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数应用题教学设计

2024-08-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百分数应用题教学设计(精选12篇)

百分数应用题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两类应用题。

2.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找准量和率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教学中的重点;能够画出较复杂应用题的线段图是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基础知识

教师谈话:我们已经复习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三类应用题。这节课,我们在前两节课的基础上,继续复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板书: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复习)

投影出示如下习题:

1.读题列式并按要求改编题:

①一本书100页,读了60页,读了这本书的几分之几?

学生读题:

如果把问题改成读了百分之几应如何解答?

样列式计算?

③如果把一本书的页数当成问题,如何编题?怎样列式计算?(板

2.补充问题。

(1)六一班有男生30人,女生20人,_______________?

可以求什么?从最基本的想起。

学生读题后补充问题并列式:

①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②女生比男生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③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④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可以求什么?从最基本的想起,学生读题后补充问题并列式:

①女生有多少人?

②全班共有多少人?

③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④女生比男生少多少人?

3.回答问题。

师述:大家做一个比赛,看谁想得多?(学生自己在本上独立完成。)

③甲是甲乙差的4倍。

⑤乙是单位1。

4.小结。

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复习了分数、百分数的哪些类型应用题?它们各自的解法是什么?

(二)画线段图分析解答

投影出示如下练习:

1.录音机每台降价30%后,售价350元,这种录音机原来售价多少元?

①学生读题;

②学生自己画图列式;

③订正画图;

④指名列式。为什么不是350(1-30%)?

⑤那为什么也不是35030%?

2.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20%,第二天修了200m,第三天修的是前两天的总和,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3.一根绳子截去20%后,再接上6m,结果比原来的绳子长了30%。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指名学生到黑板上画图。

4.一根绳子截去20%后,再接上6m,结果比原来的绳子长了1.5m,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三)综合练习

1.题组训练(只列式不计算)

共多少吨?

箱重量正好相等,原来两箱桔子各有多少千克?

老师用投影出示下图帮助学生理理解题意。

学生课后完成。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教学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复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一类应用题。通过补充问题这种方式,使学生能够把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进行复习,并且打开解应用题的思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部分是画线段图分析应用题。这部分的应用题具有典型性,要求学生能够画图进行分析,通过线段图找准量和率的对应关系,能够顺利地解决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第三部分是深入理解三种应用题的解题思想,综合应用知识。这部分应用题比较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综合应用所学过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发散思维的机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百分数应用题教学设计 篇2

一、熟练典型题型

百分数应用题的题型可以有很多变化,但是有一些典型的题型会反复出现。因此,教师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典型题目的特点,概括出常用的分析方法和解题策略是很有必要的。

百分数应用题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1. 求百分之几。

常见的有求百分率、求一个数量是(占)另一个数量的百分之几、求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多(或少)百分之几等题型。求百分率都是用已知量除以总数量再化成百分数。求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百分之几(另一个数量是标准比较量,即单位“1”),都是用前面的数量除以后面的数量(单位“1”)。求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多(或少)百分之几总是要用多(或少)的那部分数量除以单位“1”。但多(或少)的那部分数量有时在题中没有告诉,有时直接告诉,因此就要提醒学生注意区别。如:

(1) 男生有25人,女生有20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

(2) 女生有20人,男生比女生多5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

前者要先求出相差的数量,再除以单位“1”;后者相差的数量已经告诉,可以直接用它除以单位“1”。

2. 已知百分之几,求具体的数量。

这一类题型的变化较多,数量关系也稍复杂一些,但也可找到一些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题型。如:求一个数量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已知一个数量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量。求一个数量增加(或减少)它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已知一个数量增加(或减少)它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量,等等。第一种情况可以直接用乘法(即用单位“1”乘以百分数);第二种情况一般可以用方程或除法解决;第三种情况可以先求出单位“1”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即增加或减少的数量),再用单位“1”加上(或减去)这部分数量;第四种情况往往用方程解决(设单位“1”为X),方程的数量关系类似第三种情况。

二、分析数量关系

学生解决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百分数在具体题目中的含义,能够独立、熟练地分析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我认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进行:

1. 确定单位“1”。

找准题目中的单位“1”是解决百分数应用题的首要条件。单位“1”指的是比较的标准量,凡是题中出现的百分数都是单位“1”的百分之几而不是其他任何一个数量的百分之几。为了避免学生生搬硬套,教师要让学生确定题目中的百分数具体指的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

2. 确定解题法。

解决百分数应用题通常有两种方法:(1)列算式解答;(2)列方程解答。具体选用哪一种方法要根据题目的特点来确定。学生比较适应顺推的思路,对于“单位‘1’的数量×百分数=……”这样的数量关系容易理解,通常题目中单位“1”的数量如果知道,那么一般采用算式方法解答;如果单位“1”的具体数量不知道,一般就设单位“1”的量为x。

3. 确定对应量。

要分析数量关系,学生首先要把各部分具体数量和它们所表示的百分数互相对应起来。这里有两种情况必须明确:

(1)条件中的已知量所对应的百分数是什么?如:

修一条公路,已经修了它的40%,还剩60千米,这条公路一共有多少千米?

