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环教学小结(精选8篇)
一、成立领导小组
为确保 “四环教学”有序有效的开展,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为此成立了领导小组。负责对“四环教学”教学活动的领导管理检查,指导评估和总结推广工作。组 长:马海龙
副组长:高 健
成员:孙一梅 潘阿绒 蒋海艳
张鹏
二、落实“四环教学”的具体措施
1、推行“1+4”课堂教学,落实“堂堂过关”
开学初,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对271高效课堂”和“四环教学”等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经过反复讨论和调研,并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决定推行 “1+4新课堂”教学模式。“1+4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可概括为:“1”个指导思想“4”个教学环节。主要内容是:
“1”个指导思想即“明确目标,合作探究,精讲多练,当堂检测”。“4”个教学环节:启发导入(5ˊ);探究新知(15ˊ);点拨拓(15ˊ);巩固检测(10ˊ)。
2、课余自习,及时巩固,天天过关。
教师利用早读、午自习进行辅导检测。根据学生课堂过关的情况对集体进行普遍问题的指导,完成正式作业。对个别或部分学生另行布置具有针对性的辅导训练。使学生做到对当天所学的知识能用的会用、能背的会背,达到天天过关的目的。
课后布置有针对性的家庭作业巩固再过关。家庭作业要严格遵循精选、精炼、精讲、精评的原则。要实行分层布置,对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的难度和数量要区别对待。
3、复习纠错,逐层查补,周周过关
复习纠错,逐层查补。在每周内或周末各科教师对学生布置需要巩固的内容,强化训练的习题(对优秀生和学困生的要求可进行提高和降低)。随后采用老师抽查(抽查人数至少为本班人数的1/3,抽查对象要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组长检查、组员对查的多种方式全面检查各阶层的学生周过关的完成情况。对于依然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的纠错和更正,促使其达到过关目的。
周抽测检查,人人过关。每周二至周四利用第八节课,由教务处安排抽测科目,备课组长安排科任教师出题及监考,进行周抽测。每周具体抽测对象可以是月考未达标学生,也可以是每班某一小组,还可以是某一小组的A层、B层或C层学生,这样达到同层之间有比较,小组之间有竞争。对于抽测试卷,科任老师必须进行认真阅卷,认真分析。考试不及格的视为本周未过关,对待这些老师要分析,同学也要自己分析原因,随即老师或尖子生对其进行辅导,补救过关。
4、月检月评,师生达标,月月过关
在每月月末或月初对学生的所学和教师的所教进行考试检测。教师在考前利用1-2个课时整理、整理复习这一个月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做好复习巩固工作。
月考试题由各备课组长出题,教务处审查。九年级实行单人单桌进行月考。
七、八年级实行异级插座,教师双人监考,教研组集体流水阅卷。
三、保障机制
每个周末由教务处牵头,年级部和各教研组具体检查对“四环教学”各层项目的落实情况,检查结果在绩效考核中体现。1.堂堂过关
(1)领导、教研组集体听课,检查督促。为了进一步检查落实堂堂过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每周领导、教研组集体听课至少一节。听课对象首先选取课改小组成员,进而逐人展开进行听课,最后力争达到人人达标的目的。
(2)对于教案的备写落实由教研组长周查的机制,每周评出优秀教案进行额外赋分,以此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2、对天天过关情况实行年级抽查和教务处月查相结合。“堂堂过关、天天过关、周周过关、月月过关”是学生自我检测、自我更新、自我补“缺”的重要方法,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我校将把“四环教学”列入教改实验的重点,狠抓落实,不断总结完善落实“四环教学”的方法。“堂堂过关、天天过关”由任课教师负责组织落实,精选当堂训练题和作业,每天抓好自习辅导与反馈;“周周过关”由备课组长负责组织落实,每周精心组织编写一套周抽测题;“月月过关”由教务处负责组织落实,搞好月考工作,并认真做好每次月考的质量分析。分析要从学生、教师和管理三方面全面考虑,使“月月过关”落到实处。同时学校制定严格的检查反馈制度,教务处对“四环教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责任到人。
(三) 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 扩充学生的知识库
阅读的主要目的就是扩充学生的知识库, 在进行阅读教学后, 作为教师还应要求或者推荐其他课外英语阅读书籍, 让学生进行选择性阅读, 在推荐课外阅读书籍的时候一定要选取叙事、幽默、人物等类型的文章, 充分调动学生阅读兴趣, 让学生融入其中, 达到扩充学生知识库的目的。
