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经济与管理

2024-07-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商业经济与管理(推荐8篇)

商业经济与管理 篇1

资产形态的变化,引起商业企业理财模式的变化。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商业企业经营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购置设备,有形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占绝对优势。而知识经济是以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投入为主,无形资产在企业经营中起决定作用。现代企业中无形资产占总资产比重的不断上升已表现为一个明显的趋势。在经济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已高达60-80%。企业无形资产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影响越来越大,无形资产的收益与风险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而目前国内许多商业企业对无形资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善于利用无形资产进行资本经营。在财务理论研究中,对有形资产的论述比较详尽、完善,而对无形资产较少涉及。为适应这一变化,企业生、须改变传统的理财模式。

服务方式的变化,引起商业企业理财方法的变化。经济信息的广泛流通和网络购物的兴起,使市场信息接近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状态,顾客要求企业以最低的价格和最快的速度进行市场订货,并提供多种类的个性化的商品和服务。为了适应这一转变,企业在理财过程中必须采用相应的具体理财方法,以满足其管理要求。

购销关系的变化,引起商业企业理财风险的变化。知识经济与工业经济形态相比,知识的形成、传播是无地域性的,这使企业经营管理的范围迅速扩大,且购销关系极不稳定。一方面企业活动与环境的联系更为密切,它们共处于一体化的网络之中,另一方面企业与企业在市场活动和商品链关系中形成物质资本与知识资本的相向流动,固定结构关系被打破,企业与供应商及客户的关系不再固定,在全球网络中,企业与客户形成“在选择中结盟,在结盟中选择”的新格局,与过去相比不确定因素增多,加大了企业的理财风险。

分配依据的变化,引起商业企业理财原则的变化。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源是商品价格和商业服务的主要决定因素,知识和利用知识的能力参与企业利润分配,并取得比其它要素更丰厚的报酬将成为必然趋势。在国外,知识参与企业利润分配已开始尝试。这一变化,改变了以实际投笔记实物、货币资本与按劳取酬为主的传统分配原则。

竞争要素的变化,引起商业企业理财内容的变化。在工业经济形态中,市场占有率和较大的市场份额是企业补偿投入成本、形成和增加企业利润、维持满意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同时,由于固定成本的经营杠杆效应,商业企业总是力求通过扩大经营规模来增加财务成果,从而获取竞争优势。但是,随着经济逐渐朝知识经济方向发展,市场份额和经营规模只是企业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在内涵上,企业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企业对各类知识资本的占有和运用程度。企业在一定时期积累的知识量越多,知识资产的结构及其动态组合与社会对知识的要求结构越接近,企业知识资产的转化效率就越高,企业竞争力,特别是长期竞争力就越强。

经营行为的变化,引起商业企业理财目标的变化。在商业企业经营过程中,由于知识投入的增加,特别是网络和信息技术的知识化和企业资产形态的无形化,使企业投资转向以资源的开发利用为重点的新领域,随着经验决策向以知识为基础的科学决策转变,企业投资决策和投资管理日益知识化,对知识资产的评估和管理是知识决策的中心内容之一;由于知识成为企业的主体资产形式,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组织结构日益柔性化,发展出灵活的工作时间、交易场所和报酬制度,企业更强调知识信息的收集、传播和利用,并通过网络在企业内部分享、重组和创新、整个企业发展成为一个网络化的信息结构,使企业对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与社会对知识的要求形成经常性的正向互动关系。可见,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由于知识、高技术渗透到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之中,企业的经营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引起了企业理财目标变化,使企业经营目标和理财目标与社会整体目标日趋一致。

二、知识经济条件下商业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

财务管理目标创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这一目标的确立总是随经济形态的转化和社会进步而不断深化。世界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化,企业知识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知识的不断增加、更新、扩散和加速应用,深刻影响着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使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向高层次演化。原有追求企业自身利益和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将转向知识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因为,其一,知识最大化目标可以减少企业股东以外的人员对企业经营目标的抵触行为,防止企业不顾经营者、债权人及广大职工的利益去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其二,知识最大化目标不排斥物质资本的作用,它的实现是有形物质资本和无形知识资本在最短时间内最佳组合运营的结果;其三,知识最大化目标能兼顾企业内外利益,维护社会生活质量,达到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的统一。

财务管理内容创新。传统的财务管理对企业有形资产的确认、记录、计量、报告、评价,可以说是周密细致,

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衡量知识资本,如何列示知识产权,如何确定人力资源价值等却没有任何表现,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必须对财务管理的内容进行创新,以适应知识对财务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风险管理方法创新。风险是影响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本经营呈现出高风险性,表现在:(1)开发知识资产的不确定性,会扩大投资开发风险;(2)企业内部财务结构和金融市场的变化使财务风险更为复杂,如人力资本产权的特殊使用寿命,知识资产摊销方法的选择,会使现有资本结构不稳定,技术资本的泄密、流失、被替代或超过保护期可能导致企业的破产:(3)作为知识资本重要构成要素的企业信誉、经营关系等变化,使企业名誉风险突出。因此,必须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加强风险管理,确定风险管理目标,建立风险的计量、分析、报告和监督系统,以便采取恰当

