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用技术转型背景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论文

2024-08-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校应用技术转型背景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论文(共11篇)

高校应用技术转型背景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论文 篇1

2010年起,部分高等学校将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以下简称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今天,记者从山东省教育厅获悉,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成为山东省仅有的两所入选高校。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周期为2010年9月-2013年6月。

据悉,山东科技大学的工程硕士:测绘工程及矿业工程,山东师范大学的教育硕士专业列入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的高等学校。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是以培养社会特定职业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高校为主体,依托企业和行业组织,转变教育理念,创新培养模式,改革管理体制,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能力,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

高校应用技术转型背景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论文 篇2

“卓越计划”的实施主要集中于与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相关的工科专业, 培养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所需的人才, 教育部希望以“卓越计划”为突破口, 推进高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2]。虽然“卓越计划”没有涉及物流专业, 但物流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强的学科, 符合“卓越计划”的指导思想。因此可以借鉴“卓越计划”的培养经验对物流专业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通过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 着力提高物流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善于解决问题的物流人才。

1“卓越计划”背景下的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分析与专业建设目标

1.1 职业能力分析

职业能力是从事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整合。它包括职业特定能力、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三个层面。职业特定能力是从事特定行业、岗位、工种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行业通用能力是在一组特征和属性相同或者相近的职业群中体现出来的共性的技能和知识;核心能力体现在具体职业活动中, 对人的终身发展影响深远, 是职业生涯、日常生活中必需的最基本的技能[3]。

根据我国目前的物流产业和行业的基本状态, 物流的特定能力、通用能力、核心能力主要包含如下, 见表1:

目前我国物流人才的缺口较大, 不仅数量不够, 而且培养的人才也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师资队伍方面都与社会脱节, 并且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较差。因此, 高校培养高质量物流人才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1.2 专业建设目标

依据“卓越计划”的“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原则, 与相关单位、部门共同制定配套支持政策, 通过明确物流领域对人才的要求对高校和企业实施卓越计划做出指导;通过深度的校企合作形式培养地方性应用型物流人才, 并充分考虑不同行业对工程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多重性,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培养“卓越物流师”、“卓越报关员”、“卓越采购师”等物流方面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2 专业建设与改革途径

2.1 成立专门的委员会, 做好经费保障

学校应成立由高校、企业专家、工程师组成的物流专业“卓越计划”工作委员会。负责“卓越计划”中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等重要工作的研究、规划、指导、评价, 做好“卓越计划”的规划和实施工作。

借助“卓越计划”的要求, 对物流专业建设的经费投入做出合理规划, 确保涉及专业建设、科研、实验实习实训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资金落到实处。同时高校应积极争取政府、企业、行业等方面的资金支持, 扩大筹措渠道[4]。

2.2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在“卓越计划”的视野下, 应根据本学院所处地理位置, 结合本学校的办学特点,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 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参与, 对行业岗位进行分析,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岗位职业能力, 归纳出物流专业培养人才的岗位 (岗位群) [3]。通过岗位描述, 分析、提炼出本专业所涉及的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一步细化典型工作任务来分析归纳行动领域;逐一对每个行动领域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转化行动领域;对学习领域进行排序, 编制框架教学计划;根据框架教学计划和确定教学内容提纲;根据课程内容及能力要求设计实训条件、师资、教学方法等;最终形成人才培养方案 (见图1) 。

2.3 师资队伍建设

“卓越计划”成功关键在于师资, 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加大培养培训力度, 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二是加强引进力度, 加快引进高层次、高能力人才、行业专家、生产线上具有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工程师充实教师队伍或作为学生的专业导师。三是要求核心课程的老师在一定年限必须取得相关行业的资格证书, 提高“双师型”、“双能型”教师的数量和比重。

2.4 课程体系构建

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 高校要充分考虑物流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 根据“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调整课程设置思路[5] (见图2) , 适度压缩基础课, 增加专业课和实践环节比重。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生涯教育”“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见图3) 。将通识教育培养“全面的人”、专业教育培养“专业的人”、职业生涯教育培养“职业的人”有机结合, 构建了包括“公共基础课、素质教育课、生涯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六个模块的“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生涯教育”“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2.5 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卓越计划”的灵魂就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 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一是通过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达到学校、企业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二是按照“一条主线、四层次五平台、八模块”的原则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见图3) ;三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专业技能或学科方面的比赛,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表2)

2.6 丰富教学方法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是实施“卓越计划”的另一个关键方面, 为了提高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体地位, 在课堂中引入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此外, 在教学中融入交互式教学、模拟教学以及启发式和案例教学等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此外, 广泛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也使得物流教育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

2.7 国际化培养

随着我国与全球经济往来的加强, 物流人才流动的国际化趋势势不可挡[6]。国际化人才培养是时代赋予高校的重要任务。既熟悉国内商务和企业环境, 又熟悉国际惯例和国际化企业的运作规则;既熟悉物流业务流程, 又能熟练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既能在国内企业就业, 也能在外企或合资企业就业的人才。

2.8 教材建设

根据“卓越计划”培养的需要, 要建设和开发提高学生实用的教材。第一, 根据行业需要, 按照行业实际操作流程编写实践教学指导书;第二, 成立由学校、企业、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对于物流专业的教材建设, 各学校之间应加强交流, 并规范教材的选取标准。加快引进和翻译国外优秀物流书籍的力度[7]。

2.9 评价机制改革

在“卓越计划”背景下, 改变过去以分数排队的单一物流人才培养评价模式, 评价应着重对学生必备的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和考核, 特别是将学生实践能力作为一项重要评价指标[8]。

3 结束语

借鉴“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经验, 尽快改革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培养造就一大批综合素质高、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物流人才, 以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摘要:根据社会对应用型物流人才的需求,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计划”背景下人才培养的做法, 从地方性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 提出了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线路;并从组织经费保障、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工程实践能力、教学方法和手段、国际视野、教材建设、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对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改革的具体措施, 为地方性应用型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物流管理专业,改革

参考文献

[1]张智钧.试析高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 (12) .

[2]刘曙霞.“卓越计划”背景下经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J].会计之友.

[3]牟彤华, 刘一波.从职业能力视角构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职业时空.

[4]贾苏绒.高职物流人才需求与培养方案设计的研究[D].长安大学, 2012.

[5]韩小花.关于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 2010 (5) .

[6]黎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物流技术, 2010 (1) .

[7]李政.独立学院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途径探讨[J].当代教育, 2011 (9) .

