課標”提出的新理念和新要求。《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語文是母語教育課,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規律。”在“教學建議”中要求:“語文教學要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其次,加強語文與生活的聯繫,是由語文學科的特點和語文教學的規律所決定的。我們經常說,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大語文呼喚大課堂(社會)和大教材(生活)。生活對語文猶如空氣和陽光,是須臾不可或缺的。學習語文,陶冶情操,形成健康的道德觀念,乃至社會和社會生活觀的養成,均須貼近生活、參與生活、和生活攜手共進,才能使語文課堂引進活水,將教學和學生的生活環境、成長的需求融為一體。

2、如何才能加強語文與生活的聯繫?

首先,要讓語文走向生活。其基本策略是以引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以培養他們的語文實踐能力為重點,以“嘗試——發現”為基礎方法,組織指導學生在問題解決的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如引導學生利用書信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用書信與他人溝通,解決矛盾,增進友誼),指導學生撰寫調查報告解決自己關注的問題(吸煙的危害、合理膳食、參與自己喜歡的課外學習活動等)。

其次,要讓生活走進語文。其基本策略是引領學生融入現實社會,投身於大自然,以充實他們的生活;組織學生參觀訪問、開展調查研究、多做實踐活動,以引進社會上豐富的語文教育資源;指導學生適度、科學地接觸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媒體,使“語文生活化,生活語文化。”

【案例2】一位教師設計北師大版小學語文課標教材一(下)《春天的手》一文時,在課尾安排了這樣一個環節:這節課我們認識了這麼多的字,而且把春天帶進了我們的教室。瞧!這就是春姑娘給大家留下的作業,請小朋友們選擇一條自己喜歡的作業,在課外抽空時間完成(課件出示作業):⑴ 搜集並且背一背有關春天的詩句;⑵ 唱一唱讚美春天的歌;⑶

畫一畫你看到的春天。

簡析:這一設計充分地體現了語文學習的自主性、開放性、選擇性、生活性和多樣性。

(三)三維——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教學設計為什麼要從“三維目標”出發?

首先,從“三維目標”出發,是“新課標”的要求。《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中指出:“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方面的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各個學段相互聯繫,螺旋上升,最終全面達成總目標。”在“教學建議”中指出:“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綜合。” 其次,從“三維目標”出發,是“主題單元”編寫特徵的要求。大家知道,北師大版語文課標教材從第一冊開始,就是按主題單元結構模式編寫的。這種主題單元,不是思想主題單元,不是知識主題單元,也不是文體寫作能力主題單元,它是以文化性或者說以人性為線索(或者說是以一個核心詞語組建的文化單元),兼顧識字、閱讀、習作、口語、綜合性學習,以及促進思維發展、創新能力和學會學習的主題單元。按主題單元結構模式設計的目的,就是為了改變教材過分追求知識點和能力訓練點的序列化、精確化,以及聽說讀寫的機械割裂現象,加強語文學習態度、情感和價值觀以及能力、策略等各方面的整合,在整體推進中,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教學設計怎樣才能從“三維目標”出發?

【案例3】怎樣進行主題單元設計、充分體現“三維目標”?這裏還是以北師大版小學語文課標教材一(下)第一單元《元宵節》為例:這個主題單元是本冊教材一開始的單元,春節剛過開學不久(或開學之前)就是元宵節。這個單元安排了兩篇主題課文(一首兒童詩《元宵節》,一首兒歌《看花燈》),在“語文天地“中安排了“猜謎語”、“編燈謎”、“學春聯”和“查找世界上還有什麼地方過元宵節”等活動。為什麼設計“元宵節”主題?為什麼做這樣的設計?鐘敬文先生曾說過,中國的傳統節日集中的體現著中國傳統文化,元宵節十分典型。吃元宵、看花燈、猜燈謎、寫春聯,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對團圓、歡樂、智慧的追求,大人樂意過節,孩子更喜歡過節。設計這樣一個主題單元,顯然不是思想教育單元,而是一種文化薰陶單元,使中國“尚圓”的審美追求,在孩子心靈中紮下根,使這些孩子將來不管從事什麼職業,在那落腳生根,哪怕是在海外,都有深深的中國根。同時在這個單元裏又學習到了孩子平常經常接觸到的事物的詞語,培養了孩子的想像力和創新意識。這個單元在“金鑰匙”欄目中還設計了引導孩子學會學習的內容。也就是說,在一個主題單元的設計中,力圖體現語文教育的多功能性,包括著文化奠基、工具奠基、思維發展創新能力奠基和學會學習意識的奠基,體現了語文教育的綜合性。

根據上述的主題單元的內涵和特點,我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樹立單元整體備課的意識,既要注意設計教學的“硬任務”(如識字、閱讀、口語交際、習作、綜合性學習等)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實現,也要備“軟任務”(如某種文化意識、道德思想的薰陶、想像力思維發展的培養、學會學習的引導等)如何在教學中體現,做到真正吃透教材、融匯貫通、全面把握、整體設計、分節實施。

