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课程改革

2024-08-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精选8篇)

高等数学课程改革 篇1

论文摘 要: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数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多个专业的基础课,现在各种学科尤其是理工科的发展需要数学学科建设,高等数学作为一个传统学科,必然有其历史留下的弊端,尤其是在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通过课程改革就能迎刃而解。高等数学的课程改革主要以工学结合为导向,实践应用为突破口,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岗位实践能力。

高等数学对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和思维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许多年以来,落后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根本无法满足各学科发展和工程技术实践对数学的要求,而这些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实施与数学教育是分不开的。为了实现培养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目标,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操作能力等素质能力的培养,对数学教育进行改革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问题。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必须改革现有的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1 高等数学课程内容的改革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开设的高等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学生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从教材的选择上看,目前国内的高等数学教材千篇 一律,改动的地方少而又少,有些理论和观点甚至是几十年前的,因此这样的教材没有跟上时代的要求,没有与时俱进,不能及时掌握和了解数学的最新动态。理论过时还在沿用。这样学生掌握不到最新的知识,因此学起来非常被动。另外,从学校的教学改革上,数学的教学内容和计划课时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常年都是一样的东西,知识的陈旧,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进而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 高等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

教学模式是采用什么培养目标和手段教学。尤其是培养目标决定了教学模式。培养目标中的岗位培养目标是这几年新提出来的。就是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所具备的能力。岗位能力的培养这些年一直是热点问题,也是各高校非常重视的问题。例如可以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即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工学结合是结合工作的学习,是将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工作经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教育模式。即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这里的工与学是相关联的,“工”是手段,“学”是目的。周济部长曾指出:“推进工学结合、勤工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职业教育战线要提高认识,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逐步将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到工学结合、勤工俭学的路子上来,与产业部门和企业一道,共同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互利共赢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把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随着高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和专业课相比较而言,基础学科越来越不受到重视,学生数学水平的差异越来越大,造成同一个老师讲课,同一个教室听课,有的学生意犹未尽,有的学生不尽如意。另一方面,由于工作量增大,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工作效率低下等原因,造成教师大量时间反复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这种局面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可以在实际教学中采取多项目教学模式,把高等数学分为两个项目:基础项目和专业实践项目。基础项目教学内容的设定是以保证满足各专业对数学的要求为依据,讲授的是最基本的内容。专业实践项目应是由从事高等数学教学的教师确定,同时参考其他系的专业教师意见针对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项目。比如,工民建专业,需要多开设一些和识图、画图相关的数学知识,工程造价专业侧重于计算类的数学知识。这样,数学水平不一样的学生可以选择学习基础项目或专业实践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专业的情况来选择学习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和专业、毕业岗位联系紧密。开设高等数学这门课的目的就可以实现。

3 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近年来,我们的高等数学教学一直徘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传统的教学手段相对滞后,一本书一只粉笔加一块黑板,而且教师一言堂,以自我为中心,在黑板上不断进行演练和计算,忽视学生的感受,本来高等数学就有些枯燥,极易造成学生不愿听讲,这种方法更不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创新的培养。而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是当务之急。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善我们的数学教学方法。

3.1 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要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数学模型的教学、数学竞赛,增加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运用计算机软件和多媒体投影设备,可以让数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克服枯燥无味的缺点,加深学生对数学的领悟能力。这里尤其指出的是数学建模大赛。它的创立为全国大学生学习高等数学提供了前进的方向。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宗旨是:创新意识,团队精神,重在参与,公平竞争。

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课外科技活动之一。该竞赛每年9月(一般在中旬某个周末的星期五至下周星期一共3天,72小时)举行,竞赛面向全国大专院校的学生,不分专业。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开拓知识面,培养创造精神及合作意识,推动大学数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数学建模大赛已成为现代高等数学教学不可忽视的手段。

3.2 大力开展实践教学

以前我们认为高等数学和中小学数学一样,就是大量做题,离不开书本,我们恰恰忽视了社会实践的作用,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和其他学科一样是学会应用,在实践中培养数学意识。需要教师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问题,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例如,数控技术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实习的过程中,首先,结合数学基本的知识,应用AUTOCAD绘图软件,进行绘制图形,然后,进行加工计算然后固定毛坯材料。

总之,高等数学的改革终究是为了一个目的,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岗位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马怀远.数学价值的多面性与高职数学教学改革[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6).

高等数学课程改革 篇2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专业

对于高等数学这门课程改革我主要有以下几点看法:

1 转变应试教育观念,推进高校教学制度改革

我们由小学、中学到大学一路考过来,已经习惯于老师把题型和做法总结起来,然后“填鸭式”地“填”给他们,已经习惯于中学的应试教育了。他们更看重于“老师的所讲内容,期末考试考不考”,更关心“我的考试及不及格”,致使教师有一种“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向沟渠”的感觉。因此,应该从根本上改变过去的应试教育观念,让中学和大学的教育理念相协调。

另一方面,现在的高校老师受一些学校教学制度约束,不得不把“重概念,重思想,重应用”的教学转化为“应试教育”。例如,在一些高校实行“考教分离”的同时实行“学生选老师”制度。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如果侧重于讲概念和应用,势必减少对题型和方法的总结和讲解。而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期末考试还是侧重于一些解题技巧的考查,这样就会使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势必会促使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尽可能多地在课堂上讲一些题型和解法,使得学生更有机会获得高分。因此,教学内容改革需要与学校教学制度改革相协调,尤其是考试制度、教师讲授水平评价制度等。