(四) 加强课后反思, 准确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并进行针对性教学
不论学习任何科目或者内容, 学习之后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详细反思, 正面了解实际, 针对问题再进行再学习, 这样才能避免问题堆积, 才能保证顺利继续学习。课堂教学之后或者在下次课堂教学前,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对以前学习内容进行反思, 如果发现学生还未掌握学习难点, 进行再教导后再开展下步教学工作。
三、结论
随着教育的改革,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当前各科教师教学的重要目标。就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而言, 作为英语教师, 首先应详细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出发, 培养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扩充其英语知识范围, 提高英语学习的实效性, 打造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是学校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但目前课堂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1) 教师只管讲, 不管学生“想”不“想”。 (2) 课堂提问多, 探究少。 (3) 重文轻图、有图不用、用图不导。 (4) 教学气氛不民主, 不平等。 (5) 重自然、轻人文、不重视德育。概括起来就是:“讲讲———听听———接受———巩固”, 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推进素质教育, 所以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样,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是实施地理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对于我校提出的“四环节”教学模式, 应用在地理课堂的全过程是这样的: (1) 质疑导读、全面感知。 (2) 合议解惑、启迪思维。 (3) 精讲概括、深化理解。 (4) 精炼测试、巩固记忆。四个环节进行的, 现以“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一节教学为例, 将此程序教学法及其运用介绍如下:
一、质疑导读, 全面感知
教师在备课中根据教学大纲、考试说明、教材和学生情况制定出一堂课的教学目标, 然后按目标要求和教材顺序精心设计出一套“自学思考题”供学生自学。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 (3—5分钟) 看完规定的教材内容 (包括文字及图像) , 全面感知。在读书看图的过程中, 要以思考题作为线索和归宿, 要求学生在书、图上注明符号, 勾画出关键的词语。读书一般是自己看, 必要时也可指定学生阅读, 老师“点睛”, 有的内容也可以集体朗读。这样不但可以防止学生的盲目性读书浪费时间, 还能做到有的放矢, 而且有利于老师对于课堂的控制。如在学习高中鲁教版新教材必修2第三单元中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时, 拟定了以下的思考题: (1) 工业联系有哪些方式? (2) 工业为什么要集聚, 集聚的目的是什么? (3) 工业为什么要分散?为什么能分散?分散到哪里?几个问题一抛出来学生对于教材自然而然的就清晰了。“地理”这个“理”明白了, 再分析“地”就容易得多了。鲁教版必修2中围绕着“区位”一词, 教材都是先讲“理”再讲“地”。全面感知教材, 把教材中的主线找出来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掌控教材。
二、合议解惑、启迪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作为一种语言性沟通或语言性活动,“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对话式阅读教学无疑是一条有效途径,它是一个师生交流,互动合作的教学过程,充满着探究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色彩。
笔者在实践中深刻意识到,对话式阅读教学按“整体——局部——深入——发散”推演,以“四环节”的教学策略,可以把握一条比较清晰的路线图:
(一)创设情境,进行引读性对话,诱发学生产生阅读动机。引读性对话是为展开阅读教学而与学生先行进行的准备性对话。教师可以通过对话向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背景,与学生共同创设一个阅读的情境,引起学生的主动积极地关注文本。引导性对话的情境设计有以下几种形式:
1、联系式:通过对学生已经学过的与阕读文本相关知识的联系展开对话,以引起学生兴趣。它可以帮助学生由旧到新、由彼及此地把握未知内容,增加学习的亲切感。如教学《故乡》,可以联系《百草园》一文中作者对儿时乐园的描述,谈论故乡曾经的美好;再通过比较,师生共同探究故乡巨大变化的深层社会原因。
2、设疑式。故设悬念,布置疑障,激起对话,剖析原委。教学《伟大的悲剧》,一开头就设计这些疑问:“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课文中的“悲剧”表现在哪些地方?为什么又称这种“悲剧”是“伟大”的呢?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为什么要给这位失败的斯科特写传记?斯科特能称得上是英雄吗?带着这些问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经过一番对话之后,学生的思维能力、赏析能力加强了。用设疑式对话,要注意对话的内容必须紧扣文本的关键和重点,且有思考的价值,能启人深思。
3、引用式。可以用与文本有关的名言、警句、诗词、成语、对联或典故导人新课,指点文字,谈古论今。如《爸爸的花儿落了》可由电影《城南旧事》的主题歌词谈起;《济南的冬天》可以赏析老舍写的姊妹篇《济南的秋天》:“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作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给了济南。”引用式的对话能发现学生的灵动之气,促使学生去积累一定的知识,丰富课堂内容,提高阅读质量。
引读性对话的目的是在阅读教学中起到激趣的作用,促使学生主动地进人阅读状态,唤起学习需要,实现学生与文本的隐性对话。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引读不等同于“请君入瓮”式教学,而是陪伴学生自己去关注,欣赏,品味,思考。
(二)整体感知,进行多向性对话,尊重和鼓励学生勇于发现。所谓“多向性”。指的是在一个明确的“谈资”下,尽可能地容纳学生的阅读感受与发现,平等地对待学生的独特见解,不按照发现的价值大小依次排队。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后,教师帮助他们由相对独立的隐性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走向多边合作的显性对话(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对话),鼓励他们成为自主意愿与自我发现的积极表述者。教师应当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意愿与选择,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较充分地表现自己,发展自己,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既有积极性又有可能性地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对话当中来,从而将对话的“谈资”展开得更全面,拓展得更宽广。把学生自身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暴露得更具体,更细致。多向性对话体现了对话教学的民主性与平等性。它有以下几种形式:
1、表意丰富的添加式。添加式指的是,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确定一个“谈资”,添加一些修饰性或限制性的词语,使之能够表述学生自己的独特的阅读发现,以便在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对话交流。添加式一是能较具体充实表述学生的理解,二是能广泛地接纳学生的不同见解。如教学《故乡》,在初读课文后,教师给出这样的“谈资”:现实中的故乡的确与童年的故乡面目全非,用你自己的话说说对现实中故乡的感受。学生在进行一番交流之后,将自己的发现一个个表述出来,主要有:
远去的故乡,悲凉的故乡,萧条、衰败、日趋破产的故乡,与我有了隔膜的故乡,清晰而又模糊的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
这样,不必教师的说教,学生便能在广泛的对话中了解故乡衰败的具体内涵。
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我们不难看出,添加式的多向性对话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广阔的天地。
2、角度各异的归类式。归类式指的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将“谈资”分成几类逐步对话,并通过对话逐步走向深入。归类式对话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赏析文本,提升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如教学《皇帝的新装》,可以就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对话、赏析:
读《皇帝的新装》你觉得谁最可笑?
读《皇帝的新装》你觉得谁最可恨?
读《皇帝的新装》你觉得谁最可鄙?
读《皇帝的新装》你觉得谁最可爱?
众目睽睽之下,骗子行骗为何一路绿灯?
