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中国梦心得体会

2025-01-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中国梦心得体会(推荐12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中国梦心得体会 篇1

古语有训:“涓流成海、积土成山。”社会由个人组成,每个人选择怎样的价值观、追求怎样的理想信念、秉承怎样的道德底线,决定了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基础和面貌。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社会思想的多元、多变的观念,就愈加需要我们凝聚一种精神力量,在各种价值观的交锋和博弈中,寻找到人们认识的“最大公约数”,淬炼统一的精神“内核”,从而把握住正确的方向,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通过深入挖掘、培养和弘扬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凝聚全民共识,这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都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形成了一整套成体系的价值观。这24个字反映的是国家目标、社会取向、个人准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对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是整合社会力量、凝聚社会共识、解决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思想工具。一经公布便引起了广泛的共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形势下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要求。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想。中国梦,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历史和现实已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凝练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文化上的最鲜明标记,因而构成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要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任何远大的理想变成现实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定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必将遭遇一个又一个难以预料的困难和挑战,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付出辛勤劳动。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要动员、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持续团结奋斗,尤其离不开强大思想保证和坚实精神支撑。

核心价值观鲜明体现了一个社会主导性的价值准则,以及所追求的价值理想,能最大限度整合各利益相关者及行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激励其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团结奋斗的作用,因而构成一个民族、国家发展进步须臾不可缺失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应体现的基本价值理念,把中国梦的远大理想转化为具体价值追求,把个体和集体、整体的利益追求更好地联结起来,更加明确了不同社会阶层、群体、个体的价值目标,为治国理政树立了应遵行的价值准则,同时对提升公民个体的文明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凝聚了国家、社会、个人不同层面的价值认识。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国社会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能够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想意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开放事业、实现中国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重要的保证和支撑作用。

中国梦,可以说凝聚了近代以来无数中华儿女的夙愿,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是民族、国家的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中国梦从理想一步步变为现实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深入头脑、心灵,进而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新实践的过程。

思想是人的思想。只有被人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的思想,才会具有恒久生命力。任何思想都非凭空而来,不会轻易在人的头脑和心灵扎根。实践是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大说服力应该来自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在为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撑的同时,也将逐步彰显强大生命力,触及人们的灵魂深处,使人们更自觉地认同和变迁等方面的典型事例,善于用艺术的形式把深刻的大道理和贴近百姓的小道理结合起来讲述好、传播好,使人们在得到审美享受的同时感受到真理的魅力,更加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遵循,进而转化为更积极追求幸福生活的行动。

还要着力在“怎么说”上下功夫。人是价值的主体,是先进价值观的承载者、体现者。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人们的思想认知、情感认同,除了做好常规的理论宣讲、思想教育,还应重视发挥文以载道、文以释道、文以传道的优势,多做“以文化人”的隐形、软性教育。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发展进程及个体命运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中国梦心得体会 篇2

1 加强培育, 力求内化于心

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首先需要广而告之, 大力推动宣传和引导, 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吸引力和号召力, 不断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道德责任感和价值判断力, 无声地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意识灌输给员工, 增强员工对它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员工只有认识它、接受它, 才能更好地去践行它。其次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针对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不同对象开展各种形式的专题教育和主题教育, 不断增强党员和职工对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坚定全社会全面深化企业改革的决心和意志。党员干部是教育的重点对象, 党员干部是国有企业组织者和领导者, 更是职工群众的领头人。作为党员干部, 自己要先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与深远意义, 然后使其成为企业意识, 成为全体干部职工的价值追求。

2 树立榜样, 坚持外化于行

古人云, “教者, 效也。上为之, 下效之。”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贵在身体力行, 重在知行合一。在践行培育过程中, 要充分利用先进典型示范带头作用, 要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通过每年“双十佳”等评先评优活动, 宣扬先进事迹所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和企业精神, 让职工切身感受并认同核心价值观, 让其升华为一种踏实、坚定的价值追求, 从中获取前行的力量;在各单位中开展以岗位为平台, 开展爱岗敬业为主题的岗位实践活动, 从而提升职工的技能及职业道德素养, 更好地提升企业的生产水平;通过单位工会、共青团委大力组织开展群众性类型各异的竞赛和考核、考评工作, 提升保障水平, 提升服务质量和增强安全生产意识;针对机场职工队伍年轻化的趋势, 不断丰富践行活动, 以争当青年岗位能手、创建青年文明号为主线, 开展岗位成才、理想信念、建功奉献等教育, 充分发挥青年爱岗敬业的生力军作用。同时, 白云机场作为国有企业要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积极回报社会开展形式多样的献爱心、志愿者等活动, 让员工在企业回报社会的活动中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 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企业人文环境。

3 立足本职, 贯彻身体力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认知认同基础上的身体力行。服务是航空运输企业永恒的主题, 以优质服务让乘客满意为我们的最高标准和追求, 对于白云机场来说, 为乘客提供优质文明服务, 不仅在于精神文明建设能否能够取得成效, 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关键所在。从旅客购票、乘车、用餐、住宿、办理值机、安全检查, 一直到旅客上机到达目的地为止, 每一环节都包含着服务旅客的内容, 任一环节的质量都影响着整体的服务质量。一方面我们要提倡文明热情服务, 让机场成为乘客温暖的家。另一方面注重提高服务能力, 细化各项服务考核指标, 全力打造优质航空服务品牌, 为乘客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 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推动力。

4 健全体系, 实现固化于制

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以制度体系建设为保障, 研究制定指导性、针对性、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 形成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制度建设是一种互动关系, 制度建构与改革创新体现了核心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体系又引导促进了制度改革创新。2012年白云机场提出四年发展路径“调结构、求发展、谋转型、促跨越”, 而今年正是“谋转型”年。因此, 为了谋求发展方式的转变, 提升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管理水平, 白云机场制定了《全面深化改革实施方案》, 以制度方案为依托, 综合调动经济的、法律的等各种手段,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体现到经营管理、风险管理、用人机制以及薪酬绩效之中, 融入安全及服务等管理领域, 形成有效的机制保障。

