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题20135

2024-05-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历史试题20135(精选4篇)

历史试题20135 篇1

纵观2012年高考历史试题,主要有史学范式类、图片解读类、计量史学类、原因分析类、观点评析类、背景目的类、结果影响类、归纳概括类、概念理解类、探究分析类、思想理论类、观点开放类试题等12种常见试题。

一、史学范式类试题

1. 试题特点

在命题中,这类试题渗透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也称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等新的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引导学生运用新史观,多维度、多视角地观察和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

2. 概念分析

(1)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就是以“文明”为单位来看待整个人类历史,通过不同文明类型的演进过程探讨人类社会的进步。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构成历史的基本内容。从文明的纵向划分,可以分为农耕文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和工业文明(简单协作阶段、手工工场阶段、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等)。从文明的横向划分,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构成,人类文明史可相应地划分为物质文明史、精神文明史、政治文明史、生态文明史,四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共同发展。物质文明史包括物质生产文明史、物质交流文明史、物质生活文明史等。精神文明史包括科技文明史、学术思想文明史、文学意识文明史和宗教文明史等。政治文明史包括政治观念文明史、政治制度文明史、政治组织文明史、政治行为文明史和政治技术文明史等。生态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的总和。它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从文明的地缘关系划分,又可分为西方文明和中华文明,中华文明又可划分为黄河流域文明、长江流域文明、珠江流域文明等。各种文明组成整个人类文明,各种文明相互交织、渗透、转化,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从低级走向高级。

(2)现代化(近代化)史观:

它把“现代化”主要看做一个有特定内涵的全球历史大变革的过程,也称现代化取向。它以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经济上的工业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从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大众化进程。其中,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化进程是其核心。现代化(近代化)范式是新课程学习过程中常用的、重要的范式之一,这主要是因为人类现代化进程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的变革过程。它是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双重产物,是国内条件和国外条件的复合嬗变,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交相作用的结果。此外,现代化(近代化)理论是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和未来学等多学科综合与交叉研究的成果,综合性很强。现代化(近代化)史观就是运用现代化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中外历史,特别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历史以及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在我国,现代化(近代化)史观的创立者是已故著名史学家罗荣渠先生。罗先生指出:广义的现代化(近代化)主要是指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具体地说,它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世界历史的必然进程。

(3)全球史观:

也称整体史观,是从国际和全球嬗变的视角,正确评价、借鉴、批判历史事件的方式。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二战后,人们开始认识到维护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由此诞生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整体世界开始制度化。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日益紧密。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整体世界的发展更加迅猛,全球化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一大背景之下,全球史观兴起,形成了研究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学派。在中国,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已故著名史学家吴于廑先生。吴先生指出,世界历史包括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纵向发展制约着横向发展,纵向发展所达到的阶段和水平,规定着横向发展的规模和广度。吴先生的观点表明,整体世界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世界历史纵向发展的产物和结果。因此,完全可以把整体世界纳入世界历史的纵向发展中去。换言之,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横向表现。如中国古代文明对西方文明进步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西方近代文明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社会进步所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等。

(4)社会史观:

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之外的所有问题。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3. 经典题例

【例1】(2012年四川文综卷第12题)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A.世袭制B.分封制

C.科举制D.行省制

【解析】本题考查文明史观。科举制度的实施,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打破了士族门阀制度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是中国政治文明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也为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提供了可借鉴之处。A项的标准是宗法血缘关系。B项和D项都是地方行政制度,与题意无关。故答案为C项。

【例2】(2012年海南历史卷第28题)(其他部分略)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德国三部宪法中有关行政权规定的演变及其趋势。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德国政治文明的进程,分两问。第一问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答案来自材料和教材,要联系教材必修1中的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作答,答题要求是“概括”。从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到1919年《魏玛共和国宪法》,再到1948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据此分析可知,德国最高行政权由皇帝转到由民众选举的总统,内阁由向皇帝负责转为对议会负责;“联邦总统由联邦大会不经讨论而选举产生”,总统的行政权有所缩小,任职期由1919年的七年一届改为1948年的五年一届,即任期缩短;相对而言,德国内阁的权力有所增大。

【参考答案】演变:最高行政权由皇帝转到民选总统,内阁由向皇帝负责转为对议会负责;总统行政权由联邦大会授予,权力缩小,任期缩短;内阁权力增大。

趋势:行政权归属由国家元首向内阁转移,由集权到民主。

【例3】(2012年四川文综卷第37题)(其他部分略)

英国《1862年公司法》的颁布有何重要意义?根据材料一概括现代公司在促进世界变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解析】本题渗透现代化(近代化)史观。第一问是内涵式问题,答案来自材料。材料中指出《1862年公司法》“可以被看做现代公司的出生证”,“成立公司是每个公民都享有的权利”,故它的颁布催生了现代公司,也为公民人个投资公司提供了法律保障。第二问也是内涵式问题,从材料看,现代公司能够迅速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为人类创造了大量的财富;推动了行业“游戏规则”的调整,也就是推动了行业规则和标准的制定,引领并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生活习惯。这样,依次逐步整合成答案。

【参考答案】意义:催生了现代公司,为个人投资公司提供法律保障。

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促进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创造大量的社会财富;制定行业规则和标准,引领管理制度变革;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

【例4】(2012年全国文综大纲卷第37题)(其他部分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万国工业博览会”举办的背景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世博会上中西展品的特点,并分析中国展品特点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和20世纪世博会所体现的社会发展理念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解析】本题渗透文明史观、现代化(近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第(1)题第一问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答题方式是“简要说明”,从材料中的“1851年”这个时间入手分析可知,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工业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世界各国的联系得到加强。第二问回答“意义”要从“第一届世博会”这一信息入手,联系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展品,从提升国际影响、开世博会先河、提供展示文明成果的重要平台、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经济文化交流的角度提炼答案。第(2)题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第一问要求“概括”世博会上中西展品的特点,可以从材料中中国展示的展品分析出,中国以传统工艺、美术和手工业为主;从“圣母玛利亚”和“耶稣”等分析出具有西方色彩;而从西方的展品看,主要以先进的科技产品和工业品为主,反映了中西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差别。第二问分析“原因”,要联系中国的文化、农业文明和手工业技术精湛以及现代化水平低、工业生产水平低、有了一定的中西文化交流等回答。第(3)题第一问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要联系19世纪以科技和工业的发展为主题,而20世纪则关注“和平”、“生命”、“能源”、“污染”等人类的自身发展问题;第二问分析“原因”,要联系“和平”这一信息指出世界大战造成的灾难;要从“无污染的进步”等信息分析出科技作用的双重性受到关注,经济全球化,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导致环境和资源问题;联系“太空时代的人类”、“通过理解走向和平”、“人类的进步与和谐”等信息,并结合时间信息分析可知,冷战凸显对抗的危险;要从“人类家居科技”等,分析出技术革命展示了新的发展前景。本题问题多,材料阅读量大,归纳、概括、提炼答案的要求很高,答题时要高度概括。

