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针的特征

2024-07-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育方针的特征(精选9篇)

教育方针的特征 篇1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传承了我国注重伦理、讲究德治德教的历史文化,继承了我们党一向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在我国社会发挥了巨大作用并具有明显优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容覆盖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人文教育、政治社会化、道德教育等相互独立不同的是,其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相互结合与渗透,综合性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功能旨在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行导人,既重视理论研究,更重视正确理论、思想的内化与外化,立足于形成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并指导行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立和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本身蕴涵着明确的目的性、实践性和价值性。学科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内涵,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富有鲜明的特色、强大的活力与生命力。

1.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富有中国特色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创造的实践活动。这一实践活动,既继承了我国古代社会重德治与德教的文化传统,又满足我国革命与建设因具有开创性特点而必须思想先行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我国革命与建设实际、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我国特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这一文化,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立足我国革命与建设实际又不断进行探索创新。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用和心理认同,是最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活动与学科概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努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决心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成为“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

2.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理论性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性,既由学科的理论基础、研究内容所决定,也是学科的功能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系统性与价值性,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性。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学科建设所面对的研究内容,既有社会,也有个体;既有内在主观因素,也有外在客观条件;既有观念形态,也有行为方式;既有各种现实思想问题,也有网络虚拟表现。面对复杂多样、发展多变的环境与研究对象,只有认识其本质性,把握其规律性,才能获得有效的研究与教育成果,否则思想政治教育就会陷于自发性与盲目性。另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以理服人。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2]马克思的这段话,一是肯定了理论的重要性,即理论可以转化为物质财富;二是阐明了理论的价值性,即要用理论说服群众、掌握群众,也就是用理论满足群众的需要并指导实践;三是强调了理论的科学性,即理论要彻底,要反映事物的本质,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这既论述了理论的价值性与科学性,也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与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的理论性,就是为了实现以理服人的教育效果。而以理服人,并不是单一的以逻辑推理服人,即以真理服人,也包括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所取得的成果,即以事理服人;还包括对科学理论和所指导的实践活动富有真情实感的言行,即以情理感人。真理是对规律性与价值性的揭示,事理是规律性与价值性的体现,情理是真理与事理的内在融合,只有真理、事理与情理相结合,才是真正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才能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综合性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综合性,具体表现在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两个方面。在理论教育方面,教育的内容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了使理论教育卓有成效,必须研究如何把理论体系转化为教材体系、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把教学体系转化为认识体系。理论体系及其转化,都具有综合性。应当看到,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综合教育与研究,既是我国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需要。我国正在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按照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推进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强调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基于开放环境、信息社会、多样发展的实际所提出的指导思想综合化要求。因而,综合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与研究,既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完整、准确地学习、运用、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在实践教育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向的是人们的实际生活。人们的实际生活具有政治的、法纪的、道德的、职业的、情感的内容与方式,并且这些内容与方式常常相互交叉和渗透而难以分离。特别是在新时期,社会与人的发展在开放环境、竞争状态、信息社会与多元文化条件下推进,自主选择、多样发展,决定人们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行为的交换与变化,不是过去社会的简单因素所导致,而是现代社会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们的思想问题,也是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必须在指导思想、教育原则、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根据社会与人的发展需要进行综合化、系统性的改革与研究。具体来讲,就是要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采用综合教育方法,借鉴相关学科的知识,把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正确思想的形成,解决各种各样的思想和行为问题。

4.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应用性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应用性特点,也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与实践性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现实社会与现实的人,是为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仅仅限于自己学习、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不够的,还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学科理论,通过各种适于时代、环境与教育对象特点的途径、方式,将正确理论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与行为,改变、改造错误的思想与行为。这种既要进行塑造思想、培养行为,又要改造思想、转化行为的工作,需要应用理论与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不解决实际问题,仅仅限于理论与概念的传授,不是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容易陷于形式主义或教条主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同时也是研究者,既要研究教育的时代内容、理论内容、实际内容、相关内容的整合,形成具有充分说服力的内容体系,又要根据教育目的与内容的要求,采用适合教育对象的方法。

教育方针的特征 篇2

关键词:个性教育,显性渗透,隐形渗透

一、个性教育的显性渗透

(一) 渗透于教学活动中

在教学活动中渗透个性教育是指教师在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 有意识地、潜移默化的渗透个性教育思想, 尊重每一个学生。[1]利用学科教学渗透个性教育, 如在教授语文学科时, 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 以扩大他们的视野,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数学课上, 通过一题多解, 举一反三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等。这就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 要摒弃“一锅煮”、“一刀切”的做法, 根据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来有的放矢的安排教学。其次, 要求教师认真研读课程标准, 抓住各学科的特点, 深入挖掘教材中蕴藏的个性教育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顺其自然的渗透个性教育。

