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诚信的谚语
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着一意念,只凭真真诚诚行将去,久则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吕坤
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孔子
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巴尔扎克
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世界未有比真诚人更为可贵的。——西塞罗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始终不渝地忠实于自己和别人,就能具备最伟大才华的最高贵品质。——歌德
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汉·韩婴《韩诗外传》
信不足,安有信。——《管子》
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高尔基
信用是难得易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人类最不道德订户,是不诚实与懦弱。——高尔基
表示诚信的谚语2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
甚至上帝也助诚实勇敢者一臂之力。——米南德
没有诚信,何来尊严?——西塞罗
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富兰克林
诚实是艺术的最大要素。只要我们总对自己诚实,艺术总在那里,它决不会让我们失望的。——柯尼利亚·奥提斯金约
信用是无形的资产。——日本
坦白是诚实与勇敢的产物。——马克·吐温
没有一处遗产像诚实那样丰富的了。——莎士比亚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少说空话,多做工作,扎扎实实,埋头苦干。
要我们买他的诚实,这种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誉。——沃夫格
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了生命。——法国
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即使觉说直话也没有人相信。——伊索
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瑞士阿米尔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表示诚信的谚语3
一言而适,可能却敌,一言而得,可以保国。——刘向
坦白使人心地轻松的妙药。——西塞罗
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信用是一种现代社会无法或缺的个人无形资产。诚信的约束不仅来自外界,更来自我们的自律心态和自身的道德力量。——何智勇
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莎士比亚
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松下幸之助
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
诚实的人从来讨厌虚伪的人,而虚伪的人却常常以诚实的面目出现。——斯宾诺莎
忠诚需要完完全全的真实。——夏尔丹
诚信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福科
一切的美德都包含在自我信赖里。——爱默森
靠着忠诚,你能与伟大的心灵为伴,有如一个精神上的家庭。——莫洛亚
语言犹如枝叶,行为犹如果实。——洪都拉斯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论语·颜渊》
失信就是失败。——左拉
表示诚信的谚语4
宁可失钱,不可失信。——英国
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高尔基
失足,你可能马上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富兰克林
有一种真话是人所需要的,它以羞耻的火焰烧掉人心头的污秽和庸欲——这就是真话万岁!——高尔基
坦白真爽最得人心。——巴尔扎克
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诚实的人必须对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诚。——爱默生
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是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相信。——《伊索寓言》
意志薄弱的人,一定不会诚实。——拉罗什夫利
对自己的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莎士比亚
忠诚,即使是深深的忠诚,也从不会是洁白无瑕的。——萨特
闪光的东西不一定都是金子。——列宁
真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又是商业成功的秘诀,谁能信守不渝,就可以成功。——德莱塞
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臾
虚伪永远不能凭借它生长在权力中而变成真实。——泰戈尔
失去了真,同时也失去了美。——别林斯基
表示诚信的谚语5
处己、事上、临下、皆当以诚为主。——薛敬轩
推人以诚,则不言而信矣。——王通《文中子·周公》
如同性格的惟一基础那样,深邃的真诚也是才能的惟一基础。——爱默生
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诚实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杰弗逊
不相信任何人人的人知道自己无信用。——奥尔巴赫
如果习惯于说空话,最可敬的人也会失掉尊严。——格言
说出一个人真实的思想是人生极大的安慰。——伏尔泰
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泰戈尔
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高尔基
要正直地生活,别想入非非!要诚实地工作,才能前程远大。——陀思妥耶夫斯基
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乔叟
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李嘉诚
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孔子
1.并列助词「に」
在并列助词中, 「に」不仅表示单纯的事物的列举, 还含有事物的累加, 特别是同类事物的累加的语气。经常在名词或准体助词“の”之后出现。如例 (1) 。
例 (1) ごはんに味噌汁にお新香だけの朝食だった。
例 (1) 中使用「に」将早餐的内容连接起来, 不仅单纯的表示“早餐有米饭和酱汤还有咸菜”, 更暗含三种食物可相互搭配之意。同样用法的还有「おせんにキャラメル」、「お茶に弁当」等句, 经常在推销产品时被商家使用。
2.并列助词「と」
将语句单纯并列的助词中, 「と」最具有代表性, 且被广泛使用。主要用于名词句的列举。接在名词或相当于名词词性的语句后。例如:
例 (2) 中学生と高校生と大学生を対象とする。
(3) 字を書くのと計算するのは大嫌いだ。
但根据以上所阐述的「に」与「と」的用法, 无法清楚的解释由于助词使用的不同, 「提灯に釣鐘」、「月と鼈」在意思方面所暗含的差异。下面笔者将以日语谚语为语料库, 探求并列助词「に」和「と」在使用上的差别。
二、从日语谚语探究并列助词「に」と「と」的异同点
谚语是人们从共同的生活经验、知识中总结提炼出来的, 经过了长时间的形成与发展, 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多数谚语都简短易记、言简意赅, 且表意传神往往一针见血。因为广为流传所以表达正确, 适合用做于语学研究的语料库。本文为分析并列助词「に」与「と」的异同, 借从《岩波谚语辞典》中提取了所有含有并列助词用法「に」与「と」的谚语。包含并列助词「に」的谚语共29条, 包含并列助词「と」的谚语共59条。笔者通过对两者的含义、用法、谚语的起源、使用程度等因素进行分析和对比, 得出以下用法。