【参考答案】(1)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世界各国联系加强。意义:提升了英国的国际影响;开创举办世博会的先河;提供了各国展示文明成果的重要平台,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经济文化交流。

(2)特点:中国:以传统工艺、美术、手工业品为主;有西方色彩。西方:以先进科技成果、工业品为主。原因: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农业文明高度发达,手工业技术精湛;现代化滞后,工业发展程度低;中西文化交流增强。

(3)变化:19世纪关注科技与工业的发展;20世纪更关注人类和平、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原因:世界大战造成的灾难;科技作用的两重性受到关注;冷战凸显对抗的危险;经济全球化,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导致环境、资源问题;技术革命展示了新的发展前景。

【例5】(2012年广东文综卷第38题)(其他部分略)

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解析】本题渗透“社会变迁”和“社会习俗”等社会史观的内容。本题是外延式问题,要联系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6世纪”、“17世纪”分析出,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物种开始传入欧洲;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以及“海上马车夫”荷兰推动了海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参考答案】新航路开辟;西班牙为代表的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殖民贸易和掠夺);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评分说明】考生的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4. 解题方略

史学范式类试题的解答,首先,必须弄清试题所渗透的新史观,找到入题的“钥匙”;其次,要明了各种史观的内涵,按图索骥,确立对策;再次,明确试题的答题要求,抓住“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简述”等限定词,按照要求作答;最后,分清各种类型试题的特点以及答案形成的方式,或“摘录材料”,或提炼归纳,或高度概括,或简要说明等。

5. 变式运用

【文明史范式变式训练】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映生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材料二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材料三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就是就某些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烦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请回答:

(1)有人认为,材料一说明了唐朝时期的中国已经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古代中国和古代雅典军国大事的决策方式及其造成的结果的差异。

(3)上述三则材料说明了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政治制度有何根本差异?

【解析】第(1)题考查对唐朝封建体制下的“三省分权”与近代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的理解;唐朝“三省分权”是为封建君主专制服务的,而资本主义“三权分立”是近代的民主政治制度,两者本质不同。第(2)题是内涵式问题,要联系中国君主专制独裁和雅典的集体民主决策进行分析和说明,其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结果。第(3)题,要从材料中得出关于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两种不同政治文明的结论来。

【参考答案】(1)不同意。唐朝三省分权制约,最终集权于皇帝,实际上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

(2)古代中国:个人决策,容易出现失误。古代雅典:集体决策,可以避免鲁莽行事,使决策具有科学性。

(3)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君主专制。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现代化范式变式训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现代化的发展与民族独立不存在必然的关联”,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过程早已表明,即使是那些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也不可能在根本上有碍于它们的现代化运动”。

———引自王笛《西方殖民主义入侵与中国近代化进程》

材料二“辛亥革命的先驱者不明白现代化与殖民化的分野,于是将推翻清王朝、民族独立视为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引自马勇《辛亥革命:现代化的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

材料三观察下列图片:

材料四1840年以后中国所以导向了近代化进程,“西方文明起了决定性作用”,西方入侵是“东方民族走上现代文明的唯一现实良机”。所以,进行民族独立会破坏这一良机,使东方永远沉睡,得不到发展。

———引自曹炳生《近代西方殖民征服新论》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四,概括材料的共同观点。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影响。

(3)运用史实,说明“西方文明”和“西方入侵”是如何加快中国近代化进程的。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对以上观点的看法和认识。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化(近代化)史观和文明史观。第(1)题是内涵式问题,根据材料一、二、四,即可逐条提炼出答案来。第(2)题是内涵式问题,要从政治、经济、思想、教育、社会风俗等角度概括。第(3)题是外延式问题,要从政治、经济、思想、教育、军事、社会风俗等角度概括说明。第(4)题属于评价型问题,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材料中的观点。

【参考答案】(1)观点:现代化进程与民族独立、殖民化不存在必然联系,西方殖民侵略和西方文明的渗透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民族独立会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

(2)影响:从政治近代化层面看,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推翻实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清王朝统治是同盟会三民主义纲领为民主革命所规定的首要任务。君主专制的覆灭,使中国的封建制度变得残缺不全,并且失去了正统地位。此后,即使有军阀地主进行专制,也只能在“民主共和”的旗号下进行。从思想文化近代化层面看,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大大推动了近代社会思想的解放;同时,它还促进了社会风俗的革命性变化。从经济近代化层面看,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思潮进一步高涨,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也大大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进程。从教育近代化层面看,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教育制度逐渐取代旧的教育体制,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进程。

(3)说明:西方入侵和西方文明的渗透,促进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化;促进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促进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觉醒,推动了中国思想近代化;洋务运动后,中国北洋水师和北洋新军的建立,表明其推动了中国军事近代化进程;中国新式学堂的创办,表明其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进程;中国饮食、服饰、习俗等方面的变化,表明其推动了中国社会风俗的近代化进程。

(4)认识:西方入侵和西方文明的渗透,的确加快了被殖民国家的近代化进程,但产生的危害也是巨大的;如果没有民族独立,被殖民国家的近代化是难以实现的。

【全球化范式变式训练】阅读材料:

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做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是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三阶段是美国和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面崛起,取代英国成为主导全球化大趋势的两大核心;第四阶段是从海湾战争开始,前苏联解体,美国开始独自引领全球化潮流,即开始努力构建一个美国模式的全球社会。

———引自白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请回答:

(1)材料中把1492年看做是全球化的开始,作者所说的全球化的含义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为作者提供历史依据。

(2)在第二阶段,推动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大规模向全球殖民的动力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这一时期作者认为的全球化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

(3)第三阶段的全球化实际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作者所说的全球化的实质是什么。其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全球化有何不同?

【解析】这道题渗透全球史观。第(1)题是外延式问题,对于全球化的含义要立足于“全球”去解释;第二问,要联系“葡萄牙和西班牙人”这一信息分析说明。第(2)题第一问,应联系工业革命的开展以及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回答;第二问,应联系下列问题作答,即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越来越深地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本国经济的近代化———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第(3)题第一问,要抓住“美国和前苏联”、“两大核心”,从而得出两极格局形成的结论;第二问是外延式问题,要联系美国、苏联、西欧等的现实情况作答。第(4)题第一问是教材上的知识,根据教材作答;第二问,要联系作者的全球化观点是立足于全世界政治、经济联系不断加强,而当前我们所学说的全球化主要指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参考答案】(1)含义:全球化也就是世界各地之间逐渐连成为一个整体的过程。

历史依据:以1492年哥伦布远航发现美洲大陆为代表的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地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使世界逐步连成一个整体。

(2)动力: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小农经济逐渐破产,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两极格局的形成。原因:二战后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霸主,经济和军事势力空前强大;苏联成为唯一能同美国在军事上相抗衡的国家;西欧国家普遍衰落。

(4)实质: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及其在世界范围内扩张、壮大的过程。不同:作者所述的全球化着眼于世界各地政治和经济联系加强而成为一个整体的过程;我们今天所说的全球化主要是指经济全球化趋势。

【社会史范式变式训练】(2009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第22题)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观念逐渐改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

材料二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

———《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年9月1日《解放日报》)

材料三婚姻不是件私事……在任何地方一个男子或女子要得到一个配偶,没有不经过一番社会规定的手续。

———费孝通《生育制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为婚俗背景的经济基础和家庭关系,从传统到近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中“我”的婚姻态度发生变化的社会条件是什么?

