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后感3000字

2024-10-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乡土中国》读后感3000字(精选10篇)

《乡土中国》读后感3000字 篇1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全书由12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该书语言流畅,浅显易懂。

《乡土中国》出版于1948年,是作者在西南联大教授乡村社会学时的演讲稿合编而成。所以,其探讨的中国社会现象必然和当今社会有一定的出入。例如,在首篇《乡村本色》中说道,中国的乡下人是离不开土地的,然而在改革开放之后,却出现了数以亿计的进城务工的乡下人,俗称叫做“农民工”。一个人,既是农民,又是工人,这种戏剧性的重合身份与我国现在急剧变化的社会不无关系。不过,书中的一些现象在至今的乡村社会中依然保留,为我们了解中国社会有着很大的参考意义。因此,下面我将尝试用一种现代化的视角,综合考虑传播学、社会学等因素,结合本书内容来反思中国社会的变革。

二、乡土中国与现代化中国

什么是现代化?每当听到这个名词时,我们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却只能“小园香径独徘徊”的感觉。其实最早的现代化概念可以追溯到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斯宾塞把社会看成一个不断进步的有机整体,社会的进步变现在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社会总是由低级走向高级。然而这恰恰与中国的传统意识相反:从孔子的“尊崇三代”到近代的“祖宗之法不可废”,都表现出传统中国社会对于“进步”的排斥。可以说,乡土的中国是反“现代化”的中国。因而,要想让中国走向近代化,首先就是要对乡土中国的摧毁①。现代对于乡土文化的摧毁当然不是用一种“暴力”的方式,而是用一种相对温和、渐进的手段。把这个手段用四个字概括一下就是“市场经济”。

土地、资本、劳动力和企业家是组织生产的四大要素。经济想要发展,就必须让这四个要素活跃起来。随着政府放松对户籍的控制,和价格信号的引导,大量的乡下中国人进入到城市,他们摆脱了“熟人”社会,进入到一个陌生人互相协作的组织当中。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的涌入促进了城市的蓬勃发展;城市的蓬勃发展创造了更多的致富路径,因而吸引了更多的乡村劳动力。这就带来了两个结果: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中国乡村收入的增加和数字型媒体在乡村的普及。这消除了乡村与城市的空间感。无论是城市的孩子还是乡村的孩子,他们刷着同样的微博,玩着同样的游戏,操作的同样的网络话语。快速的城市化则使得农村劳动力迅速减少,进城上学成为一种风尚。这两个要素的融合便会让中国“乡土性文化”解构。我们可以体验到,大众传媒在乡土中国的瓦解过程中的重要性了,如果1前有微博的话,戊戌六君子可能就不用以鲜血唤醒中国人了。鉴于传媒的重要性,下一节,我尝试着用传播的角度看待中国乡村社会的文字下乡。

三、文字下乡与传播的偏向

《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这两章说明了一个问题——乡土社会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文字是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阻隔的产物,但在乡土社会中,“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文字呢?”其实,还有更多的不需要声音和文字参与的“特殊语言”可用来作象征的原料,如表情、动作等,它们比语言更有效。“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说话都不是传达情意的惟一象征体系。”从费孝通对于文字之于乡土中国的作用来看,像极了英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中对于文字和口语的论述。在英尼斯的眼中,口有语言、黏土、石头等属于时间偏向型的媒介;而文字、印刷等则属于空间偏向型的媒介。所谓时间偏向型媒介就是更容易传播在时间上延续的媒介;空间偏向型媒介就是更容易传播在空间中扩散的媒介。

在口头传播中“眼睛、耳朵、大脑以及其他感官之间协同合作,给人留下以整体而深刻的印象”,而与此形成的口语文化自然更容易内化到人的心灵,沉淀为恒久绵长的文化传统。因而在口头文化里,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是“相互通融”的,两人通过口头传播增进对于彼此的了解,因而双方的关系是一种暖融融的,热的关系。这种关系依靠情感而非契约来维护。

在文字传播为主导的文化中,视觉感官得到了延长,而其他的感官却因无用而殆尽,单一的感官必然带来的是一种局限性的,抽象性的理解,因而与口头传播相比,文字传播表现出了冷酷和理性。这种理性和传统的乡村情感显然是格格不入的,然而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乡村在也不会返回到过去那种单纯依靠口头传播的方式。受过一定教育的,改用文字传播的现代乡村人不在像以前那样的“淳朴”,农村人际间的暖融融的关系也正在随着知识的普及而消解。

四、私人道德与社会契约

费孝通先生用“差序格局”这一名词来描述乡村中国的社会关系。费孝通在书中将中国的格局比作“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依照这种关系,就出现了中国特有的私人道德:以爱“自我”为中心,情感强度随着关系的减弱而递减。因而,孔子的两大美德即为“勿施于人”和“推己及人”②。

