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初中作文(通用11篇)
今天中午11点15分左右,学校宽阔的大操场,去变得分外热闹起来。从四面八方前来观看抢殿猪的大人和外地专程赶来的游客,记者,摄影爱好者们陆陆续续集中在这儿。同学们一吃完饭就直奔操场上,就连好学生也不会例外,哪里还顾得上什么作业,早就抛在脑后了,一心只想观看着精彩无比的比赛呢!大大小小的观众们挤满在操场上,大家摩肩接踵,热闹非凡,真是特别给力啊!论最吸引人的,莫过于那几头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殿猪”了,恐怕大姑娘出嫁时,也没法与之’媲美”啊。比赛还未开始呢,几个低年级的小朋友,便围着这几只漂亮的大花猪绕来绕去,心里肯定在想:打扮这么漂亮的猪儿,肯定是上辈子做猪时修来的福分吧!11点半,比赛正式开始,排殿猪的人各就各位,主家举着一对红蜡烛,在队伍的前面引路。
这次的活动,共有18组参与,其中有15个村民小组和3个老人组(人老心不老哦!)比赛分为每三组一次,进过层层选拔,才会选出最后获胜的一组。一声枪响之后,人声鼎沸,人群攒动,有的观众为自己中意的小组呐喊加油;有的观众去耐不住性子,就跟在旁边或者身后一起跑,为的是能更快的获得更多的小细节,一睹为快,看的更清楚一写。只见每组四位力大如牛的参赛选手,齐心协力地扛着“有福气”的小猪,向前冲去每个人都想跑的最快,但不可乱了脚步,之间某组的队员或许是一时心急,乱了步伐,一个不小心,摔在了塑胶跑道上,但更可悲的是,肩上那“重如泰山”的殿猪已是压在了他的身上。那叫一个‘惨不忍睹“,有些胆小的同学不忍心看,便捂上了双眼;有的大人则发出善意的微笑,鼓励他们赶紧站起来,继续比赛。摔倒得人很快调整了一下,又站了起来,重整旗鼓,抱着’比赛第一,重在参与”的心态,又冲刺向了终点……
何谓“民俗”?民俗学者钟敬文先生在《民俗学概论》中下的定义是: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钟先生认为民俗就是民众中世代沿袭的生活文化,它是区别于官方的民间的文化。目前被民俗学家广为认可并深入研究的民俗文化,主要为:物质生活民俗、生产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民间信仰、人生礼仪、民间文学、民间游戏、民间艺术等。
在语文教材中专门设立一个集中体现民俗风情的教学单元,意味着编者已经意识到语文教育是民俗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二者有紧密的联系。事实上,民俗和文学本就难解难分,民俗是生活,而文学正是生活的反映。作家的创作不可能离开他自身的民俗文化圈和民俗文化心理。教材中的重要作家如鲁迅、沈从文、汪曾祺、萧乾、琦君等人的作品里带有明显的民俗文化成分。因此,仔细研读教材,我们会发现,很多课文中涉及了民俗文化成分。
下面,笔者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语文)为例,逐册列举选文中的民俗文化成分(如表1所示)。
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教材较为重视民俗文化,有意识地引入与民俗文化相关的文章,最为集中的体现是八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编排的主题为民俗风情,单元选文集中体现岁时节日民俗、民间歌谣、民间艺术等民俗文化,而综合性学习则是动员学生学做一个民俗学家,到民间去采风。这样的编排可以看出编者是具有民俗文化意识的人。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民俗文化内容的缺失
但是,编者的良苦用心并没有被一线的语文教师所理解。在大多数语文教师眼里,民俗太“俗”,不能登大雅之堂,没有认识到在语文课上分享民俗文化的意义;还有一些教师,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没能顾及民俗文化,而是把课堂时间留给考试需要的重点内容。
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指出:“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2]教师要深入解读带有民俗文化成分的课文,必须要清楚作家和作品所属的民俗文化背景。很多人用民俗文化视角解读了大作家的作品,如谭介华的《沈从文小说与湘西民俗》、丁玲的《沈从文小说的民俗民情的文化意蕴》,甚至很多人研究《红楼梦》中的民俗文化,诸如《〈红楼梦〉中的民俗、风俗杂谈》《〈红楼梦〉中的民俗现象及其民俗》等文章。从民俗文化角度来解读“高雅文化”,能让学生体会到民俗文化独有的艺术魅力,从而更深刻地品味到真正的“高雅文化”。有些课文,因为时间地域等差距,学生会无法理解,但如果从民俗的角度切入,则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所以,教师要改变观念,清楚地认识到俗文化才是雅文化的源泉和母体,并在教学中运用民俗文化视角去解读具有民俗文化成分的文本。
三、课堂教学运用民俗文化解读文本的效果
如何运用民俗文化视角去解读文本内涵,这样的解读会达到何种不一样的效果?下面笔者用几个教学案例来说明。
(一)从民俗文化心理解读《台阶》
《台阶》这篇课文的内容大意是:作为农民的父亲对自家的低台阶一直耿耿于怀,因为当地人认为台阶高是屋主人地位高的表现。因此,低眉顺眼了一辈子的父亲日夜盼着,准备着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于是他开始了终年辛苦的准备。然而,等父亲真正建好九级台阶后,他却并没有感到拥有了高地位,反而觉得不自在了。
这篇文章学生读来费解,为什么父亲如此期待高台阶,为什么千辛万苦建成高台阶后,低眉顺眼了一辈子的父亲并没有真正扬眉吐气的感觉。
针对父亲为什么要执着于高台阶的问题,学生会借助课文中的原句“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地高”来理解,此时教师一般会追问:“仅仅是为了地位高吗?若不是,那是为了什么?”这样的问题,在学生讨论过后,一般会得出:父亲之所以执着于建高台阶,一是为了追求人生目标,二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三是为了子孙后代……这样的解读,无疑曲解了文本中的父亲形象。因为父亲作为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不懂什么追求人生目标或者实现人生价值,他之所以执着于高台阶,从民俗文化视角来解读,实际上是民俗文化心理在“作祟”。
什么是民俗文化心理?“民俗文化心理是民族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发展、传承、遵循的心理准则,体现出民间的好恶、偏向等审美要求和取舍、判断等价值要求,并通过外在的民俗习惯反映在某一群体的社会活动中。”[3]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在中国,每到过年的时候,全国各地的游子,甚至是海外游子,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无论路途多么遥远,他们都自发地想尽一切办法要回家来。这种自发地要回家团聚的心理,就是一种民俗文化心理。其实,父亲一直这么执着追求高台阶,正是长期以来中国民俗文化基因在父亲身上积淀而产生的心理。