1.「に」の用法
(1) 强调对事物进行累加, 多用「に」, 这里的「に」与「それに」或?そのうえに?的用法相通。例如:
例 (4) 盗人に追い銭;例 (5) おんぶに抱っこ;例 (6) 弱り目に祟り目;例 (7) 鬼に金棒;例 (8) 重荷に小付け。
例 (4) 的意思是先被别人偷了钱还要多付已经付清的账, 比喻雪上加霜, 用「に」将不好的事进行累加。例 (5) 将「おんぶ」 (背) 和「抱っこ」 (抱) 两个动作累加, 表示既让人背又让人抱, 得寸进尺的含义。例 (6) 的「弱り目」和「祟り目」都表示“倒霉的时候, 走背运的时候”, 将两者进行累加, 表示祸不单行的含义。例 (7) 中, 「鬼」与汉语的“鬼”的意思不同, 在日语里「鬼」可以作为接头词表示强悍的, 勇敢的意思。此谚语则表示让已经非常强悍的鬼再拿上狼牙棒, 与汉语中的“如虎添翼”意思相同。例 (8) 表示「重荷」 (重担) 再加上「小付け」 (小行李) , 负担重重的意思。
(2) 列举两个在性质或意思上有明显关联的事物, 从而通过列举进行对照和对比, 将两者进行统一。也就是说将具有协调性的两者进行搭配, 从而形成一个整体。例如:
例 (9) 梅に鶯;例 (10) 牡丹に唐獅子;例 (11) 桐に鳳凰;例 (12) 竹に虎;例 (13) 東男に京女。
上述例句都是通过将两者进行组合和搭配来寻求得到统一的美感。比如, 例 (9) (10) 将「梅」和「鶯」、「牡丹」和「唐獅子」这些吉祥美好的东西搭配在一起, 表示配合得当, 陪衬得体的意思。例 (11) (12) 是日本家徽的名字。这里用「に」将前后事物进行连接, 通过两者的搭配来体现家徽的整体特征。例 (13) 中「東男」指江户即关东男子, 「京女」指京都女子, 关东男子身材魁伟, 京都女子温柔美丽, 意为“男子数关东, 女子数京都”。也就是说前后事物的关联性很强, 提及前者, 自然联想到后者。且两者非常相配, 可以成为一个整体时用「に」连接最为合适。
例 (14) 提灯に釣鐘;例 (15) 霞に千鳥。
「提灯に釣鐘」有不搭对儿、无法相提并论以及单相思的诙谐表现等两个意思。从这条谚语的语源来说, 在日本人的思维认知中提灯与吊钟外形非常的相似, 所以想要将两者进行比较或搭配, 但又因为其重量相差悬殊, 所以非常遗憾无法进行搭配。也就是说「提灯に釣鐘」这条谚语暗含着想要将「提灯」和「釣鐘」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的强烈愿望。此时, 用强调搭配感的并列助词「に」来连接非常恰到好处。
2.「と」の用法
(1) 并非仅表示单纯的并列, 表达事物乍一看毫无关联, 但彼此确实有某种相似点。但是, 「と」在二者搭配并统一的用法上远不及「に」。
例 (16) 月と鼈;例 (17) 女心と秋の空;例 (18) 医者と味噌は古いがよい;例 (19) 春の雪と叔母の杖は怖くない。例 (16) 比喻虽然有极小的相似点, 却相差悬殊。江户时代后期的随笔《嬉游笑览》中, 甲鱼的汉子表记是「団魚」, 因为甲鱼的壳是圆的, 江户时代更是有别名将其称作「マル」。另一方面, 虽然一轮圆月也是圆的, 但是一般人不会将两者联系起来, 也就是说两者的圆是有天壤之别, 完全不可相提并论。这里的月亮与甲鱼乍一看毫无关联, 实际上有“圆“这一微小的相似点。也就是说, 「と」不仅表示单纯事物的并列, 还暗含着两者存在着某种相似点。
(2) 强调事物极端的对立。也常使用「と」。例如:
例 (20) 鷺と烏;例 (21) 雪と墨;例 (22) 飴と鞭;例 (23) 聞くと見るとは大違い。例 (20) (21) 在颜色上形成反差和对立, 将“白鹭与乌鸦”, “白雪和墨汁”进行对比, 形容颠倒黑白, 截然相反。例 (22) 将吃糖时的幸福感和被鞭笞时的疼痛感进行对比, 比喻普鲁士政治家对社会主义者既有让步又有镇压的软硬兼施的政策。例 (23) 字面意思是“听见的与看见的有很大反差”, 用「と」将两者连接起来, 表示两者的对立恰到好处。也就是说, 通过列举两事物, 揭示两事物极端的对立情况, 以两者的差异为问题点的时候, 经常使用「と」来连接两事物。而「に」没有这样的用法。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当强调事物累加列举, 和将具有无法割舍的关联性很强的两者进行搭配时多用「に」。而与此相对, 「と」多用于表示列举的事物有微小的相似点, 或者表示列举的事物处于极端对立的情况。为了更加正确的掌握并列助词「に」与「と」的用法, 还需多理解日本文化以及日本人的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時田昌瑞.岩波ことわざ辞典.岩波書店,2003.
[2]刘金钊.日语助词、助动词.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2.
[3]松村明.日本文法大辞典.明治書院,1981.
[4]鈴木忍.教師用日本語教育ハンドブック助詞の諸問題1.凡人社, 1978.
谚语是我国民间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珍珠,它不仅广泛地流传于我国的汉族中,而且也广泛地流传于我国的蒙古族中。无论是汉族还是蒙古族的谚语,都喜欢以动物入文,而其中之一又尤喜欢以牛入文。两个民族中,以牛入文的谚语在数量上都极其丰富,涉及的范围都极其广泛,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本文通过汉蒙民族关于牛的谚语在意义和表达方式上的对比研究,从而窥视汉蒙民族的文化差异和民族性格心理特征,以期在意识形态上对两个民族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一、汉族中与“牛”有关的谚语
牛,在汉族的古代社会中,最初主要用于祭祀、食用和运输。据《周礼·牛人》记载:“牛人掌养国之公牛。以待国之政令,凡祭祀供其享牛、求牛,以授职人而刍之。凡宾客之事。共其牢礼积膳之牛,享其宾射,共其膳羞之牛。军事共其犒牛,丧事共其奠牛。几会同军旅行役,共其兵车之牛,与其来耗傍,以载公任器。”后来人们逐渐发现,牛不但勤劳,而且力气巨大,所谓“九牛二虎之力”“牛有千斤之力”(全文为“牛有千斤之力,人有倒牛之方”)“老黄牛有力量”(全文为“老黄牛有力量,烧熟肉可口香”),于是将牛广泛地用于农业生产。
我国的汉族自古以来即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民族,对于一个视农业为“天下之大本”的农耕民族,牛作为生产工具用于农业生产以后,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建设,日益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人们赖以生存的工具之一。
牛每天跟随主人下田劳动,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无怨无悔。例如:
牛耕田,马吃谷。
猛虎靠名声,老牛凭实干。
汉谚十分肯定牛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例如:
肥牛骏马多了好,闲言碎语少了好。
若无太阳,宇宙黑暗;若无牛羊,草原空虚。
与其上香供佛,莫如侍弄牛犊。
别为吃肉宰耕牛,别为吃蛋杀母鸡。
不但如此,汉谚还将牛比喻为“农家宝”,例如:
牛是农家宝,必须喂养好。
汉谚在充分肯定了牛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之后,又告诉人们喂养牛的方法,例如:
要想牛儿好,夜草不能少。
喝酒不要过量,使牛不要过度。
草场好了牛马肥,劳动好了身家高。
对于如何挑选牛谚语也作了说明,例如:
先看四条蹄,后买一张皮。
人们喜欢牛不仅因为牛勤劳,力气巨大,是农业生产中一种重要的生产工具,还因为牛在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中,象征着舍己为人、自我牺牲的“俯首甘为孺子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的无私奉献精神。所以,人们往往将牛与人自身联系起来,或用牛的习性形容一个人的脾气秉性,或用牛直接打比方,告诫同类不要任意妄为,形象而生动。例如,牛是食草动物,本性温驯,与世无争,但并不等于可以任人摆布,随意欺侮,所以汉谚用“老牛不喝水,切莫强按头”,形容用强硬胁迫的手段是根本达不到目的的;形容一个人倔强,往往用“好钻牛角尖”“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来表达;形容一个人胆子大,考虑问题不周全,冒失,往往用“初生牛犊不怕虎”来表达;比喻一个人宁可在小场面中自主,也不要在大场面中为人所支配,往往用“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来表达;告诫一个人不要因贪小便宜而吃大亏,经常用“别为吃肉宰耕牛,别为吃蛋杀母鸡”来表达。
二、蒙古族中与“牛”有关的谚语