5 推动发展, 促进实化于效

俗话说, “人民有信仰, 国家才有力量;职工有信心, 企业才能发展”。在当前我国经济环境较为困难的情况下, 企业要着眼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 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结合起来, 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以更大的勇气和决心全面推进企业改革发展, 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谱写企业发展新篇章。2008年, 机场股份公司改革重组;2012年, 机场集团公司提出“调结构、求发展、谋转型、促跨越”;今年, 机场集团公司又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白云机场通过对现有资产和产业进行重组、融合, 实现优质资产集中;通过市场化、租赁、兼并等多种方式, 大力推进改革, 从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精简机构、减员增效、增加工作效率, 有效的增强了企业的发展动力;针对操作岗员工收入偏低、激励不足的问题, 白云机场制定出新的用工制度、薪酬制度, 一方面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同工同酬, 一方面在工资上向操作岗员工倾斜, 拉近与管理岗的差距, 极大的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对于国有企业来讲, 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实际工作融为一体,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并融入企业价值观中, 从而成为国有企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藏, 成为指导国有企业各项生产活动的价值方向, 成为企业员工同心戮力实现中国梦的价值指引。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梦的精神内核, 而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总和。在中国市场经济中, 国有企业是占有重要地位的经济支柱, 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企业生产管理的全过程, 引领企业的创新改进, 促进企业发展,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推进中国梦的实现, 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与身体力行。

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3

关键词:中国梦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构筑了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目标和共同理想,称之为中国梦。中国梦具有丰富的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相连。本文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支撑和精神动力。

1 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国家、社会和个人的价值准则和精神追求。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要实现人民的幸福、民族的振兴和国家富强[1]。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中国梦的内涵进行了解释,将中国梦与其他的梦想区分开来。因此可以说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①中国梦的国家层面可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价值目标中找到相应的阐述,那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的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改写了中华民族的命运,谱写了中华民族新的篇章。中国共产党人承担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可以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诉求正是中华民族的发展目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全面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为中国梦奠定物质基础;积极推动依法治国,在党的领导下开创新的政治文明,实现更高层次的民主,为中国梦奠定政治基础;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打造文明社会、和谐社会,为中国梦奠定精神文化基础;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建立健全公平公正的社会权益分配体系,解决社会矛盾,使人民群众真正地实现当家做主,为中国梦奠定社会条件[2]。

②中国梦的社会层面可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层面价值目标中找到相应的阐述,那就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不断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奋斗目标,打造和谐的理想社会。法治是这一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自由与平等也是中国梦的社会目标,这也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社会性、包容性、实践性和系统性。在中国梦的逻辑体系中引入了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自由、平等这一价值体系,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公正与法治的追求。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倡导社会的自由平等,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③中国梦的公民层面可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层面价值目标中找到相应的阐述,那就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的价值取向。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每一个中国人民都应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等内容。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要实现中国梦就离不开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和努力,培养中国公民、敬业、诚信、友善的素质,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梦的推动作用

要实现中国梦,就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和推动。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是对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总结,是对当代中国发展方向的规划。可以说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梦基本要素的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精神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导航仪。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把握发展的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中国梦的前进之路,形成核心价值观的共识[3]。

在当今时代,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我国的社会思想也出现了多元化发展趋势。国内也出现了利益矛盾和贫富差距的冲突,对传统的价值观产生了冲击。这就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凝聚人心,发挥凝聚价值的作用。要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就必须用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人民群众,沿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路向前推进,最终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3 中国梦引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

在新时期,中华民族要以中国梦作为奋斗目标和共同理想。可以说中国梦引领了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都要以中国梦作为导向。

首先,中国梦发挥了旗帜作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精神旗帜。中国梦是一面伟大的精神旗帜,能够凝聚人心、团结人民、指引中国的发展方向。中国梦集合了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和传统价值观,是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主旋律和正能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目标就是中国梦,用中国梦来引导中国人民奋发向前、修身立德。只有让中国人民从内心认同中国梦,为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才能坚定他们的信心和信念,使其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

其次,中国梦形象的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价值。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和愿望,汇集了个人之梦、民族之梦和国家之梦,可以说中国梦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的表达和理想的畅想。中国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抽象意义进行了浓缩和提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追求集合成为了一个简洁的语言体系,更能够发挥其凝聚人心的作用。中国梦形象生动地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和浓缩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追求,引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方向。

4 结语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行动的指引和精神的源泉。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受到了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冲击,正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塑造民众对社会发展的耐心和信心,化解社会矛盾,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华民族的圆梦。

参考文献:

[1]徐惟诚.中国梦:中国精神的百年凝聚[J].道德与文明,2013(04).

[2]庄友刚,崔苏妍.历史唯物主义在什么意义上反对普世价值[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3).

