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2024-08-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共15篇)

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篇1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在弘扬和培育民族月活动中,我校统一组织全校师生深入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 通过学习,大家统一了认识,既提高了思想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又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在此基础上,我校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领导小组。以班主任为骨干的领导机构,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二、认真策划,精心组织。

1、学校利用网络、板报等宣传阵地让全校师生了解今年是新中国成立xx周年,让广大中小学生了解新中国建立的艰辛历程和祖国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对伟大祖国、党和人民的热爱,进一步把爱国情感化为具体行动,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2、号召全校师生从节约一片纸、节约一滴水、一度电做起,节约身边的每一份资源,组织了“捐一片废纸,献一点爱心”活动,把节省的资源送到最需要的灾区和贫困地区,通过该项活动一方面养成了学生勤俭节约的习惯,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助人为乐的精神。

3、利用开学典礼举行 “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月” 启动仪式,组织班会开展“我爱我的祖国”的主题活动,举行“庆建国63周年”大合唱比赛,举行“伟大的祖国”手抄报设计活动,进行系列的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图片展览。

4、通过宣传橱窗、黑板报、校园网等,向全体师生宣传吴大官同志的事迹材料,开展向吴大官同志学习活动,在学生中组织开展了《热爱祖国 奉献自我》庆祝建国60周年演讲比赛,激发全体师生的爱国热情和奉献精神。

5、认真开展好“诵读经典美文”比赛活动。通过诵读经典诗文比赛,教育学生尊老爱老敬老,加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6、组织学生观看中小学安全教育的特别节目《开学第一课》。让学生体会感悟“爱的真谛”。《开学第一课》以“爱,让中国更美丽”为口号,融入演讲与互动,把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变成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晚会共分四个篇章:”爱是分享”、“爱是力量”、“爱是承担”、“爱是荣耀”。通过这四个篇章,启示爱国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同学、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只有付出、传递“小爱”才能汇聚成荣耀祖国的“大爱”。

7、开展“爱心奉献”活动,实践“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组织学生走进敬老院、福利院提供服务,帮助他们洗衣做饭、打扫卫生,读书读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困难,做一个“爱心小天使”;参与社区清洁卫生、环境保护、植绿护绿、公益宣传和文化活动,做“社区小义工”;

三、认真总结,不断提升。

1、大力宣传英雄模范事迹特别是优秀师生的高尚品德和感人事迹,使其转化为自强奋发,不断进取的坚定意志,转化为立志成才,建设祖国的实际行动。

2、通过各种教育方式与途径让广大师生深刻认识到新中国成立63周年,让广大中小学生了解新中国建立的艰辛历程和祖国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对伟大祖国、党和人民的热爱,,成功展示了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中国人民乐观向上、改革进取的精神风貌,包容开放的大国风范,博大精深的中华魅力,学习和借鉴世界上一切文明的优秀成果,不断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共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步潮流。

3、开展“爱心奉献”活动,实践“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篇2

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在亿万中小学生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是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的重要保证,是培养和造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一代又一代新人的必然要求。面对西方敌对势力与我们争夺下一代的图谋,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对于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广大青少年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具有特殊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要以马克斯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实践的原则,要坚持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的原则,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要坚持突出重庭、社会相结合的原则。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民族精读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要加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

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通过各学科有机渗透民民族精神教育;利用节日、纪念日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宣传和弘扬民族精神;充分利用校外活动场所,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各级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指导、支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工作,要建立“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制度,要充分认识到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要主动与各有关部门和群众团体密切配合,共同做好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工作。中小学校长要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负总责,所有教职员工要主动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看作自己应尽的职责。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篇3

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校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将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1、根据学校实际,制定活动方案。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实效。

2、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我校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教育全过程,贯穿整个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积极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氛围,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和人民是最大光荣;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继承和发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悠久的文化传统。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1、学校每周一举行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每周举行围绕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全体师生齐唱国歌。

2、充分利用橱窗、板报和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和弘扬民族精神。开展专题为“民族精神代代传”的主题班会,号召全体学生弘扬民族精神。

3、积极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浓厚校园氛围。

三、以各项活动为载体,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1、组织学生观看“感觉新变化,迎接十七大”形势教育课程。

根据我校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学生在我校微机室观看“感觉新变化,迎接十七大”形势教育课程。在此次活动中,学校要求每位同学写一篇观后感,并组织人员对上交的观后感进行严格的评选。

2、开展以《我爱家乡》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根据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方案,我校开展了以《我爱家乡》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语文老师指导各班学生精心构思,认真创作,然后每班筛选出5篇优秀作品。本次征文比赛的参赛作品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显示了同学们真挚的感情和较高的写作能力。经过评审教师认真评定,共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3名。获奖作品在校宣传栏公示,供全校师生赏析。

4、开展“文明礼貌伴我行”的主题班会活动

各班根据政教处、校团委统一布置开展“文明礼貌伴我行”的主题班会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强化了尊重老师的思想品德,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培育了学生爱集体、爱学校的情怀。

5、开展黑板报评比活动

各班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精心设计板报,弘扬民族精神这个主旋律,宣传阐释民族精神,为开展好此项活动营造深厚的氛围。德育处评选出各年级优秀的板报并给予流动红旗。

通过这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活动,我校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中

华民族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对人类发展的贡献,使学生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伟大的中华民族。决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争做时代先锋少年,刻苦学习,努力肩负起建设祖国的历史责任,并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新的学期的学习之中。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8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篇4

祁家湾街四黄小学

2011年9月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当今世界,保持高昂的民族精神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学校是广大少年儿童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主课堂、主渠道、主阵地。我校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使民族精神、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把德育工作作为学校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回顾活动月,我校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切实加强领导、保证活动月顺利开展。

学校成立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以政教处、少先队工作为主阵地,高度重视、精心策划、求真务实,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入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一项重要任务,摆上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并给予了必要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支持,确保了活动月的顺利开展。