(3)据材料一、三,不同学者在婚姻自由度问题上的视角分别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全面认识这一问题?

【解析】第(1)题是内涵式问题,可以从材料中提炼出答案,即由古代的“父母之命”到近代以来追求婚姻自由。第(2)题第一问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回答经济基础要联系小农经济到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总结家庭关系要分析儒学传统纲常伦理道德到家庭成员的平等自由的变化;第二问,要联系社会制度、社团组织和法律保障等因素作答。第(3)题第一问是内涵式问题,联系材料可知,不同学者分别立足于历史发展和社会关系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第二问,则要联系人们对婚姻的态度以及婚姻自由的相对性分析提炼答案。

【参考答案】(1)变化:从遵从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自由。

(2)经济基础:从传统小农经济到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家庭关系:从传统纲常伦理(父为子纲)到家庭成员的平等自由。

社会条件:社会制度的变革(新中国的成立);社团组织(家庭妇联)的支持;法律保障(新婚姻法的颁布)。

(3)视角:历史考察;社会关系考察。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当事人越来越自由,但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婚姻自由总是相对的。

【史学范式综合变式训练】某篇历史论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史观和社会史观,很大程度上隶属于现代化史观。但你认为它们在根本上还是没有摆脱原来的政治史叙事框架。‘新社会史观’把革命史观和现有的现代化史观都看做反思对象,甚至是摆脱对象。”这表明

A.新社会史观与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相对立

B.社会史观与政治史观完全对立

C.革命史观与现代化史观完全背离

D.社会史观与政治史观、现代化史观相联系

【解析】本题考查关于文化史观、社会史观、现代化史观、政治史观、革命史观、新社会史观等史学观念的理解与认识。从材料看,社会史观、政治史观、现代化史观都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根本背离或对立的。故答案为D项。

二、图片解读类试题

1. 试题特点

这类试题的命制呈现的基本模式:一是试题提供宣传画、漫画、历史照片、文物拓片等图片材料,并提供材料的出处、注释及提示语等。二是试题提出设问,指出解题的方向和范围。试题新颖直观、生动活泼,强调对历史图片材料的正确理解,要求学生弄清图片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体现不同学科之间能力的相互渗透和融会贯通。试题既可考查学生对形象事物的感性认识能力,也可以考查其理性认识能力包括归纳、判断、概括、推理等。

2. 概念分析

历史图片解读类试题,主要提供宣传画、漫画、历史照片、文物拓片等图片材料,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处理能力及依托图片信息分析说明历史问题的历史阐释能力。试题以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意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使其形成直观印象,进而深入理解相关问题;也为命题和能力考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3. 经典题例

【例1】(2012年安徽文综卷第12题)2010年发行的首套宣纸材质邮票《中国古代书法———行书》,被称为国家名片与国宝艺术的完美集合,彰显了宣纸“纸寿千年,墨润万变”的独特魅力。下图中属于该套邮票的是

【解析】首先,要注意题目当中《中国古代书法———行书》这一信息。其次,逐项分析可知,图A是隶书邮票,图B是楷书邮票,图C是行书邮票,图D是草书邮票。故答案为C项。

【例2】(2012年重庆文综卷第12题)右图所示是建于河南安阳的一位中国古代妇女的塑像。在她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

A.铁器

B.玉器

C.瓷器

D.漆器

【解析】图片中的妇好,是商朝国王武丁的妻子,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我国铁器大约出现于春秋时期,玉器出现于原始社会,制作技术成熟的瓷器出现于东汉末年,漆器出现于战国时期。故答案为B项。

【例3】(2012年四川文综卷第16题)1912年6月出版的小学教材《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介绍了两个月前泰坦尼克号邮轮遇险事件如下图。这反映出

(1) 教材编撰者关注国际时事 (2) 教材编撰者倡导人性向善 (3) 民国初期公民教育成效显著 (4) 民国初期妇女地位显著提高

A. (1) (2) B. (2) (3)

C. (1) (4) D. (2) (4)

【解析】由于当时的教材已经编入两个月前的泰坦尼克号遇险事件,说明 (1) 的表述是正确的。由于图片注释中有“令男子退后,妇孺登艇”,故 (2) 的表述也是正确的。由于民国初年,教育十分落后,故 (3) 的表述明不正确。图片只能反映西方国家妇女地位提高,不能反映民国初期妇女地位提高,故 (4)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项。

【例4】(2012年江苏历史卷第20题)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评说世事。下图是2000年出现的新闻漫画《最后的贵族》。该漫画反映了

A.中国加入WTO与国内企业的长远利益相违背

B.中国申请加入WTO旨在打破某些企业的垄断

C.加入WTO后中国一些企业有望增强垄断地位

D.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将面临激烈竞争与挑战

【解析】这是一道漫画图片题。题中漫画有“垄断”、“WTO”、“真以为我不怕你哪!”、“某垄断企业”等字样。A项的表述明显不正确。B项的表述不正确,中国加入WTO是为了增强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C项与史实不符。D项正确,中国企业在加入WTO后,将面临与国际垄断企业的竞争,对国内某些企业自身的发展有一定的负面作用。故选D项。

4. 解题方略

学生对图片解读类试题的解答,第一步是要学会审图片,这是解答试题的前提。要求弄清图片的类型,读懂图片,包括图片由哪些要素组成,包涵哪几层含义。学生要真正读懂图片,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理解图片的历史内涵,最大限度地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注意从图片中找到需要提炼的表层信息或深层信息,分别作答。第二步是要重视审题中的注释。注释的内容对图片起补充性、解释性作用,对理解图片及组织答案极为有利。第三步是审题中的设问,设问是图片类试题的落脚点和出发点,不同的设问决定了不同的答题方向。要特别注意设问角度的切入和作答要求,从中找到正确的解题途径。第四步是对历史图片中的内容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寻求相同点和不同点。从比较中发现历史规律,找到解题的突破点。第五步是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注意图片与图片之间的联系,注意图片与教材相关知识的联系等。要弄清楚是纯粹据图片答题而与课本关联不大,还是要结合教材来分析作答,找到需要着重用力的地方,这样才能切中主题。第六步是组织答案,要根据图片及题目设问要求,逐步整合得出答案。

