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旅游业发展情况考察报告(精选6篇)
——赴枣庄旅游发展考察组
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把旅游业作为城市转型和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异军突起,成功实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率先崛起,成为山东乃至全国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枣庄实践”模式也成为各地竞相借鉴的新热点。2011年8月4日至5日,市政府朱福林副市长、李国辉市长助理带队,由市规划局、国土局、旅游局、文物局以及各县(市、区)旅游局负责人组成市政府考察团对枣庄市旅游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学习考察。考察团通过实地考察、听取介绍、交流座谈等形式,对枣庄旅游发展的理念认识、工作举措、工作成效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了解,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枣庄市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具体做法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南部,现辖市中、薛城、山亭、峄城、台儿庄五区和滕州一市,总面积4550平方公里,人口约380万。枣庄市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目前已开发的各类景区景点25处,其中国家4A级景区8处,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6处。其中,以台儿庄运河古城(国内规模最大的运河古城)、微山湖红河湿地(国内最大的湖泊类湿地)、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国内最长的地震大裂谷)、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冠世榴园(世界最大的石榴园)最具旅游吸引力。
从2006年起,枣庄市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重点战役,作为就业富民的根本途径,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举措,着力把文化旅游培育成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先行产业、城市转型的战略产业、科学发展的支柱产业,努力实现由“卖资源”向“卖文化”的转变,成功探索出一条“政府培育市场、市场拉动消费、消费带动投资、投资助推转型”的旅游发展新路,在全国创造了“枣庄实践”模式。2008年,创建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10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409万人次,同比增长36%,旅游综合收入83亿元,同比增长41%。其具体做法主要包括:
(一)创新机制、高调定位,支撑旅游业强势发展
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枣庄市在城市转型发展中,确立了“发展煤化工、文化旅游、城市建设”三大战役,高度重视旅游业在拉动内需、结构调整、就业富民方面的作用,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来定位,把旅游业放在促进服务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高度来把握,放在推进全市转方式调结构的全局中来谋划,把全社会的力量凝聚到旅游产业的先行建设发展上来。为此,枣庄市在旅游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上,率先在全国成立了“旅游和服务业发展委员会”,进入政府行政序列,“旅服委”成为市政府三大综合部门,职责也由单一的旅游行业管理扩展到负责全市服务业发展的综合协调,统筹推动包括旅游业在内的现代服务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在理顺旅游和服务业发展体制的同时,枣庄市还积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推进发展机制改革创新。通过推进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由有实力的大企业、大景区接管国有景区的管理。抱犊崮、熊耳山两大景区实施整合,整体移交给华邦集团公司;冠世榴园移交给福兴集团,仙坛山温泉小镇移交给中祥集团。组建成立了台儿庄古城投资有限公司、微山湖湿地集团等
大型企业集团,基本完成了“涉旅、涉服”产业要素的市场化改革。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为枣庄市旅游服务业的强势发展夯实了制度支撑。
(二)培育龙头,建设精品,夯实旅游业发展基础
枣庄市副市长陈爱莉介绍说,“发展旅游,必须以文化为依托,以文化为灵魂,以打造区域性龙头景区为支撑。而精品是一个地区旅游形象的标志和龙头。只有精品,才具有对区域内其他旅游产品的整合力、带动力,才能对游客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吸引力。”为此,枣庄把旅游业发展的起跳板选在了重建台儿庄古城项目上,通过高水平创意、高标准实施精品战略,致力于打造“天下第一庄”,将台儿庄古城作为龙头加以打造,引领枣庄旅游腾飞。2006年,枣庄市陈伟市长亲自叫停了在台儿庄投资5、6亿元的房地产项目,本着“存古、复古、创古”的原则和理念,用了3年多时间,走访了古城每一位80岁以上的老人,查阅了数百部史籍,从国内外搜集到380多张台儿庄的老照片。在此基础上,邀请一流的规划、古建、文化、旅游专家,博采众长,依据史料,绘制出古城复原图,详细和清晰地勾画出古城古貌。遵循古法,从全国筛选出30多家最好的古建队伍用真材实料建设古城,让古城在原有面貌、形态、规制等历史的基因上复活起来,使之能够成为未来的文化遗产。经过三年多的潜心挖掘、一流的规划设计和严格的建设施工,2010年5月1日,毁于炮火的台儿庄古城重现世人面前。古城融“运河文化、鲁南文化、大战文化”为一城,集八种建筑风格、七十二庙宇于一体,科学保留和修复了大战遗址、古城墙、古码头、古民居、古街巷、古商埠、古庙宇、古会馆等众多历史遗迹,再现了当年“商贾迤逦,入夜,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繁盛景象,被誉为运河文化活化石和中国民居建筑博物馆。
台儿庄古城作为精品龙头景区的成功打造,树立了品牌,成功整合了周边的微山湖湿地、冠世榴园、抱犊崮、熊耳山等自然和文化资源,为枣庄市推出并打响“枣庄二日游”旅游产品品牌,拉动旅游服务产业链各要素环节的发展增添了极大的动力。
(三)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开创旅游营销新局面
旅游业发展只有在政府的主导下,才能启动旅游市场,显现效益,带动市场主体的积极主动参与。为此,枣庄市委市政府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审视旅游业,做出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举全市之力抓旅游”的决策。市里专门成立了“枣庄二日游活动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凝聚合力,组织全市58个责任单位,选派专人,面向全国80个重点客源城市开展宣传促销,拓展旅游客源渠道。如交通局为了开拓青岛市场,正副局长先后十余次亲自率团上门推介,先后招徕了4300多名游客;发改委专门抽出一名副主任专职抓“二日游”,还在对口城市无锡设立了枣庄旅游专卖店;总工会不仅把在莱芜召开的会议团成功引到了枣庄,还特别在当地媒体打出广告,欢迎在莱芜的枣庄同乡“春节、中秋回家看看”;市政府办公室、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更是进学校、下企业,想方设法建立渠道„„。在全市一盘棋“大旅游”运作格局下,各单位开展了高密度、地毯式、多层次宣传,在对口客源城市采取举办推介会、联谊会、座谈会、新闻发布会和发布广告等形式,推介枣庄旅游资源,开展“面对面”实地宣传。据统计,枣庄市各部门共赴各客源城市宣传促销1000余次,举办各类宣传推介活动2000余场次。
在政府主导下,枣庄市围绕“建立渠道、完善功能、规范市场”三大重点,统筹全市核心旅游景区资源,把台儿庄古城、微山湖湿地公园、冠世榴园等主要景区打包销售,以统一
价格的旅游产品推向全国市场。充分利用市场利益“杠杆”,配套出台旅游专列、旅游包机、旅游大巴车队、旅游自驾车队奖励优惠政策,最大限度调动组团社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各责任单位以市场运作为中心,积极对接大型组团社,以点带面、辐射发展,开辟客源市场。据统计,目前已有600家外地组团社开展了“枣庄二日游”业务,定期向枣庄输入客源的组团社有220家,初步建立了强有力的营销渠道,形成了航空、铁路、公路三线齐动,专列、包机、直通车、自驾车“四位一体”的游客输入格局。
在这样的强力措施推动下,枣庄旅游发展迅猛,成效显著。枣庄市通过政府主导培育市场,成功拉动了消费,2010年全市旅游景区门票收入大幅攀升,同比增长近30%,旅游综合收入增长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09.9亿元,增长18.7%。消费的增长带动了投资的增长,2010年,枣庄市三产投资完成304.3亿元,增长32.7%,高于二产投资增幅17.3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比重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42%。投资的增长助推了产业结构的转型。2010年,枣庄市服务业完成增加值426.1亿元,增长20%,占GDP比重达到31.3%,服务业地税收入占地方税收比重达到42.6%。同时,老百姓极大受益于旅游业的发展,民生得以改善,据了解,目前枣庄全市300余家涉旅企业直接从业人员10万余人,其中通过二日游新增就业1万余人。“政府培育市场、市场拉动消费、消费带动投资、投资助推转型”的旅游发展“枣庄实践”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二、枣庄市旅游业发展对我市的启示
从枣庄旅游发展的实践过程看,我们得到了十分有益的启示:
(一)领导高度重视是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前提
枣庄旅游业发展最大的特点就是领导重视。首先,领导重视体现在思想认识上。陈伟市长指出,“我们常说要让外地人尊重枣庄,让枣庄人热爱枣庄,靠什么?靠的就应该是文化。所以我们在打造文化旅游的时候,是把它作为一种传承文化,一种灵魂来凝聚市民的,希望通过这个来形成枣庄的城市精神,城市灵魂,让大家对这个城市有一种归属感,”,“文化是城市最引以自豪的软实力和最大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文化为引领,提升这座城市的品牌,用文化的金字招牌为老百姓带来长久的福祉”,“就产业结构调整而言,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将改变枣庄长期以来对二产的过分倚重,枣庄将由此步入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快车道。” 其次,领导重视体现在具体行动上。陈伟市长亲自叫停了台儿庄的房地产项目,数十次深入台儿庄古城建设工地,与古城80岁以上的老人交谈、了解古城原有的文化、历史和风貌,亲自参与古城建设的规划、建设,带头组织开展“枣庄二日游”的宣传促销工作,等等,无一不从行动上显示了对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高度重视。第三,领导重视体现在体制机制的创新保障上。枣庄市“旅服委”的体制创新,56个部门联动促销责任考核的机制创新,充分体现了主要领导在保障旅游服务业发展方面的高度重视。
