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狮

2024-08-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舞狮(推荐8篇)

舞狮 篇1

舞狮开始于南北朝。在我国,舞狮的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北方舞狮和南方舞狮两种。北方舞狮的外形与真狮很相像,全身狮披覆盖,舞狮者(一般两人合舞一只大狮子)只露双脚,不见其人。北方舞狮有雌、雄之分,还有文狮、武狮、成狮、崽狮之分。

“舞狮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中国本身没有狮子,在中华文化中,“狮”本来是和“龙”、“麒麟”一样都只是神话中的动物。到汉朝时,才首次有少量真狮子从西域传入,当时的人模仿其外貎、动作作戏,至三国时发展成舞狮;南北朝时随佛教兴起而开始盛行。史书中,《汉书礼乐志》中提到“象人”,据三国时的解释,就是扮演“鱼、虾、狮”的艺人。

到唐朝,舞狮是大型宫廷舞蹈表演的一种。当时的“太平乐”亦称为“五方狮子舞”出于天竺与狮子国等国。白居易的诗中描述狮子舞:“假面胡人假面狮,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作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可见当时的舞狮跟今日我们所见的已十分相似。

春节为什么要舞狮?民间舞狮活动虽然由来已久,但这门艺术起源却是众说纷纭。行家遍翻群书,追根到底也只能从各种记载中悟出一些头绪,这又包括种种的传说。

舞狮起源众说不一。神话传说是以前山中出现狮子,吃掉村庄内的村民,后来村民学会武功,格毙狮子,村民模仿狮子的形态而成为舞狮;亦有神话版本说是如来佛把狮子引走,因此南狮中常有“大头佛”引领狮子。亦有传说有村民以纸扎狮子及锣鼓驱走年兽,演化成为舞狮。

1、汉代起源

相传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向汉朝进贡一头金毛雄狮子,使者扬言朝野,若有人能驯服此狮,便继续向汉朝进贡,否则断绝邦交。在大月氏使者走后,汉章帝先后选三人驯狮,均未成功。

后来金毛雄狮狂性发作,被宫人乱棒打死,宫人为逃避章帝降罪,于是将狮皮拔下,由宫人兄弟俩装扮成金毛狮子,一人逗引起舞,此举不但骗过大月氏使臣,连章帝也信以为真,此事后来传出汉宫,老百姓认为舞狮子是为国争光、吉祥的象征。于是仿造狮子,表演狮子舞。舞狮从此流行。

2、北魏起源说

舞狮作为表演艺术,相信成形于一千五百年前的北魏时代,当时北部匈奴侵扰作乱。他们特制木雕石头多具,用金丝麻缝成狮身,派善舞者到魏进贡,意图舞狮时进行刺魏帝,幸被忠臣识破,使他们知难而退。后因魏帝喜爱舞狮,命令仿制,务实得以流传后世。

3、唐代起源说

在碑使中有关于唐明皇游月殿,狮子舞使由唐明皇游月殿后一觉醒来而有醒狮舞,这故事说当唐明皇游月殿时,在阶前出现一只五彩缤纷、阔口大鼻的独角兽对着唐明皇没有恶意,且在阶前滚球,姿态威武。

唐明皇醒后要重睹这一现象,他要近臣照他梦境中的瑞兽模仿出来,同时由乐部配以雄壮的锣鼓编舞娱宾。自此之后,舞狮便流入民间。唐代着名诗人白居易就有诗云:“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作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可见唐代已有狮子舞。

4、佛山起源说

据说,明朝初年,广东佛山地区出现一头怪兽,每逢年岁将尽,则在佛山郊区出现,到处糟踏庄稼,残害人畜,乡农不胜其苦人们就把竹篦扎成若干头狮子模型,并涂上各种斑驳的颜色,事前布置好。

舞狮 篇2

一、赣南客家舞狮文化本源考辨

1. 村落宗族利益竞争演绎独特舞狮文化。

清代赣南从墟市的建立到运作都深深地打上了宗族的烙印。在墟市管理与控制上, 在赣南宗族实际上是官府牙行之外更为重要的力量。信丰县古陂镇上的大姓谢氏家族, 在清中叶创造出“席狮”年节仪式, 就是展示其家族势力。后来, 该墟镇旁势力渐盛的另一大姓黎氏家族, 也于光绪年间创造出“犁狮”年节仪式, 与谢姓展开墟镇控制权的争夺, 同时, 赣南是明清时期重组的移民社会, 土客之间争夺墟市的斗争也与农村市场发展过程相伴随。这在上犹县营前墟最为突出, 在明代, 土著陈、蔡两姓堪称大族, 蔡姓在墟旁筑蔡家城。清初客家大量迁入, 尤其是康熙年间的“甲寅之乱”后, 黄胡等客籍姓氏获得大发展, 从此改变了土客之间的势力格局。但营前墟还是朱、陈、蔡三姓的, 客籍人要做生意, 每个店铺每年必须向朱、陈、蔡交税, 营前镇九狮拜象的出现就是以展示土客宗族实力为核心的民俗活动, 当一个姓扎了一个狮子的时候, 另一个姓不甘示弱, 就扎两个狮, 另一姓则扎三个狮, 在这样的攀比和竞争中, 一直搞到了九个狮, 九个狮需要大约100多个壮丁, 也许达到了单个宗族人力和物力的极限, 赣南客家舞狮文化发展过程背后的动力则是宗族之间的相互攀比和竞争所致[4]。

