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十周年校庆致辞(推荐12篇)
各位领导,来宾,xx小学的全体师生:
你们好!风雨兼程共十年,桃李芳香飘四方。在新世纪灿烂的晨光里,xx小学迎来了建校十周年纪念日!我代表xx市教育局,向xx小学的全体师生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向关心支持xx小学的成长、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自2011年建校以来,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xx小学以“着眼于学生,着眼于教育,着眼于发展”为指导思想,在艰苦的探索和蓬勃的创造中树立了“以生为本、发展特长”的观念,走上了“科研兴校”、“校本研修”的道路,积淀了丰厚的办学经验和校园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和教育智慧,先后被评为xx
“光荣的桂冠,从来都是用荆棘编成的。”所有这一切,正是xx人乐于吸收、善于扬弃、勤于耕耘、敢于创造的见证!“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xx小学,历史是短暂的,但步伐是快速的,成果是辉煌的,影响是深远的!xx小学,携同兄弟学校迎难而上,负重前行,敢叫日月换新天,誓把孩子育成才,努力践行以教师管理促学生管理、以教师发展促学生发展的办学理想,在xx教育发展历程中留下了值得骄傲的足迹,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追求的道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希望xx小学传承十年精华,吞吐八方成果,以满足人民群众享受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为第一要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断提升办学品位,进一步办成领时代潮流、领全国潮流的名校!
“一枝独秀不算美,万紫千红才是春。”面对城乡教育差距较大、农村基础教育相对薄弱的局面,希望xx小学胸怀全市,铁肩担道义,积极开展城乡结对、送教下乡等活动,不断输出优质的教育、管理资源,为提高xx教育的整体水平发挥应有的作用!
办学成果,绝不是孤军奋战的结果。我们成功的背后,是千千万万的人民为我们开道,为我们一斧一凿地凿去头顶的困难。希望各级领导、各届人士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xx小学成长和xx教育的发展,在“尊师重教、合力兴教”的良好社会氛围中共同破解“就学难”,共同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
今天, 是希腊美神阿芙罗迪光顾东大的日子。因为她知道, 这里是美的集结号, 美、美的理念、美的道与器, 正在这里集结——我们的艺术学院20岁啦!
艺术是美的化身, 艺术学院是美的国度的伊甸园。中国有句古话, “十八无丑女, 二十最光鲜”。现在, 东大艺术学院在这里隆重庆祝自己的20华诞, 恰似20岁的美神, 闭月羞花, 美仑美焕, 极尽人间大美与风流。在此, 我代表人文学院, 也代表人文社会科学学部的同道, 向青春美丽的艺术学院送上诚挚的祝福, 献上心灵的鞠躬, 祝我们的艺术学院与艺术同在, 与美同在, 与青春同在!
艺术学院在东大的拔起, 在中国学术界的拔起, 简直就是一曲神话。它以短短20年的光阴, 从无到有, 飘逸潇洒地走到全国第一。这个神话从一个事实中得到反证, 我和我的同仁同样奋斗二十多年, 竭尽乳嗅之力, 直至华发丛生, 大概充其量勉强只是全国前三, 况且还只是一个伦理学二级学科。艺术学院的神话让我们汗颜羞愧, 也催我们奋发。面对这个学科奇迹, 我们只能说, 艺术学院有神助。东大艺术学科的缔造者张道一先生就是艺术学这座奥林匹斯山上众神之神;而以凌继尧教授、王廷信教授为代表的这些现在的学科带头人, 则是阿波罗神庙里的众神;至于你们, 可爱的同学们, 就在神的身边。有神助, 不可违;有神助, 我们的艺术学昨天、今天、明天必将永占鳌头!
艺术、艺术学无论在文明体系还是东大学科生态中, 都具有无可替代的特殊意义。人类的价值追求虽风情万种、永无止息, 但通常无非真善美三大基本范型。在东南大学的学科生态中, 理工科虽是帝国, 但所求无非就是一个“真”字, 而艺术与伦理, 虽体量只有区区几十分之一, 却各占一份文化天地, 这就是“美”与“善”。古诗云:“天下三分明月夜, 二分无赖是扬州”。我们要说, 在文化价值上, “东大三分明月夜, 二分无赖是文科”。艺术与伦理, 艺术学院与人文学院, 在东大的崛起虽都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 但却已经是不仅代表东大文科水平, 也在相当程度上代表各自领域的中国水平的学科。我们以最短的历史、最小的代价, 创造了最为骄人的学科辉煌, 在这个崇尚功利和实用的时代, 令人不可置疑地彰显了人文精神的魅力。
艺术与人文, 艺术学院与人文学院, 不仅是同道, 而且是同胞。我们曾经是一家。八年前, 我们还是一家, 搬进新校区后, 应着九龙亢进, 我们这对连体儿才在龙湖湾各自南北、交向辉映, 形成东大文科的“南北朝”。君在龙之北, 我在龙之南, 共潜龙湖湾, 同作逍遥派。文科楼三幢建筑之间将东大美色尽收眼底的连体长廊, 似乎隐喻着两院之间那种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血肉关系。我们在人类文明使命、人类价值体系中同道, 追求和守望共同的终极理想。伦理求善, 艺术求美。然而, 善与美终究还只是我们这些被老百姓用汗水奉养的专家们的话语独白, 在日常生活和大众话语中, 它们被简朴而精确地表达为美与好。“美好”本是一体, “美好”本为从村夫村妇到教授院士们的终极追求。然而, 在现代性泛滥的时代, 今日的文化, 今日的文明, 今日的世界, 一切都被科技与市场无情地撕裂。最终, 棒打鸳鸯, 美与好分道扬镳, “君住长江头, 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于是, “美”沦为情欲的滥畅和无教养的任性, “善”沦为九斤老太式的说教和世故的老姑娘似的一本正经。近两百年前, 德国诗人哥德就警告:人类正变得越来越聪明, 但并不是越来越好, 我料定总会有一天, 上帝不再喜欢他的创造物, 把他们打碎了再重新创造一遍。摆脱“哥德诅咒”, 人类唯一的选择就是既“美”又“好”。为了这个世界“美好”, 为了有真正既“美”又“好”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 我们人文学院与艺术学院, 应当义无反顾地再次携起手来, “致广大, 尽精微, 综罗百代”, 共同完成这个为千百代追求、千百万人诉说的具有终极意义的人类文明的“美好”大课题。一旦“美”-“好”联姻, 一旦“美”-“好”合一, 那么, 东大的艺术与伦理, 艺术与人文, 就不只是中国第一或全国前三, 世界的风光, 人类的风流, 将在我们的笔下乾坤中耸立和尽情地流淌。我们有这样的意愿, 我们有这样的追求, 明天, 我们一定会有这样的行动!
