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上海电影博物馆有感(精选12篇)
电影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似乎已经成为了人们司空见惯的一种消费娱乐方式,它让我们进入到另外一种世界,让“千里眼”和“顺风耳”成为了现实。当我们走进电影院感受着电影视听所带来的双重享受的同时精神上也得到了某种意义上的愉悦和满足。然而对于电影的文化和历史发展我却知之甚少,因此我怀着对电影文化的好奇以及学习的态度参观了上海电影博物馆。
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占据了中国电影的半壁江山,在中国电影的发展史上,上海电影曾创造过辉煌的成就,因此,上海电影博物馆的建立,对展示上海电影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历史进步,对丰富上海市民的文化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上海电影博物馆分为四大主题展区,是融展示与互动、参观与体验为一体的,涵盖了文物收藏、学术研究、社会教育、陈列展示等功能,是向参观者呈现百年上海电影的魅力,生动演绎电影人、电影事和电影背后故事的一座城市文化标志性场馆。
进入博物馆后首先乘电梯来到了四楼的“光影记忆”展馆,这一展馆的主题为电影人、电影场景和电影放映,由“星光大道”、“星耀苍穹”、“大师风采”、“水银灯下的南京路”、“百年发行放映”五部分组成。其中的“大师风采”展区通过情景再现和实物陈列等方式,展现了夏衍、赵丹、孙道临、谢晋、胡蝶、阮玲玉、周璇、张瑞芳等14位中国电影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已故大师的电影人生。三楼是“影史长河”展厅。此展厅从“影海溯源”、“梦幻工厂”、“光影长河”、“大开眼界”、“译制经典”、“动画长廊”六个不同侧面,介绍了上海电影的各项成就,展示了上海电影百年发展的历史长河。
接下来辗转到了二楼,“电影工场”展区,这个展区由一号棚、二号棚、后期工作室、动画工作室组成,在这个展区展示出了30年代的电影摄影机、剪辑机和老的电影汽车等设备,同时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影视作品的整个创作流程,甚至可以身临其境地做一回电影人,当导演、做演员。总体来说这层展区比较有趣,也是比较生动活泼的展示了电影的无限魅力所在。
最后来到了一楼“荣誉殿堂”,从这个展区名称的字面理解上就可以猜出这里则是上海电影文化成就的荣誉室。一座座的奖杯和照片展示了百年上海电影对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进步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上海电影博物馆,却呈现出另外一种可能,如同平等友善的朋友,用带有张力的叙事技巧邀人亲近,以新鲜便捷的方式引人互动,更在整个参观旅途中潜藏独有的历史情怀。最主要的是,上海电影博物馆用相对合理的方式,以动态的百年光影幻象呈于人前,犹如一场恢弘生动的电影,令人流连于梦幻中。
站在漕溪北路五百九十五号,关于电影的历史一层层拨开:六十余年前,这里是联华、昆仑、天马等著名电影厂的厂址,《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等佳作出产于此;后来上海电影制片厂在这里成立;《铁道游击队》《大闹天宫》孕育在此;现在,一栋风格现代的大楼傲然屹立,一至四层共一万五千平方米的空间,即上海电影博物馆。
时间在空间中的铺陈
1895年电影诞生,次年的8月11日,在今天天潼路附近的徐园里放映了一部“西洋影戏”,这是“电影”这种艺术载体第一次在中国放映。自此,电影这个造梦机器逐渐开始在中国人中间流行。不久之后,上海电影公司林立,电影院放映内容与好莱坞同步,直至当代,上海仍旧是中国电影重镇。百年的历程,电影写入了上海这座城市的DNA,也刻入了几代上海人的记忆。
博物馆策展设计是室内设计领域中最复杂的类别。与其他历史载体不同,动态的光影与固化的展示所呈现的冲突,让电影博物馆设计更为困难。担任上海电影博物馆艺术创意总监兼首席设计师的Tilman,来自德国的博物馆设计世家。两年前,当他接手这项任务的时候,深感挑战,如何满足每一位参观者对这里的期待?如何将这些动态的藏品流畅连贯地呈现出来?如何为观众安排好一条完整深入的故事线?2008年Tilman在上海定居,他对这座城市有着自己的见解。他创办了一间擅长博物馆展示设计的建筑设计咨询事务所“协调亚洲COORDINATION ASIA”,这间工作室的上一件作品上海玻璃博物馆曾让人耳目一新。Tilman接受任务之后,开始带领团队向上影厂、从事电影工作的专家学者和资深电影人广泛地讨教上海电影工业的点滴。他的故事线在此基础上几经琢磨最终确定设计方向,当人们一走进这里时,就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设计师的精巧用心,一个光影奇幻的世界由此展开。