的风险管理政策,合理规避风险。

融资管理创新。企业融资决策的重点是低成本、低风险筹措各种形式的金融资本。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推进融资管理的创新,把融资重点由金融资本转向知识资本,这是因为:(1)知识资本逐渐取代传统金融资本成为知识经济中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本,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将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知识资本量化为企业产权已成为现实;(2)企业经营范围的扩大,经济趋向全球化、市场化,拓宽了融通知识资本的空间;(3)金融信息高速公路和金融工程的运用,加快了知识资产证券化的步伐,为企业融通知识资本提供具体可操作的工具。

资本结构优化创新。资三结构是不同资本形式、不同层次及不同时间长度的各种资本成份构成的动态组合,是企业财务状况和发展战略的基础。知识资本在企业中的地位上升,使传统资本结构理论的局限性日益突出,因而有必要按照知识经济的要求,优化资本结构。具体来说:(1)确定传统金融资本与知识资本的比例;(2)合理调整传统金融资本内部的结构;(3)明确知识资产证券化的种类和期限结构,非证券化知识资产的权益形式及知识资本中人力资本的产权形式等。通过对资本结构的调整,使企业各类资本形式动态组合达到收益与风险的相互配比,实现企业资本结构最优化。

财务分析内容创新。财务分析是评价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诊断企业现在财务状况、预测企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有效手段。随着商业企业知识资本的增加,企业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越来越受制干知识资本的作用,因此,企业财务分析的内容应包括对知识资本的分析,即评估知识资本价值,定期编制知识资本报告,披露企业在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等方面的变化和投资收益,使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知识竞争力的发展情况。同时应设立一系列知识资本考核指标,如知识资本利用率、知识资本利润率,知识资本成本率、知识资本增长率、知识资本损耗率等指标。

财务分配方式创新。财务分配是由经济增长中各要素的贡献大小决定的,在工业经济时代,有形资本的多少决定利润分配额的多少。随着知识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知识资产逐渐转变为财务分配的轴心,因此财务分配方式也必须创新,确立知识资本在企业利润分配中的地位,使掌握知识及利用知识能力较强的职员在总体上分享更多的企业利润。

财务报告内容创新。财务报告的目的是为了向售后、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要求。知识经济时代对财务报告的内容提出了挑战。传统财务报告内容把重点放在物质资产上,对知识资本、知识产权、人才资源等知识资产未能予以揭示,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些知识资本才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的动力所在,其重要性日益凸现,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只有对企业物质资产和知识资产进行充分揭示,才能体现企业的整体价值,使财务报告客观、公正、公允、实用,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需要。

三、知识经济条件下实现商业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

转变理财观念,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创造企业财富的主要要素由物质资本转向知识资本,商业企业理财就不能只盯住物质资产和金融资本,必须转变观念。一要认识知识资本,了解知识资本的来源、特征、构成要素和表现形式;充分认识到知识资本与企业市场价值和企业发展密切相关,是企业总资本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和企业其他资本一样共同分享企业的财富。二要重视和利用知识资本,不断发展知识资本。

加强理论研究。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看,尽管短期内不会有大量商业企业直接成为知识型企业,但商业企业知识资本所占比重的上升将是一个明显的趋势。如何成功地对知识资本进行运作,是现代商业企业理财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开展对知识资本的理论研究,着重研究知识资本的构成要素和市场化形式,研究知识资本的计量方法,确定知识资本价值,探讨知识资本的有效运作方式和管理方法,总结企业知识资本运作的成功经验,不断发展和完善知识资本的理论。

商业经济与管理 篇2

资本管理问题是银行经营管理的战略性问题。资本管理能力的高低, 决定了商业银行持续发展的能力。只有那些能够持续的较低成本获取资本和较高效率运作资本的商业银行, 才能够在全面覆盖风险的前提下, 不断发展和完善合理的赢利模式和业务架构, 持续获取高于同行业平均的资本收益率, 从而获得市场认同, 最终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经济资本管理包括一个严密的管理体系, 体现了现代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 对商业银行在新公司治理下实施战略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现状分析

本文将从参与银行业融资潮中选取四家国有商业银行, 两家股份制商业银行, 分析六家银行的资本现状、资本构成等具体情况。

2.1 资本充足水平

六家商业银行2007年至2010年上半年的平均资本充足率均远远高于8%。其中, 四大国有银行中建设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近几年相对较低, 而总体看六家银行中招商银行则最低, 此外, 中信银行作为股份制商业银行, 在没有国有商业银行政策优势的情况下, 其资本充足率在2007年和2008年却在六家银行中居于首位。

2007年, 我国全部商业银行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8.4%, 首次符合巴塞尔协议所要求的8%, 达到国际监管水平。可见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抵补能力较好, 资本状况良好。

2008年, 受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 六家商业银行的平均资本充足率比2007年略低, 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的数据在2007年的基础上均有增加, 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则略有下降, 交通银行降幅最大。

2009年, 国家为刺激经济策划了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 砸下了9.59万亿元的天量信贷, 导致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普遍下滑, 均值跌到11.48%。

2010年上半年, 总体来说资本充足率呈上升趋势, 但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中信银行仍继续下降, 连续四年的下降充分表明这三家银行资本状况不够良好, 风险抵补能力欠缺。

