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研究生心理健康研究(共8篇)
一、当代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结构中一项高层次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重任。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导致了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由此引发了愈加凸显的研究生心理问题。如何应对高校研究生群体的心理问题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研究生是一个具有较高智力、较高文化水平的特殊群体,他们接受着教育体系中高层次的教育,是未来社会的高级人才,担负着创新科学技术实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研究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压力普遍加大,心理问题逐渐增多。
由于大部分研究生都是长期生活在“象牙塔”内缺少与社会的接触和沟通,因而社会经验不足,心智还不够成熟,这就造成了其心理敏感而脆弱,往往承受不了太大的压力。同时 研究生期间的学业负担较重,需要完成相关课题、论文才能获取毕业资格,这就使他们从一进校门就开始承担压力。另外,研究生大多到了谈婚论嫁、养家糊口的年龄,这就使他们面临来自情感、家庭和生活的多重压力。种种原因导致了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太乐观。而当前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针对本科生,缺少对研究生的心理辅导,缺乏专门针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更没有形成一个完整健全的指导体系。
每年,复旦大学都会对新入学的研究生进行心理测试。结果表明,研究生患心理疾病人数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最新一次调查发现,研究生有严重心理障碍需要进行心里干预的占0.3%~0.5%,存在一定心理问题的占 5% ~10%,感觉心情郁闷的占20%。据统计,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研究生休学、退学的主要原因。天津市对3018名研究生所作的调查结果显示,有各种程度心理障碍的就占16%以上,而对北京市四所大学的调查则显示,近十年来,研究生因心理问题而休学、退学的人数占总休学、退学人数的在30%左右。
长期以来,人们想当然地认为研究生作为高学历人员,是社会人群中的佼佼者,相对于一般人而言必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可是事实情况确是相反:2003年4月,北京某名牌大学历史系在读研究生因硕士学位论文的开题做的不好,从六层高楼上飞身跃下;2006年2月9日,武汉某高校一名25岁博士生由于心理压力过大跳楼身亡;2008年2月24日晚,北京理工大学23岁的女研究生毕业生刘某在宿舍内吞安眠药身亡„„随意的网上一搜,大家就会发现这一桩桩让人惋惜不已之余又有些迷惑的悲剧,研究生这类所谓的高层次群体心理健康状况为何如此之差?身为人师的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加强对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当前各高校刻不容缓的事情。
二、研究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一)客观原因
1.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混同
根据《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的规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结合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一种教育模式,但两者的形式和内容并不完全等同。心理健康教育要求以来访者或教育对象为中心,不干预他们的价值观内容。然而目前的情况是当前我们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独立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有的只是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由于思想惯性的影响,德育工作者们会有意无意地将心理健康教育纳人德育范畴,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划等号,甚至提出“德育途径论”,即把心理健康教育视为德育或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途径,认为一旦加强了研究生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的培养,其自身的心理素质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而真正情况确是:虽然二者会相互影响,但是它们的关联度却并不太高。因此对于研究生们而言,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确实有提升的必要。2.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对于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相关理论研究接近空白,研究模式没有建立,而且论著数目有限;其次,制度上没有保证。研究生培养目标中没有关于心理健康的评定指标,研究生的教育内容中缺少心理健康教育;再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实践活动开展不够,没有建立起专门研究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机构,没有或是很少开展以研究生心理健康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没有定时对研究生进行心理健康检查以及建立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等。
(二)主观原因
学校以及周围各类群体对研究生们的心理健康问题重视不够只是其产生问题的外部原因,一个学生心理状况良好与否本质上还是取决于其内在的主观因素。不容回避的是目前这些研究生们面临着来自各方的压力,包括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生活经济压力、情感压力以及自身认知产生的压力。1.学习压力
“学生的职责就是学习”,父母从小就会拿这句话来教导儿女。研究生们相对于初中、高中甚至是本科生而言,虽然学习在他们的生活中所占的比例已经相对的缩小了很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第一任务仍然是学业的顺利完成。大部分考研究生的同学都是为了在某一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一步深造或者是为了改变专业方向。但当经过了辛苦的努力考研成功之后,一些学生可能会发现自己的选择与心理预期和现实的差距很大,由此而产生的心理落差就会很容易的导致抑郁或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出现。而且大多高校对于研究生毕业的要求有一定的硬性指标,如要有专业论文的发表等,这些硬性指标也会给学生们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2.就业压力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这句曾描写研究生们找工作时很轻松的谚语再也不适合于当前的社会了。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据有关资料显示,自1999年开始,研究生招生规模以平均26.9%的速度递增。2003年26.89万人,2004年就超过了32.6万人。而且众所周知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又扩招了20%。研究生扩招政策的推行,大大促进了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但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研究生生源质量及培养质量下降,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的显现。扩招的局面也给研究生个体带来了许多新的冲击,那就是就业压力的增大。就业压力的增大也就必然使得这些学生们浮躁情绪的显现。3.生活经济压力
很多人觉得上了研究生就会有收入了,其实情况并非如此乐观。研究生们能固定拿到的只有国家统一每月发放的两三百元的定额补助,而现在研究生年龄大多已经22岁以上,都属于成人范畴,社会给的压力使得他们再也不能像未成年时心安理得的用家里的钱,更有部分已婚者还要担负着家庭的重担。另外自今年来研究生的自费生比例也是逐年攀升,少则几千、多则上万的学费也带来了极大的负担。4.情感压力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一俗语同样给研究生们带来了一定的心理负担。研究生们的年龄决定了他们在此阶段需要考虑自己的个人问题。不少研究生们在读研期间会经历过这样一个问题:自己以前的高中或是大学同学结婚的越来越多。那么在心疼自己所出的份子钱之余,多少也会对比一下自己的情况:学业未完成,工作没着落,组建家庭更是条件不成熟。硕士毕业后大都25岁以上的他们这时什么都未定,贸贸然地踏入社会,难免也会给人一种没着没落的感觉。5.自身认知压力 现在高校里研究生的年龄与以前相比趋小化,这时的他们对于自身的认知大都还没有完善。自我同一性发展好的学生知道自己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也知道将来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这些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自己现在所做的事对于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帮助有多少,因此他们很少会为周围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而心烦,自身的体验比较积极,自然而然,他们的心理问题也就比较少。但是相对于大多数而言,他们的自我同一性比较混乱,每天不知道要做什么,做的事有没有意义,对自己以后的帮助又有多大。他们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干些什么,也没有什么明确的中长期目标这样一来,他们的情绪多比较郁闷,也就容易形成心理疾病。
三、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不断增多的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健康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成为阻碍他们成才、成长、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全面、系统、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通过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来提高研究生的心理素质,以应对错综复杂的社会变化和不断增加的心理压力。
(1)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制建设,使其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
通过建立学校、院系、指导教师与班级多级网络化服务系统,充分整合校、院两级组织资源,积极调动指导教师、德育工作者和学生干部的积极性,通过对学生的辅导及心理训练活动,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指导。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研究生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个体系和整个过程,加强心理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监督体系,及时发现、早期干预、有效控制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首先,把握好研究生入学心理健康质量关。其次,做好新生入学教育,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建立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档案。第三,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跟踪检测制度。第四,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帮助、解决研究生求职择业等方面的困惑,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