这些“谈资”角度各异,深度不同,将阅读推向高潮,将对话引向深处。
当然,多向性对话不可能一味扩展时空。多向的分解最终为了走向整合。如教学高尔基的《海燕》,谈到了一个“意境”问题,这对初中生来说,是一个不容易讲清楚的问题,教师可以从“表象”入手,把问题分解:
说说课文描写景物的画面
说说课文的褒贬语气
说说课文的排比语气
说说课文高潮时的气势
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理解“表象”。教师再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意境”上来,即所谓“意境”是包含着作者主观感情的艺术画面,是内情与外境高度融合后并经过艺术加工所表现出来的境界。实现由分解走向整合的教学过程。
(三)提炼话题,进行探究性对话,促使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对话教学中的话题应该是能够激起思考的,能够引起疑问的,阅读中的对话不应满足简单的问答,而应能找到既能符合目标任务又同为师生所感兴趣的话题,或提炼出值得做深度探究的教学专题。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全局性提炼话题以做探究。全局性提炼话题越大,对文本的覆盖面就越大,学生思考问题的范围就越宽广,探究的问题也就越深入。如教学《皇帝的新装》。先请学生用一个字概括故事的内容。学生在积极思考后踊跃发言,认为用“骗”字概括这个故事的内容最准确。因为文中的人物,除了那个小孩之外,都在围绕一个“骗”字活动着。师生提炼出以“骗”为话题,开展对话。探究骗子如何行骗,大臣如何传骗,皇帝如何受骗,小孩为何识骗,进而探究皇帝大臣百姓这么多人为何摆脱不了一个“骗”字的原因。通过对话追根寻源,想想为什么会这样,挖掘出文本的价值,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探究问题的
精神。
2、关键处提炼话题以做探究。即抓住文本最为传神的文眼,最为感人的场景,最为生动的词句,提炼出值得探究的话题。如教学《背影》,教师将“作者对父爱的感受浓缩到哪个词语之上”这一问题提出来学生共同商议,提炼出“背影”的话题,进而讨论“哪个背影最为感人”、“作者从那些方面刻画这一画面”、“作者为什么偏要抓住这个臃肿的背影,而不是正面来写”等问题,甚至可以探究“其他文学作品也有写背影之处,为什么抓住背影写就特别感人”等有一定深度的问题。
在阅读教学中,探究性对话应当注意层次设计,承认意义多解:
1、探究的过程是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如对《风筝》最后三段的理解,师生探讨“为什么无宽恕之可言呢?”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研读课文,认识到:因为弟弟的忘却,在“我”看来是说谎。教师顺势质疑:为什么“我”的心情更为沉重?研读课文后师生共同明确:因为弟弟的忘却,不管是说谎或真的忘却,都说明在当时的社会中,众多的如弟弟般曾经精神受虐的人并没有真正的觉醒,反而“麻木不仁”了,“我”的心情就更悲愤了。通过这样的探讨,学生对该文主题的把握更明确了。
2、在探究问题过程中,应该强调“结论”的多解性、创新性和开放性。“作者以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王夫之《船山遗书》)引导学生得出自己的结论,要比让学生达到教师和教参所规定的结论更有价值。只有破除预设性、固定化答案的束缚,培养学生不同的观点和思路,才能使对话能更深入,探究能有所获。如教学《羚羊木雕》,学生对父母和孩子的行为提出了许多不同看法,他们对亲情、友情、金钱有了自己的见解,有些是打破常规思维的见解,我们应该予以肯定。
(四)促使迁移,进行发散性对话,实现学生意义的创造与生成。迁移是建构学生意义,完善学生人格的重要环节,是“阅读能力高水平的标志”。对话式教学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质疑,求同的基础上去求异,在继承的同时去创新。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突破常规提出创见,进行开放性发散性对话,也是知识迁移的需要。发散性对话具有广阔的思维空间,能使学生在文本、作者、社会以及自身之间彼此往返,自由驰骋,获得察已知人、论世明理、审美赏析的人文关怀。
1、跨越学生与作者的距离,实现人格与精神层面的发散性对话,使学生获得察已知人的关怀。实质上这就是自身人格力量与精神品位的折射和闪现。作家陈建功说过:“我读屈原,感到自己的卑琐;我读陶渊明,感到自己的势利;我读李白,感到自己的狭窄。”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创设许多个鲜活的例子,如“我读愚公”、“我读刘禹锡”、“我读周敦颐”等。人格的对话催生了学生精神增长和心灵的提升。
2、跨越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实现阅历与经验层面的发散性对话,使学生获得论世明理的关怀。通过对话,使学生间接认知古今中外的社会,扩大了生活视野,贴近了广远的世界,挖掘到文本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如教学《孔乙己》,文章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和“的确”是矛盾的,教师如能抓住它来质疑:鲁迅为什么要在一句话中并列使用,其用意是什么则必然引起学生的争论和深思。孔乙己是被社会遗忘的人,他的死是无人过问的,因此,作者就用这句话来做悲剧的结局。并列使用的用意在于表明根据孔乙己的遭遇,无疑可以断定他是死了,但他的死活无人过问,因此又只能假设表示不肯定。对话的内容是争辩孔乙己的生死,但学生的思维却会发散到对鲁迅笔下更多悲剧人物的同情(如祥林嫂、阿Q等人),发散到对那个悲凉冷漠社会的深刻批判。
实践证明,数学 “ 四环节教学法 ” 较好地集中和糅合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探索发现、创新发展等诸多创新教学要素,这些创新教学要素有机组成一个整体,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同时,“ 四环节教学法 ” 有可操作性、前瞻性、可发展性的特点,因而我们认为是比较符合创新教育要求的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中包含的教育理念,符合和体现了时代精神。
