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优秀范文
四海之力,纳天下智慧,脱贫征程不仅笃定刚健,更在可持续发展中,步步生花。下面是三篇脱贫攻坚优秀作文范文,欢迎阅读!
篇一:脱贫攻坚,我们在路上
真正伟人的双目,并不凝望最翠拔的高峰,他们常俯下来,看一个卑微的贫民的病容;真正的伟人,他们眸中有星辰,心中有云天,并不总仰望青峰逸天遄飞,而是握住农民的手而动容;真正的伟人心中有苍生,关注民间疾苦,坚定地走着脱贫攻坚的道路,纵使千难万阻。我们深信:我们仍在路上。
回望历史,丰衣足食一直是中国人民最朴素的愿望。从孔子“富民”到屈原“美政”,朱熹“足食为光”到康有为“大同之道”。中国古代便早已踏上了脱贫的征途。无论是“五容丰登”的企望,还是“无处不饱暖,无人不均匀”的理想,正是秉持着从古至今的民本思想,我们今天才能够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慨叹今朝,脱贫攻坚的康庄大道上,我们的身影渐行渐远,习主席不仅仅将“脱贫攻坚"作为内心牵挂,更是践行在行动中。无数党员干部走千山万水,访千家万户.道干言万语,吃千辛万苦,只为探寻因地制宜的脱贫好方法;无数村民响应国家号召,开发新项目,开辟新产业,学习新劳动,提升新技能,只为服从村中整体部署安排;无数示范村发展,十八洞村、洪石县……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向世人们宣告:脱贫攻坚,我们始终在路上!
当脱贫接力棒传递到我们手上,展望未来,脱贫之路仍在脚下。
庚子鼠年,疫情冲击,交通封锁。市场萎缩,农产品积压,农民收入堪忧。然,当名创优品卖起了小龙虾;当直播间卖起了水果;当各路明星免费代言农副产品,当社会上有能力者捐献一份爱心,我们始终坚信,纵使道阻,我们的脱贫之路也不会断绝,我们的脚步未曾驻足。
从古至今,千载悠悠,爱民保民之心未曾改,脱贫之脚步也未曾歇。脱贫攻坚,我们在路上;全面小康,可计日而待矣!
篇二:举四海之力,克贫困磐石
“脱贫攻坚” “扶贫先扶智” “脱贫摘帽”无疑是当今中国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伫立于脱贫攻坚的决胜时期,全国上下如火如荼地展开形式各异的脱贫行动,脱贫不只是个人收入的变化,应举四海之力,整体推进。脱贫不能只是“数据脱贫”,更应以智慧凝聚共识,注入内生动力。
漫画中的一名男子,手持木棍,眼神笃定,奋力地撬起脱贫攻坚的巨石,清除全面小康路上的“绊脚石”。男子的力量有限,对于推倒贫困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单用木棍发力难以撼动巨石,必得“智取”促“实干”。
如今,脱贫攻坚已进入决胜关键阶段。基层干部付诸的努力已让不少问题得到缓和,农村总体面貌得以改善,但有些顽疾并非靠基层干部就可以克服。重振士气的贫困群体,回归社会中来,必得谋一份工作维持生活。那么产业引入、就业保障,需要企业供给扶持。再者,农民学习不能停滞不前,就业技能培训、思想文化教育也要跟得上经济发展。脱贫涉及全国人民,要整体协同,切不可仅是脱贫而未能实现社会差距缩小的初衷。
脱贫是啃硬骨头,转换思路,亦可煲成鲜美的“骨头汤”.产业兴农、创业脱贫、智慧扶贫是决胜阶段的智慧锦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阶段,新思路,与时俱进。成都锦江区红砂村的 “花香农居”,最初是以花卉产业种植,让农民充分利用自家土地,后来花卉产业又发展为观光农业,又可让农民发展农家乐与民宿。知名度提高后,拥有一定产业基础的锦江区又举办花博会。从“花卉农园”到“休闲旅游”,再到“特色名片”,不断拓新以适应经济发展,不仅脱贫,而且兴农。
举四海之力,纳天下智慧,脱贫征程不仅笃定刚健,更在可持续发展中,步步生花。克贫困磐石,聚全国智力,脱贫事业不仅推进有序,更在不断前进的复兴之路中,绽放异彩。
篇三:只争朝夕,打赢脱贫攻坚战
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最后决战决胜阶段,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这些都是攻坚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决战剩下的时间只有8个多月,要应对疫情影响,如期实现目标,就必须增强紧迫感,一刻也松不得。
按下“快进键”,只争朝夕强力攻坚。疫情对脱贫攻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比如贫困户外出务工受阻,扶贫产业有的停工,农产品终端售卖渠道不畅等都成为横在脱贫攻坚面前的一道道坎。要把疫情造成的不确定因素尽快化解,就必须按下脱贫攻坚的“快进键”,只争朝夕强力攻坚。时间是一个固定的量,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确保如期完成目标,只有争分夺秒,不舍昼夜地干才是唯一办法。因此,我们要增强做好脱贫攻坚的紧迫感,要立足疫情的实际,仔细研判困难在哪里、办法又在哪里,只有早谋划、早着手、早推进,才能抢回失去的时间,实现全速推进,不让一户一人在小康路上落下。
按下“数字键”,网络扶贫强劲动能。脱贫攻坚,是系统工程,需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前不久,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2020年网络扶贫工作要点》,部署了强化网络扶贫的8个方面28项重点任务。从实践来看,互联网时代,运用互联网思维、数字技术是带动发展的重要方法和有效路径。我们要按下“数字键”,以信息基础完善、数字补齐短板来加速脱贫攻坚进度和提升力度。具体来说,就是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手段,对贫困人群继续开展精准识别;利用互联网,推动线上用工信息对接,鼓励更多贫困人群到网上销售产品、实现“线上就业”、“线上淘金”。特别是要写好“互联网+”这篇大文章,围绕网信产业合作、人才培训、远程医疗等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进行精准帮扶。可以说,按下“数字键”,就能为撬动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加速助力。
按下“责任键”,精准施策完成目标任务。办好一切事情,人是第一因素。在脱贫攻坚的非常阶段,责任就是使命,使命重于泰山。各地要把脱贫攻坚的责任扛起来,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情怀,以细之又细的“绣花功夫”做好“啃硬骨头”的各项工作,这是夺取脱贫攻坚战胜利的根本保证。对于扶贫工作人员来说,一定要“沉下去”,走进群众的心里,了解到困难群众的具体生活困难,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对症下药,既要耐心宣传好扶贫政策,听取他们的想法,又要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精准施策,只有这样,才能攻城拔寨、闯关夺隘,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的历史目标。
一、考核对象
全乡 12 个村(居)委会。
二、考核内容和分值
1.考核内容。详见考评细则。
2.考核分值。考核总分为 100 分。折算后计入全乡 2019 考核分值。
三、考核方式
1.注重日常、综合评价。为充分发挥考核评价作用,本脱贫攻坚考核注重日常考核、过程考核,根据平时掌握任务完成、整改落实、督查指导等情况年底进行考核汇总、综合评价,结合星级考评一起考核。
2.全面考核、突出重点。既全面考核评估实施扶贫开发工作整体推进情况,又重点考核脱贫攻坚工作实效、巩固提升工作落实情况。
3.结果导向、奖惩分明。实行正向激励与责任追究双向考核,促进各村(居)履职尽职,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方略,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四、考核程序
1.自查自评。各村(居)对村(居)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对照考评方案进行自评,自评情况形成书面材料于 2020 年 1 月 15 日之前报乡扶贫工作站。
2.组织考评。结合村级“星级考评”一并进行。
3.综合审定。在各考评组考评的基础上,召开了乡党政班子会集体研究评定分值。
五、考核结果运用
1.奖项设置。根据考核结果,乡党委、政府表彰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单位 3 名,其中一等奖 1 名,二等奖 1 名,三等奖 1 名。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单位脱贫攻坚工作评先评优资格:
(1)纪检、监察、审计和社会监督发现扶贫领域违纪违规问题,未及时查处、问责不到位的(单位主动发现并向组织反映,积极配合及时查处到位的除外);
(2)贫困人口识别和退出准确率、帮扶工作群众满意度较差的;
(3)脱贫攻坚责任制落实不到位,造成一定影响的。
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核评定为不合格:
(1)脱贫攻坚工作被市级以上(含市级)检查出重大问题的;
(2)违反贫困县约束规定,发生禁止行为事项的;
(3)违反贫困退出规定,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被脱贫”的。
中共习水县委: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2015〕34号)、《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黔党发〔2015〕21号)、《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大扶贫战略行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黔党发〔2015〕27号)、《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扶持生产和就业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等扶贫工作政策举措的通知》(黔党办发〔2015〕40号)、《中共遵义市委、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遵党发〔2015〕8号)和《中共习水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习党发〔2015〕6号)系列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我镇将脱贫攻坚工作视为首要政治任务,从2015年12月13日县脱贫攻坚推进会以来,镇村干部切实进村入户挖穷根、治穷病,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精准识别情况
我镇成立了以书记、镇长为双组长,包村领导为副组长的贫困户精准识别领导小组,对照“四看”标准,指导、参加各村的精准识别工作。通过镇村干部全面走访群众、召开群众会评议并公示进退人员,包村干部再走访核实,各村召开评议会进行公示上报,镇人民政府按程序进行评议公示,报县扶贫办进行审批。经
全镇干部认真进行贫困户识别和入户核实,我镇2015年脱贫212户955人,2016年脱贫489户2060人,兜底429户659人;清理“四类人员”458户1234人。
二、干部挂帮情况
我镇成立脱贫攻坚指挥部,对照“五个一批”的要求,下设党建宣传、产业脱贫、易地搬迁、基础建设、旅游脱贫、医疗救助、教育脱贫、社会兜底等8个指挥部。2016年计划脱贫489户,2060人,兜底429户,659人。全镇干部273人,按照“432”的比例进行包保,正科领导包保4户,副科领导包保3户,一般干部包保2户进行包保,做到户户有干部包。干部包保的任务是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制定脱贫计划,找准脱贫措施,依托优惠政策使贫困户在2016年顺利脱贫,目前我镇贫困户脱贫计划全部制定,脱贫措施清楚,正在组织实施,其中易地扶贫搬迁181户947人。(搬迁习水11户,56人),教育扶贫219人,产业发展350户,医疗救助87人,社会兜底429户,659人。全镇干部结对帮扶到位、包保到位、量身定做脱贫措施。镇党委、镇纪委加大督查问责,对在精准识别工作中识别不精准,推进不利的金桥村、龙台村两委班子进行约谈,并在全镇通报批评。
三、基础实施工作推进情况
(一)小水窖建设
小水窖计划建设112口,动工建设86口,完工33口。新建20人以上人饮工程动工2处。
(二)通村油路公路建设
2016年通村油路计划建设17条51公里,动工建设9条22公里,已硬化0公里。
(三)小康路建设完成情况
小康路2016年计划完成24条46.1公里,目前动工建设20条18公里,硬化4公里。
四、产业发展推进情况
(一)农业产业扶贫
对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养殖350户(其中,养牛300户,养羊12户,养猪8户,养鸡7户,养蜂23户);稻田养鱼80亩,带动贫困户27户;种植红粮4000亩,带动贫困户65户;种植猕猴桃200亩,带动贫困户5户 ;种植布朗李4000亩,带动贫困户45户。如和坪村村支两委在充分调查,召开群众会带领全村群众种植布朗李2700亩,村支部书记带头帮助困难户栽种布朗李。小獐村将发展村集体经济于贫困户有机结合种植200亩,解决贫困户就业。镇扶贫工作站工作人员张建华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成立养蜂专业合作社,免费对养蜂贫困户进行技术培训,工作之余进行现场指导。
(二)旅游
我镇在世行贷款项目的推动下,我镇成立了仙源镇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乡村旅游农户100户,床位3500张,发展庭院经济农户150户,带动2016年贫困户20户。
(三)就业培训
2016年技能培训(稻田养鱼、养鸡、养鸭)35人,茶叶种植
培训22人,乡村旅游就业培训75人。
五、易地扶贫搬迁情况
我镇按照“硬拼推动”、“硬拼投入”、“硬拼调度”、“硬拼奖惩”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2016年共计搬迁181户947人(县城安置11户56人,集镇安置170户891人),其中2016年贫困户79户。目前,我镇集镇安置点170户全部选房完成,已发钥匙152户,已开始装修138户,其中装修完工38户,搬迁入住12户。扎实抓好易地扶贫搬迁“菜篮子”工程,投入3.5万元集中流转土地80亩供搬迁户种菜,解决搬迁户的后顾之忧。如大石村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包村领导带领全体村干部、包村干部吃住在板沟搬迁点和群众拉家常宣传政策,积极解决搬迁户的实际困难。
六、公共服务推进情况(教育、医疗)
我镇教育扶贫219人(其中幼儿园83人,高中104人,中职6人,高职1人,专科6人,本科19人),共资助46.1905万元。2016年医疗脱贫户87户,共报销19.43万元。
七、宣传教育群众推进情况
我镇充分利用宣传标语、广播、宣传车、发放宣传手册和召开群众会等形式进行脱贫政策的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
八、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思想保守、因循守旧,不愿改变、创新生产、生活方式。二是部分贫困户因病、因残,劳动力缺乏,脱贫路径狭小。三是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对滞后,项目扶持、资金帮扶等有待加强。
九、下一步工作打算
今年,我们将认真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紧紧围绕“2016年基本脱贫”的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措施,落实工作举措,切实抓好扶贫帮扶工作。
(一)坚持因户制宜,科学制定脱贫计划
严格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科学编制困难户脱贫计划。镇认真制定全镇扶贫帮扶规划,完善2016年扶贫帮扶计划。配合市县级联系帮扶部门针对各帮扶村的特点,明确帮扶任务,落实帮扶责任,确保联系村按期脱贫;各结对帮扶干部根据帮扶户的特殊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结对帮扶方案,切实深入困难户家中,每季度按时入户了解情况,推动帮扶,实实在在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二)坚持部门协作,整合资源统筹施力
充分发挥各帮扶部门的自身特点和优势,帮助各贫困村逐步建立长效发展的优势产业,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参与扶贫,努力营造“大扶贫”格局。严格落实好联系单位带头扶贫的责任,发挥部门优势,组织社会扶贫资源,凝聚社会扶贫力量,不断拓展社会扶贫领域,增强扶贫实效。
(三)坚持产业主导,切实夯实扶贫基础