蒙古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马背民族,其主体人群世世代代生活在东北亚地区广袤的草原上,以游牧为主,逐水草而居。这种独特的生存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使蒙古族与牛结下了不解之缘。蒙古族人迁居要用牛,饮食要用牛,娱乐要用牛,交易要用牛,蒙古族人与牛的关系是如此密切,以至于在蒙古族人的心目中,牛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牲畜,而是他们最亲密的朋友。历来对蒙古族人性格特点的评价是豪放、粗犷、不拘小节,其实,除此以外,他们还有心细、入微的一面。蒙古族人善于观察生活,尤其是与自己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牛就是其中之一。
蒙古族人通过对牛的点滴观察、体验,将牛的脾气、毛色、年龄、优劣、挑选方法,以及牛身体的各个部位,如牛角、牛头、牛尾、牛腿、牛蹄等,都凝结成文,创作了大量关于牛的生动、传神的谚语。
三九天三岁牛的犄角冻裂,四九天四岁牛的犄角冻裂。
没有犄角的牛,喜欢摇头晃脑;没有知识的人,喜欢装模作样。
安了一个犄角就是牛,系了一个尾巴就是驴。
第一个谚语既说明了牛角的坚硬,也暗示了天气的寒冷;第二个谚语将“没有犄角的牛”与“没有知识的人”作类比,说明越是“没有知识的人”越是不谦虚,越喜欢炫耀;第三个谚语比喻不听别人劝告、任意妄为的人。
除此以外,与牛角有关的谚语还有很多,例如:
上了牛犄角的蚂蚁,高兴地认为上了“孙布尔山”。
兔子长牛角,小牛犊长犬齿。
不好的人好吵架,没角的牛好顶牛。
打一个牛的犄角,一千个牛犄角都觉疼。
以上所列举的与牛角有关的谚语只是其中的“九牛一毛”。总之,与牛角有关的谚语数不胜数,这些谚语在简短的语句中都表现了蒙古族人的心理素质和他们观察、思考生活的独特方式,散发着浓郁的草原生活气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三、汉族与蒙古族关于“牛”谚语的异同
汉谚中关于牛的谚语,与蒙谚中关于牛的谚语,有一部分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完全一样,或基本相同。例如:
汉谚:牛不知角弯,马不知脸长。/蒙谚:牛看不见自己的角弯,马看不见自己的脸长。
汉谚:九牛一毛。/蒙谚:九牛之一毛,大海之一滴。
汉谚:打一个牛的角,千万个牛角都觉疼。/蒙谚:打一个牛的犄角,一千个牛犄角都觉疼。
汉谚:老牛不喝水,切莫强按头。/蒙谚:不喝水的牛强按头。
汉谚:初生牛犊不怕虎。/蒙谚:初生牛犊不怕虎。
汉谚:宁失肥牛,勿食己言。(食言不如丢牛。)/蒙谚:与其食言不如失牛。
汉谚:兔子长犄角,牛犊长獠牙。/蒙谚:兔子长牛角,小牛犊长犬齿。
汉谚:爬上牛角的蚂蚁,自以为登上了高山。/蒙谚:上了牛犄角的蚂蚁,高兴地认为上了“孙布尔山”。
汉谚:牛犊不叫,乳牛不发慈悲。/蒙谚:小牛犊不叫,母亲不疼。
汉谚:与其牛羊多,莫如朋友多。(与其集百头牛,不如交百个友。)/蒙谚:与其有牛不如有朋友。
第一组汉谚与蒙谚都比喻人缺乏自知之明,自以为是,盲目地狂妄自大;第二组汉谚与蒙谚都比喻极为渺小,轻微,一点儿也无关紧要;第三组汉谚与蒙谚都说明了“杀鸡儆猴”的策略,比喻惩戒一个以警戒其余等,其它每组谚语的意思也都基本一样,只是其中的汉谚与蒙谚在表达方式上稍微不一样。
汉蒙民族中之所以会有许多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关于牛的谚语,一是由人类共同的认识而产生的。人们对于人、人生、社会、事物、环境、世界等的认识、理解和感受因人而异,同时,又由于人类有共同的感觉器官和思考能力而产生对同一现象的相同的理解。因此,无论是汉族人还是蒙古族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有着对某种现象的相似的认识。二是经过相互文化交流而产生的相似的谚语。两个民族交流时相互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汉蒙两个民族交流的历史悠久,在文化方面的联系是密切相关的。三是与牛自身的形象、特点、价值、象征意义有关。
各族人民常常通过谚语来总结、吸取各方面的经验教训,通过谚语来认识自然,学习和掌握与自然作斗争的科学知识,谚语在世世代代口头流传的过程中,蕴含了劳动人民全部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历史经验。正所谓“水滴积多盛满盆,谚语记多成学问”。英国思想家、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一个民族的天才、机智和精神都可以在这个民族的谚语中找到。”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列宁也说:“(谚语)是研究我们时代的人民的心理的非常必需而重要的材料。”正如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一样,每个民族的谚语也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反映了本民族的风俗习惯、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民族心理等。汉蒙两个民族关于牛的谚语,固然有一部分基本相同,但也存在着比较显著的差异,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生存环境的差异引起的。
任何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具体的生态环境和历史变迁直接相关,不同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和历史演变的特殊性,会形成不同的文化特征和文化系统。汉蒙两个民族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存、繁衍,其取象譬喻的方式也打上了环境的烙印。蒙古族的生活方式是以游牧为主,逐水草而居。他们住毡房、穿皮靴、食肉饮乳、烧牛粪、驾勒勒车,衣、食、住、行、用与牛须臾不可分离。可以说,在畜牧业生产条件下,作为重要生产资料的牛资源在蒙古族的生产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直接影响着蒙古族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模式。牛是牧民生活中的资源财富,可以说,牛在蒙古族的全部社会生活中,始终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蒙谚说“话少为好,牛多为好”“与其上香供佛,莫如侍弄牛犊”。在蒙古族中关于牛的谚语,牛既是生产生活的重要工具之一,也是蒙古族人的朋友。蒙古族人的生活方式、社会处世哲学等的获得也都与牛密切相关,是蒙古族将与牛朝夕相处的经验和体会不断内化的结果。
而汉族自古以来即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民族。他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固定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无穷的智慧,共同创造了较为发达的农耕文化。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业生产已经不再是人们唯一的生存方式了,于是,汉族人的思维模式和传统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牛在汉族人心目中的地位动摇了,一些含有贬低、不屑一顾、无足轻重之意的关于牛的谚语产生了,例如“牛有千斤之力,人有倒牛之方”,比喻对手再强大也会有制伏的办法。
总之,谚语是一个民族的智慧、处世哲学和思维方式的综合体,已经深深内化于一个民族的血液中,承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将不同民族的谚语对比考察,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了解不同民族的性格心理特征。
参考文献:
〔1〕.蒙古族谚语[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2.
〔2〕尚延令,张祚羌.中国谚语选(下)[M].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
〔3〕刘雪飞.中韩关于牛的谚语对比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0,(SC).
〔4〕陈萍.“牛”的文化解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5,(6).
