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班音乐教案及反思

2024-09-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的小班音乐教案及反思(精选5篇)

我的小班音乐教案及反思 篇1

目标:

1.体验邀请和被邀请的快乐。

2.用可以让同伴愉快的动作有节奏地向朋友打招呼。

3.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准备:请一个大班的幼儿戴上头饰,扮演小熊。

音乐磁带《一二三四五六七》

指导:

一、小熊做朋友。

1.小熊出场,(一副孤单单、愁眉苦脸地)唱: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

2.幼儿和小熊打招呼,告诉小熊:“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3.小熊和幼儿根据歌词对话,小熊念上句,幼儿答下句,并用点头、挥手、拍肩等动作回应小熊。

4.有这么多朋友和小熊打招呼,小熊的心里觉得怎么样?

5.小熊高兴地告诉大家:我找到了许多好朋友。

二、学唱找朋友的歌

1.教师边弹边唱,幼儿倾听全曲。

2.鼓励幼儿带着愉快啊的情绪齐唱两遍。

3.小熊和幼儿一起唱,边唱边做打招呼的动作。

4.启发幼儿运用不同的动作和表情表现“我在这里,我在这里”,要求有节奏,每两拍做一下动作。

三、邀请朋友跳个舞

1.(播放音乐磁带,小熊乐呵呵地邀请一个朋友跳舞)小熊是怎么请朋友跳舞的?

2.请一位幼儿做邀请者,有礼貌地请小熊跳舞,然后再去邀请其他幼儿一起跳舞。

教学反思

首先,本课的导入是先让幼儿跟着钢琴有节奏的做拍手律动,目的是稳定幼儿的注意力,然后以‘一只孤独的小鸭’展示给幼儿,让幼儿用语言来表达小鸭因为没有朋友,所以感到孤独,但大多数幼儿不能够说出‘孤独’回答的是:“小鸭在洗澡”在这各方面是我的引导有误,应该让幼儿只观察小鸭的表情,前面出现的引导的话语有些多余,并没有达到想要的结果。然后戴上小鸭头饰以‘孤独小鸭’的身份向幼儿表演找朋友的场景(请三位幼儿事先准备好一段:在这里,在这里,你的朋友在这里)一边表演一边反复唱歌曲3~4遍。目的是:1、为学新歌《我的朋友在哪里》做好一个铺垫作用。2、告诉幼儿找到了朋友的(跟好朋友在一起是最快乐的一件事)。听课的反馈:“这个环节设计很好,不仅让幼儿直观地看到怎样找朋友,还激起幼儿学习歌曲的积极性。”

两堂音乐课给我的反思 篇2

今天是我本星期来最“黑色”的一天,从上午第三节课开始就安排地满满的,共有五节课,而且还是小五小六来回的“跑”。所以下午第七节小六的音乐欣赏课,我就在疲于奔跑间抱着“老脚本”匆忙上阵。

上课一开始,我先播放了一段录像,请学生观看由卡拉扬指挥的西洋管弦乐曲《新世界》片段。提问:“这些乐器中你能说出几件名称?”由学生的回答导入到今天的新课——西洋管弦乐队。我先简单介绍了管弦乐队的编制,然后再简介弦乐器及其中各个成员的特点,介绍小提琴独奏《思乡曲》的曲作者、作品的创作背景,最后打开音响,请学生欣赏这首小提琴独奏《思乡曲》。这时,只感觉到整个教室的气氛是闷闷地、沉沉地,学生像是提不起一点兴致去听、去感受。到《思乡曲》放完,有些学生已经开始坐立不安了,交头接耳有之,打瞌睡的亦有之……我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怒火,罚他们坐了小半节课,并对他们进行了一番“思想教育”。下课铃声响后再继续后面的欣赏,算是对他们上课态度不端正的惩罚。……

课后,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无疑这是一节极失败的音乐欣赏课。而责任并不在学生,在我自己:首先,那天在已经上了四节课疲惫不堪的情况下,自己思想上有了偷懒、松懈的想法,从情感上来讲,显然对学生也造成了一种负面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法感染学生,又怎能上好音乐课?其次,在教学方法上问题也很大。一开始,就把枯燥的音乐知识灌输、说教式地强加给学生,学生当然不能接受。这种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模式,仍然把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导致学生参与性极差,十分被动。再说他们当天也是在上了六节课的疲惫不堪的情况下来到音乐教室,如果课堂上不能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热情和愉悦性,教学效果很难理想。痛定思痛,我决心重新备课,好好研究教材教法,争取能让另外两个班的学生积极参与本课的欣赏,体验感受弦乐特有的艺术魅力。

音乐课(二)

