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和谐社会的作文(精选8篇)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利益边界
摘 要:社会公正是和谐社会的基石,社会公正需要构成社会秩序的各种要素合理配置和有机协调,其中合理而公正的利益边界是基础。计划体制模式下,国家、集体和社会利益高于一切,个体利益追求服从集体意志。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追求个人利益成为普遍趋势。社会矛盾和冲突集中表现在不和谐的利益边界阻碍着和谐社会的建设,故而探索和谐社会视野下合理而公正的利益边界观念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和谐社会;利益边界;社会转型
社会公正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生活的基本追求,它意味着社会每个成员享有一个基本的生活底线、人格尊严和发展平台,这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和谐社会要求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以人民群众为本,以人民群众基本需求的满足为本,以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为本,这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社会和谐源于社会成员个人利益之间的和谐,有效的法理规范和道德伦理的约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底线。无视或者突破利益边界的约束,对于个人或者社会而言,无疑损坏了社会秩序运行的和谐基础。
一、利益边界的嬗变
马克思告诉我们“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P52)利益是人们活动的基本行为目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本质上是利益关系。“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天然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1](P439)任何一个社会首先必须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即满足人们的物质利益要求。利益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前提和动力因素。任何社会变革归根到底都必须重新调整人们的利益关系,以促进和推动社会发展,以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我国在推动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处理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和冲突以及协调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过程中,利益边界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围绕着国家建设目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指引下,国家集中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城市和乡村分割的二元计划体制模式下,国家、集体或者企业单位的利益是压倒一切的核心,个人利益附属于集体意志,国家、集体的利益代表一切。在国家计划生产、分配、调拨、消费的指令性调控之中,全社会保持步调统一。计划体制模式下,所有的生产要素本质上都是国家所有,国家所有在其现实形式上是以企业单位组织为载体的,与此相应的是个人的各种利益都来自于单位组织,利益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单位。全社会强调在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和集体的利益结构系统囊括了整个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全社会的价值观抑制了个人利益的表达和追求。计划体制模式下,个人利益的表达和追求行为是不可能的也是无法实现的。私人财产和私人性质的生产活动几乎是不可能的,国家意识形态仅仅认可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才具有社会
主义性质。[2](P77)个体利益客观上的虚置和国家、集体利益的实际控制形成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单一化,整个社会人们之间的关系就是个人与单位集体之间的关系,单位集体内部的利益分配边界简单而清晰。个体利益边界的消失普遍满足于“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社会价值观。人们之间的利益差异比较均衡而同质化,广大人民群众基本上没有心理方面的失衡,换言之,即个体利益边界的缺失。
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的治国理政理念指引着市场经济体制模式逐步确立,计划模式下的利益边界逐渐被突破,新出现的利益多元化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客观上使国家和集体或者单位的利益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3](P148)寻求财富的动机得到中央高层的鼓励和支持。在打破平均主义的社会现实面前,一部分人积极努力寻找发财致富的路径。市场化的走势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易行为越来越多的遍地开花,城镇集市贸易日益发达起来,整个社会经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同时,利益差别不断扩大和多样化,经济体制变革也改变了整个社会的利益结构以及相应的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多元化的社会经济成分和多样化的经济格局导致利益多元化和利益主体的多样化。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新型利益格局悄然崛起。但是,随着私人利益的不断膨胀,个体利益边界随之不断发生变化,突出的现象就是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边界进一步复杂化,公共利益边界与私人利益边界缺
乏有效的合法的界定或者合理的认同。
二、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利益边界观
利益边界的存在是客观的也是历史的社会现象。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以及处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出发审视利益边界的构成,站在不同的角度会形成不同的利益边界观。构建和谐社会无法忽视不同个体以及群体之间的利益边界,人们追求自身利益是从事经济行为的基本需要,也是每个人内心的理性诉求。和谐社会中每个成员基本的利益得到确认和保持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利益边界的失缺或混乱,无疑损坏了和谐社会秩序运行的基础。
社会公正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生活的基本追求,它意味着社会每个成员享有一个基本的生活底线、人格尊严和发展平台,这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历史发展的规律和事实表明,无论是什么性质的社会,如果这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资料得不到保障,那么人们必将处于营养不良或者饥饿状态,长时间的贫困状态必然导致社会动荡不安。追求理想生活是所有人的美好愿望,也是社会公正所体现的结果。自由、公平、正义是现代社会、公民社会的基本内涵,个体自由将获得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自由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素养。然而,由于所有制差别、城乡差别、职业差别等历史原因和现实困难,人人享有的基本生存权利还远远未取得全社会同等的制度性保障。例如我国目前农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方面,我国农村人口有9亿之多,广大农村地区几乎没有什么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资源供给,农民在低收入约束下,根本没有能力
