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教学设计

2024-09-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教学设计(精选8篇)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教学设计 篇1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4月18-20日,我很有幸参加了在z举行的z市农村小学数学“关注常态,聚焦高校”课堂教学研讨会,在几天的紧张学习中,不但饱览了众多教学高手的真功夫,而且还聆听到多位专家的精心点评,受益匪浅。更有幸的是能和刘敏老师同上一堂课,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大师的风采,她的自信,稳重,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上生成的问题能灵活机智处理的能力等等,有很多值得我去学习的地方。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的感触很大,让我觉得这些专家前辈们之所以有

今天的成就都是通过平时的思考总结,主动探索,积累经验,不断的反思、思考、创新、实践,才会有今天的成绩,才会使自己变的如此强大。我很想问问我自己,我每天都是在干什么?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呢?是要我去做,还是我要去做呢?每天都思考了吗?每天都反思了吗?每天都进步了吗?哪怕只有一点点。真的得好好静下心来,好好思考,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呢?

非常感谢于科长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这么好的平台,展现自己。也很感谢县教研室给我这次锻炼成长的机会。通过参加这次的研讨会,我感觉到自己真的很渺小,感觉自己脑袋里空空的,自己真是懂的太少了,感觉到了自己有很多很多的不足,需要去学习的有很多很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下面我就对我执教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进行深刻的教学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虽然在乘法笔算的顺序和数位的对齐方面已有了一定基础,但计算作为最根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该是我们教学的重点。所以,本节课我把教学目标定位在让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有以下不足之处:

1.不能关注全体学生。

在课堂上我发现回答问题积极的就那么几个同学,我试图调动其他同学的积极性,但是我屡次的尝试,都是以失败而告终,从这点上说明了我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差。

2.评价语言过于单一。

评价学生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增加其学习的兴趣,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一个良好的评价语对一个孩子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会对他们产生深刻的影响。但是我这节课老用

你很棒、不错、很好,这一类的评价语,很单调,反复出现,让学生觉得习以为常,也激发不起学生的乐趣及其学习动机。

3.个别地方设计意图不是很明显。

比如:口算题第2组题目,我的设计意图是想把这组题目和竖式计算第二步联系起来,先给学生做个铺垫,然后便于学生理解用竖式计算的第二步是1个十乘24得24个十也就是240。但是通过教学效果来看,体现的不是很明显,属于无效环节。还有估算那个环节,设计意图是先让学生估算,再尝试用笔算,这样既复习了上节课的估算方法,也能使估算的数值能验算笔算的大约数值,使估算、笔算有机结合。但是课堂上只让学生估算出结果,没有让学生体会到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没有使学生明确估算对笔算的作用,设计意图体现的不明显。

4.教学机智欠缺。

学生突发情况不知道如何处理,出

现了走教案的情况。比如在让学生比较方法的时候,有的学生说喜欢方法一,有的学生说喜欢方法二。我当时也没有在意这个学生的想法,按照我原来的思路,为了突出这节课的笔算乘法,极力的倡导第二种做法。这个细节反映了我的教学机智,应变能力和课堂调控能力的不足。

5.该让学生明白的名称没让学生明确。

比如两个因数相乘,告诉学生第一个因数,第二个因数简洁,明了。但是当时我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老是说数字,让学生理解比较困难,浪费了时间,没达到很好的效果。

6.细节关注不够。

在板书的方法一的时候我课前设想是往下写一写,和竖式的两步计算正好持平,让学生很明显看出来,其实这两种方法的算理是一样的,只是呈现方式不同。但是课堂上考虑的不够仔细,把方法一书写的位置过于朝上,导致了

用竖式计算的时候没有给学生们清晰的呈现出这个问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教学设计 篇2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属于“数与代数”这一领域中“数的运算”这个板块。对于这个板块的内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运算能力主要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进行正确运算的能力, 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 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由此可以看出, 运算能力的培养决不仅仅是算法的掌握, 更需要对算理的理解与运用。