在中国传统的建筑民俗文化中,台阶是主人身份的象征,台阶越高,主人身份越高,反之,台阶低,意味着身份也低。紫禁城每座宫殿前都有长长的台阶,其中太和殿前的台阶有39级。为什么要建39级台阶呢?原来每个数字都有它的民俗意义,其中“一、三、五、七、九”在建筑民俗中是级别的象征,一级是最低级别的象征,九级是最高级别的象征。一般民间百姓的门槛是三个台阶,因为“三”在民俗文化中意味着多数,是个吉祥的数字。在《台阶》一文中,父亲家的台阶一开始也是三级。比起“三”,“九”是数的极限,中国古代的数字,九为阳数之最,同时,“九”是龙形的图腾化文字,因此“九”成为帝王位置的象征,代表权势,代表至尊,在中国的民俗文化中,处处可见“九”的影子。父亲把台阶从三级升到九级的目的,潜意识里受着中国民俗文化的影响。
那么,为什么父亲在达到目的后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成就感呢?按我们现在的观点,坐在几级台阶上都不会跟身份地位联系起来,但是父亲有这种民俗文化心理,他本能地觉得坐在高台阶上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而低眉顺眼惯了的父亲没办法习惯这种感觉,所以反而觉得不自在了。
了解民俗文化心理,有助于我们去理解生活中或者作品中某些人的行为。教材还有多处可以从民俗文化心理角度解读,如《变脸》中的老艺人水上漂认定“变脸”传男不传女,也是中国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的民俗文化心理的影响。又如《蒲柳人家》中的一丈青大娘给孙子穿花肚兜打扮成女娃以防被阎王抓走的细节,也可以从民俗文化心理角度来解读。
(二)从民风民情角度解读《春酒》
《春酒》是台湾作家琦君的作品。作者一开始先介绍了家乡的新年风俗和禁忌,接着写了自己到处蹭春酒,然后写喝“会酒”,最后写自己在美国如法炮制,却再也找不到家乡春酒的味道。
琦君大部分作品的主题是思乡怀旧,而这些内容又包含着大量的温州地区的民俗文化信息。因此,要解读琦君的思乡文学,必须从民风民情入手,因为在作者大量地描写介绍家乡的风俗中,就蕴含着她浓厚的思乡之情。在《春酒》中,作者记叙儿时在故乡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等事情,让我们感受到两种美:淳朴的民风之美和浓浓的乡情之美。
前者包括新年迎神拜佛时有诸多禁忌、元宵节后祭神灵后的贡品有“满满一大缸”等。新年时孩子们快乐,家长们的繁忙,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温州传统风俗画卷,体现出了淳朴的民风之美。
后者包括家家户户轮流邀喝春酒常会有“家家扶得醉人归”的景象、村子里有人需钱急用要起个会等。正月里,会首要置酒表示酬谢,而母亲总是乐意把花厅“供人请客”,还捧出自己泡的“八宝酒”为众人助兴;会酒后,人人兴高采烈,母亲因别人的赞美羞得“两颊红红”。笑眯眯的母亲,本本分分的村民,让人印象深刻。
毫无疑问,作者是饱含着对故乡的深情写下的这两种美。因为对故乡的深情,所以时隔几十年仍然惦念着故乡的民风民俗,而在美国炮制的春酒少了故乡的味道,所以让作者不禁感慨:“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因此,上《春酒》,民风民情才是关键抓手,不涉及民风民情定然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文章的内涵。教材还有很多文章可以从民风民情角度解读,比如《端午的鸭蛋》,作者在第一段用了很多文字描绘高邮地区端午的习俗,在这样的背景下写端午的鸭蛋,可见作者对家乡的深情。
(三)从民间艺术视野解读《吆喝》
在《吆喝》中,萧乾先生以独有的审美眼光描写了老北京城小商贩们的叫卖声,让人读来别有一番趣味。
实际上,吆喝不仅是叫卖,更是一种文化,属于民间艺术的范畴。很多教师并未关注到这一点,课堂上只停留在评析语言上,让学生听一听、演一演,就算把这课上完了。这样的课流于表面,并没有使学生真正理解文本的内涵。
如果从民俗文化的视角来看《吆喝》,吆喝是一种街头民间艺术,它传递出了吆喝者身上的积极、乐观、勤劳、坚强的美好品质。它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和谐动听,是一种有韵味的民间艺术。不仅如此,对作者萧乾来说,吆喝声承载着他过去生活的回忆。
因此,在上《吆喝》时,应重在引导学生认识到吆喝不仅是叫卖声,它背后还有民生、有文化、有艺术的魅力,因此,萧乾先生才会如此怀念。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学生才能真正体会作者的情感;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学生才能将视野延伸到其他正在消逝的民间艺术,从而更深入地思考该如何对待中国的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的问题。教材中的《观舞记》《安塞腰鼓》等文,也都可以从民间艺术的视野去解读。
(四)从民俗文化意象解读《背影》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朴实真挚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念之情。
在上这堂课时,很多教师常常把教学重点放在父亲跨越障碍给儿子买橘子的细节描写,教学重点也是引导学生分析父亲过月台时的动作、体态、衣着等的描写,以此体会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但是,如果从民俗文化的意象来看,买橘送别是有深意的。橘子在民间又写作“桔子”,因“桔”字和“吉”字相近,因此橘子就有了“大吉大利”的寓意。在南方春节时,民间用橘子相互馈赠来祝福彼此,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大家都能大吉大利,小小的橘子这时就成了人们的护身符。
联系本文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父亲赋闲在家,祖母病故,家境衰落,因此父亲把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在车站的时候特地买橘送别,正是希望儿子吃了橘子后能大吉大利,处处走运,所以哪怕是对面月台很高,要穿过铁道,必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仍执意为已经成人的儿子去买几个橘子,父亲的甜犊之情,可见一斑。
买橘相赠,为讨吉利,虽说一开始是由谐音发展而来,但是橘子所代表的民俗文化意义已经深深烙在了父亲的心里,分析了这一点,学生方更能领悟父亲的良苦用心。
这样的例子在教材中也不少见,如《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在新的一年要吃福橘,又如《荷叶母亲》《爸爸的花儿落了》中花是女儿的象征意象等,都可以用民俗文化意象来解读。
从以上几个教学案例的分析可知,在语文教学中,很多经典文学作品,如果用民俗文化视角来解读,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体悟文本的内涵。确实,用民俗文化视角解读此类文章,能解决学生因时间和地域等原因造成的阅读困惑,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内涵。世上一切雅文化的源头都是俗文化,再高雅的文学作品,也可以用民俗文化视角去解读。
摘要: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涉及民俗文化成分。一些集中体现民俗文化的课文,需要用民俗文化的视角才能解读其真正的内涵。从民俗文化心理、民风民情、民间艺术视野、民俗文化意象等角度解读文本,是课堂教学运用民俗文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民俗文化,语文教材,文本解读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1.
