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高考政治试卷(精选7篇)
K J.CO
M 4 2012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海南卷)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
总体评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试卷(海南卷)依据《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和海南省的《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说明》)进行命题,试卷为单科独立试卷。试卷在保持平稳的基础上,结合海南实际,针对性地对部分试题的难度进行了调整,既“有利于高等院校选拔人才”,又“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突出了新课程的基础性、选择性、时代性特征,突出了对学生基本物理素养和能力的考核。
一、试卷结构分析
1.试卷的基本情况
试卷各题考核的知识点及能力统计表
题号 分值考核的内容
基本特点
模块
知识点
能力考核重点
必修1
牛顿第二定律
理解能力
常规
选修3-1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磁场中的运动、电场力、洛伦兹力、共点力的平衡 分析综合能力、推理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常规
选修3-1
点电荷的电场、电势、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 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情景较熟悉但综合性较强
选修3-
1、3-2 理想变压器、电功率、电阻的并联 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常规
选修3-
2、必修1 楞次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情景较熟悉但能力要求较高
必修1、2 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v-t图像 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情景较熟悉但综合性极强 7 4
必修2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动能定理、功能关系 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常规 8 4
必修1 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 理解能力 常规 9 4
选修3-1平行板电容器的特性、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容器的电压、电荷量和电容的关系 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常规 10 4
选修3-1 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 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情景较新颖 11 4
必修1、2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匀速圆周运动 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常规 12 4
选修3-1 点电荷的场强、电场的叠加原理 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情景新颖、突出方法 13 6
选修3-1 电阻的串联、欧姆定律 实验探究能力、推理能力 情景新颖 14 9
必修2 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形变量的关系 实验探究能力、推理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情境新颖 15 9
必修1、2
匀速圆周运动、牛顿运动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情境较常规但综合性较强 16 10
必修1、2、选修3-1 洛伦兹力、洛伦兹力的方向、洛伦兹力的公式、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牛顿运动定律 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情境新颖、综合性强、难度较大 17 4
选修3-3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能、动能变化的关系 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常规 8
必修
1、选修3-3 气体实验定律、牛顿运动定律 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情境较新 18 4
选修3-4 振动图像、机械波、波速、波长和周期的关系 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情景较新 8
选修3-4 光的折射定律、全反射 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情景较新 19 4
选修3-5 光电效应、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理解能力、推理能力 常规 8
选修3-5 核反应方程、动量守恒定律、动能、能量守恒定律 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情景较新
2.题型及分值结构 2012年海南高考物理试卷的题型及分值与2011年完全相同,没有变化。试卷
题型
题量(个)
分值(分)
分值权重
第I卷
单选题
34%
多选题
第II卷
填空题
66%
实验题
计算题
模块选做(3选2)
从内容分值结构中可以看出:2012年的试卷对必修
2、选修3-1模块中内容的考查所占分值相对较多,而选修3-2模块中的内容考查与往年相比有所减少。
二、试题的基本特点
1.立足基础,注重对学科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查,全卷整体难度比往年有所下降
全卷试题围绕力与平衡、直线和曲线运动、能量的观点、电场与磁场以及电磁感应等知识系统展开,考查的多数知识点既是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也是高中教学的核心内容,这些知识点在我省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几乎年年出现。据大致统计,试卷的必考部分对《说明》中II级考点考查的覆盖率达到了80%,I级考点达到了46%,其中考查到的主要知识点有:匀变速直线运动及v-t图像、滑动摩擦和静摩擦力、力的合成与分解、共点力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功、动能和动能定理、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点电荷、电场强度、电场线、电势、电势能、平行板电容器、电阻的串、并联、欧姆定律、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洛仑兹力、安培力、楞次定律、变压器原理等;选考部分中考查到的知识点也多为II级要求,如:简谐运动的图像、波速、波长和周期的关系、光的折射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等。试卷中对这些知识点的考查立足于基础,如第1、2、3、4、5、7、8、9、10、11、13、15、16(1)、17(1)、18(1)、19(1)等小题,均属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考查。
2012年的物理试题在立足基础的同时,针对我省近几年来高考平均分持续走低的现状,为了提高命题的效度,命题人对全卷难度作了适当调整,与2011年相比,2012年的整卷难度有所下降。从试题形式上看,全卷无偏题、怪题、过难的试题出现,依然不回避常规题、经典题,不少考题在平常的复习中可谓司空见惯,个别的还与前几年的某些高考试题极为相似,这类试题的出现可以令学生感到亲切、熟悉,从主观上保证了学生考试心态的稳定性,有利于考生实际水平的最好发挥。另外,命题人在题目的设置上也有意做了一些调整,如删去了以往那些体现试题应用性、时代性所做的一些铺垫,呈现的物理模型更加直接、朴实、单一,文字表述上也更为开门见山、简明扼要;选择题的考查上减少了定量计算,没有一道题需要繁琐的计算,多数题目通过定性分析,或与简单的定量分析相结合,就能在较短时间内做出完成作答;计算题的最后一道压轴题采取了渐进式的设问,前2问较为简单,总体难度略有下调。
2.体现能力立意,注重对学科多种能力的综合考查
2012年的许多试题看似常规,但在情景的呈现方式及设问角度上立意新颖、不落窠臼,更加突出了“能力立意”的命题宗旨,对考试大纲中强调考核的多种能力进行了较为全面、综合的考查。下面将着重对其中三种能力的考查方式进行说明:
(1)对“理解能力”的考查
试卷中的第1题、第8题是典型的考查理解能力的试题,题目本身不难,考查的知识点也较为基础,但在考查方式上却较好地诠释了考纲中对理解能力的说明:“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定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如第1题中提供了四个选项并不是从浅表层次去考查对规律的死记硬背,而是从多个角度设问,分别考查了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形式、加速度与力对应关系的瞬时性、矢量性的理解是否全面、深刻,题目本身虽然短小但考查内容却注重内涵绝不肤浅。
第8题则是将学生平时学习中存在误区较多的摩擦力作为研究对象,旨在考查学生对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认识是否深刻、到位,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则会极易将其与阻碍“运动”或“运动趋势”混为一谈,从而在理解摩擦力的作用效果上错误认为:滑动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减速,静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加速。此题的设置正是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软肋”,考查了他们对摩擦力概念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的鉴别和区分。
(2)对推理能力的考查
“推理能力”表现为:“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试卷中的第2、3、5、9、10、14、15、16、17(1)、18(1)等均属对此种能力的考查。如第2题以速度选择器为模型,从带电粒子的运动和受力的关系上进行分析、推理、论证,找出影响粒子运动轨迹改变的因素。第10题需要根据题目选项中给出的两种直流电源的不同接法,进而对电流对螺线管极性的影响以及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做进一步的推理,最终判断出通电导体的运动方向。第14、17(1)题则需要在结合图像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3)对“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的考查
数学知识是处理物理问题的工具,从近几年的高考来看,对此种能力的考查从来就没有弱化,已逐渐成为高考试题的一大显著特点。试卷中的第2、3、4、6、9、14、16、17(1)、18、19(2)等题不仅考查了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还尤其突出了对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查,强调数与形、理与形的有机结合。其中,如第3、15、16、18(1)、(2)等题考查到的物理知识并不复杂,但对数学能力的要求具有一定高度,不仅要求考生能够依据题意正确画出几何图形,还能熟练运用三角函数、三角形等数学知识进行运算,尤其是16题,作为最后一道压轴题,其本身模型并不复杂,属于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偏转问题,但由于磁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以图像的形式呈现,这就对学生的诸多数学能力——如:识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提高了较高要求。学生首先要画出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然后根据几何知识才能正确求解。第6题中涉及到运动学图像,试题情景学生较为熟悉,但要将图像描述的物理情景与物体具体运动的描述对应起来,有相当比例的考生会存在障碍。函数图像作为一种数学方法,与物理问题的有机融合,一直以来都是物理高考的热点。
综观整份试卷,仅对某一单项能力进行考查的题目相对较少,多数题目都是将对两种或多种能力的考查融为一体,特别突出的如第3、6、14、15、16等题,这些试题立意新颖,设问巧妙,从不同角度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及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想对这类试题正确作答,要求考生必须具备较为扎实的基础,较高的物理素养,较强的综合能力,这类试题的设置可以对各个层次水平的考生都有较好的区分度,避免某一分数段考生过于集中的状况出现,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
3.关注科学探究,重视对学生实验素养及创新能力的考查
今年的两道实验试题均为设计性实验,一电、一力,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实验素养和创新能力,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特点。如第13题考查了电阻的测量方法,取材于教材却不拘泥于教材,题目常规中见新颖,考查了学生的基本实验素养:是否理解用单表法测量电阻的实验原理,能否正确利用串联电路及欧姆定律的知识解决实际的电路问题;第14题考查了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形变量的关系,此素材虽然在教材中的“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中有所涉及,但在情景上却做了较大改造,将气垫导轨引入到实验装置中来,乍看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稍作分析后便会发现,此题“起点高、落点低”,考查的实质仍是对最基本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理解和对实验技能的要求,只要考生对实验原理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并有较强的推理能力和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解答起来并不困难。此题通过层层设问,全面考查了科学探究中的多个要素,如:制定计划与设计、进行实验、对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分析与论证等,对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此题的第(1)问中要求学生利用数据在 图像中描点并连线,考查了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同时实验中还隐含了利用气垫导轨测速度的实验方法,这些都是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实验素养。根据图像找到 与 的关系进而找到 与x的关系,还全面考查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4.体现新课程理念,注重对物理思维和方法的考查