(2)加强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心理健康工作中的作用
导师是研究生能否健康成长的第一责任人,对研究生的学习与成长有重要的影响力。导师要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加强对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指导,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思想、生活上的困惑,悉心指导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每个方面。
(3)加强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改善研究生的成才环境
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健康愉快的文体活动,广泛的人际交往是走出自我,走出书本,开阔视野,培养人际协调和沟通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加强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交流、文体娱乐活动,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生活氛围,使研究生寓教于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促进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心理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同时鼓励研究生组建自己的心理健康社团,开展自我教育。
研究生的大多数心理问题是由社会性的应激源引起的,特别是经济拮据、生活困难给研究生带来很大压力。因此,要采取多方措施,改善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和环境。如设立奖学金、助学金,提供勤工助学机会,设立研究生助教、助研岗位等,以帮助经济困难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
(4)强化研究生自我身心素质训练,提升自我调控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提高其心理素质,主要还得借助研究生群体自身的努力。由于他们普遍缺乏社会阅历和经验,因而更需要学校的教育和引导,通过为研究生开办心理卫生选修课程、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帮助研究生了解和把握一些适用的自我调适压力的方法和技巧,指导研究生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正确认识自我,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增强其自我调控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研究生们在接触、了解、认识社会的同时,也提高了认识自我的能力,促使他们的心理得以锤炼并趋成熟。因此,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积极组织并创造条件使其广泛参加社会实践,通过深入基层、社会调查、沙龙等形式,促进交流,学习一些实用的人际交往方法和技巧,有效地增强研究生社会交往的信心,使他们能更快地融入周围环境和社会生活。
一、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种种表现
(一) 情绪低落, 精神抑郁。
有些研究生情绪低落、郁闷, 感到生活处处不如意, 甚至厌世而不能自拔。这种自卑的情绪很容易泛化, 进而全面否定自己, 并陷入更严重的心理危机中。部分学生读研究生的动机不清晰, 甚至比较盲目。对他们而言, 读研究生, 只是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情况下的缓解办法, 实属无奈之举。读研后, 并无明确目标, 不知道该如何完善自己, 发展自己。一些研究生还存在比较严重的依赖心理, 如在科研上希望导师多指点, 自己却不愿动脑筋;在社会工作中希望他人多承担责任, 自己往往只是被动地完成任务, 这种严重的依赖性极大地阻碍了他们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有类似情况的学生如果不及时调整, 很容易形成抑郁症, 进一步发展甚至会导致出现自杀行为, 严重影响研究生学业和自己的个性发展。
(二) 心理脆弱, 疏于交流。
研究生学习、生活的方式以少数人甚至个体为主, 缺少群体行为和活动, 形成了从宿舍到图书馆、实验室的单调的生活圈, 使他们所能接触到的人和事物很有限。少数人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 不善于与人沟通, 生活单调沉闷, 时间长了性格便发生变异。有的甚至连与导师和同门“师兄弟”的关系都处理不好, 遇到烦心事时总埋在心里。即使认识到自己有心理问题, 也不愿向家人或朋友倾诉, 不愿通过人际交往来舒缓, 更不愿求助于心理医生进行咨询。
(三) 敏感多疑, 焦虑偏执。
有些研究生从小到大都是学习上的“尖子”, 一直笼罩在优秀生的光环下而忽视了人格的全面发展。在研究生阶段当学业逐渐加重, 自身的优势不再像过去那样突出时, 研究生往往变得敏感多疑, 交往中过分敏感和苛求、爱嫉妒、喜欢抱怨和指责他人, 很难与同学、朋友融洽相处;把别人无恶意的、中性的和友好的表示看作是轻视、蔑视和敌对行为, 容易造成误解和冲突。在学习和科研中不能容忍别人的进步与成功, 甚至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这不仅影响人际关系、科研合作和团体氛围, 还使他人受到伤害, 更使自己备受煎熬。
(四) 追求完美, 强迫人格。
研究生在学业、择偶、择业、交往、情感等方面自我期望较高, 他们对自己要求极其严格, 很难对自己感到满意, 稍有不足就把“失败”的责任归咎于自身的欠缺。常常生活在矛盾冲突之中, 苦不堪言。这种强迫人格, 对研究生的成长非常不利, 其一旦受到强烈刺激或持续的精神压力, 便容易导致强迫性神经病。
二、影响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 学习压力影响最深。
近年来, 我国不少高校对研究生实行“宽进严出”的政策, 加大对研究生学习的管理, 防止文凭“缩水”, 这一方向是正确的。然而, 这同时也使研究生面临更大的学习压力, 研究生大幅扩招, 公众舆论已越来越关注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业压力贯穿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 如课题研究设计的初始阶段存在研究生对相关研究领域了解甚少、专业词汇缺乏、创新性研究设计难以找到切入点等问题, 拟进入研究实施阶段则会出现人际交往困难、对实验室恐惧、无法有效获得与运用研究相关资源等新困难, 即使在研究实施过程中或研究行将结束时也可能因发现结果不如预期、研究经费不能保障课题实施、有新的科研思路而无法获得导师同意、尚无论文写作经验等产生心理压力。研究生心理问题加重不仅会伤及自身, 还会给导师科研计划实施造成困难。
(二) 经济压力不容忽视。
由于目前本科直接考入的研究生依然要“勒紧裤带”, 而工作过的研究生读研则意味着要放弃较稳定的收入。研究生年龄一般比较大而情感上不愿再依靠家人, 研究生扩招使研究生兼职岗位越来越少, 近年来自费生比例逐年攀升已离全部自费为期不远, 因此, 我国研究生的经济条件并不理想。经济压力在农村学生身上更为显著, 经济贫困不仅使其承受着巨大的物质生活压力, 而且常带来精神生活的消极影响, 与城镇学生相比, 经济拮据的学生因囊中羞涩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不善与人交往、课外生活较为单调, 长期下去将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及学习生活造成更大的伤害。
(三) 年龄差异造成交流面狭窄。
首先, 研究生的生源比较广泛, 这就使他们与本、专科生相比, 年龄之间的差别较大。而这种差别容易造成研究生群体中出现类似“代差”现象。年龄较大的研究生, 其生活经验和工作阅历相对较为丰富, 但也可能正因如此, 他们容易表现出对周围事物的冷漠、缺乏激情。其次, 他们对自己生活空间的要求可能更为严格, 而大部分高校所能提供的生活条件显然无法完全满足他们的要求;此外, 在研究生群体中, 年龄偏大者一般是在职人员, 他们在研究生群体中毕竟属于少数, 这也易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孤独感。而研究生群体中年龄较小者往往是直升上来的应届生, 他们可能还延续着某些本科时的特征, 对周围事物还保持着一定的好奇心, 但由于不具有年龄较大的研究生的那种生活经验, 很容易遭受心理挫折。另外, 在年龄较大者与较小者之间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相互之间的难以沟通和认同, 使得双方都易出现挫折感。
(四) 研究生与导师交流少, 且指导单一。
研究生扩招后, 导师指导任务明显加重。导师原本只指导几名学生, 现在一个导师有十几二十名学生, 有些甚至还是校外导师。如此一来, 学生与导师之间的沟通自然会少, 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也不够。在缺乏有力的专业指导的情况下, 很多学生专业上只能依靠自己摸索, 遇到种种问题, 困难多, 挫败感强, 造成心理负担。另外, 导师对弟子的指导内容单一, 仅限于专业。很多导师忙于科研, 对学生心理、生活、生涯规划和发展关注很少。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学业、情感等压力的综合作用下, 研究生处境越发艰难, 又得不到导师和学校的及时帮助, 心理问题自然难以避免。
(五) 我国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关注相对不足。
我国许多高等院校, 以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全面育人为出发点, 成立了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但是就高等院校中研究生这一高层次的群体而言, 这方面的探索和工作尚属空白。许多人认为研究生作为社会人群中的佼佼者, 除了具备高学历, 必然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因而没有必要再进行教育。所以, 相比本、专科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言,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明显不足。有相当部分院校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采取的是放任自流的“放羊式”管理。研究生培养单位也往往只负责研究生日常事务的管理, 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关心指导比较缺乏, 更没有上升到制度层面, 同时, 一部分从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也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 而仅仅是从德育角度进行教育, 其效果显然是很低的。
三、关于做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几点对策
(一) 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用工作机制。
心理健康教育要切实覆盖到全校, 就不得不考虑到研究生的特点而专门建立适合研究生的工作机制, 而不能将各项工作安排与本科生“一锅烩”。学校应充分考虑到年级、专业因素和各方面的条件, 协调学校各职能部门, 齐心协力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 使研究生真正成为高学历、高素质的群体。这是我国教育的迫切需要。