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才是长久之策。——约翰·雷
失去信用是一个人的最大损失。——约·克拉克
正直是为人最良之品性,且为处世之最良法,与人交接,一以正直为本旨。正直二字,实为信用之基。——管绿荫
不要说谎,不要害怕真理。——列夫。托尔斯泰
一个人严守诺言,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莫里哀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准南子》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论语·为政》
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中庸》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龄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 有关于诚信的谚语
★ 谚语
★ 谚语精选谚语
★ 诚信
★ 气候谚语
★ 常用安全谚语
★ 农谚语
★ 有关雨天谚语合集
★ 五年级谚语精选
2、当信用消失的时候,就没有生命。
3、贪是诸恶源,诚为万善本。
4、当老实人,做老实事,说老实话。
5、忠诚,即使是深深的忠诚,也从不会是洁白无瑕的。
6、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是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相信。
7、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8、天理不喜夺斗,人心最爱诚信。
9、你憎恨被别人欺骗吗?那就不要去欺骗别人。
10、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11、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
12、我要求别人诚实,我自己就得诚实。
13、诚实的人从来讨厌虚伪的人,而虚伪的人却常常以诚实的面目出现。
2、要想身体好,早餐要吃好。
3、父母是孩子的大顾问,孩子是父母的小老师。
4、上床萝卜下床姜,常吃不用开药方。
5、若要百病不生,常带饥饿三分。
6、甜言夺志,甜食坏齿。
7、要想身体健,就得天天练。
8、多吃不如细嚼。
9、莫怨孩子学不好,只怪自己不会教。
10、养病如养虎,治病如抽丝。
11、吃要有所节制,饮需适可而止。
12、娇惯的孩子不成功,溺爱的孩子不孝顺。
13、有静有动,无病无痛。
14、三餐不合理,健康远离你。
15、臭鱼烂虾是冤家,饮食干净百病防。
16、不求赢在起跑,力求跑赢全程。
17、饭前一碗汤,不用进药房。
18、食五谷杂粮,保身体强壮。
19、一顿吃伤,十顿喝汤。
20、少吃多得味,多吃活受罪。
21、人愿长寿安,要减夜来餐。
22、饭后喝汤,越长越胖。
23、男人不可百日无姜,女人不可百日无糖。
24、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25、药补不如食补。
26、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27、饱食终日是万恶之源。
28、小树修剪好自然长,小孩调教好自成才。
29、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
一、诚信的内容
诚信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 市场经济发展以及消费者的需求赋予了诚信多方面的内容。
1. 质量过关
从根本上强化产品的质量, 包括产品的性能、规格、使用期限等, 是对企业诚信经营的最本质要求。它是企业对顾客的基本承诺, 而企业作用于产品的其他营销策略只是一种盈利的方式。保证产品的质量才能从根本上赢得消费者的心理认可。
2. 价格合理
企业的定价策略应以合理为原则, 真正做到“物美价廉”。产品销售的理想状态就是努力使顾客获得消费者剩余, 最好让消费者觉得“物超所值”, 进而引发消费者的重复购买和持久消费。
3. 包装适度
包装是容易被忽视的诚信内容。现在过度包装成为许多企业争相效仿的不良行径, 由此造成的“货不对版”的行为使消费者形成心理落差, 对产品失去信心, 影响产品的销售。适度包装是产品外在形象与内在品质的和谐统一。
4. 服务到位
服务是产品的延伸。售前、售中、售后服务都是企业对消费者的承诺。企业的目标不是一次经营, 而是与顾客的长期合作。因此, 服务到位更能体现企业从顾客出发、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二、诚信的效应
据美国汽车业的调查, 一个满意的顾客能够引来80%的生意, 其中至少有一笔成交;而一个不满意的顾客会影响25个人的购买意愿 (1) 。这其中隐含了诚信的效应。诚信效应像一种化学反应, 可以产生许多诚信的副产品。
1. 诚信的扩张效应
诚信的扩张效应指企业诚信经营引发消费者良好感知, 被消费者相互称颂进而名声大振, 对企业是有利的。企业的诚信会引起顾客公民行为, 顾客公民行为是顾客自发的对企业有利的行为, 顾客会主动为企业做有利的口头宣传、推荐和鼓励他人购买企业产品, 顾客还可能会发挥自己的才智, 主动向企业指出产品或服务的不足, 向企业提供改善和创新的建议, 成为企业的忠实消费群。
我国家电业龙头海尔集团坚持实施精细化、零缺陷的高质量标准, 相继取得了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18类产品认证, 产品可直接出口到世界87个国家和地区, 并以“真诚到永远”的服务准则赢得了全球顾客的认可。早在1996年6月, 美国优质服务科学协会就授予海尔集团优质服务顶级荣誉“五星钻石奖”, 海尔集团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家电企业。消费者也因为对海尔的深切感受而相互称道, 在消费群体中形成广泛影响, 塑造了良好企业形象, 在稳固老客户群的同时进一步扩充了新客户群, 为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和品牌创建提供了条件。
2. 诚信的收缩效应
诚信的收缩效应指企业的不诚信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被消费者抱怨投诉并影响持续经营, 这对企业是极其不利的。顾客遭到企业不诚信的对待, 或者自身利益受到损失, 就会产生不满的情绪。不满的顾客不仅可能会改购其他企业的产品或服务, 而且可能会向其他顾客做不利的口头宣传, 使企业失去大批潜在的顾客。消费者感知受损直接影响消费, 给企业带来利益的损害。
三聚氰胺事件将中国乳业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世界都对中国乳业充满了疑惑。不仅奶粉存在质量问题, 奶糖、饼干等所有乳制品直至连鸡蛋中都检测出含三聚氰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业缺失诚信, 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同时更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 甚至动摇中国产业在世界市场的地位, 出口大量降低, 破坏经济秩序, 无疑让后奥运时代的中国经济如临大敌。
用现代博弈理论来分析, 诚信是实现企业长期交易利益最大化的前提条件。在重复博弈模型中, 单个或一次诚信行为的利益获得 (对交易各方而言) , 会进一步巩固交易信用关系, 促进下一次的交易行为;反之, 单一或一次交易行为的利益损失, 会影响交易信用关系和下一次的交易行为。这正是对诚信的扩张效应和收缩效应的解释。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其交易行为并非一次性的, 企业对诚信的破坏, 会最终使自己在未来的重复博弈中遭受利益的损失。
三、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企业界从来没有间断过对企业诚信经营的研究, 也提出不少解决方案。但时至今日, 企业和品牌诚信缺失的现象仍不断出现。笔者从此次乳制品出现质量问题以及事后企业应对危机的做法等角度出发, 分析原因如下:
1. 诚信信仰的缺失
胡星斗曾指出, 中国人现在没有纯粹的信仰, 就算有, 也是对经济利益的信仰 (2) 。这种诚信信仰的缺失和最近的食品行业等危机事件存在很大关联。企业的不诚信经营行为以及事后掩盖事实、试图控制媒体尤其是网络来控制舆论等一系列做法都反映了其道德缺陷问题。另外, 缺失诚信的连带影响在整个行业扩大化, 上至原材料供应商, 下至分销商, 每一个步骤都受到“污染”, 直接导致产品不合格以及危机事件的发生。
