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专业教学计划

2024-12-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播音主持专业教学计划

播音主持专业教学计划 篇1

语音基础

朗诵

新闻

即兴评述

即兴主持

思维

课程设置特色课程设置特色课程设置特色课程设置特色:1 课程交叉进行,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新鲜有趣。2 课程设置灵活性大,上课方式新颖,重点放在思维以及即兴评述和即兴主持中,培养学生灵活能力和应变能力。3 思维包括:美学基础,历史,地理(国内外城市)以及基础的思维训练。(PS:思维课程是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黄金课程,在全国范围实属先例。)

循序渐进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个周期内主要解决学生语音上的基本问题,针对个别学生的个人问题,可以有针对性的后延。

第二个周期内在学生语言内问题的基础上,开展对朗诵的训练。稿件范围指定在散文范畴,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朗诵的环境中,而后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对古诗词以及现代诗歌的朗诵。

第三个周期内根据学生朗诵的进度,可以适时进行新闻播读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播新闻的技巧。

第四个周期内开始进行思维的训练。思维是即兴评述和即兴主持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好的思维方式,建立全新的思维模式后学生才能以新颖的方式展开即兴评述和即兴主持。

第五个周期内开始进行即兴评述的训练。以近三年的考试题目为例,让学生以全新的方式展开新颖的评述。

第六个周期内开始进行即兴主持。同样也是以近三年的考试题目为例。

第七个周期内以提高综合为目的。让学生在最后的十天内全面的掌握在考试中需要的考试技巧。

播音主持专业教学计划

一、专业介绍

本专业面向广播影视行业和语言表达相关单位的第一线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备广泛文化知识、艺术水准和良好职业道德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一般主持播音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多种语言艺术表达技巧能够在各级各类电视台、电台、广告公司、教育、旅游、电信等单位从事语言艺术工作的高等职业专门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艺术、文学、美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广播电视播音主持方面的基本训练从而达到通过艺考考取理想大学的目的。

三、艺考分析

专业考试采用面试的方式进行要进行初试面试和复试面试。复试通过之后还需经过系学术委员会复审、终审终审通过方为专业考试合格。专业考试合格者招生办公室发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试合格通知书。收到专业考试合格通知书的考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

专业考试共有五项

1、指定稿件朗读这项内容目的是考察考生的语音面貌、发声状况及基本的朗读能力。朗读的饿基本要求是清楚、顺畅、生动。指定朗读的稿件是在考场发给考生的一篇几百字的以叙述为主的短文。

2、主题讨论这项内容主要是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和即兴表达的能力。根据临时指定的题目提炼观点言简意赅地进行即兴表述同时在讨论和辩论之中展示自己的内在素质和专业素质。

3、文学作品朗诵诗歌、散文、小说片段、寓言等文学作品比一般叙述性稿件感情更为浓烈情节更为曲折形象更为生动表现手法也更加多样。通过文学作品的朗诵主要是进一步考察考生声音的适应能力、变化能力、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这项考试的内容应该表现得更出色些更完美些更自信些。这项内容限时在34分钟以内文字约在600800字左右。

4、即兴表达通过设置一些临时指定内容的环节来进一步考察考生的新闻素质、新闻敏感和专业素质让考生能够进一步充分展示其个性及特长。

5、回答主考提问通过提问交流互动环节进一步考察考生的全面素质使考生能够有充分展示其个性和内在素质的空间。这项考试的目的除了考察考生的文化素质、知识水平以外同时也为了考核其反应能力和心理素质。题目涉及文学知识、生活常识、基本概念、时事政治、广播电视问题基本上是在高中生的知识、常识范围之内。考察方式或者是由考生随意抽取题目或者是由主考随机提问。

四、主干课程 《普通话语音学》、《播音发声学》、《播音创作基础》、《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表达》、《形体艺术》、《声乐》

语音基础

朗诵

新闻

即兴评述

即兴主持

思维

五、《普通话语音》教学计划 课程简介 普通话是学习播音主持专业的基础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不仅是我们艺考的基础内容也可以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带来很大的方便。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普通话声调、声母、韵母的规范发音掌握普通话语流音变的基本规律具备一定的方言辨正能力。能用标准和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掌握一般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能根据交际语境自由调控话语的响度又较好的清晰度与流畅度掌握语气、语调、停连、重音、节奏等口语修辞技巧使口语表达准确、鲜明、生动、流畅。能够在各种交际语境中根据需要谈话或讲说表达得体语态自然大方。

教学内容 第一章 普通话概述

第一节 普通话与现代文明

一、普通话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共同语

二、普通话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三、学校应成为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阵地

第二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理论和实践

一、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目的和意义

二、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性质和形式

三、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程序及有关事项

四、汉语方言概况 第二章 语音常识与发音原理

第一节 语音的基本知识

一、语音的性质和人类的发音活动

二、语音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发音原理与发声技能

一、人类的发音活动

二、发声技能

第三章 普通话语音系统 第一节

普通话声调

一、声调的性质

二、声调分析

三、普通话声调分析

四、声调辨正

第二节

普通话声母

一、声母的构成二、声母的分类

三、声母的发音

四、声母辨正

第三节

普通话韵母

一、韵母的构成二、韵母的分类

三、韵母的发音

四、韵母辨正

第四节

普通话语流音变

一、变调

二、轻声

三、儿化

四、语气词“啊”的音变

第四章 朗读

第一节 朗读基础知识

一、朗读的基本要素

二、朗读的语体分别

三、朗读与朗诵的关系

四、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朗读

第二节 朗读训练要领

一、诗歌朗读要领

二、散文朗读要领

三、小说朗读要领

四、议论文朗读要领

第五章 说话

第一节 说话基础知识

一、说话的基本要素

二、说话的风格分类

三、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命题说话

第二节 说话训练要领

一、说话的构思要求

二、说话的语言运用

三、说话的训练步骤 第六章 演讲

第一节 演讲基础知识

一、演讲的基本要素

二、演讲的基本类型

三、演讲的技能技巧

第二节 演讲训练要领

一、演讲稿的写作要求

二、演讲中的情感抒发

三、演讲者的体态配合教学方法

1与相关课程相互配合口语表达能力是个人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能力结构的主要技能之一因此本课程的教学需要与其他课程课堂教学相结合积累言语表达素材创造言语表达机会。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课程应以理论为指导以训练为中心在反复、严格的训练和实践中使大学生初步掌握口语表达的技能、技巧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口语表达技能的形成必须通过反复实践与训练并且要做到课内课外训练相结合

[1]课堂教学中的导练与学生课外自练相结合

[2]本课程的教学与校内外社团活动以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4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现代化视听媒体为普通话口语表达技能训练提供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利用语音室与多媒体教室上课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材《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 湖南省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编制 2004

七、《播音发声学》教学计划 课程简介

本课程分别从呼吸控制、口腔控制、喉部及共鸣控制、声音的弹性和情、声、气的结合等部分讲述发声的原理和艺术语言发声的要求及需要掌握的要领并配有较充分的练习材料。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掌握发声的基本理论运用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方法逐步改变、纠正不正确的、不科学的发声习惯从而达到气息通畅有一定控制能力声音清晰、集中、圆润、明朗、朴实、大方运用声音弹性的变化能够做到情、声、气结合以适应不同语言环境语言表达的需要。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单元

播音发声概说

一、学习播音发声的意义与方法 播音员和主持人尤其是电台播音员主要是用声音进行工作的有声语言是播音创作的重要手段播音创作必须通过声音来体现。我们要求播音员和主持人有一幅好嗓子声音应讲究艺术性讲究美感。

二、播音对声音的基本要求

1、清晰纯净自然流畅 

2、宽松通畅圆润明朗

3、色调丰富运用自如。

三、发声基础

1、发声的生理基础①动力系统——由肺、气管、胸廓以及隔肌、腹肌等器官和相关肌肉组成。②声源系统——主要指喉和声带。③成音系统——即共鸣系统声道在喉以上主要有喉腔、咽腔、口腔与鼻腔喉以下有胸腔。

2、发声的物理基础 ①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波的频率。②音强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声波的振动幅度大小决定的。③音长指声音的长短他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持续时间。④音色指声音的特色和本质。音色决定于声波的含量。

3、发声的心理基础

播音发声不同于一般的言语发声过程它涉及到听觉机制产生的一系列信息在神经、大脑中的反应和感知这是发声的心理基础

四、播音发声的特点 播音员和主持人发音吐字的综合感觉声音像一条弹性的带子下端从下腹拉出垂直向上至口咽腔沿上腭中纵线前行受口腔的节制形成字音字音好像被“吸着”而“挂”在硬腭前部由上门齿处弹出流动向前。第二单元

呼吸控制

一、呼吸的重要意义 气息控制能力的强弱对播音员和主持人来说十分重要。人们日常的呼吸比较平稳比较浅。播音的气息变化很多日常呼吸是远远不能满足播音工作需要的播音员必须通过学习锻炼掌握科学的呼吸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气息控制能力。

二、播音对气息的要求稳劲、节省、持久、自如、协调。

三、播音发声采用胸腹联合式呼吸法 胸腹联合式呼吸总的感觉随着气流从口鼻同时吸入两肋向两侧扩张同时腰带感觉渐紧小腹控制渐强。呼气时保持住腹肌的收缩感以牵制隔肌与两肋使其不能回弹。随着气流的缓缓呼出小腹逐渐放松但最后仍然要有控制的感觉。而隔肌和两肋则在这种控制下逐渐恢复自然状态。

四、呼吸控制的训练

1、呼吸肌的训练 ①腹肌的锻炼a.腹肌爆发力的锻炼b.腹肌各部分肌肉灵活配合的锻炼c.腹肌与呼吸、发声主动配合感觉的锻炼。②控制膈肌能力的锻炼a.膈肌弹发b.膈肌弹发喊操口令。

2、胸腹联合式呼吸基本状态的训练 ①体会日常生活中呼吸肌的运动配合②以慢吸慢呼方式体会胸腹联合式呼吸控制的基本状态③延长呼气控制时间的练习。

3、扩展胸腹联合式呼吸控制能力的训练 ①慢吸慢呼的训练②快吸快呼的训练③快吸慢呼的训练。

4、呼吸控制运动状态的训练 ①结合声调训练②结合绕口令训练③结合格律诗训练。

5、换气训练 ①换气的要领②换气的基本方法③结合播报名单、新三字经、家政四字歌做换气练习④新闻性稿件中一些长句子播读时的换气训练。第三单元

口腔控制

一、加强口腔控制是保证播音发声质量的关键 吐字含混不清不仅会造成听众理解上的困难有时甚至还会造成误解产生不可预料的严重后果。作为播音的一项基本功掌握正确的吐字方法达到吐字准确清晰、圆润集中和富于变化更完美地表达出有声语言中所蕴含的大量的信息和丰富的思想感情使每一位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不懈追求的目标之一。