1.高校全体教职员工, 特别是党政领导应该充分认识到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和落实到整个研究生教育工作之中。高校领导要着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 寻求适合本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途径;广大高校教师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是研究生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的观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学习心理学知识、创新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提高理论研究能力和教育实践的指导能力, 切实提高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2.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应该把研究生工作作为专门而特殊的一块来抓。既要吸收在本科生心理健康工作中取得的经验, 又不能完全照搬本科生工作的一套模式。研究生年龄偏大, 生活独立, 集体主义感相比本科生淡漠。要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取得一定成效, 一定要贴近研究生群体, 通过种种方式切实了解本校研究生的心理特点, 并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开展一系列活动。
3.导师作为研究生群体的重要他人, 应该纳入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研究生和本科生最大的区别, 就是研究生基本上实行“导师制”。这与本科生按院系专业班级由辅导员或班主任管理不同, 当出现心理问题时, 本科生有辅导员或是同班同学、同寝室同学能够发现给予帮助, 或是与心理中心及时沟通。研究生对辅导员及各学科教师的联系很少, 在求学期间对其最重要的联系人应该是导师。在对研究生的咨询及危机干预过程中, 导师的每一次关心都能够给研究生带来非常大的精神支持。导师是研究生高等教育中的特殊群体, 对研究生成才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尽管作为学术指路人的导师已为研究生培养付出了巨大心血, 但在目前研究生心理问题日趋严峻、高校心理咨询体系尚不健全的新形势下, 应密切关注所带教研究生的心理健康, 加强师生在心灵层面上的沟通, 并将研究生心理疏导纳入导师新的带教职责, 这样不但有助于研究生学习与成才, 对于自身科学研究的顺利实施与提高也具有促进作用。
(二) 在研究生从入校到毕业的过程中要落实细节性工作, 健全心理档案, 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监督体系, 及时发现、早期干预、有效控制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1.把好研究生入学心理健康质量关。在研究生复试环节应对考生进行心理健康检测, 把检测结果作为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依据。
2.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 建立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档案。对测评结果要仔细分析, 认真对待, 妥善保存。对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的, 要聘请心理卫生专家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 帮他们强化心理健康意识, 优化心理适应能力, 缓解心理问题。
3.在研究生求学阶段, 要鼓励研究生的求助意识, 增加心理咨询在研究生群体中的公信力, 在辅导员、班级干部及党员的活动中要加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加大心理咨询宣传力度。
4.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帮助、解决研究生求职择业等方面的困惑, 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 促进其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注意求职择业方式、技巧的培训, 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将心理辅导延伸到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中。
(三) 加强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发展环境。
1.开展主题多样的心理健康讲座, 讨论切合研究生自身问题的话题及相关知识, 多以互动的方式加强研究生与外界的联系。
2.团体辅导在研究生群体中需要有开创性的实践。大多数研究生人际交往环境单调, 与他人交流的锻炼及实践机会让位于多年的繁重学习任务。在研究生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 贴近研究生生活, 对促使他们在自我探索方面起到有力的作用。
3.注重宣传。心理咨询网络、报刊、宣传栏上要为研究生开辟出专门的版块, 关心研究生的学习、科研、求职就业、情感现状, 鼓励学生与外界多接触, 多利用学校有利资源, 为自身的发展创造条件。
4.在研究生群体中发展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 是与研究生沟通的一条重要纽带, 通过学生朋辈宣传, 同伴互助, 更有利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推进, 减少抵触心理。
(四) 采取多方措施改善研究生成长环境。
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大多数是由社会性的应激源引起的, 特别是经济拮据、生活困难给研究生带来很大压力。因此, 要采取多方措施, 改善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和环境, 如多渠道联系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和助学贷款, 提供勤工助学机会, 包括创设研究生助教、助研、助管岗位等, 以帮助经济困难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
总之, 要切实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素质, 不仅仅要从理念和认识上重视起来, 而且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到实践当中进行探索从而有效地实施。研究生理应成为未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将帅之才, 提高其心理素质、开展好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是涉及社会、学校、家庭等诸多方面的一项系统工程。所以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在全社会受到重视, 各方面的力量必须相互配合, 共同把这项有意义的工作实施好。
摘要:随着高校的发展, 研究生队伍不断壮大, 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 使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研究生在顶着高级人才的光环的同时, 也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本文从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分析出发, 提出了关于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压力,对策
参考文献
[1]马小又.积极关注高等教育隐忧——浅议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2) , 3.
[2]郭锡熔.论研究生导师带教的新职责——心理疏导.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4.
[3]谢红梅, 李志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及其对策.大连理工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4.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学校教育
数十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教育等多方面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教育改革也成为了每一个公民的关注重点,然而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教育产业当中的一个盲点。随着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断出现,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要攻克的一个难题。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
1.意识薄弱。我国实行的一直是应试教育,尽管近几年我们推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无论是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子女考入名牌大学这一方面,还是从学校教师注重升学率这一方面考虑,都是把心理健康这一教育板块安置在教育的末端,所以学校、教师、家长以及学生自己对心理教育的意识都很薄弱。如何提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就成為了我们首要面对的难题。
2.师资严重缺乏。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未得到相应程度的重视,所以心理教师师资的匮乏也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之一。研究表明,现在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各中小学或者大学里在职的心理教师数量都是相当有限的,经济发展愈发有限的省市,心理教师愈发稀少甚至数量为零。如何解决师资缺乏,怎样高效扩大师资队伍也是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之一。
3.辅导方法种类有限。由于心理教育现在处于一个起步阶段,所以现在的辅导方法主要为课堂辅导。教师仅仅在课堂上大致讲解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理论知识,而且讲解主要是针对考试内容,在生活心理健康方面关注较少。
上述三点是当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所要面临的问题,要处理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制订相应的方案,避免问题过大化或严重化。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1.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看和说这些表面层次上,而要组织调研小组进行调研活动,心理健康部门要系统、规范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决策者和实施者要有明确的定位,不能任意为之,随意定位。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开展,首先要有专业素质强的教师辅导队伍。要根据学校的规模和人数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组织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进行培训辅导。通过多层次、多元化的形式,丰富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辅导知识。学校要积极将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传达给教育队伍并及时培训教育队伍,营造良好的适合学校发展也适合学生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气氛。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根据学生实际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开展丰富的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立足教育重在指导,保证心理健康的实效性和实践性,要关注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2.进行师资培训工作。心理教师队伍不足严重阻碍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进程,如何较快较好地进行教师培训也是我们的首要工作。首先要选择专业的教师,针对不同年龄层的学生进行专项培训。学生在每个不同的年龄层阶段,所表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不甚相同,不能一概而论。另外,进行培训工作时,不要仅仅专注在教育理论这单一方面,生活健康教育也是培训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往往不是全部的自己,生活方面通常是我们所忽略的内容,这也是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一方面原因。其次,教师在培训过程中也应了解到如何与家长进行沟通,一个学生正常的生活发展与家庭教育和家庭氛围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如何与家长沟通,能否与家长达成心理健康教育共识也是师资队伍培训的主要内容。