(二) 渗透于班级活动中

在学校, 学生并不是孤零零的存在, 他们总是归属于一定的班集体。班级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班级活动是构成学校整个教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涉及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学生的成长起重要作用。班级活动具有相对灵活的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 这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班级活动中, 学生不仅可以充分的表现自己的才能、个性, 而且也能在活动中得到巩固、发展, 更清楚的认识自己。因此, 要根据班集体的特色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促进学生不同能力的发展。在举行班级活动时争取做到“发挥特长, 人人展示。”, 班级活动为每一个学生发现自己的才能创设情景, 提供机会。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大显身手, 鼓励学生自己踊跃参加, 根据学生的表现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优势特长、机灵点, 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

(三) 渗透于课外活动中

课外活动是指在学校课堂教学之外, 开展的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教育活动。[2]由于在活动内容、组织形式、活动方式上不同与课堂教学, 课外活动有一些自身的特点:选择的自主性、内容的实践性、方式的灵活性等。课外活动是学生展示自己个性才华的重要途径, 初中阶段是学生求学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 这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 好奇心强, 兴趣广泛。因此, 作为教育者应该有计划地积极的组织、开展好学生的课外活动, 充分考虑到学生不同的性格、年龄特点开展不同类型的课外活动, 发现各种有才能的学生。比如活泼、外向的学生可以参加体育、文艺方面的课外活动, 内向、安静的学生可以参加手工、阅读等有趣味性、有吸引力的活动。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 让所有学生都能充分、自由的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 优势特长, 为学生个性自由的绽放开辟新天地。

二、个性教育的隐性渗透

(一) 教师人格渗透

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的特点, 这表明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 教师的言行举止、治学态度、性格特征等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自觉或不自觉的影响, 这是一种隐形的教育方式。正如加里宁所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部学生。这一点往往是觉察不出的。”

作为教育者, 面对千差万别的教育对象, 应该在教育教学中学会创造, 形成自己的风格, 散发出自己的人格魅力, 为学生树立鲜活的学习榜样。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有个性, 以良好个性去影响个性.首先教师要树立个性的教育观念, 教师要意识到自我的价值, 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否定、敢于创新;其次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有个性, 在完成课程目标的前提下,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形成自己别具特色的教学风格。[3]

(二) 师生关系渗透

新型的师生关系倡导师生之间要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要求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点, 承认每个学生的独立性。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平等对话的状态,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有在他感到不需要有任何的戒备时, 即“心理安全”状态下, 才能比较自由的思维表达,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聪明才智。[4]

每个人的想法都是独一无二的, 课堂上允许有不同声音的出现, 正如“一枝独秀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 让大家各抒己见, 敢于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这样教师才能对不同的学生有所了解, 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信任、尊重学生, 培养与学生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形成真正的心灵沟通, 建立起相互依赖、相互信任的感情, 只有这样学生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才会向教师敞开自己的心扉, 才能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展现自己的个性, 才能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性, 释放出自己的个性特点。“亲其师, 信其道”, 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有利于学生主动愉快的接受教师的教育与引导, 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

(三) 良好环境渗透

从一定程度上讲, 人是环境的产物, 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环境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因素, 它对人自发地产生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由于教育环境是影响学生发展的主要场所, 学生个性的发展需要一个能包容的、和谐的、自由的、宽松的环境。因此,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途径。学校环境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教师、学生、教育和校风等方面。其中教师因素主要指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工作态度等;学生因素主要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状态、精神追求等;教育因素指的是教育理念、教育的管理、教育的方式等;校风指的是校园文化、校训、学习风气等, 这些都会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真正良好的校园环境, 必须是着眼于师生的发展, 以人为本, 校园环境创设的每一个地方都能体现出对人性的关怀, 在营造优美的自然环境的同时, 也要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让环境对良好个性的培养起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泽河, 苗成彦.创造个性教育[M].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2007:132

[2]郑洪利, 寇平平.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23.

[3]管向群.中国教师最需要的新理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247-253.

浅谈艺术教育的特征 篇3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在精神层次方面也有了极高的追求,人们不再单单的满足于基础教育,开始向艺术教育进发。艺术教育不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它更注重把艺术作品中的内涵、精神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能更好的了解作品,了解作者创作的初衷。其次艺术教育的课堂模式和教学方法比较人性化,课堂氛围属于轻松型,给学生的身心造不成太大的压力,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进行艺术教育时,首先我们要对艺术教育的特征有个基本的了解,从而有一个整体把握。