二、咬字器官和吐字归音

1、咬字器官双唇、舌舌尖、舌叶、舌面、舌根、上下齿、上下齿龈、上腭硬腭、软腭、下腭

2、吐字归音 ①出字指吐字归音过程中对字头的处理。要求作到字头出字有力叼住弹出。②立字指吐字归音过程中对字腹的处理。要求作到字腹立字饱满拉开立起。③归音指吐字归音过程中对字尾的处理。要求作到字尾归音弱收到位趋势鲜明。要求尾音轻短完整自如。

3、咬字器官互相配合的要领 ①打开口腔——“提起颧肌、打开牙关、挺起软鄂、放松下巴”。②力量集中——集中到唇的内缘集中到中央三分之一处。③明确声音发出的路线的字音着力位置。

二、口腔控制训练

1、口部操——唇舌力量练习①唇的练习。a、喷——双唇打响。合口呼、撮口户撮唇不好的人可以多练。b、咧——将双唇闭紧尽力向前噘起然后将嘴角用力向两边伸展反复进行。c、撇——双唇闭紧尽力向前噘起然后向左歪、向右歪、向上抬、向下压。d、绕——双唇闭紧尽力向前噘起然后向左或向右做360度的转圈运动。②舌的练习。a、刮舌——这一练习对于打开后声腔和纠正“尖音”、增加舌面隆起的力量很有效。b、顶舌。c、伸舌——将舌伸出唇外舌体集中、舌尖向前、向左右、向上下尽力伸展。这一练习主要练习使舌体集中、舌尖能集中用力。d、绕舌。e、立舌——这一练习对于改进边音发音有益。

2、字头出字的口喉弹出的练习

3、字腹立字拉开立起的练习

4、字尾归音弱收到位的练习

5、整个音节形成枣核形的练习第四单元 喉部控制

一、喉头和声带 喉头和声带是人类发音器官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声源。通常人们称之为“嗓子”。

1、喉头喉头上接咽部下接气管。上部略成三角形下部成圆形由软骨作支架通过骨关节韧带及喉部各肌肉互相联结共同构成一个上下连通的活动小室声带就长在这个小室里。①喉部软骨——喉软骨主要有五块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杓状软骨一对及会厌软骨。②喉部肌肉——喉部肌肉是负责声门开合、松紧的。它包括环甲肌、甲杓肌、环杓后肌、环杓侧肌和杓肌五部分。

2、声带声带是人体发声的振动体是声源它的振动状态直接影响发音的质量。声带位于喉室中央是两条长短宽窄一致、左右并列对称的富有弹性的纤维质薄膜性质像韧带正常情况下呈磁白色。“声门”就是声带中间的通道。

二、喉部发音控制

1、喉头相对稳定

2、喉头相对放松

3、喉部控制与呼吸控制、口腔控制配合

4、注意克服不良发声习惯和动作。

三、喉部控制与呼吸控制、口腔控制配合 要想使喉部得到有效控制应该注意在发声过程中“抓两头放松中间”即加强呼吸控制和口腔控制以求达到喉部发声状态的放松自如。

四、嗓音训练

1、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喉的发声能力

2、音高变化的训练

3、音强变化的训练

4、音色变化的训练。

五、嗓音保护

1、用声要科学

2、用声要适度

3、生活要规律。

六、喉部控制训练

1、音色练习

2、音高练习。第五单元 共鸣控制

一、共鸣的作用

1、对声音的扩大和美化。

2、共鸣腔的调节直接参与语音材料的制作在调节过程中形成不同的语言形成表情达意的不同色彩的声音。

二、共鸣器官

1、胸腔——不可调节共鸣腔。它对低频声波共鸣作用明显。胸腔共鸣可以扩大音量增加低泛音使声音听起来洪亮、浑厚、结实。

2、喉腔——可调节共鸣腔。位于声带与假声带之间的喉室和位于假声带之上的喉前庭。容积虽小但是喉原音发出后经过的第一个共鸣腔它的状态直接影响声音的质量。播音发声强调喉头的放松及位置相对稳定。

3、咽腔——可调节共鸣腔。分为三部分软腭以上前通鼻腔称鼻咽部中段前通口腔称为口咽部下段连接喉腔称为喉咽部。播音发声强调后咽壁在发声过程中的积极、正直保持一定的坚韧度同时强调软腭抬起的积极状态。

4、口腔——可调节共鸣腔。它是非常重要的共鸣腔。强调打开口腔使之在发音过程中处于积极状态。同时要求各咬字器官的力量集中尤其是唇、舌力量的集中舌位要准确、鲜明过程要流畅、完整。

5、鼻腔——不可调节共鸣腔。首先注意处理好鼻腔共鸣在区分鼻音与非鼻音区别意义的作用。其次使用鼻腔共鸣要适度否则会降低语音清晰度音色混浊有堵、腻的感觉。

6、头腔——鼻腔以上的共鸣。不可调节共鸣腔。发声时在高音区会产生头面部的振动感。

三、播音发声的共鸣方式 播音发声的特点决定了它采取的共鸣方式以口腔共鸣为主以胸腔共鸣为基础的声道共鸣方式。

四、控制共鸣的训练

1、加强胸腔共鸣练习

2、改善口腔共鸣练习

3、音高变化训练

4、减小鼻音色彩。第六单元 声音弹性的训练

一、声音弹性及其表现特点

1、表现为声音的可变性

2、声音的变化呈现出对比性

3、这种对比具有层次性

4、声音的弹性变化不是以单项对比的形式出现的而是以多种对比项目的复合形式出现的。

二、如何获得声音的弹性

三、声音弹性训练 声音弹性对比训练包括强与弱、高与低、刚与柔、明与暗、虚与实、厚与薄、粗与细、前与后等。第七单元 情声气的结合

一、播音发声中的情声气

1、“情”播音员服务于播讲目的由具体稿件或话题引发并由有声语言表达出来始终运动着的情感。它是我们进行播音创作的依托。

2、“声”播音员依据稿件和话题使用发声器官运用播音技巧所发出的表达思想感情包容大量信息并通过电声设备进行传播经过科学训练的规范化、艺术化的有声语言。

3、“气”在播音过程中为使有声语言传情达意播音员所控制自如使用胸腹联合式呼吸法所获得的发声动力。

二、情声气之间的关系 从内容出发以情带气以气托声以声传情情气声统一。

三、播音发声对情气声有哪些要求

情要具备最丰富的、并能随时调动起来的思想感情。声能够充分表达各类不同稿件所确定的不同层次、不同色彩的情感能清晰明确地传递稿件所载有的所有信息并具有各自声音形象特点。

气能符合播音员进行播音创作要求有一定力度呼吸控制自如完美地配合发声的气息。

四、情声气结合训练 第八单元 综合练习本单元以小课辅导方式进行。播音发声综合训练是相对前面各单元强调局部控制训练而言的本单元强调综合能力整体效果。需要指出的是播音发声综合训练离不开对稿件、话题的分析。情、声、气地完美结合是我们进行播音发声训练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教材《播音发声学》 徐恒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八、《播音创作基础》教学计划 课程简介 播音创作基础理论是播音主持艺术专业艺考中“即兴主持”部分的基础课。该课程主要讲授即兴主持的正确创作思路、播音创作的原则和方法、播音语言的表达与技巧、播音创作的规律论述播音创作从理解、感受到表达的一般原理。同时它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播音创作的各个环节都有具体的教学方法和要求。本课程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

一、说明 1教学目的和要求 1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作观坚持正确的创作道路并能够正确地把握创作主体与创作依据及受众之间的关系。2指导学生掌握播音语言创作能力包括正确理解稿件的方法迅速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发播讲愿望的方法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语言内容的技巧。3提高学生即兴口语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在重大事件发生现场或演播室及时进行报道和评述。2与相关课程的衔接 播音创作基础理论在播音发声学课程之后突出有稿播音的创作原则和方法、以及表达规律强化即兴口语表达能力为播音主持业务课程打下良好的表达基础。

与播音创作基础理论课程配套另外开设播音创作基础训练课程对播音主持语言表达技能进行具体训练使学生不仅提高播音主持艺术实践能力而且加深对播音创作基础理论的理解从而为完成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3.总学时 17学时

二、本文 1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 教学内容目录 重点、难点 讲授学时 其他学时 备注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播音定位 第二节 创作概说 第三节 理论视域 第四节 基础解析 认识基本概念的发展历程。把握创作要素的生成条件。深入浅出避免空泛枯燥。第二章 播音的正确创作道路 第一节 播音正确创作道路的定义 第二节 正确创作道路的重要性 第三节 正确创作道路的规定性 第四节 正确创作道路的实践性 第三章 播音语言的特点 第一节 播音语言的特点 第二节 “三性”、“三感”的关系 正确创作道路的规定性。使学生重点掌握播音创作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的特性和播音言语“外化”过程的特点。以“庄重性”和“分寸感”为主线强调六个特点的内在联系构成有声语言表达的基本形态。学生受流行观点的影响容易片面、机械地理解本课内容。要特别注意庄重和亲切、鼓动和分寸的内涵及其关系。

播音主持专业教学计划 篇2

一、文化底蕴是通行的基本功

“腹有诗书气自华”, 是对文化底蕴的一种很好的诠释。同样也应成为主持人的通行准则。有人说, “主持人不就是背背词, 照着稿子念一念、读一读就行了吗?不需要太多的文化底蕴, 应当把精力放在外在的修饰中, 让观众看着美就可以了。”这个观点是有一定市场的, 但确是十分错误, 也很有害, 误导了一部分人群乃至在岗或在学校学习的主持人们。文化底蕴, 是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多少, 深刻程度的一种反应。主持人作为公众人物, 有一定的社会话语权和影响力。所以他们的言论将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公众的思维, 诱导公众的行为.

