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局劳动监察(共10篇)
为有效整顿区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完善企业用工状况,强化劳动监察力度,促使企业良性发展保障劳动者切身利益。决定开展整顿区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双随机”抽查工作。
一、定向抽查对象
市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执法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规定的对象
二、定向抽查时间
2019 年 7 月 3 日至 8 月 3 日。
三、定向抽查内容
此次抽查主要检查以下事项:
1、是否签订劳动合同;
2、有无备案;
3、检查最低工资标准情况;
4、是否有营业执照和服务许可证。
四、定向抽查的组织实施
成立“双随机”抽查工作领导小组,副局长任组长,劳动监察大队主要负责同志任组员,负责此次抽查的部署、指导和督查工作。
(一)任务分工
区劳动监察大队牵头组织此次“双随机”抽查工作,明确抽查事项清单,对企业进行监查。
(二)抽查方式及流程
对企业进行实地监查时,检查人员不得少于 2 人,并应当出示执法证件,要求企业提供相关材料。
(三)抽查结果公示
对企业抽查结果情况应及时公示。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此次“双随机”抽查,是将随机抽查同有效预防劳动纠纷、推进和谐劳动关系相结合的一项重要工作,负责科室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此次定向抽查工作依法、有序开展。
一、青浦区劳动关系现状
近年来,青浦区逐步建立了由该区人社局、区总工会、区外经资委和私企协会组成的青浦区劳动关系三方协调联席会议制度,在各镇(街道)组建了劳动纠纷调解员队伍,为化解劳资纠纷、稳定劳动关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该区劳动争议、劳资纠纷以及群体性突发事件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
(一)各类劳资矛盾呈爆发性增长的趋势
2008年,青浦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劳动争议案件4236件,同比年增长256%。2009年1季度受理案件1188件,同比2007年增长362%,同比2008年增长59%。拖欠工资和加班工资(主要是加班工资)占60%;因劳动关系涉及经济补偿金占24%;其他争议占16%,主要涉及因工伤确认劳动关系、补缴综合保险费及报销费用等。同时,受理来信来访达到12474件,同比2007年增长48.5%,其中集访338批次,同比2007年增长61%。
(二)部分企业存在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现象
2008年以来,青浦区监察用人单位1932户,为劳动者追缴欠薪欠保款项3734.9万元,行政处罚154.5万余元,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案件52起。企业违规行为主要表现为:拖欠克扣工资、不签订劳动合同、随意辞退劳动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违法超时加班、劳动保护条件环境恶劣等现象仍存在。
(三)劳动者维权方式呈过激的倾向
部分劳动者不是通过正当途径解决纠纷,而是采取集体上访、堵厂门、封堵政府机关,甚至集体堵塞道路交通等行为。2008年因劳资纠纷引发集访338批次,其中有过激行为上访14件,在社会上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引发劳资纠纷的主要原因
(一)部分企业唯利是图损害职工合法权益
一些企业为了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采用故意克扣工资、包括加班工资、不缴或少缴社会保险费等手段,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从现阶段劳动争议处理结果来看,用人单位败诉或部分败诉率约占80%,部分企业损害劳动者利益的现象还较突出。
(二)金融危机加剧了劳资矛盾的发生
2008年下半年以来,在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下,相当多的中小企业陷入了经营困境,其中又以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型企业以及传统制造业、服务型企业所面临的压力最大,区内部分企业因关、停、并、转导致劳动者索要劳动报酬、经济补偿金的案件大量上升。2008年,企业经济性裁员、停产关闭、歇业、搬迁共565户,引发了多起劳资纠纷。
(三)劳资双方片面解读新法引发矛盾
新法实施以来,由于劳资双方片面理解法律规定,误读法律条款,从而引发新矛盾,如一些企业为了规避无固定期限合同,对合同到期的劳动者往往采取不再续聘,大量辞退老员工又招用新员工,由此引发了多起集体性劳资纠纷,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另外,如员工对合同终止或解除后经济补偿支付标准也有不同理解,也是导致劳资矛盾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对策和建议
(一)构建多元化的调解机制
1.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调解机制
建立企业内部调解机制可以利用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势及时排查,发现纠纷苗头,在第一时间掌握情况,化解纠纷。目前,青浦区已有400多家企业成立了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对于及时化解劳资纠纷发挥了一定作用。下一步,青浦区将鼓励企业成立企业内部调解委员会,使其充分发挥“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使劳资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2. 组建经济开发区、村级调解组织
为了加快劳资矛盾的快速处置,借助开发区、村级组织贴近基层、了解企业、熟悉村民的优势,组建经济开发区、村级调解组织,一旦发生纠纷,能够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时间掌握情况,特别对于群体性矛盾的处置,能更快作出反映,使劳资纠纷化解在基层。同时,对难以化解的纠纷,由于基层组织的介入,为街镇及区级调解机构全面化解劳资矛盾奠定了基础。
3. 完善街镇一级的行政调解机构
2006年5月,青浦区11个街镇的社会保障服务中心都成立了劳动纠纷调解委员会,通过近3年的建设,调解能力不断提高。3年来,共受理劳动纠纷案件7176件,调解成功5378件,为劳动者追讨工资5487.98万元,化解劳资矛盾的作用日益明显。下阶段,我们将积极总结经验,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化解效力,使更多劳资矛盾化解在街镇。
4. 创建劳动争议司法调解机构
依托人民调解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的力量,引入人民调解机制,柔化劳动争议处理过程。最近,青浦区组建了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设置劳动争议仲裁受理前和受理后,人民调解参与调处的程序,建立人民调解与劳动争议仲裁相衔接的机制。目前,已成功调解仲裁前争议35件,仲裁受理后46件,为建立劳动争议柔性处理的良性循环奠定了基础。今后,除对小额、简易的劳动争议列入人民调解的工作范围外,还将充实人民调解力量,借助工会、律师、企业的力量,将群体性争议和矛盾激烈、影响重大的劳动争议列入调解范围,加大群体性纠纷的调处力度,及时介入,尽早化解,使劳资矛盾化解在地区。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目标,实现调解网络遍布镇(街道)、村(居)、企业,构建多元化的劳动争议化解机制。(见下表)
