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能力设计题(共8篇)
答:方式:教师可通过查阅档案、谈话、平时观察、座谈、检查作业、进行测验、家访等形式经常、全面、及时地了解学生内容 :1.从整体上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我们既要了解中学生的生理发展特点也要了解其心理发展的特点,自觉地运用这些特点和规律为教学服务,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服务。整体上了解学生也包括对学生所在 的班集体情况的了解。2.了解作为独特个体的每个学生(1)了解学生个人的一般情况(2)了解学生个人的心理状况(3)了解学生个体德、智、体各方面的发展状况
2、【设计】请结合所交学科的具体教学内容设计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根据例子自己写)例如政治学科的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体会理解财政的重要作用,掌握制作图表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读图分析制作图表体会理解财政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国家意识,认同国家财政
3、【设计】请结合所教学科教学内容设计一堂课的教学策略(自己加点35页)
答:1.教学目标(三维)2.学生 3.教学媒体
4、【设计】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实践智慧的重要途径,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反思方式的角度设计一个教学反思方案(在各条后自己加点,书上41页)
答:教师教学反思的方式:1.内部自我对话方式 2.外显自我对话方式 3.同事讨论方式 4.行动研究方式
5、【设计】面对一项研究课题,你将如何查找文献,请你出具体的工作程序。答:查阅文献的方法与步骤:1提出问题
2、选择检索工具3确定检索途径4确定检索方法
5、按线索查找(利用检索工具书所提供的查找线索进行查找)6索取文献(一旦查到你所需要的文献,就是以去索取该文献)7阅读文献(通过阅读文献得到所需要的信息)
6、【设计】有一位教师拟定的研究课题为《“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文
学作品浅析》请你帮助他设计文献检索的方案。答:
1、提出问题(1)“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2)“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文学作品代表作者
(3)“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文学作品代表作品
(4)“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文学作品作品特点
(5)“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文学作品地位(6)“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文学作品对后来文学的影响
2、选择检索工具 《全国报刊索引》《中国大百科全书》《全国总书目》《全国新书目》网络搜索引擎
3、确定检索途径
市图书馆、省图书馆、请教老师和专家、学术期刊网、网络图书馆
4、确定检索方法 首先查新文化运动时期代表人物及其著作。然后查中国现代文学是有关介绍和评论。再查近年出版的有关文学评论书籍和期刊,从最近出版的书籍和期刊开始往前查到2000年以后。
5、按线索查找
利用检索工具和网络所提供的线索进行查找。(具体条目在设计方案时不用写)
6、索取文献
查到有关文献到图书馆借阅书籍和期刊。网络资源下载。
7、阅读文献 阅读文献,得到需要的信息。
7、【设计】假设课题的题目是:《探究式学习教学方式研究》请你设计文献检索方案。
答:
1、提出问题:(1)什么是探究式学习?
(2)探究式学习的作用?
(3)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方式有哪些形式?
2、选择检索工具 百科全书
3、确定检索途径
4、确定检索方法
检索2000年以后到现在的书籍。
5、按线索查找
利用检索工具和互联网搜索引擎进行查找
6、索取文献 到图书馆借阅。通过网络下载保存。
7、阅读文献
8、【设计】根据角色认知理论设计新教师培养方案和计划
答:角色认知论,描述的是一名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角色自我认知特点。也能体现出教师职业能力成长历程的某些特点。
职业能力发展过程可分A为角色感性认知阶段B角色自我认知阶段,G角色比较认知阶段,D。群体角色认知阶段。
因些我这样设计新教师培养方案:一是听课阶段。首先新教师处在角色感性认知阶段。对自己的职业尚无亲历体会时期,更多的是通过观察别人的情况获得教师职业能力的直观印象。因此,应按排新教师多听一些已经形成自己独特风格或是较为成熟的教师的课,从而获得最初的感性认知,二是听课试讲阶段。教师参加工作不久之后往往关注自己在师生中的印象,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职业力处在模仿阶段。所以这个时期可是在听别人的公开课观摩课的基础上试着讲课,在讲课中提高自身的认识,取得师生以及他人好的评价,这样有助于良好的自信心的培养,三是在听课中参于评课,并试着讲观摩课,因为有了一段工作经历后,教师就能够在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的同时也把自己民同他人进作比较。更客观地认识自己,职业能力处在理性的模仿时期,所以应试着自己去讲,去评,参与到整个学样的教学研讨活动中来。四是在教学研讨中总结自己的独特风格,因为在最后教师已经完全摆脱了自我中心状态,自我与他我融为一体。此时的职业能力已经走向了个性他和成熟。所以应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发光,发热。
9、【设计】根据教学片段,如何面对教学的偶发事件
课堂偶发事件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学生的不良行为。
书中有一个案例自己看下,首先,我不知道这是谁的杰作,如果发火,我只能面向全班同学,这将连累并得罪大多数无辜的同学,而这可能中了恶作剧者的下怀。其次,我刚接手这个班,我很想给同学们留下一个好印象,如果发火,我凶神恶煞般的形象将永远留在学生尽量。第三,如果我发火,一二十分钟内课堂气氛将无法恢复到正常状态,这样我会损失一节课。第四,这正是我运用智慧给同学们留下好印象的机会,我要顺利渡过这次危机,让大家看看我的实力。
头脑冷静、机敏、语言幽默,关爱全班同学的感受是多么重要。
10、【设计】根据森田疗法设计一个调节抑郁的方案
比如一位因工作压力过大而精神压抑的中等学校教师可以通过洗衣服、整理房间、旅游、交友,锻炼身体、散步、做某件你平时很想去做却一直没有时间做的事情等一些适当活动,用积极行为激活机体,转移注意,缓解压力,并从这些活动中得到满足与成就感,心情就会自然则然地改变。
一、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构成
(一) 教学目标分析能力
教学是促使学习者朝着目标所规定的方向产生变化的过程。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提出总体性的要求, 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它既是教学设计活动的起点, 同时也是教学设计活动终点。明确、具体、规范的教学目标是确保教学沿着预定的、正确的方向进行的有力保障。教师教学设计能力首先体现在教师对教学目标分析及确定的能力。
(二) 学习者特征分析能力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学习者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习者的知识背景、能力水平、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特征都会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因此教师能否了解及分析学习者特征, 根据不同的特征去安排与之对应的教学内容, 这是决定教学设计成败的关键因素。
(三) 教学模式与策略选择能力