2. 为客他乡的山区生活环境造就“打狮”历程。

客家先民早期从中原迁徙而至赣南山区, 当时这一山区还是环境恶劣、野兽频现, 土匪侵扰不断, 而且与当地土著居民由于争夺有限的生存空间, 宗族械斗不止。为了对付这些不利状况, 当时处于弱势的客家先民不得不团结起来, 聚族而居, 居民为求自保, 除聚族而居外, 常常倾向习武自卫, 因此赣南客家狮的武术性格更甚其他地域舞狮。赣南客家人不称舞狮, 而是打狮, 打指的是“武打”, 意谓具有武术身段之人来舞 (打) 狮。赣南客家“打狮队”是在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的“狮子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桌狮”是最能代表赣南客家舞狮的一种, “桌狮”是在两张“八仙桌”上面表演动作, 如跃不过两张“八仙桌”就无法打“桌狮”, 能跳过两张八仙桌, 而且拳脚武功好的人, 大家称赞, 社会地位也会提高。赣南“打狮”除保留传统的文、武狮两种表演形式外, 又加进了大量的武术表演:分拳术、刀枪等个人表演与各种组合 (套路) 表演, 故赣南人称为“打狮队”。狮头, 俗称“狮脑”。狮脑的颜色很有讲究, 一般采用红、绿、蓝、紫的某一种, 须武艺高强的才可用“王狮脑”。“王”, 含狮中之王, 最勇猛。卢光稠, 唐末著名的赣南农民起义首领, 世称卢王。卢光稠打狮始用红狮脑, 几年后才改用王狮脑。自后, 卢光稠通过出外打狮, 从中结识江湖豪杰与武林高手, 为其在唐光启元年 (公元885年) 在赣南南康县聚兵万余举行全国闻名的双溪乡卢阳起义奠定了基础。

二、赣南客家形态各异的舞狮种类

1. 席狮。

“席狮”在每年的正月十三至十五连续表演三晚。相传是明朝末期, 信丰古陂圩的谢姓人氏在中国传统的龙灯和狮舞的基础上, 发明了这么一种既是狮又像龙的民俗活动, 席狮的狮头狮尾均用竹木做成骨架, 狮身的两条草席必须顺直连接, 草席外围又扎上三道稻草筋络以备插香, 狮子的“五官”, 狮尾造型均靠香火显示, 夜色中, 席狮舞动起来栩栩如生。两个“回回”背上还要各披一条小草席, 象征蓑衣。蓑衣上也扎有稻草, 插上香, 夜晚看上去倒像一只“大刺猬”。由于古陂方言的“谢”与“席”谐音, 还有狮身是用两条草席连接而成, 故命名为“席狮”。舞狮一般由五人表演, 三人站狮架内, 分别站在狮头、狮身、狮尾处, 稍蹲, 上身前俯, “狮头”为左手握住架杆, 右手握狮嘴操纵杆 (上、下撬动可使狮嘴张合) , 表演时可将狮头左、右晃动、上下点头或绕半弧形。“狮身”双手握狮身架不停地左、右晃动。“狮尾”双手在两膝之间抓住尾杆不停地转圈或左、右摇动。表演中三人便步行进, 根据情节即兴做以上动作。另外两人演“迴迴”, 负责引狮、逗狮、开路等表演。主要动作有舞狮、引狮、赶狮、戏狮、洗狮脸、擦狮背等。

2. 犁狮。

犁狮是清光绪年间, 古陂镇黎姓农民黎声亮、黎有德等人在看了席狮之后, 创作出的一种代表黎姓的“品牌狮灯”。由于这种狮灯是以犁田的劳动场景为舞蹈主线的, 其道具是以牛和犁为主, 而且古陂方言中黎与犁同音, 随命名“犁狮”。最初的犁狮只是扎一头香火的大牛来表演, 后来增加了一头小牛, 再后来又增加了三条香火龙来伴演, 气氛就愈发热烈了。还有四块用香火插示的“春牛耕田”的字牌, 格外熠熠生辉。犁狮表演时, 两人舞一头大牛, 一人舞一头小牛, 一人扮农民扶犁, 一人扮“回回”引路。再有几组人举着用芋头、番薯插着香的“香火龙”扮着滚滚而开的泥浪, 使得整个犁田舞蹈热烈欢快, 形象诙谐, 看了令人倍感亲切。

3. 麒麟狮象。

麒麟狮象, 流传在兴国县的永丰乡, 赣县田村乡。它是由纸糊篾扎成麒麟、狮子、象进行表演。自古有“麒麟坐屋项———压邪;狮子守大门———繁荣;大象进家门———富贵”的说法。“麟狮麒象”在每年春节期间表演。除在祠堂表演外, 还可以走村串户, 表演按吉祥灯、麒麟、绿狮、红狮 (或黄狮) 、大象的次序排列。快到村口时, 锣鼓队就“起家伙” (敲响锣鼓) , 村里的男女老少就会涌到村口, 鸣鞭炮迎接。“麟狮麒象”表演有一套完整的程式和套路, 他们到村庄后, 首先念诵“赞词”, “词”是根据不同的地点、对象临时编的。如:“狮灯送福, 子孙满堂, 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麒麟狮象贺新年, 家家幸福日子甜, 麒麟狮象祝元宵, 仓满猪肥人人笑”等。“赞”毕就进行表演。先跳“十字”、“汇合”等队形, 表示“四门大开”, 给大家带来四方财宝;然后跳“狗牯跳”动作“朝坛”, 即围住戏台 (凡大村落都有戏台, 即坛台) 不停地走动, 表示消灾避邪, 祈求吉祥。最后, 狮子将绣球、麒麟将玉皇大帝的“玉书”、白象将观音老母的“净水瓶”赐给人间, 名曰“缠柱”。寓意接住了绣球就会找到好姻缘;听了“玉书”的劝导就能从善;用了“净水瓶”的水, 就会逢凶化吉。“缠柱”表示通过跳了“狮灯”就把幸福紧紧缠住了。在武术乡的狮队, 还要做上两只瓶状的“吉祥灯”在队前引路。

