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共8篇)
营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营口高新区)于1992年筹建,1994年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高新区,201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高新区。自建区以来,始终坚持把发展高新技术作为首要目标和根本任务,不断打造一流投资环境,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近年来,营口高新区始终坚持“以升促建”的工作思路,在创建国家高新区的同时,不断促进自身综合实力的提升,带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营口乃至辽宁沿海经济带新一轮的蓬勃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起到了较大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
一、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特色产业的思路、做法及成效 营口高新区位于辽宁省营口市主城区西部、大辽河南岸,处于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的叠加区域,地理位置优越,政策优势突出,距营口鲅鱼圈港(2010年吞吐量达2.25亿吨)40公里。园区规划控制面积20.47平方公里,入驻企业420家,员工2.98万人。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尤其是“十一五”期间,营口高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壮大,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呈现出产业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突出、资源集聚明显、投资环境优异和机制运行顺畅的发展态势。2010年,全区实现营业总收入457.8亿元,同比增长41.7%,五年平均增长42%;工业总产值429.8亿元,同比增长40.1%,五年平均增长43.2%;工业增加值144.1亿元,同比增长41%,五年平均增长47.1%;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96.4亿元,同比增长43.3%,五年平均增长37%;全口径财政收入4.61亿元,同比增长31%,五年平均增长52.2%;新增固定资产投资60.45亿元,同比增长45.3%,五年平均增长52.7%。
(一)产业特色鲜明
营口高新区内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两大特色产业集群颇具规模,2010年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8%。已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目前,拥有辽宁卓异科技有限公司、营口洪源玻纤科技有限公司、纳米克斯(营口)能源有限公司等新材料领域企业78户,以高性能泡沫碳化硅材料制备和应用技术以及表面工程技术为依托,进行关键装备和部件的研发生产;以金属镁制造技术为依托,进行镁合金轮毂等汽车零部件、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外壳等3C产品、航空航天关键零部件等的研发生产;重防腐涂层材料、能源动力材料、玄武岩超细纤维等在国内行业中技术领先的产品100余种。先进装备制造方面,辽宁德马重工有限公司、马勒发动机零部件(营口)有限公司、营口冠华机床有限公司、辽宁船舶工业园有限公司、中集车辆(辽宁)有限公司、营口锻压机床有限公司等101户企业先后入驻营口高新区,重点研发重大装备所需的关键基础元件和通用部件的设计、制造和批量生产的关键技术,拥有专用机床、高铁车体车架、汽车关键零部件、特种车辆、船舶、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综合利用装备等先进装备制造产品200余种。
(二)投资环境优异
营口高新区多年来累计投入资金30多亿元,全面完成了域内供水、供电、供热、通讯、道路、场平等“七通一平”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为企业入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同时,全区上下牢固树立“亲商爱商”理念,不断完备税务、金融、法律、财务、公共事业等投资服务体系建设,全力为投资者提供安居乐业的外部环境。特别是投资3亿元建设的海防堤工程,结束了营口“临海不见海”的历史,与国家湿地保护区、清朝西炮台遗址及大辽河入海口等共同构筑了八大自然景观和人文景区。
(三)创新能力突出
营口高新区始终坚持“大服务体系建设”原则,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体系建设。我们结合辽宁渤海科技城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加强各种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截至目前,已拥有公共服务平台13个,已建成3个,在建10个;拥有大连理工(营口)研发服务中心和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工程中心在营口分支机构20余家。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服务中介机构5家,孵化面积达10余万平方米,累计申请专利420余项,获取专利380余项。建立企业研发中心24个,拥有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个,银行、担保、贷款、律师(会计师)事务所和咨询服务公司等机构10余家。目前,正在积极探索硅藻土产学研战略联盟,依托东北大学等科研机构,主要从事硅藻土新型高效功能材料九大关键技术攻关,进行硅藻健康生活功能新材料等五大类新型高效功能材料的生产,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最终成为新材料产业的引领技术,打造硅藻土特色产业基地。
(四)资源集聚明显
营口高新区已吸引来自国内及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入区建厂,并成为鞍钢、五矿、中冶、华能等一批央企和世界五百强企业进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目前,全区企业2.98万名员工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18882人,占员工总数的63.2%。其中,学士5224人,占员工总数的17.5%;硕士406人,占员工总数的1.36%;博士312人,占员工总数的1.04%。
(五)机制运行顺畅
营口高新区始终坚持“科技经济特区”、“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创新型园区”的发展方向,探索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特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和自主创新要求的新型管理体制和市场化运营机制,实行政企分离和公司化运作。管委会作为政府派出机构,主要做好政策扶助和行政服务工作,强化了高新区的“服务器”功能;同时开发了社会化支撑服务体系,以“政府控股、公司运营”的模式,大力推进域内的规划建设、产业投资、企业招商等工作。同时,通过不断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形成了能够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激励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目前,已出台了《辽宁渤海科技城鼓励投资和促进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和《辽宁渤海科技城暨辽宁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规定》,吸引了众多科技研发和新兴产业项目及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到辽宁渤海科技城落户;在原有1家参股担保公司的基础上,新注册了控股担保公司;设立了创新发展基金,对进驻科技城的科研机构及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同时设立了“种子基金”,用于鼓励科技人员初期创业,促进孵化器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从事高新技术研发的科研机构快速孵化。
(六)产业布局合理
从2005年开始,营口高新区就把加快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对原有的产业进行了改造提升,大力培育和发展了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特别是2010年初,辽宁省政府为快速推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好地发挥高新区科技支撑和产业引领作用,决定依托营口高新区的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人才队伍建设辽宁渤海科技城。辽宁渤海科技城的建设,拉开了营口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序幕,实现了从传统工业园区向以自主创新和发展新兴产业为特征的国家高新区转身。辽宁渤海科技城规划控制面积15.5平方公里,实施“1+2”布局,即一个科技研发总部基地与两个新兴产业集聚区。在科技城核心区(起步区3平方公里),围绕营口市六大主导产业和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引进国内外具有核心技术的科研院所、工程中心、研发中心及科研企业,打造科技研发总部基地。在科技城南部重点引进硅藻土、碳化硅、氮化硅、镁质材料深加工、镁合金表面处理应用等项目,打造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在科技城北部重点引进LED、建筑一体化太阳能、节能灯具和环保设备制造等新能源(节能环保)项目,打造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区。力争经到2015年,新材料和新能源(节能环保)两大新兴产业集群颇具规模,实现园区产值超千亿元。辽宁渤海科技城——一个以科研总部基地为依托、新兴产业化为支撑的特色基地正拔地而起,显著提升了营口地区乃至辽宁“楼宇经济”和“智慧工厂”的比重。