除了明确教学目标、了解学习者不同特征外, 教师还需要解决“如何教、如何学”的问题, 也就是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与策略, 才能做到真正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一般来说, 教学模式与策略主要分为两大类: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与策略, 包括五环节教学模式、九段教学策略等;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与策略, 如启发式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这两大类教学模式与策略各有优缺点, 教师在实践中应将二者结合起来, 把握好它们的适用范围及每种模式与策略最能够充分发挥优势的基础与条件,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选择最恰当的教学模式与策略。
(四) 教学媒体选择与设计能力
凡是可以辅助教学、帮助教师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都可称之为教学媒体。传统的黑板、书本、投影仪、挂图、录音机, 以及目前迅速发展的多媒体技术、模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都属于教学媒体范畴, 教学媒体在现代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种媒体都各有优缺点, 没有哪种媒体对所有的教学都产生最佳的效果。教师只有根据教学要求及教学条件, 选择或设计出一种或一组最适宜、最可行的教学媒体, 才能充分发挥教学媒体的教学辅助作用, 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五) 教学评价系统构建能力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 制定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 采用有效的技术手段, 对教学过程及教学结果进行评价, 并给出评价结果。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 评价系统都具有导向及激励作用。能否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系统是衡量教师教学设计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
(六) 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成果被广泛地应用在教育领域, 同时也深刻地改变着教育观念, 推动教学方式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必须与时俱进, 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培养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 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来开展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水平。
二、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
课题组以广西经济职业学院为例, 对该校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开展的调查, 调查结果已发表在论文《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调研结论如下:
(一) 大多数教师已具备一定的教学设计能力
66%的教师在开展教学设计工作时, 首先会进行学情分析;66%以上教师基本能根据教学目标筛选、简化、整合教学内容;44%的教师能按教学目标编制合理完整的教案。
(二) 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状况不是很乐观
虽然大多数教师已具备一定的教学设计能力, 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整体水平还比较低,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目标分析能力不高。教师普遍缺乏教学设计理论知识, 大多凭经验去开展教学设计。教师不了解教学目标的分析方法, 也不会用明确的、清晰的、规范的文字去描述教学目标, 而且在后续的教学设计中, 没有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计。二是对学习者的了解不够深入。不少教师教育观念还比较落后, 思想上还没转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观念上。这种观念导致教师不重视对学习者的学习背景、认知风格、知识基础和个性特征进行分析, 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即使有个别教师试着去考虑学情, 但由于学习者的特征纷繁复杂, 教师往往不清楚应该收集哪些信息, 哪些特征对教学设计影响最大。三是不清楚“教学设计的方法”是什么。虽然大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教学设计方法的重要性, 但仍有17.2%的教师不清楚“教学设计的方法”是什么, 原因是这少部分教师的教学设计理论知识匮乏。四是教学模式分析及选择能力不强。大多数教师目前主要采用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师过于注重理论教学, 脱离实际情境, 教学效果不是很好。五是没能构建切实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
三、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培养措施
(一) 举办教学理论培训活动
针对教师们普遍缺乏教学理论知识问题, 学校首先应在教师中开展教学理论培训活动。通过邀请专家讲课、教师自学、网络学习等多种形式, 让教师们能在短时间内, 以最快的速度接触教学理论, 了解教学理论, 掌握教学设计的知识和方法。指导教师运用教学理论来设计教学活动, 减少教学设计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 开展各类教学设计训练项目
实践训练是培养和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开展各类教学设计训练项目, 可以帮助教师加深对教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将深奥的理论知识转化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可将教师按教研室分组, 大约10人一组, 教研室主任担任组长。训练步骤如下:第一, 组长指定教材及假定的授课对象;第二, 每位组员阅读教材, 分析教学内容, 根据授课对象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第三, 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法;第四, 将以上内容形成教学设计方案。最后由组长组织大家对所有设计方案进行审阅, 总结好的方案的成功经验, 指出某些方案的不足之处, 帮助大家共同提高。
(三) 建立多元化的进修制度
教师要提高教学设计能力, 必须具备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及较高的知识水平。学校要出台各项激励政策, 支持教师学历进修, 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提升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学校要制定计划, 选派青年教师到高等院校进行深造, 学习新知识、新方法, 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等举办的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短期研修班学习。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周光勇, 宋全政.高等职业教育导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3.