4. 瑞狮。

瑞狮, 俗称彩狮, 是定南一种传统民俗文化, 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并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很早以前, 定南就有舞狮庆丰收的习惯。明隆庆二年, 定南正式建县后, 舞狮更加盛行, 但造型和表演形式比较单调。后瑶前武秀才张赞香对瑞狮表演进行了改进, 他将狮队由原来的单狮改为双狮, 表演内容加入“四大引狮”, 即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引狮配合表演, 增加了情趣。其三子张康承受粤东“文狮”的影响, 又对舞狮作了变异性的改进, 增加了许多打击乐器配合表演, 形成了该县特有的以群狮 (通常为八大狮、八小狮) 表演为主的“定南瑞狮”。定南瑞狮表演主要形式有三种:一是“进门狮”。“进门狮”的打法比较自由, 感情也很细腻:“瑞狮”来到门前, 主狮上前迎接, 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特定场景, “瑞狮”即兴起舞, 模仿狮子的各种形态, 时而‘惊慌, 闪躲鞭炮, 阵逃不止;时而镇静, 试探、偷听、偷看鞭炮, 以“颈兰花、抢红、跳跃、开山字”等典型动作, 巧妙地融于狮舞中, 千姿百态、舞姿翩翩。二是“会狮”, 也称“鸳鸯狮”, 其表演形式亦十分有趣:客狮登门、主狮上前迎接, 宾主相会, 点头作揖施礼, 各以矮桩表演, 以示谦虚, 戏耍鞭炮时, 彼此谦让。然后双双进入大厅, 显得彬彬有礼, 格外亲切。三是“瑞狮吐珠”为最后一道表演, 瑞狮每到一处, 主带狮的打锣师傅就会高呼七言四句如意赞词一段。如瑞狮吐珠时呼“黄龙吐珠闪金光, 瑞狮吐珠赐吉祥;今日瑞狮来拜寿, 代代英豪状元郎”。“瑞狮”表演共分四套:“单引”、“双引”、“三大引”、“四大引”。“单引”是《西游记》中沙和尚引狮;“双引”是孙悟空、沙和尚引狮;“三大引”是孙悟空、沙和尚、猪八戒引狮;“四大引”即孙悟空、沙和尚、猪八戒、唐僧引狮, 表现了三个徒弟跟随唐僧赴西天取经的路上, 互相戏耍、彼此逗乐的过程。瑞狮表演中“跳得轻松, 摆提自然, 起步生风, 蹲如木桩”等动作要求舞狮人员相当的功底。目前, 在不到20万人的定南县会耍狮子的客家人就有三、四万之多, 几乎每一个村庄都有“瑞狮”表演团体。

5. 九狮拜象。

九狮拜象起源于明末清初, 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主要流传于上犹的营前、龙门、金盆以及与上犹交界的崇义县金坑等地。由一龙、九狮、一象、一麒麟, 另加牌灯、锣鼓彩亭组成。在每年的正月初二至元宵节期间进行表演。“九狮拜象”表演章法, 一般有“少狮戏龙”、“金龙参神戏水”、“迎神”、“辞神”、“狮龙相耍”、“群狮相戏”、“麒麟献珠”、“九狮拜象”等, 表演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狮子主要有红、黄、青、绿、白 (白狮子头上要加红布以表吉利) 等, 狮子面容则可分蚕面狮、猴面狮、猪头狮、狗头狮、牛头狮、猫头狮等。表演时, 锣鼓、唢呐、鞭炮齐响, 九头狮子摇头晃尾;动作粗犷古朴, 情调高昂, 滑稽诙谐。整个表演狮子表现出或温和或凶悍、或憨态可掬或活泼调皮的各种态势。

三、赣南客家舞狮文化特征分析

客家这一汉族民系形成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下, 并在赣、闽、粤交界山区逐渐发展壮大。赣南舞狮民俗文化形成于客家民众艰苦的创业岁月, 并且在其内部做一种扩散式的传播、传承和演变, 客家先民以其独特的精神追求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民俗文化。舞狮是赣南客家农耕文化的产物, 舞狮的社会组织形式是附着于农耕文化特点之一的血缘性宗法家族基础上的, 赣南舞狮主要由族或房来组织, 这是一个向本地其他宗族或其他房展示势力的大好时机, 人多就意味着势众, 这就是客家人的生存基本准则。赣南客家舞狮有跳“八仙桌”的动作, 而且技艺高超, 身体十分轻巧, 客家舞狮的这种变化, 应该说是中原文化融入了新的特定的地域文化的结晶, 与客家先民长期相邻的山都、木客一般都比汉民个头矮小, 身体显得轻巧, 攀爬伐木是木客的拿手劳动技巧。史书里对木客的形容是:“头面语言亦不全异人, 但脚爪如钩利, 高岩绝峰然后居之”[5]。随着客家人进住赣、闽、粤深山后, 与山都、木客长期生活混杂在一起, 并且完全打成一片, 山都、木客逐渐融入汉民的社会, 两者融合而产生了新的特定的文化内涵。由此可见, 舞狮不仅深深地体现了赣南客家的历史脉络和渊源, 更与客家人的古风遗俗是分不开的, 因为它浓缩了客家社会的文化特征, 它不再是一种简单的艺术表演, 而是作为客家人历史文化的载体被传承下来。赣南客家舞狮不仅吸收了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共性特征又融合了客家地域的文化品质及民俗舞蹈文化精髓的个性色彩, 而且渗透着客家文化特质, 是传承客家文化的载体, 是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礼乐志[M].中华书局, 2007.

[2]欧阳修.新唐书·礼乐志[M].中华书局, 1975.

[3]谭东辉, 金慧惠.对江西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社会功能及其价值的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10 (2) .

[4]谭东辉, 刘志民.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社会功能及其价值的研究——上犹县营前镇“九狮拜象”田野调查[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10 (2) .

略谈面塑“舞狮”制作技巧 篇3

面塑按其使用功能分为两 类:一类是专用于收藏的面塑,另一类是可以食用的面塑。用于收藏的面塑通常用精面粉、糯米粉、盐、防腐剂及香油等制成;而用于食用的面塑则用澄粉、生粉等制成。本文介绍的《舞狮》就是用于收藏的面塑。

此面塑和面的配方为:精面粉1 500 g,糯米粉1 000 g,精盐200 g,防腐剂(苯甲酸钠)100 g,香油200 g,蜂蜜50 g,沸水1 200 g。

面团的制作方法:将面粉、糯米粉、精盐放在盆中和匀,再徐徐倒入沸水,并用筷子搅拌;然后将面团反复揉搓,直至达到“三光”效果(即面光、手光、盆光);用刀将面团切成1 cm厚的薄片,上笼用火蒸约40分钟取出,迅速将防腐剂、香油、蜂蜜与面片揉制均匀成面团,放入塑料袋中,用毛巾包好,放置48小时至面团全面饧后,即可用广告色(按需要)进行分色调成各色面团。

首先,设计出《舞狮》的效果图,然后按图中舞狮人身高26 cm,狮子体长28 cm,头高20 cm这一特点(另一个狮子头可适当抬高一点),并依其各自造型形态分别用粗铁丝及细铁丝各制成不同的骨架,并注意其重心所在位置,分别固定在木板上,放在可转动的转盘上。