二、积极探索、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打算 “十二五”期间,营口高新区要牢牢抓住“十二五”大有可为的重大机遇,明确“国家高新区”定位,重点围绕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大力发展科技研发总部基地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城起步区各项功能完善,努力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期,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00亿元,年均增长29%;工业增加值450亿元,年均增长30%;全口径财政收入14亿元,年均增长25%;一般预算收入7.7亿元,年均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年均增长20%。营口高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实现集聚科技研发总部基地项目200户,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突出,实现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两大新兴产业产值超千亿,将高新区打造成为滨海、生态、宜居的科技新城,成为营口乃至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创新引擎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一)打造科技研发总部基地
围绕营口市六大主导产业和未来发展的新兴产业,瞄准科研院所,瞄准“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服务于营口乃至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以国家级工程中心为主的包括科研院所、研发中心、科研企业在内的科技研发总部基地。预计五年内引进科技研发和总部经济等项目300户,入孵科技型企业300户,总投资100亿元。
(二)培育发展两大新兴产业集群
一是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集群。依托东北大学、中科院金属所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连理工大学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运输装备轻量化工程研究中心等高校和科研机构,总投资230亿元,全力打造以硅藻土、碳化硅、氮化硅、镁质材料深加工为主的新材料产业集群。预计“十二五”末实现产值600亿元。
二是培育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集群。依托辽宁省能源研究所、营口博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研发机构,以九日高科(营口)太阳能有限公司和营口临潼维宁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总投资80亿元,从事LED、顶水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风光互补、风力发电、节能灯具等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新能源领域的研发和生产,逐步打造国内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热水器、节能灯具和环保设备制造基地。预计“十二五”末实现产值200亿元。
(三)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要不断推进原有装备制造产业的升级改造,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海外并购工作,全面提高产业整体规模。同时,加大对老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间整合,做强优势特色产业,预计“十二五”末实现产值300亿元。
(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打造生态宜居的科技新城
“十二五”期间,一要完成南部配套区用地52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5万平方米,建设总投资94.1亿元,进一步提升和改造园区的生态环境及项目承载能力。其中,居住用地2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16万平方米,投资66亿元;公共服务设施用地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9万平方米,投资18亿元;道路面积113万平方米,投资7.2亿元;绿化面积73万平方米,投资2.5亿元;水域面积44万平方米,投资4400万元。二要计划围海面积填岛30~60平方公里,拓展园区的发展空间。目前正在组织前期论证,待上报省、市政府许可后开始实施。
(五)突出服务创新体系建设
要全面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构建以金融服务为主体、人才服务为保障的“政产研金贸”公共服务体系。要更加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建立平台建设的稳定投入机制,2011年计划完成各类平台建设50个,其中重点推进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5个。要充分利用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的资源优势,用足用好国家有关政策,2011年计划新增孵化器面积8.5万平方米,引进入孵企业50户。在金融服务上,要抓紧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引导、全社会充分参与的多种主体协同的金融服务供给机制,注册更多的信托、小额贷款和担保公司等。下一步要抓紧建立科技引导基金,加快科技成果催化转化进程;抓紧建立产业引导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对进入产业化阶段的研发项目和企业予以重点支持。
(六)发挥四个平台作用
要通过建设国家高新区,推动园区整体实力的提升。一要充分利用辽宁渤海科技城这一特色产业基地,加强与省内其他特色产业基地的交流与合作;二要利用辽宁省唯一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活动,促进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和高科技项目向营口汇聚;三要发挥辽宁省华侨创业基地的平台作用,吸引广大华侨企业家到营口高新区投资发展;四要借助国际青年(营口)创新创业论坛,整合各界杰出青年的力量参与营口高新区建设,最终形成全社会了解关注营口、参与建设营口、共同发展营口的浓厚氛围。
(七)继续探索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运行
要不断健全科技城公司的市场化运作机制,聘请职业经理人团队,从基本建设、招商引资、金融服务、资产管理、品牌推广、中介服务、管理咨询等七方面入手,确保公司化运作的平稳运行。管委会则专注于宏观规划、监督服务和依法行政,逐步实现政府归位、企业到位。同时要在创新机关用人机制上下功夫,积极探索档案工资封存的办法,在保持稳定性、调动积极性、体现公平性、提高透明度和充分保障待遇的前提下,实行管委会全员聘任制,体现层层负责和高效管理,努力实现干部按劳取酬、按业绩评优和“能上能下”的管理体制,确保顺利完成国家高新区的建设任务。
三、存在及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
一、重庆汽车工业及创新发展现状
重庆市汽车产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 全市国家公告内汽车生产企业有24家, 其中整车生产企业10家, 生产产品覆盖轿车、微型车、轻型卡车、重型卡车等系列。2007年, 重庆已经有10家整车生产企业, 年汽车产销量达70.76万辆, 产销量增长了4.7倍, 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工业生产基地。2007年, 重庆市汽车行业完成销售收入1650亿元, 同比增长24%, 其中:汽车整车740亿元, 同比增长35%;专用车39亿元, 同比增长16%。
经过近十年的建设与发展, 以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主体的重庆汽车工业技术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重庆各大汽车企业已经成立了专门的产品研发机构, 形成了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研发体系。同时, 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 在国外设立研发分支机构等方式, 开展自主研发。重庆各大高校也是汽车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重要力量, 汽车研究与开发资源主要分布于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工学院、西南大学。
近年来重庆汽车通过引进技术、联合开发、自主研发等方式, 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取得了多项专利成果。如2003年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第一款自主知识产权的概念车“杰勋”, 2007年12月, 长安公司自主研发的首款混合动力车——长安杰勋顺利下线。这是我国自主品牌第一辆实现产业化的混合动力车。