艺术教育的大众化

近年来,我国艺术教育有了很大发展,已经趋向于大众化。

艺术不再是艺术家的专有名词,也不再是小范围人谈论的焦点,各种关于艺术形式的竞技比赛层出不穷。大众参与各种艺术比赛的热情也日益高涨,大众找到了展现自我的舞台,大众的审美需求也愈来愈成为时尚艺术的创新取向。例如大型专业音乐真人秀节目《中国好声音》是一个大众化的舞台,更是一个奇迹,它唤醒了大众对音乐的追求和感动,正如该节目的运营总监陆伟的一句话:“我们对选手是真正敞开大门的,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只要有好的声音,我们都欢迎”。在《中国好声音》中也不乏90后学生,她们用青春谱写了生命的活力。《中国好声音》为何能如日中天?一方面它少了以往选秀及音乐节目的外在形式,它更注重内涵,更符合民心。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大众对艺术的关注度和欣赏能力的提高,人们不再只做看客,而是以主角的身份参与其中,共同为我国的艺术教育事业发展尽一份力。

艺术教育的大众化发展离不开特定的社会背景: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生活的丰富度逐渐成为衡量大众生活质量的新标准;科学技术发展、生活空间延展、大众传媒的多样化与快捷化促使人们体验艺术的方式也愈来愈多元化。人们接触到的艺术形式也越来越多,艺术教育在人们的生活中也日趋重要。

艺术教育的大众化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艺术的美,也让更多的人懂得享受艺术所带来给他们的快乐。

艺术教育的个性化

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富有创造性的形象思维和具有创造性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综合修养。在课堂上,我们不提倡模仿老师的单一风格,而是要通过自己的思维对学习主题进行个性化地理解与再创造。在艺术教育课堂上,学生一定要具有创造性,不能因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或按别人的方法导致考试成绩出现不合格现象,反而教师倡导的才能在评分时得高分,这易形成教师垄断,从而束缚学生思想的现象。在艺术教育课堂上应具有其独特的个性化,艺术教育的个性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艺术教育办学特色个性化

在美国,大学艺术研究院对大学艺术教育做了排名和个性化办学特色评价。耶鲁大学以注重古典艺术传统排名第一;芝加哥大学以注重艺术的创造性排名第二位;洛杉矶加州大学以抽象的当代艺术为主调排名第三位。从美国艺术教育的办学特色中我们可以汲取一定的经验来引导我国的艺术教育的个性化发展。

2.艺术教育课堂氛围的个性化

艺术教育的课堂氛围一般比其它课程轻松、活跃,使学生更能展现自己,更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艺术教育课堂中,我们可以把教室环境布置的很有个性化,比如可以根据课程内容把教室课桌椅摆放成圆形、菱形、人字形等,学生可以随意的用轻松习惯的各种姿势投入学习,自由发言,师生之间进行探讨、交流,以活跃课堂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在教室墙面上布满五颜六色、鲜活生动、个性明显的学生作品,这样即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又使他们有了成就感,这为学生鲜明个性的形成以及独立的创造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艺术教育的个性化是独创性教学风格的具体体现,它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让学生更好地读懂作品、读懂作者,活跃思想,然后进行再创作。

艺术教育的社会化

艺术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艺术教育就已出现。艺术教育作为一种启迪学生智慧、挖掘学生潜能的教育方式,它传播了艺术中所包含的真、善、美,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我国各大高校中,不管是公立还是私立,都是以培养学生为社会服务为目的。教育家蔡元培曾说:“艺术是使一个民族素质得以提高和振兴的关键”,可见艺术教育对国家的发展有著一定的推动作用。而这可以从教育者入手,由老师组织带领学生到美术馆、博物馆,在世界名画面前上课,让学生在感官上感受到艺术的魅力。这些开放的文化艺术教育资源与社会息息相关,它可以为我们的艺术教育发展提供条件。

同时艺术教育在现代社会中对人的全面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并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被人们越来越重视。而社会的进步也为艺术教育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西方学者巴赞认为:“一个社会只有同艺术结婚,才能生出文化之子;如果与艺术离异,只能导致野蛮,这个社会随之会变成文化的沙漠”。艺术来源于生活,只有懂得艺术的人才能更好地懂得生活,我们应把艺术教育与社会联系起来,使艺术教育的社会化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我国艺术教育的学习方法和内容应与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相关联,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对生活的热爱,将艺术和广泛的社会、文化联系起来,进而加深学生为国家服务的意识。

在我们大力发展艺术教育的同时,我们也应正视一些客观因素,我国艺术教育的社会化特征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我国在对艺术教育的社会化建设方面没有足够的认识,国家在政策和财力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同时硬件设施跟不上,还与我国的高考制度有一定的关系,这些都束缚了学生的思想,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我们要努力改善这一现状,让艺术教育的社会化更加明显化。

艺术教育不仅是对艺术作品的感情分析,更是对人类情感表达的培养。德国著名诗人席勒认为,鉴赏能力和美学教育的促进在于培养感情和精神的力量达到和谐统一,而这种审美的核心就是艺术教育,由此可见艺术教育在人类社会具有独特的地位。在艺术教育中,它起到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促进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和人格的升华。艺术教育的三大特征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我国艺术教育的现状,让我们为此而去完善,使艺术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达到育人以及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袁熙昀.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2]王少华.艺术教育的重要性[J].学园,2009年第11期.