[2][法]H.丹纳.艺术哲学[M].张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7.
关键词:藏袍;地理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169-01
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涉及到人文地理的某些知识,也往往习惯于用自然地理的有关理论去解释。在青藏地区的地理教学中,涉及到了藏袍的教学知识点。藏袍:藏族同胞所特有的民族服装,也是区别于其他民族服装最显著的标志特征。藏袍文化,与其所特有的自然环境有必然的内在联系。相信,同行的老师,在相同的教学时段,都引用了大量的知识理论来解释和论证。甚至,频频到网络上去搜集资料。结果,还是不能够完全消除学生心中的疑点:为什么要露出半只肩膀?冷了多穿,热了少穿,不是更好?为什么我们这个地方就没有类似的服装?温差是大,太阳辐射是强,早穿皮袄午穿纱不能解决吗?
初中阶段的地理知识,大多都会有其自身的内在联系。相互比较,才能够彻底弄明白其中的缘由。把最有说服力的知识点提供给学生,把解决问题的重心推到学生一边,让他们去细细品味,让他们去一步步感悟回味无穷的民俗文化吧。
1 四大地理区域中,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的民俗文化举例
1.1 南方地区的傣家竹楼和"江南水乡古镇"(周庄)。
南方地区,傣家竹楼。傣族地处亚热带,至今仍保留有祖先的生活习惯:"多起竹楼,傍水而居"。下层四面敞开,可以圈养家畜;上层住人,通风好,也尽可能的减少当地的湿热环境对人的不利影响。
教学中最常见的景观图之一"江南水乡古镇"(周庄):"小桥流水人家"说明了一切。再加上江南的水稻文化。与这里高温多雨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1.2 北方地区黄土高原上的窑洞。
北方地区的窑洞是黄土高原上的特有产物、是陕北农民的象征,它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从地理教学的角度出发,首先与黄土的直立性有关;同南方地区相比较,这里降水相对较少,气温较南方地区偏低。特别是冬季,北方地区寒冷,南北温差大。黄土高原的窑洞和傣家竹楼同样具有"夏凉"的好处,同时它还解决了冬暖。其形成条件当然会有不同之处:这里是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
1.3 西北地区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和"早穿皮袄午穿纱、怀抱火炉吃西瓜"。
西北地区,新疆的瓜果特别甜。早晨,穿着皮袄还觉得冷,还要围坐在火炉周围;到了中午,身穿薄纱还感觉热,还需要吃西瓜解暑。反映的是这里的气温日较差大(气温的年较差也大);还有降水少,云量少,白天光照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强,积累的养分多。夜间气温低,植物的光合作用弱,消耗的养分少。因而新疆的瓜果也特别甜。二者的形成环境相同,可以归为同一个问题。西北地区,是我国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严寒,全年干燥。正因如此,才有了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
2 青藏地区,特有的民俗文化——藏袍,给我们的思考和启发
2.1 青藏地区,同东部地区的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相比较。
青藏地区和南方地区差不多是相同的纬度位置。然而,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平均在四千五百米以上。(气温每升高一千米,气温下降大约六摄氏度。)由于海拔高因而气温偏低,而藏袍有很好的保暖作用,这是适应寒冷气候的最好理由。很显然,这不是唯一的理由。我国的北方地区因为纬度高而气温低,东北地区的虎皮大衣就能够很好保暖。问题是怎么不向藏袍那样,有时候也敞开一只袖子而露出半只臂膀呢。(当然,东北地区冬季全天严寒,不可能也没必要。不过,在不太冷的时候就不好解释了。)
2.2 青藏地区,同西北地区相比较。
藏袍与温差大有关系。网络上大多是这样解释的:青藏高原地区,由于海拔高而气温低。由于海拔高而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因而,白天太阳辐射强,地面获得的太阳热量多,气温相对较高;夜间,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削弱作用也弱,因而地面的热量损失也较平原地区快,致使当地更加寒冷。藏袍的好处在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可以很好的起到保暖作用。而当气温快速升高后,脱掉一直袖子可以起到凉快些的作用,当气温快速降低,再把这只袖子穿上。这样,一举两得,是藏族同胞勤劳智慧的结晶。同样的问题是:新疆的同胞就不勤劳?新疆的同胞就没有发挥他们的智慧?新疆的同胞就不能也随时脱掉或穿上一只袖子?还有,藏族的同胞不是也可以早穿皮袄午穿纱?