所有来宾都会为门厅上方恢弘的吊饰群驻足仰首,细看之下,这些吊饰还原为人们熟悉的电影道具。每隔半小时,门厅的大屏幕会播放一段简述上海电影的短片,声光交替之际,也诠释了这些道具的来源:占普车是来自《南征北战》、翻斗摩托车从《渡江侦察记》冲出,还有手风琴正在演奏着《城南旧事》中的“长亭外,古道边”。吊饰和短片还配合出一些“彩蛋”,例如角落里有一组凌乱的乐器吊饰,短片结束时,一道追光打过去,白墙上登时折射出一位导演扛着摄影机的身影。
与门厅处的观感体验类似,博物馆的每一层都会有不同的惊喜。设计者建议观众从四楼开始参观,同时却又一再强调:“实际上不论从哪一层开始,都不会影响参观内容,这完全取决于参观者自己的选择”。这种效果是因为整个故事脉络没有单纯地采用“编年体”来实现,而是在每一层都反映了整个历史的一个侧面。在四层的“光影记忆”讲的是独立的电影人、电影公司和彼时彼刻的场景所构成的历史;三层的“影史长河”勾勒出电影技术传入上海,发展至今取得的各项成就;二楼的“电影工厂”为观者展示电影生产中每个环节的流程;一楼的“荣誉殿堂”除了叙说上海电影的文化成就与贡献,还有一处完全复原电影拍摄现场的展台。除此之外,每一层都拥有着将近四千平米的空间,在Tilman及团队科学的设计下,让观者不自觉地参观完每一个环节。于是,任何人都不会因为少去了一个展厅而忽略掉对某个阶段的认知,也不会在某一层的行进路线中有些微的犹豫。时间在空间中恣意铺陈开来,参观者顺势而行,既是被引导的,又是有选择的,更是轻松的。
“互动”细无声
通常电影放映的常规流程中,会在一段短暂的预告片之后“数秒”,提醒观众屏息静气迎接好戏,在电影博物馆,这条法则同样适用。看完一楼门厅的短片,引导员会将观者指向通往四层的电梯,电梯门关闭的瞬间,头顶的一方屏幕骤然开始倒数,短暂的十秒埋下诸多伏笔,倒数到一秒钟时,电梯门开,一条璀璨的星光大道赫然出现,吸引着瞠目结舌的观众走上去,一刹那,礼乐声欢呼声和镁光灯四起,潮水般将人包围,明星走红毯也不过如此。
星光大道的尽头,是一处稍微暗淡的转角,待眼前重新明亮,数不清的经典明星面孔扑面而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几乎要让电影迷们惊艳到落泪。大师的照片被满满当当地镶嵌在墙幕上,黑色的地面和天顶就此遁形,观众仿佛融化在明星的包围中。触手可及的展台上,还有一块触摸屏,可以根据字母检索到某个具体的人物,看到其生平和代表作。整座电影博物馆中有七十个互动装置,星光大道上的感应器和明星检索触摸屏仅是其中一部分。从“星耀苍穹”走出后的每一个部分,都有交互性极佳的互动设计,它们被设计团队缜密地设置在整个展览之中,与三千多件历史文物编织在一起,将观众拉入历史中去,而其中许多装置往往是在人经历过之后才被觉察出来。
四层的“大师风采”区域,用灯光和透明玻璃屏风隔出一个个单独的展区,勾勒出老一辈电影人真实的生活场景。当观者走进某一个展区,不知从哪儿打出的柔黄色灯光逐渐亮起,将观众与电影人彼时彼刻的状态连接起来。静默间,他们曾使用过的钢琴、麦克风、导筒、写字台融入化境,仿佛胡蝶刚刚离开这张桌子,周璇在身边吟唱,谢晋则在头顶指挥拍摄,转过身去,刚好误打误撞进《马路天使》的拍摄现场。
三层的“光影长河”同样给人一种说不出的震撼。一条五十米的蓝色“河流”倾泻而过,始于1949年的上海电影工业溯源之旅蜿蜒其中。人们临“渊”前进,可以对其中感兴趣的年代内容进行“垂钓”——河流本身是一组白色展台,上方的一系列投影感应装置,营造出河流的效果,可以用手“钓”起其中感兴趣的电影,可以看到片段及相关资料。对于熟谙触控的观者来说,这个装置毫无交互障碍。
而在接下来的“经典译制”展区,同样是在互动下,把“声音”巧妙地展现出来,参与者能在十米之间听到不同历史阶段的录音效果,手脚并用地改换同一部电影里中文英文及上海话的声道,通过一台触摸装置听到上影厂那些经典译制配音,还能在一间专业录音棚自己给电影配音。
在三层的最后一站是“动画长廊”,观者可以看到“镇馆之宝”,万籁鸣《大闹天宫》的手稿;而对小朋友来说,这里是一间游乐场,可以蹦蹦跳跳地在地板上玩“小蝌蚪找妈妈”,站在绿幕的特效舞台,通过身体与四肢的舞动,进入动画场景中去,许多大人也情不自禁地参与其中,与小朋友一起领略光影的奇幻魅力。
互动,使人走入梦幻的通道,不经意间完成从参观者到参与者的角色转换。不刻意、无障碍的交互体验,能让观众感受到被体贴的意味。
博物馆是有思维的整体
博物馆发展至今,已不仅仅承担教化世人的职责。当代博物馆设计策展理念,更加丰富多元,将教育、展示、传承、娱乐等诸多功能融为一体。当在上海电影博物馆盘桓半日,再度走出回望时,顿觉它作为一个整体,拥有着自己的历史哲学。