方法是沟通思维、知识和能力的桥梁,物理思维对于物理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理清思路,简化过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012年的试题不仅注重了对知识与技能的考查,还强调了对物理思维和方法的考查,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如第3、4、13题考查了理想化的思维方法;第5题在受力分析上考查了隔离法;第6、14、16、18(1)题考查了图像法;第12题的设计匠心独运,异常巧妙地利用对称法、等效替代法,将一个看似复杂的电学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突出了对多种方法的综合考查,堪称方法考查上的佳作,对称法在第16题中也有所体现;第13题考查了动态电路分析法;第17题第(2)问中设定整个过程温度保持不变,体现了控制变量的思想,第15题、18题第(2)问中均涉及临界状态,考查了极端思维法。
2012年高考题中需要重墨泼写的是“守恒”的思维方法,尤其是“能量守恒”的方法在今年的高考题中体现得非常突出。由于自然界中大多数物理问题都与能量有关,其考查范围可涉及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以及原子物理学等多个领域,运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解题,既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也符合当前课改对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用能量的观点处理物理问题已成为近年来高考物理试题中命题率较高的热点。如第3、6、14、15、17(1)19(2)等,均属于用“能量守恒”的思维方法分析、处理问题的应用。
5.注重对物理思维缜密性的考查,全面甄别学生的综合素质
思维缜密性作为物理思维的重要品质之一,是指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周到而细致地考虑问题的一种思维品质,它是甄别学生是否具有严谨的思维方式的一项重要指标。不少学生在解题时,虽然思路正确,却往往因思维不够缜密而造成错解,在高考题中注重对思维缜密性的考查,是新课标对学生素质和能力考核理念的全面体现。如第3题中明确指明了“在O点处有固定点电荷,已知b点电势高于c点电势。”此条件的含义旨在揭示点电荷带正电,场强方向沿abc方向,若考生在思维方式上不够细致,则易误将此电场视为匀强电场,从而导致了一系列分析错误。第5题本是一道较为常规的题目,与2010年我省高考试卷中的第2题在情景和考查方式上异常相似,创新之处仅在于将原题中“金属圆环静止,条形磁铁从圆环上方由上而下穿过”,变成了“条形磁铁不动,圆环自上而下穿过磁铁”,只是在相对运动上作了转换,对学生思维方式是否细致和缜密是个考验。若学生在分析问题时,不会从楞次定律所揭示的“来拒去留”的运动观点去思考和分析问题,则很容易被所谓“对称性”所左右,误认为在上、下端磁铁均是把圆环往外推而造成错误。选考题中第17(2)中对思维缜密性的要求更为突出,由于在题目条件中仅描述了“稳定时发现活塞相对于气缸移动了距离d”,不少学生受思维定势影响,理所当然地认为活塞应相对于气缸向右移动,将气体的体积误用 表示,殊不知活塞要做加速运动,气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一定要增大,活塞应相对于气缸向左移动,而气体的体积应表示为。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考生考试结果数据统计(考生总人数:34051人)
表一:2012高考物理学科客观题和主观题每小题平均分、难度系数统计表
2.答卷总体情况分析
从表
一、表五的数据可以看出,全卷平均分为34.12分,难度系数约0.34,与去年相比,平均分约提高了4分多,题目难度有所降低,但总体仍然属难。从数据和柱形图不难看出,严重偏离正态,整个就是在“爬山”。主要问题出在低分段,特别是29分以下人数,17522人,占了总人数的51.9%,整个拖累了数据。而90—100分的人数实际只占0.5%,80分以上只占2.8%,属严重偏低。按照正常分布,高考人数峰值应该出现在50分左右的位置,偏离之大,可见一斑。
从不同题型的得分情况看,今年单选题的得分情况相对于去年又有提高,平均分提高1.4,难度系数为0.54,2007年进入新课程高考以后最高的一年,且6个试题中,5个难度系数均超过0.5,也是以前没有的。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与去年基本保持一致,难度系数在0.30~0.45之间,属中等偏难。计算题难度0.15,属难题,选考题平均分提高3分多,难度系数0.28,对我省比较适中。
就单个试题而言,全卷只有第1题的难度系数为0.79,对于海南的考生来说,算是容易题,但由于其分量之轻(3分),对低端水平考生的区分能力很有限。中等难度的试题(难度系数在0.5左右)有题2、3、4、6、7、8、9等7个题,合起来总分值为24分,占总分值的24%,对于区分中等考生贡献较大。难度系数值在0.30至0.41之间的共有6道题,分别是:5、10、11、12、13、17题,由于17题考生选做达94.2%,即绝大部分考生均选,故这部分分值占总分的37%,其余6个题的难度系数均在0.3以下,其中2道计算题,2道选做题、一道实验题和1道填空题。计算题和选做题总体偏难,这部分分值实际占总分值约36%,与中等难度试题比重相当,在全卷中所占比重较大,对难度的影响较大,以致造成全卷的难度值仍然偏低。
相对于2011年,尽管今年全省平均分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但就我省考生的实际水平而言,难度系数仍然偏低,总体看来,本份试题有利于区分中等以上程度考生,对低端考生区分不够。但对教学的引导来看,今年的试题传递了一个较为正面的信息——真正重视基础,关注能力的全面提升。由此才能得高分。
3.部分考试成绩较好学校物理高考情况综合分析
由表六可以生成以下柱形图:
从数据和图形不难看出,就是我省每年高考名列前茅的这些所谓优质资源高中,也并非阅卷时所担心的分数太高,拉不开距离。按照正态分布的要求,其中图像好看的是A、E两所学校。除了平均分正常,就是低分段,也是控制较好。据了解,这两所学校也是控制招生较好的学校。C、D两所学校,应该说在中、高分段还是不错的,但拖的尾巴太高,图形并不好看,原因是学生差异太大,并且没有得到很好地转化。
4.逐题分析(另附)
四、对教学及备考的建议
(一)正确处理“经典”和“创新”的关系,夯实双基和提高能力并举;
(二)重视科学探究,切实落实好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目标;
(三)既要重视 “优等生”,也要 关注“后进生”,实行分层次的差异性教学;
(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加强运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一、试卷特点
1. 稳中有变, 稳中求新
2011年全国高考海南省政治试卷与2010年相比, 总体结构、题型、所占分值、题量等基本保持稳定。试卷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题型构成, 涉及四个必修模块和三个选修模块。
各模块的具体赋分情况及其在总分值中的比例稳中有变。试题总体结构和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三个选修模块的具体赋分及其在总分值中的比例保持稳定, 仍占8%。经济、政治、哲学、文化四个必修模块的具体赋分及其在总分值中的比例, 稳中有变。但是大致维持在经济生活模块占27%、政治生活模块占23%、生活与哲学模块占27%、文化生活模块占15%左右。与2010年相比, 2011年经济、文化两个必修模块的分值各增加2分。对具体知识的考查主要是根据问题情景的需要来确定。
难度和题型稳中有变。比如, 第Ⅰ卷选择题仍为22个, 但选择题难度和生成性题比率上升了, 总体难度增加了。第Ⅱ卷各模块题型和分值分布稳中有变。第Ⅱ卷主观题题型基本稳定, 但主观题设问的数量发生了变化, 由原来的6个增加到8个;经济生活模块主观题近四年来第一次以表格题形式呈现;辨析题近四年来第一次不在生活与哲学模块中呈现。
考点分布稳中有新。近两年高考试题共同涉及的知识点就有16个, 这表明, 两年中所考查的主干知识基本稳定。但从考查的主干知识的具体内容来看, 稳中有新。今年新考查的知识点有21个, 约占所考查的主干知识的57%。
2. 立足基础知识, 彰显了能力立意的方向
2011年全国高考海南省政治试卷以学科基础知识为载体, 大大增强了对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和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力度。全卷22道选择题和6道非选择题中几乎每一道题都是遵循能力立意的思路来设计的, 即在情境中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从理解和运用中体现考生能力素养和综合素质。通过提供材料、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筹形式, 充分、全面和有侧重地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凸显了能力立意的方向, 强调对学科思维方法的考查。具体地说, 在设问方式上强调灵活性, 在考查内容上强调综合性, 在考核方法论上强调思辨性。
从选择题上看, 全卷22道选择题中几乎每一道题的题肢都是生成性题肢, 很难找到教材中的原生态语言。解答这些试题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 准确地提取学科知识, 而且还必须具有融事理于一体的能力, 注重运用学科知识结合具体情景进行新的提炼和概括。每一道选择题都得通过逻辑推理和辩证思维才能做对, 没有一道题是能直接选出答案的, 单纯考识记部分的知识基本上没有。比如, 选择题第5、16、3、9、1、14、20、13、7、17、19题。这些题在设计上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迷惑性, 解答这些题需要在解读材料信息的基础上, 运用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等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辨别。若考生不能将材料信息正确转化, 就难以捕捉命题者的意图, 也就很难作出正确的选择。
从非选择题上看, 2011年全国高考海南省政治试卷都是以新材料新情境新设问考查考生对考点知识的理解运用, 都渗透或体现了对《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的“四项基本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考查。如第23题辨析题“一个有思想的人如果没有表达能力, 那他就是一个没有思想的人。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辨析。”此题难度系为0.28, 属较难题。答好此题的关键在审题。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的传播和影响知识的灵活运用, 着重考查学生审题能力、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第24题材料二在呈现上用了表格的形式, 比较直观明了。在设问上从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方面设计三小问, 问题与问题之间逻辑严密, 层层深入, 彰显了试题的综合性, 学生的解答体现了对知识的重组、整合和迁移, 有利于考查出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实现高校的选拔功能。第25题第三问从辩证否定原理角度, 要求考生在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基础上, 调动和运用批判性思维, 注重研究新情况, 寻找新思路等方法论知识进行事理交融的分析。另外, 选修模块第26、27、28三道题与上述题目一样, 都较好地考查了考生“双基”掌握程度, 同时注重以知识为载体考查考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思维过程。涉及的知识点不多, 但分析与论证的深度和力度要求很高。要答好这些题目, 需要考生正确解读和获取材料提供的信息, 并与相关知识点准确对接, 正确使用学科术语, 并运用学科知识给予充分地论证, 从而突出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既有利于克服学生死记硬背的心理, 也有利于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思维方式观察和思考身边的各种重大经济、政治、文化现象。
3. 洋溢时代气息, 注重价值导向
面对实际问题, 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 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既是高考的一个能力要求, 也是新课程改革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2011年全国高考政治试卷 (海南) 贴近时代, 关注社会热点重点问题, 时代气息浓郁。如第4题阶梯水价调整;第5题通胀压力与利率调整;第7题网络反腐与廉政建设;第8题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政策;第9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第13题博鳌亚洲论坛;第19题核电生产与安全;第24题我国“十二五”规划与中共执政方式、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26题促进当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等。试题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 以现实生活中的重大热点为背景, 以小见大, 不仅反映了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重大问题, 也突出了时事热点, 引导考生关注当今人类生存、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关注我国的国情和社会进步, 关注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体现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要求。
坚持正确价值导向, 体现思想教育性和国家意志, 是今年试题的一大亮点。如第7、9、10、24题 (1) 问体现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价值要求;第4、5、6、24题 (2) 问、25题 (1) 问体现了经济发展价值要求;第1、2、4、5、8、24、26题体现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要求;第14、15、23、28题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以及文化传播和影响、弘扬科学精神的文化基本价值要求;第21、22、25题 (2) (3) 问体现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价值要求。同时, 全卷凸显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如第16题考查“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 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渗透;第23题要求对某一观点进行评析, 重视对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核;第1题考查制造业竞争力提高, 第2题考查居民储蓄, 第4、5、6、8、24题 (2) 问、25题 (1) 问、26题考查的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第7、9、10、24题 (1) 问考查民主法制建设, 都大大强化了学生竞争意识、投资意识、市场经济意识、民主和法制意识与公民意识;较好地实现了考查意图。
4. 贴近生活, 凸显课改理念