题中的已知量是60千米,是还剩的千米数,40%是已经修的千米数占总路程的40%,那么60千米应该占总路程的60%,所以60千米对应的百分数应该是60%。

(2)单位“1”的百分之几表示的具体数量是什么?如:

柳树有200棵,杨树比柳树多25%,杨树有多少棵?

经过分析可以知道,这道题的单位“1”是柳树的棵数,柳树棵数的25%所表示的具体数量应该是杨树比柳树多的棵数(即柳树棵数×25%=杨树比柳树多的棵数)。

4. 确定关系式。

这是分析数量关系的最后一步,在做好了前面的一系列分析工作之后,学生可以进一步分析题目中存在的数量关系,根据题目所求的问题综合考虑,选择列出恰当的数量关系式解决问题。

三、强化实际应用

教学百分数应用题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将所学的有关百分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其灵活应用和独立分析的能力,真正实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1. 学习内容生活化。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进行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有关学校兴趣组的问题、班(年)级人数的问题、商店打折的问题等,在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所以往往能吸引他们的注意,提高学习积极性,激发探索意识,有利于发展他们的灵活应用能力,又能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2. 教学形式开放化。

为了提高其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练习的形式可以采用多种变化。如教师可让学生根据给出的算式和数量关系,合理选择所要填写的条件。

学校美术组有20人, ,科技组有多少人?

科技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80%20×80%

科技组的人数比美术组多80%20+20×80%

是科技组的80%80%x=20

比科技组多80%x+80%x=20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生活中获得的信息尝试编写百分数应用题,在课堂上互相进行考验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解题方法多样化。

《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应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而不是以教科书上的或教师事先欲设的答案作为评价的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探索与创新精神,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列为发展性领域目标。因此,如果学生对百分数足够理解,采用了自己认为简便或者适合自己的不同方法正确进行了解答,并且能够独立准确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师就应该及时加以肯定。方法的多样化有利于学生开拓思维,更加深刻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提高灵活分析和实际应用能力。

百分数应用题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 复习课 分数 百分数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0083-02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整理复习是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的内容,全册学完之后对分数应用题的一次大型整合而进行的一次整理和复习。那么复习课必须针对这一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弱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识进行整合,搞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和相互联系。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整理知识,并对形式各异的整理结果进行互评甚至争辩。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整理和复习,理解和掌握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沟通分数、百分数之间的联系,通过自主建构使学生将分散学习的知识通过沟通联系,串成线、连成片,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分析、推理、判断能力。

3.情感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

【学习重点、难点】

沟通分数、百分数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学习过程】

导语:亲爱的同学们,温故而知新,知识若不盘点,则如置身于大漠一般茫然,将知识精华集优整合,让你轻松积累、快乐学习!

一、复习

1.关于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步骤是什么?

2.解决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策略是什么?

3.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总结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经验是什么?

4.我抓住分数应用题的主干——“女生人数是男生的”,引导学生对其深入研究。然后“按你的理解,用图表达这条信息的含义”,来再现这句话的本质特征,并以此来体现学生对这一知识的个性化理解。

设计这一“抽象→具体”的过程,为学生充分理解男生与女生之间的数量关系,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理——梳理知识

沟通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将分散学习的知识通过沟通联系,串成线、连成片,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这是复习课的主要特征。

如:在学生对 “女生人数是男生的”深入了解之后,我顺水推舟:“你还能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哪些信息?

学生想了想写出自己想到的信息,然后同学之间相互补充,进行分类整理如下。

1.分率(百分率)

(1)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7.5%);

(2)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62.5%);

(3)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66.7%);

(4)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40%)。

……

2.比

(1)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多的比是5:3;

(2)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3:(3+5);

(3)男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5:(3+5);

(4)全班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3+5):3。

……

3.倍数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倍;

(2)全班人数是男生人数与的倍或(1+)倍;

(3)全班人数是女生的或(1+1+)倍;

(4)男生人数?女生人数。

4.份数

(1)男生5份,女生3份,全班共(3+5)份;

(2)男生人数比女生多2份;

(3)男生人数比全班少3份。

……

5.等量关系式

(1)男生人数的与女生人数的相等;

……

三、练——拓宽知识,寻求解题策略

延伸、拓宽知识是复习课的基本点,练习设计与新授课不同,应换个角度,体现综合性、灵活性、发展性,但要有度,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让不同多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经过关键句的联系与沟通后,练习设计没有向 “深、难偏、怪”上发展,而是以“双基”为核心,力求做到从“薄到厚”,拓宽学生的思维。

首先引导学生利用关键句补上条件和问题,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应用题。例如分层练习:

聪明的你,开动脑筋,给关键句子补上条件和问题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应用题,你能想出几种?