高校应用技术转型背景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论文 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转型 专业群 产教融合 特色建设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C-0086-03

一、职业教育转型的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该表述中,基于外部适应性、内部适应性和系统协调性等指标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特征进行了界定。基于该规划纲要,自2011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重点,逐步从以规模发展为重转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2014年6月16日颁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进一步提出要建立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相互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系统,明确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划分为: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层次,并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好现有专科层次高等职业(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培养本科层次职业人才。

为了加快构建我国全新职业教育体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这意味着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将不得不面临着全面向职业教育转型的重大变革。

为了迎接这一挑战,抢抓机遇,促进学校在转型中发展,梧州学院自2014 年 6 月 18 日开始,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转型发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2014年8月,梧州学院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林产化工和制药工程专业2个专业群被确定为广西新建本科学校转型发展首期试点专业群。2014年10月30日,梧州学院专门遴选了电子商务、软件工程、产品设计(首饰设计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4个专业列为校级转型发展试点专业。短短4个多月的时间,梧州学院的转型发展活动,由讨论学习逐步深入到实践层面,关于专业、专业群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引发了广大教师的深入思考。本文试对梧州学院现有专业及专业群的产教融合建设进行初步探讨。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一)关于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由于产教融合被作为校企合作的理想状态,在各类研究著述中,学者们认为二者具有等同含义,本文在下面的表述中也不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行区分。当前,学者们关于高校应该如何建立有效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对校企合作的意义与必要性进行分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根本途径,也是学者们的基本共识。从云飞认为,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天然模式,离开了企业的职业教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缪雄认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而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难以推进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制约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姚蕾、邸志刚、赵士明、孙洪军则提出,校企合作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更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难点。

2.对校企合作机制进行设计。利益是合作的基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根本问题是校企关系。当前,有关校企合作的常见类型有:教师个体为企业提供咨询诊断服务的个人合作,以及组织间的契约性合作、研发联盟、合作研究中心等。杨运鑫、罗频频、陈鹏认为产教深度融合尚需创建和完善相关的统筹督导机制、法规保障机制、激励补偿机制、多元配置机制、协调联动机制和质量评价机制。刘佳则提出应该在内力、推力、拉力、压力作用下的建立具有联动特征的校企合作机制。

3.探讨提高校企合作效率的具体对策。实现校企合作从形式、内容到和机制的全面有机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进入提高质量与内涵建设新阶段的重要任务。政府主导缺失与学校因技术落后导致的培养质量低下是校企合作难以深入的两大根本因素。从云飞认为,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强政府主导与统筹、加强教育立法、提升学校技术与培养品质,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校企合作机制是突破瓶颈的主要途径与方法。何福贵、张梅则提出,要搞好校企合作,必须把校企合作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全方位。孔德兰和王海娥、蒋晖均认为要将校企合作落实到专业群层面,使合作形式从松散走向紧密。

(二)关于新建本科院校专业群建设。刘家枢、高红梅、赵昕等学者甚至直接以高职院校为对象来界定专业群概念。他们认为,专业群是高职院校针对区域中某一个支柱产业的产业链,即产业的上下游联系链条而发展形成的办学载体,一般以对应产业核心环节的主干专业为主,围绕服务和支撑主干产业核心环节、具有共同主干课程和实训条件的若干专业共同组织形成校内的专业群。其实,从该概念可以看出,专业群建设的产生是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满足产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产生的,它的核心问题是专业群如何与产业集群有效对接。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内在联系。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专业群能否与区域产业集群对接,决定着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持的水平和能力。为此,高职院校不仅要构建与区域产业集群人才需求特点适配的专业群,而且还要构建与区域产业集群产业产学结合、共同发展的专业群。随着高职教育群化现象的不断发展与演变,不少学者又在专业群的基础上提出了专业集群的概念。专业集群属于相关、相近和相同的诸多专业在某一领域、某一地域的集聚。与专业群主要是局限在单一高职院校内实现群化发展不同,专业集群则是由区域内若干高职院校共同组成与区域产区集群相适应的专业群,是经济学中产业集群理论在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学中的进一步应用与变迁。已有的关于高职院校专业群、专业集群建设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为新建本科院校开展专业群建设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与高职院校专业群、专业集群建设研究如火如荼相比,目前专门研究本科院校专业群建设问题的成果并不多,但已有学者开始关注这一问题。比如,葛春凤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坚持应用性和特色化发展原则,做好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对接区域产业链构建专业群。黄家庆、银建军以广西沿海高校涉海学科专业群为例,提出专业群的构建应以打造特色为学科专业群发展的主攻方向,以项目建设为学科专业群发展的平台,以健全的机制与制度为学科专业群发展的屏障。总体来看,现有的关于新建本科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成果多属于个案实践总结,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深度,尤其是未能体现出本科职业教育与专业职业教育教育的差异性。

总体来看,国内外学者已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相关领域做了不少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我们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现有研究多是放在传统的职业教育体系视阈下,主要是针对高职教育展开。关于校企合作的开展,已有研究十分强调政府主导的作用,而对企业主体地位和企业利益的关注还不够。正如很多学者所强调的,利益是合作的基础。成功的、持久的合作应该是互利双赢的合作。企业的主要任务是创造经济效益,而人才培养并属于企业的经营范畴,是学校的职责。如果不充分考虑并保障企业利益,搞形式、走过场、学校“一头热”的校企合作必然不会少见。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应用型本科大学纷纷加入到高等职业教育的队伍中来,这必将对校企合作的水平与层次提出更高要求。因此,笔者建议梧州学院组织研究团队以新建本科院校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如何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融入到专业群特色建设这一问题开展深入研究。

三、梧州学院加强专业群产教融合特色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一)在面向职业教育转型过程中,新建本科院校必然会迎来有关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的热潮。当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国家层面的相关政策文件陆续出台,将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教育的意义提升到崭新的历史高度。同时,新建本科院校向职业教育转型后,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过去的“断头路”变成了“立交桥”,有关职业教育的地位得到重新认识和定位。在政府层面的强力推动下,必然会重燃学者们对于职业教育的研究热情,形成新的研究高潮。在职业教育得以重新审视的大背景下,有关职业教育的专业、专业群建设等核心问题自然会引起学者的重视,这无疑有助于形成新一轮的有关新建本科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热潮。

其实,依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等职业教育不仅包括了传统的高职教育,还应该包括从事职业教育的应用型本科和更高的教育阶段。本科职业教育与传统的中职、高职教育,属于同一类型中不同层次的教育。既然为了顺应产业经济集聚发展的要求,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必须向专业群建设过渡,那么同属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同一类型结构的应用型本科也必然会面临和存在专业群建设的问题。为此,梧州学院必须总结过去专业建设的得与失,加强新形势下本科职业教育领域的专业群建设经验与规律的研究。

(二)培育和打造个性化、差异化的产教融合特色专业群是梧州学院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策略。当前,全国有近600所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着职业教育转型问题,仅广西就有19所之多,广西教育厅还专门遴选了钦州学院、南宁学院、百色学院等4所院校作为广西新建本科学校转型发展试点学校。这么多高校都期盼着在转型中把握住新的发展机遇,竞争不可能不激烈。当各个新建本科院校在国家的要求和指导下纷纷向职业教育转型的时候,应竭力避免“一哄而上”的同质化竞争,此时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就显得十分必要,也是参与竞争的比较优势策略。

与其他类型的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最大的特色就是产教深度融合,就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行业的真正参与。而当前地方经济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又导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的构建必须面向专业群。新建本科院校都是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办学定位的。区域产业经济的特色最有可能被塑造成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因此,梧州学院只有深深扎根于地方特色产业经济,紧密依托区域产业和骨干企业,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并以此来塑造自己的专业群特色,才有可能在未来的职业教育中实现可持续的差异化发展。