享受主要配置在城市地区的卫生服务资源,这使农民处于非常不利的情况之下[4](P342)。无论是西方的资本主义世界还是东方的社会主义国家,历史发展已经昭示,社会公正是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理念。
社会主义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而建立起来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是优越于资本主义而出现的崭新的社会形态。邓小平将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P373)。他指出:“从1958年到1978年这2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3](P116)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而少数人富裕、多数人贫穷也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3](P38)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本质反映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上,必然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通过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而达到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富裕。然而,共同富裕的道路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构建和谐社会不能无视目前的利益边界发生的深刻变化。首先,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决定了人们之间利益的根本性转变。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改变着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范围、利益内容和利益结构,单一的计划分配利益的格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发生了根本转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依据其对生产要素的占有权或使用权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并获得了与其他利
益群体、包括与国家的独立的交往、对话、谈判、讨价还价的地位和权利。利益群体的分化超越计划体制下的组织边界,利益边界不断延伸或者渗透。其次,市场经济必然产生竞争,利益是竞争的根源。市场经济通过竞争手段来确定利益归属,优胜劣汰、奖优罚劣。利益归属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关注的重点,利益矛盾也成为社会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社会现象,不清晰的利益边界也成为引发利益矛盾和冲突的主要根源。最后,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使得既得利益群体日益凸现出来,客观上有违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既得利益群体的相对优势地位和权利支配着社会利益边界的位移和变迁,客观上形成利益边缘化群体的不公正处境,典型的现象就是目前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普通百姓住房、医疗、教育等困难。
利益边界发生着的深刻变化也是必然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原有计划体制模式的利益边界,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必然触及利益格局的变革。国家、集体和个体在共同发展、共同获益、共同进步,改革过程中人们之间利益边界的扩展也是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自然而然的社会现象。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正处于一个深刻的社会转型过程之中,利益格局会不断地发生变化,不同利益主体之间不断失去原有的平衡。在此过程中,人们追求社会公正,要求通过调整以达到新的相对平衡是必然的。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利益边界也不同于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下的利益边界,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利益边界缺失“社会公正”的砝码。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利益布局,人人享有生
存发展的同等平台。利益边界的主体之间和谐和睦和平共处,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边界清晰,公共利益为全社会成员同等享有,公共利益使得人人获得相对公平的发展平台,公共利益得到人人爱护。国家和集体利益归根到底还是人的利益需要所在,国家和集体利益离开了人这个受益主体都是纸上谈兵,能不能提高每个人的受益水平,能不能促进社会发展进步,能不能提升社会生活福利,这些是人们现实的需要。
三、利益边界公正化的思考
纵观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前期是实行前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模式,个人利益完全处于集体或者单位组织的附属地位,个人利益追求几乎完全被淹没在社会政治动需要的浪潮中,政治需要取代了生命个体利益的理想;后期以市场经济导向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使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生活实惠,然而由于体制或者制度等种种原因使得社会成员贫富差距不断分化。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客观上的事实发展是缺失合理的公正的利益边界,结果是一方面形成计划经济时期极端的贫穷状态,饥饿或者营养不良是那个时代的集体记忆;另一方面是改革开放下的社会转型,市场经济取向下的贫富差距悬殊确实是不争的事实。尽管不同时期的利益格局具有时代的局限性,缺乏清晰而公正的利益边界却是客观的现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认公正的利益边界是社会和谐的基本内涵。
和谐社会建设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和谐社会的利益边界不可避
免地涉及到社会转型时期各种错综复杂的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利益发生着的深刻变化是客观的,也是必然的过程。利益边界处于不断转变过程中也是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应然。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出发审视,尽管传统的道德伦理对于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协调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仅仅依靠传统的道德伦理已经越来越无法规范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利益协调和冲突,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法律约束和规范机制还有待健全。利益边界的界定需要清晰化的确认,这不仅仅需要社会道德伦理的衡量,更需要公正的法律制度来规范不合理的利益边界,合法未必合理的利益所得并未获得普通大众的认同。特别是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矛盾突发期,不合理的个人所得尽管取得合法的形式,却只能是埋下社会不和谐的隐患。社会和谐不仅仅是理想,更是现实发展的需要,确认清晰公正的利益边界不仅仅是人们群众的愿望而且是社会和谐进步的要求。