(二)加强和提高劳动争议调解机构的地位和作用
1. 建立调解建议书制度
仲裁机构要对立案前未经调解的案件,通过信访窗口试行向当事人发送调解建议书,引导当事人通过调解化解纠纷,快速解决矛盾。
2. 赋予调解协议以执行效力
经过人民调解后达成的调解协议,如一方当事人未按约定履行义务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持该协议书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即使一方当事人反悔提起仲裁或诉讼的,在双方自愿平等协商达成的,应继续承认调解协议的效力。
3. 立法明确仲裁前调解是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的必经程序
对未经仲裁前调解的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这样可以将一部分案件终结在调解阶段,缓解仲裁和法院的压力。
(三)加强调解队伍建设
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法制意识的增强,对新形式下人民调解工作的调解员也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建立一支与工作相适应的能调善调、坚强有力的调解队伍非常必要。
1. 实行人民调解员聘任制度
人民调解员应当具备以下资格:一是政治可靠,作风正派,遵纪守法,组织纪律性强,热心人民调解工作;二是具备一定的法律专业知识、相应的政策水平和协调能力;三是熟悉我区情况,有调解重大、疑难民间纠纷的工作经验。
2. 建立共同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制度
劳动争议仲裁与人民法院共同承担对人民调解的指导工作,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提供法律咨询、对重大疑难纠纷的调解给予指导,以规范人民调解工作、提高人民调解员素质。通过集中讲课、案例交流、旁听庭审、调解观摩等,使调解干部和调解员熟悉了解一般法律常识,精通劳动法律法规,并学会使用规范统一的调解文书,成为劳动争议调解的内行,真正成为化解劳资纠纷的主力军。
3. 加强对人民调解员的考核
劳动争议仲裁及法院承担对人民调解员工作实绩和遵守职业道德、工作纪律情况的评定考核。对称职的人民调解员可以续聘,对有突出事迹或者显著贡献的人民调解员,应当定期或者适时给予表彰奖励;人民调解员因身体或其他原因不能履行职务时,应当补聘;人民调解员因失职或者违法乱纪,不宜担任调解员时,应当撤换。
一是岗位帮扶。把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作为促进就业的重点,大力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研究落实各项补贴政策,确保就业困难人员有岗可上、有业可就。对用人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困难人员从事灵活性就业的分别给予每人每月360元、200元的社保补贴,对公安协警员、卫生清洁员等公益性岗位分别给予每人每月800元、150元的岗位补贴和400元的社保补贴,帮扶4万余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二是资金帮扶。积极引导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对经营暂时存在困难的企业采取发放稳岗补贴、降低社保基金缴费基数、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缴费比例等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用以对在岗职工进行培训、轮班等,稳定员工队伍,坚持做到少裁员、不裁员。截至目前,共核准1013户困难企业稳岗补贴1.1亿元,帮扶企业稳定岗位5.2万个,减负3.1亿元。
三是创业帮扶。坚持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全面落实小额担保贷款、自谋职业扶持金、创业带动就业补贴等创业扶持政策,共扶持创业1.67万人,带动就业4.8万人。在市北区泰山路新建一个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入驻企业200余家,安排2000名左右大学生创业和就业。
四是服务帮扶。以就业服务为重点搞好人力资源配置,采取跨区招聘、劳务对接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缺工问题。对服务业、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和搬迁企业开展人力资源对接服务。建立完善了集有形市场、网上市场、报纸市场、数字电视市场、人才猎头、代招代聘、外出招聘和校园招聘等于一体的人才整体配置服务体系,通过有形市场、媒体市场和网络市场三大主流渠道,共举办人才交流会348场,提供招聘企业3.67万余家,岗位24.59万余个。
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转型农民是2010年县政府66件要事之一。为此,我局按照县政府的要求,积极进行了谋划和准备,制定了实施方案,给各乡镇政府、县直有关部门下达了任务和指标。对工程的推进进行了按月分解,全县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正在推开,全县全年要按要求完成新型农民培训1.5万人。
近几年,我们一直重视和组织全县的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都给各乡镇政府、县直有关部门下达培训的目标和任务,并做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有关单位对培训工作高度重视,普遍建立了培训台帐。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充分利用就业训练中心平台,常年不间断地进行技能培训,全县14家培训机构也在我局的领导和管理下,对广大劳动力进行多形式、多内容的培训,培训内容涉及计算机基础、会计基础、家电维修、餐厅客房服务等。年培训能力3000人,农民工培训年培训能力1.5万人。
近几年来,我们结合劳务输出工作还开展经常性的引导性培训,为广大农民外出务工奠定了基础。2009年省厅有关领导先后两次参观了我局就业训练中心的培训,受到了好评。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认真组织实施。
局领导高度重视政策解读与宣传工作,充分认识政策宣传的重要性,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倾情投入,既亲自挂帅,更亲自出征,把宣传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紧抓在手上。同时树立大宣传的理念,把宣传工作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业务工作同步研究部署、同步贯彻实施、同步督促检查。
二是创新宣传方式和手段,增强宣传效果。
围绕人民群众接受习惯和方式的新变化,我局以精细化推动、精准化解读为突破口,切实增强宣传实效。重点围绕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关系四个专题,运用开设专栏专题、印制宣传品、制作电视宣传片、加大新媒体宣传、强化基层服务窗口宣传功能等方式方法,全面准确地宣传解读各项政策。活动开展以来我局共制作宣传视频1部,宣传资料6册,并利用党日活动、法制宣传日等为平台,开展大型人社政策现场宣传咨询活动3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册,接受群众咨询1200余人次。