这种差序格局和社会契约是完全相反的。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要求全体人制约全体人,也就是服从公意。而公意就是公共利益的代表,是个人意志的综合。因而在卢梭为代表的现代化政治体系中,社会关系是一种去“中心化”的、离散型的关系,公众之间互相让渡权利,因而没有“核心”,真正的核心来自于最后形成的共识。很显然,去个人化是达成现代化大规模协作的必要条件。只有去掉以“自我”为中心的私人道德,才会产生公共意识,才能增强社会间的凝聚力。因而现代社会中,平等和自由③比“推己及人”更为重要。

五、礼治与法治

社会学家涂尔干用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区分了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两种社会团结类型。在机械团结中,由于缺少分工,人们依靠强烈的集体意识将同质性的个体捆绑在一起。同质化越严重的集体就会表现出越强烈的集体意识。而浩繁的礼节就是集体意识的具体体现。这种集体意识使得法律有着严格的压迫性的特点,任何反对集体意识(也就是出轨行为)的行为都将被视作对集体的冒犯,而非对个人权利的侵害。因而这种法律有着强烈的情感色彩。例如,在古代儿子打父亲要担负巨大惩罚,这并非处于对于个体“父亲”人身安全的保护,而是处于“孝”这个集体意识的维护。这也是为什么古代法家思想与“依法治国”思想不同的原因之一。很显然,这种集体意识感强烈的法律是对所有人的一种束缚,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阐述了现代法律与乡土中国的不兼容性;却没有叙述在乡土上产生的这种法律本身对人的压迫。

总结:现代化的中国一定会更好吗?

从费孝通先生的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上世纪40年代的乡村中国,那是一种淳朴而又自然的社会。由于没有现代化的“理性思维”,每个人之间的关系简单而又浓厚。然而,这样的社会里也存在着男女不平等,社会共同体压迫等现象。而现在社会呢,很显然比以前更高效,更自由,更民主。然而人们之间的关系却在僵化。从马克思的拜物教与异化,到韦伯的科层制,再到法兰克福对于现代文化工业的批判,无不包含着对于现代社会高效率背后种种危机的反思。因而我们不能说哪种社会是更好的。

乡土中国读后感600字 篇2

费老在第一章就提出了乡下人的“土气”,乡下人向土地讨生活,和土地分不开,以农为生的人们,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也就是论语说的“生于斯,死于斯”。并且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在城里绝对看不到这样的现象,这个是“土气”特色,也是一种习俗。

接下来费老又讲了文字下乡,他说文字只是传情达意的工具,讲究文法、艺术,但是在面对面的乡土社会中是没有必要的,有着空间和时间上的阻隔,在乡土社会中,他们有着自己的“行话”有着“无言胜似有言”效果,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乡土社会的本质。并且乡下人没有文字的需要。

费老也讲到了差序格局在中西方的对比中,西洋的格局是团体,就像捆火柴一样绑在一起,而中国则是家庭,就好比丢了一块石头在水里,荡出一层一层的波纹,具有伸缩的能力,有着“人情冷热、攀关系、讲交情”的特点,而西洋的就是权力问题,作者说人何人往来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就是一个差序,也就是伦。

作者还讲了家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的内容,我觉得这都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所导致的,我们的奉行的是儒家文化,讲的是“和气、礼治”,人情世俗的常态。

最后作者还讲到了血缘与地缘、欲望和需要、名实的分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名实之间的距离跟着社会变迁速率而增加,但是在乡土社会中变迁的速率是很慢的。

乡土中国读后感900字优秀 篇3

在我明白,差序格局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向外延伸的亲疏不一样的关联网络。这个格局和西方的团体格局相同的就是格局与格局之间都有交融性。在差序格局里,社会关联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这就有些像一片雨点落在湖水里激起的圈圈波纹一样,波纹不断向外推延,同时又互相交错,构成整片湖的联系。而在西方社会中的团体格局里,人与人的关联主要依靠各种形式的团体构成。因此,我们这天大学里会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社团组织大概就是受到这一思想的影响吧。

另外,据费先生所说,在差序格局的社会里人们总会存在着私的念头,一个人为了自己能够牺牲家,为了家能够牺牲党,为了党能够牺牲国,为了国能够牺牲天下。并且除了为了个人那一块,我们都能够说是为了一个“公”去牺牲其他的利益。似乎都是“大公无私”的,但实际上我们总会披着“公”的外衣去实现最终的私欲。

其实,当我在看关于这一些资料时,我总会产生一个想法:那就是西方社会似乎也存在着一种另类的差序格局,只是他们的关联网更多的是依靠朋友来推延出去的,而不像我们的亲属关联,地缘关联等。或者能够说是这种靠关联的现象并不是只存在于中国社会,只是中国社会正因传统的影响更为的突出罢了。至于文中说的中国人很自私,各人自扫门前雪或者是损公利私,其实#from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gkstkend#这在哪儿都有这个坏毛病,只是说西方正因有团体的传统要好一点,还有就是西方的社会制度更趋于完善,能更好的指导人们的行为。