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产业特点,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培育特色产业,积极鼓励和支持扶贫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村社发展支柱产业,新建布朗李产业5000亩,发展优质蔬菜100亩、养殖150户和稻田养鱼80亩。动员困难群众到产业园区务工,增加群众收入。
(四)坚持基础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结合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涉农项目等,统筹兼顾,积极推进乡村道路、农田水利、安全饮水等建设,使之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条件;加强重点村社的文化、卫生、教育和广播电视等公益性设施建设和以改厕、改灶、改圈及危房改造为主要内容的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大力改善贫困群众的居住环境。在公路建设方面,以全面提升乡道、村道四通八达为目标,解决广大群众行路难、出行难和产业发展瓶颈的问题,促进生产要素便捷流动。在水利建设方面,继续加强堰塘水渠整治、农村安全饮水等设施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农田灌溉体系、水资源供给体系、水环境保护体系。在村容村貌建设方面,不断改善村组织活动阵地条件,修缮村办公楼、远程教育设备,配齐电脑及桌椅等办公设施。
(五)坚持以发展扶持为主,资金扶持为辅的做法,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搞好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规划,从发展项目选择、技术服务等方面,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让贫困户逐步形成脱贫产业,最终脱贫。
决胜全面小康脱贫攻坚心得体会【1】
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正在历史性地得到解决。
党的十八大以来,把脱贫攻坚摆在了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举全党全国之力,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努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县近日退出贫困县序列,综合全国毛南族脱贫情况,毛南族已实现整族脱贫;被称为“悬崖村”的四川凉山昭觉县支尔莫乡的阿土列尔村84户贫困户告别大山,搬进县城新房;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回顾2019年和今年以来的工作时称:“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0.6%,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截至5月17日,全国已有780个县宣布脱贫摘帽……一串串数据昭示着中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也为人类反贫困斗争提供了有益借鉴。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依靠广大干部群众实干、巧干、齐心干,中国有信心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遇到的越是难啃的“硬骨头”,也越要响鼓重锤。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也是党对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必须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决定性成就,到了攻城拔寨、全面收官的阶段。中华民族向来不畏艰难险阻,迎难而上,实干为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能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决胜全面小康脱贫攻坚心得体会【2】
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同步小康的关键时期,我们更要始终坚持党的宗旨、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要立足人本,关怀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牢固树立“人民政协为人民”理念,以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为根本目标,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了解清楚,放在心上,在思想上与人民群众相通,在感情上与人民群众相融。通过调研、视察、帮扶等方式,沉入基层一线,与群众融为一体,聚焦“四场硬仗”,“五个专项治理”,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高效落实脱贫攻坚任务,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为统领,以脱贫实效为依据,以群众认可为标准,少喊口号,多干实事、少讲故事,多办好事,着力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多渠道、多形式、多领域帮助贫困群众换穷业、拔穷根,真正摆脱贫困,早日实现脱贫梦。
要做好脱贫攻坚战,需要帮扶干部夯实责任把各项精准措施落到实处,确保真扶贫,扶真贫,全心全意来扶贫。在帮扶工作中,我们应从以下几点牢牢把握。
激活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对存在不良思想倾向的贫困户,要加强思想引导、教育培训、典型感化,组织贫困户现场参观学习成功脱贫典型,特别是身边的成功案例,推动贫困户转变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破除“等靠要”和“以贫为荣”的落后思想观念,积极引导贫困户想方设法脱贫、千方百计致富,形成“思谋脱贫、主动创收、勤劳致富”的社会正能量。
理清脱贫责任,强化舆论监督宣传。各级党委、政府和帮扶干部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脱贫攻坚各项政策,但政府和干部不应大包大揽,如产业扶贫、农户入户道路等,不能政府全包,要让贫困户参与其中。对于坚持不配合的,建好台账、留足证据。对有好吃懒做、依赖政府等不良思想倾向和行为的贫困户,要敢于理清责任,建立结对帮扶干部尽职免责机制,敢于较真劝导、敢于宣教惩戒。要多角度影射扶贫对象存在不良思想带来的反面典型,使那些好逸恶劳、不愿脱贫、一味“等靠要”依赖政府的群众觉得脸上无光。
强化乡村治理,塑造农村文明新风。要充分发挥各级结对帮扶干部的积极作用,完善村规民约,强化乡村自治。对好逸恶劳、不愿脱贫,漫天要价、威逼要挟,依赖政府、得过且过,互相攀比、一味“拼穷”等问题,进行村民自治和道德约束,情节严重的要坚决予以惩戒。要健全完善扶贫对象脱贫攻坚全程参与机制,全面保障扶贫对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强化扶贫对象的主体地位,让“脱贫思进、致富思源”成为扶贫对象的自觉行动。
决胜全面小康脱贫攻坚心得体会【3】
实现精准扶贫,深入调研、准确识贫是前提。富裕的生活大体相似,而贫困的原因各有不同。各地要改变以往大水漫灌、手榴弹炸跳蚤的工作方式,深入调查,把扶贫对象摸清,把家底盘清。一些地方在识贫工作中总结出了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能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就是实践中管用的好方法。各地要通过建档立卡,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确化、规范化管理,做到心中有数、一目了然。