3.多样式教育体系。讲述是教育的普遍方法,但心理健康教育全盘照搬这种形式就显得过于单一,开展多样化的教育也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手段。可以邀请名师进行课外讲座、开展小集体游戏、团队旅游等,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教学形式,也提高了学生遇到问题的处理能力以及团队协调能力,一举多得。同时,要想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走上规范化、正规化的道路,在实际工作中,要健全组织保障。如建立学校二级心理健康监护网络,第一级网络由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监护,第二级由心理咨询室和学校管理层监护。成立以校长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小组,制订相关心理教育流程,具体工作实施由学校德育办负责。拟定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计划和实施,确保心理教育工作有效开展。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要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引导和关注。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现已成为我国教育的重难点,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学校、教师、家长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薄弱,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严重缺乏,心理健康辅导方法有限等。面对这些问题,主要采取三大措施,分别为: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进行师资培训工作,多样式教育体系等。当然,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避免不了会面临其他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开展这项教育的步伐是不能停滞不前的,我们要通过调研,制订方案,逐一解决。
参考文献:
[1]林孟平.中国心理辅导与治疗[J].教育与职业,2010,12(7):110-124.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变革,人类进入了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一切无不加重了现代人的心理负担。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也将面临日益增长的社会心理压力,他们在学校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方面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现代化的建设不仅要有健全的体魄,还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世界卫生组织在1948年提出的健康新概念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而且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但是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体制还不十分健全,一些传统的陈旧的教育观念在许多教师当中,还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以重视学生考试成绩、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特征的应试教育策略,使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不够重视,导致在许多小学生中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也损害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据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小学生心理疾患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当今小学生中普遍存在心理障碍,包括学习障碍、情绪障碍、交往障碍、性心理障碍和人格障碍等。如何帮助今天的儿童、青少年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以迎接明天社会的严峻挑战,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面对的迫切问题。对于这一问题,老师们依靠传统的说教手段难以奏效。为此,我们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探索其心理教育的规律,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乃至整体素质,来开拓班级工作新局面。
二.研究对象:所教班级学生。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研究本课题的重要理论基础是心理学。因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对各种各样的心理现象作出了科学的解释和说明。” 它系统地研究了人的心理机制、感觉记忆、思维技能以及动机情感、心理差异等心理发展的规律。特别是小学生心理学,由于它“研究的是小学生在教育影响下学习的特点、认知的发展、知识的掌握、情感与意志的变化、品德与个性的形成,以及小学阶段可能发生的心理障碍等心理规律与特点。” 《小学生心理学》 告诉我们:“小学时期是儿童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培养儿童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时期。”“教育过程就是一个塑造和发展受教育者心理的过程。心理活动是有规律的。在教育方针和目的确定之后,如何组织教育内容、编排教材,采用怎样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这一切都离不开研究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小学生心理学》对如何观察小学生的言行,分析他们行为表现上的变化,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如何向小学生有效地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如何引导小学生开展文体活动,增进其身心健康等方面都作了科学而系统地阐述。这些阐述既具科学性、理论性,又具针对性、操作性,为我们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的指导。
2、研究本课题的另一重要理论基础是教育学。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特殊的人类实践活动,而教育学就是以研究这种特殊的人类活动为对象的,它是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和揭示教育的科学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本课题根据这一理论,确立了研究的目的,即通过研究,促进小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四.研究目标:
以所教学生为着眼点,在他们中间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引导、转化学生在学习、性格、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行为,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生存、适应能力和基本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 :
1.因材施教原则:不同学生在能力、个性、兴趣、家庭背景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针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
地因材施教,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
2、学生主体性原则:在教育中要遵循学生的主体性原则。不管何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都必须首先以小学生为出发点,要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实实在在的体现。
3、民主、平等的原则:在教育中,尽管教师与小学生的角色不同,所处的位置不同,但他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要遵循民主、平等的原则。
4、坚持预防、发展重于娇治的原则: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将重点放在预防和发展的功能上,其次才是帮助小学生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成长中的危机。对于极个别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小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对一些有心理障碍的小学生,请心理健康专业人员诊治。
六.课题的研究内容:
对学生自信、自强、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教育,在帮助学生调节情绪、性格等方面的障碍的同时,优化上述心理品质。对学生进行善待他人、团结同学、热爱集体等教育。
七.课题研究的操作策略和方法
⒈加强心理辅导,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心理常识,形成健康的心态与良好的行为习惯。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发挥才智,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开展个别心理咨询。
3.要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向家长传授孩子身心发展的常识,不同年龄孩子的心理特点,问题行为的矫治方法及家庭教育的操作技术,使家长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更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八.研究时间:3年