(二)精品龙头项目建设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基础
旅游经济是吸引力经济、关注度经济,打造龙头精品项目是提升一地旅游吸引力的核心基础条件。陈伟市长介绍,“台儿庄古城不仅是枣庄打造的一个精品,更是我们量身定做的一件作品。”在理念上,枣庄市秉承“为后人留下一笔世界文化遗产”精品理念来规划古城,历时三年多时间,充分挖掘、研究,高水平规划,使古城的文化基因与民族的文化精神相衔接;在建设上,遵循“存古、复古、创古”的原则,在重建中融入文明进步的精华,使古城
源于历史又超越历史;在细节上,邀请最好的工匠用最精湛的工艺,精心打磨、建设每座庭院、每条河岸水道;精心设计、科学布局古城的整体风貌和特色业态,成功再现了台儿庄古城“一河渔火,十里歌声,商贾云集,夜不罢市”的繁荣景象,建成了一个吸引力强、带动面广的现代旅游精品景区。通过台儿庄古城这一龙头精品景区的开发建设,成功整合了微山湖湿地等一批旅游资源,打开了“枣庄二日游”的客源市场,树立了枣庄旅游的品牌。
(三)合力兴旅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手段
陈伟市长介绍,发展文化旅游,需要通过景区建设、渠道建设、环境建设“三位一体”来强力推动。从价值理论分析,打造台儿庄古城这个龙头,是创造价值,而且创造的这个价值与众不同、无与伦比;开展二日游建立渠道,是传递价值;加强软硬环境建设,是让游客来享受价值。
枣庄旅游的迅速崛起,得益于“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这一合力兴旅的手段。一方面,合力兴旅体现在部门联动上。运用责任目标考核手段,激发了58个部门单位宣传旅游、促销旅游产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声势浩大、覆盖面广的旅游宣传促销攻势,迅速打开了客源市场;另一方面,合力兴旅体现在全民参与上。大规模的“枣庄二日游”促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形成了倒逼机制,促进了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直接带动了枣庄城市建设全面升级。市场内生能力驱动了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向旅游产业聚集。据介绍,2010年枣庄市景区建设投资完成35.4亿元,增长63.5%;在建的五星级酒店10家,在建假日商务旅游酒店47家,KTV、农家乐、旅游商品专卖店等休闲娱乐购物场所195家,仅枣庄贵诚集团就在市内设立了10处旅游商品专卖店和专卖柜;投资3775万元新购置60辆旅游大巴投入运营,先后开工建设旅游道路31条、469.4公里。倒逼机制还促进了各涉旅企业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带动了城市建设和城市知名度的提升,也提升了百姓的城市自豪感和市民素质。以台儿庄古城为例,免费向市民开放后几乎没有人乱扔垃圾、破坏环境。在枣庄,宣传家乡、宣传古城,已经成了许多市民的自觉行动。可以说,“合力兴旅”真正促进了枣庄市旅游软硬环境的全面改善和提升。
三、加快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对比枣庄发展旅游的基础条件,金华在交通、区位、资源以及经济社会的宏观条件方面可以说差距不大,甚至更为优越。从旅游行业自身的发展现状比较,金华在景区数量、产品结构、接待设施、人力资源等方面还是领先于枣庄市的,例如,金华现有20个A级(其中1个5A级,8个4A级)旅游景区,枣庄市还没有5A级景区;金华已经形成了山水生态、宗教朝圣、古婺文化、影视文化、商贸购物、温泉养生等六大系列复合型旅游产品结构,类型上比枣庄市更为丰富;全市现有星级旅游饭店84家,锦江假日之星、如家、莫泰168、格林豪泰等一批品牌经济型酒店也已落户金华,旅行社达到117家,在册导游人员数量1700多名,行业整体接待能力远超枣庄市。尽管金华拥有较大的比较优势,但是在发展旅游的认识上、主导力度上、合力兴旅的强势措施上、龙头精品景区的建设上,我们都不如枣庄(尤其是市本级),因此也就无法形成枣庄旅游那样强劲发展的态势。
当前,金华旅游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旅游业发展的潜力和前景也十分美好。首先,从发展机遇分析,一是政策环境更加有利于旅游业加快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以及省政府根据《意见》精神出台的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为旅
游业发展营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市政府也在大力推动现代服务业改革试点,积极研究出台扶持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宏观政策环境将十分有利于旅游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二是城市建设与旅游发展面临最佳机遇期,特别是市本级在城市建设中同步考虑旅游功能的完善、景观的设计,正逢其时。“精品金华”建设和“城市群”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推进金华“宜游”城市旅游目的地体系的建设,有利于推进“浙中城市群”旅游业一体化发展的进程。
其次,从资源潜力分析,市本级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就人文资源而言,金华市本级是“婺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心,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较高人文素质的城市,婺剧、道情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均是极具吸引力的文化旅游资源;就自然资源而言,在金华市本级周边,南山、北山、东有大佛寺、西有九峰山,都是省级以上风景区、省级以上度假区和国家风景名胜区。从市本级农业生产的发展现状看,市郊农业资源丰富、特色明显、规模初具,为休闲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城市资源看,金华作为宜居城市、宜游城市、和谐发展城市,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三江六岸等众多的城市生态休闲景观公园、三江上风格各异的桥梁、正在建设的中国婺剧院、体育中心等,均是发展城市旅游十分良好的载体,都可以作为城市旅游的项目加以利用。因此,金华的人文资源、自然景观资源,工农业商贸业发展成就和城市建设成就等均具备十分良好的利用条件,为金华城市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基础综上分析,面对日益加剧的发展竞争态势,建议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强力推动金华旅游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一)必须高度重视金华旅游业的发展,整合资源,理顺体制
高度重视,首先是在思想认识上,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理念,切实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认识、来培育,从全局高度加以研究部署和强势推进。其次是在具体行动上,主要领导亲自抓,形成声势、形成共识、形成合力,营造齐抓共管、合力兴旅的浓厚氛围。
整合资源,就是要整合各类实体资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整合各方力量,精心规划建设精品旅游项目,强力推动宣传促销,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打响并树立金华旅游的品牌。
理顺体制,就是要向枣庄那样,下决心从战略高度、从全局角度,解决发展旅游业、服务业的体制机制障碍问题,建立能够统筹全局、集聚要素、高效运转,适应“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需要的管理体制和考核运行机制,强力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
(二)必须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打造龙头景区,夯实发展基础
加大项目建设力度,首先,要根据金华的自然、人文资源和建设成就分布状况,按照“一核四区、南北呼应、城乡互动”的思路,精心规划建设以古子城、五佰滩、燕尾洲、三江六岸为核心城市旅游的吸引体系;深化发展“北双龙、南仙源、东大佛、西九峰”的四大休闲旅游区建设,通过环城休闲游憩带和生态绿道的开发建设,推进城市旅游和城郊乡村旅游的协调发展,形成“南北呼应、城乡互动”的格局。
其次,要下决心打造龙头景区。即建设“古子城—三江六岸休闲旅游带”,将其打造成为金华旅游的核心精品龙头景区。古子城的千年古城文化,三江六岸的优美生态资源,有条件建成金华的“中央休闲区”。要下定决心,通过高水平的规划建设,将其建设成“精品金华”的载体,城市旅游发展名副其实的“龙头”、“凤首”。
三是要加快项目的策划和精品化开发建设。精心改造提升现有景区景点,按精品化要求进行精心包装,逐步培育,完善,提高档次,提升品味,扩大知名度,使之成为精品;不断加强停车场、游客中心、旅游厕所、旅游标识牌和休息区等配套设施的精品化建设。同时,要加强对乡村、农业、林业等特色资源的深度开发,大力发展生态绿道和环城休闲游憩带建设,使传统的自然观光型旅游逐步转型为观光与度假休闲、观光与水乡风情、健康疗养等紧密结合的现代综合型旅游。
(三)必须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旅游发展新突破
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自主探索与政策支持相结合,深化合力兴旅的工作机制与模式,大力推进农业、林业、水利、工业、文化、体育、城市建设等资源向旅游集聚,推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拓展旅游发展的新领域与新空间,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发展新的旅游业态。
通过“农旅融合”,加强旅游与农业、水利、林业的融合,促进特色休闲农庄、乡村民宿、森林公园等乡村旅游的发展,实现“互促共荣”;通过“商旅结合”,加强旅游与商贸的融合,促进金华特色休闲购物街区的建设和特色购物节庆品牌的树立,实现“人欢财旺”;通过“文旅融合”,加强旅游与文化、体育、文物的融合,促进古子城等一批历史文化资源内涵的挖掘和旅游功能的提升,实现“品质提升”;通过“工旅结合”,加强旅游与工业的融合,推动旅游休闲装备制造(如游艇、房车、野营设备、酒店用品制造以及特色旅游商品生产等行业)和工业旅游项目的发展,促进“金华制造”品牌的提升,实现“增色添辉”。
(四)必须营造一个合力兴旅的良好环境
1.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做法
山东省是我国东部沿海的一个重要省份,总人口9041万人,居全国第二,其中农业人口占60.8%,是典型的农业大省。2006年以来,山东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不断完善新农村建设思路,推动新农村建设开创崭新局面。他们的主要做法:
1.1着力建设设施完备、清新宜人的居住环境山东省按照全国领先、科技时尚、现代特色、国际标准的要求,启动了新村庄建设。坚持规划先行。启动了新一轮城乡一体化规划,对城区以外的乡镇不仅进行总体规划,还进行了控制性、修建性详规和专项规划,按照工业向园区、农民向城镇、居住向社区和中心村“三个集中”的思路,合理布局定点,形成县乡村三级规划相互衔接、一体联动的格局。分层次推进。总的原则是政策引导、因村制宜、多种模式、先易后难、分步实施。村庄建设大体上可分以别墅式住宅为主的新村、以“城中村”改造为主的集中居住新村、以建设小康楼为主的新村、以平房改旧建新为主的村等四个类型。突出环境整治。诸城打造新环境,重点抓河道清理、村庄清洁和家园美化,改厕、改灶、改圈,治理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建立一部管理公约、一支保洁队伍、一处垃圾集中场、一条街一名卫生保洁员的卫生管理机制。
1.2强力打造符合本地实际、产业特色鲜明的发展模式山东省善于抓住机遇,发挥优势,走适合自己发展的产业化道路。归纳起来,主要有5种模式。
1.2.1龙头企业带动模式这种模式主要以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龙型”产业链模式。分两种类型:一种是龙头企业带动型。如:诸城市外贸集团公司,经过十几年发展已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这个集团与周围多个村镇建立了紧密联结关系,带起了7000多个饲养场。总资产38亿多元,主要经营肉鸡、淀粉和天然色素等,产品畅销日、韩等多个周边国家。另一种是市场流通龙头企业带动型。如:寿光蔬菜批发市场,以“买全国、卖全国”、“没有买不到的菜,没有卖不出的菜”为经营理念。每天进入市场的有5万多人次,3000多辆运输车,蔬菜来自20多个省市区,交易品种达200多个。现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交易中心,蔬菜网上市场交易成交额突破200亿元。
1.2.2租赁模式采取这种模式的主要是以蔬菜、禽类为主要原料的加工出口企业,企业从农民手中租赁土地,自建高标准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农户进场承包种养业,企业对基地实行统一管理。如:烟台市姜疃镇濯村,将8000亩土地租赁给新加坡、美国、台湾3户企业,建设黄金梨、美国红提、花卉等果品园林基地,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农民不仅可以从土地出租中得到收入,而且成为农业产业工人,从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工资。
1.2.3村企合一模式采取这种模式的龙头企业,一般为村办集体企业或者是由村办集体企业演变而来,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统筹企业与村内的各种资源,对所在村进行全面改造。滕州市张汪镇大宗村筹办的山东大宗集团有限公司,是一个村企合一的企业集团,有控股、参股企业18家,形成了热电、生物化工、铁路运输、煤炭煤焦、塑料纺织、机械加工制造、淀粉、房产等10大系列,拥有固定资产6亿元,去年销售收入12亿元,被评为枣庄市“经济强村”之首。集团从1996年起,对大宗村进行了总体规划,先后建起人均65平方米的欧式小康楼960余栋、别墅60余栋,农民全部搬入新居。同时,还规划建成了商业带1000余米、商业房300余套,建成了占地90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一处,村里还成立了绿化队、治安队和便民服务队,使村民享受上了城市居民的待遇。
1.2.4城乡一体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城中村或城郊村改造,使农民变市民,就业、居住、社区管理、社会保障统一纳入城市建设和管理。滕州市善国苑位于滕州经济开发区,2003年实施了村庄整合工程,也是“城中村”改造的一个重要项目。将四个村庄共789户2700余人整体搬迁,采取土地置换方式,由开发商建成拥有31幢住宅楼,占地160亩的居住小区,小区内设有幼儿园、会馆、老年公寓等公共设施,整合出的400多亩土地由企业经营,加快了农村向社区、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居住环境大为改观。
1.2.5股份合作模式采取这种模式的企业,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利益联结为纽带、以资源整合为目的,与所在村或基地形成利益共同体。如滕州盈泰集团,探索建立“公司+养殖公司”的模式,按照股份合作的方式,由农民自发组织成立有限责任公司,自筹30%的资本金,70%的资金向信用联社贷款,由盈泰集团担保。鸡场建成后,产权归属投资者,由盈泰集团租赁经营。目前已建成标准化养殖基地64处、鸡棚508栋,年可出栏商品肉鸡6000万只。
1.3探索完善行之有效、充满活力的村级经济发展措施山东省的村集体经济基础普遍比较好,多数乡村都有较高的集体收入。泰安市在2005年有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就已高达3000万元,90%的经济薄弱村实现了集体收入“零”的突破,极大地提高了村庄建设能力。主要采取了六项措施:一是资源开发增收。二是“绿色”银行增收。三是社会化服务增收。四是盘活资产增收。五是特色产业增收。六是借助区位优势增收。在节流方面,泰安市全面推行村级财务由乡镇“双代管”,大量减少人员和成本。
1.4建立一整套灵活创新、运转高效的体制机制一个村的发展壮大,必须有一套好的制度来保障。诸城市创造性地开展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科学定位、贴近基层、服务农民”的农村社区化服务。把区域相邻的几个村庄规划为一个社区,选择一个发展潜力大的村庄为中心村,配套设立社区服务中心,由社区服务中心承接和延伸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职能与部分社会管理职能,创造了为农民提供近距离公共服务的有效机制。
2.借鉴和启示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启发了我们的思路,有很多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
2.1始终坚持超前创新的发展理念山东省的发展首先得益于观念超前和创新精神,醒得早,见事先,动得快,善于灵活运用国家的政策。一些地区灵活应用了“依法、自愿、有偿”的规定,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创新产业组织。企业租赁经营农民的土地,實行农场化的管理,既提高了土地产出率,也增加了农民收入,更提高了农民素质,是一个多赢的结果。
2.2始终坚持城乡一体的发展战略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着力点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设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仅从我们参观的几户工业企业看,南山集团是由村办企业进入全国500强行列;潍坊的福田雷沃重工集团是从小农机厂发展到生产收割机械连续六年全国第一;像寿光这样的县级市更是把工业化和城镇化作为发展的主导战略。在寿光、诸城很难分清城乡界限,这些地区都是以推进工业化为龙头,带动城镇化,推动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快速发展。
2.3始终坚持合力共建的发展机制各级党委、政府是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和推动者,注意充分发挥其在制定政策、资源配置、建设投资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外部环境。在工业反哺能力还较弱的情况下,要更多地争取中央和省里的资金投入,坚持把各类支农资金和专项资金捆绑使用,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大见成效。
2.4始终坚持规划引领的发展方式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龙头,树立县域一体的发展理念,实行“城市向农村延伸、农村向城市聚集”,坚持科学性、功能性、实用性、创新性、前瞻性、可持续性和严肃性为一体的原则,实现村庄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显、公共设施完善、资源利用高效、居住环境优美、生活方便舒适。
2.5始终坚持支部建设的发展理念“农村要致富,必须建设好支部”,“支援钱、支援物,还要建设好支部”,这是20世纪80年代山东各地提出的响亮口号。山东省三元朱村王乐义等一大批支部书记的带头作用,也充分说明了带头人在农村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诸城市要求干部要“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这实际是整个山东干部队伍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的写照。
借鉴山东省经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吉林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前提。做好新阶段的农村工作,需要从思路和措施上有根本转变:从追求产量到追求效益、从增产增收到多举致富、从经验型到科技型、从行政推动到市场拉动、从“重物轻人”到“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新农村建设工作者的境界更高、着眼更宽、手段更活、思路更新。
第二,把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新农村建设应立足于促进城镇与农村协调发展、农业与工业良性互动、经济与社会共同进步,坚持以“工业立村、产业富民、三产兴业”为重点,不断提升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发展水平,带动农民致富,拉动新农村建设,提高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
第三,把健全制度、创新机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动力。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社区股份合作制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积极探索、建立、完善农村经济运行机制的新路子,改革和创新相应的管理体制和机制,这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泉和根本保证。
2020 年 8 月 17 日,xx 乡组织乡班子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各行政村党支部书记组成考察团,到洛阳市栾川县,先后考察了陶湾镇协心村和西沟村民宿项目、庙子镇庄子村美丽乡村建设、重渡沟管委会新南水岸铁路小镇和栾川印象旗舰店等 4 个文旅项目。同当地 旅游发展带头人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了栾川县民宿发展现状、旅游宣传推广模式、智慧旅游建设、旅游文创产品研发等情况,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学习基本情况:
(一)陶湾镇协心村和西沟村民宿项目。西沟村和协心村都是省定贫困村,两村通过将土地全部流转栽植桃、李、杏、梨等果树,实现春来满沟果花,夏秋随处有果,并对旧民居进行白墙、青砖、黛瓦改造,打造特色民宿。同时,两村还在运动休闲上做文章,建成全长 10 公里大峡谷漂流和10.2 公里的山地越野自行车骑游道,目前日均接待游客 5000人,发展民宿农户年收入达到 5 万元以上,两村也顺利脱贫摘帽。
(二)庙子镇庄子村美丽乡村建设。庄子村有247户1012