为比较真实地得出重庆汽车技术自主开发, 特别是乘用车技术的自主开发的水平程度,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对重庆汽车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定量刻画。得出重庆市整车集成、发动机总成、底盘、车身、电器空调、电子控制、造型设计等汽车工业产品自主开发水平的主观评价测度图, 如图1所示。
总体上判断, 重庆市的汽车车身制造, 电器空调等零部件制造具有较好的全新改型和零部件开发能力, 但这两类产品不属于汽车的关键与核心零部件, 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由于国内市场的汽车产品消费者对汽车车型外观持有相当的重视程度, 也在客观上推进了重庆汽车企业将研发重点放在车身的外观造型设计方面, 重庆汽车工业的造型技术也相对较高。
整车集成、发动机总成、底盘技术、电子控制等产品是重庆汽车产品技术的核心和高端所在。目前, 重庆这几类产品的开发能力尚处于中改型阶段, 有部分关键产品需要通过对外委托, 或以外方为主的联合开发方式完成, 这是重庆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短板所在。
二、重庆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滞后原因分析
(一) 政府对自主创新缺乏明确的战略引导和有力支持。
近年来, 重庆市虽然也出台了诸如《重庆市汽车产业发展规划》、《重庆汽车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等政策性文件, 对汽车自主创新起到促进作用。但纵观这些政策的立足点, 主要还是偏重于汽车产业结构的调整、产能的扩张, 重庆汽车自主研发工作自然而然就会被边缘化。
(二) 零部件配套研发能力十分滞后。
重庆汽车行业的零部件配套研发水平仍然不高。仅凭重庆本土的零部件技术工艺, 很难做到每一道工艺、每一种材料都完美无缺。
(三) 产业发展模式导致自主创新成长力薄弱。
重庆汽车产业是采取“引进外资+引进技术”的发展模式。在这一框架中, 合资公司的中方技术开发人员没有多少创新实践攻关以提高技术能力的机会, 从而导致了研发能力的薄弱甚至萎缩。
(四) 对企业研究与开发投入的主观动力不足。
一批新型信息化汽车辅助开发软件的问世, 技术研发的“搭便车”障碍更小, 门槛更低, 使整个行业对汽车基础性创新工作漠视, 在基础研究与开发的资金投入量更少。
(五) 研究力量的系统整合和专业化分工不够。
重庆研究院所的研究方向逐步向应用性研究转变, 基础性研究工作开展得少了, 与企业技术中心的工作重复性增多, 互补性减少。各种研究力量比较分散, 缺乏一个有效的组织手段和长效沟通机制重庆本土还没有了出现独立的、专业化的、有较强实力的汽车设计公司 (机构) 。
三、提升重庆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 强化自主创新的政府政策引导。
出台《关于提升重庆汽车及零部件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 明确提出把培育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重庆汽车产业的一个战略发展目标。从战略上明确提出把重庆建设成为集汽车技术开发、产品创意造型、关键零部件研发、汽车产品检测、汽车市场研究等功能于一体的汽车技术研发中心, 为重庆汽车工业的发展模式进行重新导向。
(二) 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和技术战略平台。
结合重庆市科研院所体制改革, 完善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的企业化转制工作, 重点培育2-3家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为主要目的的科研机构, 力争在研究开发、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方面成为重庆汽车工业的创新策源地。
(三) 加大政府对自主品牌的采购力度。
首先, 政府公务用车应扩大自主品牌的采购比重, 为本土企业自主品牌发展提供市场需求, 从而刺激重庆本土汽车自主品牌稳定发展。其次, 积极引导和鼓励重庆本地公司使用“重庆造”自主品牌作为出租车、公共汽车和商务用车, 并为重庆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宣传、质保服务工作。
(四) 营造促进竞争有利创新的市场环境。
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建立健全保护汽车工业技术创新的市场机制和政策法规, 强化法规的执行力。坚决打击某些企业毫无技术含量的模仿, 以保护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同时建立整车企业 (原研发投入公司) 和零部件供应商的良性合作和利益共享机制, 防止整车企业为应付低价竞争。
(五) 加大对世界汽车服务产业的承接。
加大对世界汽车设计及其相关服务产业转移承接力度, 主动邀请世界知名汽车设计公司来渝设立分支机构, 要将汽车研发设计业作为重庆创意产业重点扶持的门类, 予以重点培育支持, 争取在重庆形成1-2家具有国际水准的专业汽车设计公司;
(六) 高度重视本土零部件产业研发技术提升。
针对重庆在关键零部件上的短腿, 争取在发动机关键零部件、ABS、安全气囊、电喷技术等产品技术开发上有质的突破。建立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引导重庆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建立研发战略联盟, 参与整车的同步开发设计, 融入国际研发体系。
参考文献
[1]孟嗣宗编著.创新:中国汽车工业之魂[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年10月
[2]钱振为主编.21世纪中国汽车产业[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年9月
[3]路风、封凯栋著.发展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汽车工业的政策选择[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1月
[4]刘力钢等著.中国汽车制造业企业发展战略[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8年2月
[5]李江涛等主编.2007年:中国广州汽车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年7月
[6]李江涛等主编.2008年:中国广州汽车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年7月
一、优势产业特征与河南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优势产业的基本特征
优势产业就是指在经济发展中具有较强市场竞争优势、获取附加值能力强、资本积累能力强、对本国和国际经济有较强影响力和控制力的产业。一般来说,优势产业应该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第一,优势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独特优越的地位,具有发展壮大的趋势和前景;第二,优势产业的形成是市场、自然资源、区位、资金、技术等多种优势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市场优势是关键点,是第一位的,它决定着资源、区位、资金、技术等诸多优势;第三,优势产业的优势是一种相对的动态优势;第四,优势产业的运行主要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优势不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緩慢
河南的产业发展存在着下述亟待解决的问题: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层次偏低。小型企业仍占绝大多数,企业规模小,集中度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层次偏低。河南产品整体上层次偏低,资源类、粗加工的初级产品多,高附加值、深加工的中高端产品少;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多,低能耗、低污染产品少;一般农产品多,优质高效农产品少。产业发展中仍以物质资源消耗为主,科技贡献率较低。
河南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一定发展,但速度较为缓慢。在“十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河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确立了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四大优势产业群;成为全国重要的彩电玻壳、新型电池、血液制品、抗生素原材料和超硬材料生产基地;形成了一批高成长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培育了思达科技、雪城科技、华美公司等一大批具有一定经济规模的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培育出了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民营科技企业不断壮大,成为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目前仍存在亟须破解的系列难题。高新技术产业总体规模偏低、企业规模偏小、实力不足、市场竞争力弱,难以形成产业集群,不易产生集聚效应吸引资金和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融资体制尚未形成。河南省的高新技术人才短缺,且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失进一步加剧。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河南优势产业的基本思路
(一)政府主导作用的切实发挥