[3]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11.
[4]刘飞.论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构成与培养[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 (12) , 66-67.
[5]石流沙.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调查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4 (9) , 5-8.
[6]秦宗槐.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路径[J].安顺学院学报, 2014 (6) , 80-81.
[7]卢维新.职前数学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研究[D], 曲阜师范大学, 2014, 4.
[8]杨开城, 李文光.教学设计理论体系构想[J].教育研究, 2011 (11) :70-74.
【关 键 词】教师职业能力研究方式;教师职业能力结构;教师职业能力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096-03
教师职业能力是教师在专业教育与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与发展的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所需要的一切能力。教师职业能力是教师职业资格鉴定的核心内容,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方面,其重要性决定了它的研究价值。
一、教师职业能力的研究方式
教师职业能力的研究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行为主义者方法(behaviorist approach)。此法源自任务分析,将教师工作划分为若干个任务,从而确定对应于各个任务的能力。(2)过程模式(process model)。此模式关注教师任务的功能分析结果,强调知识与理解作为内在的必要投入从而正确应用。(3)相互作用模式(interactive model)与认知模式(cognitive model)的结合。前者认为教师职业能力是在教师与他人、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步发展的,后者强调知识与理解对巩固教师能力行为的重要性,提出对教师行为价值维度的思考,这两种模式的结合能够使教师职业能力的研究更加准确与全面。(4)多种理论并存模式。Short(1985)提出了多种理论并存模式,将教师职业能力看作教师个人特质或者当前所处的状态,包括典型行为、工作绩效、知识、技能、足够的能力水平以及目的、动机、态度等相关因素。[1]
二、教师职业能力结构的研究
教师职业能力结构的研究可分为两个层面:(1)研究教师职业能力整体结构;(2)研究教师职业能力某一具体方面(如教学能力)的结构。
(一)教师职业能力整体结构的研究
从教师职业能力的概念及多种研究方式来看,教师职业能力是多种能力的优化组合,其构成方式表现出多元化、综合化的特征。
澳大利亚国家教学质量工程(NPQTL)项目组(1993)提出初任教师应具有以下能力:规划与管理教学,运用与发展专业知识,监控与评价学生进步和学习结果,为持续的提高进行反思、评估与规划,与学生及他人交流与合作[2]。日本文部省教职养成审议会认为,教师能力包括教学指导、教育管理、理解与把握学生心理、生活指导、独立自修。[3]美国学者Casey Allen(2006)认为,教师应具有教学能力、课堂管理技能、行政技能、职业发展能力、课外参与能力。土耳其学者Kiymet SELVI(2010)认为,教师职业能力结构包括九大能力领域:专业能力、课程能力、科研能力、信息与通信技术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情感能力、交际沟通能力、社会文化能力、生态与环境保护能力。[4]
向玉琴(1996)认为,教师应具有的能力包括钻研和处理教材、选择和运用教育教学方法、表达与操作、研究和了解学生、组织管理、教育机智、自我调控、教育科学研究等。[5]朱嘉耀(1997)认为,教师职业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班队管理、品德教育与生活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实证研究、逻辑思维、哲学反思。[6]张大均(1999)认为,教师的教育能力包括掌握与设计教学内容、言语表达、组织管理、教学监控、因材施教、教育机智、自我鉴定、自我评价、自我教育、教育科研。[7]靳莹等(2000)将教师能力划分为基本认识能力、系统学习能力、教育教学能力、调控与交往能力、自我拓展能力。[8]王桂珍等(2003)认为,教师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备课能力、组织教学、实际操作能力、语言表达、激发学生兴趣、教会学生学习、教育机智、沟通协调能力、思维能力、自我调控、扩展能力。[9]齐桂莲等(2005)建立的信息时代的教师能力结构包括系统化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监控能力、信息素养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终身学习能力。[10]张波(2007)建构的教师能力基本框架包括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创造能力。[11]杨晓陶(2008)认为,教师职业能力包括教学能力、组织管理、教育研究、理解他人及与他人交往。[12]
(二) 具体教师职业能力结构的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具体教师职业能力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学能力。Manning(1988)认为,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计划能力、知识传授能力、教学活动能力、课堂管理能力等。[13]陈安福等(1988)将教学能力划分为一般教学能力和教学管理能力,前者包括搜集教学资料、组织教材、言语表达,后者包括组织课堂教学、因材施教、教学反馈、教学诊断。[14]任训学(2000)研究表明,中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要素包括合理的知识结构,教学设计,课堂讲授,调动学生主体性,教学测评,教学研究等。[15]申继亮等(2000)认为,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16]申继亮等(1995)还认为,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学能力结构中的高级形式,根据对象可分为自我指向型、任务指向型;根据教学过程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计划与准备、课堂组织与管理、教材呈现、言语和非言语沟通、评估学生进步、反省与评价。[17]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2010)认为,职教教师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知识与技能、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认识学生个体差异、管理学生群体、课程能力等。[18]