二、教學設計的新策略

(一)文本解讀——教學設計的前提。

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課前,老師得先和文本對話,即鑽研好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和學生交流。我備課沒有什麼訣竅,就是那麼翻來覆去地誦讀、默想,當讀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讀出文章的妙處,讀出自己的驚喜時,我便敢走進課堂。” 我們的備課為什麼千篇一律?我們的課堂為什麼缺乏創新?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首先去看教案、單純依賴教參,毫無教師本人對文本的解讀、對教學的構想。有不少教師已成為教參(備課手冊)“虔誠的崇拜者”、“忠實的執行者”,他們單純依據教參確立教學目標,定位重點難點,構思教學方法,設計教學流程,不敢越雷池一步,把教參內容絕對化。實際上,教參僅僅是素材、例子、資料庫,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不論何時、何地、何學生群體都適應)的備課法寶。所以,要從教師本人解讀文本入手,才能解決單純依賴教參問題,才能真正實現教學設計的個性化、多樣化、創新化。

(二)目標設定——教學設計的方向。

前面我們已經分析了,課程目標是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的。因此,教學目標的設定也要從“三個維度”出發,注重體現綜合性和全面性。

【 案例4】下麵是給北師大版小學語文課標教材一(下)主題單元(2)中《小山村》一課設計的“教學目標:”知識技能目標:認識14個生字,會寫其中的7個,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過程方法目標:初步學會有條理地觀察事物、介紹事物;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受小山村的美麗,培養積極健康的審美情趣,對學生進行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思想教育。

(三)資源準備——教學設計的基礎。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地區都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課程資源。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積極利用。”教材一直是我國學校教育的主要課程資源,以至於人們常常誤以為教材就是唯一的課程資源。其實,課程資源的內涵極其豐富,它是指課程設計、編制、實施和評價等整個課程發展中可資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資源的總和。據研究,課程資源大致可以分為素材性資源和條件性資源兩大類。前者包括知識、技能、經驗、活動方式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以及培養目標等方面的因素,後者包括直接決定課程實施範圍和水準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時間、場地、媒介、設備、設施和環境,以及對於課程的認識狀態等因素。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和準備,主要是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⑴ 開發並利用好語文教材,發揮教材的多種功能。⑵ 宣導生動活潑的自主學習方式,改變單一的以講授文本為主的教學模式,把豐富多彩的課程資源引進課堂。如自主學習方面,可以引導學生上網、讀課外書、諮詢、討論,組織學生在課前、課後搜集資料,舉行故事會、朗誦會、討論會,還可以指導他們演課本劇、辦手抄報、編習作集等。⑶ 有目的、有計畫地開展生動活潑的語文實踐,拓展語文學習的空間。如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人文景觀,引導學生觀察、調查,獲得資訊,學習語文。⑷ 因地制宜地創設多彩的有利於母語學習的校園環境。如在教室裏張貼學生自己的書法、繪畫作品,發動學生精心佈置班級的“圖書角”、“閱讀欄”等。⑸ 開發並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課程。如“畫與寫”課程`、“每週一詩”等。

(四)教學流程——教學設計的關鍵。

1、教學流程要從傳統的程式化的線性設計,向現代的人性化的板塊設計轉變。

【案例5】以《田忌賽馬》為例(這是一篇傳統課文,是一個有關人生智慧的故事。文章以田忌賽馬轉敗為勝的歷史故事,揭示了一種科學的思維方式): &n

bsp;下麵是傳統的程式化的線性設計:

A、導入課文,介紹文中人物和歷史背景; B、教師範讀課文,指導學習生字新詞;

C、學生自讀課文,給文章分段; 解讀教材,學生跟著教案走 D、逐段講解課文,弄清兩次賽馬過程; E、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寫作特點。

簡析:從上述教學流程看,教師的教學過程、學生的學習過程,充其量是對教材的解讀;學生是被動聽會的,被教師講會的,而不是自己學會的。

下麵是現代的人性化的板塊設計: A、導讀板塊:紙牌遊戲,初涉文本。B、初讀板塊:動畫配音,進入文本。

C、精讀板塊:辯論比賽,深入文本。活用教材,教案跟著學生走 D、拓展板塊:給齊王寫信,超越文本。

簡析:從以上設計的教學步驟可以看出,按這樣的設計實施的教學進行過程是充滿智慧、連接學生生活的生態課堂。在這樣的課堂裏,教師不再是教材的解讀者、教案的執行者,而是一個善於創設教學情境、富有教學機智、充滿教育智慧的人;在這樣的生態課堂裏,教師不再是單單給予學生以知識和技能,更多的是學習動機的喚醒、學習習慣的養成、思維品質的提升、綜合素養的增強。

2、教學流程要根據不同課型的性質和任務,既要體現針對性,又要注重操作性。

【案例6】不同課型的性質、任務對教學流程設計有直接的制約作用。根據閱讀教學的規律和學生的需要,可將新的小學閱讀教學劃分為精讀課、略讀課、學習指導課和課外閱讀指導課四種類型。四種類型的課,其教學流程應該有所不同:精讀課:以讀為基礎,以全面訓練學生的語文素養為特徵的綜合性課程;其教學流程大致為:粗讀課文,整體感知→精讀課文,深入感悟→研讀品讀,深層體悟→熟讀成誦,嘗試運用。略讀課:主要特點在於培養學生的略讀能力,教學流程大致為:問題引路,略讀課文,瞭解大意→圍繞重點,以讀為主,體會感情。學習方法指導課:是為幫助學生適應和掌握新的學習方式、靈活運用新的學習方法而確立的一種“學會學習”的實踐課;其教學流程大致為:提出操練任務,師生分頭準備→教師扼要講解,學生充分操練→學生交流心得,師生共同總結。課外閱讀展示課:是為推動課外閱讀、提高學生閱讀能力而確立的新課型,是一種“學會閱讀”的實踐課。其教學流程大致為:課前學生準備→課中交流展示。