政府在推动技术创新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按照政府推动与市场引导相结合、发展和规范相结合、全面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专业化分工与网络化协作相结合的原则,推进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要根据不同领域和不同环节创新工作的实际需要,培育和发展一批面向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科技创新企业孵化机构、科技信息咨询服务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风险投资服务机构等各类科技中介机构,逐步完善创新服务门类。
借鉴深圳“四个90%”经验(即: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究开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职务发明中的专利出自企业),改革对重点企业的扶持政策。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全民专利发明等纳入政府责任和管理,建立政府责任目标管理制度。
(二)有利于科技自主创新制度体系的真正构建
河南省要在科技自主技术创新上有所突破,就必须在体制上根本改变固有的技术创新方式,建立促使技术进步各受益主体积极参与的政府与企业联合开发体制,使体现国家意志的政府投入与企业的经济利益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打破行业地域界限,支持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通过联合研究、委托开发、成果转化、共建研究开发机构和科技实体等,促进科技要素向企业转移,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中心,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广泛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联合机制。
(三)适应战略技术和优势产业的有效选择
国家战略技术,通常是指能够体现国家的战略意图,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有着重要影响力的技术。国际发展实践表明,战略技术的发展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优势产业的发展将产生一系列积极作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与产业竞争力可以得到极大提高,并因此在国际或地区分工中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赢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作为后发展的国家或地区,引进发达国家或地区先进的技术和产业,可以节省自主研制开发所需的时间。技术引进是缩短技术差距的阶梯,但形成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在于对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开发。只有把引进的技术很好地消化,切实地吸收,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才能促进本地企业自己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快产业升级。
(四)人的创造性的充分激发
人才是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创新问题本质上是人的问题。政府应该在创业环境、企业制度、融资条件和收入水平等方面采取“一揽子”措施,吸引国外留学人员和华裔技术人员回国工作。同时,进一步改革人事制度,制定吸引国内外科技专家、企业家参与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企业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开放、流动、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制定有关政策,鼓励技术人员以技术参股来促进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在分配制度上保证技术拥有者、企业经营者和高层管理人员能够取得与其贡献相匹配的报酬。
要优化创新人才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有针对性地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创新、支持创新和追求创新的良好氛围。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河南优势产业的对策措施
(一)大力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增强优势领域的持续创新能力
一方面,河南省要主动融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把参与国家重大创新工程项目作为培育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竞争力和显示度的重大举措,在具有优势和条件、国家战略必争的领域,要勇于争先,争取有较大的作为;另一方面,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围绕优势领域和重大需求,以形成重大产品和有竞争力的产业为目标,强化技术集成创新,努力实现在关键领域的科技突破和跃升,带动科技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知识产权是科技创新成果的权利化体现,是保护科技优势和开拓市场的重要法律手段。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着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政策,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依法促进知识产权的流动,支持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依法保护技术创新获得的知识产权和通过多种方式获得的许可权益。
(二)创新财政科技经费投入方式,鼓励自主创新
目前,与周边省份比较,河南省的研究与发展(R&D)指数还很低,这不仅严重影响河南省的自主创新能力,也不利于吸引优秀人才来河南省工作,还会造成大量人才的外流。河南省距科技大省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就需要各级决策部门要有长远眼光,科学规划,给出政策和具体鼓励措施,吸引优秀人才,尽快扭转科研开发能力不强的局面,使河南省的经济保持长久的活力,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从河南省的实际出发,围绕解决科技工作中最关键、最普遍和最迫切的问题,突出财政科技经费在自主创新中的引导作用,促进企业成为自主创新投入的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财政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推动科研机构发挥自主创新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引导高等院校成为自主创新的生力军。
(三)依靠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支柱产业,培育新的优势产业
要大力推动河南省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努力壮大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规模,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河南高新技术产业,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和“总体跟进、重点突破”的方针,大力发展光电子信息、绿色生命工程、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力争以局部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带动高技术产业的整体发展,要特别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资源的适度集中。
加强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使其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加大特色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重点支持河南省内技术创新能力强、经济发展速度快、创新创业环境好的产业基地建设,形成辐射极。要加快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推动特色产业基地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从政策优势导向向集群优势导向的发展方向转变。要建立面向特色产业的技术服务、质量检验等区域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提高核心竞争力,带动产业聚集。
(四)加強市场主体培育,提升企业竞争力
一是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二是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放开民营企业的准入限制,着力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创新活跃、规模效益突出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鼓励有优势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加强联合与合作,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研发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集团。三是建立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支持企业的自主创新与产业化,继续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高科技企业在中小企业板上市。要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纳入政府采购优先目录,通过政府采购的示范作用,影响国民认识和市场行为,提高自主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坚持“以人为本”, 搭建人才创新创业平台