《乡土中国》读后感 篇4

——王杰

最近我读了一本社会学读物——《乡土中国》,之所以选择这本书,原因有二。一:我本人是学科学社会主义即社会学的,要了解社会学及其研究对象,就得去看相关书籍;二:费孝通先生是我国成就巨大的社会学家,其作品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要了解一本书的主题思想和描写的现象及揭示的道理,就要去了解书的作者及其所表达的思想观点。1910年11月2日,费孝通先生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县城(旧属苏州府,今为松陵镇)的富家桥弄。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江苏吴江人。1936年夏,费孝通去英国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中文名是《江村经济》,此书流传颇广,曾被国外许多大学的社会人类学院列为学生必读参考书之一。1938年回国后费孝通继续在内地农村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农村、工厂、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社区。出版了调查报告《禄村农田》。1944年费孝通访美国归来后不久,参加中国民主同

盟,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曾任清华大学教授,著作有《生育制度》、《乡土中国》及译文《文化论》、《人文类型》、《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等。

《乡土中国》一书从十四个部分来阐述中国的乡村。

一、乡土本色

二、文字下乡

三、再论文字下乡

四、差序格局

五、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六、家族

七、男女有别

八、礼治秩序

九、无讼

十、无为政治

十一、长老统治

十二、血缘和地缘

十三、名实的分离

十四、从欲望到需要

下面我九详细介绍一下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

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依靠土地,同时又被土地所束缚。在本章中费先生用中国与美国的乡下做比较。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沿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在我国,正如最近热播的由著名演员陈宝国,冯远征主演的电视连续剧《老农民》一样,土地自古以来就是农民的命根子,我们在本剧中既可以看到人

们没有土地时的无奈,忍饥受冻,为得土地奋不顾身,也能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土地革命农民得到土地能自由种植,并且翻身做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之后的欣喜若狂。此外,通过这部电视剧我们还能发现由于地少人多中国农村农民跟美国农民截然相反,住的一家挨一家。

费先生把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归纳为下列几点:

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宜距离得过远。

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

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

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个地方一代一代的慢慢积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无论由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中国还有一个特色――落叶归根。正如赵本山所主演的电影《落叶归根》所反映的一样,在电影中赵本山老师所扮演的一位农民工为了遵守自己的诺言,历尽千辛万苦将一位死在工地的工友送回家。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强烈的落叶归根的思想。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社会也开始有所变化,在此,费先生用了一定的篇幅来阐述了这一变化。

接下来,费先生用两章来阐释文字乡下。我们知道,乡下的知识是很缺乏的。现在这种局面终于有所改变了。在费先生笔下的那个年代,乡下人受教育的程度更低,不要说写文章,可能大多数人大字都不识几个,前面说到大多数乡下人被束缚在土地上,文字就更加缺乏了。费先生用一个反例衬托了乡下人的“无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既然乡下人不懂文字,那么他们又怎么交流呢?这个不用我们操心,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的交流方式。语言和文字是不同的概念,语言足以让他们交流经验。但是他们不懂文字,这毕竟是落后的表现,必须做好文字下乡工作。这一方面,费先生也提了相应的建议。

说到差序格局,费先生是用两章来系统论述的。在书中,他特别谈到了私。这一字蕴含了多重意义,也造成了多种不同的结局。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关系的综合。社会范围是一个个私人关系所构成的社会网络,因此,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

在私人联系中才发生意义。差序格局在中国社会表现的尤为明显,尤其在中国现代社会,私人关系在社会交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很多部门办事没有私人关系办事就慢甚至办不成事。当前在中国也有很多著作或影视作品也深刻反映这种现状。比如大型反贪剧《大江东去》就反映了这一现状。在本章中,费先生也说到了西方社会家庭,同时他引用了大量了名人名言来说明差序格局。

既然谈到差序格局,就不得不说道德。道德是在不同的差序格局中产生的,不同的差序格局就会造就不同的道德规范。与其说这分为两章,还不如说这是一个部分。这两章联系甚为密切,没有前面一章的差序格局就谈不上后面道德。同样,他还是列举了西洋的差序格局造就的西洋道德与中国的不同、也大量引用了名人名言。

接下来就是家族这一部分了。首先,费先生对中国乡土社会是否存在团体作了相关阐述;再次就是家族概念的解说,家族即是家庭的扩大版。在此,费先生列举了西洋家庭与中国家庭的不同,还说到了家族的功能包括繁衍,又不仅限于繁衍。还包括其他

很多功能,比如协调本家族和其他家族的利益的功能等,这一点在最近刚热播过的电视连续剧《马向阳下乡记》反映的比较明显。在本剧中,刘氏家族的当家人刘世荣在刘氏一族中说一不二,其他族人都唯他马首是瞻。就连市里派的 道,中国是乡土社会,因此,属于礼教秩序,依靠的是礼。自古中国就被称为礼仪之邦。同时,还提到了“传统”的概念,也就是指社会所积累的经验。