5. 变式运用

【变式训练1】下图是秦朝半两钱、唐朝开元通宝铜钱和北宋交子的图片,这三种货币的共同之处是

(1) 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2) 都便于进行异地贸易交易 (3) 都始终由官府统一发行 (4) 都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

A. (1) (2) (3) B. (1) (4)

C. (2) (3) (4) D. (1) (2) (3) (4)

【解析】本题是比较型选择题,也是组合型选择题。解答时,要重视题目的侧重点———比较中国古代三种货币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1) 是三者产生的共同原因,符合题意。前两种货币比较重,不利于异地贸易交易,不选 (2) 。交子最初是由民间自主发行的,不选 (3) 。货币的使用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 (4)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项。

【变式训练2】请仔细观察下面两张图片:

我们可以从两张图片看出,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自然科技的主要区别是

(1) 前者重感性认识和经验,后者重科学实验 (2) 前者习惯因循守旧,后者注重实践创新 (3) 前者重实用性和实践,后者重理论性和规律 (4) 前者注重健身,后者只重视理论研究

A. (3) (4) B. (1) (3) (4)

C. (1) (3) D. (2) (3)

【解析】本题是典型的组合型选择题,也是比较型选择题,适合于运用排除法解题。 (1) 符合题意,也符合史实。 (2) 不正确,两者都重视“实践”。 (3) 符合题意,也符合史实。 (4) “只重视理论研究”的表述不正确。故选C项。

【变式训练3】下面是三幅中国古代工商业城市的分布示意图。其反映的主要规律是

A.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发展

B.从北方为主向南方为主发展

C.从河流为中心向海洋为中心发展

D.从内地为中心向沿海为中心发展

【解析】A项不正确;从图中反映出,中国古代工商业城市从以北方为中心向以南方为中心发展,B项正确;C项和D项没有全面揭示材料的主旨。故答案为B项。

【变式训练4】长期以来,唐朝皇帝中得到较高评价的有三位:唐太宗、唐玄宗、唐宪宗。唐宪宗在位时期(805年至820年),出现了“元和中兴”局面。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

材料三唐宪宗任用裴垍为相,“旧制,民输税有三:一曰上供,二曰送使,三曰留州。建中初定两税,货重钱轻,是后货轻钱重,民所出已倍其初。其留州送使者,所在又降省估就实估,以重敛于民。裴垍责令天下留州送使物,请一切用省估。其观察使,先税所理州以自给,不足部分征收所属州的税。由是江淮人民稍苏息。”

———引自《旧唐书》

材料四“元和中兴”与“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繁荣局面相去甚远……唯一令世人感到扬眉吐气、让史家为之叫好的就是在打击藩镇、壮扬国威方面所取得的一定成就。

———引自维基百科《元和中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宪宗平定叛乱的历史背景。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元和中兴”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2)根据以上材料,评价唐宪宗和他的“元和中兴”局面。

【解析】第(1)题第一问,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威胁中央政权;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战乱使社会不得安宁,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第二问,要从政治、用人、经济等角度逐一归纳。第(2)题是评价式问题,这一时期,唐朝实现国家统一,减轻人民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国力,据此分析“元和中兴”的积极性;其未能实现真正的富强,未根本扭转衰落局面,据此分析其局限性。

【参考答案】(1)历史背景: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威胁中央政权,社会不得安宁,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原因:政治上,平定藩镇割据,暂时实现国家统一,社会得到暂时安定;善于用人,任用裴垍为相,改革税制;经济上,减轻江淮民众的税负。

(2)“元和中兴”,实现国家统一,人民的负担有所减轻,国力有一定的恢复;但并没有实现唐朝的真正强盛,唐朝衰落局面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

三、计量史学类试题

1. 试题特点

这类试题的命制,重视对数据史料等有效信息处理与分析能力的考查。数据表述方式包括文字式、表格式、柱状图式、饼状图式、扇面图式、曲折图式等。其特点:一是以历史现象为切入点,通过文字、数据、表格、图形等一种信息或者几种形式的信息相结合,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二是以数字材料、图表材料为载体,要求学生将数字信息转换成文字信息以表述历史知识。三是对图表内不同栏目的信息,要求学生比较和鉴别。只有在从纵的或横的角度多方面对比材料信息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明确材料的主题及命题意图。这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比较、归纳、概括能力。四是图表类材料题在呈现方式上,不像图片类材料题那样形象直观,其核心信息量较为隐蔽,要求学生善于去粗取精,找出表格、柱状图及坐标曲线图等图表中潜在的有效信息。五是图表题可以引导学生把历史感和现实感巧妙地结合起来,用微观的数字说明宏观的经济发展趋势。这要求学生在分析图表信息的基础上,提炼观点。

2. 概念分析

计量史学题,主要以数字表格、坐标曲线等图表为载体,借助具体数据信息,考查学生对图表材料的处理能力及灵活迁移所学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认识历史发展特征的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计量史学题以考查经济类历史内容的试题较为多见。

3. 经典题例

【例1】(数字式计量史学题)(2012年江苏历史卷第2题)《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解析】这是一道数字式计量史学题,题目分别说明了手工业方面的分工和具体工种的数量。这表明周代官营手工业分工已经很细,具有很强的专业化特点。故题中只有C项符合题目要求。

【例2】(非数字的表格式计量史学题)(2012年浙江文综卷第39题)(其他部分略)

充分利用本题提供的所有线索,结合所学知识,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非数字的表格式计量史学题。表格中的信息均通过文字反映出来,没有具体的直接的数据信息,但题中材料又包涵了这些内容。如本题中的表格材料,通过日本、印度、阿拉伯、土耳其、伊朗等国家建立的政体形式,得出中华民国是继美国和法国之后的共和制大国,也是亚洲最早的资产阶级共和制大国,从而折射出中华民国的成立,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大大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辛亥革命其他方面的意义,则要根据教材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习俗等角度加以提炼。

【参考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中华民国是继美法之后的共和制大国,也是亚洲最早的共和制大国;革命中没有流很多血,避免了人民的巨大牺牲;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例3】(纵向柱状图式计量史学题)(2012年安徽文综卷第36题)(其他部分略)

材料三体现的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是什么?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民族关系的演进趋向,论述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

【解析】这道题第一问是内涵式问题,答案源自材料。材料“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所有公民权利,还依法享有一些特殊的权益保障”,体现了“民族平等”原则;从“国家把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来看,其体现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原则;从柱形图看,西部大开发促进了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幅度增长,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则。第二问是内涵式问题,可联系题中材料,从政治上分析出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共同开拓了广袤的疆域;从经济上看,各民族共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文化上看,各民族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这样答题,回答全面,不容易遗漏知识点。

【参考答案】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影响: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共同开拓了广袤的疆域;共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列举相应的史实,亦可酌情给分)