口人,境内有国家 4A 级景区龙峪湾景区,90%的居民都从事旅游相关产业。近年来,庄子村打造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婚纱摄影、风景写生、温泉养生等多个内容于一体的生态文化主题休闲度假村庄,并成功创建了 3A 级乡村旅游景区。2019 年,全村接待游客 50 余万人次,旅游总收入 3000 余万元。
(三)重渡沟管委会铁路小镇新南水岸。位于栾川县重渡沟管委会新南村,区域内水域湖泊面积 6.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 90%以上。从 2018 年开始,由中国铁路集团总公司投资 2000 余万元,建设成为集铁路主题公园、列车餐吧、特色主题住宿为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旅游度假区小镇,2020 年7 月 1 日对外开放营业,在带动群众增加收入的基础上,预计每年还为村集体增加收入 30 余万元。
(四)栾川印象旗舰店。“栾川印象”是栾川县为培育农业扶贫产业、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破除农产品销售瓶颈而创建的一个优质农产品区域品牌。目前,“栾川印象”已经集结了 13 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生产加工线 23 条,发展扶贫基地 27 个,先后带动 1751 户贫困户、5250 人增富增收,已经成为栾川县“农旅融合”精准扶贫的一项特色产业。
二、栾川县旅游发展经验做法:
(一)
突出党政主导,强化规划引领。栾川县坚持把旅游产业作为县域经济支柱产业来打造,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抓旅游工作。多年来,栾川县委、县政府充始终围绕“旅游兴县”战略目标,大抓旅游,抓大旅游,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一项重大举措摆在重要位置,优先发展。该县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挂帅,全县 15 个乡镇、49 个县直单位为成员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指挥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协调解决重大问题。该县注重坚持“规划先行”的思想,注重顶层设计,栾川县编制了《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旅游重点村发展规划》等 31 项旅游专项规划,形成了层次分明、相互衔接、规范有效的旅游规划体系,避免了盲目开发和低水平重复。
(二)突出资源整合,加深产业融合。栾川县在充分考虑环境资源承载力的基础上,注重结合当地自然条件、民风民俗、建筑特色、生产生活习惯等科学开发旅游资源,科学合理规划旅游设施和产业布局,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以旅游+”为手段,切实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新的消费热点:通过推进文化旅游发展,深度挖掘本地的老子文化、伊尹文化、“栾川人”文化内涵,创意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通过开发汽车越野、高山滑雪、徒步穿越等
户外旅游产品,培育了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体育旅游产品,充分发挥了栾川空气清新、气候舒适、环境优美的生态特质,大力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旅游生态链。
(三)突出项目驱动,完善配套设施。通过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动旅游资源整合、配套服务完善和景区升级改造。并通过科学的规划与布局,形成栾川短期旅游精品路线,带动整个旅游示范带发展。比如累计投入 100 亿元,实施全域旅游交通建设项目,初步构建出“城景快捷通达、景区环线串联、指示标识完备、停车服务配套”的立体化全域旅游交通网络;又比如该县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在45个村持续实施总投资6亿元的休闲农业乡村游精准扶贫和产业提升项目,每村投入均在 1000 万元以上,完善农村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打造乡村特色产品。
(四)突出机制创新,促进规范经营。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为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栾川县成立了由县主要领导挂帅的栾川县旅游发展委员会,形成旅发委牵头抓总、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具体执行的旅游管理体制。同时,针对农家宾馆服务监管难题,整合旅游、公安、消防等部门力量,在全省率先开展农家宾馆标准提升行动,明确经营农家宾馆的 44 个必备条件,完成全县农家宾馆提升改造,并在各旅游专业村成立农家宾馆协会,推进提升管理和共同约束,形成农家宾馆管理的“栾川标准”。
(五)突出品牌营销,拓展旅游市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加大营销力度,打造品牌形象。栾川县策划推出“奇境栾川”旅游目的地形象品牌,推动当地从景点的独立营销走向了目的地的整体营销,通过在主流媒体投放广告、冠名“奇境栾川”号高铁、策划热点营销事件等多种营销模式进行推介、开拓市场、做大品牌。同时,实施各类优惠政策拉动旅游消费,比如,通过“政府补贴+景区自筹”方式,从2017 年起连续三年举办高速免费活动,政府补贴 600 万,极大地拉动了旅游消费。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明确定位,抓好旅游规划。立足“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产业发展要求,以打造慢生活休闲体验镇为契机,站稳打造“xx 最美后花园”的定位点,本着“全乡旅游一体化、功能规划优势化、线路整合互补化”的原则,结合灵宝市文旅发展规划指导意见,邀请专业旅游规划设计单位,加快编制完善我乡区域、重点景区总体规划,将休闲观
光农业旅游、生态文化旅游、传统民居、民风、民俗等有机结合,形成精品路线。
(二)发挥特色,突出示范带动。立足“一峪四塬”地貌特点,突出乡村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特色,开发项城暮雨、古树群、龙头山瀑布、冯家洼古村落等一批特色景点,体现乡土气息,增强旅游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塬上村发挥植被覆盖率高、传统民俗保留较好、空气清新等特点,重点打造观星露营、风电观光、特色研学、传统民宿点,在河峪村依托窄口水库、弘农涧河、娘娘山南麓和临近省道交通便利的优势,持续打造完善弘农涧河沿线乡村振兴示范带,突出山、水、人文相互交融,以特色小镇、十里沿河景观、休闲体验农业重点,打造沿河休闲观光带。以现有的人居环境创建成果为依托,持续完善推进镇区明清古镇、龙祥湿地公园、龙凤山景区、庄里龙乡风情村、马河森林氧吧等旅游产品建设。
(三)整合资金,完善基础设施。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遇,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力度,整合扶贫项目资金、3P 项目资金、亚投行资金等,积极吸引民间资本投资,科学谋划、逐步实施,持续推进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力争用 3 年时间,形成“快捷代打、景点相连、标识完善、停车便捷”的交通网络,积极引导景区周边农户发
展民宿,优化住宿体验。
(四)规范管理,优化营商环境。试行引入市场机制,发挥资源、区位、生态等优势,将招商引资作为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重要抓手。优化政策环境,以全乡全域旅游整体规划为基础,与上级部门相关加强政策对接,出台文旅开发招商引资专项奖励办法,采取多种经营模式,鼓励、支持农民和各类经济实体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确保项目引得来。优化项目服务,积极践行“企业只要定了干,一切手续政府办”的宗旨,为企业和群众提供纵向到底的审批服务和横向到边的帮办服务,确保项目建得起。优化市场管理,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以餐饮卫生、住宿接待、服务安全等为重点内容,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各种商业欺诈、不正当竞争等违法活动,促进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确保项目能发展。
(五)加强宣传,做好营销推广。成立宣传营销专班,建立政府引导下统一宣传、相互呼应、共建共享的宣传平台,实现从分散营销乡整体营销的转变。整合苹果、烟叶、小吃、民俗、特色农产品等资源,充分发挥节庆活动带动效应,持续举办苹果花节、丰收采摘节、油菜花节、葵花节、避暑戏水等富有特色的文旅节庆活动,逐步打造知名文旅节庆品牌。
同时,通过常态化、系统性宣传,调动全社会积极参与旅游宣传、旅游推广、旅游服务的主人翁意识,使龙乡五亩真正成为“人想来、有人来、不想走、还想来”的休闲旅游目的地。
以下是附送一段心得,仅供参考。下载可自行删除:
10月19日上午,坐上驶向西安的火车,开始了这次我们的西安综合实习,记得一句话“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西安,这座中国历史文化的首善之都,以世代传承的雍容儒雅,博学智慧,大气恢弘,成为中国历史的底片,中国文化的名片之一。一直就想去西安,看看13朝古都,拥有着在古历史上“西罗马,东长安”的地位的西安,而今作为旅游者的我们能体会到多少。 10月20日上午,将近一天的旅途,列车到达古都西安,当我们走出西安火车站,古城墙立即映入眼帘,立刻感受到西安难掩的王城气概,一扫旅途的劳累,充满新奇和期待,很快的融入这古都的大气、厚重的历史氛围。
很快,我们坐上了旅游大巴,地接导游非常有经验,导游词特别熟悉,对西安的一文一物都如数家珍,令我们这些曾当导游的人都自愧不如。不过我想在西安,如果对历史只是浅薄认识,只是简单的背背导游词,根本无法掌控西安这悠久深厚的历史。据导游说西安地下太多太多的东西,随便一块地方,挖下去可能就会出现一堆秦砖汉瓦,几件国宝。一座座建筑和一堆堆墓冢其实并不能真正代表这座城,这里的空气充满了历史长河中远去的典故与传奇的味道,甚至一条小巷的名字都会来自汉武唐宗。我们的旅游大巴,穿行在巍峨的城墙下,不经意间,便与古老厚重的历史有了奇异的交错感。
经过多年的发展,西安已经从一个单纯的充满文化气息的古城,衍变成了又充满着时尚氛围的现代化大都市,穿越城墙,看着城内城外,古老与现代在这里结合出特别的风格。
我们到达西安要去的第一站是位于咸阳市乾县的乾陵,路上导游给我们简单的讲了西安的历史,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在沣河两岸建立丰镐二京,从此揭开了西安千年帝都的辉煌史,有着6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2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有“秦中自古帝王州”的美誉。西安曾经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丝绸之路”西汉时以长安为起点。“长安文化”代表着中华文化的主干。明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西安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19辛亥革命爆发后,西安是全国最早响应的省会城市之一。1936年12月12日,这里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使西安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誉。文物古迹种类之多,数量之大,价值之高,在全国首屈一指,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大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唐女皇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乾陵景区,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享有“露天石刻博物馆”、“历代诸皇陵之冠”和“睡