乡土社会是无讼的社会。首先说到了社会秩序的变化,从礼治到法治的变化,这是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一个标志。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法治也给乡土社会带来了很多副作用。

说到了无讼,那就不得不说到无为政治。以“权利之争”开篇,以史为证,上至皇帝,下至老百姓,在封建社会里,名曰“专制”,实为无为。在乡土社会里,人们崇尚礼教、礼治,这就给人民生活控制以松弛,只是挂名的,是无为的。

上面说到了无为政治,在“长老统治”中又再次提到。要想很好把握“无为政治”必须还得往下看,这三篇实则都是权利结构的问题,在学习的时候必须把三篇内容联系起来。“长老统治”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有明显的体现,比如,前文提到的《马向阳下乡记》中演到的刘氏家族的刘世荣就是他们的长老。另外,在本句中还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祖奶,整个村里老祖奶是年龄最大,辈分最

高的人,她的话没有一个人敢不听,实际也体现了在中国现代社会中同样仍然存在长老统治。

在本篇中,费先生引用了《生育制度》中的一些概念,用以证明乡土的权利结构。

十一部分论述的是我们熟悉的血缘和地缘的关系。这一部分很好理解,在郑杭生版的《社会学概论新修》中也说到过血缘与地缘的概念,还可以联系家族一章的内容。

乡土社会的一大特色就是人际关系是建立在血缘和地缘基础之上的。现代社会的血缘和地缘有些淡化,但依然存在,出门在外,我们总是寻找老乡,家乡人给我们一种亲切感。当然,这仅限与感情的联络在商业中,血缘就显得非常淡化了。在中国有句俗话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句话集中体现了这一点。

在现代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乡土社会也开始慢慢转变。

最后两章的内容,不是太好理解。在此,也就不敢妄加猜测,但据我理解,这两章的大概意思是社会结构的转变,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

学术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立品格,这是毋

庸置疑的。此处交代这段政治背景,也并不想纠缠于学术与政治的关系之中,而且这里的学术与政治的对立也不同于民族中的“行政概念”和“学术概念”的区分。我们在《乡土中国》中很少看到政治色彩。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费孝通先生保持了学术的独立。这也并不否认作者在写作《乡土中国》时,抱有改造中国的梦想。

本书的题目《乡土中国》涵盖了全书的主要大意,浓缩了书中内容的精髓,是该书的简介。《乡土中国》,题目有两层意思:一则乡土,另一中国。“乡土”指的是社会最基层的广大农村人或乡下人,阐述了乡土社会中人们的价值观与思维的不同;“中国”说明作者对中国社会的现状进行描述,并同时与西洋社会的相关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2014级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

《乡土中国》读后感 篇5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提到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乡土性并不是中国所有阶层的共性,但是却是传统中国最基础的特性。同时,又可以从乡土性这一特征延伸出一些与它有联系的基础特性:空间上的相对固定性;时间上的相对静止性;村落内人际的熟悉性;村落间人际的孤立性;判断标准的自我性。这五个要素又彼此联系,构成中国乡村社会的结构和特点。

与此同时,我们知道,现代意义上的法律是在西方国家的土壤上产生的,因此在将其引入中国的时候必然会产生水土不服的现象。在经济学上,我们将这种引入的矛盾叫做“熵”,“熵”的引入会使打破整个系统稳定的状态,但如果管理者处理得好,则会使得整个系统向上发展,反之则会后退。而这种冲突表现中国的乡村表现得格外明显,以至于至今仍然有不稳定的因素存在。

在乡村的这种冲突主要是“法”与“情”的冲突。“法”是什么?有很多种解释,最简单的一种就是契约,人与人之间的契约,人与政府之间的契约。“情”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关系。“法”与“情”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他们也彼此交融,法中有情,情中有法。比如说法律中对于未成人、怀孕妇女等等的规定便体现了人情。同理,我们每个人也有一套自己判断关系远近的规则,而这套规则中也多多少少和现代法治规范具有共通之处。

然而,在将现代法治引入中国乡村地区的时候,彼此冲突的因素显然多于彼此调和的因素。在《秋菊打官司》的电影中我们看到,秋菊苦苦追寻的是一个说法,而最后引入的司法解决的方式,显然并不是秋菊想要的结果。国家司法权的介入打乱了当地关系网的平衡的状态,增加一种不稳定因素。不难想象,秋菊和村长家的关系面临的挑战。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到,中国传统社会是以一种差序格局的方式存在的,这种格局是以自我为中心,然后向水纹一般一波波扩散出去,最后形成每个人的社交圈子,而在这个圈子里每个人都是熟人。你会和自己的熟人打官司吗?一般来说不会,除非你下定了和他老死不相往来的决心。可是我们同时知道,中国的传统乡村社会是封闭的,人们是离不开这片土壤的,因此老死不相往来是很困难的,甚至意味着世代为仇,这是不利于整个村落和谐的状态的,也是村落里的长老所不希望看到的,因此他们会极力协调纠纷。这种纠纷的解决方式基本上或是“各扇两人一巴掌”,或是“劫富济贫”,或是“进行感化”的方式,对纠纷双方进行教化,运用自己的地位和高尚的品格以及邻里间的压力,缓和这种人际冲突,多年来倒也相安无事。