学生:

1.某班有女生18人,女生人数占男生的, 全班有多少人?(或男生有多少人)

2.某班有男生30人,女生人数占男生的, 全班有多少人?(或女生有多少人)

3.某班有学生48人,女生人数占男生的60% ,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4.某班男生比女生多12人,女生人数占男生人数的,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

再以第一题为例,用多种方法解答。经过交流和整理,基本解题方法有:

经过联想与沟通,大大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将一道基本分数应用题转化为整数、倍数、分数乘除法、比例等多种方法来解答,优化了解题的策略。

四、清——清理疑难问题

通过复习有关的分数应用题的知识体系,又进行了相互联系,我们在解题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解决问题时,审题不够细心,分析不到位,单位“1”找不准。量与率没有相互对应。关键要学会画线段图帮助理解变化量之间的关系,帮助分析。

2.计算的技巧有待提高。(百分数在计算时互化为分数便于约分使计算简便)

例:小明读一本书,已读与未读为3:5,再读36页就读完全书的60%,全书共多少页?

解决这一类题目的关键是找准36页所对应的分率,即:(60%-),所以求总页数,即:36鳎?0%-)。

这一环节是清理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策略和关键,使问题迎刃而解,给学习困难孩子一个方法的指引。

五、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孩子们纷纷说出自己的感受,总结出:理、分类、整合——形成知识网络——练——清。

百分数应用题《折扣》教学设计 篇4

师:每到节假日,商场都会搞些促销活动,哪位同学愿意把你周末调查的促销形式与大家分享一下?

1、学生汇报交流市场小调查

师:商家的促销形式真是五花八门的。商家如此费尽心思,想出这么多的促销手段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目的是什么呢?对,只有一个就是让我们多多掏出口袋的钱来购物,这样他们就可以赚得更多的利润。

二、尝试交流,探索新知: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降价销售叫做打折扣,俗称打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问题——打折。(板书课题:折扣)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打折(折扣)2、认识“打折”

师:作为消费者的你能自己理解“几折 ”是什么意思吗?

(1)打六折,就是现价按原价的(6/10),也就是(60%)出售。(2)、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板书:几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商家打折的信息,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课件出示)

师:看了商家的这些信息,你明白它们的意思吗?谁愿意来当优秀售货员给大家解释一下。学生汇报交流

生:全场一律七折就是全场现价是原价的70 %,便宜了(),就是便宜了原价的30%。

生1:全场商品打8.8折,特价商品除外。意思是全场的现价是原价的88%,特价商品不包括在内。生2:清仓特卖全场5——8折,意思是全场商品最低现价是原价的50%起最高现价是原价的80%。生3:惊爆价,一楼皮鞋一律七折,有会员卡再享受折上折——九折 表示在享受70%的折扣以后,在新的价钱上再享受90%的折扣。相当于找了六三折,举例。100元 生4:“服装全场五折”(对折,顾名思义,就像折纸一样,一张纸对折之后面积就变为原来的一半。所以,对折出售就是半价出售。即现价是原价的50%)

买四赠一(现在用4份的钱买到5份的薯片,4 / 5=80%,打八折)

(设一件商品的单价为1,则:原来买5个的价格为5,现在买5个的价格为4。折扣率=4 / 5=80%=八折 现价原价的80%。

买四赠一的销售方式转化成折扣的方法N/N+1*100% 买三赠一相当于打了(七五折),买二赠一,买一赠一

面对商家的种种打折,总是容易让人心动,无法抵挡折扣的诱惑,我们来看看谁来了?(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三、自学与研讨

1、教学例4:

他们来到了一家新开业的大商场,大头儿子家想买一台电视,原价3580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现在一台电视机多少元?(2)买一台电视机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第1问:学生观察情境图、读题,理解题意

八五折表示什么?(就是现价按原价的85%出售。)把(电视机的原价3580元)看作“1”,“1”是已知量,用(乘)法计算。求现价是多少,就是求(3580元)的(85%)是多少,这样就把折扣问题转化成了我们学过的百分数应用题。(一找,二看,三判断)(2)、学生独立解答(一生板演)(3)、学生汇报交流

第1问:3580×85%=3043(元)怎样求商品的现价呢?(原价*折扣=现价)

小结:解答打折问题时,我们都是先把“折数”化成百分数,几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十,在实际解题时,都是把(原价)看作“1”。

(4)检验:那你用什么办法来检验你计算的现价3043元是正确的呢?

生:我可以用3043除以3580就是用现价除以原价得到折扣,师板书:3043÷3580=0.85=85%得到八五折。生2:还可以3043 ÷ 85% =3580(元)理由是用现价除以折扣得到原价。

小结:现价,原价,折扣三者有什么关系?原价*折扣=现价、现价/原价=折扣、现价/折扣=原价

第2问、买一台电视机比原价便宜了多少元? 3580-3043=537(元)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3580×(1-85%)=537(元)

强调:1-85%是什么意思? 八五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85%,也就等于便宜了原价的15%,师:分析很有道理,真棒!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P62大头儿子的一家来到了体育用品商店,这家商店里的商品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1)请选择自己最想买的商品1~2件,算一算打折后要花多少钱。打折后,便宜了多少钱?(2)大头儿子想买一幅羽毛球拍和2个羽毛球,比原来便宜了多少元?