其它具体教师职业能力结构的研究也逐渐增多。罗树华等(1997)认为,教师的自我完善能力包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自学能力、教育研究、撰写论文、扩展能力(如教学创造)。[19]王桂珍等(2003)认为,教师的扩展能力包括信息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9]。蒋建新(2002)认为,教师的信息能力包括信息意识能力、信息评判与导航能力、信息处理与运用能力[20]。张波(2007)认为,教师的科研能力包括选题能力、收集与处理信息、运用科研方法、教改实验能力、撰写论文;教师的创造能力包括创造性思维、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法变式、创设教学情境、探索思想教育新形式;教师的管理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决策能力、组织协调、指导评价、思想教育、信息管理、自我管理、参与学校管理。[11]王惠来等(2005)认为,教师必备的新课程实施能力包括反思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课程开发能力、合作能力、教育科研、创新能力。[21]李臣之(2003)提出教师应具备的课程开发能力包括解读课程纲要和教材变通能力,熟悉课程开发过程、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课程评价和研究能力。[22]Kiymet SELVI(2010)认为,教师的交际沟通能力包括选择沟通方式,使用口语、身体语言及职业语言等;教师的情感能力包括道德、信念、态度、动机、移情能力等;教师的社会文化能力包括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当地的、国家的以及国际的价值标准,社会研究等。[4]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2010)对职教教师的研究认为,教师的团队工作能力包括组织决策能力,规划、发展及评估团队业务,资源能力,团队意识等;教师的终身学习能力包括母语沟通能力、外语沟通能力、学会学习、主动意识与创业精神等。[18]
从以上教师职业能力结构的研究可以看出,教师职业能力是由教师职业活动中的各项具体能力所组成的,具体能力结构的研究充实了整体能力结构的研究。但是,存在着以下问题:(1)有些学者研究的内容是教师职业能力的下级能力结构,但是却将其称为教师能力结构,这是不确切的,容易使不同级别的能力概念混淆,减小教师职业能力所包含的范围。(2)尽管有些学者对教师职业能力整体结构的划分非常细致,可以说面面俱到,但是其中的各个具体能力所属的能力级别却各有差异,因此最好能对教师职业能力进行逐级划分,弄清每一具体教师职业能力的上级能力是什么、下级能力包括哪些,这样才会有利于正确认识教师职业能力整体结构;具体教师职业能力及其下级能力结构的研究也存在类似问题。
三、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研究
教师职业能力是教师在专业教育与教育教学实践基础上逐步形成与发展的。日本文部省教职养成审议会在《关于教师资质能力的提高方策》(1987)中指出:教师的资质能力是通过培养、任用、现职研修等各阶段逐渐形成的。[23]王邦佐等(1994)研究认为,教师职业能力是通过学习与实践形成的,平均大学前形成21.95%,大学期间形成12.74%,职后形成65.31%。[24]靳莹等(2000)将教师能力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生成、再造和创造)和五种水平(了解、理解、局部运用、全面掌握和创新)。[8]叶澜等(2001)把教师能力发展看成是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过程,是新手教师发展成为专家教师的过程。[25]
各项具体教师职业能力的发展速度、水平及特征不同。沃建中(1994)对中学数学教师课堂能力的干预研究发现,教学认知能力发展最快、水平最高,教学操作能力次之,教学监控能力发展最慢。[26]申继亮等(1995)研究发现,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特征表现为从他控到自控、敏感性渐增、迁移性渐高。[17]
可见,教师职业能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发展的。经过多年的专业培养,教师在取得职业资格后的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其职业经验不断增长,职业能力不断发展,能力结构也不断完善,从新手教师逐渐成长为专家教师。因此,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研究能够为教师职业能力结构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
四、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教师职业能力的研究主要包括能力结构的研究和能力发展的研究。教师职业能力是多种能力的优化组合,具体教师职业能力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学能力,其它具体能力(如教师的自我完善能力等)结构的研究正处于起步当中。教师的职业能力结构随着其具体职业能力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完善。因此,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研究能够为教师职业能力结构的纵向研究提供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
教师职业能力的研究是制定教师职业能力标准的基础。我国教育部目前还没有发布正式的、详细的教师职业能力标准。期待我国学者在后续的研究中能够使用恰当的研究方式,更加细致地探索具体教师职业能力结构,结合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研究成果,针对特定教师群体,如信息技术教师、中学教师、初任教师、职业学校教师等,编制信、效度良好的教师职业能力量表,了解当前我国教师职业能力的基本状况,汲取国外有关部门制定教师职业能力标准的有效经验,拟定合理的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开发良好的教师职业能力评定系统,从而为我国教师的选聘及职后评定提供比较适用的教师职业能力细化标准,为我国教师专业教育及职业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理论依据与实证参考。
注 释:
[1]May May-hung Cheng & Wing-ming Cheung. Comparing Perceptions: the Competence of Novice Teachers and the Expectations of School Principals [J].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2004,5(2): 188-199.