2. 忽视产品质量
产品是联系企业与消费者的唯一凭借物。消费者直接从对产品的消费获得对企业的感知, 企业同样根据消费者的反馈获知有关产品的销售动态。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今天, 绝大部分消费者不再只追求“价廉”, 他们追求的更多是“物美”。而且产品的消费直接影响消费者在其中所获效用以及感知的满意程度。因此, 产品质量是根本。企业作为产品的供应渠道, 对质量的漠视相当于对消费者权益甚至生命健康的漠视。企业忽视产品的质量等于自毁经营之道。
3.“超女式”的营销模式
“超女式”营销发展模式, 指的是企业发展高度依赖于营销而不是管理和技术的进步, 而营销的主要内容是高强度的广告轰炸和各式各样的作秀。把财力主要用于广告宣传, 在工厂、原材料方面少投入甚至不投入, 尽可能地利用娱乐噱头、宣传手段推广品牌的知名度, 根本无法保证产品的质量。毕竟, 在产品的生产方面, 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还是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超女式”营销发展模式, 直接给管理体系留下了巨大的后患。
4. 行业的潜规则
行业潜规则是指: (1) 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 (2) 为了满足私欲, 为争霸市场、垄断称雄, 坚持不懈地不择手段手强势牟暴利。这些隐藏在市场经济正常运作之下的潜在因素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诚信。中国零点调查公司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 85.3%的企业经营者认为诚信经营是重要的, 也是首要的。但是, 40%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为了维护诚信形象而积极打假会树敌太多, 投入成本太大, 从而对违反诚信的经营行为采取了高度容忍的态度或持诚信经营的中立立场, 必然导致不诚信经营行为的普遍发生。
5. 监察体制不完善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 官员克里斯托弗·希基针对“三聚氰胺”事件指出, 全美没有产品和企业拥有国家免检的特权。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也均没有“免检”一说 (3) 。合格的产品是由质量、道德、企业社会责任伦理、消费者口碑共同铸就的, 而不是政府机构封授, 也不是广告狂轰滥炸“炸”出来的。作为政府行为, 免检是绝对不利的, 而且质量抽检是履行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国家意志。另外, 质检部门的工作也不到位, 对消费者造成致命威胁并对整个社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在毁掉了企业声誉的同时也让国家的信誉担保深陷危机。
四、企业的诚信培育
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高度发达的经济形态。有人说过, 中国加入WTO之后, 缺少的不是资金、能源与技术, 真正缺少的是诚信。企业诚信经营已不单纯是盈利的需要, 更是强化并完善市场经济的需要。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构建诚信机制
企业应以身作则, 培育诚信的道德观念、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强化生产流程运作、保证产品的安全高效、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摒弃不法经商的意念和行为。从高管到基层肃清风气, 消除不诚信的潜在危害因素, 进行诚信意识的培育, 构建企业内部的诚信机制。企业还要做好人, 帮助消费者识别原料供应商、制造商及零售商等, 形成行业监督, 建造行业间的诚信体系。如果一方面保证自己货源的可靠安全, 另一方面为消费者“探路”以促进产品的销售和诚信反馈, 那么整个企业社会责任又会向前迈进一步。
2. 产品质量严格把关
产品的质量主要体现在产品的效用、使用期限或是保质期方面, 一个产品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其最优性能可以说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答案, 这个不同即取决于企业的诚信度。据统计, 拉链寿命测试国标最低为5 000次才算合格。2005年5月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组织国内首次“中国拉链十大知名品牌”评审活动, 评出了9家拉链知名品牌 (4) 。这些企业狠抓产品质量, 均通过了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在行业中做出了典范。
3. 规范营销体系
诚然, “超女式”的营销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 扩大了社会影响, 也促进了产品的销售, 但效应是短暂的。纵使企业花费巨资投入广告或扩张, 没有适合完善的营销体系, 只消一袋奶粉, 就足以毁掉整个企业。企业的核心价值是经营价值, 而经营价值的支柱是管理团队和商业模式, 实现从原材料的选购、产品的生产加工、与经销商的销售合作以及售后服务制度等一系列环节的良好运作, 抓质量创名牌, 搞好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 走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
4. 强明规, 弱潜则
掘掉潜规则的舞台, 让法律和制度在市场运行和社会管理上更加有力度, 真正维护商业道德和社会正义。目前国家正在落实官员问责制, 这是一项有效途径, 而且应该加强对违法企业的严厉惩罚、对企业负责人和官员的法律责任追究、取消政府部门的名牌名品评定权、彻底摒弃"刑不上大夫"的传统, 才能树立法律权威。另外, 应实行司法体系与行政体系的分离, 确保司法的相对独立, 从根本上改变人治官治。
5. 加强监管力度
首先, 国家应强化监管体制, 把监察工作做到实处, 最重要的是建立起一种制度文化, 使社会能够充分自治, 能够在遇到危机时继续自由自我、自发自为地生活。其次, 社会监督、媒体监督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而且只有通过这种自下而上的监督才能有效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再次, 让消费者真正做主自己的消费, 主动承担起监督企业的责任, 让企业的运作公开化、透明化, 消除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只有这样, 企业才能在法治且自治的轨道上规范运行, 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诚信、和谐。
摘要:诚信是企业经营与生存的支撑点, 具有扩张效应和收缩效应。企业诚信缺失问题亟待解决, 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为企业缺乏对诚信的信仰、忽视产品的质量、“超女式”的营销模式、行业潜规则的限制、不完善的监察体制等。对企业诚信的培育应从构建诚信机制、严格把关产品质量、规范营销体系、强明规弱潜则、加强监管力度入手。
关键词:企业,诚信效应,诚信培育
参考文献
[1]邓正红.企业软实力:从顾客满意到顾客愿意.中国管理传播网, http://manage.org.cn/article/200805/58671.html, 2008-05-08.
[2]雨涵.毒奶事件把问责制和新闻监督推上政改一线.星岛环球网, http://www.stnn.cc/ed china/200809/t20080923868260.html, 2008-09-23.
[1]谢礼珊, 申文果, 梁晓丹.顾客感知的服务公平性与顾客公民行为关系研究——基于网络服务环境的实证调研[J].管理评论, 2008 (6) .
[2]杜尚义.“海尔”、“TCL”、“格兰仕”国际化模式比较分析[J].管理科学, 2008 (10) :41-46.
[3]王夏.企业诚信的经济学分析[J].岱宗学刊, 2006 (10) .
[4]梅新育.“超女式营销”, 你悔改吧[J].中外管理, 2008 (11) :28.
[5]刘炳延, 刘英.企业诚信经营浅议[J].冶金信息导刊, 2004 (1) .
[3]鲁宁.美国为什么没有免检产品, 载《广州日报》, 2008-09-23.