在校园主持人大赛中, 学生们往往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 但认为底蕴需要积淀, 需要时间, 十分费时费力。也就促使着他们走捷径, 重外在。这其实是很有害的!我们应该在入学之初就给同学们安排一条重文化底蕴之路。每月安排一次人文常识或综合知识的考试, 在每个月之初列出指定书目, 既可以方便学生复习, 又可以有针对性的加强指导。

二、自身形象的修炼给人留下第一印象

在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神奇的出现在了舞台上。首因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 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往往第一印象能够在人的脑海中持续多久呢, 虽然说因人而异,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足够持续到比赛结束了。

那第一印象包括哪些内容呢?包括气质风度、面部表情、五官形态、发型发饰、身材体态、着装搭配、仪态步态还有开场白。众多高校中的播音专业针对性训练多以舞蹈训练和电视播音主持课, 还有表演基础课和化妆基础课来帮助同学们给观众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相由心生”, 我们在培养人才的时候应时刻注重由内而外的方式方法。往往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在人生的成长阶段, 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在树立, 他们是由被动的接受而后变得去主动寻找, 我们应该告诉学生什么是美的, 什么是不美的。很多年轻人穿着奇装异服, 行为怪异, 但他们自己都不以为然, 问到他们的时候却说自认为很美。这不得不让我们教育工作者反思, “我们应该给学生们树立什么?”所以开设一门专门讲评播音员、主持人服饰与行为以及节目风格特点的课程应该孕育而生。

课程内容可以包括中央三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的节目研究与品评, 主持人着装与化妆、主持人表情与形体训练、美学与鉴赏等。

三、评论能力决定了主持人的深度

在2009全国节目主持人研讨会上, 与会代表达成了很多共识, 但有一条共识引起了所有与会的代表的认同, 那就是“具有新闻评论能力的播音员主持人, 具有未来!”。

评论能力为何在当今如此重要了呢, 他又是如何撼动新闻播音这头把交椅的呢?原因很简单, 时代的要求。在信息高速发展乃至爆炸的今天, 人们不再满足于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而更多关注的是, 发生的事件对自身有什么样的影响, 事件发展的趋势又是什么样的。但往往具有评论能力的播音员、主持人又是最难培养, 而且需要以年龄为代价成长、成熟的。一般而言, 优秀的新闻播音员都是科班出身, 传统的科班培养模式就是培养优秀的以新闻播音为主的播音员, 评论方面不是重点, 这个是由时代造成的。现在, 教学培养计划大大提高了评论和即兴口语表达方面的内容, 但评论却又需要社会阅历和积淀, 正在走出校门的年轻播音员、主持人们似乎很难胜任。

如何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呢?首先, 实现评论考试月考制, 也就是每个月举行一次考试, 评论内容必须是当月发生的事件, 自备一题和即兴抽取一题。自备题目需要的是完整的评论节目, 而即兴题目的准备时间不得超过3分钟。第二, 小课教学讲评制, 每次月考录像, 考试过后的第一堂小课观看回放, 并讲评学生的优点和不足。第三, 每月考一篇新闻评论, 作为期末考试成绩的一部分, 由教师统一出题, 次周公布分数和3篇左右的优秀文章, 并将范文以邮件方式发给学生, 能够统一讲评效果更好。第四, 以小课组为单位, 每周讨论一次中央三台的评论或时政节目, 形成报告上交。

四、才艺展示往往是PK的关键

主持人大赛中才艺展示可谓“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选手们通过才艺展示淘汰对手, 获得晋级的机会, 方式也多种多样, 有两位选手比拼的, 也有多位选手比拼的, 有评委直接投票的, 也有大众评审投票的。这个环节的比赛往往是最紧张的, 也是最激烈的。

哪些才艺更容易受评委的青睐呢, 反之, 哪些又是费力不讨好的呢?常见的才艺展示有歌曲、舞蹈、曲艺、器乐、民乐、书法, 还有民间艺术, 如剪纸、编织、魔术等等。还有人采用朗诵作为才艺展示, 是争议比较大的, 有的观点认为, 朗诵和主持不同, 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张颂先生就著有《朗读学》和《朗读美学》, 是有声语言的美, 展现的是一种意境, 可以作为才艺的一种。也有观点认为, 朗诵应该是播音员、主持人基本功中的一项, 所以不能作为才艺展示。为了避免争议, 谨慎选择朗诵作为才艺展示的一项。

在才艺展示中应该注意的事项。第一, 选取自己从事时间长, 且熟练的才艺。第二, 选取有观赏性, 大众较为接受的才艺。第三, 选取有创新, 或较为幽默风趣的才艺。第四, 选取适合独立完成, 且容易出舞台效果的才艺。

在教学中, 很难开设才艺展示这门课程, 因为美术、音乐所涵盖的科目很多, 没有精力和时间去一一涉猎。但可以开设《艺术介绍与欣赏》, 对各门艺术采用走马观花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们, 辅以该艺术门类的演出视频, 目的是方便学生自学, 同时开拓了学生眼界。

五、创意思维能力决定了节目的观赏性

由于广播电视节目的极大丰富, 从中央台到地方各台受众都可以选择收听和观看, 让受众有了一个分析比较的机会, 也就培养起一大批群众专家。他们对节目的构思、创意、编排、调度等有了很多专业性的见解, 这也就促使了广播电视行业的工作人员加快了知识更新的速度。

创意思维往往是播音员、主持人们的知识更新的核心内容。创意的不同, 节目从风格到内容都会受到影响。在主持人大赛的赛场上, 选手的发挥时间只有短暂的几分钟, 很有可能一个创意将决定冠军的归属。为什么创意有这么大的力量, 左右着比赛结果呢?人们往往认为创意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体现, 创意凝结着这个人的知识精华, 由于创意给人留有出其不意的感召力, 往往使人产生钦佩感, 同时给评委和观众产生共鸣。

各开办播音主持专业的院校正陆续开设《主持人思维训练》这门课程, 四川师范大学走在前列。这门功课可以改变或改善主持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形成规范、科学、系统的思维模式, 不仅可以帮助同学们在主持节目的时候与众不同, 还可以在“广义备稿”的时候更善于总结。

课程的设计是比较通俗易懂的。是以点、线、面的模式循序渐进。从字、词、句的联想和创新开始的, 比如一个词“真好”, 可以用多少种不同的语气和口吻说出, 可以在多少种环境下使用, 可以扩展出多少种用法等等。教学内容辅以历史、天文、地理、美术、唐诗宋词等相关常识, 极大的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

综上所述, 透过主持人大赛预见到的信息, 为培养厚文化底蕴、具有评论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播音员、主持人, 将是今后播音主持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摘要:校园主持人大赛是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之一, 它同时是检验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水平的重要平台, 它可以促进各院校之间的相互交流, 促进播音主持事业的整体发展。文章从播音员、主持人的文化底蕴、形象修炼、评论能力、才艺展示、创意思维等五个方面具体论述。

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学原则 篇3

关键词: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学原则;教学模式

教学原则,是反映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教学原则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对教学中的各项活动起着指导和制约的作用。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的正确和灵活运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发挥着重要的保障性作用。由于各个专业的教学对象,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的不同以及各个专业的教育专家对各专业教学原则的理解不同,所以在教学原则的理论模式上出现了多样化、差异化等不同的特征。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志在培养具备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艺术学、美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基础和扎实系统的中国播音学基本理论知识以及较强的播音与主持实践能力,擅长广播、电视、网络等电子传播媒体中各类节目的播音主持工作,也能够胜任文化传播机构的复合型应用语言学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这一庞大教学系统各个环节的坚实理论基础既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学原则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一、教学整体性原则

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有自己的学科特点,它区别于其他学科。因此对于以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为背景的教学整体性原则,就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强调教学整体性原则是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遵循的方向,是首要的教学原则。教学整体性原包含着两重含义。

第一,教学所承担的任务具有整体性,教学任务的完成应是完整的,全面的,不能有任何方面的偏废。这些主要体现在教学中科学化教育和思想理论高度整体化的实践统一。教学工作中应注重科学化教育和思想理论的整体性。思想理论是科学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教学的科学化教育是思想理论的实践。在我国几代播音主持教育工作者的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之下,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现已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严谨、开放、完整的教学体系。在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当中,应该始终坚持以语音学、播音发声学、播音基础理论、文体业务理论的科学理论为指导。以锻炼和提升学生语言功力为核心,启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播音主持观念,开阔眼界、提高自我分析鉴赏能力。在科学化教育和思想理论的整体性原则下完成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工作。

第二,是指教学活动的本身具有整体性,教学是由一系列教学要素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它的体现应是在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整体性。知识和能力是相互关联但又存在很大差异的。知识的有效传授会促进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但不同结构理论的知识对学生的发展作用是不同的。就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来说,既有新闻学类相关,又有艺术类性质。既涵盖语音学、发声学、又涉猎新闻学、传播学、文学、美学等各个领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吸取各相关学科的教学经验、积累并合理的把相关知识传授给广大的学生们。播音主持专业人才既不同于记者、编辑、录音、摄像又不同于编剧、导演、演员、舞美,必须经过科学的、大运动量的长期训练、调整和优化各方面的能力。在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工作中,不仅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高尚的情操、优良的品质,使其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而且要结合学科特色,加强对学生适应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使学生深刻的理解能力、精细的观察能力、敏锐的反应能力、灵动的表述能力、现场的驾驭能力等都得到全面的开发与提高。但由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特殊性,教学的成功与否将最终体现在学生所具备的综合能力上。这就要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学活动的整体性。本着教学整体性原则为指导方针,科学的、有效的实施教学任务。

二、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是指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既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又照顾到所教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材施教原则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要求。因材施教,首先要做的是在平时的教学和实践练习过程中,教师准确并深入的了解每个学生自身的特点和不足,准确掌握学生的“脉搏”。达到这个目标的途径有很多。孔丘是中国古代最早重视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了解学生的个性,并能针对个性不同的学,进行不同的教育,朱熹把孔子的这一教育经验概括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这一教育经验后来成为中国教育的一个优良传统。在播音主持专业方面教学,更应该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因为播音教学采用的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在任教的过程中,只有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所处的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和思想动态,以及接受知识的能力差异,选择恰当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这样才具有充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有限的时间里发挥每个学生的最大能力,从而取得很好的教学和实践效果。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保留并强化学生在播音主持方面的优点,而摒弃和改造不良甚至是错误的发音、用声习惯,并能将其运用的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去。

实施因材施教原则应从两个方面人手,一个是“因材”,一个是“施教”。“因材”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它的主要参考值是学生: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也来自不同的方言区,语音情况、表达习惯、认知能力、思维方式往往存在着较大差异。每个学生都存在着自身的优缺点,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学生可能在语音的规范性、口齿的清晰性、嗓音的圆润性、表达的生动性、思维的灵活性等不同的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教师就应根据学生在上述方面所表现出的不同问题,判别和分析学生具备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有的同学因生活环境、地域的影响,可能出现语音问题,有的同学因遗传因素出现噪音、口齿问题;有的同学因个性原因,在表达方面存在分寸把握的问题,也不排除个别同学因个人能力的局限,存在认知、思维方面的问题。教师只有坚持全面、细致、发展的眼光对学生深入了解,才能对他们的特点和问题科学地分析。只有将不同学生的特点分类、细化,有质量和效率的教学才能顺利开展。