博物馆除了一楼的荣誉墙,整个讲述历史的过程没有宏大的叙事。四层以单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开始,洞察构成历史的人是如何的一种存在;继而是对上海电影发行的梳理,从原样复原的南京路到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电影海报,从最早的徐园到上海的影院地图,人们看到的是能够引起共鸣的具体事物;三层讲述电影工业的发展,从老上海三百余家电影公司中挑选十个做突出展示,并做了一块播放经典老电影的银幕,让人设身处地地感受到当时的影业盛景与成果;紧接着的“光影长河”,四周按年代顺序排布着各式摄影机和胶片盒,仍旧是以一个个具象的物品生动表现电影人的耕耘果实;二层的电影工厂,为观众展示的是现代电影创作流程,每一个细节都能被人看到、听到、触摸到。还有一间四周透明的动画工作室,里面的人的确是在工作,如真人秀般呈现动画产业的工作内容。设计者表示:“这座博物馆不仅讲述了上海电影的历史,还要体现它此刻的活力!”而这间工作室与其他展现当代电影工业的展厅也被设计者们寄予希望,愿能激起年轻参观者投身电影工业、动漫制作的热情和志愿,从而为上海电影工业未来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这样细致入微、以小见大的历史讲述方式,更能打动人心。据说有位满头银发的老伯伯,在周璇的个人展台前沉吟良久,看到展台上周璇逝世当日的报纸,不禁潸然泪下。还有位老阿姨与女儿经过复刻版南京路时,满脸绽放出绚丽的容光,“这与我年轻时的南京路一模一样啊”。历史由鲜活的人和事件构成,当还原如斯,让人们在电影中重拾记忆,更在记忆中愈发热爱这段历史。
还有一处设计使人难忘,那是三层老电影放映区旁边的一堵黑色玻璃墙。它是两个展示板块的区隔,却是单面透光的构造。看电影时绝看不到墙后的景象,而来到1949年后的“光影长河”,则可以看到墙那边看电影的人们,Tilman解释说这是要为观影者营造独立的环境。但当参观者站在一排排摄影机前看到墙变成了“窗”,大抵会感觉到这是博物馆在说,过去是无法看到未来有多瑰丽,但现在却可以回望过去走来的足迹。这不被设计者所预知的启发,构成了博物馆本身的思维。
生长中的博物馆
上海电影博物馆自2013年6月16日开幕。对观众来说,这是一件精心准备的成品,但是对建设者来说,这是一个启程。上海电影集团与Tilman团队的设计执行,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巨大的梦境。抛开其诸多历史意义不谈,上海电影博物馆为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概念:参观者在博物馆中的位置,与博物馆呈现出的丰满张力,都充满着无限的可能。Tilman团队不希望这是一个“一次性”的博物馆,在他们的规划中,那些互动装置会在技术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更新,以提供更新鲜的体验;一楼一隅的电影拍摄复原区是个临时展台,不定期地还会更换其他的展示主题;而与其他电影博物馆类似,馆内怎能没有一座代表先进技术的电影院?现在,一楼有一座小型的4D影院,正在上映《大闹天宫》;而地下正在兴建一座巨幕电影放映厅。此外,博物馆周边的商铺与物业规划也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可以想见,这座博物馆正在活力十足的生长中,隔段时间再度到访,必定又有大不同。
进入博物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江泽民先生题写的“上海邮政博物馆”七个金光闪闪、刚劲有力的大字。左转进入前厅,看到的是新中国首任邮电部长朱学范先生的雕像。再往前走,看到了珍贵的甲骨文片,上面记载了那个时期通信的情形。之后看到了古代的烽火通信展示台和清朝时期的邮筒,邮筒上缠绕着一条怒目圆睁的蟠龙,看上去威风凛凛。
接下来走进的是网络与科技展区。在这里我体验了一下邮递员的工作。我骑上仿真自行车,根据大屏幕的提示选择好送信路线就迫不及待地出发了。我使出全身力气踩动自行车的脚踏板,屏幕上的街道、房屋也跟着快速移动起来。转弯、直行、再转弯,目的地终于到了,我的腿也酸痛不已,连跨下车的力气都快没了。心想,以前的邮递员用自行车送信可真辛苦啊!这个地方还有邮件分拣样机、不同种类的邮政专用秤等邮政用具。
继续向前,我看到了展馆陈列的千奇百怪的邮票,这真是让我大开眼界。邮票的形状多种多样:中国的三角形邮票,韩国的八边形邮票,法国的心形邮票……邮票的材质更是出人意料:波兰的丝绸邮票虽年代久远,仍散发着迷人的光泽;瑞士的木头邮票,图案清晰,棱角分明;奥地利的水晶邮票,发射出耀眼的光芒,夺人眼球……邮票不仅可以贴在信封上邮寄,还有许多特殊功能呢!中国的香味邮票,不但色彩明艳,还能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不丹的唱片邮票,若放在留声机上,还能飘出一首首悦耳的不丹民歌;瑞士的巧克力香味邮票,让人看着垂涎三尺,恨不得咬上一口……
之后,我又参观了博物馆的其他楼层。这一趟邮政博物馆之行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让我这个原本对邮政一无所知的小男孩被那一枚枚邮票的魅力深深吸引。活动最后,我亲手写了张明信片,并贴上精心挑选的邮票,给爸爸送去溫暖的祝福。