(五)教學反思——教學設計的延伸。

1、為什麼要重視教學反思?研究表明:一個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一個人或許工作20年,但如果沒有反思,也只是一年經驗的20次重複。因為,通過反思,教師會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水準;通過反思,教師能在學生的“錯誤”中尋求發展,在自身的“失敗”中找到出路,在教材的“局限”中謀求進步;通過反思,教師可以從衝動的、例性的行為中解放出來,以審慎的、意志的方式實施教學行為;通過反思,還可以使教師從教學主體、目的和工具等方面,從教學前、中、後等環節獲得體驗,變得更加成熟。所以,人們普遍認為,反思是教師取得特定實踐成就、走向解放和專業自主的工具。因此,我們每位教師都應當強化反思意識、知曉反思內容、掌握反思策略、形成反思習慣。

2、教師怎樣進行教學反思?一是要明確的內容(包括技術層面的反思、觀念層面的反思、解釋層面的反思、解放層面的反思、宏觀背景層面的反思);二是掌握反思的策略(包括寫反思日記、課堂錄影、同行觀摩、校際賽課、專家觀摩等)。主要參考: 沈建民:《論基於新課程的教學過程及設計》,《課程。教材。教法》2003年第9期。

殷世東:《研究性學習與課堂教學重構》,《課程.教材.教法》2003年第9期。

小学数学教学的新理念 篇2

一、强化学生作文的个性指导

个性, 一般是指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 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而形成的独特而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和动力性的各种心理品质的总和, 概言之, 就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不能反映内心世界的作文, 也就失去了作文的本质意义。其实, 小学生作文做到个性化, 应当不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因为每个孩子本来就有着独特的个性, 就像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外貌一样。小学生年龄虽小, 但他们内心世界的丰富程度不亚于成人, 应当说, 每个儿童的精神世界都是一本独特、耐读而又不易读懂的书, 需要教师用智慧和理性去理解。如果能这样做, 小学生作文就不难回归到抒发个性, 自由表达的境界。那么, 如何指导呢?

(一) 鼓励写个性化的童年生活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童年生活, 如果学生能在不受压抑的情况下, 去写个人生活经历中的一些事, 作文内容是不可能雷同的。这就要求教师走近学生, 以平等的态度与他们交谈, 倾听他们的心声, 了解他们的喜恶, 尊重他们的意见, 满足他们的需求, 甚至投入自己的全部感情, 急他们之所急, 乐他们之所乐, 忧他们之所忧, 真诚帮助他们。这样, 学生才能接纳教师, 把教师当作朋友。教师便能进一步掌握儿童的个性、心理及认识规律, 从而改进作文教学方法, 运用多种直观新颖的教学手段, 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掌握了学生的心理特点, 便要更新作文评价观, 以儿童的心态、眼光和思维方式去评价学生的作文, 以学生眼里的真实为评判标准, 大力表扬体现童真的作文,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二) 激活具有个性化的儿童语言

在与学生交谈时, 在倾听学生之间的谈话时, 只要教师留心捕捉, 就可以收集到不少天真烂漫的儿童语言, 用这些语言给学生作范例, 引导学生恰当地使用, 就能激活作文语言, 使之丰富起来。不同性格的学生, 说出的话语也不同, 有的娇憨十足;有的想象奇特, 极有灵气;有的一语中的, 直揭人短处, 充满正气;有的振振有词、咄咄逼人……这就需要教师留心捕捉, 不断激励, 让学生展示充满个性的语言。

二、贴近生活, 培养学生的创新智慧

指导学生写作, 应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尽可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进而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开学不久的一天, 我走进教室正欲上课, 只见教室一个个泡泡在空中飘荡, 阳光射进来, 使那些泡泡发出五颜六色的光, 孩子们手上都拿着小塑料瓶在会心地吹着, 全然忘记已打了上课铃。我看到学生们玩得正欢, 真不忍心让他们停下来, 于是灵机一动说:“今天这堂课, 让你们吹泡泡, 我有一个要求, 泡泡吹出以后, 请大家仔细观察它的形状、颜色的变化, 看看它是怎样飘动的?”又教给学生观察的顺序:泡泡产生——运动——破灭。在学生充分活动后, 我又指点说:“你们吹出的泡泡真美丽, 看着这些泡泡, 我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你们仿佛进入了什么世界?请把它写下来。”很快, 学生们写出了一篇篇想象丰富的短文。

三、发挥多媒体功能, 激发写作兴趣

多媒体具有现代化的声光手段、动画技巧、音响效果, 通过多种媒体信息来表现作文教材的内容, 形象具体、生动有趣,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接受信息, 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 丰富学生的想象, 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课堂上, 把作文教学所涉及的视听环境鲜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缩短了学生的认识和客观事物的距离, 在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 解决了课堂教学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问题, 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改变作文评改方式

传统的作文批改观念, 认为只有“精批细改”才是对学生负责, 把学生作文改得面目全非, 一眼望去只见“红”, 不见“黑”, 这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使他们丧失了写好作文的信心。批改作文不是作文教学最后一道工序, 而是学生习作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甚至是写好作文的开始。因此, 教师应该把评改作文当作和学生进行交流的环节, 做到多批少改, 重在讲评, 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鼓励进步、指出不足, 语言要委婉, 让基础差的学生树立起写好作文的信心。