2、围裙妈妈买了一双鞋打七折后是490元,这双鞋原价是多少元?(1)生列式计算:

(2)交流方法:生1:490÷ 70%=700(元)分析:打七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70%,原价是单位“1”,求单位“1”用除法计算。

生2:也可以用方程做,解设这双鞋的原价是X元

70%X=490

X=490÷70%

X=700 师:非常好,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同一问题。

3、(课件出示):小头爸爸买了一件上衣,现在打八折,比原价便宜80元,这件上衣原价是多少元? 生:方法1:80÷(1-80%)=400(元)师:1-80%表示什么呢?

生:打八折表示现价是原价的80%,也就是便宜了原价的20%,便宜原价的20%了正好是便宜80元的对应分率。

原价是单位“1”用,除法计算。生2:用方程法计算也可以。解设:上衣原价是X元。X-80%X=80

X=400 师:对,这道题用方程解更容易理解。

4、课件出示:有两家店卖“米奇书包”,却打着不同的招牌:A店八折,B店九折。如果是你,会上哪家店买?为什么?

(1)生1: 我选A店,因为A店打八折比B店打的折扣便宜。生2:也许A店的价格高,所以我会先去调查一下,比较一下两个商店卖的书包的价格,然后再做出选择。

(2)课件出示:如果两家店该商品的原价A:100元;B:80元,怎么选择?再次选择,怎么选?

那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吗?

生1:我选择B店。B店虽然只打九折,但是只需要72元,A店打八折后是80元。

生2:所以我们购物的时候,不能只看打折扣,还要比较一下别的商店,然后做决定。

生3: 有时候商家故意抬高价钱,然后打低一折,其实算下来还是价高,所以我们要货比三家,才不会被表面现象所蒙蔽。

师:是啊,只要我们在购物时做个有心人,做到货比三家,才能少些上当。

4、练习

5、实践天地:广告策划我能行

冬天到了,空调市场开始进入“淡季”。为了促销,苏宁电器商城准备将原价4000元一台的海尔空调以每台3200元的价格出售。请你结合折扣的知识,为该老板设计一则简短且又有吸引力的促销广告,看谁的设计最让人既心动又想行动!

五、课堂总结:谈谈对本堂课的所感所悟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们的收获就是老师最大的幸福。

百分数应用题的复习的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

2、能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百分数应用题。

教学难点: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故检测

找出下列各题中的单位“1”。

① 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60%。

② 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20%。

③ 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25%。

④ 加工一批零件,已完成了80%。

⑤ 树苗的成活率是95%。

⑥ 今年的猪肉单价比去年上涨了80%。

二、师导生学

1、求分率

六(1)班有30人,其中男生有18人,女生有12人。

男生占全班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女生占全班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女生比男生少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求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直接用除法:

对应量÷单位“1”的量=分率(板书)

求一个量比另一个量的多(少)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用除法:

相差数÷单位“1”的量=多(少)的分率(板书)

连一连。根据问题,找到相对应的算式。

九月份用电量90千瓦时,十月份用电量80千瓦时 ?

(1)九月份的用电量是十月份的百分之几? (90 - 80)÷80

(2)十月份的用电量是九月份的百分之几? (90 – 80)÷90

(3)十月份的用电量比九月份少百分之几? 90÷80

(4)九月份的用电量比十月份多百分之几??80÷90

复习(1)(2)属于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3)(4)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少)百分之几,相差数÷单位“1”。

2、求对应量

只列式不计算

果园里有300棵梨树,桔子树的棵数是梨树的20%,桔子树有多少棵? 果园里有300棵梨树,桔子树的棵数比梨树多20%,桔子树有多少棵? 果园里有300棵梨树,桔子树的棵数比梨树少20%,桔子树有多少棵?

已知单位“1”求对应量,用乘法:

单位“1”的量×分率=对应量

单位“1”的.量×(1+多的分率)=对应量

单位“1”的量×(1-少的分率)=对应量

(板书)

2、求单位“1”的量

只列式不计算

果园里有300棵梨树,是桔子树的数的20%,桔子树有多少棵?

果园里有300棵梨树,比桔子树多20%,桔子树有多少棵?

果园里有300棵梨树,比桔子树少20%,桔子树有多少棵?

已知对应量,求单位“1”的量,用乘法:

对应量÷分率=单位“1”的量(板书)

对应量÷(1+多的分率)=单位“1”的量

对应量÷(1-少的分率)=单位“1”的量

三、当堂训练

1、根据算式,补充合适的条件

某养殖厂养鸭只,_________ ____,养鸡多少只?