数学教学的复杂性在于怎样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的学习需要, 适应儿童个体认知发展反复循环的阶段 (直观与抽象反复循环、交替进行) 。因此, 在数学计算教学中, 我们有必要为学生提供便于观察、转化的直观模型, 引导学生借助不同语言的相互转换理解抽象的算理, 从而使抽象的算理具体化、形象化, 帮助学生在沟通转化中掌握算法。在此过程中, 转化和数形结合的思想也必将形象地植入学生的头脑, 最终为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铺路搭桥。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 教材分析

1. 对教材的整体分析。

人教版教材在计算教学的编排中是怎样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呢?我们可以做以下的梳理: (1) 百以内加减法:借助小棒模型; (2) 万以内加减法:没有借助直观模型; (3) 多位数乘、除以一位数:借助小棒模型; (4) 多位数乘两位数:没有借助直观模型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 虽然没有直接呈现小棒, 但是通过粉笔图的呈现, 依然显示出了与小棒图相同的结构, 目的依然是要借助直观模型理解算理) ; (5) 多位数除以两位数:借助直观模型到不借助直观模型; (6) 小数乘、除法:借助人民币和长度单位作为模型; (7) 分数乘、除法:借助面积模型。

随着年级及知识的增长, 学生的抽象、迁移能力也越来越强。教材的编写关注到了这一点, 对于容易理解的内容, 教材就提倡运用知识的迁移、转化来进行计算的学习。对于较难理解的内容, 教材就提倡借助直观模型来进行计算的学习。

2. 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与以往计算教学相同的是:注重理解算理和掌握算法。但是,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这节课对算理的理解没有借助直观模型, 只是试图通过口算与竖式的沟通, 让学生把旧知转化为新知来理解算理, 掌握算法。

本节课前位知识和后续内容的学习, 大多使用直观模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本节课不使用直观模型的教学内容, 是基于对学生能力的考量, 但是其他版本教材中类似内容的编排还是强调了直观模型的使用。

(二) 学情分析

调研目的:人教版教材不再呈现直观模型, 对于算理的理解、算法的掌握完全借助于知识的转化和迁移来完成, 但这样的教学过程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呢?口算与竖式的简单沟通能否为学生理解算理提供形象的支撑?省去了以操作辅助形象理解的环节, 在“真”节约时间的背后, 是否有“真”增效?这些都成了我们的疑惑。正值学校校本教研, 同年级组的两位教师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了教学, 课下我们针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研, 并对调研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

数据来源一:遵循教材呈现方式进行教学。

调研对象:三 (1) 班34人。

调研问题一:请你试着计算14×12。

调研结果:学习了一节课, 还有59%的学生没有充分掌握算法。这说明缺少形象支撑的教学, 仅仅依靠沟通竖式与口算的联系, 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是非常浅薄的, 因为大部分学生不仅算理不明, 算法也是混乱的。

调研问题二:这道题是让你进行乘法计算, 你为什么还要加呀?

调研对象:会做的人只有14人, 其中只有2人能明确说明这样计算的道理, 其他12个人虽然能够正确计算, 但却不明白算理。这也同样说明凭借口算与竖式计算过程进行转化的方法来理解算理、形成算法, 是缺少实效性的教学。

数据来源二:尝试使用直观模型进行的教学。

调研对象:三 (2) 班37人。

调研问题一:请你试着计算14×12, 并借助旁边的点子图说明你的想法。

调研结果:从他们的表达方式上看, 有94.5%的学生不仅知道怎样进行计算, 而且非常清楚地知道为什么这样算。虽然有2人计算结果是错误的, 但是通过观察发现他们的错误原因一个是因为马虎出错, 另一人是因为计算方法混乱造成错误。

调研问题二:这道题是让你进行乘法计算, 你为什么还要加呀?