美人”之美誉。虽然它如此有名,但是却在一个小村子里,车子从乡间穿行,周围显得很荒凉。科学合理的景区布局与功能分区,是提升景区品位、丰富产品内涵、调控游客感受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大型旅游景区,其布局结构本身就是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据资料显示由于乾陵长期是以博物馆为主体发展起来的,景区化相对不足,在整体布局结构方面尚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比如,是缺乏过渡区,不利于游览氛围的营造和商业服务的展开,我们仅仅是穿越村子,直接就到,在没有任何氛围渲染的状态下就直接进入了遗址核心区,大大降低了遗址景区的品位;而且购物区选择不合理。在停车场西侧有一处为大蓬集贸市场式与很有文化品位的帝陵遗址景区的氛围格格不入,也因其低档次而给我们这些游客留下了“低品位景区”的印象;然后是景区封闭度不够,在核心区域内一村庄及部分耕种坡地,还有很多当地人在景区内,拿着篮子卖石榴卖苹果,影响景区的管理、氛围与形象。至于景区内部,有乾陵的神像道,石兽华表、翼马及没有脑袋的石人,武则天的无字碑,在无字碑的对面是唐高宗的述圣纪碑,那块碑自然是歌颂了皇帝的种种功绩,但长长岁月流过,因为地震坍塌、自然损坏等因素,那些字迹模糊至无,却演变成了无字碑。听了导游的讲解这些景物,觉得挺有历史感,又由于时间原因,我们走到乾陵欢迎您,就返回了,说实在,但是对于这么有名的地方,感觉不怎么样,有点失望。
然后我们去了永泰公主墓,它是乾陵17座陪葬墓之一,我们进入墓道,是一条宽约2米的斜坡,进入过洞直至狭窄的雨道,两旁洞墙内有6个小龛,里面放着彩绘陶涌、骑马俑、三彩马及陶瓷器皿等随葬品,造型逼真、工艺精湛。从墓道到墓室还绘有丰富多彩的壁画,有宫廷仪仗队,以及天体图、宫女图等。尤其是墓室中放置的一具石椁,石壁上线刻着15幅画面的仕女人物画,在这些人物中,有的上着披贴、下穿长裙;有的身着男装;有的身穿长褂,腰束锦带,带上缀有荷包;有的脚穿如意鞋;有的身着短袄长裙,或捧壶,或托盘,或弄花,或拱手,或对话等等,所有这一切均展现了当时宫廷生活的情景。据导游说此墓被盗过,宝藏都没留下多少,指出了一处留有盗贼进入的痕迹。大家都很兴奋,虽然是个很小的地宫,但是是我们第一次进入古人的陵墓。我觉得这还是可以满足旅游者这种猎奇的心理。
午饭过后,我们驶向宝鸡市扶风县城的法门镇的法门寺旅游区。如今的法门寺包括真身舍利塔、大雄宝殿、地宫以及法门寺博物馆(珍宝馆)等四大部分。占地15万平方米,大气恢弘,巍峨壮观,我们随着导游进入景区,穿过般若门,
进入佛光大道,两边竖立的菩萨雕塑,东为佛陀圣地,西为法界源流,都展示了佛祖涅的过程和正果。很有感觉,十分气魄。大约走了半小时,我们来到合十舍利塔,是双手合十的设计造型,表现了佛教朝圣仪式的.基本特征、理念和祈愿,供奉着释迦牟尼指骨舍利庄严肃穆,每逢初一、十五、周末开放。我们也算有缘,正好周六,可以瞻仰释迦牟尼指骨舍利,进入舍利塔,顿感庄严肃穆,接着进入大殿,正面为释迦摩尼佛,两边伺立着迦叶、阿难尊者,释迦摩尼佛身前舍是利宝函,佛祖的指骨舍利存放在宝函中,我们被催促着快速走过,说实在,都没有看清,一是距离太远,而且保安还不让停留不让拍照,虽然为了秩序井然保护文物,但是这种服务态度,让旅游者感觉不舒适。然后我们又去了法门寺寺院,整个寺院面积约3万平方米。距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法门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1981年8月24日,宝塔半边倒塌。1986年政府决定重建,87年2月底重修宝塔。我们进去参观了一会,就返回车中。总体说来,法门寺景区,建设的很不错。配套设施都很高级,但是门票较高。
回西安的路上,原本计划两小时,可是却在高速公路上堵了一个多小时,据导游说,这个是常态,说明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改进,毕竟缩短旅游者旅途时间,才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回到酒店就晚上八点多钟,住宿的酒店在西安碑林区,比较中心,但是可能因为报价限制,条件不是很好,大概九点多居然没有洗澡热水了,而且空调普遍没什么作用,西安的晚上稍许有些凉,有些同学反映,睡觉挺冷。觉得酒店在供应热水方面确实没有做好,不过地理位置较好,距离市中心很近,方便,自由时间活动。
20日,行程特别紧,也是收获比较多的一天。早上六点半就出发了,作为第一个团队到达华清宫,在这里是唐玄宗和杨贵妃演绎人间浪漫的爱情的宫殿。进入景区,亭亭玉立在湖岸四周的一片片飞檐翘角、红墙绿瓦的唐式建筑,唐玄宗每年十月至年底,都偕杨贵妃沐浴华清池,据导游说,每晚在此都有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展示,《长恨歌》,我觉得这很好,不仅丰富了旅游内涵,而且让人在了解历史的同时如临历史场景之感。然后我们来到了那些荷花池南边的高台,看到一字排开的8问清代建筑的厅房。据导游说西边那5间就是蒋*石当年住的五间厅。著名的西安事变就发生在这小小的五间厅中。我们能看见当时枪战留下的弹孔,想象出当时的激战状况。
出了华清宫,我们便乘车来到秦陵地宫展览馆,它位于秦始皇帝陵西侧,立
体再现秦始皇帝王陵寝的景点。展馆依据大量文献记载、考古发现和民间传说所提供的资料,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学技术和雕塑、美术、古建等多种艺术手法,模拟秦始皇帝陵地面陵区和地宫上下两层的形式,在4000余平方米的内部空间,浓缩地表现了秦始皇帝陵的历史全貌,结合了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弥补我们到了秦始皇陵却不能看到真的地宫的缺憾。
接着我们到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是个捆绑销售型的景点,以前售票单售兵马俑,现在除兵马俑景点外,还包括秦始皇陵遗址公园及其内分布的秦始皇陵和“百戏俑坑”“文吏俑坑”陈列馆等,不过我们也因为时间限制,其实也就去兵马俑,在这里外国友人特别多,据说,他们的理念是,不来西安看这第八大奇迹,就不算来过中国,目前开放三个坑,其实真正能够看到兵马俑的只有一号坑,它是规模最大,呈长方形,是一个以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根据出土兵俑的排列密度估计一号坑共埋葬兵马俑6000余件。不过兵马俑1号厅,人头攒动,噪音极大,旅游团队非常多,大家都挤在栏边,后头的人都看不见,各个旅游团队都在讲,结果是听不清导游词,在这里,如果不听导游词就只能自己胡乱看,对于旅游者感受着伟大的奇迹是极其不利的,所以觉得限制发售门票会效果好一点。 午饭我们就在路上随便吃了点,就马不停蹄的去了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这是免费的景点,每天限票四千长,我们凭着身份证领到了门票,从博物馆的建筑的外观看,是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而馆舍是由一组“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仿唐风格建筑群组成。馆藏文物370,000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我们只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真是目不暇接,时间变的很短暂,真是不愧被誉为“华夏珍宝库”和“中华文明的瑰丽殿堂。
之后我们去了回民街,那天下着小雨,游人比较少,街道两旁大量的美食店铺,大约500米左右,南北走向,特点是青石铺路,绿树成荫,路两旁一色仿明清建筑,或餐饮,或器物,均由回民经营,具有浓郁清真特色,有肉夹馍、羊肉泡馍、凉皮、岐山面、饺子宴,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陕西名吃,俨然就是一个旅游点。
21号,早上我们参观了西安的古城墙,它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西安城墙是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现存城墙建于明,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登上城墙,最后看着西安城,算是一个告别,然后匆匆坐上大巴,赶火车返青。
西安,这座历史古城、中原文化的发祥地、历代王朝竞相建都的地方,短短两天半的时间,确实无法领略全部的旅游景点,但是我们有了不小的收获:比如西安紧扣“厚重历史文化、璀璨大唐盛世”这个主题,用“天人长安、创意自然”作为城市宣传口号,来营销西安旅游。据导游说西安城墙内所有建筑高度不得高于大雁塔,所有建筑风格要修旧如旧,14公里长的古城墙保存完好,这使得名胜古迹文脉得以传承,又使文化积淀得以弘扬。而文化是一个景区的内核,也是景区旅游生命力所在,无论西安兵马俑,还是华清池,无论是法门寺,还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其文化都具唯一性、世界性,正是这种唯一性、世界性的文化才吸引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 **市旅游培训中心主任
### **市“创优”办工作人员
### **市“创优”办工作人员
(三)考察目的和内容
学习借鉴绵阳、江油等兄弟城市成功“创优”的经验,重点学习、了解其“创优”领导机构、工作机构的组织、运行方式,“创优”主要工作开展落实办法和“创优”资料收集整理、人员培训及经费、人员保障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方法。
(四)考察方式
考察小组一行采取“听、问、查、看”四结合的方式,对绵阳、江油“创优”工作进行了认真学习考察。听,即听绵阳、江油“创优”工作经验介绍;问,即就“创优”工作中不清楚的情况和疑难问题向同行虚心请教;查,即查阅并复制绵阳、江油“创优”工作档案、资料;看,即参观绵阳、江油“创优”后的市容市貌、主要旅游功能设施情况。
(五)考察行程和工作概况
考察小组一行于2月28日下午由**出发,当日即赶到了主要目的地――绵阳市。3月1日上午在绵阳市旅游局学习考察,下午赶到江油市旅游局学习考察,并于当晚赶回参观考察了绵阳的市容市貌特别是城市亮化情况。2日全天,继续在绵阳市学习考察,于当晚赶回成都。3日上午,前往四川省旅游局,就“创优”工作检查标准和“创优”工作目标分解办法进行了详细的业务咨询。3日下午,乘机返回**。
在学习考察过程中,我们复制并带回大量绵阳、江油“创优”工作的图文、视频资料,包括光盘4张,近万页的文字资料和约2G的电子文档。 [本文出自本网网-www.wmxz.cn]
二、总体感受
在对绵阳和江油进行“创优”考察后,考察小组一行感受颇深。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创优”是民心工程,决不是形象工程。绵阳、江油通过“创优”,使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这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好评。
(二)“创优”是一个系统工程,决不是一个单项工程。旅游是一个关联性极强的产业,绵阳和江油在“创优”过程中,全市上上下下、各行各业都投入到了“创优”工作中。