和谐社会利益边界的界定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建设,这是和谐社会利益格局变革基本的现实政治前提,实现这场变革的关键在于执政党自身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和谐社会建设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化解矛盾、消除冲突、解决问题、实现社会和谐、平稳和持续发展的历史过程。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共同富裕才谈得上和谐,贫富分化不可能实现社会和谐。社会越和谐,就越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就越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推测,未来社会将“消灭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1](P223)这揭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美好未来。因此,客观而公正的利益边界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一个利益边界清晰的利益结构系统有效地规范着人们追求利益的行为,对于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82, 223, 439·
[2](匈牙利)雅诺什·科尔奈·社会主义体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 77·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38, 116, 148, 373·
[4]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5: 342·
一、对于使用者付费的PPP项目而言, 76号文是利好。
1、76号文对于拟开展示范工作的PPP项目列出了正面清单, 利于引导各方更好地参与PPP项目。76号文表明, 财政部将统筹考虑项目成熟度、可示范程度等因素, 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一批以“使用者付费”为基础的项目进行示范, 并进一步将示范项目重点锁定在城市供水、供暖、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保障性安居工程、地下综合管廊、轨道交通、医疗和养老服务设施等领域内的收费定价机制透明、有稳定现金流的项目。政府、投资人以及金融机构对前述类型的PPP项目及其所在的领域应当给予密切关注并根据自身情况适时介入。
2、76号文让符合条件的PPP项目有了更有力的财政支持。76号文指出, 财政部将积极研究利用现有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渠道, 对示范项目提供资本投入支持。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可以结合自身财力状况, 因地制宜地给予示范项目前期费用补贴、资本补助等多种形式的资金支持, 确保社会资本的合理收益。这意味着, 符合条件的PPP项目可以同时获得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的支持。而原先的PPP项目资金缺口多数依赖于地方政府财政补贴, 很多地方民生工程因为财力不佳无力贴补致使最终无缘PPP模式。
3、76号文还让跨年度实施的PPP项目的财政支持有了制度上的保障。76号文指出, 将从以往单一年度的预算收支管理, 逐步转向强化中长期财政规划, 以保障PPP项目的实施。在过去的实践中, 单一年度的预算收支管理制度一直是财政支付 (包括财政补贴) 的PPP项目实施的制度障碍, PPP项目的实施周期长达20-30年, 一年一编的预算不仅影响了PPP项目的管理效率, 而且也让PPP特许权合同中的政府支付及补贴条款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 对于PPP模式的推广明显是不利因素。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实行中长期财政规划管理, 对于PPP模式的推广而言至关重要。
二、76号文中提及的系列举措对于PPP模式的推广实施不可或缺。
76号文表明, 财政部将在拟选择的示范项目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PPP项目文本、总结、提炼、完善制度体系, 同时将推动设立专门机构, 履行PPP政策制订、项目储备、业务指导、项目评估、信息管理、宣传培训等职责, 强化组织保障。这意味着, 各省财政部门可能很快会内设相应机构, 力推PPP项目。在漫长的PPP立法过程中, 这些具体工作的同时推进对于PPP项目的规范和PPP模式的推广而言不可或缺, 示范项目的经验积累也可更好地促进PPP立法工作的开展。
三、在PPP立法千呼万唤难出台的背景下, 76号文一定程度上让民间资本看到了中央对于PPP模式推广的决心和力度。
去年以来,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 (国发[2013]36号) 等文件的出台, 为新一轮PPP热潮的掀起提供了政策依据。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 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社会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但由于国内尚未制定专门的PPP立法, 上述政策文件本身也过于宏观、缺乏可操作性, 加上过去“福建泉州刺桐大桥”等PPP项目的失败案例以及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投资遭遇的各种“玻璃门”、“弹簧门”, 让民间资本在本轮PPP热潮前仍抱持浓重的观望情绪。
今年5月份, 国家发改委主导起草的PPP立法稿首次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但基于PPP项目实施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 牵动的部门立法也较多, 业内对于PPP立法的时间表并无确定的预期。在略去PPP立法中有争议的审批环节等内容后, 76号文对于PPP项目的风险分配、项目的评估论证、合作伙伴的选择、财政支持、项目的绩效评价等PPP立法要点均做了明确规定。相比较PPP立法征求意见稿而言, 76号文更有力度, 在PPP项目相关的政策保障方面, 财政部向前迈出了一步。
四、就文件性质和具体内容而言, 76号文也有其明显局限。
1、76号文性质上属于部委规章, 效力等级较低。
76号文的发文主体是财政部, 属于国务院部门立法, 效力等级上不及法律、行政法规, 司法实践中部委规章仅能作为参照不能作为办案依据。因此, 就对PPP项目实施的法律保障而言, 76号文的作用有限。
2、从具体内容上看, 76号文对于关系PPP项目实施的诸多重要事项均未明确涉及, 有其明显不足。
就具体内容而言, 76号文相对于PPP法 (征求意见稿) 并没有实质性突破, 甚至不及征求意见稿之后的最新修改稿 (目前尚未公布) , 特别是对于投资回报方式、政府承诺、有限追索、终止补偿等重大事项均未涉及, 因此, 不能直接用以合理分配PPP项目政企双方的权利义务, 这让76号文提及的“风险由最适宜的一方来承担”原则的落实也多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此外, 对于PPP项目立项审批、部门协调等各个流程和具体做法, 76号文也未作规定。正如76号文所言, 推广PPP模式的重要意义之一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提高公共服务效率。但过去的实践表明, PPP项目的法制现状、政府信用、能力建设、多头监管、监管无序也是当前推广实施PPP的现实障碍。从这个意义上讲, 即使有了76号文, PPP项目的实施仍然欠缺程序上的可操作性。
3、此外, 76号文还涉及与其他现有法律的衔接及冲突处理问题。