谈谈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篇3

【关键词】转变角色 新理念 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其本质是教育创新。教育深刻变革的切入点在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抓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正是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新课程的务本之举。教师在面临新课程改革时,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体系中蕴涵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接受各种教师培训外,还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课改,发挥了教育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扎实工作,对教学观念、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都积极探索,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教学能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

《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诸如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形式等等。为了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适应今天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只有教师改变了观念,才能在日常教学中体会新课改的要求,才能把新观念、新要求、新观点带进课堂,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

一、如何在备课中体现新的理念

1、选择现实的、有意义的素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原有的教材里面,可能一些内容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形势。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考虑现在的情况,考虑学生的实际,考虑现实新课改的要求。要思考课内与课外的联系,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数学的资源无处不在,但要遵循课外服务于课内,课外是对课内的补充和延伸。就数学知识来讲,理解的角度不同,需要的资源也不同,教师代替不了学生的需要。现代的课堂教学最大特点是从封闭走向开放,这种开放是全方位的,包括思维的角度、情感态度、内容的选择、学习的方式等。例如在学完小数加减法后,我和学生进行了一节实践活动课。当时我是这样来创设情境的:在一个周日的早晨,妈妈由于需要加班,让我去买菜,每样买一斤,以下是一些菜的价格,豆角1.5元/斤,豆腐2元/块,黄瓜3元/斤,西红柿2.5元/斤,妈妈给我10元钱,买这些东西一共花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学生们以同桌为单位,一个扮演售货员,一个扮演顾客。这样的情境,学生们感兴趣,积极性很高。

2、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

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这句话揭示了教材不是圣书,它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教学内容。现代数学教学在教学设计上很重要的新理念,就是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密切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为了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备课时我们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重新组合教学内容,安排最佳的呈现形式。例如,“加、减法混合计算式题”可从“公共汽车上的人上下车”这个问题引入,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天天遇到的问题,这样的引入,学生的兴趣会自然吸引过来;百分数的意义可以通过出示一组含有百分数的现实生活中的数据或从比较两杯糖水的甜度引入。

二、如何在课堂中体现新理念

1、创设没有精神压抑的学习环境。

我们的数学课堂,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活泼的课堂,有欢声笑语的课堂,而不是死气沉沉、让人昏昏入睡的课堂,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要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这一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这一过程创设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

(1)转变教师的角色。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既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更是一种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在教学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积主动地利用教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教师不在缠绵于知识点的微观课程结构之中,倾心于教学情况设计,教学资源的组织者。课堂中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自己探索,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多样性。使教师真正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2)教师要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学生。

教育本质上应该是民主的,只有民主的教育,才会有个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诚于衷而行于外,应满腔热情、精神饱满地出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以自身的工作态度和情感去感染和影响学生,恰当地组织教学。教师要重视营造民主的氛围,做学生个性张扬的促进者。教师要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通过对一个个问题导语,一个个环节的安排,一句句情真意切的话语,激发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从而使学生对数学课产生兴趣。

2、创设开放式的教学过程。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所以我们的数学课堂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课堂。由于开放式教学过程能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让每个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得到发展。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开放式数学教学中,在教师的主导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亲身参与问题的真实活动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亲身体验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只有达到这样的境地,才会真正实现主动参与。

总之,要使新课程能有效实施,教师应该深入学习新课改有关文件和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程的理念与教学方式,努力实践,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知识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唯其如此,新课程才能焕发出创新教育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马秀杰.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进行数学教学[J]. 中国校外教育. 2009(S1)

[2]卢君娥. 小學数学课程过程性目标的达成策略[J]. 江苏教育. 2013(45)

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新理念 篇4

摘要:本文主要从学生主体,学生发展,创新精神,教材使用,和谐课堂等六个方面提出了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新理念,为解决英语教学“多时低效”问题做出一些探究。

关键词:课堂教学设计学生发展心理换位和谐课堂English classroom instruction design new idea Wang Suohuai Abstract:This paper comes up with some new ideas for English class teaching_lerning design from student subject,student development,reform ability,textbook use,and harnonious class.It also does some research for solving the“more time less effect” of English teaching.Keywords:Class teaching lerning designStudent developmentPsychological excange Harnonious class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6-0094-01 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

现代英语教学要求教师应由传授知识教学炽的“主导”转化为服务。他的任务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学生应以传授知识教学中的客体转化为主体,他的任务不再是接受知识,而是以主角参与学习、创造,在积极、主动的活动中获得发展。教学的含义已由平静地传授——接受活动,上升为激烈地研讨——构建活动,教师的“主导”不再是建立在学生的被动和未知的知识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发展上,它的本质在于激活学生主体,学生的主体性越强,说明教师的指导性越好。反之亦然。当前我们应提倡和坚持以课堂为学堂,以学生的思维操练为主,让学生积极动口,动手,动脑质疑和寻求解答。美国许多中学优秀教师上课只讲10分钟左右,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交流、提问和消化,教师只起组织、引导、点拨、释疑作用,很值得借鉴。

2.以学生发展为本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学生学会在教学过程中会思索、会探究、会发现、会解决问题的能力、会用英语。从而形成学习、研究与创造能力。教师要为学生终身学习,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奠定坚实基础。