学生回答如下:100%的学生明确地说出了道理。因为他们把计算的每一步与点子图建立了联系, 清晰地分辨出了前面的“分”和后面的“合”, 乘法分配律这个计算的道理已经清晰地蕴含在学生并不流畅的语言当中。

数据对比一:在第一种方式下只有5.8%的学生能够明确说出算理;在第二种方式下, 100%的学生明确算理。

数据对比二:在第一种方式下, 只有41%的人熟练掌握了算法;在第二种方式下, 计算的正确率达到了94.5%。

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 两次不同的数据,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见直观模型在计算教学中的重要性。三年级学生的运算能力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强。他们的学习仍要借助直观的支撑, 尤其是在算理的理解上。只有坚实地走好现在的每一小步, 才能在运算能力的发展上迈出一大步。

因此, 在教学中要借助直观模型, 把抽象的算理形象化,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以直观形象为支撑, 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在计算过程中的运用, 并借助图形语言的形象作用, 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计算方法, 与此同时, 渗透迁移、转化的思想, 从而为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添砖加瓦。

三、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的活动过程中, 借助直观模型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在迁移、转化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方法。

2.在探究与交流过程中, 培养学生观察、概括、沟通、转化知识的能力, 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在理解笔算算理的基础上感受迁移、转化的数学思想对知识学习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

(一) 出示信息, 引入计算教学的研究

1. 出示信息:植树节, 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 一共植树多少棵?

2. 仔细观察, 你知道了什么?

3. 要想知道“一共有多少棵树”, 怎么办? (23×12 12×23)

4. 计算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你怎么想到用乘法计算啊?

小结:每行有23棵树, 就是一个23, 有这样的12行, 就是有12个23。

(设计意图:在现实生活情境中研究计算问题, 能够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学习计算的价值。同时, 借助直观的树林图, 帮助学生再次回顾乘法的意义。为理解拆成几个几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 借助直观模型, 理解算理, 掌握算法

第一层次:理解算理。

1. 出示研究问题:23×12得多少?同学们可以画一画、写一写自己的想法, 也可以借助手中的学具圈一圈自己的想法, 并把想法用算式表达出来。

2. 反馈学生的想法: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

(1) 反馈用口算解决的方法。

[方法一]分-乘:如23×3×4

监控:他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评价:能够把算式转化为学习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形式, 解决问题。

[方法二]分-乘-合

第一类:拆成任意两数, 如:23×3=69 23×9=207 69+207=276

监控:谁听清楚了他的3和9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后面还要加起来?这个学生也是拆, 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 他的计算和前面的有什么不一样?

第二类: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 如:23×10=23023×2=46 230+46=276

监控:这个也是拆成两个数以后再加, 又和前面的同学有什么不一样?

归纳方法:同学们借助点子图不仅说清了自己口算的过程和方法, 而且说明了计算的道理。这几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没错, 他们都借助旧知识, 尝试利用“拆”的办法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来解决问题, 这种方法在数学学习中很重要。

(设计意图:借助直观模型, 理解不同算法的道理, 与此同时渗透转化的思想。)

(2) 反馈用竖式计算的办法。

重点问题监控:

(1) 结合上图说说你的算式是什么意思?

(2) 算式中的每个数在图中的什么位置, 谁读懂了, 能来指指吗?

(3) 算式中的“+”在图中的哪儿呢?它的任务是什么?

3. 沟通联系。

(1) 就这个过程, 你能否在前面见到的方法中找到它的“影子”?

(2) 仔细观察, 你能把相应的算式和点子图用线连起来吗?

(3) 观察这3种表达方式, 它们有着共同的过程, 你发现了吗?

小结:通过分的方式把12分成10和2, 分别去乘23, 最后把积加起来, 就是最后的结果。 (板书:分—乘—合)

(设计意图:借助直观模型, 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在乘法竖式中的运用过程, 通过图形与符号的沟通和转化, 使学生充分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道理, 初步感受笔算的过程和方法, 渗透转化和数形结合的思想。)

第二层次:初步感知计算方法。

1.出示:你能说说你的计算过程是怎样的吗?

问题监控:

(1) 先算的是什么?怎么算的?又算的是什么?怎么算的?

(2) 3写在哪位上?为什么?2呢?

(3) 最后一步干什么?

2.谁能完整地说说计算过程。

3.出示右边竖式:

他怎么和大家说的不太一样?你觉得这样行吗?