先用无色的面团擀成薄片,将狮子及舞狮人的头、身体、脚等部分包扎起来,制成干坯体;再用有色的面团擀成薄片分别制成衣服、裤子、头巾,有褶处压出褶纹来,再按比例,用手在人的脸部捏出五官来。同样在两个狮子干坯体上,用金黄色的面团在头部塑出狮子的脸、嘴、鼻、耳、眼及头上螺纹旋形狮子卷毛。头部塑好后再塑狮子的身体部分。同时将小片面团压成片,用剪刀剪成狮毛状,从狮子的脚部起一片一片地往上贴。四脚贴好,再用大片往身体上贴,由下往上注意身体背上中间的分界线,然后安装上狮尾。

另外,用细铁丝制成两个绣球,分别装在舞狮人手中,再用一圆球体,做一个大红球,给狮子攀登时戏玩。

用广告色分别将狮子的眼(黑、白)、牙(白)、嘴(红)涂上颜色,用红绸带扎成两个飘带系在两个狮子的头顶即成。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在转盘上不断地转动面塑作品主体,以便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审视、加以修改,使作品更加完美。

面塑的制作工具很简单,用一根方形的竹筷就可以了。竹筷方形的一头用刀削扁,圆形的一头削尖,用砂纸打磨一下,即可使用。

最后谈谈如何提高自己的面塑制作技巧。首先多学习一些有关实用美术的知识,画一些素描和写生练习,以及人和动物的各种骨骼与肌肉结构图,并了解人体与动物的各种形体动态。如:人体的高度通常为7个到7.5人头长,即所谓的“立七坐五蹲三”或“立七坐五盘三半”。在制作面塑时还要注意重心、重心线和支撑面。通过这些基础练习,提高自己观察形像和实施造型的能力。

舞狮演出合同 篇4

甲方:

乙方:

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就舞狮的培训及演出事宜达成以下协议:

演出时间:

演出地点:

培训时间:

培训地点:

1.乙方为甲方提供舞狮培训,指导甲方人员规范动作及简单套路。

2.乙方为甲方提供舞狮训练及舞狮演出道具,服装

3.费用及结算:乙方为甲方提供职员的舞狮培训费用及道具租赁费用合计元。甲方先行支付元为预定金。在正式演出当天,乙方指定人员到场后,甲方应以现金方式支付剩余款项元。

4.违约事宜:演出期间如甲方违约,其活动取消预定金不退;如乙方违约,将双倍赔偿甲方演出损失费。甲乙双方就达成的共识存有异义时,可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可向单位所在地或合同履行地的合同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本合同未尽事宜可由甲乙双方共同协商达成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中如有修改本合同的内容,以补充协议为准。

6.合同生效:本合同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签到,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甲乙双方各持一份。

甲方:乙方:

签字或盖章:签字或盖章:

年月日年月日

舞狮作文 篇5

今年过年,去了乡下的外婆家,看了一场妙趣横生的舞狮。记得那天,舞狮活动现场好不热闹,场面布置得十分精美,彩灯将夜晚装扮得五光十色,就连月亮也来凑热闹了,舞台洒满了清幽的月光。

开始了,一头“狮子”瞬间从台下一跃而起,跳到了场上,又使了个“狮吼攻”,那动作才叫个绚丽,那气势才叫个磅礴!台下捧场的人都连声叫好,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都把那户正在吃年夜饭的人给吸引了过来。

那头“狮子”上下转来转去,突然又是一吼,张牙舞爪,令人望而生畏。台下观众无一不叫好。不知道是谁先喊的,大家都喊:“再来一个!再来一个!”声音此起彼伏。

又一大头佛走上了舞台,身着长袍,手执一把葵花扇,逗引着那头亮丽的“红狮”,霎时,“狮子”就像小孩般调皮。忽然,“狮子”来了个绚丽的360度空中拧转,顺利跳上了第一根梅花桩。观众们不由自主地鼓起了热烈的掌声。那头“红狮子”又调皮了起来,倒了过来,尾巴朝前,头朝后,不知不觉倒走了最后一根梅花桩,最后以精彩的后空翻跳下梅花桩收场。

大家都被最后一个动作震住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儿来。台下马上响起了震欲聋的掌声。

舞狮作文300字 篇6

两位演员一个举狮子头,演狮子上半身,另一个演下半身,把狮子的神态和动作模仿得惟妙惟肖,眨眼睛、张嘴巴、扭屁股等等。特别是它的心情,我也能看得出来,比如当它在梅花桩上准备走钢丝的时候,它心里犹豫不决:我到底过不过呢?我能过去吗?当走上钢丝的时候,它又故意没踩中,脚都在发抖呢!

演员的功夫非常厉害,两个人一前一后,配合得很好,踩梅花桩,走钢丝,还要用脚叼起一束鲜花呢!我看得都入迷了。有个高难度的动作是两个人的四只脚要并排站在一个碗口大的梅花桩上,我真为它捏把汗,结果两人稳稳的站在了梅花桩上。最后,它要从一组梅花桩跳到另一组梅花桩,中间有三米远呢,我好怕它摔下来,这表演真是惊心动魄啊,结果它又稳稳地跳过去了。人们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高校舞狮选修课教学探析 篇7

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1995年成立了中国龙狮协会和国际龙狮总会,使传统的舞狮运动得到大力推广。中南大学于2004年首创先行“全国百校龙狮进课堂”推广计划,倡导把舞龙舞狮引进大学课堂,目前参与加盟的高校已经超过80所。相对于其他传统体育项目,舞狮运动课堂教学研究不是太多。探析高校舞狮选修课教学,有利于更好地推广舞狮运动。

2 结果与分析

2.1 了解狮文化,增强对舞狮运动的兴趣

舞狮运动在高校课堂是个新兴项目,学生接触的很少,很多人在现实中没有接触,只是在电视电影上发现其身影。学生选修舞狮,基本上出于舞狮运动比较新奇或好玩的心情。所以舞狮教学的第一要务就是培养学生对舞狮运动的兴趣,要让他们真正喜欢上这项运动,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