[3]刘雨,著:艺术经验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郭声健.艺术教育--基础教育新概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现代化教育的基本特征 篇4

现代化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基本特征

北京师范大学 肖 川

“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现代化”或“现代化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已成为人们非常熟悉的词汇。一些同志常常将“传统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与“现代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作为一对对称的概念,讨论二者的关系。我们认为,与“传统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相对称的概念应该是“现代化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Modernized Education or Modenizational Education);而与“现代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相对称的概念则是“古代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古代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与“现代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这是一对在时间维度上对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特征进行把握的概念;而“传统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与“现代化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则是一对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内在特性上对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特征进行把握的概念。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现代化是一个能动的具有指向性的过程,是一个对传统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瓦解、扬弃、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也就是为使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适应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面向未来整合,重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传统的过程。这一具有指向性的过程的结果,便是现代化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因此,也可视为一个实体存在物)。现代化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作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自身发展追求的一个目标和作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现代化运动的结果,在一定的时限内,是具有特定的质的规定性的。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现代化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作为一个目标其本身也是动态发展的.概念。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也就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不断现代化的过程。在实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现代化,对传统与现代的整合过程中,必须尊重传统文化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在现实文化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中的反映和价值。传统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即指在整个历史中形成的并已定型了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传统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也曾是一个“活的有机体”,也是在不断地新陈代谢中,有其自身发展的阶段性。农业社会中形成发展起来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不能适应工业社会的需要,因而农业社会中形成发展起来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更是“传统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而当人类进人信息社会以后,能适应工业社会的那套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却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也就成其为

论当前国际职业教育的五大特征 篇5

将职业教育作为本国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的.共识,并表现出一些共通的特征,有必要进行一番梳理,以便对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轮廓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当前国际职业教育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需求为导向,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教育,趋于均权化和协同化的管理,重视职业教育研究等.

作 者:马君 王琦 Ma Jun Wang Qi 作者单位:马君,Ma Jun(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王琦,Wang Qi(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方针的特征 篇6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抓手,是学校的一个中心工作,德育具有教育性、引领性等特征外,在现在的新形势发展下,德育具有一些时代性的特征,笔者把这些具有的时代性的特征总结出来,期待引玉来共同讨论以实现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深刻性

班主任工作这个空间和这方舞台很大,班主任德育教育具有丰富性和深刻性。了解学生不仅仅是表面的东西,应该走进学生心田。走近学生,真正体现老师的关爱之情。热爱学生,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唤醒学生心灵深处最美好的情感,激励他们去战胜挫折和困难。教师要能够走进学生心灵,要认识到你的责任的重大所在。教师的爱,是一种关怀,更是一种呵护。这种关爱、关怀、呵护,给学生以积极的情绪影响和精神启迪,能使学生感受到温馨气息,增加对学校教师的认同、信赖和热爱的感情。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让智慧引领卓越!对学生的教育思想应该具有先进性、深刻性。例如:学生的发展有差异性和阶段性。宋朝诗人卢梅坡诗曰:“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每一个学生都有其一些优点的地方。我就让学生认真思考自己的优势,并且把优势写在总结本上,以引导和强化他们自己的认识。又例如笔者在教学时候就讲到孔子,通过最后升华孔子的这几个突出的方面:在逆境中发展,做事踏实认真,善于总结,有许多创新。我相信对学生的教育是很深刻的。

2、多样性

过去的教育只是言语教育,教师或者家长说,学生听。很多时候说过了听过了,没有一点效果,或者效果微乎其微,甚至言语教育多次以后学生很反感,与教育者的期望相差甚远。现在的德育引导体现了多样性:即可以带学生出去交流,又可以通过写信与学生交流(包括家长和学生互相写信交流);即可以通过学校班级等层面的活动中渗透一些教育内涵,又可以带学生参观一些敬老院、监狱等。笔者曾经在去年春天的一个星期天带班级成绩特别优异的、进步特别大的、德育表现特别突出的大约10多个学生到一个农家乐,一起吃饭,一起爬山,一起爬树。通过这次活动,我和学生应该说互相都有了很深的新的了解。还有一次,我还带了归宿家没有回家的学生一起到玉蟾山后山去玩,还留了不少影,不但让我这个老师感觉很好,学生们也都兴高采烈,表现出了他们天真的一面,生活的一面。