二、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认真组织学生开展了以“学习英雄少年,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1、抓好宣传,形成良好开端。

9月初,我校全体师生举行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及贯彻实施《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弟子规进课堂启动仪式。向全校同学提出倡议:热爱祖国、遵守守则,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外做个好公民。知法守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通过宣传迅速在全校掀起了弘扬民族精神,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弟子规的热潮,民族精神的种子

正在学生心中播撒、生根、发芽。在实施过程中让学生懂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爱心、责任心、诚信都是中华传统美德,拥有一颗爱心,一份责任心,为人诚实守信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作为新世纪的一代青少年必须从小培养。在我们祖国几千年的渊渊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和前辈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先辈的高尚品格和感人事迹永远值得后代子孙效法。因此学校把爱心责任心诚信教育作为我校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活动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爱心责任心诚信基本内容,增强学生的爱心意识、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从而提高自我觉悟。在教育中我们立足低起点、小步子。在爱心教育方面,倡导学生做到爱自我、爱同学、对他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尊重父母、尊敬教师和长辈、爱寝室、爱班级、爱家乡、爱祖国;在责任心方面,要胸怀理想,腹有志气,学习认真,严格自律,在班级、家中自觉完成自己的份内事,遇到过失,要勇于承担应有的责任并改过自新;在诚信方面,做到守时、守纪、守信,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不作弊。学生代表表示决心,将积极响应弘扬民族精神的号召,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立志做了不起的新一代中国人。

2、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在各科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

全校教师认真实践课改新理念,教书与育人并举,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语文、社会、艺术等人文学科,要充实体现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数学、科学等课程结合教学内容,丰富中国科学家的科学成就和民族精神的内容。使学生的心灵世界从小受到民族精神的人文滋养。

3、爱国旗、唱国歌。

坚持每周升降国旗制度,是我校多年来常抓不懈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之一。每一次升旗,学校全体领导和老师的认真参与,让学生感受升旗仪式的庄重、肃穆与自豪。每次升旗时国旗下热情洋溢的讲话都给全体师生上了一堂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每周一,当国旗迎着朝阳冉冉升起,全校师生嘹亮的国歌声也随之响起。嘹亮的歌声、肃穆的表情、真挚的情意是我校长期坚持爱国主义教育的结果,是将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有机融合的体现,是全体师生缅怀先烈热爱祖国珍惜生活的完美表现的一个缩影。

4、围绕主题,开展系列活动

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是德育工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礼,从而更好的导行。学校先后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一次读书讲故事活动(组织全体学生利用两周晨读时间诵读《弟子规》,每人在班中讲述一个伟人故事,);一次黑板报评比;一次法制安全教育课;一次交通安全讲座;一次爱心、责任心、诚信主题班会;一次“告别不良文明行为,争做文明学生”演讲比赛活动等。开展“小手拉大手,共筑禁毒长城”活动。弘扬民族精神不仅是少先队的任务,还是全社会的责任。通过少先队系列活动向外拓展,少先队员引领家长学习民族精神,了解民族精神,使全社会呈现“学先进,赶先进,做先进”的热潮,带动整个社会,整个民族健康向前发展。同时家长也向孩子介绍更多的民族英雄事迹,注入更多民族精神的血液,使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形成合力。

5、认真开展课前教育。

各班安排了晚间收看中央电视二台《开学第一课》,全体师生参与了此项活动,师生感触颇深,通过反思都认真写出了心得体会。

三、投身实践,重在创新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初衷。我校组织了贴近生活的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在“传承中华美德”的主题教育中,我们以亲

情教育为载体,开展了学生“回家给父母洗一次脚,给父母梳一次头,给父母拿一周拖鞋”的“三个一”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亲情,积累亲情,懂得回报,知道感恩,从而达到传承中华美德的教育效果,达到了学校教育的目的。

四、认真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我校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祁家湾街四黄小学学生操行量化评定办法为条例对学生开展养成教育。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显得极为重要。学校把开学第一个月定为行为规范强化月,各班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祁家湾街四黄小学学生操行量化评定办法,在此基础上结全班级实际制定班级公约上墙。每周强化一项重点,并与爱心责任心诚信这一主题班会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学校在晨会上动员宣传,周会上布置,班会课落实并在本周内组织实施,做到有检查、有记录、有反馈。开学初的几周我校分别侧重了按时到校、出操、校徽佩戴;仪容仪表、文明礼貌;保洁,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中,得到全体师生的支持和积极参与,使我校的德育教育又上了新的台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将弘扬民族精神活动一如既往的开展下去,让民族精神在每个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祁家湾街四黄小学

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篇5

全区各中小学根据区教育局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了民族精神教育活动。

一、寻找“我们的骄傲”活动。

各中小学校能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刊、书籍、实践考察等各种途径,从中华民族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当中,寻找令我们骄傲的中国人,或是令我们骄傲的中国的大事,了解和体会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具备的自豪感。并将收集到的 “理由”用学生自己的语言、书画、摄影等形式在班队会上进行了交流,从而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情怀。牡丹街小学举行了“建国六十周年”摄影展,学生们用自己的摄影作品反映祖国、家乡的变化。67中学举行了迎国庆书画作品展。佟沟学校通过开展“葫芦娃”特色活动,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我区少年宫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开展了全区各小学生故事比赛活动。我区教育局团委也以此为主题开展了全区高中生演讲比赛活动。