创新需要人才,人才是创新中最重要的资源。要“ 以人为本”,坚持“四个尊重”的方针,建设一支能够满足全省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要加快建立有利于发现、培养、凝聚科技人才的激励机制,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及社会互动,携手努力,确保“引才”、“引智”、“引资”工程建设方面有大的突破。创新工作方式,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发挥优势,培优扶强,重点突破,加快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进一步吸引出国留学人员、省外人才携带高新技术成果、资金和团队来河南创新创业。
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环境。要大力弘扬创新求实、敢为人先、允许失败、循序渐进的科学精神。鼓励科技工作者潜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克服浮躁倾向,坚决反对弄虚作假、剽窃、浮夸、压制学术民主等不端行为,形成求真务实的科学学风、严肃认真的科学行为规范,营造学术气氛浓郁、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创新的研究环境。
【本文为2007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B093),课题组主要成员有刘玉忠、谭坤艳等】
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要认真贯彻自主创新的方针,全面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当今时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教育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自主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一方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要想在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就一定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有力支撑,一定要改变我国人均劳动生产率低、附加值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物耗能耗高、生态环境代价高的现状。必须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创造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创造自主世界著名品牌,提高制造产品的附加值、发展增值服务,鼓励发展跨国经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必须在发展劳动密集产业的同时,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实现由世界工厂向创造强国的跨越,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大幅提升自主创新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节能环保水平,实现人均高生产率、高收益率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低物耗、低能耗、低排放,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另一方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应对世界科技革命和提高我国竞争力的需要。国际竞争从根本上说是科技的竞争,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浪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加快
科技事业发展,重视基础研究,重点发展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在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争取主动权。我国人均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的供应严重不足,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对经济发展构成日益严峻和紧迫的瓶颈约束。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压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根本出路。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
一、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二、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三、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
四、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一、要更新教育观念,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鼓励个性发展,贯彻因材施教,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创新思维和创造发明,着力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创业能力。努力建设全民学习、终身
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尊重人,依靠人,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而宏大的人才基础。
二、必须完善鼓励和保障创新的法律体系,创造公平诚信、创新友好的市场环境。将鼓励和保护创新列为重要立法原则之一,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以健全的法律体系激励、规范、协调、保护创新创业行为。着力创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竞争环境,促使企业自觉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形成官产学研紧密结合、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创新生态,有效实现技术创新的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社会共创共享。
三、努力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尊重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与氛围。科技创新永无止境,倡导和树立追求卓越、自主创新的勇气和自信,鼓励提出新的科学思想、开辟新的研究方向,创造新的知识、知识的创造性应用和技术发明。鼓励竞争,促进合作,宽容失败。尊重和鼓励好奇心、创造性。崇尚理性质疑,尊重学术自由,创造科学民主、和谐合作的创新环境和学术生态。坚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不受传统束缚,不受利益干扰,坚持严谨缜密的科学态度,任何研究工作都应接受实践、同行、市场和历史的检验。鼓励知识、技术的传播和转化,鼓励创业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努力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形成结构合理的创新队伍。
四、必须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进一步形成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要认真贯彻自主创新的方针,全面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现状: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1)综合国力, 科技力, 国际竞争的实质。
2)民族凝聚力,向心力,自豪感。
3)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措施
1)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2)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3)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并将其放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八个着力点之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前提和基础,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目的和结果。事实证明,中华民族要发展、要富强,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积极进行自主创新,通过知识、文化、科技等等的创新活动,不断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最终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