3、人文性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心灵唤醒另一个心灵。教育肯定不是万能力的,当班主任,班主任是一个班的“统帅”,是一个家的“管家婆”,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都得要管,特别是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安全责任又重于泰山,要求班主任要勤奋,要注意细节等等。特别是班主任工作的特点之一是长期的简单繁杂,而成果又非显着性。随着时间的推移,造成班主任感觉付出很多却没有效果,就很容易采取体罚、心罚等方式。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老师活、学习、人际交往的关怀,特别是学习、人际交往的关心。多注重鲜活的案例教育,以正面的案例与反面案例进行有机结合,以正面的案例为主反面案例为辅,正面的案例会起到激励作用,反面案例起到警示作用。“激发就是最有效的教育”查有梁说。着名教育家魏书生说得好:“终止一个坏习惯和培养一个好习惯,都需要足够的耐心。”教育专家关鸿羽更如此说:三分教诲,七分等待。共同看德育教育片,例如:湖南电视台制作的《变形计》系列,《变形计》是湖南卫视重点研发的一档生活类角色互换节目,这档节目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寻找热点中的当局人物,安排他们进行互换人生体验,参与节目的双方就在七天之中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生活。节目同时全程每天24小时跟拍,粗加剪辑后原生态播出。它是中国第一档生活角色互换类节目,其中的《山呼海唤》和《洞穴之光》的质量最好,尤其是《山呼海唤》,我不但在我当班主任那个班放,已在教学的其它班放,学生很感兴趣,教育效果很好。

4、生活性

德育教育不仅仅在学生学习中,还体现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注重在学生社会生活中的渗透。例如:注重对学生的健康运动观念的教育:运动一定要有个度,饥饿和饱食状况不能够运动,运动之后注意冷暖等等。关于饮食方面:尽量不吃辛辣的食物,特别是睡前和性格比较暴躁的学生。

5、细节性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特征 篇7

一、教育心理学的统一力量:认知心理学

50年代以前, 教育心理学的零乱状态已被认知范式这一统一力量所代替。从60年代开始, 认知心理学渐渐席卷了心理学的各个领域, 并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思潮。它给教育心理学提供了一个连贯而统一的理论与观点。正如美国学者法兰指出的那样:“认知心理学正给我们学科 (指教育心理学) 提供了, 也许是第一次提供了一个连贯而统一的理论与观点。”认知心理学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的同时, 也有很多不足, 以致有人怀疑它对教育心理学的统帅地位。尽管目前它并不能全面超越乃至取代教育心理学的其它理论, 但现在宣布它的消亡显然是不成熟的。

二、整体性观察和元因素分析是当代教育心理学

到了近现代以来, 最流行的研究方式整体性观察是对课堂教学中实际活动的整体观察, 以寻求教学过程与学生行为的结果的相关。与早期教育心理学注重实验室研究相比, 它强调研究人类自然情境中的学习行为, 有较高的效度。在整体观察中, 心理学者往往借助计算机, 采用多元方法分析、聚类分析和因素分析来进行元因素分析, 以鉴别学习获得成功的有效因素。如:沃伯格在1986年对8000例百余种因素进行分析, 找出固有的影响学习的9类因素。目前, 我国心理学者也开始采用多因素分析等统计技术, 而且还引进了现代统计分析软件包, 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增添了现代化手段。

三、对元认识和学习策略的研究是目前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点

本世纪60年代以来, 随着提高教学质量的迫切需求, 教育心理学从开始研究某一种学习方法到探索最优秀学习方法, 到进行学法指导, 最终提高到研究学习策略。由于元认知与学习策略紧密相联, 因此又引起人们对元认知的关注.近来西方心理学界还提出训练元认知的技巧和策略, 但对是否存在一个共同的元认知结构还有待探讨。元认知与学习策略的研究已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点。

教育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直表现为一种过程, 而不是一种结果。教育心理学以教育对心理学的要求为出发点, 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为目的。随着社会对教育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传统意义上狭义的教育必须向广义的教育转化, 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进入本世纪90年代以来, 教育心理学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1、研究方法上的综合化

未来教育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将更加综合化。教育心理学具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特点, 今后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可能会把有关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合起来, 结合本学科的特点, 形成一套真正适合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综合化方法, 以促进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2、关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社会心理因素

当代教育心理学一直把学习者的认知风格、推理技能等内部心理现象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往往忽视了这些心理现象发生的环境、条件等社会文化因素。相同教学环境下的学生取得不同成就的现象, 促使教育心理学家们去探求影响认知过程的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会促使教育心理学研究范式从个体模式向社会文化模式转变。

3、寻求教育心理学统一的理论模式

未来教育心理学在理论上将逐步完整化、系统化, 进而有一个比较统一的体系。虽然目前教育心理学支离破碎, 缺乏一个统一的研究范式, 但我们仍要保持乐观的态度去解决它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 而不能认为教育心理学不是一门科学, 甚至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我们以相互联系的观点研究教育心理现象, 不把心理现象孤立起来去研究, 并在小范围整体研究的基础上寻找一个大范围、以特定的核心为基础的统一理论模式, 那么教育心理学便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有自己的理论、研究方法、问题和技术。只要采取科学的方法, 教育心理学最终会形成一门完善的学科。