要真正的喜欢它,就得了解这项运动,了解其文化。舞狮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历史源远流长。中国的舞狮分为“北狮”和“南狮”两大派别。“北狮”的造型与真狮酷肖,通过愕、怕、喜、爬、蹲、退、滚等动作,配合柔顺、活泼、灵巧、神采、愉快、轻盈的步法,可把狮子舞得维妙维肖,其眼睛、嘴巴、耳朵会开动,此种技术重于扑、跌、翻、滚、跳跃、擦痒等动作。北狮的舞姿,主要在表演的灵巧,翻滚跳跃,首尾相引合,步法整齐合一。舞狮头者和舞狮尾者必须密切配合,头动则尾亦动,头定则尾亦定,跳跃翻滚,紧密跟随。“南狮”又称醒狮,以轻灵敏捷见常,刚柔相济,舞动中主要表现狮子喜、怒、哀、乐、动、静、惊、疑等八种神态,以“采青”为己任,历尽艰险取得胜利。南狮造型夸张,颜色亮丽。喜则欢而碎步,怒则仪态万千,哀则闭眼稳步,乐则跃而跨步。这就是南狮重“意”的舞法。它讲究桥马,善于抽象传神。

在教学中要时刻将文化和所做动作的寓意及意境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的思想和意境得以升华,忘记其个体,狮头狮尾密切配合,结为一体,成为一头真正的狮子,方能将动作表现传神,自身才能体会完成动作带给自我的成功和愉悦。

2.2 发展体能

体能是完成一项运动最基本的要素。作为舞狮选修课,学生学习时间不多,课后投入的时间也不会太多,所以其体能要求不需要达到训练队的高度,但是要想很好的表现舞狮动作,最基本的力量素质和柔韧素质是必不可少的。

舞狮运动对学习者全身各个部位的力量要求较高,尤其是双人协作配合的技术动作。在力量训练前期注意绝对力量的训练,在有了一定的力量基础后,再结合专项技术要求训练专项力量素质。力量训练既要全面,也要有针对性,舞狮头者要加强上肢力量练习,舞狮尾者加强腿部、腰腹部和上肢力量。力量练习采用与技术动作类似的负重、强度等练习方法。同时还要注意耐力的训练。

在舞狮教学中,要进行适当的柔韧性练习。因为会影响技术动作的幅度和效果,柔韧性差也容易在舞狮过程中导致损伤。下肢和腰部柔韧练习是舞狮柔韧教学的重点。柔韧练习应放在热身后进行,各种练习要尽可能的以耗压形式进行,在耗压后立即进行各种形式的动态伸展活动。

2.3 狠抓基本功

俗语说“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武如此,舞狮亦然。舞狮是人体借助特定器具协同运动为表现手段的艺术,其基本的步型、步法就是从武术动作借鉴而来,所以学习舞狮必须狠抓基本功。

为了更好地掌握舞狮基本动作,学习时得加强练习者的腿功、腰功、桩功等。腿功的练习方法有压、扳、劈、控、踢等。腰功的练习方法有俯、甩、晃、拧、翻、涮等。桩功是舞狮训练必不可少的手段,主要是加强腿部的力量和灵活性。练好基本功,是学习复杂动作和难度动作的基础。

同时也要狠抓基本动作的训练,舞狮的基本技术动作有个人的和两个人合作协调配合的技术动作。练习中要加强步型、步法、基本身型、首尾配合、基本舞法等。每个基本动作都包含了动作的路线、方向、用力时间及大小,在练习中要根据动作要求,一丝不苟,严格要求。

在基本功练习中若简单采用重复训练法,就会很单调枯燥,影响练习的积极性,所以同样的内容可以采取不同的训练形式,使学生感到新鲜和兴奋,达到练习预期效果。基本功练习应贯穿在整个舞狮练习过程中,只是各个阶段所占的比重不同,而且要切合实际,方法多样。

2.4 培养乐感

在传统舞狮时,是狮随鼓动。虽然现在很多舞狮表演是采用现代音乐形式,但是本质不变,舞狮的动作节奏、神态等是随着音乐的变换而与之对应的。舞狮组合动作或套路中,音乐是舞狮的灵魂,是对动作气氛的烘托,使成套动作更完美、更具艺术性。

舞狮的动作都有其内涵,不同的动作表达的意境,表达出来的喜、怒、哀、乐等情感是伴随着相应的音乐而来的。在学习过程中,要刻意将各种情感想对应的音乐加以练习,每一个姿态、造型,每一次动作变化的节奏、韵律,都关联着相应的特征。

2.5 增强表演能力

舞狮是通过人体操持器具的动作、姿态和造型,逼真的演绎出狮子的各种姿态,用以抒情达意的舞蹈艺术。在舞狮练习中可以让学生领悟舞狮的动作特征、节奏特征以及舞狮的各种造型。

舞狮是由一系列流动性动作构成,用以表达现实生活中狮子的各种形态,从而表达与之相对应的感情。在表演过程中模仿狮子的摔、跌、爬、跃等动作,演绎狮子喜、怒、哀、乐、动、静等神态,表现狮子的威猛和刚强。除形式之外,还要注意动作的速度、力度等,同一动作的不同力度和速度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感觉与意境。

动作节奏是舞狮表演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动静疾徐、快慢相间能够更好地表现其意境。在表演时注意将动、静、快、慢、强、弱和幅度的大小有机结合。要将狮子在现实生活中的走、跑、跳等动作经过艺术加工。舞狮动作中有很多的静态造型和动态造型,整个舞狮套路就是通过这些动态和静态的动作变化来体现其套路表达的主题思想。

比如在学习传统南狮采青套路时,要注意舞狮形象的表现,要表现出狮子生动活泼、威武、刚健、勇猛、多疑、贪玩、贪食等特征。如睡醒后慵懒的样子,探路时的害怕多疑,食青时的开心愉悦,以及归洞时的欢快。

2.6 培养自信心

舞狮的过程是一个展现自我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其表演是面对同学和老师。所以很多学生总是担心自己做的不好;或者是欣赏同学做的动作很漂亮就无形的给自己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产生不自信;亦或是本身做的很好,却又担心自己的表现在教师眼里不入流等诸多因素,导致学生在表演或考试时由于缺乏自信没能真实的表现自我的水平。

产生自信心,是指不断超越自己,产生一种来源于内心深处的最强大力量的过程。这种强大的力量一旦产生,你就会产生一种很明显的毫无畏惧的感觉、一种“战无不胜”的感觉。班杜拉认为,在某一情境下,决定自信心的四个主要因素:行为成就,替代经验,言语劝说,情感唤起。