2 在教学中渗透专业知识

如果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只是单一的讲授高等数学的理论和计算,没有与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做好衔接,就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综合素养不够,对学生后继课程中需要用到的高等数学相关知识不是很了解。要改变这方面的不足,首先应与专业课程教师组建联合教研室,加强专业知识的渗透。任课教师结合专业知识,联合高等数学原理进行讲解,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处理实际专业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满足后继专业课程对数学知识的需求。其次,应通过案例教学和数学实验,将理论学习与知识应用相结合,强化培养学生既会动脑更会动手的能力。

3 加强课堂交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些老师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过于死板,完全按照书本进行讲授,语言不够生动,侧重于知识的讲授而不是学生数学思想的建立。要改变这种情况,要求教师注重问题的引入背景,使学生学会对问题进行分析,抓住问题的本质,将复杂化为简单,树立学生学好高等数学的信心。课堂教学坚持"多教"和"多问"的原则,精讲与提问相结合,并优化习题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采取双向式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从问题中反馈教学的信息,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提高教学质量。

4 实行分层次、分专业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一些高校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不分专业、不分层次,实行一刀切。

各个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不同专业对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要求也不同,所以,分层次、分专业教学非常必要。对纯数学专业的学生,需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严密性、系统性,并希望学生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下去。对于非数学专业的学生,必须以数学的应用和应用数学为主要教学内容,教学中应加强习题课的教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的同时,进行有意识的强化训练,如自学例题、图解分析、推理方法、理解数学符号、温故知新、归类鉴别等,学生在应用这些方法求知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数学能力,形成创新和应用技能。对偏向文科的学生,不需要把定理证明全讲,可以将形象化的内容加入,注意植入一些专业知识,既保证课程的趣味性,又保证课程的实用性,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一些抽象的东西,可以达到相对好的教学效果。

分层次、分专业教学涉及到教材、考试、学分、课时、成绩评价、选课等一系列问题,需要统筹协调加以解决。

5 改革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近年来,各校把高等数学课时压了又压,在这种课时少、内容多的情况下,可以试行分模块教学,即把一元函数的微分学和多元函数的微分学放在一起讲,一元函数的积分学和多元函数的积分学放在一起讲。这样的话,尤其是多元函数的积分概念放在一元函数定积分概念之后,使积分思想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适当应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借助数表、图形、动画等将抽象的概念用具体、直观的形式表达,用实例和示例加深对概念、方法的理解。另外,开设数学实验课,通过mathmatic和matlab等软件,让学生动手实践进行计算和画图,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直观了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老师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辅导答疑工作。例如,对于学习一般的学生,可用讨论的方法与学生一起分析问题,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经常关心他们,让他们逐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同时,将学生作业中的各种情况进行分类汇总,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耐心讲解。

6 懂数学,懂学生,懂表达

《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之 篇3

关键词:高等数学 课程改革 专业 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b)-0058-01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过了近三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長足的进步,成长为当今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份子。但是,高等职业教育一直没有停下教学改革的步伐,当然,每个高职院校也都在教学改革中取得了不同的成果,所以当今的高职教育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美好前景。但是,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发布,高职院校再次面临新一轮的改革挑战,期待着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的到来。

高等数学课作为高职教育中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肩负着为学生提供学习后继课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方法的重任,对高职教育的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毫不例外,高等数学课为了跟上改革的步伐也亟待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寻找更新的,更适合的教学模式。从目前来看,高职数学教学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班级集中式授课,不论是什么专业、什么对象,一律是上完微积分学,而几乎没有与专业内容的融合与衔接,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找不到方向,看不到所需,而完全被抽象的数学所吓倒,所以,我认为高等数学要改革,就要实现与专业的融合。

1 在高等数学的课程定位中,应该突出与专业的融合

对于一门课程,有什么样的定位,就有着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而高等数学的课程定位从目前来看,不单单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者和一些教学管理者对其有着不同的认识,即便同为教师的专业课教师和数学课教师,对数学课程的定位也有很大的差异。通常是数学课教师更多地强调高等数学的基础性,而专业课教师则更多地注重数学课的工具性。最终,往往是作为数学课教学主角的数学教师的观念决定着数学课的定位和作用,专业课教师的观念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

2 数学课的基础性与工具性是兼而有之的

(1)高等教育中,数学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并要为学生的后继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另一方面,作为职业教育的组成内容,数学教育也要为学生的工作实践、社会实践等提供实用的理论工具。基础性也好,工具性也好,都不能脱离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都应该为各专业的人才,为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必需的实用工具的服务,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提供逻辑思维方式等。

(2)重构高职数学课程体系,突出与专业的融合。现行的高等数学在高职中的课程体系,基本上还是一种“学科”体系,即以数学专业学科构成的以结构逻辑为中心,以传授理论性知识为要旨的体系。尽管与同类本科数学课程相比,在内容与结构上已经进行了很大的变革,但仍然没有完全脱离过分注重细节与数学本身的内在逻辑。从课程内容的编排上看,还是通篇讲数学概念、数学例题和数学证明。其结构仍然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线性”序列:课程内部纵向联系紧密,课程外部横向联系松散。而关于数学概念的提出到理论结果在实际中的应用,及与社会相关的实际问题探讨更少,往往学生学完一个知识点还不知其所用何处。为此,必需突出与专业的融合,才能让高等数学教育得以新生。