(226100)江苏省海门市育才小学
指导老师 施懿芸
简评: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4要求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记。小作者按照参观顺序将所看到、了解到的上海邮政博物馆描述出来,读后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一睹上海邮政博物馆的风采。文章行文舒展自如、层次清晰、段落分明,让人一目了然,不失为一篇佳作。
今天,阳光明媚,我起了一大早,因为我要去中国电影博物馆。中国电影博物馆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广电总局和北京市政府联合组建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级电影专业博物馆,是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的标志性建筑,是展示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历程,博览电影科技,传播电影文化和进行学术交流研究的艺术殿堂。
当我们已经“兵临城下”,我目睹了这宏伟壮观的建筑。主体建筑的前方,巨大的银幕与广场上的一道断续的斜墙构成了形如场记板平面组合。
我们陆续进入了博物馆的内部。内部采用黑,白,灰三种颜色作为基调,其他色彩在这样普通的基调下显得更加五彩斑斓。
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多功能厅,开展了“清明诗会”活动。每个班都有每个班不同的节目。我们班的节目是《春晓》,到我们班了,在我的“英明”带领下,把我们班的一个个小演员引进了后场室,不一会儿,门开了,我们陆续站好,音乐响起,我们开始“舞动”去自己的旋律。
诗会开展完了,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了巨幕影厅。巨幕(IMAX)又称巨幅银幕,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影像系统。这里的巨幕影厅庄重,大气,银幕宽27米,高21米,厅内有403个座位。
我们看的这步影片叫《异星战争》,讲了一个男人得到了一个“灵器”,无意中念了咒语,是自己分身,原身在地球上沉睡,分身在火星上帮助火星上的人类作战,被坏人用咒语押回地球,之后,男人在地球请救兵,又回到火星,最后作战成功的感人故事。男主人公在影片前期十分的苦,中期是我们感到了一些希望,后期让我们高兴,因为获得了胜利。
看完电影,时间已指向1:45分,之后,我们分成小组,在展厅内开始参观。展区分为两个,共三层,有20个展厅。1—10号展厅为电影艺术展览区,位于二,三层,11—20展厅为电影技术博览区,位于第四层。
我们在参观前,每人已经收到了一张关于电影历史的试题,所以,我们的任务是:一,获取知识:二,答题。我们有人负责照相,有人负责答题,总之,各有所干。
——国庆假期访北京李大钊故居有感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驻足这幅悬挂在北京李大钊故居正屋墙上醒目的对联前,我浮想联翩。刚刚参观完北京李大钊故居,仿佛身临其境地体验了大钊先生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身处大钊先生简朴的故居,感受他留下的丰富精神成果,使我对先生的伟大人格魅力和崇高精神境界油然起敬。
北京李大钊故居是一座普通的四合院,位于北京新文化街文华胡同。如同众多的北京四合院一样,故居由坐北朝南正房一间,东西厢房各一间,南房一间组成,青砖红瓦,绿树鲜花,显得雅静肃穆。正房是客房和卧室,一张木桌,几把木椅子,一个普通的热炕,别无他物。西厢房是书房,摆设同样简朴。整个故居都体现着平淡无华、简单勤俭的风格。看着这些,我非常诧异,不禁在想:“难道当时身为北大教授,收入不菲,以”南陈北李“而著称于世的大钊先生就生活在这样俭朴的环境中吗?” 带着疑问,我阅读了李大钊生平简介,从中读出了答案:李大钊一生简朴,身为北京大学教授,图书馆主任兼任四所大学的教授,月收入达二百多银元,本可以过上宽敞富裕的生活,但生活却一直很拮据。因为,他将这二百多银元大半交纳了党费,又留下一部分来帮助并资助朋友,同事和进步青年……。与俭朴拮据的生活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在故居居住的四年期间,他工作非常忙碌,孜孜不倦,创造了大量的精神财富,为革命事业发表各种文章140余篇,文字总量超过33万余字,平均每9天一篇;参加各种会议120次,平均每10天一次会;陪同会见、拜访各界人士30次,讲演30次。