2.2 资本构成情况

从六家银行的年报及半年报可看出, 在国有商业银行资本的来源中, 股本占较大的比例, 并且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对于股本的依赖要小于国有商业银行。其中股本占资本总量最大的是工商银行, 达到43.96%, 招商银行的比例最小;另外, 六家商业银行的平均核心资本占资本净额的比重为76.70%, 也就是说附属资本占资本净额中的比重仅有23.3%, 并且从各银行的半年报可看出, 附属资本的构成相对单一, 各种风险准备占了近一半的比例。

3 银行资本困境的原因

第一, 资产拉动的粗放型扩张模式导致各家银行的加权风险资产权重和风险资产的占比非常高, 为了保持增长, 商业银行不得不在资本市场一再融资。

第二, 资本结构单一, 附属资本比重过低。

第三, 商业银行的资本约束。

第四, 赢利能力较弱导致内源融资不足。

4 经济资本管理的对策及结论

4.1 加强经济资本管理理念

运用经济资本的理念, 建立注重风险与收益平衡关系的风险文化, 正视银行经营中风险存在的必要性, 不断强化风险控制理念, 健全风险控制机制, 用正确方式衡量风险。

4.2 注重经济资本管理的过程

经济资本计划决定信贷计划和综合业务计划, 使风险资产增长受到经济资本的有效约束, 从而引导和约束各项业务规模合理、适度增长, 使经济资本配置管理成为信贷计划和综合业务经营计划体系的核心。

4.3 优化资产结构和收入结构

商业经济与管理 篇3

应急物资/管理/突发性灾害/对策

前言

营造一个和平稳定的社会大环境,不但是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然而,近年来自然灾害与重大突发事故频频发生,对我国经济与公共安全带来巨大损失。在抗灾减灾过程中,应急物资的支援是重要物资基础。在灾区的日常生产、生活恢复从建中,也离不开应急物资的供应。我们分析与研究应急物资管理,提高运营水平,对支撑公共安全系统的物资保障具有宝贵实用价值。

一、应急物资管理的存在的问题

应急物资作为特殊物资,当支援受灾地区时,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以追求时间效益为目标的运输为主要渠道,尽可能地多种类、多数量地满足灾区需求。应急物资的管理工作远远要难于一般普通物资,我国近年来处理灾害事件中,其相关管理工作也显现出一些问题:

(一)相关法规与制度不完善:我国颁布的《国家粮食应急预案》、《国家医药储备应急预案》、《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多条规章制度中,关于应急物资管理模块的描述大多都是应急物资的储备制度,而没有专门量身制订的相关法律法规。这样就导致应急物资管理在实施起来无法可依,无法可循,缺乏法律手段的有力保障。

(二)信息系统落后: 我国信息化产业刚刚起步,应急物资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更是有很长的路要走。大多数应急救灾物资数据库、灾害数据库等技术信息有着非标准化、无法联网、传递缓慢甚至传递错误的现象。信息共享的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应急物流管理系统的发展。而应急物资管理信息化程度,也无法与有商业投资有力支持的普通物流去比较。这样信息系统滞后的诸多问题,往往会导致灾情发生时指挥系统无法根据第一时间传递到的准确信息,做出供应需求的分析决策,从而大大影响物资救援的效能。

(三)经费不足: 应急物资管理产生的运营成本主要分物资采购费、物资存储费。而这些费用目前在我国采用分级管理政策,即“中央财政支出+地方省级政府支出”,目前该笔款项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来界定预算的额度。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各级政府的做法难以有统一的标准。而在物资储存制度上,管理费用由中央政府按照库存量来拨款,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样应急物资管理的相关经费就难以得到,稳定有效,统一标准的保障,各级政府更在自建仓库、购置物资上捉襟见肘。

(四)存储方式单一: 在应急物资的存储上,最常见的问题是供应不足、存储方式单一。而我国各级政府大多采用的都是实物存储方式,这样虽然可以保证救灾物流系统运作的时效性、稳定性。但是面对大面积的灾区需求,长期的受灾情况,则难以进行持续有效的应急物资供应。在近几年来屡屡发生的重大灾害中,供应难以持续的实物存储方式缺陷已凸显出来。

二、应急物资管理系统的改进对策

针对以上实际情况,笔者经分析研究,提出以下对策:

(一)完善相关法律机制:我们应将应急物资管理系统的政策保障上升到法律高度。应尽快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法律上对应急物流工作的采购、储备、运输、发放、协调工作进行政策支持。针对垂直式管理上的漏洞存在的隐患,应设计专门的相关责任机构统一进行全类别的应急救灾物资管理、机构内的组织成员则由省、市一级的民政、法律、环保、卫生、公安、武警、消防等部门组成,形成一套系统的物流管理。

(二)设计开发专项管理系统:当前信息社会,民用的物流系统得以通畅发达、信息完善,主要是得益于成熟的商务信息平台提供的计算机软件服务。那么,应急物资管理系统如果要成功地实施运行,必须与商业民用物流系统一样,建立一套先进的、现代化的应急物资信息化软件平台。该平台应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安全性。

(三)优化储备资源结构:在今后的物资储备资源结构中,我们要根据地域的地理分布、地区交通、地区经济、人口数量、灾害风险等综合因素去配置物资存储仓库,科学合理规划救灾物资配置网络,以实现储备资源结构的均衡。

