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岗前培训感受

2024-08-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教师岗前培训感受(精选8篇)

新教师岗前培训感受 篇1

x月x日,我同全区的x名新教师一同成为了xx教育系统大家庭的一员,与此同时,开始了为期7天的理论培训和素质拓展。

整个培训期间,正值酷暑难耐的时节,培训老师在讲台上挥汗如雨,我们看在眼中,感动在心中,教师的职业感油然而生。坐在台下听课的感觉不同于19年来作为学生的感受,不仅仅是学习怎样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更多的是沉甸甸的责任在肩上。七天的培训如此的短暂,大家都不愿错过任何可以学习的机会,有的学员更是带病坚持,回顾整个培训过程,我的感受就是收获很多,累并快乐着。

如果说,是一种对教师的朦胧的好感让我走进了这个职业,那么,这些天来我感触到的是教师职业深远意义和责任,才让我真正决定用自己一生来经营这份职业。

师德培训的xx老师对我们说过,一个好的老师激励与关怀很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这一点我在做学生时候也深有体会,孩子们在中小学这个年龄段,教师的发自内心的真诚鼓励很可能让一个本来自我否定的孩子重新插上梦想翅膀,而如何成为一位这样的好教师,无疑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与仁爱之心,这些对于我这样的一个新教师更是一个巨大挑战。

是挑战一定艰辛,但我却累得快乐,教师的幸福感究竟源自何方?她不是来源于物质的满足,也不是来源于精神的褒奖,如果一定要为我在累中却依然执着的幸福感找一个方向的话,那么一定是予人玫瑰,手中所留有的余香,我不愿意说教师这个职业是个多么神圣而伟大的职业,因为教师对孩子的我尊尊挚爱真的只是像一位长者对年少者关怀,那么淳朴而又自然,当亲眼看到,自己当初用心血浇灌的一株株小苗已然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我将遗忘我所有的劳累,只留取无限的欣慰在心田。

人的一生很漫长,有很短暂,我终有一天会由一名新教师成长为老教师,当我老去的时候,我的一届又一届的孩子们还将依然是那么年轻,而我想对你们说的是,如果有可能请让我倾尽我一生的精力来成就你们的人生。

新教师岗前培训感受 篇2

1 “小”手机“大”作用

现在的智能手机就像一台小电脑一样,能打电话、能下载各种应用软件,能创建、编辑和查看各类文档;能连接3G/4G数据网络,高速上网;具有Wi-Fi的功能,浏览您最喜爱的网站;能全球定位规划行车路线;支持手指触控技术,使手机实现交互功能。这些新的“东东”,正是教师所缺少的课外知识。

2 找准应用切入点,培训从最实际做起

培训[2]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情境”可以理解为一系列精心安排的“教学事件”。我们从教师的好奇心入手,激发教师的认识兴趣,教师一旦进入这样的情境,他们认知的活跃、情绪的兴奋、意志的努力便都会被激发起来。

2.1 在线生成二维码,个性名片“巧”制作

电视和网页上经常出现二维码,让观众扫一扫,对于这个东西,很多教师都不知道它能做什么?为了让教师了解这一信息,我们让教师上网,在线介绍二维码相关知识,现场制作二维码名片 ,同时,通过手机识别,相互读取信息。通过培训,教师情绪高涨,不但制作了含有文本、wifi网络、电子邮件、短信、电话号码、网址等信息的二维码电子名片,还相互扫描二维码,共享名片,气氛热烈。

2.2 建立个人“云”,体验“云”存在

现在的“云(Cloud)”很多,教育云、百度云、微云……,教师听起来也是云里雾里的,说到“云”,有教师把那些不好表达的,虚拟的,飘渺的东西叫做云[3]。

我们这里所说的云[4]是指可以借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和PC,通过互联网存储、同步、获取并分享数据的在线服务;个人云由服务器、终端、应用程序和个人信息组成,把个人信息存储在服务器上,用户就可以通过Web浏览器等客户端软件访问个人云服务。“云”端数据信息可轻松实现自动更新,个人使用“云”服务,可实现信息发布和存储。

让教师建 立属于自 己的那一 朵“云”,实现资料和数据的云储存。为了让教师亲身感受“云”的存在,首先选择一款云平台终端(我们选择的是百度云、金山快盘),让教师分别安装在电脑和手机上;其次 , 上传文件,感受云平台下的网络同步、备份和共享功能。对一个文档,让教师体会到在教室电脑、办公室电脑、家里电脑和手机(移动设备)自动同步文件、存储、备份、传递和共享服务;最后,在一个教师的终端上修改文档,通过“云”,其他人也立即可以在其他各类设备中浏览使用 , 利用“云”在教师圈里分享与交流。

让“云”切实走进教师生活,通过培训,让他们体验感受到“云”的资源共享功能。“要U盘有啥用,让U盘退休去”—这是教师的培训感受。

2.3 享受教育“云”资源,感受教育“云”服务

“教育云”是将国内教育优势地区的名校、名师资源集中起来,为全国师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的平台。其资源涵盖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各门学科,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美术、体育、音乐等。用户只需注册,就可以下载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课堂实录、难点解析、媒体素材、习题精选等国内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通过这些资源进行备课、授课,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而学生可以通过在线答疑等栏目,向名师提问,观看名师课程,提高自学能力。无论是城市还是偏远山区的师生,接入教育云平台后,就能通过这朵“云”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另外,平台提供的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也让传统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我们这次以《甘肃教育云平台》为内容做教育云的培训,其资源丰富,设计人性化,课前、课中、课后教学资料轻松备,需要什么图片、动画,教师事前准备好,上课中要用到哪个就放哪个,并可根据学生的反应和课堂的实际需要调节授课的内容,Web页面与手机终端可同步互联,实现班班通,让教师轻松教,让学生快乐学;通过电脑或手机终端,学生作业、在校表现轻松可推送到家长手机。实现家校联系网络化,利用教育“云”的互动功能,将学校的教育活动延伸到家庭。