三是宣传活动贯穿日常业务,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全局要求县人社局全体干部职工切实提高认识,树立永远在路上的思想,把政策宣传渗透到人社工作的各个环节,融入各项改革之中、融入专项活动之中、融入经办服务之中、融入对外交流活动之中,在日常服务中解读政策,在维护权益中体现政策,在解决矛盾纠纷中传递政策,促进宣传工作和业务工作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四是组织局系统干部职工和全县干部职工、群众积极参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知识竞赛活动。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等渠道,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加人社部统一举办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知识竞赛活动,有效提高了人社知识应答的广度和深度。全县共有45家单位共1250余人参与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知识竞赛答题活动,参与范围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乡镇基层干部群众等人群,极大地提高了人社政策的知晓率。
更多相关优秀文章推荐:
1.社保局人社政策主题宣传年活动总结
2.人社局人社政策主题宣传年活动总结
3.人社政策主题宣传年活动总结
4.开展人社政策主题宣传年活动总结
5.人社政策主题宣传年活动总结
6.开展人社政策惠万民主题宣传年活动总结
7.人社政策法规主题宣传年活动总结
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工作总结
按照镇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年初工作部署,为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落实各职能部门计划生育职责分工,我局为镇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单位成员之一,结合区镇有关计划生育综合治理考核要求,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我局的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
一是年初根据镇委对我局领导班子调整的情况,我们相应的调整了计划生育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成员,即成立了由局长亲自挂帅、常务副局长为副组长、班子其他成员和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二是把计划生育工作列入全局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纳入议事日程,并突出重点,安排部署相关工作。
二、责任明确
为了更好地搞好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充分发挥各部门的积极性,增强各部门的工作责任感。制订了考核方案,从而促进了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认真履职
各居村劳动服务站根据各自的职责要求,认真开展工作,并且取得较好成绩。
1、失业登记手续时,必须要求对方提供当地人民政府或街道计生办的婚育证明,确定无违反计划生育情况的才予办理。在办理社会职
介行政审批时,督促其落实计育工作,即要求职介所在办理劳务输出时,必须查验婚育证明。
2、在办理《就业失业手册时》时,督促用工单位流入女性人员的,要凭现居住地计生部门查验合格的《婚育证明》或《计划生育服务证》,按规定做好登记,并于每月10日前将想关的登记册通报镇人口计生部门。
3、劳动监察大队在劳动执法过程中,将用人单位对女职工的孕产期、哺乳期合法权益的保护和同工同酬作为重要内容一并进行了检查,同时开展了“女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否受到侵害”的专项检查活动,均未发现违反规定的行为。今年共组织开展了三次针对女职工权益保障的监察活动,有力维护了女职工特别是流动人口中女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4、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用工单位前来鉴证,将计划生育列为合同条款之一,明确在合同期内发生政策外生育的,可解除劳动关系。各用工单位对自己本企业内的育龄妇女进行检查。并积极配合和实施。
5、我局对计生工作做好了一些基础性工作,如局机关和所属单位的职工、职工家属的计划生育工作,下属13个劳动服务站的干部职工都有相关的计划生育检查,确保了无违法生育。
在分管领导的直接领导下,在计生专干的努力,今年工作取得上级领导的进一步重视,今后,我局将再接再厉,把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一、强化领导, 落实责任
长汀县人力资源工作领导小组继续把企业用工服务工作列入县对乡镇的目标管理考核, 并专门召开会议部署2014年工作, 下达了第一阶段目标任务。会后各乡镇迅速召开镇村干部动员大会, 制定了工作方案, 将工作任务分解到人到岗。策武、大同、河田等乡镇主要领导春节期间亲自下村督查。建立了领导干部挂钩乡镇、联系企业制度, 全力协助乡镇推荐人员到企业就业, 帮助企业做好招工、稳工、留工工作。
二、摸清底数, 夯实基础
年前对开发区企业2014年的用工需求进行调查, 建立企业需工信息库, 并根据摸底情况把23家新上和扩大生产规模的企业列为服务重点。组织各乡镇对本辖区内外出务工人数、班组长、返乡人员情况、返乡就业意向及本地富余劳动力状况进行调查摸底, 建立乡镇人力资源数据库, 明确工作方向。
三、大力宣传, 营造氛围
长汀县、乡 (镇) 、村上下联动、相互配合, 对县良好的用工环境和企业用工等信息进行了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 大力营造新年务工长汀好, 家乡就业更温馨的氛围。制作了《新年务工哪里好?长汀就业更温馨》电视宣传片并于春节期间在县电视台、福建公共频道、长汀资讯频道、县委党务公开栏电子屏、长汀电信电子屏等连续播放;将《致外出务工人员的一封信》制成录音, 在长汀广播电台播放;在火车站广场、河田高速路口制作了大幅立柱广告, 在卧龙路制作了跨街广告宣传就业信息;将各企业的用工信息、举办招聘会信息、《致外出务工人员的一封信》等印制成大幅喷布广告、条幅和彩色宣传单, 分别在招聘会现场、县城各主要路口、繁华地段, 各乡镇村人流密集地等场所悬挂、张贴、发放宣传;在长汀有线电视、长汀人力资源市场网、龙岩市人力资源市场网, 福建公共就业网等网站发布企业用工信息和举办各种招聘活动的情况;利用年前年后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春节的有利时机, 在乡镇、村 (社区) 人口集中点设立就业信息专栏, 组织人员进村入户宣传动员, 召开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有求职意向人员座谈会、村企联谊会。
四、牵线搭桥, 构建平台
举办专场招聘会。正月初八, 在火车站广场举办了“2014年海西招聘行动——长汀县专场招聘大会”, 有4000多名求职者参与招聘活动, 其中1130名求职者与用工企业签约或达成初步就业意向;举办招聘周活动, 从2月3~14日在腾飞电信大楼前举办“长汀县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 58家企业先后参与了活动, 815人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开展巡回招聘活动, 组织企业到各乡镇开展“送岗位、送信息、送政策、送服务”巡回招聘活动, 各乡镇积极组织有就业意向人员、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参与招聘, 有795人与企业达成意向;开展县外招聘活动, 积极向县外拓展, 组织10多家企业到邻近的江西瑞金、赣州、石城、宁化治平、曹坊等地进行县外招聘, 加强了与云南文山、陕西安康、江西宜春等劳务中介机构联系, 成功输入县外劳务人员100多人;开展网络招聘活动, 运用人力资源网发布招聘会公告、企业用工信息, 进行网络招聘, 共有1000多人次在网上点击查询。
五、政企互动, 优化环境