自主创新包括三个不同层面的创新,即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在引进技术基础上消化吸收再创新。创新型国家主要是指一种国家发展道路。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努力寻求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一些国家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增加国民财富,如中东产油国家,此谓资源型国家;一些国家主要依附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和技术,如一些拉美国家,此谓依附型国家;还有一些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国际学术界把这一类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
我国之所以要提出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这项战略任务,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此外,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的供应严重不足,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资源环境形势非常严峻,对经济发展构成日益严峻和紧迫的瓶颈约束。
二是是应对世界科技革命和提高我国竞争力的需要。国际竞争从根本上说是科技的竞争,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浪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加快科技事业发展,重视基础研究,重点发展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在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争取主动权。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压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根本出路。
三是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的现实需要。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在某些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从整体上看,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还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四是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
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战略任务已提出,号角已吹响。当前,应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建立创新型国家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第一,必须认真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只有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变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才能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第二,必须深化科技、教育体制的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三,必须实施更加积极的对外开放政策。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是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
第四,必须坚持“四个尊重”方针。要提高民族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努力培养和造就各类人才,并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五,必须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知识经济时代,发明创造以及其他创造性智力成果更加显示其重要性。给予创新成果以智力成果权保护,是对创新精神的最有效鼓励。提高民族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依法保护公民的智力成果权。
第六,必须加强宣传和教育,努力营造鼓励科技人员创新的社会环境,形成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的社会风气。
第七,必须弘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高校拥有精英人才、齐全的学科、先进的科学研究基础设施和大量的科技信息,具备较强的知识创造能力、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和科技创新潜力。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担负着建设未来富强国家的重任,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应充分珍惜学校拥有的先天优势,珍惜在校的大好时机,急为国家而急,想为国家而想,倾尽全部力量投身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潮中。
1、要明确社会责任,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创新意识;
2、要刻苦学习,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创新型人才;
3、要在学习和生活中努力探索、注重实践,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
4、要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软件产业,自主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灰色聚类
1 问题的提出及文献回顾
近些年来,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 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发展的灵魂, 是目前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 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 也是促进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力量。软件产业作为一种高就业、低能耗、零污染的新型产业, 在推动国民经济与社会进步, 保障国家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软件产业的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国家的高附加值产业发展水平, 也是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从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34年提出“创新”概念至今, 创新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商业、技术等多个领域的发展。对于当今至关重要的软件产业而言, 创新必是不可缺少的, 中国各城市软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如何, 又有哪些因素制约着软件产业的发展, 这些问题关乎软件产业自主创新的进一步发展, 也影响着城市经济的发展。
国外学者在自主创新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微观领域, 关于产业自主创新的研究成果比较少, 国内学者对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注主要始于2000年以后。