2.4 手机记事——伴随一生的云记事本

还记得以 前我们厚 厚的笔记 本吗? 现在还是 用本子写 心得? 那就“out”了,看看云记事本,它能随时随地记录你喜欢的事,所有记事可以自动保存在云端,在多种设备上自由同步记录和获取记事内容,只要需要,就可随时分享、查看你的记事。利用手机云记事本,教师可实现用手绘、手写、圈点、装饰、恶搞和自由拼图等方法手绘记事;可边拍照片、边录音,制作有声音的相册;可进行幻灯片播放,让精彩生活和美好心情一起保存,留下人生美好回忆。通过培训,教师拥有了自己的教学心得记事本。

2.5 手机掌控多媒体设备,资料互传浏览轻松实现

现在用手机可以实现智能移动设备(Android、i Phone) 之间、智能 设备与电脑(PC)之间的内容(图片、视频、音乐、联系人、已安装应用、SD卡任意文件)的互传,支持多人之间同时互传。而且,可实现用手机遥控电脑中的PPT。为了让教师感受这些功能,我们以手机助手类软件——“茄子快传”、“乐助手”为培训内容,通过安装这些软件,让教师体验手机与手机之间、电脑与电脑之间、手机与电脑之间的内容互传,并培训教师在电脑的大屏幕上查看手机里面的图片,用《乐助手》实现遥控PPT的强大功能。通过培训,教师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发展之快,不培训就会落伍,就会跟不上现代教育的步伐。

2.6 构建“家校互动”手机平台,实现沟通“零距离”

实现家校联系网络化,可利用信息技术的高速传递功能与互动功能,将学校的教育活动延伸到家庭。通过手机终端软件,教师可以向学生家庭发布成绩、通告,可将对家长的建议、孩子成绩或行为规范表现情况及时通报给家长,家长与教师可通过网络互相了解孩子在学校和家庭的情况,交流意见。这样,学校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就真正实现了“零距离”,家长可通过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获取学校通知公告、作业通知、在校表现、成绩信息、到离校信息等。这些培训,学校在教师已经掌握用网站Web页面,实现家校互动交流的情况下以手机“翼校通”进行了培训,使教师、家长、学生随时随地相互沟通,缩短了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距离。

3 培训成效和教师使用成果

经过这次培训,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有了大幅提高,教学应用也有了较大突破。

3.1 教师利用网络,建立了自己的云空间

教师利用百度云、金山快盘等建立了自己的公共教研“云”,把好的资源、试题、教学反思上传到“云”中,让教师共同丰富自己的“云”。

3.2 学校加入甘肃教育云平台,实现教育云共享

教师和学生享受“教育云”的教育服务,实现了班班通。教师利用这个平台来上课,提前准备资料和教学设计,上课中要用到哪个就放哪个,使用教育云空间来教,实现资源共享。

3.3 利用平板实现交互式课堂授课

由于教师掌握了手机的操作,用平板上课教学就容易了,教师利用平板,将学生的作业、书画作品拍照,直接推送到电脑,进行作品展示,全班讨论交流,很好地应用了图片资料快速展示功能,很好地使用了触摸屏功能。

3.4 建立手机“平安校园”,平安你我他

由于电脑版的甘肃教育云账号与手机版账号一致,教师可在手机上下载翼校通软件,直接登录手机版的家校平台,查看学生信息及云平台上的资源。随时随地管理学生,向家长发送信息。教师可利用这一平台随时查看学生到校离校情况,利于建设“平安校园”平安你我他。

新教师岗前培训感受 篇3

[关键词] 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2-0056-02

岗前培训是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根据规定,高校青年教师进校后必须参加岗前培训,然而许多参加培训的教师和研究者都认为,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岗前培训未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沦为一种形式,大家都在走过场,新入职的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并未能因此得到有效的提高。[1]如何有效解决问题,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笔者在岗前培训探索与实施中,提出几点思考。

一 岗前培训背景

从1996年到1998年连续三年间,国家出台了关于高等学校教师培训的工作规程、培训细则、培训教学指导纲要,以及对岗前培训的对象与范围、组织与管理、教材、合格证书的颁发与管理等有明确规定。从不断完善的体系中可以看出,文件主要规定了教师教育教学的通识培训,即一级培训,至今没有大变化。而岗前培训的二级培训,即学校的校本培训,是岗前培训中的最重要模块,需要学校自行组织和考核。然而,让一个教师能真正走进校园,融入到新环境中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最需要的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和教师自身发展需要展开的以校史校情、教育教学专题、文化体验等模式为主的校本培训。目前,国内高校的岗前培训主要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或学校其他部门组织开展,培训方案还处于不断探索中。

二 岗前培训对象分析

岗前培训的对象为高校教师,这是一个具有发展性的群体,具有特殊性,所以在培训前应弄清楚培训对象的特点和情况,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和培训考核等。