上课一开始,我在多媒体上出示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一首《乡愁》。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体会这首诗的情感意境。然后设问:“假如现在请你配乐诗朗诵,你会选择什么样的音乐?”“抒情柔美的旋律比较适合”“略带忧伤的旋律”“思乡之情嘛,应该选择速度较为缓慢一些的乐曲”“思乡一般都是游子单独在外,感觉孤单的时候产生的感情,所以我认为音乐应该选择安静些的,最好是独奏曲,而不是合奏。” 我赞许的说:“恩,很有道理!那么你们认为由什么乐器演奏的音乐更合适呢?”“钢琴”“小提琴”“二胡!”同学们七嘴八舌地争论着。于是我让他们欣赏几个预先准备好的音乐片段,一段是较为抒情的钢琴独奏曲,一段是小提琴独奏《思乡曲》。“猜一猜你现在听到的是什么乐器?你认为哪一段更适合为这首《乡愁》配乐?”学生静静地聆听,轻轻地朗读。在自主体验、分析比较后马上争先恐后地举手。“两首都可以!”“小提琴更合适!”“为什么呢?”我马上不失时机地问道。一位同学说:“小提琴拉奏时弦发出的声音是那么的缠绵、哀怨,与人心底的思乡之情最为吻合”“你说的太好了!……”

在欣赏体验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主动掌握了小提琴的音色特点,及表现性能。而在猜乐器的时候,也有同学把小提琴说成了二胡。因此我在肯定他能听辨出弦乐器的同时,因势利导把西洋管弦乐器与民族乐器作一比较,自然而然导入了本学期的重要知识点,学生掌握起来既清楚又轻松。导入欣赏时,我说:“乡愁是绵延于游子心中永远的痛,更是诗人笔下历久不衰的主题。同样,音乐家马思聪借助小提琴特有的柔美、缠绵的音色特点,用小提琴独奏这一形式,来表现他的思乡之情。”然后简单介绍了马思聪生平和书上的小故事。这时教室里寂静无声,我和学生一起被马思聪的爱国精神所深深的感染了。紧接着我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这首《思乡曲》:“全曲可以分几个部分?欣赏时,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在你的脑海中会展现怎样的画面?请选择其中最能打动你的画面,把它描述出来。”请学生分小组讨论后交流。“全曲好象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基本相同,都比较抒情,而第二部分显得略为激动。”“最能打动我的是第二部分,她使我联想起台湾同胞站在大海边遥望祖国,心绪如海水般汹涌澎湃!”“其中最打动我的是最后一部分,旋律虽然与第一部分相似,但速度更慢,显得更为缠绵。就象是在回忆童年时光,追忆往昔的岁月和欲说还休的乡愁”……

我的小班音乐教案及反思 篇3

学习目标:

1、初步感受歌曲中他妈妈的亲切、辛苦,知道要关心、热爱妈妈。

2、学习用亲切的语调唱歌,尝试用动作表现歌曲。

3、听完琴声的前奏再演唱歌曲。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5、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茶杯一只

活动过程:

1、介绍歌曲名称。

教师和一名幼儿进行情景表演:我和妈妈。

2、教师一边表演,一边进行范唱。

3、提问:妈妈下班回家,她的孩子对妈妈说什么?

他为妈妈做什么事?

4、按歌曲节奏学念歌词。

5、幼儿学习歌曲3-4遍。

每一句歌词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呢?你们来试试。

提醒幼儿注意听琴声演唱歌曲。

音乐游戏:找小猫。

教学反思

语言活动看似很好上,但是怎样才能上去味道呢?我觉得活动要设计得很有童趣,气氛要活跃,这样老师上起来得心应手,孩子学起来也不吃力。这个活动都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孩子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了学习,才能提起兴趣。不足就是给孩子发言的机会太少,孩子表现的机会太少。我想今后一定在没堂课前,还要做更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让孩子学到更多的东西。

我的小班音乐教案及反思 篇4

活动目标:

1、反复感受歌曲,知道歌曲名称,初步了解内容,喜欢唱歌。

2、通过大带小的活动过程,体验活动的乐趣,萌发爱幼儿园的情感。

3、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4、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活动重点:

知道歌曲名称,初步了解内容。

活动难点:

了解歌曲的内容。

活动准备:

1、大班幼儿事先排练好表演和节奏乐。

2、表现歌曲内容的挂图一幅(小班教学挂图上册3号图)。

3、木偶娃娃一个。

活动过程:

1、大班幼儿扮演小动物(小鸭、小狗),听音乐表演小动物律动,在教师的带领下,启发小班幼儿边走边学小动物的叫声。

2、“我们跟着哥哥姐姐边走边学小鸭子叫,到幼儿园去玩喽!”表演大胆跟着做的幼儿。

3、观看哥哥姐姐做歌表演两遍,感受音乐欢快的情绪。

(1)观看第一遍表演后问:哥哥姐姐在做什么?;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唱歌、跳舞、做游戏)

(2)观看第二遍表演前提示:哥哥姐姐在幼儿园唱歌、跳舞、做游戏,真快乐,我们边看他们的表演边给他们拍拍手吧!