【关键词】会计 诚信 对策 建议
一、会计诚信的含义:
诚信,顾名思义,就是诚实、守信的意思。“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商界自古以来就有“以诚立业,以信取人”的传统,孔子也曾说过:“人而无信,未知其可也。”可见,诚信是社会道德的基石。会计诚信,是指会计行为的诚实守信,具体表现就是会计工作人员按照企业客观经营状况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向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并且该信息是企业经营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基础,是投资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简言之,“不做假账”就是会计诚信最好的诠释。
二、会计诚信的意义:
诚信作为公司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是会计工作的“通行证”,也是会计工作的灵魂和生命线。会计信息是去了真实可信性,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正像中国会计学之父潘序伦先生所说的那样:“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会计诚信,是经济秩序正常进行的保障,对规范商业行为的合法操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反之,会计诚信的缺失必然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损害投资者的利益,最终危及经营主体本身的生存。
三、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1、经济利益的驱动是会计诚信缺失的内在原因。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最大化是企业和管理者追求的基本目标,一些单位的负责人和高级管理人员、会计人员等为了获取更多的政治荣誉和经济利益,不惜铤而走险,通过会计造假、串通作弊而获得更高的职位、更多的业绩和更大的经济利益,达到“一举多赢”的效果。可见,见“利”忘“义”是诚信缺失的内在驱动力。
2、制度不健全是会计诚信缺失的根本原因。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的转型期,市场发育还很不完善,计划经济时期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已不再适用,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尚未健全,市场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传导机制不畅,导致信息传递速度缓慢,没有形成一套有效机制来保证信息的公开、公正和有效传递,这就使得市场交易主体和投资者所了解的信息不对称,给不讲诚信的人有了可钻的空子。
3、执法不严,监督力度和处罚力度不大,缺乏威慑力。
首先,我国现有法律虽然对部分不诚信的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但还不能涵盖所有行为;其次,在执法过程中,还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无形中助长了不诚信的行为。《公司法》和《会计法》中对于会计造假的处罚力度不大,还有不少条文只是罗列“不得”有这样或那样行为,却没有给出“违反了怎么处理”的后文。这类条文的规定,明示了造假行为预期“成本”的上限,不仅威慑力不足,反倒起了“鼓动”作用。
4、会计人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低下。
在我国现阶段,无论是普通高校的会计专业课程设置,还是会计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大都只强调了专业知识技能的灌输和培训,而忽视了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即使有,大多也是流于形式,重视程度不够。一些会计人员受社会上不良风气影响,经不起物质、权力的诱惑,上市立场和原则,从而出现会计舞弊等行为,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5、会计人员身份不独立。
从总体上来说,一些会计人员并不是主观上愿意去造假,很多都是处于被动。依照《会计法》的规定,我国会计从业人员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要维护企业的利益,又要代表国家、投资者监督企业的财务收支。而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是无法完成其双重职能的,因为会计人员身处企业,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人员的任用、调动、工资、福利等拥有绝对的领导权和管理权,迫于无奈和压力,会计人员在领导的授意、指使和强迫下职能选择被动造假。
四、加强会计诚信的对策建议:
1、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立法上遏制会计造假。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制定法规、制度加以规范和约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加大执法力度和惩罚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执法上提高威慑力,防患于未然。
在会计立法上,我国应从国庆出发,借鉴国外成熟经验,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加大对造假者的惩罚力度,在执法上,对敢以身试法者严厉打击,进行经济、行政甚至刑事处罚,使其造价的预期成本远远大于其造假的收益,以警示后来者不敢再重蹈覆辙,并根据《会计法》的规定追究单位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3加强会计诚信的内部控制制度,从源头上预防会计造假。
建立会计诚信的内部控制机制,是提高我国市场交易信用程度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礎,只有指定严格的企业内部会计诚信控制制度,严格其会计行为,才能防止会计造假和舞弊,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使真正信用好的企业的大更大发展,让那些信用不良的企业没有市场活动的机会和空间。
4、强化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从根本上杜绝会计舞弊。
在全社会开展诚信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教育,为会计人员建立诚信档案,强化会计职业道德监督,为会计人员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专业必修课,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注意避免简单的说教和理论宣传,实行案例教学,使会计人员在校学习期间就牢固树立起以诚信为本的职业道德观。
5、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实行会计委派制,从客观上防止会计造假。
改革旧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实行会计委派制、财务总监制或稽查特派员制等,保证会计人员身份的独立性,解除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使会计人员能够客观地进行会计核算,反映真实的会计信息,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并相对独立地行使监督权,敢于对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和准确性进行监督,有效避免了因缺乏独立身份而受胁迫的无奈处境,有利于解决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秩序混乱的问题。实行会计委派制,对规范会计工作秩序,改善整个社会的会计环境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结束语:
朱镕基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题词时写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这十六个字写着容易,真正做到却不是易事。会计诚信建设是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一定会迎来会计诚信的春天!
参考文献:
1、马北玲,徐长明。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当代经济,2012(22)
2、董连喜。 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及对策研究,财政金融,2005(16)
3、汪道岗。 对于中国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经济研究导刊,2012(13)
2、人人讲卫生,家家爱清洁。
3、清洁是健康基础,劳动是长寿源泉。
4、吃了省钱瓜,害了绞肠痧。
5、酒吃头杯,茶吃二盏。
6、消灭四害,造福万代。
7、少吃长寿,多吃多灾。
8、冷不冷、带衣裳,饿不饿、带干粮。
9、不脏不净,吃了生病。
10、肚子八分饱,不用把医找。
11、吃得快、咽得忙,伤了胃口伤了肠。
12、贪多嚼不烂,胃病容易犯。
13、丰收要靠劳动,强身要靠卫生。
14、扫地可爽心,清洁养精神。
15、饮食不检点,疾病在眼前。
16、吃瓜果,要洗净,吃得卫生少生病。
17、吃饭不言,睡觉不语。
18、天热莫把生水喝,免得肠胃受折磨。
19、奉洁身体净,不得皮肤病。
20、太阳是个宝,常晒身体好。
21、饥不乱食,渴不暴饮。
22、脑子不怕用,身子不怕动。
23、美食不可尽用,贪吃使人生病。
24、饭前便后洗净手,细菌虫卵难进口。
25、防病无别窍,卫生要搞好。
26、烫衣洗袄,虱子不咬。
27、饭后走百步,永不进药铺。
28、不喝隔夜茶,不饮过量酒。
29、云来云去晒好米,病来病去病死人。
2、知识之于精神,一如健康之于_。
3、瞄准还不是射中,起跑还不算到达。
4、谁要懂得多,就要睡得少。
5、知识可羡,胜于财富。
6、知识是金锅,谁也偷不去。
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8、从旁人的愚行中学到聪明。
9、少量的常识,当得大量的学问。
10、知识需要反复探索,土地需要辛勤耕耘。
