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作用

2025-01-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作用(精选8篇)

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作用 篇1

大力推进文明和谐社区建设

潞安集团王庄煤矿社区居委会

潞安集团王庄社区成立于2002年6月,辖6个小区,5400余户居民,常住人口18000余人。是一个以“三位一体”为理念,“四会联治”为基础,“四级管理”为框架,“八项功能和安全社区建设”为核心的企业主导型社区。

近年来,我们在社区建设中,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社区发展灵魂,以推进文明和谐社区建设为目标,大力培育和发展社区基层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其在促进社区事务管理,推动社区公益事业发展,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提升居民幸福生活指数方面的积极作用,全面提升了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有效维护了社区的和谐稳定。2007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全球第124个国际安全社区,先后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创建学习型家庭示范社区”、“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培育基层社会组织,努力夯实社区管理组织基础。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在社区,社区的和谐和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保障。通过近几年的社区建设和实践,我们认为大力培育和发展社区基层社会组织,是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的一条主要途径。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基层社会组织建设。首先,积极整合社区各类服务资源,建成了集管理和服务于一体社区管理服务中心。投运了“一站式”服务大厅,实现了社会化管理进社区。建成并投运了社区老年康复理疗中心,实现了社区老年人康复、理疗、健身、娱乐和养老一体化运作,使社区居民真正享受到了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与此同时,我们对活跃在社区的二十余个群团组织进行规范和整合,组建成立了王庄社区文艺协会、太极拳协会、体育协会、排舞协会、夕阳红合唱团、志愿者协会以及红白理事会协会等七个社团组织,明确了各协会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各协会章程,各协会网络成员达到3200余人,其中文艺协会成员120人,太极拳协会600人,体育协会300人(市级体育指导员8人),排舞协会90人,夕阳红合唱团130人,志愿者协会2500余人。2011年7月,我们按照郊区民政局的要求,对七个协会进行了注册登记备案,为强化社区管理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王庄社区的基层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主要得益于两个条件,一是集团公司“一个机制,四个载体”党建工作新模式的推行,把社区建设纳入到了党委工作重要议事日程,为社区建设搭建了一个好的工作平台,营造了一个好的发展环境。二是通过八项功能和安全社区创建,广大居民充分享受到了社区建设的成果,使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有了一个雄厚的群众基础。

二、完善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基层社会组织管理科学化水平。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我们认为胡总书记所讲的稳定不仅仅是简单的管住和控住的问题,而是有科学的内涵,是以人为本的稳定,是和谐的稳定,是发展的稳定。维护稳定的根基就在社区,而基层社会组织正是维护社区和谐稳定的重要依靠力量。为此,我们创新工作理念,拓展工作思路,努力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加强了基层社会组织管理。一是建立了协会活动保障机制。对矿区内所有的公共体育活动场所资源进行整合,全天候为居民免费开放。在社区服务中心开设了协会之家,设立了排练厅、舞蹈室、乒乓球室、健身房等活动场所,社区专门 配置了2名各协会组织管理员,并且给每个协会划拨了相应的专项活动经费,从而保障了各个协会活动能持续有效的开展。二是建立了协会联动机制,每季度要组织召开一次协会活动专题例会,听取各协会活动情况,研究和解决协会活动遇到的各种问题。三是充分发挥各协会网络成员的带动作用,努力探索社区居民自治之路,在社区逐步建立和完善一系列居民自治机制。通过每月一次的居民听证会,确保了居民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的有效实现;通过民情民意反馈和疏导调解机制,在社区建立起民意表达及回应民意的渠道,形成了一个有效化解社区矛盾的协调机制;通过“全天候管理、全方位保障”治安防范机制,确立了社区应急管理体系,提高了居民自我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通过每季一次的“居民论坛”,使社区能及时了解居民心声,切实解决一些居民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单元管家制”的推行,增强了居民主人翁责任感,提高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一方面提高了对各协会的管理科学化水平,一方面通过基层社会组织作用的发挥,把广大居民都团结和带动到社区的各项事务管理和活动中来,在社区实现了居民事、居民议,居民事、居民办,最大限度地增加了社区的和谐因素。

三、创新活动方式,大力推进文明和谐社区创建。基层社会组织的生命力,在于活动中求活力,在于活动中求发展。近年来,我们按照“精品+特色”的思路,要求社区活动要出精品,小区活动要创特色,做到了年年有创新,季季有创意,月月有主题,达到了乐中融谊、乐中受益的目的。

围绕服务弱势群体的工作目标,我们充分发挥志愿者协会的作用,建立了志愿服务队伍两级管理体系,在各小区组建了特色志愿者服务队,先后组织开展了“一月一小时”义工服务,“送太阳”、“爱老、助老”等服务活动,特别是对社区内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残疾人开展了“一帮一”和“零距离”服务,对社区内80岁以上老人开展了社区志愿者结对帮扶服务,目前我们“一帮一”和“零距离”服务覆盖率达100%。近年来,我们共开展“一帮一”、“零距离”服务活动次数达到4800余次,共有2180余名志愿者参与到活动中,参与率达到85.9%。

围绕“人心和善、家庭和睦、生活和美、人际和顺、人企和谐”的幸福社区创建目标,我们积极开展了重塑相知相爱邻里情等系列活动。通过开展“进千家门,办千家事 ”、“邻里守望”等活动,使社区居民切实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和温馨;通过开展“和睦邻里节”百家宴活动,增进了居民间的友谊,促进了邻里间的和睦;通过“梁桂英民事调解会客室”作用的发挥,社区居民的矛盾得到了及时化解,减少了纠纷,融 洽了人际关系;通过“好儿媳、好女婿”的评选,在社区内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倡导了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围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工作目标,充分发挥体育协会的作用,按照“贴近居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几年来,共组织开展了健身操展示、太极拳、剑比赛、社区三八运动会、小区篮球赛、小区扑克双升对抗赛、小区乒乓球对抗赛、小区羽毛球联赛、百人健身徒步走、排舞推广等各类比赛和活动70余次,参与人数达到9000余人次,居民参与率达到48.6%。特别是我们为体育协会专门培训了8名市级体育指导员,由体育协会组队连续参加了两届山西省城市社区运动会,荣获双连冠,在全省社区中充分展示了王庄社区人的实力和魅力。

围绕提升居民文明素养工作目标,发挥各类协会的作用,大力实施了社区文明行为建塑工程。首先是积极开展多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主要有消夏文艺晚会、金秋红歌在社区、红歌唱响幸福生活歌咏晚会、秧歌大赛等,力求用先进文化的导向和塑造功能,来提高居民的文明意识。二是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协会中老党员、老劳模、老教师等“五老”队伍的作用,成立了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突出社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率先在集团内实现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的有机融合。三是通过“牛反生义工服务站”和“党员示范岗”作用的发挥,在规范居民文明行为的同时,使广大居民真切感受到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者精神的博大内涵。四是通过红白理事会,规范了居民婚丧嫁娶流程,坚决杜绝了燃放钢筒礼炮、大型烟花的不文明行为,使新事新办、崇尚节俭的文明之风在社区逐步形成,多形式活动的开展丰富了社区文化内涵,以社区文化促进了社区文明,以社区文明推进了社区和谐。