小结:为了书写的简洁, 十位上的数乘23, 数位对齐后, 0可以省略。

第三层次:巩固算理, 抽象算法。

1.求一共有多少棵树, 我们列出了12×23, 除了可以分12, 还可以分哪个数?

你能先在点子图上分一分, 再尝试列竖式计算吗?

2.展示学生的算式及图。

(1) 对照图说一说每一步计算与图的关系是什么。

(2) 谁能完整地说说计算过程?

3.出示学生的错例。

监控:

(1) 你能结合上面的点子图说说他们错在哪里吗?

(2) 应该怎样改正?

4. 尝试计算32×22。

小结:结合上面几道题的计算, 说一说, 你是怎样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 (学生叙述方法, 教师用红色笔和蓝色笔标出箭头)

(三) 巩固练习, 拓展延伸

1.练习计算:22×34 42×21

2.快速判断第二个因数是多少?

3.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通过点子图, 我们不仅学会了计算的方法, 更了解了这样计算的道理, 这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五、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把意思相同的算式和图连起来。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把竖式计算过程与点子图连线的方式, 再次检验学生对于算理的理解及算法的掌握。)

六、教学设计特色说明

(一) 充分借助点子图, 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掌握算法

在进行学情分析的过程中, 发现直观模型对于学生理解算理的作用, 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突破了教材的局限, 首先把情景图变为树林图, 目的就是帮助学生轻松地把生活问题转换成点子图, 并充分利用点子图, 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掌握算法。在这个过程中, 点子图这个直观模型成为了学生理解算理的桥梁, 更成为学生思维受阻时思考的媒介、解决问题的工具, 从而为学生后续的计算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 借助直观模型, 渗透转化和数形结合的思想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学建议 篇3

一、以“用”引“算”

1.计算的兴趣来自于熟悉的情景。

新课标强调:“计算应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并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如何使“算”和“用”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呢?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把静态的情境动态化,利用课件把“妈妈带小红去书店买书,一共要付多少钱?”的情景呈现出来。学生一看到熟悉的情景,就会马上想到用24×12计算。从具体的生活问题中自然引出数的计算教学,改变枯燥的呈现形式,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计算的价值从情境的创设中感知。

在计算教学中,创设简单、有效的情境可以使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获得计算技能后,能立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真正体现新课程的思想——算用结合。

二、以“算”激“算”

心理学认为,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习得知识、获得技能或形成态度的影响。在计算教学中,如果合理地利用正迁移,找准所教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就能使学生对笔算和口算、估算有一个整体的联系。

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口算、笔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这样,教师就可将笔算的教学与口算、估算联系起来,先对列出的算式24×12进行估算,目的在于让学生感知实际结果的大致范围,同时也潜意识地渗透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算法。然后再放手让学生尝试根据已有的口算知识基础来计算结果。学生大致有以下三种口算方法:

A.24×10=240,24×2=48,240+48=288

B.24×2×6=288

C.24×3×4=288

个别学生可能接触过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就提出了可以用笔算来计算结果。不教先做,虽然有些冒险,但是如果教师平时注重引导学生发现知识间的联系,把新的知识转化为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学生就会自然地把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为两位数乘一位数再乘一位数(如算法B、C),也能转化成两位数乘整十数加两位数乘一位数(如算法A),甚至个别学生列出自己理解的竖式。通过对不同口算方法的交流,引出新的计算方法——笔算。虽然这样费些时间,但是每个学生根据自己对新知的理解,想到了不同的解决方法,有效地沟通了估算、口算、笔算之间的联系,把笔算教学纳入到整个计算教学体系中,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让学生感知到知识的整体性,同时也深深地体会到知识迁移的重要性。

三、以“理”促“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应用知识形成技能,离不开自己的实践;学生只有在获得知识技能的活动过程中,才能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算理并提炼出算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果教师引领学生一步步去发现算理,就会形成“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学生虽然经历了理解算理的过程,但谈不上探究,思维得不到发展,更不能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应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把想法都暴露出来,对症下药,把难点一一突破。于是,可请会笔算的同学进行板演,其他同学思考他是怎么算的,看不懂的可以随时提问。