历史早就赋予艺术学院在东大文科群中的特殊地位。当年, 我们在规划设计三幢文科楼时, 只在现在的艺术学院预留了一个电梯通道。这是我的失误, 但却很能为今天的我们开悟。是的, 人们, 尤其是学者不应当在优裕的生活中过早地失却攀登的意识和攀登的本能。然而, 终有一天, 我们的腿不再那么强壮有力。有人说, 文科人的地位是用年轮来度量的, 年龄大了, 年轮多了, 就成了大师。这是笑言, 但也多多少少讲了实话。如果有一天, 我们大家都真的老了, 如果有一天, 在我们这些老朽中不小心产生了几位大师, 那么, 艺术学院就是我们文科楼、我们文科群中大师出没、就是我们与大师邂逅的雄关漫道。为了让文科人的未来有所依、有所托, 坚守吧, 朝气蓬勃的艺术人;努力啊, 20岁的艺术学院!
1966年“文革”开始,十年浩劫使老一辈音乐教育家白白荒废了光阴,新一代音乐老师耽误了培养和进修的机会。1976年“拨乱反正”之后,中小学音乐教师严重短缺,教具教学资料残缺不全,许多中小学开不出音乐课,情况十分严重。
1981年,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院长先后到了长春、沈阳、贵阳、昆明、成都、重庆,每到一处召开中小学教师座谈会,亲自做报告,搞调查研究,向省市有关领导反映情况,然后来到北京,向教育部、文化部、宣传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
1982年,教育部张文松副部长在报告中提出三点要求:第一,各级教育部门、学校领导应当重视音乐教育,切实加强对音乐教育的领导;第二,要努力加强音乐教师的配备、培训和提高工作;第三,要积极采取措施,逐步改善音乐教学条件。
“春江水暖鸭先知”,浙江温州以温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室音乐教研员林虹为首的几位资深音乐老师编辑、出版、发行了教辅材料“活页歌选”,除了适合中、小学音乐课教唱的歌曲外,还附有指导教学的短文,起到了雪中送炭的应急作用。
温州人会做生意是众所周知的,没有刊号不能做广告,如何销售?他们收集到全国各省市甚至农村的中小学的名称和地址编成了“联络图”,借用了“文革”中“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的做法,十分风趣。样品发到全国各地,订户纷至沓来,虽然售价不过几分钱,但赚的钱可真不少,这笔钱先后进入温州教师进修学院和温州市文联的财会部门,如无正当理由不好随意支用,这就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创办的经济支柱,刊物的全部经费向温州报销长达数年之久,包括编辑部人员的办公用品莫不如此。初办时刊物价格极低,每册售价0.25元。据温州文联负责人说,几年中汇给刊物编辑的钱款高达数万元。
最早提出创办《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设想的是林虹。刊物的前身是在温州出版的《中学生活页歌选》以及分上下两册出版的《小学音乐教学手册》。手册没有书号,不标明印刷、发行部门,没有售价,只有温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的一篇前言说明编写出版的目录。手册于1981年8月出版,仍然依靠“联络图”销售到全国各地,大大火了一段时间,但它没有书号,难以进一步推广。适逢吉林省教育学院音乐教研员吴斌(后曾任人民音乐出版社社长),接受领导布置下来编写小学音乐教学参考书的任务,而苦于稿件一时难以组齐,经上海市教育局音乐教研员郁文武介绍找到了林虹,林虹和我商议后决定将全部提供给吴斌。
日后,由吉林人民出版社于1983年正式出版的《小学音乐教学参考书》的基础就是我们在温州出版的无书号的《小学音乐教学手册》。前者在前言中说明该书的编辑是:吴斌、林虹、郁文武、靳卯君。吴斌在原稿的基础上做了相当多的补充,林虹是原书的策划人,郁文武是吉林与浙江合作出书的牵线人,我是原书的执编者,成书前林虹邀请我到温州,住在柴桥巷温州地区招待所日以继夜地进行全书的编排、修改工作。
我们的“教学手册”是1981年出版的,吉林的“教学参考书”出版于两年之后。就在这两年之间,在温州定稿、排版、印刷、发行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办起来了,1982年2月、4月、6月连续三期试刊,一炮打响。虽然没有刊号,但贺绿汀、丁善德、周小燕、黄友葵、廖乃雄、罗传开等音乐教育家都为我们写稿,钱仁康的大部头著作《乐歌考源》从试刊第二期起提供给我们独家长篇连载,满百期后由上海音乐出版社于2001年出版单行本。
《中小学音乐教育》出版前,林虹曾专程去北京向中国音协负责人孙慎和教育部分管艺术教育的同志汇报请示,他们表示支持。从1982年初试刊起直到80年代末,刊物封面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孙慎所题写,不过他没有署名。
刊物的创办人是周大风、林虹、靳卯君,用大风的话来说:“三个老头办起了一份音乐教育刊物。”我与林虹是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的同窗学友,1946年,音专还设在福州郊区竹屿的一所破庙中我们就朝夕相处。1973年,谭启龙、严永洁夫妇从福建省调到浙江后,严永洁因在山东任省委宣传部长时抓过《奇袭白虎团》京剧“样板戏”创作,在福建任期内又组织了一个新的京剧本子《崇武海战》,到上海音乐学院要求支援作曲人员,指定要调与于会泳同在一个系的教师。而我正好1965年从作曲系调到民族音乐理论系开设“音乐评论”课,严永洁亲自调阅了我的人事档案后做了决定。我便应聘到了杭州(这部戏因剧本出了问题而下马)。我与林虹老友重逢无话不谈,林虹编《中学生歌选》和《小学音乐教学手册》我是全力配合。林虹与我在温州商谈办音教刊物之事,我提出一定要请周大风参加,他在省内出版部门有熟人,借重他在省文艺界的地位和影响才有可能解决刊号问题,刊号是办刊物所遇问题的重中之重。林虹同意了,我回到杭州找到大风,请他担任主编,讲明办刊经费全部由温州解决,我在上海音乐学院读书、教书数十年,又被借到上海文艺出版社当过音乐编辑,组稿、编稿、改稿都可承担,只要求他写些重点文章并做指导即可。我们就这样一拍即合。