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作用 篇2

关键词:妇联组织,推动发展,思考

当前, 徐州正处于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 振兴老工业基地、东陇海地区纳入国家城市化战略格局、融入长三角和进入高铁时代等机遇有效叠加并将持续放大, 为徐州经济社会积蓄了跨越发展的大能量。江苏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期间, 省委书记罗志军在参加徐州代表团审议时, 对徐州的发展提出“两快两带三先”的新要求。徐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 曹新平书记提出了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 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新目标。“推动跨越发展、建设美好徐州”需要全市各级各界的共同参与, 需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力量, 广大妇女是经济文化建设的基本力量, 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 积极探索各种渠道发挥妇女半边天在推动跨越式发展中的作用, 这是各级妇联组织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妇联组织在引领妇女积极投身推进徐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中的独特优势

妇联组织是党领导下的群众团体, 在组织妇女、引领妇女、服务妇女、维护妇女合法权益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起着其他组织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些优势必在推进徐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中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在政治上具有独特优势。

妇联组织起着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是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社会支柱, 是党和政府做好群众工作的有力帮手, 是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坚强阵地和深受广大妇女信赖和热爱的温暖之家。妇联组织代表的是占人口半数的女性群体利益, 是在社会上有影响力、凝聚力、号召力的人民团体。做好妇女群众工作, 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维护妇女群众合法权益, 促进妇女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男女两性协调发展是妇联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 也是党和政府对妇联组织的期望。

2. 在资源上具有独特优势。

妇联有着占人口半数的工作对象, 是全市最大、最广泛、最具影响的妇女团体。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妇女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并在其中发挥了“半边天”的巨大作用, 这使妇联的工作触角得以延伸到社会各领域、各层面。妇联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妇女开展活动, 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领域, 又涉及婚姻、家庭等各个方面, 既要团结带领妇女参与经济建设, 又要教育妇女在家庭文明建设中唱主角;既要组织引导妇女参与民主监督与管理, 又要为弱势贫困妇女奔走呼吁。总之, 凡是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于妇女群众需求、服务于妇女发展的, 都可以纳入妇联的工作范畴, 给妇女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施展才能的舞台。

3. 在工作上具有独特优势。

在长期的实践中, 妇联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建立了履行职能的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各级妇女组织在长期工作中形成的组织机构、协调机构、维权机构, 进一步整合了社会资源, 推动了妇女工作社会化, 在组织动员妇女参与五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妇联组织的良好信誉度, 一些社会团体和组织也愿意与妇联合作, 共同实施一些推动妇女发展的项目, 为妇联组织开展工作搭建了新的平台。

4. 在载体上具有独特优势。

妇联牵头开展的“和谐文明家庭”、“巾帼创业”、“巾帼文明”、“巾帼维权”等各项活动, 以及实施的“妇女儿童之家”建设工程、女性素质提升工程、创业致富工程、家庭教育工程, 覆盖了社会的每个家庭, 涉及到妇女群众的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涵盖了妇女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是建设美好徐州的最好载体。

5. 在组织和队伍建设上具有独特优势。

在妇联组织中有一支“善操作、会落实、能创新”、党性观念强、组织观念强、奉献精神强、服务意识强的干部队伍。一批专职妇女工作者和一大批兼职妇女工作者活跃在妇女工作战线上, 她们热心妇女工作, 致力于妇女事业, 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 全心全意为妇女群众办实事, 办好事, 深得群众的信赖。这是妇联组织宝贵的人力资源。由于有各级党委的重视, 目前各级妇联已基本形成纵向到底, 横向到边的健全的城乡组织网络, 妇联组织植根于妇女群众之中, 更有机会体察民情、了解妇女、服务妇女, 在党联系妇女群众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

二、当前影响妇女参与推动徐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不利因素

妇联的工作对象和服务人群是广大妇女, 长期以来, 由于市情和历史的特殊原因, 徐州市妇女无论是整体文化素质还是思想解放的程度以及在发展经济中占据的资源和优势都比不上男性, 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上都存在着一些影响妇女推进徐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不利因素, 限制了妇女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中作用的发挥。

1. 开拓意识不强, 思想解放程度不够, 与市场经济信息时代的步伐不一致。

即使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 男尊女卑的潜意识还不同程度的在我市一些妇女的思想中存在, 严重制约着妇女的发展潜能。在思想意识上, 仍有一部分妇女缺乏理想和追求, 不思进取, 缺乏参政意识, 不愿意参加社会活动;在经济意识上, 受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 部分农村妇女缺乏开拓创新、竞争进取精神, 不想不敢投身高新农业技术产业, 对新品种、新技术接受能力不强, 不敢冒风险, 不敢创大业、致大富;在家庭生活上, 由于受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 部分妇女尤其是农村妇女仍然把人生理想、个人生活幸福寄托在丈夫、子女身上, 缺乏自我意识, 缺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 心甘情愿地扮演着从属的角色。

2. 文化素质不高, 就业技能不强, 影响对现代科学技术的掌握。

长期以来, 我市妇女在获得教育资源中始终处于劣势, 虽然这些年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下, 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 使年轻女性受教育的权利有了保障, 但在整体妇女群体中, 受过中小学教育的仍占多数, 中老年女性中还有一定比例的文盲。妇女对自身的期望值也较低, 在学习的过程中, 大部分妇女只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都较差, 导致妇女整体尤其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部分妇女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影响了一部分妇女对科学技术和致富技能的掌握, 导致一部分妇女所拥有和所能利用的资源偏少。她们对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 如对现代化农用机械和高科技技术成果电脑等, 不能有效地使用, 很多农村妇女不能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 影响经济收入。对家庭以外的社会资源, 如现代农业的生产信息、各种政策措施、法规和相关的网络信息, 她们更是知之甚少, 严重影响了她们的劳动回报率。

3. 资金短缺, 信息闭塞, 妇女闯市场的外部环境还不宽松。

资金匮乏、信息闭塞是妇女在经济活动中的主要障碍。同时社会上也缺乏一个为妇女创业提供政策、资金、市场、项目、信息、技术等全方位服务的有效机制。很多想要创业的妇女不能及时得到低息贷款的扶持, 即使贷了款, 条件手续也十分烦琐, 贷款的限额也非常低, 导致致富项目难以实施或难以达到预期效益。由于农村交通不便、现代化传媒不发达, 农村妇女要发展致富项目, 大多数人只能从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的广告中获取信息, 有些广告带有相当大的欺骗性, 妇女的辨别分析能力又非常有限, 所以多难成功, 甚至有些妇女因为采用广告中的错误信息而损失惨重。在项目的获得和技术的掌握上, 很多妇女也处于劣势地位, 这些客观条件冲击着妇女投身经济的信心, 成为妇女创业的一大障碍。

三、妇联组织要积极为妇女全面参与推动徐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搭建平台

各级妇联组织要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 为广大妇女积极投身徐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伟大实践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搭建平台。