2000÷25%

2000×25%

①鸭的只数是鸡的25%; ②鸡的只数是鸭的25%; ③鸡的只数比鸭多25%; ④鸭的只数比鸡少25%; ⑤鸡的只数比鸭少25%; ⑥鸭的只数比鸡多25% 2000×(1+25%) 2000×(1—25%) 2000÷(1—25%) 2000÷(1+25%)

2、看图列式解答。用去30% 28只

灰兔25%

还剩28吨白兔

一堆煤共有( )吨

3.一桶水用去40%,正好是4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4.小明看一本20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全书的20%,第二天看了全书的25%,两天共看了多少页?第三天应该从第几页看起?

5.工程队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2.5%,第二天修了全长的27.5%,还剩180米,这条公路长多少米?

四、归纳梳理

通过这次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创新练习

《百分数应用题》教学反思 篇6

1、解题方法“多样化”:

(学生思维活跃) 《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应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而不是以教科书上的或教师事先欲设的答案作为评价的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探索与创新精神,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列为发展性领域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除了依靠学生自身的生理条件和原有的认知水平以外,还需要相应的外部环境。这节课上学生一共提出了4种解题方法,其中有2种是我们平时不常用的,第4种是我也没有想到的。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及时调整了教案,让每一个想发言的学生都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尽管他们有些数学语言的运用还不太准确,但我还是给与了肯定与鼓励。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下,学生有了运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并产生进一步学好数学的愿望。虽然后面还有两个练习没有来得及做,但我认为对一个问题的深入研究比盲目地做十道题地收获更大,这种收获不单单体现在知识上,更体现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2.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

数学教学改革,决不仅仅是教材教法的改革,同时也包括师生关系的变革。在课堂教学当中,要努力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改变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我所说的话并不多,除了“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说说看”等激励和引导以外,我没有任何过多的讲解,有学生讲不清楚,我也是用商量的口吻说:“谁愿意帮他讲清楚?”当一次讲不明白,需要再讲一遍时,我也只是用肢体语言(用手势指导学生看图)引导学生在自己观察与思考的基础上明白了算理。学生能思考的,教师决不暗示;学生能说出的,教师决不讲解;学生能解决的,教师决不插手。由于我在课堂上适时的“隐”与“引”,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使他们真正成为科学知识的探索者与发现者,而不是简单的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

3、值得商榷的方面:

优生“吃好”了,能否让差生也“吃饱” 。在本节课上花了比较多的时间让学生说自己不同的方法,对于那些中等或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来说是不是有必要,因为他们只能听懂其中的某一些解法,其余的听了也不懂。在课堂上他们在一定的时间段里成为了观众和听众。在面向全体学生这个层面上,本节课还有较大的欠缺。

分数应用题教学初探 篇7

一、以旧引新

数学知识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之一就是联系特别紧密,它环环相扣,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加深,成为新的知识,让学生去理解,去掌握。如果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忘记了,或淡漠了,接受新知识就会产生困难。因而,教学要善于通过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并加强对旧知识的巩固,搭起新旧知识的桥梁。例如,在教学“巷海号捕鱼船五月份捕鱼2400吨,六月份比五月份多捕了1/4。六月份捕鱼多少吨?”这一例题,我先出这样的准备题:“巷海号捕鱼船五月份捕鱼2400吨,六月份捕的吨数是五月份的1/4。六月份捕鱼多少吨?”对于这道准备题学生发现旧知识,很快就会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算”的计算方法来算。正当学生算得高兴时,我抓住机会,出示例题。学生很快发现,例题与刚才的准备题相比,只是更换了一个条件。针对这一情形,我首先设置这样的疑问:“如果把六月份比五月份多捕了1/4”换成“六月份是五月份的几分之几?”不就可以利用旧知识来解答吗?接着,让学生尝试着解答,同时,老师可对个别后进生进行辅导。最后,总结“六月份比五月份多捕1/4”即六月份是五月份的(1+1/4)。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二、紧扣单位“1”

找准单位“1”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正是单位“1”的这一特殊作用,我在每上一节新课之前都出了一些准备题,让学生分清单位“1”和比较量的关系。如,甲比乙多1/3,反过来,就是乙比甲少1/3,对吗?许多学生犯难了。这时,我让学生分别找出两句话中的单位“1”,针对第一句话画线段图。学生从图上可看出“甲比乙多1/3”是把乙平均分成三份,而甲有四份(1+3),这样说乙比甲少的是4份中的1份,因此,乙比甲少1/4。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发现只要找准单位“1”,才能分析得准确无误。

三、画线段图

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想化抽象为直观,画线段图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例如,“有一堆沙4/5吨,运走了4/5,还剩多少吨?”其中“运走了4/5”表示什么意思?许多学困生很疑惑。此时,老师将条件与问题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学生就会发现这道题有两种解法:第一种是45-45×4/5;第二种是45×(1-4/5)。其中,第二种解法算理怎样讲呢?学生可从线段图中明白是直接求剩下的部分是多少吨。利用线段图把新知识同化于原有认知结构中,获得了新知识。那么,如何把线段图的画法教给学生呢?