二、做文明中国人活动

为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做文明守纪的中小学生,我们把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与培育爱国情感和民族责任感紧密结合起来。按照教育强区的总体要求,我们制定了《苏家屯区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实施意见》。对中小学生在做人习惯、做事习惯、学习习惯等方面提出了详细、贴近学生实际的要求。通过学生自评、小组评定、家长意见、教师评语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针对学校开展养成教育情况制定了合理、可行的考评细则。各中小学校能充分发挥学校主渠道、主课堂、主阵地作用,通过板报、专栏、广播以及主题班会、队会、文明班级评比等形式,将《苏家屯区中小学生养成教育细则》中的要求融入到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中,使养成教育细则精神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帮助学生提高分辨是非善恶、道德选择与行为评价的能力,争做文明守纪的中小学生。沙河学校在开展做文明中国人活动中,通过开展“爱车站整齐,大家都舒心”活动改正学生自行车摆放不整齐问题,通过水房“爱心部落”、“标语宝宝”等活动,教育学生爱护标语牌、爱护水房设施、节约用水。各中小学校都将开学第一周定为养成教育训练周,以此为起点,引导、督促学生建立遵规守纪意识,告别不文明行为,争做文明学生。

三、结合节日、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

全区各中小学都能充分利用重要节日和纪念日(中秋节、“九一八”纪念日、公民道德宣传日和国庆节等)这一载体,丰富了“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活动内涵。各校结合学校实际,通过主题升旗仪式、主题班(团)队会、爱国主义教育讲座、观看影片、主题演讲、歌咏比赛等多种形式开展了活动。9月1日,全区44所学校举行了主题为“传承中华文明、共铸民族精神”的升旗仪式。大沟学校在9月18日举行了纪念“九一八”主题升旗仪式,并由党支部书记为全体师生做国防讲座。佟沟学校、白清学校举行了“我的祖国”诗歌朗诵比赛。城郊学校、沈南二校等学校通过贺卡送祝福、为老师献花、主题班队会等形式庆祝教师节。朝鲜族中心小学举行了隆重的“校庆”活动。王纲学校、永乐学校请区关工委委员水凤舞老师为学生做“勿忘国耻,展望巨变,弘扬民族精神”的报告。沙河学校举行了迎国庆文艺演出。

四、“我与祖国共成长”读书征文活动。

结合市下发的文件精神,我区以“我与祖国共成长”为主题,开展了读书征文活动。广大中小学生在阅读爱国主义图书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学习、生活、家庭等方面的变化,以书信形式讲述了社会、家庭和身边发生的新变化新气象,抒发了自己心中的感受,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伟大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全区共选出1000篇作品进行邮寄,选出20篇作品参加市级评比。

在弘扬和培育养民族精神活动月中,各中小学校能充分利用学校校园文化环境,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如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园网、橱窗、板报、条幅等大力宣传和弘扬民族精神。同时,各中小学校能按照区教育局要求,注重学科德育渗透,利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中学思想政治课,开展民族精神教育讲座,达到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与学校课程有机融合的目的。

论审美教育与民族精神的弘扬培育 篇6

【关键词】审美教育 民族精神 弘扬 培育

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以后,党的十七大又提出,把“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其中既体现出文化全球化时代的高度民族自觉,又包含了着眼于民族成员全面发展的宏观远旨。如何把这样一项意义深远的文化战略真正落实到位,值得各个领域的教育者做出理论和实践的深入探讨。笔者认为,以艺术教育为主要内容和途径的审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可以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审美教育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密切相关性

首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审美教育的基本职能。这是由民族精神的本质内涵决定的。作为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最稳固、最持久、最强烈的社会意识,民族精神从本质上体现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心理结构。根据“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我们可以设计出一个完整的社会心理坐标系(如图)。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集中体现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注重整体和谐的思维观念特征;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则是人们应对压力和挑战的勤奋自强的行为品格特征的集中体现。追求整体和谐与勤奋自强的思维模式、情感模式、行为模式、人格模式等各种社会心理模式引导人们的价值追求逐步从个人上升到爱国主义的最高目标,爱国的价值取向反过来又强化了这些思维观念和行为品格。整个结构既具有金字塔式的稳固,又处于一种能不断推进社会发展进步的良性循环之中,使民族心理在一种动态平衡中运行。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五句话二十个字的民族精神破译了中华民族传承千年而不衰的文化密码。审美教育是“运用自然界、社会生活、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中一切美的形式给人们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在于某种知识的积累或技术的传授,而是使人的内在心理结构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全面有效地发展成为一种符合整个社会利益的理想模式。那么,审美教育的基本职能就在于通过美的形式影响被教育者的感官心理,培养其适于社会性要求的心理结构和反应方式。而正如前所述,我们的民族精神恰恰是被数千年来社会发展进程证明了的最适于社会性要求的理想心理模式。可见,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正是审美教育的基本职能。

其次,审美教育所依托的材料是民族精神的主要载体。自然界、社会生活、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中一切美的形式都是审美教育所用之材料。民族精神是我们从所有民族文化遗产中抽取出来的最深层、最内核的因素,是中华民族漫长的社会实践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最有生命力的文化精华,它数千年的传承不是从概念到概念的空洞说教,而是附着于各种具体的民族生活方式和文化形式上得以实现的。要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将其还原为具体的文化载体,使之可触可感,实现由抽象精神概念到具体文化形式的转化。而这些具体的文化形式,也正是审美教育所用材料的主要内容。换言之,审美教育所运用的材料当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内涵。

第三,审美教育是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这是由审美教育的自身特点决定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终的目的是要完成人们最深层的心理建构,使这种精神内化到全体民族成员的血液中,形成惯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不同于一般的行为或道德教育,可以依赖某些外在的约束力,而是必须充分依靠主体的自觉。所谓自觉是指主体在觉得符合需要的前提下,主动积极追求的一种态度。这就要求我们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特别注重激发人们对它的情感需求。审美教育最本质、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它的情感性,靠情感的力量,去吸引人、感化人,在美感中升华人们的心灵世界。