1. 积极搭建服务平台。

坚持以服务来凝聚、以宣传来鼓舞、以活动来吸引、以组织来保证, 全心全意为妇女群众服务。一是关心妇女群众的思想、工作和生活, 形成一心一意投身徐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生动局面;二是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工作, 为广大妇女投身徐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擂鼓助威、保驾护航;三是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 提高妇女的参与率、受益率和贡献率;四是提高妇女组织化程度, 带领妇女走市场化、信息化、产业化发展之路。

2. 积极搭建学习平台。

抓住学习型女性、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群体这三个学习主体, 紧紧围绕“推动跨越发展、建设美好徐州”这个主题, 从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广范围, 为妇女和家庭学习创造条件。一是深化争做学习型女性活动, 积极举办分层次、分职业、分需求的学习讲座和交流活动;二是深化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 制定实施《建设学习型家庭五年工作规划》;三是深化巾帼文明示范岗创建活动, 为推动徐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积蓄力量、提供智力支持。

3. 积极搭建创业平台。

把妇女中蕴涵的巨大潜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农村, 继续完善教育培训、科技示范、信息服务、合作经济、扶贫救助五个网络, 全面实施巾帼网上致富工程, 对5万名妇女骨干进行系统培训, 带动50万妇女通过上网学习, 实现增收致富;在城市, 启动巾帼创业就业工程, 全市扶持200个创业项目, 培养2 000个妇女创业带头人, 带动10 000名妇女实现再就业, 鼓励下岗失业妇女在更高层次上拓展就业领域。

4. 积极搭建发展平台。

瞄准人才、政治、经济三个目标, 促进女性在人才开发、参政议政、企业经营等方面不断实现新的发展和飞跃, 在推进徐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中发挥女性人才效应。一是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加大对各条战线优秀女性人才的培养和推荐力度, 促进女性人才的合理流动与使用;二是提高女干部在党政机关、人大政协的比例, 增强女干部的参政议政能力;三是大力支持和扶持各类女企业家的合法经营活动, 带领更多的姐妹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在推动徐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中创业发展。

四、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在推动徐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中作用的思考

推进徐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对妇联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妇联组织的工作定位是在“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结合上寻找突破点, 因此, 围绕推进徐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大局, 积极开发妇女人力资源, 提高妇女综合素质, 推动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是妇联组织的战略任务和重要使命。

1. 激发妇女创造活力, 在妇女参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组织引导作用。

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妇联组织要紧扣发展主题, 把组织推动妇女参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坚持以人为本, 开发妇女人力资源, 激发妇女创造活力, 使妇女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 创造活动得到支持, 创造才能得到发挥, 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激励妇女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参与经济社会发展。要充分发挥密切联系妇女群众的优势, 把握妇女发展需求, 强化组织、动员、宣传、引导、服务等项工作, 以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和促进妇女创业与就业为重点, 以提高妇女素质为着力点, 构筑统筹推进城乡妇女发展的工作平台和服务体系, 为促进经济与社会、男女两性的协调发展而不懈努力。一要围绕三农问题, 为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搭建平台。要加大对农村妇女的培训力度。继续开展科普培训活动, 发放科技资料, 联合农业科技培训部门开展科技大集, 送科技到乡镇行动, 为实用技术培训入户到人提供了条件。给女科技致富带头人赠送《实用种养技术》, 帮助农村妇女提高科技致富的本领。加大对女科技致富带头人的扶持力度, 支持她们更快更好地发展;加大对农村妇女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培育力度, 使“妇联+协会”成为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一个工作品牌;加大农村富余女劳动力转移的力度, 加快由农民向市民转变的过程。二要围绕城镇经济发展, 为女性创业再就业搭建平台。要把“巾帼示范岗”作为激励职业女性争先创优的有效载体, 突出行业特点, 丰富创建内容, 提高创建质量, 真正使“巾帼示范岗”成为女性兴岗创业的一面旗帜;要加强创业指导, 帮助有创业意向和潜质的女性更好地创业。三要围绕统筹城乡发展, 为城乡妇女搭建平台。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 推动城乡妇女工作的有效对接。组织“巾帼示范岗”与农村妇女拉手结对, 为她们发展生产提供信息、资金、技术等服务等等。

2. 代表妇女利益要求, 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密切联系妇女群众是妇联组织的最大优势。各级妇联要当好党和政府与妇女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通过合理、合法、民主的形式与渠道, 充分反映妇女意愿、切实表达妇女利益。一要建立妇联系统社情民意反馈机制, 更好地了解妇女意愿。要畅通妇联组织联系妇女群众的渠道, 完善各种联系机制。进一步健全并落实常委联系执委、执委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等制度, 以利于更好地了解妇女需求, 提供服务;要建立妇联组织信息系统, 形成快捷、准确的信息反馈渠道, 并对信访接待中反映出来的社情民意进行综合分析, 掌握带倾向性的问题。二要构建有效的妇女利益表达机制, 更好地代表妇女意愿。要完善调查研究制度, 加强对涉及妇女儿童生存发展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 及时准确地向党和政府反映妇女群众的意愿, 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要建立联系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制度, 充分发挥她们的作用, 抓住人代会、政协全会的契机, 精心组织有分量的议案、提案, 推动妇女儿童实际问题的解决。注重加强源头参与, 对家庭暴力中妇女的权益保护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

3. 深化家庭文明建设, 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没有家庭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就难以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没有家庭的和睦及家庭新风的倡扬, 也谈不上整个社会的和谐。妇联在参与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优良的传统和丰富的经验, 广大妇女对形成和发扬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推动跨越发展、建设美好徐州”中, 妇联组织要充分发挥优势, 以富有特色的工作, 凝聚妇女, 带动家庭, 影响社会, 在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中有更大的作为。一要积极开展家庭文化主题活动, 提高家庭成员素质, 倡扬社会文明新风尚。要抓住家庭美德建设这一重点, 在思想观念上突出“以人为本”, 广泛开展家庭文化主题活动, 在创建主体上突出“家庭成员的广泛参与”, 在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上突出让家庭得到实惠, 使创建活动常抓常新。要以“与文明同行, 建和谐家庭”为主题, 进一步加大创建文明家庭的工作力度, 并以此带动“学习型家庭”、“美德在农家”、绿色家庭等单项创建活动, 引导妇女和家庭以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及良好行为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按照家庭教育实施规划, 健全家庭教育工作网络, 创新家庭教育工作新模式, 要确立“以人为本”、“儿童参与”、“亲子互动”、“实践养成”等具有时代特色的家庭教育工作新理念。要以全面提升家庭教育品质为基础, 以培养儿童健康独立的人格为目标, 形成尊重儿童成长规律和人才培养要求、身教重于言教、提倡两代人文化反哺、在家庭道德教育实践中相互学习并沟通交流的现代家庭教育新内涵, 精心打造服务未成年人的教育、培训、展示、活动四大平台。抓好对家长特别是母亲的教育, 组织实施“母亲素质工程”, 广泛开展“双合格”活动, 积极开展家庭助廉教育活动, 促进家长成员素质的提高, 引导和带动更多的妇女和家庭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二要拓展文明家庭创建领域, 促进和谐社区建设。要重视发挥家庭在社区中的作用, 广泛开展“讲文明———从我家做起, 从小事做起”的家庭承诺活动, 使文明创建制度花、规范化、人性化, 真正达到了教育群众、引导家庭的良好效果。家庭文明创建活动只有和社区 (乡村) 的文明创建活动相衔接, 与文明城市建设相呼应, 才会具有长久的生命力。要不断拓展家庭文明建设的领域, 引导家庭成员走出家庭, 建设社区, 奉献社会, 在保护生态、改善环境、扶贫济困、弘扬社会新风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做和谐社区 (文明新村) 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三要创 (下转208页) (上接149页) 新“五好文明家庭”活动方式。创新永无止境。顺应时代的需要, 不断开拓创新, 是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得以持久深入发展的关键。面对社会的深刻变化和形势的迅速发展, 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工作要把握新的时代特点, 探索新的工作规律, 拓展新的工作视野, 不断实现观念的创新、载体的创新和运作方式的创新, 在创新中求发展, 在发展中求实效。要把家庭文明建设定位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弘扬家庭美德上, 定位在建立相互尊重、信任、平等、和谐的家庭模式上, 定位在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上, 定位在不断满足家庭的精神文化需求、繁荣城乡家庭文化、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上, 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创建活动。