根据班杜拉的理论,对学生进行提高自信心训练,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首先应检查一下教师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是否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如果学生感到老师喜欢他、尊重他,态度温和,学生的感觉很好,往往积极热情,主动学习,自信心强。相反,如果老师对学生训斥多,粗暴,学生就情绪低沉,对周围的事物缺乏主动性和自信心。

(2)创设培养学生自信心的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信”起来。所以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在教学中说一些鼓励的话,“你一定能行”。因为学生自我评价往往依赖于教师的评价,教师以肯定与坚信的态度对待学生,他就会从心理意识到: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

(3)多赞许,少责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区别,教师不能按照一个目标去要求所有的学生,要因人施教,不同的学生要确定与之相适应的目标。要重视学生的进步。因此,作为教师,切忌用尖刻的语言讽刺挖苦学生。

(4)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条件是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因此,教师应根据个体差异,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确立一个适当的目标,使其经过努力能完成。如让他跳一跳,想办法把花篮取下来,从而在不断的成功中培养自信。切忌花篮挂得太高,而实际能力不及,连连失败,致使自信心屡屡受挫。

3 结语

舞狮运动历史悠久,民间舞狮训练水平很高,但大学舞狮选修教授的对象是绝大部分舞狮对没有任何的基础,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兴趣,发展舞狮运动需要的基本素质,打好基本功,培养艺术修养和敢于表现的自信心等就显得尤为重要。推广舞狮运动,让更多人爱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摘要:舞狮是一种集体育、武术、舞蹈、音乐、艺术于一体的体育运动。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得出通过了解舞狮文化、进行基本练习、增强艺术修养、培养自信心可以培养学生更好的学习舞狮。

关键词:舞狮,课堂教学,增强

参考文献

[1]陈耀佳,林友标.南狮[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

[2]雷军蓉著.龙狮运动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3]邱丕相等.中国武术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4]杜志敏.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训练教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民间舞狮习俗与中国传统文化探微 篇8

摘 要:舞狮作为一项民间习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在其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与中国的宗教文化、地域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各地的舞狮习俗各不相同,但是它所反映的文化象征意义却是一致的。将以多维的文化视角还原民间舞狮习俗的历史真实,全面剖析民间舞狮活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必然联系,从而进一步厘清民间舞狮活动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

关键词:舞狮习俗;民间;宗教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G85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10-1322-03

A Study on Folk Lion Dance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LU Shao-jun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Lion dance as a folk custom in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by people's favorite. In its long-term process of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it links to Chinese culture of religion, geography and folk. While lion dances in different areas vary, it reflects the meanings of cultural symbol in the same way. This paper tries to discover the historical truth of lion d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dimension culture, and do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ess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folk lion dance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order to further clarify its historical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custom of lion dance; folk; religious culture; local culture; folk culture

狮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个外来文化经过中华文明的不断融合和铸造,逐步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谱系。民间舞狮活动是在中国狮文化的背景下孕育产生的,并伴随着中国社会宗教活动的不断开展,以及民间社火和节日庆典等文化活动的盛行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年来,舞狮作为民间娱乐体育活动得到了全面继承,并发展成为一项以强身健体、娱乐身心为主导的,集舞狮、武术、技巧等为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深得人民群众的喜爱。本文将以多维的文化视角全面探索民间舞狮习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必然联系,从而进一步厘清民间舞狮活动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

1 民间舞狮习俗与中国宗教文化

宗教信仰是全人类所共有的古老文化现象,它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兴起而兴起,又追寻着人类文化的发展而发展。恩格斯指出:“最初的宗教表现是反映自然现象、季节更换等等的庆祝活动。一个部落或民族生活于其中的特定自然条件和自然产物,都被搬进它的宗教里。”[1]民间舞狮习俗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从传入之日起就与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汉武帝派使者张骞凿开西域之大门,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东汉初年逐渐地传入到了中国。佛典中有关狮子的说法可谓俯拾皆是,《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载:“佛初生时,有五百狮子从雪山来,待列门侧。”《大智度论》曰:“佛为人中狮子,佛所坐处若床若地,皆名狮子座” 《传灯录》记载“释迦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谓佛家诵法时“演法无畏,犹狮子吼,其所讲说,乃如雷震。”而且相传狮子还是文殊和普贤菩萨的坐骑,在佛教的瑞兽形象的影响下,狮子逐步具有了人文象征品格。[2]至此狮子在中国被视为具有法力的瑞兽,而渐被神化,这也应该是民间对狮子认识的源头。狮崇拜在我国是重要的民间信仰,而舞狮活动正是民众信仰的物化形态,因此也自然融入到了中国传统的民间宗教活动之中,深得民众的喜欢。北魏杨苩之《洛阳伽蓝记》中就记述了民间“行像”中舞狮表演的壮观场面。佛教的“行像”活动是指在佛生日这一天用宝车载着佛像在城市街道巡行的一种宗教仪式,其中就有丰富的乐舞活动。“于时金花映日,宝盖浮云,荰幢若林,香烟似雾。梵乐法音,聒动天地;百戏腾骧,所在骈比。”“辟邪狮子导引其前,吞刀吐火、腾骧一面;缘幢上索,诡谲不常。奇伎异服,冠于都市。像停之处,观者如堵,跌相践跃,常有死人。”[3]西藏古格王朝的壁画中就描绘了“行像”活动中舞狮的场景。

“‘行像仪式是随佛教传入中国,民间广泛流行‘走会、‘香会,即滥觞于此。”[4]虽然后来的“行香走会”从宗教信仰上有所改变,但是,在民间所形成的民俗活动却蓬勃地发展了起来。在“行香走会”的队伍里,舞狮同样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舞狮队供奉的是文殊和普贤两位菩萨,因此也倍受其他表演队伍的尊重。