(四)加强采购管理,提升系统响应速度:在应急物资的采购与储备过程中,要根据需要的物资之间比例关系,如纱布与消毒水与药品的配比关系,去进行采购。在外部配比关系协调上也要兼顾,如医疗药用物资与医疗器材的配比关系。在配比过程中也要注意不同物资间存在的结构需求,每类不同的物资也相对应不同的灾害类型。在以前工作中,往往因为配比物资与灾害类型不对应,或物资种类配置比例不合理,导致物资闲置或短缺。所以我们日常物资管理中,预先设计采购预案,合理储备对应各种灾情的物资。那么在供应灾区的物流工作时,就可在第一时间及时满足灾区物资需求。

(五)将企业储备作为实物储备的补充:各级政府可与企业进行合作,将企业储备(即生产能力的储备)作为实物储备的补充。一旦发生灾害,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指挥企业立即生产应急物资。这样实物储备与生产能力相结合,对于储存时间短的物资,既节约了存储空间,又保障了物资的质量;而对于实物储备物资,则相当于间接扩充了其空间、库存。

三、结语

总之,我国应急物资管理的相关体系与配套系统,还离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水平具有一定的差距。我们为了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繁荣,更是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完善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曹杰,于小兵.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14-10-1

商业经济与管理 篇4

一、经济资本的含义以及计量

经济资本又称风险资本、风险经济资本,是基于银行全部风险的资本,是一种虚拟的、与银行非预期损失等额的资本。银行业务的风险损失分三类: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异常损失。银行资产损失曲线见图1。

预期损失(ExpectedLoss,EL)是指银行从事某项业务所产生的平均损失,计算公式为:

EL=AE×LGD×EDF其中:AE为风险敞口;LGD为违约时的真实损失率;EDF为预期违约率。一般以准备金计入银行经营成本或在产品价格中补偿,已不构成真正的风险。灾难性损失发生概率极低,但损失巨大。非预期损失额就等于经济资本,也可将非预期损失称为经济资本。

经济资本的计量是经济资本管理的核心,也是经济资本配置、计算风险调整后资本回报率(RAROC)及经济增加值(EVA)的基础。依照现代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经济资本也可相应地分为覆盖信用风险的经济资本、覆盖市场风险的经济资本与覆盖操作风险的经济资本,其计算基本公式为:

经济资本=信用风险的非预期损失+市场风险的非预期损失+操作风险的非预期损失-重叠计算的损失

从数量上来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银行管理者总是希望银行需要持有的经济资本越少越好,越少的经济资本表明银行实际承担的风险水平越低。

二、经济资本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底开始生效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指出,资本作为银行抵御风险的最终保证,应在所有敞口上得到合理配置,资本配置的基本原则是将资本要求与风险度量直接挂钩,这是新资本协议基本框架第二支柱内容的一部分。

(一)样本数据的`采集

以某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一地级市分行为例,该银行7月至1月发生的全部公司贷款数据,共有370笔贷款。其中201月31日仍具有余额的贷款227笔,没有余额的贷款143笔(已到期并本息结清)。将具有余额的227笔贷款作为一个组合,计算其非预期损失,其中11笔贷款已到期但本息未全部偿还,作违约处理。我们需要估计在年1月31日这一时点各债务人的年违约概率,并在这一时点计量该贷款组合的非预期损失。

(二)违约概率的估计

该银行已建立了客户信用评级系统,根据债务人的信用评级与其年违约概率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分别确定2007年1月31日这一时点各债务人的年违约概率(见表1)。

(三)违约损失率的估计

我们采用该行上一期,即1月至206月的违约损失率38.2461%作为该分行年7月至2007年1月发生的公司贷款的预期违约损失率的估计值。

(四)样本数据的分组以及频带的划分

按照加权平均的方法进行频带划分并要求每个频带内的贷款笔数不少于10笔,将贷款组合划分为8个频带,计算结果如下(见表2):

一旦确定了频带,便可估计出各频带内的预期违约个数和预期损失,并计算出贷款组合的违约损失分布。将不同频带内的贷款项目作为一个整体计算整个贷款组合的违约损失分布,使用聚合信用风险模型结合表2的参数,计算得出整个贷款组合损失为n×L的概率P(loss=n×L),n=0,1,2……,从而得出损失分布图,如图2所示:

根据违约损失分布图计算出贷款组合的预期损失和在置信水平α=99.9%下的非预期损失,结果如表3。

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所要求的置信水平99.9%,计量出该贷款组合应配置的经济资本为12510.7万元。另外,按照预期损失的计算公式:预期损失(EL)=风险敞口(EAD)×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计算出的预期损失为5269.012万元,与表3中的预期损失5339.300万元相差不大,说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三、在现阶段中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在管理上,某些地方的银行就存在着重理论、轻操作,重宣传、轻落实,重推广、轻实践等问题。日常工作中,更多地关注表内贷款管理,对经济资本的管理幅度不能涵盖银行全部风险;与财务和资产风险的管理衔接性不够;较注重风险资产经济资本的事后定量计量,而不具备资源配置和预算管理的功能,没有形成对风险资产和资本回报的有效约束机制。

第二,在考核方式上,由于各行的考评办法与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对资本的要求存在资产分类不一致、资本要求比例存在差异,所以导致和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事后考核机制仍然不是刚性的资本约束,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经济资本的导向性作用。

第三,分配方式上,额度确定主要依据年初确定的利润计划和新年度的经济资本目标收益率,未充分考虑一定时点上银行下级机构实际实现的利润差别,可能会造成下级机构经济资本额度松紧不一,在额度调整尺度上较难把握,难以平衡协调,进而造成管理效率低下,不利于经济资本在全行范围充分而适度配置和高效使用。