精准扶贫意味着精准施策。各地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对那些有劳动能力的,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对那些居住地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通过移民搬迁实现脱贫;对那些丧失了劳动能力的,通过低保政策实施兜底扶贫;对那些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通过医疗救助帮扶,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需要看到,现在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由此产生大批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精准扶贫,需要切实解决这一群体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提供更加精准、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各地要通过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大病保险和新农合等政策,确保留守儿童和老人不成为被遗忘的群体。各级党委政府和基层组织要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更加精准的管理和服务,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对老年人的关怀照顾,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入山林。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实现这一承诺,需要各地付出更大努力。贫困不是一两天产生的,要想根治,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和发展相结合。各地要围绕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相关要求,下定打攻坚战的决心,以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让真正需要帮扶的群众享受到扶贫开发的阳光雨露。
决胜全面小康脱贫攻坚心得体会【4】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正在奋力夺取全面胜利。“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引起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强烈共鸣。
今年脱贫攻坚要全面收官,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现在还要努力克服疫情的影响,必须再加把劲,狠抓攻坚工作落实,越到最后越要响鼓重锤,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锚定艰巨任务,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以必胜信念激起决胜决战之势,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处理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关系。脱贫攻坚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的挑战,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要实现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就决不能松劲懈怠。疫情冲击之下,脱贫攻坚要寻找新的发力点,利用扶贫协作大数据平台实现帮扶对象、帮扶干部、帮扶措施、帮扶资金的智能管理,实现线上农业知识培训扶贫又扶智,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的情况下,统筹推进生产生活秩序的加快恢复,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相信我们终将战胜疫情,我们也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战,把全国人民一个不少、一户不落带入全面小康。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处理好快速脱贫与防止返贫的关系。在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同时,脱贫的质量也同样需要保障,如何防止脱贫之后再返贫,同样是要解决的硬任务。有数据显示,全国已脱贫的9000多万人中,有一小部分存在返贫风险。一些贫困户有干劲,却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就需要我们除了强调社保兜底以外,特别强调要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持续抓好脱贫户的扶智和扶志引导工作。一方面,加强思想观念的改造提升,使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观念深入人心,激发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要加大培训的力度,增长他们劳动致富的本领和能力,实现产业脱贫和就业脱贫。同时,要精准稳妥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扎实做好春耕备耕,满足脱贫群众稳定就业增收,变压力为动力、化危为机。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处理好消除贫困与乡村振兴的关系。“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实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全面夺取脱贫攻坚战略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要建立脱贫长效机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工作深度融合,多在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上下功夫,在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壮大区域经济和集体经济上下功夫,在培育新型农民、增强内生动力上下功夫。以系统化的思维、扎实务实的举措,以钉钉子精神推动“美丽乡村经济”的突破性发展,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促使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从而巩固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脱贫攻坚心得体会【5】
我们的祖国自从1949年10月1日成立之日起,就一直在快速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努力创新,不忘初心,处处为人民着想。今年大会的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最后的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正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工作的总结和展望。这些年,我们经常会在新闻里听到“小康社会”这个词,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已经感受到了“小康社会”为我们带来的便利。
我的家乡日照,公路四通八达,出行极为便利。在20_年底,又建成了日照机场,这使我们的出行时间大大缩短,这就是科技的进步,这就是“小康社会”给我们带来的便利。而现在高铁也正在建设之中,等到高铁建成之日,只需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外出学习、旅游或进行商务活动,都会更加便捷高效。
再站在一个中学生的角度看一看,我们的教学器材不断升级,我们的学习资源越来越丰富,我们的知识面越来越广,我们的爱国情感越来越浓。这些,也是“小康社会”为我们带来的改变。爷爷常常对我说,他读小学的时候,常常有小伙伴读完小学就回家务农了,爸爸也说他的同龄人大多数读完初中就学习实用的技术早早参加工作了,而现在更多的孩子选择进入高中学习,进入大学深造。未来的综合国力的比拼,说到底是科学技术水平的比拼,是人才数量和质量的比拼,而我们中国大有希望!