二、在审美教育中弘扬培育民族精神

1.因材施教,提升传统审美认知,引导产生对民族精神的情感认同

爱美,能欣赏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就会进入到一个美的层次。如前所述,抽象的民族精神附着于各种具体的民族生活方式和文化形式之中,而大量的文化形式正是我们今天审美教育所用之教材。我国大量的传统文化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蕴含着整体和谐、勤奋自强的民族精神。可以通过国民艺术教育,采用分析鉴赏、引导体悟的方法,使广大青少年在欣赏与模仿中感受其中无穷无尽的美的魅力,从而生发出炙热的对美的热爱与追求,在高度的情感认同中,在肯定传统审美价值的同时,以“爱国”为最大的审美价值追求。在全身心的审美沉醉中,将学生的思维模式“潜移默化”成其所凝聚的符合民族精神的整体至上、团结统一和追求和谐、爱好和平的特有模式。仅以中国古代山水画为例,对它们的揣摩与鉴赏就能极大地提升人们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度。中国山水画不止是摹仿、再现或是复制自然,它有着博大的精神内涵。首先,中国山水画在空间处理上采用“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手法,将千里江山视为盆景,移步换景、咫尺千里,这种独特的空间处理手法,表现了中国画家观察自然的独特方法,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胸襟和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其视野之开阔,心胸之广大,艺术思维之活跃,来源于整体至上的思维模式。其次,中华大地有千山万水,中国画里有万水千山!画漓江有《清漓烟岚图》,画富春山有《富春山居图》,画春季有《早春图》,画秋天有《秋兴八景图》,画冬雪有《雪山潇寺图》,画细雨有《潇潇暮雨图》……画家创作中饱含的爱国激情必然在千百代以下,仍能强烈感染品读者。再次,中国画常被画家们作为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载体,有的利用诗文题跋,在文字上做些“画外功夫”,有的善用“比兴”,状物抒情,多有寓意。这使中国绘画创作进入到了另一个更高的境界──“文以载道”的精神境界。这里的“道”,可理解为画面之形象、画面之立意和画面之表意。它不是直接的说教,而是凭借视觉艺术形象的感染力,使人们在欣赏、感受中得到启迪而进入一种美的精神境界。正因为如此,人们就很容易自然而然地接受其感染熏陶,在美感的驱使下加深对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的认同。

2.因时制宜,把握时代审美特征,引导形成对民族精神的理性认同

在审美感知中认同民族精神,还仅仅滞留在自发的情感层面,它带来一定的激情和感染力。但要使这份情感历久弥坚,必须通过在教育过程中,根据时代的审美需求与审美特征,发掘民族精神的时代审美内涵,引导人们对民族精神的审美情感在比较和需要中,上升到理性认同的高度。第一,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的世界正处于多元文化激荡的潮流当中,“和谐共存”已是大势所趋,相对于西方传统的“征服”思维,我们民族精神中所倡导的“和而不同”精神,更符合这一趋势所需,堪称弥合文化鸿沟、化解文化冲突的一剂良药。第二,在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的人类生存难题面前,我们民族精神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精神,恰恰为我们时代的危机提供了解题思路。第三,在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化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尤其需要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传统优良品质。发掘这些最具有时代价值的审美特质,以富有时代感的美的形式加以传播,既可以增强民族精神鲜活的生命力,又使人们对它的审美认同得以提升与强化。

3.因地制宜,营造审美实践平台,引导践行民族精神

审美实践不但是强化人们民族精神意识的有效途径,更是我们通过审美教育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目的所在。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培养国民形成民族精神所倡扬的行为模式,才能使人们在日常思维、日常生活中自觉践履民族精神。从审美教育的角度看,有意识地营造丰富多样的审美实践平台,既可以弥补我国传统美育中的不足,又能引导学生在切身体验中提高认同度与践行度。一要在审美创作实践中引导体悟,致力于将民族精神内涵融入创作过程与作品;二要在组织、参与各类社会活动中,诱导美感、引导美的行为。如这次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活动;三要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发掘美感、提升境界、总结精神……总而言之,必须营造一个大美育平台,以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全面提升国民人格素质。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六大报告.

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篇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学校是在广大少年儿童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主阵地。为了贯彻杭州市教育局《关于组织开展2012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月通知”》的精神,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未成年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引导青少年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让广大学生怀爱国之情、树报国之志、践爱国之行,使他们成长为既有世界眼光、开放意识、时代精神,又能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富有民族自信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一代新人,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动,现将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领导重视。

接到市教育局文件后,学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2012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将本次活动摆上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活动的领导,精心组织,明确各部门职责,抓好活动的落实,将活动与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素质教育、新课改、校园文化建设等密切结合起来,促进我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二、准备充分,宣传到位。

在开学初的工作计划中制定了活动的具体设计、策划,通过升旗仪式、班团队会、思品课等途径向学生进行有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大力宣传,组织学生收集具有民族文化的素材,交流心得,利用校园网站、广播站、板报墙报等宣传媒体,介绍这次活动的方式、目的、意义,以及民族精神的实质和表现等,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

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为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我校充分利用本地德育资源,广泛深入地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教育与实践活动,效果显著。

(一)活动一“看”:

1、精心组织,上好“开学第一课”。

把《开学第一课》作为开学教育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师生收看由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晚会,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让一个个“我的梦”汇聚成“中国梦”,从而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倡导他们勇于追求梦想,努力实现梦想。

2、激发爱国热情,观一部爱国影片。

组织全体师生观看影片《东京审判》。通过影视片,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华

民族的苦难史、奋斗史,特别是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史。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民族战争中表现出来的民族气节和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活动二“听”:

1、国旗下的讲话:

围绕民族精神月活动,以国旗下的讲话的形式启动;以庆祝第教师节为主要内容,安排“铭记师恩”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围绕9.18事变纪念日,以日本钓鱼岛“国有化”为主题,开展国情国防教育。国旗下讲话;以喜迎国庆为主题,以“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为题的国旗下讲话。

2、革命故事、知识讲座

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和钓鱼岛争端,德育处组织学生做了“历史不容忘却”的主题讲座,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学习,让学生回顾历史,记住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从小立“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之志。班级开展讲革命故事的活动,回忆往昔岁月,珍惜现在生活。