但是,中国的城市是具有引入现代法治的合适的土壤的,经济的发展,人际之间的交往频繁,人口流动速度的加快,对现代法治提出了要求。由于城市是一个开放的结构,每个人都可以随随便便的进来,又大大方方的出去,因此人情渐渐退让于法治。在城市里托关系办事的难度增大,成本提高,因此法律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与此同时,陌生人之间的不信任,使得我们希望有一定的准则约束对方的行为,综合其他因素,城市最终适应了这套法治程序。

但是,政权的统一不允许我们在中国的城市和乡村实行两套法制体系。“一国两制”要是试用在乡村和城市之间,想必会给中国带来不和调和的**。因此在乡村地区尚未存在合适的土壤前引入法治模式必定会引起冲突。

先不提法治的观点和乡村社会的基本理念、道德风尚是否不同,单单是纠纷解决程序上就产生了冲突。以前解决纠纷的长老都是村里面最具有威望的人,是通过其高尚的人格让别人信服。但是,就拿法院审判制度来说吧,现在解决纠纷的法官是一个“外人”而非“熟人”,他依靠着国家权力解决纠纷,即使村民对于纠纷解决结果不满意,一旦判决生效没有回旋的余地还要强制执行。这就像是家里人吵架,一个陌生人过来调解,然后不论吵架的人是否满意,都要按照他的意志执行,这显然让人感觉不舒服。同时,法律程序是一个不可逆的齿轮,一旦开动起来就会自己运行,人为的因素很难再施加干预,就如《秋菊打官司》所描述的,尽管村长是个善良的好人,但是一旦国家司法权介入进来,秋菊就不能再左右判决的结果。熟人社会中“情”与“法”还有其他种种方面的冲突,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在中国乡村地区表现出的“法”与“情”的激烈交锋的实质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的冲突。刚刚引入法治的中国的乡村地区还处于一种被现代工业文明席卷之前的状态,而现代意义上的法律是与工业文明相适应的产物,这同大人把自己的世界观强加给小孩子是行不通的有一定相同之处。

但是,现在来看这种冲突渐渐有所缓和。在向乡村地区推行法治的过程中,现代法治逐步去适应乡村的特点。在一些案件中,以当地的基本道德风尚作为裁判的准则。逐渐,农村居民也接受了一些现代的法治精神。但是最重要的是,农村流动人口增多,进城务工人员也成为不可忽视的群体,农村的土地可以在一定限制内转让,都使得农村这片土壤更适合法律的生存。

乡土中国 读后感 篇6

这一本《乡土中国》实际上让我读的颇为费力,纯论述性的文章一向不是我的至爱,但是它却让我每读一遍都有新的收获。这本书讲述的是以农耕文明为主的中国乡土社会,尽管篇幅短小,但是却囊括了整个乡土社会的方方面面,作者费孝通从历史现状、社会结构、思想根基、统治制度等等方面阐述了这个独具特色的社会,书中既没有一味的褒扬,也并不是强烈的批判,而是以客观的角度描绘出一个我们熟悉又陌生的社会。作为一本社会学著作,它让我对所处的环境有了更深更全面的理解,今天我只想说说中国人的故土情怀。

从悠久的国家历史来看,中国人最主要的生存方式就是农耕。那么可以说以中原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是建立在农业的基础上的,因此这使得中国人有别于游牧民族的喜好迁移与尚武好斗。自古以来,农业就是历代王朝最重视的生产活动,中国也形成了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特色社会,而生长在这一片土地上的人民自然也就以田为本、以食为天。封建主义固然已经被推翻,但是中国人喜爱安稳与温和的个性还是一代代传承了下来。安稳体现在中国人不爱迁徙,温和使得中国成为礼仪之邦。

俗话说落叶归根,意思是指客居异地的人终归还是要回到家乡。所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走的多远、无论在外有多少荣华富贵,回到家乡的愿望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正是这个道理,因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才最熟悉也最亲切。乡土社会中,以种地为生的人民也就如同庄稼一般长在了土里。固然也有迁徙出去的人,他们就如散落的蒲公英,随风而飘,没有永远的落脚点,也失去了内心的归属与安定感。以人情网辐射的中国社会有无数个圈子,可是这些圈子基本都对外来者排斥,假如一个外来者妄想加入其中必定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付出代价也无法真正融入其中。这也是中国人为什么愿意从出生到死亡都扎根在一个地方。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的年轻人那么热衷于买房,因为房子就代表着家,而家庭观念是中国人不变的圭臬。