1.“2×4=8,十位上的4是怎么来的?”这是学生第一层次的问题,他们只知道从个位乘起,接下来该怎么算就迷糊了,思维停留在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刚才笔算的同学解释这是因为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2乘第一个因数个位上的4后还要再乘十位上的2得到48,随后再请几位明白算理的学生说,这样绝大多数的学生就能明白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这是学生算法第一层面的建构,也是对笔算算理的初步理解。

2.“不对啦!48+24怎么等于288呢?”这既是难点所在,又是对笔算算理的进一步揭示。对学生而言,用第二个因数中的1乘24得24,4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呢?学生思索了一下,马上恍然大悟,纷纷回答:“这个24不是24,它是第二个因数十位上1乘24”;“24其实表示的是24个十”;“这个24就是240”。教师适时补上一个“虚写的0”,学生又开始质疑:这个0可以不写吗?他们又自我解释用十位上的1乘4得到4个十,4就直接写在十位上。教师把0擦了,学生立刻明白,其实是2×24与1个十乘24相加。通过学生的对话,他们已经把笔算的算理讲得很透彻,寓理于算,认识层层深入,新旧知识间的冲突逐步解决,从而领悟到第一步就是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第二步就是第二个因数十位上数乘第二个因数,所以积的末尾与十位对齐,此时学生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算理有了一个量的变化。这是对笔算算法第二层面的建构,也是对笔算算理的进一步理解。

3.“笔算的方法和第一种口算方法是一样的。”一位女生突然惊叫起来,“我发现笔算的方法和第一种口算方法是一样的。”这个有价值的发现是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理解发生了质的变化。原来乘法笔算也是先算几个第一个因数的积,再算几十个第一个因数的积,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笔算只不过把这三步计算合写在同一个算式中,笔算与口算的算理是一样的,是笔算算理与算法的融会贯通。

纵观这一内容的教学,每一个环节都围绕着新课标的“四基”目标,既重视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更重视探究知识的过程性目标达成。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尝试、探索、发现,在认知冲突中自我领悟笔算算理、提炼笔算方法,又一层层在质疑、比较中思索,透彻地理解笔算的算理,促进笔算方法的正确养成,又沟通了笔算、口算和估算三者的关系。这样寓理于算的计算教学不仅完成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教学目标,而且让学生对今后学习多位数笔算有了新的认识,可谓“小课堂大收获”。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教学设计 篇4

1.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列竖式计算)。2.理解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思想。4.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教学重难点: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导入语:同学们,我们最近学习了有关两位数乘法的知识,今天老师想来考一考大家,你有信心闯关成功吗?教师出示ppt课件,学生开火车闯关,完成对口算和估算的复习。

课件出示题目,学生回答判断。

1、口算 2.估算

二、创设情景,探索新知 多媒体动画呈现新华书店

妈妈周日和莹莹去图书馆买书,同学们看看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动画呈现,学生提出问题,帮助莹莹解决问题。动画呈现买书的过程,学生帮助莹莹来解决问题,印发学生好胜心和兴趣。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口头列式,独立解答。

小组汇报。让竖式计算和各种方法的同学说计算思路。

教师运用多媒体动画逐步展示笔算计算的过程。体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计算中个位、十位与另一个乘数相乘后乘积的书写。转盘比拼:

一边计算,一边填空理顺计算方法,学生手眼大脑三方结合,突破本节重点。

归纳竖式计算的计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三:巩固练习

1.竖式计算。学生板演。

2、为小马虎改错,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可爱的画面,和直观对比明显的展示,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计算的难点。3.解决实际问题。四:课堂小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教学设计 篇5

教材63页的例1及做一做题和练习十五的第1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和优化策略。

2、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理解其算理。

教学的重点:

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二个因数得多少个“十”,并能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的难点: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师: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位数、两位数乘多位数的口算,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12×3=42×2=15×4=

12×30=42×20=15×40=

2、笔算:(指名板演全班齐练)

师:上学期我们也学习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下面的题请大家拿出草稿纸做一做吧!23×756×4

师:你是怎么计算的?