以《政府采购法》的适用为例, 76号文将PPP定性为政府采购, 而根据《政府采购法》的规定, 只有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符合规定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才属该法调整的范畴。PPP项目有用户支付的PPP与政府支付的PPP之分, 严格来讲, 只有后者才能适用《政府采购法》。鉴于此, 要将PPP统一定性为政府采购, 需对《政府采购法》加以修订或者通过PPP立法加以明确规定。
一、完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制度
(一)实行全区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处于无业状态的城镇常住人员,可到常住地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
(二)各地要加强与公安等部门的协调配合,以居住证为载体,建立健全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制,保障居住证持有人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
(三)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开展对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的就业失业状况调查摸底工作,建立健全劳动力资源台账和就业失业人员动态管理台账,准确掌握就业失业状况。
二、加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
(一)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加强基层平台建设和信息网络建设,及时掌握和发布企业用工信息,为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提供免费的政策咨询、求职登记、职业指导、岗位信息、职业介绍等公共就业服务。
(二)对有创业愿望和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提供创业培训、项目推荐、开业指导、跟踪服务等一条龙创业服务。符合条件的,帮助其按规定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并给予财政贴息。
(三)对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采取开展职业培训、鼓励灵活就业、扶持自谋职业、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多种措施,提供就业援助,并按规定落实各项补贴政策。属于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的,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帮助其实现就业。
三、大力开展职业培训
(一)各地要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在岗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提高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并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
(二)各地要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加强培训质量的监管,确保培训实效。对通过初次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按规定落实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四、参加养老保险,做好转移接续
农村居民向城镇转移,在用人单位就业的,随用人单位职工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没有在用人单位就业、尚未达到申请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条件且已申请获取城镇常住户口登记的,携带本人居民身份证件及常住户口登记材料(原件)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根据本人意愿和经济承受能力,选择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从申请参保之月起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亦可以居民身份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农村居民向城镇转移,之前已参加了养老保险的,可按现行国家和自治区有关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规定执行;达到申请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条件时,可向最后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申请,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同意,享受相应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五、参加医疗保险,做好转移接续
(一)参加医疗保险办法。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有用人单位的,随同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其户籍为城镇居民的,以灵活形式就业的人员,可以个人身份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非从业居民可参加户籍所在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其户籍为农业人口的,参加户籍所在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级财政按有关规定给予参保资金补助。
(二)医疗保险转移接续办法。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在原户籍已按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之一的,可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卫生厅、财政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实施办法)的通知》(桂人社发〔2010〕116号)精神,办理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手续,将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到常住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新农合经办机构),保障参保(合)人员的合法权益。
六、参加失业保险,享受相应待遇
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有用人单位的,根据《社会保险法》《失业保险条例》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失业保险办法》规定参加失业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缴纳失业保险费,并依照国家和自治区相关规定享受相应的失业保险待遇。
七、参加工伤保险,保障合法权益
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有用人单位的,由用人单位按照《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规定为其办理工伤保险。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被认定为工伤后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在建筑业等高风险行业流动工作的农民工,可以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的意见》规定,由用人单位以建设项目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执行工伤保险政策和待遇与城镇职工一致。
八、工作要求
2004〕76号
各市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省级有关单位:
现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4]18号)(以下简称《通知》)转发给你们,经请示劳动保障部同意,现提出如下贯彻意见,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各类用人单位应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和《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将招用的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及时为其办理工伤保险手续,缴纳工伤保险费。对遭受工伤伤害的农民工,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医疗救治、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相关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按照《通知》要求,做好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参保和相关待遇支付工作。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和工作管理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二、农民工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其工伤保险待遇应严格执行《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因工伤残鉴定为一至四级伤残的农民工选择一次性享受长期待遇、因工死亡农民工的供养亲属选择一次性享受供养亲属抚恤金等问题,按照以下办法处理:(一)劳动能力鉴定为一至四级伤残的农民工,选择一次性享受工伤保险长期待遇的,其伤残津贴计算标准按照全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与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时的年龄之差(不满一年的按照一年计算),以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一级伤残,每满一年发给3.3个月;二级伤残,每满一年发给3个月;三级伤残,每满一年发给2.7个月;四级伤残,每满一年发给2.4个月。一至四级伤残农民工一次性享受伤残津贴待遇的标准不得低于100个月、90个月、80个月、70个月。
按照前款的计算办法,伤残农民工一次性医疗补助金每满一年增发0.3个月(职业病人员加发0.2个月),不得低于6个月(职业病人员10个月);需要生活护理的人员,按照鉴定的生活护理等级,每满一年增发0.7、0.5、0.3个月生活护理费,不得低于14、10、6个月;经鉴定委员会确认安装了辅助器具的农民工,可享受一次辅助器具更换的补助费用。
(二)符合条件的因工死亡农民工的供养亲属,选择一次性享受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其待遇计算办法为:供养亲属为子女的,以18周岁为失去供养条件,以按月发给的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进行计算;其它供养亲属,以按月发给的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计算20年,但55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1岁减少1年,最低不少于5年。
(三)我省境内各类用人单位的农民工,参加了工伤保险社会统筹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本办法支付待遇;未参加工伤保险社会统筹的,由用人单位按本办法支付待遇。
(四)选择一次性享受工伤保险长期待遇的,需由农民工本人在待遇核定时提出;选择一次性享受供养亲属抚恤金的,需由工亡农民工供养亲属在待遇核定时提出。均应与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或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协议,终结其工伤保险关系。
三、本通知从发文之日起施行。此前发生的农民工工伤,待遇问题已经按原有关规定处理了的,不再重新处理;待遇问题尚未处理的,按照本通知规定处理。
社会保险费申报缴费有关问题的通告
根据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和省、宁波市有关规定,现就我市2014年度社会保险费申报、缴费的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我市各类用人单位及参保人员参加2014年度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缴费基数及费率(以下简称缴费基数)为:
(一)各类企业单位
(二)个体工商户
个体工商户中参加外来务工险人员,其本人上年月平均工资在2447元至3261,其养老缴费基数按3262元确定。
(三)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和失业人员
2014年4月30日前已参加职工低标准养老保险的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和失业人员2014年度低标准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可在1223-2446元之间确定。
(四)机关事业单位
机关事业单位中的编制外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范围和费率同企业职工。
二、核定办法
(一)企业单位参保人员个人缴费基数按本人2013年工资
收入(包括工资、奖金、各种津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等)的月平均水平据实申报,月平均水平高于缴费基数上限的,按缴费基数上限标准核定;月平均水平低于缴费基数下限的,按缴费基数下限标准核定。
(二)事业单位参保人员的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缴费基数按参加养老保险的同一缴费基数来确定申报。
(三)自由职业者、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基数,除原缴费基数在今年缴费基数的核准范围之内并继续保留原缴费基数,或原缴费基数低于今年缴费基数并愿意按缴费基数下限缴费两种情况可免于申报,由经办机构统一调整外,其他情形由本人按企业参保人员的方法自主申报。
三、申报方式
为更好地服务用人单位,向参保单位提供方便、快捷的申报条件,提高申报率,本年度缴费基数主要采用网上在线申报和窗口申报两种方式。
(一)网上在线申报
各参保单位可登录奉化市社会保险网上申报信息管理平台,进行在线申报,网址:http://61.164.72.148:6000。
(二)窗口申报
网上申报确有困难的参保单位,可到社会保险申报大厅服务
窗口按原办法进行申报(随带单位公章、U盘)。
四、申报时间
2014年5月4日~5月22日,办理地址具体如下:
五、对逾期未申报缴费基数的用人单位,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将依据《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规定,按该单位上月缴费基数的110%办理结算。对其中超出缴费基数范围时,在不改变参保类型条件下按缴费的上、下限标准实行封顶或保底。
六、用人单位应将职工社会保险参保类型和缴费基数申报情况以适当方式向本单位职工通报,并予以公布,接受职工监督。职工发现单位申报职工社会保险参保类型错误或缴费基数不实的,可要求单位予以纠正,也可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举报。
各委、办、局,各区、县劳动保障局,控股(集团)公司:
为维护劳动力市场的正常秩序,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现对本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形成特殊劳动关系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本通知所称特殊劳动关系是现行劳动法律调整的标准劳动关系和民事法律调整的民事劳务关系以外的一种用工关系,其劳动者一方在用人单位从事有偿劳动、接受管理,但与另一用人单位存有劳动合同关系或不符合劳动法律规定的主体条件。
二、用人单位使用下列人员之一的形成特殊劳动关系:
1.协议保留社会保险关系人员;
2.企业内部退养人员;
3.停薪留职人员;
4.专业劳务公司输出人员;