3.心理换位

教师要把自己的思维水平暂“退”到与学生思维水平相方的态势,从学生接收能力的实际出发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想学生之所想,难学生之所难,乐学生之所乐。教师一定要摸清学生底子,不能把学生水平估计得过高或过低,要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创新能力,全面育人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一项重大任务就是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面向21 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四种本领:一是学生发现问题,探究知识,建构知识,掌握终身学习的本领;二是学会实践,主要是学会创造;三是学会创作,学会与他人共同学习,倡导创造性学习;四是学会生活,学会自身发展。所以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5.合理利用教材,作教材的主人

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充分利用与开发英语课程资源,进一步提高灵活性,开放性,选择性。切忌生搬硬套,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指导学生参与学习。对教材可根据本校本班学生实际对其次序进行调整,进行删减或补充,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一味地教教材,要作教材的主人不作教材的奴隶。总之,只要对学生学习英语有帮助,有好处,有利于提高其英语水平,有利于解决“多时低效”问题的做法都是可行的。

6.注重面向全体,构建和谐课堂

我国中学教育阶段,各地各校各班学生中都存在着“两级分化”现象。这一现象一般从初二开始,特别是初二下学期。因此教师特别要要。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以利用其个性发展。而不要只盯着几个优生。这样就能把好初二这一转型时期。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创造条件,满足各个层面学生的需要,特别是学困生的需创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使每一个层面学生都得到长足发展,“使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

小学数学教学的新理念 篇5

全员多元学生“英语专家组”开启英语有效教学新视角――浅谈新课程理念下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尝试

文/陈婷婷

摘 要:高中英语课程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英语课堂教学上大胆尝试全员多元学生英语专家组,通过组成、引导、评价并重组学生专家组,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并进一步提高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同时达成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新课程;全员;多元;学生英语专家组;有效教学

一、活动背景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重视共同基础,构建发展平台;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个性需求;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不断发展。但在传统教学中,还是多出现教师为主体教学者,学生为被动学习者的局面。在教师备课的过程中,也往往较多注重对教材的钻研而忽略对学情的充分把握。近年来,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教师也更为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及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兴趣。

其中,最受学生欢迎的是小组活动或小组竞赛的形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小组活动核心参与者仅限于部分学生,大多数学生成为观众看客,覆盖面有限,难以推动全班进步;二是小组活动容易流于形式,为了在小组竞赛中获胜,组员们非常积极踊跃,一堂课看起来热热闹闹,但学生真正学到的知识并不多。鉴于此,笔者做出了一定的尝试。

二、指导理论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并不是简单地把知识从外界移植到自己的记忆中,而是以自己已有的理论、知识、技能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主动建构新的理解。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在复杂知识的发现和转化过程中主动性地发挥。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教师和学生地位的动态变化,教师的作用是支架式的,以指导者的身份出现,起辅助作用。学生在建构性的学习中起积极、主动的`作用。

2.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具备所有的多元智能,且每个人都具备多元智能的潜能。但每个人智能发展的程度各有不同。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既是对只注重语言文字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的传统智能观的挑战,更是对现代智能教育的创新。多元智能理论要求教师在日常的英语课堂教学中,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单一的智能发展,而是通过多种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

3.友善用脑理论

“友善用脑”是由新西兰著名教育家克里斯蒂・沃德(Christine Ward)应用最新的神经学、心理学研究成果与其一生的教育实践相结合总结出来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友善用脑”以人本主义思想为基础,以教(学)会学习为理念,注重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人性化的研究与应用。它为实施素质教育、推行新课改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方法。“友善用脑”致力于打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状态,并认为“其实快乐学习和有效掌握知识并不是矛盾的。”

三、学情研究

笔者所任高二年级一理科班。学生理科学习氛围浓郁,英语基础与同年级文科同层次班相比,整体水平不相上下,但尖子生水平稍弱。

班内学生学习能力较强,但对英语科目的重视程度和学习热情还不够理想。从高一年级时每次大考来看,相比其他学科,英语成绩相对较弱。

四、活动过程

1.专家组成立――“英语超市”

(1)明确各小组功能

①英语词汇专家组。基本功能――每天在黑板上为学生提供“三个一”:一个生词、一个短语、一个名句。

②英语语法专家组。基本功能――在教师指导下讲解本册书单元语法点。

③英语故事笑话专家组。基本功能――每周二上课前给全班讲一个英语故事、每周四两个英语笑话,要求脱稿。

(2)明确分组要求

①每小组总人数为8人,不得超额。

②教师在黑板上贴好七张白纸,各标有一个专家组名称,及1~8的序号,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自己想去的小组,将自己的名字填在相应的小组序号下,先到先得,填满为止。

③每位同学必须参与。

(3)成立小组并完成组内团队建设

成立专家小组,推选组长、讨论组名、宗旨、组徽等。

(4)小组展示

①次日英语课,组长带领全组组员上台进行本组介绍及宣传。

②根据展示,全班选出“最佳人气小组”及“最具有人气小组长”。

2.各组展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学生在活动的准备过程中都具有高度的热情,非常投入。这体现在课堂上,便是各种精彩纷呈的表现,从小组活动启动周开始,我们的英语课堂便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3.过程性评价――“每周一评”