九.课题研究的策略: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它的特殊之处在于承载社会、家长以及自身高期望值的一种特殊群体。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期望强,社会对其要求也很高,这使大学生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不仅这些最近就业难已成为众所周知社会问题,毕业前的焦躁、不安、忧虑困扰者众多学生,对他们进行毕业前的心理调适,对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和充分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各高校也把学生就业视为关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被列入重要的工作日程。面对就业,大学生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通过几年大学生活,同学们在知识、能力与人格方面有了积极的显著发展,有着强烈的就业意愿和积极的就业动机,为能尽快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感到由衷的欢欣。但是在这里我们还要注意一下的是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大学毕业生数量成倍增长。200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45万,而2008年实际需要就业的大学生已达600多万。这些数字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使在校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思想压力。还有金融危机日益严重、全球经济持续下滑的大环境下,我们更是饱受煎熬。面对如此的情况,我认为了解影响就业的心理因素,积极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及时调整不良的就业心态,帮助大学生在就业市场实现顺利就业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一)影响大学生择业的主要心理表现
1.功利心理
择业功利心理,是指从择业的趋利避害出发,片面扩大自我利益的追求而缺乏对就业环境的客观评价。2007年,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对全国近百所高校的6 000多名大学本科毕业生进行了“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7.3%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和要求专业对口等个人功利取向方面。其中,在就业地区的选择方面,大学生“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的想法仍没有得到明显改观,从调查答案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学生们求职择业时的功利心理。
2.求“稳”心理
择业求“稳”心理,是指从职业的稳定性出发,追求工作职位的安稳、清闲、福利待遇好等等,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去自己创业。因而,毕业生对全额财政保障的事业单位趋之若鹜,公务员考试热度始终不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愈演愈烈,即使选择企业也首先以企业的归属和大小而论,似乎不太在意对企业的发展前景的分析,甚至全然不顾“人职匹配”的客观合理性。求“稳”心理主要由于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造成的,受家庭传统文化影响,干部、知识分子家庭尤甚。
3.从众心理
择业从众心理,是指在求职择业时因为“跟着感觉走”而盲目从众。形成择业“从众”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于缺乏择业主动性,缺乏对现实就业市场和政策的充分了解,缺乏对就业信息的主动收集与分析判断,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价值观以及自身特点等没有明确认识,在就业时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择业的客观环境,随大流而造成的。
4.依赖心理
择业依赖心理,是指在择业中缺乏独立意识和自主承担责任的意识。形成择业依赖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于个人独立决策能力不强,缺乏进取精神而造成的。往往表现为不主动出击,消极逃避就业市场,抱着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依赖家人通融社会关系,试图通过关系就业;依赖老师、学校送工作上门,总念着“车到山前必有路”,天上也会掉馅饼,试图坐等就业;即便有就业岗位选择的机会,也要向千里之外的家长寻求决策帮助、对职业左顾右盼,拿不定主意,以致贻误择业时机。
5.自傲心理
自傲是过高估计自身实力而产生的一种优越感。这种心理在一些大学生身上反映比较突出。他们在求职时,好高鹜远,自命不凡,挑三捡四,怕吃苦,讲实惠,给用人单位留下浮躁、不踏实的印象,不
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自傲心理使大学生严重脱离实际,以幻想代替现实,使自己的求职目标和现实产生极大的反差。当面对现实时,往往情绪一落千丈,产生孤独、失落、烦躁、抑郁等心理现象。
6.自卑心理
与自傲相反,自卑心理表现为对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评价过低J。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他人,在求职中,不敢充分展示自我,缺乏大胆尝试、积极参与竞争的勇气,从而错失就业良机。过度的自卑,还会产生精神不振、心理扭曲、沮丧、孤寂、脆弱等心理现象,久而久之还可能导致自卑型人格的形成。
(二)根据大学生就业的心理特点我们总结了一下面临的心理压力
1.就业心理压力与焦虑
目前越来越严峻的就业环境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在各年级学生都存在,而且压力有随着年级增高而上升的趋势。学生就业压力体验相当严重,尤其以心理体验最为严重。主要原因是毕业方向的选择、就业、考研、恋爱分合、大学中不愉快经历、离别感伤、突发事件、经济条件等冲突和事件。各年级程度不同,对压力的反应也不同。
2.就业心理期望与失落感
大多数学生对就业的期望相当高。大多希望到生活条件好,福利待遇高的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工作,而不愿到急需人才但条件艰苦的中小城市和基层小单位。可是现实就业岗位大多不像大学生所想象得那么美好,因此当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就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并可能导致择业行为的偏差。
3.就业观念不合理
这些不良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职业意义认识不当。许多大学生从观念上来说,还是仅仅把工作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对个人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目光短浅,看不到发展。一些大学生只关注工作条件、收入等眼前实在利益,而对自我的职业兴趣、能力、职业的发展前景等因素不作考虑,因而极易选择到并不适合自己的职业。
(2)功利化,带有色眼镜。一些毕业生同学过分强调职业的功利价值,甚至还将职业划分为不同等级,而不考虑国家与社会的需要,不愿意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地区和行业去工作。
(3)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力求安稳。忽视发展空间。很多大学生仍然喜欢稳定、清闲、福利保障好的单位,希望以此就能选定理想的职业,而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去自己创业。
(4)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学以致用。在求职时,只要是与自己专业关系不密切的职业就不考虑,这样做只能是人为地增加了自己的就业难度。
4.就业人格缺陷
(1)对职业意义认识不当。许多大学生从观念上来说,还是仅仅把工作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对个人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对自己的认识不够具体来说,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价值观以及自身特点等没有明确地认识;在就业时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择业的客观环境,不能对自己有一个客观、清醒、全面的评价。两个突出表现就是盲目从众与依赖。
(2)对就业挫折承受力差这种承受能力与心理素质有关,也与大学生活和学习的积累有关,如果从大一就开始对就业有个全面的认识,有所准备的话,就不会害怕突然的竞争环境。另外也需要在毕业前进行实践锻炼。不少学生在求职时只心想成功,一旦遭受挫折就会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蹶不振,陷入苦闷、焦虑、失望的情绪之中不能自拔。
(3)自卑与自大一些毕业生在求职中常会产生自卑心理,对自己评价偏低,他们总是以为自己的水平
比别人差,单位要求很高自己肯定达不到,自己能力不行等等。自卑的反面是自大,而且两者有时会相互转化。一些专业较好、就业资本较雄厚的大学生容易从自信变为自负。
(4)偏执与人际交往障碍有些大学生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如有的在求职过程中过于怯懦、紧张,不敢在用人单位面前表现自己,甚至连面试也不敢去,还有的在求职中不会察言观色,不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不懂人际交往的礼貌礼仪。
面对以上大学生心理压力我们应该加以分析和理解为什么大学生会出现这种现象。
(三)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归因分析
大学生群体正在步入成年期,正处于“第二次心理断乳期”、“边缘人”地位和“心理延续尝负期”,集多种特殊性于一身,多重价值观和人格的再构成是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形成的内因,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是大学生诱发就业心理问题的外因。
1.自身因素。(1)心理矛盾突出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成长的“断乳期”,心理发展还不平衡、不稳定,生理与心理的发展有明显的不同步性。他们满怀激情,追求理想,但知识、经验方面的积累还不够,不善于客观地认识和面对现实,容易使理想与现实相脱节;他们强烈希望摆脱家庭与学校的束缚,融人社会,但自身尚未完全成熟,在许多方面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帮助;另外,由于他们身心发育未完全成熟,情绪易波动,自控能力较差,在求职时,面对理想与现实、独立与依赖、情感与理智的矛盾交织,容易产生心理症结,造成心理障碍(2)求职心理准备不足求职择业必须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毕业生在择业中出现心理偏差和心理障碍往往是因为仓促上阵、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造成的。主要表现有:自我认识不清,评价过高,自傲自大;有时评价过低,自卑自贱。在面对择业现实时,不能把握自我,顺利时,忘乎所以;遇到挫折时,烦躁苦闷,自暴自弃,不能冷静、理智地对待现实;对就业形势认识不足,有些毕业生缺乏对国情、经济发展状况的深刻了解,特别是对当前就业所面临的形势认识不足,就业观念陈旧,就业期望值过高,不切实际;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一些毕业生缺乏长远发展眼光,过分地看重眼前的工作环境、工资收入、社会地位等,不想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干出一番事业来,想走捷径,坐享其成,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常会怨天尤人,缺乏积极竞争精神和勇气。
2.社会因素。(1)传统就业观念,官本位的思想根深蒂固。不少大学生不顾自身条件,热衷于考
研、考公务员,一心想“端铁饭碗,吃皇粮”。(2)就业市场缺陷。全国的就业市场五花八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入市成本较高;人事管理制度仍带有较强的计划体制色彩,毕业生异地就业派遣、落户口、接档案,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险等方面还存在着种种壁垒。另外,大学生招聘或使用过程中,凭关系、走后门,搞暗箱操作等不公平竞争也时有发生。(3)用人单位制度性歧视。不少单位过分强调工作经验,不接收女大学生,甚至还有身高和体貌等方面的限制;有些单位劳资政策不透明,钻国家政策空子,工资薪酬、福利待遇、劳动保障、社会保险等随意性很大。也有单位重招聘、轻培养,对招用的大学生,缺乏人文关怀,这也是大学生频繁跳槽的原因。