1 高学历引进人才

随着博士化工程,现在高校引进的专任教师岗教师都有博士学历,其他管理等岗位也至少是硕士学历,不少还是国外毕业,他们普遍年龄偏大,有着丰富的阅历,思维敏捷、研究力强,有着扎实的科研功底,但是大部分教师是非师范院校毕业,缺乏教学基本功。学校在每一位教师身上都投入不少钱,所以学校希望通过岗前培训能把教师潜能激发最大化,帮助他们尽快能适应岗位,为学校服务。

2 关注重点倾向于科研发展

以某高校为例,在对新教师的调查中发现,新教师进校后对科研发展的追求与对教学发展的追求有着明显差异,100%的专任教师岗教师更注重科研发展,即使主观知道应该“教学和科研并重,但科研真心不敢放下”,有学员说道:科研完不成,连饭碗都没了,还谈什么教学。究其原因是从国家到学校的行政杠杆都偏向了科研一端,对科研提出的要求和激励机制都比教学明确,科研成果也比教学成果容易体现。

3 忙碌的状态

如果给新教师的状态一个普遍的定义的话,那就是一个字:“忙”。有些学校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新教师是以协议的形式进校,只有完成协议任务才正式签约,所以他们要抓科研,同时还要做班主任、要完成教学工作量等,还要参加岗前培训各项活动。除了工作繁忙外,很多教师进校前是有家庭的,还要承担着买房、赡养老人、抚养小孩的责任。

4 缺乏对岗前培训的正确认识

据调查统计,有58.33%的新教师对岗前培训有期待,认为岗前培训就是专家讲座、纯上课类的理论知识学习等,有33.33%的新教师对岗前培训没有任何期待,对培训的态度是:听从安排,配合为主,在没有期待的教师中有1/3新教师对岗前培训是有抵触情绪的,认为“学院任务很重,培训占用太多时间”“岗前培训就是个形式”。

新教师缺乏对岗前培训的正确认识或片面认识,岗前培训最终目的不仅仅是通过考核拿张证而已,在国外的大学,都有对教师进行培训的机构和实施的措施,强调教师有提高素质、发展职业能力的职责。因而要让教师认识到岗前培训的开展是帮助青年教师在个人发展、教学发展、组织发展和专业发展四个方面提升,是教师适应新环境、新岗位的必经过程。

三 岗前培训开展注重事项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难点是时间短、内容多、任务重。[2]开展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1 营造开放、宽松、支持性的环境,关怀每一位学员

岗前培训面对的是一群高素质的群体,在设计活动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学员的接受度,安排学员容易接纳的培训内容。本来有些学员就是带着应付或抵触的情绪来参加岗前培训,如果一上来就是高强度的、枯燥的理论学习更容易引起学员的反感。首因效应很重要,要给学员创设一个开放、宽松、支持性的环境,关怀每一位学员,让学院觉得培训环境像大家庭一样,是一个可以寻求帮助、可以倾诉的地方,抓住每一位学员的心。

素质拓展在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中历史不长,主要围绕设定主题,通过鼓励学员积极参与、团队协作、激发创造力、形成团队凝聚力,让来自不同学院、不同岗位的教师,放下包袱,轻松交流,促进学员之间的感情建立,形成一个集体,并让学员主动融入这个集体。在调查中发现,当问及“经过岗前培训,你收获了什么?”有66.66%的学员都谈到收获了友谊或结实了新朋友。把素质拓展作为第一个培训内容,不仅能帮助学员互相认识,也为后期的培训内容做好铺垫,给学员创设良好的氛围,形成良好的印象,也为学员今后的工作建立资源。后期还可以通过举办联谊活动、文化交流等活动进一步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

2 多部门协同,有目的、针对性地开展项目

随着我国教育发展新要求和教师发展新诉求,除了四门基础教育理论课学习在岗前培训中一直延续外,校本培训的内容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变化。出于管理者的目标,总是希望应尽所能把最好最全的东西向学员展示,希望学员最终能有远见卓识、有创新精神、有责任担当、有文化品位。但是限于资源或缺乏纲领性的培训理念,许多高校的岗前培训内容没有形成体系化。

高校教师岗位主要分专任教师岗和非专任教师岗(包括管理岗、实验岗、辅导员系列等),除了通识教育、学校校情、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成长、心理调适等适用于全体学员,可根据不同的岗位职责,多部门协同,有目的性、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不贪多求全,注重求实求用。针对专任教师,应重点强调教学方面的培训,相比较科研水平,学员的教学水平更有待提高,特别是有1/3的新老师表示自己是非师范生对上课没有足够把握,所以更应帮助教师把好教学第一关,开设如教学技能训练、课堂观摩(听课、观课、议课)、教学反思、PPT制作、微课教学(专家点评)、MOOC等培训内容;针对非专任教师,应注重对他们的培训以相关的政策法规、实际计算机技能的操作为主,还有一些工作流程的介绍和了解[3]。

3 实践锻炼巩固理论学习

培训管理者通常都希望学员通过“学习了”—“知道了”—“运用了”—“再认知”四个阶段来学有所用,但真实情况往往是:听课时觉得有道理,做起来还是老样子,到第二阶段“我知道”就结束了,一肚子教学理论知识苦于不会灵活运用。究其原因是,学员没有机会巩固所学新知识,时间长了也容易遗忘,所以也就没有真正学会。因此,在岗前培训中要设置合理的项目来及时巩固理论学习的知识,如教学技能训练中学员学习了如何写教案、如何评价一门课等,接下来可设置优秀教学观摩课并讨论,学员会进一步加深学习印象,讨论分析给予新教师主动探索教育教学实践的空间,紧接着通过微课教学等形式让学员完整设计一节课并模拟教学,实际体会教学过程,最后可开展教学沙龙,让学员进行教学反思并展开讨论。