二、自主探索,研究算法:

1、创设情境。

师:前两天老师在新华书店看中一套12册的连环画,每册24元,一共要付多少钱?怎样列式?接着问“你能估一估大约要付多少钱吗?”培养学生初步的估算能力。

师:刚才同学们估了,那老师付240元够吗?

生:不够,少了,付的钱数应比200元和240元都要多。

2、自主探索,尝试解决:

(1)师:采用设疑,“是这样吗?”接着,引导学生“你能试着算一算吗?”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3)小组交流与讨论。

(4)汇报交流内容。

①连加法:24+24+…+24=288(元)(12个24相加)

②生2:先算出10本书的价钱240元,再算出2本书的价钱48元,最后将240元和48元加起来就是12本书的价钱了。算式是:24×10=240(元)、24×2=48(元)、240+48=288(元)

③我先按一本20元算,再算加一本4元,最后加起来就是12本价钱算式是12×20=240(元)、12×4=48(元)、240+48=288(元)

④我把12分成9和3,先算24×9=216(元),再算24×3=72(元),最后216+72=288(元)

⑤竖式计算

师:“这么多的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算法?为什么?”

3、教师精讲点拨

(1)同们真聪明,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了新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用笔算方法计算24×12。(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2)让学生根据竖式结合24×2=48、24×10=240、240+48=288说出竖式计算的原理,在这里是这样引导的:这个48怎么来的?这个1×24相当于什么相乘,所以这个乘出来的积末位4要写在什么位上?为什么把这个0和“+”空着,可以写吗?(让多个学生对着竖式说说)

(3)师:请同学们将计算结果与估算结果对照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生:结果是比240要多,说明计算很正确。

师:是啊,估算也是一种检验计算结果的方法,在今后的计算过程中你就可以运用它来检验计算结果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题

(逐题列竖式计算,最后指名板算,共同订正。)

23×1333×3143×1211×25

41×2132×1222×1421×34

2、完成练习十五的第1题的第一组(指名板算,共同订正。)

四、全课总结,交流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五的第1题的第2、3、4组。

六、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

24×12=288(元)

24

×12

48……24×2的积

24……24×10的积

288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教学设计 篇6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帮助学生体会优化的策略和思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例1图。(图中增加1盒水彩笔)提问:你能猜测一下大约有多少枝水彩笔吗?

2.学生进行猜测后要求说说怎样猜测的。

3.提问:怎样才能证明你猜测的答案是正确的?(要计算出24×12=?)

4.追问:怎么算呢?我们没有现成的办法,你能自己想办法计算24×12得多少吗?

二、探索尝试,比较并优选算法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24×12=?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小组交流、整理。

3.以小组为单位,全班汇报,再汇总不同算法。学生的算法可能有:

(1)12+12+“……”+12=288(24个12相加)

(2)12×4×6=288

(3)12×3×8=288

(4)12×20+12×4=288也有学生用竖式计算

4.方法归类。(共分三类,第一类是连加;第二类是连乘;第三类是把其申一个乘数拆成两数的和或差)

5.发现最佳方法。

(1)出示:23×13二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这道题目。

(2)小组交流,然后选出最简单的方法向全班同学汇报。

(3)提问:为什么不用连加?为什么不用连乘?

(4)引导:在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你认为哪一种方法适用的范围比较广?为什么?

6.研究笔算方法。

(1)提问:我们再来看看24×12这个乘法的竖式。你能说说每一步的意思吗?(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每一步竖式表示的意义。

(3)设问:是不是每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呢?计算时你认为应该注意些什么?(体会竖式计算的优点:简便,正确;注意数位对齐。)

三、巩固法则,推广应用

1.完成“练一练”的3道题目。(学生独立完,再指名板演)

2.练习二第3题。(先填在书上,然后交流)

四、全课总结,交流收获

1.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教学设计 篇7

题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教材第49页例1和练习七的部分习题。

教学重难点:1.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顺序。2.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积的定位。3.归纳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题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领

1. 口算:

45×2=________;145×2=________。启发学生说算理:先用2乘个位的5得10,再用2乘十位的4得80,最后把10和80加起来,所以45×2=90(学生口述,师演示多媒体)。同法叙述145×2的结果。目的是让学生从进入本节课开始就形成乘法要从个位乘起的思维定势。

2. 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演示课件:小老鼠要考一考大家。

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2个班,每班发45本。学校应买多少本练习本?