3 藏袍--青藏高原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的综合产物
藏袍,体现了青藏高原地区哪一方面的自然地理特征?这是一道难度较大的习题,当它在地理试卷上出现以后,答案自然是争论不休。藏袍的形成原因或条件,有海拔高而气温低的原因,有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都大的原因,有空气稀薄的因素,也有太阳辐射强的因素。这些答案都不能定论为错,但理由都不是百分百的充足。藏袍,是这些因素的综合结果。在青藏高原之上,海拔高,气温低。再加上空气稀薄,降温相对快。那里,成了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青藏高原地区的典型特征是:高,寒。因为地势高而寒冷,自然要多穿,穿上藏袍足可以保暖。这里是我国全年太阳辐射量最高的地区,强烈的太阳辐射,又使这里气温升高得快,特别是照射到人的身上自然相对热得多。热,自然要少穿,脱掉一只袖子凉快一些。
综合起来,可以这样来理解了:面对着太阳的半面身子热,背对着太阳而面向大地的半面身子相对冷——人的整个身体半边热、半边冷。都穿上,热;全脱掉,冷。东北的虎皮大衣,能适应冬季的严寒;早穿皮袄午穿纱,适应日较差大;而藏袍又巧妙地解决了在同一時间半面身子冷,半面身子热的特殊情况。(这一点,确实能较好地说明问题。当然,这也不是唯一的理由。藏袍文化,也不仅仅是那只袖子,还要与它的肥厚宽大、实用和美观、历史的原因等等相联系。)
青藏高原的最突出特点是:"高"、"寒"。青藏高原之上,因为"高"而"寒",因为"高"而太阳辐射强。因为这一切,才有了藏袍。用"火烤(太阳)前胸暖,风吹背后寒"来解释,也许再恰当不过了。
剪纸艺术作为民俗的一部分,在民间正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存在、发展着,时至今日它的旺盛的生命力得到了极大的显示。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一把剪刀,一张小纸,就能裁出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剪纸作品。
如小狗、小羊等十二生肖之中的动物,它们各个惟妙惟肖,犹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
在春节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我们就能在各家各户的窗户上看到各具特色的剪纸作品――窗花。
在西江苗寨,一幢幢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与青山绿水、梯田河塘相互掩映。登高俯瞰,层层叠叠布满起伏的山峦,气势恢弘,让人惊叹为天上楼阁。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多重构建的五座风雨桥凌空飞架,移步换景,赏心悦目。清晨和傍晚,袅袅炊烟,伴着朝霞晚晖云绕山寨,与闲适平淡的田园生活融为一体,呈现出一幅自然天成的水墨风景画。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苗族服饰,独具民族特色:银质头饰结构复杂,就像一顶多层的皇冠,上大下小,帽围银片上布满凸纹动物以及花卉图案,颤枝花蝶,风姿绰约;齐眉流苏,顾盼生姿。衣服以红色为主,装饰绿色、黄色的鲜艳饰带,领口、肩头、袖口都缝缀有银质团花。绞丝银项圈上挂着一个巨大的平安锁,二龙戏珠纹饰惟妙惟肖,底部还垂着许多细银链,串着分为四级的坠饰,分别为:花蝶、莲台菩萨、银铃、叶片等样式,造型饱满,工艺精湛。这一身行头上装,惹得爸爸直围着我打转儿,艳羡地直呼:“土豪,土豪,我们一直是朋友啊!”
好吃的还有打糍粑,把蒸熟的糯米倒进一个大木槽里,再用木锤反复捶打黏稠后,拌上香甜的调料,咬上一口,那味道啊,蜜香软糯。
藏族人民最喜爱白色,这与他们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天祝草原四周为白茫茫的雪山环绕,看上去一片银白;地上的羊群和牦牛,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远远望去,像一张白毛毯;以及喝的羊奶、穿的皮袄、戴的毡帽,也都是白色。所以藏区人民喜爱白色,并视白色为吉祥、胜利的象征。
酥油茶你知道吗?这可是藏族人民最爱喝的饮料呢!它具有极高的热量,淳香可口,喝上一口,精神顿爽。甜甜咸咸的,有浓浓的奶香味,是美味可口的饮料。有趣的是,喝酥油茶还有个规矩呢!一般是边喝边添,不一口气喝完,但对客人的茶杯总要添满;假如你不想喝,就不要动它;假如喝了一半,再喝不下了,主人把杯里的茶添满,客人就摆着,告辞时再一饮而尽。这就是藏族的喝茶规矩,你也是不是觉得很有趣呢?
西藏的酥油茶的确好喝,因此你可别忘记它的原产地——牦牛啊!牦牛是一种浑身是宝的牛类,它的“脸皮”可厚了!听说连子弹都打不进去呢!话说这个头较粗重,额宽平,面稍凹,眼圆有神,嘴方大,唇薄的大家伙,还是藏族人民的“宠物”呢!别看笨拙的样子,它还有识路的本领,也难怪西民总是牵着它去草原上散步。
这就是藏族,一个暗藏着宝贝的少数民族。
“雪顿节”是藏族人民最快乐的一个日子,在这天人们都在吃酸奶,还在一起比赛呢。瞧,这摆放酸奶的桌子一眼望不到头,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来到桌子前,每个人都有三十个碗,碗里盛满了酸奶,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喝完这么多酸奶。来参赛的人有老人、中年人、青年人、小孩,各色各样的人都有。人们来参加比赛并不是为了吃的,而是为了使场景更热闹点,让别人更开心一点。
藏族的民风民俗有吃有喝有玩,真是有趣极了。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民风民俗作文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民风民俗作文 篇1我的家乡坐落在一个沿海地区--美丽的湛江。每当正月初十的晚上,小广场上都会聚集很多人,他们正在举行的习俗是--请神求平安。
今年寒假,我有幸跟着妈妈回到湛江农村,准备一览这精彩的习俗。
当天晚上七点多,刚吃过晚饭后,小镇上的广播里便传来了一阵鞭炮声。于是,我们急忙奔到广场上,眼前的一幕让我和小伙伴们惊呆了。只见场外站着许多围观的观众;在广场的正前方,站着一大群穿着统一黄色衣服的人,他们手上拿着各种各样的乐器,有的在打鼓,有的在吹唢呐,还有的在敲锣,叮叮当当,演奏成一曲美妙的音乐;再把视线转到广场中央,天啊!广场中间竟然堆放着一根根树刺!每根都有4厘米长,一根根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直径大约有8米长的圆形。我想,如果人躺上去,岂不是会血肉无存?那这个摆设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正当我纳闷之时,一位身穿白色衣服的主持人拿着麦克风走到广场的正前方,叽里呱啦地说着什么。但我却听不懂,因为他是用湛江那独具特色的语言--雷州话来为我们演讲的这时,他把手一扬,指向广场的另一端。原来是家家户户都派一个代表,抬着鞭炮向广场中央缓缓走去。虽然在城市是不允许放鞭炮的,但在农村,它们可是重头戏。
“噼里啪啦!”在鞭炮声的迎接下,人们开始唤神了。他们拿起鞭炮,把它拆散,围在了那一堆刺旁,开始燃放。场外的人立刻躲在一旁,一阵阵络绎不绝的鞭炮声噼里啪啦,震耳欲聋。整个广场立刻被一阵浓浓的烟雾包围着,到处朦朦胧胧,白茫茫一片。但是,人们还在不停地放鞭炮,一阵连着一阵的鞭炮声又响了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响彻云霄的鞭炮声终于停了下来,开始请神了。只见五六个年轻的小伙子抬着神像用力地摇来晃去,尾随后面的,是一些赤着膀子的大汉在手舞足蹈,嘴里还在念念有词地说着什么。而场外的人都怀着激动的心情,有的老大爷在兴致勃勃地观看,有的年轻人想用手机把精彩的一刻拍下来,有的奶奶手里拿着一小撮香在拜神,还有一些胆大一点的叔叔,点燃了一些小鞭炮,掷到圆刺里去。
过了一会儿,只听妈妈喊:“来了!”我的视线立刻转移到了广场中央,只见一位大汉赤着膀子,手舞足蹈地挥舞着。他的眼睛大如铜铃,鼻翼张开,嘴巴呼出的仿佛不是气,而是法力。他把手高高地举起来,好像要把天撼动了;脚用力地踏舞着,仿佛要把地震动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又躺在了那个堆满刺的圆堆里,滚了一大圈。我倒吸一口凉气,害怕地问妈妈,为什么那个大汉被刺扎到却没有感到疼痛呢?可妈妈却说,他已被神附体了,根本不知道在就在干什么。当那位大汉滚过刺堆后人们便纷纷涌上去,争先恐后地想把那些刺。听说,把刺放在家里,家人就会平平安安,放在牲口舍里,牲口就会长得肥肥壮壮。
家乡的习俗真是有趣又神奇!