培训方式应多形式结合,理论知识、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成长专题讲座等可采用集中授课形式,教学体验可采用课堂观摩、微格教学、自我反思、沙龙讨论等形式,通过交流、碰撞、互动,由间接经验转变为直接经验。

4 激发培训动力

在岗前培训中,我们发现的一个最大问题是接受培训的学员有一些是不愿意参加培训的,好像只有考核才与他们有关,培训与他们关系不大。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培训的管理者没有从培训学员的角度出发,管理的手段简单地从合格证的获取来操作,教师能服从管理,但会让教师隐褪教育激情,所以管理角度要从学员外需向学员内需转变。

可以通过培训前调查,总结准学员们希望岗前培训设置哪些培训内容,如果考核优秀希望获得什么样的奖品等。一切都从教师发展需求出发,如对于学员觉得没有必要花整整一天时间听取的职能部门工作介绍,做成手册形式发给学员,学员通过自学可以了解,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5 培训效果后继追踪

以往,学员参加完培训内容培训就结束了,管理者也不再关心学员的后期发展。通过对参加完培训的学员后续调查发现,有45.45%教师认为岗前培训没有激发他们对高等教育事业的热爱,说明岗前培训在组织与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要寻求其在教师个人职业生涯中的终身意义,不是把参加岗前培训当作是跨过一个门槛,而是把它当作跨栏跑的助跑器。[4]对于新教师而言,岗前培训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师发展培训的结束,而是意味着一个新的起点。对于培训管理者而言,培训结束并不意味着工作结束,要对培训效果进行后续追踪,对培训效果检验,验证学员经过培训后是否能顺利完成工作,或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进而对培训理念、培训方式、培训管理等进行反思和完善。培训部门也可针对教师发展不足的部分,进一步开展相关活动,如学术沙龙咖啡屋活动、国家教学名师讲台活动、微格案例诊断等,帮助教师弥补不足,促进发展。

参考文献

[1]聂永成.从研究生到高校教师——关于高校教师职业准备的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08.

[2]周耿娣.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浅探[J].江苏高教,1996(5).

[3]许敏武.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模式研究——以湖北省十九所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3.

幼儿教师师德培训心得感受 篇4

一、加强学习,统一思想

本次培训,我园以党的教育政策为指导,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通过认真学习优秀教师师德典型事迹,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展开培训学习,引导我园教师正确理解、充分认识并严格履行师德规范的基本要求,自觉抵制各种有悖师德的现象。进一步明确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增强教师职业的使命感和神圣感,促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和教育观、学生观;进一步促进教师更好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严明从教行为和职业操守,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二、严明纪律,明确责任。

为了使学习学有所获,不走过场,幼儿园对每位教师提出严格要求,严明学习纪律,规定学习期间不得迟到、早退,不随意缺席,会上认真作好笔记,不得做与学习无关的事,会后写好心得体会。

三、精心组织,具体落实。

(一)学习形式

本次专题培训活动采用集中培训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采用专题讲座、主题研讨、个人自学等方式。

(二)学习活动安排

20xx年8月27日至8月30日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暑假师德学习和培训, 27、29号学校集中学习,28教师自学,个别骨干教师集中学习,30号新教师集中岗前培训,其他教师写学习心得体会和总结。通过学习,取得了较好成效。

(三)具体内容

1. 专家主题讲座《拥阳光心态,铸诗意教育》

8月27日我园特意请来了河南省名师张爱敏给我们进行《拥阳光心态,铸诗意教育》的讲座,内容详实,观点新颖。张老师从“育人先育己”的角度,强调了作为教师该具备不抱怨、生活态度不苟且的精神态度,从一个好习惯、两个小改变、三个自留地、四个小招数、五个关注点、六个小创意等方面诠释教师开展“自我修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最后,张老师与大家分享了新接班级需要注意的十个一,给教师今后接好新班级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宝典”。

2. 学习优秀教师师德典型事迹。

8月29日,我园全体教师按时到实验小学报告厅,参加市教育局暑期师德专题培训视频会议。聆听了温州二十二中叶雪金老师和瑞安市虹桥路小学李海华老师的先进事迹报告。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要有高度的政治思想觉悟,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人民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努力做一名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人民教师。通过报告聆听我们要学习她俩立足岗位、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要像她俩那样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坚持爱校如家、勤勉敬业、求真务实、淡泊名利,立足平凡的工作岗位,尽职尽责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使自己成为一名深受学生爱戴、家长放心的优秀老师。要学习她俩情系教育、心系学生的优秀品格。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标杆。要以教师最崇高的爱去爱每一个学生,时刻把学生的事放在心上,想方设法为学生排忧解难,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来换取学生的幸福指数。

3.新教师岗前起航培训

新教师是幼儿园发展的新生力量。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刚刚踏入社会、进入幼儿园这个工作岗位的时期是新教师成长中的最重要的时期。为了使新教师能够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幼儿园,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了解幼儿园的基本常规及各个环节、一日流程的细则,8月30日上午我园组织了新教师岗前起航培训。活动以轻松的团队建设游戏导入,新老师们个个积极参与,氛围轻松愉悦。幼儿园的教研组长从幼儿一日常规活动安排流程、家长工作、如何做好配班工作以及幼儿园规章制度等方面,与新教师们做了一一讲解。期望通过我园系统化的培训工作能够促使他们更快地成长,为幼儿园培养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身心健康的后备人才。