初创时,编辑部实际是在我家中,文稿处理由我全权负责,美编及歌稿件由林虹负责。1982年试刊三期在温州排版、印刷,1983年起先后在杭州、余杭排版、印刷,由我到印刷厂校对。必要时林虹到杭州来,我们三个人开会共议办刊的方针大计,配合相当默契,可称刊物的“铁三角”。
由于我的工作单位是浙江省群众艺术馆,绝大部分时间用于编刊物,在单位中难免会有闲言碎语,周大风时任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主席,他说:“我把你调到省音乐家协会,专职编刊,音协的其他事情都不用管。”并说好我就在家里编刊,不必到音协办公室坐班。这时,由于周大风的争取,将已出版多年的《浙江音乐》刊物的刊号给了《中小学音乐教育》。虽然当时省内音乐界有些不同意见,但浙江省文联领导人为音乐教育在全国还是个薄弱环节,将《浙江音乐》停刊、改出音乐教育刊物是填补国内空缺,便毅然予以批准。《中小学音乐教育》至今已有30年历史,出版超过250期,在全国以至国外有很大的影响。当全国各省市的音乐报刊出现不景气甚至倒闭的情况时,它的发行却相当稳定,还在不断上升,可见它是符合社会需要的。北京创办《中国音乐教育》是在1989年,比我们晚了7年,可见我们当时的观念和举措多么超前。endprint
浙江是文化之邦,“五四”以后的新文学的先驱鲁迅、茅盾、夏衍……都出自浙江。开创我国普通音乐教育事业的重要人物李叔同及其后继者丰子恺、吴梦非、刘质平等也都是浙江人,可惜的是,在筹办《中小学音乐教育》刊物时,在全国约三十个省市自治区中,浙江是唯一既没有音乐学院又没有师范学校音乐系科的省份,可说是有愧于前辈。但这份刊物恰好是诞生于浙江,为什么?
原因之一是:温州人的敢为天下先,温州最早兴办家庭工厂、民营企业,率先搞活经济,有钱好办事。原因之二是:靠近上海,以上海为坚强后盾。试刊第一期,上海稿件占了一大半,包括上海音乐学院钱仁康、沈旋、蒋一民,上海中小学优秀音乐教师张瑞华、刘德昌,上海市教育局音乐教研员郁文武等人的文章。
试刊第一期的首篇文章是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孙慎热情洋溢的文章《祝贺中小学音乐教育试刊》,他在文章中说:“试刊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它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探讨音乐教育中的问题,交流教学经验,提供教学补充材料和学习资料,提高教学水平,必将发生积极的作用。”
试刊的第二期重头文章是贺绿汀的《在上海市中、小、幼音乐教学研究会上的讲话》,我应邀去参加了这次会议,并亲自记录、整理,再带回来发表。另一篇重点文章是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黄友葵的《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期望》。这些音教前辈对刊物的大力支持,使我们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它办好。
正所谓“得道多助”,刊物符合社会需要,形成了巨大凝聚力,在刊物的早期就坚定地支持我们并惠赐稿件的有:北京的音乐教育家李凌、赵沨、张肖虎、姚思源、曹理、汪毓和、米黎明、平士方、王次炤,辽宁音教界的知名人士方萌、李亚丽、谢正恭、谢严森、金亚文、王英奎,天津的缪裴言,山东的孙继南、李嘉评、韩映红,河南的张兆瑞,湖北的邱刚强、杜磊、朱则平,江西的冯斗南、肖鉴铮、罗艺峰,安徽的廖家骅、齐从容,江苏的潘振声、秦德祥、费承铿、芮文元、施友云,广州的谭林、丁振华、梁得灵,福建的朱一平、黄光荣,贵州的石应宽等。上海市和浙江省音乐界音教界历来是我们的坚强后盾,姓名不胜枚举。上海音乐学院有:贺绿汀、丁善德、周小燕、钱仁康、廖乃雄、罗传开、赵佳梓、汪培元、马淑慧、陈应时、沈旋、巢志珏、孙维权、万里、葛顺中、郑小维等;上海市有:崔启珊、薄兰谷、李丹芬、郁文武、陈蓓蕾、孙幼丽、顾丽丽、张瑞华、刘德昌、曹云芬。浙江有:俞绂堂、韩春牧、管明若、王家祥、徐绪标、陈祥文、陶爱凤、严震中、史崇义、许为通、洪嫦、吴净兰、范盈庄、杜希范等。虽然分处全国各地,他们都热爱音乐教育,心意相通,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我们通过书信和共同参加各种有关音教的活动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最早参加的音教社团名“乐泉社”,人员有北京平士方、上海的薄兰谷、广州的丁振华等,出过会刊,在广州编印。其次是“基础音乐教育研究中心”,人员有江苏常州的秦德祥、辽宁铁岭的谢严森,湖北蒲纺的杜磊等,也出过会刊。还有“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中、小、幼音教研究中心”。我与林虹都曾参与活动,也编过几期会刊,还曾一起办过几期音乐教育培训班。
我们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的联系一直非常紧密。《中小学音乐教育》创办之时,正好是世界四大音乐教学法系统地输入中国之际。1982年,弗吉尼亚·米德教授在上海音乐学院进行两周的示范教学,对瑞士的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的理念及操作进行了全面的讲授。上海音乐学院廖乃雄去向德国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创始人卡尔·奥尔夫完整地学习了他的课程,回国后就任上海音乐学院的音乐研究所所长,以广传奥尔夫教学法为第一要务,在全国范围内办了几期奥尔夫讲习班,日后成为中国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学会会长的李妲娜就是首期讲习班的学员。廖乃雄再次出国后任音研所所长的罗传开从学生时代起就大量编译出版日文著作,介绍日本铃木音乐教学法不遗余力。而上海音乐学院的汪培元教授是国内推介匈牙利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代表之一,译文著作颇多。《中小学音乐教育》有了他们几位的支持,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音乐教学法方面获益匪浅。凑巧马革顺教授的女儿马淑慧专程去美国学习了美国新创的“综合音乐感”音乐教学法,号称世界第五大音乐教学法,回国后立即在上海选了一家幼儿园进行试点,全国各地音教同仁纷纷赶来听课取经,我作为刊物的特派记者闻讯赶到上海。
