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分析
本张试卷主要由“基础知识达标、句子乐园、背一背,填一填,选一选、阅读小能手、口语交际”五部分,对学生进行了全面考察,试卷难易适中,覆盖面广从各方面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一、优势
1.绝大多数同学能认真读题,理解题意,答题正确。较好地完成了本阶段的学习任务。
2.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看出平时学生对日积月累有所掌握。
二、具体学情分析
读拼音写词语,考察的是学生字词掌握情况。学生的错别字较多,还需要加强训练。但也有不少学生看拼音写词语时十分粗心,一略而过没有仔细辨认拼音导致失分。
第二题:主要考察多音字和容易读错的字词拼音。
第三题: 加偏旁组成新的字并组词,考察学生对生字、偏旁和部件的掌握情况,有的学生加的不是偏旁
选择适当的量词填空 这个题大部分学生都会做,主要考察数量词的搭配情况。
第二部分
句子乐园
这部分是丢分比较多的,孩子们还是见得少,做的体型少,碰到这样的题不知道怎么思考,造成失分多,平时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给句子加标点符号,是语文园地六的题,训练过,所以得分率很高。
第三部分:考的是古诗,学生写错别字较多,对古诗的掌握不够。阅读题,少部分学生对阅读题的阅读能力还不够,不能很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我会写日记,学生写的字数较少,错别字较多,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还不够好。但是因为之前已经开始写日记,所以完成情况基本达标。
三、反思
通过这次质量测试,不仅全面了解学生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基本情况,而且对今后的教学有所启迪。
1.针对二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特点,字词教学应以积累为主。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一些优美词句,养成自觉积累的习惯。同时,在教学中要加强词句的训练,提高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应用词句的能力。
2.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立足于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重视阅读方法的培养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同时,要将阅读延伸于课外,鼓励学生在课外多阅读一些有益的书籍,丰富积累,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
3.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做事细心、认真 审题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4.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注重加强对学生写话能力的培养,善于挖掘教学资源,设计一些写话的拓展练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思维,努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交流空间,不断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
5.关注学生个性差异,让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年龄特征、性格特点、知识储备等不尽相同,在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诱导学生展现个性。特别是学困生,老师应多关注他们,让他们也能“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6.教师要督促学生熟读、熟背课文。
7.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读题,仔细答题,反复检查的好习惯。
考试并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但是学习也要以考试为导向,研究教学、提高教学,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思考不断总结,实现自我能力的提高并转化为学生能力的提高。
四、改进措施
针对这些问题,还要一如既往地做好以下工作:
1.抓好课堂40分钟的教学,扎实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训练,让学生在反复的积累运用中牢固掌握字形,词义,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2.课后抓紧时间给学生复习巩固,尽量减少学生的遗忘率。3.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丰富词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加强阅读的指导和训练,增强对语言文字的分析、理解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表达水平。
苏教版—上学期二年级第三次月考测试卷
乡镇: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
语 文(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00分)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总分 |
得分 |
一、写出相应的小写字母。(6分)
C —— G E —— F B —— D
( )( ) ( ) ( ) ( ) ( )
P —— R O —— QW —— M
( )( ) ( )( ) ( ) ( )
二.看拼音,写词语。(16分)
lǜ sè jiānɡ nánhǎi dào ɡé mìnɡ
jié báishāng liɑnɡ yáo yuǎnbái fān
三.组词。 (10分)
刻( ) 扬 记( ) 蓝( ) 乱( )
该( ) 杨() 纪( ) 篮( ) 刮( )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9分)
千( )万( ) 无( )可( ) 四( )八( )
( )折不( ) ( )无( )境 ( )鸟( )飞
( )一己( ) 奋( )( )追 ( )兆( )年
五、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汉字。(9分)
ㄔㄔА7
辶纸
艹
六.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13分)
1、写出反义词。(3分)
冷——() 快——() 长——()
坏——() 哭——() 弯——()
2、写出近义词。(3分)
快乐——() 经常——() 仔细——()
很多——() 清晨——() 讨论——()
3、写出本学期你喜欢的三篇课文题目。(3分)
《 》《 》《 》
4、词语接龙。(4分)
语文( )( )( )( )
开放( )( )( )( )
七、把下面的“把”字句改写成“被”字句。 (6分)
1、我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2、小红把飞机组装起来了。
3、小明把书还给了图书室。
八、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4分)
小 猴
小猴全身披着细毛,好像穿着一件毛皮大衣。它的头圆溜溜的。两只眼镜虽然很小,却骨碌碌转个不停,显出一副机灵的.样子。小猴的鼻子又小又扁。它的四肢又细又长,十分灵活。
1、这段话共有 句话,介绍了小猴的 、、 、 和 。(6分)
2、根据短文内容,分别写出小猴的特点。(5分)
毛的特点: 头的特点:
眼睛的特点: 鼻子的特点:
四肢的特点: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新中国的成立( )
A、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B、鼓舞了世界被压 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C、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D、结束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2、新中国成立初期,捍卫了亚洲与世界和平,保卫了国家独立,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的事件是( )
A、“共同纲领”的颁布 B、抗美援朝
C 、x藏和平解放 D、土地改革
3、以下事件发生在1950年的有( )
①开国大典 ②x藏和平解放
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④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始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4、我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开始于( )
A、“一五”计划期间 B、三大改造期间
C、探索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5、我国实施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对农业、手工业和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变革
B、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服务
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条件
D、对生产资料私有制 进行变革
6、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一次成功探索是( )
A、开展土地改革 B、召开八大并制定正确的方针
C、发动“大跃进”运动 D、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7、一些历史名词往往被打上时代的烙印。“大串联”、“红卫兵”、“停课闹革命”发生在( )
A、土地改革时期 B、整风运动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时期
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转折”的含义是( )
A、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B、开展真理标准的讨论
C、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9、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是( )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