郑若谷 (2010) 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分解为创新活动基础、创新投入水平和创新产出水平3个方面, 设计了19个三级指标, 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29个细分制造业产业进行了二维和三维的评价;胡海波 (2010) 建立了以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数和产业制度创新能力为一级指标, 产业技术创新投入能力、产业技术创新产出能力、产业创新环境与管理能力为二级指标, 包括25个三级指标的四阶层框架结构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选取熵值法作为评价方法对江西省高技术产业进行了实证分析;李森、刘胥 (2007) 基于《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报告》提出的评价指标, 选用了8项指标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 认为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体创新能力较弱, 在创新过程中存在R&D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胡顺东 (2009) 建立了以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研发能力为二级指标, 包含17项三级指标的汽车产业自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汽车产业进行了评价, 认为上海、北京、吉林和广东为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省市;孙浩 (2006) 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划分为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管理能力等3个方面, 共选用了25个指标建立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 以汽车产业为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张莉、和金生 (2009) 从产业自主创新资源、产业自主创新效益和产业自主创新扩散3个方面设计了二级指标和15个三级指标, 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线性加权法进行了评价, 得出天津市医药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综合指数为78.41, 居全国第6位的结论;陈林杰 (2008) 设计了支持性指标和基础性指标等2个二级指标和12个三级指标, 运用模糊理论方法对我国房地产业进行评价, 并得出房地产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的结论。
自我国学者邓聚龙教授 (1982) 提出灰色系统理论以来, 该理论得到了各界学者的关注和青睐, 使得该理论应用于多个领域的研究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灰色聚类作为灰色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的评估方法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自主创新领域问题的研究中该方法的应用也较多, 例如, 夏志勇、林聃等 (2008) , 赵峰 (2007) , 张杰 (2007) , 段利忠、刘思峰 (2003) 等都做过相关的研究。
本文认为,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适用于研究部分信息已知, 部分信息未知的问题, 并且对所研究问题的样本数量及样本数据分布规律没有特殊的要求, 计算过程简便客观, 对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聚类, 能够进一步明确问题的实质, 从而对问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因此, 本文选用灰色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各城市软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2 模型与数据
2.1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与其他综合评价分析方法相比有其自身独特的优点, 如:
(1) 对样本没有过多的要求, 对大小样本同样适用, 并且不要求样本服从某一统计规律;
(2) 没有过多复杂的计算, 计算量较小, 使用相对简便;
(3) 可以避免量化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不符情况的出现。
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相应序列的关系是否紧密, 曲线越接近, 则序列之间关联度越大, 反之就越小。基本步骤如下:
2.1.1 原数据作初值化处理
待评价系统对象记为Si (i=1, 2, …, m) , 其特征指标序列为Xi, 在k点的观测数据为xi (k) , 即Xi= (xi (1) , xi (2) , …, xi (n) ) (k=1, 2, …, n) 。
由于各指标所表达的意义不同, 导致数据的量纲不一定相同, 不便于比较, 或在比较时难以得到正确的结论, 因此需要对原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从而将各分析数据压缩在[0, 1]之间, 可采用极差变换法对原数据进行调整:
根据问题实际情况, 选取特征指标序列Xi中最大者为最优特征参考指标序列, 记为X0= (x0* (1) , x0* (2) , …, x0* (n) ) 。
2.1.2 求差序列及两极差
指标序列X0在k点的观测数据为x0* (k) , Xi在k点的观测数据为xi* (k) , 则可得差序列:Δi (k) =|x0* (k) -xi* (k) |。
记M为两极最大差, m为两极最小差, 即
2.1.3 关联系数及关联度
记为指标序列Xi与X0的关联系数, 其中ρ为分辨系数, 取值位于0和1之间, 一般取值为0.5。
由此可得Xi与X0的关联度:
记R= (γ1, γ2, …, γm) 为关联度集, 根据R可对系统对象Si (i=1, 2, …, m) 进行排序。
2.2 聚类分析计算
根据上述关联度集R的大小可以对被评价总体Si (i=1, 2, …, m) 进行排序, 按照排序后的被评价总体Si进行聚类。
被评价总体Si (i=1, 2, …, m) 作为聚类的论域, 按关联度集R= (γ1, γ2, …, γm) 对这m个总体进行分类。首先把m个样本各自看成一类, 选用欧氏距离作为样本间的距离, 即
根据计算出的dij进行聚类, 将距离最近的样本聚为一类, 再计算新类间的距离, 再将距离最近的两类并为一类, 直到全部聚为一类为止。
3 实证分析
3.1 指标体系
软件创新不是简单的发明创造过程, 创新能力也不应只体现在技术创新上, 任何与软件产品相关的研究、开发、管理和销售等方面的创新都应包含在软件产业创新之内。因此根据软件产业自身特性, 本文建立了由3个一级指标, 7个二级指标, 17个三级指标构成的软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见表1。
3.2 数据来源
考虑到各地区软件产业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及数据的可获得性, 本文选取了我国当前时期软件产业发展相对较好的17个城市, 查找各地区统计年鉴、统计公报及相关网站数据, 对2007-2011年各城市软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做出评价。
3.3 结果分析
由于对软件创新能力评价的资料较少, 评价之前不能确定哪个城市具有较强的软件创新能力, 因此也就不能以某个城市的特征指标作为最优参考序列, 又各指标在某个城市不能达到全部最优, 为了使评价更为合理和真实, 本文选择各指标在各城市中的最大值组成最优参考序列。
数据无量纲化采用极差变换法, 经调整后数据数值分布在0~1之间, 因此根据灰色关联分析得到的综合得分是不大于1的小数。对于在城市统计年鉴中缺失的数据, 本文采用趋势外推法进行了数据插补, 相对总体数据来说, 缺失数据所占比例较低, 不会对评价结果造成影响。
3.3.1 各城市软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
本文中待评价总体为17个软件城市, 即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 在对数据做初始化后, 从该评价总体中选出各单项指标的最大值, 组成最优特征参考指标序列, 参考序列为X0= (1, 1, …, 1) , 将17个城市作为待比较特征序列, 依据上述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式 (3) 计算出各城市软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灰色关联度, 以灰色关联度的值作为城市软件产业创新能力综合得分, 并根据得分大小对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排序, 综合得分及排名结果表2。
首先从17个城市2007-2011年软件创新能力发展的总体情况来看, 城市软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水平整体偏低, 如果以1为创新能力的极限值 (最优值) , 从表中可以看出创新能力最高的是2010年的北京, 但其综合得分也仅为0.747 8, 这与创新最优值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综合得分超过0.5的城市较少, 大部分城市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处于0.4左右, 创新水平还未达到创新最优值的一半。
其次从2007-2011年软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变化上来看, 个别城市的排名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或下降, 名次变化幅度不大, 各个城市的软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在这5年间也未得到明显的提升, 并且2011年排名前两位的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分低于其他4年。
从纵向观察17个软件城市创新能力的差异, 以2011年的得分及排名情况为例, 排在前几位的北京、上海、苏州、深圳、南京等城市经济发展相对较好, 也更重视软件产业的发展, 经济发展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小存在一定的影响。城市的创新能力得分偏低, 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的得分相对较高, 但还未达到0.7, 其他城市得分更低。
3.3.2 聚类结果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城市特点与软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 本文依据软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综合得分, 对17个软件城市进行聚类。将软件产业的创新能力分为3类:第一类, 创新能力较强;第二类, 创新能力一般;第三类, 创新能力较差。17个城市2007-2011年的创新能力聚类结果见表4所示。