第四,在资本约束上,与国际银行业比较,中国银行还处于初步阶段。由于数据、系统和人员制约,还难以对关键风险因子和资产组合进行准确计量,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计量基本还是空白。现有的风险管理技术不足以完成从风险量化到风险损失的映射,不能在银行内部准确衡量风险的总体水平和风险分布。风险控制主要还停留在传统的信贷质量管理上,而资本约束的作用只是体现为满足监管要求,与国际银行业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风险管理存在不小差距。

参考文献:

[1]李镇西.周凤亮,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探索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李文.从利润管理到价值创造——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探析[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3]孙巍.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度量的模型选择[J].上海金融,,(8).

[4]田新时.金融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

商业经济与管理 篇5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掌握三个理论及其含义)

资产负债管理是商业银行对其资金运用和资金来源的综合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的基本管理制度。西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经历了如下三个主要阶段的发展。

1、资产管理理论

资产管理理论是以商业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为重点的经营管理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认为商业银行的利润主要来源于资产业务,商业银行的负债主要取决于客户的存款意愿,只能被动地接受负债。因此,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点是资产业务,通过资产结构的安排,求得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统一。

2、负债管理理论

负债管理理论是以负债为经营重点来保证流动性的经营管理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在保持流动性方面,没有必要完全依赖建立分层次的流动性储备资产,一旦需要资金周转,可以向外举借,只要市场上能借到资金,就可以大胆放款争取高盈利。

3、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认为,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不能偏重资产和负债的某一方,高效的银行应该是资产和负债管理双方并重。这一理论的基本要求是,通过资产、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协调资产、负债项目在利率、期限、风险和流动性方面的合理搭配,以实现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最佳组合。

商业经济与管理 篇6

1.目的

明确规定广告位租赁管理的责任、方法和要求,统一规范商业物业整体风格,充分挖掘商业价值,提高商业物业运营效益。2.适用范围

适用于商业物业公共区域及建筑物附添广告位的规划、租赁、广告发布控制及发布期间的维护监督。3.职责

3.1 商管部负责广告位的统一规划、经营和日常租赁管理。3.2 工程部负责大型广告现场制作安装的施工管理。4.工作程序

4.1 广告位的统一规划

4.1.1商管部负责对外场及内场可用于广告宣传的载体形式进行统一规划,广告位(广告载体)形式包括(不限于):

a)外场:灯箱、霓虹灯、条幅、外墙广告、户外气球及其它广告载体; b)内场:灯箱、标牌、包柱、广告画、张贴物等。4.1.2广告位(广告载体)的确定和策划,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影响因素,包括(不限于):

a)商业物业的建筑规划的整体要求;

b)与经营风格、现有业态及运营环境的协调;

c)外场广告与周边市容的协调,以及主管部门对室外广告的管理要求; d)集团公司(大业主)对金宝地商业物业形象的统一规范要求; e)可能的安全风险和利益分割冲突等。

4.1.3商管部根据外场、内场的实际情况,将可以利用作为广告位(广告载体)的区域进行统一规划、形成《广告位规划一览表》,必要时应以图示方式附加说明。具体明确广告位(广告载体)的位置、面积、载体形式、使用(租赁)方式、适用范围(广告内容)、租赁价格范围等。

4.1.4商管部负责将《广告位规划一览表》及相关附图、租赁价格范围等提交分管领导审核,总经理批准,并报集团公司审核通过。4.2 广告位租赁

4.2.1商管部负责组织广告位的租赁工作,租赁形式包括(不限于):

a)整体或部分租赁给广告公司;

b)直接租赁给场内业户或其他供方品牌厂家。4.2.2上述租赁形式中,整体或部分租赁给广告公司,以及业户租赁期超过1个月的,商管部均应与其签订书面的广告位租赁合同。

4.2.3在正式签订广告位租赁合同前,商管部应要求租赁方提交广告发布的企划案,内容应至少包括:广告类型、应用位置、广告尺寸、广告内容、广告费用及其他事项,并应附有相关法定手续的办理证明等。

4.2.4商管部负责对租赁方提交的企划案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不限于):

形式与集团VI规范手册符合性; 广告内容是否合法;

是否符合市容管理的要求;

尺寸大小是否防碍其他业户的正常销售; 广告法定手续是否齐备;

是否符合消防及安全管理要求; 是否满足商业物业的整体环境等。

4.2.5租赁方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商管部应及时反馈和沟通,提出改进建议。租赁方企划案符合要求的,商管部应签署审核意见,并连同租赁合同草案一起了报分管领导审核,总经理批准。广告位租赁合同由总经理负责与租赁方正式签订,超出公司权限的,报集团公司批复。

4.2.6在广告位租赁期间,租赁方需要更换合同内容(分期发布广告)的,必要在租赁合同中明确规定租赁方必须事先提交广告企划案,并按上述4.2.4条的规定审查通过后方可更换发布。