人社部日前发出通知,决定从2014年起,出资设立劳动出版“技能雏鹰”奖学金,每两年评选一次。据悉,2014—2015年度奖学金共计60万元,奖励200名品学兼优的高级技工学校、 技师学院高级工班或预备技师班的在校学生, 奖学金标准为每人3000元。
为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 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 进一步激发技工院校学生勤学技能、 奋发成才的热情,通知强调,申请奖学金的学生应具备以下条件: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品行端正。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成绩优异,2013—2014学年总成绩在年级中名列前茅。对在校期间获得省级及以上技能大赛名次,或获得省级以上表彰和荣誉称号者优先考虑。通知称,每所学校申请奖学金学生原则上不超过两名。
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战略性新兴产业赛项超三成
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拉开帷幕。今年大赛赛项设置强调与产业结构升级和高新技术发展同步,开设了三网融合(4G网络)、云安全、三维建模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智能家居、飞机发动机装调与维修等32个赛项,占全部比赛的34%。
据了解,大赛共设12个专业类的95个比赛项目,于5月31日至6月27日在天津主赛场和北京等12个分赛区举行,其中天津主赛场举办35项比赛,12个分赛区举办60项比赛。今年大赛参赛选手逾万人。在国赛的带动下,各地省赛、市赛和校赛广泛开展,各级竞赛的中、高职专业类覆盖面超过了80%,竞赛已成为提高学生技能学习兴趣、评价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全国有大赛”的技能大赛体系基本形成。本届大赛的开放程度较往届大赛有所提高,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将以友谊赛、对抗赛等形式参与赛事和相关活动,香港地区选手将首次正式参加比赛。
人社部规范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项目管理
人社部日前制定《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项目管理办法》。《办法》明确, 高级研修项目应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围绕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以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确定的12个重点领域和9个现代服务业领域为重点遴选研修主题。
《办法》规定,高级研修项目经费由中央财政专项资助,主要用于支付高级研修项目的住宿费、伙食费、场地费、讲课费、资料费、交通费等。各地区、各部门和有关单位、人社部门要严格执行《中央和国家机关培训经费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严格控制培训活动经费开支范围和标准,加强管理,专款专用。
人社部强调,对研修质量高、效果好、组织规范、管理严格的有关单位,人社部将定期宣传推广其经验做法,并在制定下年度高级研修项目计划时予以支持。
广东省技工教育八项指标居全国之首
目前,广东省共有技工院校242所,其中技师学院32所、高级技工学校45所、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61所,在校生80万人左右。
广东省技工教育被国家人社部誉为全国技工院校的“一面旗帜”,应届毕业生就业率、招生数、在校生数、校均在校生数、教学研究成果、技能鉴定人数、全国技能大赛金牌数、高技能人才培养量八项指标位居全国首位。
四川:4万藏区学子受惠“9+3”职教免费教育计划
据四川省教育厅统计,自“9+3”职教免费教育计划实施5年来,已先后组织4万多名藏区学生到内地学习,其中87%来自农牧民家庭。
为了确保该计划顺利实施,四川省委、省政府成立了由省领导担任正副组长、15个省级部门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省教育厅组建了“9+3”办公室;省政府与各市州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并纳入目标管理实施绩效考核;藏区先后选派近千名驻校干部教师到“9+3”学校协助工作。
四川省还建立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的“9+3”计划经费保障体系。参加该计划的藏区学生,每人每年免除学费2000元;前两年,每生每年生活补助3000元,第三年生活补助1500元;每生每年补助交通、住宿、书本费1500元;新生每年每人冬装补助300元。从2009至2013年,中央和四川省投入“9+3”计划的经费已超过20亿元。
“9+3”计划实现了学生们的就业梦、参军梦和升学梦。据统计,2009届、2010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都超过98%,其中有2600人通过招考(聘)充实到藏区基层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队伍,1000多人参军入伍,1000多人考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
目前,四川省“9+3”教育模式已扩大到彝族地区。从2014年秋季起,比照藏区“9+3”免费教育政策,四川省将实行大小凉山彝区“9+3”免费教育计划,在13个县招生5000名。
河南汝州:技能培训为残疾人实现就业梦“添翼”
从2000年至今,河南省汝州市残联一直坚持为残疾人举办技能培训班,每年都能使千名残疾人实现就业梦想。近年来,汝州市残联还开展实用技术下乡活动,以乡镇(街道)党校、村小学为阵地,聘请专家向残疾人传授实用技能。培训合格后就直接输送到相对企业,让残疾人掌握了就业技能,保证了就业。
同时,汝州市残联还积极选送盲人到郑州特色教育中等专业学校学习医疗按摩技术。今年,残联共举办培训班15期,培训残疾人1021人,就业984名。
北京:多行业蓝领工资超白领
日前,北京市人社局发布的2014年度90个职位工资指导价位中,很多行业的蓝领劳动者工资早已超出普通白领的工资。如发电运行值班人员、储运人员、西式面点师、铸造工等36个蓝领岗位综合价位的年平均工资均达到5万元以上,都比上一年有较大幅度增长。
北京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指出,一线服务岗位薪酬蹿升迅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供需结构性矛盾,“餐饮服务业、居家服务业等是招用一线服务岗位的大户,近两年如果不给出高工资,北京的生活成本如此之高,求职者还不如转而去津冀就业。”
赶集网高级产品经理王晓红指出这些高薪的低端职位,无外乎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职位“声誉”并不好,二是都很辛苦,三是有一技之长。 她强调,这种低职高薪的趋势肯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美剧里的水管工都很受欢迎,属于中产阶层。就是要给辛苦的工作以相对较高的报酬,脑力体力之间因为社会分工不同造成的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这也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
宁夏雨露计划已资助中高职贫困学生2.5万余人
为使贫困家庭的子女通过掌握一技之长摆脱贫困的恶性循环,截至目前,宁夏雨露计划已资助中高职贫困学生2.5万余人,不少接受培训顺利就业的贫困学生逐渐助其家庭改变贫困面貌。