第一,针对不同专业培养数学教师,提高师资水平。数学教师大多为师范类数学专业的毕业生,所以对各专业了解很少,更不清楚每个专业对数学知识的要求有什么不同,不清楚每个专业对数学所需的侧重点怎样,于是,高等数学课上虽然很想拿些专业例题作为典型案例来引用,但是往往力不从心,使得高等数学课与专业完全脱节。为此,要与专业融合,数学教师必需多加与专业教师的沟通与学习,甚至可以让专业教师帮我们选择教学内容。

但高等数学与专业要融合,面向的专业往往是十几个甚至几十个,要求一名数学教师精通所有专业,是不现实的,所以,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教师,一名教师可以面向一个专业,或一个专业群,进行重点培养。

第二,针对专业选取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模块化”。从后继专业课学习的需要,以及将来工作岗位的需要来看,不同专业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需求是不同的,另外,不同专业间学生的数学基础也是有很大差异的,而且,随着自主招生方式的实施,这种现象会愈加深化。为了让学生既能完成这门重要学科的基本知识学习,又能保证将来较为准确地为本专业服务。拟将高等数学划分为三大模块:基础模块。以讲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重点。内容包括函。数与极限,一元函数的积分学,一阶常微分方程,一个数学软件(如Mathematicai,MATLAP等)的简单运用。专业模块。也是重点模块,内容可由各专业课教师和数学教师共同研讨确定。以解决与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为重点,突出一个“用”字。选修模块。其内容可安排些数学史及趣味数学等,用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另外,加强教材建设,争取教材与专业的早日融合。

3 考核方式也要与专业相融合

改变以往的单纯考核方式为多元化。以往考核一般为平时成绩+期末成绩=总成绩,即平时看出勤,期末一张卷的传统模式。为了更好开展和检验高等数学与专业的融合,可以通过学生解决专业课中数学问题的能力来给予一定的实践成绩,加入期末成绩的主要部分。

高职数学教育的改革,一经开始,就从没停止,并将持续下去,而作为其中的参与者,我们的思想也将不断完善、更新与升华,希望在经过传统观念的启发,新兴教育理念的指引及众多数学教学工作者情感上的碰撞之后,一个崭新的高等数学教育早日诞生。

参考文献

[1]花向东.高职高专数学课程改革的探讨[J].职业技术,2009(1):74.

[2]苗慧.《教育规划纲要》为职业教育带来“春天”[EB/OL].国际在线,2010-08-10.

《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总结 篇4

作为工科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是我校长期扶持的重点建设课程,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校本科教学质量能否稳步提高。为了适应大众化教育阶段的新形势,我系近几年对高等数学教学在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教研室教学活动规范、教材建设、学科建设、教学研究、优化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的修订及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和具有特色的创新和实践,进行了一系列全方位的改革与创新,产生了许多新思想、新方法、新突破,构建出符合信息时代要求且面向工科院校实际的高等数学教学新模式,取得了突出的成果,满足了不同专业本科生的多个层次教学系列的需要。

比如我们进行了“多层次的分级教学”、“高等数学党员辅导站”、“党员建设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将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引入数学课教学,搭建立体化教学平台”、“开设数学实验,将建模思想引入高等数学教学”等多项特色鲜明、实效性强的创新项目,极大限度地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针对各类人才对数学素质的要求,在力争全面提高高等数学教育质量的基础上, 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与创新。引导学生朝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方向发展,让优秀人才更快更好的成长。

经过近四年多的探索与实践,更新了教学理念,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教学模式上采取强化基础,加强应用及多层次的分级教学,在教学方法上,积极探索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材建设和师资建设也初见成效,不仅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扩充,更重要的是,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对开阔学生思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都有很大帮助。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由学数学转变为学数学和用数学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相结合,补考率大大降低,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适应社会对理工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素质的要求呈多元化多层次的趋势,我们将高数教学的全过程视作一个系统,对各教学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与创新,努力构建出了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全新的、特色鲜明的教学体系,重点在以下方面做出了努力并取得良好效果。一.重新确定高等数学的基础地位与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的,准确把握培养目标

在当前教育形势下,我们全体数学教师统一思想,认清开设高等数学的基本意义:一是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教给学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方法和必要技能,从而全面提升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二是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为不同专业的后续课程学习提供知识和方法论的支撑;三是满足学生继续学习的需要,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提供必要的基础。以此为依据,我们确定了我校高等数学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是:服务于不同专业的实际需要,服务于素质教育,以突出数学文化的育人功能为主线;服务于能力培养,以培养学生具有“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创新”的能力为重点。统一认识后,便于我们下一步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全面展开。二.强化目标意识,实施目标教学与管理

在高数教学的全过程中强化目标意识,实施目标教学与管理,把教学工作的各项目标逐一分解落实到教学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甚至落实到每一堂课的教学中去,并规定相应的信息反馈和调节控制措施。在每周的教研会上,任同一门课的教师通报各自的教学进度及教学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对学生的掌握知识的情况作出及时反馈,然后要求求进行有效的调节,加强习题课的针对性,对作业中发现的问题和错误及时进行讲评纠正,使学习质量得到适时的控制。