[3]华倩.“中国梦”的价值提炼与国际意蕴[J].学习与实践,2013(07).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托起中国梦 篇4

[日期:2013-07-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作者:方旭光 [字体:大 中 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其重要构成部分,是全体中国人民价值追求的共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梦的时代主题,既是中国梦的总体梦想架构,也是中国梦的主体内容。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梦的精神内核,体现中国梦的民族特性、社会主义属性及其价值取向。梦想需要方向,中国梦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梦想需要精神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中国梦的灵魂;梦想需要价值实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中国梦是国家富强之梦、民族振兴之梦、人民幸福之梦。国家梦是国际视野、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国家的价值追求;民族梦是历史传承,中华民族的发展诉求;人民梦是包括每一个中国人在内的人民大众的发展理想。三者有机统一,形成完整、系统的中国梦。中国梦是国家、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只有使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国家梦、民族梦才有取之不尽的动力源泉,才能最终实现。同时,个人之梦只有融入国家梦、民族梦,才有梦想成真的可能。

中国梦是国家、民族、人民发展之梦的综合体。当代中国,国家梦想和民族梦想高度叠合,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就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的实践和发展中,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才能得以实现。国家梦想和民族梦想的实现,以民主法治为路径,以社会主义制度为保障,以社会主义道路为发展轨道;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

想,每一个人都是中国梦的梦想主体,社会个体的发展梦想以自由平等为基础。国家、民族的梦想需要社会主义的价值引领,每个人的梦想,要靠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的凝结。中国梦是进步的、理想的社会质态的梦想,一切价值活动以公平正义为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中国梦的灵魂,实现中国梦的进程,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实践进程。

实现中国梦,需要全社会各种力量的共同担当。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神圣的历史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是实现中国梦的政治前提。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统领全社会的价值追求,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保障。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孜孜追求,是每个人发展梦想的汇聚。而不同价值主体的价值追求,必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价值冲突。消弭冲突,形成合力,靠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和规约。每个人的梦想凝结成国家之梦、民族之梦,要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维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社会个体价值追求的召唤,也是实现个人梦的价值规范。

中国梦不是空洞虚泛的幻想,而是现实具体的价值理想。中国梦的民族复兴,是以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发展基础、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路径、发展水平等现实具体的要件为构成,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发展目标,在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维度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价值目标。中国梦既是宏大壮观的梦想框架,是高度统合的梦想系统;又是现实具

体的实践过程,是分层、具体的梦想追求。中国梦是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在社会各领域实现民主、富强、文明、和谐和生态文明的目标中,在“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整体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中国梦的实现,既有国家、民族和人民不同梦想主体的特性,也有梦想目标的具体内容上的不断递进;既包括物质的、精神文化的梦想追求,也包括价值理念的梦想目标。国家的强盛,人民体面的劳动和有尊严的生活,社会主义的发展,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都是中国梦的价值追求。中国梦既是中华民族的复兴梦想,也是世界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梦想,既关系我国国民的幸福,又关乎世界的文明水平和发展状况。中国梦的实现,必将增加中国对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推进世界梦、人类梦。

在新的历史进程中,随着世情、国情、社情、党情发生的新变化,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结构深刻调整,生活方式深刻变化,社会的转型必然给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带来巨大的冲击。中国梦在当代的凝结和实现,需要依赖于社会的共识,即实现中国梦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的指引和保障。社会主义的价值共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也是中国梦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也是中国梦的精神旗帜。中国梦既需要依托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又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中国梦的提出,是新时期我国关于发展的神圣宣示,也是价值观念的自信和自觉。中国梦的提出,既是承继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核心追求,又是新的社会动员;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理论自觉,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自信、价值自觉。中国梦不仅寄托和抒发着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意志情怀,更昭示着中华民族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崇高理想和美好未来。提出中国梦,就是要在全社会牢牢铸起坚实的精神支柱,是社会的精神文化建设、价值建设的自觉追求,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将全社会的发展诉求凝聚成中国梦。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依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铸魂工程。

(本文系上海市哲社办研究课题“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2XAL016)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人文社科部副教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中国梦心得体会 篇5

众所周知,中国梦是亿万中国人民为追求各自小梦想汇聚而成。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中,亿万中国人民又在各自的价值观的引导下,不断奋勇前行。中国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而实现中国梦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践行。当这些不同职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价值观汇聚一起就形成了,《人民日报》所公布的24字“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虽然只用了短短24个字来概括,但它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亿万中华儿女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可否认,置身市场经济的改革大潮中,面对多元的利益、多样的观念、多变的思想,有些人的价值观缺少时代“血脉”的滋养,导致在面对公共事件时,少了一点深层思考,多了一些浅层宣泄;有些人的价值观缺少宗旨“脊梁”的支撑,导致在进行社会交往时,少了一点规则观念,多了一些利己算计;还有些人的价值观缺少责任“风骨”的承载,导致在制定职业规划少了一点突破思维,多了一些安逸心态等等。

虽然我们现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守”,或许被人理解为金钱交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或许被人当成“傻子”、“白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或许难以调动麻木的神经,但我们的梦想要激发力量、鼓励奋斗,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沉淀,梦想要开花结果、落地生根,更有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力支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有“风骨”的,我们可以触摸到它的温度。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永远紧跟党,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增强知识更新的紧迫感,如饥似渴学习并到祖国需要我们的地方去“泼墨挥毫”,在那里弹奏出自己的价值旋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有“血脉”的,我们可以感受到它的气息。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形成价值共识、促进价值认同是其生存发展最不可或缺的基本功课。在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形成了“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价值观。随着历史车轮不断前行,这种价值观渐渐不再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中国从经历辛亥革命 “民有民享民治”,到五四运动“民主与科学”重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尝试,最后到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多年,我们党在价值观的探索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后,最终探索出适合自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走上了一条不断创造“中国奇迹”的中国发展之路。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不断沉淀而逐步形成的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信仰和精神支撑。因此,我们要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去伪存真与时俱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发展相统一,最终形成撼天动地的价值力量继续为亿万中国人民筑梦、追梦和圆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有“脊梁”的,我们可以仰望到它的高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能产生一种鼓舞人心、凝聚人心的力量,它使亿万中华儿女自觉为共同的梦想接力奋斗,大大提高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向心力和竞争力。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基础工程亦是灵魂工程。正是因为这种价值体系的支撑,才有近几年中国在追赶现代化进程中创造出的“中国奇迹”,成为世界各国为之探索研究的“中国模式”。同时人民群众作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的主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的主体。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把这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会群众中去,让它成为引领着社会前进的“新引擎”。并最大程度地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最终把这种抽象的价值观理念上升人民群众的具体行动。

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正是因为我们在中国道路上,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才能体会到“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甘甜,体会到“拯救灵魂,安顿心里”的自得,体会到“播撒清凉,愉悦自己”的幸福,体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回报,我们的梦想也最终在此刻开花结果、落地生根。

汇报人:xiexiebang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中国梦心得体会 篇6

分享

创新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梦插上翅膀

xx同志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新华网)

你的荣辱分明,是为我和他的环境激浊扬清;他的荣辱分明,是为你和我的环境去芜存菁;我的荣辱分明,是为他和你的环境荡污涤垢。我们所有人的荣辱分明,撑起我们头顶共同的丽日蓝天。笔者认为,要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学习和践行,重其义、保其行、倡其未,为实现伟大中国梦插上有力的翅膀!