宁夏回族自治区扶贫办主任董玲说,2011年,宁夏西吉、海原和同心被国家确定为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县,主要扶持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识别出贫困家庭子女。2012年,雨露计划补助范围扩大到六盘山片区的7个贫困县区。其中,2012年至2013学年,宁夏对试点县(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接受本地和异地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及一年以上技能培训的学生家庭,每个补助对象每学年补助生活费用1500元。
潍坊:高技能人才达18万
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被人们称为“金蓝领”。近年来,潍坊市高度重视这支兴企强市的“生力军”,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优化舆论环境,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潍坊市是国家人社部全国百家职业培训示范城市。目前,全市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8万人,96人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和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74人被评为山东省首席技师。
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规模不断扩大
2012年以来,江苏一直着力于搭建中、高职及应用型本科的人才贯通培养立交桥:中职校与高职校“3+3”分段培养,中职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3+4”分段培养,高职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3+2”“5+2”分段培养,以及高职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联合培养。
在此背景下,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规模不断扩大。从2012年的71个试点项目实际招生4885人到今年的422个项目,招生规模达2.2万人。从近两年的情况看,中高职升学“立交桥”的搭建得到学生、家长和学校的认可。
为了进一步提高试点项目的质量,江苏将进一步探索构建衔接贯通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到2015年,所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均建立起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到2020年,全省中高等职业教育对应专业基本建立起衔接的课程体系。
上海民办工商外国语职院首获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
近日,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收到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的正式批复,同意该院招收外国留学生。首批短期游学项目招生人数为20人,以后招生规模和招生项目逐年扩展。据悉,这是上海市民办高职高校首获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
据介绍,该院已与10多个国家的34所高校开展了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该院2006年获得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资格,启动了中澳会展合作办学项目,形成了有中澳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该学院副院长朱士昌教授表示:“我们将邀请重点大学专家来校传授对外国留学生的教育经验,进行师资培训,开展教学改革,做好后勤服务等工作,迎接首批外国留学生的到来。”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全国首个城镇社区学院
日前,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与青岛市黄岛区灵珠山街道办事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举行了社区学院揭牌仪式。据悉,这是全国首个由高职院校为服务农村一线在城镇社区建设的社区学院。
据了解,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与灵珠山街道办事处共建社区学院,将充分发挥高校的专业技术优势和示范辐射作用,同时发挥灵珠山街道办事处地域资源优势。双方将在师资、科研、服务社区劳动力转移、产业转型升级、职业技能培训、社区文化建设等方面展开全面深入的合作。在此基础上,双方还将共建社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教师研修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农校合作基地、劳动课基地等,实现专业产业对接和深度文化共建。
工 作 汇 报
(2011年8月19日)
书记、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全体干部职工对乔书记和各位领导莅临我局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位于 街和路交叉口东侧,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近年来,通过实施大规模的拆墙透绿、退硬还绿工程,机关面貌焕然一新,2010年被评为“市级园林式单位”。我局共有干部职工58人,其中领导班子成员9人,内设办公室、人事科、劳动科、专业技术科、工资科、社保科和劳动监察大队等七个科室,下属社会保障中心、人才交流中心、劳动就业服务局、新农保中心等四个部门,主要承担全县人力资源、劳动关系、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工作。2010年,我局分别荣获邯郸市人民政府授予的“邯郸市园林式单位”,县委、县政府授予的“优秀领导班子”、“民生工作先进单位”、“三年大变样先进集体”、“拆迁工作突出贡献单位”、“优秀执法单位”和“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职业技能鉴定、技能培训和小额贷款等三项工作指标在全市均位于第一名。今年,我县再次被省人社厅确定为农村劳动力就业示范县。下面,就我局承担的部分工作向各位领导做一简要汇报:
一、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我县辖 镇 乡、个行政村,全县人口 万,其中农业人口 万,城镇人口万。农业人口中,16—59周岁应参保人口11.9万,60周岁以上人口2.09万。城镇人口中,符合参保条件人口0.12万。-1-
按照上级有关政策,60周岁以上参保人员基础养老金由中央财政全额补贴,年为我县补贴总额为1379.4万元;省级财政为我县参保居民补贴缴费178.5万元,为我县重度残疾人补贴缴费4.3万元。中央、省级财政每年为我县补贴总额达到1562.2万元。
