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两章复习教案

2024-12-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孟子两章复习教案(精选7篇)

孟子两章复习教案 篇1

一、文学常识

1、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孔孟”并称。孟子提出了“仁政”的思想和“民贵君轻”的主张。孟子还主张“性善”论。

2、《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现存七篇。是儒家经典之一,“四书”之一。《孟子》在先秦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

二、背诵课文(略)

1、分析家认为,美国对外武力干涉他国内政的战略已呈之势,而中国“和平崛起”的外交战略正呈“得道者多助”之势。

三、句读停顿(略)

1、入 / 则无法家拂士,出 / 则无敌国外患

2、环而攻之 / 而不胜

3、是 / 天时不如地利也

4、必先苦 / 其心志

5、人恒过 / 然后能改

6、困于心衡于虑 / 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 / 而后喻

四、字词解释

1、通假字①“畔”通“叛”,背叛(亲戚畔之)②“曾”通“增”,增加(曾益其所不能)③“衡”通“横”,梗塞,不顺(困于心,衡于虑)④“拂”通“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

2、一词多义

①之:三里之城 / 七里之郭 / 封疆之界 / 山溪之险 / 兵革之利 / 畎亩之中 / 版筑之间 /鱼盐之中(助词,的)环而攻之而不胜 / 委而去之(代词,代它,城)亲戚畔之 / 天下顺之(代词,代他,“失道”者、“寡助之至”的人)寡助之至 / 多助之至(动词,到)天下之所顺 / 亲戚之所畔(主谓之间,不译)

②而:委而去之 /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表承接)夫环而攻之(表承接,一说修饰)攻之而不胜 / 然而不胜者(表转折)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表并列)

③于: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

海,百里奚举于市(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到,一说在)困于心衡于虑 / 征于色发于声(在)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由于,因为)

④有:必有得天时者矣(是,一说不译)故君子有不战(要么)⑤国: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防)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家)

3、古今异义

1、池非不深也:护城河(古);水池,池塘(今)。

2、城非不高也:内城(古);城市(今)。

3、亲戚畔之:内外亲属(古);与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及其成员(今)。

4、委而去之:离开(古);到(今)。

5、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古);判断词,是(今)。

6、舜发于畎亩之

中:起,被任用(古);出发,发现(今)。

五、翻译全文(略)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6、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得道多者助,失道者寡助。

8、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六、内容理解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是什么?——天时、地利、人和。

2、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三里之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论述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点拨:①论述天时不如地利。②论述地利不如人和。

4、用“三里”、“七里”的目的是什么?“环而攻之”说明了什么?点拨:极言城小,容易攻打。“环而攻之”说明了攻势之大。

5、“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小易攻,“然而不胜”,说明守城和攻城双方各占什么条件?说攻城一方失利的目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点拨:守城方占地利,攻城方占天时。说明“天时不如地利”。

6、“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以双重否定排比句表明守城一方城高、池深、武器装备精良、粮食充足,但“委而去之”,这说明守城、攻城双方各占什么条件?说守城一方失利的目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点拨:守城一方占地利,攻城一方占人和。说明“地利不如人和”。

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连用双重否定排比,起到什么什么作用?强调了什么?三个句子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点拨:作用是增强文章的语势,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强调地利不足恃,只有“人和”才可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三句是按照治国顺序排列的,是递进关系,必须将前一个事情做好,才可能做好后面的事。

8、全文的主旨句(结论句)是什么?——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9、文中的“君子”指什么样的人?——得道(施行仁政)的多助之君。

10、君子“战必胜”的结果说明了什么?——人和最重要(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11、本文体现出的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点拨:人和是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君主只有施行仁政,才能取得民心,巩固天下。

12、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得道”?“得道”的结果怎样?点拨:施行“王道”,即仁政。结果是能得人和,取得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战必胜”。

13、孟子写本文的目的是讲战争吗?点拨:不是。是借助战争讲民心向背,论实施仁政的重要性,突出君主如何治国。

14、第一则采用了总起—分承—最后总结的结构方式,即总分总。

15、全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点拨:举例论证——列举战争中“攻城”、“守城”的事例作为例证。类比论证——以战争中的事例作为例证,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

