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画家学构图》教案

2024-06-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向画家学构图》教案

《向画家学构图》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领略构图的形式美感,从中体会到:均衡是美、和谐是美、秩序是美、统一变化是美。

2、探索与掌握静物构图的基本形式和规律,并懂得在实际中运用。

3、通过构图样式的创作练习,培养学生认真的态度、严谨的作风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教学要点:

重点:三角形构图法的种类、优点及运用。

难点:将构图的形式运用到具体的作品中去,要求学生有较好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范画、静物画教具、若干静物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试一试,你能帮他们安排位置吗?(出示课件1:动画导入)请同学们在台下勾画。教师小结:从刚才同学摆放的情况来看,要找好这些静物的位置,并有一定的美感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比如:你要表现的物体应该放在画面的什么位置?有多大?空白留在那里比较好看?这就要求我们在摆放这些东西时很好地“经营”它们的“位置”,那按一定的形式法则,合理的“经营位置”,就是静物的构图了。

二、课堂发展 第一部分:欣赏分析(1)什么是绘画的构图?(2)赏析画家的静物作品,体会画家所运用的美术语言,指出合理、科学的构图是优秀静物画的必备要素。

教师:构图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一个艺术家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画家正是通过对画面的组织和形象的塑造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画家的作品,看看他们的画面是怎样构图的。

(3)分组讨论

①静物画中如何表现物体前后关系所形成的平面构图效果的? ②同一组静物,从平视、俯视等不同的视点来观看,感觉会一样吗?

教师:请大家根据自己收集的静物画图片或利用桌上的提供的静物来分析一下。等会请大家汇报你们的讨论结果。

组分析讨论,汇报结果。

学生1:我们这组发现静物画中,越靠前的静物越在画幅的下方。还有,同一组静物,从平视、俯视等不同的视点来观看,感觉不一样。

学生2:我们这组发现,前面的静物会挡住后面的静物。另外还会出现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第二个问题:同一组静物,从平视、俯视等不同的视点来观看,感觉不一样:平视时感觉不到静物的高低。

第二部分:教师小结

上一篇:公司拓展心得体会下一篇:关于提升蚕业产业富民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