因为所有的活动都是处于摸索的过程中,教师非常注重过程中的评价及反思。于是,我们定于每周五英语课后进行一轮周投票,选出本周最佳小组,同时每位学生为各组当周的表现提出自己的意见。次周一,老师宣布上周最佳小组,并将学生的建议汇总,分发到各小组长,要求他们根据意见对本周小组的活动进行调整。

五、活动效果

1.由于学生的参与度高,热情度高,以至英语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英语专家组的成立与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善了以往对英语学科重视度不够的状态。

2.学生在参与各种专家组的活动中,不但语言智能得到提高,而且音乐智能、逻辑智能、交际智能、内省智能、肢体智能等多元智能得以发展。

3.英语课堂因为各小组的活动而更加精彩,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更加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这极为符合“友善用脑”理论,为学生学业上的进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笔者一直认为,所有综合能力的提高,都应该落点到学习成绩上。所以,自从实施专家组活动以来,我一直跟踪关注本班的英语成绩。让我们极为欣慰的是,我班的英语在笔试成绩上不停取得突破,不仅现在平均分稳居榜首,连尖子生都打了翻身仗。

六、活动总结及反思

到目前为止,我们实施全员多元学生专家组活动已经第三轮了。回顾这三轮的活动,笔者作出以下几点总结及反思:

1.注重指导――学生的表现与教师的指导紧密相连,为了帮助专家组的学生呈现出高质量的表现,教师课前要进行大量的指导及把关,绝不能放羊式管理。

2.注重细节――由于这是一场涉及全班每一位学生的活动,覆盖面越广,要求越高,为了保证小组活动的正常顺利有效进行,教师一定要注重细节。若是每周不进行一次评价总结反思,那很有可能各小组带着原有的问题一直到活动结束,这样就沦为了流于形式的小组活动,对学生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对课堂而言则是浪费时间,得不偿失。

3.注重高效――每日课堂前5~10分钟交给学生专家组,在有的小组时间掌控能力还较弱的情况下,教师的课堂时间会受到较大的冲击。这就对教师的课堂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定要更加高效地利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

以上是本人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全员多元学生专家组实践的一些分享。新课程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创举,如何将新课程切实体现在我们日常教学中,是需要教师一直思索的问题。我们相信,在新课程的引领下,在实践的探索中,我们一定要结合实际,多方位地培养学生,使其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晨曦,李宝林。加德纳八大智能教育法。中国商业出版社,.

[2]克里斯蒂・沃德。友善用脑加速学习新方法。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3]张雅军。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探讨新课改理念之下的新教法 篇6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基于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充分挖掘新教材的鲜活内容及其所赋予隐含着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和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取得了积极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较弱,教师要想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皮亚杰曾经说过:“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兴趣为先决条件”。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积极的内驱动力。兴趣不但会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个性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我在教第11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给学生创设了这样的 情境:课前要求每个学生创作一件作品,可以是一首诗歌、一篇文章、一幅画、一张手抄报、一件手工作品等,将作品带入课堂,学生寻找相好的伙伴组成一组,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并注意观看小伙伴看了你的作品后的动作、神情,他们是如何对你的 作品进行评价,你听后又是怎样的感受。小组同学通过欣赏、观摩、讨论作品后,就推选最美的作品在班上让大家欣赏、评价。班上的全体学生对特优作品的学生发出热烈的喝彩声:“棒极了!”、“精彩极了!”。获得高度赞扬的学生更是神采飞扬、喜气洋洋的,这时,我就请那位同学谈谈现在的心理感受,“我高兴极了,太荣耀啦!以后我还会做更多更好的 作品来,让大家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我看同学们的兴趣特别高昂,就说:“你们的作品取得高度的赞扬,个个沾沾自喜,今天我们来学习文中巴迪七、八岁时写了一首诗,他的爸、妈是如何评价的呢?”同学们,现在如饥似渴、满怀信心地去读课文的内容,想从中寻求答案。这样的情境创设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学会发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是引发创造活动的前导。现代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的研究表明,创造性是人的本质特性之一,是每个人都具有一种潜在能力。人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潜力的发挥,决不取决先天生理因素的遗传,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后天的努力和实践,其中,教育是重要的一环。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就是要激励和鼓励学生逐步学会独立地探求和发现知识,以及知识与知识之间,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这也是素质教育在求知方面对学生最本质的要求。

我在教第11册《童年的发现》这课时,文中讲了费奥多罗夫童年时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乡村的孩子从小就知道母亲怀胎九个月才生下婴儿,为什么是九个月?这些都是文中主人翁在童年时发现的问题,并一直想弄个明白,就向老师请教。这说明主人翁善于发现周围的事物,能够细心观察生活中各种事物的相互联系,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创新精神。当我把课上完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来谈,要求学生也来说说你在童年中有哪些发现讲给同学们听听。有的学生说:“我明白了狗对陌生人叫的原因?因为当狗还是野生动物时,它们就像我们人类一样群体生活。我们人类一发现有贼,就会赶贼或捉贼;狗就像我们人类一样,一发现有其他人或其他动物走近他们的居住区,狗群就会大声吠叫,通知同伴聚集起来,把敌人赶走。到了现在,人类把狗养在了家里,成了家狗。主人每天给食物给狗吃,和它一起玩耍。狗就会把主人当成了自己人,把主人的家当成了自己的居住区。所以,一有陌生人走近时,它便会拼命的“汪---汪---”地叫个不停,恐吓他出去。一条被拴住的狗,他的活动范围小,因此,他会更加勇猛地保护这块地方,见到陌生人就拼命的叫个没完没了”。教育论文在线 http://