4. 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在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中发挥参与推动作用。

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这其中包含了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实现男女和谐发展的重要内涵。妇联组织要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妇女群众的利益作为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入点, 努力探索运用法律、行政、舆论等多种手段, 营造促进妇女发展的良好环境, 推动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 依法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一要强化国策宣传, 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性别平等意识。男女两性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加大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力度, 是促进男女两性平等和谐的必然要求。要精心组织策划系列宣传活动, 掀起国策宣传的新高潮。二要加强源头参与, 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妇女发展的法制政策环境, 建立信访咨询服务网络。加强源头参与, 是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重要环节, 推动建立妇联参与立法和决策的长效机制, 是加强源头参与的制度保障。要充分利用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妇联的有利条件, 充分发挥“巾帼建功”、“双学双比”、“维权”等各类协调、领导小组的作用, 积极反映妇女群众的呼声和要求, 加大协调力度, 拓展维权渠道, 营造有利于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的社会舆论氛围, 形成全社会都来尊重妇女、保护妇女、支持妇女事业发展, 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提供服务、支持和保障的良好局面。三要关爱弱势妇女群体, 推动社会公平与正义。要高度重视和维护妇女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 高度重视对弱势妇女群众的帮扶工作, 推动政府有关部门在扶贫工作中引入性别意识, 建立扶助弱势妇女群体的长效机制。积极开展救助贫困女童活动, 通过妇联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合作, 实施全社会援助的办法, 形成部门齐动、上下联动的格局, 以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 扩大“春蕾计划”的影响和效果。

5. 强化妇女思想教育, 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疏导促进作用。

社会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前提。构建和谐社会, 对妇联参与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妇联组织既要发挥优势, 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依法维护妇女群众正当权益, 又要协助政府做好理顺情绪、平衡心理、化解矛盾的工作, 教育引导妇女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 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要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配合政法机关依法打击侵害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 进一步抓好“五无家庭”创建工作, 开展创建试点,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切实把妇女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作用 篇3

[关键词] 高校党组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5-0039-03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是国家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核心价值观是民众对国家认同的关键。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当前我国正面临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以及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和冲击,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已经成为整合多元价值观念、巩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当务之急。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引领作用,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是时代赋予高校党组织的神圣使命。

一 美国和新加坡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核心价值观包含着现实性的价值要求和理想性的价值诉求,体现着大多数人普遍可以接受并实践的广泛性价值和感召人们不断递升的先进性价值理念。20世纪中叶,相对主义德育理论和形式主义德育理论在美国盛行,社会整合危机频发。鉴于改变当时的道德现状之需求,美国政府、社会和个人开始反省,最终提出核心价值观,并且在国家政策层面和学校教育中,以“美国梦”为核心,将核心价值观作为肩负着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公民的重要任务贯穿始终,倡导个人主义、自由、平等、博爱、勤奋、实效,培养公民具有本国政治制度的观念。20世纪90年代,新加坡国内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加剧,政府急于改变现状,于1991年颁布《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把“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等五大共同价值观作为新加坡的核心价值,全力推进,成效显著。美国在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重视政府、学习和社会三个层面的结合,具体表现在:政府高度重视核心价值观理念在本国教育中的落实,学校注重运用心理咨询和各种实践活动增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社会通过大众传媒和公共环境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综观中美两国核心价值观教育,由于在社会制度、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不同,两国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施过程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在目标、内容和途径上,都强调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思想,做一个好公民和爱国者;都注重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注重学校、家庭、社会的密切结合,注重各个层面尤其是组织的引领,这与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度一致的。

二 高校党组织引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1 引领青年的价值观教育是党的传统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体现

中国共产党建党前后,陈独秀、李大钊等马克思主义者在《新青年》《每周评论》等刊物上传播马克思主义,就是引领青年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就是对青年学生关于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教育的引领。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要求,也是对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引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新机遇、新挑战,党突出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在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明确提出了要加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相继颁布,体现了党对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视。

自古以来,无论是何种社会制度,学校教育的中心功能都是为统治阶级政治服务。虽然在一段时期,教育为政治服务的功能淡化甚至一度变得隐蔽起来,但渐渐地提出教育必须为个体发展服务的观点。在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下,不管学校的管理体制如何变化,但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与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协调一致是学校教育的显著特征。就高校而言,党组织引领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主要体现在学校党委、学院党总支和学生党支部。我国高校在学校层面实施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院系层面实施的是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支部建在班级,这一体制极大地保证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确保了社会主义高校的办学方向和培养人才的可靠性,保证了高校各级党组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的引领作用。

2 引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成才的现实要求和高校党组织的神圣使命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和分配方式与以往有较大的不同,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据对国内10多个省的高校学生关于人生价值等相关问题抽样调查显示,大学生人生的追求是积极向上的,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涉及能够代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进步、诚信、责任、包容、公益”等方面的调查显示,大学生价值取向是积极健康的,主流是向上的。但东西方多元文化冲突造成大学生社会主导价值减弱,社会环境变化也导致大学生价值观世俗化,道德感淡漠,信仰缺失。大众传媒认同危机引发高校道德教育褪色,致使大学生价值判断模糊,社会责任感淡薄,诚信意识缺失,弄虚作假,抄袭泛滥。“处在社会改革与转型历史时期的大学生,在接纳社会流行思潮的同时,自我价值观受其影响甚至变异,导致人生理想失重,过分关心自我利益,热衷自我发展”。面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新特点新情况,高校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践行者、引领者。