此时上海掀起了学习四大教学法并结合本国特点勇于创新的热潮,出现了先进人物,那就是上海市第一师范附小的陈蓓蕾、崇明路小学的孙幼丽、长白一村小学的顾丽丽、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的张瑞华,由于都是女老师,大家称她们“四小名旦”,还有以合唱教学为特色的男老师刘德昌,我们就一个一个地轮流去听,乘公交车有时要转几次车,幸好有上海第六师范的资深音乐老师崔启珊的引领。取经队伍中年纪最大的是广东省音协副主席谭林,他永远精神抖擞,不知疲倦。来自北京和东北的音乐老师都比较年轻,我在与他们的交往中自然对全国各地中小学音乐教育出现的新鲜事知道不少,大大有利于编刊。
《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浙江的创办顺利、成功,首先是由于浙江省文联领导对我们的支持、历届省音乐家协会领导的关怀、协助,教育部艺术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国音乐家协会领导的扶持,温州市文联、温州教师进修学院领导批准发给办刊经费长达数年之久;其次是北京、上海以及全国各地前辈音乐教育专家学者、中青年的音乐教育骨干、基层的普通音乐教师的指导、关心、提供信息和稿件;然后是大风、林虹和我,三个老头的不辞辛劳、团结合作,虽然创业艰难,但都不以为苦,当作乐事。
随着浙江省音协的多次换届,领导人变了,刊物的主编和编辑成员也不断易人。相当长时间林虹和我的名字仍保留在编委之中,其实我们早已不为刊物办事了,只是挂名而已。1995年,林虹和我的名字才不在刊物上出现,这是理所当然的。
对刊物的感情总是有的,不时还会为刊物写篇稿子。眼看着刊物编辑及工作人员不断年轻化,思想观念与时俱进,质量不断提高,感到欣慰。刊物比较突出的变化是纸张、美编、摄影、排版、印刷都有明显提高,广告多了。新增的音乐知识栏目“稿源采珠”很有特色;早期由我开创的音乐知识栏目“请回答”,已发展成“高考乐理模拟试题”,提高了档次。稿件的广度与深度都加强了,篇幅增加,字体放大,阅读起来更具有观赏性。编辑部的班子有较大充实,人才济济,已成为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收集期刊之一、中国基础教育期刊文献总库收集之一,一派兴旺景象。
《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至今已有30年的历史,当它初创之时,音教刚刚开始复苏,刊物犹如一只报晓鸟,吹响了复兴音教的进军号。曾何几时,它茁壮成长,由一颗稚嫩的幼苗长成根深叶茂的大树傲然挺立,而我们三个创办人却垂垂老矣!
回首往事,感慨良深,希望《中小学音乐教育》锐意创新,百尺竿头继续奋进,为祖国音乐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靳卯君 原浙江省音乐家协会副编审
周平义
十年前的今天,一个普通而又注定不平凡的日子,一家普通再普通不过企业诞生了,她的名字叫金万众。说她普通,是因为她成立时在城里无一间办公用房,在城外亦无一栋厂房,而银行帐号上仅有的壹佰万元中大部分也是借来的。虽然悄然诞生,但她却有自己明确目标:致力于创建中国中央空调知名品牌。这样的目标,终将会让这一天因我们而有所不同!
经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凭着“弄斧到班门、耍刀找关公”的勇气,借助中国经济高速成长十年的条件,按照企业经营管理准则实施企业行为,十年后的今天,金万众已成长为行业里“小有名声”的一员。我们可以自豪地说:金万众第一个十年成绩是优秀的。面对这样一份成绩单,我们是喜悦的,但同时我们更是心存感谢:感谢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和环境!正是改革开放让中国经济进入了按经济规律发展轨道上,从而让国家和个人财富持续增长,让中央空调由过去的奢侈品成为现在的舒适品,走入了众多普通楼、堂、馆、所。感谢金万众的全体员工!包括那些曾在金万众工作但今天已离开金万众的那些人员,正是员工的汗水和智慧推动着金万众迈上一个又一个台阶。同时也要感谢站在员工身后的员工家属们!他们与员工一起快乐着金万众的快乐,伤痛着金万众的伤痛,期待着金万众的期待!感谢那些关心和支持金万众发展的朋友们!还要感谢购买金万众产品的用户们!用户的信任目光是我们困难时不退却,压力时不放弃的动力!十年努力,金万众积累了充分工业基础:厂房、机械设备、实验室、工艺工装、齐全的产品类型,布局合理的市场网络成为用户与金万众的有效联系渠道。十年探索,金万众认识到这样一个企业运营规律:企业发展规律:质量门槛决定着企业的生与死,效率门槛决定着企业过得好与坏,品牌门槛决定着企业寿命长与短。十年经营,金万众深切体会到:追求产值、效率、员工收入、客户满意度和内部环境满意度协调提高是企业运营的理想状态。这些都是过去十年宝贵财富,但金万众最宝贵的财富是我们拥有一批有追求有素质的优秀人才。这将是我们进入第二个十年时更加充满信心所在。
2009年,是金万众进入第二个十年的第一年,我们都期盼金万众以一个良好的经营业绩迈开新征途的第一步。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让我们有所顾忌,其实发生在今天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指标变化并不能确定地说是一场危机。其实质应该是虚拟经济体利用金融衍生的工具,骗取了实体经济所分享的财富,是一个群体财富转移到(当然不是情愿的)另一个群体中去,这与战争或重大自然灾害对财富的破坏(如一战和二战)不同,财富并没有减少。既然没有减少,那么财富必然要发挥经济功能。因此,世界经济必只是要发生重大调整,这样的调整是企业长期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我们不能苛求经营时期都是顺境,顺境可以让我们更高速成长,但逆境可以引发我们思考和调整,思考让我们更为成熟,调整让我们更为高效。因此,在这里,我们可以大声说出:2009,我们将同样收获进步!