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天灾人祸例如:旱涝绝收、瘟疫战乱引起的人口流动并不能形成巨大规模。而历史上有名的北民南迁是在各种因素下形成的民族大融合,从客观上看对国家的发展产生的的确有利影响。如今随着国家建设的骎骎日上,各种大项目所引起的人口迁移却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国家的移民政策有许多,从最开始的一次性补偿到现在的开发性移民,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方针与进步的执政理念。然而,尽管对待移民问题上国家有各种补偿与安置措施,如减少对移民活动的各项收费、对接待移民的企业免税、移民迁往的地区也相应会给他们一定的照顾。但是移民回迁还是成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尴尬的事实。为什么移民会回迁?我看过这样一则新闻: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一个小山村住着八十多户人家,可是这个小山村在行政区划上却找不到地方,这里无水无电,没有法律的约束、没有政府的管理,大家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然而生活却并不像桃源那样令人羡慕,当新一代移民憧憬着外面的生活时,他们却发现回迁的移民们已经没有了合法的身份——没户口、没身份证、学生考试报不了名······回迁者成为了黑户,这是移民过程中令人揪心的事实,但是依然有不少的移民选择了回迁。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的建成也就是建立在无数人的背井离乡的基础上,虽然本着就近安置的原则,移民仍然无法适应新的环境。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也就意味着断了根,漂泊的滋味尤其是对于年长者更加无法忍受。少小离家老大尚且要回,何况是在家乡土生土长的人。移民不被当地人接受以及自身无法融入其中等原因都是他们缺乏归属感的原因,据调查广东佛山的岗南村小组是一个典型的移民村,如今这个村子中的“发廊、网吧经济”成为了不容忽视的发展力量,相对独立的空间使得这里成为了罪恶滋生的温床。移民们自顾不暇,当地政府也出现了管理空白,更悲哀的是其他小组组长竟然对这种经济心生羡慕。这样的环境下移民要接受新家更加困难,移民的就业问题、交流问题、政策不到位等等都影响着他们的生活。经济条件稍好的选择一走了之,而年老力衰的则也许永远回不去了。

新生代对环境的适应是很快的,他们对模糊的家乡也许已经没有太多印象,而新的地方带给他们是更多的好奇与新鲜感。留恋着家乡的移民此时却处在想回但回不去的两头无根的状态。生在土里的中国人,没有根便只能飘散在外。最美的是故乡的云,最亲的是故乡的人。安土重迁是延续了几千年的情结,也许这样的生活毫无波澜,但是安稳却是大部分中国人的毕生追求。如何真正的为民利民是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只是在其中随政策而动的移民成为了无奈的蒲公英。

乡土中国读后感 篇7

该书作为我们离退处“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活动的当月推荐读物,我虽通读了两遍,但按照读书活动“学思践悟”的要求,有些找不到“北”的感觉,总感到费老这个泰斗级社会学家所讲的东西不是我们所能完全理解的,后来又在网上看了几篇别人的读后感,还是不能适从。下面,谨从我阅读本书后所回忆起我童年在乡下生活的点滴乡土记忆,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费老书中“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的描述,虽说的是40年代中国农村,但我以为,上世纪60年代的农村恐怕和40年代应该变化不是太大。我儿时因为父亲受了迫害,随父亲在周至老家农村生活了五年多,直到上小学二年级时才转学到西安,我对这五年多的农村生活记忆尤为深刻。每到夏天,在大片的芦苇丛中,传出布谷鸟的叫声,总想摸到鸟蛋或小鸟,钻到里面却怎么也找不着。清澈的河水中游荡着五彩斑斓的小鱼,用篮子稍一划拉就有几尾在蓝中蹿蹦。芦苇根儿下,时不时就能摘到菱角。河中稍大点儿的石头下,也能抓住几只螃蟹。娃娃伙儿们光着屁股在河里戏水,都忘记了时间,直到听见远远的村里大人们隐隐地呼叫声,才提了鞋,抱起衣服,一哄子各回各家。秋天,背着小背篓打柴,折下一根长长的竹扫帚棍儿,在尾端绑定一根长长的细绳,作为工具,扦拾白杨树落下的叶,我们叫扦嘎嘎叶,装满了背篓,背不动了还要大点儿的孩子帮忙。房檐底下挂着一串串金黄的包谷,晚上有野鸽子把包谷之间的缝隙当窝,打着手电筒一照,好像不会飞似得,当你搭着梯子快要够着它时,却扑棱棱的飞了。冬天里,在热炕上赖着不想起床,艨坏穆罂酚凶诺淡的呛味儿,锅头炭灰里埋着烤出来的红苕干面香甜。提着蛋笼走进青油油的麦地,挖燕麦、捡拾大雁的粪用来喂猪,冻得手背通红,肿的像个面包。那时天上总有一行行大雁排着人字形或是一字形向南飞,麦田里也是一群群的吃着麦苗,粪便都能捡上一笼底儿。冬天最深的记忆莫过于过年了。过年,能吃上水果糖、柿饼、瓜子儿、花生、核桃,还有麻花、麻叶儿等。在大年三十的晚上,一群孩子聚起来一起挨门挨户给各家各户“拜先人”,拜完等着人家大人给每人捏一颗糖或是一把花生瓜子儿,有的人家也会给一分钱。在我们这么个大村子,走完两三个街道,就已经很晚了,回到家,衣服的几个小口袋就已经鼓鼓囊囊再也装不下了。春天总是个比较难过的时节,天气乍暖还寒,进入二三月也就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了。记忆中几乎每天都吃浆水搅团,浆水菜是用各种野菜腌制的,有时还有马刺筋(大刺儿菜),吃起来有些扎嘴,那时把搅团吃的很厌烦,直到现在还是。