贴近生活, 凸显课改理念, 是2011年高考政治试卷的一大亮点, 也是高考政治试卷的生命力所在。2011年全国高考政治试卷 (海南) 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 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例如:第4题以居民生活用水逐步推行阶梯水价为背景, 考查水务管理办法的意义;第15题以各地民居建筑为话题, 考查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与中华文化、地理环境的关系;第22题人们以斗牛运动的存废问题发生的激烈争论为素材, 考查价值判断与选择的特征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第25题以某企业生产的玩具产品“芭比娃娃”由滞销到畅销的素材, 考查该企业成功经营的因素和矛盾观、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第28题以某著名大学改变以前本科毕业设计“一人一题, 一个导师”的个体培养模式, 实行团队合作培养模式为素材, 考查该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作用。上述这些试题的选材和情境设置都具有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特点。关注现实生活, 利用时政热点设计试题, 把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大事“拉近”到学生身边, 既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强烈的现实性, 又使试题本身增强了生命活力。同时, 试题以不同的方式渗透着情感体验的内容, 彰显了新课改的理念和特色。
5. 发掘本土资源, 展现海南特色
发掘本土资源, 针对海南实际, 注意选取海南具有经济和文化特色的素材, 积极反映海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是今年高考政治海南卷的又一特色。例如, 2011年全国高考海南省政治试卷第6题以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政策在三亚的免税店试点实施为素材, 要求学生获取和解读相关信息, 理解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第13题以海南“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会为素材, 考查“博鳌亚洲论坛”的性质;第14题以庆祝海南的传统民俗节日———“公期”为背景, 考查庆祝民族节日的意义和传统文化的特征;第16题以诞生在海南的红色娘子军光辉事迹为素材, 考查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试题注重开发和利用海南地方课程资源, 选取海南地方素材, 营造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 具有浓郁的海南乡土气息, 以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亲切感。
二、试卷中存在的问题
从上述的试题分析中可以看出, 2011年全国高考海南省政治试卷特点鲜明, 但也存在着值得商榷之处。
1.试题的难度系数偏低, 区分度小, 不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和中学教学。2010年全国高考海南省政治试卷难度系数为0.439, 2011年全国高考海南省政治试卷难度系数为0.414, 与去年相比难度增加了。其中, 选择题的难度系数为0.47, 非选择题的难度系数为0.36。近三年全国高考海南省政治试卷难度系数分别为0.49、0.44、0.41, 尤其是今年的试卷难度更大, 全卷难题、中等难度题和较易题没有按合理比例呈梯度分布, 区分度不明显, 很难有效区分不同层次、不同考生的能力高低, 有失高考测试与选拔的公平性。比如, 今年全国高考海南省政治试卷中部分选择题 (如第5题) 和非选择题 (如第23题辨析题) 的难度甚至超越了全国卷和四个直辖市以及部分教育发达省的试题难度, 脱离了海南长期以来基础教育薄弱的省情学情。从考生答题情况来看, 学生成绩没有合理拉开档次;从教师教学情况来看, 活教死教差别不大, 教好教差不明显, 导致教学导向不明确。不利于高校选拔人才, 也不利于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改革。这样不能有效区分和甄别不同层次、不同考生的能力高低, 也就难以充分保证高考竞争的公平公正, 使高考更好地为高校选拔人才和服务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导向功能未能得到有效发挥。
2.个别试题的命制超出了《2011年全国高考·政治考试大纲 (海南) 》和现行使用的高中政治教材范围。例如, 第5题主要考查中国人民银行的业务。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章第二十三条第五款规定, 央行可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而考纲中则没有这个考点, 现行教材中也没有这一方面的内容。该题的难度系数为0.135, 是全卷22道选择题中难度最大的题。大多数学生由于未接触过这个知识点, 误认为只有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才是金融债券的发行者而导致失分。
3.全卷的阅读量过大, 参考答案的文字书写量增多。同时, 个别非选择题的参考答案在设计上脱离了现行高中教材相关内容。例如, 今年高考政治试卷 (海南) 全卷的阅读量大约5720字, 比去年高考政治试卷 (海南) 全卷的阅读量4530字多出了大约1200字;今年高考政治试卷 (海南) 参考答案的文字书写量大约1040字, 比去年高考政治试卷 (海南) 参考答案的文字书写量860字多出了大约180字。过大的阅读量和参考答案文字书写量的增加, 会大大挤占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 不少学生答不完试卷, 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答题效果和质量, 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自2009年浙江高考开始采用新课标自主命题以来已整整五年,搜集整理近五年来全国高考浙江政治卷的主观题设问我们不难清晰的发现,浙江试卷已以其特定的设问模式给人以深深的印记:本文主要从主观题设问的角度,整理浙江课改以来高考试题。截取设问中明显以“运用某某知识”为限定的设问,以试图探析其主观题命题思路从而为高考复习提供有益借鉴。
一、依据呈现:用事实说话
5年来浙江高考政治直接以:“运用某某知识”的设问汇总如下:
2009年:第40题第(2)问设问为:结合材料二、三,运用“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阐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道理。(10分);第41题第(3)问设问为:结合材料二,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有关知识,说明“村官”小杨在乡村的精彩人生给我们的启示。(10分)。
2010年:第40题第(2)问设问为: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说明地方政府对权力自我设限的做法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提高了政府权威的道理。(10分);第41题第(2)问设问为:根据材料一的信息,运用“社会再生产”的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浙江省政府有关经济举措对统筹城乡发展的积极作用。(14分)
2011年:41题第(2)问:运用“劳动和就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为便于叙述以下描述省略设问其他方面)。
2012年:40题第(1)问:运用“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的有关知识;41题第(2)问运用“政府职能”和“科学发展观”的有关知识;第(3)问运用“公司经营”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有关知识。
2013年:40第(2)问:运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3)问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41题第(1)问运用“文化与综合国力”的有关知识;第(2)问运用“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二、特色分析:焦点访谈
通过以上依据呈现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浙江高考政治试卷在设问模式上以强烈信号传递着:重主干知识的同时把握要点内容,设问范围、知识切入点等于细微处见实力,知识范围限定更加明确,同时这种设问频率大幅提升,從原来的基本上两道题到2012年的3道题,尤其是2013年的四大设问均以此模式进行,分别考察必修四大模块的内容,且分值较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即便在2011年只有一个但是在当年的40题第(1)问中明确了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第(2)问运用“辩证否定的实质”的知识。如此具有针对性的设问在其他省市是不多见的。
从设问的数量上及内容上看浙江高考政治卷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由单一知识的限定到单元内部的逻辑剖析进而达到模块内部知识的整合,再到模块间的跨越,最后又回到单一知识的过程:如从运用“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到运用“公司经营”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有关知识,再到运用“劳动和就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还有运用“政府职能”和“科学发展观”的有关知识,最后又回到单一知识的设问上,似乎有千帆过境,万木争春,曲折回荡,流连忘返之感觉,让人一言难尽。
在笔者看来浙江试卷的如此设问模式必将得到大力弘扬,这是因为这种模式更加客观公正的考察了学科知识,在有利于高考的公平竞争的同时更富梯度和区分度,看似简单实则不易的命题行为有利于为高校选拔人才,也有利于中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可操作性强,同时从浙江高考政治试题的选材背景等方面我们不难看出其:命题立意深远以求情感升华,考察知识到位旨在能力提升的命题范式并不是简单的命题模式套用,而是彰显学科情怀。如2013年浙江高考政治卷主观题在选材中把生态文明、人民福祉、民族未来、梦想中国有机结合,设问用辩证的哲学思维(对立统一的观点)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断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文化与综合国力)然而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有机结合起来,彰显政治学科精神,大器天成、浑然一体,回味无穷。
三、价值引导:中国好声音
浙江高考政治如浙江卫视一样传来了美妙的声音,这种声音少有因设问范围的定位引发广泛争议,给一线教师基本指明了教学的“边界”。 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改革路径让人们看到了“迈小步、不止步”的革新思维,“用知识、考知识”的能力要求。选材和教材只是一种载体,用“材”才是真正的目的。针对浙江高考政治试题的这种命题特色,在复习备考中,笔者认为至少要做到以下两个个方面。
1.精心织网,潜心打渔
在过去的试题命制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运用《生活与哲学》\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探索世界追求真理\认识的反复性等类似于这种模式作为范围限定,而且限定相对宽泛,而浙江卷则不然。针对浙江政治试卷的这个设问特点,要想从容应对高考试题,精心织网,潜心打渔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把网看做是教学大纲和考纲,那么这里的“渔”就是教材知识和考点。要处理好网与渔的关系,就必须做到疏而不漏。至于如何织网,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我看来,模块内部知识整合与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可或缺,务必做到在模块内部把微观知识点形成知识板块。如图1所示,以“宏观调控”为中心形成网状知识,同样我们可以以“市场调节”为中心,以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价格、消费、企业、就业等等为中心,深入挖掘教材与考纲中可能成为命题兴奋点的知识要点;至于模块知识之间:我们也必须找到内在的联系:如能将经济生活的宏观调控与政治生活的政府职能,能将经济生活的经济全球化与政治生活的政治多极化以及文化生活的文化多样性等有机结合(如图2所示);把政治生活中的群众路线与生活与哲学的群众观点等知识有机结合,全面把握命题可能出现的交叉点,构建一个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知识网络,做到胸有成竹,目无全牛,必能融会贯通、挥洒自如、左右逢源。
2.看云识天,埋头赶路
目前在高考试题中,往往出现的问题是学生熟悉的问题不得分,会做的问题得低分,拿到参考答案学生一看就懂,老师一讲就会,但是高考时同学们往往跳进了美丽的陷阱,一做就错,似乎高考给他开了一个玩笑。究其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还是知识不到位,基本规范、学科思维品质不到位,学生不能做到理据有效对应、事理交融、论证得力。
纵观浙江高考政治试卷,大有年年岁岁“题”相似,岁岁年年“答”不同之特点,题型基本一致,设问形式十分相似,甚至把重点、难点作为常考考点,如2010年第40题第(2)问与今年40题的第(3)问均考察了 “对立统一”的观点,但答案略有出入,如何有效解决,这就需要我们看云识天,埋头赶路,要知道高考考了些什么,我们能做些什么,正确的处理解题套路与思路的关系。高考是命题者与一线教师及广大考生之间博弈的一个过程,任何一方都不能简单的以不变应万变,但命题立意肯定是“注重基础、突出能力”的,材料选取肯定是折射“时代精神、彰显学科特色”的,答案设置也必然是“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所有考核必将围绕高考政治的四大能力展开,这无疑要求我们以开阔的视野关注国际、国内重大事件,以“政治人”应有的民生情怀理性看待社会问题,从而回归教材,能对教材重点内容准确完整识记、简洁流畅复述并与具体情境有机对接,进行论证描述,既要牢牢把握答题套路,更要彰显解题思维,在深入挖掘教材知识深度的同时,以开阔的视野关注命题模式套路的宽度与跨度,有所同必有所不同,同中求异,异种求同,从而达到异曲同工。
第Ⅰ卷
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4年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3个百分点,达到51.2%;服务业增加值占GDP增加值的比重由46.9%提高到48.2%,继续超过第二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明显高于工业平均增速。这表明在我国()①经济发展方式正在积极转型 ②产业结构更趋优化 ③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驱动力 ④经济发展质量全面提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知识。
2.市场上某款运动鞋的价格上涨后,其供应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图示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某款运动鞋的价格上涨,对生产者而言有利可图,生产者就会扩大生产规模,供应量增加。价格与供应量之间是正比关系,故B入选,排除错误选项A。CD反映的是价格不变,数量增加或减少的情况,不符合题意,因为题意指的是价格上涨,而不是价格不变,故排除,故答案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3.2014年我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2万多亿元,其中生鲜电商的交易额约为130亿元,同比增长221%,占全部生鲜交易的10%。从供给角度看,我国生鲜电商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