【例4】(曲线、折线图式计量史学题)(2012年上海历史卷第19题)根据下图数据判断,该图统计的是1864至1895年中国

A.国库白银储备B.领水外轮吨位

C.铁路里程数D.茶叶出口额

【解析】本题反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至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社会的经济现象,属于推理题。A项不正确,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国库白银储备日益下降。B项不正确,外国轮船吨位不可能持续上升,因为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轮船招商局一度兼并了美国旗昌轮船公司,对外国在华轮船吨位的增长有一定的遏制作用。C项不正确,中国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于1881年开始兴建。故答案为D项。

【例5】(数字表格式计量史学题)(2012年安徽文综卷第18题)下表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相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

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

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

【解析】这是一道数字表格式计量史学题,反映了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平均增长率。A项不符合题意,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确立的。B项符合题意。C项表述是错误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已经开始,全面开展的时间是1984年。D项表述不正确,虽然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平均增长率低于农村,但并不能够说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故选B项。

【例6】(横向柱状图式计量史学题)(2012年安徽文综卷第22题)金砖国家(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南非)作为新兴经济体,正在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下图反映了

2009—2010年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率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比较

(1) 金砖国家经济都持续高速增长 (2) 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增长率超过发达经济体 (3)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 (4) 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A. (1) (2) B. (1) (3)

C. (2) (4) D. (3) (4)

【解析】从图片看,金砖国家巴西和俄罗斯两个国家2009年的经济增长呈负数,故 (1) 的表述不正确。由于巴西、印度、中国等国的经济高速增长,故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增长率领先于发达经济体, (2) 正确。金砖国家并不是区域集团,故 (3) 的表述不正确。 (4) 的表述符合事实。故选C项。

【例7】(饼状图式计量史学题)(2012年全国文综新课标卷第35题)下图为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

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解析】从图片看,亚洲发展中国家、日本等国在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中所占的份额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故A项不正确。B项不正确,率先进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美国、其他工业国贸易量在减少。C项是正确的,反映了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由欧美逐渐向亚洲转移。D项的表述不正确,从图片看,工业化国家主宰世界贸易的格局并没有发生本质改变,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有所扩大。故选C项。

4. 解题方略

解题时,第一,要仔细阅读表格、柱状图、坐标曲线图等,认真观察图表所反映的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明晰它们所反映的问题实质,确定答题方向;把握图表携带的关键信息,尤其是一些关键的数字信息,明确其内涵和外延。第二,要高度关注提示语,提示语是指题干中的限定词和答题要求等。图表类试题中的提示语是解题的关键,很大程度上也是答案的组成部分。解答时如不重视审题干限定词,则很容易答非所问,偏离答题要求。第三,要捕捉图表中潜在的动态信息,即读出图表中所蕴含的变化、态势、趋势等;注意在数字比较中发现某一阶段的变化、波动起伏、总体变化发展趋势等,要特别注意从试题所提供的数字中找出其共性、差异和发展规律。第四,要善于联系教材上的有关知识进行适当迁移,利用历史阶段特征分析图表中所表现出来的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这样可避免回答内容出现较大的随意性。第五,对主观题要综合判断,得出结论,整合成答案。

5. 变式运用

【变式训练1】下面是关于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的清朝向当时诸列强赔款的比例示意图。这一示意图说明

(1) 20世纪初列强共同支配中国 (2) 俄国是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 (3) 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危机 (4) 民族资本主义实力得到增强

A. (1) (2) (3) B. (2) (3) (4)

C. (1) (3) (4) D. (1) (3)

【解析】这是一道饼状图式计量史学题,是组合型选择题,也是最佳选择题,可以通过组合方式,运用排除法或逐项分析法解题。题目反映的历史时期是20世纪初期。 (1) 的表述正确。 (2) 的表述不正确,当时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国、法国等多个国家,俄国只是主要国家之一。 (3) 的表述正确,这从接受赔款的国家和赔款数量可以看出。 (4) 的表述与题中图片无关。故选D项。

【变式训练2】下面是1912年至1913年中国国会大选中,主要政党所占的席位示意图。这反映出的本质是

A.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加快

B.专制独裁统治在中国灭绝

C.国民党在国会大选中获胜

D.多党制的格局在中国形成

【解析】这是一道柱状图式计量史学题,是最佳选择题,是材料型选择题,也是变通叙述型选择题。题目的限定词是“本质”。这就要求运用现象、本质确定法解题。A项是本质的反映,属于本质类表述。B项的表述不正确,中华民国成立后,曾出现袁世凯复辟帝制和张勋复辟帝制。C项是现象的反映。D项的表述不正确,中国近代没有正式形成多党制的政党制度。故选A项。

【变式训练3】下图是中国1993年至2004年GDP增长情况统计图,这张图片提供的历史信息是

(1) 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 (2) 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3)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4) 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

A. (1) (2) (3) B. (2) (3) (4)

C. (1) (3) (4) D. (1) (2) (4)

【解析】这是一道曲线图式计量史学题。 (1) 不能通过图片直接反映出来。1992年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然GDP增长速度一度下降,但总体上保持了平均8%以上的增长,故 (2) 的表述符合题意。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故 (3) 也符合史实。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借鉴了资本主义文明成果,故 (4) 的表述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项。解答本题也可以运用排除法。

四、原因分析类试题

1. 试题特点

原因类问题包括背景、原因、条件三种情况。一般而言,三者是有区别的,背景的范围最广,原因或条件是背景的组成部分。条件更注重客观性,原因则注重主观性。有时,三者可以通用,即背景、条件也是原因。常见的前提是原因,也是条件。导火线是直接原因,不是条件。原因分析类试题在高考中占很大比重,具有思辨性,可涉及古今中外、各个领域联系紧密的历史知识,全面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2. 概念分析

(1)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根据,指一事物内部矛盾对立双方的相互作用和斗争。内因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运动的源泉和动力,它规定着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基本趋势。外因是指事物变化发展的外在原因,即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它通过内因而作用于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但不能改变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发展的基本方向。所以,内因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第二位的原因。一般来说,关于一个国家的社会变化,常常用内外因相融合的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

(2)根本原因是指导致事物发生变化的根源或者导致事物发生变化的最本质的原因,在影响历史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其具有必然性,在历史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这种因素是一种历史的客观存在,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反映着客观历史规律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本质以及影响历史事物的主要矛盾等多个角度来分析和探讨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

(3)直接原因就是具体原因。直接原因是指导致事件发生的直接因素,对事件的发生发展起最直接的推动作用,并直接促成该事件的发生。它往往是一种表面现象,事件发生的导火线通常就是直接原因。它在历史事件发生过程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是事件发展中的偶然性因素。间接原因是指以迂回的方式,通过第三者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