[2]Conlin Marsh 著,吴刚平,何立群 译.初任教师手册[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李斌.关于教师能力结构的分析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54-56.
[4]Kiymet. SELVI.Teachers’Competencies[J].Cultur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Culture and Axiology, 2010,13:167-175.
[5]向玉琴.愉快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索[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6]朱嘉耀.教师职业能力浅析[J].教育研究,1997,(6).
[7]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8]靳莹,王爱玲.新世纪教师能力体系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4):41-44.
[9]王桂珍,张大俭.教师能力结构新探[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3):55-56.
[10]齐桂莲,高峰.信息化时代教师能力结构的构建 [J].中国成人教育,2005,(10):113-114.
[11]张波.论教师能力结构的建构[J].教育探索,2007,(1):78-80.
[12]杨晓陶.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探析[D],广州:暨南大学,2008.
[13]辛涛,林崇德.教师心理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4):45-51.
[14]陈安福.教学管理心理[M].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
[15]任训学.中学教师教学能力的调查报告[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99-103.
[16]申继亮,王凯荣.论教师的教学能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64-71.
[17]申继亮,辛涛.论教师教学的监控能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67-75.
[18]Aila Paaso & Kati Korento. The Competent Teacher 2010–2020: The competences of teaching staff in upper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R]. Finnish National Board of Education / Library, 2010.
[19]罗树华,李洪珍.教师能力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20]蒋建新.信息化社会教师能力结构维度分析[J].电大教学,2002,(4):13-15.
[21]王惠来,赫慧.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能力素质的探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5,6(1):12-15.
[22]李臣之.教师应具备的课程开发能力[J].宁夏教育,2003,(Z1):75,77.
[23]谷峪.日本教师教育改革新动向——对教师素养和能力的新认识[J].社会科学战线,2000,(3):218-223.
[24]王邦佐,陆文龙.中学优秀教师的成长与高师教改之探索[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5]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问题:根据上述材料,简述刘教师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哪项内容。【答案要点】
刘老师违背了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
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要求老师坚守高尚的道德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言语规范,举止文明。材料中刘老师的行为由于有急事儿忽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将废纸扔在花圃旁,并没有做到真正的以身作则,是不规范的言行,对幼儿的思想和行为容易产生误导。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给学生带来错误的示范。
2.幼儿园大班的张军一天上课时玩手机,被李老师发现后,叫他交出手机,但张军再三否认自己玩手机。于是李老师怒气冲冲地骂了他,并在强行没收手机的过程中,打了他一个耳光,恰好打在张军的左耳上,使其左耳鼓膜破裂。
问题:请结合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内容分析李老师行为的问题,并谈谈你的看法。【答案要点】
材料中李老师的行为欠妥,违反了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1)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教师不得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李老师打了张军一个耳光致使其左耳鼓膜破裂的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侵犯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权,属于体罚学生,是一种违法行为。