目的是通过本题目的练习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生读题分析列出算式45×12,指名板演:45×12(用竖式计算)。

在学生说算理时引导学生说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

目的是通过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先用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因数,得数要与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为导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作好铺垫。

二、新知探索

1. 创设情境:请你试一试。

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2. 分析:求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也就是求12个145是多少,用乘法145乘12或12乘145都可以。(启发学生用先“……,再……,最后……”的句式说算法。)

3. 学生试用笔算求积。(无从下手的学生可以和同桌讨论)

4. 指名板演。

学生对比两种笔算方法,找出简便易行的算法。

5. 小结。

(1)用竖式计算乘法时,一般把位数多的因数放在上面,把位数少的因数放在下面,这样算比较简便。

(2)按解应用题的步骤将本题完成。

(3)三位数乘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先用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与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6. 练习。

请你说一说下面的题该怎样做?134×12;176×47,启发学生用“先……,再……,最后……”的句式说算法。

目的是通过学生说算法,使学生加深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理解。

三、实践应用

1. 考考你的眼力(屏幕演示改错题,学生口述,师演示)。

出示竖式中积对错位的几种常见错误让学生改错,以加深学生对乘法竖式的正确应用。

2. 你喜欢算哪道题,就算哪道题:232×13;213×12;122×21。

学生练习,全班交流,再复述乘法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先用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与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3. 解决问题(只列式,不计算)。

某市郊外的森林公园有124公顷森林。1公顷森林,一年可滞尘32吨,一天可从地下吸出约85吨水。

(1)这个公园的森林一年大约可滞尘多少吨?

(2)这个公园的森林一年大约可从地下吸水多少吨?

四、拓展练习

145×213=________。学生试做后在全班交流,最后老师屏幕演示。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学反思 篇8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分两段教学,第一段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使学生掌握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方法;第二段教学相应的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并结合笔算引导学生自主掌握相关的乘法口算。

在教学本单元内容时,我改变了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知识。

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时,由于学生已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因此在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时,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知识的经验,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思路和方法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对于如何笔算144€?5,我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相互讨论、启发,共同探索,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以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主动地、自由地去解决问题。在交流过程中,我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144€?5的计算过程,使他们懂得如何有序地操作与思考。小组内的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使每个学生都很快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整个教学过程,我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主体,是探索者,由于学习方式具有开放性和探索性,学生的学习活动积极了、主动了。从作业和测验情况来看,本节课内容学生掌握得不错。

在教学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学生具有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经验,所以在教学例题时,我放手让学生尝试独立列竖式计算,并通过交流,帮助学生掌握两个乘数末尾各有一个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简便笔算方法。让学生独立完成第5页的“想想做做”1,然后组织学生交流、探索一个乘数末尾有一个0、两个0、三个0,两个乘数末尾各有一个0,一个乘数末尾有一个0、另一个乘数末尾有兩个0的情况下,怎样简便笔算。

本节课内容学生学得快,但作业的错误非常多,原因是有的学生没有熟练简便笔算,有的学生没有用简便算法的竖式,有的学生总忘在积的末尾添够0,有的学生在算乘的时候,不应该出现0的地方出现了0,不能彻底地理解“0先不看”的做法。针对这种现象,我多加了一次专门练习,并当面批改加强个别指导。

本单元教学,老师讲的少,学生自主学习,交流探索的多,老师只在学生出现错误时加以指点并对个别学生加以辅导。从单元测验情况来看,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基本方法掌握得很好,但部分学生计算的准确性不高,有的是乘法口诀不熟练,有的是粗心,还有的在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忘了用简便方法,或者少加了0。总之,这单元的教学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恰当,学生学得开心,学得快。至于计算的准确性,只能靠加强练习。

上一篇:名家散文读后感下一篇:学校后进生转化工作计划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