民风民俗作文 篇2山西从北往南,地杰人灵,民风古朴,民俗各异,那可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门,怎可一语而概之?只是择段讲来,大家开心一笑吧。
讲故事一:
洪洞民俗:三月三接姑姑
一个神话能流传下来,是因为它有一个好的故事内核;一个美好的故事,能演绎出一曲千古神话,比如农历三月三洪洞的“接姑姑”活动就是这样……
一条弯弯曲曲的汾河,顺着山势穿过洪洞,在低窄的谷底,分割出河东、河西两块高地。河东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住着娥皇、女英两位少女。两位少女的父亲叫尧,当时已八十多岁,白胡子老长,是当时的天子。但天子也有不如意的事,这就是自己六十多岁才生出的两个宝贝女儿渐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尧经过仔细甄别“档案”,决定对一个叫做舜的青年进行考察。
舜在河西头住着。河西山丘相连、地脊民穷,舜自然是个穷后生。因为生母早逝,家里除了小妹,人人都不喜欢他,特别是他的后母和弟弟象,总想谋害他、独吞家产。他却毫无怨言,以仁爱之心感化家人。以德治天下的尧了解了这些情况后,不由对身边的人感叹道:以仁报毒,这就是我要找的女婿!于是决定把两个女儿都嫁给舜。
在历山上种地的舜,听到这个消息后,当然高兴的不得了。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尧这个老头太古板,信奉的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个道理,虽然让他白捡了两个美女,却不给女儿一点陪嫁,就打发女儿去了他家,更不用说给他个一官半职了;而是让他继续在历山上面朝黄土背朝天。舜心里并没有什么不乐意,还是带着两个漂亮的妻子在历山继续过种地的苦日子。但让他更没想到的是,娥皇、女英两位妻子,虽然出生于皇家,高贵无比,却并不高傲,除了在妻子名分上也不免俗的争过大、小外,还是贤慧的很,两人一过门,就脱掉皇家冠服、换上农家布衣,二话没说,就和他一道下地干活、操持家务了,更了不起的是,她们还关心民间疾苦,平时平易近人,急时扶危济困,几年过去后,两人脸晒黑了、手变粗了,和一般农家妇女没什么两样了,此时的舜,在两位妻子的帮助下,把他“承包”的历山治理的井井有条,已成了河西当地冒尖的富裕户、模范户。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舜和两位妻子致富后不忘乡亲,经常帮助周围百姓,就连当时死活看不上舜的.家里人也和他们搞好了关系,使舜的声望直线上升,河东的人都愿意迁移到河西居住,这时候尧看时机到了,于是就名正言顺地提拔舜为接班人,还把他扶上马,又送了一程……
而河东、河西的百姓,不仅为他们当地出了两个天子而自豪,更为娥皇、女英两女下嫁的贤慧所感动,故以其后辈自豪,争相敬奉。鉴于尧籍羊獬,舜籍历山,自尧女嫁舜以后,两地便结成了联姻亲眷。历山人称舜为爷爷,称娥皇、女英为娘娘。羊獬人称舜为姑父,称娥皇、女英为姑母。河东、河西两边以亲戚形式走动,于是洪洞后世就有了三月三接姑姑的民俗,一直流传至今……
讲故事二:山西婚姻禁忌趣谈
在民俗中,婚姻是合两姓之好,人生历程中最重要的大事。婚姻的好坏,对于当事人的一生幸福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婚姻的禁忌颇多。比如中国古代有同姓不婚的禁忌,特别是**禁忌在世界各国都非常严格。在中国人眼里,**不仅伤天害理,且为禽兽不如的行为。再婚禁忌也很严格。这里我们只谈常见的有关婚礼方面的一些禁忌。
相亲时如有盆碗等物摔碎,被认为是十分不吉利的,说明二人无缘颇为忌讳。打碎器皿有分、碎、烂、折的表述,而这些语言对于婚姻,对于生命均非好事,故其他一些庄重正式的场合,人们都有此忌。
晋南闻喜在结婚的当日,男女双方在饮食中忌带荤、不准吃猪肉,据说如果吃荤两人便不能白头偕老,中途夭折死亡。而河津一带却与此恰恰相反,结婚当天必须杀猪并以猪头祭祖宗,供奉于祖宗牌位前。同时,还要用扫帚蘸着猪的热血在洞房的墙上划几个“十”字,有辟邪之意。
在晋中一带,新郎到岳父家迎接新娘时,一定要“偷”一个茶杯,所谓偷,就是女方看见也不能说,茶杯是一定要让新郎带上的,且必须完整带回,不得破损。否则,对于新郎新娘的婚姻有某种不祥的预兆。这里似乎是说日后待新娘要象对待这个杯子一样,小心爱护,好好照顾,珍惜珍爱。
在汾阳,新郎不偷茶杯而要输两个水碗,当地俗语叫做zhunzhun,因为有“偷两 zhun zhun,快抱孙孙”之说,所以偷碗被赋予了抱孙子的含义。
新娘离开娘家时,过去要坐轿子,在雁北和吕梁的山区中人们常常乘一种颇有特色的“骡驮轿”,坐轿子是一定要挂上弓、箭和镜子的,现在这些习俗都已逐渐消失。但在很多地方,母亲还是要给女儿一面铜镜或现在样式新颖的镜子带上。它的用途并非用来梳妆打扮,是为了在路上避邪驱凶的。