幼儿年龄小,他们有特定年龄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犯点小错在所难免,偶尔小调皮更是他们的天性使然,作为老师本应该亲近他们,爱护他们,引导他们,耐心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如此粗暴地处理,显然有违现代教育理念。不仅伤害孩子的身体,而且会伤害一群孩子幼小的心灵,这种创伤可能会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这是教师师德缺失与异化的表现。在此案例中,李老师面对课堂突发事件应冷静处理,调查了解情况,以正面教育为主,讲清道理,使孩子知错改错,切忌不能体罚。如在个别情况下必须采用一定的惩罚手段时,也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惩罚应有原则:教儿童明了规则的意义;使儿童了解规则是公共应遵守的纪律;惩罚不得伤害儿童身体;惩罚不得侮辱儿童的人格;惩罚不得妨害儿童学习;在可能的范围内须尽力顾全名誉;须鼓励儿童勇于改过,引起他们的自爱。
一、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为了中国教育事业,毅然放弃高官不做,抛开舒适的城市生活,深入农村,接近群众,安于“粉笔生涯”三十载。他在靠募捐的困难条件下,创办了举世闻名的晓庄师范等各类学校。他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和“爱满天下”的宽广胸怀,以及一贯身体力行,为人高尚的品质,光照后人。
请结合实例,谈谈你对人民教师理想人格的设想。参考答案要点:(1)所谓理想人格,是指一定道德原则规范的结晶和道德的完美典型,是一定道德所认定的各种善的集合,也是一定道德为人们树立的最高行为标准。
(2)人民教师理想人格的设想,应从以下各方面加以概括: 第一,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三,热爱教育,甘于奉献; 第四,教书育人,尽职尽责; 第五,严谨治学,德才兼备; 第六,以身立教,德识统一。
二、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第一条中,曾提出如下忠告:如果你的“本性”孤僻、沉默寡言,更多地愿意独处或与少数朋友交往,如果和人多的集体交往你头痛,如果你感到工作时独自一人或两个朋友一起比和一大批人在一起好,那就不要选择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
结合所给材料,论述教师职业劳动中人际关系的特殊性及其对教师个性品质的特殊要求。
参考答案要点:(1)教师职业劳动具有许多特殊性,其中在人际关系中,必须正确处理与学生、与同事、与领导、与学生家长等多方面的关系,有着各种特殊性;
(2)个性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心理特征,侧重于人的气质和性格方面;
(3)教师职业劳动中人际关系的特点对于教师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其中对个性的要求是非常突出的。作为教师必须具备一些特殊的性格,其中较为突出的是“乐群性”。乐群性即乐于与他人、与群众共同相处的性格,作为教师,不仅要与学生交往,甘为学生献身,而且离开了学生甚至会感到不适。
三、王某托朋友介绍去一所大学任教。问及原因,答曰:“教师工作轻松,悠闲,每年还有寒、暑假,我图的就是这个”。也有人认为教师的劳动就是“三清”(清闲、清贫、清高)。
对这些看法,应做何评价? 参考答案要点:(1)王某对教师工作的认识是不对的。实际上,教师的工作不仅不轻松,而且很辛苦,没有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是做不好的;
(2)教师工作的专业性很强,对教师的个人能力要求很高,没有相应的教育教学技能是做不好教师工作的;
(3)如果抱着图轻松、清闲的态度从事教育工作势必造成不良后果。
四、孙老师为某高校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到某高校任教。先是因为住房问题与单位领导发生口角,后又在职称评定时,因未过三分之二多数票而被否决。孙老师非常气愤,认为是院领导有意整她,故到院办大吵打闹。因倍感委屈,上课时控制不住自己而声泪俱下,无法继续上课,中途回办公室休息。后又因心情不好,在家休息,只好请别的老师带课。后又在教师的集体活动中,不顾场合,只要看见院领导就想发脾气,宣泄心中的不快。如果你是当事人,你会怎么做?你认为孙老师应如何认识和处理与领导的关系?
参考答案要点: 此题评价教师处理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及对荣誉的态度。按照教师在人际关系中的道德要求:(1)教师应正确的对待领导,正确的对待荣誉,正确的对待自己,冷静地处理与领导的关系,多从自身寻找原因;
(2)教师不应该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不应将不快的情绪告诉学生。否则,就会影响教师的形象,也影响教书育人的效果;
(3)领导对教师也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并根据规定与可能维护教师的正当利益。
五、李某为某名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某高校任教,他的大部分同学均出国或到国内大公司任职。他原想去公司谋职,但因其身体矮小,谋职受挫,无奈进入高校。来校之初,情绪低落,勉强应付上那几节课,既不愿意当班主任,也不愿意做其他工作。后来,又与老同学联系,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校外兼职上去了。
用你学过的关于教师要热爱本职,忠于职守的道理评价李某的行为。参考答案要点: 此案例反映了一个年轻教师对教师工作的态度。
(1)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立足本职,踏实工作,对工作尽职尽责;
(2)如果不从思想和实践上解决对教育工作重要性以及教师的责任问题,势必对个人前途和教育工作带来重大损失。
六、苏步青教授为中国数学教育和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从教50 多年,桃李满天下,许多学生也很有成就。早在30 年代,苏步青在日本荣获理学博士,与同学陈建功相约,自愿来到新建的浙江大学数学系任教。当时系里只有4 个教师,10 多个学生,图书资料奇缺,实验设备全无,经费无着落。他名为副教授,连续几个月没有拿到一分钱。但他毫不动摇,他与陈建功每人开四门课,外加辅导、改作业、编教材、搞科研。他利用暑期到日本去找资料,一个假期找回20 万字。靠这种自觉的事业心和意志力,为社会培养人才。解放后,他更是孜孜不倦,献身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就教师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来看,你从苏步青的事迹中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要点: 1.象苏步青这样的优秀教师在我国教育领域不胜枚举;