第二个方面就是“施教”即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个方面主要是针对教师而言,面对存在差异的学生,教师的教学措施要有针对性,教育者要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熟悉每个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克服不从学生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比如,在教学中,南北方同学的差异就非常的大。就普通话语音基础这部分教学来说,南方同学普遍会存在一些对比声母发音混淆的问题。最为明显的就是“l、n”和“h、f”不分;而北方同学,最大的问题则是语音调值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地域差异的问题,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这些语音正确的发音位置和技巧,而后进行专项的强化练习,使存在不同问题的学生都能达到标准的语音状态。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创作个性的培养,突出不同学生本身有的专业特色,发挥其特长,使不同的学生在气质、性格、情感、兴趣等多方面显示出卓然不同的个性。对才智出众、能力过人的高材生精心培植,为充分发挥他们的各种才能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条件一般,资质较差的学生也要给予热情关怀和照顾,循循善诱,从他们原有的基础出发,发掘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因势利导,逐步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教学原则应贯穿于教学工作之中,它对于规定教学计划、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运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具有指导作用。只有正确地贯彻教学原则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使他们的身心获得健康地发展,逐步成长为具备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语言文学以及艺术、美学等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其他传媒机构和单位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日主持工作的复合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高级专门人才。

播音主持教学计划 篇4

播音主持兴趣社现有成员47名,本学期的活动重点是排练带有变换队形、舞蹈动作的情景诗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并且能自信地站到舞台上,充满激情地朗诵,具备一名主持人的基本素质。

二、活动步骤

1、活动准备期

评选兴趣社负责人,管理组织日常活动。搜集《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相关文字资料及多媒体资料,学生观摩。评选诗朗诵领诵四名。

2、活动1期

组织学生站队形。在整个诗朗诵表演中,学生需要变换三次队形,同时有一些关于历史、文化人物的舞蹈动作,需要分组进行指导。力求做到动作整齐划一,有力度,要求学生背诵诗稿,在朗诵时面带微笑,自信大胆,眼神集中,声音洪亮有感情。同时配合好学校选拔小主持人的活动,鼓励兴趣社的同学们积极参与。

3、活动2期

在朗诵表演已经成型的基础上,加入校史介绍,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普通话表达能力,同时加入合唱表演及幻灯片背景,使情景诗朗诵成为一个真正的整体。

4、成果展示

播音主持 练声计划 篇5

1、6点50准时集合做广播体操,

2、慢跑,要求男声跑5圈(米),女声跑3圈(1200米)。以慢跑为主,即便就是走也要完成运动量。之后到达练声场地,找深呼吸的感觉,体会由于运动所带来的呼吸急促和胸部憋闷的感觉,逐渐调顺呼吸。其实播音专业所需要的胸腹联合式呼吸法正是一个健康人所拥有的基本方法。

这是因为经过一夜的睡眠,我们所有的器官,包括发声器官都没有完全苏醒,应该经过一些轻缓的运动,比如慢跑,广播体操的伸展运动、侧身运动等,先把身体活动开,特别要使大脑由抑止转入兴奋状态,切忌还没有完全活动开就喊,就象短跑比赛前没活动一样,容易拉伤肌肉,造成声带冲血。嘶哑、失声。

二、口部操——腔圆壁坚

播音发声的主要器官是口腔——唇、舌、齿、牙、颚,没有经过训练的人这些器官大都非常松软。做口部操和打开口腔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咬字器官的力度和灵活度、加强对发声器官的控制能力。改变唇舌无力的问题,获得“腔圆壁坚”的感觉。

口部操:

1、口的开合联系

张嘴时像打哈欠(打槽牙、挺软腭),闭嘴时如啃苹果(松下巴),练习主要是为口的开合打基础,要领是开口的动作要柔和,不要像平时真的打哈欠一样,两嘴角尽量向斜上方抬起,上下嘴稍放松,舌自然放平。每天坚持练习20次左右。

2、咀嚼练习,每天坚持练习20次左右

张开嘴咀嚼和闭上嘴咀嚼反复循环进行,口部松弛,舌头自然放平,多次练习。

3、唇的练习,每天坚持练习10次左右

(1)喷:也称作双唇后打响,双唇紧闭,将唇的力量集中于后中纵线三分之一的部位,唇齿相依,不裹唇,阻住气流,然后突然连续喷气出声,发出P、P、P的音。

(2)咧:将双唇闭紧尽力向前噘起,然后将嘴角用力向两边伸展。(咧嘴),反复进行。

(3)撇:双唇后闭紧向前噘起,然后向左歪、向右歪、向上抬、向下压。

(4)绕:双唇闭紧向前噘听起,然后向左或向右作360度的转圈运动。

4、舌的练习,每天坚持练习10次左右

(l)刮舌:舌尖抵下齿背,舌体贴住齿背,随着张嘴,用上门齿齿沿刮舌叶、舌面,使舌面能逐渐上挺隆起,然后,将舌面后移向上贴住硬腭前部,感觉舌面向头顶上部“百会”穴的位置立起来。这一练习对于打开后声腔和纠正.“尖音”、增加舌面隆起的力量很有效。口腔开度不好的人、舌面音J、Q、X发音有问题的人可以多练习。

(2)顶舌:闭唇.用舌尖顶住左内颊、用力顶,似逗小孩儿嘴里有糖状,然后,用舌尖顶住右内岬颊做同样练习。如上左右交替、反复练习。

(3)伸舌:将舌伸出唇外,舌体集中、舌尖向前、向左右、向上下尽力伸展。这一练习主要练习使舌体集中、舌尖能集中用力。”

(4)绕舌:闭唇,把舌尖伸到齿前唇后,向顺时针方向环绕360度,然后向逆时针方向环绕360度,交替进行。

(5)立舌:将舌尖向后贴住左侧槽牙齿背,;然后将舌沿齿背推至门齿中缝。使舌尖向右侧力翻。然后做相反方向的练习。这一练习对于改进边音L的发音有益。

(6)弹舌。先把力量集中在舌尖,抵住上齿龈,堵住气流,堵住呼出的气流,突然打开爆发出te音。应该注意,舌的中重线,前后的中重线要用力,爆发出这个te te,越有力越好。

(7)捣舌把一个像枣核一样的物体,竖放在舌面上,比如说,一个橄榄核,一个枣核,或者一小块糖,两尖,两头正对着前舌,这是竖放,用舌面挺起的动作使它翻转起来,反复进行。

三、两肋打开的体会

请同学在身后用双手手掌放在你的两肋处,(即胯骨上方腰带处),并稍加用力,此时自己不必刻意想着吸气,而是以两肋用力将别人的手推开,体会两肋打开的感觉,反复练习。

四、“膈肌练习”

膈肌在肺部和胃之间,呈双凸状插入胸部,通常我们说笑的肚子疼,实际上就是“膈肌”的位置。膈肌对发声有着重要的意义。

深吸气后发出一个扎实的“hi”音,要求喉部和下巴松弛 ,舌根有前送弹动感,胸前剑突有明显的向上弹动感。发“hi”时,膈肌弹动与发音要协调同步,刚开始可能会出现气超前,先出气后出声,也可能会落后,出声了,气未弹出,还可能气弹出却没用在出声上,气弹出了而声音仍然用嗓子喊的现象。

膈肌的训练是声、气各半练习。双手插腰或护腹,由丹田托住一口气到口咽处冲出同时发声,声音以中低音为主,有弹性,腹部及横膈膜利用伸缩力同时弹出。

注意的问题:

控制膈肌正确上弹,上下腹部保持不外凸、不内收。

喉头部位一定要松弛,练习hi音,不是发“哈”、“啊”,“hi”“嘿”,他们是纯声带的振动,发出来的是原声。发原声时,声带是平衡运动的,声带周围的肌肉也是平衡受到牵动的。使隔肌运动,但不能有喉咙的声儿。要让它全部都是声带在发声,力量不用很大,爆发的力量再强一点儿。

方明老师说:发这个声儿,精神是很兴奋的,就象有个小孩淘气摸电门,把它吓一跳,“ha”。发音时,喉头不能僵和紧,应该全部放松。“ha”音是靠横膈膜的力量把气弹出来,除了横膈膜之外,其他部位的肌肉不要僵化,要很放松、很兴奋。喉部动作不大,周围肌肉尽量少帮忙。这样就能发出音高稍低、圆润集中、松弛宽厚的声音来

3、在膈肌单发强发状态稳定的情况下,增加连发的次数。注意给气力量均匀、保持一定的音量、音高、音色,如果你能连发6个“hi”,你就很厉害了。

五、腹肌训练

1、发“哈、哈”的声音,这个声音不是用嗓子发出来的,而是腹部內弹,将气息打到口腔发出的,声音脆亮且有力度,开始有的人体会不到还是用嗓子发声,可以体会像京剧老生大笑,腹肌内收发出的声音。

2、一口气发“1、2、3、4”,换气后接着喊“2、2、3、4”,一直喊到“8、2、3、4”,注意膈肌放松,腹肌的有力弹法。

3、腹肌训练可以和仰卧起坐等运动结合起来,也可以晚上睡觉前放一本书在腹部,体会气息的控制。

播音主持专业教学计划 篇6

一、表扬:

同学们非常人者的对待这次作业。播音班有11同学得到85分以上的成绩,占31.42%;广编班班有25同学得到85分以上的成绩,占43.1%。

有趣的:如:易礼乐:奖惩自己,买一件衣服,罚一天不能上网。

二、不足:

⒈格式 ⒉标点 ⒊过渡语 ⒋落款时间要用汉字 ⒌手生,书写生疏,小学生字体

⒍从内容上讲有散文式的计划、心得式的计划、检讨式的计划;

⒎语句的口语性太强,过于罗列,语句冗长;

⒏超字数写作,有些人的上千了;