C、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D、结束了““””
10、明明暑假到南方去旅游,想看看1980年建立的经济特区,他不该去的是( )
A、深圳 B、珠海 C、上海 D、厦门
11、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同志的主要贡献是( )
A、指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B、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提高了国际地位
C、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D、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道路
12、当今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之所以能出现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局面,主要得益于( )
A、民主改革 B、民族区域自治
C、“一国两制” D、西部大开发
13、“一国两制”的出发点是维护( )
A、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大陆的根本利益
C、台湾的根本利益 D、香港、澳门的根本利益
14、20世纪90年代初期,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
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②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③推进和平统一祖国大业
④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5、近年来,我国海军多次完成亚丁湾护航任务。这充分表明( )
A、中国海军的活动范围扩大 B、中国政府重视外交活动
C、中国海军的武装力量强大 D、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16、一位美国学者在《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 》一书中写道:“他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这位美国学者评价的是( )
A、邓稼 先 B、王进喜 C、袁隆平D、雷锋
17、当今世界各国把发展高科技作为进入21世纪的决定性因素,纷纷制定计划。我国发展高科技的计划是( )
A、“星球大战”计划 B、“863”计划
C、“尤里卡”计划 D、“2000年科学技术进步综合纲要”
18、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_______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A、863计划 B、星火计划 C、科教兴国 D、科技兴国
1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顺口溜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B、早晚喝喝菜粥粥,中午啃个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
C、缝纫机缝出新衣衫,自行车出门真方便,收音机听听大新闻,美观的手表看时间
D、双手筑起两层楼,高档家电样样有,妻儿外出有汽车,吃喝穿戴属一流
20、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就业制度的改革而引发的新生事物包括( )
①持证上岗 ②就业培训 ③公开招聘 ④人才市场自主择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0分)
2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指出: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 关系。
材料二 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各国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材料三 1956—1974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 1956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建交国家数 25 49 54 69 87 88 95
(1)材料一中“唯一合法政府”“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内容,与旧中国外交相比,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最根本特征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的外交政策,在20世纪50年代有哪些体现?(2分)
(3)结合材料三,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重要因素有哪些?(1分)
(4)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在坚持原有外交方针和政策的基础上,又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举一例说明。(1分)
2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中国在西部地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材料二 ……作为美国军事视察团的成员,我在原子弹轰炸后的第三周登上了一列开往广岛的火车,这一刻成了我一生当中最可怕的时刻。尽管我经历过可怕的战争,可对我即将看到的一切仍然没有思想准备。这里空空如野:没有鸟儿,没有人,没有树,没有房子,没有生命。水泥墙壁上留下来的一个个人体的轮廊,就像照片底片被烙在了墙上一样。广岛就像一股烟儿似的眨眼间就消失了。
材料三 1968年6月12日,联合国大会核准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草案,此条约的宗旨是防止核扩教、推动 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1970年3月5日条约生效。
(1)2014年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多少周年?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谁?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民解放军中担任战略核反击任务的军种是什么?原子弹不仅能够将广岛夷为平地,也可能毁灭人类和地球,为什么中国还要研制并拥有它?(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有什么意义?(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列举一项我国在和平利用核能方面所取得的成果。(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在夏季奥运会上取得的金牌数。
材料二 1993年第一次申奥,与成功擦肩而过;2001年第二次申奥获得成功,十年奥运梦圆,那一夜何振梁喜极而泣。何振梁最深的就是“弱国无外交”, “1979年以前,我们实在太难了。从我个人感受上讲,两次申奥的变化更反映了国家的进步。2001年的北京底气更足”。
(1)结合材料一何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在奥运会的金牌数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1分)
(2)从中国申奥的曲折里程中,何振梁得出了什么结论?用近代的史实证明这一结论。(2分)
(3)材料二说“2001年的北京底气更足”。200 1年发生的哪些史实可以证明这一观点?(1分)
姓名班级座号得分
温馨提示: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请同学们沉着作答,相信你一定行!
一、基础(36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每个字1分,共12分)
滑稽鲲鹏吞噬媲美挑衅迷惘..幼稚苔藓雾霭迁徙惩罚哂笑..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不自量力陷阱沾沾自喜
B、喜形于色窃笑狼藉班班
C、相形见拙呐喊美味佳肴
D、精巧绝伦幼稚高深漠测
3.选出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敬畏自然》通过写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表现自然的强大神奇、人类的愚妄浅薄,告诫人们不要妄想能战胜自然,应该服从自然的规律。
B、《罗布泊,消逝的仙湖》通过记叙罗布泊消失的过程以及罗布泊的现状,向人们发出警报——应该反省了,不要再破坏美丽的自然了,否则有一天人类将无存身之地。
C、《旅鼠之谜》向作者介绍了北极旅鼠几种奇异的无法解释的现象,希望人类能从中得到解开这些谜团的线索。
D、《喂——出来》这篇科幻小说通过描述一个围绕着神奇的洞发生的故事,剖析了人类的许多愚蠢的做法,探索了人类未来的生存状况和人性的阴暗之处。
4.下列选项中,修辞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的是()(2分)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C、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D、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5.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总觉得丝绸博物馆的建筑造型标新立异,充满着圆形弧线的柔感。
B.他就以借口工作忙为理由,不去参加这次活动了。
C.顺着风势游走的火舌像一挂红色的项链。
D.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前人苦学的优良传统,发奋读书,发扬光大。
6、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表达方式(A记叙,B说明,C议论,D抒情)。(4分)
①世界著名的内陆湖——青海湖,50年间湖水下降了8.8米,平均每6年下降1米,陆地已向湖中延伸了10多公里。()
②我怎么也笑不住,陷入了迷惘的沉思。()
③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
④啊,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美好啦!()
7.解释加点的词语(每题2分,共12分)。
①结庐在人境②问君何能尔..③玉盘珍羞直万钱④秋天漠漠向昏黑..