①居民收入增加引起消费偏好发生改变 ②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且吸引了大量投资 ③新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人们的购买习惯 ④商业模式的改变降低了行业进入门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考点:本题以热点网络交易为时政背景,考查供给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某村一个种植大户和一个耕种自有承包地的普通农户在2014年种植作物的品种和投入产出情况如下表所示。回答4~5题。
4.从表中可以看出()
①种植白菜的投入产出比高于种植土豆 ②种植玉米的投入产出比低于种植小麦 ③投入产出比最小的是种植小麦
④普通农户种植玉米的投入产出比高于种植大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投入与产出的比,也就是效率的知识。
5.在下列对种植大户的收益率远高于普通农户的原因分析中,能够成立的是()①种植规模大 ②种植品种结构优 ③白菜种植占比小 ④玉米种植占比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效率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知识。
6.2014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全面开放国内快递市场,对符合许可条件的外资快递企业,按核定业务范围和经营地域发放经营许可。在我国快递业务量快速增长、整体规模跃居世界前列的背景下,允许外资企业开展国内快递业务有利于()①细分国内快递市场,稳定中资企业快递业务的市场份额
②建立对等开放的国际快递市场,为中资快递企业“走出去”创造机遇 ③利用外资快递企业品牌和资金优势,整合国内中小快递企业 ④加大市场竞争,促进国内快递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升服务水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政府不断优化快递业发展环境,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将进一步增强我国快递业对经济社会的服务作用。依据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的承诺,进一步放开国内市场,让国内外快递企业同台竞争,有利于倒逼国内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使广大消费者有更多选择。④符合题意入选;加快开放国内快递市场,也意味着在对等开发的前提下,为我国快递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机遇。因此,放开国内市场有利于提高国内快递企业的竞争能力,也为未来我国企业营建全球服务网络,参与全球竞争,创造了一定的便利条件。②符合题意入选;①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答案选D。
考点:本题以热点快递业的发展为背景,考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知识。
7.2014年11月,允许香港与海外投资者有范围买卖沪市股票和大陆投资者有范围买卖港市股票的“沪港通”正式开通,在沪港两地股票市场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开通“沪港通”意在()
①促进两地资本市场共同发展 ②促进两地资本市场资金的跨境流动 ③杜绝两地股票市场投机交易 ④降低两地资本市场交易费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考点:本题以沪港通为时政背景,考查学生对股票、资本市场等的认识。
8.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总值占商品进出口总值的十分之一左右,且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十余年中一直处于逆差状态。这种状况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是()A.我国企业提供的服务大部分不可参与贸易 B.我国第三产业总体发展滞后,竞争力弱 C.服务贸易个性化强,容易遭遇贸易壁垒
D.我国服务市场条块分割严重,市场不统一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在对外贸易中,一定时期内(一般是一年)若一国的进口额大于出口额,称为入超,即贸易逆差,或叫贸易赤字。A表述错误排除,我国企业提供的服务可以参与贸易;C不符合现实排除;D表述错误排除,我国正在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我国之所以服务贸易处于逆差,是因为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还需要调整和完善。B符合题意入选。故答案选B。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外贸易和服务业的发展的知识。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凡经人大及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没
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回答9~10题。
9.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旨在()
①彰显宪法权威,增强国家工作人员履行公职的神圣感和责任感 ②强化宪法监督,推进和完善法律体系建设 ③推进依法行政,保障国家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 ④弘扬法治精神,督促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和维护宪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考点:本题以依法治国为时政背景,考查的知识点是依法治国以及政府要依法行政、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等知识。
10.“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的规定()①表明行政机关不再有权制定行政法规 ②强调公共权力必须在法定范围内行使 ③能够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及其职能配置 ④有利于厘清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边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的意思是行政机关必须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力,要依法行政,②符合题意入选;法律赋予了公民权利与义务,政府无权超越法律设定权力,这就界定了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④符合题意入选;行政机关有权制定行政法规,①表述错误排除;题意是对政府行使权力的要求,而不是政府机构的设置问题,③不符合题意排除。故答
案选C。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以及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知识
11.某县在乡镇“群众考干部”工作中规定,对联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的考评,由村民代表做考官,考评内容包括农村工作的亲历感悟、农村政策的解读、农村实情的掌握情况等,考评成绩直接影响干部的奖惩。“群众考干部”的做法()①是村民自治组织形式的创新 ②推进了基层社会的法治建设 ③是村民行使监督权利的体现
④有利于提高干部的工作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的知识。
12.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坚决查处腐败案件,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党中央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成了对腐败分子的高压态势,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评价。惩治腐败()①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 ②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原则的体现 ③改进和完善了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④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内在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经济建设是我们目前的中心工作,①表述错误排除;党中央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成了对腐败分子的高压态势说明党加强自身建设,从严治党。有利于提
高党的执政能力,更好的为人民服务,②④符合题意入选;党的领导方式有政治、思想、组织领导,党的执政方式有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题意没涉及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③排除;故答案选C。
考点:本题以当前热点反腐为背景,考查的知识点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等知识。
13.2014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发展成果惠及各民族群众,坚持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做好新疆工作()①意在改革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是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内在要求 ③是维护边疆安全和国家统一的需要 ④是实现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具体体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和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知识。
14.2014年初,部分西非国家爆发严重的埃博拉疫情,国际社会伸出援助之手。截至2014年底,中国向埃博拉疫区提供了价值约7.5亿元人民币的援助。派出1000多人次的传染病专家和医护人员参加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积极帮助疫区国家开展防疫工作()①显示中国具有防控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的实力 ②表明国际援助是构建国际新秩序的有效途径 ③体现了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深厚的传统友谊 ④表明中国积极承担与其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考点:本题以非洲疫情为背景,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及主权国家的知识、国际新秩序的知识。
15.“一月一镇一场”“一月一镇一赛”“一镇一演”是海南省某县着力打造的群众文化活动模式。县政府积极为群众搭建表演舞台,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鼓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参加演出的群众越来越多。县政府的做法()①体现了政府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作用
②激发了群众文化创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其精神力量 ④扩大了群众文化权益,让群众广泛享用文化成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①表述错误排除;文化权益是法律赋予的,不能随便扩大和缩小,县政府积极为群众搭建表演舞台,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有利于实现群众文化权益,而不是扩大权益,④前半句表述错误排除;鼓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②符合题意入选;这些文化节目和活动也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③符合题意入选。故答案选C。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塑造人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知识。
16.近年来,海南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一批本土题材的剧目,如琼剧《海瑞》、人偶剧《鹿回头》、歌舞诗《达达瑟》、舞剧《黄道婆》等。这些剧目在全国各地演出,展示了海南独特的风土
人情和审美情趣,深受观众喜爱,引起了一股海南文化热,演出的成功主要得益于()①剧目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和魅力 ②剧目创作坚持市场至上的导向 ③剧目创作坚持现实主义风格 ④对本土历史文化的创造性发掘与转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以及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点。
中国珠算以算盘为工具,通过计算口诀和手指拨珠进行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运算,珠动数出,算存一体,实用方便,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代发明”。201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回答17~18题。17.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之美誉的中国珠算()①产生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 ②体现了实用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有机统一 ③表明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可靠 ④印证了认识工具是认识的重要来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中国珠算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代发明”,它产生于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活动,①符合题意入选;中国珠算实用方便体现了其实用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现了其文化价值,②符合题意入选;③表述错误排除,直
接经验不一定比间接经验更可靠;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④表述错误排除,故答案选A。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和认识的知识以及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关系。