在路上,我就已经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蹦蹦跳跳地一路前行。瞧,那就是运河博物馆吗?哇,好漂亮!好气派!好壮观!房屋上那一片片拱形玻璃,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还把使人清新的绿色撒落到每一个角落,无不让人心旷神怡。
一进去,我就感到了浓郁的古代气氛,所有装饰品,建筑物都是古代形式的,让我不禁感到有些陌生。里面有许多精致别样的东西,最引人注目的要属那面铜壁了。结实的铜板上,云雾缭绕,几条龙在上面游来游去,这仿佛是宫殿阶梯中间的游龙图,十分壮观,十分雄伟。
现在,我已觉得没那么陌生了,反而有一种奇妙的亲切感。
再往里走,会看见一些褐色的木块,上面用醒目的黑色字体告诉我们有关京杭大运河的知识。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到现在已有785年的历史。京杭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均起了巨大作用。京杭大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
一下出租车,一座庄严雄伟的建筑屹立在我的眼前,好大的博物馆啊!一走近博物馆一楼,古人用的剑、茅、戟……还有古代军人的铠甲、头盔陈列在各个角落,这简直就是一个古代的战场。
最光彩夺目的无疑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越王勾践,顾名思义,是一个春秋时期的小国越国国君勾践的剑。走近一看,这把青铜剑虽然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沧海桑田,可却仍然不损当年的威风。走近仔细观察,整把剑比大厅的剑都要长,把手之上镶嵌着蓝色宝石,十分耀眼,美轮美奂。
看着这把剑在橱窗里的灯光下闪闪发光,我眼前仿佛浮现出了越王勾践紧握着这把青铜剑,一马当先,率领着千军万马在战场上展开激烈的战斗。只见他杀入敌阵,运剑如飞,手中的青铜剑顿时削铁如泥,只要寒光一闪,一个敌军就轰然倒地,那是何等威风呀!
除了越王勾践剑,博物馆里还有许多稀奇古怪的展览品!有古代的、有民国的、有抗日战争时期的!那南昌起义时用的大炮和我在电视里看到的一模一样!
2016年11月6日下午2点,潍坊外国语学校圣基分校四年级四班的同学及家长齐聚潍坊市博物馆门前,此次活动由四年级四班家委会成员组织,目的是为了能在周末闲暇之余,让咱们家长陪伴孩子共同参与集体团队活动。
本次活动共同有24名同学参加,大家都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甚至还有的家长很是羞涩地说:“在潍坊生活了三十几年,还从没来过这里呢,本次正好沾了孩子们的光呢,共同长长见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为时四十分钟的探索之旅。博物馆的简史陈列,是以时代为顺序、文物为铺垫、人物为引线,把潍坊八千年人类历史发展的辉煌长卷,形象而又直观地展现在市民的面前。
和蔼可亲的讲解员带领我们一行四十余人,从原始社会人类进步的里程到夏、商、周三个王朝的概况,一组组陶艺制品,一个个图画文字……孩子们的眼中流露出了求知的渴望,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并积极的配合讲解员完成提问式游戏。最让大家震撼的是里面潍坊沙盘全景将老潍县的旧城街市、风俗民情与潍坊新城的勃勃英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感受颇深,作为一个地道的潍县人,深知潍坊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也是一个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十分丰富的城市,其中有不少同学及家长在平时都参观过杨家埠木板年画,但在今天,又了解了它的时代衍生,它以浓郁的乡土气息闻名于世;还有高密的剪纸工艺、刺绣工艺,一个个布艺刺绣荷包、香囊、虎头小鞋,精致美观,赞叹声比比皆是。还有好多历史人物都源自于潍坊,比如宋代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朗朗上口,她的爱人赵明诚是咱们潍坊诸城人;还有创作了《清明上河图》的张择端也是潍坊诸城人,等等,还有好多,让身为潍坊人的我们都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这么辉煌的历史,创作出了精美的艺术巨作,这些都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同时也寄托着祖先美好的祈盼,生生不息!我们应该做的是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本土文化,共创我们新城的美好明天!