(三)活动三“读”:

1、诵读活动:

开展一次“诵读中华经典,弘扬民族精神”的读书活动。要求各班开展读古今反映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的好书活动,并且通过交流读书心得、读后感等,让学生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中体验、感悟、认同民族精神。

2、新闻报道:

充分利用媒体报道,了解当前国内外大事,特别是钓鱼岛时间的发展态势,提倡理性爱国。

一个月的时间是短暂的,活动形式也是有限的。但通过一个月的宣传活动,学生都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了深刻的认识。2012年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虽然已经过去,但是对于我校全体师生来说,民族精神的行动并没有结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将弘扬民族精神活动一如既往的开展下去,让民族精神在每个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篇8

为了认真落实区教育局关于组织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通知,加强对全校学生进行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教育,经研究决定,在我校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宣传教育活动。活动安排具体如下:

一、活动主题和时间

继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

2010年10月1日——10月31日,为期四周二、活动目标

通过系列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三、活动内容及措施

第一阶段: 10月1日——10月7日

利用国庆长假期间开展“和谐、欢乐、奋进”社会实践及社区服务活动,主要内容包括:

1、“踏着先烈的脚步”寻根问史活动。

2、“新农村建设采风”活动。

3、读一本爱国主义书籍,看一部解放战争影片,写一篇读后感或观后感。

4、社区服务活动

第二阶段:10月8日-17日

本周内积极开展“弘扬和培育传统美德”的教育实践活动,主要包括:

1、国旗下讲话“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2、组织高一学生参观校史、德育展馆

3、组织青年志愿者走访德育基地

4、倡导“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活动,营造温馨、浓烈的书香校园氛围,举行临沂第十八中学第三届“读书节”活动

5、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的国庆征文活动

第三阶段10月18日-24日

本阶段围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主题继续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并推向高潮。

1、国旗下讲话“参观校史德育馆有感”

2、举行“爱祖国、爱家乡、爱美丽校园”金秋绘画、书法、摄影展,并组织学生有序参观。

3、开展布置“金秋十月,美化校园”花展

第四阶段10月25日-31日

总结深化阶段

1、举行表彰活动,根据活动参与情况,政教处组织评选临沂第十八中学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先进集体、教育标兵以及学生先进个人。

2、向区教育局上报活动情况总结。

政教处

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 篇9

关键词:大学生;国防教育;民族精神;培育

一、前言

1、研究的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对国家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现在的社会中,很多大学生缺乏国防教育以及民族精神,这就让他们无法更好地树立爱国精神,从而阻碍了他们自身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所以,这就需要高校能够重视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的培育,不仅要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同时还要培养出具有爱国精神以及民族精神的人才。这也是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希望对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研究,找出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提出解决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存在问题的对策,更好的促进下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并且以此来推动我国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发展与进步。本文的研究,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同时还可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提高我的国际地位。这也意味着通过培育大学生的国防教育以及民族精神,可以让大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从而为自己的国家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国内、国外的先进方法和新思路

1、国内的先进方法和新思路。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就非常重视对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随着我国的媒体时代的到来,这就促进了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发展。我国的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先进方法主要是采用课程教授的方法。也就是说,我国在进行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的中,就是利用新媒体将相关的知识传播给更多的大学生。在我国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创新中,还可以利用网络传播的方法进行思想教育。同时,在的发展下,还可以通过学生自主管理的方法进行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而且这种方法也是国内的最先进的方法。在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中,首先是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进行初步的调查与研究,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现在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情况。接着,再利用现代新媒体技术,在网络、电视、报刊等各种媒体上进行大学生思想教育,这样才能够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到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性。同时,的到来更好地推动了我国对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的新思路,这对于我国大学生政治教育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2、国外的先进方法和新思路。在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英国就对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创新进行了研究,并且也得到了很多先进的方法。当时的英国学者认为,在到来的情况下,要想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还要结合学科传播与教育学综合,并且利用更多的学科理论来推动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后来随着这种方法的发展,欧美的一些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当然他们根据自己的观点形成了新的先进方法,在他们的先进方法中,对于是持有批判态度的。所以,国外对于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方法也各不相同。

三、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的具体实践方法

在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的具体实践方法中,可以通过大学里面的学生管理来了解具体的方法创新。在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中,利用新媒体来记录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课程,并且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情况作出统计,并且在这之后利用新媒体来促进大学生自我管理。通过新媒体让大学生了解到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性,并且让他们主动学习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课程,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加快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

在大学生的学生管理中,一定要加强新媒体的使用,利用现代的数字化资源来不断丰富大学生的内在涵养,并且利用新媒体的资源来实现学生之间的管理。高校可以利用新媒体来宣传大学生管理的重要性,学校可以通过广播、校报、网络等各种新媒体方式来宣传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创新的重要性,从而形成大学生管理。大学生管理到完善与发展也可以让更多的大学生投身到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建设中去,从而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自身涵养和政治素养,这对于我国国家政治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的具体实践方法就是利用的特点,形成大学生里面的大学生管理。

四、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的途径

1、创新培育理念。在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中,一定要加强创新培育理念。就加强了理念上的高度重视,才能让每个高校都落实到行动中去,并且也可以让更多的大学生认识到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是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我国政治建设的要求。创新培育理念可以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从而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的涵养,这也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

2、提高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也影响着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发展。如果教育工作人员的媒介素养较低,那么就不利于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工作的进行。所以,这就必须提高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让每个工作者都认识到自己的工作责任。同时,高校也要对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并且为他们定制培训课程,以此来提高工作者的媒介素养,这对于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3、不断创新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管理机制。当然,教育管理机制也可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发展。如果教育管理机制过于死板而传统,那么就无法更好地促进教育,这也会使得大学生无法接受更好的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这样也不利于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的建设。创新教育管理机制可以更好的提高的教育发展情况,同时,也可以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的科学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

六、结语

对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既具有机遇也有挑战。在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过程中虽然存在一些问题,而且我国的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但是,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的发展拥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未来将会拥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在未来的发展里,就要更好的促进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并且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精神,这也会更好的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 陈华栋.加强高校思政博客建设的探索与思考[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 田光灿.新媒体影响下的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

[3] 方海涛.论高校网络新媒体管理的现状及管理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437).