舞狮活动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的民间相传相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民间驱傩的原始宗教祭祀活动有关。这主要是由于舞狮活动本身所具有驱鬼辟邪的特殊功能得到了社会民众的普遍认可,因此也必然与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神驱疫、祝福禳灾的民间祭祀活动紧密地联系了起来。象驱傩活动,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表演者头戴面具如冠,身着兽皮,手执戈盾,口中发出“傩傩”之声,起舞时各有音乐伴奏。清代就有学者曾提出:舞狮“盖即古傩礼之意”(黄钊《石窟一征》)此说法也被后世一些学者普遍采用,认为舞狮是“逐疫的古礼”、“傩礼的遗俗”。[5]更有学者明确指出:古山越人代代相传下来的“舞犭回”,就是一种将傩舞与狮舞揉为一体的祭祀舞蹈。“舞犭回”与今天的“狮舞”有许多相像之处,它也是两人合演一兽,一人头戴木制兽头直立,饰兽上半身;另一人披青布弯腰饰兽臀下半身。两人以一块青布相连,之间拉长一段距离,首尾不能相顾,显示兽身很长。那木制兽头便是“犭回”首,“犭回”首保留着独角。[6]这种民间的祭祀舞蹈甚至影响到了日本的歌舞伎,在日本较为流行的伎乐曲目中就有《狮子舞》的内容。“伎乐中的狮子舞不久就归属于祭礼神事舞和散乐(猿乐)等,甚至影响后来的田乐、能乐、歌舞伎、民俗艺能狮子舞、太神乐狮子舞,建造了日本艺能史上的狮子舞蹈系列。”[7]总之,舞狮和傩有许多相似之处。清代有“36傩班、72狮班”之说。浮梁有“五举戏”就有“先跳傩,后舞狮”的传统。清《建昌府志》记载:迎春行耕籍礼后,“复有竹马、大傩、和合、狮子之戏,衣彩衣,戴面具而舞。”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舞狮与民间宗教信仰虽有密切的渊源关系,但在历史长河中,两者的发展方向是不同的,舞狮的辟邪驱疫功能逐步内隐,娱人功能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主要的功能。也正因如此,舞狮活动也越来越受到人民的欢迎,并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得到了华夏儿女的普遍认同。

2 民间舞狮习俗与中国地域文化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人类不同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民族性和地域性两个方面,任何一个民族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并拥有了自己的文化特质。从民间舞狮习俗的形成与发展来看,也同样不可避免地与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有着必然的联系。

中国的民间舞狮习俗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无论是原始的表现形态,还是后来逐步演变的民间文化活动都具有这一特征。民间舞狮习俗的原始雏形,最早是作为一种民族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从西域传入中原内地的。由于起初到京城长安的“狮子郎”(舞狮人)都是龟兹人,而且表演时所用的音乐具有龟兹特点,所以,唐朝段安节著《乐府杂录》中就把狮子舞列入《龟兹部》。“‘狮子舞是《西凉伎》中之一类,始自西亚波斯境内,借道西域龟兹、凉州等地而东传中原地区。”[8]《乐府杂录龟兹部》中也记载了“五常狮子舞由龟兹传入长安”(五常狮子即五方狮子舞)。由此可以看出,早期的舞狮表演具有鲜明的西域地方特征。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其著名的“西凉伎”诗文中专门针对西域的狮子舞表演做过精彩的描述: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

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鼓舞跳粱前致辞。

应似凉州未陷日,安西都护进来时。须臾云得新消息,安西路绝归不得。

泣向狮子涕双垂,凉州陷没知不知?狮子回头向西望,哀吼一声观者悲。

贞元边将爱此曲,醉坐笑看看不足。享宾犒士宴三军,狮子胡儿长在目。……[9]

白居易的这首《西凉伎》生动地描绘了一出戏剧版的舞狮表演。整个表演是由二人扮演狮子,二人扮胡儿,表情丰富真挚,舞狮动作感人。它描述了狮子随二位西域胡人迁居中国本土,胡人思念故乡,但由于凉州失陷,归路阻绝,胡人十分忧伤,不禁对狮子啼泣。而狮子也通人情,向人发出同感,西望而哀,伤心而吼。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葬中出土的文物中就有“狮子舞泥俑”,这座“泥佣”十分生动地将狮子舞的情景再现了出来。它通高13 cm,造型与现代由两人表演的狮子舞非常相似。舞狮头顶扁平,眼球向外凸,嘴张开,上下两排牙齿整齐排列;狮头微微抬起,正在做即兴表演;狮身像一副斗篷,把两位表演者不露痕迹地罩在里面,但表演者的双腿仍清晰可见;而且狮子郎一身胡人打扮,威武彪悍。

然而,输入中原的舞狮艺术,发展到唐代又与中国古代宫廷舞蹈、民间舞蹈等艺术形式相互融合,逐步形成了独具中原文化的特征。其中“五方狮子舞”最有代表性。《旧唐书·音乐志》曾对“五方狮子舞”有过专门的记载:

“‘太平乐亦谓之‘五方狮子舞。狮子鸷兽,出于西南夷天竺、狮子等国。缀毛为之,人居其中,像其俯仰驯狎之容,二人持绳秉拂为戏弄之状。五狮子各放其方色,百四十人歌《太平乐》,舞以足,持绳者服饰作昆仑象。”

说明舞狮发展到唐朝已经具有明显的中原文化特征,并且已成为古代宫廷皇室中宴享娱乐的重要舞蹈之一。据说这种大型的舞狮表演只能是在给皇帝祝寿或年节招待外宾时进行表演。五头狮子的颜色分别是:青、赤、黄、白、黑,与五行相对应。表演时站立中心的金黄狮子是由四个人装扮的,黄色狮子非天子前不舞。因为五色之中,“黄”是帝王之色,除天子之外,谁也不能舞黄狮子。著名诗人王维,就曾经由于其属下私自表演了专供皇帝观赏的黄狮子舞,触犯禁忌而吃了大亏,被贬到济州做司仓参军。王谠《唐语林》卷五《补遗》载:“王维为大乐丞,被人嗾令舞黄狮子,坐是出官。黄狮子者,非天子不舞也,后辈慎之。”[10]从上述记载中可以看出当时的舞狮表演在古代宫廷皇宫的表演节目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而且通过狮子舞来宣扬中原文化中的封建伦理和封建秩序。