第一个十年成绩让我们充满喜悦,第二个十年的目标则让我们更加向往:金万众将从今天的亿元级企业成长为十亿元级企业,金万众产品性能和质量将由今天行业先进水平成为行业领先水平,金万众的人均产值在2008年基础增长100%,达到行业领先水平,金万众人均工资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让金万众员工上班时努力工作,下班后快乐享受生活。金万众将由今天的“小有名声”变为“大名鼎鼎”,是被用户认可的知名品牌。
找到当年我们的毕业照片,发现才过了十年,自己的变化就已经很大了。当年的自己是多么的青涩,现在已经成熟了许多。这十年,同学们也都在各自的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当初我们从全国各地出发,来到学校,毕业的时候又从学校出发,去往全国各地。毕业已经十年了,但我们还没有相聚过一次。不是没有这个打算,而是因为大家的距离都比较的远,不知道应该在哪个城市相聚。再加上大家的工作都比较忙,又都有了各自的家庭,所以聚会这件事提了很多次,但每次都没有一个结果。
大学生活的一幕幕在我的记忆里重现,回想整个大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件事,一个是军训,一个是访学。军训的时间有半个月,这半个月时间,我们从彼此陌生到熟悉,建立起了友谊。在大四的上学期,我们班四十多个同学集体去到了--访学。从学校出发,需要做十四个小时的火车。大家那个时候都买的卧铺,几个人聚在一起打牌或者做游戏,整个车厢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大学四年过的是真的很快,毕业的时候,我都还没有把学校逛一遍,只走过自己经常去的那些地方,其他的地方从来都没有去过。我总以为还有时间,所以周末都没有想着要到处走一走。我毕业的时候,感觉军训都是前几天的事。整个大学阶段最难的事情就是毕业设计,整整花了半年的时间才把毕业设计做好。整个毕业设计的完成都是靠的自己,指导老师没有给予我任何帮助,让我看清了自己的能力。我现在从事的行业并不是跟我当初学的专业有关的,但我认为我大学四年的学习对我的人生规划还是很有帮助的。
十周年庆典员工致辞范文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同事,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欢聚一堂,共同为我们集团10周岁的生日欢庆,作为的一名员工我感到无比的高兴与自豪,在此,我代表公司的老员工衷心的祝福——我们集团的十周年庆典。
今天,的发展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自1997年成立以来,从十几名员工发展到近500名员工,从以前400平米简陋的办公室,发展到现在拥有平米现代化设施的办公大楼,从一个小规模公司,发展成为在行业内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我们已经步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能有今天这般傲人的成就,与我们在座的每位领导、同事是密不可分的。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的创业也是如此,现场有不少的老员工,当年艰苦创业的场景,作为发展的见证人应该最有体会了。艰苦的环境,简陋的设施,在当时,我们并没有为此而却步,怀着满腔热情,我们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1997年,那是我刚加入大家庭的日子。回忆那段珍贵的岁月,我不禁感慨万千。当时的我,亲身参与了四川联通寻呼营销系统项目,亲眼目睹在座的老同事,也是我的前辈,更是我的老师,为了拿下这个项目,在前期投标工作开展的时候,他们不分昼夜,几天里轮流加班,每天仅仅休息三四个小时,涂总更是几天里不曾回过家,为了尽可能的让投标书完善,大家熬更守夜,同心协力。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成功赢得了四川联通寻呼营销系统项目。他们这种敬业精神,给刚踏入公司的我,上了深刻的一课,也让我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受益匪浅。
1999年,移动gsm室内分布系统项目启动,对于当时我们来讲,所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而且困难重重的项目。人力少,技术薄弱,并且缺乏必要的经验。记得那时我们一个员工,需要同时身兼多个岗位,有人既是项目经理,也是技术员、还要参与工程实施,白天进行施工,晚上还得加班做方案。在当时人员配备并不充分的环境下,大家并肩作战,做工程实施的、做技术服务的、做后勤支援的,各岗各位,各司其责,紧密团结,友好协作,我们与公司共同经历了来自各方各面的重重困难,同事们没有半点怨言。在公司上层领导和员工的坚持努力下,我们走过来了。开始,公司的销售业绩相比往年实现了迅猛突破。今天的,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自初开始引进管理,使得以前许多不合理的制度得到规范,让企业逐步走向正轨化、程序化、整体化,这也是为我们走向全国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大家应该记忆非常深刻,这也是小灵通网络优化大规模启动,最关键的一年,当时非碘病毒肆虐,全国上下极度恐慌,很多单位业务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我们的员工没有因此而畏惧,为了刚启动的小灵通网络优化项目,勇敢奔波在全国各地第一线,进行试点工程。所以,公司把握住了这个契机,迅速在全国各地开拓市场,并占据一席之地,由此,从一个本地企业开始走向全国。
公司全面开展四川网通scdma项目,在短短四个月时间里,我们迅速完成了50余套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建设速度与工程质量完全满足甲方要求。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今天来之不易,十年来我们经历了许多坎坷、挫折。面对困难大家沉着冷静,认真的分析、解决,从中得出了许多经验,在实践中总结出了“简洁高效务实创新”这八个字,作为公司的管理理念,升华了我们的企业文化。
近几年,我们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浙江等地设立分公司。,我们成立了产品研发中心与设备生产中心,并且拥有了自主产权的产品。通过这些年脚踏实地的积累,公司规模日愈壮大,业务更是趋向于多元化发展。
如今,我觉得把称作是我们的家更合适,一个有全体的领导、职工组成的大家庭,作为大家庭的一员应该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用心呵护这个大家庭,工作中大家严格按照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来工作,严于律己,一心一意为公司谋发展;生活中大家亲如兄弟姐妹,互帮互助让每个人都感受到亲人的温暖,家的温馨。我很荣幸加入,并且和大家一起工作,我相信在以后与大家共同工作的同时,自己的各方面都会有所提高,并将成为一名真正具有精神的员工。我坚信:的发展是无限的;前途是光明的,员工是优秀的。我愿意和大家一同扎根,为我们共同的家贡献自己全部所能与爱心,愿我们大家共同携手为,更加美好的未来撑起一片蓝天!