16、“人和”与下文中的哪些词语的意思是相照应的?——即“多助”、“天下顺之”。

17、得“人和”的实质是“多助”,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天下顺之”。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列举事实,这些人物的共同点是什么?列举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点拨:都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大业。目的是以事实证明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炼才能成就大业(逆境造就人才),从而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3、作者在第一段列举事实之后,以“天将降大任于„„”一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点拨: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炼。

5、人经受一番磨练的目的是什么?(原文回答)点拨:“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使其内心惊动,性情坚韧,原来所没有的才能得以增长,从而担当起上天下达的重大担子。)

6、造就人才的客观(外部)条件是什么?点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艰难困苦的磨炼)

7、造就人才的主观(内部)条件是什么?点拨:困于心,衡于虑。(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经历一番艰苦的思想斗争)

8、“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说明了什么道理?点拨:人处于困境能激发斗志。

9、“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论述了什么道理?怎样理解这句话?点拨:论述了“死于安乐”的道理。这句针对国君提出,意思是说如果国内没有执法严格、敢于直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外面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国君就会耽于安乐。这样,国家常常会灭亡。

10、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什么?点拨: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1、第一段和第二段分别论述了什么?点拨:第一段侧重论述“生于忧患”,第二段侧重论述“死于安乐”。

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3、全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归纳论点,得出结论。

14、全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点拨:举例论证——列举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类比论证——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这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过磨炼的益处,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

14、在论证结构上,采用的是先分后总的结构方式。

15、从行文上看,文章中哪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点拨: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七、中心思想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述了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表明作者实行“仁政”的政治主张。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述逆境对人才成长、国家兴衰的重要性。

八、课外拓展

1、生活中要做到人和,必须坚持怎样的原则?点拨:谦虚真诚,与人为善;心系他人,团结友爱;摈弃私欲,胸襟开阔;明白事理,辨清是非。

2、《三国演义》再现了群雄逐鹿、三国鼎立的历史画卷,以本文道理分析三国各占怎样的优势?点拨:魏占天时,吴占地利,蜀占人和。

3、结合本文,谈谈中学生为迎接时代赋予的使命应作好怎样的准备。点拨:作为中学生,担负

着将来建设国家的重大使命,要承担起这一历史赋予的重任,就必须抛弃物质、精神上的各种享受,勇闯困境,磨炼自己的意志,有起百折不回的信心、勇气和力量,为将来报效国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4、有人说,现在生活条件优越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已经失去了意义,请谈谈对此观点的看法。点拨:这一观点不正确。越是生活条件优越,越要居安思危。一方面,优越的条件容易使人懒散、堕落、不思进取。另一方面,即使在优越的生活中,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挫折,要想战胜这些挫折,必须树立忧患意识。其三,经历过困境的人,才干会得以增长,这会提高他应对各种复杂多变的客观世界的能力。所以,生活条件优越与树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识并不矛盾。

5、关于孟子的名言

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百姓最为重要,土地神谷神为次要,君主为轻)②尽信书,不如无书③不以规矩,不成方圆。④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⑤仁者无敌。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⑧君子不怨天,不尤人。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⑩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济)天下。

6、请写出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或事例、成语

①二人(兄弟)同心,其力断金。②家和万事兴③众人拾柴火焰高④团结就是力量⑤人心齐,泰山移。⑥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⑦秦王朝施行暴政,使“天下苦秦久矣”,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秦王朝灭亡。(反例)⑧鲁国在长勺之战中能以弱胜强的先决条件,就是做到了取信于民。(正例)⑨成语: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同心协力 / 孤掌难鸣

7、勉励人们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的名言警句或典型事例

①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②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③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

8、请摘录一个逆境磨炼人才的典型事例或名言警句

①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鱼我所欲也

一、基本知识掌握

1.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论述了在人生的道路上,会面临许多抉择,要以“义”为重,为了维护它,要不惜“舍生取义”。

2.本文气势磅礴,感情强烈,生动活泼,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表现了他雄辩、善辩的才华。主要运用了排比、比喻、对比、对仗的手法,在论证方法上,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相结合。

1、找出本文的所有通假字(共5个)

(1)故患有所不辟也(“辟”同“避”,躲避)(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同“辨”,分辨、..区别)(3)乡为身死而不受(同“向”,从前)(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感激)..(5)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欤”,疑问或反问语气)..