随着舞狮表演进入民间,我国很多地方也都出现了舞狮的习俗。到了明清时期,舞狮更加流行,由于地域的不同,受各地传统文化和民间习俗的影响,其形式和种类也是丰富多彩,风格也不尽相同。如:北京的太狮、河北的双狮、安徽的青狮、浙江的红狮、福建的台刂狮、广东的醒狮、湖南的武打狮、四川的高台狮等等都各有特色。另外,在舞狮的舞法上又可分为“文狮”和“武狮”,“文狮”主要表演狮子搔痒、舔毛、打滚、钻穴、抖毛等温顺动作,显示出狮子活泼可爱的神态和嬉戏玩耍的性格。“武狮”则以狮子踩球、扑球、滚球、含球、吐球、腾云、采青等动作,表现出狮子的威猛勇武习性。[11]总之,舞狮作为一项民间习俗活动在我国各地还是相当普及的,也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虽然各地的舞狮习俗各不相同,但是它所反映的文化象征意义却是一致的。

3 民间舞狮习俗与中国民俗文化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2]它主要包括“民众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的诸多事象,以及由此产生和表现出的多种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13]中国民间的舞狮活动也恰恰反映出了这一点,它与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民俗文化紧密相联。中国的民俗文化集中体现在民间庙会和民俗节日之中,这些民俗活动不仅成为了民间舞狮活动的重要文化载体,而且也极大地促进了民间舞狮活动的发展,更丰富了民间庙会和民俗节日的活动内容,活跃了民俗文化的喜庆气氛。

庙会起源于古代的一种宗教祭祀活动,它是伴随着佛教、道教等宗教活动产生的,是以庙为活动空间的一种集宗教、娱乐、贸易为一体的群众性集会活动。据《北京庙会》一书中记载,北京地区的庙会起源于辽代,从元末明初开始发展,兴盛于明清两代。后因战火逐步衰败,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又陆续恢复发展。

在北京的民间庙会中,行香走会的历史十分悠久了,而在香会中狮子会的地位是十分显赫的。狮子会中有太狮和少狮之分,太狮是由两人表演的狮子,而少狮是由一人表演的。太狮表演通常是两只同时表演,一只黄色、一只蓝色,因此民间有“金毛太狮蓝毛吼”之说。北京当年最为有名的太狮就有十三堂,据说有的还受过皇封,它们在民间香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大坝马房堡子北门金铃祖狮”、“京都二闸钢铃太狮”、“白纸坊永寿长春太狮盛会”[14]。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狮子会的规模,它们与民间其他香会一起演出,共同组成了老北京有名的十三档武会,又称为“幡鼓齐动十三档”。也正是由于舞狮会与其他民间香会的有机结合,从中不断地吸取其它香会娱乐喜庆的元素,极大地丰富了舞狮自身的内容。“民间游戏与竞技活动和节日娱乐活动的紧密结合,使活动的形式呈现多样化、大型化和表演化的趋势,这对近现代的节俗游戏活动有很大的影响”[15]

另外,作为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民间舞狮习俗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也必然蕴含着许多十分朴素的民俗文化的象征寓意。我们知道舞狮活动作为重要的民俗文化的物化形态,“它是具象实物和抽象意义之间的一种关联。这种关联,就是所谓‘象征功能或‘象征意义。”[16]这种象征寓意充分体现了华夏民族的美好期盼。如:“狮子”与汉语“赐子”音相谐,符合民间当时“多子多福”的美好希冀。南狮表演更是将“采青”与“踩清”的谐音相联系,含有推翻清朝的意思。而现在的舞狮采青,则更多地取其“生财兴旺”的寓意。总之,舞狮是中国民间的重要民俗活动,人们在民俗节日里舞起狮子,一方面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弘扬了民族文化。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的民俗文化成为民间舞狮活动的重要载体,并为民间舞狮活动的继承与发展提供了生存的文化空间。

4 结束语

马克思曾经所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7]舞狮活动的形成与发展也同样绝非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要在不断地承继狮文化的背景下,集华夏民族的智慧不断创造而形成的一项民间体育活动。综观舞狮活动在中国的发生与发展,我们认为它应该走过了从“驯狮”、到“娱狮”,最后到“武狮”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大约在东汉时期,西域的驯狮舞蹈便传入了我国,带领真狮表演者,当时称为‘驯狮郎,这一时期的舞狮表演主要目的是要表现驯狮郎驯服狮子的过程。随后便出现了中国化的“假面狮子”与“舞狮郎”的表演。盛唐歌舞杂艺的繁荣,也使舞狮逐步地步入了娱乐化的发展道路,反映盛世太平的“五方狮子舞”就是其真实写照。另外,舞狮民俗化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民间舞狮活动的开展,舞狮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广大民众的文化生活。于是无论是节日庆典,还是民间庙会我们都能频繁看到舞狮的身影,这也大大提高了舞狮的技巧性。从而使民间舞狮活动成为了一项集舞狮、武术、音乐、杂技等民间艺术于一体的健身健体的娱乐表演活动。总的来看,狮,在华夏文明的进程中已逐渐演化为力量的象征,它体现出了一种不畏邪恶、勇于进取的民族精神。今天舞狮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它不仅是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更是对中国优秀文化的弘扬。“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自身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在世界上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能看到舞狮表演,这正是华夏儿女巨大民族凝聚力的体现,因此我们需要利用舞狮活动所体现的对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集体认同,为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构筑坚实的文化根基。

参考文献:

[1] 许无咎.“驺吾、狻猊与——浅谈上博楚简《三德》篇的重要发现”.

[2] [晋]郭璞,注,袁珂点,校.山海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 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

[4] [晋]郭璞注.

[5] 《尔雅》卷一○〈释兽〉,北京.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1977.

[6] [东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83.

[7] [南北朝] 范哗.后汉书·和帝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3.

[8] 李零.论中国的有翼神兽,《中国学术》第五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7.

[10] 刘磊.“从石狮造像看中意文化的差别”全意中国学联杂志[J].旅意中国学人,2005(4).

[11] [北魏]杨苩之撰,韩结根注.洛阳伽蓝记[M].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5.

[12] 向开明,著.太极文化与东亚舞蹈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8.

[13] 黎虎.狮舞流沙万里来[J].西域研究,2001(3).

[14] [日]河竹繁俊著,郭连友译.日本演剧史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3.

[15] 纪兰慰,邱久荣,主编.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11.

[16] 徐华铛.中国狮子艺术[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96,6.

[17] 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2.

[18] 仲富兰,著.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7.

[19] 张淑媛,张淑新,著.金銮殿朝夕[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6,7.

[20] 郭泮溪,著.中国民间游戏与竞技[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1.

【舞狮】推荐阅读:

上一篇:古筝音乐教育下一篇:申报小学一级教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