3.学校因素。(1)高校专业设置结构性问题突出。大学生就业既有总量性矛盾也有结构性矛盾,如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结构性矛盾是主要矛盾。高校扩招,基本上只是招生总量的扩大。出于自身师资力量的考虑,高校专业设置未能同步满足就业市场需求。(2)高校的实习实训问题亟待解决。目前,大学生普遍感到实习难,找到学以致用的实习单位更难,尽管政府已对大学生实习、学工交替予以政策支持。但要做到全社会都主动吸纳大学生实习见习,关心其成长成才,政府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采取相应的措施。(3)高校的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必须改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多偏重思想教育和政策教育,而在毕业生创业教育,求职能力培养,就业心理咨询等方面滞后。另外,高校注重“初次就业率”,强调“先就业后择业”,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助长了毕业生仓促就业,随意毁约,频繁跳槽等随意矛盾不良心理的滋生。
4.家庭因素。父母期望值过高而毕业生急切地要感恩父母,这些家庭因素也是大学生产生上述心
理问题的诱因。
(四)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
大学生就业不是到了毕业才开始准备,而应在读大学的第一天就要有思想基础。从进校起就要开始
培养自己的就业观念,经过了一年级的适应期,了解自我之后,就要在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在三年级有目的提升职业修养,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到四年级就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
1.客观的认清自己
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以及自身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期望强,社会对其要求也很高,这使大学生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随着年级的增高而日益显现,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无所适从。孙子兵法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不仅仅是古代的战术,更是现代大学生求职择业之道。第一,面对择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毕业生首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明确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分析最适合自己的岗位特征和地域范围。第二,深刻反思自己所接受的学校和家庭教育。长期以来,我国的应试教育使得基础教育的目标往往锁定在升学率。为了高升学率,一些学校甚至削弱关系学生身心健康的素质拓展课程,普遍忽视学生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高等学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多偏重思想教育和政策教育,而对毕业生求职能力的培养,就业心理的辅导还不能满足现实需要。我国家庭不当教育是引发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普遍的独生子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有基本对象,然而,我国家庭传统教育思想是对孩子统包统管、封闭保护,宠爱有加,对困难、挫折教育引导不够。使很多大学生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依赖感,失去独立性。择业时往往依赖于学校和家庭,着眼于轻松高薪的工作环境和虚荣心的满足,一旦不能如愿便怨天尤人,畏惧不前。因此,客观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接受教育的局限性,是进行就业心理自我调适的有效途径之一。
2.脚踏实地,不做飞人
在选择就业,面对用人单位时,一定要正确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哪些职位能成功,自己潜能有多大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要找准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很多同学在面对用人单位时,对工作地点,工资薪酬都有过高的期盼。当然,对工作环境和薪金待遇有一个自我期待值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不能妄自尊大,“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非京、沪、广、浙不去”、“就业不如创业”。
到哪就业,干什么工作都应辨证地、发展地、全面地看待,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例如,一味想去外资大企业发展的同学,应当看到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提供创造能力平台与个人职业发展机会,以及易于产生成就感等都大于外企;非东部沿海城市不去的同学也应该认识到,南方经济发达的城市必然存在激烈的竞争,在选择去那里就业的时候,先确定自己是否准备好去适应紧张的生活的节奏,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要看到偏远地区有最适合发展的机遇,最艰苦的地方,最能磨练人的意志,祖国需要的地方也是青年人成长最快的地方;有明确的目标,自主创业自然值得鼓励,但是创业要建立在对市场行情,对经济规律都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还要有一定的启动资金,不能盲目创业,只为自己当老板。虽然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任何一个将军都是从士兵做起的。不能好高骛远,只想捡轻松的做,要认识到,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必须经过基层的锻炼才能历练成一块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一定要踏踏实实地从最基础的做起。
3.学会独立,看清自己
十八岁标志着人生进入了成人阶段。而在现实生活中,“独立”在青年人身上只有小事自己做主,大事还得家长拿主意。考大学、报志愿、再到选择职业、找工作,这一步步都靠着家长做主,尤其是部分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的毕业生,在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时,依赖思想完全占上风,认为单凭关系就可以有一份很不错的工作,从而忽略个人努力,完全寄希望于家人。甚至有些同学,自己找到了工作,却认为家长联系的那份工作更好,从而放弃自己努力找到的工作,跟用人单位毁约。
在面对就业、择业时,首先要肯定自我价值,对人才市场的需求信息,研究信息的分类及适用性进行深刻的研讨,把握自身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变化及企业产品的情况,知己知彼后,在充分调研分析后再选择地域、行业、企业来就业。
4.谦虚是做人之本
作为一个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不要过多地在意眼前的得失,过分重视用人单位所给的薪酬,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好每一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也许,目前的待遇不十分理想,岗位不十分称心,但要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取得上级的信任,得到上司的重用。
人们常说:“是金子总会发光。”要学会用一个谦逊的态度,面对身边的人和事,只有从小事做起,做好每一件事,才能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充分的准备是就业、从业的先决条件;出色能力是就业、从业的核心支点;谦逊的态度是就业、从业的制胜法宝。
只有从自身做起,平时注重自己适应性的培养;不断增强自己与目标企业需要的岗位能力;善于挖掘自己从事岗位工作的潜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真正把就业就变成了一件快乐的事情。
另外,还要教给学生正确面对就业,要他们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就业期望值,充分认识职业价值,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认识与接受职业自我,主动捕捉机遇,坦然面对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力,调整就业心态,促进人格完善,必要的时候要开拓进取,勇于创业。
就业的问题并不是大三大四学生的问题,而是应该从大一新生就应该抓起来,只有从新入学的时候就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就业心态,才可以让他们更有目的性,更有计划性的充实的过好大学生活,因此,必须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通过师长的指导作用和不懈努力才能把握好学生的就业心理,为学生更好地谋福利。
最后想说大学生完成学业,从学生身份过度为社会生活中的职业人身份,是其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转折过程,它不仅表现为一个人的身份转变,其内心世界也会随之发生着种种反应、变化。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需要了解影响就业的心理因素,自觉加强就业心理准备,努力提高自我的就业心理调适能力,为顺利就业作好准备。
参考文献:
[1]中国大学生就业[J].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
[2]周炳全,谢彩英.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辅导[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于宏勋
轻化工程2班
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当代大学生有很多现象值得关注和研究,比如:冷漠、消沉、叛逆、厌学、恋网等。这些不良心态为什么会出现?
当问及学生本人时大多认为是精神空虚,但当我们和学生进一步交流却发现,现在的“80后”、“90 后”学生,普遍具有许多喜新求变的想法,甚至展现自身价值的抱负。他们之所以表现出消极不良情绪,大凡不都是因为空虚,而是因浮躁心理所致。浮躁是不踏实、急于求成的现实体现和内心焦躁不安心理体验的综合体现。其特点:一是冲动,二是情绪化,三是盲目性,四是偏执。表现在大学生身上为:急功近利、狂热浮夸,因为他们有诸多的想法和抱负,所以眼花缭乱、无所适从,焦躁不安、做事无恒。这种浮躁心理,对大学生的学习、成长、就业、成才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只有认真研究、制定相应对策,才能更好保证和促进高校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保障高校教育培养目标的顺利完成。
1.“新读书无用论”是造成当代大学生心理浮躁的首要原因