11、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12、学问之根苦,学问之果甜。
13、同时赶两只兔,一只也捉不到。
14、才华是血汗的结晶。
15、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16、知识无底,学海学涯。
17、熟练来自经验。
18、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9、一回生,二回熟,三回过来当师傅。
20、胸中有知识,胜过手中有财宝。
21、知识能招引朋友。
22、知识是光,无知是黑暗。
23、善疑是求知的钥匙。
24、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25、生活便是寻求新知识。
26、学问勤中得,富裕俭中来。
27、搓绳不能松劲,前进不能停顿。
28、知识是人们在任何一条道路上的旅伴。
29、积累知识胜过积累金银。
【关键词】建立会计诚信;评价体系;制度保障
作为会计,在工作的过程中,就应该严格遵守国家的政策以及法规,应该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会计必须要诚信地履行自己的义务,承担自己的责任。诚信会计对诚信社会的建设发展很重要,所以政府部门一定要加强会计诚信体系的建设,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会计建立诚信体系的必要性
(一)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性措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会计行业出现了许多会计造假的现象。会计造假的原因主要是受到了利益的驱使。当前社会许多人都开始追求个人的利益,会计信息工作人员也不例外。会计信息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有时会因为自身的利益关系,对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有一定的主观性操作,在提供信息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在提供信息的利益以及成本之间进行比较分析,所提供的信息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失真的情况。因此,应该建立会计诚信体系,要求会计工作人员提供真实可信的会计信息,并且对提供真实信息的工作人员进行实质性的奖励,对提供虚假信息的工作人员要进行一定的惩罚,这样不仅会使虚假的会计信息有效的减少,而且也会使会计信息的质量得到大众的认可。
如果会计诚信体系对提供真实信息的工作人员不进行奖励,对提供虚假信息的工作人员不进行惩罚,或者当会计人员通过造假获得高额利益的时候,政府不进行有效的监管,就会使会计信息虚假的现象一直持续下去,并且有可能更加猖獗。近几年,我国的会计信息存在虚假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建立全面有效的诚信体系。因此,如果要解决会计信息虚假以及造假的问题,最基本的措施应该是完善会计诚信体系,以此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
(二)建立社会诚信体制的基础
会计信息诚信体系的建设,可以促进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随着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经济利益之间存在着的信用关系,能够从会计诚信的关系中认识到。诸多的信用危机事件,都向我们表明了会计失信对社会的危害。由于近几年会计信用程度不断的下降,所以很多人对股市已经失去了信心,同时整个社会的信用程度也受到了影响,人们对社会信用体系的失望,将会影响到社会的经济发展。例如:美国出现过的“安然”失信事件后,不仅对美国整个社会的经济带来了一定的损失,而且对全球的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损失。据专家统计,2002年的安然事件使美国的经济损失了370多亿美元。因此,应该建立会计诚信体系,并且政府要重视会计诚信体系的建立,加强对会计诚信体制的监管,促使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
(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经济发展中,诚信体系的建立很重要,如果没有诚信就不会有市场经济的建设。规范会计诚信,对现代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不建立会计诚信体系,整个社会经济会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社会信用体系将无法持续下去。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会计信用体制还不够完善,市场化程度比较低,信用体系很混乱,导致信用程度很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经济的混乱。而市场经济混乱导致商品的成本提高,商品交易率下降,这样不仅会使市场经济的发展走向歧途,而且也会制约市场资源的配置。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一部分,所以应该建立良好的会计诚信体制,促使市场经济体制正常运行。如果会计诚信长期的缺失,不仅会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将会对企业以及国家产生恶劣的影响。会计诚信体系的建立就是要促使会计诚信加快建设,通过企业对会计工作人员的奖惩情况,加强引导会计工作人员自觉遵守市场的诚信体制,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塑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因此,一定要尽快完善会计诚信体制,积极引导市场走诚信道路,促进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体制。
(四)适应全球化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会计诚信体系的建立越来越重要。中国会计诚信问题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在经济实现全球化以后,诚信也会被要求实现全球化。如果会计诚信体系不健全,将会导致企业无法参加与全球化的合作。自从中国加入到世贸组织以后,就不断地在加快诚信体系的建设,以适应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就代表着中国接受了世贸制定的一切规章制度,同时也表示中国企业对世贸做出了诚信的承诺。跨国公司的信用度比较高,对企业内部的会计管理十分重视。中国是由计划经济转变成为市场经济,所以在一定时期内会计诚信体制很难建立,而会计诚信体制的不完善,导致许多企业不能迅速融入世贸组织,并且有些企业的会计诚信度较低,不仅影响到经济的正常发展,而且使得企业的竞争力也在不断的降低。因此,加快建设会计诚信体系,可以使我国迅速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
二、建立会计诚信体系的原则
会计诚信评价体系的建立,不仅是评价企业诚信的重要依据,而且对检测一个企业的会计信息是否真实非常重要。如果国家不建立一套完整的会计诚信体制,就会使会计信息的评价结果失去客观性以及公正性。依据会计诚信体系的主要特征以及会计信息采集的特殊性,会计诚信体系的建立应该遵守以下几条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主要是指,会计活动中体现出来的诚信评价体系在建立的过程中,对采集的会计信息一定要真实客观地进行评价,真实地将企业的诚信情况展现出来。在设计会计诚信指标的时候,要考虑会计诚信理论是否具有完备性,是否具有科学性,是否具有正确性,一定要使会计诚信指标建立的概念非常明确。在建设会计诚信体系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提供的信息数据进行合理的确认,然后将采集的数据进行有效的选取,最后以科学为主要依托,促使会计诚信体系能够对一个企业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在会计诚信体制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地进行建立指标,避免出现重复罗列以及简单罗列的情况。
(二)全面性以及系统性原则
全面性以及系统性原则主要是指在建设会计诚信体系的过程中,一定要直观地反映企业诚信的具体情况,要从不同方面进行对企业的诚信体制进行管理,会计诚信体系可以表现为一系列的数值,需要从各个方面对诚信进行描述。因此,在选取诚信数值进行分析时,应该从多方面评价企业的诚信状况。在对会计诚信体系进行建立时,一定要考虑诚信体系的系统性,一定要合理地进行设计指标,争取可以让诚信体系在建立时,应用恰当的方法。
(三)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指的是会计诚信体系的建立,在采集信息时,一定是可以进行统计操作的,这样就使企业的诚信情况可以在不同阶段进行比较,同时也可以让诚信评价体系设计指标的概念更趋向于清晰化。会计信息的采集,有利于会计诚信体系更便捷地进行一般的操作。
(四)动静态相结合原则
静态以及动态二者相结合的原则,指的是会计诚信机构不可能一直持续关注被评价单位的诚信情况,所以诚信机构应该采取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企业诚信的监督以及管理。如果一旦发现企业的诚信有所下降,应该及时降低企业的信用等级,通过实行动态监理,对各个企业的诚信状况进行管理。
(五)咨询性原则
咨询性原则主要是由会计诚信评价体系的性质所决定的,诚信机构对企业的诚信评价主要是对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分析与对企业未来诚信发展的预测,同时这也是诚信机构对诚信状况的判断以及意见。因为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在会计诚信体系的建立的过程中会计信息将会不断地发生变化,诚信评价体系的建立并不是完全地对企业的诚信质疑,而是为会计信息提供真实信息的督导。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公司的情况进行自由的选择诚信咨询服务。
三、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政府部门对失信的打击力度不够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会计诚信建立的法律,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实际中却难以实施,所以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依然存在。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会计信息虚假现象,主要原因是企业出现失信现象后,政府部门没有及时的处理,从而使企业的失信的行为越来越严重。会计诚信评价机构在对企业失信进行处理时,掌握不好法律的度,所以在处理时虽然会对严重失信的企业作以一定的处分,但是当具体惩罚是,处罚的金额和力度都由会计监督部门自行确定,自主成分太大,没有统一的标准。