我上完这课后,也搞了一次探究活动:“《鲤鱼之死》

鲤鱼早就听说大海浩瀚无边,那里有滚滚的波涛,有许许多多的鱼朋友。它想:要是有机会到大海里痛痛快快地玩一番,并表演那“鲤鱼跳龙门”的绝技,那该多好啊。可机会真的来了,鲤鱼一头扎进了海里......唉,说也怪,平日在大海里游泳自如的它,现在的动作却迟钝了。渐渐地,它感到呼吸困难,浑身无力......唉,真想不到,它还没有见到黄鱼,它竟死在大海里。鲤鱼到死时,也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同学们议论纷纷,场面激烈,终于有一只可爱的小手举起来了,他说:“原来海水又咸又苦,淡水里的鲤鱼鳃片上没有特殊的排盐组织,所以在大海里不久,便因呼吸困难,窘息至少。”通过教师针对教材的内容有机渗透一些教学活动,有助于对学生的留心周围事物,紧密联系社会生活,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注重过程,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新课标要求把学生从被动的、苦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而成为学习的主体,最终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叶圣陶曾经说过:“受教育不是张开了个空袋子,等人家把东西倒进来,装满它。受教育含有个重要意义,那就是 学习”。达尔文曾经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的主动参与,自行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学生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式才能最终形成自己的学习努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己学、自己动手、自己动脑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上下功夫,注重过程教学。

我在教第11册积累运用八的实践活动:“搜集春联,书写春联”时,课前请同学搜集好材料,如裁剪好的对联红纸、墨、毛笔、对联的含义、对联的内容、平时留心好生活中所见到过的对联,课堂先请同学们把搜集的 材料在班上展示交流,弄清写对联分为上、下联,横联。然后请同学们开始模仿大人学写对联在已经准备的红纸上,等墨迹干后,装裱,便于收藏。再将写好的对联张贴在教室四周的墙壁上,这时的教室真是 火红一片,学生学习兴趣高昂,等全部张贴好后,组织学生认真欣赏评价他们的杰作,要求评出一、二、三等奖。学生对着作品指指点点,评得可认真啊。最后评出来的特佳作品,就给他们发奖品,当他们领奖品、同学们给他们的掌声时,请他们谈谈此时的感受。整堂实践活动课上得是那么有兴致,学生不仅掌握了写对联的基本技能与技巧,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四。尝试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求知,还要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在课堂教学中,“讨论”具有全员参与,优势互补、扩大交流、互启互签、主动探索、解疑破难、活跃气氛,激发兴趣的热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科学设计课堂讨论,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具有与现代社会经济生活所必须的竞争精神,合作精神,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

我教《草船借箭》一课时,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讨论:“周瑜为什么这一仗会打赢?”学生自由寻找伙伴组成小组讨论此问题,他们讨论得很热烈,然后将讨论的结果在班上进行交流。有的学生说:“是因为周瑜知己知彼,正确决策。周瑜深知曹操兵马多,自己兵马少,拖下去对自己不利,又知道曹操把船都连起来,跑不了。所以决定用火攻。”有的学生说:“是因为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周瑜知道曹军是北方人,坐不惯船,这是他们的弱点;而周瑜的兵是江南人,就敢坐船去烧敌人的营寨。这是用自己的优点,去对付别人的弱点”。还有的学生说:“是因为抓住机会,周密安排。周瑜办许多事情考虑问题很周密,每一细节都考虑得很好,不会出任何差错,比如火点早了,敌人马上防卫,周瑜就会有麻烦了。如果那天不刮东南风而是刮西北风,火就会烧周瑜。这说明周瑜会抓机遇,趁刮东南风时就去烧曹操”。看同学们讨论的那么火热,讲的理由也很充分,个个露出幼稚的笑脸,我脸上不时也荡漾起幸福甜蜜的浪花。

漫话阅读教学的新理念 篇7

下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 现谈谈自己在新课程标准下阅读教学的点滴体会。

一、淡化“师道尊严”, 构建愉悦、和谐、民主的人文氛围, 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中学语文课文很多文质兼美、富有人情、意趣, 充满了审美情趣, 教起来应如一首清新的、一曲优美的乐章, 使学生如坐春风, 如沐春雨。

在愉悦、和谐、民主的人文氛围中, 学生读得开心, 想得开阔, 说得畅快, 问得自在, 议得尽兴, 充分享受心灵的自由, 用自己的生命去体验课文的情感、文句的意蕴, 感受语言的无穷魅力。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 可让学生保持“童真无邪”的本性, 心灵得到解放, 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在美的氛围中, 追求美、寻找美、创造美, 受到情的感染、理的启迪, 美的陶冶, 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为学生终身阅读打下基础。

二、淡化教学的系统和完整, 强调学生主体的阅读实践, 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传统的阅读教学强凋“字字落实, 句句清楚”, 教师唯恐讲得不周全。一篇课文, 往往从时代背景、作者介绍、生字生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一路讲来, 搞架空分析, 把活生生的文章搞得支离破碎;有的甚至要求学生背字词解释、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等。这样, 一方面使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得不到落实, 阅读理解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 朗读训练也被削弱了;另一方面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道德修养、人文精神、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潜移默化的熏陶”成为空谈。阅读教学中, 教师讲得过多过细过全, 学生练习做得过多、书读得太少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悲哀。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必须认真落实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 还课堂琅琅书声。