许多人都还记得,十年浩劫时期“读书无用论”是因为“造反有理”而生,那时青年人不用读书只会造反照样能混迹社会,甚至能荣登国家政治舞台;改革开放初期,“读书无用论”是因为短期致富的成本远远低于长期读书致富的成本所致;市场经济初期,“读书无用”则是因为市场选择出现了“脑体倒挂”,重视结果平等,而忽视了实质平等;而当今则出现了另一种比较严重的“新读书无用论”思潮。年据重庆市招办人士透露,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有上万名学生没有报名参加高考。为什么不读书放弃高考?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就业;二是成本。在笔者分管大学生就业工作多年中,亲眼目睹了几届毕业生如何走向社会。他们在先就业后择业的指导下,通过双向选择、专业考试、面试筛选、待遇谈判,几轮下来,所剩无几;其工作待遇:一般情况是专科生每月800 元-1500 元,本科生每月1500 元-元;但在很多情况下是工资与学历无关,大学毕业生甚至和临时工一样待遇,而且月终收益还不如他人。这还算是已经就业了,仍有一些大学生根本就找不到工作,就连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找工作也是难上加难,甚至是“海龟”也变成“海带(待)” 了。其实,多数人也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然而,从就业角度看,教育的高投入与就业的低收益形成强烈对比,一些家庭因孩子上大学,债台高筑,使人们不得不望而却步。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徐安琪在《孩子的经济成本:转型期的结构变化和优化》的调研报告中指出,从直接经济成本看,0 岁至16 岁孩子的抚养总成本将达到25 万元左右,如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的家庭支出,则可能高达48 万元。一个家庭节衣缩食辛苦供养出一个大学生,最终还要为工作发愁。学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来到校园,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坐在教室里,一方面是为自己前程到大学来深造;另一方面还要为今后很不确定的生活前途担忧。他们的心情消极失落、犹豫不定、烦躁不安、彷徨失措,沉迷网络从中找回现实的缺失。低效益就业的社会现实形成“新读书无用”思潮,造成当代大学生的浮躁心态。
2.“独子综合症”是当代大学生心理浮躁的影响因素
1978 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的概念日趋强化,我国长期受“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决定了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过于溺爱、娇生惯养等不恰当的教养方式。有关专家曾指出,父母在独子教育中容易出现的以下失误:一是过分满足是形成独生子女自私任性的根本原因。当孩子的要求都得到满足时,他会认为生活没有约束,变得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二是过分关注是形成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来源。当孩子受到家人过多关怀时,他以为自己永远是中心,会表现出对他人缺乏关注与爱心。三是缺乏对子女是非辨别力的教育引导,使子女内心善恶界线不清。由于父母教育的袒护和放松,对子女出现的不良行为过于温和,造成子女辨识力低弱,行为放纵不羁。四是过度迁就使子女养成不受别人的监督和提醒的习惯,自我控制约束力较低,做事不靠自己毅志力的努力和组织纪律的约束。父母教育的失误在子女身上发生以下问题:子女只知道被爱,不知道给予爱;惟我独尊而任性放纵;缺乏责任心和义务感;消费超前,勤俭滞后;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弱;孤独感盛,人际交往差;自信心强,自制力不足等这都是“独子综合症”的体现。现在的大学生大多属于“80 后”、“90 后”一代,从小一些人由于受家庭不恰当的教养方式影响,形成“独子综合症”现象,成为当代大学生心理浮躁的诱因。
3.“恋爱消遣症”是当代大学生心理浮躁的又一特点
笔者一次在四川某名校学习无意间路过一个百花园,却见俊男靓女成双成对,促膝闲聊或搂搂抱抱,感觉不像是在校园,园外墙上有一则“甜蜜小屋”钟点房出租小广告,下面联系电话便条已被消费者撕去不少。已进入青春年华的大学生于对爱情有着美好的追求和向往,大学生恋爱是正常现象,然而现在,无论是名校还是普通高校,都面临着一些大学生恋爱观失衡问题。学生中流行“不恋爱是损失”、“说好毕业就分手”、“不求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还有“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如有不顺心,二者皆可抛”等爱情观;进入大学以后,有的学生在大学宽松的环境下孤独茫然,试图将心理的空虚转化到谈情说爱上;他们怀着性爱好奇、急于求成、情感寄托、寻求刺激的心理,沉迷于爱河消遣,丢了学习,忘了纪律,甚至不能自拔。这种“恋爱消遣症”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心理浮躁的一大特点。问题的原因在于我们教育管理的缺失。一是缺乏学习目的和社会责任教育,照本宣科的教书现象在高校依然存在;二是学校的教育管理和人文关怀不够,很多高校教师下课就走,学校辅导员也形同虚设,这都是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4.“网络成瘾症”是当代大学生心理浮躁的一大特征
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宽了学习渠道,满足了学生多样化文化的需求,但同时也加重了学校教育者的责任。一方面我们要看到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自由空间,这一虚拟空间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社会转型期,由于大学生的辨识能力不强,对网络的自控能力表现不足,显现出行为上的浮躁、功利、实用等特征;这就要求高校学生工作者要熟悉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倾听学生的心声,有的放矢地开展网络德育教育,进而增强网络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网络综合症”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心理浮躁的又一特点,应当加强重视和引导,以趋利避害减少负面影响。
5.“就业恐慌症”是当代大学生心理浮躁特点的反映
近年来,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给临近毕业的大学生思想带来极大的冲击和影响。当前我国的就业环境和需求矛盾问题可简要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招聘难的矛盾,源于劳动力结构性过剩;二是国家高度重视提供的多种优惠政策很难落到实处,源于配套措施不到位;三是教育的高成本投入导致就业待遇的高期望值,而实际却与企业低成本的追求产生直接矛盾;四是传统应试教育培养出的高智低能的接班人与实际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存在较大的差距。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需求,是导致大学生“就业恐慌症”的客观原因。比如闭关自守型学生,往往是指无钱、无能、无胆的学生。他们到社会上找工作衣食住行都要花销,而经济能力差的学生因经济窘迫,只好关在学校守株待兔;有少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专业技能、社交能力、相貌气质条件不佳,因而自惭形秽,坐室观望。还有部分独生子女学生因为长期被娇生惯养,独立生活能力较弱,面对就业无所适从、茫然无措,闭关自守成为无胆派。还有好高骛远型学生,因为自我感觉良好,就认为理所当然要享受优厚的社会待遇,以至高估自己,缺乏客观认识挑三拣四,造成有业不就,越临近毕业就越感着急恐慌,签约的人越多越心急火燎,因相互攀比措手不及而坐失良机。
二、有效防止和克服当代大学生浮躁心理
随着高教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凸显重要,不断变化的形势给学校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挑战,如何应对当代大学生心理浮躁的问题,我们力图从现状中寻找成因所在,探究对大学生教育指导的有效办法:
1.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得到锤炼,从根基上克服盲从依赖习惯
流行音乐歌星王菲词曲的《浮躁》写到:“九月天高人浮躁,九月里,平淡无聊,一切都好,就缺烦恼。”只有简单的22 个字,却道出了浮躁心理的一大成因——平淡无聊。我们现在的“80 后”、“90后”,都因为自己是独根、独苗,因而被奉为掌上明珠、家里的皇帝、学校的贵族。不管学习怎样、水平高低、能力如何,都被捧成“好的”、“棒的”、他们在温室里养大,在褒扬和赞美声中成长,在迁就和容忍中前行,一路平坦,生活无碍,体验到的社会生活就只有两个字——平淡。所以他们“平淡无聊,一切都好,就缺烦恼”,因而难以避免产生浮躁。因此呼吁学生家长,一定要让温室花朵走出温室,要把丰富多彩的真实生活还给子女,让他们学会自信、自强,自理、自立;学会在争取权利的同时注意承担责任;懂得在享受成功喜悦的时候准备经受失败的痛苦;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会独立面对艰难困苦;在生活的锤炼中克服平淡无聊,盲从浮躁。
2.调动情绪、确定任务、设定目标、集中精力学习,克服浮躁情绪
让学生集中精力忙于学业,是有效凝聚学生注意力的适当办法。笔者认为主要应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调动兴趣,确定任务,设定目标。
首先是调动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感兴趣的事情学生可以无师自通。然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的能力和特长也是千差万别。为此,一是教师要具有学生喜欢的魅力。教师的魅力来源于渊博的知识,幽默的讲演,广泛的爱好,卓越的特长,高雅的气质,良好的品质等;要让学生喜欢,教师就要具有自身魅力,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二是要让学生对所学学科有兴趣。建立学科兴趣要强调学科的应用性,明确学科的专业性,突出学科的新奇性等等;总之,不要让学生为学而学或为考而学,而要千方百计让他们想去学、自觉的学。
其次是确定学习任务克服懒惰盲从。充实学生学业生活,就是要确定任务让学生有序地行动起来,不确定任务学生就可能不知道要做什么和怎么做,从而表现出学习懒惰性和盲目性,甚至在生活上也表现出消极和不安等诸多问题。明确学习任务后学生就会有序行动起来,把精力集中于完成学业上,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意识,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而富有意义,对于有效克服和浮躁情绪具有积极意义。
再次是设定目标让生活充满意义。设定目标的积极意义前面已经讲过,但教学与管理目标不是随意设定的。一是要结合教育培养目标;二是要结合教育教学资源;三是要符合学生的自身需要。根据目标确定计划,并加强过程监督和指导,既要让学生做起来,还要让他们做得有意义。倘若我们也高度重视并积极实施教学管理的目标性,设定目标,确定任务,加强过程检查,并适时给以认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享受达到每一个阶段目标的成就感,取得每一个进步的认同感,体验到不停升级的幸福感,学生就会从中感受到翰墨书香的深刻含义。
3.完善社会就业公平机制,减少学生茫然无措的就业心理。
造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来自社会影响、家庭环境、教师的教育方法和中职生自身等因素:
1、社会影响。社会上种种不良因素的干扰以及人们对中职生的偏见, 使得中职生出现了许多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
2、家庭影响。家庭教育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些家长文化素质较低, 没有科学的教育方法或家庭关系紧张, 缺少温暖和爱, 使学生性格畸变。而溺爱造成的危害则日趋严重, 更成为一个重要因素。
3、学校教育不当。除了中职教育体制不能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 普遍存在以普教方式管理职教的情况外, 一些教师忽视学生心理特点, 在教育学生时采用不当的方法, 损伤学生的自尊心, 使不少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有些后进生, 被教师所嫌弃, 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
4、学生自身心理因素。由于学习基础不扎实, 学习方法不当, 学习松散, 动力不足等因素影响, 不断地诱发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5、已进入社会的同龄人的间接影响。看到许多同龄人过早的进入社会就业挣钱, 也使在校生产生心理负担, 导致无心学习。