三.因材施教,实施并不断完善具有特色的多层次分级教学模式,极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升本之前,我校一直沿用传统的较为统一的教学模式,学生基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压抑了学生的个性、束缚了学生的特长,严重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高校招规模的不断增加,入校学生的数学水平、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参差不齐,社会对学生数学水平的要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为此我们从06级起对本科高等数学我们实行的是全方位的分层次教学,即教材分层次,教学内容分层次,教学班级分层次。教材分层次就是把高等数学“高等数学A”(理工类)、“高等数学”(经管类)和“高等数学C”(城规)三门不同类别层次的高等数学课程,不同的类别和层次采用不同的教材。为了充分考虑学生数学基础的差异和当今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根据现行教学模式的缺陷和因材施教原则,我们在教学思路上的改革体现在对新形势下的教学新模式的不断探索,针对教学班级提出并实施了三个层次的分级教学,第一层次是在每年新生入学后进行数学摸底考试,在本科生中选拔出一批数学基础较扎实的学生,按理工类和经营类组成三个数学提高班,在此基础上,今年以又在提高班中设立了一个高等数学双语教学班;第二层次是大量的数学水平处在中间层次的普通班;第三层次是在全校新生中选出数学基础较薄弱的同学组成若干个补修班。(三个层次的人数比例大约各占14%、76%和10%左右)并针对不同层次班级的教学制定了不同的教学计划,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如对提高班我们在讲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拓宽、加深某些知识点,主要采用启发式、问题发现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启迪思维,开拓能力。对于中间层次的普通班教学以本科教学大纲为基础,采用较为统一的教学安排,着重为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并为将来的进一步发展积蓄实力。教学方法着重于提高课堂讲授质量,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针对补修班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这一特点, 我们配备了教学经验丰富有耐心的老师,教学内容以工科学生必备的数学基础为指针。教学方法着重于基本内容的讲解,采用“由易到难”、“精讲多练”的方法,加强典型习题的练习,确保大学数学核心知识点的掌握,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通过全方位、多种形式的分层次教学,使一部分同学能脱颖而出,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坚实的基础,也使一部分原来基础差的同学不至于掉队,使全校的高等数学补考率大大降低。

四.建立高等数学党员辅导站,把高等数学教学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

为了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提供一个师生交流的新平台,为学生学习高等数学提供及时、有针对性的帮助,理学系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全校率先成立了“高等数学党员辅导站”,每星期的周六、周日下午组织三至五名党员数学教师对学生进行义务辅导,对促进全校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且在党委的支持下申报了“党员建设高等数学精品课程”校级课题,建立了党员在建设数学精品课程中长效机制,以党建工作带动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建设,把支部工作与教研室教学工作以及项目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也能使本支部的党员在工作中走在群众的前面,使支部党员增强使命感。我们组织三个由党员骨干教师挂帅的项目研究团队进行较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工作,通过团队的力量切实提高所有的党员教师和非党员教师的业务水平包括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使高等数学课程达到国家教育部对精品课程的要求。五.搭建立体化教学平台,打破封闭的教育环境,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随着我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和完善,我系积极争取赛尔毕博公司和院网络中心的支持,在全省率先将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引到高校的数学课教学之中,开展基于网络的教学应用。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网络教学平台的支持下,对转变人才培养观念、以学生为主、优化学习方法,开展教师和学生进行网上互动式的教学活动,弥补数学课堂教学的不足,增进教师和学生的联系,使数学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体验式、探究式、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对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能力提高,对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必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六.做好高等数学教学的其他各项配套工程建设

首先做好教研室规范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高数教学的各个环节的规范化建设,力争使高数教学的全部动态过程处于最佳状态,包括:

⑴新生进校时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学生课外习题达标练习册、学生成绩考核及成绩分析规范、优生培养和差生的补差办法。

⑵建立了系级教学质量保障机制,规范教师在教学运行具体过程。比如为了保障教学过程质量,组织教师编写或熟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要求教师认真备课、做好各教学环节,如课后辅导答疑与阅改学生作业。在教学过程管理中,我们制定了系级规范的教学过程管理目标和细则、进行教学过程检查和督导、管理好本教研室教师的教学过程。

⑶加强实验室建设及实践性教学,开设数学实验课及数学建模选修课,加强实践性教学。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理论和实验部分。通过课内课外多种途径渗透数学实验、数学建模创新教育,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坚持开展长期的数学竞赛、数学建模比赛机制,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提供平台。

⑷对教材的分析研究、坚持不懈的集体备课制度、相互听课制度。且我们每学期对本科的高等数学搞公开教学课,课后组织教研室全体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分析和总结。⑸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资料的收集整理、为每一位教师建立了完备的教学档案和教师业务档案。此学期高等数学教研室还对每位教师进行量化管理,制定了“高等数学教研室积分管理办法”,对全体教师实行积分制。

⑹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培养青年教师的有关制度,在新教师培养上,实行以老带新,为每一位新分来的青年教师都配备了一名指导教师,使他们能更快成长,使高数教研室人员结构更趋于合理和优化。

⑺强化学生管理工作,改革评价内容与方法,及时监控学生学习质量。将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数学实验纳入评价学生成绩的标准,我们从06级开始,在全校本科高等数学教学中,增加了统一的期中考试,对学生的中期学习效果进行监控和反馈,便于教师在后阶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避免出现那种到期末考试一次性算总帐,弄不好出现大面积不及格的现象。

另外,我们根据不同专业在学习后续课程的不同需求,在08年下学期先后邀请了经济管理类及理工类的有关院系的领导及相关教师,多次召开了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座谈会,通过征求意见、讨论和调研,了解数学课程在各专业中的应用情况,掌握各专业对高等数学课程的内容需求和深度的要求,为我们以后的组织教学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我们也准备针对不同的专业,相对固定一部分教师负责某专业的高等数学的教学,要求教师能针对不同专业,分块收集、编辑与专业相关的应用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内在学习动力。