(4)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主观原因是指个人、阶级、政党等主体意识方面的原因;客观原因是指在人类的意识之外,不依赖人类的意识而存在的原因,是历史进程中特定的因素。前者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的因素;后者是独立存在于人的意志之外的原因。历史的发展变化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对于以一个人、一个阶级、一个政党、一个集团为主体的历史事件,多用主客观原因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其成败的原因。

(5)主要原因是指在诸多原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但这种主导因素也就是主要原因有时不止一个,内因、根本原因等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因都是主要原因,不属于主要原因的就是次要原因了。不过一般的考题只要求回答历史事件的某个主要原因。

3. 经典题例

【例1】(2012年海南历史卷第14题)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

A.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

B.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

C.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

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解析】本题是最佳选择题,要分清主观原因、根本原因、客观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清朝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是从1844年中法《黄埔条约》开始的,A项是客观原因之一。列强与中华民族矛盾的尖锐,是导致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根本原因,故B项符合题意。C项是客观原因。D项不正确,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1851年至1864年,1870年其已经被镇压多年。故选B项。

【例2】(2012年天津文综卷历史第12题)(其他部分略)

依据材料三概括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解析】题目第一问是内涵式问题,答案来自材料,从材料中的“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可以看出唐朝思想文化具有“多元性”,也就是“兼收并蓄”。第二问是外延式问题,要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概括,从政治、经济和外交方面思考并整合答案。唐朝大多数统治者都推行对外开放的国策,有利于思想文化的多元特点形成;唐朝政治稳定,长期统一,封建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中外交流频繁,进一步推动了唐朝多元文化的形成。

【参考答案】特点:多元性(兼收并蓄)。

原因:唐朝实行开放政策;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对外交往频繁等。

【例3】(2012年广东文综卷第39题)(其他部分略)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角度,简要分析“民主”概念变化的原因。

【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注意答题的角度“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在分析原因时,从政治上看是因为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或者改革,代议制度逐步建立起来;从历史上看,古代希腊直接民主具有不可克服的弊端,为近代代议制提供了可借鉴之处;从思想上看,近代以来,在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的推动下,西方民主思想家和政治家在民主政治的发展方面提出了许多设想,对民主政治建设进行反思;从地理因素看,代议制更适合于地广人多的国家,小国寡民适合实行直接民主;从社会因素看,随着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建立和推广,实行代议制的国家不断增多,选民范围日益扩大,代议制日益深入人心。

【参考答案】代议制度建立;代议制民主具有优越性,如可适用于地广人多的国家;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如选民范围日益扩大并扩展到更多国家。(若答出“古代西方直接民主弊端和具有代议制民主性质的民主制度的借鉴;西方民主思想家和政治家对民主探索深入的反思”等可酌情赋分)

4. 解题方略

(1)历史客观题。分析历史原因时,应该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如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阶级斗争的观点、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观点、民族问题理论的观点、宗教理论的观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观点、社会革命的观点、战争问题理论的观点等。其基本方法是以经济为根本,掌握基本观点,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以政治为要点,在阶级社会里,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深刻的政治背景,对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分析,除从经济入手外,还必须考虑政治因素;以人民为重,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他们在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文化等方面起着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作用,历史的命运归根到底是由人民决定的。杰出人物的思想、活动只有适应历史发展进程和人民群众的社会需要,才能有所作为,因此分析重大历史事件,尤其是那些对历史进程起巨大影响的历史事件的原因时,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应有的位置。

(2)历史主观题。解答这类试题,要根据问题的类型,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环境、历史、地缘(地理)等角度,从内因和外因、根本原因和具体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等角度着手分析和说明。

5. 变式运用

【变式训练1】据清末民初浙江《遂安县志》记载:“这时的法庭诉讼,男女之请求离婚者,实繁有徒,此皆前所未有。”浙江遂安“近自妇女解放声起,离婚别嫁亦日益见多。”导致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1) 社会转型 (2) 西学东渐 (3) 教育变革 (4) 民主意识

【解析】由于中华民国建立,社会形态发生剧变,故 (1) 正确。婚姻方面出现离婚现象增多,与西学的传入,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思想解放,以及民主、平等意识的觉醒,都直接相关,故 (2) (3) (4) 也是正确的。故选A项。

A. (1) (2) (3) (4) B. (1) (2) (3)

C. (1) (3) (4) D. (2) (3) (4)

【变式训练2】在瓦特逝世的讣告中,对他发明的蒸汽机有这样的赞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于报偿后代的劳动。”这是因为

A.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B.蒸汽机的改良标志着机器制造业确立

C.蒸汽机的推广促使大工业时代的到来

D.蒸汽机的使用标志着手工操作时代结束

【解析】瓦特发明的蒸汽机是改良型蒸汽机,并不是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A项的表述不正确,工业革命最早是从棉纺织工业开始的。B项的表述也不正确,机器制造业的确立,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结束,是在19世纪40年代。C项的表述是正确的,蒸汽机的推广促使机器生产逐步代替手工操作,工厂逐步代替了工场。D项的表述是错误的。故选C项。

【变式训练3】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

材料一

———根据《维多利亚统治下的英国沉沦》中的有关数据编制

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企业界的基本态度在很长时期是保守的,它不愿采取国外的先进技术,也不重视技术教育,以至于在技术上缺乏创新,因循守旧。落后的经营管理方式是指英国经济中长期保持了资本主义初期的那种传统的经营管理,无论是企业经营规模和组织还是企业的管理工作都大大落后于美国和德国。

———引自姚建君《现代英国衰落的启示》

———根据《世界现代史》有关内容编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片反映的历史特征。结合所学知识,从地理、经济、政治、军事等角度,分析这一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经济逐步衰落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英国在20世纪以后逐步落后于世界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解析】第(1)题第一问是内涵式问题,可以根据图片上所反映的信息直接提炼答案。回答第二问,要进行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方面的分析。地理方面可根据大西洋、岛国分析;经济方面,可根据圈地运动、对外贸易、贩卖黑奴、海外殖民等因素分析;政治上要结合政治体制分析;军事上,可根据海军建设,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等进行分析。第(2)题是内涵式问题,要联系材料中的企业界观念,对国外技术、技术教育的态度,不重视技术创新等分析。第(3)题第一问是内涵式问题,要联系战争的破坏、殖民政策的调整、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美国等国崛起的影响等分析。第二问,要从科技教育、科技创新、管理体制创新,和平发展,反殖反霸等角度分析。

【参考答案】(1)特征:英国海外投资遍布世界,成为“日不落帝国”,世界殖民霸权地位进一步巩固。

原因: (1) 地理优势:英国位于大西洋中的不列颠岛上,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扩大海外贸易的条件。 (2) 经济优势:英国通过圈地运动、海外贸易、贩卖黑奴以及发达的手工业,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海外殖民提供了物质基础。 (3) 政治优势: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较早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英国政府一贯重视海外事业,资产阶级统治确立以后,更是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推行海外殖民扩张政策,推行重商主义、自由主义政策。 (4) 军事优势:英国重视海军建设,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和法国,为其海外殖民提供了军事上的保障。