(三)“创优”是一个艰巨的工程,决不是一个轻松的工程,涉及面极广、工作量极大。绵阳、江油在“创优”过程中,仅“创优”迎检资料就收集整理了50卷,累积长度近2米。
(四)“创优”是一项凝聚着“创优”人员极大责任心和事业心的工程。绵阳市“创优”人员为确保“创优”检查工作顺利开展,在精心设计迎检路线的同时,采取实地模拟检查的方式,将几天的行程时间安排精确到了分,可见其工作的细致程度。
(五)“创优”是一个学习型的工程。通过“创优”,可以让整个城市上下对旅游有更充分、更深刻的认识,从“要我创优”变成“我要创优”,提升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管理和服务水平。
三、**市与绵阳市、江油市“创优”基础条件对比情况
(一)**市与绵阳市的对比情况
优势:1、特殊的地理条件造就的四川独有的旅游资源,如红格阳光温泉度假之旅、格萨拉亚热带生态之旅、金沙江漂流探险之旅和大裂谷奇异风光之旅等;2、大三线重工业建设基地特有的工业探秘旅游资源,如象牙微雕钢城、二滩高坝飞瀑等。3、不同的区位和民俗形成的独特的民俗旅游资源,如川滇民族风情之旅等。
劣势:1、城市规模不及绵阳;2、城市旅游功能不及绵阳;3、旅游区(点)的开发水平不及绵阳;4、年内,既要办冬旅会又要“创优”,准备时间不如绵阳充分,工作任务比绵阳繁重。
(二)**市与江油市的对比情况
优势:1、特殊的地理条件造就的.四川独有的旅游资源,如红格阳光温泉度假旅旅游、格萨拉亚热带生态旅游、金沙江漂流探险旅游和大裂谷奇异风光之旅等;2、大三线重工业建设基地特有的工业探秘旅游资源,如象牙微雕钢城、二滩高坝飞瀑等。3、不同的区位和民俗形成的独特的民俗旅游资源,如川滇民族风情之旅等。4、城市规模比江油大,城市景观立体感强,城市功能比江油市更完善。5、经济发展水平比江油市更高。
劣势:1、**市是新兴的工业城市,缺乏浑厚的历史底蕴,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不及江油;2、城市的旅游功能不及江油市。3、旅游区(点)开发水平不如江油市。4、江油市旅游业在该市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大。5、江油市是县级市,“创优”标准相对较低。
四、绵阳市和江油市成功“创优”的主要经验
(一)搭好班子
这是做好“创优”工作的前提。绵阳市和江油市在介绍“创优”成功经验时,也都不约而同地将“搭好班子”作为“创优”工作的第一个经验介绍给我们,而且都多次强调:一是“创优”工作涉及面广,必须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因此“四大班子”的主要领导都应进入“创优”领导机构;二是要明确分工,强化督导,狠抓执行,奖惩逗硬,并提出了“创优”工作“分不够、帽子凑”的口号;三是“创优”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旅游”,旅游部门必须要在其中发挥重大作用,因此工作机构应设在旅游局。
绵阳市和江油市的“创优”领导机构、工作机构设立方式大同小异,与我市目前“创优”机构设置模式也基本吻合。值得一提的是,为保证各项“创优”具体工作的落实和按进度顺利推进,绵阳和江油在成立“创优”指挥部的同时,还成立了“创优”工作督查组,由分管干部的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任组长,由人大、政协的秘书长、副秘书长、管科教文卫的主任和监察局长、文化局长等任成员。督查组又下设若干个督查工作小组,各小组分工负责,随时对各“创优”具体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有力地促进了“创优”工作的开展。
(二)分解落实好目标任务
这是做好“创优”工作的关键。绵阳和江油的同行在向我们介绍经验时提出,“创优”目标任务分解,要注意几点:一是要全面落实,即对于通过努力能拿的分一定要拿到手,分解目标时不能漏掉其中任何一项内容;二是要实事求是,要结合本市实际,对于条件确实不具备或投入过大、没有经济效益且不能对经济结构调整起到实际作用的项目要果断放弃,不能贪大求全、搞形象工程;三是要多听取省旅游局的意见,吃透“创优检查标准”,尽量多走捷径,少做无用功;四是要与各责任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在分解任务的同时,要限定完成时间、明确工作质量标准,要倒计时、排进度,加强督促检查。
(三)加强宣传,创造浓厚的“创优”氛围
加强宣传,增强舆论的引导,统一全市上下对“创优”的认识,对“创优”工作将是事半功倍,这是绵阳和江油的同行向我们献上的又一宝贵经验,在绵阳、江油两个城市“创优”过程中,他们统一宣传资料,统一宣传内容,统一宣传口径,先后开展了“万人签名活动”、“创优知识竞赛”,并制作了若干不同种类的“创优”不干胶粘贴标语。在全市主要公共场所、公共汽车、出租车上张贴。电视、报纸、电台更是开辟了旅游专栏,专门介绍“创优”的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此外,还制作了大量的VCD“创优”宣传片,通过网络和参加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的机会,向海内外宣传。
(四)保障“创优”经费,充实“创优”人员
这是做好“创优”工作的保证。绵阳和江油在“创优”过程中,在“创优”经费方面都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各种办公设施设备优先配置,人员经费优先满足,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创优”工作的重视,提高了“创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证了“创优”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保障“创优”经费的同时,人员上也给予了充分保障。江油市在“创优”过程中,仅“创优”办就从各单位抽调了29名工作人员。绵阳市在“创优”过程中,更是从各单位抽调了约40名工作人员,仅“创优”办下设的资料组就有6名工作人员,除旅游局1人外,还分别从档案、建设、公安、交通、经贸等部门各抽调了1人。
(五)重视资料收集
“创优检查标准”20个大项176个得分点共计1000分,其中近600分与资料收集有直接关系,需要以收集整理好的“创优”资料来迎检,“创优”工作中资料收集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绵阳和江油在“创优”过程中,都非常重视“创优”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创优”资料收集齐全、详尽,整理规范、美观,仅编制的“创优”资料目录就厚达约200页。据掌握的情况,绵阳、江油、乐山、自贡等城市在“创优”过程中,始终有6至8人负责“创优”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六)“创优”办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创优”标准
“创优”办工作人员负责“创优”主要文件材料的起草、“创优”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全市“创优”工作的协调指导等工作,业务性强、工作要求高,掌握“创优”工作检查标准、熟悉“创优”工作主要内容尤其重要。绵阳、江油在“创优”办工作人员到位后,都适时安排进行了“创优”工作业务培训,有效地促进了“创优”工作的开展。
(七)精心安排迎检路线,认真做好接待工作
安排好迎检路线的目的,一是要在尽可能短的行程安排中,将本市的最佳风貌展示给“创优”检查组;二是可以有针对性地强化必检区(点)的相关“创优”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旅游接待与政务接待有很多相通之处,认真做好“创优”检查组的接待工作,既可以给检查组成员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同时也是本市旅游接待水平高低的具体体现,更是领导对“创优”工作重视程度的直接反映。
五、目前我市“创优”工作存在的主要不足
(一)“创优”工作机构不顺,办公场所、办公经费还未落实,工作人员还未全部到位。
(二)未成立“创优”督查机构,不利于各“创优”具体工作的完全落实和按进度推进。
(三)“创优”氛围不够,对“创优”工作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绝大多数市民、部分单位甚至少数领导对“创优”仍缺乏应有的认识,处于疑惑、观望和等待的状态。
六、几点建议
(一)参照绵阳、江油市“创优”经验,按照国家旅游局《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尽快完善我市的“创优”领导机构、工作机构、督查机构。在“创优”检查时,旅游部门和“创优”工作机构的办公场所及设施设备条件,都是必检项目。建议将“创优”工作机构设在市旅游局楼下,并尽快落实办公室4间。 [本文出自本网网-www.wmxz.cn]
(二)尽快研究确定各责任单位的“创优”工作目标,安排各责任单位与市“创优”指挥部签订“创优”目标责任书。
(三)尽快落实“创优”经费,配置必须的办公设施设备,根据工作需要陆续抽调、充实“创优”人员,将我市“创优”工作无条件地向前主动推进。
(四)落实“创优”办工作人员后,及时邀请省旅游局和绵阳、江油“创优”办的同志来我市进行一次“创优”工作业务培训。
省政府咨询委员会赴山东考察组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山东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进一步学习山东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的经验做法,3月上、中旬,省政府咨询委员会组织考察组赴山东考罕,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供我省领导参考。
一、山东省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情况
山东省国有经济比重大,国有大中型企业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截止1999年6月底,全省各类企业(包括乡镇村办企业)68411户,其中国有企业8107户,集体企业51763户。全省限额以上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3272户,其中大中型企业1402户,小型企业1870户。国有工业企业在全部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中所占比重:户数占28.7%,资产占63.9%,销售收入占48%,利税占52.3%,利润占22.7%。全部国有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63.4%。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全部国有工业企业中所占比重:户数占42.8%,资产占90%,销售收入占89.6%,利税占95%,利润占99%。平均资产负债率62.5%。全省重点抓的111户重点国有企业在全部国有工业企业中所占比重:户数占3.4%,资产占77%,销售收入占75%,利税占93%,利润占94.3%。平均资产负债率59.96%。这111户重点国有企业是山东省国有工业的骨干,是关键的少数。