重其义。每一个发展成熟的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的威力是无穷的,是任何国家和民族不可或缺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高速前行,社会公民的内在精神道德建设显得更为重要!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因而应当是对整个人类发展历史和未来走向的总概括。构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应当揭示社会主义最本质的永恒的精神要素,避免为短期目标服务,同时应当关照时代和人民大众的现实需求。

保其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是我们每个人公民的自觉行为。除了主观上的自觉践行,外部客观上还应该有法律等相关社会规则来作为保障。法律鼓励正确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惩罚违反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光有社会舆论并不能形成对公民行为的长久约束,只有健全了社会主义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面对社会全体公民始终以一个标准执行,才能让民众逐渐在法律导向中深化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并形成长期的正确社会主义价值观。

倡其未。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其实就存在于我们日常的生活中,现在应该做的就是寻找出这些指导我们正确行为的道理,进行提炼、宣传与有效执行,并作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保留下来。如同当今社会,我们承认有阴暗面的存在,但是我坚信阳光面多于此。如果每个公民都是遵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那么全民的素质以及国家的信仰就会得到升华。若是均遵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国家便是有理想的,一个社会便是有灵魂的。

免费

分享

创新

诚如马克思.韦伯所说的那样,任何一项事业的背后,必然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让我们一同认真学习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伟大中国梦的实现插上翅膀!

敬爱的党组织:

中国共 产 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成长,更在忧患中开拓、创造。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无论地位怎样变化,他的忧国、忧民、忧天下的意识始终存在着。

中国共 产 党走到如今已有93年的历史了,这93年是一部开天辟地的革命史、风发图强的建设史、汹涌澎湃的改革史。它是中国共 产 党的宝贵财富,是可以转化运用于现实的强大精神气力,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资源。党在93年历史进程中的探索和努力、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都可以为我们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提供历史鉴戒,为进步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提供精神动力。也就是说,中国共 产 党93年的历史,可以为我们的不断前进提供无穷的聪明和气力。

诚然,凭借着这93年来的聪明和气力,中国共 产 党也被称为世界上少有的具备自觉学习意识的政党。这种学习的自觉,乃是一种基础性的品质。由于学习是一切进步的先导,是求新求变的出发点,是创新创造的条件。党的长于实践、善于传承、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诸多品质,皆以学习为发端,以学习品质为基础。这样的学习品质,其奇异之处就在于将鲁迅的“批判性的接收”精神充分地用了起来,不仅能够“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中“吸取一切文明优秀成果,还能够有力克服一些外力所带来的不好的冲击和坏的影响;敢于在“没有现成答案”中“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基于党的九十三年的学习、实践、创造的成功经验,“建设学习型政党”就不仅是党在新出发点上的一项“新任务”。更是其优秀品质的内在要求。

我们要做新时期党的***人,任重而道远。我们责任重大,我们差得很远,然而我们不能妄自菲薄,而应加倍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期的党的***人。正是党的这种发展、党的前进和创造引领着我们也不断地区学习与创造。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始终坚持着一个信念,那就是为人民服务,一个优秀的党员,免费

分享

创新

在思考题目、分析题目、解决题目的时候,就要时时刻刻铭记为人民服务。真正服务群众,这是共 产 党员实现人生价值最朴质的标准。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学习不止,历史前进的道路上,未来总是布满着未知,没有谁会永远正确。唯有练就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品质,方能在失误中充分吸取教训,在失往中有所收获,在失败中走向成功,不断开辟正确的前进方向。我将继续努力!

请党组织继续考验我!

此致

敬礼!

汇报人:读书人网【reAder8.cn】

2014年4月16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中国梦心得体会 篇7

一、正确理解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以共同价值导向筑牢大学生的中国梦根基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梦的价值内核之一。

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既要有强大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 也要有思想、文化、价值观等软实力。这其中, 价值观又是软实力建设的重中之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要求, 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保证。

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将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 需要用强大思想和精神支柱动员和激励全体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而团结奋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把中国梦转化为国家目标追求, 把个人和集体、国家的利益追求更好地联结起来, 彰显了社会价值导向, 确立了公民行为准则, 增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是兴国之魂, 强国之魂。

(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就是实现中国梦的过程。

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是近代以来无数中华儿女的夙愿, 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 是民族和国家的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高度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的“三个倡导”的价值理念, 在为中国梦提供思想指导和精神支撑的同时, 也会彰显其强大生命力, 触及中华全民族的灵魂深处, 得到中华全民族自觉的认同和遵循, 增强民族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并凝聚共识, 形成合力, 积极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进而将中国梦一步一步地从理想变成现实。

二、深刻把握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以共同价值导向为大学生的青春导航

当前, 我国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 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 社会存在的一些负面影响, 给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期的大学生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个别大学生政治信仰淡化, 政治追求迷茫;个别大学生价值追求异变, 追求官本位、钱本位, 漠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个别大学生重物质轻奉献, 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盛行, 这与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大学生身上肩负的历史重任极不相符, 迫切需要强有力的思想引导。因而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中国梦的实现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 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 抵御西方价值观的挑战和冲击, 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加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能有效地引领整合大学生的思潮从而引领整合各种社会思潮, 形成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抵御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 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制度自信, 坚定不移地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二) 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传统, 团结一致弘扬中国精神。