为确保我县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顺利实施,我局将其列入2011年的首要工程、必保工程,倾全局之力实施了试点县申报工作,通过开展大量的基础工作和积极争取,我县于今年7月成功列入国家第三批试点县。2011年5月,我县成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心,隶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科级规格,全额事业单位,编制8人,专门负责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组织实施;各乡镇组建了劳动保障工作站,股级规格,全额事业单位,每个乡镇编制3人;每个行政村(居委会)明确了1名协办人员。县农保中心专门成立了服务大厅,配备办公桌椅6套、微机6台、打印机1台、空调1台,安装了全省统一的信息系统,各乡镇均按照有关要求落实了办公场所和设施。今年7月,我县召开了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全面启动了政策宣传和保费征缴工作,各乡镇、县直各有关单位各司其职,密切合作,仅用12天时间就完成了参保既定任务目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人,参保率达到了93.8%,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人,提前完成市定目标。今年8月,我县举行了首批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养老金发放仪式,共为8个行政村的位参保居民发放了每人55元的养老金,在全市第三批试点县中处于领先水平,目前正在实施参保人员信息录入,同时谋划实施剩余行政村养老金发放工作。
8月17日,省人社厅农保处副调研员等一行3人,在市人社局
副局长等人的陪同下,对我县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对我县试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二、扎实推进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
今年以来,深入贯彻执行《社会保险法》,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险宣传力度,以实施“扩面征缴”为重点,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现参加省级统筹企业养老保险 人,其中已退休人员 人,年发放养老金需 万元,今年我县计划征缴社保基金 万元,已完成征缴收入 万元;省厅为我县下拨调剂金 万元,已到帐万元,确保了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发放率100%。
2011年,全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共参保 人,完成市定任务的101%。其中,成年居民 人,18周岁以下居民及学生 人,低保对象和重残人员 人,收缴居民医疗保险费 万元。截止7月底,报销住院费 人次,基金支出 万元,普通门诊费 人次,基金支出 万元,基金累计结余 万元。为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我局在城镇居民医保网络尚未正式投入使用的情况下,对业务人员进行了待遇支付培训,统一采取手工操作等方式进行报销工作,实现了“出院即报”的目标。
三、就业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
按照“以品牌促培训、以培训促就业”工作思路,倾力打造“X县巧剪子缝纫工”全国优秀劳务品牌和X县“锦绣织女”河北省知名劳务品牌,大力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统筹城乡就业,全县就业再就业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一是开发就业岗位。县人社局组织闲散劳动力进行现场招聘,为县工业园区项目企业搞好服务,做好职业供求、信息收集和发布工作,为求职者提供就业平台,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二是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围绕县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有针对性开展企业实用的技术培训,开设手工编织、服装、计算机等8
个专业,累计完成培训 人,并为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免费进行职业技能鉴定,从而更好地解决企业的用工需求。三是开发大学生见习岗位。按照市局的文件精神,我县开发大学生见习岗位个,在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站见习,见习期一年。四是小额贷款贴息资金。为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失业人员,累计为龙兴纺织有限公司,付东纺织有限公司,东方纺织有限公司,三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和 名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办理贷款贴息万元。五是加强劳务输出。通过举办劳务输出交流会,邀请北京、天津等省外多家知名企业进行现场招聘活动,实行免费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帮助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让农村劳动力实现外出务工就业。
截至目前,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岗位 人,占年任务的60%;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 人,分别占年任务的60%、67.5%;培训各类人员4794人,占年任务的73%;城镇登记失业率0.18%;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人,其中,劳务输出 人,分别占年任务的58%、64%。
四、人事人才工作卓有成效。
紧紧围绕“构建优秀人才队伍,服务县域经济发展”这个主题,突出抓好人事制度改革和人才引进。目前,我县共有各级专业技术人才 人,其中高级职称 人,中级职称 人,初级职称 人。一是严格按照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工作要求,配合县有关部门抓好医疗改革工作的落实,特别是在选聘乡镇卫生院院长工作上,高标准、全透明进行资格审查、聘请专业评委现场测评,确保了我县医改工作顺利实施。二是认真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接收工作。2011年,共接收应届高校毕业生 人次,其中研究生 名。三是优化人才引进结构。
坚持按照“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原则,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人才招聘会,累计引进各类人才 余名,其中高层次人才 余名,选拔培训乡土人才 名,有力的支持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年,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的一年。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市委**届三次全体会议和国家省市人社工作会议精神,今年以至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将改革创新的重点和方向集中在进一步简政放权、实现职能理顺、构建整体性人才开发格局、整合建设网络信息系统等几个大的方面,力争在机关事业单位招聘制度改革、科学调整考核标准、专技人才服务产业发展、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医保普惠和农民工工资清欠等具体工作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4年我市人社工作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市委**届三次全会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三城并进、二三产业并举”发展战略,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努力在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上率先领先,在人事人才改革上创新创优,在切实改善民生上提质提效,不断开创我市人社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为此,我们要扎实推进以下七项重点工作。