让我们走出校门看一看,我们会发现整个社会更加和谐有序。随着“小康社会”的不断落实,社会的不良现象渐渐少了,车窗抛物、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良现象在人们的视野中逐渐不见了,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和谐,邻里之间更加亲密。这也是“小康社会”给我们带来的改变。
最美脱贫攻坚奋斗者发布仪式观后感一
夏日的宁夏中部,云淡风轻,山塬上的柠条随风起舞。“这是高蛋白,营养价值很高,用来养羊事半功倍。”5月25日,盐池县王乐井乡曾记畔村党支部书记朱玉国兴奋地告诉记者,村里建设的柠条加工厂开始正式运营了。
曾记畔村是一个僻远山村,没有一寸水浇地,祖祖辈辈靠天吃饭。曾经,这个只有2000多人的村子里,大部分村民穷得叮当响,贫困就像大石,压得村民喘不过气来,不少村民面对“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现状,背井离乡,异地谋生。
但朱玉国却守在村里,立志改变贫困面貌。2006年10月,曾记畔村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村级互助资金试点村。“这是一次重要机遇。”朱玉国说,在曾记畔村,不少村民的祖上曾经做过生意,很多人骨子里仍保留着勤劳致富的传统。
国家拨付给曾记畔村20万元扶贫互助启动资金,朱玉国多次召集村委会听取各方意见,商量如何用好互助资金。此前,扶贫资金的使用基本以“输血”为主。习惯了“白给”的村民听说用这个钱还要还,一时无法接受。他们说:“过去给了就不往回要了,这个不仅要还,还要入股、收利息。”
扶贫先扶志。朱玉国意识到,脱贫首先要解决的是动力问题,要从根子里,让贫困群众从以前“站墙根、晒太阳,等救济睡着吃”的观念变为“靠双手干着吃”。朱玉国大胆尝试,在村里掀起“头脑风暴”,大力倡导勤劳致富,不断健全村里的各项规章制度,调动老党员、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激情,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
经过多轮商议,村委会和全体村民定下规矩:从互助基金贷款,要入股互助社,按4:6的比例发放贷款,贷款实行五户联保,党员和贫困户“一帮一”。
金融是血液,产业是躯体。已有数百年养殖历史、因肉质鲜美名扬天下的盐池滩羊开始在杠杆撬动下,从小农经济发展为曾记畔村的支柱产业。一些村民依靠一两千元的互助资金借款起步,滚动发展,通过养殖、种植,有了人生“第一桶金”。
村民王昶、鲁永胜家里太穷,没有人愿意联保。朱玉国就带着他们到信用社担保贷款,帮助他们制定脱贫计划。“信用社主任都替我担心,说风险太大。”朱玉国说:“不怕没钱使,单怕没信用。”当年年底,他们均按约定时间还清了贷款,第二年,信用社又给贷上了款。
“信用可以当钱使。”在朱玉国的带动下,村民们都把信用当命根子,不少以前的贫困户,现在也给别人提供信用担保贷款。10年多来,全村人的贷款总额已从每年的400多万元上升到5300多万元,农户都能把所借款用于发展项目上,至今没有一人违约。
朱玉国利用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将互助资金和“千村信贷”捆绑,把“双到资金”注入互助社,撬动了数倍的发展资金,并采取支部+产融保+党员“一帮一”的模式,扩大贷款额度。有了更加充足的资金,村民们增收致富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曾记畔村的互助资金发展到800万元,朱玉国也通过互助资金实现了向全村村民描绘的教育、医疗、养老“三个梦想”。
2016年,曾记畔村党支部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村支书朱玉国也摘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2017年,朱玉国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参加十九大回来之后,朱玉国陆陆续续宣讲十九大精神60多场次。他从没忘记自己作为山村“当家人”的本分,始终想着如何防止返贫、提高脱贫质量。
今年以来,村里滩羊饲养量又增加了3000多只。为了降低养殖成本,盘活漫山遍野的柠条资源,朱玉国又带领大家兴办起了柠条加工厂,就地解决饲料问题。
“不仅要村民富,还要村子美。”朱玉国还带领大家开展乡村环境整治,仅今年就种树1万多株,配备大小垃圾箱100个,村里有了保洁员,还装上了路灯。
亮亮堂堂、干干净净的曾记畔村,吸引着很多离村村民返乡。村民张林20多年前离开村子,去了一百多公里外的一个煤矿。这两年,他时时听到村里的变化。眼见很多村民通过互助资金脱了贫致了富,张林也回到村里,盖起了房,和父亲一起养殖滩羊。
2016年,曾记畔村甩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前不久,记者在宁夏文化小康助力脱贫富民和乡村振兴战略启动会上见到朱玉国,他说,今年曾记畔村要在提升农民精神风貌上再发力,不能让富起来的村民再当精神上的贫困户。
最美脱贫攻坚奋斗者发布仪式观后感二
郭斌说,2006年3月,是他人生重要的分水岭。
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郭斌,是万安县高陂镇高陂村的农民。原本妻儿在侧,父母健康,自己能干,家庭和睦,小日子过得不错。
然而,这一切在2006年3月发生了变化。
那一天,在北京务工的郭斌,不慎从脚手架高处摔下来,造成脊椎断裂。辗转各大医院医治,花了许多钱,虽保住性命,但从此半身不遂。
