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作家(通用6篇)
张玉平,湖南省辰溪县桥头溪乡蛇龙村人,现居怀化市鹤城区。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残疾人作家联谊会会员,澳洲《汉声》杂志专栏作家。自学成才,先后在省、市、国家级报刊、电台、电视台及海外媒体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情感故事、电影、电视文学剧本150余万字,获得《人民文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澳洲《汉声》杂志、澳洲广播电台中文部等海内外各种奖励50多次。出版有《雨夜情丝》(人民日报出版社)、《温柔陷阱》(远方出版社)等专著。曾获湖南省人民政府“自强模范”、共青团湖南省委“优秀共青团员”、怀化市人民政府“怀化市十大杰出残疾人”等荣誉称号。事迹在湖南卫视、湖南日报、中国青年报、怀化电视台多次报道,并入选《当代辰溪名人录》。
一个农村残疾青年,不为自己不幸的命运沉沦,而是与命运奋力抗争,刻苦自学,终于用自己自强不息的奋斗走上了文学路……
病魔夺去双腿 挥泪告别学校
张玉平也曾有过一个阳光灿烂的金色童年。童年的他活泼,顽皮。虽然淘气,但学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全校前茅,他写的作文,甚至被老师拿到高年级范读。那时候,他富于幻想,充满希望,摆在面前的道路也盛开着鲜花。
然而,命运就是爱捉弄人,九岁那一年春天,张玉平正在上小学三年级,不知什么原因,背部无缘无故疼痛起来,并且导致下肢像灌了铅一样的沉重起来,从大脑发出的讯息双腿已经接受不到了,渐渐地竟闹起了“独立”,不再听从他的指挥。即使在行走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张玉平每天还要坚持要去十几里路以外的学校。摔倒、摔伤了,擦擦泥水、血迹,爬起继续走路,学校就像一股磁力紧紧地吸引着他。直到有一天下肢再也无法行走张玉平才噙泪离开老师、同学,离开他一直迷恋的校园、教室,取而代之的是医院、医生。辰溪县人民医院、怀化地区人民医院、就这样在医院进进出出,折腾了大半年,刘玉平的病就是没有一点起色。后来医生对其父母说,得做两次生死难料的大手术。已经无路可寻的父母含泪在手术单上按下了殷红的手印。张玉平每次进手术室的前夕,都会留恋地凝视窗外花园那一丛鲜花、那一片湛蓝的天空。那时候,他感悟生命其实是跟那一丛鲜花一样美丽。手术后,当张玉平从一天两夜的死亡线上醒转过来时,看着守候在身边不住流泪的母亲,他的心中忽然有了一种“新生”后的感动,疾病的生死考验也让他一夜之间长大了许多。
两次生死攸关的手术最终也未能挽回其下肢瘫痪的结局,万般无奈,张玉平只有出院回到村子,每天默默地躺卧在孤寂的小屋里,想着这一辈子就要这样度过心都碎了,美好的梦幻成了破碎的肥皂泡。
梦醒时分,面对空寂的木屋张玉平常有“世界只剩我一个人”的感觉。他看着眼前窗外飞过的小鸟,好羡慕好羡慕,小鸟虽小但可以悠哉悠哉地翱翔,寻觅做鸟的乐趣,一直望着,泪眼模糊,心力交瘁。十几岁,本该是无忧无虑、快快乐乐的年龄,可伴随他的只有无尽的痛楚。沉默的大山,寂静的小屋,每天只能生活在这小小空间,与外面的缤纷多彩的世界相隔千年万里,孤独地看往日一起上学的伙伴从门前蹦蹦跳跳地走过,坚强的他眼泪终于破眶而出,成决堤之水,山溪中的嬉戏、大山中的追逐、课堂上的朗朗书声都已永远地离他远去了,百无聊赖的生活随着年轮周而复始、每天如斯,没有欢笑、没有快乐,有的只是痛苦、寂寞。
几经磨难 执着追求文学梦
1986年,是张玉平从苦闷与悲观失望中挣脱的一年。一天其姐夫给他购买了一台小收音机。姐夫的用意是想让它陪伴张玉平度过那漫长的白天和寂寞难耐的黑夜。从无意的收听中,张玉平感知了这个世界的宽广和绚丽。那些文学名著通过电波源源不断地从收音机中传送送给他,使他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写作欲望。人静夜阑的夜晚,张玉平常想,在学校我的作文不是受到了老师青睐和褒奖吗?再者,乡村灵秀的自然景观,古朴、悠久的民风民俗、源远流长的古老文化、勤劳纯朴的山民,为什么不能通过手中之笔把这些付诸笔端记载下来?
人毕竟是灵与肉的统一体,灵魂是肉体的主宰,张玉平拿起了久违的书本,开始了艰难的自学之路。
然而,现实跟理想总是隔着千山万水,要想实现理想,就得踏破千双厚底靴。张玉平居住的山村僻静闭塞,十几户村民静静地生息在深山之中,到了80年代仍然靠煤油灯照亮一点微明。在微弱的灯光下,张玉平开始了艰难的跋涉,从东凑西借的小学、初中、高中语文课本开始,继而又进入《现代汉语》、《写作》、《文学概论》、《文学写作》、《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心理学》、《形式逻辑》等领域。曹雪芹、鲁迅、沈从文、巴金这些名作家的名著也给了他许多美的感受、艺术的启迪。使张玉平的文学修养和写作技巧得到提高,他先后又参加了鲁迅文学院、《南文学》等几家函授院校学习,分别获得了结业证书。
记得,张玉平在怀化住院期间,他唯一的弟弟不幸落水,永远离开了家人。当时父亲、母亲面对两个儿子一夭一残,他们的精神几乎崩溃。但他们没有被灭顶的灾难所击倒,艰难地支撑起了这个即将坍塌的家,张玉平的父亲、母亲得知他想自学创作时都全力支持,尽管为了给儿子治病家里已经负债累累,但他们还是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儿子自学的需要。为了儿子自学的需要,他们年逾花甲还得下地种菜、做田、喂猪、养鸡养鸭,用换来的钱给儿子购买书籍、稿纸、邮票,参加函授。不但在生活上照料他,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更在精神上给予他莫大的鼓励。
由于经济上的原因,加之住在闭塞的山村,尽管全国文学报刊如林,而张玉平看到的只是少之又少的几种。于是,只要有人去县城,他就会托人到旧书摊上去选一些旧书刊,因为这些书刊相对来说要便宜好几倍。有人讥笑他说“这些杂志早过了时,还值得你费心去读”,而正是从这些别人以为过时的旧书报中,张玉平学会了用词遣句,学会了布局谋篇安排结构营造故事;知晓了“现代意识”和“浪漫主义”。小小的收音机也给他打开了瞭望世界的窗口,它使病榻前的路通向了遥远的世界,使张玉平感知了时代脉搏的强烈跳动。
有人说,文学创作是条“羊肠小径”荆棘密布、坎坷横陈。而对于张玉平来说,这条小径恐怕不知要比别人狭窄多少倍。小村偏僻人稀,没有老师教,也没有朋友交流,无法体验生活,无法撷取素材,接触的社会面也较窄,还得不时跟病魔较量。凭着一股韧劲,张玉平在这条小径上打着持久战、攻坚战,跟病魔和命运做着不懈地抗争。
山里的冬夜,寒冷、静谧,人们早早地就已经钻进温馨、松软的被窝,香甜地响着鼾声。此刻张玉平还得看、还得写,透骨的寒风搅得他浑身打颤、双手红肿;夏日,小屋简直像一个大蒸笼,当别人正躺在自家用凉水抹得冷嗖嗖的竹床上悠闲地摇着扇子,在那令人窒息的小屋里,浑身汗淋淋的他陶醉在意境中,沉浸于自己构思的故事中,如痴如醉,忘乎所以。手中的笔在奔驰,心也在奔驰。设计着一篇篇悲喜剧,勾画着一个又一个富有时代气息的典型形象,抒写着人生的赤橙黄绿青紫蓝。笔走龙蛇胸潮澎湃,一篇又一篇文章付诸了文字,当最后一个符号落在稿纸上张玉平才如释重负,幸福地孤芳自赏起来。