山西很多地方,接新娘时,新郎往往要送一幅墨镜给女方戴上,似乎是取代了以前的红布盖头。而新人来回最忌走自己已走过的路,以避走回头路之嫌,当然也不能走办丧事人走过的路。
盖头与墨镜的作用都是避免与鬼神等不祥之物直接面向。婚礼队伍也怕中途通上如狗群打架,疯人病人等,怕冲了“花套”与喜庆,是不吉利的征兆 。碰上了是要倒霉的 ,以后不是妻死便是夫亡,要不就是多灾多难。这是任何一个结婚人家所不愿意看到的。结婚这一天也忌讳谈论什么与死、病有关的事情,也忌天气时阴时晴,人们总是把这些事情联想到婚姻的命运。
在一个村子里如果有两家办喜事,人们都忌落在后面。因一般再婚者山西方言称后婚,所以不愿意落个“后”字。而且也忌两结婚者相遇,偶而相遇则要交换所戴的鲜花或者手绢,这样才算吉利。
晋南一带,对于相同时间里村里同时举行婚事和丧事是极力回避的,办喜事者尤为不悦。迎亲的队伍也忌途中遇上诸如十字路口、水井、碾子、石头等物,如果避犹不及,则须用红布盖住,或用白石灰划线圈住。
而在吕梁、汾阳一带,迎亲队伍如果在半路与送葬队伍相遇,对于结婚者来说还是个好兆头,是吉利祥和的。也许是红白喜事都是喜吧,人们并无此忌,双方互扔钢嘣儿以示招呼。
新娘下轿后,有属相相克的人都要回避,以免对人对已之不吉。在五台县,厨师们还要把菜刀插入菜板底边,锁起厨房,全部回避。据说,厨师是新娘下车时相犯的主要对象,而菜刀更是不可示之于外的。此外,在新娘被接到婆家后,要在嫂嫂的陪伴下更换所有的衣服,换下来的衣服一般不再穿着回娘家,特别是鞋子是绝对不能再穿回娘家去,否则对于娘家兄弟极为不利。这似乎可以作为“嫁出去的女儿,拨出去的水”的注脚。
民风民俗作文 篇3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少数民族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习俗和风格。下面,让我来为大家讲一下苗族的风俗和习惯吧!
苗族是一个发源于中国的国际性的民族,在20xx年的人口普查中,苗族总人口为:894,0116人,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区)。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出产水稻、玉米、谷子、小麦、棉花、烤烟、油菜、油桐等。
说起苗族的历史,那可是源远流长,让表达能力差的人来说就算说上个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苗族的祖先起先生活在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和长江中下游;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经常迁移, 一会儿到湖南,一会儿到贵州、过几天又到云南。除此之外,我查阅资料,资料上还显示说苗族有只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的语言。资料上说是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族还是个音乐和舞蹈圣地,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喜爱的芦笙舞,技艺很高。除了这些,苗族还有很多的工艺美术,如: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
苗族的简称也有许多,如:他们曾自称“牡”、“蒙”、“摸”、“毛”、“嘎脑”、“果雄”、“带叟”、“答几”等;他称“长裙苗”、“短裙苗”、“红苗”、“白苗”、“青苗”、“花苗”等等。
这就是苗族。
民风民俗作文 篇4农历正月半称元宵节,又名灯节、上元节。
旧时每逢元宵节,各家多吃米粉圆子。小粒无陷者为“糖圆”,大颗有陷如白果、枣泥、油水的称“元宵”。
晚间家宴后,外出赏月观灯。
入夜,火树银花,城门大开,大街小巷到处彩灯游动,处处敲锣打鼓。
当时有首儿歌描述常州元宵节灯市的盛况:“甘棠桥,对鼓桥,鼓楼对着庙门口,镗镗镗!灯来哩!灯来哩!什么灯?一团和气灯,二龙戏珠灯,三元及第灯,四面如意灯,五子夺魁灯,六角风菱灯,七子八婿灯,八仙过海灯,九莲灯,十面芙蓉灯,镗镗镗,灯来哩!后面还有一条老龙灯。
据说在太平军攻克常州后,每逢元宵节,“圣兵”敲起“太平军锣鼓”欢庆新春。青云坊两侧楼上,太平军男女“圣兵”化妆演唱滩簧,军民同乐,往往通宵达旦。这天,街头巷尾常有五七人一起,手提锣鼓,边敲边行,俗称“浪街元宵”。妇女夜间结伴到郊外或村外走三座桥,来回路线不能重复,称“走三桥”;有的途中摘一把初出夜的菜,拭衣领,称为“解发腻”;乡间姑娘还把扫帚、竹枝等用麻茎扎成一丈高的芦炬,在田间焚烧,谓“照田财”,以占卜干旱和雨水的情况。
现在呢?每逢元宵节我们还得保留晚上吃“糖圆”或“元宵”的习惯,吃过晚饭,还会去街上参加元宵节灯会,猜灯谜。回家还能看元宵晚会呢!