党的十五大特别是去年以来,山东省围绕实现中央提出的三年改革目标,在总结前几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山东省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三年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规划。去年初制定了《关于111户重点国有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鲁办发[1999]5号),进一步明确了到2000年末山东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重点对象、任务目标和要求,对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为了贯彻落实好5号文件,今年以来,省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分片主持召开座谈会,对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作做了全面动员和部署;分管副省长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专题研究制定与5号文件相配套的办法。目前已下发了3个: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暂行办法、重点国有企业财务审计评价办法、重点国有企业增资减债意见。另外,国有企业管理者任职资格标准和认证办法、科技贡献奖励办法、年薪制办法、离任审计办法、向部分企业派驻稽察特派员办法等,有的省政府已研究同意,有的正在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省经贸委组织专门班子,到地市抓落实,进行指导,并针对改革中的问题举办多场专题讲座讲解有关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和操作要领。同时,各地市各部门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把贯彻5号文件、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做了大量工作。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之后,省委立即召开了七届二次会议,专题研究山东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问题,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关于贯彻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鲁发[1999]24号)。这个意见共37条,对山东国有企业乞讨革的目标、任务、措施作了进一步的分解、细化和明确,以确保实现江总书记提出的“三年率先”的要求。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和措施,山东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出现了过去没有过的新局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明显加快。
山东中小企业改革是从县域企业改革起步的。80年代中期,周村就开始了乡村企业的股份合作制改革,产生了一定影响。但真正取得较大突破的是诸城等市县的改革。1994年8月在潍坊召开的第一次全省县域企业改革工作座谈会,拉开了全省县域企业改革的序幕;1995年7月和1996年8月,省政府分别在诸城、济宁召开了两次全省县域企业改革会议;1998年10月,省政府又在济南召开了“全省中小企业改革工作会议”,这也是前三次县域企业改革工作会议的延续和扩展,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的讲话。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山东的中小企业改革,始终坚持将邓小平理论、中央的方针政策与山东实际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央的方针政策与山东实际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鼓励探索,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创造精神,因企制宜,扎实推进,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规范和发展,成为山东省整个企业改革工作中成绩比较突出的部分,改革的成果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来。
到去年上增年,山东已有58205户企业实选择了各种形式的改革,占全省企业总数的85%。其中国有企业已改制6370户,改制面为78.6%;集体企业已改制44364户,改制面为85.7%。股份有限公司565家,占已改革企业总数的1%;有限责任公司6233家,占总数的11.1%;股份合作制企业9818家,占总数的17.4%;企业兼并2271家,占总数的4%;出售拍卖7290家,占总数的12.9%;承包经营5232家,占总数的9.3%;租凭经营16706家,占总数的28.5%;托管经营347家,占总数的0.6%;企业破产1611家,占总数的3.9%;合伙389家,占总数的0.7%;其化形式6194家,占总数的11%。
二、山东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主要做法
1、加快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的公司制改革步伐,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山东省坚持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分层次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按照十五大关于“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的要求,山东把公司制改革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必要步骤和重点任务来抓。全省111户重点国有企业、核心企业完成整体规范改制的90户,占81.1%。其中,改为股份有限公司的12户,占改制企业的13.4%;改为有限责任公司的78户,占86.6%。111户核心企业共有子企业1035户,已改制674户,占65.1%。改制的子公司中,有限责任公司567户,占84.1%;股份有限公司82户,占12.2%;股份合作制企业25户,占3.7%。目前,111户重点企业中,有32个母公司或子公司为上市公司。公司制改革后,新型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开始形成,企业的领导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过去那种国有国营、工厂制的企业领导模式基本打破,建立了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在明晰企业产权关系、建立国有资本出资人制度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政企职责分开,企业迈向“四自”、“两体”有了明显进步;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坚持“三改一加强”同步推进,引导企业在深化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上下功夫,企业积极转换机制,管理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2、着力培育一批大企业集团,提高资本扩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抓好大企业,着力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效益好、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发挥大企业对全省经济的支撑作用,是山东省近几年坚持不懈的工作重点。“九五”以来,山东省从有利于资产优化配置、有利于国有经济的战略转移、有利于企业集团形成合理经济规模出发,通过兼并、合并、划归、投资控股等方式,内联外扩,拉长优势,壮大企业集团。目前,全省共组建大企业集团136个。在此基础上,对大企业集团集中投入、加大技改力度,搞好资本运营、推行低成本扩张,注重技术创新,始终坚持名牌战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集团的资本扩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如青岛市认真贯彻落实“抓大放小”方针,在“抓大”方面重点抓五项工作:一是培育一批大企业集团。初步形成了“十大”企业集团,其中9家进入全国500家大企业行列,海尔集团去年销售收入达268亿;加快培植新的“十强”企业,作为大企业集团的第二梯队;抓紧扶植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十高”企业,使其尽快占领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十高”企业,使其尽快占领高新技术制高点。二是对大企业集团集中投入。“九五”前4年投入250亿元技改资金集中用于大企业集团。从1995年开始每年重点扶持3-4个企业,集中目标,重点保护。三是实施低成本扩张战略。如海信集团利用当地的优惠政策,在贵州、抚顺、淄博等地对5家企业实施了以盘活资产为主的资本运作。四是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全市249户大中型企业中建立技术开发机构的占38%,共建立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3家,其中国家级7家,省级14家,行业级1家。五是实施名牌战略,创造出了市场前景广阔、享誉国内外的70多种名牌产品,海尔冰箱、青岛啤酒、双星运动鞋、海信电视机、澳柯玛冰柜成为全国驰名商标。
3、加快上市工作进度,通过资本市场筹资发展。山东省把企业上市融资作为企业乞讨革的重点,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加大了工作力度。建立上市一批、推荐一批、储备一批的机制,积极培植上市资源,多渠道、多形式地推荐条件成熟企业上市。一是充分发挥已上市公司的潜能。截止今年3月,全省已有上市公司54家,58支股票他们采取的措施是:对已上市公司有较好的投资价值、回报率高、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积极争取增发新股;对具备配股资格的上市公司,通过股权置换的方式,注入优良资产,提高效益,创造条件,实现配股融资;鼓励非上市的优势企业收购、控股上市公司,通过买“壳”上市、借“壳”上市进入市场融资。二是争取更多的企业上市。选择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向上市公司挂靠,通过上市公司兼并、吸收合并等方式争取挂靠上市市、寻求自身发展。同时,积极控索其他上市方式和融资渠道。三是建立企业上市培育机制和上市资源储备库。公布上市公条和工作程序,增加工作透明度,实行企业申报制。选择一批规模大、效益好、资产质量优和高科技企业,建立上市资源储备库。对这些企业认真扶持,培植其发展,采取多种方式,力争早日上市面上。此外,加强对原权证挂牌企业的监管和扶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采取多渠道、多形式逐步消化吸收权证挂牌企业和社会流通股,确保社会稳定。