⑤瀚海阑干百丈冰⑥夫不能以游堕事...
二、积累与运用(每空1分,且错一字本句不得分,共22分)
8.陶渊明《饮酒》(其五)中,表现诗人陶醉于山间美景悠闲自得的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则主要是写__________(填2字);以花咏雪,以春景写冬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诗中只字未提送武判官,笔端却饱含
无尽的惜别情思的句子。
11.《行路难》中抒写诗人对发挥才能,实现远大理想充满乐观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己亥杂诗》中表现诗人不甘心消沉,希望寻求另一种方式来报效国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名人传》的作者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叙述了德国音乐
家、意大利国画家雕塑家和俄国作家托尔斯泰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三.阅读《在海上“种植”石油》,完成14-19题(共18分)
在海上“种植”石油
海洋科学家预言,21世纪人类将从海洋上的“海藻园”取得石油。
海藻是大海里随处可见的海洋植物,出于它具有含油量高的特点,科学家都在积极进行海藻精炼成类
似汽油、柴油等液体燃料用于发电的开发研究。美国能源专家曾利用生长在美国西海岸的巨型海藻,成功
地研制成优质“柴油”。据实验结果,海藻中脂类含量可达67%,每平方米海面平均每天可采收50克海藻。加拿大科学家也对海上“种植”石油进行了成功的试验。他们将一些特殊的细菌放在生长很快的藻类上,经化学方法处理后就生长出了“石油”。这和在漫长的地质过程中细菌分解生物体中的有机质,最后把有
机质加工成石油的过程基本相同。
英国科学家独辟蹊径,早在十几年前就已进行海藻直接发电的技术研究,最近研制出一套功率为25
千瓦的海藻发电系统投入发电。研究人员将海藻经干燥后碾磨成直径约50微米的细小颗粒,再将小颗粒
加压到300千帕,变成类似传统燃料的“雾状剂”,最后送到一个标准的双燃料发电机组中,于是电力便
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输送出来,通向千家万户。
目前,国外科学家正在海洋上建立“海藻园”新能源基地,采用生物工程技术进行人工种植栽培,形
成海藻规模生长,以满足发电站的燃料需求。据专家计算,用一块56平方公里的“海藻园”种植海藻发
电,可满足英国的供电需求。试验表明海藻发电的成本比核发电便宜得多,与使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相
比发电成本大抵相当。而海藻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可通过光合作用再循环用于海藻生长,因此
不会向空中释放可使气温升高的温室气体,对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据称海洋藻类中储备的有机物十分惊
人,等于陆地植物的4-5倍。不言而喻,在21世纪的植物能源中,海藻发电将大有可为,前景诱人。
14.本文的标题不能全面概括本文主要内容,请给本文另拟一个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标
题。(3分)
15.海藻发电的主要优点是:①②。(2分)
16.本文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有、、。(3分)
17.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文章采用顺序进行说明。(2分)
18.“试验表明海藻发电的成本比核发电便宜得多,与使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相比发电成本大抵相当。”
句中“多”、“大抵”两个词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
19.请根据本文有关知识,或者结合你所学知识,另行设计一种开发利用水藻的方案。(4分)
答:
四.阅读《满井游记》选段,完成20—24题(24分)。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廿二日天稍和,借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 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
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 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
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20.下列句子语意停顿划分不当的一项是()(2分)
A.廿二日/天稍和B.若/脱笼之 鹄C.山峦/为睛雪所洗D.游人虽/未盛
21.下列“之”的词性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毛羽鳞鬣之间;/局促一室之内B城居者未之知也;/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C脱笼之鹄;/倩女之靧面D曝沙之鸟;/髻鬟之始掠
22.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项(每题2分,共6分)
①作则飞沙走砾()A做B动C兴起 .
②余寒犹厉()A像,好像B还,仍然C特别,尤其 .
③游人虽未盛()A壮实B成年C很多 .
23.在记叙描写中,文中运用了许多贴切新鲜的比喻句,按要求各举一例(6分)
①以物比人
②以人比物
③以物比物
24.翻译下面的句子(每题4分,共8分)
(1)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翻译: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翻译:
答题卡姓名班级座号得分
1.(注音)滑稽鲲鹏吞噬媲美挑衅迷惘..
幼稚苔藓雾霭迁徙惩罚哂笑..