⒐词语搭配问题加多;表现出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

⒑语法问题多,语句不连贯,跳跃性大,令人费解。提炼语句的好习惯欠缺。

⒒语句过长,往往造成前言不搭后语,造成难以理解的结果,逻辑性有待提高

三、修改病句

⒈如果有机会的话,多参加一些课外的活动,这样不仅是一次锻炼的机会,而且还能增长自己的精验。

⒉此部分科目在学习上耗费的时间、精力要少些。

⒊在与平常人的交往中,尽量加入自己掌握的合适的表达方式及词汇,尽量做到表达方式的多式化和词汇的丰富性;务必做到用词的准确性。

⒋把一些分配下来的任务做完成。

⒌①在某种程度上放松了自己的学习进程,并没有完全集中精力去放在学习上。所以,综上

所,述整体状况要在这学期有所改观。

②尽自己最大的力气把每门课程争取做到最好。

⒍①养成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人际协调能力。

②多看新闻和不同电视节目的主持表达的优点。

⒎①养成健康的作息时间,早6:30起床,晚11:30睡觉。

②作业写完没有检查的多。

⒏①要象砌房子一样,每一块砖都要砌好,房子才能坚不可摧。

②要想平时成绩不被拖下去,要做到从整体出发,顾全大局。

③把握好上课90分钟,取其精华,加以消化。

④不断丰富与完善自己其他方面的知识。

⒐让自己看待事情,思考问题都可以理解的更加宽一些,多阅读外国文学,也可以增长见识。

⒑①参加社团组织的活动或申请做班干部,实践社会,为班级同学服务,提高社会交际技能。

②第一次参加半个社会活动,而是单纯的校园生活,有足够的金钱和时间。

⒒摄影技巧的练习可分散到每天学习的疲困期。

12.通过稳扎稳打的计划,我会让这个学期变得丰富多彩。

⒔英语要在平时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而不是靠一时可磨刀。

⒕必须利用“学习计划”框定我的生活、学习,有利于我在这一学期减少挂科的可能性和降低大学颓废生活的程度。

⒖社会实践能帮助我们了解社会,了解生活,认识自身不足,收获更多的经验。知识需要实践来

消化的。

⒗:①若大二这一年打不好基础,将来实习、就业就会面临困难,所以再打好专业需要的基础知

识。

②这个计划会陪着走过大二第一学期,希望它可以时刻警惕我努力学习、认真学习。

⒘我希望通过以上的拟定学习计划,严格尊守它,我能在这个学期末成为一名各方面都优秀的大

学生。

⒙通过各种途径寻找专业实践机会,通过实践了解业务,提高自己在专业各方面的认识与了解,帮助自己在就业找到合适的方向打下基础。

⒚①我们对学校的规章制度、环境等都有了一定了解,不再是一无所知的懵懂状态,大二了,我们应该把心好好沉淀下来,②看两本好书,从中提高自身的的思想水平和综合素质。

③每天完成一片阅读联系,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和词汇量。

④自行找素材进行图像处理或影片剪辑,在实践中牢固对软件操作的掌握。

⒛①由于这个学期没有体育课,自己要利用空余时间抓紧时间锻炼身体,做些力所能及的运动。

②在与同学、朋友的交往过程中,学会和他人的沟通、交流,同学之间是对手,更是朋友,不

要恶性竞争,要真诚的把关注每一位同学,不管光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

21.我们班有许多学习播音或是省外发音准的同学,利用这样良好的学习氛围,大胆地、不怕丢

胆地学好普通话。

22.为了能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我将从听力及笔试两方面做好备考准备。

23.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是学好各门科目的同时,重点专攻英语四级证书和普通话二级乙等证书,为就业铺好基础。

24.①本学期掌握摄像以及图像的绘制。

②经过一年的学习,我发现挂的科目都是自己所不重视的科目,:心理健康、思想品德。这两

关于播音主持专业素质新探 篇7

一般来说, 任何节目主持之前都有一个准备的过程, 通常称之为“案头工作”。这就好比表演中, 在拍大戏之前演员对剧本和角色做的“案头分析”一样。充分细致的“案头分析”会使演员更加充分的把握剧本的时代背景, 人文环境, 为演员从“第一自我”化身为角色的“第二自我”做好周密的铺垫。同样, 充分细致的“案头工作”将为节目的主持铺设一条通达理想境界的阳关大道。缺乏前期细致的“案头工作”, 将会使整个栏目的制作陷入粗糙——不具备高层次的审美性;逃脱不了低俗——不具备深刻性。也会使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不能“胸有成竹”而患得患失;漏洞百出而战战兢兢。这样看来, 其实播音主持与表演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 给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进行表演方面的各种素质训练就是很必要的。但由于专业性质不同, 所以同样是进行表演素质能力训练, 但其针对性是有区分的。

一、表演专业的表演与播音专业的表演的区别

1、演员是当众进行表演, 主持人是当众进行表达。

首先, 表演艺术, 是由演员扮演角色通过舞台行动过程创造人物形象的艺术。其基本特征就是演员创造舞台角色形象。在表演艺术当中, 演员既是创作的成品, 又是创作的材料与工具, 他表演角色的过程就是艺术创作本身。

由此可见, 表演专业是演员以自身为工具当众扮演另外一个人——角色的形象, 所以必须把演员本人的真实形象隐藏起来, 使演员化身为另外一个人物——角色, 从而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活生生的具有鲜明艺术个性的形象。这种隐藏和创造, 往往要根据角色的需要而定, 有时不仅要隐藏起自己本身的性格、气质、体态和容貌等, 甚至在声音上也要进行适当的化妆;坐、立、行走上也要掩盖自己本身的姿态, 而要完全复合人物的年龄、职业特征等特点;声音的高低强弱、语言的语气和语调上也要进行适当的修饰和调整。

而电视节目主持人, 作为媒体的真实发言人和传播者, 是要以本人的名义代表广电部门的形象与受众进行交流。因此, 对主持人在审美上的要求更多的是一种生活的“真实自我”, 而非像演员一样扮演一个全新的“人物”。因此在主持的过程中虽然电视节目的栏目很多, 样式不同, 但对主持人的要求却有着共同点。比如, 要有良好的文化艺术素养, 要有快速的应变能力, 五官端正, 富有魅力, 声音要动听, 音色要纯美, 能讲标准的普通话等。由此可见, 虽然在主持的过程中, 主持人在舞台上也不可能像平时在生活中那样是“纯粹的自我”, 同样有一定的“表演”性质, 但这种“表演”绝不是完全把自己的真实形象隐藏起来, 更不需要在自己的体态、容貌、声音、气质, 甚至语音上进行完全不同于自己的“角色”化装。相反, 却要在舞台上呈现出“真实”的自我。因此, 同样是表演, 但主持人的表演是不同于演员的表演的。虽然同样是在舞台上, 同样存在一定意义上的表演性质。但根据受众多年来形成的心理模式来讲:从观众踏进剧场准备观看戏剧的那一刻起, 就已经在心理上接受了戏剧的这种假定性因素, 如果演员的表演过于生活化的真实, 观众反而是不接受的。而对于主持人, 由于传媒业的这种真实性的客观因素的存在, 受众则希望的是那种生活中朋友似的亲切、自然与随和, 如果主持人在受众面前矫情作态, 似乎妩媚动人、风度翩翩, 却很快就会失去了受众的心, 因为他们用过分的粉饰掩盖了真实。就如张悦所说“主持人不是演戏, 而是在镜头前生活”。 (1) 敬一丹也说“要表达的东西并不是要简单的诉诸情感, 而是要传达一种真实”。 (2) 所以, 主持人的这种表演性质是脱离角色之外的、作为广电部门的“代言人”, 以真实的自我呈现于舞台。要以他真实的情感与受众进行交流, 要以纯美的音色, 动听的声音, 敏锐的反映等能力, 清晰、流利的表达出整个栏目的主旨。

其次, 从表演的性质来看, 在一切以演员自身为创作材料与工具, 并以自身“化身”为人物形象的表演艺术中, 如戏剧、电影、电视剧表演中, 都是以行动作为它的基础。正所谓戏剧是行动的艺术。所以, 演员的工作是从文字语言向行动性语言的转化。因此, 演员在舞台上要注重的是“做什么、为什么做和怎么做”。

而从主持人的性质来看, 主持人的工作程序是从文字语言向有声语言的转化, 以及体态语的辅助。因此主持人在舞台上或镜头前所要注重的是“说什么、为什么说和怎么说”。

2、演员的表演强调戏剧性, 主持人强调新闻性

对于表演当中的戏剧性有着很多种解释。有人认为戏剧性是指在假定情境中人物心理的直观、外观, 是戏剧特性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在戏剧中, 每一个情境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假定性, 因而“假定情境”便成为戏剧性的内涵。也有人认为, 戏剧性是与冲突联系在一起, 认为它就在于紧张、深刻的矛盾冲突;还在于人物之间相互影响、较量;并与小说、抒情诗的区别去探究戏剧的特性, 将戏剧性视为以虚构人物的表演, 通过感情渠道, 使观众发生兴趣等的解释。但是, 不论哪种解释, 首先都是承认戏剧性是以假定性为基础, 是虚构而不是生活的真实。假定性是指舞台形象与它所反映的生活自然形态不相符合的审美原理, 即艺术家根据认识原则与审美原则对生活的自然形态所做的不同的变形和改造。舞台上的假定性是普遍存在的。主要指舞台空间和时间的假定性, 舞台布景空间的假定性, 舞台节奏的处理对自然时间进行调整、压缩、延展等。因此, 演员在表演中就要受这种戏剧性和假定性的制约。

由此可见, 戏剧性决定了演员必须以虚构人物的表演, 通过感情渠道, 才能使观众发生兴趣。演员所扮演的角色的最真实的情感是在与对手的冲突中得以升华和体现, 事件的交代也是在矛盾的发生和解决中得以展现。而假定性则决定了演员的表演必须遵守舞台所规定的时间和空间等假定性因素的限制, 要在虚构的时间、空间、情境和布景中, 以虚构的人物来完成自己在舞台上的艺术创作。

而主持人的表演则强调新闻性。

新闻性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真实性和及时性。因此它所反映的形态必须与生活自然形态相符合, 融不得半点虚假与隐藏。这就决定了主持人的主持必须是自然、得体、大方, 与受众有着紧密的亲和力。如果说演员必须以虚构人物的表演, 才能使观众发生兴趣。那么, 主持人则必须以自己最“真实”的形象, 才能与受众建立起心灵的桥梁。而且在主持过程中也不需要用矛盾冲突的起承转和来突出事件的发展, 更不需要主持人的情感有过大的波动和起伏来揭示自己的内心。在主持的过程中, 一切布景、时间、空间都是最真实的, 没有半点虚假。因此, 主持人只受新闻栏目、节目与镜头等的制约。而不需要考虑时间、空间、布景和情境等假定性因素。

例如在小品构思和人物塑造上, 表演专业要注重小品结构上的开头、铺垫、行动性、冲突高潮的转合及结局的合理化。表演上要塑造典型的具有鲜明个性的, 完全不同于自己的全新的人物形象。而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在小品结构上不需太过注重这种戏剧性因素, 但要注重其内容上所反映和透漏的, 对社会上某些现象的深刻认识。而且这种认识要带有鲜明的立场——是批判某些社会现象, 还是颂扬某种精神。因此在表演上无需太过苛刻的要求其人物的鲜明个性的塑造, 不要求彻底抛弃自己本身化身为角色。相反, 要在表演中带着这种鲜明的立场和观点, 跳出角色以外对所扮演的人物、对场上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理性的评判。这就与戏剧大师布莱希特的风格很像——演员不要把自己完全融入角色当中, 而要站在观众的角度, 带有一种审视性的、对角色进行评判似的表演。