画线段图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确定“单位1”。这种方法适用于有两个数量比较关系的应用题。例:“某果园,去年植1500棵果树,今年比去年增加1/5。今年植几棵?”

2.抓等量关系。这种方法适用于题中的某些相等量的应用题。例:“甲乙两桶油共重120千克,甲桶油的1/4与乙桶油的1/5相等,甲乙两桶油各有多重?”

3.按情节“顺”画线段图。例如“一根绳子,剪去了全长的2/5,再接上13米,现在绳子比原来长1/4,原来这根绳子有多长?”这种方法适用于“用了”然后“补上”之类的应用题。

四、启发思路

掌握解题思路是应用题教学的重点,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掌握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但解题思路因问题而异,如分数乘除法的学习,重要的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算”“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算”。若是如此,岂不是把学生教“死”?碰到稍有变化的题目,学生只能瞎猜。为了弄清用乘法还是除法,应从基础入手,重视概念教学。如,在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教学前应重视教给学生“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这就是基础,也是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依据,必须使学生明白分数乘法的意义同整数乘法比较,有何扩展,即一个数乘分数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因而要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必然用分数乘法计算。

对于除法应用题,要解决的也是概念问题。首先,学生应明白的是,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弄清楚什么叫除法。解答时,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列式的道理,再列出含有未知数的乘法关系式,用方程解,或者根据除法意义列出除法算式。这样,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学生自然明白。

因此,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重要的是把分数乘除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互逆关系的基础知识学好。解题时思路正确,自然学好,否则,只重视解题方法,轻视概念和意义,学生肯定学不好。

摘要: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重要的是把分数乘除法的意义以及它们的互逆关系的基础知识学好。解题时思路正确,自然学好,否则,只重视解题方法,轻视概念和意义,学生肯定学不好。

百分数应用题教学设计 篇8

关键词:标准量;迁移;归类;问题入手

小学阶段,百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包括“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三类基本应用题和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而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这类应用题为重点。这是因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在分数中没有着重讲解,另一个方面通过这类应用题的教学,引导学生搞清楚百分数的基本数量关系,也就有利于其他两类百分数应用题的理解。

一、问题入手,找准标准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在教学时,我结合例题,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搞清楚谁与谁比,以谁做标准,分清比较数与标准数,弄清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比较数÷标准数=百分率。在搞清基本题的基础上,引入较复杂的求增加、减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审题、理解题意。通过比较,分清:

1.标准数、比较数是直接提供的还是间接提供的。

2.题目中容易混淆的关键词,如“增加了”与“增加到”等。

教学中,要求学生在理解题目的数量关系后,把它归结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进行解答。

例如,一个冰箱厂,去年每个月生产冰箱1000台,今年每个月生产冰箱1500台,增产百分之几?

我引导学生思考:今年比去年每个月增产的台数,相当于去年每个月生产台数的百分之几。列式计算:

(1500-1000)÷1000

=500÷1000

=50%

3.常用的百分率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且各有专门名词。

要重点讲清“发芽率”的意义——发芽的种子数占实验种子总数的百分之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说出“出勤率”“出粉率”“合格率”……的意义,并要求学生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解答。

二、知识迁移,拓展延伸

1.“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两类应用题及其发展类型,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都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相同。

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发挥知识的迁移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思考,自己理解、掌握解题思路,不要作为新课来进行教学。

2.解答较为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出比较量和对应分率。例如,春风化肥厂去年生产化肥60000吨,今年比去年增产20%,今年生产多少吨?

引导学生思考:今年比去年增产20%,是以去年的产量为标准,今年的产量是比较量,所以“今年的产量是去年的(1+20%)。

列式计算:

60000×(1+20%)

=60000×1.2

=72000(吨)

总之,在教学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要根据这部分知识的特点,帮助学生复习有关的分数知识,做好铺垫,通过类比,促使知识迁移,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尝试、练习、讨论等多种方法,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要在日常教学中,结合遇到的题目,善于抓住时机,进行比较,找到百分数、分数的差异所在,防止知识的互相干扰。一步步启发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解答遇到的问题。

作者简介:范功云,男,1954年7月出生,大专,县优秀教师,就职于安徽省怀远县宋庄小学,在教育教学中关注学生教育思维的开发和探究。

On Teaching Method of the Basic Problem of Common Percentage

Fan Gongyun

Abstract:Teachers to the percentage of applied problem teaching knowledge classification,in teaching from the problems,identify the standard weight,pay attention to the knowledge transfer,guide students to self exploration,can help students better understand the problem,solve the problem.

key word:standard weight;transfer;classification;start with problems

百分数应用二教学设计 篇9

(二)》教学设计 2016-09-21 | 百分 百分数 教学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进一步认识“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解决“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或“比一个数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实际问题,通过画线段图等方法。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

教学难点:

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近几年咱们庄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997年至今,我国铁路已经大规模提速。一列火车,原来每小时行驶180千米,提速后,这列火车的速度比原来增加了50%。现在这列火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火车提速的问题——百分数的应用