经过四年的探索、实践、改进、实践、总结及应用,成果显著:

⑴ 通过多层次的分级教学的改革和应用,是对我院沿用已久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完善和补充,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激励,提高了广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促进了包括基础较差的学生的所有学生的发展。从考试成绩来看,我们从05级理工类专业860多名学生中随机抽取15%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为样本1,同时,从理工类A层次班108名学生中随机抽取30%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为样本2。通过对比,结果发现样本1中平均分为62.98分,而样本2中平均分为74.8分;80分以上的高分学生,在样本1中占28%,而在样本2中占42%;样本2中基础题和中等题目的得分率比样本1的略微偏高,样本2中难题的得分率56%要远比样本1中的11%要高的多。2007级第1学期高等数学A(上)全校不及格率32.22 %,全校平均分为66.8分,比2005年的第1学期高等数学A(上)不及格率下降5个百分点,平均分提高了8分。2007级第2学期高等数学A(下)全校不及格率为30.41%,比2005年第2学期也下降了4.5个百分点。补差班的同学由期中的平均30.2分上升为46.7分。2008级第1学期高等数学A(上)不及格率为29.8%,平均分为67.8分。平均成绩根据有关统计在以前未进行分层次教学,全校学生的不及格率通常是在35%以上,而进行分层次教学以后,他们的成绩有较大提高。

⑶在06~07学年第二学期,党员辅导站总计辅导答疑学生达381人次,基本解决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同时也解决了学生遇到难题无处解惑的问题。党员数学辅导站通过个别答疑、集体答疑、学习方法讲座等诸多形式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增进了师生的交流,促进了师生感情,为我校创建和谐、文明的校园尽了一份力量,经过几个学期的共同努力,党员辅导站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明显得到了提高;师生之间的交流明显增多,促进了师生的感情;明显提高了学生数学考试的通过率。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院系领导的充分认可。

总之,我们在大学数学中进行分层次教学、数学实验教学、高等数学党员辅导站建设、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建设、青年教师培养等改革措施,只是尝试着解决这些问题的某些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作为教改的一项重要内容,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在改革的摸索中不断地前进,逐项落实全面完成高数课程建设的各项任务,寻找解决问题的适当途径。按预定的目标来优化高数教学的全过程,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高等数学课程负责人简介 篇5

一、主要教学工作经历

何春江老师于1985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分配到航天工业学院基础部任教,二十一年来一直从事一线教学。2003年3月于河北师范大学数信学院获得理学硕士学位。04年被评为教授。

主讲“高等数学”、“经济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积分变换”、“复变函数”、“数值分析”、“数学实验”、“数学模型”;指导学生毕业设计1次。

1998年任基础部副主任,2000年任基础部书记兼副主任,主持工作,2001年任基础部主任兼书记,2003年任基础部主任兼基础部和外语系书记。2005年1月任基础部主任兼书记,积极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评估等教学研究和专业学术活动,组织制订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组织完成1项学院重点课程建设工作,组织完成多项数学教学改革课题。

二、荣誉称号

(1)、1996、1997、2004年三次获得院“十佳教师”、“优秀教师”称号;

(2)、1999、2000、2001、2003、2004年五次获院“教学示范标兵”称号;

三、教研与科研成果

(1)2004年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

(2)1996年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优秀教材二等奖(排名第二);

(3)1992年航空航天部优秀教材三等奖(排名第二);

(4)2003年廊坊市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二);

(5)1997年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6)组织完成河北省科研课题“高等院校师资队伍总体水平良化评估的理论与实践”,2003年通过河北省验收;获河北省科研成果证书;

(7)主研并完成河北省科研课题“多尺度小波的构造及其在图像压缩中的应用”;

(8)主持完成 “GAMMA算子加权点态逼近”等4项学院科研课题;

(9)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02、03年两次获全国二等奖,河北赛区一等奖;组织参加“北京市大学生数学竞赛”,多次获特等奖及一、二等奖。

四、论文与论著

(1)在核心刊物《<数学的实践与认识》、《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河北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6篇;在05中国高校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1篇,获优秀论文奖并发表在国际会议论文集中,其它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2)主编面向21世纪规划教材2部:《高等数学》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04年7月;《经济数学》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04年7月;副主编《大学数学初步》中国林业出版社04年6月;

五、其它

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实践总结报告 篇6

郑丽霞 朝鲁

(内蒙古工业大学理学院数学系)众所周知,高等数学是工科院校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其重要的原因不仅在于可以学到一些数学概念,公式和结论,为其它数学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数学可以培育人的理性思维品格和思辩能力;能启迪智慧,开发创造力.因而数学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21世纪人才的培养,进而影响到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与现代化进程.然而怎样实现数学教学的目的,改变数学教学效果低下的局面呢 很多数学教育研究者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都做了深入广泛的研究,教学内容的改革是其核心.因此,我们在理学院领导的支持下,根据我校的实

情况,在教学内容的改进上做了一些探讨.我们选用了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微积分简明教程》(上,下册,内蒙古大学 曹之江,刘元俊著),在学校部分院系展开试点工作.也作为我校承担的教育部世行贷款21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理工科少数民族本科教育的教学模式及主要基础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和实践(1282A05031)”的配套教学改革内容的一部分,与预科教学改革进行