一走近天津博物馆,我就被博物馆前卫的造型所吸引,博物馆大量使用了西方最时尚的玻璃和钢铁建材,从外面看建筑设计整体就像一只正在展翅高飞的天鹅。我不禁感慨正是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的发展才成就了今日的天津博物馆。听解说员介绍,经过各个方面的努力,天津博物馆已发展成为一座大型历史艺术类综合性博物馆,历史类文物与艺术类文物并重是其收藏的一大特色。馆藏各类文物近20万件,包括书法、绘画、青铜器、陶瓷器、玉器、玺印、砚台、甲骨、钱币、历史文献、近现代文物、地方民间工艺等多个门类,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近千件。藏品数量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博物馆共分三层,一层为办公区,二、三层为展览区。我们参观了《百年集珍———馆藏文物精品陈列》、《中华百年看天津》等展厅,字画、古玩、瓷器、砚台、木器等各类珍品经过精心设计摆布、揭裱、整修,放置于镜柜中,在和谐雅致的灯光照衬下,显示出非凡的气度。
“中华百年看天津“是我们参观的最后一站,同时也是最壮观的一站。它分大九部分:天津历史沉淀、英勇悲壮的抗争、工业文明启蒙、殖民统治见证、北洋亲政的诞生、中西文化交汇、北方经济中心、日本侵华基地、红色风暴的雷鸣。这里荟萃了自古至今在天津的历史人物以及出现的文物,早期电报机模型,20世纪的织布机、纸钞货币、汇票,北宁铁路机车模型„„看着这些具有历史传统的种种,我犹如回到了20世纪,身处在那个年代的街区,亲眼见证中国的兴衰。在看日本侵华基地这部分的时候,我的心在抽疼。绞刑架上无辜的中国百姓,土坑中紧闭双眼的孩子„„我们一路跟着历史的足迹,回顾着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所经历的耻辱,艰辛,让我们对这段历史有了一个感性而深刻的认识。历史在变化,历史在发展,现如今的天津已不在是外国殖民者的殖民地,进步着的天津,不断发展着的天津,充满生命力的天津正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专业:绿色光源LED姓名:陈水金学号:3113001476 金秋十月的早上,微风习习,透着丝丝入秋的微凉,阳光懒懒地散落大地,透过氤氲的雾气,点缀着安静的江门市;一切事如此的宁静祥和;殊不知在这博大的土地洒满了侨乡同胞的汗与泪。今天我们就要踏上这条用梦想和拼搏铺就的康庄大道,去博物馆里寻找那些迷失的记忆。
五邑华侨博物馆分为六个馆,可以概括为:金山寻梦,海外创业,碧血丹心,侨乡崛起,五邑新篇,华人之光。
跟随着历史的步伐,走进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幅《三个老华工》。它以简练的线条、简洁的笔触,把老侨民在海外劳碌半生、一贫如洗,终于无望归乡的悲愁展露无遗!他们有过怎样的经历,以至满面沧桑、欲说还休?想象五邑籍著名画家司徒乔在从美国返乡的船上,是以怎样悲愤的心情绘画这幅速写的。岁月的煎熬与生活的艰辛在他们脸上刻下了深深的印痕,饱经风霜的目光此时不约而同地望向远方,深邃中流露着凄苦与思乡之情。金山寻梦之旅,埋葬了多少青葱的年华,这又是一种多么无奈的沧桑;但是它同时使一些人脱颖而出,功成名达。历史犹如一条涛涛不绝的河流,埋葬心酸和孤独,是非成败转头空。如今我们站在如此的高度,俯瞰繁华,这都是他们用自己的身躯堆砌起来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该铭记那段艰辛的历史,缅怀那些逝去的背影。海外创业更是一幅看得见的历史,可以触摸得到沧桑。异国的流浪,孤身徘徊在梦想与现实之中,犹如一叶浮萍,漂泊漂泊。他们身处异国他乡,忍受排华法规的歧视,不断地适应社会,忍辱负重,自强不息,靠自己勤劳的双手,用血和汗打造一个飘渺的梦想。现实的残酷让他们不得不停留在一片陌生的土地,他们的梦想也就在那里发芽,扎根,一直到今天的蓬勃。尽管他们身在异国,他们仍是心系祖国,一张张泛黄的邮票,一颗颗牵挂的心。也许它们经过岁月的洗礼,已经面目模糊,但是一张张银信承载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和绵绵的乡愁。海外创业,他们肩负着祖国的梦想。
碧血丹心,这简单的四个字正是接下来这个馆的真实写照。馆内展现了海外华侨挺身而出,积极参加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挽救名族于水深火热中的重要史料。一颗颗碧血丹心,印证了华侨在中国近代的地位和价值,谱写了中国近代的新篇章,为中国的繁荣昌盛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