2.3.4.5.6.①②③④
7.①②③④⑤⑥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14.。(3分)
15.①②。(2分)
16.、、。(3分)
17.,(2分)
18.(4分)
19.(4分)设计方案:20.21.22.①②③
23.①
②
③24.(1)(2)
福州铜盘中学语文组八年级下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参考答案
1.略
2.A 3.C 4.C 5.C 6.(1)B,(2)A,(3)C,(4)D
7.略
二 8.陶渊明《饮酒》(其五)中,表现诗人陶醉于山间美景悠闲自得的心情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则主要是写送别(填2字);以花咏雪,以春景写冬景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本诗中只字未提送武判官,笔端却饱含无尽的惜别情思的句子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1.《行路难》中抒写诗人对发挥才能,实现远大理想充满乐观精神的诗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2.春泥更护花。
13.(罗曼•罗兰)。德(贝多芬)、(意大利)(米开朗琪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14.海藻炼油与发电(或海藻·炼油·发电)3分
15.①成本低②有利于保护环境
16.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17.能否利用海藻炼油与发电;逻辑
18.不能去掉。“多”表示数量大,说明海藻发电比核能发电更便宜的程度。“大抵”是大概之意。表示利用海藻发电与用煤炭、石油、天然气发电成本大致相同,去掉就不准确了。
19.例如,研发并利用海藻生产农业有机化肥的设计方案:
研发一种可以大量繁殖的、富含氮磷钾等农作物必需的化学元素的海藻,广泛应用于农牧业生产,给牲畜作饲料。这种海藻不但成本低廉,而且有利于环境保护。
20.D21.A22CBC
23.①以物比人:‘若脱笼之 鹄’。
②以人比物: ‘如倩女之靧 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③以物比物:‘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或者‘麦田浅鬣寸许’。
24.翻译:
(1)山峦被溶化的雪水洗过后,美好的样子好像擦过一样,鲜明美好而又明媚,好像美丽的少女洗过脸刚刚梳好环形的发髻一样。
(2)我才知道城郊田野外面未尝没有春天,可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它啊。
附福州铜盘中学语文组八年级下册第三次月考试卷答案:
一.1.略2.A 3.C 4.C 5.C 6.(1)B,(2)A,(3)C,(4)D7.略
二.8.陶渊明《饮酒》(其五)中,表现诗人陶醉于山间美景悠闲自得的心情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则主要是写送别(填2字);以花咏雪,以春景写冬景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本诗中只字未提送武判官,笔端却饱含无尽的惜别情思的句子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1.《行路难》中抒写诗人对发挥才能,实现远大理想充满乐观精神的诗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2.春泥更护花。
13.(罗曼•罗兰)。德(贝多芬)、(意大利)(米开朗琪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三.阅读理解:
14.海藻炼油与发电(或海藻·炼油·发电)
15.不重复。这三个事从不同侧面说明从海藻中取得石油的可能(能答出一个侧面即可)
16.①成本低 ②有利于保护环境
17.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18.能否利用海藻炼油与发电;逻辑
19.不能去掉。“多”表示数量大,说明海藻发电比核能发电更便宜的程度。“大抵”是大概之意。表示利用海藻发电与用煤炭、石油、天然气发电成本大致相同,去掉就不准确了
20.略
21.D
22.A
23CBC
24.①以物比人:如倩女之靧 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②以人比物:若脱笼之 鹄。
③以物比物:麦田浅鬣寸许。
25.翻译:(1)山峦被溶化的雪水洗过后,美好的样子好像擦过一样,鲜明美好而又明媚,好像美丽的少女洗过脸刚刚梳好环形的发髻一样。
学校三新小学 班级三(1)(2)班 任课教师宋邦鹏
本次三年级数学月考试题以《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结合课改所倡导的新教育理念,以数学三年级教材为基准命题。现根据本次考试情况作如下具体的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月月考三年级(1)班共有考生53人,实考人数52人,总分1837分,平均分35.3分。及格人数为2人,合格率为4%;三年级(2)班共有考生46人,实考人数46人,总分1643分,平均分35.7分。及格人数为2人,合格率为4%。从卷面和学生实际可以看出,只有少部分学生发挥正常,考出了实际水平,多数学生考试成绩不够理想,今后注意复习巩固。
二、试卷分析
本次月考主要考本月的学习内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和“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本试卷共有六个大题和思维冲浪,包括了填空、判断、选择、直接写出得数、操作、解决问题。注意紧扣本册数学知识技能的重点、难点、关键,突出试题的针对性;注意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突出试题内容的现实性;注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讲究试题检测多样性;注意将文字、表格、图示等方式呈现内容,重视呈现方式的多样性,比较科学地检测了学生数学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达成情况。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1、计算方面的情况
本试卷检测了简单分数加减法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等计算技能。分析试卷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能运用相关计算解决一些日常生活问题。学生的答卷反映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树立并落实了“将计算教学寓于解决问题之中”的教学理念,能抓住笔算教学的关键进行教学,并注意采取有效的巩固练习。但是有的学生计算失分仍然较多,突出反映了计算教学存在以下问题:1.基础能力较差,加和减都分不清。2.对两位数乘两位数掌握不牢。3.计算的审题答题不认真。
2、概念部分
主要检测了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分数的意义等数学概念,从试卷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面积单位的进率、分数的意义等基本概念的运用掌握得较差,得分率都不高。
3、解决问题部分
本卷主要以文字式、图示式呈现数学问题,检测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等方面的应用。从答卷来看,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能根据题意列出数学算式,运用本学期学习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具有初步的数学实践能力,但是仍存在很多不足:如审题不认真,计算能力差等。
此外,从本次的试卷上看,多数学生的卷面不够整洁,字体不端正,字迹不清楚,列式运算不规范,审题不细致,做题粗心,反映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有待加强培养,数学学习态度不够认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答卷水平。
(二)教学建议
1、加强教育,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抽时指导差生,帮扶优生。
3、学生的计算力还很差,需要花时间去训练。
4、力求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做到活学活用。
四、整改措施
1、计算教学:加强算理的理解与口算技能的训练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看似简单、机械,实则复杂、灵活。在本次计算检测中,学生计算的失误不少,很大程度是由于学生对于算理理解不深刻,不能自觉地把数学算理外化为数学运算技能。在计算教学中,每节课要为学生提供足够时间,持之以恒地组织学生开展有关的口算训练,做到面向全体,人人参与,持之以恒,长期培养;同时,计算技能的形成少不了一定量的训练,要针对学生思维的易错点,精心设计练习,做到精讲多练,练习有份量,有针对性,有思考性,确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概念教学:加强概念的建构与实践运用
从本次试卷可以看出,学生对一些基本数学概念掌握得不牢固,失误较多,缘于他们对数学概念的内涵理解不深刻,导致运用不灵活。今后要更加重视数学现象的感知,数学表象的训练,概念的实践运用。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针对学生的易错点、模糊点、定势点通过判断、辨析、运用,强化数学概念的外延,让学生深入建构概念。防止读概念背概念的狭隘训练,确实让学生在实践运用中提升对数学概念的建构水平。
3、解决问题教学:加强生活问题数学化过程的教学 本次数学质量检测中发现,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较弱,很大程度是由于学生的数学洞察能力差,生活问题数学化能力不强。因此,在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首先,要跳出传统应用题教学的框框,丰富数学问题的呈现方式,除了文字式外,还要向学生呈现图表式、对话式等,让学生学会从多样化呈现方式中收集信息,特别要让学生学会从图例中解读信息的能力。其次,要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把具体的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让学生参与数学化过程。多让学生思考本题就是求怎样的数学问题?在学生列式解答后,多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计算?理由是什么,让学生深入思考数学,思得深刻,用得灵活。(附记分册于后!)