四、梧州学院加强专业群产教融合特色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深入开展现代职业教育视阈下新建本科院校专业群产教融合特色建设理论研究。当前,各个新建本科院校都渴望能够先行一步,先发制人,抢在别人的前头抓住发展机遇。于是,各种改革方案还没有经过深入研究、详细论证,就急急忙忙推行。这并不算一种可取的做法。对于一所高校而言,办学转型是一个战略性的复杂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经过严谨、科学的理论思考与系统设计。时不我待,我们的确需要快一点实现转型,但不能以质量为代价,不能让转型蜕变为“折腾”。为此,笔者建议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课题研究小组,深入开展现代职业教育视阈下本科院校专业群产教融合特色建设理论研究,为学校的转型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关于课题研究的内容,笔者认为至少应该包含三大内容:一是新建本科院校专业群产教融合特色建设的理论与现实依据;二是以德国、日本等国家,以及我国江苏、浙江等职业教育办学先进地区为对象,对国内外职业教育领域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的经验予以总结;三是在前面的基础上提出新建本科院校专业群产教融合特色建设的对策建议。基于主要研究内容设定,关于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初步设计如图1所示,仅供参考。

图1 新建本科院校专业群产教融合特色建设研究思路与方法

(二)扎实推进专业群产教融合特色建设,避免“纸面式改革”。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历史短,基础差、底子薄,向职业教育转型必然会涉及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师资队伍建设等领域的深度改革,确实存在不小的挑战。我们强调强调重视有关理论与办学规律研究,是指要拒绝“急转弯”,拒绝“大跃进”,注重改革方案的科学与合理,但同时要注意避免走向另一个极端,出现“纸面改革”,脱离实际、华而不实。转型不是写方案、不等同于写申报书。方案设计要“接地气”,立足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现状,具有可操作性。与此同时,必须扎扎实实推进,一步一个脚印,努力“让战略落地”。

(三)努力成为企业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校企关系。当前,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的主要困境之一就是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基本上是由职业院校主导。为了突破这一困境,不少学校求助于政府或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希望由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给企业施压。这是无法真正调动企业积极性的,也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教融合。企业积极性缺乏的根源在于职业院校未能成为企业经营中不可或缺的利益相关者。企业的主要任务是创造经济效益,人才培养属于学校的职责而不是企业的经营范畴。如果脱离了企业利益的满足,那么让企业主动参与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来,就只会是一厢情愿的事情。因此,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根本问题是校企关系。在这一语境下,新建本科院校只有努力成为企业利益相关者(比如,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能达到企业特定人才需求的基本要求),才能够有效地驱动校企合作机制的良性运行。

【参考文献】

[1]杨运鑫,罗频频,陈鹏. 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机制创新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4)

[2]从云飞.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13(5)

[3]缪雄.本科应用型专业人才校企合作培养的动力机制研究[J].赤子,2013(11)

[4]姚蕾,邸志刚,赵士明,等.校企融合途径研究[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

[5]刘佳.校企合作联动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7)

[6]何福贵,张梅.专业群和企业群的校企深度合作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1)

[7]孔德兰.构建以专业群为单元的校企合作有机体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10)

[8]王海娥,蒋晖.以专业群建设为重点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2(22)

[9]刘家枢,高红梅,赵昕.适应区域产业集群要求的高职专业集群发展对策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1(4)

[10]李黎红,王若军. 高职专业群对接区域产业集群问题探讨[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3)

[11]黄家庆,银建军.新形势下广西沿海高校涉海学科专业群的构建[J].广西社会科学,2011(8)

[12]赵昕,张峰.基于产业集群的职业教育专业集群基本内涵与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2013(4)

[13]孟韬,孔令柱.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校专业集群建设探析——以沈阳装备制造专业集群为例[J].经济师,2012(4)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1C0125);梧州学院2011年度教学改革重点课题(Wyjg2011A04)

【作者简介】朱良华(1980- ),男,湖北仙桃人,硕士,梧州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

高校应用技术转型背景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论文 篇4

武汉市双学位发展的历程里,参与的高校越来越多,其中所覆盖的学校有最初的5所扩大到7所,现在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代表的“十校联合”涉及的高校不仅仅有一本类高校还有二本类院校,这极大地促进了双学位教育向普及化发展与促进教育资源的配置公平。

据抽样调查显示,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双学位学习中2008级的“十校联合”人数仅为29%,但是在2009级中却有76%的比重。“十校联合”人数比重不断的增加反映出双学位的教育普及化趋势,高校教育资源在不同学院、不同类别学校之间的公平有效配置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考结果决定人的教育资源获取的不利现状,促进当代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的培育。

4.2 双学位教学让位于第一专业,成辅助角色

双学位教学以配合第一专业的学习进行安排,一般利用节假日等学生的业余时间教学。无论是学生在选择双学位专业的时候还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是将双学位定位在对第一专业的辅助角色。调查表明,在问及双学位与第一专业的联系时,有55%的认为双学位的学习对第一专业的学习有积极的作用,且在处理两者之间冲突时,57%的更加突出对第一专业的重视,而只有8%的侧重双学位的学习。双学位学习的时间安排及学习态度可知双学位教学属于辅助角色。

4.3 以提高就业竞争能力为导向 从收集的双学位毕业生资料发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2006级毕业生(即、毕业生)的就业率均比选修过双学位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低,2005级全部毕业生就业率为85.83%,选修过双学位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1.53%,2006级的就业率分别为80.79%和83.72%。就全校来看,仍是选修过双学位的就业率要高。2005级毕业生中有14%待就业,而所有选修过双学位的毕业生中仅有8%待就业,2006级的分别为25%和17%。

双学位的学习还会影响就业结构,根据经济学院的数据,2005、2006级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分布显示,双学位毕业生更倾向于在国营企业就业。这两届全部毕业生在国企就业的比例均为33%,而选修过双学位的毕业生在国企就业的比例则较大,分别为56%和43%。双学位学习有利于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复合型人才的培育,更加有利于大学生在就业时的优势体现。 "

5 双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

5.1 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5.2 双学位学习“进出”限制机制缺失

双学位学习的进入应该有一定的要求,双学位的证书取得必须得到严肃,这样才能使学习双学位的学生真是学有余力和不会对第一专业的学习有较大负面影响的,才能使双学位的教学质量得到社会更加有效的认可。调查中,45%的学生认为双学位教育的进入要求偏低,36%的学生认为双学位教育领取证书的要求偏低。双学位学习的进入与出去要求过低必将影响到双学位的学习质量,与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相违背。

5.3 双学位学习有效激励机制缺失

双学位的学习激励机制存在严重的空缺。就目前武汉市双学位教学情况而言,还没有哪一种形式的双学位教育对就读学生实行奖励制度,不仅设立双学位专业的学校没有,学生所在学校也没有。然而,双学位学习本身需要学习费用,如果没有一定的奖励或者助学手段,这不利于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充分利用双学位教学平台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所以缺乏有效的奖励机制不利于激励学生学习双学位的学习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高校教育资源的进一步有效配置。加紧双学位激励机制的建设也已经成为双学位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6 完善双学位教育若干建议