2.要做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自觉地履行自己的道德责任; 3.教师应该具有艰苦奋斗的品质;
4.教师应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不要固步自封、墨守成规。
七、据羊城晚报2005年9月13日报道:广州某高校学生小陈说,从开学至今,有一位专业课的老师,每逢上课必 先推荐自己编写的教材。“我这本教材已经卖出了 3000多册了,很受欢迎的。看你们是我自己的学生,原价45元。优惠40元卖给你们吧。”看学生好像听得有点不耐烦,该老师立即变换脸色,强调这是自愿购买的,但期未考试与这本教材有很大关系。另一名学生小曾也讲述了令他们哭笑不得的事情。系里开选修课,学生都 兴致勃勃去听课,不忘带上师兄,用过的教材。上课时,任课老师询问是否都有教材,学生大多说有了。“怎么可能,我还没向你们介绍我的书呢?”老师很纳闷,看了才发现都是借来的旧书。“书岂能乱借?是谁借给你们的,我要去追究他„„”该老师大发雷霆。后来,很多学生怕连累了师兄,师姐,都乖乖买了新书,还要排队让老师签名。签名时,该任课老师很高兴,因为她认为学生舍得买书才会专心读书。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对该材料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
参考答案要点: 1.该材料反映出教师在处理学生关系上存在的职业道德 问题。违背了尊重和热爱学生和廉洁从教的道德要求。
2.教师向学生推销自己的书,把学生当作自己牟利的对 象,表明了我们的一些教师已经受到市场经济惟利是 图思想的影响,使师生关系变味,对学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3.教师以考试作诱饵,威胁学生买书,事实上已经超出了自由、自愿的范围,是以权谋私的行为。
行测资料分析主要测查应试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形、表格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数据性、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首先,表格资料的答题思路是看清标题,横标和纵表以及注释,了解每行所代表的意义。有三种类型的题目,第一种较简单,从表上可直接找到答案,第二种需要综合考虑几种因素,第三种是比较复杂的分析和计算。对于比较简单的题目,先不要看答案,应看题目直接从表中找答案,以免被其他信息干扰。
其次,图形资料答题思路是一般资料之后有5道题,问题的难度有三级“第一是简单题,从图表资料中能直接找到答案,第二是中等难度题,常常需要通过一定运算,对资料进行一定分析之后才能得出答案,第三较难的题目,这类题目需要对资料进行比较复杂的综合分析。切记需根据资料本身提供的信息,不要凭自己的个人经验和非试题提供的同类信息。有些图形看上去眼花缭乱,实际上比较简单。比较容易和直观的题目,直接从图上找答案。弄清题目中某些概念的正确含义。注意有些关键词和一些“小陷阱”。(本文转翰名网)
第三,文字资料答题思路是文字资料中常给出大量的统计数据,其中一些资料与要回答的问题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干扰和混淆视线的作用,做题目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大胆谨慎、耐心细致,在看懂问题的基础上,回过头来看文字资料中找到统计数字。
资料分析解题方法和技巧可以概括为:
1.首先应读懂图、表或文字
2.带着问题去读,注意摘取与试题有关的信息,一方面有利于对资料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减少答题时重复看资料的时间。
3.适当采用“排除法”
也就是说一道题中有部分条件不给出, 让学生严密推理, 大胆质疑, 补出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
例1 已知二次函数y=x2+bx+c的图像过点A (c, 0) ……求证这个二次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x=2对称.其中省略号部分是一段被墨水染污了无法辨认的文字.
(1) 根据现有信息, 你认为题中的二次函数可能具有哪些性质;
(2) 请你把这道题补充完整.
分析与解题思路
(1) 首先, 要使其图像对称轴为x=2, 必须
①b=-4, c=0;②图像经过原点;③Δ=16>0;④与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 (0, 0) , (4, 0) ;⑤与x轴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为4;⑥最小值为-4;⑦顶点坐标为 (2, -4) .如果函数解析式为y=x2-4x+3, 可得以下性质:①b=-4, c=3;②与y轴的交点为 (0, 3) ;③Δ=4>0;④与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 (1, 0) , (3, 0) ;⑤与x轴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为2;⑥最小值为-1;⑦顶点坐标为 (2, -1) .
本题的答案很多, 以上只是一些比较容易想到的答案.如果你有兴趣, 也可以写出一些其他的答案.
(2) 可能有的人认为, 只要将以上随便哪个性质补在省略号的地方就可以了.但问题并非如此简单, 我们必须注意补上的条件能否保证“图像关于直线x=2对称”这一结论;同时也应注意条件是否太多, 画蛇添足总不好.
如:如果将“Δ=16”这个条件补上, 并不能证明其图像对称轴为x=2, 也可能是x=-1或x=3.
又如:如果将“b=-4, c=3”这个条件补上, 那么原有条件“图像过点A (c, 0) ”就变得可有可无了, 而且此时这道题也因为极其简单而变得毫无挑战性.
二、结论开放
也就是说题目的结论不给出, 让学生通过分析已知条件, 从而得出结论.
例2 如图1, 已知△ABC中, AB=AC=5, BC=6, F为BC的中点, P是BF上的一点, 过点P作BC的垂线交AB于D, 交CA的延长线于E, 设BP=x, 问:图中哪些量可以看成x的函数?试尽可能多地写出, 并写出函数关系式.
分析与解题思路
至少有以下一些量可以看成是x的函数:
三、解法的开放性
数学知识其实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相关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发生不同的联系, 构建成一个严密的知识网络.