[4] 丁宏.互联网对高校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工作的影响[J].高校理论战线,2003.

[5] 何建中.构建网络时代高校德育模式新格局[J].南京社会科学,2008.

[6] 徐振祥.新媒体: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的机遇与挑战[J].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研究,2007.

[7] 刘显忠.论高校网络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方法[J].探索,2009.

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篇10

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坚持育人为本,重在实践,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为重点,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

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全校学生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而时刻准备着。

活动形式:

通过上网、翻阅报纸及座谈、讨论、交流等方式,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利用朝会、班队会、广播、黑板报、队角和园地布置等形式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畅想未来,从小立志做民族传人,努力学习,全面发展。

活动要求:

一、 各中队辅导员要充分认识在队员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结合实际,精心设计、认真组织、积极落实,做到班班有特色,有活动成果。

二、开展活动要立足学生实际,符合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要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组织引导队员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中获得民族精神的真切感受。

活动过程:

一)启动阶段

一、“弘扬民族精神,争做新世纪好少年”开学典礼上,做到四个渗透,即民族精神本学期教育主题中渗透,校长讲话,教师 发言中渗透,学生爱校宣誓中渗透。

二、8月30日即周二班会各班召开启动仪式,全面启动“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并利用学校橱窗、各班板报、 队角、阵地宣传民族精神 。

二)活动阶段

一、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五个一”活动(9月、10月)。

方式:看一部影片、读一本书、学唱一首歌、写一篇文章、讲一个故事

由各班自己组织该主题活动。

二、“ 老师 您好”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方式:具体由学校广播站、各班级共同落实

时间:9月9日

三、“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推普周活动

“我与普通话”征文投稿(9月12日-9月20日)

各班开展“争当社会用字小医生”活动

四、“每周一歌”

方式:广播节目前播放能弘扬民族精神的歌曲,节目中讲一个抗战故事或体现民族精神的故事(稿件来源于学生投稿)

五、充分利用每周“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六、“弘扬民族精神―爱国读书竞赛”活动

主题:爱国爱校,从我做起

一二年级学生:老师讲故事、学生讲故事

三四年级学生:征文比赛

体裁:主要是读后感,即读《不容忘记的历史》后的感想,并联系开展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实践,抒发对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立志报效祖国的真实感受,表现形式不限。

评奖:学校领导及大队部、语文教研组将联合评奖,并对优胜者进行奖励。

时间安排:9月22日(周四)下午两节课

七、“一十、13”建队日活动

(1)做“自主、自强”的好学生宣誓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表彰会

方式:表彰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班级和个人

(3)新队员入队仪式

(4)各班组织“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班队会

三)活动重点

系列活动抓住三条主线:

一、以历史“人物”为主线,培养爱国精神。

二、以拼搏精神为主线,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

三、从学生感兴趣的家庭、社会实践体验活动入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生活的品质和能力。

主题活动注意做到三个结合:

一、老师要注重各科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特色活动相结合。

二、全校师生要注重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篇11

2007年9月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度过了一个快乐、充实的暑假,新的学期开始了。在此,我衷心地祝愿全体老师工作好、身体好、心情好;祝愿全体同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尤其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小朋友,从现在起,你们就是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我热烈地祝贺你们,更热情地欢迎你们。每年的9月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弘扬民族精神,做现代合格公民”。那么怎么才算是一个合格公民呢?首先,要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其次,要做一个讲文明的人。再次,要做一个有知识的人。最后一点,要做一个有贡献的人。

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小公民呢?在这里,我要对同学们提三点希望和要求:

一、向自己挑战,主动积极地学习。

新的学期里,新的挑战正在等待着大家,我们要主动、积极地去迎接这些挑战。我希望同学们在老师的教育下,更加刻苦地学习,积极探索更好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争取全面发展,为自己争光,为学校争光。

二、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会让一个人终身受用。过去的一学年,在老师的教育下,在我们自己的努力下,同学们在逐渐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但我们每个人身上也肯定还有这样那样的坏习惯,在这个学期里,我们要尽快改掉坏习惯,使自己成为一名诚实守信、虚心好学、讲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在共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环境下,我们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做到“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张纸、节约一粒米、节约一度电”。不仅要时时要求自己做到,还要监督身边的每一个人一起行动。在这所和谐、平安的学校里,我们还要做到爱护环境,爱护我们漂亮的标语,爱护我们雪白的墙壁,爱护我们校园里的一草一木。

三、积极参加活动,提高综合素质。

我们是新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未来对我们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我们不光要学好课本知识,还要积极地参加各项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我们广泛的兴趣爱好,培养我们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我们良好的与人交往的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同学们,你们在老师的关怀教导下成长,尊重老师是每一个同学最朴素的情感。9月10日就是教师节了,希望同学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对老师的尊敬:读尊师的故事;制作一张贺师卡;给老师写一封感谢信;见到老师时恭恭敬敬地道一句:老师好等等。这是对老师的尊重。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学习勤奋。这都是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的具体表现。教师节之后,又应该怎样把这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发扬下去呢?希望同学们以自己最好的行动来回答。

老师们,同学们,我们的学校有着辉煌的过去,也必将拥有灿烂的明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携起手来,齐心协力做好学校各项工作,为消水小学新的辉煌播撒我们的心血和汗水。在新学期开学之际,我再次祝愿同学们在新的起点上鼓足力量,奋勇冲刺,争创新成绩,获得新荣誉;祝愿老师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心想事成。祝愿我们消水小学的明天更加美好、更加辉煌!