4.总结反思

8月30日下午,我园开展教师师德教育讨论、交流活动。结合实际,针对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开展讨论:当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表现及解决的措施、提高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建立师德教育的长效机制等问题。8月31日每位教师结合实际认真撰写了师德培训心得,在不断的感悟中提升师德修养。

5.完善师德档案制度

我们认真整理和保存档案资料,逐步建立和完善学校师德建设工作档案,作为教师年度绩效考核、职务评聘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有关小学语文教师培训个人感受 篇5

这次培训的时间不是很长,作为一名新来的老师,我也感受到了__小学的师资力量,还有学校对我们新教师的重视,这一点我非常的感动,能够学习到自己的之前没有接触的知识,是我的幸运,虽然做好一件事情非常的难,但是有很多东西是非常的不容易的,这次的培训当中我就了解到了很多,比如说在教学上面,我是自认为自己掌握的东西是足够的,但是这次培训的时候我就了解到了非常多的东西,弥补了自己之前欠缺一分部,这对我来讲是非常受用的,非常需要迫切了解到的东西,这些也是非常不容易。

首先我是非常震撼的,培训的时候自己嫩巩固接触到这么的多的东西,这是我在之前没有想到过的,当然是希望能够积累,学习但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就一定要正确看待自己能力,教育学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有一些新鲜的教育方式,和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这非常让人受用,所以说我是很珍惜这些的,我希望能够在今后的教学当中准备充足,培训是一个开始,但是让我感受的很多,让我知道了自己在__小学这里需要保持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去工作,一些教学当中工作技巧也是非常关键,这几天下来的培训,我如获至宝,让我汲取了太多的教学经验了,绝对是接下来工作一个重要转折。

新教师岗前培训感受 篇6

寒假的2月5—2月8日,我到大理学院参加了《教师“三生教育”手册》继续教育培训,讲课老师的许多观点非常深刻、新鲜,感觉还是有许多收获。

1、美国一年级教室的标语是“童年是人生的重要旅程,并不是人生比赛的终点。而在中国却要求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一个人一生会有漫长的路要走,如同万里长征,起跑慢一点又有何妨?后来居上者比比皆是。所以“起跑线论”从理论上讲是站不住脚的。

还有的父母让孩子上学早,2岁半就上幼儿园,4岁上学前班,一路征尘,学识字,背诗句,学绘画,学算术,学英文,还要参加才艺班。这些做法都是违背儿童天性,都是在揠苗助长。其实学龄前的儿童,玩就是最好的学习,他们通过玩耍从中学习识别事物,学习生活技巧,学习人际关系。根本不用刻意去学文化,否则,画蛇添足,有害无益。因为这样做容易造成夹生饭,我有一位亲戚的孩子,在上幼儿园期间学了不少文化知识,果然在小学一年级上学期表现的很优秀,往往老师讲上句他就会接下句,不料好景不长,这孩子由此产生了骄傲自满情绪,不好好听讲,到了下学期就变成了差生。这种情况不会是个例,因为一年级教材根本就不考虑学前教育的水平,容易引起学生重复学习的感觉,从而产生麻痹厌倦的情绪。

2、美国著名教育家卡尔·罗杰斯的一句话:“谁也不能教会谁任何东西。”知识是没有谁能教会给你的,要真正掌握知识,将知识变成自己的财富,只能靠自己。老师、教授或者书的作用只是将你带到一

桌丰盛的宴席旁,告诉你这个菜如何好吃,如何有营养,但吃不吃最终还在于你自己。某届奥运会上,澳大利亚游泳队取得了世界冠军,队员欣喜若狂,高高兴兴的将教练抛进了游泳池,结果却发现原来教练不会游泳。不会游泳的教练,可以培养出游泳世界冠军,因为队员下水刻苦训练。

3、在中国教师被看成是知识的载体,是字典,是电脑,是无所不能的“圣人”。人才不是评审出来的,是竞争出来的。

4、一个人对生的态度往往和对死的态度相一致,认识死恰恰是为了更好的活。一个人对死亡理解得比较透彻之后,反而能够把怎样活得好,做为自己思考的中心。

5、年轻时用命换钱,年老时用钱换命。人生的各个要素:金钱、地位、财富、事业、家庭都是“0”,只有身体健康才是最前面的那个“1”。

6、男人因为孤独而优秀,女人因为优秀而孤独。

7、一个民族物质不强大,一打就倒;如果精神不强大,不打自倒。

8、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基础,只有素质才能改变我们的命运。

9、从1977年到2006年的30年中全国各省高考状元(1800个)没有一个在政界、商界和学术界有所突出。

10、发展机会不平等的三个永恒前提:(1)造物主先天造就不平等。(2)人类无法避免社会分工。(3)竞争行为的客观存在。

11、孔子从事教育没有大纲,也无统考,因材施教。

12、制度让想犯错误的人犯不了错误,文化让有机会犯错误的人不愿意犯错。

新教师岗前培训感受 篇7

一、本真教育——定位新教师教育人生前行的方向

1.教育方向定位:何以为生与为何而生协调统一

本真教育是一种既授人以生存的手段与技能, 又导人以生存的意义与价值的教育, 是“何以为生”与“为何而生”两重教育的协调与统一。它要达到的目的:一是要使学生具有与外部世界期待相符的外在目的, 即要弄清楚世界是什么。二是要使学生具有自我认识、自我生存意义建构的内在目的, 即要弄清楚自己是谁。只有当这两重目的统一, 才能达到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新教师也只有真正理解本真教育的内涵, 才会从骨子里铭记“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