债台高筑,家境骤寒。父母年事高,以后的生活,该怎么办?郭斌一家,一筹莫展。
此后,郭斌的心情始终暗淡。他不愿说话,不愿见人,不愿出门,甚至连门外的青山绿水,也不愿意看一眼。春天来,屋檐下,燕子叽叽喳喳叫。以前他觉得喜气,现在只觉得喧闹。
因为这次变故,郭斌一家成了高陂镇的贫困户。
想脱贫,就要找到因地制宜的脱贫之路。而在万安,确实有一个“传家宝”,历史悠久,口碑甚好,好好发展,说不定就是带动脱贫的好路子。这是啥?万安农民画。
万安农民画,早在唐宋时期就开始兴起,延续一千多年。其画色彩艳丽,构图奇美。而万安县田北村,风光秀丽,景色宜人,若借势打造成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村,实现绘画和旅游的充分结合,说不定就能闯出一条路来。
说干就干。短短两年时间,田北村这个深山里的村子,通过精心设计,认真打造,容貌焕然一新,整个村庄如画一般。越来越多的农民画画家来到这里,寻找艺术滋养。江西乃至全国的游客络绎不绝地往来于田北村。他们都想成为看画的人,更想成为画中的人。
艺术村的建设,美了乡村,也富了百姓。
郭斌所在的高陂村,临近田北村。当地人知道他家的困难情况,也同情他的处境。于是镇政府把田北村景区门口的一家店面盘下来,主动找到郭斌,邀请他做这家杂货土产店的老板。
郭斌十分惊讶,也心生犹疑,是不是真的能做好这件事,心里没有底。但工作人员的鼓励和帮助,让他感动不已。郭斌心想,还是要勇敢地去试一试,万一成了呢。就这样,郭斌坐着轮椅出了家门。
一进田北村,郭斌惊叹不已。从小熟悉的田北村,如今像画一般:砂石路变成了水泥路;旧房变成了展览馆、画家工作室、民宿。村庄的墙上,到处是鸟飞鱼跃、稻浪翻滚,到处是浓墨重彩、姹紫嫣红。村民们脸上满是幸福与喜悦,就跟从墙上的画里走下来一样。
郭斌被眼前的“画面”感染,内心倍感振奋。虽然因脊椎断裂手指不灵敏,可是双手还能动,脑子还能转。他来到田北村景区门口的店门,往空空的柜台上摆上了土蜂蜜、豆腐乳、辣酱、养生酒……
每天清晨8点,郭斌雷打不动地从家中摇着轮椅出发,怀着满腔热情经营着这家小店。随着田北村的名气越来越大,游人越来越多,小店的生意也愈发红火。这让郭斌一天天充实起来。最关键的,是他感到了一种新的希望。一年下来,他的小店获利一万多元。那一刻,村民们看到了久违的一幕——舒朗的笑容,挂在了郭斌的脸上。
好消息还不止这个: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他的妻子冯凤香也在景区当了一名保洁员,每月有固定收入一千八百元。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他们家还发展了柑橘种植、鸡鸭养殖等产业……
经过几年奋斗,郭斌家脱贫了。一位摄影师给他拍了一张照片。郭斌的脸上,曾经的阴郁一扫而光,笑起来就像田北村墙上画里的人一样。
最美脱贫攻坚奋斗者发布仪式观后感三
我叫吴胜利,是陕西省河口市两河口镇镇松花村一名贫困党员,今年41岁,家中3人。父母都是年龄65岁以上的老人,为支撑家庭我常年在外打工挣钱。早年我结过婚,但是因为家里贫穷妻子带着女儿和我离婚了。我一气之下常年不回家在沿海地区打工挣钱,我心里一直有个梦想:努力挣钱,早日过上小康生活,把家里的老房子翻新,要让离我而去的妻子看看,我只是一时贫穷,不是一辈子贫穷。2018年5月,镇政府包村领导、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多次打电话宣传扶贫政策,我毅然决定回家发展,利用好扶贫政策实现自己的梦想。
有了新房,心间暖暖的回家之后,村支部书记、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第一时间到我家宣传扶贫政策说,“针对你家的情况,我一班人商量,现在国家实施危房改造政策,拆除重建每户可以补助3万元”。2018年6月我着手开始筹备修建房屋,利用我在外多年务工挣的钱,通过3个月的紧张施工,2018年9月我搬进了新家,同时政府的补助款也分为2次全部给我补助到位。看见家里新修的两间一层的新家,我感觉浑身上下都有劲了,日子也有了盼头,心里喜滋滋的。
有了工作,心田美美的回家之后,村两委及时找我谈心说,“你专科学历,有在外面闯荡多年,现在村上刚好搞换届选举工作,村文书一职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我们推荐你来当村文书”。本想着等房屋修建好再出去打工,但是回头我想想父母年事已高需要有人照顾,常年在外打工也不是个事,虽然在村上干,工资么有多少,但是离家近可以照顾年迈的父母,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乎,从2018年6月份开始我一边在村上工作,一边张罗着修房的事情。虽然两头跑,两头都要操心,但是我不觉得累,因为我们村上像我这样的贫困户还有120余户,能帮助他们实现早日脱贫,把国家好的扶贫政策落实下去,我感觉心里总是美滋滋的。
有了产业,心中甜甜的在村上工作,我了解到村上成立了扶贫互助合作社、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经济组织。今年我村建成了大棚黑木耳生产基地,5个大棚整齐划一的排在顺沿河边的田地里。大棚黑木耳生产技术含量较高,而我村又刚好缺少这方面的技术人才。值此之机,我踊跃报名,第一批就加入了黑木耳生产协会,后期又多次参加县镇各级组织的黑木耳生产技术培训和观摩学习,已初步掌握了技术要点。在今年9月下旬,我村大棚所用的菌袋已经全部地栽完成,我利用前期所学,在大棚建设、喷灌用水引流、菌袋穿刺、菌袋地栽等方方面面给予了帮助。眼下,只需按照生产的技术要求,控制好温湿度、发好菌丝,黑木耳的收获指日可待。作为先期的会员和技术人员,黑木耳带来的经济效益,我肯定会从中受益,这更坚定我回乡发展的信心。另外,我在村上互助资金协会已贷款3万元,凭着我对市场的敏锐嗅觉,我认定泥鳅养殖市场前景可观,两河口镇地处4县交界处,周边市县对泥鳅的需求较大。我计划先用3万元把泥鳅养殖的基础设施建起来,先在今年小规模的试养,等市场打开后,明年之后再扩大规模。目前虽没有建成实施,但有党和政府的各项扶贫政策扶持,我的信心很足,产业发展给我增收、创收以及助力我近期的脱贫、远期的致富,绝对是一条稳稳当当的路子。