现在,村边儿的小河早已经干涸了,河岸上已经没有了灌木野草,河岸边、芦苇丛也都变成了庄稼地。平时回去是见不到那么多人的,只有过年还有些人气。农村里的年轻人都到城里去打工,只留下些老人在乡下看着门户。过去低矮的瓦房已经很少见了,家家户户都盖了二层小楼,空荡荡的。

记忆中的老家乡村,捡拾起我们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提起亲切,放下动容,繁华落寞,与有荣焉。费老的“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的描述,在现在的中国已经比较少见了。我老家村子里如今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甚至到新加坡抑或是非洲打工的都有。村里人活动范围已经没有了限制,他们的社会圈子也就不再孤立了。况且,按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老家的村子也同其他乡村一样,除了重视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也在鼓励发展特色经济,重视公共服务,重视环境质量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先生在1985年该书再版时的那段话:“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描述,而是包括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搞清楚我所谓乡土社会这个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通览全书,可以感受的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沿着作者的思路,可以一窥中国的基层社会。虽然时过境迁,但作者透视社会的眼光,观察社会的方法,仍然充满活力,值得借鉴。

《乡土中国》读后感 篇8

如果没有费老的点拨,也许我会认为初心是根本而非目的,是起点也是终点。一个人不是为了目的而活,而是为了追求幸福和美满而有了目的。不忘初心,不是为了某个目的而起了偏执之意,而是要我们始终记得出发的目的是这份初心。

当然这也没有错。但当我问起自己为什么一定要坚守一份初心的时候,我有了新的解答。那是因为,我生来就扎根在这个历史上乃至当今社会仍有面朝黄土背朝天下地耕种插秧的乡下人的土地。是因为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在中国人眼里,就是土地,那就是家。国家,在中国人眼里不是一个country这么简单,那是因为中国人觉得有家才有国。这时候初心一个词变得宏阔起来。它撑起来的是一个民族爱国的精神,扎下去的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深根。这是第一个点。

同时,初心也是我们的源。书中说,归根结底,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中国》这本书始终在将乡土社会和后现代社会作比较。春节晚会中有一小品,讲的是城里人看不起乡下人的轶事,其中一句话打动了我――“谁从前还不是个乡下人”。没有错的。现代社会中的城市无疑是从乡村发展而来,多少人外出打拼为了家里人能过上好日子,反倒在过上好日子时忘了自己最初的样子,忘了源头,忘了出发时的初心。反观乡土社会中的人们,保持着那种不抬头就能走到目的地、不指名道姓只听声音就能知道是谁的熟悉感,他们有着自然而然的信任感,有规矩,无需法律框定,是有机的结合。相比现代社会更多发生的是陌生人的聚集,我们反而需要一部部法律去保持秩序,需要一张张契约去建立信任,是机械的结合。这说明乡土社会是自然的、基础的,任何一个人的成长都必然存在于一个环境中,而这个环境的根就是乡土社会。乡土就是根本,这便是我们要保持初心的理由。

有了乡土,自然就有了乡情。想通了这个,也就能明白四川的朋友吃着火锅激动到流泪,漯河的朋友爱吃双汇火腿肠,东北的朋友看到冬日的大雪想念亲人……书里说,治水土不服要用家乡的一捧土煮汤喝;余光中的《乡愁》,句句道着乡情的重量。中国人自始至终是心向家的,不论年少时是想飞多远多高,最终着陆的地方都是原来那个家。

如今,我等西交学子扎根大西北,在这西北地区教育之高峰埋头苦学、精益求精,便是坚守我们怀中的一份初心。《乡土中国》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面对人生问题的新解答,也是看待世界的一份宽容和坚定。

《乡土中国》读后感:寻根溯源 篇9

——《乡土中国》读后感

壶关局 宋超

《乡土中国》是一本剖析四十年代的中国乡土社会生态现象的研究著作。横跨半个世纪,本书中的观点放在我出生的九十年代乡村的风土人情同样适合不过。乡村,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城市,也因着上学的缘故辗转生活过,所以我对于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生态现象的明显差异深有体会,也能感受到二者血脉相连的关系。在费孝通先生的这本书里,两种社会生态并没有所谓好坏之分,只是寻根论理,特别是对“乡土社会”看似不合理的现象进行的合理诠释。