然而,现实并不是他想象的那般美好,迎接张玉平的是冷酷而严峻的现实。
邮寄出去的稿件不是泥牛入海有去无回,便是完璧归赵给退了回来。面对着越垒越高的退稿,张玉平的热情慢慢地冷了下去,那份殷切的期盼之心也渐渐转化成无尽的失望。有时张玉平怀疑自己是不是这块料,也许自己原本就不该做什么文学梦,井底之蛙也想阳春白雪,真是不自量力。张玉平的父母用他们“山路有九曲十八弯”的乡土俗语鼓励他,并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继续支持他走下去。倔强的个性也让他不甘心就如此放弃。是啊,失败乃成功之母,张玉平坚信只要心诚,有耕耘会有收获的一天。
自强不息 走入文学殿堂
自此以后,每晚凌晨两点以前张玉平没有上床睡过,有时直到东方泛白,母亲心疼的呼唤传进来他才如梦方醒。张玉平孜孜不倦地看、夜以继日地写,写了投、退了再写,他在文学创作这条道路上打着持久战,为的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前方一片迷人的风景,用自己心血与汗水结晶的作品回馈养育他的这一方热土、回报他的亲人。
1998年新春伊始,一天,张玉平在一边听收音机一边抄稿子,忽然,从湖南人民广播电台《今天好时光》传出了主持人播读他的文字的声音,张玉平的热血一下子沸腾了,他的心中被一种激情澎湃着,放下笔静静地听着,主持人播完他的文章这样评价说:“一个农村残疾青年,不为自己不幸的命运沉沦,而是与命运奋力抗争,刻苦自学,这种精神真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几度春种秋播,多少汗水辛酸路才换取了这个艰难的开头啊!
不久,在澳大利亚《汉声》杂志社和澳洲广播电台中文部联合举办的征文比赛中张玉平的散文又名列第一。这也更坚定了他对文学创作的信心。
有了这成功的第一步,张玉平更加勤奋地耕耘,终于在文学这座百花园里绽开了自己的奇葩。十余年间,他先后到北京、上海、广东、湖南等二十几个省市以及台湾、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等百余种报刊杂志、电台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电影电视剧本、评论共计一百万余字,曾三余次荣获海内外的各种奖励。1989年,张玉平加入了怀化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1997年,他又被湖南省作家协会接纳为会员,同年,澳大利亚《汉声》杂志为他开了专栏:“平说新语”,成为了该刊创刊十几年来唯一一位专栏作家。《湖南日报》、《中国青年报》、《湖南教育报》、《湖南农村报》、《湖南宣传》、《成才之路》杂志、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等几十家报刊、电台、电视台先后以《星星闪烁在深山》、《轮椅上的文学梦》、《支点》报道了张玉平的事迹,张玉平的名字和传略也被收入了《中国专家大辞典》等十余种辞书。
用自己的人生去激励更多的人
他与疾病与命运不懈抗争的经历在社会上传开,引起了非同凡响的社会反响。许许多多的读者给他写信、打电话,生活失意的朋友说从他的经历中领悟到了做人的哲学,鼓起了对人生的自信心。感叹命运不公平的说从他的文章中看到了希望,扬起了自强的风帆。与此同时,一些优秀、纯洁的女孩也为张玉平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纷纷向他投来爱的讯息,让张玉平感受到人世间真爱风景的旖旎多姿。
2000年盛夏,张玉平从偏僻乡村移居怀化市。居住都市以后,他发现:现在有很多学生都沉溺网络,游戏人生,处优而不思进取,缺乏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作为一名作家,他感到了自己的责任。这种责任来自他内心强烈的忧患意识。自己应该为这些学生做些什么呢?张玉平给市教育局写了一份言辞恳切的报告,要求自费为学生演讲,激励学生们人生路。于是,张玉平开始了长达六年的自费巡回演讲路。六年时间,他激昂向上的声音传遍了全市十三个县市的学校。用自己的人生经历,用他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励、感动学生,学校、学生反映都很热烈。一些学校往往是第二次、第三次邀请他去给新生讲述自己励志成才的故事。
(编 者)
作家档案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在她出生后的第19个月,一场大病,使她成为一个又盲又聋又哑的孩子。1887年安妮·曼斯菲尔德·沙莉文开始教她,她以顽强不屈,锲而不舍的精神突破了识字关、语言关、读书关、写作关。她于1904年毕业于马萨诸塞州剑桥拉德克利夫学院,先后学会了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语言文字,出版了《我的一生》《海伦·凯勒日记》《奇迹创造者》等14部著作。她终生致力于聋盲人的公共救助事业,曾受到许多国家的政府、人民和高等院校的赞扬和嘉奖。
作 品 选 读 一
珍爱光明
我经常这样想,如果每一个人在他的青少年时期都经历一段瞎子与聋子的生活,将是非常有意义的事。黑暗将使他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使他更加喜爱声音。
我经常考查我那些有视力的朋友们,问他们看到了什么。最近,我的一位好友来看我,她刚从森林里散步回来,我问她都看到了什么。她回答说:“没有看到什么特别的东西。”如果说我不是已习惯了听这样的回答,那我一定会对它表示怀疑。
我常这样问自己,在森林里走了一个多小时,却没有发现什么值得注意的东西,这怎么可能呢?我这个有目不能视的人,仅仅靠触觉都能发现许许多多有趣的东西。我感到一片娇嫩的叶子的匀称,我爱抚地用手摸着白桦树光滑的外皮,或是松树粗糙的表皮。春天,我满怀希望地在树的枝条上寻找着芽苞,寻找着大自然冬眠后醒来的第一个标志。我感觉到鲜花那可爱的、天鹅绒般柔软光滑的花瓣并发现了它那奇特的卷曲。大自然就这样向我展现千奇百怪的事物。偶尔,如果幸运的话,我把手轻轻地放在一棵小树上,就能感觉到小鸟放声歌唱时的欢蹦乱跳。我喜欢让清凉的泉水从张开的指间流过。对于我来说,芬芳的松叶地毯或轻软的草地要比最豪华的波斯地毯更可爱。四季的变换就像一幕幕令人激动的、无休无止的戏剧,它们的行动从我的指间流过。
有时,我在内心里呼唤着,让我看看这一切吧。仅仅摸一摸就给了我如此巨大的欢乐,如果能看到,那该是多么令人高兴啊!然而,那些有视力的人却什么也看不见,那充满世界的绚丽多彩的景色和千姿百态的表演,都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人类就是有点奇怪,对已有东西往往看不起,却去向往那些自己所没有的东西。这可是非常可惜,朋友,在光明的世界里,视力的天赋不能只看作是为了方便,而应看作是充实生活的手段。