虽然说主持人与演员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同之处。但这并不是说作为主持人就不需要进行某些表演素质方面的训练。俗话说“艺术不分家”, 是艺术, 就一定在本质上有着很多共同之处。要想把一门艺术专研的深专研的透, 就决不能像井底之蛙一样只看到自己本门专业的一小块儿天。一定要博采众长, 多吸取其它艺术门类的精华。只有这样, 才能吸取各家之长, 在不断提高自己艺术鉴赏力的同时, 使自己的专业真正达到一种“境界”的高度。所以, 作为主持人要想使自己在舞台上或镜头前的主持更加得心应手、如鱼得水, 就必须进行一定的表演素质方面的训练。

例如, 虽然说主持人在舞台上必须要以真诚的情感, 真实的自我面对受众。正如戏剧艺术家余秋雨说过:“人们对真实的崇拜出于对人生实在性的追求。没有真实人生就失去了依托和参照……求真的内驱力历来是人们审美意识热情的重要动因。” (3) 但是我们一定要清楚的一点就是, 作为节目主持人的“真实”, 并非纯粹生活化的自然主义的真实。不可设想, 一个节目主持人出现在观众面前时, 可以漫不经心地, 或者忘乎所以地流露出生活形态的随意性。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 也同样要像演员在舞台上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进行适当的有分寸感的——控制。主持人在主持节目过程中, 有时要有意识地张扬或外化自己的某些方面;有时要弱化或收敛自己的某些方面。这样做, 正是为了使主持人形象在美学意义上“更真实、更完美”。

再如, 倪萍可以说是我国杰出节目主持人中的一个。而作为表演科班毕业的学生、十多年的演员经历的她, 之所以在做主持人后能有如此大放光彩的表现, 与她曾经从事的表演专业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当时《综艺大观》栏目的编导着意于开放式格局, 让主持人、嘉宾、演出人员与现场观众一块儿完成节目。这样, 全场分界模糊, 场面宏大, 节目内容是拼盘式组合, 比较复杂且衔接跳突。这样的文艺节目主持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倪萍能以较明晰的主线贯穿其中, 既放的开, 又收得拢, 整台节目节奏活泼, 高潮迭起。尤其是她善于全方位地调动观众的参与意识, 用洒脱、爽朗的热情增强了节目的审美情趣和娱乐功能。

由此可见, 对主持人专业的学生进行表演素质方面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但由于二者还存在着性质上的差异, 所以所进行的素质能力的培养的针对性也是有所不同。

二、培养播音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能力

1、敏锐的观察与洞察能力

作为主持人, 是要进行当众表达的, 那么进行口头描述就是必不可少的。而口头描述的第一步就是观察。正如契诃夫所说:“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要把自己锻炼到让观察成为习惯。” (4) 作家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 是因为他要通过自己的作品反映真实的社会本质和现象。而主持人, 作为传播媒介的代言人, 同样要具备这种敏锐的观察与洞察能力, 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反映客观的现实。所以主持人就必须培养这种敏锐的观察与洞察能力, 通过在观察与洞察生活当中去积累典型的生活素材, 从而去发现生活, 最终深刻的认识生活和及时的反映生活。只有这样, 才能够很好的表达生活。

也就是说, 仅仅具备这种观察能力还是过于肤浅和表面化。作为主持人, 在观察的同时, 还应不断伴随着深刻的思考和反思。观察只是流于表面, 而洞察相对于观察来说, 则是更深一层的思维活动, 是要从已经观察到的事物中寻找、发现存在的问题, 发现更新的信息。这样, 才能表达出与他人不同的、独到的思想和认知。所以, 作为主持人, 不仅要具备从大千世界中观察事物的能力, 要做一个热心人、有心人, 要养成观察的习惯, 学会观察的方法。同时, 还要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平和的态度和锐利的双眼去洞察世事。

例如:敬一丹自做节目主持人以来, 就把节目做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随时随处都在关注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 思索其中反映出的亮点。在九十年代, 经济大潮汹涌壮观, 相当一段时间里“十亿人民九亿商”的说法在人们口头和心中涌动, 甚至在某些地方出现“全民皆商”的现象。敬一丹敏锐地抓住这个令很多人迷惘、彷徨的现象。在1993年5月《一丹话题》刚出台不久, 就谈到了这个话题, 这一有警醒效力的议论, 在一片彷徨中, 显出冷静的、理性的力量。可以说, 《一丹话题》不是一本正经的讲授市场经济的课堂, 不是蜻蜓点水式的经济掠影报道, 更不是主持人的“一言堂”。敬一丹瞄准转型期的经济生活、观众心理、电视文化这三个基准点, 找到了很好的结合点。可以说, 敬一丹就是以新闻工作者的敏感和深邃的洞察能力, 才使得《一丹话题》透出主持人锐利的目光和理智的深邃。这种锐利的目光和理智的深邃也正是那种真正洞察世情, 并且真正深入到文化的各个领域、深刻领略到了文化与知识的博大精深后的深层醒悟。

2、感受与感悟能力

感受是指接触到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和体会。它分为形象感受与逻辑感受两个层次。大千世界, 纷繁复杂, 作为主持人, 就是要在接受观察对象刺激作用时, 使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都进入一种积极的综合感知状态, 并通过“各感知觉的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互相作用”, (5) 激起内心的反应。正所谓感之于外, 受之于心。从而引发感情的运动、深入地理解观察对象, 并且迅速、有条理地组织好自己的内部语言和词语序列, 最后把一切“景语”转化为“情语”说给受众听。

而感悟, 不仅仅是单纯的感受生活以及生活中的人和事。还要在感受的同时进行醒悟与发现——即悟解生活的过程。人的感悟能力往往与其洞察能力紧密相连。没有深刻的感悟能力, 就不能拥有洞察世事的锐利目光与理智的深邃。因此, 作为主持人, 如果没有强烈的感受能力, 就不可能很好的与受众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与相互刺激。势必使自己的主持陷入死板、单调的尴尬境地。然而, 如果只具备一定的感受而没有提升到感悟这一层次, 也会使自己被人牵着鼻子走——人云亦云, 缺乏自己独特的个性魅力和风格, 以及自己独到的见解。更不可能阐明自己独到的观点和态度, 甚至陷入主题不鲜明、跑题离题的局面。因此说, 感受与感悟能力对于主持人应是双向兼备的。

正如倪萍所说“我渴望传播美好的事物, 但这并不等于我不正视假、恶、丑。我对假、恶、丑的事物在骨子里是有明确的价值判断的”。 (6) 渴望传播美好的事物, 只是自身的一种很感性的感受, 而这种明确的价值判断就是一种对生活深刻感悟的真实体现。

因此, 要想与受众之间产生更好的沟通与交流, 那么首先自己就要具备很强的感受和感悟能力。只有具备感受能力, 才能与之进行交流;只有具备感悟能力, 才能阐明和表达自己的态度观点, 按着最初的主旨与之继续进行沟通。可以说, 主持人在台上的任何表达都是自身感受、感悟生活能力的一种体现, 没有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就无法观点鲜明、条理清楚的进行表达。

3、策划、构思与组织能力

由于策划活动的多元化, 导致对策划活动多元化的理解, 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狭义的策划。指视角深、立意高、开拓深、介入及时的主持人节目的谋划、构思和组织过程。第二类是主持人节目的“动作策划”。它作为一种设计、一种决策和组织, 贯穿于整个主持人节目过程中。第三类是广义的策划。包括广告的安排、公关策划、构思等等。第四类是主持人节目事件等的策划。它是指在某一事件发生前, 由主持人和幕后记者设计, 对事件发生予以更加完美报道的一种策划。而且前面已经说过, 任何节目主持之前都要做详细充分的“案头工作”。这个前期的“案头工作”也就是对节目的“策划”。目的是为了缜密的构思出一个细致、全面的主持方案:什么时候说什么、怎么说。根据构思出的方案, 主持人才能心中有数、从容上阵。

例如:前面已经说过, 主持人所要注重的是“说什么、为什么说和怎么说”。如果说“为什么说”是主持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感悟力所产生, 而“说什么、怎么说”就体现了作为主持人的这种构思、策划和组织能力。这里既包括对节目内容与形式的构思, 也包括最后的实施。采、编、播高度合一的主持人“怎么说”包含着三个层次:话题的展开与深入;节目的结构形式;语言 (包括体态语) 的表达。这一个个微妙的环节都无不透漏着主持人的策划、构思和组织能力。

例如:在第一期《一丹话题》与观众见面时, 敬一丹开宗明义地告诉观众:“我们的话题是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问题。”她和美工一起精心设计了由问好、感叹号、删节号构成的片头。她特意删去了句号, 因为她希望观众朋友有下次再谈的感觉。屏幕上出现一片蔚蓝, 上面缀有各种标点:问号, 惊叹号, 逗号, 分号, 省略号——惟独没有句号。这是敬一丹与摄制组设计的片头。她说“这正体现了这个节目的主旨:包容各种各样的话题。没有句号是因为这些话题没有结论”。

再如:倪萍曾经做过《文化视点》这个节目, 但只做了五期, 到了第六期就根本做不下去了。这里面不乏有其他因素的存在, 但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前期的策划构思不够详细周密。就如同盖一座大楼, 地基没打牢, 如何能使万丈高楼平地起。就如倪萍自己所说:“《文化视点》的出台过程比较复杂……我一直渴望采访普通人, 因此最初拟订的题目中, 没有《文化视点》这四个字。但后来台里需要的是专题节目, 又希望把这段时间固定下来——总之, 由于种种原因, 《文化视点》是招标前一夜加上的, 从编导和我的心理准备等各方面看, 《文化视点》都像一个早产的孩子, 先天不足, 后天怎么努力也补不过来”。 (7) 俗话说“将军不打无准备之仗”, 由此可见, 没有之前对节目的精心策划、构思与组织, 必然会导致最终的失败。因为观众是最聪明也是最挑剔的, 他们想从精致的栏目中汲取营养, 吸取精华。尤其在当今信息业飞快发展的时代, 观众是决不会容忍粗糙的。对他们来讲, 是不允许没有价值的、肤浅的节目的存在的。

由上可知, 任何的策划都伴有一定的构思和组织能力。一台栏目, 如果没有周密的策划、详细的构思、巧妙的组织是不可能成功的。而作为一名优秀杰出的主持人, 绝不能只做花瓶和道具, 应该具备更全面的策划、构思与组织能力。这样才能在自己的栏目中注入自己的血液, 使其更加完善, 真正使自己与栏目融为一体, 才最终会被受众所认可和接受。