18.中国珠算成功申遗()①提供了创新中华文化的成功案例 ②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③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④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③④符合题意入选;①不符合题意排除,题意没涉及创新中华文化;②与题意无关排除,题意未涉及中华民族精神。故答案选D。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化的传播、中华文化的知识。
19.马克思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对这一论述理解正确的是()①劳动是人特有的实践活动和存在方式 ②人的发展以物质生产的发展为基础 ③生产工具决定人类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④生产方式决定于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③表述错误排除;④表述错误排除,错在“决定于”;根据题意“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说明了劳动的重要性,①符合题意入选;生产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②符合题意入
选。故答案选A。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20.“逆水行舟,一篱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A.离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量变不会引起质变 B.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改变事物变化的必然趋势 C.没有渐进的量的积累,任何质变都不可能发生 D.任何事物的量变引起的质变都是前进上升运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一定会引起质变,A表述错误排除,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B表述绝对化,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故排除;质变有上升的、前进的,也有下降的、倒退的,D表述错误排除;根据题意“一篱不可放缓、一滴不可弃滞”说明了放弃一滴、一篱都可能实现不了质变,强调了量的积累的重要,C符合题意入选。故答案选C。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21.毛泽东说“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矛盾分析法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②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③唯物辩证法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体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矛盾转化的必要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毛泽东的话说明要善于分析矛盾、揭露矛盾、解决矛盾,①符合题意入选;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②表述错误排除;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唯物辩证法属于哲学,当然也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③符合题意入选;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可能是主观条件,也可能是客观条件,④表述错误排除。故答案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世界观和方法论、矛盾分析法、唯物辩证法、主观能动性的知识。
22.在澳大利亚,受吃叶子的昆虫和一些真菌的“侵害”,桉树生长缓慢,成为一种优质木材。19世纪被引进美国后,桉树失去了天敌的危害,又有好的水土环境,生长极快,成为易开裂和弯曲的“废材”。桉树从优质木材变成“废材”进一步印证了()①事物的联系是多变的,稳定的联系不存在
②人能够改变人为事物的联系,但不能建立人为事物的新联系 ③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一切以条件为转移 ④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愿而改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受吃叶子的昆虫和一些真菌的“侵害”桉树成为优质木材,桉树被引进美国后,失去了天敌的危害,又有好的环境,成为“废材”说明联系多种多样,事物存在发展的条件性,③符合题意入选;桉树被引进到美国,桉树失去了天敌的危害,变成了“废材”说明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引起桉树是想要优质木材,结果桉树成了废材,④表述正确符合题意入选;稳定的联系存在,①表述错误排除;联系是客观的,包括人为事物的联系和自在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但人在联系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②表述错误排除。故答案选D。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联系的知识。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3题~第25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6题~第2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23.(10分)辨析题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要增加财政收入就应提高税率。请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辨析。【答案】(10分)答案要点:
此观点有一定合理性,但不全面。(2分)在税率降低时,提高税率可以增加财政收入。(3分)但当税率超过一定限度时,会增加纳税人负担,挫伤生产经营积极性,导致税基减少,财政收入下降。(3分)增加财政收入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扩大税基。(2分)【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辨析题,解答此题要掌握辨析题的解题思路,逐句分析,不遗漏任何理论分析点,正确的指出正确原因,错误的分析错误理由并且指明正确的观点,注意分析要围绕主题,不能偏离方向。本题前半句正确,分析税收和财政收入的关系,后半句不科学,要回忆课本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找到增加财政收入的具体措施,其次考虑不同情况下提高税率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并且还要找到增加财政收入的最根本措施。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税收和财政以及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和措施等知识。
24.(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具有数据体量大、类型多、处理快、价值高等特征。人们借助互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多视角、全方位挖掘数据,梳理、分析相关信息,为生产生活服务。
大数据正在成为政府改革和转型的技术支撑,甲市民政局用大数据核对17.4万保障房申请户的户籍人口、住房等海量信息,很快检出1.7万不符合条件的申请户。乙市整合卫星、气象、交通、市政等方面的信息数据,合理调配公安、消防、城管等方面的力量,协同应对一场百年未遇的台风和暴雨,避免了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1)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分析大数据对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作用。(10分)(2)大数据促进了认识的发展,运用创新推动思维发展的哲学知识加以说明。(8分)【答案】(18分)答案要点:
(1)便于全面高效收集与整合交通、环境、资源、户籍人口等信息;(2分)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决策水平;(3分)能够在民生服务、城市管理等方面提高行政效率;(3分)有利于推进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服务能力。(2分)
(2)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实践方式决定的,实践创新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3分)大数据的运用创新了处理数据信息的方式方法,推动了思维方式的发展;(2分)新的认识工具的运用,拓展了认识的对象,提高了人的思维能力和水平。(3分)【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试题,此题考查的只大数据对政府公共服
务方面的影响。可以首先回忆课本知识,政府的职能和政府的性质宗旨等知识,其次要分析材料,获取材料有效信息,民政局用大数据核对保障房申请户的户籍人口、住房等海量信息有利于政府收集信息;整合卫星、气象、交通、市政等方面的信息数据,合理调配公安、消防、城管等方面的力量,有利于政府提供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大数据正在成为政府改革和转型的技术支撑,有利于政府科学决策等。
(2)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审题,首先审设问,确定理论分析角度是认识的发展和创新的作用,据此回忆课本相关知识,可以考虑认识工具有利于提高人的思维水平;思维方式归根到底由实践决定的。其次审读材料,把理论和材料有机结合起来,联系大数据处理数据信息的方式方法,考虑对人们思维方式的影响。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政府的职能、宗旨、认识的发展、创新的知识。
25.(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4年6月,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中西人员交往、商业贸易的重要通道,促进了亚欧大陆经济、文化、社会交流。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代,丝绸之路的合作精神正在发扬光大,我国倡导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的理念,着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我国发展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之间的教育合作、经济合作、民间交往,推进相关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互联互通,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得到了相关国家人民支持,民心相通为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促进文化交流的作用。(10分)
(2)运用社会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为什么要倡导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的理念。(10分)
【答案】(20分)答案要点:
(1)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交融。(3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有利于促进各国的商业贸易、教育合作和人员往来,拓宽文化交流的途径,夯实文化交流的物质基础;(4分)推动各国文化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传播、相互借鉴、共同繁荣。(3分)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发展方向
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4分)我国倡导的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理念符合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体现了时代发展要求;(3分)有利于凝聚共识,推动区域互联互通,促进合作、共同发展。(3分)【解析】
试题分析:(1)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题,根据设问的方向确立理论分析点。设问的方向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促进文化交流的作用”可以考虑经济与文化的关系;文化交流的知识。其次分析材料,把握材料的有效信息,“丝绸之路是中西人员交往、商业贸易的重要通道,促进了亚欧大陆经济、文化、社会交流”“我国发展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之间的教育合作、经济合作、民间交往,推进相关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互联互通”就可以考虑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有利于促进各国的商业贸易、教育合作和人员往来;也利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
(2)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审题,明确设问的知识限定范围是社会意识作用,可以首先据此回忆课本基础知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不用性质的社会意识的反作用不同;其次根据设问的方向可知属于原因意义类试题,可以围绕设问方向明确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的理念对各国人民、对区域互联互通,促进合作、共同发展都发挥积极作用。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经济和文化的关系、文化交流、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等知识。
请考生在第26、27、28三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26.(8分)【经济学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批判地继承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阐明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规律,解释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对于无产阶级认清自己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学说相比,有哪些理论创新? 【答案】(8分)答案要点:
认识到商品和价值不是永恒的范畴,它们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都是历史的产物;(4分)区分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揭示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4分)【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本基本理论的掌握和准确再现能力。此题难度不大,要通过和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学说的对比,找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创新。据此回忆课本基础知识,明确马克思认识到商品和价值不是永恒的范畴,区分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等知识。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学说等知识。
27.(8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2年以来,美国总统由民主党人担任,但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国会议席数发生了明显变化。具体情况见下表。
根据材料说明美国政治形势的变化及其对国家权力运行的影响。【答案】(8分)答案要点:
2012年,民主党人担任总统,民主党和共和党分别控制国会参众两院;2014年之后,民主党人继续担任总统,共和党单独控制国会。(3分)由国会参众两院之间互相扯皮变为总统与国会之间相互掣肘和推卸责任,总统的行政权受到更多限制。(3分)总统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绕过国会立法、推行政策的可能性增加。(2分)【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图表型试题,解答此题要注意背景材料,围绕的主题是民主党和共和党在两院的席位变化展开的,而且2012年和2014年有不同的变化,注意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其次要通过图表中的变化回忆课本相关知识。注意设问的方向分析美国政治形势的变化和对权力运行的影响,变化的表现有由国会参众两院之间互相扯皮变为总统与国会之间相互掣肘和推卸责任,总统的行政权受到更多限制。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美国的两党制、政体以及美国国家权力运行的知识。
28.(8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金兴安幼年时父母双双离世,靠吃百家饭活下来他心怀感恩,努力进取,历经艰辛,最终
成为一名资深编辑、知名作家。为改变家乡文化生活落后的面貌,报答乡亲们的关爱,金兴安退休后克服种种困难,自费创办农家书屋,为落后的偏远乡村送去知识的甘霖,农家书屋成了当地农户的“技校”、师生的图书馆、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乐园。2014年9月,金兴安荣登“中国好人榜”。
运用公民道德建设的知识说明道德对金兴安成功人生的意义。【答案】(8分)答案要点:
道德对个人发展、人生事业具有重要作用。(2分)感恩回报的道德情感和信念引导金兴安在人生道路上不断提升自我、塑造完美的人格;(3分)激励他以坚强的意志品质不断进取、克服困难、回报社会、取得成功。(3分)【解析】
12.2017年10月,广州、成都等多地陆续出台租赁住房改革新政,“租购同权”提高了人们 的租房意愿,租赁价格随之上涨,多方资本开始竞逐租赁市场。不考虑其他因素,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动传导效应的是(注:D、S为变动前,D1、S1为变动后)
(注:D、S为变动前,D1、S1为变动后)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3.自由贸易港是指设在国家(地区)境内、海关管理关卡之外的,允许境外货物、资金、人员自由进出,绝大多数商品免征关税的港口区。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将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据此,下列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建设自由贸易港一带动我国经济发展一推动“一带一路”建没 ②资金自由进出港一促进银行业务创新一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③货物自由进出港一促进国际贸易发展一推动企业“走出去” ④人员自由进出港一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一消除技术壁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17年10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标志着实施60多年的营业税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废止营业税旨在
①避免重复征税,优化财政收支结构 ②通过税制改革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③最大程度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 ④能够更好地引导人们的行为方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印发《关于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引入第三方评估的工作规范》,健全了立法机关与社会公众的沟通联系机制,注重发挥社会力量在立法工作中的积极作用。规范的出台表明
①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直接参与立法决策 ②全国人大行使决定权,不断提升立法质量 ③人大在立法中发挥主导作用,便于推进依法治国 ④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是提高立法质量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01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隆重举行。举行公祭仪式,为的是宣示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庄严表达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愿望。这一立场和愿望
①顺应了和平和发展的时代潮流 ②宣示了主权这一国家根本属性 ③体现了合作这一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 ④符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塞罕坝,是蒙古语和汉语的混合用语,意思是“美丽的高岭”。新中国成立时,曾经的美丽高岭荡然无存。55年来,河北塞罕坝地区的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团结一心、艰苦创业、苦干实干,在茫茫荒漠沙地上建起112万亩人工林场,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据此回答17--18题。17.塞罕坝地区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得益于 A.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 B.优先保障环境恶化地区人民健康权利的认识 C.坚持和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 D.政府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履行社会建设职能
18.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艰苦奋斗、甘于奉献,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弘扬塞罕坝精神,要求我们
①发挥塞罕坝精神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作用 ②通过电视、网络等文化传播途径进行广泛宣传 ③将塞罕坝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 ④将塞罕坝精神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央视综艺节目《国家宝藏》让明星担纲“国宝守护人”,以小剧场形式讲述文物的前世今生,有着向国宝鞠躬、向匠人礼敬的谦卑姿态,有着贯通古今、求索国魂的虔敬气场,让博物馆里的文物真正“活”起来。该节目成功的原因在于
①实现了文化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②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因时而变,不断赋予时代新内涵 ③发展文化事业,满足人们的基本文化需求
④展示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厚重的文化底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017年11月17日,在与受表彰的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代表合影时,发生了令人动容的一幕:看到93岁的黄旭华、82岁的黄大发站在代表们中间,习近平请他们坐到自己身旁。习近平这一举动蕴含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弘扬传统道德,发挥其“主心骨”作用 ②注重典型示范引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 ③能让人们无形的、自觉地得到思想的启示 ④发挥道德模范选择、传递、创造文化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⑧④
21.近日,一项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称,哈佛一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了隐藏在杜鹃47球状星团中心区域的中等质量黑洞,其质量大约是太阳的2200倍。此次发现,为恒星级黑洞逐渐演化为超大质量黑洞的观点提供了更多依据。这表明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发现中等质量黑洞的前提
②对中等质量黑洞的准确预测源自对黑洞形成规律的正确把握 ③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条件 ④中等质量黑洞的发现进一步佐证了世界的物质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 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出这一论断是基于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不断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 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时代新要求 ③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源泉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进入新时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201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有
①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②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③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内部起主导作用 ④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8.(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国药同济堂中药生产基地按《中国制造2025》和贵州省“千企改造”工程的要求,秉承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大力推进了智能加工设备、智能测控装置、智能报警系统在数字化车间和智能成套装备中的应用。目前,国药同济堂形成了集药材种植、新药开发、中西药加工、医药零售为一体的完整医药产业格局。百余年的“老字号”插上“大数据”的翅膀,焕发新生机。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数字经济对我国实体企业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并就如何激发和弘扬企业家精神提出两条制度建议。(14分)
39.(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进入新时代。
近日,福建省政协围绕“四个共同”协商工作机制,即议题共同确立、计划共同制定、人员共同参与、实施共同推进,开展了“加大造福工程搬迁脱贫力度”专题协商会。把协商民主拓展到省内最高层、延伸到社会最基层,让来自基层一线的扶贫县搬迁户代表和省委书记面对面说出掏心窝子的心里话。通过完善机制,增强实效,推动着协商民主向广泛、多层、制度化方向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福建省协商工作机制如何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12分)
40.(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各地都在行动。武汉市黄陂区实施的“三乡工程”(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被称为乡村振兴 “黄陂模式”。今年组织市民下乡“看房团”,成功出租2000余套空闲农房,收取租金4000万元,吸引市民下乡带活农民;推进“能人回乡”工程激活农业,通过流转土地,打造新景点,拉动了本地餐饮、农产品销售,带动了农户脱贫;先后引进16家企业,盘活了农村资产、资源和宝贵的生态资本。
浙江省新光村是全国首批传统文化村落。近年来,新光村全面开展古建筑保护修缮工程,拆除和改造不符合历史文化风貌的建筑,成功引进青年创客等30多个特色项目,打造了“江南乔家大院”。同时,完善了村文化礼堂建设,充分挖掘本地特色,把当地一些文化名人展示在文化礼堂中。积极开展“晒家训、传家训”以及普法讲堂、文化走亲等活动,形成独有的集体记忆。(1)结合材料,运用量变和质变的相关知识,分析武汉市黄陂区是如何通过资源聚集实现乡村振兴的(12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新光村的做法对实现我国乡村文化振兴的启示。(10分)(3)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为新光村更好地推动乡村旅游提两条具体建议。(4分)
(1)(2)(3)
2018年高考政治模拟试卷(5)选择题
12、B
13、A
14、C
15、D
16、B
17、A
18、D
19、B
20、C
21、D
22、C
23、A
38.(14分)
促进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实体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3分)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3分)
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分)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2分)
考生从国家层面提出具体的制度措施,如产权保护制度、社会信用制度、财税制度等方面均可。(每点2分,共4分)
39.(12分)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3分)人民政协坚持为民履职,维护人民的利益。(3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更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3分)听取各层次的意见和建议,促进科学民主决策。(3分)
40.(26分)