2、一词多义

1.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这种)是亦不可以已乎(是:这种做法)2.为:乡为身死而不受(为:宁愿)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为:为了)(第二个)为:接受 3.而:呼尔而与之(而:表修饰,不译)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而:表转折,却)4.于:所欲有甚于生者(于:比)万钟于我何加焉(于:对于)5.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同“欤”,语气助词)蹴尔而与之(与:给予)6.得:故不为苟得也(得:得到)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7.者: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者:表判断)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者:…的人)

3、古今异义

1.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古义:一种量器。今义: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2.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古义:代词,这种。今义:判断动词,是。3.耳:贤者能勿丧耳古义:罢了今义:耳朵

4.豆:一豆羹古义: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用的器具今义:豆类植物 5.加:万钟于我何加焉古义:益处今义:增加

4、词类活用:

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名词做动词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三、阅读理解与运用

1.作者开头写鱼和熊掌的目的是什么?以鱼和熊掌为喻,引出论点“舍生而取义”。

2.“鱼”和“熊掌”各比喻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以比

喻引出论点,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

3.作者是怎样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的?“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辞也。”

4.“甚于生者”和“甚于死者”各指什么而言?“甚于生者”指“义”;“甚于死者”指“不义”。5.从第一段看,作者为什么可以“舍生”并不去做“不义”之事?

因为作者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厌恶的有甚于死亡的。所以他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义”之事。

7.第一段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8.为什么“贤者能勿丧”?“义”是充塞天地之间的正气,无处不有,但面临生死考验时,贤者能固守“义”,而其他人做不到。

9.第一段作者采取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比喻论证、道理论证。10.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了哪两个事例?目的是什么?

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1)行路人、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正面事例;(2)“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俸禄的反面事例。目的是说明“义”的重要性,从而论证了“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

11.在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关系人的生死时,“行道人”和“乞人”为什么“不受”?

举这一事例有什么作用?“不受”的原因是有“羞恶之心”,认为“义”重于“生”。

作用是通过事实证明“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并衬托出“万钟而不辩礼义而受之”的错误。

12.“万钟”、“一箪食、一豆羹”、“义”三者哪一个更重要? 点拨:“万钟”指位高禄厚,是身外

之物;“一箪食物,一豆羹”决定的是生命,它比“万钟”更重要。但二者与“义”比起来,“义”最为重要。

14.那些“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当初宁可饿死也不愿受辱,现在却为了身外之物而不顾廉耻,孟

子认为这是什么原因?点拨:“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认为,这种人原来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后来因为贪求利禄而丧失了。

15.“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本心”指什么而言?有的人为什么会失去“本心”?点拨:“本心”是“我固有之”的“羞恶廉耻”之心,即“义”——“善”的 本性。人失去“本心”的原因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即贪恋身外之财,为自己谋取私利。16.本文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

“鱼”和“熊掌”;“生”和“义”;“重义轻生”的人和“贪利忘义”的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人和“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

18.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义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对国家和民族做出了贡献。举例说明。

南宋文天祥被俘,面对元统治者的威逼和利诱,宁死不屈,写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壮语,并写出气壮山河的《正气歌》。

19、理解性默写

⑪、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⑫、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⑬、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⑭、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⑮、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⑯、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⑰、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⑱、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⑲、“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指:所欲者有甚于生者,所恶者有甚于死者。⑳、《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0、列举奉行“舍生取义”这一行为准则的事例,并简要概述。*如: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侵,失败被捕后,面对元朝威逼利诱,竟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孟子两章复习教案 篇2

1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

2、把握古人运用的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3、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

2学情分析

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而言,在文字上有些难度,表达方式是以议论为主,因此可能初中生对之可能不是很大的兴趣。但是应该相信学生,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大胆的质疑探究。

3重点难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3、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和“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

4.1.2学时重点

朗读体会,积累词语。

4.1.3学时难点

鄂教版2018年语文九年级上册优秀教案

有感情的朗读。

4.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相信孟子的文章可以给我们的人生点亮智慧的明灯。

活动2【活动】读准课文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学生朗读。读准字音:(1)不为(wei)苟得也(2)为(wei)宫室之美为(wei)之(3)如使人之所恶(wu)莫甚于死者;读准句读:(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生(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4)是|亦不可以已乎。