管好导向、管好阵地、管好队伍,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坚定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党的建设的全过程,既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任务要求、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目前高校存在西方敌对势力企图对我渗透分化的“颠覆之声”、对改革发展探索中不可避免出现的新的矛盾与问题的“不满之声”和由腐败等少数消极负面现象引发的“疑惑之声”等不满言论观点,严重扰乱高校主流思想,动摇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使得一部分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加速成型时期的在校大学生思想混乱,严重玷污了大学校园应有的圣洁。这一现实,需要高校各级党组织肩负育人使命,主动正面发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敢于正面发声,用马克思主义占领课堂主阵地;善于正面发声,真正成为让人信服的理论宣传行家里手。要通过核心价值观教育来引领学生,使党和国家对学生的期望与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紧密相连,这是时代赋予高校各级党组织的神圣使命。

三 关于党组织引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探索

美国和新加坡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是现实社会生活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场域,学生的主体性应该得到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要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借鉴西方文明成果,以道德实践为基础,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要营造良好的文化与社会舆论氛围,建立健全舆论引导机制。需要强化党组织引领,聚焦精神层面,落脚实践层面。

1 强化引领主体

高校各级党组织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体,是保证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力量,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发挥主体的引导作用,首先就是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坚持专兼结合的原则,选拔和吸收优秀教师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其次,根据学科、专业和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整体设计、系统推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再次,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班子自身建设,发挥好院系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切实落实学校关于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具体意见,加大宣传解读和解疑力度,强化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正面引导。第四,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支部是党在高等学校的最基层的组织,是高等学校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党支部要自觉成为学校各级党组织实践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推动者和实施者,要充分发挥支部委员会的核心作用和引领作用,努力使每一个党员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示范者,成为勇敢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2 创新引领方法

打动人心的思想观念需要合适的表达方式,承载涵养心灵的精神取向需要合适的践行途径。美国学校采取价值灌输、价值澄清和价值分析等方法,通过学校课程、学校环境、课外活动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参考借鉴美国学校和新加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功经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正视目前传统教育理念的差距,使大的、抽象的、理论性的观点向学生需要的、乐意接受的、能够理解的概念转化。从细、小、实处入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日常化、形象化,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使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转化为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今时代的需要,是青年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的现实要求。

3 拓展引领载体

一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教学内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教学内容,就是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在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之中,融入学科课程标准、教材和考试之中,成为学生的必修内容。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政课的重要任务,强化其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信仰塑造的功能。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初级、中级、高级三级培训模式,培养一批信仰坚定、恪守信念、信心强烈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使之成为引领者,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珍惜大好年华,博览群书、勇攀高峰。

二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良好的环境熏陶,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通力协作,营造一种传递正能量的氛围;需要精心设计载体、搭建平台,丰富大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还需要积极营造温暖和谐、积极向上和健康活泼的文化氛围,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要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和感悟核心价值观的本质,从而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

充分利用网络,引领担当。正确的导向是意识形态宣传的灵魂,大学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发挥主媒体尤其是网络教育的引导力量。“网络是青年大学生栖居的时空,要充分重视当前慕课、微博、微信及各类社交网站等互联网工具在社会生活中的独特优势,因势利导,倡导在网络生活中尊重多元、包容差异、激发青年大学生在信息时代的正能量,鼓励青年大学生勇于社会担当” 。重视网络、相信网络、用好网络,让青年在日常的、具体的学习生活中,以客观开放和平和的心态表达观点和诉求,培育公民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高校各级党组织根据当代青年价值观的特点,不断探索和创新,找准培育和践行的办法和途径,聚集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长效机制,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主导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翁湘洁.美国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益经验及启示[J].工会论坛,2010(5).

[2]宫志峰,李纪岩,李在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3]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4]董馨.对当前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新思考[J].教育探索,2013(5).

[5]王洁.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与价值取向辨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4(1).

[6]岳斌,徐建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嬗变与重塑[J].教育探索,2014(2).

[7]高文兵.高校必须正面发声引领舆论[N].光明日报, 2015-02-10(4).

[8]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2010.

[9]张东刚.深入推进核心价值观的研究阐释和宣传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4-07-10.

[10]杨丽娟,石艳华.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

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作用 篇4

发表日期:2010年7月16日出处:大关县悦乐镇党政办作者:唐应平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很不安宁的世界,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维护稳定的重点在基层,矛盾焦点也在基层。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基层维护稳定这道防线建立起来了,维护稳定就有了深厚的基础。当前,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各级党组织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促进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构建和谐农村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大关县悦乐镇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消除不稳定因素,为创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一、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基本情况

悦乐镇位于大关县西南部,东接翠华镇,南靠上高桥乡,西连永善县墨翰乡,北邻寿山乡。辖9个村,49个自然村,220个村民小组,境内居住着汉、回、彝、苗等民族,总人口7771户33419人,其中农业人口7430户32051人,少数民族935人。镇党委下辖党总支10个,党支部66个,村委会9个,党员854人,其中农民党员645人。

二、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开展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的经验做法

一是抓组织领导,构建维稳工作合力。镇党委坚持每月班子碰头汇报制度,按照联系点汇报维稳情况,坚持互通信息,互通情况,重大问题共同研究、共同协商、共同解决,建立了维护社会稳定的横向领导机制。镇党委健全完善了领导干部包片维稳制度,领导干部联系重点上访户,挂钩干部联系信访对象,形成了维护稳定的纵向领导机制。镇党委切实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的具体管理和指导,教育和引导基层组织主动承担责任、主动履行工作职责,合力维护稳定,形成了维护稳定的职能领导机制。充分发挥各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带头模范作用,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参与到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来,做到群防群治,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抓学习培训,切实统一思想认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同时搞好对全体党员的形势教育,要求党员带头遵纪守法,带头维护社会稳定。一是进一步增强党员的政治意识和安全意识,把党员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市、县的有关安全稳定的指示精神上来。二是进一步增强党员的组织纪律观念,教育全体党员以党纪国法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自觉维护团结安定的局面。三是进一步增强党的宗旨意识,立足本职岗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带头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四是进一步增强党员的责任意识,积极做好家庭子女、亲朋好友关于维稳的宣传教育工作,共同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三是抓调查摸底,建立健全基础台帐。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组织各党总支在辖区内全面开展不稳定因素调查摸底活动。对流动人口较多的地方进行排查,把流动人口纳入视线内;对一些信访老户进行跟踪调查,发挥党员干部善于做思想工作的优势,积极化解矛盾。准确掌握基层存在的矛盾隐患和突出治安问题,并造册登记,建立信息台帐。实行基层党组织不稳定因素每天零报告制度,要求各基层党组织确定专人负责辖区维护稳定工作信息的收集,并在每天下班之前将工作情况上报镇党委。对存在的问题没有排查出的,或发现未及时解决而造成重大后果的,将追究相关党组织负责人责任。

四是抓维稳防线,探索党员维稳路子。基层党总支以“党员服务中心”为载体,充分发挥基层党总支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龙头”引领作用,组织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各村、企业,指导和协助扎实开展党员、干部治安“大巡防”等维护稳定工作,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的特点和优势,吸收他们充当维稳工作的“调解员”,帮助协调处理各类矛盾纠纷,及时将不稳定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科学划分党员维稳责任区,从不稳定因素排查、信息反馈、社会治安维护等方面为有责任心的党员设立岗位,开展政策法规的宣传、困难党员的帮扶、失足少年的教育,做好维稳工作的“服务员”。