阅读提示
此文是一篇融深刻的思想性与高超的艺术性于一体的佳作,字里行间流露着真情、充满着哲理,让人从中可以看到海伦·凯勒的性格,真是“文如其人”。
作者运用第一人称,通过对比写法,表现自己对光明的珍爱。作者的“想”“问”也好,“呼唤”也罢,无不是由衷的呐喊,她的意识,她的举措是一个“思维正常”的人难以比拟的。
作 品 选 读 二
开启光明的钥匙
随着年龄一天天的增长,表达自己心中所想的欲望也一天天膨胀起来。现在的几种简单的手势,已经无法满足我表达的需求了,而我又渴望了解别人和被别人了解。当我比划半天而始终无法让别人理解我的时候,我的心仿佛要炸开了一样,就要大发脾气。仿佛冥冥中有许多无形的魔爪紧扼住我的神经,我反抗,我挣扎,烈火在胸中燃烧,却又无法发泄而出,只好发疯似的乱踢乱打,声嘶力竭地哭闹,在地上打滚,直到奄奄一息,方才作罢。
如果此时母亲陪伴身旁,我会无助地扑入她的怀里,失声痛哭,昏头晕脑,直至连为什么使性子、发脾气都忘记了。思想无处表达,情绪无处发泄,我觉得日子像是个火炉在煎熬着我,以至于发脾气成了家常便饭,甚至每隔一小时就要发作一次。
我的反常表现让父母忧心如焚,手足无措。我们居住的塔斯甘比亚镇附近根本没有聋哑学校,而且这个偏僻的地方也似乎没有人乐意到此来教一个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的孩子。在母亲阅读狄更斯的《美国札记》之前,我这样的人能受教育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美国札记》却给了我母亲一线希望。
在这本书中提到一个像我一样又聋又盲又哑的少女——罗拉,经过一位博士的耐心教导,竟然学有所成。然而,那位在教育盲聋方面学有专长的博士已经逝世多年,他的方法可能也无法流传下来。母亲因此而更加苦恼。她想知道,那位博士是否有继承人?如果有,人家愿意到这个偏远的小镇上来教我吗?
在我6岁的时候,父亲风闻巴尔的摩有一位著名的眼科医生,让好几个盲人重见光明。父母毫不犹豫地决定带我去治疗眼睛。
这次旅行非常愉快,时至今日,我依然清晰地记得旅途中的事情。在火车上,我交了很多朋友。父亲把一位妇女送给我的一盒贝壳穿了孔,让我用线一个一个地串起来,做成了一串贝壳项链。这些贝壳带给我很长时间的快乐和满足。列车员和蔼可亲,他每次来查票或剪票时,我总可以拉着他的衣角,他剪票的剪子也成了我的玩物,我趴在座位的一角,专心致志地把一些零碎的卡片打成小孔,玩几个小时,也毫不厌倦。
姑妈用毛巾给我做了个大娃娃,但是却没有眼睛、耳朵、嘴巴、鼻子。这是即兴拼凑的作品,即使我的想象力再丰富,也想象不出,那张脸是什么样的。最让我难以忍受的是它没有眼睛。我坚持让每个人开动脑筋想办法完成装眼睛的工作,可是最终也没有人完成。我灵机一动忽然来了主意,就溜下了座位,找到姑妈的披肩,扯下了两颗珠子,指着它让姑妈缝上去。姑妈为了核实我的用意拉着我的手放在她的眼睛上,我使劲地点头。这样,我的布娃娃就有眼睛了,这样我高兴不已。不过,没一会儿,我就对它失去了兴趣。
在这一次的旅行中,我感兴趣的事实在太多了,层出不穷,让我应接不暇,连发脾气的工夫也没了。
来到巴尔的摩,我们马不停蹄地直奔夏姆医生的诊所,我们受到了医生热情的接待。但经过了一番检查之后,他表示无能为力。不过,他告诉我们,我可以受教育,并建议我们去找华盛顿的亚历山大·贝尔博士,说他可能会为我们提供一些有关聋哑教育的信息和师资情况。父母听取了医生的建议,我们又立即启程前往华盛顿。一路上,父母愁容难展,忧心忡忡,而我却毫不知情,只觉得四处旅行太好玩了。
在华盛顿,我们见到了贝尔博士。虽然那时我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但我一接触他,就能够感受到博士的温柔、敦厚、善良、热情的心灵。他把我抱在腿上,把他的手表给我玩,并弄响了手表的闹铃,让我可以感受到手表的震动。博士肯定是一个医术高明、有很高的专业素质的人。我喜欢他,因此他可以立即弄懂我的手势。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次会面竟成为我生命的转折点,从此我从黑暗走向了光明,由孤独到充满温情,并拥有了一把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
贝尔博士又建议父亲直接写信给那位《美国札记》中写到的博士不倦工作过的波士顿柏金斯学校的校长安拿罗先生,请他为我寻找一位启蒙老师。父亲立刻照做了。时隔几星期,热情的回信就收到了,告诉我们一个让人欣慰的消息,教师找到了,但是时隔一年,莎莉文老师才来到我们家中。她的到来彻底改变了我的一生。正如书中所写:
“就这样,我走出了埃及,站在西奈山的前面,一时灵感充斥全身,眼前闪现无数奇景。一个声音在这座圣山上响起:‘知识给人以爱,带来光明,给予智慧’。”
细细品味
读完此文,你一定会心潮起伏,甚至潸然泪下,一是因为海伦·凯勒追求光明的举动,二是因为流淌文中的“情”,这“情”这“意”被作者喻为“开启光明的钥匙”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尤其是莎莉文老师的到来彻底改变了海伦·凯勒的一生——从黑暗走向了光明,从孤独走向了充满温馨的世界。
超级链接
海伦睿语
1.顽强的毅力可以克服任何障碍。
2.所有坚忍不拔的努力迟早会取得报酬的。
3.美好的事物无处不在,即使在黑暗和沉寂的世界里也能发现美,无论身处什么境地,我都要不断努力,学会知足常乐。
4.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作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快乐。
名人评价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诗歌、评论、散文、翻译作品。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主要作品有:《呐喊》《彷徨》《坟》《热风》《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野草》,回忆性《朝花夕拾》《阿Q正传》等。
巴金
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原名李尧棠,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巴金晚年提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化大革命博物馆。
主要作品有:《家》《春》《秋》《雾》《雨》《电》《萌芽》《寒夜》《随想录》《海的梦》《灭亡》《憩园》《复仇》《电椅》《还魂草》《猪与鸡》等。
冰心
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原籍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主要作品有:《繁星》《春水》《超人》《寄小读者》《往事》《我们把春天吵醒了》《小桔灯》《只拣儿童多处行》《冬儿姑娘》等。
叶圣陶