(二)。

板书课题《百分数的应用二》

二、建立模型

1.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你想用什么方法解决这道题。

(2)以同伴交流你的思考过程。

(3)小组汇报,交流情况。

咱们可以通过画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线段图,思考一下“这列火车的速度增加了50%是什么意思呢?”让学生小组讨论。通过观察然后结合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发现现在火车速度增加了那部分是原来的50%。这样,我们就先计算出现在火车速度比原来增加了多少千米。

① 180×50%=90(千米)

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下一步列式

② 180+90=270(千米)

那么,这道题还有没有其它的解题方法呢?让学生小组讨论。也可以这样算,把原来的速度看作是整体1(100%),用1+50%=150%,求出现在的速度是原来的百分之几。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下一步列式,180×150%=270(千米)。(可以列综合算式和分步算式)

请同学看教材第92页“练一练”,找一位同学读题,思考一下“二成”是什么意思呢?指名让学生说。几成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即:一成就是1/10,也就是10%;二成就是2/10,也就是20%。

三、解释应用与拓展

1.春雷小学去年毕业的学生有160人,今年毕业的学生比去年毕业的增加15%,今年毕业的学生有多少人?让学生独立解答,加深对百分数应用问题的理解。

2.街心公园的总面积为24000米2,其中建筑、道路等占公园总面积的25%,其余为绿地,街心公园的绿地总面积有多少千米?

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说出两种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篇10

百分数的应用(三),北师大版数学第十一册课本第28页教学内容,课本第29页“练一练”及“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利用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根据百分数的意义,通过类比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比较题目中的一些数据,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价值,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利用百分数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引导学生根据百分数,通过类比法解决问题。

3、关键: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

(1)解方程

30%x = 120 x + =240 x +120%x = 132

(2)列式解答

①一个数的是20,这个数是多少?

②苹果20千克,梨比苹果多20%,梨多少千克?

③一间米店上午卖出大米400千克,占米店全部大米的5%,米店原来有大米多少千克?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后,组织全班进行交流,重点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2、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百分数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

1、出示统计表:

下表是笑笑的妈妈纪录的家庭消费的情况

年份

1985年

1995年

20xx年

食品支出总额占家

庭总支出的百分比

65%

58%

50%

其他支出总额占家

庭总支出的百分比

35%

42%

50%

提问:根据这张统计表,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指名回答,引导学生从统计表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比较这个家庭支出情况的有关数据,你发现什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三、探索新知

1、自学课本第29页“你知道吗?”学生自学后,教师让学生谈自学后的体会和收获,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我们的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2、出示例题:1985年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出210元,你知道这个家庭的总支出是多少元吗?(先让学生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再组织学生交流算法。)

全班交流时,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解:设这个家庭1985年的总支出是x元。

65%x—35%x=210

30%x=210

x=700

答:这个家庭1985年的总支出是700元。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再组织学生交流算法。通过交流,引导学生理解也可以用算术解法解决这个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210÷(65%—35%)

=210÷30

=700(元)(答略)

3、尝试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28页“试一试”中的练习题。

(1)第一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集体纠正。)

(2)第二题。(先让学生说一说“九五折”的含义。接着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交流。)

四、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29页“练一练中的第1、2题。

第1题。鼓励学生独立分析题意,寻找等量关系,然后列方程解答。

第2题。用同样方法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纠正。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利用百分数的意义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六、布置作业

1、解方程:

50%x—30%x=48 40%x=24 x+130%x=460

2、应用题:

(1)小刚家九月份用水12吨,比八月份节约了25%,八月份用水多少吨?

(2)某商场某个月中下半月的营业额是360万元,比上半月增加二成五,上半月的营业额是多少万元?

(3)小兰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总页数的25%,第二天看了全书总页数的20%,两天看了90页。这本书共多少页?

教后反思:

分数应用题教学浅谈 篇11

数学应用题的构成要素是:具体内容,名词术语,数量关系和结构特征。这些构成要素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是造成学生解答应用题困难的原因。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数量关系。确定了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得到解决方法,因此应用题教学应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重点抓住名词术语进行分析,把握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学生才能真正掌握解题方法。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抓住知识的迁移条件,以数量关系为核心,整合教学分数应用题的过程。

教学简单的分数应用题。可以依据结构特点分为“部分与整体相比”与“一个数和另一个数相比”两类,按互逆关系组合整体教学。

如:教学部分与整体相比的应用题,可这样编题组教学。

例(1)六年级一班有学生45人,其中男生有25人,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2)六年级一班有学生45人,其中男生占5/9,男生有多少人?

(3)六年级一班有男生25人,占全班人数的5/9,全班人数有多少人?