4、研究对象:整体的身心统一的人

人本主义加盟到教育心理学中, 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仅仅是一个信息的加工者, 一个学习者、更重要的是一个充满需要、富于潜能、具有社会性品质的完整的人。这样教育心理学不仅要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的高效化问题, 而且要研究如何使人的人格健全发展, 要拥有发达智力的同时保证其身心健康。近年来, 我国心理学者对于非智力因素、心理咨询和品德心理等方面作了一些研究, 显示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方向。研究整体的身心统一的学生主体是未来教育心理学的艰巨任务。

5、研究领域系统化以及研究分法:综合化、数学化、现代化、生态化

未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将走向系统化。从心理学领域看, 会在知情意各方面教与学的心理规律的探索上全面开花;从教学环节看将突破课堂教学范围, 全面研究学习的内外因素;从教育价段看, 将涉足于职前教育、在职教育与终身教育。所以, 未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涵盖极广, 更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未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将具有综合化特点, 定性与定量结合, 采用多变量的综合设计方式。其次是数学化:多元分析、模糊数学引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开辟研究的新途径。现代化指各种先进工具与仪器的大量应用.生态化则指从实验室中走出来, 采用现场研究, 在自然情景中研究人的心理规律。

参考文献

[1]葛鲁嘉.中国心理学的科学化和本土化——中国心理学发展的跨世纪主题[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 (2) :5-15.

[2]张卿.学与教的历史轨迹[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5.

论学前教育的“学前性”特征 篇8

【关 键 词】学前教育;“学前性”特征;幼儿园;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075-03

一、当下学前教育的认识误区和错误做法

由于社会需求和期望值越来越高,以幼儿园为载体的学前教育,像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这些幼儿园大多数属于民办,不少人是冲着赚钱而来,于是匆促上马,条件并未达标,尤其是对学前教育仍处于一种简单、肤浅的低层次认识,以致产生一些认识误区和欠科学的做法。比如:

1. 有些地方和有些教师把学前教育看成是小孩托管所、留守儿童集散地的收管工作。

2. 有些地方和有些家长,把学前教育窄化为单纯的幼儿园教育,却忽略了从出生到入幼儿园之前这一段的学前教育。

3. 有些地方和有些教师,把学前教育看成是入小学之前的教育,以为是给小学的预备性教育。

于是,在家里,许多父母把小学生才学的东西提“前”教给孩子,还以孩子能认多少字、背多少首古诗等作为炫耀的资本——早教的成果。在幼儿园,尤其是那些不规范、欠科学的幼儿园,则完全是按小学课程来上课,还出现了许多“双语课”、“课外兴趣小组”、“特长班”等等,更是把学前教育上成了“小学”甚至带有特色专业型的教育,殊不知作为具有儿童性特征的学前教育,是应该让儿童玩,在玩(游戏)中愉快、健康地成长,为开发潜能、启迪思维、激发兴趣、培养良好习惯打下基础。

二、学前教育必须具有“学前性”特征

在学前教育阶段,之所以产生那么多的认识误区和错误做法,除了目前主办者素质及办学条件等因素以外,还与缺乏对学前教育必须具有“学前性”特征和实施要求的整体理解与科学操作有关系。为此,务必从理性上进一步强化学前教育的“学前性”特征,尽可能减少认识误区。

1. 从“学前教育”的产生意义来看,学前教育本来就是“学前性”的,是因“学前性”而产生的。学前教育,顾名思义,是关于儿童在正式入学前的教育,现在一般通称从初生到六岁前儿童的教育。严格地说,这是一种具有“儿童性”特征、针对人的“幼稚性”阶段的教育,也就是关于人成长的启蒙性教育。一句话,就是一种具有“学前性”特征的教育。

在这里必须明确一点,这里的学前教育的“学前”,并不等于是入小学之前。虽然它要与小学教育相衔接,但是这里的“学前”应该是广义的,是相对于包括小学、中学、大学在内的所有正式学历性学习,以及还可以包括有关学力和技能之类的培训学习等在内的继续教育,是属于“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学前教育所发挥的功能作用及价值取向都在人的一生身上。民间有一句俗语:“从小知大,三岁看老”。其中有一层含义,就是指包含了开展儿童教育所产生的终生性作用,也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了,学前教育不是因为有小学教育才被附加出来为小学服务的预备性教育,而是人生教育整体中的最初阶段的教育,且形成一种与小学、中学、大学等既互相并列、独立却又循序递进所构建为一条龙教育机制的大教育。