三、基层党组织在维护稳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悦乐镇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农村改革的进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部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滞后,维护稳定的能力不强。

一是部分基层干部工作缺乏亲民性,直接影响着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维护稳定、领导核心等方面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是:有的农村干部民主法制意识淡薄,缺乏与农牧民群众的沟通,导致农牧民群众对农村基层干部的不信任,有疑虑直接通过群体性上访的方式要求党和政府给予答复;有的农村干部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为农村社会政治的稳定带来了隐患;有的农村干部办事不公,存在“以权谋私”现象,造成了党员干部与农牧民群众的对立局面。

二是一些村“两委”班子关系缺乏协调性,严重削弱了农村党组织在维护农村稳定的能力。主要表现是:有的村“两委”班子合作共事氛围不浓,缺少相互的交流和沟通,村“两委”班子成员未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有的村“两委”班子内部关系不顺。村党支部、村委会分工如分家,存在各自为政、拉帮结伙的现象,遇事各作主张、各行其事,导致好事争着上、难事往后躲,出现失误就金蝉脱壳;有的村“两委”工作方法不当。一些村党组织对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熟悉、不习惯、不理解,甚至产生埋怨、抵触情绪,不敢领导、不善领导,把发扬民主与坚持党的领导、依法办事割裂开来;少数新当选的村干部把群众拥护当作“护身符”,不接受党支部领导,严重违背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原则和宗旨。三是一些村级组织管理缺乏规范性,村党组织在农村各项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难以保证。当前,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主要存在三个“形式化”:首先是执行制度的形式化。虽然绝大多数村都建立“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党员活动日”等制度,并且都写在了纸上,挂到了墙上,但相当一部分村党组织负责人认为组织党员学习是务虚的,不重视党员的活动,党员对此意见较大。其次是村务公开的形式化。从近年来发生的群访事件来看,涉及村级财务、村干部经济问题的案件为数不少,原因是村务公开尤其是财务公开的不彻底。其三是重大事项村民决策的形式化。一些村对重大事项的决策,虽然召开了党员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但因事前没有深入征求村民意见,事后又缺少沟通,导致群众有意见,致使干群关系不佳。

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农村和谐发展的对策及措施

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对于夯实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认真研究和解决影响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紧迫问题和基层组织建设中的突出问题,通过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应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切实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是党中央总结国内外历史经验和教训,立足于我们党所处的历史地位和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从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向全党提出的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重大课题。县、乡、村党组织是我们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的整个执政能力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落脚点,承担着具体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任务,体现着执政党的执政内涵和执政水平。只有牵住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这个“牛鼻子”,才能推动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2.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结构。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和干部“四化”方针,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并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强团结为重点,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坚强领导集体。尤其是要配强党组织书记。俗话说:“富不富在支部,好不好在领导”。要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要把农村的班子搭建和建设好。农村党组织书记是农村发展的“领头雁”,官小责任大。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两推一选”的选任方式,按照政治素质强、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本领强的“三强”要求,培养选拔村党组织书记,从人员素质上确保党组织在村级配套组织中的领导核心地位。要大力推行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鼓励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不断增强班子的整体功能。

3.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先进性是我们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抓住了先进性,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主题。各级党组织应以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党员是党的细胞和活动主体,党的所有工作都要依靠党员去完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按照中央和省、市、县的相关要求,认真抓好发展党员工作。特别是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来进行;二是要坚持党员标准,严格工作程序,把好发展党员的质量关。这是党员队伍保持先进性的重要保证,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三是要坚持改善结构,均衡发展。注意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发展党员,注意在青年、妇女、少数民族中发展党员,注意在高知识群众和各类人才中发展党员,注意在党的力量比较薄弱的地方发展党员;四是要坚持做好对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做好基础工作;五是要坚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注重研究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健全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对于农村来讲,关键是要以“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为主题,在提高党员致富带富能力和培养、发展经济能人入党上下功夫,不断培养吸收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党员。

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作用 篇5

同志们:

按照高新区党工委的统一部署,我今天到我们社区一起参加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感到非常高兴。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我们国家、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带来了深刻的考验,但是经过全国上下同心协力,我们基本圆满打好了这次战役。但是这次疫情也揭露出我们在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上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今年下半年,省委、市委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来抓,目前看成效比较显著,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认为抓好基层治理首先要抓好基层党组织,而基层党组织首先就是要发挥好它的政治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改革,着力点是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功能上的一个要求,但总的是战斗堡垒,不能变成纯服务的组织,它的政治功能要充分发挥。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问题指向,我们要认真学习、全面理解,把握实质和精髓,扎实贯彻落实到基层党组织建设各项工作中去。

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本来是不言而喻、没有争议的。但这些年来,一些地方和单位对这个问题强调得少了,甚至讲起来不那么理直气壮了。特别是在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有的同志感到困惑:到底是发挥政治功能,还是发挥服务功能?是不是基层党组织只发挥服务作用不发挥政治作用?由此看来,对这个问题有加以澄清的必要。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基层党组织功能上的一个要求,目的是使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工作方式、活动方式更加符合服务群众的需要,通过服务更好地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事实上,政治功能与发挥服务功能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服务群众是政治功能的题中之义。政治功能寓于服务功能之中,服务功能体现政治功能。只有强化政治功能,才能更好地发挥服务功能;只有强化服务功能,才能使政治功能发挥更充分更有力。没有脱离服务功能的政治功能,也没有脱离政治功能的服务功能。从一定意义上讲,政治功能是基层党组织的魂,服务功能是基层党组织的根,二者统一于我们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统一于我们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的实践。