前几十年,我时有穷困潦倒、生活窘迫,但在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俨然身份一变,从国家重点照顾的贫困户已慢慢过渡为可稳定增收的预脱贫户。我相信通过自身的努力,今年定能高质量的脱贫,在此之后,通过产业发展的加持,我还要在脱贫的基础上致富。后几十年,争做一个致富的带头人,致富自己、带富别人。
最美脱贫攻坚奋斗者发布仪式观后感四
善港村的村民富了,但相隔1500公里的陕西省延安市方塔村的村民仍处在贫困中,他们成了葛剑锋的新牵挂。
2008年,葛剑锋在延安安塞方塔村调研。看着树上红彤彤的山地苹果,他尝了一个,口感十分脆甜。
“俺们的苹果可甜啦,就是卖不出去,也卖不上好价钱!”老百姓的话戳痛了他。
“果贱伤农,你们只管种,我来负责卖!我们既要卖出去,更要卖出好价钱!”葛剑锋当即拍板,揽下了包销的活儿。
一句承诺重千金。为了苹果能卖出好价钱,葛剑锋和农科院联系,把关苹果品相,还给苹果换了包装,拿到了有机证书,换上了绿色品牌。他奔波于北上广等大城市,往来各个展销会,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了安塞的苹果。
“现在,果子都没完全成熟,就有不少订单飞到俺们村里啦,要不是他,可真不敢想!”方塔村党支书白光荣说,“老葛让咱这穷乡僻壤的老百姓腰包越来越鼓。”
方塔村的转变,让葛剑锋坚定了全域扶贫的决心。
2015年,葛剑锋带领村干部到了井冈山,扎在沃壤村里住了下来。一家家走,一家家问,实打实从当地实际出发,给他们做出了产业脱贫的方案。“要在沃壤种下红绿果子,长出金银疙瘩”。
丰收的季节,一箱箱绿茶、碧根果、山茶籽油从沃壤村寄出,当地总想着也给葛剑锋寄一点,报一下丰收喜讯,邀请他看看脱了贫的村子如今红火的日子。
他婉拒了:“一个村子扶起来了,还有另一个,我的脚步不能停下。”
2017年,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中,葛剑锋主动找上扶贫办,表示要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找个深度贫困村结对帮扶,给政府分忧。
“我们就选最偏远、最贫困、最不容易扶的村!”葛剑锋的话掷地有声。
贵州沿河高峰村成了善岗村的结对帮扶村。接下了这个任务,葛剑锋工作起来更拼命了,整个人日渐消瘦。为了处理好手头的活,他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保持着超强的工作力度。
“葛书记每天清晨5点起床,一直工作到下午两点。午饭匆匆扒上两口饭就来挂水,一分钟也不耽误。”村里卫生室医师陈丽丽说,“他来这儿,就是图离村委近,挂完水方便回去继续工作。每一次来,他都是挂几个小时的水,就打几个小时的电话,安排村里的事,一秒钟都不闲着。我们常劝他对自己好一点,可他哪里听啊!”
为了帮高峰村打赢脱贫攻坚战,大病初愈的葛剑锋决定带着善港人走进高峰村,手把手帮扶。刚到高峰村,葛剑锋就扎进了群众家里,同吃、同住、同劳动。
“这里的老百姓连上厕所都困难,更别说医疗、教育、卫生问题了,吃饱穿暖是他们最大的心愿。”葛剑锋认为,高峰村想要脱贫致富,必须要先种下产业扶贫的种子。为此,他带着工作组,一步一个脚印踏出了一条产业路。
高峰村较为完整的耕地在比村部海拔更高的峰头上,沿着山路往上,年轻的小伙需要爬半个小时,身体欠佳的葛剑锋每次都会坚持一起上山。
“每次他担心爬不动,可哪次他都上来了。到了峰头,他总是尽量多待一会。看一看育苗地里的苗、实验地里面的瓜果长势怎样,还有哪些荒地能够开发……我们高峰的山头,他都跑遍了。”高峰村党支部书记罗文武感慨道。
短短4个月,高峰上的善港工作组,已经完全融入了当地百姓生活之中。党旗飘扬在高峰之上,儿童的欢笑回荡在山间,育苗田里长了第二茬,扶贫试验田里的金瓜已经成熟,连栋大棚成为新的风景线……
爬山路上,葛剑锋的工作组带上了秋英花的种子沿路播撒。不经意间,花开满了两边的小道。
最美脱贫攻坚奋斗者发布仪式观后感五
“十三五”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战之年,我被组织选派到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郭磊庄镇水庄屯村任村第一书记兼精准扶贫工作组组长,成为全国脱贫攻坚战、精准扶贫队伍中的一员。回首驻村扶贫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仿佛就在昨天,历历在目。
“团长”驻扎,摸清基本村情
万全城区西行约20公里,便是郭磊庄镇水庄屯村了。2016年2月23日,我和工作组另外两名同志乘坐大巴车赶赴万全区与乡镇领导进行了对接,当天进驻包扶的水庄屯村。
当时村内“两委”干部刚刚换届,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刚搭班,他们认为我们来只是例行公事,一个月去几回村里,到年底给村里跑点资金就算交差了,象征性地把我们的工作驻地安排在一间简陋的教室里,破旧的门窗和拼凑的床铺,着实让我犯了难。
春寒料峭中,我们几个披着被子围着炉火,缩成一团度过了第一个夜晚。村委会看门的武大爷说,大教室里住下了三个“团长”!