第一,武汉各高校联合完善和统一双学位教育的政策,严肃双学位教育与颁发权威证书,提高双学位证书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提高双学位教育对于个人的收益。75%的单位希望招聘到掌握多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但同时有44%的单位表示不清楚双学位的真正含义。只有双学位证书得到相对统一而权威的认证,那么在实际应用中,企事业单位才能更加认可双学位人才。 第三,对双学位的学习制定有效的奖励制度,这一方面可以挖掘复合型人才的潜在培养目标,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双学位教育的健康发展。开设双学位专业的学校可以参考本校的第一专业的奖励政策,通过每学年在每个班级设立奖学金的手段来提高双学位学习的积极性和帮助贫困学生获得双学位学习的机会。

7 结论

高校应用技术转型背景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论文 篇5

一、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结构发展的失衡

目前在我国所开设的多个专业学位中,硕博专业学位设置在数量上相差甚大,而且在不同专业学位中的招生数量也相差悬殊,呈现出了一种发展结构比例失调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在发展的功利主义取向上的问题;过度重视应用型学科而忽视基础性学科的问题。其中一些具有良好就业前景以及对工资预期较高的专业学位呈现出了较好的发展,而职业定位以及就业回报相对较差的一些专业学位发展较弱。对于硕士专业学位而言,发展比较良好,而博士学位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在其他一些方面相比硕士学位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二)生源的不均衡分布以及生源的短缺

在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开展实施的20多年中,在其蓬勃发展的背后其实也涵盖了学生生源等问题。造成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受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限制。对于一些较好的高校来说,在招生方面的发展一直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而相对于普通院校而言,其招生数量却显得尤其不足;现阶段,虽然我国高校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具体平均到每个院校中的生源数量却呈现出一种减少的趋势;学生数量的减少,也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进而对于学科的建设带来影响。

(三)在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中盲目照搬学术学位模式

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课程体系,几乎也都是直接沿用了学术型研究生的教育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没能体现出专业学位实践性、实用性和差异性等优势,因此也就直接造成了人才培养灵活性、针对性及多样化等要求的缺失,使得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无法适应和满足不同地区的.人才规格需求。

二、推进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分析

(一)实现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有效结合

要实现专业学位教育的更好发展,首先就需要对市场调节作用给予足够的重视,让市场成为现阶段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有效调节器;针对我国开设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情况复杂和时间短等问题,为了给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国家应当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和体制支持,实现在不同区域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差距的不断缩小,促使学校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单位自主办学权的不断扩大,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实现专业学位合理发展的目标。

(二)转变观念从而拓宽生源渠道

生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专业学位蓬勃发展的瓶颈因素,为实现专业学位教育的更好发展,生源问题必须解决。在工作实践中,要有效借助现代传媒和网络媒体等多形式的宣传渠道进行宣传,促使社会公众对专业学位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转变人们传统重“学”轻“术”的观念,从而达成扩大生源和循环发展的目的。

(三)建立一种良好的专业教育国际化观念

在当代高校教育工作实施过程中,教育国际化的理念逐渐渗透到了教育的各个领域;伴随着国外一些办学机构的强势加入,在高技术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中,中外教育力量形成了一种激烈的竞争局面。所以,树立国际化的专业教育观念就显得尤为必要。对于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来说,必须要以国际职业环境这一大背景为前提,通过与国际交流合作的强化来促使自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提升,推动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

三、结语

高校应用技术转型背景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论文 篇6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考评现状,在评价机构方面,西方国家主要是由校外具有一定资质的权威性学术机构或学术团体组织进行;而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宏观方面仍然是以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和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主管部门的学士学位授权评审为主。如果说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和学士学位授权评审主要考察的是高校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保障等方面的硬件指标,那么对转型试点高校工作的绩效考核,则需要将评估工作的重点由对教学资源的关注转向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的关注。转型期间,教学工作仍旧是以教学为主、科研为辅的新建本科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评价则是监控教师教学质量和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对转型期间的教学活动特别是其中的实践环节和“双师双能型”教师进行真实的、有效的评价,对于新建本科高校加强产教融合,实现真正意义的转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由于高等教育教学效果的迟效性和内隐性,其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周期是相当长的,培养质量结果较难进行定量分析,往往依赖教学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评估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因此教学质量评价应该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然而,当前高校基本都是采取每学期教师自评和他评(学生评、院系评、第三方评等)相结合,以定量为主(进行五级制或者百分制评分)的方式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估,也有少数高校只采取他评价方式,评估的结果直接作用于教师个人。

(一)自评价

理论界对教师自评的定义看法不一,但有一些共识,即教师自评是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从自我认识开始,进而到自我分析,最后期望能实现自我提高。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自我评价对于个人和用人单位来说来说都很重要。虽然自我评价相对主观,但通过自我评价这一过程有助于刺激个人认识自身优势,发挥特长,实现自我价值;同时还可以帮助个人自省不足,扬长避短;而且某些个性化指标也只有参与者自身才能完成评价,例如访学、进修对教学水平的提高是否有帮助等。多数高校也认识到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将教师自评纳入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

(二)他评价

1.学生评价。通过调查不同层次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组成,学生评价的权重几乎都占总评价的一半以上。笔者曾以任职高校不同学院、专业、年级的1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对高校学生评教的有效性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得出学生评教的信度较高、但效度值得考量这一结论。笔者随机抽取一所高校一个二级学院专任教师(不含外聘教师)近6个学期的学生评价分数进行平均分由高到低排序,同时对照教师个人的履历,发现排名前30%的13人中,10人为新进教师(任教不满3年),更有9人只承担了两个学期以内的教学任务。虽然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与教学年限不一定对等,不能排除个别教师的教学天赋和个人勤勉使其教学效果优秀而得到学生的认可,但是评价高的教师80%以上都是教学时间短、教学经验浅的新进教师,再次验证学生评教的有效性有待考量。

2.院系评价。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另一大权重则为院系评价,院系评价过程中往往会综合进行考虑。院、校教学督导组和同行、专家听课的结果,学生反馈的意见和建议,院系日常教学检查的结果(含期初、期中、期末),教师承担和完成额定教学工作量的情况,教师公共服务工作的情况(例如是否积极联系企业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参与大学生导师制活动,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等)都存在于院系管理阶层对各教师的印象中,会潜意识地影响到院系评价主体对教师的评分。

3.第三方评价。据研究,当前高校的他评价主体基本都是所教学生和教师所在院系,即使加入了其他评价主体,往往也只是参考学校教学督导组听课的结果或者教学竞赛专家评委给出的得分,评价的采用并没有占固定的权重,评价的主体也不符合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所谓的第三方评价,是指独立于被评价者任教的高校外的教育质量评价行为。通过第三方独立机构对教学质量进行客观、公正以及公开的评价,充分发挥第三方机构的行业敏感性、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用人单位),或者评估的专业性(专门的教育评估机构),再进而针对当前教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趋势,提出相应的改善和转型对策。