2. 从“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学前教育从来就是“学前性”的,是在“学前性”前提下走向进步的。学前教育,最早散见于古代一些著作中,如在《礼记·内则》篇中有从儿童能食能言时便进行教育的记载。魏晋南北朝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出,对儿童应从“婴稚”时期起“便加教诲”,强调父母对年龄幼小的子女不能“无教而有爱”。

在西方,一些古代哲学家、教育家也有过关于学前教育的论述。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第一次提出了儿童从出生起就在专门机构中养育的学前公共教育思想。19世纪后期,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等通过对学前教育的研究和实验,认为儿童应在集体中活动,在实际生活中学习,“让儿童在生活中预备生活”。

我国到20世纪初,各地先后设置了少数幼儿园。在幼儿园实施方面,先仿效日本,后学习欧美,受教会影响较大。当时也有创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学前教育,如陈鹤琴创办了南京鼓楼幼儿园。

3. 从“学前教育”的实施情况来看,学前教育的主流仍然是“学前性”的,且都在为“学前性”而认真探索。首先,中外教育家把“学前教育”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学前教育的“学前性”特征。比如,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最先将学前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曾系统地论述了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内容和方法。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是渐进的过程,教育应适合儿童的发展,教育应以儿童的自主活动为基础。他重视游戏的教育价值,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主要活动,还设计了一套游戏和教学材料。

然后,通过对“学前教育”的具体实施,来确保了学前教育的“学前性”特征。比如,比利时教育家德克罗利的教育体系以3个过程为基础:观察、联想、表现(通过活动,通过口头语言、文字和手工来表示)。他还重视并亲自编订了一些教学游戏。

在我国,学前教育工作也注意在实践等方面科学地揭示了学前教育的“学前性”特征和规律。例如,对幼儿园一日教育过程的组织,儿童生活护理和身体锻炼,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语言和智力的发展以及幼儿园常识、体育、音乐、美工、计算各科教学法方面,都取得了成果,推动了学前教育的发展。

在这里,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创办了南京鼓楼幼儿园,从学前教育的学前性特征出发,对幼儿园的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和设备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与实验,撰写了《幼稚教育》等著作。我国另一位著名乡村教育家陶行知,也积极创办幼儿园,发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等著作。这些研究与实验的成果,均为学前教育确保其“学前性”特征而作出了最有效的探索。

nlc202309031944

三、如何坚持和突出学前教育的“学前性”特征

为了克服学前教育所产生的认识误区和错误做法,不仅从理性上进一步强化学前教育的“学前性”特征,还要在以幼儿园为载体的学前教育实践中尽可能把握学前教育的“学前性”特征,并坚持和突出其“学前性”特征。

(一)幼儿教育特别要坚守的“学前性”特征

1. 幼儿阶段最重要的不是学知识,而是学做人。让孩子形成终生受益的品质、态度、情感、能力,这比学知识要重要得多。当然,也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技能,但这并不是幼儿教育阶段最主要的任务。

2. 最适合培养幼儿的方式是“游戏”而不是说教。实践证明,说教法不适宜培养孩子,“游戏”法才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孩子可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会做人。

(二)要准确把握幼儿园教育的“学前性”特征

1. 准确把握学前教育的本质。从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方面来看,处在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园教育,是“对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详见国家制订并颁行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条。)

2. 准确把握学前教育目的和任务。学前教育是学制的第一个环节,学前教育的具体任务,在《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五条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3. 准确把握学前教育的内容。在《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条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具体包括:

体育。为儿童身体生长发育创造良好条件,保护儿童安全与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发展儿童的基本动作,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智育。发展儿童感知觉、观察、注意、记忆、想象和思维能力,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儿童对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欲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德育。学前儿童可塑性大,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对个性的健全发展有长远的影响,要注重儿童德育的内容、过程及原则等。

美育。培养学前儿童的美感和审美能力,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美感的发展。

4. 准确把握学前教育的组织形式与方法。游戏是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讲究游戏及其教学的基本理论及如何通过游戏、教学和日常生活等组织形式,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三)要准确把握、坚持: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是有区别的教育

虽然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是相互衔接的两个教育阶段,但是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在教育性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是有很大区别的。

1. 幼儿园教育以“教养并重”,小学教育则以“以教为主”。幼儿园教育除了对儿童进行全面、和谐发展的启蒙教育外,还要给儿童以生活照料和养育等。

2. 幼儿园教育课程与小学课程,虽然都是以课程形式为主,但幼儿教育的课程以游戏活动型为主。分成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而小学的课程则以学科知识呈现型为主。如,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到了中高年级还增加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这主要是因为幼儿最初需要的是对世界总体的最基本认识。

3. 由于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主,所以教学方法则十分注重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而小学教育则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的教学, 要通过观察、思考、操作、探究、讨论、表达等方式来进行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相关能力的培养。

总之,学前教育,要注重学前教育的规律和实践。为此,务必从理性上和实践上进一步强化学前教育的“学前性”特征,以改变当下学前教育的错误认识与错误行为。

参考文献:

[1]幼儿教育学.郑慧英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M].1996,8.