首先,数学 “ 四环节教学法 ” 体现了一种新的教学观:(1)基础观: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基础知能的单纯积累,而更重要的是让这些知能活化起来;(2)课程观:课程是前人知识的结晶和编者教学意志的物化,作为教师要深入挖掘课程的本质和理解这种本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实践的案例或工具;(3)教学观:要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让学生主动参加探讨,教学中重视发挥和研究相关教学技术,讲究教学策略和方法,把教学变成师生教学生命发育成长的一种过程;(4)学习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建构知识,学习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自我发现的一个过程;(5)评价观:建立创造性学习的评价标准,鼓励学生获取成功,发挥评价的教学功能和教育的发展功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做到明辨是非曲直,辨证思考,处理好数学中静止与运动,单纯与联系,现状与发展,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进而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逐步掌握辩证法。学生合理及时诊断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正确评价自己的作业结果和学习水平程度,逐步调控评价学习过程中自己的情感投入、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评价成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一种方式。其次,数学 “ 四环节教学法 ” 较好地体现了现代数学课堂教学的教育要求:重视学生学习心理过程规律,重视情感的培养,重视智力开发,重视创新学习。数学 “ 四环节教学法 ” 体现了一种新的数学文化,它有利于营造学习创新的氛围,也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使学生的学习源于课本,根植于课本,但又跳出课本,高于课本,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达到一种新的数学境界。
再次,通过 “ 四环节教学法 ” 的实践,也使数学教师更重视再学习,再提高。教师需要建立一种现代的课程观、教材观,面对教学例习题,不仅关注其中的数学问题,还应挖掘出它的教育功能,多一点全局性、前瞻性的整体思考。教学也不再是反复演练传统的常规题,而是由此演化出内涵更深刻,外延更广阔的问题,联系到问题间相互的共通处,使之相互映照、相互关联,从一个问题的解决引发了另一个问题的解决,或者是多题一解,或者是触类旁通,这对于宏观的理解数学的本质,体会数学的思想,掌握数学这个工具,渗透数学的精神都是十分必要的。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促思定向
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抓住教学的突破点,在学生的情绪和体验中找到支撑点,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数学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先决条件。教师可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特点,在教学中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入手,采用游戏、摆摆、拼拼、数数、画画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适时提供有关的材料,创设问题情境,为新知识的迅速联系作准备。如在教学“周长的认识时”让学生用手具体的画一画、指一指、摸一摸从中体会理解“周长的含义”,以便于区别面积(图形的大小)概念。这样,不仅让学生动手,活跃了气氛,更让学生对周长特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此根据教材内容灵活创设动手操作情境,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增强感性认识,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在操作中学生手脑并用,参与探究当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知概念
自主是培养能力的第一步,应始终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领悟。学生根据目标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和同学们的相互作用下,利用已有的知识,经历体验、感知、探索、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况等动手操作活动和思维操作活动,启发和诱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思考、帮助学生吸收和内化新知识。如在教学“千米的认识”时,因“千米”的单位不同于“米、分米、厘米”不能在课内演示,学生对“千米”的认识显得很模糊,以至会出现用“千米”来做旗杆等物体的高度单位。为加强直观而正确的认识,可利用体育课组织学生利用跑步来理解“千米”的大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使得记忆和理解得更加深刻,甚至终身难忘。
3、精讲点拨,内化提升,形成概念