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篇12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民族精神 培育 困境 途径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若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则经不起摔打;若失去民族精神,则不打就垮。民族精神已经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高校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摇篮,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更肩负着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使命和重任。但在当下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及国际竞争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重视民族精神的凝聚力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鼓励大学生拥有为人民服务的真本领。因此,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积极研究,探索高校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方法和途径,勇于担当这一历史赋予的重任。本研究具有较深远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困境

(一)社会价值和道德多元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社会日趋多元化发展,其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利益分配、价值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变革,大学生社会价值观出现了混淆和偏差,拜金主义、享乐思想、个人利益至上,以金钱、物质来衡量人的价值和能力已经成了一部分人的价值归属。大学生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压力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他们更加关注个人的求学和生存,不再注重理想和价值观念,而更多地考虑个人今后就业的薪水、待遇、享受、职业发展,很少考虑国家的需要、艰苦环境的需要、自身价值的需要等等,物质和现实的想法很多,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缺失、没有社会责任感、团结合作意识较差、心理耐受力差、抗挫折能力差等思想现象。种种思想和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丧失,这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的。

(二)西方文化入侵

世界文化趋于多元化发展,其中有些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国家,立足于自身的强势地位,不失时机地向世界其他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和文化扩张,宣扬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宣扬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宣扬西方的文化和思想;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进行和平演变及文化渗透,等等,这些都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发展,不利于祖国统一,其最终目的就是妄想在教育阵地上争夺青少年一代,瓦解民族精神,从而影响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

(三)大学生自身文化素养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是社会发展中最易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的群体,大学生正值风华正茂,处在学文化、学知识、学做人的时期,又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是接受良好教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和观点的可塑性很强,很容易接受各种观念文化并渗透于他们的行动中,加之现如今互联网的发展及其在大学生中学习、生活、情感中的普及,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增加。同时,由于长时间我们的教育以追求升学为目标,致使部分学生知识面狭窄,缺少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了解和弘扬,文化底蕴薄弱,审美情趣下降,价值观念偏差,又恰逢处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信息快捷通畅,容易受到一些西方思想的暗示和诱导,大学生辨别能力差、审美情趣下滑,有的丧失了民族引以为豪的精神气节,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

(四)高校民族精神教育研究

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着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虽然也开设有思想政治课,也有心理学教程,也在一定层面上关注大学生全面发展及综合素质的提升,但整体看待我们的学生,渐渐发现部分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缺失,民族精神教育缺失,我们大学的人文教育课长期处于边缘化位置,轻视民族精神的养成教育,有的大学生思想和观念世俗、想法行为畸形,而且现有的民族精神教育体系不够完善,方法手段单一,教师队伍参差不齐且不够专业,最终导致民族精神教育形式化,课堂教学死板单调,缺少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交流,有针对性的案例少,因此实效性差,达不到民族精神教育的效果。

二、高校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途径

针对高校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存在的问题,我们要积极研究和面对,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高校教育中很重要的任务来完成,因此,提出如下方法和途径以供参考。

(一)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

高校积极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教育的共同认识。目前传统文化教育主要通过学生选修课进行的,课时数有限制,学生参与面有局限,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增加人文课程和学时,调整教学大纲,改变课堂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德育课程,在主动参与的教育和实践中洗涤思想,受到教育,帮助大学生明确个人的奋斗目标和价值取向,从参加社会实践中丰富个人的内心世界,实现人格的健全和全面发展。

(二) 提高“两课”教学效果

“两课”是大学生接受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在我们现行的教育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喜欢“两课”,积极参与到“两课”教学环节中,因此,要调整和丰富“两课”的教学内容,增加“文化性”“趣味性”“实效性”和“教育性”,采用情景教学法、红色故事会、访谈革命烈士后代等方法,激活课堂教学,在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中,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坚持正面教育与思想渗透相结合,使民族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真正使学生明白民族精神强大的思想动力作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情怀。

(三)丰富校园文化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是民族精神教育的主要载体,是熏陶大学生精神文化层面最有效的环境,高校要根据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知识水平,科学地设计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和多样化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学校社团、学生会、文娱团体的宣传作用,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活动、社会实践和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如进行红军长征教育、井冈山精神教育,组织开展故事会、演讲比赛、征文、报告或讲座等,通过广播、电视、视频、板报、专刊、宣传板、校园新闻网站等舆论宣传阵地,整合教育资源,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革命斗志,积极营造活泼向上、积极进取、崇尚民族精神文化的校园文化环境,在活动中充实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提高其文化活动的思想性和感染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

(四)发挥互联网作用

互联网作为当下信息快捷传播的媒体,其速度、内容、栏目、载体、吸引力等方面越来越成为高校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对大学习的学习、生活能产生广泛、现实而深刻的影响。高校通过互联网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是必然趋势,又是很好的途径之一。高校可以开发研制弘扬民族精神的网站,开辟民族精神教育栏目,民族精神专题讨论栏目,师生对话交流QQ群或邮箱,借助网络开展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引导和教育。同时,要精心设计具有时代特点的、有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软件,作为德育教育特有的趣味性、生动性和思想性于一体的电子音像教材;在学校局域网上开辟“德育网站”, 建立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专栏,师生参与讨论、参与辩论、参与发表个人观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大众传媒的结合与互补,使高校大学生更加方便、快捷、全面而理性地获取知识和信息,从而使网络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付忠臣.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对策及途径[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25(7):20-22.