新教师要把思考提高到哲学的高度, 去甄别当前教育的误区。当前教育的误区在于, 它的许多功能是教学生去追逐、适应, 去认识、掌握、发展这个外部物质世界, 着力于教会学生的是“何以为生”的知识与本领。现实生活中, 受功利主义的影响, 家长、教师诸多的不清醒、不理性举动, 几乎剥夺了学生应该享有的权利和自由, 他们的活动空间也几乎被“培训”所占领或者被挤压在“电脑”的虚拟世界里。这种教育只能使家长、教师、学生看到眼前的一抹功利, 遮蔽了人生的真正意义, 使人生的路越走越窄。由于我们忽视了“为何而生”的教育, 荒废了教育在生存意义中导行的职责, 使学生不能从人生的意义、生存的价值等根本问题上去认识和改变自己。这种失真教育把一切教育的内在目的都化解为谋取生存适应的外在目的, 它本真的意蕴也就逐渐丧失了。我们的新教师必须明白“智慧和道德, 恰像人的两部分;如果不是两者兼备, 就不能算作完人”。

2.职业方向定位:隐性需求与显性需求相匹配

本真教育需要对新教师的职业方向进行重新定位, 只有将新教师的隐性需求与显性需求有效匹配, 才能发挥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两种育人功能。因为从我们对新教师进行的“职业兴趣、行事风格、社会愿望”三个项目的测评结果来看, 新教师的显性需求远远高于隐性需求, 这也反映出新教师的隐性需求处在“需求等级”的最低端, 这种低端需求, 满足的欲望还是停留在通过培训掌握一定的管理知识、管理技能去适应复杂多变的教育, 去换取学生更高“分数”的回报。我们还发现,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 部分新教师在职业认同、人生价值、理想道德、生命意义上的隐性需求虽有但表现不明显, 且他们的主体意识、发展意识比较薄弱, 即使有发展意识, 也不知道怎样制定和设计职业生涯规划, 不清楚如何去激活自己的隐性的高端需求。

当前, 人民群众对教育需求十分迫切, 对优质教育的渴望越来越强烈, 已经不再满足于“有学上”, 而是希望“上好学”;对教育目标的认识更加深刻, 正在从求学向求职转变、从生存需求向发展需求转变、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对教育的认识也在改变, 逐渐由“阶段性教育”转向“终身教育”。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对新教师培训提出了新要求。本真教育的培训要帮助新教师定位职业发展方向, 强化新教师的“生涯规划指导、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师德与教师职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礼仪教育、师生沟通、先进事迹报告、教育教学实践指导”等隐性需求, 并不断提升隐性需求等级与价值等级, 使之与显性需求协调发展, 尽快实现新教师角色的转换。

3.培训方向定位: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的和谐发展

当下, 本真教育的培训方向定位就是要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总体要求进行。要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的,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要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二、本真教育——修通新教师教育人生前行的出路

新教师教育人生的旅途中, 只知道前行的方向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寻找并修通到达目的地的出路。本真教育从战略的高度让新教师认清践行科学发展观, 推行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方向, 也从战术上为新教师教育人生“如何培养人”找到了出路。

1.培训与自学:凝炼新教师本真教育的教养资质和人格魅力

培训与自学是新教师教养资质和人格魅力凝炼与提升不可缺少的重要平台。新教师的教养资质和人格魅力, 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快乐成长, 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发展, 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均衡和谐与优质高效发展。培训与自学是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教师自身幸福人生与人格尊严的诉求和学生全面发展与快乐成长的需求三者的和谐统一。这一次“本真教育”作为新教师岗前培训的核心主题, 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浙江省义务教育条例》、《诸暨市“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等国家、省、市政策法规相继出台的新背景下提出的, 我校整个新教师培训将按照“主题引领、行为跟进、导师带队、研训一体”的指导思想进行实施, 坚持观摩示范与角色体验相结合, 坚持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 同时重视岗位自主学习。力求通过培训与自学, 厘清新教师对“教育基石、社会地位、职业理想、职业认同”等重要思想问题的认识, 努力提高新教师自身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 不断凝炼新教师的教养资质, 发挥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感染力, 以新教师的先进的思想和模范行为教育、影响、熏陶、感化学生。

2.咨询与活动:增强新教师本真教育的心理品质和组织管理能力

咨询与活动是增强新教师本真教育的心理品质和组织管理必不可少的有效载体。新教师必须具有咨询服务的素养, 不但要具有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理论知识, 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咨询技法。对学生和家长的咨询服务不能停留在“守株待兔”式的挂号门诊, 更多的时候应该主动走近学生并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要善于把握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学生思维走向, 尤其要对特异体质的学生倾注更多的关注与关怀, 要运用多种途径与方法对学生进行理性的分析, 找出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善意地提出改进的建议, 帮助和排解学生的心理困惑和心理压力, 从而提高新教师自身的心理品质和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同时, 新教师组织管理能力的提高, 还必须通过实践活动这个载体来进行。这要求新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要参加和开展提升自己、服务学生、回报社会的“学术主题报告、课题研究、专业发展共同体、应急防震减灾、志愿者、重大节日、拓展营、踏春秋游”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只有这样, 才能把师生的“行为”变为“壮举”, 把师生的“经历”变成“财富”, 才能在“以人为本”的视域下发挥“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作用, 从而增强新教师本真教育的组织管理能力。