3、齐读课文。

活动3【讲授】读懂课文

1、学生自读,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提问。

2、质疑释疑。

3、总结整理:(1)通假字

辟(通“避”,躲避。);辩(通“辨”,辨别);得(通“德”,恩惠,感激);与(通“欤”,语气词);乡(通“向”,从前)(2)一词多义:是,为,而,于

鄂教版2018年语文九年级上册优秀教案

(3)翻译句子: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此之谓失其本心。

活动4【作业】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理清课文的论证思路,辨析论证方法,画出全文的结构图。

4.2 第二学时 4.2.1教学目标

1、把握古人运用的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2、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

4.2.2学时重点

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4.2.3学时难点

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

4.2.4教学活动

鄂教版2018年语文九年级上册优秀教案

活动1【活动】检查背诵

采用“接龙法”背诵课文,并让学生找出容易背错或容易写错的字词及语句。

活动2【活动】品读课文

1、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梳理作者的行文结构。

(1)问: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是怎么提出来的?为何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生,亦我所欲也;......取义也”是本文的论点。

中心论点是由“鱼”与“熊掌”的比喻类比出来的。先设比喻后提论点,是因为“鱼”和“熊掌”是人们熟悉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名贵者,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又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本文论点,更显自然。

(2)问:论点提出后,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逐层展开论述的? 明确:首先提出了在“生”与“义”不可得兼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的全文主旨。然后说明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有所不辟”之心,即孟子所说的“羞恶之心”。接着再从反面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准则。

(3)问:“此之谓......本心”中的“本心”具体是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关联? 明确:“本心”具体是指“羞恶之心”,“义”源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能按“义”的原则行事,才会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鄂教版2018年语文九年级上册优秀教案

(4)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明确:人人都不能失掉“本心”。

2、假设重新以此观点写文章,你可举出哪些例子(名人或名言)? 明确:谭嗣同、夏完淳、裴多菲;还可以列举反例。

3、找出本文你最喜欢的词句,大声地读出来,并说一说好在哪里。

明确:可从修辞手法入手。

活动3【活动】课堂辩论

有人说,为朋友两肋插刀,便是讲“义气”。我们该如何看待? 明确:大义与小义

活动4【导入】布置作业

孟子两章作业 篇3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练习(共10分)

(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

(节选自《史记》)注:①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②焦思:焦虑思考。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作: .(2)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 .2.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分)

3.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4分)

二、阅读《〈孟子〉二章》,完成练习(15分)4.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区域、地域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 背叛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选拔,被起用 .D.必先苦其心志 苦:使„„受苦 .5.下列四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属予作文以记之 ..B.环而攻之而不胜 杜少府之任蜀州 ..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曹操比于袁绍 ..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择其善者而从之 ..6.选择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2分)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强调了在治理国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论点。

C.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发奋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三人的故事不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7.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文。(9分,每小题3分)(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8.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 ;得出的结论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

9.孟子说理散文的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你以选文第②段为例加以具体分析。

10.选文第③段紧承上文从正反两方面加以推论,其中从正面推论的是哪句话?

11.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必须经受磨炼。下面列出的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的是()和()这两句。(3分)

A.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B.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D.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12.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舜/发于/畎亩之中 B.曾益/其所不能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入/则无法家/拂士 13.这篇选文对你今后的学习或生活有怎样的指导意义?(3分)

14.语段主要论述了凡是能担天下大任的人才,都必须经受一定的磨炼,这样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效果或成就。请紧扣这一论述,任意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必须包括人名、所受的磨炼、取得的成就)(3分)

15.语段说:“人恒过,然后能改”,有人对这句话持不同见解。请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后,结合自己的思考谈一点你的看法。(3分)【相关链接材料】‚有些错误没机会改正‛。日前,48岁的喜剧演员牛振华因酒后驾车惨遭不幸。出事后牛振华的家属发表了情真意切的公开信:‚一生谨慎的他犯了一次错误,而他唯一一次错误,却让他不再有改正的机会,也给我们造成终生的遗憾!……‛人们常说:‚不要怕犯错误‛、‚不要怕‘交学费’‛、‚吃一堑,长一智‛、‚在哪里摔到,就在哪里爬起来‛等等,这些话不能说不对,但有些错误是致命的,瞬间发生,没有纠正的机会。