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篇13

根据教育局关于开展好2012年“关于调整2012年〈开学第一课〉播出的通知”的相关要求。为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我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少年学生热爱祖国,树立远大理想,奋发学习,健康成长,特制定此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围绕2012年开学第一课,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为国争光,勇于创新,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二、活动目的让广大学生了解新中国建立的艰辛历程和祖国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增强对伟大祖国、党和人民的热爱,进一步把爱国情感化为具体行为,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三、活动内容

1、对活动进行规划,制订活动方案。

2、进行一次国旗下的讲话。

3、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每周播诵一个最美人物的故事。

4、各班举办一次弘扬民族精神的专题讲座。

5、举办一次“弘扬民族精神,争做最美玉小人”的演讲比赛。

6、各班召开一次主题班会。

7、读一本介绍英雄人物或最美人物的书籍。

8、举办一次相关的图片展览。

9、举办一次读书征文比赛。

10、进行“美就在你身边”绘画比赛,并将获奖作品在学校内展示。

11、上好形势教育课(具体收看电视台或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平台的节目。

12、各班在本学期出好一期黑板报。

三、保障措施

1、召开一次校行政会议,对开展“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进行专题讨论研究。

2、在全校教师会和班主任老师例会中,宣传开展“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重要意义,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组织教师学习活动的方案。

3、每项活动都精心策划安排,实行专人负责制,做到全员参与,注重实效。

4、做好文字、照片等的收集归档工作。

5、各项活动由德育处牵头,各科任教师应主动与班主任老师协调配合,做好各项有关工作。

四、活动总结

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篇14

为贯彻《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落实《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的要求。我校每年9月确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结合新学年开学、新生入学教育、庆祝教师节、9?20“公民道德宣传日”和迎接国庆等活动,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为重点,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我校开展“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重要意义

1、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中学生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是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的必然要求,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2、面对日益开放的环境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在小学生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不断增强广大青少年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坚持育人为本,重在实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努力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实施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实践的原则;

2.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的原则;

3.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原则。

四、主要内容

1.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引导学生树立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提高国家和人民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幸福的观念。

2.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了解五千年来孕育的优秀传统美德,了解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著名历史人物,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

灾难和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历史,特别是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英勇斗争,取得胜利的历史。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3.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交流和展示校园文化建设的经验和成果。①9月4日结合升旗仪式举行国旗下讲话,②开展一次弘扬和培育民族教育专题的黑板报比赛,4、创新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学生理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体现时代进步的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的内涵。引导学生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5.组织师生学习教育部发布修改后的《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理解新《守则》和《规范》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

五、活动安排

(一)开学迎新,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良好氛围

1、开学迎新。布置各班教室,要求设计班级文化;以迎接新学期、新同学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

2、举行隆重开学典礼。9月5日上午举行博平中学2008-2009学年开学典礼。活动内容包括:举行新学期第一次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刘副校长为新学年致词;石校长讲话等。

3、广播室、学校楼道文化、班级板报、手抄报都要围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进行宣传教育。

(二)学守则、讲规范,争当文明使者

1、印发教育部重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到人手一份。教室张贴。

2、组织学习新《守则》和《规范》。以贯彻新的《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契机,结合新生入学、学生返校的有利时机,狠抓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使学生的行为习惯、学风校风在新学期有新变化、新气象。养成教育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要根据“守则”和“规范”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又要讲清道理,分清是非,让学生懂得“习惯就是素质”、“好习惯成就未来”、和“人格是国格,爱国无小节”的道理,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守则”和“规范”,以实际行动继承中华民族的文明礼仪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尊师重教,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1、9月8日,围绕“老师,您辛苦了;老师、祝您节日快乐”这一主题,组织隆重的升国旗仪式,作为“尊师重教”活动周的启动仪式,张荣立老师做国旗下的讲话,全体团员代表为第二十三个教师节献词。

2、以“老师您辛苦了”、“老师,我想对您说”、“献给老师的歌”、“我们爱您——敬爱的老师”等为题,开展一次主题班会,一次征文比赛,一场尊师诗词朗诵会,一次尊师故事会„„

(四)爱国爱校,增强民族自豪感

1、开展“知我民族,爱我祖国”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观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一场爱国主义教育电影、开展一次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歌咏比赛、阅读一本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读本、开展一次家乡巨变的调研等活动,把民族精神教育内容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活动之中,用祖国大好风光,民族悠久历史,优良革命传统和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学生,增强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决心和信心,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坚持每周升降国旗制度,围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中心,组织隆重的升旗仪式,并将这一主题贯穿于九月份的升旗仪式之中。

3、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在校园中广泛开展“三个一”活动。即在学生中开展“记住一句爱国格言、赏析一篇古典诗文、了解一位中华名人”活动;开展“家乡美景我来绘”美术作品展;举办“我骄傲,我是山东人”、“我自豪。

4、开展以“中国了不起、中国人了不起、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了不起”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逐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6、开展“纪念9.18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主题教育。

博平中学

开展“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

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篇15

关键词:民族精神;高职生;核心价值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111-01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种优秀的历史传统,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主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是社会大众心理的积淀,文明进步的内驱力,表现形式多样,亦有丰厚的思想渊源。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竞争不再是单纯的科技的竞争,文化和民族精神也是综合国力竞争的一部分,是精神层面的竞争,意义重大。我党始终重视民族精神的弘扬,与价值观的塑造。党的十八大更是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文化强国建设的首要任务写进大会报告。并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正体现出了当代中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应有的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观。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培养培训了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更大人才红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园地,高职生毕业后将成为我国各个领域建设的主力军。他们能否树立起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兴衰。加强价值观教育,弘扬民族精神是一项全民性的体系工程,但不同群体的角色和责任在社会中存在着差异。把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作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对象,这是由青年发展的本质特征和社会地位决定的。高职院校大学生作为一个最容易感受也往往是最先感受这种发展变化的群体,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态度和作用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1.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统领高等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弘扬民族精神,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发展的实际相结合,用创新的理论,指导具体的实践工作。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感召当代大学生。只有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会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才能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领导人民顺利完成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弘扬民族精神必须全面结合“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因此,只有坚定不移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才能使其真正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上一篇:笔算除法教学设计下一篇:凡卡续写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