5.退休人员;
6.未经批准使用的外来从业人员;
7.符合前条规定的其他人员。
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形成特殊劳动关系,应当参照执行以下 劳动标准:
1.工作时间规定;
2.劳动保护规定;
3.最低工资规定。
形成特殊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有关的劳动权利义务。
二OO三年四月二十五日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内容,途径
一、企业社会责任提出的背景
19世纪早期, 西方的企业对社会责任并不是很关心, 认为企业只是为自己和股东创造利润。1953年美国最高法院维持新泽西州法院支持A·P史密斯铁路公司慈善活动的判例, 才使企业慈善捐赠的合法性得到承认。
对于企业要不要承担社会责任, 20世纪70年代争论比较激烈。1970年, 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 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创造利润, 如果企业承担过多的社会责任, 会威胁到政治的自由。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50年代提出, 企业的唯一职能就是创造顾客价值以及创新。但是, 在70年代, 他认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 企业摆脱不了有关社会责任的决策”;他还认为, 企业的目的必须存在于企业本身之外, 存在于社会之中, 因为企业是社会的一部分。
80年代, 弗里曼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理论”, 认为公司治理还应该考虑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乔治·A·斯蒂纳和约翰·F·斯蒂纳认为, 利益相关者模型将企业置于各种利益的中心。90年代初, A·B卡罗尔提出公司社会责任金字塔说, 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中位于最基础的是经济责任, 没有经济责任, 其他责任无从考虑;位于第二层的是企业的法律责任, 社会不仅按照利益驱动来约束企业, 而且同时也期望企业遵纪守法;位于第三层的是企业的道德责任, 包括那些被社会成员所期望的或者禁止的一些活动和实践, 即使这些行为并没有编入法律条文, 包括道德标准、规范, 反映消费者、员工、股东和社区关心公平公正的期望, 以及对利益相关者道德权利的尊重和保护等;位于最高层次的是慈善责任, 即成为优秀企业公民的期望, 包括开展行动或者项目来促进人类福利发展。
到90年代后期, 又提出了企业公民理论, 即将企业看成社会的一部分, 认为企业同个体的社会公民一样, 既拥有社会公民的权益, 同时, 也必须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查尔斯·汉迪提出了企业社区的概念, 认为“一个公共的企业不仅应该被看成是财富的一部分, 而且应该看成是一个共同体, 任何人没有权利拥有这个共同体”。乔治·恩德勒从经济伦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平衡的企业”概念, 认为作为一个道德行为者的企业, 具有经济的、社会的和环境的责任, 它在各个层次上与其他行为者有关联, 并在某种不确定的和变化着的范围内进行运作。
以上理论表明, 随着西方经济由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向自觉的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 在企业管理理念和经营理念方面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不但要为股东创造利润, 而且要考虑对利益相关者负责;不但要考虑产品的技术水平, 而且还要关注产品的环保质量;不但考虑生产效率, 而且还要考虑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权益;不但要考虑产品的知名度, 而且还要关注企业的社会形象, 即美誉度。这些都不仅超越了传统理论对企业的“经济人”假设, 而且把企业看成是与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企业与社会密切相关。
目前, 中国企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急功近利的历史阶段。如何摆正企业与社会的关系, 如何发挥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到底应该肩负起哪些社会责任?中国社会对这些问题还茫然无知。从国际经验看, 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 主要是为了解决资本与公众的矛盾问题, 是为了解决企业与消费者的矛盾。没有正确的理念, 资本就会过度地偏向少数人。例如, 企业如果搞假冒伪劣, 就会不正当地攫取消费者的利益;如果生产优质产品, 不欺骗顾客, 就要减少利润;如果要搞清洁生产、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就更要减少利润。这是一对矛盾, 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清晰的商业伦理和经营理念, 便可能陷入自私自利、互相诈骗的泥沼之中。因此, 今天在中国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是十分必要的。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 (包括人、财、物等) 及企业实现生产的条件都有赖于社会提供, 因而企业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其经营行为应当受到社会的约束和限制。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看法众说纷纭, 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合法经营、照章纳税。
在企业与国家的关系中, 企业是政策和法律执行者、建设者和纳税人。企业通过自己的经营行为创造社会财富, 因此其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是合法经营, 尽可能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 为国家上缴更多的税费。企业是法人单位, 在与国家的关系中, 它是政策法律的执行者。国家通过税收取得则政收入, 以满足实现其职能的物质需要, 如保卫国防、维护社会安定、发展教育卫生事业、进行科学研究、改善社会基础设施等。这些都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外部基础条件, 但又是单个企业无力投资兴办的。因此, 企业必须依法纳税, 以利于国家对这些方而的投资和建设。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中坚, 扮演着建设者的角色。作为建设者, 企业对国家的强盛负有重大而不可推卸的责任。
2.爱护资源, 保护环境。
爱护资源、保护环境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核心内容。在与自然界的关系中, 企业扮演着摄取者、影响者和改造者的角色, 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企业与自然的关系, 本质上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反复告诫人们, 人与自然必须达成某种协调, 才最终有利于人类自身, 否则人类将会走向毁灭。社会越发达, 各种机构越来越多, 越成为一种“多机构社会”, 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机构中的人。生态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 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是人类而临的难题, 更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3.重视安全, 珍惜生命。