侨乡崛起,清末民国时期,侨汇成了侨眷赖以为生的主要经济支柱,也是五邑华侨发展的命脉。一张张汇票牵动着华侨通报的思绪,沟通这片贫瘠的土地和海外的繁华的世界,这更是一种魂牵梦绕的乡情。这种源源不断的乡土情怀汇聚成一张张汇票,给这片土地注入新的血液,成就了侨乡的崛起,成就了今天的五邑。
五邑新篇,开启新时代。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之改革开放,侨务政策的落实与创新,推动五邑华侨的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在国家和各位华侨的共同努力之下,成就了今天的新篇。
华人之光,熠熠生辉。一张张古朴的照片述说着当代华人的不朽功勋。在这片沃土之上,孕育了一代代优秀的华侨。如今他们散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散发着独特的光芒,照亮孤独,滋润贫瘠,书写着新的历程。但是他们的内心却不曾忘却“根植侨乡”这个信仰,身体流淌着中华的血液,呈现出来的爱国情怀却是不容置疑的,在各个领域做出的贡献,亦是不容忽视。华人之光,照亮一代代同胞,照亮世界。
一幕幕催人泪下的场景,无法拭去的记忆此时犹如电影一般在我们的脑海中放映。正是
他们的艰辛与付出成就了今天的我们。历史的潮流无可阻挡,多少往事湮灭在浊流中,我们也将成为往事,我们是否也能像那些先驱们成为一座座永恒的雕像,矗立在时间的风口浪尖呢?我们亦肩负着一种历史责任,历史白驱过隙,虽然我们只是历史的涓涓细流,但是我们亦可以掀起惊涛骇浪,历史的命运亦在我们手上。
我们是4月30去的,因为已经是五一假期了,所以那天海军博物馆的人很多,不过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人多这件事已经司空见惯了,很快我们就适应了人挤人的状况,进入了参观状态。
首先,我们到了小青岛湾占水陆面积四万余平方米的海上展舰区。
登上我国第一艘驱逐舰“鞍山号”(舷号101),它是一九三六年始建,在苏联红海军太平洋舰队服役,为苏C-32427号,一九四O年下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屡立奇功,舰长一百一十二点五米。它宽十点二米。满载排水量二千五百八十一吨,排水量吨位是船舶在水中所排开水的吨数,也是船舶自身重量的吨数,排水量吨位又可分为轻排水量、重排水量和实际排水量三种,重排水量又称满载排水量,是船舶载客、载货后吃水达到最高载重线时的重量,即船舶最大限度的重量。最大航速三十四节,“节”的代号是英文“Knot”的词头,采用“Kn”表示,一节等于每小时一海里,也就是每小时行驶一点八五二千米(公里),三十四节就相当于时速六十三公里。我国是一九五四年十月从苏联订购,一九九二年四月退役。“鞍山号”有过的荣耀,一是一九**年六月四日周恩来总理陪同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亲王登船参观,与水兵合影,并题词“鞍山号全体同志,高举毛泽东思想的胜利红旗奋勇前进!” 另一个是一九八O年五月十九日承担为原国家主席刘少奇到大公岛海区撒放骨灰的任务。
第二个登上的是第一代053K型舰空导弹护卫舰“鹰潭号(舷号531)”,国外称“江东”级,一九七一年在上海沪东造船厂下水,是一九七四年服役,一九八六年八月改为现名,053K型舰主要武备采用两座可再装填的双联导轨式舰空导弹倾斜发射装置,发射红旗61型近程舰空导弹;另外,装备了两座新型79式双联100毫米高平两用炮、四座76式37炮及相关控制系统,以及当时较先进的国产381型三坐标对空警戒雷达。531舰在役期间参加了一九八八年的“3.14”海战,与兄弟舰一起协同击沉越南舰艇一艘,重创两艘。打出
参观海军博物馆有感 了军威,很好地完成了护航任务。一九九四年退役。
然后,我们来到了占地两万余平方米的广场展区,陈列的是退出战斗序列的小型舰艇、飞机、导弹、舰(岸)炮、观通设备、水中兵器、坦克等。
“解放”号炮艇是一艘日式二十八吨的内河小炮艇,在一九五O年解放万山群岛的万山海战中作为前导艇,驶抵珠江口垃圾尾海区,面对国民党第三舰队的三十余艘大小舰艇,发挥夜战近战技术优势,向敌舰发动进攻。在一个小时的激战中,击沉敌炮艇一艘,击伤敌“中和”号护卫舰、“中海”号登陆舰和一艘扫雷舰,将敌舰队司令击成重伤,完全牵制和打乱了敌人的海上力量,大显神威,建立了赫赫战功。
“总理艇”是我国仅存的一艘我海军第一代K—185型木壳鱼雷快艇,由芜湖造船厂制造,排水量六十七吨,航速四十三节,一九五六年下水服役。因一九五七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代表毛泽东主席乘坐该艇在胶州湾检阅了参加海上阅兵式的驻青岛海军舰艇部队而得名。一九七七年退役,一九九一年作为国家重要文物陈列于此。