4.2.7租赁合同签订后,商管部及时更新《商铺(广告位)租赁状态一览表》、《租赁合同签订台帐》,留存一份合同复印件,原件交财务部存档,并交行政部一份复印件。

4.2.8对业户临时促销及非规划区域的广告位租赁要求,应要求租赁业户提交广告位租赁申请,说明广告发布位置、内容、样式、持续时间,并附广告制作样式,经商管部审查通过,租赁费用谈判达成一致并已缴纳租金后,商管部负责监督其在指定位置发布广告,并在《广告发布备案登记表》中记录。

4.2.9广告等经营工作的开展,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应采取招投标形式,以最大限度地确保公司的利益。4.3 广告发布的监督

4.3.1商管部负责对各类广告发布进行监督,监督的要求包括: a)已完备相关法定手续;

b)企划案及样式已通过公司的审查和同意; c)已按合同缴纳租赁费用;

d)需进场施工的,已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并已知会工程部、管理部协同监督。4.3.2对需要进行大型的现场广告制作、安装的,商管部应参照《装修管理程序》,以及相关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要求,对租赁方的场内作业进行全过程的监控。

4.3.3商管部对各类广告发布做好登记,建立《广告发布备案登记表》,日常现场巡视客服人员应根据登记表对现场发布广告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不限于): a)广告样式、面积、位置是否符合批准的方案;

b)广告(广告载体)破损、褪色、掉字或内置灯管不亮; c)过期广告及超期发布;

d)私自发布广告(广告载体)等。

4.3.4管理人员巡视发现的问题应予以记录,并根据合同约定督促责任方(租赁方、业户、本公司)及时进行整改。

4.3.5广告位(广告载体)在租赁过程中,本公司或租赁方提出修订租赁合同(包括相应的企划案附件),均应经过双方协商确定,商管部应按上述4.2条的规定组织完成相应的评审和批准手续,并将变更内容及时知会财务部、管理部和工程部(需要时)。

4.4 空置或过期已发布广告的管理

4.4.1 商管部负责对空置或发布过期的广告位的检查,针对商业广场的经营需要安排工作计划,做以临时广告位的填充和完善,确保商业广场的物业形象和经营需要。

4.4.2 工程部须全面配合商管部广告的管理工作,根据公司已批准的商管部的计划对空置或发布已超期等的广告位进行修缮和拆除等配合工作。4.5 广告发布的工作配合

4.5.1 经过批准的广告发布前,商管部应以内部联络函形式知会物业公司其它相关

部门(客服部、工程维修部、保安部、车场部等),以便日常工作的配合和监督。

4.5.2 需要其它部门给予支持、工作配合的,由商管部在内部联络函中明确(须经公司领导批准)。5.0 支持文件与记录

5.1 《广告位规划一览表》 5.2 《广告发布备案登记表》 5.3 广告位租赁合同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 篇7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作为中国金融业的一员, 自199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通知》,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之门由此轰轰烈烈开启了。经历了十多年的努力, 城市商业银行得到了稳步发展和壮大, 资产质量不断改善, 盈利能力进一步提高, 市场份额逐步扩大。按银监局2008年年报公布数据, 截至2008年底, 全国城市商业银行法人机构数为136家, 从业人员数为150 920人, 总资产为41 319.7亿元, 总负债为38 650.9亿元, 所有者权益为2668.7亿元, 税后利润为407.9亿, 不良贷款余额为484.82亿元, 不良贷款率为2.3%。 (1)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市场份额 (按资产占比计算) 在7%左右, 资产质量水平仅次于股份制商业银行, 作为地方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目前城市商业银行已成为中国银行体系中一支重要的有生力量, 对促进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支持地方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现状

1.采用“内部系数法”对不同的信用风险进行计量, 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尚未正式纳入计量范围。受风险计量技术水平、历史数据积累的限制, 目前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无法对非预期损失 (Unexpected Loss/UL) (2) 进行有效的计量。采用系数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 但计量结果的偏差较大。

2.增量为主、存量为辅, 对经济资本进行管理。根据年度业务发展计划、财务收支计划、预算监管资本净额及增加额, 确定经济资本充足率目标及经济资本增量, 通过经济资本增量的配置引导业务向低风险、高回报的区域、行业、产品和客户倾斜, 减少资本占用, 使其与监管资本的增长相协调。同时, 对存量资产按照计划期初风险资产实际余额一次性配置经济资本, 通过加大清收力度, 改善不良资产结构, 降低高风险资产占比等方式, 减少存量资产的资本占用。存量资产中, 除信贷资产外, 资本性占用、待摊费用、其他应收款等不在支行间进行分配, 由银行总部统一承担。

3.以支行为单位, 对经济资本增量进行配置。目前城市商业银行按经济资本平均占用水平和年末占用水平进行配置, 以支行为单位, 根据各支行业务定位、经济金融环境、资产质量状况和风险管理水平, 核定其所能承受的最大非预期损失, 分配经济资本增量。

4.经济利润的计算涉及债权成本、税务成本和股本成本。即经济利润=收入-支出-所得税-资本成本。经济资本实际占用超过预算的, 对超过部分加倍收取资本占用费。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 城市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包括: (1) 资本约束和资本回报理念增强。实施经济资本管理使不同层面的经营管理人员认识到资本充足是银行持续健康发展的第一支柱, 资本占用、资本回报理念逐步树立。 (2) 资本管理和风险管理水平得到提高。根据年度财务收支计划、业务经营发展计划, 编制下达经济资本预算计划。同时以经济资本预算为指导, 完善了财务收支计划、业务经营发展计划, 做到两者相互衔接、相互协调, 使经济资本与风险资产相互匹配, 实现业务发展、经营效益与风险管理的统一。 (3) 自我约束和风险控制机制逐步形成。通过发挥经济资本的传导作用, 将总行的经营理念、政策导向与基层行的经营行为有机联系起来, 加强了对支行业务发展与规模扩张的引导和监控, 使支行在资源配置上优先考虑经济增加值高、符合总行战略导向的客户。