了交流和借鉴.教学实践总结如下.教材的特点

1.起点高 系统性强 体系完整 思想与应用兼顾

本教材和同济第四版相比内容有所增加,使其起点高 系统性强 体系完整.该教材第一章 实数及其上的映射,其中第一节为无理数与微积分危机.在这一节,从自然数的产生,到有理数的出现, “无理”的数的存在,微积分的危机,一直讲到实数的构造成功.结合具体的历史事实,阐述了数学的发展过程.这段描述生动有趣,不仅使我们了解到我们将要研究的微积分,其立论的基础―实数的来之不易,更重要的是能使读者体会到数学的严密性与抽象性,体会到数学的思维方法.即数学不是直观经验的归纳和总结,而是一种理性的抽象理论.对于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有积极的作用.紧接着在第二节讲了一维连续统――实数,使学生知道实数的连续性是它与有理数本质的不同点,是全部微积分原理的出发点,从而使微积分的研究有了坚实的基础.而高等数学传统的做法是对数域的连续性避而不谈,只告诉学生在实数域上考虑.事实上是教学生怎样做,而没告诉为什么,以至于《高等数学》学完了,竟不能说出实数域是连续的这种本质特征.教材在内容上作了适当补充,如序列与上,下极限,n!与Euler常数,三角级数的均方逼近等概念的引入,不仅使该书有丰富的数学内容,同时实现了自身的完整性与严密性.另外,本教材增强了数学概念背景材料介绍,加强了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例如,在第五章“动力机制的数学模型――微分方程”中,除了我们熟悉的力学,电学问题外,还增加了人口增长,溶液淡化,二体运动(行星绕日运动)的模型.充分体现了各学科对数学的依赖程度,开阔了学生的认识领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既教数学,又教思想的作用.该教材通过数学知识这个载体,反复不断的向学生传递着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使这种思想方法

根植在我们的脑海中,终身受益.2.局部章节采用了一些新思路,新观点,新讲法.局部章节采用了一些新思路,新观点,新讲法.有效地化解了数学中的难点,使学生视数学为畏途的局面有所改变.我们知道极限是微积分实现其严密化的一种理论方法,是构筑微积分坚实理论体系的基石,是每种《高等数学》教材都要讲的内容.同时它也是课程的难点,每当讲到这部分时,学生如坠雾里云中,晕头转向,摸不着头脑.这部分内容传统的讲法是:数列的极限,函数的极限,无穷小与无穷大,极限四则运算法则,极限存在准则 两个重要极限,无穷小的比较.其中在讲数列极限时,往往是先通过具体事例,建立极限思想,然后给出数列{}以A为极限的定义及几何解释,最后给出收敛数列的性质:极限的唯一性,收敛数列的有界性.该教材的讲法是:离散变量的极限[包括1).以正整数为定义的函数――序列,2).无穷小量,3).序列的极限,4).无穷大量5).夹逼定理,6).单调有界序列的收敛性, 7).超越数e,8).n!与Euler常数C,9).重要序列极限例举,10).无穷小与无穷大的比较与级,11).子序列与上,下极限],连续变量的极限.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本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处理上采用了一些新思路,新讲法.它强调无穷小分析是微积分的思想与方法的核心.所以首先给出无穷小量的定义,进一步对无穷小进行量级的比较,给出同级无穷小中的规范形式.无穷小分析方法在后面多次被使用,特别是在级数部分,定理的叙述及例题计算中.由于无穷小量比较直观,所以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无穷小量的含义,同时由于无穷小量的运算的引入,使得后面的一些定理证明得到简化,从而使这部分的学习变的较为容易.此外该教材在Fourier级数部分也做了较大改动,例如三角级数均方逼近概念的引入极大提高了学生对收敛的认识程度,拓展了“距离”的概念.教材统一处理了定积分和不定积分,从具体模型提出黎曼可积的概念,给出了定积分的定义.利用连续函数变上限(即变区间)在一点对区间的导数是被积函数这一结论给出了“牛顿――莱布尼兹”,至于不定积分的出现是为了计算定积分的需要.不定积分的计算及技巧,只不过是求导的逆运算,这种处理逻辑自然,还了定积

分不定积分的历史面目.3.语言精练,详略得当.该教材增加了许多内容,但篇幅并没有增加,其主要原因是详略得当.该教材注重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学习,而只做必要的基本解题技能的训练.在微积分中,有两大运算――微分运算与积分运算.在这两部分往往要花大量的笔墨放到例题上,而该教材这方面却比较经济.例如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同济第四版有27 个例题,本教材只有16个;函数的几何形态部分,同济第四版有18 个,该教材有8个.这样做可以把学生从学数学就是学会算题的误区中解放出来,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数学方法的掌握上.在语言表达方面该教材也很有特点,可谓言简意赅,切中要害.这一点从一些章节的标题中可体现出来,例如,微分――函数局部平直化,函数的多项式局部拟合――泰勒公式等.这些通俗直观的语言,容易记忆,便于联想,使掌握的知识牢固可靠.二,教材的使用情况