我和工作组同志们用了40余天走街串巷入户,到田间地头了解村情村貌、致贫原因及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听取村民代表关于村内扶贫规划的建议,每天行走的步数霸屏朋友圈。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了解了水庄屯村的情况,也将318户贫困户的信息逐一核实,记录在册。
水庄屯村紧依京包铁路、110国道,是万全的人口密集村之一。全村共有930户、2662人,截至2015年底,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21户、1430人,是国家级建档立卡贫困村。
村里有耕地3000亩,人均不足两亩,传统大田种植收益颇微,每亩农业种植收入只有1200元左右。在2015年换届前,水庄屯村还因“两委”班子涣散、党组织服务能力弱、环境脏乱差,被列为万全县软弱涣散村。
村民胡全彪因小儿麻痹症导致了重度残疾,父母双亡后,每天靠邻里救济度日。我了解到情况后,帮他到镇里和区里跑办,为他申请了五保户;在第一批危房改造中,将他居住的破旧土坯房改造成了砖瓦房。每天中午多蒸几个馒头或是多煮几碗米,成了我们工作组的规矩,到了饭点来“蹭饭”也成了胡全彪的习惯。他被村民称为第一书记的亲戚。
驻村期间,我与村干部、党员带头义务植树1.1万余株,为村内28户贫困户完成危房改造,调解邻里矛盾、为村民们出谋划策……
村民们对工作组的态度变了,由冷眼旁观到积极参与,从评头论足到建言献策,大家的劲儿都使到脱贫上来了。乡村的路宽了,人与人的心近了,村里的环境美了,村干部的心齐了。
建棚修路,提升土地效益
2016年,我和工作队及镇村干部同志们一起,为水庄屯村争取到河北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资格,获得了国家专项扶贫资金150万元。
按照全区一村一品整体规划,我们针对水庄屯村人多地少、传统种植收益少的发展瓶颈,决定转变发展方式,走“一保二扩”的路子,在确保粮食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扩大蔬菜的栽培面积和立体间套种面积、扩大错季蔬菜种植面积。通过土地流转,建起了集中连片春秋棚47个,同时配套建好灌溉设施,一年可种植两茬错季蔬菜,大大增加了效益。
为解决卖菜难和中间商压价的问题,我们还在110国道旁建起了农产品交易市场,不仅解决了村内农产品销售问题,还辐射到了周边乡村,提高了周围农民的农业种植收入。
水庄屯的路不好走。当年在村里实行土地承包后,有的村民为扩大自家农田种植面积,将原有的田间道路和沟渠占为己有,开垦成了自家田地。每年春耕和秋收,很多村民无路可走,因农业生产损伤周边农户青苗和庄稼的事情时有发生,常常引发村民矛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积极到市交通运输局和市
财政局跑办,争取到专项资金10万元和一事一议专项资金20万元,对村北环村林带1500平方米的路面进行硬化,在村东铺设了1.5公里环村砂石路,用于洋河重型车辆的通行,改善了道路状况,解决了影响水庄屯村稳定发展的大问题。
敞开大门,引来四方支援
水庄屯村处于河北北端,是土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之地。为了改善这一严峻问题,2002年原万全县政府在中央、省、市的规划部署下,启动了退耕还林工程。水庄屯经过十几年的退耕造林,原有的800亩坡梁地、旱作地被改造为林地,种植耐干旱的山杏树。
为了提升这片杏林地的品质,让它成为水庄屯的“金林地”,我专门邀请我的大学老师到村子里来,现场指导山杏嫁接改优技术,同时引进了新疆库车杏、甘肃敦煌杏、阳高大接杏等品种,对原有山杏树进行品种改造,大大提升了山杏的质量。
为了让山杏树进一步活起来,我决定按照“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动村内致富能手,建立起林果专业合作社2家,将贫困户的退耕还林地中的山杏树嫁接改优为经济林,发展杏林的同时,增加林下作物种植,挂果后收益每亩增加收益800元左右。
为了给山杏树找更好的出路,我力邀天元名品集团和市城郊供销合作社带队到村内考察,对杏园进行信息采集,再通过天元名品的电商平台发布相关信息,向外推介水庄屯村的大接杏;同时与市城郊供销合作社旗下的商超订立了供销合同。通过线上和线下的营销,水庄屯村山杏的知名度打开了,果品价格也上去了,大大增加了农户的收入。
广东省普宁市水利局 曾庆礼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脱贫攻坚当作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当前影响脱贫攻坚进程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政策执行打折扣、工作落实不到位、工作作风不严谨等方面。对此,决战脱贫攻坚要聚焦贫困主体、信息领域、保障措施落实等重点工作,督促扶贫一线的党员干部全力以赴向贫困发起最后冲刺,保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落实落细。
聚焦贫困主体,满足群众需求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是党领导和执政的宝贵资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脱贫攻坚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心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纪检监察部门要督促扶贫一线的党员干部履职尽责,严格规范工作程序,严守扶贫项目三关,做到施工有监管,质量有审查、安全有保障,让贫困地区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与所居上取得持续进展,有效缩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的不平衡,让贫困人口逐步减少,进一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聚焦信息领域,畅通监督环境
当前,脱贫攻坚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面临许多新挑战。扶贫一线的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定脱贫决心,保持战略定力,在防控疫情的同时,找准脱贫攻坚工作着力点,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纪检监察部门要与时俱进,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从严从实督促指导,上下联动,合力整改,着力打造“物理+人力+科技”的监管模式,探索建设扶贫监管智慧平台,实现扶贫领域信息“云共享”“云分析”“云审批”,不断提升扶贫领域信息化水平,为扶贫领域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生态,确保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能够如期完成。
聚焦保障措施,实施靶向整治
脱贫攻坚是党对人民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其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在冲刺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的堡垒战中,纪检监察干部尤其要坚持“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在哪,监督执纪问责就到哪”的工作思路,持续推进扶贫领域农村危房改造、农村低保、支农惠农补贴、易地扶贫搬迁等各项问题的专项治理。要坚持聚焦监督保障执行这一根本定位,落实基层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关心关爱扶贫一线的党员干部。要把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激励扶贫干部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奋勇争先,担当作为。同时,进一步完善扶贫领域容错纠错机制,解决好扶贫干部的后顾之忧,充分调动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 脱贫攻坚优秀简报
★ 关于脱贫攻坚作文800字优秀
★ 决战脱贫攻坚演讲稿优秀
★ 脱贫攻坚家乡变化优秀作文
★ 全面脱贫攻坚心得体会优秀作文
★ 关于脱贫攻坚论文1500字优秀作文
★ 脱贫攻坚事迹材料
★ 脱贫攻坚发言稿
★ 脱贫攻坚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