4、交谈、交流与适应能力

“主持人的实质是在真切的社会性的情境中与受众进行直接或间接社会交际的过程”。 (8) 那么这种“社会交际”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主持人与受众交谈、交流与适应的过程。作为主持人不仅要通过流畅的语言与受众进行交谈, 同时还要通过心灵与之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但毕竟每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是不同的, 主持人在与受众进行交谈交流的同时, 就必须充分适应每一个不同的受众。只有学会敏锐及时的适应不同的受众才会使交流进行下去, 否则就会使交流处于无话可谈或找话题的尴尬境地;只有学会适应主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才会机敏的进行反映, 调动各种因素活跃现场, 使主持顺利进行。而对于适应, 一是指生物在生存竞争中适合环境条件而形成一定性状的现象, 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比如北极熊的全身成白色, 就是为了保护自己。二是, 在心理学上指感觉适应, 即感受器在刺激持续作用下产生的感受性的提高或降低的变化。比如, 人突然从明处到暗处, 忽然什么都看不见, 经过对弱光的感受性逐步提高, 视觉慢慢恢复, 这叫“暗”适应。但不管哪一种适应, 都证明了适应是人生存于世所应具备的一种必备能力。人没有适应能力, 就无法应对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同理, 主持人若缺乏适应能力, 就无法应对各种变化着的主持环境和情境, 也同样无法与受众进行更好的沟通与交流。

例如:为了使《正大综艺》节目常播常新, 富有活力, 编导对节目的格局和构成环节以及内容作过多次调整, 从“关心焦点”到“动物猜谜”, 后来又有了“真真假假”。尽管如此, 杨澜还是能较快地适应, 既体现节目意图, 又保证节目效果。尤其可贵的是, 作为一个“新手”, 她能很快掌握并领悟超越镜头与现场观众进行广角度直接交流的技能, 而且比较成功地调动了在场嘉宾、观众的参与意识。可见, 适应能力是作为主持人在应对种种不断变化的情景和人时的一种必备能力。如果说演员是要服从于剧本的主旨、导演的构思。那么, 主持人就要服从于整个栏目的主旨和栏目的调整。为了应对各种各样不断变化的情况, 主持人必须具备极强的适应能力才能完成好每一次节目的调整与现场变化。

再如:济南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孙爱萍在议论到倪萍主持节目的风格时有这样的评论:“倪萍在主持节目时, 无论交流对象的地位、身份、职务、阅历如何, 她总是平等的进行对话。例如她对澳星专家等名人的尊重;对金婚伴侣等老者的真诚;对灾民及患病者的同情;对出了演出事故的小杂技演员等孩子们的爱抚等。她那健康平等的交流心态, 她的善解人意, 很容易和观众沟通”。倪萍与各类不同的受众所进行的这种真实、感人的对话和亲切的肢体语言的表达, 无不透漏着倪萍极强的适应与交流的能力。当主持人手执话筒站在演播厅最显著的位置, 发挥着“主宰一切”的作用时, 如果没有这种极强的与不同受众的适应能力, 就不可能产生一系列亲和的、坦诚的、真挚的交流和丰富的肢体语言。没有这种“亲情”式的交流, 就无法营造出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 必定造成受众的紧张, 栏目的尴尬。最终只能导致节目的失败。

所以, 作为节目主持人如果想要在主持过程中与受众进行心灵的沟通, 从而产生顺畅的交谈与交流, 就首先要在面对形形色色不同的受众, 在不断变化的不同场合, 具备一种极强的、灵敏的适应能力。根据不同的受众、不同的场合, 随机的进行反应。可以说, 适应是产生亲切、自然、真实的交谈与交流的前提;交谈与交流是适应的结果。只有极好的适应了环境, 才会使自己生存于环境之中不至被置于尴尬的境地;只有极好的适应了他人, 才能产生一种和谐的氛围, 使自己与他人的交谈和交流顺利的进行下去。

5、调控、应变与驾驭能力

作为主持人, 不仅要能够及时的适应不同的环境, 不同的受众, 使自己很快与受众达成很好的交流。同时, 为了始终把握住栏目的主旨和基调, “作为站在演播厅最显著的位置, 发挥着‘主宰一切’的作用的人”, (9) 还要在与受众进行交流的同时, 具备一种机敏的调控、及时的应变与勇敢的驾驭的能力。

驾驭, 即控制、驱使。《三国志·吴志·张昭传》中说:“夫为人君者, 谓能驾驭英雄, 驱使群贤。”那么作为主持人, 在主持中绝不应该只满足于“说现成话”、“背台词”, 而应带着一种强烈的创作欲望上场登台, 审时度势, 把握机会。真正做到在“既定中的即兴”, “不测中的应变”。因此, 只有具备这种驾驭主题, 驱使观众的能力, 才能够使主持人在面对形形色色不同的人, 处在各种复杂、随时变化的场合之中, 好比掌握方向的舵手一样始终保持栏目的主旨和基调统一不变。不仅随时通过自己的调控与应变调动受众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而且还要在不论出现怎样的突发情况时, 都能够随机应变、力挽狂澜, 真正驾驭把握住栏目的中心和主题, 最终使所主持的节目达到圆满。

例如:杨澜从大学校园“一步”跨进演播大厅, 是凭着聪颖的悟性和积极的尝试, 凭着奋力进取的一腔热忱, 较快的掌握并创造性地运用各种主持节目的技巧。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 她对这一档节目的主旨和基调的准确把握。《正大综艺》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炉的综艺版块节目。现场的格局、主持的方式、程序的安排等做过多次更动和调整。尤其是现场猜谜, 快速判断, 富有变化且有一定的难度, 时限的催迫很容易造成参与者心理的焦虑和紧张, 这样节目的进行就容易出现阻滞。为预防这种情况的出现, 杨澜在调动情绪、活跃气氛时, 突出“热烈、欢快”的“主旋律”, 从而使探究奇妙的大千世界的过程, 成为艰而不苦的娱乐过程。

这种不仅能够抓住一切现场的重点时机去深化情感的抒发, 结合典型事例和具有普遍意义的情怀进行热情的引导, 深刻的分析, 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双重作用下, 把观众带到强烈的情绪体验和理性思考之中。还能够善于在转换快、跨度大的节目之间, 及时的随着现场观众的反映作灵活风趣的语言调整, 以达到调动受众情绪、活跃现场气氛的目的的能力, 就是主持人根据栏目的主旨和基调, 随着现场不断变化的“情境”进行随时调控、机敏应变和勇敢驾驭的能力。

6、想象与创造能力

想象为心理学名词。指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之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比如作家写作时须构成人物的形象, 工人看技术图纸时, 须想出机器部件的形象。而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 要想真正与受众建立心灵的沟通与交流, 就要做到不论是在听受众表达时, 还是在自己进行表达时, 都时刻伴随着一种想象。听的时候伴随着想象, 会使自己很快进入对方所描述的情境中, 在最短的时间内切身体会对方的内心情感, 达到心灵的融通。只有达到心灵的融通, 所说出的语言才具有一定的亲和力, 才能够准确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说的时候伴随着想象, 会使自己的语言更加生动、鲜活, 抓住对方的视觉、听觉, 使受众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栏目的主旨话题之上。正所谓“话由心生”“以情带声”。

例如:倪萍一向被认为是最具“煽情”力的主持人。当她每每听到或谈起某某人的倒霉或不幸时, 她的眼圈倏地就红了起来, 或躲到一边或抖着嘴唇说:“别谈了, 让人心里发酸。”在《综艺大观》节目里, 如介绍一位为培育又聋又瞎的孩子而历尽辛劳的母亲时, 听着盲孩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时, 她就忍不住大动感情、潸然泪下。也是因为她那易动感情的“弱点”和爱潮湿的眼睛, 弄的观众也鼻酸。不过只是一首歌儿而已, 但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悲惨的故事, 才使得倪萍在听那首歌时产生一系列联想和想象, 最终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而潸然泪下。我在这里并不是说主持人就应该像倪萍那样去“煽情”, (虽然说她的煽情绝对不是刻意的“表演”, 肯定是真实情感的流露) 但至少应具备这种极强的想象力, 使自己很快融入受众的情感之中, 才能尽快与之产生心灵的沟通与交流。

而任何想象, 都几乎伴随着一定的创造, 没有创造的想象是不能称其为想象的。因此想象分为“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人虽然能想象出从未感知过或实际上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 但想象的内容总来源于客观现实。因为人的想象是在客观实践中, 首先是在劳动中发生、发展起来的。因此, 作为主持人, 就要有意识的在平时的生活中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 不断地有意识地在生活中积累素材, 要善于发现生活、感悟生活, 锻炼自己的想象能力。

例如:主持人方明的朗诵可谓是家喻户晓的。这不仅因为他有着良好的声音条件, 能够较好地运用声音的技能技巧, 更重要的是源于方明创作中联想和想象的广阔、高远——由苏东破的“把酒问青天”, 他想到当时的海峡两岸关系;由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他想到当时的“三讲”;从一个终于职守的小战士, 他想到千千万万具有“小草精神”的人, 想到千百年来支撑我们民族的“脊梁”;从一首描写大河流水的乐曲, 他想到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的发展历程, 想到西藏与祖国不可分割的血肉关系。正是这种广远的想象和联想, 开阔了他创作的视野, 丰厚着他的创作积淀, 使他立足高远, 表现出激情洋溢、稳健大度的风格特点。也正是这种细致丰富的想象, 为他的语言表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使他在每一个紧要的细微之处都能体现的恰倒好处。比如音乐专题节目介绍“箜笙与萧组曲《清明上河图》”的一段:“画本是凝固了的生活, 中年作者刘为光以他艺术家特有的敏感, 从这巨幅画卷中挖掘、提炼, 创作出一部清新而又古朴的音乐——箜笙与萧组曲《清明上河图》, 八百年前这一古画中的情、趣、声、韵就都在这流动着的旋律中复活了……”“复活”两个字, 方明播的时候是稍顿一下之后, 再以稍虚、稍轻的声音很动感地说出来的。从凝固的图画到流动的音乐, 似乎画中的图景真的穿越时空翻然重现了, 而将这时空隧道一下子打通, 其主要就在于这稍虚、稍轻的“复活”二字。这种生动的表达和描述, 正是基于方明细微体察作品的基础上, 运用大量联想和想象, 才使语言如此生动, 才最终将稿件非常到位地传达出来。

由此可见, 想象并不是凭空产生的, 它需要一种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细致丰富的想象力, 不仅能使主持人在最短时间里与受众产生心灵的交融与沟通, 而且会使主持人的语言 (包括体态语言) 的表达更具有生动性和无穷的魅力。

7、当众表达、判断理解与思辨能力

广播电视节目是众多工种、众多环节、众多专门人才智慧的结晶。节目播出稿、串联词基本由经验丰富的专人撰稿, 并几易其稿方能定局。串联词是把整台节目串成一条熠熠生辉、赏心悦目的美丽项链的那根线, 串联词本是主持人再现主题、渲染气氛、推进进程、组织观众的基本依据, 主持人的任务就是通过很好的表达既定的串联词来完成的。所以, 表达能力是作为主持人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前面已经说过, 演员与主持人的不同, 其中一点就是:演员是当众表演, 而主持人是当众表达。可以说, 要作为一名出色的主持人, 就必须具备能够把自己的思想, 清晰、完整、有条理并生动流畅的表达出来的能力。