我们所以强调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是因为近年来一些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有开始弱化的倾向。有的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上若明若暗、态度暧昧;有的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坚决、不到位,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身在基层身在群众,心不在基层不在群众,对群众没感情没热情,群众不买账不拥护;有的思想政治工作淡化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弱化了,不会不愿做群众工作,不敢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有的开展党组织活动与中心任务、与群众的关心关切结合不紧,甚至陷入“自娱自乐”“自我循环”,推动发展和凝聚人心的作用发挥不力;有的党内生活不严肃、不认真,有娱乐化、庸俗化的倾向;有的对意识形态领域对党不利的传播不负责不作为,对各种歪风邪气不斗争不抵制,等等。这些问题不认真加以解决,对我们党非常有害。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就要增强坚持政治方向的坚定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进胜利的旗帜。旗帜就是方向。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必须牢牢把握这一根本政治方向。当前,最重要的是抓好思想理论建设。基层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入学习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不懈用科学理论武装基层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头脑,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提高思想理论素质,转化为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和思想认同,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打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政治基础,确保在政治上不迷失方向。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就要增强维护党的领导的自觉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党的领导,首先体现在中央领导集体,也体现在地方各级党委,还体现在广大基层组织。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组织领导是实现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的物质保证;没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就会落空。基层党组织是党的领导的重要基础。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越好,党的战斗力就越强,党的威信就越高,党的领导体现得就越好。基层党组织要强化党的意识,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自觉担负起爱党、忧党、兴党、护党的职责,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维护党的领导,维护党的形象,增强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折不扣地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搞各自为政、自行其是。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党的理论优势,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落地基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扎根群众;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扎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组织群众、动员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把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广大党员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党的制度优势,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增强党的生机活力;发挥党的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把广大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不断巩固党的组织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的阶级基础。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就要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性。严肃的组织生活是基层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有什么样的党内生活,就有什么样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基层党组织班子强不强、政治功能发挥怎么样、有没有战斗力,同有没有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密切相关。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要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抓起,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都要按照党章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这些年来,一些地方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不经常、不认真、不严肃的问题比较普遍,许多本来很好的制度成了摆设。党内积极的思想斗争讲得少了,批评与自我批评难以开展起来,即使召开民主生活会,也是走形式、摆样子,不解决实际问题,削弱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影响了党员队伍的活力。要引导基层党组织深刻认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大作用,深刻认识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的严重后果。坚持和发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民主集中制等优良传统,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使党内政治生活真正起到教育改造提高党员、干部的作用。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都要讲政治、讲原则、讲规矩,不能随意化、平淡化,更不能娱乐化、庸俗化。要用够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责任。通过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不断洗涤每个党员的思想和灵魂,使严肃的党内生活成为锻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的熔炉。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就要增强联系服务群众的紧密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关系到党的兴旺发达和生死存亡。基层党组织处在一线,广泛分布在党员和群众中间,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教育群众、凝聚群众的任务更直接、更具体、更聚焦、更紧要。基层党组织要经常了解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的意见,维护群众的正当权利和利益。要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和基本职责,把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好事作为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工作、办事情,要多听群众的意见,充分体现群众的意志、利益和要求。党组织开展活动,要与群众的关心关切结合起来,与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让群众关心关注,吸引群众参与,请群众评判评议。要与群众保持经常直接的联系,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希望党组织做什么。要改进工作方法,转变服务作风,充分运用民主协商、耐心说服和典型示范等方法做群众工作,对群众暂时不理解但对长远有好处的事情,要加强教育引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取得群众认同。通过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把群众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就要增强完成党的任务的创造性。基层党组织是完成党的任务的力量支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最终要靠基层党组织贯彻落实到基层;党的各级领导机关提出的各项任务,最终要通过基层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去完成。基层党组织要积极宣传和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创先争优,团结、组织党内外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本单位所担负的任务。要充分调动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发现、培养和推荐他们中间的优秀人才,鼓励和支持他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这一目标任务,必须紧紧依靠基层党组织,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凝聚共同奋斗的强大正能量。基层党组织要不断适应形势发展变化对自身状况作出优化调整,更好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为党的各项任务在基层落实提供组织保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许多改革举措直接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基层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积极投身改革事业,为推进改革贡献力量。要适应改革新要求,提高自身治理能力,做好宣传引导、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等工作,集聚正能量,消解负能量,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服务优势,确保改革任务落实。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篇6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常州新北区粮食分局党支部

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目标,牢固确立“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思路,把党组织建设的着力点放在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职工队伍建设上,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得到明显加强,战斗力、凝聚力得到明显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改革改制及粮食收购、保管、轮换、加工业务得到了同步发展。领导班子被评为局级“好班子”,2002年被市评为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21家所属粮管所整体改制到位,2003年粮食销售收入超亿元,实现利润40万元,职工收入连续三年增长10%以上。

我们的做法是:

一、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而班子自身建设又是基础的关键所在,强基础必须先强班子自身,才能充分体现领导核心作用。因此,我们十分注重班子的自身建设,突出做到:一抓学习。通过学习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先进典型经验,转观念、出思路、树信心,增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和责任感、使命感。二抓形象。以创建“好班子”为抓手,对照标准,排找薄弱环节,落实整改措施,特别是利用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这个载体,敢 1

于揭短,敢于亮思想,并能从查找自身问题入手,从团结的愿望出发,采取与人为善的态度,坦诚想见,互相帮助,达到了增进了解、增强团结、密切配合的目的。三抓制度。一是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共同决策;二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政一把手共同负责,责任目标分解到人;三是建立联席会制度,每周召开一次例会,集思广益,同舟共济,共抓落实。2001年新的领导班子调整以来,形成了“目标同定、大事同议、工作同干、共事同心”的良好风尚,在职工中树立了“想干事、会干事、干大事”的良好形象。

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建设一支“务实、创新、求效”的干部队伍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职责,也是企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干部用人机制上,我们在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的基础上,一是创造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全面实行竞争上岗,真正形成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干部选任管理机制,首先将拟选岗位、职务进行公示,并明确条件,然后自愿报名,再进行演说、面试、群众测评,最后由组织综合研究,确定选聘对象。二是重视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采取送培、压担、换岗锻炼等多种形式,为他们创造锻炼的机会和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近年来,一批年轻干部脱颖而出,30岁以下的中层干部占42%。三是加强对干部的考核,把企业目标细化量化到各科室,并制订考核细则,按季度进行考核,与奖金挂钩,对考核绩效平淡、能力平庸的干部实行淘汰制,较好地发挥了干部队伍在生产经营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三、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近几年来,党组织在抓党员教育管理、活动内容和方式方法上,不断增强“结合度”,创设新载体,吸纳新党员,较好地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抓教育,增强党员保持先进性的责任意识。我们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远大目标与近期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责任感、使命感。

2、抓载体,活动形式多样化。一是在活动内容上,根据企业的中心任务、员工的思想状况和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上党课、民主评议、主题宣讲、座谈讨论等,有的放矢地安排党的活动。二是在活动形式上,结合党员的主题教育和企业不同时期生产经营的特点,寓教于乐、灵活多样,增强了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3、抓发展,严把党员“入口关”。近几年,通过党员“一帮一”的培养教育,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听党课和党的基础知识培训,发展新党员5名,壮大了党员队伍,由原来党员人数占职工总数19%增加到了38%。党员队伍在企业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中发挥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去冬今春,6名党员带头到东北三省收购粮食,冒着冰冻严寒,发扬特别能战斗的吃苦精神,连续奋战40多天,将23400吨稻谷发往常州,安全入库,为粮食安全、补足库存、平抑粮价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新篇章。

四、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发挥凝心聚力作用

教育职工和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组织一项重要任务。职工

队伍的思想建设、积极性的发挥好坏,不但影响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而且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一是用先进的理念武装职工,使他们的思想跟上时代的潮流,正确对待改革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二是用企业精神凝聚职工,大力弘扬企业“团结敬业、开拓创新、务实求效、勇创辉煌”的企业精神,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奋发进取、争作贡献的良好氛围。三是树典型带动职工,我们树立获得市立功者称号的职工张文华和被市授予“五一”劳动奖状称号的保管东组作为典型,召开职工大会,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并作出向他们学习的决定,起到了鼓舞人、教育人的明显效果,较好地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响应力。40名干部职工承担6万吨左右的中央、省、市三级储备粮的收购、保管、轮换销售任务,年年完成出色,在全省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 篇7