《高等数学》授课时数为180 学时.所以我们没有时间把《微积分简明教材》的内容全部讲完.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考研,及课业负担,我们把教改教材与同济第四版做了比较,授课原则是第四版要求讲的内容,不管《微积分简明教材》是否打*号都讲.对《微积分简明教材》的必讲内容,而在第四版为选讲的内容,根据不同情况而定.讲课版本以《微积分简明教材》为准,尽量保持该教材的体系与特色,这样也就增加了教学难度,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尤为突出.因此在这一年的教学中,教师的课外投入偏大,除了刻苦钻研教材外,还经常需兼顾方方面面的因素反复推敲,决定讲课内容,讲课方式.在讲课过程中做到尽力改变教学的低效性,克服教学中的认知难度,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大多数学生能做到认真听课,认真复习,认真做作业,他们从中感到了数学的乐趣.抽象思维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数学的知识面得到拓宽.但是,书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及定里,也让同学们付出了较多的时间与精力.我们应该承认,该教材有一定难度,学生水平存在差异,有约四分之一的学生感到吃力,甚至跟不上.从作为检验教学效果的唯一手段――考试的情况来看,教改班的学生的成绩略好一些.2000年到2001年第一学期末,教改班的同学需参加两次高数考试.一次是由认课教师自己出题,要求有难度,有特色.另一次是参加全校统一考试,两次成绩取其高分作为其高等数学成绩(实际上对大多数同学来说,参加统考的分数高),我班的不及格率为29.8%(校平均不及格率为32.1%).第二学期只参加全校统一考试,我班的不及格率为16.7%(校平均不及格率为26.1%).考试成绩较为理想.显然使用该教改教材的同学,其整体数学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因此该教改教材在教学中的优势是应该肯定的.三,总结

这一阶段教改实践工作,在老师与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已圆满结束.通过这次教改活动,锻炼了老师,取得了经验,为进一步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我认为该教改教材既有深度也有广度,是一部好教材.它的诸多特点和风格,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了培养,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有所裨益,它的作用是应该肯定的.该教材自始至终注重数学思想教育,数学方法教育.它能使优秀生得到很好的训练但也能使较差学生学习的比较吃力,所以我们建议,对预科学生和类似预科班基础较弱的班级不宜使用该类教材.其他班级可分层次使用该教材.所谓分层次指的是数学基础好,所学专业对数学要求高的学生可以使用,而其他学生暂缓使用.教学应该因人而易,只有受到与自身能力相适应的教育,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对于我校高数教学效果低下,不及格率偏高的局面,不但有好教材,还需要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等多方面的改革才能得到解决.工科数学教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使数学教学改革有突破性的进展,必须做多方面的改进,它是几方面综合作用的产物.只有处理好教学手段与课堂教学形式等问题,理论与应用的问题,经典与现代的问题等,能让大多数同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认为数学有趣,有用,那末我们的数学教学改革就可以说成功了.总之,数学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还需继续探讨.只有千千万万第一线的工科数学任课教师广泛参与,才会走出数学教学改革的成功之路.这是我们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初步实践工作,还有很多艰巨的任务有待进行

参考文献

高等数学(第四版),同济大学数学教研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微积分简明教程,曹之江,刘元俊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部世行贷款21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282A05031)结题材料

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实践总结报告

高等数学课程改革 篇7

1. 分析现状

1.1 学生状况

当前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来源有两个:一是对口高职, 来自中专或职业中专;二是普通高职, 来自各类高级中学.学生知识水平的现状是:对口高职学生的数学水平参差不齐, 知识面也大小不一, 绝大多数学生存在知识差缺现象, 基础好的吃不饱, 基础差的学不了.而普通高职学生虽然知识面较广些, 但缺少与实际的联系.

1.2 师资队伍结构状况

目前一般高职院校的教师主要是老龄化和年轻化.老教师经验丰富, 所以, 返聘一部分退休的老教师继续战斗在教学的第一线.中青年教师中, 最大部分是刚出校门不久的年轻教师, 但这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大部分教师超负荷工作, 普遍大班授课, 这样就存在作业批改不足, 辅导答疑不够.同时大部分学生平常很少主动问老师问题, 一到考试时都围着老师问个不停.由于教师的超负荷工作, 许多老师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对于备课上课容易准备不足, 更没有多余时间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了.

1.3 专业需求对于知识点的要求不一, 众口难调

不同的专业对高等数学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有些专业要求仅以一元函数微积分为基础, 而有些专业则还需要多元函数的微积分, 对于有些专业复变函数的知识比较重要, 而有的则侧重于线性代数, 等等, 众口难调.

2. 进行课程设置改革

2.1 建立不同专业的课程评价标准

既然高等职业院校以能力本位教育为基础, 而非学科本位为基础, 就应该建立与人才培养方案相一致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评价标准.统一制定适合高职特点的教学大纲同时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制定相关的课程评价标准, 使一个大纲能为多个专业所用, 而不同的专业又有不同的侧重点, 即不同的课程模块.高等数学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在统一的教学大纲指导下, 各有侧重地建立该专业课程评价标准, 以促进高等数学更好地为专业服务.

2.2 增设有关高等数学的公共选修课和讲座

以上提到一个大纲多专业使用, 同时整合课程内容, 使得不同专业的教学重点有所针对性.但是总的来说, 不可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将所有的模块都涉及到;而且高职学生的毕业去向中有一部分学生可能会选择继续深造, 也有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好对数学又有兴趣, 希望能够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鉴于以上情况, 应该在基本的必修课程之后, 继续开设这一方面的公共选修课, 而且选修课程的范围可以覆盖所有高等数学的内容.这样既满足了部分学生的愿望, 解决了部分学生专升本的问题, 同时又丰富了高职院校的课程结构和学生的业余生活.