一、试卷分析
从试卷卷面情况来看,考查的知识面较广,类型比较多样灵活,同时紧扣课本、贴近生活。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把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计算、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顾及了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又有所侧重。这份试题尤其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检测,以及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具体分析
1、填空题部分:部分同学看图不认真,会错题意,导致出错。
2、选择:考查单位换算问题。一些同学马虎不认真看题导致出错。
3、判断:一些学生错误主要原因是学生对课本内容不熟悉或者看错题,不理解题意。
4、计算题:重点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是否认真,仔细。个别学生因为不认真出现错误做完的学生出现个别错误。学生的口算能力一般,不够认真,准确率不够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力求会的做全对。
5、列式计算:考查四则运算,平常练习较多回答较好。
6、去果园看一看,部分同学学对地图不熟悉,不知道如何做,失分较多
7、应用题:这部分内容重点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因为经常练习所以效果较好。
三、存在问题 通过这次考试,我感觉孩子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书写不规范。
2、学习习惯不太好。
3、做题不灵活。
4、疏忽细节。
四、教学反思及改进措施
1.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和多种信息。2.全面关注每一位学生。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认真仔细检查方面做得不够到位。
李怀清
|
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测评试卷
我会把汉字和音节连起来。(6分)
zhuō miàn zuì chén dōng dòu
最 捉 晨面豆 东
二、看拼音写汉字。(7分)
mù tóu huǒ chē shuǐ tián fēng lì
bái tiān chǐ zi ěr jiàn
朵 看
三、我会帮汉字找家。(8分)
云 长 文 中 羊 山 心 公
前鼻韵母的字:
后鼻韵母的字:
四、比一比,再组词。(8分)
日( ) 马( ) 手( ) 木( )
目( ) 鸟( ) 毛( ) 米( )
五、我会填。(10分)
“长”共( )笔,第一笔是 。
“心”共( )笔,第二笔是 。
“也”共( )笔,第二笔是 。
“鸟”共( )笔,第三笔是 。
“牙”的笔顺是 。
“出”的笔顺是 。
六、我会选。(6分)
条 面 只 朵
一( )小河 一( )红旗 三( )小鸡
五( )花 一( )红领巾 一( )小狗
七、把下面的词语按要求分类。(9分)
①黄牛 ②毛巾 ③牙刷 ④豆角 ⑤鸭子
⑥杏子 ⑦小羊 ⑧香皂 ⑨红枣
生活用品类: 动物类: 食物类:
八、连一连。(8分)
豆角 尖尖嘴 一头 鸭子
黄瓜 打灯笼 一朵 黄牛
辣椒 细又长 一群 小船
茄子 穿绿衣 一条 白云
九、我会选,把词语前的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
①长②短 ③弯 ④扁
1、公鸡的尾巴( )。 2、兔子的尾巴( )。
3、鸭子的`尾巴( )。 4、猴子的尾巴( )。
①南 ②西 ③东 ④北
5、早晨起来,面向太阳。
前面是( ),后面是( ),
左面是( ),右面是( )。
十、在完整的句子后面打“√”。(6分)
1、是小学生。()2、我们爱老师。( )
3、它是我的好朋友。( ) 4、好像一把伞。( )
5、我在画画。( ) 6、买东西。( )
十一、我会补充完整。(2.5+4+2.5+4,共13分)
床前明( )光,疑是地( )霜。
举( )望明( ),低( )思故乡。
2、( )( )灭,( )( )男,
( )( )休,( )( )看。
3、 天越来越黑。
风越( )越( )。
( )越( )越( )。
弯弯的月亮像()。
蓝蓝的天空像( )。
十二、阅读理解。(11分)
鸟儿爱蓝天,鱼儿爱江河。
蚯蚓爱泥土,蜜蜂爱花朵。
我们小朋友,从小爱祖国。
儿歌共有()句话。(1分)根据儿歌,连一连。(8分)
鸟儿 爱泥土
鱼儿 爱蓝天
蚯蚓 爱花朵
蜜蜂 爱江河
写句子。(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2分)
1.下列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奋斗,领导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其中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百团大战 D.重庆谈判2.20世纪30年代,中国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以下评语最能反映当时时代特征的是【 】
A.新世纪的曙光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D.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前后坚持了十四年,经历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其“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台儿庄战役从
4.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在下列历史人物身上能体现这种民族精神的是 ①邓世昌 ②曹汝霖 ③张学良 ④林则徐【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主要是因为【 】
A.中日民族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 B.国民政府已经开始积极抗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形成 D.国共两党矛盾已经消除
6. 1937年,日本侵略者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在那里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是【 】
A.济南惨案 B.皇姑屯事件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7.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一场战役作这样报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 】
A.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
B.是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
C.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重大规模战役
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8.据《军政》杂志载:“晴天霹雳太行山,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意扶危局定神州。”文中“此役”指的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大捷 C.百团大战 D.淮海战役
9.中共七大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史册,其召开的地点是【 】
A.瑞金 B.北平C.延安 D.上海
10.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史上,台流曾经被日本割占,长达【 】
A.100年 B.80年 C.60年 D.50年
11.就中日关系,中国政府和人民一贯主张“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这说明【 】
①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②和平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 ③巩固和加强两国关系需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 ④中日在历史认识问题上没有差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二者的相同点有【 】
①中国共产党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②毛泽东都直接参与其中 ③都初步出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结果 ④都为国共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甲午中日战争与抗日战争相比,中国一负一胜的关键在于【 】
A.是否有外国支持 B.武器是否先进
C.政府与军队是否起到了主要作用 D.是否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14.互联网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马关条约”.“通商口岸”.“双十协定”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城市是【 】
A.南京 B.北京 C.苏州 D.重庆
15.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向【 】解放区发起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由此爆发。
A.陕甘宁 B.中原
C.晋察冀 D.东北
16.重大军事行动,标志着【 】
A.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反攻
B.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开始
C.淮海战役结束
D.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17.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是指【 】
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人民解放军发进辽沈战役 D.人民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
18.下列关于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B.是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的主力决战
C.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取得了胜利
D.三大战役中几乎同时进行的是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
19.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和下列哪次战役有关?【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0.下列描述,符合辽沈战役特点的是【 】
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C.“分割包围,翁中捉鳖” 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