4、采取多种形式,全面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山东省中小企业改革总的要求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坚持“三改一加强”并举,多种形式放开搞活。改革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是转机建制。当前,山东省中小企业乞讨革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各地把改革重点从一般经营方式改革转向产权关系改革,加大力度,整体推进。在面上推进的同时,一些平均持股的改制企业,通过增资扩股等办法,适当增加了经营者和企业骨干持股比例,探索出了职工入股、经营层控股、经营者持大股等新的股权结构形式。如淄博市1998年开始着手解决“均股制”问题,在规范运作的前提下,鼓励经营层和经营者持大股,重点是把资产向经营者集中,有效解决平均持股造成的“二公有”、“二锅饭”的弊端。这方面临淄、恒台等区县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有的企业出现两个50%,即经营层持股占50%,主要经营者持股占经营层的50%。临淄区持股超过百万元的经营者有10人,200万元以上有3人。他们指出,一股连利,十股连心,百股连命,抓住了这一点,就抓住了建立经营者约束机制的根本。二是把改制与转变政府职能结合起来,实行配套推进。蓬莱市在企业改革过程中,撤销了企业主管部门,成立行业管理办公室,并依托各行业中的骨干企业,组建社团性质的行业协会,为企业提供服务,效果很好。三是注重规范运作,企业经营机制得到转换。一些地方把1999年作为企业改革规范完善年,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企业乞讨革进行全方位规范。烟台市出台了《关于改制企业规范运作的试行意见》,济南、潍坊等市出台了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工作暂行规定和议事细则,德州市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的832家企业中,建立起较为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占80%以上。四是改革与调整完善所有制结构相结合。各地企业改革中,抓住产权关系改革这个关键环节,在放开所有权上做文章,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在、更求所活的原则,大力进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与完善。荣成市国有集体资产在社会资产中的比重由改革前的83%调整到目前的49%,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德州市三级国有、集体企业由原来的2567家减少到837家,资产总量由209.85亿元减少到123.9亿元。有832家企业通过改革变为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有548家企业通过公开出售、拍卖转为个体私营,吸股资本金5.3亿元,盘活存量资产43.8亿元,新注入资金13.8亿元,收回资本金3.02亿元。通过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国有资产的运行质量明显提高。1999年1-5月,全市国有和国有控股140家工业企业,资产增值率达到108.9%,其中67家骨干企业资产增值率达到116.4%。五是改革与发展相结合,企业经济效益快速增长。各地在改革中,注重把企业改革与资产重组、资本运营、技术创新及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正确处理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和发展潜力,企业效益快速增长。济南市通过多种形式改制,到去年上半年企业净资产比改革之初的1994年增加了1.2倍,年销售收入提高1.3倍,实现利润提高1.6倍,上缴税金提高1.3。
5、制定和完善改革配套政策,建立与市经济相适应的激励约束机制。一是制定和完善改革配套政策。健全和完善配套改革政策,是企业改革工作得以规范运作,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因此,山东省非常重视改革配套政策的制订,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修改、完善。如青岛市制定印发了《我市资产运营机构非资产运营职能分解移交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对资产经营公司非资产运营职能进行剥离;威海市制订了《关于改制企业职工持股会的试行办法》、《关于加强改制企业土地资产管理的试行办法》等,有力地保障了改革工作范有序进行。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同时,山东省其他领域的改革同步推进。青岛市组建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一对全市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农村社会保险工作进行管理,进一步深化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城建、旅游、外贸以及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改革,都取得了明显进展。二是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分配制度改革力度,积极探索和鼓励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使个人收入与其贡献和承担的风险紧密持钩。青岛、淄博、威海等地对一些企业实行经营者年薪制与期股制,既有利于较长时期内稳定经营者队伍,又有利于调动和增强经营者的积极性和责任心。青岛市制定了《关于实行企业经营者薪制的试行意见》,在20户企业先行试点,已有11户签订了《考核目标责任书》。同时还拟订了《企业经营者实行期股期权激励的试行意见》。
6、转变政府职能,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到位以后,政府对企业不再直接管理,如何加强对企业的宏观调控,确保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山东省各级政府在抓好机构改革的同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强化为企业服务的意见,努力减少审批项目和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减轻企业负担,坚决制止乱收费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淄博市监淄区在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提出宏观调控,放权经营,强化监督,搞好服务的思路。一是宏观调控,放权经营。“产改”以后政府不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是突出行业管理职能,通过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等方式对企业进行宏观管理。二是强化监督,依法行政。改制后,政府一方面对企业不再直接管理,另一方面着重抓工商、税务、审计、统计监督,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维持公平竞争。三是强化服务,转变作风。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企关系是重要的,但代替不了转变工作作风,必须“两转”结合,搞好服务。重点是搞好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人才服务,做好再就业工作,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强行政体系建设。
三、山东省国有企业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20年的艰难推进,目前正处于攻坚阶段。湖北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国有企业数量多,资产存量大,下一步深化改革的任务重。如何实施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需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既以中央的方针政策为准绳,又要结合湖北实际。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把改革向纵深推进。山东省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值得借鉴,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1、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关系到国有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大课题。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尽快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经营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技术不断创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取得进展。
2、搞大搞强重点企业集团。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尽快完成对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促进国有资本向重要产业和关键领域集聚。按搞大搞强、搞精搞专、综合整治、退出淘汰四种类型,进行分类指导。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分批的原则,集中力量抓好重点企业集团的发展,不断提高大企业集团的资本扩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跨国经营能力。
3、放开搞活经济活国有小企业。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对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提出了明确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各地、各部门要在认真贯彻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加大改革力度,逐步扩展范围,以产权改革为突破口,以转机建制为着力点和落脚点,坚持“三改一加强”并举,因企制宜,分类指导,一企一策,进一步采取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
4、建立有效有经营者选拔任用、分配机制、监督约束机制不够健全,已成为制约我省国有企业竞争力和活力的重要因素,必须按照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大改革步伐。重点推进分配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积极试行国有企业经营者目标管理年薪制和经营者持股、期股制度,控索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多种有效形式,改进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任用办法,建立健全约束机制。
【山东省枣庄市旅游业发展情况考察报告】推荐阅读:
山东省旅游饭店业服务技能大赛获奖情况11-06
赴山东寿光学习考察报告06-30
枣庄职业学院录取分数线山东专科09-18
赴山东杜郎口中学考察心得12-10
山东省协调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11-10
山东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研究07-17
山东发展经济现状07-28
山东农业发展银行考试内容06-23
山东青州市工业发展势头强劲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