3.教学与评价:调整新教师本真教育的知识结构和欣赏视角

教学与评价是调整新教师本真教育的知识结构和欣赏视角的重要契机。新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但教学过程并非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因为学生不光要有知识的成长, 更要有精神的发育。为此, 新教师应树立科学的教学观、人文观与质量观, 不仅要做一名文化的传递者, 更要成为道德的化身;不仅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更要具备T型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情因势精心设计教学流程, 尤其要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要通过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掌控, 活化智力因素, 让教学的过程演绎成学生“知信行”统一的过程。只有这样, 才能达成教学“轻负高质”, 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快乐成长。同时, 新教师要有361度的视角重新审视“印象”中的学生观, 要有科学、民主的批判性思维来对待学生观问题。对待学生, 我们需要以积极的心态、充满爱心地去面对, 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学生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尊重学生也就是尊重自己。

4.观察与研究:壮实新教师本真教育的成长根基和生命高度

新教师岗前培训感受 篇8

【关键词】迷你课 岗前集中培训 新教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138-03

一、高职院校新教师培训开展情况

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教师队伍的建设跟不上这一变化,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瓶颈,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虽然招入一些新人,但若不能进行有效的授课技能培训,仍然不能缓解这一矛盾。鉴于此,近年来各高职院校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中心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在短期内,通过强化训练培训教师,使其具备最基本的授课能力,助其形成必要的授课信心和明确今后的教学工作努力方向。但因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教师岗前培训模式,有些学校的新教师培训流于形式,或者针对性不强,或者实践性不强,或者新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参与度不高,达不到预期效果,在一些教学环节没有形成固定的思维和良好的意识,以至于新教师进入教室因紧张而不知所措。

二、“迷你课”概述

欧美在新教师岗前集中培训模式(pre-service centralized training pattern)中主要采用微格教学((Micro teaching)方式培训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微格教学由斯坦福大学的布什和欧伦等人于1963年创导开发,用来培训教师课堂教学技能。随后,英国新犹斯脱大学和德国慕尼黑大学、日本的京都教育大学相继开展微格教学研究,作为教学技能的训练方式,用于职前与在职教师的教学技能的训练,并建立相应的微格教室,开展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学见习与教学实习的微格训练。

“迷你课”(Mini Lession)是教师岗前集中培训模式的主体部分,是针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特点从微格教学改进而来的,特点是小而全。其与微格教学培训的实质一样,将复杂的课堂教学分解为比较简单的小型教学,通过一个信息化控制训导系统,使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个特定的教学行为,在实践的过程中对高等教育教学理论有更直观的认识,通过反复的演练,发现和纠正一些不良的教学行为,从而提高教师基本教学技能,消除初上讲台的拘束感和恐惧感,增强从教信心。与微格教学培训不同的是,以“迷你课”为主体的岗前集中培训模式是针对高等教育教学的特点,从内容、实施流程、评价反馈方面设计教学技能培训模式,另外,还通过各种手段,额外地将教师素质拓展有机地融入反馈环节中,与基本教学技能培训相得益彰。

“迷你课”作为小型教学,只有10分钟的时间。其模式由6个环节构成,简称BOPPPS模式,详见表1。

“迷你课”时间上可划分三个时期:在前期做一些铺垫工作,由前三个环节组成;在中期开展参与式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由第四环节组成;在后期进行教学效果检验和总结,与前期内容呼应,由后两个环节组成。

三、“迷你课”在岗前集中培训中的应用

本文从“迷你课”角色扮演、“迷你课”环境营造、“迷你课”演练准备、“迷你课”演练轮训、“迷你课”演练反馈五个方面阐述“迷你课”在岗前集中培训中的应用。

(一)“迷你课”角色扮演。“迷你课”演练中的角色分三类:一是训导者及训导者助理。训导者负责“迷你课”相关概念的讲解和“迷你课”示范,训导助理负责培训环境布置、录像、“迷你课”演练时间提醒。二是演练者。在特定培训环境里,以教师身份演练“迷你课”教学各个环节。三是学生扮演者。在特定的培训环境里,扮演学生角色,配合演练者参与教学活动。一名培训学员在培训期间交替扮演教师和学生角色,分别从授课者、学习者不同的视角体验“迷你课”教学的各个环节。

(二)“迷你课”环境营造。恰当的培训环境布置,可以营造出利于培训的气氛。做法灵活多样。比如,将彩色贴纸、条幅上墙,用各种颜色的水性笔写上一些朗朗上口的短语,内容基本上是与培训相关的教学理念、人生格言等,这些都是事先布置的。学员到场后,也可以参与部分培训环境的布置,选取自己喜欢的颜色笔,写一些个人喜欢的格言激励和警醒自己,在立体三角座牌上写自己的名字摆放在本人的座位前。这样的环境布置可时时提醒学员该用什么情绪参与集中强化培训,有助于学员快速进入高强度培训状态。

(三)“迷你课”集中培训整体时间安排。从注意力和持久力、承受培训压力强度考虑,以“迷你课”为主体的集中强化培训时间定为3天比较合适,毫无从教经历的新教师可适当多参加几次。在每次的培训中每位学员需经历三轮“迷你课”演练,每经历一轮演练都可以通过反思有新的体会和认识。参考表2结合实际情况编制安排表。