以上几方面原因从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中职学生的性格畸变, 难于管理, 从某种意义来说, 制约了中职教育的发展。然而, 普遍的情况是, 中职学校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技能素质的培养, 对中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关注较少,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势比较严峻。
一、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应有现实针对性
1、分阶段有针对性的展开心理教育
学生主要是适应性教育, 应帮助新生尽量多地了解学校的方方面面, 尽快适应新环境, 根据新的环境特点使其快速地调整个人行为, 培养乐观思想,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许多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根源在早的时期, 因此, 在新生入学之际先进行心理状况普查, 给他们建立新生心理档案, 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重点登记备案, 坚持追踪调查。另外, 可针对新生开设心理卫生保健课, 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调控和自我激励的能力, 以便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 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之中。
2、针对学生性别特点, 开展青春期心理教育
针对中职生的性别和心理特点, 采取讲座、辅导等形式对他们重点传授一些心理知识、心理调试方法, 并进行专门的心理训练,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学习、交往中出现的心理问题, 学会自己妥善地解决。如了解一些青春发育中的性心理卫生问题, 了解青春期常见疾病的防治, 学会正确对待性角色, 学会保护自己。帮助他们清楚男女的生理差异和心理差异, 明白男女智力互有特点, 但总体发展没有高低之分, 要自尊、自强和自信, 使心理教育更为细致周到, 讲究教育策略。
二、以德育教育为主线, 健全学生人格
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符合德育的大方向, 通过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 把思想道德所规范的一切内容统一协调起来, 完善每个学生的人格素养。当前中职学生的人格障碍主要表现在没有远大的理想, 缺乏社会责任感, 自私自利, 承受挫折能力差等。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缺乏全面理解, 大多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落后, 甚至一片空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首先着眼于发展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 建立起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开拓教育效果的前瞻性, 有的放矢的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从维护心理健康逐步转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一旦学生生而有之的心理潜能被充分发掘出来时, 就会成为一个具有很强的独立民主意识、很强的创造性、智力充分发展和品德十分高尚的人, 这也是心理高度健康以及人格全面和谐发展的标志。
三、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体现职教特色, 打好进入职场的心理基础
由中职学校本身的培养目标所决定, 学校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增强自身素质、积极参与竞争的观念, 既要有参与竞争的勇气, 又要有做好参与竞争的准备, 提高自身的素质, 锻炼心理的承载量, 使自己拥有竞争的实力, 在竞争中提高。因此, 在职业心理教育中应根据学生的能力、气质、性格、兴趣等个性特点, 结合社会需要和有关职业信息, 对学生进行职业心理教育, 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气质, 在职业选择时, 尽量要考虑所选职业和岗位与自己气质特点的适应性。通过职业心理教育, 使学生懂得人的性格都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在求职择业以及今后的职业生涯中, 应努力克服消极的性格品质。发扬积极的性格品质。
四、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引导职能
在教育实践中, 特别是班主任的日常班级管理中, 更应准确的了解、把握学生心理障碍的度, 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 并有的放矢的进行纠正。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对清除学生的自闭心理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 班主任应对他们特别关爱, 动之以情, 导之以行, 和他们交朋友, 帮他们树立信心。另外, 班主任应善于使用表扬艺术, 对待每一位学生都应一视同仁, 绝对不能挖苦讽刺学生, 以一颗宽容慈爱之心关心学生。对学生的赞扬要体现在具体细微处, 一点点的进步, 也要非常郑重的予以夸奖, 让学生不断地从中得到鼓励。
五、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以活动课为主, 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心理学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的以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教育, 方式方法宜多样化、灵活化。教师根据心理知识并围绕学生特点组织相应的活动, 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心理体验, 提高心理素质。在整个教学设计中,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学生可参与制订计划, 参与设计活动, 参与自由讨论, 充分开放自己的心灵, 在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助、他助活动中实现学生心理互助的目的。
商品包装在现代市场营销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令人瞩目。包装是商品的脸面和衣着,它作为商品的“第一印象”映入消费者的眼帘,撞击着消费者的心理,直接地刺激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具有强大的促销能力。商家巧妙地抓住消费者追求美观、华丽等不理性的心理将商品进行过度包装和美化,给社会和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和负担。尽管如此,在现代社会,“过度包装”现象仍在盛行。国内外对此现象有过很多的研究,但是更多的只是基于现象和对遏制这种现象的呼吁,并未深究其现象滋长的根本原因。本文将对商家、设计师和消费者三种角色进行相关的心理研究。
商家力争与同行竞争、更多吸引消费者的眼球的
“争宠”心理
现今,各型超市如雨后春笋般节节攀升,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在大型的货架上,人们在购物时,面对种类繁多,包装各异的各种品牌商品,必定要进行商品之间的性价比较。因此,在纷繁的同类竞争中凸显自己,抓住消费者的眼球,这一点尤为重要。此时,包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此原因,厂家、商家便把包装设计置于前所未有的地位。于是,商家不惜承担高昂的包装设计费用和选取华丽复杂的材料,以确保商品的醒目、新颖,费劲心思在包装上做文章。然而,华丽的包装就会导致商品的售价和成本之间惊人的悬殊,尤其是日用品和饰品的包装。此外,还有茶叶、红酒和月饼等礼品包装在包装上更是体现地淋漓尽致。这些包装有绚丽的外表、高档的结构材料、复杂的结构层次等等。这样的包装设计不仅提高了商品的销售价格,另一方面造成资源的浪费。归根结底,这样的“过度”终究由消费者买单。
设计师别出心裁,顺应商家的销售要求
企业抓住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心理,主动或者被动的在包装环节投入过多的成本,同时对包装设计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师希望拥有更多的发挥空间,希望通过设计运用自己更多的特色和元素,但往往适当的“度”很难把握,便会走入“过度包装”的陷阱。大多数包装设计师经常强调包装本身的独立价值,纯粹挖掘包装的存在意义,这样看来也无可厚非,因为好的包装确实能彰显设计师独特的创新能力和设计素养。同时,设计师的价值观、格调、若得到消费者的肯定与欣赏,无疑能增强设计师的成就感。因此,设计师几乎倾尽全力力求包装的新颖独特,甚至超越包装的使命,从而忽视了包装必然成为废弃物的事情。例如,价格昂贵的月饼包装,外表华丽,包装复杂极大地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严重污染。因此,做到外在的符號包装与内在的产品价值相对应时,这样的包装才是“美”的,才是值得推崇的。奢侈华丽的包装不仅蒙骗了消费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设计师的败笔。
消费者爱慕虚荣、追求高档的非理性心理
从消费者方面来看,中国人好面子思想及其严重,送礼追求精美包装,高价格商品,助长了“过度包装”之风。其根本是消费者贪图虚荣的心理,厂家的要求,设计师的责任,追其根本都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奢侈的消费品,特别是高档包装的礼品,奢华的包装,诱惑人们消费,投合人们追求高档品味的欲望,同时,满足送礼者和受礼者双方的虚荣心理。现在的人们不是通过自身对生活的满意程度来衡量自身的富裕,而是通过消费的物质标准来界定一个人的能力和财力。所以说消费行为本身是复杂的,远远超越了购买行为,消费不仅要满足对物质的需求还要满足心理的需求,商品也超越了自身的“物质属性”,成为一种象征符号。如此盲目畸形的攀比心理,也造成了社会精神的不和谐,对社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每一个人的消费行为不是孤立的,它有可能成为他人做出重要选择的标准,这就是消费行为的链式效应。包装精美的产品具有很强的诱惑力,而且虚荣心理加剧了对浮华的追求,而通过消费来实现似乎显得并不那么困难。包装粗糙的产品其功能虽然是完备的,但是它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究其根本,商家和设计师做的再好,最终还是要取决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商品的市场效应。
结语
在当今的商业竞争中,虚假、造作逐渐代替真实和自然,适度的、正常的包装是一种促销手段和审美传播,而且它是以货真价实作为基石的。如果以少充多、以次充好,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那么包装则失去了其本身的作用和意义,纯粹沦为商家竞争的商业伎俩,这也是一种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面对“过度包装”之风愈演愈烈的形势,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制止。首先对生产者和消费者进行正确的引导,大力引导企业树立和增强朴素包装的理念,提倡绿色包装。
再者,充分借鉴其他国家,比如韩国、欧盟等为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采取法律、行政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最后,应注重包装的合理回收利用,变“废”为宝,这样既合理得利用了资源,又减少了环境的污染,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于研究生心理健康研究】推荐阅读:
关于大学生求职心理障碍及其对策研究01-11
关于研究生自我鉴定11-22
关于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06-27
关于推免研究生申请书10-02
关于毕业研究生登记表填写规范01-03
关于研究报告的作文12-02
关于课题研究的体会12-17
关于研究生期末和寒假前后工作安排的通知11-18
关于加强调查研究工作讲话09-15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综述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