在与文本的对话的过程中, 体会语言文字运用和精妙之处, 感受作品饱含的思想感情, 在传统文化、道德修养、人文精神、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上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形成文化底蕴, 语文素养得以实实在在地提高。

三、淡化对学习结果的单一追求, 强化学生探究结果的过程, 努力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正由于每一个学生具体的阅读, 每一位学生的理解, 都与原有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经验和阅读习惯等有关, 因此, 对同一篇课文, 不同的学生在同一位教师的指导下, 也会有不同的感悟。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应该积极提倡。”因此, 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 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尊重学生不同的阅读体验, 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阅读结果, 更应该关注。、学生在探究结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好奇心、求知欲、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合作交流等现代公民意识。

四、转变传统的语文课程观, 努力构建开放的大语文教学观。传统阅读教学在“以纲为纲, 以小为本”的观念影响下, 局限于单纯的课堂教学, 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 局限于应付升学……这是不利于培养面向信息迅猛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的人才的。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 生活即语文。为此, 我们应尽力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教学的“三味书屋”, 扑向生活的“百草园”, 树立起生活化、社会化、信息化的大语文教学观念。

高中英语教学的新理念 篇8

【关键词】高中英语 教学 新理念

对于新教材的出现,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这样才能更好的接受新鲜事物;新课程的实施,不可以看作是教材与课程内容的改革,在语言环境十分缺乏的情况下,学生除了应该刻苦学生,教师辛勤执教以外,教师还应该注重以学生本,对学生的潜在能力有效激发,注重对学生应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可以将教学观念更好的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一、对高中英语教学理念的反思

1.对学生激励学习动机的有效培养。学生对高中英语的学习动机,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具有直接的影响,其可以促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性与主动性也会明显增强,进而促使学生学习效果的显著提高。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场所,不仅能够使学生的学习被激发,还能够促使学生参与积极性有效提高,教师应该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进行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产生以后,其学习态度与方法也会出现较大的改善,从而提高其参与热情。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促使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将教和学有效结合。具有强烈学习动机的学生,才能够产生强有力的学习动力,进而积极主动的学习英语知识。

2.使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学生应该主动的将学习目标确定,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对自身的学习方法进行总结,使自身的认知结构有效建立。在知识的学习与问题的解决中获得成就感,以良好的状态应对英语知识,不仅应该注重基础知识与训练,还应该加强使基础知识转变成语言能力,能够转变为利用语言有效交流的能力。

3.构建以“学生为主”的观念。教学活动主要以学生为核心,教师作为指导者与引领者,对学生的认知与做事进行引导,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整个过程,对学生不同能力的发展充分重视,促使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价值观等综合发展,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有效建设,建立融洽、愉快的课堂氛围。从注重学习结果转移到学习过程,充分落实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过程,促使学生能够对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充分认识。

二、应用英语这个交流工具进行教学

语言作为重要的一种交流手段,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单纯对语法规则的讲解较重视,没有对其交际能力充分关注,对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没有充分重视,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盲目的进行填鸭式的教育。为了将传统教学现状充分改变,满足新型的教学理念,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互动性。所谓的教学活动主要就是交际活动,课堂教学是具有一定目的性的教学过程,其主要是教学与学生间以及学生与学生间为了更好的沟通,实现共识,一同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有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还有学生与教学间的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仅仅围绕教学内容,通过多种方式营造交往情境,将静态的文字有效的转变成极具生气的交际活动,使学生在语言运用中更好的掌握语言。在具体和互动的教学情境中,教师与学生达成共识,积极的参与,有效的交流,营造踊跃参与、主动合作的课堂氛围。学生可以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英语知识。此外,使教学内容的有效活化,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促使其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使其能够将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更好的发挥出来,进而更好的学习英语知识。

2.教学任务需要具有可行性。新课程要求英语课堂注重任务型的教学方法。在日常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设定明确的学习任务,并注重任务的完成,是每一个学生都应该珍惜的重要机会,还能够促使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显著提升。此外,教师应该确保任务具有可行性,分别对任务的真实、功能与实用方面充分考虑,保证学生对教师设置的任务充分明确与有效执行。在对新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绝大部分学生的语言知识技能为根本,设计难度适宜与可行的教学任务,使学生能够对各个难度的任务有所尝试,使各个阶段的学生在课堂都能够被重视,同时,还可以将学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有效解决。

三、教学活动应注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绝大部分的教师通常注重知识的传授以及传递。此种单调且乏味的教学方法中,导致教师的创新意识严重欠缺。新教材理论要求,课堂教学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积极的参与、独自思考以及不断创新的状态,并不是单纯、被动的接受教师与课本提供的结论。教师应该对新型的学习模式不断的探索与创新,使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明显增强,注重以学生为主的理念,对其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因此,教师应该在新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对教学过程不断的反思、创新与探索,这样才能够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才可以促使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英语教学只有对整个教学过程不断地反思,才可以不断的创新。在反思的过程中对传统教学的宝贵经验充分吸收,将传统教学中的滞后教学思想与方法等充分摒弃。借助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反思,加强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对自己不断的完善、发展以及提高,从而培养出一大批符合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与能力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任玮.以学生为中心的高中英语教学理念应用探析[J].成才之路,2015(19):93.

上一篇: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章程下一篇:包饺子二年级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