民风民俗作文 篇5侗族最古老的盛装上衣是侗族辛地衣,用于牯藏节或芦笙节,亦称芦笙衣。上衣为左衽长袖式,下为草条式帘裙,饰有白羽。盘蛇纹与游蛇纹图案绣在深色布面上,既华丽又神秘。其“连环锁丝绣”技艺精湛,历史悠久。
北侗最华丽的服饰是镇远县报京地区的姑娘服饰,头上系一银花环,发髻上,插满放射状的银花,后脑吊一组银花。上衣右衽无领,长及膝上一、二寸,衣领四周镶深色坎肩,衣袖镶深色花缎,胸前系一齐衣长的围腰,围腰配有色彩艳丽,绣工精美的刺绣纹样。戴银耳环。银项圈两三只,胸挂大银牌,戴银手镯,穿长裤,衣裤同色同料,裤脚镶有五寸宽的深色花边。脚穿绣花翘尖鞋。
南侗最典型的妇女夏装:从江贯洞地区的妇女夏装,头上挽髻,略偏于左侧,髻旁饰有鲜花或银花。戴耳环,环下吊有三四颗亮珠。上衣白色,为自织的侗布。胸前开襟,相距三寸,敞胸,衣内系一菱形围腰、青色,围腰上方衣领处,饰有对称的三角形挑花纹,图案多为蝴蝶的变形。围腰上端有两条线带,垂于背后,系在一个呈双圆形∽的银垂饰上,既是围腰的组成部分,又是背上的重要装饰,有的是呈多面球体的银背砣。衣袖细小,袖口有花边。上衣长及大腿中部,两旁开叉五寸,显得修长飘逸,下穿青色百褶裙,长及膝盖处。小腿上着青布绑腿,脚穿草鞋或布鞋。整套服饰优美、简洁。行走时,长衣袅娜,短裙摆动,不仅充分展示了女性的形体,更显现出侗族姑娘独特而动人的风韵,无不与服饰的选料、款式、色调,做工丝丝入扣,天趣自然,使人倾倒。
最典型的侗族男子服饰:黎平县黄岗地区的青年服饰,头包花格帕,为蓝、青、白色自织侗布,包法呈左右向上交叉状,包头较大。上衣为紫色闪光的特制侗布,款式独特。上衣无领,开襟从领口正中横向右侧二寸处,又直下至腰部,再向左横至正中,再直下到下摆。衣扣分圆银珠和蚕形布扣两种,六对,每对为双排扣。上衣短小贴身,衣袖紧贴手臂,腰系布带,显得紧扎壮实。穿长便裤,裤脚宽大。脚穿青布鞋或草鞋。戴银手镯,有的将精致的银烟盒吊于上衣摆右侧。衣裤上紧下松,大有粗犷阳刚的男性美。
民风民俗作文 篇6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而不同的家乡也会有不同的习俗。你想知道我的家乡有什么习俗吗?别急别急,君情听我慢慢道来……
我的家乡在广西平南县的大安镇。说到习俗,我们每年都要举行“拜社火”的活动,特别是在春节期间。大年初一的凌晨,也就就是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村民们纷纷拿出“拜社火”的祭品来,先在自家的大厅里祭拜拜社神。祭品有很多,有巧克力、饼干、糖果、桂叶、沙田柚等等,寓意着新的一年的“大富大贵”、“甜甜蜜蜜”。
在家里拜完灶神后,大家有争先恐后的赶在第一时间去社庙祭拜社神,祈求在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万事如意、财源广进!不一会儿,村子里、镇子上,顿时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烟花声!到处都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怎么样?我家乡的习俗有意思吧!你家乡的习俗呢?不防也说来听听吧!
篇二:家乡的民风民俗
我的家乡——宁乡,这个小县城坐落在湖南省长沙市的西部,这里虽然一切都很平凡,毫不出众,但家乡的闪光点常吸引人们的关注。其中,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民间传统习俗就是其中的亮点之一。
节日的气氛最能体现出传统习俗的魅力。
我们这儿的第一节日是春节。春节还没到,家家户户进入腊月后会陆续杀猪,特别是在农村里,杀猪后会请村里人大吃一顿。我的家乡除夕定会吃鸡、鱼、肉这三样菜,鸡必须是雄鸡,将它整只清炖,出锅装盘时要让头昂起,不仅喻义“步步高升”,而且清爽可口,令人不吃都想咽口水。
春节后的又一轮高潮无疑就是元宵节了。元宵节吃元宵,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了。软软的白面里裹着一团又香又可口的夹心,咬一口,香甜的黑芝麻糊流入嘴中,在嘴里慢慢融化开来……元宵节时,什么事都围绕着“圆”,那么自然就离不开灯了,家乡有一个持续了好多年的习俗——灯会。每到正月十四、十五夜晚,步行街、行政中心总会亮起“彻夜不眠”的红灯笼,为家乡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是因为这样,每次灯会,现场都挤满了人,真可谓是人山人海!所以,后到的我无奈极了。
……
我的家乡虽是个小县,但却有着几千年浓厚的文化底蕴,承载了祖先流传下来的民风习俗,为中国增添了一份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方特色。
民风民俗作文 篇7我的家乡在广西平南县的大安镇。说到风俗,家乡每年都要举行“拜社火”的活动,特别是在春节期间。大年初一的凌晨,也就就是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村民们纷纷拿出“拜社火”的祭品来,先在自家的大厅里祭拜拜社神。祭品有很多,有巧克力、饼干、糖果、桂叶、沙田柚等等,寓意着新的一年的“大富大贵”、“甜甜蜜蜜”。
在家里拜完灶神后,大家有争先恐后的赶在第一时间去社庙祭拜社神,祈求在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万事如意、财源广进!不一会儿,村子里、镇子上,顿时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烟花声!到处都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在我国有二千五百多年的长久历史。 “孔子曾经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意思是说,国家的大事,在于祭祀和战斗这两件事。由此可见祭祀的主要性。”
在古代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所以在写清明的诗中常涌现“寒食”,因两节相近,民间逐步将两节合二而一,清明节承载了原寒食节吊唁介子推“割股充饥”构成扫墓祭祖的习俗,始终连续至今。
然而人们对“清明”的器重更在农事之外,能够从一些古诗词中领会到。
自20xx年国务院宣布《对于更改〈全国年节及留念日放假措施〉的决议》后,清明节和端午、中秋等这些民族传统节日都被定为法定假日,可见清明节在国人心中的地位。
“青饼”还有“青饼”称“麻糍”之分。实在“青饼”和“麻糍”原料一样,做法也一样,只是形状有差别。做“青饼”和“麻糍”原料都是经由浸泡蒸熟的糯米,和一种叫做“青”的艾草嫩芽、叶在一起捣,充足混和后做成不同的外形,青饼为圆形小孩手掌大小,青饼因而也叫“艾饼”、“艾青饼”;“麻糍”只是把原料摊成一厘米厚的薄片后,用刀切成菱形而已,糍个别都是用糯米制作的糕点,还说得从前,而“麻”应该指芝麻,原料中不芝麻何来“麻糍”名称,想起小时候是青饼麻糍一起喊的,还有同类的青团子,青年糕的食品,我料想可能是青饼做成了麻糍样子罢了,是后来把“青饼”两字省略了。“青饼”普通没有馅,也可以有馅,而“麻糍”是没有馅的。艾草野生在山坡地上,小时候常去采摘。“艾青”存在抗菌、抗病毒和加强免疫力等保健功能,应当属于绿色保健食物。在洋溢着艾青特有幽香的制造青饼的处所,老是围着一大群孩子、白叟、妇女,热烈而温馨。
杜牧在《清明》首句 即刻画了春雨绵延的清明时令特色,衬托回乡祭扫逝去先祖、亲人的行人纷纷压制的心情,接着直言行人祭祀怀念亲人的心境,“欲断魂”寥寥三字,扫墓人对故去亲人的哀痛愁绪跃然纸面。“何以解愁,唯有杜康”,行人想到借酒浇愁,于是呈现行人“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有趣的一幕,平添无穷识诗趣和遐思。