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汉族人,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他也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委员、民进中央主席。叶圣陶于1988年2月16日于北京逝世,享年94岁。
主要作品有:《稻草人》《旅行家》《小白船》《古代英雄的石像》《一粒种子》《玫瑰和金鱼》《月亮姑娘的亲事》《含羞草》《快乐的人》
郭沫若
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四川省乐山客家人,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学者、社会活动家。著述颇丰,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中国新诗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公认的文化领袖。
主要作品有:《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纂》《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青铜时代》《十批判书》《奴隶制时代》等。
夏洛特·勃朗特
英国小说家,生于贫苦的牧师家庭,曾在寄宿学校学习,后任教师和家庭教师。1847年,夏洛蒂·勃朗特出版著名的长篇小说《简·爱》,轰动文坛。1848年秋到1849年她的弟弟和两个妹妹相继去世。在死亡的阴影和困惑下,她坚持完成了《谢利》一书,寄托了她对妹妹艾米莉的哀思,并描写了英国早期自发的工人运动。她另有作品《维莱特》和《教师》,这两部作品均根据其本人生活经历写成。夏洛蒂·勃朗特善于以抒情的笔法描写自然景物,作品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维克多·雨果
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笑面人》发表于1869年 小说有着和巴黎圣母院一样的美丑对比。《悲惨世界》最能代表雨果的思想艺术风格,他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奴役劳动人民、逼良为娼的残酷的现实。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 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主要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童年.少年.青年》《一个地主的早晨》《琉森》《三死》《家庭幸福》《哥萨克》等。
杨红樱
生于1962年5月12日,四川成都人。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8岁开始当小学老师,把自己的作品当作书本上的故事讲给学生听,直到后来,学生才知道是杨红
樱老师写的。于是学生们强烈建议出书,于是19岁开始童话创作。她做过7年小学老师,做过7年儿童读物编辑,现为《青年作家》杂志社副编审。
主要作品有:《女生日记》《男生日记》《五·三班的坏小子》《漂亮老师与坏小子》《假小子戴安》《瞧,这群俏丫头》《瞧,这帮坏小子》《非常爸爸》《非常妈妈》《非常老师》《非常男生》《非常女生》《非常小男生和小女生》《非常事件》《贪玩老爸》《轰隆隆老师》 《笨女孩安琪儿》《小英雄和芭蕾公主》 等。
伍美珍
被称为”阳光姐姐“。现为安徽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安徽大学儿童文学创研中心主任。她曾是”阳光姐姐热线“主持人,专为小读者排忧解难。自2000年起,她在内地和港台三地共出版了70余部少儿题材的小说和报告文学作品,曾获文化部”蒲公英少儿读物奖“及新闻出版总署”全国优秀少儿图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
主要作品有:《臭袜子赢比赛》《秘密心情便利贴》《袋鼠斗圆规》《咖啡味的七七班》《拥抱幸福的小熊》《假如给猪一对翅膀》《兄妹学期故事留言板》《单翼天使不孤单》《外号像颗怪味豆》《做好学生有点累》《我的同桌是班长》《青蛙王子副班长》《永远的超级四班》《老天会爱笨小孩》《巧
新浪文化读书讯北京时间10月11日19时(当地时间10月11日13时),瑞典诺贝尔委员会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莫言。诺贝尔委员会给其的颁奖词 为: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为莫言,他“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结合在一起”。(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2012 was awarded to Mo Yan “who with hallucinatory realism merges folk tales, 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
莫言简介:
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 “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莫言在他的小说 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2011年8月,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 《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代表作品: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高考作文救星
从始至终可不花一分钱
您只需百度一下:高考作文救星
百度文库免费下载30页理论教程
您或许只是百度一下高考作文救星 但很可能就改变您的命运
一个小时,让您对高考作文的思维认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七个小时,让您迈入五十分的门槛,甚至可以轻松拿满分。线下已经帮助两千多高中生高考作文取得高分,线上数以万计的学生籍此取胜。
1.致陈先生的一封信 陈先生:
您好!您的遭遇,我在网上略有了解。我想说,如果是我,也会如您女儿一般对您进行举报。我这样做,不仅是因为您的所作所为违反了交规,更是因为当您开车载着家人时,那个接通的电话已经将您自己、您的家人和路上的其他人的生命吊在了悬崖之上。下面请允许我和“谈一谈:生命关天,我们必须敬畏。敬畏自我的生命,此生无悔。《古诗十九首》云: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每个人都只是这天地逆旅中的暂住之客,我们的生命脆弱而又短暂,无法重新来过。也正因如此,我们才更应该对自我的生命心怀敬畏,不因任何外因而失去对它的尊重。不由想起了那个“职业是是生病,业余是写作”的残疾作家史铁生,当他而说出“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时,当他穷四年之功利用透析后的残存时间写下《病隙碎笔》时,当他在《命若琴弦》中塑造了千弦弹断希望不灭的盲人琴师时,陈先生,希望您能够懂得,正像当代诗人郭小川所说,“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敬畏自我的生命,可以让我们无悔此生。
敬畏与自己相关的生命,此生有责。我们每个个体都与其他无数生命紧密相连,而这些与我们相关的生命,都是我们肩上的责任,我们需要对它们心怀敬畏。看,那为了让独居的母亲颐养天年而辞官奉母的潘岳挂起的官印,在提醒我们,敬畏亲人的生命;触,那落在为了给发烧的妻子降温而只穿单衣站在雪地中的荀粲肩上的雪花,在告诉我们,敬畏爱人的生命;听,那重病在床的元稹在听到挚友白居易被贬江州时吟出的“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的诗句,在教导我们,敬畏友人的生命。陈先生,您一定明白,只有当我们因敬畏而为与自己相关的生命负起责任时,我们才可以俯仰无愧,坦然前行。
敬畏与自己无关的生命,此生崇高。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想,如果我们还可以对与自己无关的生命心存敬畏,则我们的生命一定可以更加崇高,正像尼采说的那样:“我的灵魂清澈而明亮,宛若清晨的群山。”如韩愈一般,为了天下苍生不受蛊惑,上《论佛骨表》,被贬潮州仍“肯将衰朽惜残年”;如东林学派一般,为了黎元百姓乐于樵苏,发出正直呼喊,惨遭屠戮却成为“一支重整道德的十字军”;如新东方学校一般,为了汶川同胞重振希望,捐款支教,耗费巨大终获民政部“中华慈善奖”。陈先生,相信您十分清楚,这些人之所以值得我们敬佩,正是因为他们都能对那些与自己无关的生命心怀敬畏,方能普施大爱,让自己的生命清澈而崇高。
这红尘,太污太苦太锦簇;这人情,总浮总疏总麻木。陈先生,您可以看到,当今时代,食品安全隐患多多、医患矛盾逐渐升级、老人跌倒无人搀扶,人们对生命的敬畏似乎越来越淡漠。然而,越是在这时,我们越应该不断自省:对自我的、与自己相关或无关的生命,我们都要心怀敬畏。大儒张载说:“为生民立命。”我真诚地希望您可以在今后的生活中将对生命的敬畏放在心头,毕竟,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毕竟,这是我们等过了无尽黑暗才睁开的双眼;毕竟,这是一个不能停留太久的世界。
陈先生,您说呢?
明华
2015年6月7日
编者将这个难题抛给了中国青年报几位优秀的记者编辑,挑选了全国卷Ⅰ中的大作文,请他们在特定的时间内成稿交稿(为不影响考生情绪,将刊出日期推后一天)。我们可以看看面对这个作文题,2 有社会经验人生阅历的人,如何抓住主干,又能拓展开来,用故事和细节打动人继而影响人,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2.曹林:有一种爱可能无须别人的理解 小陈:
你好,我叫明华,看到有关你的新闻后深有感触。很惭愧,像你父亲一样,我以前开车时也有接听和拨打电话的陋习,受你爱父之心和此举的感动,以后一定会改掉。想起前几天,我的孩子批评我吃饭时还在刷手机,内心也无比温暖。谨以此信向你表达支持与敬意。
你的行为赢得了多数人的支持,也有少数人质疑和反对——你要宽容这种七嘴八舌的杂音,这就是舆论,当有关你的新闻变成一个大众传播事件后,很多评论就跟你、跟事件本身无关了,你不要被这些争议所干扰,不要被“举报父亲”这个渲染性标签压得喘不过气来,坚信自己是以这种父亲能接受的方式表达对父亲的爱。我知道,你这样做,绝不是“吾爱吾父,吾更爱原则”——而就是纯粹的爱父亲,以这种让父亲记忆深刻的方式改掉陋习。这种爱,只要父亲能够理解就足够了,无须别人的理解。
之所以有一些争议和质疑,是因为他们没有站在一个爱父亲的女儿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没有将心比心,没有同情的理解,而是一个凑热闹的看客和冰冷的旁观者。当这件事成为一个大众话题时,你已经成为一个被消费的热点。大众传媒工业从这条新闻中各取所需:网友需要的是伦理冲突和情法争议,媒体需要的是劲爆新闻和反常故事,评论员需要的是噱头和谈资,交警需要的是普法案例,律师需要的是以案说法,道学家需要的是道德高地,微博需要的是能增加点击的热点,微信圈需要的是能刷屏的温暖鸡汤。
而这一切,与你的需要没有关系。作为一个曾一直努力想让父亲改掉抽烟习惯的我知道,作为女儿的你,要的只是父亲能改掉这个开车陋习,要的是父亲免于被这种陋习所伤害,要的是开车的父亲平平安安回到家中和你一起吃晚餐。从新闻看,你的目的已经达到,父亲老陈后来领悟到“觉得女儿确实说的很有道理,她是在对家人的生命负责,也是对家人爱的一种体现”。——父亲理解了你的良苦用心,读到了你的爱,那就足够了。
这个世界上,说服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尤其是想说服每个人,让每个人都点赞,那根本不可能——我想跟你分享一幅漫画,你永远都无法满足所有人。很多时候,你只须介意你爱的人的感受,只要说服那个你想说服的人,你爱的人理解,你介意的人接受,就可以了。这是你跟父亲两个人的事,是为了影响和拯救父亲,而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所以不必介意那些杂音。你这样做,只是想让父亲改掉陋习,你成功地让父亲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理解了你的爱,真的非常棒。
不要被“亲亲相隐”之类的伪伦理讨论所误导,那是键盘侠牵强附会的乱阐释,这不是会让父亲受到严惩的告密,而是一种提起注意的警示方式。也不要被“大义灭亲”之类的高调赞美所迷惑,这是把你和父亲对立起来的高级黑。这不是什么“大义”,就是纯粹而可爱的爱父之心,你“灭”掉的3 也不是亲情,而是父亲的陋习。能意识到开车打手机的交通陋习,是原则;能在一再劝说无效后坚持用其他方式去影响,是韧性;能在穷尽各种方式后想到报警,是可爱和智慧;最终赢得了你父亲的理解,是完美的佳话。
小陈,这一次事件你可能已经感受到了舆论的多元与复杂,当你走向社会,会更多接触到这种舆论生态,请坚守自己强大的内心,坚守自己内心崇高的爱与原则。
祝好!
你的支持者:明华
(作者曹林,著名时事评论员)
3.张国:对你,我只有同情 亲爱的老陈:
我们素不相识,听说了你的故事,我决定给你写这封信。
跟你一样,我对你的女儿怀有复杂的心情。她都读到大学了,还没有学会“亲亲相隐”的道理,反而去揭发自己的父亲,令人痛心,更令人担心——如果这傻孩子走入社会后仍是这个样子,人情世故半点不通,动辄批评这个、举报那个,怎么在这复杂的世界立足?