4、感受歌曲的内容。

(1)教师边演示木偶边演唱两遍歌曲。

我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我真喜欢我的幼儿园,我还会唱一首歌曲呢!名字就叫《我爱我的幼儿园》,你们听听,我们在幼儿园有些什么高兴的事。

(2)欣赏哥哥姐姐表演。

教师提问,幼儿回答后出示相应的图片,并唱出相应的歌词。

谁爱我的幼儿园?(我爱我的幼儿园)幼儿园里什么多?(朋友多)哥哥姐姐在干什么?(又唱歌来又跳舞)大家一起怎么样?(真快乐)

(3)教师边指点图片边唱。

(4)哥哥姐姐演唱,并用节奏乐伴奏。

5、跟着大班幼儿表演,进一步理解内容,体验欢快的情绪。

(1)在歌曲伴奏下,哥哥姐姐带幼儿随意做动作,体验集体活动的快乐。

(2)跟随哥哥姐姐边唱边表演。

6、在《我爱我的幼儿园》的音乐伴奏下,哥哥姐姐带幼儿边唱边做动作欢快的走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音乐活动《我爱我的幼儿园》是小班上学期的刚开学时的一次音乐活动。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练习了音高、节奏,感受了歌曲的旋律,体验了歌曲的情感。在探索中学习了用自然地声音演唱歌曲;在自由舞蹈活动中,幼儿充分发挥了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师幼共舞活动中,孩子通过稚嫩的动作表达了对老师、同伴和幼儿园的爱,使得活动达到了高潮。

我的小班音乐教案及反思 篇5

设计思路:

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节奏明快,歌词形象、简单,是孩子们喜爱的歌曲之一。本次活动,我始终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用小动物图片的出示加深幼儿对歌词的理解和联想。通过各种形式训练幼儿×××|×××|×× ××|×—||节奏。通过跟唱、跟琴声唱的形式,难度做到逐步加深,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掌握所学知识。

活动目标:

1、尝试用×××|×××|×× ××|×—||节奏来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2、让幼儿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3、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掌握×××|×××|×× ××|×—||的节奏。

活动准备:

幼儿在课前学会节奏、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节奏训练:拍手。

要求拍出×××|×××|×× ××|×—||的节奏。

1、宝宝们,今天来了那么多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们一起来拍手欢迎他们好吗?

2、来,看老师的电脑上有这样一个节奏,(出示节奏图)

跟着老师一起来拍。(拍出×××|×××|×× ××|×—||的节奏。)

宝宝们拍得真整齐呀!再来拍一次。

二、学习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

1、(出示小羊图片)

今天,还有几只小动物也到我们班来玩了,你们看,谁来了?(幼儿自由地说)

小羊是怎样叫的呀?(幼儿自由地说)

我们请小羊跟着我们用好听的节奏来叫一叫,好不好呀?<.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放课件,点击节奏图)

2、(出示小猫图片)

谁呀?小猫是怎么叫的呢?谁能用这个节奏来叫叫看(请个别幼儿表演)

小结:今天,小羊、小猫它们还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鲁老师就唱给我们宝宝听,3、教师清唱歌曲两遍。

(清唱歌曲一遍)好听吗?(好听)

这首好听的歌曲,名字叫《我爱我的小动物》,我们一起来说一遍。(师幼共同说歌曲名)

这么好听,鲁老师再来唱一遍。(再次唱)

4、老师弹琴,幼儿跟唱。

(1)、老师知道,有些小朋友已经很想唱了。我们一起跟老师来学一学。(教师做动作)

(2)、宝宝们跟着琴声再和老师一起来唱一唱。

宝宝唱得真好听!我们跟着好听的琴声再来唱一遍。(幼儿跟做动作)

5、创编歌曲 唱的真好,呀,谁也来了?(出示小鸡图片)小鸡说啊,我的声音可好听了。哪个宝宝能用好听的节奏来叫一叫。(点击节奏图,出示小鸡)

看,谁也来了?(小鸭)跟着好听的节奏叫一叫。(放课件,点击节奏图)

6、完整地边歌唱边表演一遍

三、延伸活动

宝宝们,今天我们学了一首这么好听的歌曲,回家以后,我们也来当个小老师,教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好吗?

附歌曲:

我爱我的小羊,小羊怎样叫,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

我爱我的小猫,小猫怎样叫,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

我爱我的小鸡,小鸡怎样叫,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

我爱我的小鸭,小鸭怎样叫,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班的幼儿参与率很高,他们对活动内容很兴趣,所以活动氛围很好。但是我也从中发现了许多不足方面需不断改进:

1、教师自身的专业音乐素养需进一步提高,音准方面要加强。

2、本次活动的环节要进一步连贯、简洁、适宜,以保证适合小班年龄的课时时间。

上一篇:员工宗教信仰管理制度下一篇:银行新员工试用期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