南宋后期诗人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写出了清明时节的另一面:“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为不辜负梨花清风,“惜春长怕花开早”(辛弃疾《摸鱼儿》)。所以人们尤其年青人趁着清明时节春景明媚倾城结伴远足踏青,纵情消遣游乐,“日暮笙歌收拾去”才舍得让“万株杨柳属流莺”。
在咱们故乡――浙江东部沿海一带,清明节除跟各地一样要扫墓、踏青外,还有一些奇特的风俗。
清明节这一天,过去家门口也插枝柳条,但不知为什么。有人说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神农氏;有人说企求吉利,因为柳枝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用它挥拂清水播福四方的吉祥物;最有可能和已经湮逝的“寒食节”有关,是纪念介子推的。唐代大诗人杜牧在他的千古绝唱《清明》诗中写道:
清明季节雨纷纭,路上行人欲销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在我的家乡,总是异常重视元宵节。在正月十五那天,家家户户都吃元宵。因为元宵的形状是圆形,圆就意味着团团圆圆,它能够祈福家人团聚,每一天都能幸福圆满。
吃完元宵,接下来就是元宵节的高潮部分。要表演踩高跷、舞狮子、划旱船、耍龙灯等元宵节特有的节目。在表演时,每一个观众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中、都被表演所吸引。
说起元宵节,最负盛名的便是观花灯、猜灯谜。在元宵节那天晚上,每一天街上都张灯结彩,处处显示出元宵节特有的气氛。就像《东京梦华录》中说的那样: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热闹的气氛足以构成一条河流,让所有看到的人们都跟他们一齐欢呼起来。
正月十五之夜还有一个独特的习俗:观月。正如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中提到:“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一边欣赏着天空中美丽的月亮,一边看着人们欢庆元宵佳节的样貌,此时还有谁能坐得住呢?赶紧出来和人们一齐庆祝象征美满的元宵佳节。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在古书《吕氏春秋》中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习惯了,此外,扫尘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
春联也叫对联、桃符,它以对偶、精巧的文字抒发美好的愿望,是我们中国独特的文学形式。春节贴春联这一习俗起源于宋代,春联分为上联、下联和横批。
“福”字,指的是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是为了表达对亲朋好友的一种祝福。可是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祝福,人们干脆把“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倒”了”。
现在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已很是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家家户户带去了兴旺和欢乐的喜庆场面。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
在此我再送大家一副对联:“焰火耀长空,色彩斑斓欢度除夕度,金龙腾大地,人声鼎沸喜迎吉祥年”!
说到永康的春节习俗,那可真是多啊!让我给你细细道来。
掸尘:农历腊月二十四,这一天各家各户都要掸扫去室内、家具及厨房各角落的灰土尘埃,以免留下魔鬼的爪印,于来年不利。
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每逢春节,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添加喜庆气氛。
倒贴“福”字:在贴春联的同时,大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人们干脆把“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谢年:在除夕,永康城乡各地鞭炮阵阵,家家户户按照传统习俗摆出了方桌,点上了红红的蜡烛谢年,祈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祭祖:在我们这里,正月初一,不是先拜年,而是先去祭祖。每拜完一个祖坟,就在坟前放鞭炮,为了让祖宗保佑我们。
拜年:祭完祖,就是拜年了。人们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回族的开斋节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我们回族最盛大的节日——开斋节。开斋节要过三天,第一天天刚蒙蒙亮,家家户户就热闹起来了。首先开始打扫卫生,将屋里屋外收拾得一干二净,今年我家的这项工作由我和姐姐负责。对了,不仅要将家里收拾干净,还要收拾自己呢!
那就是洗大净——我们回族人特殊的洗藻方式。八点左右,穿戴一新的回族男人们便一齐向清真寺走去,女人们则留在家里炸油香、馓子、花花等。我也赶去凑热闹,清真寺大厅外已经人山人海,人们聚在一起谈天说地,互相问好,好不热闹。我正在东张西望寻找我的伙伴们时,阿訇(伊斯兰教称主持清真寺教务和讲授经典的人)宣布会礼开始了。于是所有的人都脱下鞋子,有秩序地进入大厅,跪在随身带来的毡毯上,一起向圣地麦加古寺克尔白方向叩拜。礼拜后,我们一起向阿訇道安,接着大家互说“色俩目”问候。会礼结束后,我们便在阿訇的带领下集体游坟扫墓,为逝者祈祷,像汉族在**时上坟祭祖一样。这一切结束后,人们便开始恭贺节日,串亲访友。家家户户都准备了丰盛的民族大餐。
如果有客人来,热情好客的主人首先会端上精心准备的干果盘:撒子、花花、水果……少则五、六盘,多达十来盘,然后是羊肉、牛肉、鸡肉、鱼肉等,在这些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中,有一道菜是少不了的,那就是“烩菜”,即用萝卜、粉条、牛肉烩成的一种菜,这也是最受我们回族人欢迎的一道菜。每逢回族的各种节日,这道菜都是不可缺少的。客人走时,主人还会奉送自家炸的各种民族食品,以示祝贺。我们从姥姥家回来时就拎了一大袋。在开斋节期间,有些家庭也会为成年子女举行婚礼,以图吉利,这就更为节日增添了几份喜气。开斋节,我忘不了的节日,我盼望着,急切地盼望着下一个开斋节的到来。
【民风民俗初中作文】推荐阅读:
湖南的民风民俗作文07-06
云南的民风民俗作文07-24
介绍苗族民风民俗的作文09-25
家乡的民风民俗作文400字09-16
衡阳民风民俗05-30
民风民俗手抄报07-13
民风民俗大观园09-25
传统节日各个民族的民风民俗07-22
春节民俗作文高一05-28
关于节日民俗作文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