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是需要继承和发扬的思想传统。爱国主义是把全体中华民族坚强地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 集体主义核心是人民本位原则, 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就是弘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勇于改革、敢于创新、拼搏奋进、振兴中华”的中国精神, 使中国精神成为大学生强大的精神支柱和理想信念, 成为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 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明确奋斗目标, 实现全民族“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万众一心凝聚中国力量。

三个“倡导”中,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指明了民族复兴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明确了社会建设形态,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强调了道德行为准则。三者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要求, 追求实现政治理想、社会导向和为准则的统一, 兼顾追求实现国家、社会和个人在价值目标、愿望上的统一, 符合历史、顺乎民意, 从而能够对大学生发挥出广泛的感召力、进而引导和凝聚全体中华民族13亿人的力量和智慧去实现中国梦。

三、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机制与方法, 以共同价值导向引领大学生把青春梦融入中国梦实现过程中

(一) 完善培育常态机制。

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制度入手, 建立和完善一套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机制, 例如课堂培训机制, 社会实践机制, 组织领导和责任机制等, 使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到高校各项规章制度中, 为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强有力的法规制度依据, 并加大执行力度, 进一步使法规制度更加具体化和具有操作性,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以全面、规范地运行, 并确保全面渗透及有效落实。

(二) 加强培育队伍建设。

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高度重视培育队伍的建设, 完善任职资格标准, 把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和干部吸收到培育队伍中, 并完善队伍培训体系、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标准、奖优罚劣制度、提拔使用制度等, 不断激励和提高培育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促使高校教师和干部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作一项伟大的事业来经营, 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学生服务的方方面面。

(三) 创新培育教学方法。

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想政治教育要改变过去填鸭式的只重视书面理论授课的方法, 尽可能采用启发式教学或其他现代化教学手段, 采取课堂、爱国主义教育等基地、学习活动、网络教育以及党课各项活动等全方位立体模式进行教学培育, 使培育内容化枯燥为情趣, 化空洞为形象, 化抽象为直观, 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从而启迪学生的政治思想, 滋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同时充分利用大学有大师的优势, 多邀请名家到校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讲座, 多邀请先进人物代表到校园进行事迹报告, 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四) 注重培育实践锻炼。

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还应组织大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走出校门走进社区, 深入社会生产深入人民群众中, 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开拓视野, 认知社会, 了解国情, 感受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本质, 进而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明确中国梦的现实意义, 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2, 11,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中国梦心得体会 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29日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在深入改革开放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伟大的中国梦是亿万中国人奋发向上,不断追求的动力源泉。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这阐明了中国梦互相关联的三个层次:国家富强的中国梦、民族振兴的中国梦和个体幸福的中国梦。无论是国家层面的中国梦、民族层面的中国梦,还是个体层面的中国梦,其实现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意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标志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是激励人们奋勇前行的美好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有机联系,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领域,印证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方向,同时兼顾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实现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的有机统一。毛泽东同志曾经提出,“只有加上民主,中国才能前进一步”[2]。这是我国政治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梦实现的必由之路,这八个字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综合的健全的价值标准。中国梦所要实现的目标就是国家富强,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因此,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标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个倡导,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标志。中国梦的本质内涵体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其时代特征表现为:其一,在实力上进一步提升综合国力。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到2020年的宏伟目标:小康社会全面发展,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科技获得更大进步,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其二,在幸福感上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党的十八大着眼于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提出坚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与改善民生,为中国梦增添了美丽的幸福光环。其三,在文明建设上进一步复兴中华文明。党的十八大将中华文明格局升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提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更高阶段。其四,在价值追求上进一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不断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社会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是引导社会发展方向的基本价值尺度[3]。“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奉行的核心价值理念,也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不渝地追寻着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断推进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落脚点就在于为人民服务,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崇高理念,最终促进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二个倡导,也是实现中国梦的社会目标。

今天的中国梦,是一幅多彩的蓝图,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中国梦的社会目标。中国梦所要实现的社会目标是创设一种适宜人自由公正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打破一些束缚人们实现合理愿望的陈旧条框,使社会成员过上富足而有尊严的幸福生活。《共产党宣言》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4]。中国梦强调在社会主义法治框架下,社会成员人格独立,具有个人自主性的责任自由。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讲话中指出,“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5]。在社会层面,中国梦追求社会成员人格平等,具有财富获取、各种权益保障的均等机会,社会成员得失平等,真正实现权利与义务的对应、贡献与索取的对应、恶行与惩罚的对应、善行与奖励的对应、作用与地位的对应。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为公民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确立了明确的价值规范。对国家最基本的价值要求是爱国,对事业最基本的价值要求是敬业,对社会最基本的价值要求是诚信,对他人最基本的价值要求是友善。所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所指向的对象分别是国家、事业、社会和他人,它基本上涵盖了个人应如何立身处世的主要方面,因而是每一个公民应该树立的个人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强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主要从政治道德、职业道德以及个人的德性品格等方面,强调了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民,应当具有的核心道德价值,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从个人维度层面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是力量源泉。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讲到,“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习近平主席在这里强调,中国梦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梦,更是每个中国人民的梦想,是人民意志、人民利益、人民愿望的集合体,其实现离不开全中国人民的努力奋斗。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国力量”。只有广大人民群众紧密团结,万众一心,才能为实现中国梦积聚更多正能量,才能为每个人实现自己梦想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简言之,中国梦的实现要靠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性作用,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依靠。但并不是所有的人民都可以作为中国梦的实现主体,中国梦的实现也必须要求其主体具有必要的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涵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价值要求,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同时,也是不同价值主体之间的规约和导向,是统一思想、汇聚价值、凝聚力量和整合智慧的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思想基础、群众基础、价值基础和智力基础,是实现中国梦的不竭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徐民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培育路径[J].群众,2013,(2).