每次的“迷你课”演练轮训之前,均安排理论知识讲授。

时段一为准备期,划分的时间相对多些,由训导者给学员做三方面的与“迷你课”演练相关的基础知识铺垫:一是认识“迷你课”,重点是BOPPPS模式认识,讲解“迷你课”在培训中的作用和演练流程,如何选题和根据选题写教案和制作课件,如何做“迷你课”反馈;二是认识BOPPPS模式,通过“迷你课”示范,更直观地了解“迷你课”演练流程核心——BOPPPS模式,了解其中的各个环节的作用以及如何衔接形成整体;三是了解相关现代教学理论知识,主要是BOPPPS模式中的各个环节涉及相关教学理论知识,比如,参与式教学中的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念、学习者六种需要、学习过程、教学方法对学习效果的直接影响、参与程度等方面的主题讲解。这三方面内容可交叉安排培训,目的是让每位学员能顺利地完成随后的“迷你课”演练,在多次反复的“迷你课”演练中对相关的教学理论有更深入理解,并与他人共享体会。

在时段三、四的两轮“迷你课”演练之前还会各安排30分钟左右的相关教学理论讲解,目的是引导学员在“迷你课”演练之后结合教学理论进行针对性的反思,形成评价和反馈。

时段五的总结以学员为主,根据自身“迷你课”强化培训实践和体会,选取一张明信片,借题发挥,回归到总结内容上。该方法对训练学员的发散思维能力非常有效,是本培训模式创新点。

评价及反馈几乎贯穿整个强化培训过程中,目的是通过不断的反思,领悟现代教学理念的精髓,提高教学基本技能水平。这一培训手段视为素质拓展培训,训练学员的发散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迷你课”演练轮训。每位学员在“迷你课”集中强化培训中需完成三次“迷你课”演练,每次轮训时间为20分钟,其中,10分钟准备,10分钟“迷你课”演练。

10分钟准备内容:一是教学环境的布置,比如道具、白板、电脑、课件等;二是培训环境的布置,比如录像机、计时器等。

10分钟“迷你课”演练:其他学员扮演学习者参与演练者设计的互动教学。训导者助理负责录像、计时、时间点提醒,时间到则停止演练。采用固定套路演练“迷你课”的各个教学环节,在反复演练的过程中,改掉一些不良习惯,同时形成一些具有现代教学思想的行为习惯。难点在于参与式教学环节,主要体现在:如何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习者参与;如何把控时间与参与程度和参与面的平衡点。

(五)“迷你课”演练后的反馈。“迷你课”演练轮训之后需反馈及总结,大约需20分钟。反馈流程大致是:

10分钟一对一问题提出及反馈。训导者将演练者带离现场,训导者口头提出问题及反馈,演练者回答问题并接受反馈。而此时,其他学员边看录像边撰写书面反馈。此环节重点在于通过思想碰撞,训导者、演练者、学生扮演者三方互不影响地形成反馈,保证反馈的独立性。

10分钟汇集反馈及总结。在训导者的引导下,演练者书面反馈,老师点评总结,最后是训导者、其他学生扮演者的书面反馈,演练者汇集各方反馈。

反馈形式多样,可以是以下形式之一或两种形式的组合。形式一:表格反馈,填写事先准备好的表格,回答其中提问,反馈问题相对集中,易于把控,占用时间少些。但形式比较中规中矩,给学员发挥的空间少些。形式二:绘图反馈,把自己的反馈体现在图画之中,形式比较新颖有趣,可以调节气氛,但反思点容易分散,反馈内容可能受制于自身的绘画能力,占用时间较多。可以与形式一结合使用。形式三:道具反馈,比如,选取一张明信片,关联其中的图案到反馈内容中。形式既新颖又有挑战性,从活动可观测到学员的发散思维强弱情况。局限性与形式二类似。此形式一般用在培训最后时段的总结中。

每次的“迷你课”轮训和反馈,大约需要40分钟。图1为40分钟内“迷你课”演练及反馈环节各个角色活动示意图。

四、结语

从“迷你课”开展的过程看,其具备了时代性、从属性、训导性、技术性、实践性、广泛性,很适合作为目前教师发展中心培训模式主体部分“迷你课”可以避免传统培训模式中的种种弊端,短期内促成新教师形成基本的授课能力,前提是组织者和学员必须对“迷你课”演练有正确的认识。

(一)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培训所学。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迷你课”演练犹如武术演练,平时练习套路,(下转第162页)(上接第139页)目的是触及现代教学精髓,并形成定式思维和行为习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下意识地完成平时练习的动作,迅速地做出准确的判断及合理的反应。在实践过程中,不能完全按套路走,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和变化,方可得法。

(二)培训之后需以其他后续工作为辅助。以“迷你课演练”为主体的岗前集中培训仅仅是教师发展中心对新教师提供职业发展支持的开始,后续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在经历岗前集中培训之后,教师发展中心还会根据培训期间学员的表现记录开展跟踪服务,通过各种渠道观察新教师记录在案的问题是否解决了,定期与新教师座谈,了解新教师在实践过程中有什么疑惑和需要提供帮助的地方,及时伸出温暖之手。

(三)教学技能提高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上。基础积攒涉及个人涵养和职业素质,所以无论是在集训期间还是在平时,在训练教学技能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说和写的表达能力,形成教师应当具备的发散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宣桂鑫.德国的微格教学[J].北京: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5(5)

[2]孟宪凯,李涛.中国微格教学20年[J].北京: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9)

[3]马成杰.微格教学的基本特征[J].北京: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6(1)

[4]高忠明,郭晓琴.从国外教师入职培训看我国的初任教师培训[J].教学与管理,2012(15)

上一篇:三字经儿童故事下一篇:《帝企鹅之歌》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