(一)以落实积极就业政策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
全年完成开发城镇用工岗位8000个,城镇新增就业70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60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解决零就业家庭比率100%。
一是开展就业困难群体援助。加快建设高效、快捷、温馨的基层就业服务平台,打造“高质量就业示范社区”,进一步强化和规范公益性岗位管理,为低保人员、残疾人、大龄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等群体稳定就业提供保障。
二是推进实现城乡统筹就业。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网络,开展“高质量就业示范行政村”建设。推进劳务输出品牌战略,建设特色输出基地,提升输出质量。全口径劳务输出28万人,农村劳动力输出26万人次,实现劳务经济收入22亿元。
三是组织实施“创富助业”行动。新发放小额担保贷款**万元。征集创业项目100个,其中大学生创业项目20个;引导扶持实现创业600人,带动就业2600人。
四是抓培训促创业就业。为5000名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技能就业培训,培训后就业率达到60%;创业培训500人;农村劳动力引导性培训20000人。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人数达到1600人。
五是加强公共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按**市安排部署,市成立创业服务分中心,乡镇、办事处成立创业服务站,系统开展项目推介、实训辅导、模拟体验、孵化扶持、跟踪指导等“一条龙”服务。
(二)以大学生创业园为重点,强力推动大学生创业就业
进一步完善园区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园区管理模式,加快孵化步伐,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将大学生创业园真正打造成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基地、企业家诞生成长的摇篮和连接企业高校的桥梁,适时启动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园申报工作。
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资1400万元,新建、改建创业孵化标准厂房20栋,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新建园区道路6条。为满足培训实训需求,我局将对上争取资金500万元,用于购置培训实训设备。继续完善园区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园区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全面提升园区的接待能力、孵化层次和水平。
二是大力引进孵化项目。继续把引进孵化项目作为园区发展的“重点工程”,按照《**市孵化基地(创业园区、创业市场)认定及管理办法》,认真落实相关扶持政策,积极开展多样形式的创业扶持服务工作。扩大入孵项目容量,提升孵化成功率。年内新引进大学生创业企业40户,创业带动就业400人。
三是积极搭建创业培训实训平台。遴选师资开展有效的创业培训、实训课程,积极开发课程产生的衍生产品,如企业的招工、求职者的应聘等。在****经济开发区选取10户企业,作为大学生创业就业见习基地,通过创业实训平台,强化实践锻炼,提升综合能力,全年创业实训达到1500人。
四是大力推动多方合作。开展“园企合作”,与开发区企业开展长期合作,建立创业就业见习基地、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基地;开展“园校合作”,与**市内多家理工类院校开展“创业培训进校园”、“创业实训进园区”活动,针对大学生开展创业理念、操作流程等相关知识的引导,与高校进行双向互动,打造大学生创业培训实训(孵化)基地;发挥“政校企”联合体平台作用,有针对性的组织用工企业到高校开展专场招聘会等创业就业工作。
五是有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未就业大学生、失地农民和下岗失业人员免费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全年培训2000人。加强与重点企业和新建项目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创新培训模式,尝试开展订单、委托培训业务,不断
提升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三)以扩面征缴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继续扩大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完成职工医疗保险*万人、职工工伤保险3.6万人、职工生育保险3.6万人(其中新增1000人)、职工大额补充医疗保险*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17.6万人,实现全覆盖。
二是
健全基本医疗和工伤保险制度。按照**市统一部署,做好医疗保险城乡统筹的前期准备工作。推进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将城镇居民大病保险病种由40个增加到60个,将低自付治疗病种由11个增加到21个。对参保居民住院个人负担部分超过8000元以上部分再给予分段补偿,报销额度不封顶。加强工伤保险制度建设,继续扩大高风险行业、小微企业参保覆盖面,探索建立工伤预防工作制度。
三是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稳步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探索建立“衔接有序、全面覆盖”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继续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续保缴费工作,巩固参保扩面成果,按照省及**市统一部署,切实做好合并实施新农保和城居保工作。研究建立失业保险稳定就业、促进就业长效机制,完善失业动态监测和失业预警制度。
(四)以规范管理为重点,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一是推进公务员队伍建设。按照省及**市统一部署,积极推进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的组织实施。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稳步做好机关推行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制度前期准备工作。
二是分级分类开展公务员及专技人员的大规模培训。积极推进培训方式的改革创新,推广公务员网络培训学校模式,公务员培训完成比率达到100%。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开展好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三是继续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认真做好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各项工作。严格执行岗位管理及聘用审批程序,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岗位日常管理工作。加快建立岗位动态管理机制,全面推行公开招聘制度,认真做好机关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组织实施工作。