[4]中央编译局.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5]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中国梦心得体会 篇9

“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信仰危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

2012 年 11 月 29 日,总书记总结了近代以来党和人民所追求的中国梦,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1并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在经济多元化及思想文化多元化倾向日益严重的今天,大学生的信仰也随着社会复杂化而日益多样化。而高校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才培养重任,强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是新形势下高校实现“中国梦”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笔者在对部分高校大学生信仰状况进行综合调研发现,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信仰缺失或信仰弱化,对社会和自身缺乏希望。信仰缺失指没有信仰,或曾有信仰,但因某种原因放弃了原有信仰,新的信仰还未建立的“真空期”。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对信仰感到迷茫,部分学生没有生活热情。对社会和个人生活现状、未来发展等冷漠对待。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表现出沉迷网络、游戏人生的百无聊赖状态,也有的学生用“速食爱情“来消磨时光。

第二,信仰混淆,甚至完全错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渗透到高校,严重冲击大学生的科学信仰。金钱与权力逐渐成为影响大学生进行信仰选择、职业选择和情感选择的重要考量因素,部分大学生甚至为了实现个人利益,不惜牺牲集体利益,他们缺乏对社会、对人民、对国家的责任感。

第三,信仰的不稳定性。当代大学生信仰的形成主要受个人知识积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思潮等因素的影响,当这些影响因素发生较大变动的时候,其信仰也会跟着发生相应的变化。部分大学生不能理性对待人生成长过程中的挫折和困难,一旦受挫,就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做出报复社会和他人的极端行为。

造成大学生信仰危机的原因是多元的,既有复杂的社会原因,又有高校信仰教育问题,还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只有深入分析造成大学生信仰危机产生的根源性问题,才能找到解决信仰危机的办法,重铸大学生信仰体系,实 现高校全人教育梦想。

第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偏差导致信仰危机。大学生作为成年人,自我意识增强,能够独立思考,但受到社会环境以及知识水平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许多人的思想无法正确地认识自我,无法客观、科学地分析一些社会现象,甚至产生偏激和错误的看法和行为。

第二,家庭和学校在信仰教育中的不当导致信仰危机。家庭教育作为社会教育的一种特定形式,使得家庭教育较之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大学生信仰养成中具有更特殊的意义。家庭教育是通过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大学生信仰的养成,有些家庭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都是中共党员,在这种特殊的政治氛围中,他也就在父母

某一个层面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理想信念产生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前我国大学生主要受新自由主义思潮、拜金主义思潮和利己主义思潮等中国文化思潮的影响,同时受存在主义、新自由主义等文化思潮的影响。中西文化交叉,给成长中的大学生的精神和信仰带来负面影响,尤其是信仰缺失或信仰薄弱的大学生更易误入歧途。

第五,现代传媒对大学生信仰的影响。随着现代传媒影响的不断深入,手机、网络等现代传媒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高校教育中,但同时也对许多大学生的认知方面、意志的培养方面以及价值观的树立方面都产生了潜在的影响。现代传媒主要通过大众传媒、网络媒体等方式影响大学生对客观价值的判断与和认识,大学生倘若对主流信仰的认知混乱,就会出现精神世界的荒漠化以及信仰需求的边缘化。

三、“中国梦”背景下重构大学生信仰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这不仅是大学生成才的需要,更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信仰教育,以“五方模式”为重点设计大学生信仰教育体系,即方法、方式、方案、方向和方针。

爱国、爱社会主义,遵循社会主义道德、法律,这是信仰的基础,也是对于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普遍目标和要求。

其次,从信仰教育的内容框架来看,新形势下大学生信仰教育应注重信仰教育的整体规划,确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主导,内容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公民道德教育、道德心理教育”的任务模型。

最后,从信仰教育的群体结构来看,大学生信仰教育应依托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等青年群体,建立“朋辈导师制”、“朋辈心灵拐杖”等学生自我服务团体。青年团员是大学生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重构大学生信仰体系最主要的研究对象,创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等旗帜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平台,全方位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第三、方案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模式。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大学生信仰养成的重要渠道,构建“三元一体”全方位渗透的教育模式是新形势下大学生信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首先,家庭教育要将子女的信仰教育放在一个较突出的位置,同时要反思己身,因为家长的素质、家长的信仰、家长的行为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信仰的养成。

其次,高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信仰教育,并将教育落实到各学科的教学工作中,形成系统性的信仰教育载体。这种载体不能单方面依托“两课”教学,还应渗透到其他形式的教育教学课程中。同时要努力营造良好的信仰教育环境,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注重教师队伍素质

最后,要在模式上进行创新。要始终坚持以“三位一体”全方位渗透的教育模式开展大学生信仰教育。

大学生是否树立科学的信仰,这不仅是大学生这个群体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涉及高校全人教育梦想的问题,是一个涉及整个国家和民族振兴的“中国梦”能否实现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大学生信仰危机的客观分析,总结出“中国梦”背景下应以“五方模式” 重构大学生信仰体系,这将对大学生信仰问题的研究和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践行核心价值观,共筑中国梦 篇10

泱泱华夏,五千多年的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从伏羲创世到精卫填海,从女娲补天到大禹治水;从始皇一统到汉唐盛世,从富庶大宋到繁华明代;从指南针的运用到火药发明,从造纸到活字印刷术„„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向世界奉献的文明成果,让世人所钦慕、为万国所敬仰。