(2)原因:企业界经营态度保守,不重视国外技术,不重视技术教育;不重视科技创新,仍实行落后的经营管理体制。

(3)原因:战争的打击和破坏;政府殖民政策的调整;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殖民地纷纷独立;美国等国崛起的影响。

启示:重视科技教育;重视科技创新;积极创新管理体制;坚持和平发展,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

感悟高考历史试题 篇2

【关键词】 感悟 高考 历史试题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08-054-01

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历史是记忆性较强的学科,但仅仅死记硬背史实是远远不够的,应注重分析史实、理解史实的能力。因而历史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理出一条线索,找出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弄清每件史实前因后果,在今后历史学科的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记忆与理解应该紧密结合起来,两者不可偏废。我们知道记忆与理解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只有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理解,理解才能透彻;另一方面,只有在理解的参与下进行记忆,记忆才会牢固。

纵观近年高考文科综合考试历史主观题命题方式的发展演变,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试题多是引用新材料和新情景,充满一股生气,令人耳目一新。以2014年山东文综历史试题为例,试题材料越来越多样化,如第38题选取根据巴金小说《家》绘制的同名连环画中的历代节妇烈女柱状图、1919年《大公报》报道,第16、48题有地图,第20题《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词条,第39题学者的著作,第46题皇帝的诏书,第47题《革命的寓意》画作等。二是在设问方面,分层设问,层层推进,既有课本基础知识方面的提问,又有检验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联系实际说明问题能力方面的提问。学生在下了考场以后通常会觉得历史本来是拿分的科目,到头来感觉历史这三年跟白学一样,因为基本上没有课本上现成的答案。如过去有的历史命题专家所言:“你学的我不一定考,但我考的一定与你学的有关”。不管高考答案如何出乎意料,它总是与我们所学知识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一定不要认为它是虚幻的任意的不可捉摸的,要建立起自己的答题信心;再者要结合自己的个体感受与独立思考,只要是自己认为正确的,不妨答出,不要犹豫不决。这些个人的分析和观点答案,往往成为显示区分度的所在。

学生容易犯的毛病就是,第一: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将某一个要点答得细而繁琐,其它则不顾及,因而得分低,为什么呢?因为他对这一要点记忆得非常熟练;第二:东拉西扯,言不及义,看似答得洋洋洒洒一大片,但答在得分点上的字句却很难找到,劳而无功。你问他自己答的是什么意思他自己都不知道,只是求一个目标:字数多,心理安慰吧!第三:书写潦草,惹人生厌。高考改卷子是流水作业,全省那么多份卷子就几天的时间,时间短任务紧。所以如果你卷面不整洁的话,那么你一科试卷就和别人可能差上三到五分。各科算下来总分可能和别人差十到二十分。学生应着力避免坏习惯,表述应有条理,一层一层意思叙述,字迹要清楚,不要犯技术性的错误、非智力因素的错误。

还有,不要产生恐惧畏难心理,有时候你不是不会这道题,而是被你习惯性的思维吓到了。你总感觉这道题太难了,太难了——那么这道题就真的很难。现在中学教育提倡研究性学习,高考题既注意检验基础知识,也注意检验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那种死板、毫无活气的试题多半不会出现。学生思想上应有这种准备,从而镇定自若应考。回答这样的“变化题”,实际上就是要依据自己所学知识,加以重组,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作答。比如看到新材料新情景你就要联想到所学的知识点:2014年的山东文综历史试题选择题部分,中国古代史3道,12分,考查了孔子兴办私学的作用、中央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唐宋时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中国近代史4道,16分,考查了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空间分布特征、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影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国现代史1道,考查了“大跃进”运动的相关知识;世界古代史1道,考查了古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世界近代史1道,考查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世界现代史1道,考查了20世纪40年代美国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等。非选择题部分,第38题以“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为切入点,涉及必修新文化运动、社会生活变迁等内容;第39题以“工业革命前后的英国奴隶贸易”为切入点考查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题目虽变,但其要求依托的基本历史知识、基本史学原理没有变。

总之,不管高考历史试题如何变化,它都是要求你从纷繁复杂的微历史中品味出她的变迁,她的个性,她的博大精深。2014年山东文综历史试题在能力考查上呈现的时髦特点突出体现在第38题上,“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研究性学习课题。素质教育中研究性学习已提倡多年,但在历史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实施情况却参差不齐,很多学校还是停留在掌握课本知识,熟练应试技巧的反复练习中,没有注重培养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没有发挥历史学科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此题对高中历史教学具有很好的引领作用。2014年山东文综历史各个试题也充分体现了对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考查,使人感觉很有味道。不管它是以何种方式来考查你,都要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来解决问题,这就ok啦!但整个文综试题长度长,难度大,阅读量大,据了解有不少学生本来会做但做不完,这样就导致文综在高考中失去了应有的信度和效度,也严重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还希望引起高考命题专家的高度关注。

2013年中考历史试题分析 篇3

1.命题原则。历史课程标准是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它体现国家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是历史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和准绳。《2013年海南省历史中考达标指导》就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 它是我省广大学子考试与复习的依据。

2.题型范围。试题分为客观题 (选择题) 和主观题 (材料解析题、简答题) , 共23小题。

从两表可以看出, 2013年试卷在题型、题量上没有明显调整。试卷总分从110分缩减为100分, 在保持客观题60分不变的情况下, 各题型题量的分值比例有了变化。另外, 出现一道综合海南历史与中国现代史的选择题, 所以海南历史的实际分值应该是9分。通史类主要考查的是学史方法。目标要求之“理解”部分主要包括: (1) 分类能力:9分; (2) 概括、归纳能力:14分; (3) 分析、说明能力:14分。目标之要求“运用”部分主要包括: (1) 评价、认识历史的能力:14分; (2) 比较能力:4分。

3.试题特点。考试性质是毕业考和升学考两考合一, 考试形式依然是开卷, 历史题有创新而不失本分, 平实而不失灵气, 简雅平淡内涵丰富, 充满思维张力, 体现了中考试题一贯的稳中有变的传承风格。如21题为图文结合的材料题, 包含4个小问, 分值为12分, 考查内容为: (1)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的作为所涉及的军事、经济、教育等领域; (2) 1895年后, 李鸿章“伤感”的原因; (3) 提炼材料三中读书人、世俗功利之人和梁启超各自对李鸿章的评价; (4)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谈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本题立意包含时事热点———中国梦。“中国梦”是民族觉醒的历程, 洋务运动之“求强”、“求富”不就是追梦的开始吗?1840年以来, 在探索中国近代化的道路上有那么多的追梦人, 李鸿章是不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李鸿章, 19世纪后期那个特定时期的开拓性人物, 从某种意义上说, 他就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缩影。有人说, 不了解李鸿章, 就不能深入了解19世纪下半叶的中国。他在近代化活动中所做的事情最多, 因而引起的争议和非议也最大。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大陆史学界对李鸿章及洋务运动的评价都持否定态度。今天, 信息技术时代下, 身处改革开放的中国, 我们更有条件客观理性地观察历史进程, 用先人的经验教训为梦想插上翅膀。本题还有一个考查点落在史学方法上:摒弃“成王败寇”的功利态度, 学习正确地多角度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上述命题的立足点正符合2013年考试说明要考查的四种学科能力的第二种———“学会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观察现实社会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的要求。题目第一问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分类提取能力;第二、第三问考查学生理解、概括、归纳概述材料的能力;第四问既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概括能力, 又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地剖析问题, 以及是否具有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体现三维目标的完整考查。