3. 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3.1 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自信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所以在教学方法上除了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中外数学历史发展中, 重大数学思想的诞生与发展, 成为数学史上的典范.结合高等数学课程讲述数学史及数学美, 使枯燥乏味的数学有了新奇感, 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

3.2 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成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教师由只重“教法”向既重“教法”又重“学法”的教学环节转化, 对课程内容可采取“多定性少定量, 多讲应用少推导, 多自学少讲解”,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多给学生思考、研究、讨论的时间和空间, 把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 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

3.3 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传统的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应该改革, 高等数学许多抽象的结论和复杂的图形, 利用多媒体声、色、图、文兼备的教学使枯燥的数学概念直观、形象化, 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增加课堂信息量.充分利用了计算机的高精度、高速度及图形功能为学习和研究数学理论提供了很好的物质条件, 提高了教学质量.因此, 在大学中采用高等数学多媒体教学, 不论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运用计算机的能力, 还对培养其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4 注重对学生数学素养乃至综合素质的培养

素质教育虽然已经不同程度地被写进了教学大纲, 但真正能够在实施过程中实现的非常少.教育部有关文件也着重指出, 高职教育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高专教育的需要,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和价值观”.这一决定表明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准确性和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需求性.数学是一种文化, 它不仅使人得到了数学方面的知识修养, 而且可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通过对高职《高等数学》教学的改革, 对基础好的同学能学到比较系统的知识, 培养能力出色的学生, 使他们转化为研究型的学习人才, 同时也有利于其他科的学习和研究.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调整, 使他们能在大学中切切实实地学到一定的知识, 能顺利地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习.同样, 通过探索也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素质, 以便更好地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

摘要:本文就目前高职院校兴起, 阐述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提高《高等数学》教学.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出发, 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的, 以毕业生适应人才市场竞争为需要,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适应现代社会多样性、多变性的能力.

浅论高等数学应用数学改革 篇8

关键词:高等数学;应用数学:改革

正所谓,数学是一门语言,它是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一种媒介。高等数学,尤其是应用数学长久以来就受到各个领域的重视,广泛应用于科技、国防、生产管理等众多领域。把数学理论和实际应用相结合不仅是高等数学改革的要求,同时也是数学本身的发展需要。为此,我们需要对高等数学应用数学的改革做进一步的研究,不断推动数学改革。

一、高等数学应用数学概述

应用数学是由两个词组成,即应用和数学,一般说来,应用数学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与应用有关的数学,是传统数学的一支,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可应用的数学;一部分是数学的应用,是指以数学为工具,探讨解决工程学、科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问题。高等数学应用数学的实践是个人打开求职大门的敲门砖,有利于做出明智的判断和理性思维的形成。任何一门科学都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正所谓认识来源于实践,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高等学科,数学更是不例外。高等数学的应用极其广泛,目前,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更是拓宽了数学运用的应用领域,对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产生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二、高等数学应用数学的现状

高等数学应用数学逐渐受到学者的重视是在80年代中期,在这一时期,多个院校相继开设了应用数学的课程,且应用数学的师资队伍不断壮大,科研力量也逐渐增强,大量的高等数学应用数学的专著和教材也相继出版,但从整体上来看,高等数学的应用数学还是未受到足够重视。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大大加速了高等数学应用数学的推广和普及,人们强烈地意识到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高等数学的支持。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目前在高等数学应用数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在教学的内容方面,更多的只是对数学理论的教授,而不能够把高等数学与相关专业相结合,继而把高等数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专业实践中去,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其次是在教学的手段和教学模式方面的不足,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教学手段进行更新;最后在教学的理念方面,部分数学教师仍没有意识到应用数学的重要性,只是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灌输,不利于高等数学应用数学的改革发展。

三、高等数学应用数学的改革措施

1、学校完善课程设置,开展数学建模活动。在进行高等数学应用数学的改革过程中,学校应该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只有学校为教师和学生营造一个应用数学的良好氛围,才有可能推进高等数学的应用普及,不断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促进现实生活问题的解决。首先在高等数学的教材选编方面,教材编写的如何将直接影响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而影响应用数学的教学效果。学校在进行选择教材时,要尽量选择与专业贴近,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具有灵活性、拓展性和实践性的教材。其次在进行数学课程设置方面,要始终以不断提高学生的高等数学的应用能力为宗旨,根据现实情况对课程进行设置,如可以适当多设置一些实践性强的数学课程,适当减少理论性强的课程,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最后,学校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应用数学的活跃氛围,如在校园中定期举行数学建模活动或竞赛,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2、教师加强自身的应用数学的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在学生和应用数学的学习之间起着桥梁的连接作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创新学生的学习方法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要想对高等数学应用数学进行改革,就必须增强教师自身的应用数学的理念和意识,只有教师从内心充分認识到应用数学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指引学生进行应用数学的学习。此外,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把应用数学和本专业的相关知识相结合,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方面做出努力,这样可以为数学学习创建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3、学生要自觉培养自身的数学应用能力。内因决定外因,要想真正实现高等数学应用教学的改革,最根本的还是培养学生自身应用数学的能力。学生可多参加数学建模活动,不断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此外,在日常的应用数学课堂的学习中,多培养自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多运用数学思维对相关专业的实际问题进行思考,长此以往,学生就能不断加强自身运用高等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和素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等数学的应用数学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在改革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加强运用高等数学的能力。目前,国内都在积极探索如何进行高等数学应用数学的改革,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高等数学应用数学的改革是多方面、长期的一个艰巨任务。总之,进行高等数学应用数学的改革就是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加强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问题需要每个研究者认真探讨。

上一篇:对父母的爱作文400字下一篇:教代会召开请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