(1)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4分)
通过盘活闲置农房、土地流转,促进资源聚集,激活乡村经济。(3分)能人回乡促进人才聚集,打造懂农爱农新力量。(3分)通过招商引资促进资本聚集,为乡村振兴提供资金保障。(2分)
(2)重视文化与经济的结合,发展文化产业。(4分)注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挖掘本地资源。(3分)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分)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进入2017年6月,高温来袭,适合凉拌的蔬菜价格走高。下列(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E为变化前的均衡价格、E′为变化后的均衡价格)能够反映凉拌蔬菜6月市场变化的图形是()
2.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金融蓬勃兴起。而不正当竞争、擅自挪用客户资金等问题也随之而来。目前,国务院出台了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拟规范P2P网络借贷、第三方支付、股权众筹等各类互联网金融业务。专项整治互联网金融业务旨在()A.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B.通过行政手段的主要运用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C.拓宽大众融资渠道,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D.减少互联网金融竞争,促进资源合理有效配置
3.税制改革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球,不仅在当今世界,而且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每一个阶段,税制改革从来都是与人们如影随形、亦步亦趋且常话常 新的一个重要因素。税制改革之所以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是因为()①每个公民都是直接纳税人,税收与我们息息相关
②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实现国家职能的物质基础
③税制改革是否科学,事关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和谐
④初次分配领域必须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4.城市病是指由于城市人口、工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而造成的种种弊病。它给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带来了烦恼和不便,也对城市的运行产生了一些影响。下列措施有利于解决“城市病”的是()①尊重城市运行和发展规律,严格控制并逐步缩小城市规模 ②明确城市功能定位,优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相关环节 ③加强对城市文脉延续性的管控,原封不动地保留城市文化 ④搞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5.近年来,体量庞大的中国网民迈入了微时代的门槛,各地领导及党政机关已经习惯于通过互联网与普通网民进行“指尖”上的交流,参与留言回复的领导人数越来越多,回复量也越来越大。这种“指尖”上的交流()①扩大了公民行使权利的范围 ②密切了党政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③创新了社会管理的方式、方法 ④调动了公民行使国家权力的积极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等7个决议草案。根据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审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委员讨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对《政府工作报告》共修改充实61处,“打破地方保护”、“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等写入报告。材料表明()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②最高行政机关必须对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负责
③政治协商是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
④人大和政协对政府权力构成了有效制衡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7.2016年7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来华欧盟领导人时强调,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在任何情况下不受所谓菲律宾南海仲裁案裁决的影响。这表明()①我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
②中国主张以是非曲直来处理中国与欧盟之间的问题 ③我国外交奉行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④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可以不受国际法约束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8.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中国舞蹈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文化自信是传承创新中国舞步的关键。我国的舞蹈从萌芽到鼎盛,从简单的模仿狩猎、战争形态到艺术家的加工创新都与中国历史的发展息息相关,都与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有关。下列最能体现文化自信的是()A.充分研究和总结中国舞蹈艺术传承发展的规律 B.深刻认识中国舞蹈艺术在中华文化发展中的地位 C.主动担当起发展中国舞蹈艺术的历史责任 D.汲取中华传统舞蹈艺术精华,扬弃继承、转化创新
9.某地在发放一项惠农补贴时,为了防止虚报冒领,引进了先进的指纹机,以核实领取人身份。提取备份指纹忙活了大半年,年底发放时却遇到了尴尬。原来,干了一冬天农活,很多村民手指裂开了口子,明明是同一个人同一个手指头,就是通不过指纹机的验证。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尴尬”表明实践的结果总是事与愿违
②“尴尬”源自于决策者没有立足客观实际
③“尴尬”启示人们应准确把握事物的规律
④“尴尬”启示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0.因在分子机器设计与合成领域的贡献,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让·皮埃尔·索瓦日、弗雷泽·斯托达特、伯纳德·费林加。分子机器是指在分子层面的微观尺度上设计开发出来的机器,在向其提供能量时可移动执行特定任务。一旦在分子层面控制了运动,就为控制其他各种形式的运动提供了可能。该研究成果佐证了()①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②实践具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③运动规律能够为人们认识和改变 ④运动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1.克隆通常是一种人工诱导的无性生殖方式。克隆技术不需要雌雄交配,只需要从被克隆的动物身上取一个普通的体细胞,甚至可以只是一根毛发上的毛囊,就足以获得全部的遗传信息,然后将该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再将该卵母细胞移植到代孕母亲子宫内,就可以培养出完全相同的复制品。克隆技术的运用体现了()①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③创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动物始终处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曾国藩家书有言“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做人的道理重在敬、恕二字”、“须用志于道义身心之学”、“一定要经风霜磨炼”等。这启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必须()①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②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③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④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2017年2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该方案针对影响产业工人队伍发展的突出问题,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有序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提高产业工人素质,畅通发展通道,依法保障权益,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培养造就更多的“大国工匠”,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造强国战略提供人才保证。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制定《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的重大意义,并就如何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提出制度建议。
14.(2017·贵州黔东南州模拟)(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创新,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某校高三(2)班同学开展以“科技创新 超越梦想”为主题的团队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未来五年,我国科技创新工作将有力支撑“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网络强国等国家战略的实施。
5月4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部署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加快“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会议认为,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中国制造2025”,是深化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新经济,加快“中国制造”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举措。为此,一要支持制造企业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双创”平台,鼓励地方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建设“双创”示范基地,二要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开展智能生产系统解决方案试点示范。三要推动中小企业制造资源与互联网平台对接,打造制造、营销、物流等一体化新生态。四要放宽新产品、新业态市场准入,加大税收、金融、用地等政策扶持。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加快“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措施是如何体现“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相关原理的。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它以简洁生动的形式,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发展神速。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形式,它具有独特的词汇和语法特点,形式上偏向符号化、数字化、字母化,在受到年轻网友追捧的同时,也引发了社会上的争论,究竟网络语言能否进入正式的书写体系?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
反方:网络语言是一种带有随意性的、不规范的口语形式,源于网络聊天,存在于口语交流中,不适合进入正式的书写体系。过多、随意地将网络语言使用在日记和作文中,对于正处在规范学习阶段的孩子来说,容易引起混乱。对他们的汉语言学习以及将来在中考、高考的作文,都有害无益或弊大于益。一些网络语言昙花一现,而进入书写体系的词汇应该具备长期传播使用的能力,很多网络语言只流行了一阵就“销声匿迹”了,显然并不具备这种能力。
正方:一个开放包容的社会,如持健康积极的心态,应该允许网络语言存在,能够在使用中引导其走向规范,合理吸收其新颖的表达方式。现在,我们看到一些官方的媒体也越来越多地使用网络语言,像“囧”、“伤不起”、“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等等。并不是所有网络语言都能进入书写系统,能进入书写系统的多是经过筛选、大家普遍认可、流行度较高的网络语言,这也是语言的社会特点所决定的,所以不必担心网络语言破坏传统的语言表达方式、破坏传统的词汇和语法。(1)结合材料,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有关知识,说明如何认识和对待网络语言进入书写体系问题?(12分)
(2)如何允许部分网络语言进入书写体系,你认为可能的文化原因有哪些?请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有关知识对此进行说明。(8分)
(3)如果你准备就网络语言问题撰写一篇小论文,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拟出撰写要点。(要点要求言简意赅,每个要点不超过15个字)(6分)
模拟提升(七)1.D 高温来袭,适合凉拌的蔬菜消费需求增加,推动其价格走高,符合题意的是D。A、B需求不变,C需求减少,不符合题意,排除。选D。
2.A 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B不选;专项整治互联网金融会导致融资渠道减少,B不选;D说法错误,竞争是市场的内在要求,要减少的是不正当竞争。选A。
3.D 公民都是间接纳税人,但不一定是直接纳税人,①说法错误;税收属于再分配调节范畴,④表述与题意不符,不选;②③是关于税制改革重要性的正确表述,与设问构成正确的因果关系。选D。
4.C 城市规模应根据具体情况予以确定,①说法不科学;③说法错误,否认了文化继 7 承基础上的发展;②④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选C。
5.C 公民权利由宪法和法律规定,互联网问政并不能扩大公民权利,①说法不正确;在我国,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由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直接行使,④表述“公民”有误,排除;②③是通过互联网问政的积极意义。选C。