但同时中华民族的成长也历尽沧桑,从鸦片战争到戊戌变法,从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摧毁封建帝制到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再到几代领导班子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路雄韬伟略,波澜壮阔,回响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铿锵脚步声。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踏上新征程的重要时刻,总书记向全世界庄严昭告了中国梦。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之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会实现。中国梦的内涵是包含三个层面的三句话:“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中国梦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保证,因此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以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要圆中国梦,要着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国家价值目标。它体现了我们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和价值追求,既深刻影响着国家的价值目标,又影响着个人的价值行为。只有经济上越来越富强,政治上越来越民主,文化上越来越文明,社会和生态上越来越和谐,人民才能幸福,国家才有希望,这也恰恰体现了中国梦内涵的第一个层面的要求。

要圆中国梦,要着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现代社会价值取向。只有一个风清气正、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才会给人们带来愉悦的心境、积极的心态,才会激励人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营造和谐社会关系,为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

要圆中国梦,要着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现代公民个人价值准则。无数事实表明,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价值理念,不仅直接决定着他自己的生活方式、处事行为以及社会效果,而且直接影响着一定范围乃至整个社会的风气状态,甚至有可能影响到国家行为。因此,我们每个公民要注重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的养成,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增添力量。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梦想。因为这个梦想,它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期盼,因此为圆中国梦,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描绘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美好蓝图。

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新形势下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要求。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描绘了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美好蓝图,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特殊而重要的现实意义,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并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要有强大的硬实力,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同时也离不开思想、文化、价值观等软实力。这其中,价值观又是软实力建设的重中之重。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看,凡是在世界民族之林拥有一席之地的民族,必定在思想文化上既对内具有强大的渗透力、感召力,同时也对外界有着较强的辐射力、影响力。

历史和现实已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凝练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文化上的最鲜明标记,因而构成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要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实现中国梦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保证

任何远大的理想变成现实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定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必将遭遇一个又一个难以预料的困难和挑战,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付出辛勤劳动。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要动员、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持续团结奋斗,尤其离不开强大思想保证和坚实精神支撑。

核心价值观鲜明体现了一个社会主导性的价值准则,以及所追求的价值理想,能最大限度整合各利益相关者及行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激励其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团结奋斗的作用,因而构成一个民族、国家发展进步须臾不可缺失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应体现的基本价值理念,把中国梦的远大理想转化为具体价值追求,把个体和集体、整体的利益追求更好地联结起来,更加明确了不同社会阶层、群体、个体的价值目标,为治国理政树立了应遵行的价值准则,同时对提升公民个体的文明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凝聚了国家、社会、个人不同层面的价值认识。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国社会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能够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想意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开放事业、实现中国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重要的保证和支撑作用。

中国梦从理想变成现实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步步落地生根的过程

中国梦,可以说凝聚了近代以来无数中华儿女的夙愿,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是民族、国家的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中国梦从理想一步步变为现实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深入头脑、心灵,进而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新实践的过程。

思想是人的思想。只有被人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的思想,才会具有恒久生命力。任何思想都非凭空而来,不会轻易在人的头脑和心灵扎根。实践是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大说服力应该来自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在为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撑的同时,也将逐步彰显强大生命力,触及人们的灵魂深处,使人们更自觉地认同和遵循,进而转化为更积极追求幸福生活的行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实现中国梦有机融合、同步推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的过程中才会越来越接近。坚持“三个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并非最终目的,而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必然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实现中国梦紧紧联系起来,从团结、动员干部群众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高度来谋划、来推动。

要着力在“做什么”上下功夫。中国梦这个中华儿女共同的宏伟梦想,实际上联结着无数中国人平凡而真实的“小梦”。实现中国梦,需要团结动员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做好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上升为国家层面的要求,成为制定法律法规、制度设计、决策部署及实施公共管理的价值准则,体现于经济社会各方面政策措施及其实践之中,这方面可做的还很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中国梦心得体会 篇11

所谓社会管理, 主要是指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 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协调、服务的过程。胡锦涛同志曾以极其精炼的语言将其概括为:“社会管理, 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具体到共青团, 就是要对青年群体进行管理和服务。事实上, 共青团自成立之日起, 便已经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 只是其表现方式与执行路径随时代主题不同而迥然不同。在革命战争年代, 共青团 (包括其不同阶段的组织形式如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青年救国联合会、毛泽东青年团等)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助手与后备军, 参与社会管理体现在团结带领青年冲锋在前, 为争取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而赴汤蹈火、浴血奋战。新中国建立后, 共青团的工作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围绕党的中心工作, 发挥共青团的政治职能、政府职能和社会职能成为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的主要方式。根据时间断限与工作主题的变革, 大致可将建国后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

一、1949年—1978年

在近30年的时间段里, 共青团的社会管理主要集中于如何调节基本的生产活动运转, 但同时更侧重于以准政党的身份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前者多为团的独立活动, 如在青工战线上组织青年突击队, 开展爱国主义劳动竞赛和群众性增产节约运动;在青农战线上组织青年志愿垦荒队, 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在精神文明领域影响深远的学雷锋教育活动等。后者主要指组织青年群体积极参与全国性的政治运动, 如抗美援朝、土改、三反五反、社会主义改造、反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对于青年群体的服务和其利益的维护, 在这个时期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二、1978年—1992年

1979年全国团省、市、自治区委书记会议中这样表述:“共青团组织要从以参加政治运动为主, 转到以参加生产建设为主。团的一切工作都应围绕现代化建设作安排, 都应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为此, 共青团在经济建设与政治思想两方面进行了融合统一的尝试。如“争当新长征突击手”活动、“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 都体现了这一变革时期的特色。随着改革的逐渐深入, 工作重心逐步向经济领域倾斜, 在青工战线开展的“五小”智慧杯竞赛, “为重点建设献青春”活动, 在青农战线开展的“青年星火带头人”等成为这一时期共青团活动的焦点。而在思想领域的活动则相对弱化, 这一趋势在后期虽得以遏制, 但凸显出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已然无法适应新时代、新情况。