在的这十年,我自身能力得到了相当大的提高,在这里我得以成长,在这里,我获得了无数锻炼的机会。我非常感谢提供了这样的发展平台,更要感谢涂总十年来给予的信任与栽培。感谢给予我的每一个机会,没有就没有我的今天。
在这里,我要感谢在座的前辈,我的老师,在的这段岁月里,对我工作的指导与帮助。还有在场的我的同事们,以及此刻,远在全国各地执行任务而无法到场的同仁,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工作的支持与理解!此刻,相信在场的同仁,都有着同我一样激动的心情,感激之情无以言表,就让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出色的表现,来回
报。
最后,祝愿明天的更加辉煌。
我的发言完毕!再一次感谢大家。谢谢!
十周年庆典员工致辞范文篇2
尊敬的刘总、仇总、李总、各部门领导、各位同事:
春节好!
团圆庆佳节,和谐沐春风。值此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来临之际,我们欢聚一堂,辞旧迎新,共庆新春佳节。此情此景,一句句问候,饱含着并肩战斗的同志友谊;一张张笑脸,洋溢着20__年的成功收获;一声声祝福,充满着对未来的美好向往。首先,请让我向各位领导、各位同事,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新春的祝福!
在长通公司工作的10年中让我看到在公司各级领导的精明指引与员工的不懈努力下,公司每天都在不断的进步与成长。公司每天都在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知道在一个新的高度之上必定会有一个新的起点,而正因为我们每天都在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所以一个又一个的起点被我们超越。
长通公司的发展始终伴随着我们的成长,那么公司的未来必定会成就我们的理想,公司在已经成熟的同时还在不断的完善自我,我们作为基层员工能够真实的体会到公司在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发展。
我们来自不同的地区,是长通把我们连在一起,把我们变成一个团队,一个充满自信与朝气的团队。我们明白,长通公司的发展与强大是我们的目标,公司的成长与进步是我们的责任。向着我们的目标一直前进,我们有信心协助公司走的更远,同时我也有能力完成公司部门领导下达的各项任务。
2年基站工作、3年网络工作、5年交换工作我均以乐观的态度带动工作,以饱满的精神面对挑战。质量,我铭记在心。高效,我深刻脑海。安全,我时时不忘。这正是我在长通10年零投诉、零安全事故的工作保障,同时也是移动分公司书面肯定的见证,我想10年有这样的成绩,不全是靠运气,更多是责任和高度警惕。在公司不断前进的路上,我时刻准备着与公司一起面对新的挑战。走向新的高度,迎接新的起点。
四川长通,它让我们看到了黎明,带给我们新的机遇。点燃我们的希望。让我们感受到阳光初射的光芒。我们坚信,有领导的指引再加上我们百分百的努力,四川长通一定会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开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四川长通开创一片蔚蓝色的天空。赢取一片更广阔的天地,我们的心在一起,再大的挑战也会向我们屈服。再多的困难也不会成为我们前进路上的的绊脚石。未来是属于长通的,同样也是属于我们的。
当长通放射出光芒时,我们可以自豪的说,那一道光是我们,当公司站在高端之上时。我们还可以骄傲的说,在长通成长的过程中,曾经留下过我们的足迹。
黎明前的黑暗无法阻挡早已破茧而出的曙光,正午时的骄阳早已忘记白昼的第一道光芒,夕阳的美丽已无法掩盖那所剩无几的余辉。只有那不惧黑暗的曙光,带着骄阳的火热,带着夕阳的美丽,正用那独特的光芒划破长空。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十周年庆典员工致辞范文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全体员工及家属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很荣幸能够代表获奖员工站在这里发言。首先,我代表所有获此殊荣的优秀员工们,向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关心和关爱我们的亲人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向紧密配合、相互支持的同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今天,公司分别对10位员工授予优秀员工的荣誉称号,这既是对我们过去一年工作表现的肯定和赞赏,更是对公司全体员工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表彰和感谢。
此刻,我的心,除了喜悦,更多的是感动。回首,我是20__年进入____公司的,在这8年多的工作中,我亲自感受了公司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管理不断提升、完善,身为其中一员,我感到无比骄傲、自豪,也正是这一份骄傲与自豪,让我时时充满信心和工作激情。
责任、高效、完善、一直是我的工作信条,今天的成绩将是我明天的起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维护优秀员工的形象,扬长避短,继续向上,用更加优异的成绩回报公司领导、同事、亲人们的关心、支持和厚爱!
最后,借今天这个平台,祝愿____公司十周年生日快乐,蓬勃发展,____公司的明天更加辉煌!