21.陈毅在某战役结束后,深情地说“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场战役是指【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2.下列战役发生在解放时期,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辽沈战役 ②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③渡江战役 ④淮海战役【 】
A.③①②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④① D.④③①②
23.南京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有①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②洋务派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③中华民国成立 ④日本法西斯制造大屠杀惨案 ⑤蒋家王朝覆灭【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4.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能够迅速取胜的原因有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②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③人民群众的支持 ④解放军的英勇善战【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5.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史实【 】
①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②西安事变 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④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华,民族矛盾上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
二、材料分析题(共计50分)
26.(11分)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材料二 张学良说,他因“彷徨无策”而交结共产党,因为当时共产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实攻我心”,“不只对良个人,并已撼动大部分东北将士,至少已渗入少壮者之心。”
材料三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蒋介石的政策产生了什么严重后果?(2分)
⑵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张学良为什么会“彷徨无策”?(3分)
⑶与材料二有关的重大事件是什么?其最终解决有何意义?(4分)
⑷材料三描述的事件标志着什么?(2分)
27.(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又相继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使帝国主义亡华野心始终不能得逞。
材料二: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发动全国侵华战争。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并肩抗战。经过全民族八年艰苦卓绝的殊死斗争,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
(1)结合材料写出抗击日军侵略的清军将领和抵抗八国联军侵华的民间组织。(2分)
(2)结合材料二写出抗战中两例著名战役及抗战胜利的标志。(6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史实,谈谈你的认识。(2分)
28. (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并为此作出了种种努力,蒋介石最终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材料二:1945年8月,蒋介石在短短十天之内一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去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1)西安事变若不和平解决,对谁最有利?(1分)
(2)材料二中的国共谈判的地点在哪里?经过谈判国共双方签订了什么协定?(4分)
(3)周恩来在两次谈判中起了重要作用,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有哪些历史功绩?(请举出两例)(2分)
29.(12分)某地新华中学的同学围绕“中日交往”准备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小明同学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你帮助整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日友好源远流长。在绵延二千多年的交往中,中华民族和日本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促进了各自的进步与发展。……众所周知,中日两国长达二千多年的友好交往曾被近代50多年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所阻断。
——摘自温家宝总理在日本国会上的演讲
材料二:10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被称为“破冰之旅”,标志着中日关系开始打破政治僵局;温家宝总理访日的“融冰之旅”,胡锦涛同志的“暖春之旅”,进一步增强了两国人民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1)日本发动了哪些侵华战争酿成了“近代50多年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4分)不屈的中国人民通过哪次战争的胜利最终摆脱了这段“不幸的历史”?(1分)今年是这次战争胜利多少周年?(1分)这一胜利给中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2分)
(2)结合日本对侵华战争的认识,谈谈近年来中日政治关系结“冰”的原因是什么?(2分)
政治(平行班)
一、最佳选择题(第小题2分,共60分)。
1、近年,我国各地开展声势浩大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了一大批危害极大、作恶多端的黑恶势力。这主要表明了()。
A.国家在加强宏观调控B.国家在履行专政职能
C.民主与专政是对立统一的D.“扫黑除恶”是当前国家的中心任务
2、网上互动交流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博客的出现,让普通网民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享受到畅所欲言和自由表达的快感。与此同时,大量违反社会公德和法律的低俗内容也在网上传播,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网民应该()
A.树立权利意识,维护言论自由B.尊重他人言论自由,互不干涉
C.坚持权利义务统一,文明上网D.加强网络监督,惩治违法行为
3、当前,我国公民越来越多地借助互联网表达政治意愿,与政府进行互动。公民在使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时应()
①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②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③理性参与网上评议政府的活动④依法对政府的工作行使质询权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4、“贤路当广而不当狭,言路当开而不当塞。”“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这两句古语启示政府要 ①审慎行使权力,坚持民主决策②密切联系群众,广泛集中民智③坚持依法行政,提高执法水平④加大公共服务,提高行政效率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5、一位城管执法人员发现有几名小摊贩占道贩卖日用品,不仅影响附近商店的正常营业,还影响市容、阻碍交通。假设该城管执法人员面对上述现象无所适从,请你给他提出正确的建议
A.应告知司法机关予以清理B.应同情小摊贩谋生艰难,不予干涉
C.应交给交通部门解决D.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讲清道理,劝其到规定场所经营
6、为了确保把人民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福利,就必须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其关键是
A.进一步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系B.加强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C.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D.建立健全对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7、据报道,一些行政机关为了“创收”,常常向企业推销一些所谓展示企业形象和产品的高价年鉴,不管有关企业情愿与否,都得乖乖掏钱购买。这一事例说明()
①必须建立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②政府必须依法行政、合理行政 ③必须适当限制和弱化政府职能 ④政府滥用权力会损害政府的形象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2013年11月12日,某市100多位人大代表分别前往52个选区,汇报本的履职情况,同时听取民声,反馈民意。这表明该市人大代表()
①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②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③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④正在行使监督权
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②
9、全国人大新闻中心邀请3位在全国人大代表,与网民就“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进行在线交流。这体现了全国人大代表
A.间接行使国家权力 B.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C.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D.是国家权力的执行者 10、2013年10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定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新法律更重视消费者维权。这说明()
A.全国人大常委会享有决定权B.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享有立法权
C.全国人大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D.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职权由常委会行使11、2013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这体现了全国人大在行使