教师的设疑问难其重点就是引导学生剔除一些非本质的东西,促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走向理性,从具体化走向一般化,形成概念,掌握规律。
4、练习巩固,反思评价,矫正补缺
练习要以质胜量,抓住知识的纵横联系,有利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学生按定向目标自我设计自测题,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教师提供的自测
为了响应学校号召,认真落实“四环节”教学法,针对“合作探究”这一环节我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重点改变:
一、科学分组,公平竞争。要使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分组的合理和公平起关键作用。我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把我班的44人分成了8个小组。所谓“组内异质”,就是把学习成绩、能力、性别、性格、家庭背景等方面不同的学生分在一个合作小组内,力求使各组的整体素质不相上下,达到“组间同质”,这样也有利于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经过几年的学习生活,学生已经习惯于独立思考和一问一答的学习方式,所以突然间要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解决某些问题,学生的感觉是不知所措,也不知从何处入手,小组成员面面向窥,这样的情况反映出学生极其缺乏合作的意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首先在班级内建立一系列的小组竞争机制,把学生在学校内的所有事情都按照小组进行细化,将小组成员紧紧地捆绑在一起,让学生无时无刻不感受到他是小组的一员,他们要互相配合、共同合作,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开展一些小组间竞赛活动,如最先完成任务的小组进行奖励等,激发学生合作积极性,逐步将合作内化为学生的习惯。
三、建立合作学习机制。各小组选出一位组长,组员应服从组长安排,积极参与小组讨论,积极参与课堂展示与交流,积极参与组员之间互帮互学活动。小组长在组织讨论时要使每个组员都要有公平的锻炼机会,轮流完成各项任务,要鼓励帮助后进同学进行更多的锻炼。另外各小组可设制:记录员、检查员、纠错员、总结报告员、联络员等等,要让小组成员明确个人责任,使他们相互依赖。
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出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一开始实施时,学生在学习的方法上不免有些茫然,合作时要么乱讲一通,要么干脆不说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对讨论的问题根本无法提出真正的意见。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指导的:
1、学会倾听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求1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判断,有自己的补充或独到见解。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对方说完,自己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在这样要求上训练,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讲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互相尊重的品质。
2、学会讨论
每次讨论由小组长主持活动,保证人人参与,每次讨论交流,学生都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形成集体意见。也要教给学生当碰到分歧或困难时,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
3、学会表达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友好交流和自我表达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达,为了达到训练目标,应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也要多鼓励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和组员积极交流,多关注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同学在小组内的表现,使会表达的孩子能够表达得更精彩,使不会表达的孩子能够表达自己的心里想法。
4、学会组织
合作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长,组长应学会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帮助别人评价等。我对小组长进行定期培训,每节课也会深入一个或几个小组给予具体指导,并让学生都能有当组长的机会,培养每个同学的组织能力。
一、创设情境、设计问题———提出问题
精心设计导语, 创设良好的“开场”情境, 使即将产生的问题从熟悉的生活中走进学生, 能充分激励学生的求职欲望和积极性.要想科学合理地选择充满挑战性的背景材料, 首先教师应该在备课之前, 系统地把握这一课时的“生存环境”, 它在单元和章节中的“身份地位”, 甚至在整个学期的知识链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 只有深刻地把握教材, 体会到编者的意图, 才能将灰色的理论融入常青的生活之中, 因此切忌情境的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避免情境与授课内容的格格不入, 否则会适得其反.