例3 试尽可能多地运用各种方法证明“三角形内角平分线的性质”:设AD是△ABC的内角A的平分线, 则
分析与解题思路
以下给出几种证法的简要提示:
(1) 如图 (1) , 过C作CE∥AB, 交AD延长线于E, 可证△ABD∽△ECD及AC=EC, 从而得
(2) 如图 (1) , 以C为圆心, CA为半径画弧交AD延长线于E, 可证CE∥AB, 从而与 (1) 同;
(3) 如图 (2) , 过C作CE∥AD, 交BA的延长线于E, 可证△ABD∽△EBC及AE=AC, 从而得
(4) 如图 (2) , 延长BA到E, 使AE=AC, 连CE, 可证CE∥AD, 从而与 (3) 同;
(5) 如图 (3) , 作∠ACE=∠B, 交AD于E, 则可证△ABD∽△ACE, DC=EC, 从而得
(6) 如图 (3) , 以C为圆心, DC为半径画弧交AD于E, 连CE, 可证∠ADB=∠AEC, 从而与 (5) 同;
(7) 如图 (4) , 过D作DE∥AC, 交AB于E, 可证, 且EA=ED, 从而得
(8) 如图 (5) , 过D作DE∥AC, 交AB于E, 作DF∥AB交AC于F, 可证四边形AEDF是菱形, 从而证得, 以及EA=AE, 得
总而言之, 开放题的设计应着眼于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 要立足于教材內容和学生的基础知识, 在此基础上对教材进一步补充和拓宽, 挖掘教材的思维因素, 构建基础性训练与探索性训练相结合的习题体系,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课前探讨,培养学生直觉思维
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学中最为直接的一种培养学生思维的方式,所以,初中数学老师要高效利用数学教学的课堂时间,在一堂课的不同阶段设计一些开放型的题目,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提升思考能力。
1.精心设计,引导学生思考
在一堂课开始之前,可以针对本堂课需要学习的知识设计一些开放型的题目,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有理数》的第一节《正数和负数》的课堂教学中,在上课一开始,本人不急着将本节课要讲授的内容告诉学生,而是先打开多媒体,用幻灯片展示两个图片——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在两幅图片下面提出一个开放型的问题:请仔细观察这两幅图片,说出你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的最大差别?很显然,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开放型问题,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虑。
2.适时“指路”,鼓励学生探索
经过了5分钟的简短思考后,本人对学生进行提问,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看法,有些学生从温度的角度考虑,认为二者之间最大的差别是温度,珠穆朗玛峰温度很低,而吐鲁番盆地温度很高;有些学生从植物的角度考虑,认为二者之间最大的差别是植物的多少,珠穆朗玛峰常年严寒,植被稀少,而吐鲁番盆地光照充足,有丰富的植物和特产;还有同学从海拔的角度考虑,认为珠穆朗玛峰拥有世界最高的海拔,而吐鲁番盆地海拔很低,二者之间海拔相差很大。本人在询问了部分同学之后,得到了以上三种基本的答案,因此,我首先赞赏每一个学生的观点,因为每一个学生的观点都是思考的结果,都应该予以肯定,接着,我就海拔差这一个观点引入本堂课的主要内容——正数和负数。
通过这样的开放型问题的思考,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提升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很好的引入课本内容,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更加深刻。
二、课中思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在初中数学的课堂上,在讲述了本课的重点知识之后,教师一般会给出几道题目,让学生进行思考作答,以检测课堂学习的效果。在选择题目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多采用开放型的题目,以培训学生的发散思维,将所学知识进行拓展,教会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方式。
1.围绕知识,设计迁移题型
在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有理数》的第一节《正数和负数》的课堂教学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我已经将正数和负数的基本概念、表示方法教授完毕,为了进一步的巩固这个知识,我围绕着正数和负数的基本概念、表示方法设计了一个开放型题目: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是属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找出几对,并分别用正、负数表示。在课堂教授的时候,已经涉及到了温度、海拔、汽车行驶距离等等具体的量,在这个基础上,提出这个开放型的题目,旨在进一步的迁移正数和负数的知识,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2.针对回答,梳理知识脉络
5分钟的讨论时间结束后,我让学生自由站起来回答这个问题。有些学生提出了电梯“上升”和“下降”这两个相反的量可以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有些学生提出“前”和“后”这两个相反的量可以用正数和负数表示;还有些学生认为钱的“收入”和“支出”这两个相反的量可以用正数和负数表示……
学生们都很活跃,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举出了平时生活中很多很常见的例子。学生回答完毕后,我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了总结,和学生一起梳理了本节课主要学习的知识有:①什么是正数和负数;②正数和负数怎么表示。通过这样的总结,学生由发散的思维转变到总结简化的思维,真正的将知识进行精简,达到了删繁就简的学习效果。
三、课后练习,培养学生延伸思维
在每一节初中数学课的结尾,很多教师喜欢布置一些题目留给学生课后思考。教师应该注重设计这些题目,尽量留给学生一些开放型的题目,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延伸思维。
在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有理数》的第二节《有理数》的课堂上,我教授了学生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的分类、建立了有理数的基本框架。在课堂结尾,针对本堂课教授的关于有理数的分类的知识,我设计了一道开放型的题目:请你在下图的每一个圈内填上适合的数,使得圈内的数依次为整数集、有理数集、正数集、分数集、负数集。这个题目没有特定的答案,并非一道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题目,学生无需苦思冥想就可以作答。但是这个题目很好的延伸了本堂课的基本知识,有利于学生在总结本堂课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维的延伸,在思考之后填入正确的答案。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很多学生都填入了自己认为正确的数字,在提问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时候,学生回答得非常很准确,也很有条理,显而易见,在课堂结尾布置开放型的题目远比封闭性题目要好,更有利于学生全面的总结知识,而非训练知识的某一点。
初中数学的难度不大,却是学生学习更高水平数学的基础,所以,初中数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为学生今后学习更高难度的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的不同环节设计一些高质量的开放型题目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
【教师职业能力设计题】推荐阅读:
教师职业能力11-07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能力重点06-16
职业院校骨干教师综合能力提升06-26
2022教师招聘考试职业能力测验试题07-17
教师招聘教师职业道德10-02
教师职业访谈报告06-20
教师的职业角色10-28
教师职业培训12-01
教师职业道德12-13
教师职业的发展历程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