三、1992年—2002年

中国市场化改革开始加速, 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出现新的气象, 开始逐步探索新模式与新领域。共青团的活动不再单纯的以战线划分, 而是更多的针对整个青年群体进行开展工作。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就是这一变革的集中体现, 青年志愿服务领域涉及扶贫开发、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赛会、抢险救灾等多个领域。此外, 共青团还积极推动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出台, 开展希望工程、“创建青年文明号”等活动。共青团服务青年的领域不断延展, 力度不断加大, 其社会功能不断得到体现。

四、2002年至今, 是共青团全面参与社会管理的发展阶段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 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维护群众合法权益。”面临着社会事务日益复杂化和社会生活日益多样化的新形势, 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的体制建构逐步向“社会治理”进行转变。在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方面, 共青团开展了“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红领巾心向党”等多个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激励广大青少年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不断增强为中国梦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振兴杯”技能竞赛、“挑战杯”学术科技竞赛等活动促进广大青年踊跃投身各项建设事业在服务青年、维护青年利益方面, 通过中国青年创业行动、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技能培训等项目, 帮助解决青年就业创业的现实需求。通过开展“12355”青少年服务台、“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等工作, 使维护青年权益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回顾共青团建国60多年来的工作历程, 可以发现, 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并不是一开始就达到很高的水平。从最初的参与管理型准政府组织逐渐过渡到今天的公益服务型第三部门, 共青团自身在不断的调整适应国家与社会的进步转变。从最初的以政治运动型为主的工作模式到今天分类引导、网格化管理等多种形式并行, 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始终在变革在创新。习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我们的, 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阐明了时代赋予广大青年的历史重任。以史为鉴, 共青团唯有通过创新社会管理渠道, 摆脱旧有的行政管理思维定势, 真正做到想青年所想, 急青年所急, 在管理和服务两个层面组织、引导、服务广大青年, 切实维护青年权益, 才能够有效整合青年力量, 助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摘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 发挥共青团的政治职能、政府职能和社会职能成为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的主要方式。根据时间断限与工作主题的变革, 大致可将建国后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 其参与社会管理始终在变革在创新。将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与履行团的四项基本职能结合起来, 是共青团助力中国梦实现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社会管理,中国梦,共青团

参考文献

[1]《团的文件汇编》.团中央办公厅编, 1979

[2]《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 2003

践行核心价值观 共圆美丽中国梦 篇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可能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最常提及的字眼和话题。我作为基层联社的一名普通党员干部,结合日常的学习领悟,与大家交流分享一下自己在这些方面的浅见:

一、中国梦的内涵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国家博物馆的《复兴之路》展览时正式提出了“中国梦”的论述。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2013年3月17日,刚刚当选国家主席的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发表讲话,系统论述了“中国梦”的具体内涵。他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中国梦”的三层理解:

1、国家层面:“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社会层面:“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描绘了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美好蓝图。

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部署。具体来说就是“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它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 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三、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成中国梦的价值内核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要有强大的硬实力,同时也离不开思想、文化、价值观等软实力。这其中,价值观又是软实力建设的重中之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凝练体现,因而构成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要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保证

任何远大的理想变成现实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定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必将遭遇一个又一个难以预料的困难和挑战,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付出辛勤劳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中国梦的远大理想转化为具体价值追求,更加明确了不同社会阶层、群体、个体的价值目标,为治国理政树立了应遵行的价值准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

(三)中国梦从理想变成现实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步步落地生根的过程 思想只有被人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才会具有生命力。中国梦,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是民族、国家的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中国梦从理想一步步变为现实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深入头脑、心灵,进而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新实践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大说服力应该来自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

(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实现中国梦有机融合、同步推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的过程中才会越来越接近。坚持“三个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并非最终目的,而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必然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实现中国梦紧紧联系起来,有机融合,互为作用,同步推动。

四、践行核心价值观,共圆中国梦,我们应当如何作为

中国梦,梦之大,大到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方能实现。中国梦,也不大。他就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心底最小的那个目标和愿望。千千万万个小小的梦想都实现了,伟大的中国梦自然而然的也就实现。作为农村信用社党员干部,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应该如何身体力行,践行核 心价值观,我认为应该把握这八个字“修德、勤学、实干、为民”。

一是要修德

“德者,本也。”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一个党员干部只有良好的品德,才能体现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才能行使好手中权力,履行好自身的职责。修德,就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注重加强修养、磨炼意志、砥砺品格、陶冶情操,培养良好品德,努力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做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做良好社会风尚的推动者。

二是要勤学

学习是能力之基、修身之道、成事之本。在工作中,要认真学习党的政治理论,用先进的政治理论武装头脑;深入学习金融政策、业务理论、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精神,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管理水平,确保上级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在深入学习的同时,我还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不断自我完善,持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圆满完成工作任务提供可靠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三是要实干

任何一项决策的实施、工作的推进和任务的完成,都是 实干的结果。十八大以来开展的群教活动和当前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其着力点其实都是在强调“实干”。实干,就是要抓落实,要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具体抓,抓具体、抓细,抓小,抓深入,最终推动工作开展。在实干中,要敢于面对困难,善于解决问题,发扬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持之以恒抓工作,目标确定了,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坚持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四是要为民。

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始终带着感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坚持把抓工作的出发点放到为民造福上,把抓工作的落脚点放到办实事、求实效上,把坚持抓工作的着力点放到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打好基础上。真正做到珍惜民力、集中民智、问策于民、造福于民、取信于民,只有这样,才能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我们才能确保干到点上,才能不断开创崭新的工作局面。

上一篇:星座适合的英文名字下一篇:四年级开学家长会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