全书共有十四个章节,深入浅出地把乡土社会学晦涩难懂的定义请下了神坛,整本书平易近人而耐人寻味。在这里,我们可以思考到如何更好地提高乡村文化教育水平;探寻我国自古而来“己”为核心辐射的差序格局如何在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何中国社会的男女有别是仅次于等级森严的第二个社会壁垒;如何权衡情礼法,更和谐地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文字下乡看教育。近三十年来,小学教育五年制变为六年制,文理两科分分合合,教育制度改革进入了一个迷茫停滞的阶段。而在乡村,从村村有小学,镇镇有中学到现在尽数荒废,如今农村家庭需要举全家之力送孩子去县区读书。费老在文字下乡章节中谈到乡村教育,最后总结说只有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而如今,知识改变命运理念深入乡村,然而求学远、成本高、回报难三座大山高高屹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实现教育脱贫,值得深思。

差序格局看公私。在读到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里说道国民劣根性之一自私的特点时,我深刻的感受到作者那种恨铁不成钢的痛心。然而,何为“自”如何“私”的根在本书中篇论述的我国社会结构“差序格局”可见一斑。差序格局即以“已”为中心,像石子投入水中形成的层层水纹般的社会结构,并且大小不一,伸缩变幻。这样造成的结果是群己的界限是相对的,方向一变,则公和私也随着变化,因此在我国历史上牺牲国家为他小团体谋利益、争权利的人和事屡见不鲜。

男女有别看两性。有人说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因为男和女在认知上千差万别,其实,永远划分着男女界线的是生理差别。本书中写到,在乡土社会的发展中,中国的家庭是以“父”系扩大的,已结婚的女儿和女婿都是外家人,所以,在家庭这个传承性的事业社群,主轴在父子之间,夫妇成为了配轴,夫妇之间感情故而随之淡漠。男女有别的界限,使中国传统的感情定向偏于同性方向去发展,“男”“女”成为最敏感最忌讳的话题。二十一世纪,越来越多的研究男女俩性心理差异、男女相处之道的书籍和节目出现在大众视线中,夫妇逐渐成为了主轴,譬如在外事访问和重大国际活动上我们的领袖及其夫人均是共同出面,而这便是中国男女关系走向黄金时代的好现象。

无讼礼治看法治。乡土社会既非人治,也非法治,可以说最确切是礼治。礼是地方传统规矩,是祖祖代代逢事首要选择的方式,是人们的行为规范,所以十里八乡的纠纷,乡里百姓首先会选择德高望重的长者进行明辨,而讼师则是最不讨喜的人。因为依着现行法去判决,时常与地方传统不合,乡间认为坏的行为却正可以是合法的行为。当前,《小郭跑腿》、《金牌调解》等节目在百姓中很受欢迎,因为老百姓始终觉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与是否合乎法并不太紧要。“法”对于普通人仍是很高冷。

总的来说,个人觉得“乡土社会”主要在于情感和伦理,“现代社会”主要体现自由和规则,这也是未来的潮流趋势。我国的“现代社会”有独特的成长背景,有自己特有的“土气”。希望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寻根溯源、标本兼顾、科学健康、和谐发展。

乡土中国初中的读后感 篇10

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们的民族确实是和泥土分不开的。在中国,从女娲用泥土造人的神话故事开始,土就是中国人的根,是中国人身上的烙印,是中国人骨子里流淌着的东西。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神之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我们小时候就能朗朗背诵的诗,其实就能说明曾经中国社会以农民为荣。

土地真的好神奇,你播种它,它就会生长。你不种它,它也会生长。在农村生活不用怎么花钱。空气是清新的,阳光是明媚的,水是山底泉水,清澈透明。吃的东西都是绿色食品。粮食蔬菜家家户户都可以种;田地里有桃树、梨树,核桃树、柿子树、果树、酸枣树等。做饭的柴火有玉米棒、松树枝等。过年过节的时候,买点儿糖块儿,穿点儿新衣服,吃顿饺子就过去了。农村生活简单朴素,让人清心。

现在的城里人,他们不用整日与土为伴。他们把农村的乡下人叫做土包子、乡巴佬。如果没有乡里人在土里辛勤劳作,又何以供给他们粮食?这些所谓的城里人又何以为生呢?城里人笑乡里人,但他们能离开乡里人吗?

我们往上数三代祖辈们是不是都是农民?是不是都是乡下人?在我们祖祖辈辈们心中,“土”确实是他们的名根子,是他们活下去的出路,而且世世代代都在重复这样的路。但也正是所谓的“土”,养活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子孙。

不管时光怎样变迁,社会如何飞速发展,土地依然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物,是我们生命的根基。

上一篇:雪花啤酒圆梦发放仪式上讲话下一篇:人力资源考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