三、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

(一)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三),,;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四)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战必胜矣。‛ 16.选文横线上应填的文字正确的一项是()

A.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坚利也。B.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C.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D.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坚利也。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包围).B.池非不深也(池:水池).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18对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方圆三里那样的小城和方圆七里的大城)

C.委而去之(弃城而逃)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不能只靠武力强大来震慑天下)19下面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孟子》相传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

B.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C.文章第(四)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D.本文骈散结合,读来琅琅上口,朗读时要注意节奏正确。比如“城/非不高也”、“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0.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

B.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人和”。

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

21.下边对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两组是()和()(4分)A.必先苦其心志(痛苦)何苦而不平(愁)..B.曾益其所不能(增加)斟酌损益(利益)..C.出则无敌国外患(国外)殚其地之出(出产的东西)..D.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一鼓作气(振作)..2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得道者多助 策之不以其道 惨无人道 ...B.委而去之 去国怀乡 去留两便 ...C.寡助之至 比至陈 无微不至 ...D.攻亲戚之所畔 辍耕之垄上 始龀,跳往助之 ...23.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一观点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具体体现?

24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其中,思想上要,行为上要。(用原文回答)(2分)25.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体会。(不超过20个字)(4分)

四、强化题 阅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必胜矣。2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1)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 .27.“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是指什么说的()A.正确的道理 B.作战的规律 C.施行“仁政” D.统治的方法 28.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全文的中心论点。B.第二段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第三段写地理条件虽优越而守城失利,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两章教学反思 篇4

反思一:多方搜集资料,筛选信息,与学生平等对话。教师只有善于为学生搭建脚手架,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才会相得益彰。预设的空间越广阔,课堂生成就会越精彩。教师也就会做到游刃有余了。

反思二: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成解读的合力。在读中进行朗读指导,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做批注的习惯,质疑探究、学会思辨的习惯。一句话,由”学会“走向”会学“,由”要我学“ 走向”我要学"。整节课以各种形式的读贯穿课堂,在读中感知,在读中读懂读透文本,在阅读中与作者对话,在阅读中纵深拓展,注重了思维训练。

反思三:《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学习有如下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文言积累方面,我设计了两个环节:一是立足课内,分类积累文言语汇,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二是开拓阅读视野,注重相关名句的积累。设计意图为培养文言语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相信只要坚持,这个目的会达到的。第二项的操作可以灵活处理。

孟子两章测试题 篇5

一、给黑体的字注音

1、失道寡( )助

2、傅说( )

3、胶鬲( )

4、畎( )亩

5、人恒( )过

6、亲戚( )

7、行拂乱其所为( )

8、舜( )

二、解释词语

1、七里之郭( )

2、池( )非不深也

3、兵( )革非不坚利也

4、域( )民不以封疆之界

5、亲戚畔( )之

6、固( )国不以山溪之险

7、人恒过( ),然后能改

8、入( )则无法家拂士

9、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

10、曾益( )其所不能

1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喻( )

12、得道( )多助,失道寡助

13、征( )于色,发于声

14、傅说举于版筑( )之间

15、百里奚举于市( )

16、委而去( )之

17、天将降大任于是( )人也

三、指出下面各句中黑体的字相当于哪个字并解释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四、解释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管夷吾举于士

5、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6、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7、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五、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1、孟子名轲字子舆。是春秋末期人。他是儒家学派仅次于孔子的大师。

2、《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等的书,共七篇。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的书 叫《孔子》。 ( )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 》。 ( )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议论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 揭示中心论点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揭示中心 论点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六、作者说: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那么,作者正面的观 点是什么?写出原文(从其他段找),并译成现代汉语。

七、填空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者”指 ,“道”指 ,“君子 ”指 。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的得失决定了什么?(用原文词语概括)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中体现全篇结论的句子是 。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一段所举事例六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

5、“天”在“降大任于是人”之前,首先怎样作,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孟子两章》的优秀教学设计 篇6

学生自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自读,帮助学生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延伸拓展、总结升华: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设计

设计(一)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设计(二)