[2]高岚.学前教育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第二版.

[3]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制订,1996年3月9日.

第三章素质教育的特征和基本职能 篇9

本章要点

教育人类学研究者认为,人类社会起始阶段的“本真教育”在经过漫长的“异化教育”阶段之后,今天正向“复归本性”的阶段过度,素质教育正是在这个过渡阶段出现的必然产物。素质教育畅通无阻以住教育的辩证扬弃,既包容着以往教育的合理因素,也具有自身鲜明的时代特征。本章拟对素质教育内涵、特点、基本职能以及灵魂、重点等作出阐述,旨在为构建素质教育实践模式提供依据。

第一节素质教育的缘起和本质

一、素质教育的缘起

(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

1.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整个社会对人、对人的素质的高度重视的必然产物。

2.素质教育的提出也是教育自身发展或曰“自己运动”的必然趋势。

二、素质教育的本质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塑造与潜能实现这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和结合,即以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科学方法充分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同时以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对受教育者进行塑造和完善,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第二节素质教育的特征

一、以人为本

素质教育以人为本,这是教育本质的体现,是教育本体功能的回归。

素质教育的“以人为本”是相对于以“物”或“非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的“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每个活生生的个人。

“以人为本”的人,是社会的人。

在素质教育实践中,“以人为本”的特征具体体现在:

第一,培养“完整的人”的目的被普遍认同。

第二,人文学科以及科学中的人文精神受到应有的重视。

第三,教育教学活动中“人的手段”和“人的方法”的普遍运用。

二、面向全体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国民的教育,对各级各类学校而言,则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面向全体的核心是教育机会平等。(权利,机会,结果平等)素质教育的面向全体,并不完全等同于仅仅作伦理要求的面向全体。

面向全体学生又是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

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特点,全面地体现在素质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上。

三、突出主体精神

主体是指从事现实活动的人,即活动的承担者和发动者。素质教育是一种“解放教育”。(意味着:第一,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应该建立在学生主动需要的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直接目的;第二,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进行,应该允许学生怀疑、质疑,提出不同见解,提出反面意见;第三,学生的主体精神不仅体现在学习活动中,也体现在管理活动,交往活动和其他一切教育活动与学生日常生活中)

素质教育是以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精神为重要标志。

素质教育不仅肯定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而且强调广大教师、教育管理者、决策者以及各级政府和社会大众都应作为主体积

极参与,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四、关注终身发展

赋予素质教育以终身性特征(人总受历史影响、年龄影响和非规范事件影响),是基于对素质发展的新认识。

素质教育的终身性特征,意味着作为终身教育体系基础的学校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重视兴趣)首先要让学生乐于并善于终身学习。

素质教育的终身性并非指各级各类教育的简单叠加,它冲破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包含了教育时间的终身性、教育空间的社会性、教育过程的发展性等丰富内涵。(纵、横)

第三节素质教育的基本职能

(素质教育职能就是人们对素质教育的作用范围和内容的期待)

一、促进个体自然成长

素质教育促进个体自然成长的职能,包含以下具体内容:

1.适应受教育者的天性

2.开发受教育者的身心潜能

二、促进个体社会化

促进人的发展,不仅依赖于对人的身心潜能的充分开发,而且依赖于以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对个体的“加工”和“塑造”,使其获得遗传素质中所没有的新的积淀、新的本性、新的特质,这是素质教育的又一重要职能。(实现:社会教化——传授生活技能、传递社会文化、培养社会角色意识;个体内化——观察学习、认知加工、角色扮演、主观认同、自我强

化)

三、促进个性发展

从促进人类自身丰富、进化的高度认识促进个性发展的意义。促进受教育者个性健康发展,教师的作用是很大的。

人的潜能开发的过程也渗透着社会化的因素。另外,人的社会化与个性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第四节素质教育的灵魂和重点

一、素质教育的灵魂

强调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把它喻为“灵魂”、“核心”、“关键”,是我党三代领导核心一以贯之的思想。

德育之成为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由德育全面促进个体素质发展的功能的特殊性决定的。

①德育具有全面发展个性品德的功能。

②德育具有促进个体智能发展的功能。

③德育具有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人的各种德性的过程中,使人们获得自我肯定、自我完善满足的本体功能。

二、素质教育的重点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同时列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因为两者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这是抓住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主要矛盾。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仅具有提升受教育者生命质量的本体价值,同时具有现实的适应国力竞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利价值。

素质教育以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需要对创新与创新精神、实践与实践能力有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

上一篇:成立演讲与口才协会下一篇:市药品市场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