6.B 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我国的政党制度知识。全国人大表决政府工作报告,政府根据全国人大意见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修改,这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①可选;根据全国政协委员意见修改体现了协商民主的作用,③可选;最高行政机关必须向全国人大负责,但不包括全国政协,②表述不当;在我国,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并非相互制衡的关系,有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制”,④说法错误。选B。
7.B 南海问题不是中国与欧盟之间的问题,②不选;遵守国际法是主权国家应该履行的义务,④说法错误,排除;①③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选B。
8.D 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A、B、C均体现文化自觉,只有D符合题意。选D。
9.C “尴尬”的出现是由于决策者不了解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状况,因此这启示人们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②④正确;实践的初衷和结果未必总是对立的,事与愿违的,①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把握事物的规律,③排除。选C。
10.A 分子机器的制造以及三位科学家在分子机器设计与合成领域的合作,体现了实践的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②符合题意;分子机器的制造实现了分子层面的运动控制,并为控制其他各种形式的运动提供了可能,这体现了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①符合题意;规律不能被改变,③不选;运动是具体的、无条件的,④说法错误。选A。
11.A 克隆技术并非无中生有,而是以体细胞或毛囊中遗传信息为基础和前提,即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克隆技术的运用佐证了联系的客观性和规律的客观性,①②表述正确符合题意;③材料没有体现,排除;克隆并不涉及动物的发展,④不选。选A。
12.D 材料引用曾国藩家书的内容涉及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信念”和“个人素质”,③④入选;①②材料未体现。选D。
13.意义:①有利于提高产业工人队伍的素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②有利于造就更多的“大国工匠”,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③有利于提高中国制造的科技创新水平;④有利于维护产业工人的合法权益。
建议:①完善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发挥其对产业工人的激励作用;②完善有关劳动 法律制度,保障产业工人的合法权益;③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14.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建立制造业与互联网的密切联系,从而推动制造业和经济发展正体现了这个观点。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个性化定制新模式体现了消费者的特殊性需求,满足市场需求,才能顺利销售产品,实现利润。③世界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加快“中国制造”转型升级需要打造新模式。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应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试点示范体现了二者的关系。⑤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加快“中国制造”转型升级需要树立创新意识,打造新模式。(或者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要有创新意识。)解析:加快“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鼓励地方和国家示范基地建设、开展智能生产系统解决方案试点示范——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发展个性化定制——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加快“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措施——树立创新意识。
15.(1)①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坚持一分为
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要正确看待网络语言进入书写体系的影响,既要认识其积极影响,也要看到其消极影响。②矛盾具有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网络语言能否进入书写体系,必须针对特定的网络语言进行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积极引导网络语言走向规范,发挥网络语言的积极作用。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对待网络语言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健康积极的网络语言可以考虑纳入书写体系。
(2)①文化具有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网络语言,合理吸收其新颖的表达方式,有利于不断丰富我国的书写体系。②文化创新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博采众长。创新我国书写体系,可以吸纳健康规范、具有持久生命力的网络语言进入。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实践的主体和文化创造的主体,要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对于经过筛选、大家普遍认可、流行度较高的健康网络语言可以纳入书写体系。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试卷 (海南卷) 分为I、II两卷, 共设置试题19道。
1. 题型及分值结构表:
2. 内容及分值分布表:
从以上两个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试卷的题型及分值结构完全遵循《考试说明》的要求。必考模块内容及分值分布并非均衡, 选考3-1模块中的内容份量较重, 选修3-2内容份量较轻。所占分量基本上与该模块涉及的考点的数量和要求层次正相关, 且基本保持2008年试卷的总体结构。
二、试题基本特点分析
2009年的高考试题, 尽管在结构上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 但在试题设计及编排上还是有几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1. 试题突出基础, 注重对学科核心内容的考查
无论是必考内容还是选考内容, 试题都是紧扣基础, 围绕核心内容展开。如模块物理1、2 (力学基础) 中“力的合成与分解”, “共点力的平衡”, “牛顿运动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和开普勒第三定律”,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 “匀速圆周运动”等;必考选修模块3~1和3~2 (电学基础) 中的:“电流的磁效应、磁场”, “电磁感应现象, 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静电场中点电荷的场强、场的迭加、电势差”,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平行板电容器基本概念及充电过程”, “交变电流、理想变压器、远距离输电”、“电功、电功率”, “电表的量程及刻度值的确定”, “正确读取螺旋测微器测量数据”等;选考模块3~3中“分子动理论中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功与热”、“三个气体实验定律”;选修3~4中“全反射现象、临界角”, “波长、频率和周期以及波的图像”;选修3~5中“光子”, “放射性同位素”, “原子核衰变过程中, 质量、动量和能量”等。
显然, 对于这些内容, 教师与学生们都耳熟能详。必考内容自不必多说, 相关知识点的考查, 新课程高考几年来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就是选考内容也同样如此。除了在试题情境呈现及表现方式上有一些变化外, 在知识点的考查上变化很小。如选修3~4的考查内容, 2007年主要考查简谐横波的振幅、周期、位移、传播速度以及光的全反射;2008年主要考查横波和纵波 (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以及相对论中的质能、质速关系;2009年则基本又接近于2007年的考试内容, 只不过设计的问题情境有些不同而已。
2. 能力元素仍然是学科考查的重点
物理考试说明中强调的各项能力在试题中都有很好的体现。
(1) 考查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能力。试卷对知识点的考查并不是简单的记忆和重现, 而是理解基础上的分析和运用。如选择题第1题关于合力的取值区间判断, 就是基于对力的矢量性及其合成法则的理解;题3中的共点力平衡问题, 是基于对牛顿运动3大定律的理解;题5的平行板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中的电场、电势问题解决是基于对电容器中电场与电势的关系的理解;题7中的变力做功问题是基于对F-t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 牛顿第二定律以及功的概念的理解;题8中同向运动物体的追赶问题是基于对匀加速直线运动以及图象的物理意义的理解;题12的钳形电流表的读数及量程问题则是基于对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交变电流、电表的量程、刻度值的理解, 等等。尽管这些试题对概念的要求相对简单, 但都凸显了选拔性考试对考生理解能力的基本要求;
(2) 考查分析综合能力。作为能力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试题也突出了对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
首先, 综合性较强的实验题 (题14) 、计算题 (15、16两题) , 以及模块选做题 (17、18、19) 等理所当然地关注了该能力。如题15是力与运动的综合问题, 需要对具体问题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和牛顿运动定律加以分析和解决;题16是电磁场的综合问题, 涉及到磁场及其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匀速圆周运动方面的内容。需要综合运用“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类平抛运动”的规律以及“函数”加以分析、计算得出结论。选择题也同样有所体现, 如:第3题的“平衡”问题;题4的电流磁效应、电磁感应问题;题7的变力做功问题;题8的“追赶”问题;题10的静电场的合成问题;题12的“钳型电流表”在环境变化情况下的使用问题……等等, 都是在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的分析综合基础上的问题解决。需要考生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 找出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及条件, 结合简化的物理模型使用加以解决。
(3) 考查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新课程高考3年来, 试题始终关注对考生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查, 今年也不例外。题7的F-图像的理解和运用;题8中图象的运用;题10关于场强叠加过程中正、余弦函数以及极限概念的运用;题16中分析“磁场区域”时涉及的“函数及其图像”等等;这些试题对数学工具的运用有明确的目标指向, 能力的考查目的显而易见。
(4) 考查实验与探究的能力。2009年的实验题中, 题13是常见的长度测量仪器的读数, 题14是“利用两个电流表和测量干电池电动势E和内阻r”。不难发现, 试题保持了对考生基本实验技能 (如仪器读数、连接电路) 考查, 而且通过一个具体的实验及数据处理 (图像法) , 考查重点考查考生运用原理的方法以及处理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的探究能力。命题者在设计14题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 (数据的误差范围) 时, 不但关注了数据处理结果, 同时也渗透了对考生处理数据过程中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考查。不能想象, 一个随意描制数据曲线, 不根据曲线特征及其提供的数据求解的考生, 能够正确得出评分参考所要求的答案。该题对新课程的实验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值得注意的是, 螺旋测微仪的读数连续两年都在考试之列, 对习惯于凭经验猜题、押题的复习陋习, 是一个很好的警示。
3. 更加关注试题难度的梯度。
在试卷设计方面, 今年的试题给人直观的感觉就是关注了考点难度的把握。单选题不但总体适度降低了要求, 而且从易到难, 难度梯度非常清晰。单选题中“合力的取值范围”问题设计、“安培力的作用方向”问题设计、物体的“平衡问题”设计、“电磁感应”问题设计……, 应该说都是日常练习中很普通的。多项选择题在选项的设计上也关注了考生的实际, 构建了“得分不难、得满分不容易”的赋分机理。填空题、计算题和模块选做题也是易难相间, 避免一个问题障碍影响全题解答的“掐脖子”现象出现。同时也提醒广大考生, 不要轻易整体放弃所谓“压轴题”的解答, 将能做的做好, 该拿的分拿到。
三、考后反思
1、试题存在的不足
从考试过程和考生答卷的基本情况分析看来, 2009年高考试题 (海南卷) 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 试题的运算量较大, 影响了考生的发挥。表现比较明显的就是多项选择题和选做题。四个多选题中3个运算量较大, 计算题由于运算步骤较多, 每个步骤甚至还“摊”不上1分。尽管运算本身并不难, 但鉴于考试时间的限制和现在学生大量使用计算器, 运算能力普遍下降, 在90分钟内完成具有一定的困难。并且因为时间的紧张影响考生考试的情绪, 最终影响考试结果。
(2) 试题的文字量较大, 读题耗时多。其实, 新课程几年来的高考都有这方面的问题。一方面, 基于考试内容较多的缘故, 试卷设置了19道试题, 阅读量大都在3500字左右;另一方面, 考试时间的限制, 90分钟的时间, 光阅读完全卷内容就需要花费25分钟左右的时间。对于物理这样不能靠死记硬背, 需要在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解决问题的学科, 用来思考和分析的时间显得捉襟见肘;还有一个客观的原因, 就是语言的习惯问题, 导致我省不少考生的读题能力相对偏低。综合这几方面的因素, 影响显而易见。
2、对教学的建议
(1) 面向大多数学生, 实事求是地制定教学目标和考试目标
(2)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夯实必考内容的基础
(3) 重视实验教学, 重视教学与科学、技术与社会 (STS) 的联系
【海南高考政治试卷】推荐阅读:
2024高考试题——政治(海南卷)解析版11-30
往届海南成人高考分数线07-21
2024年高考文综试题海南09-09
海南高考作文题目解析及:拥享语文盛宴06-14
海南省2013年普通高中基础会考政治试卷(含答案)10-08
0715海南卷政治05-28
2022海南政治会考06-04
海南大学模拟电子试卷09-16
2024年高考政治试卷09-16
高考政治生活专题试卷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