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内原是鹿与狼共存的,为保护鹿不被狼吃掉,人们赶走了狼。不料,在“和平安宁”环境中的鹿,优哉游哉,不再狂奔快跑了,体质明显下降,不久便有许多鹿病死了。人们只得再把狼“请”回来,不久鹿群又生机焕发充满活力了。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学生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板书文题。)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多媒体显示: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重读)

3.学生大声读课文。

三,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全班分为两组,展开课堂竞赛,每道题单数题一组回答,双数题二组回答。每小题赋5分。以积分多少分出胜负。

多媒体显示:

第一板块:文言知识

(1)读准下面的字。

①畎亩 ②傅说 ③胶鬲 ④行拂

(2)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

④所以动心忍性

(3)一词多义。

舜发于畎亩之中

行拂乱其所为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① ② 死于安乐

入则无法家拂士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③ ④

国恒亡 死即举大名耳

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⑤ ⑥

发于声 扶苏以数谏故

(4)翻译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第二板块: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第三板块:才华展示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学生课堂竞赛成果展示:

关于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才华展示:

(1)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2)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畅销一时的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也在诠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

4.教师综合评判,分出优胜组,全班鼓掌祝贺。

5.学生齐背课文。

四、总结升华

提问: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学生讨论。

成果展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五、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逻辑性和文采

1.逻辑性——层层深入的论证特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这两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两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

六、课堂小结

《(孟子)两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

七、布置作业

1.两篇短文中,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你的理由。

2.写一篇渎后感。淡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板书设计

孟子两章复习教案 篇7

教学重点:

1、重视文言文诵读,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2、诵读思考,因文见义,弄清作者的主张,从而体味其说理论辩的巧妙。

学法指导:

以诵读为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为重要。可以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1、给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1)畎亩()(2)傅说()..(3)胶鬲()(4)拂士()..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1)池非不深也()(2)兵革非不坚利也()...(3)委而去之()(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5)天下顺之()(6)故君子有不战()...(7)舜发于畎亩之中()(8)胶鬲举于鱼盐之中()..(9)管夷吾举于士()(10)百里奚举于市()..(1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12)空乏其身()...(13)人恒过()(14)而后作()..3、与“舜发于畎亩之中”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生于忧患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仓鹰击于殿上 D受地于先王

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A、天时/不如地利 B、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C、必先苦/其心志 D、入/则无法家拂士

5、《孟子》相传是________所作。名________,字________,是________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________,后世常以________并称。

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道”是指_______,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孟子认为人才是在________造就出来的。

7、查阅资料,将收集到的有关《孟子<两章>》的知识写在下面。

8、诵读课文二~三遍,读准字音、停顿,把你阅读时遇到的困难、疑惑写在下面,课堂交流。

二、学习研讨:

(一)导入。

(二)简介作品及作者。

(三)检查预习。

(四)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

2、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文中“得道多助”中的“得道”和“人和”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得道”就“多助”?

3、精读课文,探究问题。

①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②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五)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

2、再读课文,感知内容,归纳理清思路: 第1层: 第2层: 第3层: 第4层:

3、精读课文,探究问题。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②比较两章的论证技巧和语言特色。

(六)、课堂小结,当堂成诵。

三、巩固延伸:

1、用横线画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2)曾益其所不能()(3)困于心,衡于虑()(4)人则无法家拂士()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2)利 天时不如地利().. 征于色,发于声()兵革非不坚利也()..

3、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默写课文。

(1)天时不如地利,________________。

(2)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乏其身,行拂乱其行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论点是,推论是。

6、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①②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窍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

③秘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

④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

⑤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入木三分。

注释:(1)旷:王旷,王羲之之父。(2)笔说:论书法的书。(3)幼令:幼年时的美好才华。(4)卫夫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少时,曾今跟她学习书法。(5)祝版:祭神的木板。(1)、认真通读全文,用“/”标出下列句子的诵读节奏。

今 而 用 之 使 待 成 人 恐 蔽 儿 之 幼 令 也。(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①恐不能秘之()②待尔成人,吾授也()..③不盈期月().(3)、“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中“语”的意思与下列句中“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B、其夫呓语。

C、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此子必蔽吾名:

(5)、概括文中王羲之成功的原因,并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原因: 认识:

上一篇:肺部ct检查什么下一篇:美国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