对你的遭遇,我非常同情。本来只是一件小事,却弄得沸沸扬扬举国皆知。不就是开车时接个电话吗?谁敢赌咒发誓自己开车时没接打过电话?电话响了,领导找你、同事问你、朋友约你,接慢了都不合适!跟乱闯红灯的行人、野蛮变道的汽车、防不胜防的车窗垃圾还有半夜里轰隆隆飞驰的“二环十三郎”飙车党们相比,我们只不过是接个电话,简直应该算是模范守法公民好吗?影视剧里天天出现开车接打电话的场景,可也没见编剧们立马派个警察去制止啊。
老陈,我知道你最近一定听了不少大道理。交通事故已经跻身当今人类几大“杀手”之列、伤亡率逐年上升„„拿那些遥远的数字吓唬谁呢?癌症倒是头号杀手,不也得听概率论的吗?我相信,一定也有人跟你唠叨过“规则”意识。什么是规则?过去,“圣旨”是我们中国人奉行的圭臬。后来没了皇帝,有了宪法,法定的“规则”逐渐成了体系,国家已经宣示,“人治”要变“法治”。道理我们都懂,但是我们也都清楚,“潜规则”的根须在这片土地扎得更早、太深。你只不过开车接个电话就要挨罚,“特权车”什么时候能够依法上路?我们的孩子规规矩矩参加高考,别人给孩子明目张胆找人替考;我们的孩子千辛万苦考入大学,别人神不知鬼不觉把孩子从差校转入名校。前路漫漫,总有一些“别人”待在我们身边,你说,我们手里的方向盘到底该往哪个方向转?
老陈,不管怎么说,不希望你过多责备女儿。她还只是个孩子。如果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像她这样尊重公共秩序,尊重其他个体,也许压根儿就不会有今天的这场**,而中国人呈现给世人的面目,也不会总与“插队”、“随地吐痰”、“全球扫货的土豪”和刻在名胜古迹上“到此一游”的题名联系在一起。我想,女儿对你的举报,是一代人对另一代人的质问和挑战——问题在于,这个国家今天的国民,愿意选择谁的一边?
亲爱的老陈,听了你的故事,我的感受一言难尽,期待与你进一步交流。我的地址是本市平安路110号交通事故致残人群康复中心。欢迎你的到来!
你的同龄人明华
(作者张国,著名记者,曾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4.陈彤:亲爱的孩子万一仁慈高于法律呢 亲爱的孩子:
你我素不相识,我是从新闻上知道你的事迹——因为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边开车边接打电话,屡劝不止,所以你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你的父亲。你是一名19岁的大学生,毋庸置疑,你举报父亲并让你父亲受到应有的教育和处罚,你内心一定认为你这样做是对的,正确的——开车就是不应该打电话,你父亲打了,是错的。
亲爱的孩子,你父亲也是成年人,相信你父亲也一定知道开车不应该接打电话,接打电话是违反交通法规的,而且存在安全隐患。但是你父亲为什么要接打电话呢?你考虑过没有?我不知道你父亲从事什么职业,万一他的职业是报社记者,有一件突发新闻需要立刻处理呢?或者你父亲是一名医生,一位他接诊过的患者忽生状况呢?再或者,你父亲可能就是一名普通员工,他的老板给他打来紧急的工作电话,如果他不接,有可能暴躁的老板直接让他下岗回家呢?孩子,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你要说,不管什么原因,就是开车的时候不能打电话,因为这是错的!如果你非要这么说,我只能说,好吧,也许你以后长大了,会重新思考这个问题,否则你可能此生很难得到友谊和爱,因为我们所有人都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但我们需要的是在我们做两难选择的时候,或者在我们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我们的亲人站在我们的一边,帮助我们找到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而不是不停地在边上指责我们,数落我们,甚至直接举报——让我们接受惩罚。
我相信你的父亲不会因为这件事情记恨你,因为他是你的父亲,也许很多年后,你的父亲老了,回忆起这一刻,还会觉得温暖开心,因为你是真的关心他爱他。但是,我要说,不是所有其他的人都能接受你这种方式的关心和爱。我更希望你能通过其他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比如你更多地了解你的父亲,和他沟通,为什么他会明知道开车打电话有危险还要打电话?是他的工作压力太大,还是有些电话真的对他太重要?我一个朋友,他的工作性质必须24小时开机,他曾非常羡慕地对我说,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一天不用那么紧张,他可以请一个团队为他工作,可以有休假,可以空出时间,陪伴家人,休闲,度假,旅游,甚至闭关。我们曾讽刺他连游泳都要举着手机——他在创业,他请不起团队,他事必躬亲,所有的事情,千头万绪都要亲力亲为,他害怕错过任何一个电话,因为每个电话都是一个机会,他厚颜无耻地三番两次地给人家发短信谈自己的想法,然后等人家约时间,所以电话响了,他怎么敢不接?他即使洗澡,都要把电话带到卫生间,因为有一次就是在洗澡的时候来了一个重要的电话,他没有接到,等回拨过去,人家说已经找了别人,他失去一次他梦寐以求的合作机会。他后悔难当,我们劝他说不必后悔,可能人家本来也没有想要真找你。我说这么多,不是要论证开车打电话的重要性,我是要说,他的家人怎么解决的这个问题——他的孩子,把过年的所有压岁钱攒下来,送了他一个礼物——绝对不是车载电话蓝牙耳机的广告,他在收到这个礼物的时候,泪水夺眶而出。亲爱的孩子,这就是我要对你说的,当你的亲人不听你的劝告,一意孤行的时候,你不要那么急于将你所认为的“正确”强加于他,没有人喜欢被“强加”的——本来生活就够难的了,人之所以需要亲情友情和爱,不是为了在很难的时候,听那些绝对正确却对生活毫无帮助的指责。比如说,你也不希望在失恋的时候,父母指责你,说你为什么不听我们的话,和那个混蛋好呢?
不知道你是否看过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冉·阿让偷了神父的一套银器,被警察抓获,带到神父面前,神父却对警察说:“不,是我赠送给他的。”
孩子,如果你是那个神父,你会如实对警察说,对,是他偷的吗?然后让这个叫冉·阿让的男人接受惩罚,把牢底坐穿?
违法违规是不对的,我们都知道,但,万一仁慈高于法律呢?这是一部俄罗斯电影的台词。我第一次听到,就记住了,现在,我把这句台词送给你,亲爱的孩子,无论你是否认同,希望你能像我一样,记住。
夏安
明华
(作者陈彤,编剧,作品有电视剧《一仆二主》《离婚律师》等)
5.曹竞:鸡毛信 小陈:
你好!