■ 李冀峰(贵州)
香港回归十周年,
实行两制起变迁。
港人治港作主人,
血洗国耻换新天。
阮郎归·退休乐
■ 周福明(贵州)
花开花谢自安详,杞人何感伤。春归秋至顺时昌,叶红稻黍香。 一夜纸,字三行,晚情野鹤翔。农家院里话麻桑,归来月映窗。
书法
■刘铭简(贵州)
踏莎行·香港回归十周年感怀
■ 马礼诚(贵州)
华夏泱泱,沧桑历尽,金瓯几度遭沦丧。风雨飘渺盼归程,离愁别恨潸泪淌。 地覆天翻,紫阳普照,岁运丁丑迎九港。一国两制百业兴,十年庆典欢歌荡。
最美不过夕阳红
■ 王琳(辽宁)
长相思·悲壮汩江
■ 瀑乡人(贵州)
汩江流,汩水流,好似珍珠断线游。悲声荡九州。楚民忧,楚天愁,奸佞忠良是对头。《离骚》愤懑惆。
踏莎行·王阳明五百年祭
■袁仁琮(贵州)
九驿古道,残阳人绝。阳明无计赴边。天高北望家何在?男儿无泪语凝噎。 几处人家,灯火明灭。龙场驿馆寻不得。病贫无力挪半步,抵肩茅茨可停歇。
新农村之歌
■ 李智军(贵州)
英明举措建新村,睿智鸿猷惠顾民。
重教尊师学费减,增收办厂富途新。
医疗合作民心定,农税蠲除笑语频。
中央一号文件好,和谐社会暖人心。
夏日赏荷花
■ 李勇豪(贵州)
香花荷叶动风凉,叶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叶,凉风动叶荷花香。
鹧鸪天·韭菜沟高亭抒怀
■王远奎(贵州)
极目凭栏望劲松,天高云淡罩葱茏。
苍茫碧浪连天际,夕照桑榆照彩虹。
情未了,志休停,和谐路上赶一程。
旧吟新诵鹏程路,无限风光分外明。
多彩贵州写真
■ 刘名胜(贵州)
晚晴山雨后,目染布依村。
彩练当空舞,丹青无墨痕。
越调·小红桃
■ 汪太昕(贵州)
绿水青山,油泥坦道。农家楼舍连小桥。柳依依,桃夭夭。诗人骚士出芳郊。咏赋吟诗兴致高。景,这独好;人,尽舜尧。
庐山瀑布观感
■ 张凤起(吉林)
银珠四溅幽谷行,绝妙雄奇天自成。
远岭氤氲郁葱茏,红霞似锦烟飞腾。
星潭棋布连云翠,岩水相依落日红。
北海八仙今若在,当惊庐山胜莱蓬。
摊破浣溪沙·西江千户苗寨
■ 蒋佩芝 摄 陈昌槐诗
苗岭西江千户村,两山如髻瓦叠云。
通用国际集团董事长陈勇
二〇一四年九月五日
今年9月7日是通用国际成立十周年纪念日,我不禁感慨万分:时光匆匆如流水,弹指一挥十年间。
回首往昔,十年前的今天,我们带着美好的憧憬,迈开了艰辛的第一步,当年艰苦创业的动人事迹还历历在目,不觉中已走过了十年的路。我们从最初的不到30个人,发展到今天的二百多人,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公司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模式不断创新,经营效益不断改观,成为业界小有名气的外贸公司。十年风雨坎坷,十年艰难苦涩,十年汗泪交融,十年忘我拼搏,如今,当我们欣喜地庆祝公司成立十周年的时候,才真正体会到——十年,谈何容易!十年,并不漫长!我不得不高声赞叹:通用国际,了不起的公司;通用国际人,不平凡的团队!
十年间,我们经历了国际上的金融危机、经历了国内的经济结构调整,经历了公司的全员股份制,经历了团队的“裂变”,更是经历了“730”事件„„,但是,我们不惧艰辛,迎难而上,用自己辛勤和智慧,经营通用国际、建设通用国际,铸造了十年的辉煌。十年是丰收、是喜悦、更是成长。十年是历史长河的短暂一瞬,它铭记了通用国际人为国际贸易事业付出的无数心血与汗水、青春与岁月;十年是企业发展的一段简史,它激励着通用国际勇往直前的信心和力量。今天,通用国际已具有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具有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符合时代发展的运营机制,具有了一个更加团结、更加有凝聚力的优秀团队,具有了一股让我们奋斗向前、永不止步的动力,具有了一种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具有了一个永远向上、永不满足的战略方向。
风雨也罢,荣耀也好,这个十年即将成为历史,还有下一个十年、二十年在等着我们,我们没有时间躺在过去的成绩簿上悠然自得、沾沾自喜,我们只有在这个辉煌的时刻,端起庆功酒,许下希望与承诺,迈开我们矫健的步伐,朝着新的战略目标继续阔步前进!我们将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的理念,在今后的征途中,我们这支队伍将会更加团结和谐,更加充满活力,我们的企业将更稳健地发展,更快地提速,更好地壮大!
十年的发展,让我们见证辉煌;十年的感悟,让我们体验到通用国际独特魅力;十年的情缘,让我们与通用国际患难与共;十年的满怀,让我们充满感激,豪情万丈„„。十年激情岁月,我们共同走过;十年创业诗篇,我们共同谱写;十年喜怒哀乐,我们共同分享;十年我们手拉手,我们共同跨越;十年我们肩并肩克服艰难险阻共同向前!