在与员工的关系中, 企业扮演用人者角色, 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作为用人者, 企业要确保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 切实采取必要的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措施, 加强职工的上岗培训, 努力改善职工的生产条件。此外, 企业应该给就业年龄的社会成员提供平等就业的机会, 依法制定工时制度, 确保员工的正常休息休假时间, 对女员工和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员工给予以劳动保护, 依法参加社会保险, 缴纳社会保险费, 并创造条件为员工建立补充保险;创造条件改善集体福利, 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建立合理的内部管理制度, 尊重员工人格尊严以及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公民权利。
4.助弱济贫, 服务社区。
为实现共同富裕, 企业应该凭借自身的力量多做助弱济贫的好事和实事。近年来, 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的参与希望土程、光彩事业等公益性和慈善性活动, 并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企业有责任与社区居民、政府、公共团体等方面建立良好的关系, 共同维护良好的社区环境;有责任通过自身事业的发展 (比如发展三产) , 为社区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繁荣社区经济生活;有责任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可能, 积极关心和支持社区的文化、福利事业, 关心和主动赞助社区的慈善事业, 关心和参与社区公益活动等;还有责任通过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带动社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特别应强调的是, 企业有责任保护社区的生态环境, 使企业职土和社区居民均能在正常的生态环境中工作、生活和学习。
5.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保护消费者权利和利益是企业的主要社会责任。具体说, 要求企业为广大消费者提供花色品种多样的、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以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为此, 要求企业要树立起以顾客为导向的经营哲学, 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 不断调整市场营销策略, 以适应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在保护消费者权益运动中, 社会关心的焦点是要求企业承担以下的社会责任或执行四项基本义务: (1) 使消费者获得安全产品与服务的权利。即要求企业保证购入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为此, 要求生产者及经营者对其所生产和出售的产品或服务所产生的后果负责任。 (2) 使消费者获得有关产品充分信息的权利。即要求企业向消费者提供充分的关于产品优劣、构成成分、使用方法及使用效果等真实情报, 以避免误导消费者做出错误的购买决策。 (3) 使消费者具有自由选择产品的权利。即要求企业在任何时候让消费者自山选择所需要和所喜爱的产品, 反对企业对消费者采取高压推销及垄断政策, 反对诱惑消费者购买并不需要的产品。
6.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企业的公众形象, 已成为21世纪企业经营与发展的新动力, 被称之为除人力、物力、财力之外的第四种资源。这是因为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有力地促成了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改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商品日益丰富, 生活水平和教育程度也不断提高, 当今消费者对产品及其生产企业的认识与选择, 日益超脱于表面而更注重价值, 消费者有充分选择自己喜欢产品的自由, 因而企业面对的是越来越有主见精明和有个性的消费者。为此, 企业一方面需要增强产品的差别化, 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塑造企业公众形象, 以“美好感”首先赢得消费者的心, 让消费者熟知和牢记产品及企业, 进而赢得他们对企业产品的选择, 即以品牌价值的差别化来克服产品本身“物的趋同化”所造成的识别特征的模糊或丧失。企业公众形象的建立是一项战略手段而不是目的, 最终要使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得到社会公众的一致认同而乐于享用。
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途径
1.加快产业结构转型。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归根结底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派生性问题, 从长远来看, 要使企业社会责任全方位提升, 只有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转型来完成。对于中国企业而言, 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完成从以数量和价廉取胜向以质量取胜的战略转变, 调整产业结构, 增加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必须抓紧抛弃规模扩张的陈旧模式,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通过加大技改力度, 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设计, 实施品牌战略等一系列手段为中国企业大幅度提高附加值开辟新路。对于确实无法完成产业结构调整的企业, 应当充分论证、综合考虑、慎重决策、果断执行, 视具体情况来应对可能出现的企业迁移问题, 必要时甚至可鼓励企业外迁, 促进它们实行梯度转移。
2.提升企业家素质。
强化企业所有者劳工权益保障法律意识。其中劳动合同签订率低是其他一切问题的源头。签订劳动合同是企业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第一步, 从签约到履约,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首先这第一个问题不改善, 其他问题都很难得到根本性解决。要通过多次举办培训、讲座等形式不断强化企业所有者的劳工权益保障法律意识, 企业所有者必须亲自到场参加培训、讲座, 直至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一定时期内的标准, 否则给予必要的惩罚性措施。同时,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增强企业领导与员工的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观。把社会责任观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对社会责任的认识, 解除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许多认识上的误解。
3.加强行业自律。
政府职能缩小之后, 行业协会作为企业利益的承担者, 理所当然地也成为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化的承担者, 成为自律性的行业管理组织。按照逻辑发展, 无论是自然人还是法人, 他们的“非集体个人”倾向由于行业协会的他律, 必然受到强有力的制约。行业协会具有对企业行为他律的权威性来自于四个方面:第一, 由于行业协会是成员为维护自身利益而自愿参加组成的组织, 因此具有马克思所说的“真实的集体”的性质。第二, 随着市场经济的健全完善, 行业协会作为“大社会”的重要成员, 社会作用和影响将越来越大, 不仅制定行规行约、行业标准, 检查监督行业质量, 通过一定的形式对企业做出评价, 制定行业发展规划, 还要根据行业情况向政府提出有关经济政策和立法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甚至直接参与、影响国家的立法和决策。第三, 行业协会协调利益关系并不限于行业内的企业之间, 还包括企业与政府、行业与行业、本国企业与国外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尤其是加人WTO后, 国内企业与外国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冲突矛盾会不断产生, 行业协会在这些问题的解决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四, 行业协会最主要的职能是服务。由于行业协会具有信息、技术、人才等诸多优势, 它在这些方面的服务对于企业的发展将是至关重要的。这一切决定了行业协会能实现对行业内企业的自我约束和管理, 亦即能够有效地对企业行为进行约束, 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4.加快建立健全各种法规。