将生活化的东西数学化, 是情景抛砖引玉的功效, 将感性的情景转化为理性的问题是课堂的使命.问题是思维的起点.科学地设计问题是“问题教学”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环节.因此设计的问题要难易适中, 有梯度, 由浅入深, 波浪式、递进式地展开提问, 切忌“满堂问”“乱问”“不明眉目无目的地问”, “无聊的问”, 难以激起探究的积极性.在设计问题时要讲究实效性, 由易到难, 由现象到本质, 由知识的问答到能力的升华.
二、探索分析、研究策略———探究问题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要求教学过程要在探究活动中展开, 也就是说, 概念、公式、定理等的教学都要体现数学化的教学思想, 要揭示数学的形成过程.首先组织学生探究之前, 教师必须经历过探究, 思考过概念的本质是什么, 学生的现实和数学现实中有哪些与本质类似或有联系的, 教师要做到胸有成竹, 不能盲目的与学生一起探究, 对问题的难度估计不足, 无法启发和指导学生, 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其次, 组织学生探究时教师要控制时间, 掌握各环节的节奏, 开始时可慢些, 确保每名学生都明确探究的问题和目的, 之后再进入真正的探究任务阶段宁慢勿快.当学生集体遇到困难时, 教师的探究经验常常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教师可以用直观的教具或是精辟的语言作有针对性的启发;当学生拥有了探究的思路但繁琐踯躅的时候, 教师要及时肯定地指出更优的方式方法, 鼓励思路的多样性和创新精神;当有的学生探究成果非常丰富, 尤其是做一题多解的探究, 奇思妙想不断涌现, 这时往往最难控制教学的时间, 不过“保底不封顶”的原则应该遵守, 教学的基本任务要完成, 学生的创造成果要尽量多的在课内交流, 课上没有充分展示的, 可以通过类似成果展示的渠道公布.探究完毕, 教师要组织学生反思回顾探究的过程, 总结用过的成功的思路和不成功的地方, 形成学生“说学”的能力.最后, 除了完成教师安排的探究任务, 学生自发地发现可探究的问题对学生的发展也很重要, 教师平时要多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提出不同的意见, 同时要求教师的备课和课堂应对能力要不断地提高.
三、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教学法”最终的落脚点是如何解决问题.我们学校切实使用了“导学案”, “导学案”中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授课的内容和知识的衔接点、重难点,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 探索, 实验, 猜想, 甚至以问题为载体提出自己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讨论, 全体辩论, 师生互动, 共同释疑;可以以设计的问题为蓝本让学生独立地思考后进行回答, 学生的回答或许不全面、不准确、不深刻, 教师要鼓励全体学生进行补充纠正;最后教师要根据具体课堂实际进行补充、完善和升华, 力求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积淀储蓄.在解决问题中或许有意想不到的意外情况, 教师要预先考虑到各种对策和教法, 或者婉转地留到课后处理.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品质, 这样才会达到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四、拓展探究、综合应用———应用问题
“教是为了不教”, 是否将知识消化, 达到了真正的把握, 能否把思维引向高潮, 可以借用异中有同的问题进行课题实效性高低的测评, 可以结合本课时理解掌握的知识点和提高的学习能力进行问题测评, 所出示的题目要紧扣课堂内容, 反映出课堂的教学方法、教学思想, 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而又要留有深度, 学海无涯.