二、讨论

高校提供的服务是高等教育,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和用人单位作为教育服务的直接利益相关者,参与评价是合理而且必须的。可以说“教学评价是为了应对更广泛的多元化社会群体对高校问责的公共需要,是针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作出的回应”。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使得教育评价不再是管理层的主观纯粹,也不再是不可预见的随机性活动。教师本人应该是最了解自己教学活动的人,自评价相对于他评价具有高操作性和覆盖率,教师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多方面的信息,可以是自己的感知,也可以是学生的反馈,还可以是教学质量监控部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教师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自我检查、反思和调节,使自我评价的过程成为教学质量提高的过程,这在改进教学方面有着他评价达不到的效果。但是,因为评价的结果往往与被评者的荣誉或利益息息相关,因此自评价必然存在一定的缺陷,有可能教师虽然意识到在自身的不足,但是为了教育生涯的发展而进行了较高的评分。所以教师的自我评价是必须的,但是权重不宜多大,在15%左右较为合适。

根据笔者的研究,“不同学科自身的属性、评教学生的综合素养、任课教师的个性风格等因素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都可能影响到学生评教的效度。”在效度有待考量的前提下,学生评价分数的权重过大,将会直接干预整个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参考价值和使用效果。但是由于学生是教育服务的直接对象,而且学生评价有着全覆盖性这一优势,所以建议控制在50%左右。剩下的35%左右的权重可以交由院系把握。根据调查结果,影响院系评价的相关因素中,督导组、同行听课和学生反馈等手段无法做到每一位教师都涉及到,具有片面性;而教师是否能够配合教研室完成每学期需开设课程的安排或调配,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学院专业和学科建设工作,这些可能影响院系评价者初始印象的因素,其实与授课效果关系不大。所以院系评价的重点在于其评价指标的确定,评价过程的指导和监控,不能让教师是否完成额定工作量、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公共服务情况等因素影响教学质量的评价。

当前,将第三方评价引入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关注。“转型通知”明确指出应用型转型发展初期的建设任务包含专业体系、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同时强调在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过程中需要对教师评价体系进行改革,“把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实绩、社会服务与技术推广贡献纳入‘双师双能型’教师职务考核聘任的重要指标”。高校在有计划地分批选送中青年骨干教师到企业培训、进修或者挂职的过程中,这批教师所承担的学期教学工作量也会相应的减少甚至没有承担。因此,与其让教师全脱产的去企业锻炼,不如采取半脱产的方式,例如上半学期专业理论课阶段去企业进修,下半学期同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参与到课程实验部分或者实践环节。结合教师进修过程中的“学”和实践环节的“教”进行综合考量,将评价结果纳入院系评价中。这对推进校企产学研合作融合,实现科研成果和技术进步在本科教学中的转化,培养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很有帮助的。

三、结语

高校应用技术转型背景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论文 篇7

自1991年设立以来,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我国理工类高校得到了迅猛发展, “应用”“实践”“复合”的特点日益突出。但受办学理念和学科发展惯性等因素的制约, 理工类高校大多没有形成自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和品牌, 特别在管理机制、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因此,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加强政策支持

要重视政策法规的引导与规范作用。努力突破制度上的障碍, 完善配套制度, 从政策上、制度上、宣传上加大扶持力度。

(1) 从政策上加大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和支持力度, 扩大应用型、复合型等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

(2) 在制度上, 将专业学位学历与职业资格相衔接, 促进研究生群体不断提升个体综合素质, 切实优化生源结构。

(3) 重视宣传效应, 在全社会营造认可、支持专业硕士的良好舆论氛围与心理环境, 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历的社会接受度。

二、改进培养方案

理工类高校在不断的发展中积累了宝贵的学科资源, 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特色, 因此, 理工类高校必须从专业特色和教学实际出发, 有目的地设立培养计划、设计教学体系, 确定课程大纲, 规范课堂标准, 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定位与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

1. 增强培养内容的职业性

专业学位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决定了其授课内容、学位论文或毕业设计等方面不同于学术学位, 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一是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重点讲授理论和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适当减少理论论证、公式推导等部分的比重;二是多听取工程、企业部门意见, 根据工程实际发展的需要, 与工程技术专家联合开设反映工程实务前沿的专业课程, 提高复合型知识所占比例, [2]重视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引入模块式课程, 突破文理分科界线, 注重课程设计的“有用性”, 适当引入具备综合知识体系类课程, 培养学生的主动实践能力;三是加强学科间的交互与融合, 变单一学科学习为多学科间综合性、系统性的交流与创新, 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 通过讲座、研讨、报告会等多种方式将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学术和工程技术的最新成果引入到培养模式中来, 以提升学生的知识承载力和技术应用力;四是将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工作经历等实际操作环节与专业学位论文 (设计) 选题相结合, 重视论文 (设计) 的时效性、有用性、现实针对性和创新性。引入校外评审机制, 邀请本行业中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加入到日常教学与毕业论文 (设计) 的指导工作中来, 优化专业学位硕士论文 (设计) 的内容要求及评优条件, 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 (设计) 的盲评检查工作和毕业生的跟踪追责工作。

2. 增加实验教学和案例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提倡收集、运用和编写工程案例, 强化案例教学, 重视运用团队学习、实践训练、现场研究、启发式与研讨式教学等方法。同时, 根据课程实践的需要, 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 组织各种技能、实践训练等, 把“学中干”和“干中学”紧密地融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 对于研究生们不同的观点和见解, 教师不要轻易做出评价, 而是多加启发和诱导。

3. 构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耦合机制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模式可以分为以传授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础能力为目的的学科性教育及以丰富学生生产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实践性教育。两种教育目标虽各有侧重点, 但二者彼此联系, 互为前提, 不可割裂。由此, 理工类高校必须建立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活动的联合机制, 鼓励、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 在实践中内化理论, 使他们成为具备理论研究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佼佼者。[3]实现把以理论教学为主的课堂教育与直接获得实践经验的校外行业教育有机结合, 使其贯穿于整个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中, 将有助于塑造研究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品质和敢于创新的心理品质, 并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

三、加强专业学位师资队伍建设

构建产与学相结合的“双师型”导师队伍, 对于提高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和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与现实性具有重要意义。[4]因此, 理工类高校应发挥主观能动性, 主动与目标行业对接, 采取多样措施以吸引业界专家加入到教学与实践环节中来, 建设由校内学业导师与校外专家联手共同支撑的“双导师”育人体系, 以加强专业实践教学的现实针对性, 构建科学合理的学位论文 (设计) 指导、评价工作标准。“双导师制”中校内导师是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主要导师, 校外实务导师为辅导老师。但不能直接地将二者关系理解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术研究和行业实践两个环节分别进行指导的简单分工模式。理工类高校专业硕士教育中的教学导师在完成理论教学、研究任务的同时, 应当主动提高业务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将精力合理分配到理论与实践上。实务导师除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行业实践作业外, 也要主动参与到研究生科研论文 (设计) 的选题、研究与撰写工作当中来, 以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论文 (设计) 的现实可能性。为了保证实务导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性, 理工类高校应通过多种激励措施和保障政策提高行业专家参与教学科研的积极主动性, 并邀请实务导师参与硕士论文选题、研究、撰写与答辩等的各个环节, 倾听他们的意见, 吸纳他们的建议。

参考文献

[1]曹洁, 张小玲, 武文洁.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科学文摘, 2015, (2) :92-93.