最后,我们进入了室内展厅。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三日,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宣告成立,这标志着中国人民海军正式诞生。在短短的一年半内,形成了东海舰队、北海舰队、南海舰队的雏形。一九五O年四月,人民海军正式建立,由肖劲光任司令员。从此,人民海军从无到有,边打边建。在建军短短几年中,海军参战达一千二百次之多,主要战役有:解放万山群岛、解放苏南岛、封锁金门作战、西沙自卫反击战、抗美援朝等等。中国海军从实践中迅速成长起来,无数陆军指战员从“旱鸭子”练成了名副其实的“水鸭子”。在海军服装展厅的中间,陈列的是首任海军司令员肖劲光大将在战争时期和建国后的部分遗物。其中最珍贵的是肖劲光大将在一九五五年授衔时穿的海军大将礼服,这是我国参照苏联等国家海军制服,结合我国特点制作的“五五式”服装,这件大将礼服是中国海军惟一的大将礼服。肖劲光将军参加过北伐战争和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抗战时期任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解放战争中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副司令员兼十二兵团司令员和政治委员。一九五O年一月出任海军司令员,一九五五年授大将军衔,****年三月四日逝世。
这里展出了六十多个国家的军队赠送给我人民海军的各种珍贵礼品数百余件,其中比较重要的展品有:一九五七年十一月苏联国防部副部长兼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海军大将赠送给前去访问的肖劲光海军大将的苏联海军军官佩剑;朝鲜人民军代表团赠送给我东海舰队的珍贵礼品:一段布满弹片的上甘岭枯树干等。
中国不仅是一个陆地大国,还有着一万八千多公里长的海岸线,沿海星罗棋布的六千多个岛屿,尽管世界许多国家之间仍存在陆地边界之争,但事实上陆地边界之争已是非常有限,对海洋划界和海洋资源的争夺才是未来的热点。
在杭州众多的文物古迹中,有一处著名的瓷器生产遗址,蜚声海内外,这就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南宋官窑。八百多年以前,南宋官窑曾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写下了浓重一笔,在杭州留下了陶瓷文化的历史足迹。
博物馆位于杭州玉皇山以南乌龟山西麓,地处西湖风景区南缘,是中国第一座在古窑址基础上建立的陶瓷专题博物馆。
博物馆占地面积约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364平方米,由展厅和郊坛下官窑遗址保护建筑两部分组成,于1992年正式对外开放。随着杭州历史文化资源发掘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于2002年进行了扩建和陈列改造。经改造后的南宋官窑博物馆,全方位展示了南宋官窑的风韵与特色,既突出官窑的历史、工艺和美学价值 ,又充分反映官窑与南宋宫廷文化及社会习俗的密切相关性。
矗立于昔日古窑址区的南宋官窑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以遗址为基础建立的陶瓷专题博物馆,它位于西湖风景区的南部,隔玉皇山与中国丝绸博物馆相邻,馆内建筑古朴、陈列雅致,犹如一座陶瓷文化殿堂,展示着中国古代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南宋官窑青瓷的特点是以造型和釉色作为美化瓷器的艺术手段、器形简练、端庄、瓷眙很薄、釉层丰厚,色泽晶莹,瓷器表面开不规则的纹片,质感如玉,由于它的质量很高,加上御窑的神秘性,留传下来的传世品又很少,因此,历来被视为我国古代瓷器中的珍品,特别是它的工艺的确非同一般,所采用的多次上釉,多次烧成的工艺程序,达到青瓷生产水平的顶峰,为玉质感和开片装饰的形成提供了技术保障。
经过这次的参观,使我对陶瓷文化有了更全面的理解。感受到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知识氛围,对我国古代的高超技术感到由衷的钦佩和自豪。
【参观上海电影博物馆有感】推荐阅读:
参观上海消防博物馆有感12-06
上海宝钢参观学习心得05-29
参观上海一大会址心得12-28
参观天津博物馆有感07-24
参观省博物馆有感12-05
参观自然博物馆有感作文09-10
上海电影博物馆观后感01-15
参观广东省博物馆有感12-26
小学生参观博物馆有感01-20
参观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有感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