1.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加大班子的建设力度, 使班子成为一个团结、务实的集体。班子成员不能局限于日常的事务性工作, 要想大事、干大事;要干当前、想长远;要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在严峻的形势面前, 基层党组织面临的工作任务和内容都在不时地发生变化,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抓住关键, 不等不靠, 找准重点和着眼点, 与行政领导一道, 约法三章, 深入实际, 帮助解决日常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并采取细处着手、实处落实、严处考核的办法, 从最关键的环节———成本入手, 狠抓管理, 多方位开展节能降耗, 发挥作用及时带动全盘工作。要充分调动支部委员和党小组的积极性, 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带动和辐射职工, 凝聚职工的向心力, 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当前的工作困难不小, 难处多多, 但我们也不乏自己的有利条件。只要我们正确地对待形势, 冷静地研究对策, 我们就完全可以战胜困难, 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

2.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 认真坚持党政工联席会议制度和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制度。在当前形势下, 衡量基层党组织是否有战斗力、是否发挥了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是否围绕了单位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基层党组织首先要抓好党政一把手的团结, 要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一切为了单位的发展上。在实际工作中, 党政一把手都要主动管理, 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凡事共同磋商, 大事小事彼此通气, 这样, 才能保证党政一把手在工作上能拧成一股绳。基层党组织在班子成员之间, 要发挥好桥梁和保证监督作用, 主动沟通正职与副职、副职与副职之间的关系, 及时消除误会, 交流彼此之间的观点和想法。在此基础上, 还要致力于抓好干部队伍建设。一是从严管理, 奖罚分明;二是在用人上坚持唯贤是举, 处理问题一视同仁;三是不搞亲疏, 杜绝特殊人物的产生。四是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 各种规章制度对哪些该干、哪些不该干、出了问题怎么办都有明确的规定, 所以, 对违反者要严格按章处理。

3.紧紧围绕营运实际, 加强职工队伍建设, 开展好形势任务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观念是行动的先导, 引导职工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 用横向比较的方法, 不断开拓思路, 了解需求, 转变观念, 无疑是队伍建设的首要问题。到职工中走一走就会发现, 市场经济要求的一般观念现在已基本得到巩固,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思想也逐渐为职工所接受和掌握。几年来, 我局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 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 相当多的职工面对切身利益的调整, 能够坦然以对, 积极支持, 热情参与, 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如果没有广大职工的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 那是很难想象的。

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作用 篇8

摘 要:坚持党对化工集团的政治领导,发挥化工集团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化工集团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形势下,化工集团党组织必须进一步认识自身在油田公司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方法,促进化工集团在新的经济环境中健康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化工集团;党组织;政治核心;方法

面对新的市场形势,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变革规范国有企业工作,是党中央做出的重要决策,是企业进入国际经济大循环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大企业创新活力的内在要求。西安长庆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在理论上充分提高认识,使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在化工集团得到了全面的渗透与实现。

1.加强堡垒建设,构建改革振兴的企业环境

在化工集团不断创新的发展历程中,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为了固本强基,夯实党建基础,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构建良好的政治与组织环境,化工集团党委在长庆油田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密围绕“实现5000万吨、建设西部大庆”和“上得去、稳得住、管得好、可持续”的战略目标,以及油田领导对化工集团提出的“三个主导”、“四个有利于”、“五个确保、一个实现”等工作指示,按照“树信心,调结构,创特色,拓市场,求效益,促和谐”十八字总体工作要求,充分发挥专业化优势,全力推进“三个中心、一个辅助”发展定位,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提高党员素质为重点,以“双工程”建设为载体,以“六个一”创建为方法,以“四全工作法”为机制,创新思路,化活载体,狠抓落实,积极为企业的改革振兴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坚持行政机构设置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的原则,努力做到了“三个同步”,即:在组建、撤并基层单位时,同时组建、撤并基层单位党组织;在设置行政单位时,同时设置党的组织;在配备行政班子时,同时配备党的组织班子,使基层党组织健全率达到100%。

2.狠抓班子建设,造就精干有力的干部队伍

化工集团按照公司党委加强“四好班子”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提升领导干部的“五种能力”为目的,制定了打造学习型、团结型、务实型、创新型、廉洁型“五型”班子的构架方案,通过一系列有效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是通过强化政治学习,着力提高领导班子的引领能力和驾驭能力。坚持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每月集中学习一次,每月讨论一次,交流学习心得,全面增强了各级干部的政策理论素养,两级班子始终保持着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良好风貌。二是通过强化廉洁自律,着力提高领导班子的防控能力和感召力。化工集团认真执行“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培养树立“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不断增强班子的纯洁性和战斗力。通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集体廉洁谈话,明确领导干部承包联系的监管责任,班子成员严格执行《廉洁从业规定》,带头遵守“40个不准”等廉洁自律制度,牢固树立慎权、慎欲、慎独、慎微思想,努力做到自重、自醒、自警、自励。并在全公司干部中开展“讲法纪、树正气”主题教育活动。在近几年的勤政廉政形象民主测评中,员工对领导班子的满意度稳步提高,树立了勤勉、务实、清廉的良好班子形象。

3.实行民主管理,树立参政议政的主人翁精神

保障和加强员工在化工集团中的主人翁地位,是化工集团做大做强的一个鲜明特色。依靠广大员工,尊重、关心广大员工,充分发挥员工的主人翁作用,使他们能够想化工集团所想、急化工集团所急,关心化工集团发展,支持化工集团制度、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建言献策、参政议政,是化工集团能够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通过实行民主管理,认真教育干部全心全意依靠广大员工,以自我形象、行为示范影响员工群众,以市场经济理论、科学发展观、法制纪律原则指导员工群众,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引导员工献身企业,参政议政,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发挥主人翁作用,树立主人翁精神,这是化工集团党组织需要常抓不懈的基础工作,也是培育现代企业精神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化工集团通过实施阳光工程,维护员工权益,推进了企业管理。本着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共谋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从抓调整劳动关系、维护员工的劳动经济民主权利入手,大胆探索实践了以员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等为主的多种形式的民主管理路子,依法保障了员工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有效地推进了企业民主管理进程。

第一,坚持员工代表大会制度,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化工集团坚持把员工代表大会作为员工参与企业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本制度和形式,通过抓好员代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抓好员代会提案的征集和处理、抓好员工民主权利的行使和落实这三个环节,以保障员工民主权利的落实。第二,深化厂务公开,加强民主监督。推行厂务公开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内容涉及生产经营、员工福利、廉政建设等方方面面,几年来,化工集团着重从员工关心的热点、焦点、重点、难点问题入手开展厂务公开,通过听证会、票决制、发布会等形式落实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第三,化工集团还要求党支部积极动员一切力量,全面参与生产经营和安全管理工作,并通过“六表一卡一案”等民主管理方法,充分发挥党员和员工的全面监督职能。

上一篇:厦门小学统筹招生下一篇:团干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