加快建立健全各种法规, 使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更加具体和完备。法律是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我国已经在部分法律里面涉及了关于社会责任的许多内容, 这些内容分散在环境保护法、劳动法、企业法、税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合同法等诸多法律法规之中。另外, 执法部门应加强有关法律的执法力度, 严格监督。在我国, 企业受短期利益的驱使采取非理性行为的问题相当严重和普遍, 单纯通过市场约束促使其承担社会责任往往会失灵, 所以应当加强对企业遵守有关法律的监督和控制。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不同, 今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之理论探讨和立法的重点, 应当放在如何对企业进行规制这一问题上。
5.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和体系。
将社会责任纳人企业评价的范畴, 对于企业的评价结果定期向社会公布。较高的评价对于企业是一种无形资产, 会鼓励其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较差的评价对于企业也是一种鞭策。如今中国对企业的评价标准还仅仅停留在经济标准上, 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要求, 有必要建立一套从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全方位评价企业的指标体系。在西方发达国家,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有很多, 如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多米尼道德指数及《商业道德》、《财富》等都将企业社会责任纳人评价体系。如今在中国讨论比较多的是SA8000标准, 但SA8000并没有得到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认可, 在我国的实际应用价值并不大。应该认真研究, 合理借鉴企业社会责任审核中的具体办法。企业社会责任不应该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羁绊, 而应该是能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6.探索建立社会联动的劳工权益保障模式。
改变和解决目前国内存在的劳工权益保障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 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才有可能取得成功。除了站在企业的角度思考对策之外, 更需要探索、倡导和完善政府、工会、媒体等各界各部门联动的有效劳工权益保障模式, 继续贯彻全面推进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的劳工权益保障路线。对于一些突出问题, 如收取押金、工作环境安全、工资拖欠问题等, 重点先行阶段性突破, 开展专项整治, 急劳工所急, 做到坚决迅速、立竿见影, 在一定阶段、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一触即发的矛盾。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要设身处地地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认真思考, 将一些依靠单个企业自身无法完成的重任转交给社会来做, 实行社会化代理。对于做得特别好的企业, 要通过补贴、树典型、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措施予以奖励。
参考文献
[1]韩志红.集团诉讼与社会权益的维护[N].法制日报, 2002-2-4.
[2]康晓光.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3]黎友焕.SA8000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女职工生育产假有关问题的通知(津人社局发[2012]56号)
市人力社保局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委、局(集团总公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619号),切实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保护女职工健康,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女职工正常生育产假为98天,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遇有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二、女职工怀孕流产的(含人工流产),其所在单位应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按下列规定给予产假:
(一)3个月以下的,产假15天;
(二)3个月以上(含3个月)至4个月的,产假30天;(三)4个月以上(含4个月)至7个月的,产假42天;(四)7个月以上(含7个月)的,产假98天。
三、女职工产假期间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按照《市人力社保局关于调整城镇职工生育保险生育津贴计发标准的通知》(津人社局发〔2012〕54号)执行);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四、本通知自2012年4月28日起执行,2017年4月27日废止。2012年10月19日
颁布日期:2012-10-19 执行日期:2012-4-28
女职工生育津贴标准如何计算(天津)
制作:找法网 分类:劳动工伤百科 时间:2013-03-15
生育津贴由本企业或单位支付,标准为女职工生育之前的基本工资和物价补贴,期限一般为90天。部分地区对晚婚、晚育的职业妇女实行适当延长生育津贴支付期限的鼓励政策。
依据《市人力社保局关于调整城镇职工生育保险生育津贴计发标准的通知》(津人社局发〔2012154号)文件规定,女职工生育津贴按以下标准计发:
(一)妊娠不满12周终止妊娠,享受15天的生育津贴;
(二)妊娠满12周至不满16周终止妊娠的,享受30天的生育津贴;
(三)妊娠满16周至不满28周终止妊娠的,享受42天的生育津贴;
(四)正常生育或妊娠满28周以上终止妊娠的,享受98天的生育津贴。
遇有下列情况时,还会增加生育津贴:
(一)难产的,增加15天的生育津贴;
(二)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15天的生育津贴;
(三)分娩时实施输卵管结扎术的,增加14天的生育津贴;
(四)女职工晚育(年满24周岁以上生育第一个子女)并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增加30天的生育津贴。
【有关和谐社会的作文】推荐阅读:
和秋天有关的作文:秋06-15
和春天有关的成语07-06
和秋天有关的古诗09-20
和信念有关的演讲稿07-03
和生命有关的名人名言名句06-06
和月亮有关古诗05-31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有关法律07-16
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有关知识10-03
人教版数学上册《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07-24
幸福有关的作文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