①最高决定权②最高立法权③最高任免权④最高监督权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2、我国大力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构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平台。截止2013年底,全国共建成社区服务中心1.7万个、社区服务站5.6万个、其他社区服务设施9.1万个,全国社区志愿者组织达29.8万个。社区建设的实践表明()
①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是实现基层群众自治的重要途径 ②提供社区公共服务是构建基层社会管理平台的主要目标 ③构建基层社会管理平台是实现社区民主自治的决定因素 ④构建基层社会管理平台是完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3、从监督体系上看,对国务院具有外部监督职能的中央国家机关有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②国家监察部和国家审计署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①③B.①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4、、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2012年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反对,与所谓的土地所有者签订“购岛”合同。日本政府此举,侵犯了我国的()
①主权②领土③人口④政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5、下列关于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②中国支持联合国进行的所有工作③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活动④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6、2012年2月4日,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国和俄罗斯一起否决了阿盟和西方国家共同起草的有关叙利亚的提案。这份提案要求总统阿萨德移交权力、与反对派共同组建民族联合政府。我国政府的这一外交行为是正确的,因为()
①联合国各会员国主权平等②叙利亚与中国有密切的政治经济关系③联合国不是一个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④联合国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内政的事务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7、黄岩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菲律宾政府无视历史事实,一再制造事端,企图侵占黄岩岛。对此,中国政府做出了强烈反应。上述事实表明()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②领土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③利益对立是国家冲突的根源④干涉别国内政是非正义的、错误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8、网络黑客攻击是全球性问题。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中国政府一贯坚决反对黑客攻击行为,并愿就推动互联网安全和打击网络黑客攻击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国际合作。这反映了()
A.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B.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对外活动的目的和依据
C.打击黑客攻击行为说明各国的国家利益相同D.独立自主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1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据外交部统计,2006年我国出境人员逾3 452万人次,2010年突破6 000万人次,驻海外企业超过1.6万家。2011年外交部开通中国领事服务网,为出境中国公民和机构提供海外安全信息和领事服务,这一年约3万起。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
①国家之间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②国际社会安全形势更加严峻③我国坚定维护本国公民在海外的合法权益④我国与其他国家具有不同的国际法律地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近年来,中美战略对话多次举行。回答20~22题。
20、当今国际关系的形式多样,其基本形式是()
A.竞争、合作和冲突 B.战争、和平和反恐C.竞争、和平与发展 D.反恐、竞争和冲突
21、中美两国政府和领导重视战略对话,发展双方关系。这说明()
A.促进美国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B.中国政府与美国政府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D.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需要团结合作
22、美国国会就人民币币值问题展开讨论。在人民币币值问题上,中方反对“用强制办法来迫使一国的汇率升值”。因为()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②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和平等权 ③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④中国把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23、自2000年9月28日以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造成几百人死亡,给中东和平进程蒙上了一层阴影。而我国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这说明()
A、我们党和国家制定了正确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B、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C、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D、我国遵循民族分布特点符合我国国情
24、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我国的民族自治机关包括()
A.自治地方的人大,政府和法院B.自治地方的政府,法院和检察院
C.自治地方的人大和人民政府D.自治地方的人大和人大常委会
25、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的自治。
A.少数民族高度独立B.在国家统一领导下
C.少数民族有自己的中央政权机关D.类似联邦制式
26、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拟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推荐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并依照法定程序将这个建议名单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推荐。这体现了()
A、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行使了任免权
B、中国共产党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C、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D、党和全国人大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27、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从中央到地方,一场反腐治贪的风暴在全国掀起,多名地方官员因涉嫌违纪被调查或被免职。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
①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②有利于提高党坚持科学执政的自觉性 ③有利于发扬党内民主,坚持民主执政 ④有利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坚持为民执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8、《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优越的政党制度,鲜明的中国特色。下列能够反映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平等地位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③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④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
29、根据我国宪法,我国政府的性质是()
A、国家政权机关B、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国家行政机关
C、便民利民的机关D、管理与服务的机关30、2013年,国家表彰先进英模人物、弘扬雷锋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为改革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这表明政府有()
A、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B、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
C、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D、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二、非选择题:根据题目要求作答,紧扣题意,适当分析。
31、十二届全国人大上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习近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选举李克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会议经过表决,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
(1)材料体现了全国人大行使哪些职权?(4分)
(2)如果你是一名人大代表,应如何履行职责?(6分)
32、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发展非常迅猛,经济总量、经济增速、财政收入、居民收入都有了较大增长。
请简要回答内蒙古自治区近年来经济发生如此大的变化的政治原因。(15分)
33、自从去年9月日本野田内阁强行非法对中国钓鱼岛实行所谓“国有化”以来,中国政府增派海监、渔政、海警等执法船进入中国钓鱼岛领海,加强维权巡航执法活动。去年12月13日,国家海洋局组织海监船编队和海监飞机首次开展钓鱼岛领海内海空联合维权巡航执法行动,此举实现了中国执法公务飞机飞抵钓鱼岛上空宣示主权的历史性突破。2013年8月10日,中国海警2350、1126、2102、2146舰船编队继续在中国钓鱼岛领海内巡航,据悉,这已经是中国连续第25天在钓鱼岛海域进行巡航执法。巡航期间,对发现的日方侵权船只严正申明中国政府对钓鱼岛的主权立场,并对其进行驱离。据报道,此次巡航,中国海警船在钓鱼岛领海内停留时间超过一天,是中国公务船在钓鱼岛巡航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8日就中国海警编队在钓鱼岛海域维权执法答记者问时重申,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方公务船在钓鱼岛海域巡航执法是行使本国固有主权。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材料中我国依法维护钓鱼岛领土主权的措施的依据。(15分)