通过例(1)的教学(具体做法略),让学生明白此类题的形成过程及结构特征。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几分之几”(分率)是由部分与整体相比产生的,与“倍”的实质是一样的,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扩展了分数的意义)。

通过例(2)的教学使学生懂得一般的解题思路,首先明确了谁是单位“1”的量(解题关键),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式,然后把关系式抽象为算术式或方程式。

在教学例(2)的基础上教学例(3),借助线段图,与例(2)对比分析,让学生明白解题思路相同。所不同的是:例(2)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直接用算术法(乘法)进行计算,例(3)中单位“1”的量是未知的,用方程法计算,也可根据除法意义直接用算术法(除法)进行计算。

通过例(1)(2)(3)的教学,让学生明白这是一组部分与整体相比,并且是具有互逆关系的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完(1)、(2)、(3)后可以把教材中的两个例题作为尝试练习题进行巩固,然后布置对应的作业。

教学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依据结构特点,分为“部分数与部分数相比”、“部分数与整体相比”、和“相差数与较小数(或较大数)相比”三类,按发展、互逆关系组合整体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解答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首先仍然要明确单位“1”的量,然后列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式,确定解题步骤(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如果列出的关系式两个不同的问题,就将两个关系式组合成一个含有最终问题的综合关系式,然后选择解题方法(方程法或算术法)进行解答。

百分数应用题教学设计 篇12

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却不能主动、灵活运用线段图来解决问题. 以下是我对学生做的几个调查:

通过调查问卷和实际的教学我们发现多数学生运用线段图解决分数问题时存在困难,学生无法正确画图,画得很慢、很乱、很不规范. 画线段图缺乏主动性,为了画线段图而画线段图, 而不是利用线段图帮助自己解题了. 即便画出线段图也不能正确解决问题. 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要把线段图教学作为与数量关系同等重要的内容进行教学. 因为借助线段图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一种重要的策略,特别是数量关系相对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而学生通过画线段图帮助自己解题的能力欠缺, 因此要为学生安排有效的、较为独立的、系统的线段图学习板块,即形成“线段图”教学体系.

一、利用简单分数应用题建模,初步学会画线段图,形成技巧

学生在1-5年级的学习中,并没有经过系统的线段图训练. 一方面低年级有直观图形的辅助,即使到了五年级,由于数量关系较简单, 学生未必需要借助线段图. 而画线段图并非只是一种简单的画图技巧, 它需要学生多种心理活动、数学素养的参与. 因此教师应重视分数应用题的初始教学,在教学开始就注重线段图教学的建模. 教学时可借助分数的意义,让学生明确画线段图时,必须先画出单位“1”的量. 如果单位“1”的量与比较量是包含关系可以用单线. 如果单位“1” 的量与比较量是并列关系一般用双线或多线. 再看单位“1” 平均分的份数,如果数据较小要平均分,数据较大的可以进行 “估计分”. 注意图中线段的长短要和数值的大小基本一致, 比较长的线段标出大的数据而短的线段标出小的数据. 注意分清两个量是“包含关系”还是“并列关系”. 通过一定的训练,让学生掌握画图技巧.

二、利用复杂分数应用题拓展,体验画图的必要性,增强主动性

学生初步学会画线段图后,不一定能够自觉地画图帮助解题. 因此必须唤起学生的作图需要, 只有让学生意识到线段图的重要作用,体会作图的意义,这种解题策略才能内化为学生的一种能力. 分数应用题本身数量关系较为抽象,解题时既要找准单位“1”的量,更要找出数量和分率的对应关系. 而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中量与率的对应关系较隐蔽, 仅靠对题目的分析是无法直接找出对应关系的. 这种情况非借助线段图不可,并且要加强训练.

三、加强解图能力训练,提高分析解题能力

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画出线段图,但有些学生即使画出线段图, 也不能正确地解答. 因为把数量关系转化成图形,再从图形抽象为数学模型,需要学生在画图的基础上进行正推和发散联想,需要不断地填补数据,才能发现解题线索. 这需要学生从形到数的再次提炼, 最难的就是找到量与率的对应关系. 教学中可做如下的训练:

1. 从量找率. 例如 :修一段路 ,第一天修 了1 /8 , 第二天修 了1 /5 , 还剩600米 . 这条路有多长? 解答这道题的关键是找出剩下的600米占全长的几分之几,可引导学生画图如右. 通过画图, 可明显地看出600米的对应分率是{1 -1/ 8-1 /5 }.

2. 从率找量 . 例如 : 修一段路 , 第一天修了200米 , 第二天修了300米, 第一天比第二天少修 了全长的1/ 5. 求全长 . 解答这道 题的关键 是找出1/ 5这个分率对应的数量, 可引导学生画图如右. 从图中可非常清楚地看出1 /5对应的数量就是(300 - 200)米.

3. 量率交错. 例如 :仓库里有一批化肥 ,第一次取出总数的2/ 5 ,第二次取出总数的1 /3少12袋,这时仓库里还剩24袋. 这批化肥有多少袋? 这道题量率交错,如果不画图很容易出错,用(24 + 12)对应{1 -2/ 5-1 /3} . 可引导学生画图如左. 通过画图可发现24袋里面包括12袋,应该用24袋减去12袋后才对应{1 -2/ 5-1/ 3} .

上一篇:喜迎十八大征文下一篇:心内科护士出科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