三、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城市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虽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但城市商业银行现实条件与实施科学的经济资本管理所需的条件还存在较大差距, 目前所采用的资本管理方法和手段均属于较初级的水平, 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水平也不高。几年的实践探索, 城市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计量和数据积累方面取得的进展也较为有限。由于城市商业银行成本管理水平较低, 缺乏一套科学的按产品、按部门、按客户核算的多维核算体系以及资产负债管理技术的落后, 没有建立科学的内部转移和定价机制, 无法有效采集数据, 难以准确评价产品、部门绩效和客户的贡献度, 使分业务、分产品、业务部门进行绩效评价的目标较难实现, 这在实际工作中严重影响了绩效评价的效用。从城市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实践看,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经济资本管理推广进程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经济资本管理是一项全行性的管理革新工作, 它涉及到许多业务部门。但是目前, 它只停留在管理层, 许多业务部门不涉及, 在其绩效考核也没有RAROC与EVA指标, (1) 即使有也是权重较低。

2.目前, 对经济资本的管理还大多停留在最终结果的计算上, 虽然在名义上实行了经济资本管理, 但实质上同“以存定贷”的管理模式并没有本质区别, 使经济资本管理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3.经济资本引导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这主要是因为, 目前中国商业银行采用的经济资本内部系数对各项资产设置的分配系数过粗, 并不能准确反映各项业务的实际风险水平。如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战略定位的客户, 其整体风险不同, 但是经济资本系数未体现这些差异性。

4.经济资本计量模型与数据基础工作有待加强。经济资本的计量对数据的要求较高, 至少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历史数据, 而各项专业和各类产品的数据非常繁杂, 数据收集工作较艰难。

5.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容量有限, 受到区域经济环境的影响, 业务发展可选择的空间较小, 银行无法仅凭自己的意愿去选择经济资本占用低、回报率高的业务, 因此经营转型难度大。

6.系数法对风险的计量的准确度不高。精确地计量经济资本是经济资本管理中首要的也是最关键的一环, 由于城市的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目前只处于初步实施阶段, 尚无相应的技术能力和数据支持来建立高级的敏感性较强的风险度量模型, 在实际运用中采用了简单粗放的系数法, 影响了经济资本计量的准确性。

7.对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不重视。目前, 中国大多数城市的商业银行尚未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纳入经济资本管理体系中, 对经济资本的计量范围只涉及了信用风险。

四、提高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水平建议

1.培育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 全面正确地树立经济资本管理理念。

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看, 建立经济资本管理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是一个比较全面的体系, 是一个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长期持续的过程, 涉及事前风险评估、资本总量确定、资本配置、风险调整后绩效评估以及各环节的分工协作的机制, 是城市商业银行风险、资本、收益三者相统一的管理。而经济资本管理体系实施的好坏, 其基本前提首先是这个体系在银行内部能否得到认可。可见, 只有形成与银行风险管理相应的风险管理文化, 全面树立经济资本管理理念, 风险量化管理技术和手段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的建设才能得到有效支撑。

2.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为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机制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全面风险管理对商业银行的企业管理文化、内外部经营环境等诸多有着较高的要求。这些要求集中地反映在以法人治理架构和企业流程再造为核心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上。因此, 城市商业银行当前须加快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步伐, 逐步建立符合城市商业银行特点的法人治理架构。同时逐步建立健全以IT技术和管理会计原理为支持的, 并分部门、分产品核算的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和管理信息平台。

3.加快完善基于风险的产品定价机制。

目前城市商业银行的产品定价方法忽视了资产在其寿命期间质量会出现变化这一事实, 没有考虑资产的非预期损失, 没有将风险与收益统一起来。而完善的产品定价机制是进行有效经济资本配置、绩效考核的基础。因此, 银行应规范产品定价管理, 采取差别化的定价策略, 建立包括经济增加值、市场份额贡献度、业务发展潜力等多维度分析模型, 同时兼顾当地区域经济特征、客户类别、同业竞争等因素, 据此决定是否接受该项产品业务, 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有关产品条件与产品价格。

4.逐步建立完善的内部评级体系。

完善的内部评级体系是精确计量、分配经济资本、运用RAROC和EVA进行绩效的基础。城市商业银行应该从数据库建设和引入度量模型两个方面着重做好内部评级系统的建设。数据信息不仅要注重数量, 更应该提高质量。数据库不仅要具有客户和资产两个层次的历史数据信息, 还应该涵盖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经济态势的历史信息。在模型建立方面, 应该结合城市商业银行自身经营发展中的内外部客观条件, 权衡先进性和实用性要求, 审慎选择、量身定制。

5.培养高素质的风险经理队伍。

商业经济与管理 篇8

关键词:经济资本管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一、 引言

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各个国家的联系愈来愈紧密,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挑战。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使美国的金融业发生了一些列的连坏影响,不仅如此,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快就发展到世界各个国家,次贷危机的重创不容小觑,更是引起人们对风险管理的关注和思考。