[2]夏松竹, 孙建国, 印桂生, 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硕士) 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5, (10) :4-8.

[3]唐建峰, 车立新, 安家荣, 等.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 2014, (7) :27-29.

高校应用技术转型背景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论文 篇8

关键词: 应用物理 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方案 导师制

1.引言

应用物理学是以物理学的基本规律、实验方法及最新成就为基础,进行应用和实践研究的学科,不仅是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而且是未来物理学专业发展的主流方向[1]。应用物理专业作为一个面向产业发展,为行业企业提供专门人才的本科专业,其发展应该紧密联系行业动向,把握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方向。毕业生可在高校或科研院所进一步深造、在公司企业从事物理材料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等。基于这些,专业优势应用物理专业所培养的学生成为国家基础研究所必需的人才。2014年,学校根据教育部下发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决策部署,提出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方向转变的办学思路。我校本科专业要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要以服务地方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需求来培养学生[2]。

2.应用物理专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紧跟行业发展需求,先后修订了2011版和2013版的人才培养方案。对比这两个方案,从当前的角度看,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是符合当时光伏产业发展特点的。当时我国的光伏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特别到2011年年底,中国的光伏生产份额达到了占全球50%的高比例,整个市场呈现出广阔的前景。当时光伏企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非常大[3],而且国内高校开设光伏专业的又比较少,导致我们制订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时缺少可以参照的例子,在课程设置上也就体现物理学和光伏材料课程相互混合的结果。而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实际是在2011版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小的修正,减少了一些专业理论课程,相对增加实践教学比例。这是因为通过我们对两年多的专业建设上的总结和反思,发现存在所开设的课程不够合理等问题。尤其是所开设的课程中传统物理学知识过多,课程内容过于专业化、理论化,行业适用特征不明显,这会造成对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培养不足,这一点在我们带学生去企业实习中已经有所反映。由此,我们在专业教学上做出了一些调整,例如降低理论教学难度,加深实践知识的讲解等,但是受制于人才培养方案的限制,专业人才培养效果依然没有得到大的改变。这就促使我们对人才培养方案做进一步修订。另外,通过与企业的接触我们认识到,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只有好的培养方案是不够的,还要培养出具有良好素质的人。这不仅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而且符合学生自身长远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3.改革和实践

面对应用物理专业的培养现状和新形势下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要求,我们在应用物理专业建设上重点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重视学生素质培养两个方面进行探索性改革和尝试,明显提高我校应用物理专业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3.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上,我们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应用”的原则,结合学院实际,通过走出去调研、请进来论证的方式,不断对已有工作进行总结改进,使本专业的培养方案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紧紧围绕学校提出的“应用型”办学定位,将应用物理专业的方向定位为光伏材料设计及应用。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应用物理和光伏材料基础知识,具有坚实的应用物理基础,熟悉基本物理电子学、半导体材料和光伏器件设计基本知识,具备光伏器件设计所需的物理和控制器件的基本技能,具有光伏材料研究、产品开发和设计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上,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我们设置理学课程模块和工学课程模块,体现理学打基础,工学求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要求,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在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的课时安排上,我们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使实践教学的比例占总学分比例达到30%以上,专业实习实训12周以上,更彰显地方性本科高校的向应用型转型的办学特色。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通过不断加大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达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目的。通过进厂实习,与企业零距离接触,着力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缩短了从学生到员工之间思想与业务距离,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重视学生素质培养。

随着普通高等院校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进一步深化,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成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4]。根据学校提出的“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结合应用物理专业发展实际,于2015年年初,我们在全体本科生中实施学生成长导师制。希望通过导师制的形式,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具体地说,学生导师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职责:

3.2.1心理指导

现在的大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等方面的原因,普遍存在受挫能力不强的现象。因此,导师可以通过关心学生日常生活,协助他们解决生活上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端正生活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往。导师可以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和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2.2学业指导

导师主要负监督的职责,要定期对学生所学课程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了解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情况,准确把握学科专业发展动态和社会需求,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指导学生制订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并对学生选课、学习进程安排、发展方向、学习方法等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确立正确的成才目标,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2.3考研指导

导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读书活动、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献和信息检索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尤其是对于大三学生,导师要对学生的专业课的学习及考研规划提出建议,并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提倡有条件的导师带领学生积极走进实验室,开展科技创新大赛,参与科研课题及科研项目的研发工作,对学生进行科研的初步训练。

3.2.4就业指导

导师要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和本学科专业发展的最新形势,通过对就业形势的分析及对专业发展方向的理解,利用自身优势,结合学生兴趣和潜力,因势利导,科学合理地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在学生就业方向选择和目标定位上给予的指导和帮助,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充分利用导师的社会阅历和专业背景优势,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职业兴趣,增强就业准备和就业信心。

为了更好地将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制订了《理学院学生成长导师制实施方案》,从规章制度上加强了导师的遴选和管理工作。第一,导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有高度的责任心,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第二,导师要有一定的学术造诣。导师要负责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带领学生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导师的学术成就不仅可以为学生树立前进的榜样,而且可以增加学生对导师的信任,便于更好地开展指导工作。第三,导师要保证工作时间。导师只有通过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存在的问题,因此导师必须定期拿出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活动。第四,导师要填写指导工作日志,如实记录对学生的指导活动,并在学期末写出工作总结。学院会根据导师的实际指导效果和学生的反馈意见,在年度考核,职称评聘和学院二次分配等方面向优秀指导导师进行倾斜和奖励。

4.改革的初步成效

通过一年来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实践和探索,不仅帮助部分学生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例如,在2016年应用物理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中,有超过50%的课题来源于导师的科研项目。另外,在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应用物理专业的考研录取率达到了26%,显著高于我校平均12%的录取率。因此,推行导师制促进了应用物理专业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巩晓阳,李同伟,王翚,魏荣慧,崔红玲.新形势下应用物理专业的改革与前景定位[J].学科探索,2015(9):15+25.

[2]张石定.应用物理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探索[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5(14):108-110.

[3]胡峰,李明真,朱海燕.新形势下应用物理学的专业建设探究[J].科技视界,2015(23):46-47.