小时候我们受过很多有关“家书”的教育,有诗词有电影有书报有歌曲,形式各异,深入人心大抵是因为爱在其间。今天借小陈你举报老陈的事给你写信,并非为了抒发亲情,也不是探讨“坑爹”,反而是想深入“传递”,即“互联网+”时代,爱的传播、沟通和表达。
你是个大学生,父亲总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迫于无奈,更是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你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
这让我想起童年的电影《鸡毛信》。海娃与鬼子斗智斗勇终于通过羊群完成了任务。当然,小陈你和老陈不是“敌我矛盾”,但都是“命悬一线”。目前“互联网+”的时代,沟通介质和维度也是最受惠的红利之一,公开的私下的世界的中国的,QQ微信微博私信„„你采取了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却也达到了劝阻父亲的目的。你的这一封特别的“家书”,的确是“95后”的另辟蹊径。
据称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但不可避免的,就方式方法也引发一些质疑,尤其是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亲情,我们都不是局外人和旁观者,尤其是琐碎日常中的菜篮子、米缸油缸酱缸醋缸„„如何在传统的沟通中重构表达,抵达爱的路径,确实是一门艺术。
日本著名家庭伦理导演是枝裕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父亲去世前从未与父亲有过深入沟通,反倒在父亲去世后才更多地能继续发展和生长父子之间的默契。但在他的电影中,家庭始终是阳光撒进6 窗棂那一刻最温柔的出口。无独有偶,台湾已经过世的著名导演,被誉为“台湾社会的手术刀”的杨德昌,在他的最后一部电影《一一》开播受访时说:“这个电影是以家庭为单位出发,家庭具有很复杂的、互相交错的、层次感很丰富的厚度。《一一》代表简单自然,其实就是指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不仅是言语的互相沟通,更重要的是情感交流。”
马克思几百年前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没什么大事却比什么都重要。”到了当下,爱的教育并不缺乏,但切莫将爱的传承和表达局限于“局域网”的一隅。爱的“鸡毛信”当用则用,毕竟鸡飞蛋打一地鸡毛的家庭生活真的不符合现代社会组织的和谐发展。譬如小陈你可以给老陈买个蓝牙耳机,或者陪老陈看场主题思想为“听人劝吃饱饭”的电影,说不定效果也不亚于“鸡毛信”。
此致 敬礼!
明华
(作者曹竞,著名体育评论员)
高考作文救星
从始至终可不花一分钱
您只需百度一下:高考作文救星
百度文库免费下载30页理论教程
您或许只是百度一下高考作文救星 但很可能就改变您的命运
一个小时,让您对高考作文的思维认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七个小时,让您迈入五十分的门槛,甚至可以轻松拿满分。线下已经帮助两千多高中生高考作文取得高分,线上数以万计的学生籍此取胜。
6.徐虹:请不要怠慢爱之根源 小陈:
女孩子长得好看与否不重要,性情厉害与否也无妨事。关键是生之为人,需要珍重生命,崇尚原则;仁厚礼信,世事洞明。然而世事往往纠结,彼此冲突,难求周全。你以珍重生命的名义,举报高速路上打电话又屡劝不止的父亲,且不论高速-电话-劝说-举报是否是唯一合理的逻辑链,至少你让我看见了一个人由蒙昧天然而被社会深刻格式化的过程。我不知道该祝贺你,还是为你悲哀。
你需要知道,父亲是你与世界最牢靠的联系。你是一株花,你的根须一直牵连到他的心土里去。它究竟扎了多深?你看不见。但是风吹草动,它即使不被连根拔起来,也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记得有7 一次,我叛逆父亲。在长时间谈话后,我看他拿一把刀子,用力地削一只苹果。他把大片的果肉,赌气似地刀削斧劈下来。我僵化着表情,眼睁睁地目睹他触目惊心地表达爱„„随着我们长大,血的热度由烫变温。多年以后的我们,也会变成他们。我是想说,父亲、母亲,除了是血脉之源,更是安全、温暖、信任之所在。世界全是变的,又冷,又荒乱,嗅着血腥味的野兽出没,我们需要互相依存,让心暂时安歇,人们管这笼统叫爱。这世界什么最恒久?只有血缘是恒久的。因此不要轻易怠慢爱之根源。
会不会,你父亲原先看你的眼光如轻抚婴儿,在你的作为之后,他看你的眼光会像看一匹小狼一样,带着隔绝和警惕?你知道吗,小陈,我觉得你在劝止和举报之间,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这既解决问题,又符合社会规范。
小陈,你珍重生命是对的,而我们的社会规则也以尊重生命为第一要旨。当然泛泛就规则而言,它们不过是多年以来公共意志的积习,由一些不知姓名的人发明、修订和完善。他们陆续死了,而你必须尊崇着他们的意志活下去。除非你成为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否则你将永远无法颠覆规则。因此,一个自然人必须进入社会化的流水线,必然打上规则的烙印,必须遵从群体的指令,也必须摆正小自我与大社会的位置。但这种必须,要以理性和自觉为前提,而非随性和懵懂。你更需要知道,在所有的规则中,举报是社会化程度最高的。它本身除了具有沟通、劝阻、规范之属性外,更有追究、惩戒、警示之意味。它是理性、无情和冰冷的,更是严峻的。举报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其来有自;尤其在中国当代史上,发生频仍。我相信,你在速度带来的恐慌中,别无他法,寻求外援,使本可在家庭层面解决的问题投放于社会层面。这是你的超常,也是你的欠妥。我看你正分身做着两个人。你在面对世间最艰难的悖论。
至于这个世界,变化日新月异,发展无所不在。我们随着大时代的巨轮,耳旁生风,身不由己地呼啸和翻滚。这世界要快起来,我们却要慢下去;这世界的技术和艺术每天都在变化,我们却在变化中寻求恒久;这世界无“微”不至,我们却努力把破碎的时间捡拾起来,整合成一个全新的自己。但是无论科技如何更新,社会怎样发展,人性天然不会改变,它正在得到我们日趋完善的社会规则的尊重和维护。
懂得了这些,你完全可以做得更好一点。你很年轻,还有思考和抉择的时间。
你的朋友明华
(作者徐虹,作家,曾获茅台杯。小说选刊中篇小说奖、老舍散文奖、冰心散文奖。)
高考作文救星
从始至终可不花一分钱
您只需百度一下:高考作文救星 百度文库免费下载30页理论教程
您或许只是百度一下高考作文救星 但很可能就改变您的命运