在60年的办学历程中,我们不会忘记学校创办的前辈们在解放战争的催征号角声;“东北民主联军南岗干部子弟学校”的成立,标志着八一学校的诞生;这所从部队怀抱中孕育的学校,随着“四野”胜利的脚步,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兴旺;从东北到天津,从天津到武汉,从武汉到广州。六十年薪火相传,学校十易校名,经历了四大时期的发展。
学校作为新中国的“红孩儿”,与共和国一同成长,先后曾用“八一学校”、“广州市五十三中”、“广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等校名。六十年历史、六十年变迁、六十年发展、六十年辉煌。沧海桑田成就今日广州大学附属中学。
六十年薪火相传,附中人承接先贤,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奋发图强,在六十年漫漫征途中,在红色文化哺育下,“八一”学校枝繁叶茂、桃李芬芳、英才辈出。无论是领袖后代,将帅子女,烈士遗孤,还是普通民众子弟,一代代学子承前启后。他们中有的已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有的是誉满全球的科学家,有的是蜚声海内外的艺术家,有的是搏击商海的实业家…..一代代学子将“八一”精神继承发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社会作出各自的贡献。
看今朝,越秀山下书声琅琅,黄华路前鸣呦呦。喜明日,一校两区相辉映,人文生态齐芬芳。广大附中在经历几次大的飞跃之后,又成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处在同类学校的前列。学校连续18年获广州市毕业班工作一等奖或特等奖,学生在奥数、科技、艺术、体育等方面获奖数量越来越多、层级越来越高。近三年获国家奥数一、二等奖达百来人,其中二人入选国家队,代表祖国参加了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并分获银、铜奖。学校机器人、车模社团多次参加世界杯邀请赛,并获殊荣为学校赢得一个又一个荣誉。
六十年一个甲子,为我们留下了厚重的历史;六十年不长,我们依然年轻。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过去的成绩是我们今后发展的起点,我们一定本着“以生为本、与时俱进,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的办学理念,在新的岁月长河里,奋发图强。广附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香港: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谈到“在这个700万人的城市里,民主这个词,已经潜移默化地变成了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一个做了30年义工的香港人说:“梁先生也好,唐先生也好,其实谁上都一样。香港人监督政府的决心不会变。追求民主法治的路,香港人会一路坚持下去。”
曾荫权(《人民日报》专访):回归以来,中央支持香港把经济、政治稳定下来,较以前更坚实更稳妥。当然,香港对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融资超过3.3万亿港币。我相信,“一国两制”是一个伟大构想,所产生的效果是互利共赢的。梁振英(新华网专访):“背靠祖国、面向世界”是香港的重要优势之一,蕴涵着很多机会。比如人民币国际化,香港“背靠祖国”拥有发展人民币离岸中心的独特优势,人民币业务将是未来香港金融中心的重要支柱之一;同时国家也可利用香港的金融业,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自由兑换。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彭清华(《新京报》专访):“‘送大’的说法反映了香港人对中央政府‘挺港’、‘惠港’措施的赞誉之情,但这些政策措施不能简单地看作单方面的‘送礼’,它既是香港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人民日报驻全国政协记者站站长朱思雄(人民网强国论坛):由于我在香港生活的经历和感受,我觉得精神上的自由、经济上的自由、生活上的自由,确实让我感同身受,而且应该说十周年也好、十五周年也好,这种自由保持得相当好,是“一国两制”实践的标志性的东西。
你们好!今天,带着一份渴望与敬意,带着一腔激情与企盼,我们终于迎来了学校十周年校庆。 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在校学生向各位领导、嘉宾、校友表示最诚挚的敬意!向辛勤工作、默默奉献的每一位东方国际学校的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 从进入东方国际的第一天起,我们的校长就教育我们要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新,要我们时刻牢记学校的校训。从那一天起,东方的学子们就时刻把它们铭记在心,在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做人的道理。
今日东方的校园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处处弥漫着文化的氛围!处处朝气蓬勃,处处奋发进取,处处闪耀着青春的亮丽和风采!清晨,走进洒满晨光的教室,在朗朗的读书声里,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课堂上,我们尽情地展现我们的才华,大胆地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课间,我们一起谈心来增进彼此的友谊,共叙同窗之情。有时欢呼雀跃、谈笑风生,有时独倚栏杆、沐浴阳光,享受这最美好的金色年华!自习时,我们埋头苦读,时而凝神思索,时而挥笔解题,时而背诵记忆,我们在学习中成长着,我们在成长中学习着,学习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我们校园的上空时时回荡着学习的主旋律! 在这个成长的摇篮里,我们的活动丰富多样、异彩纷呈。
每一个投篮的动作,滑下了一条条优美的曲线,每一次上抛的空中旋转,诠释着运动的灵魂与力量。运动会上,我们看见 了每个运动员那离弦之箭般的冲劲、整装待发的气势和战无不胜的决心!拉拉队加油助威的呐喊声气焰冲天、响彻云霄!运动铸就了我们强健的体魄,而知识竞赛更使我们变得聪颖和睿智:作文竞赛,我们抒情言志;书法大赛,我们挥毫泼墨;科技制作,我们匠心独运;创新实验大赛,我们各显神通;表演台上,我们欢歌劲舞。青春的风采在这里铺洒,扎实的基础在这里打下,成才的梦想在这里实现,学子的豪情在这里挥发!而这一切的一切,是谁在背后默默地支撑着我们?是谁用博大而无私的爱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我们健康成长?那是我们的老师啊!是我们东方国际学校每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啊!他们用语言播种,用粉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老师在我们忧愁苦闷的时候找我们个别交流谈心,缓解我们内心的压力,给予我们精神的力量。在我们徘徊不定、犹豫不决的时候,给我们指明方向,使我们的脚步更加坚定!至今我还清晰得记得老师那句辛苦三年,幸福一辈子;幸福三年,辛苦一辈子的谆谆教导,至今我还清晰得记得老师教育我们做人要以 诚相待,守信、宽容、理解、尊重和友爱是美德的人生道理。
在这阳光灿烂、气候宜人的春夏之交,我们迎来了公司成立六十周年诞辰。回顾昨天,在发展道路上经历了风风雨雨的考验。企业取得了持续较快的发展,我们也一起分享着成功后的喜悦;而今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共同走进公司蓬勃发展的一年,去迎接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让我们对各位领导和员工表示热烈的感谢!
公司成立以来,始终本着“建立完美事业,拥有完美人”的宗旨。我宣布:“汇聚正能量,完美创辉煌”六十周年庆典会现在开始!轻歌祝盛事,曼舞谱华章。一段由我们完美职工自编、自导、自演的“欢聚一堂”将完美“做一流企业,交海内知己”的情怀演绎得淋漓尽致。
作为公司的一员,我曾多次收看了公司宣传短片,毫不夸张,每一次收看,都让我激情澎湃,信心满满。我为公司做一流企业的雄心壮志而自豪,为自己是一名成员而自豪。
【小学十周年校庆致辞】推荐阅读:
小学建校十周年征文10-25
六十周年校庆校长致辞12-24
公司十周年新员工致辞12-21
同学毕业十五周年致辞05-31
建厂四十周年庆典上的致辞10-12
高中一班毕业四十周年同学聚会致辞07-17
十周年校庆主持词09-21
十周年口号06-28
六十周年10-20
建国60周年诗歌:国庆六十周年抒怀01-12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