会计机构进行检查时,往往受到私利影响,对企业的惩罚大多只是走一下形式,使得处罚力度过于小,从而不能对造假者起到应有的震慑作用。许多人都因为自己的利益,导致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属实。目前,我国对造假者的经济处罚,一般都是由造假者的工作单位进行承担赔偿,所以对造假者本身并没有造成一定的惩罚效果,没有影响造假者的本身利益。造假者对信息的伪造导致许多投资人对企业的信息不了解,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所以可以看出,会计信息造假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是对造假者的打击力度不够。
(二)原有会计体制的影响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会计信息造成一定经济后果的现象日益明显,这样就使得部分会计工作人员开始冒险利用会计信息获取个人利益。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企业的许多相关制度都比较松散,这样就使许多会计工作人员很快速地开始信息造假行为。会计信息的不公正以及虚假性,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不良现象。政府在转变管理方式上,没有直接走出计划经济,企业也没有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利用市场经济体制对计划经济进行改革,虽然在许多方面改善了旧有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但是仍没有脱离旧的经济体制。许多企业由于经济体制刚刚转变,没有实力去竞争,所以只有发布虚假的信息来维持公司的诚信。
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特色就是,政府与企业的发展相互结合、产权的分配不明确。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政府与企业也在逐步的分开,但是依然还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政府部门监督要求企业一定要发展好经济,但是对企业进行审核的时候,政策相对比较宽松,这就为会计工作人员的造假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当前企业对员工的考核制度不健全,导致造假现象时有发生。企业的工作人员违背诚信,制造假的会计信息,不仅危害了国家的利益,而且也影响了人们的经济利益。
(三)相关部门监督不够
我国的许多监管部门,在实际中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监督部门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监督,在实际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在一般企业,会计的人数并不是很多,通常一个公司都是一位会计,既掌管着现金,同时又掌管着银行的存款,这样就大大增加了会计造假的风险。而企业内部对会计的审核几乎是一个虚设的职位,对会计信息的监督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很多企业都是领导与政府在控制监管,如果领导让会计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造假,内部监管为了自身利益肯定对这些有意忽视,就会造成严重的失信行为。由此可以知道,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不完善,并不能对企业财务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许多企业监督部门为了自己的利益,对财务信息的失真都不会进行有效的追究,也不会加以制止。近年来,政府部门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没有应用强硬的手段进行制止,造成许多企业的会计信息都是虚假的,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客户的利益。
(四)会计人员自身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经济的出现,新的贸易也不断的增多,会计准则也在不断地更新,这样就使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及会计知识理论受到了一定的挑战。当前社会知识更新比较快,那么就需要会计工作人员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会计人员应该有很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对自己从事的职务要有一定的判断能力。但是目前许多会计工作人员对于新的会计知识不认可,依然采取旧的方式来处理企业财务,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的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造假,大多是由于会计人员的道德低下,法制观念比较淡,有的会计工作人员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对企业存在信息失真现象不重视,并且有时还会参与制造虚假信息,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
四、会计诚信体系建立的措施
(一)加强会计诚信观念以及诚信意识
诚信是经济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的基本,在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下,企业应该是讲诚信的。所以国家应该加强树立会计诚信的观念以及诚信意识。诚信意识的发展是促进信用体系进步的基础。许多发达国家目前都建立了会计诚信体系,大多数企业为了避免意外的发生,都不会与信用程度低的公司合作。这样就会形成一定的诚信氛围,促使经营者会对违背诚信感到一定的压力。如果市场经济要持续良好的发展,就必须要建立会计诚信体制,要以诚信为基本准则,建立起一套评价会计的标准。在诚信体系建立的过程中,要讲求规范诚信体系,以各种规章制度为准,规范企业之间的经济利益,促使企业自觉遵守会计法则,诚实守信。企业要自觉建立起诚信的道德规范,促使财务内部的一些问题自己解决。学会诚实守信不仅有利于企业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可以促进个人的道德修养,会计工作人员一定要自觉的将诚实守信作为自己工作的准则。
(二)建立会计诚信公示制度
法制法规的建设可以保障会计诚信体系的建立,如果没有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就很难对会计的虚假信息采取措施解决,同时也很难阻止会计造假的行为。国家应该不断地完善会计管理的法律以及制度,对企业失信的行为,要有一定监督和惩处。建立诚信公示制度,对于所要公示的内容一定要客观真实并且科学合理,应该给失信企业一些解释的权利,以便企业能够及时补救,而相关部门也能及时纠正企业的错误,有利于企业之间公平的竞争。企业在坚持公示诚信信息的情况下,可以对信息进行分类公示。企业应该将自身的基本情况对外进行公开查询或者选择查询,使投资者对企业的基本情况有一些大致的了解。
(三)加强诚信的立法以及执法
完善诚信立法制度,有利于保障企业经济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处于发展中阶段,建立完善的诚信立法执法制度,主要是为了维护信用体系的正常运行。信用程度对于企业来讲相对比较敏感,所以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规范诚信体系的正常运行。法律以及规章制度并没有对企业的诚信作出明确的规定,这样就使会计信息在采集的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并且信息在使用范围内也会受到一定的制约。会计诚信立法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需要不断的去实践探索,随着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应该加快脚步对诚信体制的建设,加快完善诚信的法律法规,从而保证经济的发展。
(四)严格会计诚信的激励制度
企业以及政府应该建立积极的诚信奖惩制度,诚信激励在诚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对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对于失信以及守信的奖惩制度还没有完善,所以守信者的利益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得到保证,反而失信者能够获取更多的利益。如果没有完善的奖惩制度,或者是对失信者的惩罚力度不够,不仅会使守信者的利益受到伤害,还会影响整个企业的信誉。因此,必须要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我国应该学习发达国家的诚信奖惩理论,根据实际情况应用到公司的诚信奖惩制度上,对于守信者,在政策上给于一定的支持,促使诚信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将诚信的评价等级与企业相结合,发挥诚信的优势。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会计诚信体制的建立,对企业的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所以企业与政府一定要重视会计诚信体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由振杰.关于如何恢复和建立电力会计诚信的探讨[J].中国科技纵横,2013,(13):201-202.
[2]高建敏.论企业会计诚信评价指标体系之建立[J].时代金融(下旬),2013,(8):12、14.
【关于诚信的谚语】推荐阅读:
关于诚信的作文:诚信无价05-27
关于诚信的话语10-16
关于诚信的英语范文09-18
关于诚信的优美语句10-19
关于诚信的辩论赛10-13
有关于诚信的格言警句11-15
关于诚信的励志英语名言名句06-24
有关于诚信的演讲稿07-22
关于诚信班会的开场白10-21
高中关于诚信的议论文1000字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