2007-2011年, 第一类城市中包括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 这两个城市在综合得分上远高于其他城市, 创新能力较强。
第二类城市在5年之中有所变化, 深圳、苏州两个城市大致为一类, 创新能力一般, 综合得分与第一类城市相差较大。
第三类包含了大多数城市, 如杭州、南京、大连、武汉、无锡、西安等, 在样本中所占比率约为70%, 此类城市创新能力综合得分较低, 创新能力较差。
3.3.3 创新指标分析
由于2007-2011年城市软件产业的发展变化较小, 城市软件产业自主创新指标综合得分大体相同, 因此本文以2011年为例, 考察二级指标对各城市软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 找出城市创新能力的优势与劣势, 以求更好地提高城市软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作为一类创新城市的北京和上海在创新投入、创新过程、创新产出3项指标上都高于其他城市, 北京的创新投入和创新过程指标高于上海, 但创新产出低于上海, 北京创新产出与创新投入及创新过程两指标相比得分较低, 创新产出是制约北京创新能力的要点。上海在这3项指标上的得分差距较小, 但各项得分都偏低, 导致总体得分不高。
其他城市中, 天津、济南、重庆、哈尔滨与其他城市相比在各项指标上的得分相对均匀, 但是各项得分也都较低, 致使创新能力也较为落后。在余下城市中各自都有自己发展较好的地方, 但由于发展不均衡导致其整体创新能力低下, 比如苏州的创新产出指标得分较高, 但由于创新投入过低使其创新能力整体降低。
参考文献
[1]黄承乾.软件创新与软件产业竞争力研究[J].世界经济情况, 2010 (9) :66-71.
[2]吕品, 汪红兵.提高中国软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政策思考[J].经济与管理, 2007 (6) :26-29.
[3]张洪辉, 夏天, 王宗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 2009 (12) :11-13.
[4]赵峰.基于灰色聚类的我国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 2008 (1) :18-20.
[5]段利忠, 刘思峰.灰色聚类分析法评价城市创新能力[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3 (4) :508-512.
[6]李万绪.基于灰色关联度的聚类分析方法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 1990 (3) :37-44.
一、融入合肥经济圈,组建一批产学研战略联盟,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合肥科技资源丰富,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56所高等院校,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各类科研机构200多个,在校大学生和科技人员65万多人,是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六安市紧临合肥,区位优势明显,应加大与“合肥经济圈”及“皖江城市带”的科技合作,利用合肥高校院所的科技资源及技术转移,加强产学研合作,搭建创新服务平台,切实解决制约该市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努力在创新发展中实现新的跨越。
二、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搭建一批自主创新平台,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试验基地,主动承接长三角技术成果转移。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孵化企业、形成产业”的功能,加大高新技术项目的引进力度,加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投融资服务平台、成果转化交易平台建设,提高入孵企业质量,使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真正成为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二是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与长三角科技公共平台的对接。积极协调市内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仪器设备等共享机制,为中小型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技术服务。三是发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中心、成果转化中心、专利代理、技术市场、专家大院等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申报、专利申请实施等方面提供服务,逐步建立“运作市场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专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三、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凝练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皖发[2010]29号),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抓住皖江城市带发展的重大契机,推进合肥经济圈产业链合作,加大与合肥、淮南等市联合开发及上下游产业间协作的力度,支持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重点培育汽车零部件工业、钢铁工业、机电与家电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二是依靠科技进步支撑规模以上企业做大做强,突出节能减排、生物医药和民生工程等技术需求,突破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关键技术,主动深入企业摸排并与有关部门会商,凝练一批对该市产业提升带动力强、关联度大、产业化明显、拥有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项目。三是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创新,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创业行动和科技专家大院建设,增强农村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农业科技发展引进专家、推广技术、培训人才。四是组织认定一批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和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充分确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增强自主创新与产业竞争力,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幸福六安提供支撑。
四、完善科技奖励机制,培养一批创新型领军人才,为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一是根据市产业发展需要,通过开展企业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特派员和科技专家大院工作,培养、引进一批科技创新型人才,尽可能为科技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待遇,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科技人才的智慧和创造力。二是加强企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企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加速知识更新,提高创新能力。三是整合职业教育资源,鼓励高校、企业、行业协会和其他人才培养机构开展满足行业创新需求的人才培养,为六安市自主创新和产业化发展提供大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四是研究制定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抓好《企业研发费用所得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具体操作办法》、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专利申请和实施资助办法等一系列科技政策的落实兑现,为推进合肥经济圈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实现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作者单位:安徽省六安市科技情报所)
【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荐阅读: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经之路12-06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10-13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政策专题12-06
自主探究与能力培养07-23
自主学习,创新阅读10-03
工会自主创新工作探讨11-25
企业自主创新调查问卷12-20
怎样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09-24
企业自主创新工作调研汇报05-25
自主创新与发展的学习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