这足以让中国出版界丧气。中国人素有诺奖情结,体现在出版界就是喜欢押宝诺贝尔文学奖,还真有押对的,比如,2006年,当年的大热门、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穆克获奖消息传来,中国人尤为高兴,因为两个月前,他的作品《我的名字叫红》中文版刚在中国推出,获奖之后出版社随即又陆续推出帕穆克的其他作品。
争夺赫塔·米勒中文版
2009年10月,德国法兰克福书展。这届书展的主宾国正好是中国,国内不少出版商云集法兰克福。
书展开幕前夕,传来了赫塔·米勒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正在为书展做准备忙得不亦乐乎的蔡鸿君立刻接到多个中国出版商的要求,希望能引入赫塔·米勒的作品。蔡鸿君所创办的德国海格立斯贸易文化有限公司,一直代理拥有赫塔·米勒全球版权的德国Carl Hanser出版社的中文版权。
包括人民文学、译林和上海译文等出版外国文学的老牌出版社,还包括磨铁图书、万榕书业、新经典、上海九久读书人等民营出版机构,纷纷与蔡鸿君接洽。按蔡的本意,他希望是近几年在中国图书市场异军突起的几家民营出版机构能胜出,他本人则格外看好有过多年友好合作、在外国文学方面尤为突出的新经典文化。
所以,书展期间,当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谭跃,原少儿社社长、现北京凤凰联动图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凤凰联动”) 总编辑祁智和译林出版社社长顾爱彬三人“携手”出现在蔡鸿君面前时,这个组合令蔡鸿君十分为难,因为凤凰集团董事长谭跃是蔡鸿君的中学同班同学,而在此前,他有所属的新经典已经与蔡鸿君接洽过两次,蔡鸿君还交给了对方一个刻有赫塔·米勒书稿等相关资料的光盘。
这时,与蔡鸿君接洽的出版社或文化公司增加到32家。10月25日,书展一结束,蔡鸿君把第一批经他筛选过的8家出版社及文化公司的5个报价转给了德国Carl Hanser出版社。这几家出版社都是要求全套引进赫塔·米勒的中文版权,其中,新经典与北京十月、上海九久读书人与人民文学、凤凰联动与译林均是联手竞标进行报价的,而新经典的报价最高。但拥有赫塔·米勒全球版权的德国出版社看重的则是中国出版社在以往出版外国文学方面的资历,所以他们更愿意在人民文学、译林和上海译文三家老牌出版社中作出选择。
回忆起这场出版争夺战,凤凰联动总编辑祁智表示:“从战略上考虑,公司需要一个镇宝之作。”这是凤凰联动改制后的第一个大手笔,他们志在必得。
2009年4月,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旗下的江苏人民出版社与共和联动进行战略重组,这是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颁布后,国内第一家由国有出版企业与民营书商合作成立的国有出版集团控股的股份制公司。
最终,凤凰联动与译林联合取得了赫塔·米勒作品的中文版权。2009年11月,凤凰联动总裁张小波在京高调宣布了这个消息。然而没多久,他们的同集团伙伴译林决定退出。
“顾爱彬至今还欠我一个解释。”越洋电话的另一头,蔡鸿君笑呵呵地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凤凰联动和译林的公开解释是双方无法就合作的细节达成一致,译林仅计划出版米勒部分作品,而凤凰联动则要求出版全集。
今年1月初,凤凰联动和译林分开对版权进行竞价。蔡鸿君对德国出版社做了些解释工作,表示无论两家联合竞价还是分开竞价,两家都属于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旗下。1月25日,凤凰联动独揽赫塔·米勒全套中文版权。
成为畅销书的可能有多大
直到今年3月,媒体还在关注这场变故。而此时,凤凰联动早已经投入到翻译队伍的组建中。早在去年11月11日,蔡鸿君分别给译林和凤凰联动写信推荐德语译者,蔡给他们开列了一个11人的名单。今年1月29日,蔡鸿君再次给凤凰联动总编辑祁智写信,讨论组建翻译队伍问题,在这封信中,蔡鸿君又列出了一个12+12,分别为12人的专家和译者名单。
有了蔡鸿君的名单,凤凰联动心里有了底。随后,他们定出了组建翻译队伍的原则:第一要年富力强;第二有德国生活经历;第三最好是对米勒其人有所了解。
一天,凤凰联动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叫李贻琼,从事中德贸易工作。她向出版社自我介绍,自己是国内翻译米勒作品的第一人——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的李贻琼,1991年,曾参加歌德学院与《世界文学》合作举办的翻译比赛,在那场比赛中,题目就是翻译米勒的作品,李贻琼获第一名,其译作发表于《世界文学》上,而李贻琼也因此爱上了米勒的作品。多年来,她已经陆续翻译完《赤足的二月》一书,但因为加入得晚,这部作品与米勒的另外一本散文集《一颗热土豆是一张温馨的床》合并,已经定了由刘海宁负责翻译,李贻琼则负责翻译《国王鞠躬,国王杀人》一书。
一个十多人的翻译队伍组建起来。据蔡鸿君介绍,其中,译林出版社的德语编辑陆志宙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份名单最后传真到德国,通过蔡鸿君转给了赫塔·米勒。本来,赫塔·米勒是希望翻译工作能集中两三个人来做,但因为要赶出版时间,蔡鸿君说服米勒同意了这份翻译名单。
据凤凰联动总裁张晓波介绍,中文版上市以来,《赫塔·米勒作品集》以每天150套的销售速度,稳稳地占据当当网新书热卖榜。以14.5万欧元拍下赫塔·米勒中文版权的凤凰联动,第一次开机印刷了5万套《赫塔·米勒作品集》。
一般来说,诺奖作品的出版周期也就一年,各出版社的常规做法是,在获奖名单出来之后,马上组织人翻译出版出版获奖者的一两部作品,抓住一年的销售时间,其后再瞄准下一位。
整套推出诺奖作家的作品,在中国出版界实属非常规之牌理。张小波的野心是把赫塔·米勒的书做成米兰·昆德拉式的畅销书,他认为,赫塔·米勒的作品极具畅销书的潜质:首先,对于被米兰·昆德拉陶冶了几十年的中国读者而言,赫塔·米勒的到来,可能是当代阅读史的重要延续。
但近10年来,诺奖作品的中文市场销量平平,很难破10万册。2006年诺奖得主帕慕克已经是个例外,他的《我的名字叫红》销量达到30余万册。
米兰·昆德拉的作品在中国总发行量达到一百多万册,这成为中国出版界的一个奇迹,就连其母国捷克也感到惊讶。他虽然没有获得诺奖,但他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全世界公认的畅销书。1985年,韩少功翻译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成为译坛常青树,至今魅力犹存。在中国出版界不景气的今天,米兰·昆德拉仍是拉动经典书销售的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