高校应用技术转型背景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论文 篇9

为进一步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鼓励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积极探索和创新符合专业学位教育特点、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要,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教育部于今年四月下发有关通知,提出在中央部门(单位)属高校和地方高等学校各选择30所左右确定为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根据通知要求,通过高校申报,专家组审核,综合考虑单位类型、地区布局、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和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特点,教育部日前最终审批确定了开展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及相关专业学位类别名单(具体名单见下)。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周期为9月―6月。教育部将适时组织有关专家对试点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和总结。

据悉,此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是教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的.又一重要举措,对于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科学发展,加快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附:

高校应用技术转型背景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论文 篇10

【关键词】价值多元 高校教育理论 问题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10-02

所谓价值多元化,顾名思义指的就是社会中同时存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价值观念。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世界,但是同时也由于价值的多元化给高校教育理论和实践也带来了不少的不良影响,例如受到知识无用、虚荣浮华等不良风气的影响。面对这些问题,有必要重新构建新的高校教育理论,以促进高等教育和学生的更好发展。

一、价值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教育问题存在的原因

1.市场经济的趋利性

在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很多人对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没有一个正确的理解,认为市场经济在实质上就是一种金钱经济。受市场经济趋利性的这种影响,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往往看中的是就业前景而非自身兴趣,产生了错误的价值取向,相互之间出现了攀比之风。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

2.媒体的负面影响

媒体在传播信息,连接受众与传播者之间的联系时也把这个时代变成了一个无限娱乐的时代,为了博得大众的眼球不惜采用一切手段,导致低俗之风大行其道。这些对涉世未深的高校大学生来说,冲击无疑是相当巨大的,同时书本知识与社会现实的强烈冲撞也使得大学生更加的迷茫和痛苦,找不到出路的同时也不能适应社会的竞争。

3.网络的侵蚀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然进入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据调查,在网络的使用者中有80%是青少年,网络在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例如信息垃圾、色情、游戏等)对学生的身心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轻者耽误学习,重者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4.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教育是每个人成长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建立和健康成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实际的生活当中家长往往重视的是对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成绩的关心,而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则关注的较少,很多家长不能认识到道德教育在子女健康成长中的重要地位,也没有能够及时对诸多违背道德传统地行为加以制止和纠正。另外,更严重者有的家长不能以身作则,使得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模仿其行为,严重影响了他们优良品格的养成。

二、高校教育理论的构建

1.认知上的和谐

在现代社会学生了解和参与社会的机会普遍增多,例如可以通过勤工俭学、网络、电视、手机等。但是,这种情况下学生了解的往往是事情的表象,不能够对社会现象的本质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例如在选秀节目中,学生们看到的往往是霓虹闪烁、光怪陆离的光鲜外表,而很少会想到这背后的付出与辛酸。因此,在教育过程中,高校应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在通过现象发现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提高其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在面对新问题时,大学生不应该仅仅从简单的事情表象和依靠简单的知识记忆来进行分析,而是应该站在更高的高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此外,在学习过程中,大学生需要学习的并不仅仅是教材上那些僵化的理论和知识,而且还要学会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总之,高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学会从纷繁复杂的社会表象中看到事物的本质,从而达到认知上的和谐。

2.心灵上的和谐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社会转型的进行,人们的生存压力在增大的同时各种不良的社会现象(如虚假化、物欲化、庸俗化以及冷漠化等)也在不断地蔓延和侵蚀着人们的灵魂,社会中很多人出现了身心不协调乃至冲突的现象,最终导致人灵魂的扭曲。心灵的和谐在于要充分的认识自我并认清自我。因此,在当前的环境下为了确保心灵上的和谐,大学生应该学会平静、客观和充分的思考自我,对自己的优缺点进行全面的认识然后做出适合自己的决定。为了达到心灵上的和谐就要求高校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这一高等教育理论意味着教育要根据学生的性格进行适当的调整,做出最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同时高校也要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并在引导过程中根据他们的心灵召唤做出正确的选择,在更好的规划人生中实现心灵上的和谐。

3.行为上的和谐

行为的和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自身行为的和谐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其中在高校学生中存在的最普遍的问题是人际关系的不和谐,由于他们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与他人之间缺乏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使得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很难把握住分寸,在不知不觉中损害本应该能够建立的良好关系。所谓自身行为和谐指的是自身目标、思想和行为上的和谐。由于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大学生往往好高骛远,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不能脚踏实地,最终导致信心丧失,心情痛苦不堪。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过程教育,要让学生明白美好的结果都是来自于艰辛的付出,人生的成功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大学生应该树立的行为观念是“追求最高的,拥抱已有的”,从而达到行为上的和谐。

三、结语

总而言之,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说过“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在高等教育繁荣发展的今天,对人才和谐性灵的培养也应该与时俱进,发展符合时代需要的高校教育理论。面对目前高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构建新的高校教育理论,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记住的是:学校的目标应该是在学生离开学校时,他们所培养出的青年人应该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参考文献:

[1] 刘莉.多元文化背景下美国高校公民教育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

[2] 胡颖.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2.

[3] 于硕.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创新[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63-65+69.

[4] 崔熠峰.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5] 郑然.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江大学,2014.

高校应用技术转型背景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论文 篇11

关键词:地方综合性高校,培养机制,学术型学位,专业型学位,协调发展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研究生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制度, 从14世纪的德国发展起来, 到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纷纷建立了学位授予和研究生教育制度, 继20世纪60年代美国等世界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高峰期之后, 我国也步入了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阶段。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 高等学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大幅度扩张, 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为53.9万人, 其中继续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类别和规模, 在39个类型专业学位共安排计划21.56万人, 科学学位招生安排计划32.34万人。近30年来, 尽管我国研究生的学科类别和培养数量都得到极大的增长, 但在研究生培养机制、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上存在诸多的问题, 如目前存在着传统的以学术导向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已经不能适应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实际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地方综合性大学研究生培养的特色和比较优势不明显, 而面临重大挑战, 传统的以学术型为导向研究生培养模式和以文理为主体的学位结构难以适应国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机遇, 还有我国对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视程度不一样, 尤其在国内大多地方性高校仍然偏重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的培养, 专业学位研究生往往只作为高校研究生培养的附属品, 缺少和学术型学位同等的待遇, 这样并不适合如今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及学生自身不同的发展愿望。因此, 基于目前变化了社会状况, 与时俱进地改变高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机制、培养模式与管理体系, 努力实现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 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是高校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应当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以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根本目的。2006年, 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开始实行, 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成为首批试点学校开始探索新的研究生培养机制;2007年,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7所高校也相继投入到改革的大军中;2008年,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以推广到40多所高校;2009年, 改革深入到全部中央部委属院校, 同时鼓励各省高校开展改革工作;2012年3月国务院学位办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 学位办[2012J9号]) 。2013年7月, 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 (教研[2013]1号) 指出, 通过改革实现发展方式、类型结构、培养模式和评价机制的根本转变。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下发了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 (2011年) 》通知, 新目录一级学科由89个增加到110个, 专业学位由19个增加到39个。2010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和《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设置与授权审核办法》, 总体方案确定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近期和中期目标:到2015年, 实现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性转变, 到2020年, 实现我国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转变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并重, 专业学位教育体系基本完善, 研究教育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 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研究教育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满足人民群众接受研究生教育的需求。