课前预习,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预习,即课前的自学。指在教师讲课之前,学生先按照教师的预习指导方案自主学习。学校的预习指导方案做到了“四明确”,即“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例如在《凡卡》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这样设计预习内容:利用网络或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契诃夫的生平及成就;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这样的预习方案,让学生明确预习的基本步骤,学习具体的方法,使学生知道了预习中要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师生互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师生互动阶段是学生自主学习成果的展示,同时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提出自己在学习中的困惑,教师通过引导、点拨,选准学生的认知起点,揭示方法规律,组织有效地训练、总结。
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现在使用的人教版语文教材是以单元主题的形式编写的。一个主题,就是一个话题,一种思想,一种情感。围绕着这一主题,明确了具体的学习任务。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遵循“整体性原则”组织教学。由单元主题导入新课。课堂的学习方式不再是单篇课文的学习,而是从单元整体出发,明确主题内容,把握学习任务,掌握教学策略。
例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的教学中,笔者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从本单元开始,我们要接触一些外国经典名篇名著,了解不同国家文化。本单元,将学习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作品《凡卡》、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和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今天,我们首先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让我们走进这个故事,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体会作者独特的表达方法。”这样就使学生在整个单元的学习之前,整体感知了单元的主题思想,了解单元要完成的主要任务,为后面的自主学习、有效探究做好了铺垫。
预习交流,精讲点拨 本环节是学生预习成果的交流、汇报阶段,也是教师顺学而导,以学定教的阶段。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汇报交流学习收获,教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点拨,注重方法规律的发现、总结,使学生学有所得。例如,在《老人与海鸥》一课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学课文的第14至18自然段,让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意想不到的句子,思考作者是怎样把海鸥对老人的情感写具体的?在这个核心问题的引领下,学生自主读书,圈点批注,随后全班交流。教师重点点拨学生:海鸥不说话,它丰富的情感,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呢?使学生明确作者运用准确的词语,抓住海鸥异常的动作、叫声,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写出了海鸥对老人的儿女情。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点拨的是规律和方法,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语言表达的精妙。
当堂训练,巩固拓展 这一环节是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运用的阶段,是学生对知识的强化与运用。语文是工具学科,课堂上,充分突出学科的工具性。通过朗读、背诵、阅读感悟、想象、练笔等过程,积累精彩的词汇、语段,了解文章的条理结构,掌握表达方法并进行语言运用的训练,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
课堂总结,回归单元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特别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引导学生的学习形成系统。“课堂总结,回归单元”这一教学环节的设置,正是根据教学内容,对重点、难点、知识点的进一步的概括和总结。例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这样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到了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同时感受到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所带来的独特效果。这样一来,就呼应了单元的知识点,从而体现主题单元的思路,明晰主题课例的文路,同时让学生感悟篇章段落的精彩,累积主题文化的底蕴。
达标检测,落实学习效果
第三个阶段的实施,是学生在归纳和整理学习收获之后对自己的一次检测。学习的快乐与知识的累积也会在此阶段被充分体现出来。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的学习后,笔者引导学生运用课上所学的修改作文的方法,达到了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作用。
本校“三段四环节”教学模式的创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充分体现新课标中“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本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一理念,只要坚持不懈努力,一定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四环教学小结】推荐阅读:
初中英语“四环节”教学模式07-19
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操作流程09-22
“四环节教学法”学习及实施之心得体会06-26
英语期末教学小结11-17
英语教学学期小结06-12
商务礼仪教学小结10-08
第一单元教学小结10-29
课堂教学评价小结11-25
教学常规检查反馈与小结06-05
语文课堂教学改进小结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