第三次月考参考答案(平行班)
1-----5BCAAD6-------10DBCBB11------15DAAAC 16---20DCBBA21------25BCACB26-------30CBCBC31、(1)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
(2)依法行使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32、①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②贯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③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④坚决贯彻落实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⑤把国家的扶持、发达地区的帮助与少数民族地区党和政府及人民的艰苦创业结合起来。(每点3分,共15分)
七年级历史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该“制度”指的是()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内阁制
2、某剧团要编演一部反映唐政府与少数民族友好关系的话剧,这部话剧可取材()A、文成公主入藏 B、张骞出使西域 C、玄奘西游天竺 D、鉴真东渡日本
3、宋太祖取得政权是通过下列哪一种方式()A、少数民族入主中原 B、割据军阀进行叛乱 C、皇族内部争夺帝位 D、朝中大将发生兵变
4、央视百家讲坛播出了袁腾飞主讲的《两宋风云录》,介绍了从北宋灭亡到南宋与金国交战多年,最后达成合议的这段历史,其中最有可能涉及的内容是()
A、陈桥兵变 B、郾城大捷 C、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D、元昊建立西夏
5、“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A、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C、江南的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 D、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
6、从唐末五代,经两宋至元朝,先后诞生了四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和元。其中建立起全国性统一王朝的是()A、女真族 B、党项族 C、契丹族 D、蒙古族
7、北宋时期,朝廷对知州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主要是为了()A、加强中央集权 B、消灭割据政权 C、防御辽兵进攻 D、节省军费开支
8、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A、诗歌 B、戏曲 C、词 D、散文
9、“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该词风格委婉,感情细腻,清秀淡雅,其作者是()
A、苏轼 B、辛弃疾 C、关汉卿 D、李清照
10、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南宋都城临安,体验宋朝人的一日生活,我们不能做到的是()A、看杂剧 B、踢蹴鞠 C、放鞭炮 D、听散曲
11、《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堪称史学双壁。其中《资治通鉴》的作者()A、司马迁 B、司马光 C、马致远 D、郑光祖
12、右图是战国时期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的指南工具,称为()A、司南 B、罗盘 C、日晷 D、指南车
13、《宋史》记载“……有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五十余步。”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的哪一项应用()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14、元朝统治者为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和地方设置了各种职能的行政机构,其中负责全国军事事务的机构是()
A、澎湖巡检司 B、御史台 C、枢密院 D、太尉
15、宋元时期,中外交通有了很大发展。成为这一时期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是()A、陆上丝绸之路 B、秦朝的驰道 C、海上丝绸之路 D、京杭大运河
16、八股文是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专用文体,要求士子按照严格的程式阐释儒家经典。士子“阐释儒家经典”的主要依据是()
A、《四书集注》 B、《说文解字》 C、《四库全书》 D、《水经注》
17、“今我朝罢宰相,设五府、六部……等衙门,分离天下庶务(政务)。”这里“罢宰相”的皇帝是()
A、唐太宗 B、明成祖 C、明太祖 D、雍正帝
18、快餐食品麦当劳的薯条因香脆可口而受到很多人的喜爱。薯条的原料马铃薯是古代时从外国引进的,你知道是什么时候吗()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9、人们耳熟能详的唐僧取经、孙悟空智降妖怪等故事出自于我国古代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这部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红楼梦》 D、《水浒传》 20、明朝末年,李自成起义军提出的口号是()A、均田免赋 B、杀人者死
C、起兵为百姓 D、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0分)
21、识读下图,回答问题。(6分)
(1)图1反映的是隋炀帝主持开凿的哪一水利工程?(1分)其修建的目的是什么?(2分)
(2)图2中的人物在位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民众生活安定,历史上称这段时间为什么?(1分)
(3)图3中的历史人物是谁?根据他的口述,由其弟子记录成书的典籍是什么?(2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元朝疆域)“北与明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言。”
材料二:
(1)从材料一中你可以获取到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朝统治者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2分)
(2)材料二所反映的是元朝哪一机构的印章?(1分)该机构的主要职能是什么?(1分)给管辖的地区带来怎样的影响?(2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许多穷苦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
材料二:
图1
图2(1)依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市民生活的特点。(1分)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图1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戏剧家,他是谁?请列举出他的一部代表作品。(2分)
(3)请简要概括材料二中图2人物的主要贡献。(1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郑和七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船队每到一处,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与当地官府和商人开展贸易。
材料二: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成继光赴浙江抗倭,九战九捷,很快肃清了浙江的倭患。之后,他又赴福建与明军其他将领并肩抗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分)
(2)结合材料二,你认为“倭寇”主要是由哪些人组成?(1分)造成倭患的原因是什么?(2分)
(3)请用一句话对戚继光做出评价。(1分)
25、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60-8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达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5分)
图1:澶州城图
2:宋真宗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1-5 CADBA
6-10 DACDD
11-15 BADCA
16-20ACCBA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21、(1)隋朝大运河(或大运河);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2)“开元盛世”。
(3)玄奘;《大唐西域记》。
22、(1)元朝疆域辽阔;行省制度。
(2)宣政院;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23、(1)特点: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原因: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扩大。(2)关汉卿;例:《窦娥冤》。(3)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24、(1)主要目的: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2)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原因:明朝中期,随着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特别是由于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
(3)例: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意对也可)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分析】推荐阅读: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试题02-11
四年级第三次月考试卷01-30
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07-19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11-07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第九课 导学案02-06
天津一中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生物09-28
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01-23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11-05
二年级下册的语文期末试卷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