四是加强军转干部安置工作。扎实做好计划分配军转干部安置工作和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工作。认真做好部分困难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维稳工作,确保企业军转干部队伍总体稳定。
(五)以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一是不断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市安排部署,深入组织实施“千名科技专家服务民营企业行动”,提高科技专家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工作任务完成率达到100%。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专技人员继续教育计划完成比率达到100%。
二是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人力资源市场新增从业人员培训率达到100%;人力资源市场诚信档案建立率达到100%。
三是推进职称制度改革。按照国家、省和**市部署,全面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和岗位设置分级制度改革。推进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设置工作。做好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三级岗位聘用人员的评审、推荐与考核评估工作。
(六)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重点,进一步和谐劳动关系
一是健全劳动关系协调体系。规范企业工资分配秩序,严格落实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强化劳动关系协调员培训工作,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加强对企业用工的指导和服务,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全市规模型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98%以上,劳动用工备案率95%以上。
二是发挥劳动保障监察和基层平台的监管作用。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配合协作与沟通协调,进一步畅通劳动者权益诉求渠道,实现劳动保障执法的监管范围从过去的城镇为主向城乡一体化维权转变,监管模式从被动执法向主动预防、主动调处转变。大力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加强执法效能建设和监察服务设施建设,努力实现机构标准化、队伍专业化、流程规范化、管理信息化。
三是推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发挥“调裁结合,以调为主”的劳动争议案件调解功能,采取疑难案件集体研判方式,提高劳动人事争议疑难案件和积案处理效率,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当期结案率达到95%以上;建立对上沟通工作机制,积极争取上级仲裁机构的工作指导,努力提升仲裁员整体业务水平。
四是加强信访维稳工作。加强信访突出问题的分析和梳理工作,确立“和谐接访”理念。继续加强内部联动机制建设,加强外部协作,努力构建大信访大维稳工作格局,做好重大活动和重要敏感时期的信访维稳工作,确保不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事件。
五是提高网络信息化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一卡通”工程建设,首批完成新农保数据采集工作,加快社会保障卡的办理和发放速度。实现省市县三级主干网络互通与数据传输。
(七)以转变工作作风为重点,切实提升人社工作服务水平
要认真贯彻落实市纪委**届四次全会精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视和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一是严明党的纪律。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财经纪律、生活纪律,严格教育,加强管理,坚决纠正无组织无纪律、自由主义、好人主义等现象。党员领导干部要增强党性,正确处理个人和组织的关系,常怀敬畏和戒惧之心,遵守组织制度,切实做到“四个服从”。按照市纪委的部署,在全局开展“学、查、改、建”专项活动,努力做到学到位、查到位、改到位、建到位。按照市直机关党工委的要求,在窗口单位和行政服务部门深入开展“三亮三比三评”活动,进一步推进窗口服务和机关效能专项整治工作,切实提高机关执行力。强化监督检查,加大问责力度,推进工作落实,促进机关工作提质提效。
二是严抓作风建设。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持把“转变作风、便民利民,创新思路、服务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倡导“清廉、敬业、和谐、务实、创新、学习”六种风气,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结合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四风”和不落实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开展“公开承诺、亲切服务、依法行政、文明办事”和“下基层、接地气、办实事”等活动为载体,加快建立联系服务群众长效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从严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简化各类接待工作,坚决反对各种奢侈浪费行为。深入开展政行风和软环境建设,切实加强纠风和专项治理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窗口单位改进作风专项行动的通知》精神,在服务规范方面,普遍实行“五制”、“四公开”、“三亮明”,即首问负责制、全程代理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做到办事程序公开、办事依据公开、办事时限公开、办事结果公开,窗口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提供服务要亮明身份、亮明承诺、亮明标准,努力使在窗口单位办事的群众少跑一回路,少排一次队,少等一分钟。在纪律要求方面,做到“四杜绝”,即严格依法依规办事,杜绝徇私越权现象;严格信息管理,杜绝泄露服务对象隐私现象;工作时间坚守岗位认真履职,杜绝擅自脱岗“空窗”现象;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精神状态,杜绝慵懒散漫现象。在服务用语方面,做到服务语言规范,语气亲切温和,手势姿态具有亲和力,大力提倡人人多一分主动、多一分热情、多一分关怀。
【人社局劳动监察】推荐阅读:
人社局汇报提纲06-28
人社局工作要点09-21
人社局脱贫发言材料05-29
2024人社局工作总结06-30
人社局工会人员名单07-11
人社局班子述职报告07-16
2022人社局工作总结07-27
人社局政风行风承诺公示09-08
人社局民主管理制度10-25
2018年人社局工作思路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