现阶段很多对硕士研究生教育进行研究的学者已经越来越倾向于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从原来单一的培养模式转变为“双轨制”, 即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划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 双轨并行。虽然高校己经对“双轨制”培养, 即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双轨并行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并未加以足够的重视, 只停留在概念的认识上。现阶段的研究生培养仍然不能完全摆脱计划经济时代单一的培养模式, 对学术型、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没有清晰的界定, 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既不精于学术研究, 又不擅长于应用研究。因此, 应该尽快完善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机制, 实现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 真正使学术型、专业型人才各自具备自己的培养特点, 促进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二、地方综合性高校学术型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现状

通过对地方综合性大学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科结构, 博士、硕士培养中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学位的层次结构, 地方综合性大学拥有专业学位区域分布情况以及各地方综合性大学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学位类型结构等方面的调查发现:

从招生规模来看, 全国专业学位招生人数从2010年的110010人到2014年的237315人, 翻了一倍多。按现在每年5%的比例的增长, 基本可以完成2015年专业学位招生人数与科学学位招生数实现1∶1。从专业设置来看, 尽管现在已有39个专业学位点, 但还是有些市场相对紧缺的专业依旧没有专业学位可读。从拥有专业学位高校的地域来看, 北京最多, 其他地方性高校极少, 很多有求学愿望的学生都因为地域问题而不得不放弃求学。就湖南而言, 目前只有17所高校具有专业学位招生资格, 且主要位于长沙, 很多地方性高校, 要么不具有招生资格, 要么有招生资格的专业不全, 还有许多有市场需求却没有教育提供的专业存在, 即市场供给空白, 而需求却旺盛。毕竟异地求学成本太高, 其中包括交通费, 时间机会成本等, 从而使大部人不得不放弃求学。

这些地方高校有些可能拥有较好的科学学位, 但全日制专业学位点较少, 且没有相关的在职专业学位点。即便地方综合性大学研究生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教学管理、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思想政治工作和研究生教育支持保障制度符合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要求, 有师资、有资源, 也会因在理论政策设计上对专业学位点区域设置不合理, 使地方高校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级应用型人才需求上出现不足。因此, 对现阶段地方综合性大学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做出系统、科学的评价, 地方性综合大学加强专业学位点建设尤为必要。

三、地方综合性大学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调的动力机制

地方综合性大学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其中交织着多种动力, 协调行为的产生是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动力是指存在于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调的外部环境, 通过诱导、唤起、驱动来实现其对教育协调活动起作用的动力机制, 其主要因素有社会需求、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竞争和国家相关政策引导等;推动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调的内部动力是指存在于研究生教育协调体系内部、使其产生协调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其主要因素有学科建设、地方综合性大学协调的欲望、地方政府推动等。这种由内在和外在两方面的推动力综合作用, 才能真正实现协调行为。结合外部动力和内在动力分析, 可以得出如图1所示的促使地方综合性大学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调的动力机制模型。

以吉首大学的发展实际为例来看, 近3年累计培养了600余名研究生, 但专业学位累计不到三成。武陵山片区发展有强劲的高级专业学位人才社会需求, 但目前吉首大学专业学位只有体育硕士有在读研究生, 临床医学硕士和艺术硕士2013年才取得招生资格。从竞争的角度而言, 也要求吉首大学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位于省城长沙的同类型高校均已有多个学位点。学科的健全不仅是门类的健全, 还应该是理论与实践全方位的发展, 从学校发展的内部因素来看, 要将外延扩展与内涵建设并重, 学科不能仅有科学学位, 还要有专业学位, 专业学位是科学学位向外扩展, 从理论向应用进军的主渠道。所以无论是高校本身还是地方政府, 都迫切需要地方综合性高校学术型与专业型学位研究生能够协调发展。

四、地方综合性高校学术型学位、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模式与培养机制改革体系构建

地方综合性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体系构建包括研究生教育质量理念机制、培养目标定位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机制、专业和课程建设机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机制、教学管理机制、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机制以及研究生教育支持保障机制。正如英国教育家阿什比所认为的:“高等教育系统像一个有机体, 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因此, 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管理体系也应该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适时的变革。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政策的引导下, 高校不断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 但现在研究生教育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一定数量的高校偏重与学术型学位的研究生教育而忽视了专业型学位的研究生教育。因此在对地方综合性大学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对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协调动力机制研究, 构建适合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机制改革体系和学术型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模式。协调发展模式可以从学科结构协同、层次结构协同、类型结构协同、区域结构协同以及招生形式结构之间的相互协同基础上进行研究总结, 如图2所示。

五、地方综合性高校学术、专业型学位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模式实证分析

形式结构应符合不同群体的求学方式, 学科结构应照顾不同行业的求学需求, 层次结构保证需求群体的稳定性, 区域结构节省办学与求学的成本, 提高社会效益, 类型结构满足特殊区域群体的求学需求, 五个因素必须协调共进才能更好地满足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市场需求。以吉首为为例予以说明。

吉首大学属湖南省地方综合性大学, 2003年学校获得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4年开始招收首批硕士研究生;2005年学校获1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7年招生;2010年突破性荣获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2年招生;2012年获得1个生态扶贫博士点 (特殊人才需求) 。2009年学校获得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点, 2013年学校获得临床医学硕士和艺术硕士2个专业学位点。目前有在校科学学位研究生772名, 专业学位研究118名, 仅占科学学位研究生数量的15%。学校现拥有科学学位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 涵盖哲学、应用经济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林业工程学、工商管理,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7个, 已招生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7个。拥有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体育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和艺术硕士, 体育硕士2009年开始招生, 而临床医学硕士和艺术硕士2015年才开始招生。

从上述基本情况可以看出, 目前吉首大学的科学学位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全日制与在职的形式结构、经、管、哲、法与理、工、农、医等学科结构、硕士与博士的层次结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型的类型结构均不完善, 主要体现为专业学位布点少, 规模小, 学科覆盖面窄, 招生形式单一, 培养模式单一, 从而与社会对高级人才需求有巨大差距。吉首大学是武陵山片区唯一的一所地方性综合性大学, 而反映出专业学位点与科学学位点在区域分布上的巨大差异还难以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这种区域结构的不平衡为武陵山片区的学子求学, 尤其是在职人员的继续深造带来一定的困难。

因此, 对于地方综合性高校如何实现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不仅关系高校本身发展, 也关系社会再培训再就业的系统工程。对地方性高校如何科学规划, 将高级应用型专业学位人才与高级研究型科学学位人才的培养并重, 主动争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 尤其是在专业学位布好点的工作上提出了新挑战。地方性高校应以深化研究生教育培养机制改革为契机, 加强内涵建设, 提升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 更好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赵军, 于水莲.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认知状况调查研究——基于四所高校研究生教育工作者的样本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3, (10) .

[2]熊华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指导理念与实践目标——基于内容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2, (3) .

[3]鲍威, 吴宇川.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推进及其成效的实证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1, (7) .

[4]曹洁, 张小玲, 武文洁.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5, (2) .

上一篇:2024年安全教育日活动方案下一篇:美术随笔—张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