虽然主持人在主持之前都有已经预备好的串联词, 但很多时候还是需要根据现场情况、依据现场动态做出生动得体的即兴发挥。其目的是强化主题、烘托气氛、沟通现场内外。即兴发挥往往被看作是一种无意识的成功, 是经验、灵感加“小聪明”的产物, “可意会不可言说”。其实不然, 既然是“发挥”总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和客观因素作引导, 存在一定的必然性。应准确理解为所谓“即兴发挥”, 是主持人知识面、敏感度和思辨能力的结晶。因此, 主持人当众表达的同时, 往往同时伴随着深刻的判断理解与机敏的思辨能力。因为真理往往不是存在于事物的表面, 人们对于真理的认识, 往往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这就要通过判断理解与思辨, 使主持人对于客观事物内在本质的分析、理解和认识加深, 才能最终使所表达的内容具有深刻性和说服力。

以上, 便是本人对于主持人所应具备的素质能力的全新探索。只有具备以上能力, 主持人才会最终在主持的过程当中达到:当众自信;态度热忱;感情真挚;思维灵敏;反映快捷;性情质朴、亲和;机体松弛、自如;表达含蓄、准确;言语幽默、精道;思维锋利。

因此, 作为主持人, 不能只具有得体端庄的外表、浑厚圆润的嗓音, 还要具备敏锐的观察与洞察能力;感受与感悟能力;策划、构思与组织能力;交谈、交流与适应能力;调控、应变与驾驭能力;想象与创造能力;当众表达、判断理解与思辨能力。而这些素质能力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只有同时具备以上能力, 才能够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传播媒介的需要, 不论从事任何类型的主持, 都能够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摘要:现代的播音主持已不同于最早年的单纯的广播, 随着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和形式的日益出新, 现场直播、嘉宾参与、观 (听) 众参与等活跃因素越来越多。因此, 对主持人自身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素质, 有自身多年文化经验的积累、对人生的感悟、对社会生活的洞察与思考等。但同样也需要很多经过后天有意识的锻炼才能培养成的素质。作为主持人, 不能只具有得体端庄的外表、浑厚圆润的嗓音, 还要具备敏锐的观察与洞察能力;感受与感悟能力;策划、构思与组织能力;交谈、交流与适应能力;调控、应变与驾驭能力;想象与创造能力;当众表达、判断理解与思辨能力等。也就是说, 作为主持人, 只有具备了以上在表演课中解决的各种素质能力, 才能够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传播媒介的需要, 不论从事任何类型的主持, 都能够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关键词:素质能力,主持,表演

参考文献

[1].卓燕生《播音与主持艺术》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

[2].应天常《节目主持语用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

[3].陈振田方《主持人节目策划艺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1月

浅谈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改革 篇8

关键词:即兴口语;播音主持;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2-0134-02

一、我国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发展历程及课程设置现状

始建于1954年并于1963年正式招收3年制播音专业学生的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前身),是我国第一座培养广播专业人才的学校,也是我国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及播音人才的第一所正规院校。10年动乱之后,北京广播学院于1974年恢复办学并招收2年制播音专业学生,1977年改为四年制本科。1986年,广播电影电视部又在杭州开办了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浙江传媒学院前身),并开办播音专业。而随着广播电视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2009年止全国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院校包括中国传媒大学与浙江传媒学院在内,有近130所。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计划,基本上一直沿用“中国播音学”的理论体系 ,即:实行四年制本科教学,第一年进行基础性学习,内容涵盖普通话语音及发声,第二年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内外部技巧的培训,第三年开始偏向于学习广播播音、主持及文艺作品的演播,第四年开始着手电视播音、主持及配音学习等。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到来,广播电视事业改革的进程也随之加快,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出现主持人节目,就传播方法而言也由传统的“静态传播”逐步转化为“动态传播”,在节目中主持人语言更加贴近社会及应用。从被动“播稿”到主动“介入对话”,院校专业培训也开始意识到主持人口语表达的能力在一个节目中的重要性,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老一批院校率先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增设了“即兴口语表达”的课程,但是这门课程在本科教学中大约只有半学期的教学时间且并没有一个统一的体系,开设课程的大部分院校没有相应的培训教材。在教学上,对学生“即兴口语表达”的培养着重为单一性的新闻话题评述。

二、“即兴口语”:节目主持人的语用展现

处于我国广播电视高等院校龙头地位的中国传媒大学在播音、主持艺术人才的培养目标中提出了:“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的口号。且“有稿播音”和“无稿播音”的培养定位一直被众多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院校所沿用。很显然,这个培养目标与高校的专业设置存在一定的矛盾。

“播音与主持艺术”是我国高等院校专门为培养播音员与主持人所开设的专业。由此看来在专业设置上“播音”与“主持”是一个并列关系。但在培养目标上却将“播音”和“主持”化为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将“主持”确立为一种“无稿播音”,是播音的一个分支。既然“主持”是属于“播音”的一种形式,何不直接将专业设为“播音艺术”?反而要将“主持”单独提出呢?

我国播音界的前辈张颂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播音员应该涵盖主持人”的观点。随后,更有学者对此观点加以阐释提出“主持式播音”以及“主持人节目播音”等概念。当然,对于“播音员是不是应该涵盖主持人”我国学术界争论已久。撇开前人的观点,笔者认为播音员与主持人在节目中使用的语言形式就有着根本的区别,因此不应该将主持人与播音员混为一谈。

白龙在张颂教授编著的《中国播音学》第三十七章节目主持艺术中提出了“主持人节目播音”的概念,并将其与传统的播音进行比较,指出传统播音在创作起点上是基于一篇稿件,主持人节目播音是依靠于一次节目;传统播音在播音方式上是以播读为主的录播形式,主持人节目播音是以交谈为主的直播形式;传统播音在创作位置上属于第三人称的客观评述,主持人节目播音是以第一人称在节目中作为主导。由此看来传统的“播音”主要是指播音员基于一篇稿件在节目中以第三人称的身份进行的播读。严格意义上讲播音员在节目中所使用的语言形式应该称之为“口头形式的书面语”,所谓的“节目主持人播音”则是指:主持人在节目中以第一人称作为主导为体现节目主旨、控制节目进程,所使用的一种以“交谈”形式为主的交际性的有声语言。根据“口语”概念的界定,不难发现这种“交际性的有声语言”应归为“口语”的范畴,主持人在节目中所使用的语言形式就是一种与“口头形式的书面语”有着明确区分的“口语表达”。因此,笔者认为将“节目主持”定义为 “节目主持人播音”以及“主持式播音”都是不准确的。是一种对播音员与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语言使用认知上的偏误。

为了进一步突出主持人在节目中“即兴口语”的语用体现、化解我国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上的矛盾,笔者在这里大胆的将传统的“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的培养目标改为“有稿播音锦上添花,即兴主持出口成章”。

三、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比重的重新分配

前面已经提到,我国播音主持专业大多实行四年制本科教学,第一年进行基础性学习,内容涵盖普通话语音及发声;第二年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内外部技巧的技能型培训;第三年开始偏向于学习广播播音、主持及文艺作品的演播;第四年开始着手电视播音、主持及配音学习等。虽然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计划在教学内容上对学生四年的学时进行了合理分配,但在现今传媒事业飞速发展的大趋势下,多数学生在大三下学期会提前进入一线实践,大四用于实习与毕业论文的创作。由此看来,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只有两年半左右。学习的内容又以汉语普通话声、韵、调等语言基本功及语言表达的内外部技巧为主。而对于作为主持人“语用展现”的“即兴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普遍情况却是:相关课程少、开设时间晚、上课周期短。介于播音主持专业发展的现状以及现今严峻的就业形势,笔者认为应对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内容进行重新安排与调整。

(一)增设思维训练等方面的课程

书面文字可以深思熟虑后下笔、反复推敲后修改,而“口语”则是说出既定,瞬间即逝。如果说语言是思维的现实、是反映思维的工具,那么“口语”就是这种工具最为直接的显现。由此看来,一个人“口语表达”能力的高低与其思维能力的强弱有着是十分密切的关系。因为思维影响“口语表达”而“口语表达”的发展推动思维的发展。思维训练等方面课程的开设能够帮助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在具体节目中更好的生成具有个性特色的口语。

(二)加大文学类课程在整个教学中的比例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是一种相对拥有“话语权”的角色,从社会大众对节目主持人“杂家”的形容来看,主持人在受众心目中的形象应该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文化内涵的缺失势必会影响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在沟通场域中口语表达的生成。虽然这种“文化缺失”在短时间内可以通过类似于“技术处理”的方式来弥补,但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不单单是节目形态和节目的操作形式有了近一步的改变,受众的审美意识与审美期待也在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主持人因为文化储备的短缺而相继感到在节目中力不从心。倪萍、杨澜以及李佳明等央视著名主持才会相应的在自己事业的高峰期选择了退出舞台继续深造。当然,术业有专攻,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并不能做到受众心目中的“杂家”,但语言和文字是相辅相成的,文学内涵的积淀对于主持人在沟通场域中口语表达的生成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应该加大播音专业教学中文学类课程的比例。

(三)将“演讲与论辩”等应变能力训练课程提前

应变能力是一种能够对意料之外的突发情况作出快速反应的能力。“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就是对应变能力最通俗的诠释。而这种面对突发情况的快速反应能力有一部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但更多的是经过快速思考过程之后作出的某种决策。应变能力是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在沟通场域中口语生成的关键,在突发状况下的“信口开河”不但会将主持人本身推入一个进退两难的境界更是在无益于整个节目的制作与发展的情况下给受众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因此应变能力是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在沟通场域中口语表达生成时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但多数高校将“演讲与论辩”等培养学生应变能力的课程放置于大三阶段,对于即将走入一线实习的学生来说,这类课程开设时间太晚,应将其提前至大一下学期,并连续讲授一学年。这样能使学生在“演讲与论辩”这类培养其应变能力的课程中得到更多的实践与锻炼,走入一线后才能拥有更好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潇潇,谭天.论我国节目主持人培养模式改革[J].现代传播,2007(6).

[2]马欣.对当前我国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学的思考[J].现代传播,2009(3).

[3]韩菊.广播电视专业化与播音主持教学[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2(9).

[4]姜楠.在播音主持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学习和积累[J].今日南国,2008(12).

[5]敬一丹.提高播音员与主持人的核心竞争力[J].声屏世界,2006(6).

[6]金重建.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确定性——浅探媒体即兴口语表达的能力培养[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99(3).

[7]倪琦珺.主持人如何提升即兴口语表达能力[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激励别人奋进的名言下一篇:中小企业上市流程介绍

付费复制
文书易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