4.考查内容。

表三:2013年海南中考历史试题考查内容统计表

1.失分归因。选择题以第6题为例:“在20世纪初的《新青年》杂志上, 革命派与守旧派唇枪舌剑, 争论不已, 新文化运动也因此风生水起, 波澜壮阔。《新青年》的创办者是:A.鲁迅B.李大钊C.胡适D.陈独秀”。本题的设计目标是A级, 但实际难度偏高, 是0.62。在选择题中, 其难度排在第二。它的选答正确率不高:

为什么一道知识再现的题会难倒40%的考生?从选答率来看, 错选A和B的考生占总考生的29%。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 宣传鲁迅和李大钊的信息更多一些, 这两个名字更为人们熟悉, 那么没有好好学历史的考生, 凭着日常的印象, 就选A或B了。这一部分考生也许会说, 我的历史老师没有教我了解陈独秀, 其名字在书本上只是一闪而过, 我怎么记得住?八年级上第9课《新文化运动》第一目就是《新青年》的创办, 课文字数大约270字, 包括《新青年》创办的背景、过程、主要内容, 读起来干巴巴的, 因此“陈独秀”相关知识虽有了历史的骨架, 但它的血管里还缺少热血。

材料解析题的解答存在的误区有: (1) 缺少分析问题的能力, 所答非所问。如第23题, 不按题目要求填写序号而填写文字;部分考生只叙述对中国传统科技文化地位的认识, 没有以“司母戊鼎”为例;“怎样才能更好地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考生误解为怎样更好地弘扬琼剧文化了, 答了“多听、多看或组织一些学习琼剧的活动”等等。 (2) 视野不够宽, 材料应用不充足。如第22题, 读不出第二则材料“城池被毁”、第四则材料中的“赔偿”信息。 (3) 有些名词概念不清。如第21题, “涉及的领域”理解成列举洋务运动的史实;第22题, 把“现代德国”与“纳粹德国”搞混淆, 反向答题;第23题的“书画”理解为“书籍绘画”而不是“书法绘画”, 因而把《史记》列为了“书画艺术”这一类。

2.教学策略。

(1) 改变历史观———教学要从分析历史 (事件) 过程转到描述历史 (人物) 的模式上来, 从“打捞史料”转到追溯情感, 从宏观转到微观。如教师在设计教学《新文化运动》这节课时, 怎样在不失历史感的同时, 又能使课堂产生鲜活之魅力?陈独秀要“活了”, 实现“三维”目标就不是一件困难的事。笔者以为, 第一目的标题可设计为“一个人, 一本《杂志》, 一所大学”。这样, 既突出了人 (陈独秀) , 又浓缩了新文化运动的“精华”。

(2) 深化理解———如果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出现偏差, 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思维品质, 这样也就不能正确地解决问题、得出结论。以《西方文明之源》为例, 《雅典城邦的繁荣》中比较雅典城邦与亚非奴隶制国家有何不同, 并分析成因是本课难点。雅典境内多山, 气候温润, 不宜经营农业而适宜种植橄榄、葡萄等经济作物;它邻近海洋, 多天然良港, 海上贸易发达, 有利于促进工商业经济的发达发展, 故而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亚非文明古国多发源于大河流域, 合适的温度、湿度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实行集权专制制度。有这样的分析理解, 不难得出以下结论:不同的地理环境孕育着不同的经济方式, 进而影响到政治制度, 世界是多元化发展的。

(3) 思维训练———逻辑归纳和比较反思。逻辑归纳能力, 掌握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 寻找因果关系, 形成整体和发展的历史观。如辛亥革命后发生尊孔复古运动, 因为在政权新旧交替中, 整个局面是很混乱的;旧的秩序“礼崩乐坏”, 而新的道德伦理不可能立即树立和普及;还有不少政客以“共和”为名, 行争权之实, 真伪莫辩。所以, 客观上呈现出来的就是道德滑坡, 世道混沌, 人伦失范。一部分士人怀念旧秩序, 企图从复古中找出路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体现在当时的政局上, 这种尊孔运动必然符合顽固反对共和政治势力的诉求。因此, 伴随着这一文化上的较量, 先有袁世凯称帝, 后有张勋复辟, 及其随后的失败。正如孙中山所言:“世界潮流, 浩浩荡荡, 顺之者昌, 逆之者亡。”如果说比较可以打开视野的宽度, 反思则可形成看问题的深度。

如何解答历史感悟类试题 篇4

(1)“知而获智,智达高远(意思是:学习知识可以获得智慧,不断学习可以使智慧达到高远的境界)”,这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一句公益广告词。就历史学习而言,它表明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形成历史思维能力以及情感震撼与价值判断。请举出一则对你情感震撼最大的史实(课内、课外获得的史实均可),并写出你的情感震撼或启示。

(2)英国著名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唐太宗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意思是: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兴亡)。”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说:“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意思是:借鉴历朝代兴衰的经验教训,考察当今之事的正确和失误)。”上述三人对历史的作用都有自己的见解。作为一名初中生,你认为学习历史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帮助?

参考答案:

(1)在抗美援朝战场上,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邱少云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被烈火吞噬等英雄事迹。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具有伟大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学习历史可以帮助认同中华文化,培养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可以从历史中吸取智慧,培养理性精神,服务人生;帮助我们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和胸襟对待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培养正确的国际意识;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各项政策措施;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对待学习与生活中的成功与挫折,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可以帮助我们学好其他各科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做到和谐友好相处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感悟历史的能力,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解答这类试题需要结合课本内容,答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由上述例子可以看出,解答历史感悟类试题需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1)把握题意,这是解答试题的基础。准确把握题意,可以有效地避免“文不对题”、“答非所问”的现象出现。首先,要精析材料所反映的重要观点。其次,要精析试题的设问,明确试题要求。

(2)回归课本,即带着试题设问联系课本知识,找出其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在解答历史感悟类试题时必须以课本知识为依据进行“感悟”,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事实证明,脱离课本内容东拉西扯、高谈阔论均为解题之大忌。

上一篇:给班主任写一封信下一篇:圆柱和圆锥分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