商业银行管理的重点就是实施风险管理,根据银行自身的资本基础、条件和实力,明确银行的抵御风险的能力,评估银行的风险水平,当发生风险迹象时,通过调节控制银行的风险水平,摆脱风险威胁的困扰,使银行进入安全状态。在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中,经济资本是一种比较常用的风险管理方法,是以资本的约束为核心的控制经济资本合理增长的管理。巴塞尔协议的不断完善也促使商业银行真实的反应经营中的面临的风险,并且更加重视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的地位。因此,随着商业银行的不断发展,业务的不断扩充,承担的风险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这就对银行的抗风险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经济资本管理的营运而生,带来了先进的风险管理理论和技术,符合了商业银行发展的需求,满足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要求。

二、 经济资本管理分析

2.1经济资本

银行资本是一家银行发展所必须拥有的金额,是商业银行存在发展的条件和基础,是对存款者资本的保证和保护。银行资本可以分为账面资本、监管资本和经济资本。其中账面资本是银行财务表中的所有者的权益,监管资本是监管当局要求银行所必须持有的最低资本量,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种。经济资本则是经过商业银行的管理层内部评估得出的,是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商业银行用来抵御风险的资本,也可以称为风险资本。经济资本不是一个真实的资本,是虚拟的,是一个量化而来的概念,是一个经过科学合理的计算得出来的数值概念,而且经济资本反映风险的真实程度比账面资本和监管资本都大,能给商业银行的配置风险资本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参考。

2.2 经济资本管理

经济资本管理是在确定经济资本的计算方式和范围的条件下,通过资本来约束风险的增长变化,把经济资本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从而获得相应的收益,促使发展、效益和抗风险能力协调统一,共同和谐发展。经济资本的计算就是对风险的计算,按照巴塞尔协议可以把商业银行的风险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三种,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风险,是由债权人的变化所引起的风险;市场风险是由金融市场的变化所导致的风险;操作风险则是银行内部工作人员的问题或者系统的问题等所产生的风险。而信用风险可以由银行进行内部评定计量,市场风险可以通过内部模型法来计量,操作风险则可以采用标准法或者比较先进的高级计量法来计量。商业银行的经济资本计量是对风险的非预期损失的计量,那么经济资本的计量就是建立在对信用风险的非预期损失、市场风险的非预期损失和操作风险的非预期损失的量化之上的。

三、 经济资本管理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目前,经济快速多样的发展,使商业银行面临更大的风险挑战,随着经济资本管理的引入,给银行的发展带来一股清流,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一、明确了银行的战略目标。由于量化了风险,银行可以根据量化的结果来比较分析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确定银行的发展战略,实现既定的目标,取得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当商业银行的经济资本大于等于它的监管资本时,就表明银行有比较大的承受风险的能力,这时候就可以扩大资本的实际量,但是反之,如果经济资本小于它的监管资本时,说明银行具有一定的风险,就需要调节资本的量,降低风险的威胁,保证银行可以安全的实施战略计划。第二、促进了银行的风险管理。由于商业银行的核心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成功与否对银行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引入经济资本管理,经过对不同风险的量化计算、分预期损失的预测分析,能比较真实的反映银行的风险情况。经过不同部门相关人员的参考,发现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措施,可以全面提高银行的整体风险意识和抵抗风险的能力。第三、完善了银行的管理系统。经济资本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风险管理方法,不仅仅是对银行经济资本的配置管理,同时也渗透到了银行的风险计量、业绩考核、业务发展等环节中。而银行的风险不是孤立存在不同的部门中,而是不在同层次、不同部门、不同环节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彼此间相互影响。因此,经济资本管理可以全面的解读不同环节中的风险,通过量化研究,从而使不同部门或者环节的风险可以有一定程度上的减少,避免风险的过大发展,增加银行的效益,也完善了银行的管理系统。

四、 经济资本管理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应用的问题策略分析

近几年来,我们国家的很多商业银行都建立了自身的经济资本管理体系,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但是由于在我国的起步比较晚,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有待解决。

首先,深入理解经济资本理论,建立银行风险管理意识。次贷危机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全球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延缓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它又给人们一个大的教训,加强了人们的风险管理意识,避免以后损失更大的风险威胁。因此,商业银行更是要认真学习风险管理知识,深刻理解经济资本理论,理论和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合理配置资源的同时,提高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其次,不断完善经济资本体系,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水平。银行对不同风险的量化考量,需要充足的数据资料和信息,因此,面临复杂多变的风险市场,银行有必要逐渐积累不同风险的数据信息,给经济资本管理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这就需要银行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技术水平,整理出准确全面的数据资料,建立完善的经济资本管理体系,提高银行的资本配置能力,提升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最后,积极推进考核奖励机制,激发银行风险管理动机。面对枯燥繁重的工作压力,员工难免会有懈怠情绪,这就需要银行通过合理的绩效考核明确银行管理和员工的问题,建立科学的激励体制。根据员工的需求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合理利用经济资本管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不同部门根据业务的需要可以提高风险意识,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作者单位:中国农业银行徐州分行)

参考文献:

[1] 里斯•马腾.银行资本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 李用孝,张强.银行经济资本解释[J].济南金融,2006(1).

上一篇:充分发挥基层工会作用 做好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下一篇:在花中等待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